一、需求公理——解释《经济解释》之一(论文文献综述)
李武江[1](2021)在《“新制度经济学”案例教学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新制度经济学"课程,内容庞杂,文献晦涩难懂,案例教学是一种适宜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应坚持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地位,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构建科学假说来解释经济现象,并用事实来验证提出的假说,淘汰被事实推翻的假说,保留暂且未被证伪的科学理论,使经济学教育从传授知识为主向经济学思维训练为主转变。案例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应当局限于课堂教学,而应当贯穿于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科研训练、课程考核、课程评价及教材编着等各个教学环节。系统的案例教学训练,有益于培养学生构建科学理论解释经济现象的经济学思维能力。
向松祚[2](2020)在《《新经济学》之主流经济学批判》文中指出本文倡导或建议的经济学思维方式或研究范式的改变,是致力于从"道"的层面反思和重建经济学,这种反思和重建,一是源自笔者对新古典经济学哲理基础的长期反思;二是源自笔者对华夏固有的伟大高深哲学—心学—的学习和体悟;三是源自多年来笔者对人类创新历史和本质的研究,尤其是对人类创造力的研究
叶莉[3](2020)在《空气质量对我国入境旅游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入境旅游发展速度放缓,从2012年起,经历了由下降转为微弱增长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我国的空气污染问题备受关注,空气污染对入境旅游的影响逐渐进入学者的研究视域。现有的基于问卷调查的研究表明,空气污染通过游客健康、旅游资源、旅游交通、游客体验、旅游地形象等方式对入境旅游起到负向影响。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语境下,生态环境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空气质量是生态环境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质量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生态环境对入境旅游的影响,因此,在改善空气质量和发展入境旅游双重目标语境下,基于空气质量的影响评价探讨我国入境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空气质量对我国入境旅游发展的影响研究主要从以下五方面展开:第一,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我国入境旅游规模与空气质量的时空演化进行量化分析,以期挖掘入境旅游和空气质量时空分布演化特征和规律,为后续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提供经验支撑;第二,基于入境旅游发展的视角,通过运用旅游推-拉理论、旅游吸引物理论和旅游竞争力理论对空气质量是入境旅游的阻力因素还是引力因素的属性特征进行理论辨析,在此基础上,从风险感知、媒体信息影响、空气质量偏好、时间演化、地区差异等路径对空气质量影响入境旅游的机理进行系统理论分析;第三,以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2004-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观测样本,以PM2.5、PM10、二氧化硫排放强度、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重等指标作为空气质量的代理变量,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空气质量影响入境旅游的即期效应、调节效应和滞后效应进行全样本的实证检验;第四,在全样本实证的基础上,分别从游客类别、时间演化、地区分类异质性视角对空气质量影响入境旅游的即期效应、调节效应和滞后效应的差异性特征进行实证检验;第五,基于既有研究成果和本文的实证结果,运用系统动力学分析范式归纳总结空气质量影响入境旅游的动力机制。通过以上的研究分析,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第一,入境旅游和空气质量状态在时空分布上具有一定的“高—低”或“低—高”对应的时空分布特征。第二,全样本数据表明,在即期影响中,除了PM2.5的负向影响未通过统计显着性检验外,二氧化硫排放强度、PM10的负向效应以及达标天数比重的正向效应均较为显着,空气污染越严重,其作为“阻力”的属性将放大,对入境旅游的抑制作用就越明显,反之,空气质量得到改善,其“引力”作用就越大,对入境旅游的促进作用就越显着;PM10、PM2.5和二氧化硫排放强度通过旅游资源条件、交通条件、人力资源条件对入境旅游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负向调节效应,达标天数比重则表现为正向调节效应;滞后效应结果表明,二氧化硫排放强度、PM10、PM2.5和达标天数比重变量滞后一期对入境旅游的负向或正向影响并不显着,以往持续大规模的媒体报道并未明显地影响当期入境旅游者的旅游行为,空气污染对我国入境旅游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即期负向效应。第三,空气污染对入境旅游的负向影响存在游客类别的异质性特征。在入境旅游市场和国内旅游市场的比较中,即期效应表明,入境旅游市场对PM10和达标天数比重指标更加敏感,PM10污染或者空气质量改善都将引起入境旅游市场规模较大幅度的减少或增加变化;在影响的调节效应中,存在空气污染对旅游的负向或达标天数比重正向调节效应在入境旅游市场更加显着的特征;在滞后效应方面,空气质量对入境旅游影响的滞后效应小于国内旅游,空气质量对入境旅游市场没有产生明显的滞后效应。在外国旅游市场和港澳台旅游市场的比较中,总体而言,空气污染对外国旅游市场的负向影响更明显,表明外国旅游市场对空气污染的风险感知更敏感;但空气质量的调节效应在港澳台旅游市场更加明显,也即港澳台游客对空气污染作用于旅游资源、交通和人力资源的危害风险更加敏感;在滞后效应中,空气质量对两个市场的影响均主要体现在即期效应,并未因以往持续大规模的空气污染舆情报道宣传影响当期旅游决策。第四,空气污染对入境旅游的负向影响存在时间演化的异质性特征。把研究时期划分为2004-2007年、2008-2012年、2013-2017年三个阶段,从各个空气质量指标结果看,尤其核心指标PM2.5作用于入境旅游的结果,无论是即期效应、调节效应,还是滞后效应,均是在2013-2017年这个时间段的负向影响最明显,体现出了2013年雾霾天气爆发且备受关注后,空气污染的舆情报道对入境旅游的负向影响。第五,空气污染对入境旅游的负向影响存在地区差别的异质性特征。在东中西部地区的比较中,尽管各个空气质量的指标影响有所差异,但是总体看,东部地区空气污染对入境旅游的负向影响在即期效应、调节效应和滞后效应都更加明显;在南北方地区的比较中,总体而言,北方地区空气污染对入境旅游的影响在即期效应、调节效应和滞后效应更加明显,空气质量的“引力”作用在南方地区更显着。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认为空气质量具有“阻力”和“引力”双重属性,在空气污染已对我国入境旅游产生负向影响的背景下,本文从加强空气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构建完善包括优质生态产品在内的旅游产品体系、围绕“美丽中国”国家形象进一步完善入境旅游营销推广体系、全方位修炼提升入境旅游吸引力等方面有针对性提出化空气质量“阻力”为“引力”以提振入境旅游之策,以期增强入境旅游的国际竞争力,并促进入境旅游可持续发展。
孟辉[4](2020)在《社会科学解释的话语语境模型研究》文中指出社会科学解释是否是真正的科学解释,一直是关乎社会科学合法性的关键问题,也是社会科学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以自然科学解释的标准来判断社会科学解释,最终只能得到一种二选一的对立结果:一种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只有程度上的不同,社会科学可能沦落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另外一种是,因为无法达到自然科学解释的标准,社会科学解释并不是真正的科学解释,或者不具备自然科学标准的那部分社会科学将不再具有合法性,社会科学将面临分裂的危险。而现有的科学解释模型大多源于自然科学,这些解释模型背后体现的“主体-世界”二元关系,只适合于恒定的自然世界,无法应对变化的社会世界。这些解释模型既无法涵盖社会科学解释中的规范性问题,也无法真正给出社会科学解释力的来源,很难适用于社会科学解释。因此,从自然科学方法论的视角,试图把自然科学解释模型作为社会科学解释问题的解决方案是行不通的,我们需要从认识论的层面来寻找一条能够模型化社会科学解释和说明社会科学解释力来源的新进路。为此,本研究将语境维度引入社会科学解释研究中,在融合语境主义的语境本体论和范戴克话语与语境关系理论两种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由话语构成的、不依赖主体性的话语语境,进而把“主体-世界”的二元关系转化为话语、话语语境和世界的三元关系。作为话语与世界之间中介,话语语境不仅控制了话语的产生和理解,而且其与外在世界之间体现了规范性的关联,避免了“主体-世界”二元关系的局限。由此,我们可以从话语语境这一新的视角,在认识论层面重新审视理论、现象和外在世界三者之间的关系。在话语语境中,社会现象不再属于外在世界,而是和社会科学理论一样作为话语形成了社会科学的话语语境。由于话语语境没有主体性依赖,所以我们可以在无须假定主体认知不变或者外在世界恒定的情况下构建一个社会科学解释的话语语境模型。该模型不仅与自然科学解释兼容,而且可以对社会现象不可重复、主体认知不稳定、社会科学的规范性以及社会科学解释力来源等问题提供一种合理说明。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引言和第一章组成。引言主要论述了社会科学解释问题产生的背景和原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话语语境的本体地位和非主体性依赖,结合范戴克的语境理论重构了“主体-世界”的二元关系:话语与世界不再是一种直接的关系,与世界直接作用不是话语而是话语语境,解释则是话语语境稳定和演化的重要动力;运用话语语境控制话语的观点说明了观察和现象的话语语境本质,二者都是话语语境与外在世界作用的结果,话语语境控制了观察的方向和焦点。第二部分,由第二、三、四章组成,这部分主要是在话语语境基础上构建一个社会科学解释的话语语境模型,并从规范性视角来说明社会科学的解释力问题。第二章,阐述了构成社会科学解释模型所需的两个形式条件:模型的可计算变量和现象语境化表征的条件;第三章,主要完成了社会科学解释话语语境模型的构建工作。首先,阐述了社会科学话语语境的基本结构,论述了可计算变量和社会结构性要素可以说明社会现象的不可重复性和观察视角等问题。其次,用金融学案例分析论证了社会科学话语语境的合理性。第三,区分了行动和行为,阐述了行动的话语语境本质,行动只有在话语语境中才具有意义,而社会科学解释就是通过包含规范性的可计算行动变量集重构社会现象的过程;第四章,论述了话语语境视角下经验、概念和规范三者之间的关系,经验在话语语境中获得了显现,而概念只有在规范性的指引下才能进入外在世界,话语语境与外在世界之间是一种规范性的关联关系。社会科学解释体现的是规范性的合理性而非普遍性,通过社会科学解释,社会科学话语语境向社会世界输出了规范性,这点正是社会科学解释力的重要来源。第三部分,由第五、六章组成。第五章,主要运用话语语境的方法模型化历史解释,得到的历史解释话语语境模型是社会科学解释话语语境模型的重要案例论据。历史解释中的连续性话语体现了历史认识的逻辑,与安克斯密特的叙事实体或者核心主题中的历史实体不同,解释模型蕴含的话语实体具有和自然科学理论实体一样的解释和描述功能,可以作为历史解释合法性的重要证据;第六章,主要阐述了话语语境模型对社会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社会与个体之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争、社会科学的“价值无涉”等社会科学哲学重要问题的意义。最后,探讨了话语语境对认识论、知识论以及方法论等方面的影响和意义,展望了一种具有主体间性特征的话语语境主义的可能性。
吴敏[5](2020)在《F·拉吕埃勒的“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拉吕埃勒从他的“非哲学”视角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创新性解读的成果即“非马克思主义理论”,集中体现他在《非马克思主义导论》一书中。“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与新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以及反马克思主义等不同的又一种新的“非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是国内学界应该加以开垦的新的思想园地。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四个章节对拉吕埃勒的“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展开评介:第一章致力于展现“非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实践背景、理论背景以及综合论述非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拉吕埃勒介入到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去是在20世纪70年代,也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都开始变得“声名狼藉”的时代。时代的动荡伴随着理论的纷争,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以阿尔都塞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构成了拉吕埃勒进入非哲学的成熟时期之前最主要的理论资源,但最终拉吕埃勒更多地继承了阿尔都塞的思想血统。在自己的非哲学理论逐步成熟之后,拉吕埃勒与阿尔都塞之间的思想张力则凸显出来。第二章主要勾勒出“非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框架。“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围绕辩证唯物主义是否去除了辩证法的神秘性、马克思主义中科学和哲学的二元性困境如何解决以及超级资本主义是否具有永恒性这三个问题线索来展开。从实在的彻底内在性出发,拉吕埃勒阐述了一种单边二元性的因果关系(DLI)来反对保留了神秘性的唯物辩证法;通过揭示充分哲学原则(PSP)的存在从而否定哲学的权威,引进思想民主,拉吕埃勒为科学和哲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通过把劳动力概念解构为“自我”和“思想力”,拉吕埃勒找到了反抗作为拜物教的超级资本主义的内在途径。第三章具体论述拉吕埃勒对马克思本人的一些基本思想的重新解读。拉吕埃勒从唯心主义是所有哲学的先天印记这一判断出发,认为马克思“走出哲学”是不可能的,同时马克思哲学在本质上仍然是对世界的一种解释,但马克思哲学揭露了事物的异质性、生成性和暂时性真相,从而为改造世界打开了更多的可能性。对于马克思分析社会和历史的基本模式,即生产力/生产关系和基础设施/上层建筑,拉吕埃勒在把握到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关怀的基础上,对它们进行了转化,包括从作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劳动力概念入手解析出思想力这样一种新的革命主体,从对基础设施/上层建筑的比喻性用法中,发展出DLI来消除绝对的必然性和客观性,从而防止知识的教条化。对于马克思的无产阶级概念和共产主义概念,拉吕埃勒也对它们进行了创造性的“占用”,虽然在此过程中他抛弃了阶级分析法,更改了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在马克思那里的原本内涵,但他对普遍异化的忧虑、对无产阶级的统一性难题的“消解”、对马克思主义的革命雄心的继承都是他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态度的体现。第四章是对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性反思。拉吕埃勒运用非哲学来解读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有益的理论尝试,它有助于打破对马克思主义的僵化的理解,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哲学及其功能的理解,并阐发了反抗当代资本主义的内在途径,强化了个人的主体意识。不过,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神秘性(包括实在论层面的不可知论和灵知主义)是需要我们警惕的,并且它只在有限程度上实现了自己提出的理论目标。最后,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局限性更多地暴露了出来,包括对唯物辩证法的误解、以异化理论消解革命理论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主体地位的否定等。
王鹏[6](2020)在《信贷视角下经济周期研究 ——基于奥地利学派经济思想的理论分析》文中研究表明2008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的金融动荡,这次危机的爆发再次让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并引发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提问,即为什么没有人发现危机的来临?回顾这次危机,我们发现信贷扩张对这次经济周期发展过程中的推动作用,这次危机使得主流宏观经济学重新对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方向进行反思,即信贷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主流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一直将金融因素排除在外,而且由于金融因素的复杂性,很难将金融因素融合进主流的周期理论模型,从而阻碍了对于信贷与经济周期关系的更为深入的研究。随着普遍反思后,主流学界对经济周期理论研究中纳入了信贷、货币等金融因素,围绕信贷与经济周期关系进行理论上的改进和实践上的总结。总的来说,当前对于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依然是在一般均衡分析的理论框架下进行的,其微观理论模型的基础假设与现实并不相符,由经济周期理论模型分析的结果与实际的经济发展状况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所以当前学界依然缺乏具有解释力的经济周期理论模型。所以,为了更好地理解经济周期发生的机制以及信贷在经济周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论文在对早期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引入奥地利学派的研究范式和微观理论基础,在人的行动学框架下分析不同经济行为主体的特征、行为目标和经济功能,并将经济系统视为一种复杂适应性系统,经济系统中的行为主体具有主动性和适应性,经济系统正是在行为主体之间以及行为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不断互动协调中演化发展的。由此,论文尝试构建一个由繁荣到萧条的完整的经济周期理论框架,并在微观理论与宏观现象之间建立连接,以更好地理解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和过程,从而采取针对性的经济政策应对由信贷扩张导致经济周期变动的影响。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首先就经济周期的研究提出问题,旨在说明为什么要进行经济周期的研究。其次,对经济周期理论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作出说明,同时阐述了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然后,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主要内容,构建文章逻辑框架。最后总结论文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对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演进发展做了一个概要的介绍。将经济周期的理论发展划分为四个时期,即十九世纪早期、二十世纪初叶、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末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今,分别介绍了各个时期中占主流地位的经济周期理论。对经济周期理论发展的脉络有一个清晰地认识,从而更好地把握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重点。第三章首先对经济周期作出明确的定义,阐述经济周期的研究目的和任务,并对经济周期研究中的三种事实进行介绍。然后,总结并梳理了至今对经济周期类型研究的成果。接着提出了经济周期阶段的划分方式以及衡量经济周期的指标选取。最后,对经济周期的宏观经济特征进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周期的经验事实进行分析。第四章首先确定论文研究的方法论视角,即个人视角和主观视角,并将经济理论的分析建立在以人类行为学为特征的方法论基础之上。然后,论文对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基本理论前提进行分析和解释,包含知识、时间、竞争和自发秩序四个方面。接着,论文引入了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并将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的思想应用于经济发展过程的分析,强调了经济系统中行为主体的主动性和适应性以及行为主体之间互动的协调性,分析行为主体经济活动之间的功能耦合关系,从而在微观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现象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第五章首先阐述了推导经济周期理论的微观经济理论,包括时间偏好原理、货币—价格的形成机制、企业家理论以及资本及生产结构。然后,论文对经济系统中的行为主体进行分析,并提出理论推导的关键假设,将经济行为主体分为金融部门、消费部门和生产部门,并对三个部门的要素组成、行为目标与经济功能分别进行分析。最后,基于前两部分的理论基础和假设,构建完整的经济周期理论分析框架。第六章首先总结经济周期理论分析框架的研究结论,并从经济周期理论分析框架中推导出针对不同经济周期发展阶段所适应的启示与政策建议。最后,并对未来的研究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祁大为[7](2019)在《科学哲学视域下的经济学隐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规定性研究思路与经济学实际研究不适用的问题,经济学方法论多元化研究趋势逐渐形成。其中经济学隐喻的解释属性和说明等功能被研究者们逐渐阐发出来,因此,本文在对经济学隐喻的哲学基础进行论证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学研究面临的现实难题,探讨了经济学隐喻的实践合理性问题,并在论证中通过引入语境论的分析框架,使得经济学隐喻面对变动不居的经济世界具备了良好的透视力和解释力。本文由导言、正文五章体系性的论述和结束语七部分构成。导言部分以经济学实证研究局限性的成因作为切入点,探讨了经济学方法论早期研究的关注点、研究目标、理论困境,进而展开了多元化研究趋势下经济学方法论的讨论。由于多元化研究的深入,隐喻的功能属性及其研究价值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兴趣,就此展开了本文如何考察经济学隐喻的整体介绍。导言包含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内容和思路、创新之处四部分内容,并在上述内容中对本文的写作意图、研究目标、论证内容和研究意义进行了系统介绍。第一章为“经济学方法论研究的隐喻趋势”。第一章从经济学方法论多元发展趋势中的修辞学和批判实在论两个典型研究方向入手,分别阐述了两种研究方案的哲学立场、基本观点和理论诉求,并进一步总结并讨论了经济学方法论发展进程中“三种诉求”各自的优缺点。借助于“多元化发展”已有的理论成果,尤其是经济学隐喻方面的已有成果,将隐喻的解决方案引入到经济学方法论的讨论之中,并初步论证了经济学与隐喻的互动关系、隐喻对经济学研究可能的贡献、隐喻介入经济学方法论的必然性等问题。第二章为“作为经济学方法论的隐喻”。这一章以经济学方法论多元化研究对规定性研究方案的批判作为切入点,探讨了经济学方法论需要隐喻分析的原因,并结合已有隐喻的研究成果,分析了隐喻在经济学中的运作机制。由此,论证了隐喻作为经济学方法论的可行性以及意义。第三章为“经济学隐喻的认识论本质”。这一章以困扰经济学研究的不确定性问题作为切入点,结合经济学的认识论原则,阐述了经济学隐喻的认识论特征及其在化解不确定性问题的特有优势。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隐喻在经济学研究中的认识论功能和认识论意义。第四章为“经济学隐喻的实在性”。这一章以“经济学研究与现实世界相脱离这一现状”作为切入点,论证了经济学隐喻在概念化未知经济实体和机制上的特殊作用。通过讨论经济学隐喻的指称、表征以及隐喻重要载体模型的实在性问题,说明了经济学隐喻不仅具有方法论和认识论价值,而且还深深扎根于实在性之中。第五章为“经济学隐喻的实践合理性”。随着“多元化”研究的深入,已有的哲学来源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学和经济学哲学研究的需要。前文已经论证,经济学隐喻是具备了方法论、认识论和实在论特征的学术体系,那么它能否用于经济学领域的实践,其可行性在哪里,进一步说这种实践可行性的哲学基础是什么,就成了我们必须要回答的问题。因此,本章分别从语言哲学、解释学、后现代主义哲学三个维度论证了经济学隐喻实践的价值和意义。结束语讨论的是经济学隐喻的语境化研究趋势。由于语境的解释性功能与经济学隐喻实践价值的可获得性取得了共鸣,还由于经济学隐喻和语境的更新,其内在精神都指向了使用的意义而不是寻求知识的确定性,因此在这一部分首先论证了语境框架下经济学隐喻的实践价值。另外,隐喻的语境研究已是隐喻社会化的研究趋势之一,隐喻的描述、隐喻知识的成立、意义的获取都离不开语境框架下的解释,所以在结束语中重点对经济学隐喻的语境化研究趋势及其意义进行了论述。
朱宝清[8](2019)在《“经济人”假设演变的三阶段论 ——以“类心理因素”的退却与复归为主线》文中提出学界对“经济人”假设的讨论一直是热门话题,此概念历来被当做经济理论的起点融入各自的范式研究,但对这一假设背后的“类心理学”传统的内核考究并未拓展开来。当前对“经济人”假设的滥用不仅是对早期和古典学者们所作探索工作的一种片面解读,也是对这一概念所引发的对经济主体所具备的行为前提和秉持的方法选择的一种视野局限。本文以人性、心理以及道德伦理等“类心理因素”在经济学视域的退却与复归为主线,对“经济人”假设的演变史进行详细梳理,辩证分析了经济学与心理学、伦理学支撑之间的关系,并指出这种分析视角和思维方式对构建行为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有重要意义。按照“提出—应用”、“应用—发展”和“发展—批判”的逻辑进路,本文将“经济人”假设在经济理论中的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经济人”假设“提出—应用”的古典时期。该时期事实上包括了两个分支,即经济现象分析与心理因素考量高度融合的“定性”研究和用抽象法将人类内因简化的“定量”研究,通过比较边际革命之前学者们的思想,发现在这一过程中经济主体的道德伦理与其经济追求是高度融合的,而在李嘉图的方法论影响下,“经济人”本质是“社会人”的一种蜕化。第二阶段,“经济人”假设“应用—发展”的新古典时期。经过边际革命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假设及方法论的重塑,“经济人”被作为核心假设嵌入主观主义心理分析与一般均衡下的数理分析,“经济人”在新古典框架中的资源稀缺性假设约束下蜕变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纯经济人”。在此基础上出现的“经济学帝国主义”不仅严格继承了新古典主义的核心假设和思想,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经济学的“颠覆者”。第三阶段,“经济人”假设“发展—批判”的现代时期。具备完全理性的经济主体的行为非理性引发对经济学理论假设的重新思考与定位,对完全理性假设的批判导致非主流经济理论出现,其指出主流理论不能解释处在真实社会中经济主体的心理活动与社会性行为等缺陷,并以“有限理性”等思想试图重构经济学的前提假设。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经济人”假设,但目前在体系建构的完整性和方法论选择方面仍存在局限性。在这种阶段性的演进中,亦伴随着诸如人性、心理、道德伦理等一系列不能加以准确分析的人类活动内因——“类心理因素”的缺失与复归,这也导致了经济学研究内容及方法论选择上的多元化。本文试图为经济学的“再心理化”提供一个思想史的支撑,使经济学重新回到“思考问题”的阶段,实现经济理论的“批判—再发展”,这其中便需要“类心理因素”在经济学视域内的复归。此外,从经济学研究内容、假设及方法论层面展望了“行为政治经济学”存在的合理性。
刘湘晖[9](2019)在《多阶段投资组合效率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现有的DEA投资组合评价研究多数局限于静态投资组合评价,而关于动态投资组合的评价问题仍处于探索阶段,其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都存在诸多不足。到目前为止,已有相关研究的局限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传统DEA投资组合评价研究多数以风险作为投入,收益作为产出,然而该投入-产出关系在多阶段投资组合评价中并不适用。(2)已有多阶段DEA投资组合评价问题多数基于投资组合在各阶段的收益率来构建评价模型,忽略了投资组合阶段之间的联系(财富动态过程)。(3)传统DEA模型多数假定其生产可能集具有技术凸性,然而对于部分投资组合评价问题而言(考虑高阶矩的投资组合评价问题),该假设过于严苛,难以保证DEA在理论上的收敛性。(4)已有DEA投资组合评价问题多数只注重投资组合的效率和排名,缺乏对投资组合效率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基于上述研究思路,本文旨在为DEA在多阶段投资组合效率评价中提供理论与方法上的支持,为投资者和基金管理者提供投资决策和管理方法。本文结合DEA理论和多阶段投资组合优化理论,针对不同数据特征的投资组合,分别构建多阶段分散化DEA模型、多阶段线性DEA模型和多阶段FDH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和实证研究来验证所构建模型的合理性。总体来讲,本文所得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明确了多阶段投资组合的投入-产出过程,基于待评价投资组合与真实前沿面之间的距离,在不同导向下给出多阶段投资组合效率的定义。在多阶段均值-方差理论框架下,利用投资组合的财富动态过程,导出多阶段评价中所应满足的中间连接条件,从而构建具有随机连接条件的两阶段分散化投资组合效率评价模型。以上述随机条件的一阶矩、二阶矩代替原有连接条件,从而构建一类确定型两阶段分散化模型。当资产收益率分布函数满足连续型分布条件时,本文得到上述随机连接条件的一个确定型等价条件,进而构造更为可取的两阶段确定型分散化模型,并在理论上保证所得分散化模型的收敛性。其次,在多阶段均值-方差理论框架下,利用投资组合的财富动态过程,导出多阶段评价中所应满足的中间连接条件,构建具有随机连接条件的两阶段DEA投资组合效率估计模型。通过将上述随机条件的一阶矩、二阶矩进行线性化,得到多阶段DEA模型的中间连接条件,进而构建相应的两阶段DEA模型。类似于上述分散化模型,当资产收益率分布函数满足连续型分布条件时,本文构造了一类更为可取的两阶段DEA投资组合评价模型,且通过理论证明,保证所构建的两阶段DEA评价模型具有收敛性。再次,本文在多阶段均值-方差-高阶矩理论框架下,利用投资组合所满足动态财富过程,导出待评价投资组合在多阶段评价模型中所应满足的中间连接条件。类似于上述所构建多阶段分散化模型和DEA模型,本文以随机条件的一阶矩、二阶矩和高阶矩代替原有连接条件,从而构建不同导向下的多阶段FDH投资组合效率评价模型。此外,本文进一步讨论了FDH模型所得投资效率与真实效率之间的一致性,保证所构建多阶段FDH模型的收敛性。最后,利用上述所构建的多阶段投资组合评价模型,对我国开放式基金的投资效率进行动态评价。基于不同类型基金的数据特征来选择不同的评价模型,比较评价结果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分析所构建评价模型的合理性和实用性。结合投资基金的相关特点,以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以及基金的规模作为解释变量,进而探讨它们与基金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通过选择不同样本期的数据来检验本文所得结论的稳健性。
杨雨莛[10](2016)在《浅析《经济解释卷一:科学说需求》中的哲学意蕴》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解释卷一:科学说需求》中,张五常以哲学作为最高的思想指导和理论基础,以基础假设为研究起点,以变与不变来推出需求定律,以科学的方法验证需求定律,通过设置适当的局限条件,娓娓讲述需求定律的实质内涵,赋予需求定律以一般的解释力,向大众展现需求定律的魅力所在。对张五常先生《经济解释卷一:科学说需求》中的哲学意蕴展开思考,阐发其微妙之处,对于当代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示意义。
二、需求公理——解释《经济解释》之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需求公理——解释《经济解释》之一(论文提纲范文)
(1)“新制度经济学”案例教学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经济学案例教学的相关研究文献 |
(一)案例教学的重要意义 |
(二)经济学教学案例的类型 |
(三)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
(四)案例教学的组织形式与实施过程 |
二、以科学方法论为指导:使经济学教育从传授知识为主向经济学思维训练为主转变 |
(一)案例教学与科学方法论 |
(二)一个案例教学示范 |
1.案例阅读与思考。 |
2.案例分析与讨论。 |
三、构建案例教学体系:使案例教学从课堂教学向教学各环节延伸 |
(一)构建案例教学体系的基本原则 |
(二)案例教学体系的核心内容 |
1.适合案例教学的教材编着。 |
2.课堂案例教学的开展。 |
3.课后作业的布置。 |
4.科研训练的融入。 |
5.课程考核的实施。 |
(三)案例教学效果检验与反馈机制 |
四、结语 |
(2)《新经济学》之主流经济学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空气质量对我国入境旅游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阐释 |
1.2.1 旅游产业 |
1.2.2 入境旅游 |
1.2.3 空气质量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空气质量对人类健康与行为的影响研究 |
2.2 空气质量对旅游影响的研究 |
2.3 入境旅游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研究 |
2.4 空气质量对入境旅游影响的研究 |
2.5 国内外文献述评和研究机会 |
第三章 我国入境旅游与空气质量时空演化特征 |
3.1 研究方法 |
3.2 入境旅游时空演化特征 |
3.2.1 我国入境旅游发展时空演化概况 |
3.2.2 入境旅游规模空间相关性及其时空演化特征 |
3.3 空气质量时空演化 |
3.3.1 空气质量时空演化特征 |
3.3.2 空气质量空间相关性及其时空演化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气质量影响入境旅游的理论分析 |
4.1 空气质量影响入境旅游的属性分析 |
4.1.1 基于“推-拉”理论的分析 |
4.1.2 基于旅游吸引物理论的分析 |
4.1.3 基于旅游竞争力理论的分析 |
4.1.4 空气质量影响旅游的属性特征 |
4.2 空气质量影响入境旅游的系统构建 |
4.3 空气质量影响入境旅游的机理分析 |
4.3.1 风险感知影响路径 |
4.3.2 媒体信息影响路径 |
4.3.3 空气质量偏好影响路径 |
4.3.4 时间演化差异影响路径 |
4.3.5 地区差异影响路径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空气质量影响入境旅游的效应分析 |
5.1 研究方法 |
5.1.1 OLS混合回归 |
5.1.2 面板数据模型 |
5.2 模型构建 |
5.2.1 即期影响效应模型构建 |
5.2.2 调节效应模型构建 |
5.2.3 滞后效应模型构建 |
5.3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
5.3.1 变量选取 |
5.3.2 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性统计 |
5.4 实证分析 |
5.4.1 空气质量影响入境旅游的即期效应 |
5.4.2 空气质量影响入境旅游的调节效应 |
5.4.3 空气质量影响入境旅游的滞后效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空气质量影响入境旅游的异质性评价 |
6.1 基于游客类别的影响异质性评价 |
6.1.1 模型构建 |
6.1.2 入境游客和国内游客规模的异质性分析 |
6.1.3 外国游客和港澳台游客规模的异质性分析 |
6.2 基于时间演化的影响异质性评价 |
6.2.1 模型构建 |
6.2.2 时间差异分析 |
6.3 基于地区分异的影响异质性评价 |
6.3.1 模型构建 |
6.3.2 东中西部地区差异分析 |
6.3.3 南北方地区差异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空气质量影响入境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
7.1 旅游发展动力机制要素构成 |
7.2 空气质量影响入境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构建 |
7.2.1 入境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 |
7.2.2 空气质量影响入境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传导路径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和对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1.1 入境旅游和空气质量分布具有一定的“高-低”或“低-高”对应特征 |
8.1.2 空气污染已对我国入境旅游产生较为明显的负向影响 |
8.1.3 空气污染对入境旅游的负向影响存在游客类别的异质性特征 |
8.1.4 空气污染对入境旅游的负向影响存在时间演化的异质性特征 |
8.1.5 空气污染对入境旅游的负向影响存在区域差别的异质性特征 |
8.1.6 控制变量对入境旅游发展的正向影响在不同区域间存在差异性特征 |
8.1.7 空气质量的双重属性是入境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重要构成 |
8.2 政策启示 |
8.3 对策建议 |
8.3.1 多举并措加强环境空气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 |
8.3.2 构建完善包括优质生态产品在内的旅游产品体系 |
8.3.3 围绕“美丽中国”国家形象进一步完善入境旅游营销推广体系 |
8.3.4 全方位修炼内功助力入境旅游吸引力提升 |
8.3.5 实施更加积极开放的对外政策促入境旅游发展 |
8.4 创新之处、不足以及研究展望 |
8.4.1 创新之处 |
8.4.2 研究的局限性 |
8.4.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社会科学解释的话语语境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框架 |
四、主要创新点及存在不足 |
第一章 话语语境:对“主体-世界”关系的重构 |
1.1 话语语境概念的引入 |
1.1.1 语境主义的主体性问题 |
1.1.2 话语语境对主体性依赖的消解 |
1.2 理论、现象和观察 |
1.2.1 科学理论的话语特征 |
1.2.2 观察和现象的语境本质 |
1.3 科学的话语语境 |
1.3.1 科学解释的话语语境含义 |
1.3.2 话语语境的同一性条件 |
1.4 小结 |
第二章 社会科学解释模型化的形式条件 |
2.1 科学模型中的可计算变量 |
2.1.1 科学模型的分类问题 |
2.1.2 模型变量的可计算关系 |
2.1.3 可计算变量对科学模型的意义 |
2.2 社会现象的语境化表征 |
2.2.1 话语语境中的科学表征 |
2.2.2 社会现象、数据与表征模型 |
2.3 小结 |
第三章 社会科学解释的话语语境模型构建 |
3.1 社会科学话语语境的结构 |
3.1.1 理论话语与现象话语 |
3.1.2 社会现象与观察视角 |
3.2 社会科学话语语境的案例分析 |
3.2.1 布莱克-斯科尔斯金融模型 |
3.2.2 金融学话语语境的演化 |
3.3 社会科学解释的话语语境模型 |
3.3.1 语境化行动与社会科学解释 |
3.3.2 话语语境模型 |
3.4 小结 |
第四章 话语语境的规范性输出与社会科学的解释力 |
4.1 话语语境的规范性 |
4.1.1 规范性问题与社会科学解释 |
4.1.2 话语语境与外在世界规范性关联的论证 |
4.2 社会科学解释的规范性特征 |
4.2.1 社会科学解释的科学规范特征 |
4.2.2 社会科学解释的社会规范特征 |
4.3 规范性与社会科学解释力 |
4.3.1 概念与行动规范的生成 |
4.3.2 社会科学解释力的规范性来源 |
4.3.3 规范的普遍性与合理性 |
4.4 小结 |
第五章 话语语境模型的应用:以历史解释为例 |
5.1 历史的话语语境 |
5.1.1 历史解释与历史叙事 |
5.1.2 历史解释的话语特征 |
5.2 历史解释的话语语境模型 |
5.2.1 历史话语的连续性关系 |
5.2.2 历史解释的模型化 |
5.2.3 解释模型对历史解释合法性的说明 |
5.3 小结 |
第六章 话语语境模型对社会科学哲学的意义 |
6.1 社会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 |
6.2 社会与个体关系之争 |
6.3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关系之争 |
6.4 社会科学的“价值无涉”之争 |
6.5 小结 |
结束语 走向一种主体间性的话语语境主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F·拉吕埃勒的“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导论 |
一、研究缘由及研究价值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关于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现状 |
(二)关于F·拉吕埃勒的思想背景的研究现状 |
(三)关于F·拉吕埃勒的非哲学的研究现状 |
(四)关于F·拉吕埃勒的非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提出 |
第一节 实践背景:马克思主义的挫折 |
一、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遭遇的挫折 |
二、看待马克思主义的挫折的一般视角 |
三、非马克思主义的新视角 |
第二节 理论基础:拉吕埃勒自己的“非哲学” |
一、作为哲学的本质结构的哲学决定 |
二、作为非哲学的运作机制的最终情境决定 |
三、哲学与非哲学的关系 |
第三节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 |
一、左翼政治与社会关切 |
二、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
三、从非哲学视角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新的解读 |
第二章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问题、策略和目标 |
第一节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所针对的基本问题 |
一、唯物辩证法是否去除了辩证法的神秘性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科学和哲学的二元性困境 |
三、超级资本主义是否具有永恒性 |
第二节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策略 |
一、以DLI的单边二元性来反对辩证法的双边同一性 |
二、在哲学与科学之间引入思想民主 |
三、以内在性主体来反抗超级资本主义 |
第三节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目标 |
一、证明DLI的优越性 |
二、实现科学和哲学的统一 |
三、批判作为拜物教的超级资本主义 |
第三章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马克思的基本思想的重新理解 |
第一节 重新理解马克思的哲学宣言 |
一、马克思本人对哲学的态度 |
二、“走出哲学”是否可能 |
三、重新理解哲学的解释和变革功能 |
第二节 重新理解马克思对社会和历史的分析模式 |
一、马克思本人分析社会和历史的基本模式 |
二、拉吕埃勒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的重新理解 |
三、拉吕埃勒对基础设施/上层建筑的重新理解 |
第三节 重新理解马克思的政治行动的提议 |
一、马克思本人的无产阶级观和革命观 |
二、拉吕埃勒对无产阶级的革命主体地位的重新理解 |
三、拉吕埃勒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标的重新理解 |
第四章 对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性反思 |
第一节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 |
一、打破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 |
二、深化了对哲学本身及其功能的理解 |
三、阐发了反抗超级资本主义的内在途径 |
第二节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局限 |
一、在本体论层面陷入一种理论的神秘主义 |
二、只在有限程度上实现了其理论目标 |
三、夸大了其理论的自主权和创新性 |
第三节 对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批判 |
一、非马克思主义理论误解了唯物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
二、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异化理论消解了革命理论 |
三、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否定了无产阶级的革命主体地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活动及成果 |
(6)信贷视角下经济周期研究 ——基于奥地利学派经济思想的理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第二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和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二章 经济周期理论的演进概述 |
第一节 19世纪早期 |
第二节 20世纪初叶 |
一、消费不足论 |
二、纯货币理论 |
三、投资过度论 |
四、心理理论 |
第三节 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末 |
第四节 20世纪70年代至今 |
一、货币主义与新古典主义 |
二、新凯恩斯主义时期 |
第三章 经济周期的主要特征与事实性描述 |
第一节 经济周期的概念 |
一、经济周期的定义 |
二、经济周期研究中的三种事实 |
第二节 经济周期的类型 |
一、存货周期 |
二、固定投资周期 |
三、建筑周期 |
四、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
第三节 经济周期的阶段 |
一、经济周期阶段划分 |
二、经济周期定量划分方法 |
第四节 经济周期指标 |
一、经济周期指标的分类 |
二、经济周期指标的选取标准 |
第五节 经济周期的典型事实 |
第四章 方法论与理论前提基础 |
第一节 方法论基础 |
一、主流经济学方法论演进回顾 |
二、主观视角的研究范式 |
三、个人视角的分析模式 |
四、以人类行为学为特征的方法论 |
第二节 奥地利学派基本理论前提 |
一、知识 |
二、时间 |
三、竞争 |
四、自发秩序 |
第三节 复杂适应性系统视角中的经济过程 |
一、系统科学 |
二、复杂适应性系统 |
三、复杂适应性系统视角下的经济过程 |
第五章 信贷视角下经济周期的理论框架 |
第一节 微观理论基础 |
一、时间偏好原理 |
二、货币—价格形成机制 |
三、企业家理论 |
四、资本及生产的结构 |
第二节 经济系统主体分析与关键假设 |
一、金融部门 |
二、生产部门 |
三、消费部门 |
第三节 经济周期的形成机制 |
一、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功能耦合分析 |
二、信贷扩张的初始过程 |
三、信贷扩张的经济效应 |
四、信贷扩张的强化循环机制 |
五、信贷扩张的自逆转性 |
六、经济行为主体的跨期协调失衡 |
七、经济危机的发生与传导 |
第六章 启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启示 |
一、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 |
二、经济周期中的货币政策 |
三、市场自我调整机制的失灵 |
四、经济周期中的财政政策 |
五、国际贸易对经济周期的影响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7)科学哲学视域下的经济学隐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主要内容与写作思路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经济学方法论研究的隐喻趋势 |
1.1 经济学方法论的多元化研究 |
1.1.1 经济学研究“修辞学转向”的启示 |
1.1.2 批判实在论视域中的经济学合理内核 |
1.2 经济学方法论理论诉求的内在演进 |
1.2.1 经济学的实证分析及其理论困境 |
1.2.2 经济学方法论的知识论导向 |
1.2.3 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 隐喻介入经济学研究的必然性 |
1.3.1 隐喻与经济学研究的互动关系 |
1.3.2 隐喻之于经济学研究的作用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作为经济学方法论的隐喻 |
2.1 经济学方法论为何需要隐喻分析 |
2.1.1 规定性经济学方法论的困境 |
2.1.2 隐喻的语用学基础 |
2.1.3 隐喻的认识论基础 |
2.2 隐喻机制的说明理论 |
2.2.1 经济学隐喻的发生机制 |
2.2.2 布莱克互动理论的内涵 |
2.2.3 互动理论面临的问题 |
2.2.4 类型层级理论 |
2.3 修正后的互动理论在经济学隐喻中的运作机制 |
2.3.1 类型层级理论对互动理论的修正 |
2.3.2 修正后的互动理论的运行机制 |
2.3.3 经济学隐喻的应用机制 |
2.4 隐喻的经济学方法论意义 |
2.4.1 隐喻与经济学理论的开放性 |
2.4.2 隐喻与经济学理论的建构 |
2.4.3 隐喻的适用性基础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经济学隐喻的认识论本质 |
3.1 不确定性问题与经济学的认识论原则 |
3.1.1 经济学修辞学与经济学知识的标准 |
3.1.2 经济学批判实在论与认识论的从属地位 |
3.1.3 隐喻在两条新进路中的重要性 |
3.2 经济学隐喻的认识论特征 |
3.2.1 认知开放性特征 |
3.2.2 指称特征 |
3.2.3 意向性特征 |
3.3 经济学隐喻的认识论功能 |
3.3.1 认知启示功能 |
3.3.2 认知建构功能 |
3.3.3 表征功能 |
3.4 经济学隐喻的认识论意义 |
3.4.1 跨领域“借鉴”的认知意义 |
3.4.2 动态的解释意义 |
3.4.3 语境与经济学隐喻的认识论意义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经济学隐喻的实在性 |
4.1 隐喻作为经济学的实在性基础 |
4.1.1 语义分析与经济学隐喻的实在性 |
4.1.2 经济学理论构建中隐喻的实在性 |
4.1.3 经济学实践分析中隐喻的实在性 |
4.2 经济学模型的隐喻实在性 |
4.2.1 隐喻与经济学模型 |
4.2.2 经济学模型的实在性 |
4.2.3 经济学隐喻与模型的同构实在性 |
4.3 经济学隐喻实在性的本质 |
4.3.1 经济学隐喻与实在论 |
4.3.2 经济学隐喻的指称实在性 |
4.3.3 经济学隐喻的结构实在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经济学隐喻的实践合理性 |
5.1 经济学隐喻实践的语言哲学维度 |
5.1.1 经济学隐喻的多义性和语言分析 |
5.1.2 经济学隐喻与实践的意义分析 |
5.2 经济学隐喻实践的解释学维度 |
5.2.1 经济学隐喻实践的真理性内涵 |
5.2.2 经济学隐喻的实践方式:理解 |
5.3 经济学隐喻实践的“后现代”维度 |
5.3.1 作为自主运动的实践 |
5.3.2 作为历史性活动的实践 |
5.3.3 作为权力操作的实践 |
5.4 本章小结 |
结束语:经济学隐喻研究的语境论趋势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
(8)“经济人”假设演变的三阶段论 ——以“类心理因素”的退却与复归为主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1.国外文献综述:以时间演进为脉络 |
2.国内文献综述:以“解析—批判—重构”为逻辑进路 |
3.文献简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内容与路线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创新之处 |
2.研究存在的不足 |
二、第一阶段:“经济人”假设“提出—应用”的古典时期探索 |
(一)“前古典时期”对以道德伦理为核心的经济哲学思想的初探 |
1.早期经济思想中有关人类内因的心理学基础与哲学思辨 |
2.从威廉·配第到亚当·斯密之间对人性的考察 |
(二)以亚当·斯密为起点的“经济人”体现出道德与经济追求的双重考量 |
1.斯密的两处“看不见的手” |
2.对斯密“经济人”思想的发展 |
(三)李嘉图的“抽象法”是“经济人”蜕变的根源 |
1.“理性”的引入——西尼尔的“公理学” |
2.约翰·穆勒的“综合”以及“经济人”假设的概念化 |
3.“经济人”的蜕化——从李嘉图的“抽象—演绎”法到马克思的“异化”观 |
三、第二阶段:“经济人”假设“应用—发展”的新古典时期探索 |
(一)边际学派对经济学假设及方法论的重塑 |
1.以奥地利学派为代表的边际主义心理派的贡献 |
2.对边际主义经济学的继承性发展——马歇尔的“新古典”体系 |
(二)心理学的终结意味着经济学的开始 |
1.经济学的“去心理化”——“经济人”假设的真正定性 |
2.从先验理性到工具理性的转变与运用——以“弗里德曼批判”为例 |
3.有理性的人类行为模式的“目的论”问题不应该接受反驳——米塞斯的观点 |
(三)秉持“芝加哥信条”的“经济学帝国主义”之发展 |
四、第三阶段:“经济人”假设“发展—批判”的现代时期探索 |
(一)“有限理性”假设的冲击——“心理学”的“再生” |
1.经济分析中引入心理因素——行为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层面 |
2.制度框架内的演化分析引入人的“利他属性”——演化和新制度经济学层面 |
3.该时期“社会人”并未走出“经济人”假设所隐含的方法论困境 |
(二)“心理学”与“经济学”对接的可能性——一个心理学史的视角 |
1.心理学科学化之前关于心理学思想的哲学考量 |
2.以质性研究、问题导向为特征的人文科学心理学之发展 |
(三)社会道德伦理对探索经济学“心理学基础”的启发 |
1.对心理动机引发经济行为的道德评判——一个伦理学批判的视角 |
2.体制双轨之上的道德提醒对经济主体理性参与市场过程的现实启示 |
五、结束语 |
(一)研究结论 |
1.对古典时期着作的挖掘尚显不足,分析视角仍较为狭窄 |
2.由“经济人”向真实的“社会人”过渡需要内在和外在的同一性 |
3.经济学作为“人学”,应该在其视域内寻求“类心理因素”的复归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9)多阶段投资组合效率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基于分散化模型的投资组合评价 |
1.2.2 基于DEA模型的投资组合评价 |
1.2.3 基于FDH模型的评价分析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
1.4 本文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投资组合收益-风险度量 |
2.1.1 投资组合的收益度量 |
2.1.2 投资组合的风险度量 |
2.2 投资组合优化理论 |
2.2.1 单阶段投资组合均值-方差理论 |
2.2.2 多阶段投资组合优化理论 |
2.3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 |
2.3.1 DEA方法的经典模型 |
2.3.2 网络DEA的基本模型 |
2.3.3 FDH方法的基本模型 |
第3章 多阶段分散化投资组合效率评价模型 |
3.1 单阶段投资组合效率评价 |
3.1.1 基于投资组合真实前沿面的效率评价 |
3.1.2 分散化投资组合效率估计模型 |
3.2 多阶段投资组合效率评价模型 |
3.2.1 基于多阶段投资组合真实前沿面的效率评价 |
3.2.2 两阶段分散化投资组合效率估计模型 |
3.2.3 可选择的两阶段分散化效率评估模型 |
3.2.4 两阶段分散化效率估计模型的收敛性 |
3.2.5 考虑子系统效率的多阶段投资组合评价模型 |
3.3 仿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阶段DEA投资组合效率评价模型 |
4.1 静态投资组合效率评价模型 |
4.1.1 基于传统DEA的静态投资组合评价模型 |
4.1.2 考虑初始资金的DEA静态投资组合评价模型 |
4.2 多阶段DEA投资组合效率评价模型 |
4.2.1 多阶段投资组合效率定义 |
4.2.2 两阶段DEA投资组合效率评价模型 |
4.2.3 可选择的两阶段DEA投资组合效率评价模型 |
4.2.4 两阶段DEA投资组合效率估计模型的收敛性 |
4.2.5 考虑子系统效率的两阶段段投资组合评价模型 |
4.3 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阶段FDH投资组合效率评价模型 |
5.1 静态投资组合效率评价 |
5.1.1 均值-方差-偏度-峰度框架下静态投资组合效率评价 |
5.1.2 基于FDH的静态投资组合效率估计 |
5.2 多阶段投资组合效率评价模型 |
5.2.1 考虑投资终端的FDH投资组合效率估计 |
5.2.2 可选择的两阶段FDH投资组合效率估计 |
5.2.3 两阶段FDH投资组合效率估计模型的收敛性 |
5.2.4 考虑子系统效率的两阶段投资组合评价模型 |
5.3 仿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证研究 |
6.1 问题描述 |
6.2 样本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6.3 正态性检验 |
6.4 模型选择 |
6.5 结果分析 |
6.5.1 分散化模型与DEA模型的比较分析 |
6.5.2 基于FDH的基金投资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6.6 稳健性检验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课题 |
(10)浅析《经济解释卷一:科学说需求》中的哲学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一、《经济解释卷一:科学说需求》的科学要义 |
二、《经济解释卷一:科学说需求》中的哲学意蕴 |
三、《经济解释卷一:科学说需求》中哲学意蕴的发微 |
四、需求公理——解释《经济解释》之一(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制度经济学”案例教学的思考[J]. 李武江. 滁州学院学报, 2021(01)
- [2]《新经济学》之主流经济学批判[J]. 向松祚. 国际融资, 2020(09)
- [3]空气质量对我国入境旅游发展的影响研究[D]. 叶莉. 广西大学, 2020(07)
- [4]社会科学解释的话语语境模型研究[D]. 孟辉. 山西大学, 2020(11)
- [5]F·拉吕埃勒的“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性研究[D]. 吴敏. 西南大学, 2020(01)
- [6]信贷视角下经济周期研究 ——基于奥地利学派经济思想的理论分析[D]. 王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7]科学哲学视域下的经济学隐喻研究[D]. 祁大为. 山西大学, 2019(01)
- [8]“经济人”假设演变的三阶段论 ——以“类心理因素”的退却与复归为主线[D]. 朱宝清.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2)
- [9]多阶段投资组合效率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D]. 刘湘晖. 湖南大学, 2019(07)
- [10]浅析《经济解释卷一:科学说需求》中的哲学意蕴[J]. 杨雨莛. 经济研究导刊, 20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