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动气象站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匡昌武,陈卿才,高涛,崔学林[1](2021)在《基于NPORT的地面综合气象观测系统通信测试方法及故障处理》文中提出为了提高技术人员对地面综合气象观测系统通信部分故障处理能力,文章对通信设备自身提供的状态信息进行了总结,并提供了通信设备的故障测试方法:在通信链路设置关键测试点,根据通信设备串口的收发特点,采用串口软件利用自发自收的方法逐步排除故障。结合实际业务工作中出现的故障现象,详细分析了单串口观测设备数据缺测和全部观测数据缺测的故障处理流程,为技术人员解决通信故障提供了参考。
霍振宇[2](2021)在《区域自动气象站仪器维护与常见故障处理对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区域自动气象站需要连续不间断运行,各种各样的故障问题开始相继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技术保障人员的维修维护难度。为了确保区域自动气象站可以正常运行,及时解决区域自动气象站仪器的各类故障问题,本文结合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境内自动气象站运行的多年维修维护经验,对区域自动气象站采集器、降水量、温湿度、气压等各种传感器常见故障及相关的处理对策进行了汇总,并给出了日常维护方法,以期对基层台站技术保障人员提供参考,使其在日常工作中有明确的维护维修思路,提升区域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的及时性、连续性和准确性水平。
何炳伟[3](2021)在《2018—2019年区域自动气象站设备故障统计与分析——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文中指出利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简称湘西州)2018—2019年区域自动气象站运行情况故障资料数据,基于ABC分类管理法对区域自动气象站设备故障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开展了气象设备故障原因分析。结果表明,2018—2019年气象设备故障频数明显增加,从176次上升到271次,蓄电池和通信模块的故障频数显着高于其他气象设备故障频数,是气象设备故障的A类因素,造成蓄电池故障的主要原因是冬春季节的日照时数偏少,通信模块故障的原因则比较繁多,应当重点加强这两类气象设备的日常管理。
俞景璞[4](2021)在《景德镇市区域自动气象站故障分析及处理流程》文中认为为提高区域自动气象站的气象观测质量,结合2020年江西省景德镇区域自动气象站共107次维护维修工作,总结故障原因,完善处理流程。景德镇区域自动气象站型号驳杂,共有7种型号,分别来自3个厂家;大部分设备已使用超过10年,老化严重,给维修维护、备件采购与备件管理等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另有25套自动气象站未落地,影响气温等数据的准确性;主要有电量不足、通信卡欠费、雨量异常、通信模块死机和采集器故障5种故障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可以从客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物联卡的管理机制、改造供电系统、改善设备老化情况、建立调试平台以及设定故障处理流程等途径来进行有效解决,从而提升气象监测质量,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更加准确、及时的数据支撑。
池艳红,吴拓[5](2021)在《两类常见新型自动气象站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提高基层台站综合业务人员应对故障发生的应急保障能力,为一线工作者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根据江西省九江市各县级台站业务化过程中新型自动气象站经常发生的故障情况进行快速分析诊断,分析出计算机系统重启与雷电天气是新型自动气象站故障是自动气象站数据中断最常见的诱因,若处置不当,势必影响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的质量。根据诊断结果,从软件和硬件故障表现形式不一入手,通过列举的方法,分别使用更换配件、处理软件等具体解决方法将出现的故障排除,以达到保障气象数据及时传输的效果。
田光普[6](2021)在《自动气象站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实现自动气象站的智能控制和系统自检,设计了一种具有自检功能的象站无线通信系统。该系统使用RS232串口通信及GPRS无线通信,将多种气象信号通过总线接口接入自动气象站,地层设备根据通信协议,将气象站要素信号采集,完成各项操作后,将采集的气象数据传输到上层进行终端处理。系统通过5个自检测量点对主要气象要素的测量,结果为温度的5次测量值分别为-2.5℃、12.2℃、23.3℃、28.6℃、33.4℃,误差最大值为1.2%;湿度的5次测量值分别为10.0%、20.0%、30.0%、40.0%、50.0%,误差为0;雨量5次测量值分别为0.2、0.3、0.4、0.5、1 mm,误差为0;风速5次测量值分别为1.9、3.1、4.2、5.3、7.4 m/s,误差最大为4.5%,且以上测量误差均满足气象观测规范中的要求。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将采集的气象数据传输到上层进行终端处理实现自检功能,当自检发现设备故障时自动报警提醒,并实时推送给业务管理人员,从而缩短故障响应时间,实现了气象站的智能控制,提高了自动气象站业务数据的观测质量。
徐鑫[7](2020)在《自动气象站常见故障及维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推广和应用自动气象站是推进气象改革和观测自动化的重要一步。它可以自动收集天气要素,大大提高了地面气象观测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可以简化天气观测内容,使气象人员在关键环节上花费有限的时间,避免人工观测错误。自动气象站具有操作方便、稳定性强和维护简单的优势,但不可避免的是,长期运行期间,特别是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它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容易遭到损坏或腐蚀,导致观测数据不正确或丢失。因此,加强自动气象站的故障分析和维护是当前气象工作的基本要求。这不仅需要气象人员准确地了解各种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征,还需要根据设备具体要求校准和维护多个传感器,以确保气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陈城,陈宁,彭军,蔡明[8](2020)在《自动气象站常见故障分析及系统方案设计》文中认为文章从国家自动气象站的发展现状出发,结合自动气象站的工作原理和组成,对影响自动气象站可靠性的主要因素进行剖析,重点从电源、防雷、整套站集成设计3方面进行考虑,研究关键技术解决方案,以减少故障率,提高可靠性,为自动气象站在大规模推广应用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运行维护成本和物资的浪费。
朱斌,钟鸣[9](2020)在《DZZ3区域自动气象站常见故障排查》文中研究指明文章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数字万用表各项功能快速判断和排查DZZ3区域自动气象站的常见故障,包括供电系统故障,温度、湿度、风向风速、雨量等传感器故障。按照文章中介绍的方法和流程,能够及时、准确地判断故障问题,提高维修效率,降低观测数据错误率,供台站维护维修人员参考应用。
王飞[10](2020)在《新型区域自动气象站的故障判断及处理》文中研究说明区域自动气象站作为国家区域天气观测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强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研究、提高省市区域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和防灾减灾气象服务水平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对DZZ5新型区域自动气象站常见的故障及维修方法进行深度剖析,希望能为广大区域站保障人员提供参考,提高区域站维修效率。
二、自动气象站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动气象站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NPORT的地面综合气象观测系统通信测试方法及故障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面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构成 |
1.1 数据传输流程 |
1.2 串口服务器 |
1.3 串口光电转换器 |
1.4 光纤交换机 |
1.5 串口服务器通信端口监控 |
2 通信设备测试方法 |
2.1 光纤测试方法 |
2.2 串口服务器测试方法 |
2.3 串口光电转换器测试方法 |
2.4 关键测试点 |
3 通信部分常见故障及处理 |
3.1 单串口观测设备数据缺测故障处理流程 |
3.2 全部观测设备数据缺测故障处理流程 |
4 结束语 |
(2)区域自动气象站仪器维护与常见故障处理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加强区域自动气象站仪器维护的必要性 |
2 区域自动气象站仪器常见故障处理对策 |
2.1 雨量传感器故障 |
2.2 温湿度传感器故障 |
2.3 风向风速传感器故障 |
2.4 气压传感器故障 |
2.5 采集器主板故障 |
3 区域自动气象站仪器维护 |
3.1 降水量传感器日常维护 |
3.2 温湿度传感器日常维护 |
3.3 风向风速传感器日常维护 |
3.4 气压传感器日常维护 |
3.5 数据采集器日常维护 |
4 结论 |
(3)2018—2019年区域自动气象站设备故障统计与分析——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 |
2 故障情况统计 |
3 故障分析 |
4 小结 |
(4)景德镇市区域自动气象站故障分析及处理流程(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2 景德镇区域自动气象站的现状 |
2.1 类型驳杂 |
2.2 气象自动站老化情况严重 |
2.3 自动站落地情况 |
3 景德镇区域自动气象站故障判断与分析 |
4 景德镇市区域自动气象站故障解决办法 |
4.1 加强SIM物联卡的管理 |
4.2 改造供电系统 |
4.3 改善设备老化情况 |
4.4 加强备件管理 |
4.5 建立调试平台 |
4.6 加强维护、维修等工作的登记 |
4.7 完善故障处理基本流程 |
4.7.1 监控与报警。 |
4.7.2 故障分析与排查。 |
5 结论 |
(5)两类常见新型自动气象站故障的诊断与排除(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现行自动气象站结构介绍 |
2 计算机系统重启引发的故障 |
2.1 ISOS软件处理方法 |
2.2 综合硬件控制器处理方法 |
3 雷电天气引发的故障 |
3.1 电源或电脑故障的排除与解决方法 |
3.2 观测要素挂接失败故障的排除与解决方法 |
3.2.1 综合硬件控制器的处理方法 |
3.2.2 采集器的处理方法 |
3.2.3 特殊情况处理方法 |
3.3 个别采集器挂接失败故障的排除与解决方法 |
3.4 个别观测要素异常时的排除及解决方法 |
4 结论 |
(6)自动气象站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自动气象站发展现状 |
2 自动气象站的工作原理 |
2.1 系统组成 |
2.2 主要功能 |
2.3 通信模块 |
3 自动气象站通信系统运行存在的问题 |
3.1 网络故障 |
3.2 外界因素故障 |
4 自动气象站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策略 |
4.1 无线通信组网 |
4.2 系统需求及结构设计 |
4.3 系统自检流程及实验数据分析 |
4.4 无线通信系统应用后的维护管理 |
5 结 论 |
(7)自动气象站常见故障及维修(论文提纲范文)
1 自动气象站的结构特征 |
2 自动气象站的常见故障 |
2.1 采集器故障 |
2.2 风向风速传感器故障 |
2.3 温度传感器故障 |
2.4 雨量传感器故障 |
3 常见故障的排除和维护管理 |
3.1 采集器的日常维护措施 |
3.2 传感器日常维护措施 |
3.3 风向风速传感器无数据显示时的处理对策 |
3.4 其他维护措施 |
4 结语 |
(8)自动气象站常见故障分析及系统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自动气象站的组成、工作原理 |
1.1 自动气象站组成 |
1.2 自动气象站工作原理 |
2 自动气象站常见故障分析 |
2.1 温湿度传感器故障 |
2.2 风速传感器故障 |
2.3 数据采集器故障 |
2.4 电源故障 |
2.5 通信故障 |
3 系统方案设计 |
3.1 电源设计方案 |
3.2 防雷设计方案 |
3.3 集成设计方案 |
4 结束语 |
(9)DZZ3区域自动气象站常见故障排查(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DZZ3区域自动气象站常见故障 |
2 供电系统的故障判断 |
2.1 具体测量方法 |
3 传感器的故障判断 |
3.1 温度传感器故障 |
3.2 湿敏电容传感器故障 |
3.3 风向传感器故障 |
3.4 风速传感器故障 |
3.5 雨量传感器 |
4 结束语 |
(10)新型区域自动气象站的故障判断及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自动气象站的组成 |
2 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
2.1 供电系统故障 |
2.2 通信卡故障 |
2.3 GPRS信号、通信模块故障 |
2.4 数据采集系统故障 |
2.5 防雷板故障 |
2.6 传感器故障 |
2.6.1 雨量传感器。 |
2.6.2 风速、风向传感器。 |
2.6.3 温度传感器。 |
2.6.4 湿度传感器。 |
2.6.5 气压传感器。 |
3 结语 |
四、自动气象站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NPORT的地面综合气象观测系统通信测试方法及故障处理[J]. 匡昌武,陈卿才,高涛,崔学林.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21(03)
- [2]区域自动气象站仪器维护与常见故障处理对策分析[J]. 霍振宇. 科技风, 2021(18)
- [3]2018—2019年区域自动气象站设备故障统计与分析——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J]. 何炳伟. 湖北农业科学, 2021(S1)
- [4]景德镇市区域自动气象站故障分析及处理流程[J]. 俞景璞. 河南科技, 2021(18)
- [5]两类常见新型自动气象站故障的诊断与排除[J]. 池艳红,吴拓.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21(02)
- [6]自动气象站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研究[J]. 田光普. 电子测量技术, 2021(07)
- [7]自动气象站常见故障及维修[J]. 徐鑫. 河南科技, 2020(32)
- [8]自动气象站常见故障分析及系统方案设计[J]. 陈城,陈宁,彭军,蔡明.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20(03)
- [9]DZZ3区域自动气象站常见故障排查[J]. 朱斌,钟鸣.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20(03)
- [10]新型区域自动气象站的故障判断及处理[J]. 王飞. 河南科技,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