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殊心态的艺术折射——阮大铖怀古诗论略(论文文献综述)
韦云鹤[1](2021)在《明清易代之际文人戏曲创作承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陈埼泓[2](2021)在《余怀、余宾硕怀古诗词研究》文中指出怀古是中国古代文学一个由来已久的主题,在中晚唐诗坛上怀古咏史的创作达到空前繁荣景象。明末清初之际怀古咏史诗词因能寄托故国黍离之感被文人反复题咏,余怀、余宾硕父子不仅以明遗民身份自居,同时也是怀古咏史诗创作的佼佼者。本文对清初余怀、余宾硕的怀古咏史诗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结合鼎革之际的文人心态和社会背景,探讨其各自风格的成因,更好地把握清初政治文化背景。第一章余怀生平及怀古诗创作。简要概括了余怀一生不同时期的游历情况以及怀古诗创作总体情况,介绍余怀的怀古诗的吟咏对象、创作数量。第二章概述怀古咏史诗发展历程,分析余怀怀古咏史诗创作。以《甲申集》中的怀古诗与《咏怀古迹》一卷为资料来源,对不同时期的创作内容、情感和艺术特点展开论述,分析金陵怀古的文化内涵与组诗的作用。余怀怀古咏史诗情感由对时局的担忧、偶然流露的历史感慨,转变为故国黍离之悲、怀念英雄、楚囚之叹等遗民情思。同时他在怀古诗原有的写作模式下,大量使用古绝,以入声结尾,并且有意打破绝句一韵到底的形式,有鲜明的感情色彩。第三章研究余怀怀古词内容和艺术风格。简略介绍怀古词的发展,分析余怀晚年创作怀古词的内容以感叹人事兴废、追慕贤人和抒发淡然情绪为主,表现出余怀晚年孤寂、心灰意冷导致平静淡然的遗民心理变化。最后概括余怀怀古词的兼具婉约、豪放两种艺术风格,他的词中大量化用典故,情感复杂多变。第四章研究余宾硕怀古诗的内容及艺术特色。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分析余宾硕的遗民情结形成与地域、家庭的关系;二是结合余宾硕《金陵览古》与地方志相近的特点,分析余宾硕怀古诗的抒怀、“存明”的创作缘由。他的内容情感主要是感叹过境迁、以六朝历史讽刺现实、歌咏忠臣、表达隐逸之情以及表现复明之志。余宾硕采用寄情于景的艺术手法,诗歌语言含蓄,潜心布局,巧于对偶。第五章论述余怀父子怀古诗词的地位。本章首先从文学史的角度分析余怀怀古诗对刘禹锡、杜牧等中晚唐诗人的继承与发展,并与清初顾炎武、吴伟业等诗人进行比较,探讨余怀父子怀古诗在清初诗坛的地位。其次比较余怀父子二人怀古诗的共性与个性,并从“遗民不世袭”的角度谈余怀父子怀古诗创作的现象,分析他们成为“世袭遗民”这一特例的原因。附录考证余宾硕生平、字号、家室和交游,制作简略年谱。最后辑录余怀父子集外未收录的诗文。
孙克诚[3](2020)在《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文中指出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发展中一个特殊时期,封建时代又到存亡交替关口。当此之际,因政治腐败明王朝急剧没落,以武力血腥清政权勃然兴起,社会变乱四起,战争频发,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尖锐。人们经历着政治黑暗导致的生活失序,感受着朝代更替带来的心理失落,体会着华夷错位生就的思想阵痛,这是一个令人精神痛苦、心灵扭曲的时代。置身巨大社会变迁中,生性敏感的知识分子的感受尤为深刻。失望于现实的腐霉黑暗,感慨于社会的狂澜难挽,诸多不肯出卖节操以求荣利,不愿屈膝以事异族的高洁之士,此时纷纷走向了遁世之途。与时代沉浮相协应,隐逸历史渊源流长的崂山亦于明末清初,迎来了隐逸文化的繁盛时期。一批士子各有不同出身与经历,或为朝中高官,或为地方官员,或为东林党人,或为复社成员,或为进士举人,或为布衣士子,或为宫廷太监,或为义军领袖,为了驱除胸中郁闷、排解思想痛苦、保全气节操守、苟全身家性命,受到了崂山所承传的隐逸精神的感召,先后来到崂山,隐遁丛林之中,僻居海滨之侧,托身佛道之门,选择了远离尘俗、固守德操、持养心志的隐逸生活。但是他们并非全然忘怀世事,消极以避世,在纷乱时代中,仍然关怀世情民生,持有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他们互通声气、彼此支持,结友仁人志士,交往文化名流,形成了一个有较大影响力的隐逸文人群体,从而对地方多有作为,于社会多有贡献。啸傲在崂山,作为特殊时代中有德操之士的代表,他们的人生之终,或从容赴死,或慷慨就义,或守志终老,各自成就了人生的价值,光扬了崂山文化的精神。栖息在崂山,他们以传承民族文化为使命,披荒榛、筑屋舍,修造藏读场所,创办书塾书院,兴造佛庵道庙。于此读书治学、赋诗论艺、习书抚琴、教授生徒、参禅修道,于学术、教育、艺术、宗教上,都有突出的作为与贡献。他们传延了崂山文脉,发展了区域文化。歌哭在崂山,他们以文学为生活方式,记事抒情议论,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与诗歌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意蕴深厚,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他们创办诗社,相聚一起,联吟酬唱、论诗谈艺,主导了崂山及周边的文学风气,繁荣了区域性文学创作,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文学遗产。因为隐逸文人的入驻,崂山文化呈现出鼎盛之势。在崂山,隐逸文人们拓建了新的文化空间,营造了新的文学景观,使崂山文化地理的精神内涵再得丰富。明末清初之时,社会种种变局均对崂山产生了深远影响。政治之博弈、奸邪之斗争、生活之动荡、易代之变化、强权之暴虐等诸般时代风雨,都波及到了这边隅海陬之地。旧恩之眷恋、亡国之哀痛、恢复之图谋、出处之矛盾、生死之抉择等诸般文人情思,都在崂山丛林中留下了深深印痕,崂山实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缩影与表征。此时的崂山隐逸文化与文学蕴含着时代的品质与精神,超越了一时一地之局限,具有了普遍性与永恒性的意义。论文各部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绪论:论析了选题提出的意义,对与选题相关研究成果作了述评,明确了论文研究任务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对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作了界定,说明了文献资料的搜集、准备及使用情况。第一章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作了考述,对从秦汉到明前中期二十余位进入崂山隐居人物隐居始末作了探析;其次论析了崂山隐逸文化精神传统的形成及其内涵,分析了影响其形成的自然与文化原因。第二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首先对此际崂山隐逸文人群体概况作了考述,对三十余位人物的生平及隐居崂山情况作了考析;其次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表现及特点作了论析;最后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作了分析。第三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地理的空间存在及其内涵作了论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作了阐析,指出一些文化景观蕴含着独有的精神内涵,因而成为隐逸文人崇尚的精神地标;其次对隐逸人物密集的地理空间所在与变迁情况作了考述,明晰了自然与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历史变动情况。第四章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对当时文化名士如施闰章、顾炎武、王士禛、钱谦益、蒲松龄、高珩、王铎、朱彝尊、张英等人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游情况,及其对崂山作出的文化贡献,分别作了考析。第五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研究:从隐逸文人中选择高弘图、黄宗昌、张允抡、黄培、胡峄阳等五人为代表人物作了个案研究,对其生平、隐居崂山始末、文化贡献与文学创作情况作了较详备的考述。第六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论析了崂山隐逸文人对区域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对其在学术、教育、艺术、宗教等方面所作出重要的贡献作了整体性考析。第七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对隐逸文人的散文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对他们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作了考察;其次从文体角度,对其创作的各种散文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散文的总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第八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对隐逸文人诗歌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就其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进行了考察;其次对其诗歌结社、诗论建树情况作了考论;再次从题材角度,对其所创作各种诗歌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诗歌整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结语:就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作了回顾性的概括总结。明晰了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在中国隐逸文化发展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历史地位,及其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与现实性价值。
胡董静[4](2020)在《钱肃乐诗文研究》文中认为钱肃乐(1606-1648),明末宁波府人。崇祯十年进士,历官太仓知州、刑部员外郎。甲申国变之后,投入家乡的抗清护城义举中,举家跟随鲁王复国,闽中时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鲁监国三年(1648)在福建琅江舟中绝食殉国,谥为忠介,乾隆时清廷改谥忠节。钱肃乐所出身的甬东芍庭钱氏家族,读书世宦,人才辈出。其本人一生交游颇广,青年时期加入复社,又在太仓为官,与“娄东二张”、归庄等复社文人过从颇密;后加入抗清事业,成为南明鲁王政权的重要一员,与张煌言、郑彩、张明振等均有交游。钱肃乐在短暂的生命中创作了丰富的诗文作品。《正气堂集》八卷收录举义前作品,以赠答唱和与游历抒怀的内容为主,表现了其早期的读书与仕宦生活;《越中集》二卷作于宁波举义之后一年内,抒写其遭遇国变之后思想精神的变化;《南征集》十卷所收为入闽流亡以及在舟中辅佐鲁王时的作品,多为军旅生活的记录与忠义报国之心的表达。钱肃乐的诗词作品风格多样,从早期的清丽自然、骏洁疏散到后期气血沸腾、慷慨激壮,由于国家覆灭呈现出一个明显的转变过程。钱肃乐的文章受到复社的极大影响,体现出鲜明的“尊经复古”倾向,雅正质实;在后期抗清生涯的磨砺之下,又显示出发愤孤寂、悲慨郁折的特点。钱肃乐为人刚直不阿、耿介忠正,用血泪书写了为国尽忠的一生,在当时和后世都留下了深远影响,他的诗文作品由后学全祖望、冯贞群等人不断搜集并整理流传。现当代学界对钱肃乐作为抗清志士的事迹比较重视,而对其作为遗民文学重要代表的一面却缺少关注和认知,系统深入地梳理和研究钱肃乐的诗文创作,无论是增进对钱肃乐本人的认识还是拓展深化南明文学研究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万萌萌[5](2020)在《彭孙贻及其诗歌研究》文中认为彭孙贻生于明末,出身于海盐望族。明清易代之际,众多族亲死难,父亲彭期生抗清殉国,彭孙贻入清后遂绝意仕进,杜门着书,以遗民终老。彭孙贻而立之年经历家国之难,其人生以明清易代分为前后两期,特殊的家族背景和人生经历让他将满腔悒郁托诸诗歌,一生为诗七千余首,篇什宏富,堪称高产。其诗歌在记录、反映明清之际的社会现实和描绘清初遗民内心情感世界方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本文在充分梳理和解读文史资料的基础上,介绍彭孙贻的家世背景、生平经历以及交游情况,较全面地归纳和探析诗歌的题材意蕴、创作特色和大致的诗学趣尚。本文由八部分组成:绪论简要梳理学界对于彭孙贻及其诗歌创作的研究现状,揭示选题原因以及研究意义。正文五章,第一章梳理彭孙贻的家世和生平,介绍海盐彭氏由武入文的家族历程和族中隐逸文化以及其父彭期生抗清殉国和族亲死难的情况,指出这诸多因素对彭孙贻诗歌创作和人生选择的影响。其次探讨彭孙贻的生平经历与其诗学活动和创作心态的关系。第二章考述彭孙贻的交游情况,与之往来密切者有彭氏族亲、隐逸、官员、方外四个群体,他们对彭孙贻的诗歌创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第三章归纳分析彭孙贻诗歌的题材意蕴,其中感事诗反映明清之际的社会现实,记录遗民故国情思,具有较强的纪实性;记录旅况的述怀诗抒发怀古之情、山水之好和乡愁之思;理趣诗玄想多感,主要抒写人生感悟,清谈佛理禅趣,吟玩闲情哲思;咏物题画诗既有状物之作,也有托物言志之作,颇具创作个性;应酬诗主要为题、赠、贺、悼之作,情感真挚。此外对彭孙贻诗歌中的爱情、游仙、边塞、任侠等题材内容进行较深入分析,挖掘其意蕴。第四章概括彭孙贻诗歌在体式结构、审美风格、艺术手法以及语词技巧四方面的艺术特征。指出其诗在体式上众体兼备且以律诗为主;审美风格以“沉壮郁勃”为主兼有轻松诙谐之趣;擅长细节描写、巧设典故等多种艺术手法的综合运用;语词技巧方面,语言雅俗共赏,炼字独具匠心。第五章总结阐述彭孙贻的诗学趣尚,观照彭孙贻编选的《明诗钞》考察其以宗尚七子为主兼取宋诗之长的诗学趣尚。结语评价彭孙贻在清初诗坛的地位以及诗歌的文学史意义。附录汇纂彭孙贻年谱简编。
刘建华[6](2020)在《晚明女艺人的文人圈研究》文中认为把晚明女艺人文人圈当作一种现象来看待,必然要注意到这种现象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土壤。晚明是中国古代历史进程中社会全方位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城市文化的繁荣且由此形成的奢靡之风,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进而形成的纵欲主义思想,以及性灵思潮的推波助澜带来的个性意识的觉醒等,都是晚明社会变迁的重要表现,是打破晚明性别关系束缚、促进士女交游之风盛行的重要因素。晚明青楼女艺人的文人圈在这种时代条件和社会因素中兴起。女艺人与文人形成广泛的交往圈,在晚明不是个别情况,而是一种值得关注的普遍现象。这种现象既包括作为群体的女艺人所形成的共同文人圈,也包括以某一具体女艺人为中心的文人圈,二者密切相关。晚明女艺人文人圈的形成,首先与这一时期青楼艺人数量众多密切相关。仅《亘史钞》中单独作传的晚明女艺人就有110余人,再加上《板桥杂记》《列朝诗集小传》《静志居诗话》《露书》《十美词纪》等文献的统计,整个晚明女艺人至少有200位之多。晚明女艺人的文人圈既包括作为晚明女艺人整体来说的文人圈,也包括以某一女艺人为中心的文人圈。前者仅据《潘之恒曲话》便可梳理出数十位文学家或艺术家,其中着名者如梁辰鱼、冯梦祯、王稚登、陈继儒、臧懋循、谭元春、汪道昆、屠隆、袁中道等,他们都是文坛或曲界的名流,而钱谦益则在当时被称为“风流教主”。就后者来说,当时的秦淮名妓几乎都形成了广泛的文人交往圈,从徐翩、朱无瑕、傅灵修到马湘兰、顾媚、董小婉、李香君、柳如是等无不例外。促成女艺人与当时文人广泛交流的时代因素,包括学艺经历中交往的授艺导师,狎昵风气而接触风流场的风流领袖,自行举会而形成以青楼为中心的女性社交,参加结社而展现文人社集中的女性风流,此外如演剧、造访、推介、偶遇等都是助益晚明士女情缘的方式。不同历史背景下女艺人及其文人圈具有不同的情境和不同的命运。选择徐翩和卞赛这两个个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能够克服晚明女艺人文人圈整体考察的笼统性、表面性,不仅能够把握晚明女艺人文人圈的具体状貌,还可以窥见晚明前期至晚明后期这一历时性女艺人文人圈以及士女交游、性别关系和情感特点、文学创作的先后变化。徐翩的才貌和影响力或许并不亚于后来的“秦淮八艳”,但在现有研究中并未获得足够的关注。徐翩的文人圈规模较大且又不失“高端”,可分为学艺之师、诗文之交和知己之遇三类。与她有密切交往的文人有谢陛、潘之恒、许性成、朱子坚、陆成叔、周天球、方嗣宗、屠隆、俞安期、顾懋弘、张萱、梅守箕、梅鼎祚、梅台祚、汪道昆、郁文周、张献翼、姚旅、程汉、周晖、祈羡仲、程子虚、何叔度、沈孟威、李汝默等,他们几乎都是当时文学艺术的顶尖代表人物,其中与知己汪道昆的交游在徐翩的一生中占据着重要的分量。通过对徐翩及其文人圈的个案考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徐翩研究的空白,发现了更多的“微人物”价值,进一步拓展了女艺人文人圈的研究。卞赛作为名倾天下的“秦淮八艳”之一,以其独特的气质才华吸引了众多文人名士。围绕卞赛形成的文人圈大多历经明末清初的动乱时局,无论是政治倾向还是心态变化,都要复杂得多,具有更加丰富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有限可考的吴梅村、钱谦益、吴继善、邹枢、万寿祺、金渐皋、周肇等都是其文人圈的主要人物。大诗人吴梅村是卞赛交往文人中最重要最特别的一位。他们的结合,同冒襄与董小宛、钱谦益与柳如是、侯方域与李香君等才子佳人组合一样却又不一样。卞赛的文人圈具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包括了文坛泰斗和名流,如钱谦益、吴梅村;二是他们当中有多位复社作家,除钱谦益、吴伟业外,还有吴继善、万寿祺等;三是这些人物是卞赛的重点交往对象,并产生了深厚的情谊,使这些文人的情感世界产生了较大的变化,进而影响到他们的文学创作,如吴梅村;四是卞赛与他们的交往多留下了文学作品,都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卞赛及其文人圈产生了较为重要的文学影响,一对一的个别现象以对吴梅村文学的影响为代表,群体现象则主要表现为感怀凭吊卞赛诗文的大量创作以及对其墓地进行造访或修葺现象的突出。一种现象的出现必然产生一定的相应影响。晚明女艺人文人圈的形成既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也是一种文学文化现象,随之产生的影响涉及到多个领域。晚明女艺人的文人圈是男女交往、性别关系突破的体现,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女艺人生活边界、性别角色的特殊性,使她们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文人圈的影响,从而表现出才华横溢、众艺兼善,且能够与天下文士名流交游往来,进而在日常生活、价值观念和文学创作上体现出文人倾向。一是晚明女艺人及其文人圈对文人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在日常生活、情感体验以及创作视野和内容受到了明显的异性介入的影响;一是晚明文学凸显出独特的性别因素,女性文学也在此影响下大放异彩。性别因素是研究晚明文学和艺术不可回避和忽略的重要环节,可以说,性别因素已成为晚明文学的“晚明性”的重要成因。作为互动的双方,晚明文人与女艺人共同活跃在晚明文学场景之中,两性合奏,铸就了晚明文学风雅。晚明女艺人既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也作为女性这一性别角色的代表,为晚明文学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张飞[7](2020)在《明遗民书家群体与书法观念研究》文中认为明清易代,从政治社会变迁到学术风气转变,从文人群体思变到文艺思潮革新,极大反映了“大变革”的时代背景。基于遗民现象有着自身的特点与发展理路,寻求在艺术社会学范畴内厘清遗民社会现象与书法之关系问题。因此本文围绕社会变迁与艺术思潮、群体交往与书法活动、观念转变与书风变革等关系展开,并以“群体”与“书法观念”两条主线阐论“明遗民现象”:一是“遗民书家群体”是从交往活动与互动关系层面进行研究,突出本体的呈现;二是“书法观念”是从“接续”与“嬗变”两个层面进行研究,突出遗民书家群体独有的审美内涵,进而审视其共性与差异。明清之交,书坛的总体大势仍然接续明末之余风,遗民书家除了有“接续”之功,亦有新的革新与创变。研究易代之际遗民书家这一特殊的群体,首要了解遗民的相关性问题,如政治立场、价值取向、生命状态、生存环境、民族情怀、节义操守等,其次是群体的界定、群体内部的差异、群体书风的特质与差异、传统文化对遗民书家人生选择的影响程度等相关问题,最后考察遗民交往的地域性问题,将遗民重镇划分为晋、陕、江浙、岭南一带,有目的地选择遗民书家具体个案,考察遗民社会的书法交往活动。遗民脱离政治场合,形成“无功利”的艺术生态,其艺术作品更趋于纯粹化、个性化特征,形成具有遗民色彩的“野逸”“孤峭”“荒率”书风,甚至是走向“丑怪”的极端表达。遗民书法观念的转向上,有几条脉络值得我们关注:一是书学思想中掺杂民族观念尤为强烈,遗民书家注重人格的建设,尤重气节,反对“奴俗”之气;二是部分遗民书家试图突破“二王”传统阵营,渐从拟古转向师心;三是遗民书家本身就有传统的书学功力,在新的社会背景下表现出遗民特有的气质,加之书画家的双重身份,将“画法”引入“书法”之中,有着从正统向闲逸的转向;四是朴学的兴起而形成的金石书法观念,使得书坛的局势逐渐由行草向隶书过渡,从而审美上逐渐转向汉隶中“丑拙古朴”与“不衫不履”意味。本文主旨在考证明遗民书家的诸多问题,展现明遗民书家群体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交游活动等,以凸显特殊时代的书法创作活动,从而剥茧抽丝,把握其创作的观念,揭示其创作的规律,以期对明清之际书法史的研究有所补益。
袁耀辉[8](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钱成[9](2019)在《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法国着名学者布岱尔曾指出,“地理环境是最核心的历史知识,也是最深入的内层历史。”(1)对于文化地理而言,每一个地名,实际上都是一个文化符号,标志或隐含着某种地域文化特征。(2)家族文化与地域文化二者之间有着天然的重叠、生成和代表的关系,地域文化必然成为家族文学与艺术研究的重要维度。基于此,研究家族文学和艺术,就不可能绕开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必须要立足于一定时空背景下的地域人文环境中。与明清时期经史、诗文、小说、书画、园林等文艺形态发展相一致,明清戏曲文化的地域性、家族性特征的鲜明度和覆盖面,均远较前代突出。因此,地域文化视阈下群体性曲家的研究,被视为新时期的学术增长点。而从地域性的视野背景中去分析、研究明清时期地域文化,特别是戏曲文化,就必然要以本土文化家族为分析对象,分析其相关戏曲文化活动和文化传承,在此基础上,全面总结地域性文化史、戏曲史的形成与流变。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言:“学术文化与大族盛门不可分离。”(3)在中国文化体系中,文化家族是中国古代学术文化的重要创造者之一,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大多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积淀深厚。同时,家族文化与该家族所在地域的区域文化存在着共生共荣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关系。近年来,在探究区域文化和文学的盛衰嬗递的规律时,许多学者把研究的目光聚焦于该地域的文化家族。因此,关于地域文化和家族文学与文化的研究方兴未艾,已成为学术界公认新的学术生长点。与此同时,在地域性戏曲文化研究方面,学术界对以诸如北京、苏州、南京、扬州等为对象的地域戏曲史研究,取得了蔚为大观的学术成果,推动了区域性戏曲活动研究的发展和深化。“海陵地区”有着人文蔚焕的历史,其上善若水、兼容并蓄、厚文重教、经世致用、安泰祥和、崇儒尚实的地域文化特征,在苏中地域乃至江淮文化板块、江苏地域文化,以及目前学术界正全力打造的江南文化体系中特色鲜明。自明中期迄于近代,“海陵地区”的戏曲创作、批评与表演始终保持相当的活跃程度,成果丰硕。众所周知,世家望族的兴衰存废,其得以维系的命脉,正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种因素的共同结果,其中地域性文化因素的作用,不容忽视。一方水土育一方人,一方人铸就一方文。一个地域的区域文化还与该地的文化家族具有先天的同构关系。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中,往往有着延续数代的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纵观明嘉靖以来的“海陵地区”,先后涌现了总数超过二十,从明中后期一直延续至民国,有着浓郁、鲜明戏曲文化特征的文化家族。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活动,主要分布于明中后期、清前期、清中期和清末期四个阶段,参与家族可分为地方望族、艺文世家和演艺家族三种类型。其中,最具有明清时代特色和“海陵地域”文化特色的家族戏曲活动,是清前期和中期该地区文化世家中家族文人所进行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影响巨大的戏曲活动。这些家族文人极为重视本家族的艺术文化建设,除热衷于诗文、经史、书画、园林等文化形态外,还致力于戏曲创作、戏曲表演和戏曲批评。特别是在明末清初,因多种因素的促成,他们所置办的戏曲表演团体(家班、家乐),其规模、数量和表演水平在同时期的全国范围内首屈一指。因对戏曲有着执着的爱好,这些家族文人在戏曲文本创作、理论批评、曲本刊刻、班社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卓有建树。纵观明清海陵文化家族形式多样、成果各异、影响巨大的戏曲文化活动,可见家族文化和戏曲繁盛的发展轨迹,是“海陵地区”地理优势、文化精神驱动力与时代机运共同影响的结果,是地域文化史、家族史和戏曲史上的一种特殊的存在,也诠释了地理元素与家族文化、戏剧审美三者之间协调共存、互相催生、共同繁荣的关系。因此,本文以明嘉靖朝至清宣统朝为时间截取点,以地处长江以北,扬州以东、南通以西、盐城以南的“海陵地区”为空间对象,以阐明什么是“海陵文化圈”与“家族文化”作为研究背景,以该地域内文化家族与戏曲的关系为切入点,以家族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为分析重点,以点带面,重点突出,在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在文化学、人类学、历史学、戏剧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全面深入考察分析明清“海陵地区”具有家族性质,包括戏曲创作与改编、戏曲演出、戏曲批评和戏曲文献刊藏、戏曲教育以及通过戏曲实现的交游等在内的各类戏曲活动,归纳本地区家族戏曲活动的特殊性和规律性,对“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所取得的戏曲文化成就在明清戏曲史和地域文化史的地位给予恰当评价。同时,本文立足于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关系的探讨,论述本地区文化家族的类型、所处时代和地域分布,重点分析其与戏曲的关系;同时选取明清“海陵地区”多个文化家族为个案分析对象,根据现存家谱、家族文人诗文作品和家族文人进行的戏曲创作和改编,家班表演和指导,剧作观演和评阅,曲本刊刻与收藏等戏曲活动。在行文过程中,从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创作活动及特点、戏曲表演活动及特点、戏曲批评活动及特点三个角度,予以总结和提炼。同时,立足时代与地域背景,在横向、纵向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揭示本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文化繁荣的独特原因所在。此外,本文还以明清戏曲史为经、以地域文化史为纬,概述“海陵文化家族”灿烂辉煌戏曲活动的深远影响。除理论层面的分析外,本文还在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活动的相关史料方面多有发现。如对于海陵文化家族中的宗周、宗臣、宗元鼎家族,陈完、陈尧家族,范增应、范驹、范日觐家族,季寓庸、季振宜、季式祖家族,宫伟镠、宫鸿历、宫敬轩、宫国苞家族,沈默、沈成垣家族,高凤翥、高岱瞻家族,李宗孔家族,徐观政和徐珠家族,陆舜和张幼学、张一侪、张符骧家族,徐信和徐鹤孙家族,夏兰、夏荃和夏嘉谷家族等相关文化家族的戏曲文化活动,前人基本从未提及,或尽管有所涉猎,却存在较多明显错误。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对学术界关于泰州俞氏、如皋冒氏、泰兴季氏等文人家班的部分谬误予以辨析;对泰州宫伟镠、泰州俞锦泉、泰州俞梅、泰州宫云翥、泰州宫敬轩、泰州宫国苞、泰州俞国鉴、泰州储梦熊、泰州李宸、泰州夏嘉谷、兴化沈鲸、海安张符骧、兴化顾麟瑞、如皋范驹、如皋徐珠等部分曲家等首次进行深入考证;对部分海陵家族文人如仲振奎、仲振履兄弟等佚失、新见剧作的考证,相关寄寓文人如丁耀亢、孔尚任、张蠡秋在本地区戏曲活动的考证,部分海陵家族文人因戏曲产生的重要交游活动等进行考证等。首次稽考出泰州宫氏、海安张氏、如皋范氏等多个前人未见之文人家班,特别是关于泰州宫氏家族文人剧作《海岳圆传奇》和海安徐氏家族文人剧作《遗臭政绩碑传奇》及作者徐信家世、生平,《秣陵秋传奇》作者徐鹤孙生平与其他着述,以及泰州沈默父子对“海陵本”《桃花扇》的刊刻评阅,泰州高氏家族“三世藏曲、校曲”等方面的相关考证,均为学界新见,有裨于明清戏曲史相关领域的研究。综上所言,就家族文化与文学史、地域文化史和戏曲史而言,本文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数点管窥之见:如提出对明清时期长江以北的“海陵地区”蔚为大观的文化家族,及其所取得家族文化成就应给予新评价;对该地区文化家族所主导、参与的为数甚多的各类戏曲活动,和所创造的辉煌的戏曲文化应给予新定位;对长期以来湮没无存的家族戏曲文化史料,特别是诸多的文人曲家、曲作和家班家乐,应视作戏曲史研究的新发现,对其价值给予新认识;对借助上述史料新发现,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力争对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文化活动进行新考证,对泰州和苏中地域文化、对江苏和江南文脉,对明清戏曲史等领域的研究作出新补充。本文主要内容分为绪论、主体和结语部分。绪论部分重点通过历史概念、地域空间和文化特征,从历史学、地理学、文化学、人类学及经济学等角度,对“海陵地区”地域空间的历史演变与地域文化的代表特征进行宏观论述,在此基础上,对本论文所提出的“海陵文化圈”进行内涵与外延的界定。第一章至第五章,主要通过对明清海陵文化家族地域与时代分布、文化类型与特质进行分析后,明确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文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对该地区文化家族主要的戏曲活动、戏曲对文化家族形成与发展的作用、家族戏曲文化传承之目的等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说明文化家族戏曲文化特征的成因与影响。第六章至第十三章,选取明清“海陵地区”迄今尚未见专着或专文考述的13个具有时代和地域代表性的文化家族作为个案分析对象,具体考证和论述这些文化家族在戏曲创作与改编、戏曲表演、戏曲理论、戏曲文献、戏曲教育等方面的贡献。具体分为八章,包括泰州宫氏家族、泰州俞氏家族、泰州沈氏家族、泰州仲氏家族、泰州高氏家族、兴化顾氏家族、海安徐氏家族、兴化宗氏家族、如皋陈氏家族、靖江朱氏家族、如皋徐氏家族、如皋范氏家族等13个有着绵延数代戏曲文化传承的海陵望族的个案研究,侧重于家族文人所进行的戏曲创作和改编、表演或指导、观演和评阅、刊刻与收藏等戏曲活动的深入分析,以期进一步拓宽明清“海陵地区”地域文化研究领域的广度和深度,加深学界对“海陵地区”文化家族在戏曲领域所作贡献的认知。综上所言,本文力求通过对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文化多重关系的考证分析,详细说明本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活动的继承性与发展性、表演性和欣赏性、实践性和理论性、商业性和自娱性、宗族性和祭祀性、学术性和通俗性等方面的相关特征,探究“海陵地区”地域文化对本地区家族和戏曲文化发展的熏陶,以及家族文化和戏曲文化发展对地域文化繁荣的双向促进作用。同时,通过文化家族与戏曲关系的多个拓展性专题研究,进一步说明“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文化特征,改变传统戏曲史研究只重江南曲艺世家的定势思维,也期补上长期以来研究苏中地域戏曲史只论扬州剧坛,而忽略泰州、南通地区之短板,适应了苏中地域文化圈和“江南文化板块”再构建、再认识的迫切需求,有助于当下对明清家族文化史和戏曲史、泰州和苏中地域文化史、江苏和江南文脉研究等领域的深入。
李易津[10](2019)在《杨文骢诗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杨文骢,字龙友,明末文学家、书画家,在文学、艺术创作方面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其诗文作品主要收录在《山水移》和《洵美堂诗集》。崇祯年间,夏云鼎辑录《崇祯八大家诗选》,列其诗为一家。作为最早加入复社的成员之一,杨文骢与张溥、陈子龙等人交好;同时,与马士英有姻亲关系和密切来往。1646年,清兵南下至福建浦城,杨文骢和复社友人孙临一起率兵奋勇抵抗,战败被俘,宁死不降。杨文骢一生跌宕曲折,其诗歌内容及风格随其人生起伏而呈现明显的变化。其诗题材丰富,众体兼备,在黔中地域文化特色的影响下,显示出一种独特深刻的自然之趣。论文共分五章,分别对杨文骢的家世、生平、交游、诗文作品的题材内容、风格特色及其诗学思想来展开论述:一、探讨杨文骢的生平、经历及交游情况,梳理其家学、地域的影响;分析《桃花扇》《南疆逸史》对杨文骢的塑造与定位,通过还原,来辨别当中的差异与不良影响。二、结合杨文骢三个阶段的人生变化来解读诗歌:早期创作多山水之趣,表现出质朴自然、天然去雕饰的风格;中期诗歌多为追求理想的慷慨之声,表现出萧疏写真、笃挚以达情的特征;晚期诗歌关注现实,有正始之音的沉澹渊远。三、杨文骢的诗歌题材丰富,可分为四大类:山水纪游诗,体现了浓厚的山水之乐;交游赠答诗,包括酬唱诗、赠别诗、唱和诗三类;爱国感怀诗承载了杨文骢的满腔热血与豪情壮志;题画诗是其诗歌中最具特色的一类,有诗画相合的,有谈诗论艺的。四、探论杨文骢的诗学思想及创作特色,其诗论集中体现在《唐人八家诗序》,另有散落在诗文中只言片语。他注重诗歌传达的声情与风味;主张复古以魏晋诗歌为宗;杨文骢画艺高超,以画入诗是其诗歌最突出的创作特色。五、分析杨文骢的古文创作。杨文骢独立成篇的古文有12篇,包括了赋、记、序、跋、传等文体,其中以山水游记的题材为主;另有诗序9篇,为九首诗歌的序言,可抽绎出来单独研究。本论文将杨文骢及其诗文作全面整体的系统研究,并结合地域文化的特色与诗人的主要活动场域,尽可能还原其真实立体的个人形象与文学创作的整体风貌,给予准确的定位与评价。
二、特殊心态的艺术折射——阮大铖怀古诗论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特殊心态的艺术折射——阮大铖怀古诗论略(论文提纲范文)
(2)余怀、余宾硕怀古诗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余怀生平和怀古诗词创作 |
第一节 余怀生平 |
一、以金陵为中心的游历 |
二、以苏州为中心的生活 |
第二节 余怀怀古咏史诗创作情况 |
第二章 余怀怀古咏史诗研究 |
第一节 明季余怀怀古诗创作 |
一、《甲申集》中的历史感慨 |
二、早期怀古咏史诗艺术特色 |
第二节 余怀在清怀古诗创作 |
一、《咏怀古迹》与遗民情结 |
二、金陵怀古咏史诗艺术特色 |
第三章 余怀怀古词研究 |
第一节 怀古词:晚年绝望的遗民情结 |
一、感慨于人事兴废与王气消散 |
二、追慕历史名臣与忠义气节 |
三、平静淡薄的情绪与遗民心理变化 |
第二节 余怀怀古词艺术特色 |
一、并取婉约与豪放词风 |
二、典故的大量运用与情感的复杂多变 |
第四章 余宾硕怀古诗研究 |
第一节 余宾硕的遗民情结 |
一、江南历史背景与家族影响 |
二、遗民世袭问题探究与余氏家族遗民 |
第二节 余宾硕怀古诗创作 |
一、另类的地方志与金陵组诗的延续 |
二、《金陵览古》创作缘由 |
三、《金陵览古》的情感主题与艺术特色 |
第五章 二余怀古咏史诗词成就与地位 |
第一节 余怀怀古诗溯源 |
一、因袭与突破:余怀与刘禹锡 |
二、史论与立意的比较:余怀与晚唐怀古诗人 |
第二节 余怀、余宾硕怀古咏史诗与清初诗坛 |
一、从故国之思到深刻反思:余怀与清初怀古诗人的比较 |
二、余怀父子与清初诗坛 |
第三节 从“遗民不世袭”谈余怀父子怀古诗词创作 |
一、怀古诗与修史的相似性:故国遗迹的保存 |
二、怀古诗与遗民情结:忠君爱国之情的传承 |
三、人生的另一选择:隐居避世 |
结语 |
附录1:余宾硕生平与交游考 |
一、余宾硕字号、着作与家室 |
二、余宾硕交游考 |
附录2:余宾硕简略年谱 |
附录3:余宾硕、余怀新辑诗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任务、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四、基本概念的界定 |
五、文献搜集与使用说明 |
第一章 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发展历史考述 |
一、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 |
二、明朝前中期崂山隐逸文化考述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及原因 |
一、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 |
二、崂山隐逸文化传统形成的原因 |
第二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 |
第一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群体考探 |
一、明末入崂隐逸文人 |
二、隐居崂山的明朝遗民文人 |
三、清初入崂隐逸文人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及其特点 |
一、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 |
二、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特点 |
第三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 |
一、社会现实与隐逸传统原因 |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安保的加强 |
三、区域文化教育的发展 |
第三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 |
一、黄石洞——黄石宫:为而不恃、功成身退 |
二、田横岛——五百义士冢:不甘屈服、尽节守义 |
三、驯虎山——童公祠:勤政爱民、造福一方 |
四、不其山——康成书院:绵延文脉、传道继圣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
一、自然隐逸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
二、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变迁 |
第四章 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 |
第一节 施闰章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
一、施闰章的崂山之游 |
二、施闰章与崂山隐士杨还吉的交往 |
三、与杨遇吉、蓝润的交往 |
第二节 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及对崂山文化贡献考述 |
一、顾炎武的崂山之行 |
二、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三、顾炎武陷身黄培文字狱始末 |
四、顾炎武对崂山的文化贡献 |
第三节 王士禛笔录崂山及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述考 |
一、王士禛对崂山、即墨人事的记咏 |
二、王士禛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第四节 钱谦益等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
一、钱谦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二、蒲松龄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三、高珩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四、王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五、朱彝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六、张英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第五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人物研究 |
第一节 高弘图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
五、隐居期间的文学创作 |
第二节 黄宗昌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考 |
二、着述及其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
五、《崂山志》的撰写及其学术价值 |
六、创作的隐逸诗歌 |
第三节 张允抡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考 |
二、着述及传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化贡献 |
五、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学创作 |
第四节 黄培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黄培文字狱案始末、原因及其影响 |
三、黄培隐居崂山始末及所创丈石斋诗社 |
四、甲申后黄培的交游情况 |
五、黄培文化作为及其着述 |
六、黄培的诗歌创作 |
第五节 胡峄阳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及其交游情况 |
四、胡峄阳的文化贡献 |
五、文学创作情况 |
六、胡峄阳的历史影响 |
第六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学术贡献 |
一、经学贡献 |
二、理学贡献 |
三、史学贡献 |
四、区域人文地理学贡献 |
五、其他学术贡献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教育贡献 |
一、从教授业传道 |
二、修缮教育设施 |
三、创建书舍书院 |
四、致力家庭教育 |
五、编刊书籍以助风教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艺术贡献 |
一、书法贡献 |
二、音乐贡献 |
三、集藏贡献 |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宗教贡献 |
一、对佛教发展的贡献 |
二、对道教发展的贡献 |
第七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考探 |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文体类析 |
一、传记文 |
二、序跋文 |
三、碑志文 |
四、书启文 |
五、哀祭文 |
六、论说文 |
七、杂记文 |
八、赞铭箴赋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 |
一、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艺术特色 |
二、崂山隐逸文人散文产生的社会影响 |
三、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学术价值 |
第八章 明末清初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考探 |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诗歌结社及诗论建树 |
一、诗歌结社 |
二、诗论建树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作品的题材类析 |
一、隐居诗与隐逸情怀 |
二、酬应诗与人际交往 |
三、山水诗与诗歌地理 |
四、咏物诗与情意寄托 |
五、佛道诗与宗教氛围 |
六、海洋诗与海洋风情 |
七、时事诗与世情关怀 |
八、怀思诗与思想意绪 |
九、饮酒诗与情感慰藉 |
十、时序诗与生命感思 |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 |
一、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 |
二、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产生的社会影响 |
三、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具有的学术价值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钱肃乐诗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主要解决问题与创新之处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钱肃乐的家世、生平与交游 |
第一节 钱肃乐的家世 |
一、祖辈皆名士 |
二、同侪俱不俗 |
第二节 钱肃乐的生平 |
一、为官正直爱民:清风两袖有遗爱 |
二、为臣忠义耿介:投笔从戎终不悔 |
三、遗训后世:身死不忘亡国恨 |
四、峻洁人格,劲挺文章 |
第三节 钱肃乐的交游考证 |
一、与族中文人的交游 |
二、与文学之士的交游 |
三、战场上的交游 |
第二章 钱肃乐诗词的思想内容 |
第一节 钱肃乐诗文留存概况 |
一、苦心中经营,战火里流失 |
二、版本概况 |
三、遗佚 |
第二节 钱肃乐抗清前的诗歌思想内容 |
一、友人往来:赠答与寄吊 |
二、诗人的本色:读书与抒怀 |
三、真实的记录:纪事与记游 |
第三节 钱肃乐抗清之后的诗词思想内容 |
一、举义之后的内心抒写 |
二、飘零海上的心路记录 |
三、作于战场之词 |
第三章 钱肃乐的文章创作 |
第一节 《正气堂集》:修身齐家治国之志 |
一、序跋里的人生追求 |
二、书传与碑铭中的忠孝节义 |
三、文章为教化而作 |
第二节 《越中集》:公文里的血泪 |
一、名器之滥,不可不防 |
二、痛陈政弊,不可不敬 |
三、无饷兵散,不可不伤 |
四、其他 |
第三节 《南征集》:忠义之心九死不悔 |
一、代拟诏谕敕书:最后一丝倔强与努力 |
二、其他:文如其人,忠直耿介 |
第四章 钱肃乐诗文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钱肃乐诗词艺术特色 |
一、早期诗歌艺术特色 |
二、甲申前后诗词艺术特色 |
三、抗清后诗词艺术特色 |
第二节 钱肃乐文章的艺术特色 |
一、国破前的文章艺术特色 |
二、国破后的文章艺术特色 |
第三节 钱肃乐诗文艺术特色的成因 |
一、家风、性格与经历等内在因素 |
二、地域、文学交游、诗社等外在影响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钱肃乐家族谱系图表 |
附录二 :钱氏家族文人简表 |
附录三 :钱肃乐交游表 |
附录四 :《萍社诗选》相关诗歌整理点校(繁体) |
附录五 :钱肃乐像及其故居图片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5)彭孙贻及其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彭孙贻的家世与生平 |
第一节 彭孙贻的家世背景 |
一、远祖武人本色,以军功起家:彭胜、彭寿、彭玉等 |
二、近祖浸染书香,以科举入仕:彭端、彭大年、彭绍贤等 |
第二节 彭孙贻的生平经历 |
一、少年时颖悟聪慧,随父宦游(一至十五岁) |
二、青年时读书勤学,安居海盐(十六至三十岁) |
三、中年时家国巨变,隐居乡野(三十岁至五十三岁) |
四、晚年时北上游京,海盐谢世(五十四岁至五十九岁) |
第二章 彭孙贻的交游概况 |
第一节 彭孙贻与彭氏族亲的交游 |
一、与长辈彭长宜等人的交游 |
二、与从弟彭孙遹的交游 |
第二节 彭孙贻与遗逸群体的交游 |
一、与前朝遗民的交游:冒襄、周筼、李天植、陆圻等 |
二、与征鸿博前的布衣名士的交游 |
第三节 彭孙贻与清朝官员的交游 |
一、与新朝闻人的交游 |
二、与仕清贰臣的交游 |
第四节 彭孙贻与方外之人的交游 |
一、佛门出身,本为衲师 |
二、文士出身,由儒入释者 |
第三章 彭孙贻诗歌的题材意蕴 |
第一节 纪实写志的感事诗 |
一、反映现实,哀叹民生 |
二、吟咏心史,明志守节 |
三、缅怀节烈,寄托哀思 |
第二节 记录旅况的述怀诗 |
一、怀古咏史 |
二、山水景物 |
三、羁旅怀人 |
第三节 玄想多感的理趣诗 |
一、生命感悟 |
二、佛理禅趣 |
三、闲情哲思 |
第四节 状物写情的咏物题画诗 |
一、摹写物态 |
二、托物言志 |
三、缘画寄情 |
第五节 应酬诗及其他 |
一、应酬诗 |
二、游仙诗 |
三、宫怨诗、爱情诗 |
四、边塞诗、任侠诗 |
第四章 彭孙贻诗歌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类型各异,自具胜场的体式特点 |
一、众体兼备 |
二、长于律诗 |
第二节 沉郁为主,偶见诙谐的审美风格 |
一、沉壮郁勃 |
二、幽默诙谐 |
第三节 各臻其妙,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 |
一、细节描写 |
二、移情想象 |
三、名句典故 |
四、个性化意象 |
五、其他常见修辞格 |
第四节 别开生面,精心锤炼的语词技巧 |
一、巧用口语,雅俗共赏 |
二、炼字用词,独具匠心 |
第五章 从《明诗钞》看彭孙贻的诗学趣尚 |
第一节 《明诗钞》成书的清初诗坛背景 |
一、唐宋之争 |
二、选政之风 |
第二节 彭孙贻的诗学趣尚 |
一、前期:推崇七子,标举典范 |
二、后期:取径趋宽,融通唐宋 |
结语 |
附录 彭孙贻年谱简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晚明女艺人的文人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晚明女艺人文人圈的背景考察 |
第一节 背景概述:气象独特的晚明时期 |
一、城市文化的繁荣与奢靡之风的盛行 |
二、生活方式的转变与纵欲主义的兴起 |
三、性灵思潮的助推与个性意识的觉醒 |
第二节 情景再现:两性交往的巅峰时代 |
一、晚明风流之士女雅集 |
二、文学风雅之两性合奏 |
第二章 晚明女艺人文人圈的现象观照 |
第一节 “女艺人”与“文人圈”的界定 |
一、关于“女艺人” |
二、关于“文人圈” |
第二节 晚明女艺人的文人圈概貌 |
一、晚明女艺人概貌 |
二、晚明女艺人文人圈概貌 |
第三节 晚明女艺人文人圈的形成 |
一、学艺:青楼女艺人的导师们 |
二、狎昵:风流场上的风流领袖 |
三、举会:青楼为中心的女性社交 |
四、赴社:文人社集中的女性风流 |
五、其他:演剧等方式助益晚明情缘 |
第三章 晚明女艺人文人圈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个案选择的考量 |
第二节 晚明女艺人徐翩及其文人圈 |
一、徐翩其人 |
二、徐翩的文人圈 |
三、徐翩与汪道昆的交游 |
四、徐翩的文人圈与文学 |
第二节 晚明女艺人卞赛及其文人圈 |
一、卞赛其人 |
二、卞赛的文人圈 |
三、卞赛与吴梅村的交游 |
四、卞赛的文人圈与文学 |
第四章 晚明女艺人文人圈的影响分析 |
第一节 文人倾向:对女艺人的影响 |
一、日常生活的文人化 |
二、价值观念的文人化 |
三、文学创作的文人化 |
第二节 异性介入:对文人的影响 |
一、日常生活的改变 |
二、情感体验的丰富 |
三、创作视野及内容的扩展与丰富 |
第三节 性别因素:对文学的影响 |
一、性别因素在晚明文学中的凸显 |
二、女性文学的末世繁荣 |
结语 |
征引与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中晚明女艺人简表 |
二、晚明女艺人徐翩文献整理与汇辑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明遗民书家群体与书法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综述 |
第二节 研究的范围 |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方法、理论意义及实用价值 |
第一章 甲申巨变后晚明士人身份的转变——遗民身份的出现 |
第一节 晚明士人所处的时代 |
一、晚明动荡局势下的政治与经济 |
二、晚明的社会文化与学术思潮 |
第二节 明遗民书家的两种选择 |
一、隐逸不仕:龚贤、宋曹、程邃、冒襄、徐枋等 |
二、逃禅奉教:傅山、陈洪绶、万寿祺、担当、归庄、朱耷等 |
第三节 明遗民书家身份的界定 |
一、“明遗民书家”概念辨析 |
二、“遗民”还是“逸民” |
第二章 接续与革新——晚明变革书风影响下的遗民书家群体 |
第一节 遗民书家群体的划分 |
一、遗民书家群体的复杂性 |
二、遗民书家在全国范围的基本格局与分布 |
第二节 接续奇诡跌宕的晚明书风 |
第三节 董其昌书风在遗民书家中的回响 |
第四节 明遗民书法风格的革新与创变 |
一、书风之多样 |
二、行草成为创作的主要书体 |
三、“遗民书法风格”理解的误区 |
第三章 明遗民思想与书法之关系 |
第一节 遗民情节与遗民精神 |
一、畸行:行为怪诞 |
二、字号:更替频繁 |
三、言论 |
第二节 遗民书家的生活方式 |
一、卖字鬻画 |
二、流离播越 |
三、授经传道 |
第三节 遗民书法作品中的遗民情结 |
一、以物言志 |
二、借隐喻以抒志 |
三、故国之思和对新朝的对立 |
四、描绘遗民生活的景致 |
第四章 交游与互动——明遗民书家群体的交往 |
第一节 遗民书家交往的特点 |
一、不喜应酬 |
二、四方交游 |
第二节 交往对象的选择 |
一、同一身份的互动 |
二、遗民书家同清汉官的往来 |
第三节 北方遗民书家群体——以关中王弘撰的金石书法交游为中心 |
一、王弘撰“南游” |
二、顾炎武与屈大均“北游” |
三、王弘撰“北游” |
第四节 江淮地区遗民书家群体——以万寿祺的交往为中心 |
一、“隰西草堂”的迁定 |
二、“隰西草堂”的聚散 |
第五节 南粤地区的遗民书家群体交往——以屈大均的交往为中心 |
一、岭南遗民书家之间的交往 |
二、朱彝尊、王世祯“南来”与屈大均“北游” |
第五章 明遗民书家群体书法观念的转向 |
第一节 遗民书家的“人格”建设与反“奴俗”意识 |
一、“遗民形象”的自我构建 |
二、“贬赵崇颜”——遗民书家的“奴俗”观 |
第二节 遗民书家的取法转向——回归篆隶 |
一、复古的另一种表现——回归“篆隶”传统 |
二、遗民书家的“凭吊”古迹与访碑 |
三、“丑拙古朴”与“不衫不履”审美转向 |
第三节 从拟古转向师心 |
一、对“二王”书风的挑战 |
二、“信笔”之言:董其昌与傅山之异同 |
三、“巧拙”之辨及傅山、宋曹、朱耷之异同 |
第四节 从正统转向闲逸 |
一、“书中有画,画中有书”及徐枋、龚贤、朱耷等人的认同 |
二、“毡裘气”之辨及傅山、宋曹之有无 |
第六章 明遗民书家书史价值及其清代回响 |
第一节 书法批评中“遗民色彩”的历史出场 |
第二节 浪漫书风的式微与狂怪书风的滥觞 |
第三节 遗民书法:视为清初一个文化的现象 |
结语 |
附录:明遗民书家名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2 选题缘起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相关说明 |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
2.7 小结 |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4 小结 |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
4.1 俗语词概述 |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
4.5 小结 |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
5.8 小结 |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
7.3 小结 |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
8.1 语言学价值 |
8.2 文化学价值 |
8.3 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本论文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文献回顾与研究概况——研究综述 |
第一章 “海陵地区”的历史演变与文化特征 |
第一节 “海陵地区”的历史概念 |
第二节 “海陵地区”的地域空间 |
第三节 “海陵地区”的地域文化 |
第四节 “海陵文化”的戏曲特征 |
第二章 明清“海陵地区”的文化家族 |
第一节 源远流长的中国家族文化 |
第二节 明清“海陵地区”的家族文化 |
第三节 明清“海陵地区”的文化家族 |
第四节 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艺文传统 |
第三章 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活动 |
第一节 海陵文化家族的戏曲创作 |
第二节 海陵文化家族的戏曲批评 |
第三节 海陵文化家族的戏曲表演 |
第四章 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文化繁荣的原因 |
第一节 特殊政治因素的影响 |
第二节 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
第三节 教育科举文化的影响 |
第四节 泰州学派思想的影响 |
第五节 家族婚姻关系的影响 |
第六节 家族文人交游的影响 |
第五章 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活动的影响 |
第一节 对戏曲创作的影响 |
第二节 对戏曲表演的影响 |
第三节 对戏曲传播的影响 |
第六章 “望族之首曲乐传”——泰州宫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泰州宫氏世系 |
第二节 宫氏家族文人与戏曲 |
第三节 宫敬轩与《海岳圆传奇》 |
第七章 “俞家声伎甲江南”——泰州俞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俞氏家族世系与民族属性 |
第二节 清代泰州俞氏家族文人群 |
第三节 俞氏家班的演剧与文人题咏 |
第八章 “寒儒子弟作佳剧”——兴化顾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兴化顾氏世系与戏曲家顾麟瑞 |
第二节 顾麟瑞的交游与着述 |
第三节 顾麟瑞的戏曲创作 |
第九章 “兄弟曲家竞风流”——泰州仲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泰州仲氏家族世系与文人群 |
第二节 仲振奎生平与戏曲创作 |
第三节 仲振履生平与戏曲创作 |
第十章 “父子接力刻巨着”——泰州沈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泰州沈氏与“海陵本”《桃花扇》的刊刻 |
第二节 沈默的家世与生平 |
第三节 沈氏家族文人刊刻评阅《桃花扇》的原因 |
第十一章 “三代藏曲留后世”——泰州高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高岱瞻的家世与生平 |
第二节 高氏家族的藏曲与校曲 |
第三节 高氏家族的三峰园演剧 |
第十二章 “叔侄分别谱传奇”——海安徐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海安徐氏世系与徐信、徐昫生平 |
第二节 海安徐氏家族文人群 |
第三节 徐信与《遗臭碑政绩传奇》 |
第四节 徐鹤孙与《秣陵秋传奇》 |
第十三章 “海陵世家演氍毹”——其他文化世家与戏曲 |
第一节 兴化宗氏家族与戏曲 |
第二节 如皋陈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三节 靖江朱氏家族与戏曲 |
第四节 如皋徐氏家族与戏曲 |
第五节 如皋范氏家族与戏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杨文骢诗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三、选题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杨文骢的生平、交游与着述 |
第一节 杨文骢的家世与生平 |
一、良好的家庭环境及教育 |
二、杨文骢的生平经历 |
第二节 杨文骢的交游情况 |
一、杨文骢的主要交游对象 |
二、与复社成员的具体交游 |
三、与马士英的具体交游 |
四、与其他名士的具体交游 |
第三节 后世对杨文骢的接受与误读 |
一、《桃花扇》剧中形象与真实杨文骢的差异 |
二、《南疆逸史》对杨文骢的错误定位及影响 |
第四节 杨文骢的着述情况及黔中地域文化对其创作的影响 |
一、杨文骢诗文创作情况 |
二、黔中地域文化对杨文骢文艺创作的影响 |
第二章 杨文骢的诗歌分期与风格变化 |
第一节 杨文骢的诗歌分期 |
一、早期:沉耽山水的清丽之作 |
二、中期:追求理想的慷慨之歌 |
三、后期:关注现实的壮慨之声 |
第二节 杨文骢诗歌的艺术风格 |
一、早期:质朴自然,天然去雕饰 |
二、中期:萧疏写真,笃挚以达情 |
三、晚期:沉澹渊远,有正始之音 |
第三章 杨文骢的诗歌内容和题材类型 |
第一节 山水纪游诗 |
第二节 交游赠答诗 |
一、宴饮畅叙,诗酒征逐 |
二、留别师友,哀悼情深 |
三、赠寄来往,和韵而乐 |
第三节 爱国感怀诗 |
一、忧时爱国,焦虑无奈 |
二、感事伤情,慨叹抒怀 |
第四节 题画论艺诗 |
一、诗画相佐,咏物言志 |
二、题画赠友,怀人论艺 |
第四章 杨文骢的诗学思想及创作特色 |
第一节 杨文骢的诗学思想 |
一、对声情风味的推崇 |
二、主张复古,以魏晋诗歌为尚 |
第二节 杨文骢的创作特色 |
一、以画入诗 |
二、善于用典 |
三、工于炼字 |
第五章 杨文骢的古文创作 |
第一节 山水游记 |
一、《赤城山赋》 |
二、《台荡日记》 |
三、其他游记 |
第二节 图卷序跋 |
一、文集序 |
二、书画题跋 |
三、诗序 |
第三节 传:《腐侯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杨文骢游历、交游活动表 |
附录二 :杨文骢部分画作 |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四、特殊心态的艺术折射——阮大铖怀古诗论略(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清易代之际文人戏曲创作承变研究[D]. 韦云鹤. 青岛大学, 2021
- [2]余怀、余宾硕怀古诗词研究[D]. 陈埼泓. 闽南师范大学, 2021
- [3]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D]. 孙克诚.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3)
- [4]钱肃乐诗文研究[D]. 胡董静. 暨南大学, 2020(04)
- [5]彭孙贻及其诗歌研究[D]. 万萌萌.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晚明女艺人的文人圈研究[D]. 刘建华. 西南大学, 2020(02)
- [7]明遗民书家群体与书法观念研究[D]. 张飞.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8]《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9]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研究[D]. 钱成.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1)
- [10]杨文骢诗文研究[D]. 李易津. 暨南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