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纺丝机熔体管道改造(论文文献综述)
王慧娟[1](2020)在《酚醛基碳纤维的制备及结构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酚醛纤维(PF)是一种有机纤维,其具有良好的阻燃隔热、低烟低毒、耐烧蚀等优势,广泛应用在纺织防护、过滤吸附、航空航天等领域,市场前景广阔。目前,酚醛纤维的制备方法主要有静电纺丝法和湿法纺丝法,但因制备工艺条件苛刻、技术难度高,导致我国酚醛纤维市场巨大的需求只能依靠进口。本文根据热塑性酚醛树脂原料的特性分析,有针对性地改造熔喷设备,探索出熔喷纺丝法制备酚醛纤维的新方法,并优化制备技术,以得到最佳的酚醛纤维原丝,并对酚醛纤维原丝进行固化、碳化工艺处理,通过分析影响固化的因素,得到固化工艺的最佳条件,经碳化过程得到酚醛基碳纤维,为探究酚醛基碳纤维的结构性能奠定理论基础。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凝胶渗透色谱仪(GPC)、热重分析仪(TGA)、差式扫描量热仪(DSC)对热塑性酚醛树脂原料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热稳定性和热学参数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酚醛树脂分子量较低,分子量的分布较窄,熔融起始温度为68℃左右,熔体的熔融指数高,熔体的流动性对温度的敏感性较高,需要在纺制过程中精确的控制加工温度。基于酚醛特殊的热学性质对熔喷设备进行了针对性的设计和改造,增加单螺杆的长径比,由原来的26:1增加到28:1;延长熔体的输送管道,由原有的20 cm延长为60 cm;将模头的衣架型熔体分配管道改造为弧线形的分配管道,增大两边熔体流动速率,缩短流动时间,提高熔体分配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探究熔喷纺丝法热风温度和接收距离对酚醛纤维原丝的纤度性能影响,改变热风温度、接收距离,对酚醛纤维原丝进行纤维直径测试,并对其进行拉伸强度、热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热风温度在150℃时,其纤维原丝直径范围在为5~15μm,纤维分布最细、最均匀,此时酚醛纤维原丝的拉伸强度也为最佳,拉伸强度为0.9 c N/dtex;接收距离在50 cm时,其直径分布在10μm左右,纤维细度均匀性最优,此时酚醛纤维原丝的拉伸强度也为最佳,拉伸强度为0.8 c N/dtex。(2)研究了盐酸浓度、升温速率、固化温度对酚醛纤维原丝固化工艺的影响,对酚醛纤维进行TG/DTG、拉伸强度等表征,结果表明:酚醛纤维原丝固化工艺的最佳条件是:以18.5%甲醛和12%盐酸的水溶液作为固化液,其升温速率为3 min/℃,固化温度为90℃,固定固液比1:50,其固化交联后的酚醛纤维的残碳量高达55%,断裂强度为2.1 c N/dtex。采用FT-IR、XRD、SEM等测试对固化前后的酚醛纤维表征,发现固化后的酚醛纤维有芳香酮键C-C=O等新的基团出现,横截面呈撕裂状,韧性增加。(3)探究碳化工艺对酚醛纤维的性能影响,对酚醛基碳纤维进行SEM、XRD、FT-IR、BET等表征,结果表明:酚醛纤维碳化后其横截面呈现较多的微孔结构,有CO、H2O、CH4等气体逸出;XRD图出现两个较宽的不对称衍射峰,表明存在一个芳环周围连接6个芳环的稠环结构聚合物,其纤维结构由三维交联结构逐步转化为玻璃碳结构。
封其都,刘朝新[2](2016)在《无染锦纶色丝的研发现状与应用》文中提出介绍了锦纶色母粒、色母粒固体计量添加、色母粒熔体计量添加和动态混合、有色切片的研发及纺丝情况,揭示了无染(原液着色)锦纶色丝的研发技术及其发展方向,介绍和探讨了无染锦纶色丝的应用和前景。
王伟[3](2012)在《化纤纺丝熔体过滤机的改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现有的纺丝过滤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造方案.最后对改造前后的生产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过滤机改造后,过滤器过滤精度提高,从而前纺纺丝质量有明显提高,能耗、废丝率有明显下降。
李锐[4](2011)在《羊毛角蛋白纤维化再生实验用纺丝机的研制》文中提出羊毛纤维具有众多纤维无法比拟的优良性能,这些性能使得羊毛纺织品具有各种独特风格。但因羊毛资源的有限,这就促使了羊毛纤维的研发再利用。人们对天然纤维的研发也有了一定的经验,因而可以借助其它新型纤维的研发过程,根据羊毛角蛋白的特性,设计研发出一套可以用于开发羊毛角蛋白纤维的再生化的纺丝设备。本文通过对各式纺丝方法及纺丝机特点的研究,考虑到羊毛角蛋白的性质特点,认为湿法纺丝是较为适合羊毛角蛋白溶液的纺丝方法。本文对羊毛的溶解,提取和羊毛角蛋白溶液的制备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认为采用还原法对羊毛进行溶解,然后经过透析制成了含量较纯的角蛋白。对比角蛋白与其它物质共混纺丝的能力特点,选用了PVA与角蛋白进行共混制备纺丝溶液。根据湿法纺丝成型的要求,溶液应该具备一定的分子量、浓度和黏度。而后依据湿法纺丝的工作原理及角蛋白的性质,通过理论计算设计并制作出一套实验型的湿法纺丝设备。在设计过程中,注重纤维成型的连续性,纺丝部件制作的难易程度,工艺之间的密闭等问题,在此考虑下设计出了一套完整的羊毛角蛋白纺丝机。然后对纺出的纤维丝束进行了机械性能上的研究,得出羊毛角蛋白与PVA间还没有形成较强的链连接,随着羊毛角蛋白含量的提高,丝的力学性能逐渐下降,这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但本实验用纺丝机纺出的丝束,基本满足了设计的要求。最后对纺丝机工序间的速度关系进行了一定的理论计算,为操作上的方便和以后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但在操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对纺丝机进行逐步的改进,使得纤维凝固、拉伸、干燥成型的效果能够进一步的提升。设计制作出此套纺丝设备,解决了在工厂大型设备上不便实验的难题,为开发新产品,实验室的理论研究实验奠定了物质基础。
朱怀英,吴忠亮[5](2010)在《粗旦涤纶POY侧吹风纺丝生产线的设备改造及工艺调整》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将粗旦涤纶POY侧吹风纺丝生产线改造为环吹风纺丝生产线,对空调、油剂管道、热媒管道、熔体输送管道、组件、第二网络器等进行技术改造,并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成功生产出满卷率高、断头少、后加工性能稳定的134dtex/144f涤纶细旦POY产品。
郭大生[6](2006)在《化纤发展与装备进步(二)》文中指出概述了近年来我国化纤工业取得的卓越成就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应以发达国家的化纤发展为鉴,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发展新型化纤材料,发展高性能、差别化纤维技术。同时以熔纺纤维装备为主着重介绍了我国化纤装备的技术进步,并对化纤装备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姜立鹏,杜选,潘秀英,孟庆夫,高晓东[7](2006)在《尼龙66超细旦多孔纤维的研制与开发 第Ⅱ报 PA66超细旦多孔POY生产工艺开发》文中认为合理优化工艺条件,在普通POY设备上实现了锦纶66超细旦多孔POY工业化生产,阐述了超细旦POY的生产关键和工艺条件对质量指标和生产率的影响。在生产中,选择Φ92mm、长径比4∶1的平行型喷丝板,纺丝温度在286 ̄292℃,侧吹风温度20 ̄22℃、风速0.7 ̄0.8m/s、风湿75% ̄85%,纺丝张力控制在20 ̄22cN,卷绕速度为4200 ̄4300m/min,可实现超细旦长丝工业生产。
方红军[8](2005)在《熔体直纺56dtex/48f涤纶细旦FDY产品研制》文中指出介绍了在12 头纺FDY 设备上采用熔体直纺生产56dtex/48f 细旦FDY 的工艺路线,并从工艺、设备方面探讨了生产细旦FDY 的诸多影响因素。控制好熔体输送温度和压力,缩短停留时间,保证熔体质量是纺丝成功的前提;纺丝温度292~298℃,纺丝压力13~16Mpa,风速0.35~0.45m/s, 油嘴高度800mm,上油率1.0%左右,拉伸倍数2.0~3.0,GR1 温度85~92℃,GR2 温度125~130℃,保持良好的设备性能,并对关键设备作相应改造,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可制得质量较好的FDY细旦丝。
姚永毅[9](2004)在《静电纺丝法制备聚合物纳米纤维及其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纳米科学技术是在1~100nm尺度空间内,研究电子、原子和分子运动规律和性质的高技术学科。它的最终目标是直接可以操纵单原子,制造具有特殊功能的机械和相关产品。纳米材料是指三维空间尺度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1—100nm)的材料,它是由尺寸介于原子、分子和宏观体系之间的纳米粒子所组成的新一代材料。目前研究和生产最多的纳米材料是零维纳米材料,即纳米微粒,例如纳米银粉,纳米二氧化钛及纳米碳酸钙等。与零维纳米材料的研究相比,一维纳米材料研究要少得多。随着对纳米材料研究的深入,一维纳米材料(或纳米纤维)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成为目前纳米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纳米纤维是指直径处在纳米尺度范围(1~100nm)内的纤维。另外还可以将包含其他维纳米材料的常规纤维也看成是纳米纤维。近年来,发展了许多制备纳米纤维的方法,如拉伸、模板聚合、相分离、自组织、静电纺丝等。其中静电纺丝方法是目前唯一能够直接连续制备聚合物纳米纤维的一种直接方法。在静电纺丝过程中,当聚合物溶液或聚合物熔体表面上的电力克服其表面张力时,带电射流产生喷射。射流拉伸成一直线至一定距离,然后弯曲,进而沿环形或螺旋形路径行走。静电力使射流伸长数千倍甚至数百万倍或分裂几次,由于拉伸和分裂射流变得非常细。最后,溶剂挥发或熔体固化。结果所得纳米纤维以无纺布的形式收集于与地线连接的金属板、缠绕器或其他收集器上。 本文对国内外静电纺丝法制备聚合物纳米纤维的研究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设计和制造实验静电纺丝机的设想。通过设计,制造出标准静电纺丝机原型机。在标准静电纺丝机原型机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新型的静电纺丝机—气流/静电纺丝机。改进了标准静电纺丝机的喷丝头,增加了气流喷射系统。提出聚合物纳米纤维的气流/静电纺丝法。利用气流/静电纺丝机制备出几种常规的成纤聚合物,如聚丙烯睛(1叭N)、聚苯乙烯(PS)、聚乙烯醇(PVA)和聚讽(PSU)等的纳米纤维。以聚矾为模型聚合物,对气流/静电纺丝法制备聚合物纳米纤维时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气流/静电纺丝法与标准静电纺丝法一样,能用于制备聚合物纳米纤维、且产量有明显的提高。其过程参数对纳米纤维的直径有明显的影响。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为: 1.首先设计和制造了标准静电纺丝机原型机。采用垂直式设计。它主要包括高压系统、进样系统和收集系统。高压系统提供的高压静电压为0一70.0 kV,可无极调节。进样器采用针筒式活塞泵,能提供100棺/cm’的推动力,适应范围宽,特别对粘度较高样品的静电纺也能进行。收集系统采用不锈钢网或板,可根据需要更换。 对标准静电纺丝机原型机进行了改进。提出聚合物纳米纤维的气流/静电纺丝法。主要改进是在标准静电纺丝机的喷丝头上增加了气流喷射系统。对喷丝头重新设计。与标准静电纺丝机的针头式喷丝头不同,新型喷丝头由导气口、导样管、缓冲腔、毛细管和压板组成。压板底端有一个与毛细管同心的圆孔,用于导出气流。 为了验证气流/静电纺丝机在聚合物纳米纤维制备过程中的可行性。采用所研制的气流/静电纺丝机,对几种典型的成纤聚合物(如:队N、PS、PVA、PSU)进行了静电纺丝实验。结果表明,所选聚合物均能在该机上制备出相应的纳米纤维。 2.用PSU作模型聚合物以气流/静电纺丝法制备了直径范围在50SOOnm之间的PUS纳米纤维。对比了气流/静电纺丝法和标准静电纺丝法在制备聚合物纳米纤维过程中的差异。从收集器上纳米纤维的量来看,在相同的收集时间内,气流/静电纺丝法所得纳米纤维比标准静电纺丝法所得的纳米纤维要大几倍。这为静电纺丝制备聚合物纳米纤维提供了一种扩大纤维产量的途径。还着重研究了气流/静电纺丝过程中,过程参数对纳米纤维直径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静电纺丝过程主要的过程参数有施加电压、喷丝孔与收集器之间距离和纺丝原液浓度等。在实验条件下,随着电压从27.5增加至45.0kV,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从250nm降至150lun。当喷丝头与收集器之间的距离由15cm增加至19cm时,PSU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由300nln减小至巧Onm。PSU在二甲基乙酸胺(DMAc)浓度为10%时,所得纤维的平均直径约为130nm,当浓度增加至20%时,纤维直径相应地增大至250lun。研究表明:在静电纺丝过程中,过程参数对所得聚合物纳米纤维直径有显着的影响。施加电压越高,纳米纤维直径越小;喷丝头与收集器之间的距离越大,纳米纤维的直径越小;在能成纤的聚合物浓度条件下,浓度越低,纳米纤维的直径越小。 3.采用扫描电镜(s 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所制得的PSU纳米纤维形态进行了表征。从SEM分析可以看出实验制备的PSU纳米纤维较为均匀。在2500倍的低放大倍数条件下,扫描电镜照片中的纳米纤维并不均匀,可以明显地看到粗细纤维。但当将扫描电镜的放大倍数从2500提高到30000倍时,可以看出粗纤维均是几根细纤维合并而构成的。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的更高分辨率观察了电纺PSU纳米纤维的表面形貌。从AFM可以看出PSU纳米纤维表面为粗糙表面,粗糙程度为5一IOnm。可以看出表面在纵向?
王建国[10](2003)在《纺丝机熔体管道改造》文中研究表明分析影响生产的不良因素 ,对纺丝机熔体管道进行设计及机械制造 ,改造后获得良好效果
二、纺丝机熔体管道改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纺丝机熔体管道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酚醛基碳纤维的制备及结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酚醛树脂 |
1.2.1 酚醛树脂概述 |
1.2.2 酚醛树脂的研究现状 |
1.3 酚醛纤维 |
1.3.1 酚醛纤维概述 |
1.3.2 酚醛纤维的纺丝工艺研究 |
1.3.3 酚醛纤维的研究现状 |
1.3.4 酚醛纤维的应用 |
1.4 酚醛基碳纤维 |
1.4.1 酚醛基碳纤维概述 |
1.4.2 酚醛基碳纤维的研究现状 |
1.4.3 酚醛基碳纤维的应用 |
1.5 熔喷纺丝法 |
1.5.1 熔喷工艺条件 |
1.5.2 熔喷工艺流程 |
1.5.3 熔喷的研究进展 |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熔喷法制备酚醛纤维原丝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
2.3 酚醛树脂的热学特性 |
2.3.1 热稳定性分析 |
2.3.2 熔融指数 |
2.4 设备的设计及改造 |
2.4.1 挤出螺杆 |
2.4.2 熔体输送管道 |
2.4.3 喷丝模头 |
2.5 熔喷法制备酚醛纤维原丝技术路线 |
2.5.1 酚醛树脂的预处理 |
2.5.2 酚醛树脂材料的熔喷工艺参数的选择 |
2.6 熔喷工艺对熔喷酚醛纤维性能的影响 |
2.6.1 热风温度对酚醛纤维原丝细度的影响 |
2.6.2 接受距离对酚醛纤维原丝细度的影响 |
2.6.3 热风温度对酚醛纤维原丝强度的影响 |
2.6.4 接收距离对酚醛纤维原丝强度的影响 |
2.6.5 酚醛纤维原丝的热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酚醛纤维原丝的固化及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及仪器设备 |
3.2.2 固化工艺过程 |
3.2.3 酚醛纤维的表征 |
3.3 工艺条件对酚醛纤维固化的影响 |
3.3.1 盐酸浓度对固化液中酚醛纤维的性能影响 |
3.3.2 升温速率对固化液中酚醛纤维的性能影响 |
3.3.3 固化温度对固化液中酚醛纤维的性能影响 |
3.3.4 固化前后酚醛纤维的结构及晶型变化 |
3.3.5 酚醛纤维的固化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酚醛基碳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及仪器设备 |
4.2.2 碳化工艺 |
4.3 测试与表征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碳化前后酚醛纤维的微观表面结构 |
4.4.2 碳化前后酚醛纤维的聚集态结构 |
4.4.3 碳化前后酚醛纤维的分子结构变化 |
4.4.4 酚醛基碳纤维的吸附性能 |
4.4.5 碳化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无染锦纶色丝的研发现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采用色母粒固体注入的方式开发色丝 |
1.1 锦纶色母粒的研发 |
1.2 体积式色母粒固体计量添加技术 |
1.3 失重式色母粒固体计量添加技术 |
2 采用色母粒熔体注入的方式开发色丝 |
2.1 在螺杆挤压机混炼段注入色母粒熔体 |
2.2 在熔体管道上注入色母粒熔体 |
3 采用研制色切片直接熔融纺丝开发色丝 |
4 无染锦纶色丝的应用及前景 |
4.1 黑丝的应用 |
4.2 彩色丝的应用 |
5 结语 |
(3)化纤纺丝熔体过滤机的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 过滤器的工作原理及类型 |
(1) 表面型过滤器 |
(2) 深度型过滤器 |
2 过滤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
(1) 过滤精度 |
(2) 压降特性 |
(3) 纳垢容量 |
3 现用过滤器分析 |
4 改造方案 |
5 改造后过滤器的基本参数 |
(1) 过滤器技术参数 |
(2) 过滤器基本结构 |
(3) 过滤元件 |
(4) 加热方式和结构 |
6 效果及讨论 |
7 结 语 |
(4)羊毛角蛋白纤维化再生实验用纺丝机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的来源与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1.2.1 柱塞式纺丝机 |
1.2.2 气压式纺丝机 |
1.2.3 螺杆挤压式纺丝机 |
1.2.4 FMS 型小熔融纺丝机 |
1.2.5 静电纺丝机 |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2. 纺丝方法的研究 |
2.1 熔体纺丝 |
2.2 干法纺丝 |
2.3 湿法纺丝 |
2.4 干喷湿纺法 |
2.5 乳液纺丝法 |
2.6 膜裂纺丝法 |
2.7 羊毛角蛋白适用纺丝法 |
3. 纺丝机的设计与制造 |
3.1 设计要求 |
3.2 纺丝流程 |
3.3 加料装置 |
3.4 计量装置 |
3.4.1 计量泵的工作原理及要求 |
3.4.2 计量泵的标准和流量计算 |
3.4.3 计量泵的传动 |
3.4.4 计量泵的选用 |
3.5 过滤器 |
3.5.1 过滤装置的作用 |
3.5.2 过滤装置的设计与选用 |
3.6 喷丝头 |
3.6.1 喷丝板的结构 |
3.6.2 喷丝孔的排列方式 |
3.6.3 喷丝板的微孔的设计 |
3.6.4 喷丝头安装方式 |
3.7 纤维的凝固 |
3.7.1 影响凝固成型的因素 |
3.7.2 成型过程当中的流变性 |
3.7.3 羊毛角蛋白纤维的成型 |
3.7.4 凝固装置的设计与制作 |
3.8 牵伸部件 |
3.8.1 纺丝过程中的牵伸的作用 |
3.8.2 影响纤维牵伸的因素 |
3.8.3 普通的牵伸形式 |
3.9 水洗 |
3.9.1 水洗的作用 |
3.9.2 影响水洗的因素 |
3.9.3 水洗牵伸装置的设计与制作 |
3.10 给湿上油 |
3.10.1 给湿上油的目的及意义 |
3.10.2 纤维油剂的成分 |
3.10.3 上油装置的设计与制作 |
3.11 纤维干燥 |
3.12 卷绕装置的设计与制作 |
4. 纺丝实践及丝的性能分析 |
4.1 角蛋白的提取方法 |
4.2 聚乙烯醇溶液的配制 |
4.3 羊毛角蛋白与聚乙烯醇共混 |
4.4 本实验装置的喷丝速度计算 |
4.4.1 喷丝计算 |
4.4.2 牵伸计算 |
4.5 纺出丝束的形态特征 |
4.6 纺出的丝束力学性能的测试及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粗旦涤纶POY侧吹风纺丝生产线的设备改造及工艺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1 设备现状及测试仪器和原料 |
2 设备改造 |
2.1 冷却吹风方式由侧吹风改造为环吹风 |
2.2 空调改造 |
2.3 油剂管道的改造 |
2.4 热媒及熔体管道的改造 |
2.5 组件的改造 |
2.6 网络器的改造 |
3 设备改造后134 dtex/144 f细旦POY的纺丝生产 |
3.1 工艺流程 |
3.2 134 dtex/144 f POY生产工艺参数的选择 |
3.2.1 纺丝速度 |
3.2.2 纺丝温度 |
3.2.3 管道温度 |
3.2.4 组件压力 |
3.3 纺制的134 dtex/144 f POY物理指标及产品生产状况指标 |
4 结语 |
(7)尼龙66超细旦多孔纤维的研制与开发 第Ⅱ报 PA66超细旦多孔POY生产工艺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实验 |
2.1 原料 |
2.2 主要设备和仪器 |
2.3 工艺流程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熔体输送 |
3.2 纺丝工艺 |
3.2.1 纺丝组件 |
3.2.2 纺丝温度 |
3.2.3 侧吹风冷却与集束上油 |
3.2.4 网络 |
3.3 卷绕工艺 |
3.4 产品质量指标 |
4 结论 |
(8)熔体直纺56dtex/48f涤纶细旦FDY产品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
第一章 实验 |
第一节 设备和仪器 |
第二节 原料和产品 |
第三节 测试方法 |
第四节 工艺流程 |
第五节 主要工艺条件 |
第二章 结果与讨论 |
第一节 熔体输送及分配系统 |
一、熔体输送流程的设计及主要工艺条件 |
二、熔体输送设备条件及其影响 |
1. 熔体过滤器 |
2. 熔体增压泵 |
3. 熔体换热器 |
4. 静态混合器 |
5. 熔体输送温度和压力的连锁控制 |
第二节 纺丝卷绕系统 |
一、纺丝工艺条件及其影响 |
1. 熔体质量 |
2. 纺丝温度 |
3. 纺丝压力 |
4. 冷却条件 |
5. 上油 |
6. 拉伸倍数和热辊温度 |
7. 网络 |
8. 纺丝张力 |
9. 纺丝速度 |
10. 卷绕成型 |
二、纺丝设备条件及其影响 |
1. 纺丝箱体 |
2. 纺丝计量泵 |
3. 缓冷器和保温隔板 |
4. 纺丝组件 |
5. 侧吹风室 |
6. 油嘴 |
7. 卷绕机 |
第三节 产品质量 |
第四节 生产管理 |
第三章 结论 |
第四章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其它项目及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静电纺丝法制备聚合物纳米纤维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纳米纤维 |
1.2.1 纤维 |
1.2.2 纳米纤维 |
1.3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 |
1.3.1 静电纺丝法制备纳米纤维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2 静电纺丝工艺基本方法 |
1.3.3 静电纺丝机 |
1.3.4 过程参数 |
1.3.5 取向纳米纤维的制备 |
1.4 纳米纤维应用展望 |
1.5 本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2 静电纳米纤维制备的理论分析基础 |
2.1 引言 |
2.2 静电纺丝法制备聚合物纳米纤维的理论分析 |
2.2.1 聚合物射流的产生 |
2.2.2 聚合物射流的拉伸 |
2.2.3 射流的不稳定性分析 |
2.3 气流/静电纺丝法制备聚合物纳米纤维的理论分析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3 用于聚合物纳米纤维制备的静电纺丝工艺及装置 |
3.1 引言 |
3.1.1 传统纺丝工艺概述 |
3.1.2 静电纺丝工艺及装置 |
3.2 标准静电纺丝机的设计和制造 |
3.3 静电纺丝机的改进设计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4 气流-静电纺丝法制备聚砜纳米纤维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2.1 气-电纺机的结构及工作原 |
4.2.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标准静电纺丝法和气流/静电纺丝法制备聚砜纳米纤维的结果比较 |
4.3.2 纳米纤维直径与过程参数的关系 |
4.3.3 纳米纤维的形貌分析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5 纳米纤维的应用及展望引 |
5.1 生物医药中的无纺纳米纤维纺织品 |
5.1.1 药物缓释用无纺纳米纤维纺织品 |
5.1.2 创伤修复用无纺纳米纤维 |
5.1.3 过滤用无纺纳米纺织品 |
5.2 集成化膜过程装置及其在苦咸水淡化中的应用 |
5.2.1 集成化全膜法水处理装置的设计 |
5.2.2 苦咸水脱盐实验研究 |
5.2.3 小结 |
5.3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声明 |
致谢 |
(10)纺丝机熔体管道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2 设计及机械制造 |
2.1 熔体管道配置的基本要求 |
2.2 熔体管道的管径壁厚和材质 |
2.3 改造前后熔体在管道内停留时间 |
(1) 改造前熔体停留时间 |
(2) 改造后熔体在输送管道内停留时间 |
2.4 制造及强度试验 |
2.5 安装及开车调试 |
3 结束语 |
四、纺丝机熔体管道改造(论文参考文献)
- [1]酚醛基碳纤维的制备及结构性能研究[D]. 王慧娟.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2]无染锦纶色丝的研发现状与应用[J]. 封其都,刘朝新. 合成纤维, 2016(09)
- [3]化纤纺丝熔体过滤机的改造[J]. 王伟.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12(02)
- [4]羊毛角蛋白纤维化再生实验用纺丝机的研制[D]. 李锐. 中原工学院, 2011(07)
- [5]粗旦涤纶POY侧吹风纺丝生产线的设备改造及工艺调整[J]. 朱怀英,吴忠亮. 合成纤维, 2010(04)
- [6]化纤发展与装备进步(二)[J]. 郭大生. 合成纤维, 2006(04)
- [7]尼龙66超细旦多孔纤维的研制与开发 第Ⅱ报 PA66超细旦多孔POY生产工艺开发[J]. 姜立鹏,杜选,潘秀英,孟庆夫,高晓东. 合成纤维, 2006(02)
- [8]熔体直纺56dtex/48f涤纶细旦FDY产品研制[D]. 方红军. 苏州大学, 2005(04)
- [9]静电纺丝法制备聚合物纳米纤维及其应用[D]. 姚永毅. 四川大学, 2004(02)
- [10]纺丝机熔体管道改造[J]. 王建国.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