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IT产业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王博[1](2020)在《战后日本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是长期依赖投资和出口驱动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所积累的矛盾日益凸显,尤其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增长持续乏力。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必然的选择。技术创新是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核心动力,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特别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逐步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提出了创新立国的战略方针,技术创新在我国引起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近年来,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相对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来说在各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意识到了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推动力,在“科技立国”基本方针的指引下,日本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模式: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的技术创新模式主要是以引进技术为导向,并加以消化、吸收,进行模仿创新。企业积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政府进行有效干预,民间力量主导研究开发,产学官三者进行合作创新。20世纪80年代后,日本结束了模仿创新时代,开始重视基础研究,实行“科学技术立国”政策,并调整了产学官研究开发体制,向自主创新模式转变。日本的技术创新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正是由于技术创新的机遇、环境、支撑体系和创新主体这几个要素的存在和相互作用才形成了其独特的技术创新模式。在这种技术创新模式的支撑下,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经济快速发展,在短短的二三十年内就实现了对欧美发达国家经济的赶超。但是需要指出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日本的技术创新模式表现出了对应用技术的过度重视,而忽略了基础研究。因此,在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日本的产品主要是依靠生产的规模优势和严格的质量把控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而不是靠新产品的开发。新产品开发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科学发展的最新水平,在这一点上,二战后的日本是落后于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的,事实上,这也造成了后来日本技术创新发展的后劲不足。随着科技竞争格局以及经济全球化格局的改变,20世纪90年代之后,日本已经不能依靠过去的技术创新模式来拉动经济增长,这造成了日本经济长期的发展停滞。近年来,我国也开始重视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技术创新的发展,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与过去相比得到了大幅提升。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上升,综合国力也不断增加,但是我国的科技水平与美国、日本等科技强国相比在各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充分重视技术创新组织方式的合理运用、充分重视技术创新模式的合理选用、充分重视体制创新、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和引导作用、把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这些都是日本技术创新过程中积累的成功经验。我国应该借鉴日本技术创新的经验教训,在制定技术创新战略时要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继续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推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官产学园区四位一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选择合理的技术创新模式和组织方式;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与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姜晓笛[2](2020)在《京津冀地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空间与演化视角》文中认为产业集群理论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是国家获得竞争优势,区域形成增长极,组织增强创新能力的诠释,也是内部演进、外部协同共同作用的体现。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机制与路径是各国学者以及各级决策者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产业集群问题具有典型的跨学科性质,产业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等学科均从自身的角度,运用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定量分析探索产业集群的问题。随着经济学的发展与延伸,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研究中不能解释文化、制度以及政府引导所带来的“超额利润”,而空间经济学能为产业集群研究提供溢出效应分析框架,演化经济学在异质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协同思想,二者有机结合可以弥补主流经济学派的不足。因此论文结合空间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探究影响京津冀地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要素。京津冀地区是我国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前沿阵地。为了更好地透析京津冀产业集群,论文首先对京津冀产业集群的发展情况进行动态视角分析,其中包含集群的集聚程度,集群演进的生命周期,集群的全要素生产率,并探索京津冀地区产业集群的规模经济效应。此外,为了更进一步实证探究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路径机制,论文梳理了国内外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典型案例,并进行关键要素提炼和分析框架构造。在实证研究中,论文首先探究了影响京津冀地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外部因素,其中包括多种外部溢出效应以及区域共存产业集群对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影响。与集群外在环境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集群所在的区域因素决定集群的吸收能力以及要素流动速度。论文以创新能力为核心潜变量,探索京津冀视域下影响创新能力的区域因素。通过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的方法,论文验证了对外开放程度、制度环境的嵌入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正向中介作用,同时,论文验证创新能力可以推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基于空间与演化经济学视角,结合影响京津冀地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内外部因素,论文探索了多元主体参与创新作为京津冀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路径的适用性。首先,通过构建产业—研究机构的演化博弈模型,总结影响产业与研究机构的均衡点的因素,论文发现政府可以通过多种路径推动博弈均衡点向产学研协同方向移动。此外,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的方法,论文探究了多元主体创新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并结合京津冀的情况探究京津冀地区高技术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路径。京津冀地区传统制造业集群存在自组织发展和区域协同的滞后性,基于本土化的改良式转型、发展关联性产业、实现产业融合以及提升生产要素的质量是主要的路径选择,同时激活创业文化和企业家精神,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必要途径,渐进式创新是实现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主要出路。京津冀高技术产业集群更多地参与全球化分工实现产业升级,因此,优化制度环境,鼓励自主创新,促进集群内多元主体参与是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选择,同时地方政府需要通过产业政策、促进风险资本等方式推进可以提升产业集群全球价值链位置、获得国家竞争优势的“开放式创新”,为京津冀地区高技术产业集群升级提供推力。
安述照[3](2018)在《青岛市IT产业发展困境调查及应对策略》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调查IT企业发展现状,走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借鉴国内IT产业发展成熟的城市经验,找出了青岛市IT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根据青岛本地实际情况发展IT产业的相关策略和建议。即通过政府出台政策法规、优化产业布局、拓宽融资渠道、鼓励人才培养、培育龙头企业等具体措施保障青岛市电子信息产业长足发展。
宋华盛,张敏[4](2015)在《中国IT产业省区分布及其决定因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探究中国IT产业区域分布特点的基础上,理论分析影响IT产业区域分布的决定因素,构建计量模型并利用1999年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对影响机制进行实证检验和讨论。主要发现有:IT产业相比制造业在中国省区分布更不平衡;经济水平、人力资本、金融环境、创新环境、生活环境是影响中国IT产业分布的重要因素;地区的人才吸引力相比人才制造力对IT产业分布有更重要的影响。
秦琪[5](2013)在《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重庆IT产业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经济区域化是当今世界一大现象,也是备受政策制定者青睐的一种战略。一些发展良好的产业集群,能给经济带来巨大的正向效力。IT产业是重庆“十二五”规划重点发展产业,加大IT产业发展力度,是将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旨在找出对重庆IT产业集群化发展影响显着的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首先对产业集群相关理论进行回顾。目的在于通过明确产业集群定义,总结产业集群特征,分析传统和现代产业集群主要理论流派以及产业集群类型、发展模式、识别方法、测度指标,为下文总结产业集群影响因素打下基础,进而总结出IT产业影响因素。然后,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典型IT产业集群,找出美国硅谷、印度班加罗尔、中关村以及东莞IT产业集群之间异同,以期为重庆IT产业集群发展提供经验借鉴。接下来对重庆IT产业集群进行回归分析,明确显着影响重庆IT产业集群发展的因素。对重庆IT产业进行概况描述后,结合IT产业影响因素,根据重庆个体特征选取具体指标调查数据。回归方程中引进改进后的区位商作为被解释变量,通过回归方程分析得出专利授权量、恩格尔系数和对外贸易是重庆IT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根据回归分析结果,分别从创新、社会文化和产业结构三个方面对重庆IT产业集群发展提出具体对策建议。从政府、产业集群和企业角度分别提出创新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对策和建议,从重庆IT产业各细分行业角度给出调整产业结构的对策和建议。
阮陈艳恒[6](2013)在《越南IT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十一世纪进入信息时代,席卷全球的信息科技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信息产业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IT技术进入越南以后,迅速成为了国家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目前越南软件产业还处于成长期,其市场潜力还远远没有挖掘出来。本文在对越南IT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对越南IT产业发展的方向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越南IT产业发展的对策。
唐琳洁[7](2013)在《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我国IT产业升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IT产业在产值和增速上,以及对就业、贸易等的贡献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构成了我国经济总量的很大比重,对我国的产业升级有重要战略意义。我国IT产业切入全球价值链时,大部分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位置。然而,处于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发达国家不断地对我国的IT产业升级实施挤压和控制,从而形成了一种俘获式的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而同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的发展中国家不断地相互竞争,从而又形成了一种均衡式的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基于全球价值链的研究视角,我国IT产业既有实现产业升级,特别是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的困难,同时又具有实现产业升级的优势条件。因此,一条可循环的IT产业升级路径是可实现的。企业通过融入多条国家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提升自身的企业实力和学习能力,实现突破性创新;一旦IT产业中的多个企业实现了突破性创新,可以促使非线性的产业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并在此过程中出现国内产业中的龙头企业;非线性升级促使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价值链的更快构建;快速构建国家价值链的方式不仅有利于改善我国IT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已有地位,也有助于以更高端的形式切入新的全球价值链。全球价值链的二维驱动理论把全球价值链的动力机制分为了生产者驱动和购买者驱动两种,结合产业发展特征和技术势力与市场势力的观点,我国IT产业升级同样有方向可寻。对于生产者驱动的IT产业来说,技术势力显着,产业升级应该以设计研发优先;而对于采购者驱动的IT产业,市场势力见长,应该以品牌和渠道的建立和优化为先。对于IT产业升级的难题、路径、方向,本文选取联想与PC产业作案例分析,以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剖析联想的发展历程,阐述了联想作为IT产业中PC领域的龙头企业是怎么样运用和开发市场能力与技术能力来实现全球价值链的提升,进而促进IT产业升级;并通过分析PC产业失败的原因,对IT产业升级做出了警示。继而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我国IT产业升级给出了对策建议,并在总结我国IT产业升级的同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杨路阳[8](2010)在《我国IT产业人才政策分析》文中认为当今社会,人才资源已经成为增强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资源,在某种程度上说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信息产业作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地位,因此信息产业人才就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的信息产业技术发展迅速,产业门类多,渗透能力强,市场竞争激烈,产业规模总量已进入世界大国行列,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信息产业在核心技术、产业结构、管理水平、综合效益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产业发展”大”而不”强”。形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少高素质的IT人才,因此培养和建设一支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推动信息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升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信息产业由大到强的关键。本文在对我国信息产业从业人员调查的基础,了解信息产业人才在供给、成长环境、培养机制方面的问题,对我国IT产业人才资源的现状进行总体描述,在此基础上寻找我国IT人才政策方面的差距,借鉴国外IT产业的人才政策,剖析我国IT产业人才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最后提出完善我国IT产业人才政策的具体对策。
史磊[9](2010)在《中美现代服务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变革深化,服务业在经济中扮演着日益重摹的角色。一国的国际竞争力,极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服务业的实力,尤其是现代服务产业的竞争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必须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文以几个代表性的现代服务产业为例,应用比较研究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它们在我国和美国发展的现状,并利用若干指标比较两者国际竞争力的差异,揭示我国现代服务业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显示,所研究的我国这四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无一例外地低于美国的水平。在揭示问题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提高我国现代服务产业竞争力的详细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
李梅[10](2009)在《中美IT产业比较及其关键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IT产业形成于20世纪中期,目前正步入高速稳定发展阶段。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IT产业已成为跨世纪的支柱产业,其兴衰决定着整个经济的走向。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一章引言,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二章主要研究了中国IT产业演进过程,包括相关的数据分析、发展我国IT企业的经验教训和不利因素及其具体的对中国成功企业联想的案例分析。第三章分析了美国IT产业的演进,主要包括相关的数据分析、美国IT产业成功的原因及其针对性的对IBM企业的案例分析。第三章主要是对比分析,包涵了中美发展IT产业的人力、资金及其相关政策等因素及其相关因素方面的对比。第四章主要就是讨论分析,制定发展我国IT产业的政策。本文是对中美两国的IT产业数据、发展轨迹及其相关因素进行整理,并分析了中美两国成功的IT企业案例,并在以上的基础上,比较了中美IT产业发展相关因素,最后讨论,找出我国IT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涉及的主要内容是:1中美IT产业数据的对比,找出我国与美国的差距。2重点突出美国IT产业有关因素发展状况,及其对产业影响。3通过中美IT产业数据和关键因素的对比,及其对成功企业的案例研究,从中找出我国发展IT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最后从四个方面得出结论:发展软件产业优化我国产业结构;产业国际化;发展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增加资金来源;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我国价值链的升级。
二、我国IT产业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IT产业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战后日本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比较分析法 |
1.3.3. 实证研究法 |
1.4. 主要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1.5.1. 主要的创新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演化概述与回顾 |
2.1. 技术创新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技术创新概念的界定 |
2.1.2. 技术创新的分类 |
2.1.3. 技术创新过程模型的演变 |
2.2. 技术创新理论的演化 |
2.2.1. 熊彼特学派的技术创新理论 |
2.2.2. 熊彼特后技术创新学派相关理论的演进 |
2.2.3. 制度创新学派的技术创新理论 |
2.3. 基于技术创新的经济增长理论回顾 |
2.3.1. 假定不存在技术进步的稳定经济增长理论 |
2.3.2. 作为外生因素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2.3.3. 技术进步作为内生因素的新经济增长理论 |
第3章 日本技术创新的发展演进与政策框架 |
3.1. 日本技术创新的发展阶段 |
3.1.1. 引进技术为主的发展阶段(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 |
3.1.2. 改良技术发展阶段(20 世纪60 年代) |
3.1.3. 引进技术与自主开发技术相结合的发展阶段(20 世纪70-90 年代中期) |
3.1.4. 自主技术主导的发展阶段(20 世纪90 年代后期至今) |
3.2. 日本技术创新的发展模式分析 |
3.2.1. 技术创新模式 |
3.2.2. 日本的技术创新模式 |
3.2.3. 日本技术创新模式的要素系统分析 |
3.3. 日本技术创新政策的基本框架 |
3.3.1. 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重点支持产业技术创新和企业技术研发 |
3.3.2. 以国家为主导促进大型技术革新和革命性技术创新 |
3.3.3. 以自主创新为导向建立以基础研究为核心的更为先进的工业创新体系 |
第4章 技术创新与日本经济的赶超发展 |
4.1.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竞争动态分析 |
4.1.1. 技术领先国和技术追赶国的动态竞争分析 |
4.1.2. 技术创新与康德拉季耶夫长波周期 |
4.1.3. 技术创新引致宏观经济长波的四个阶段 |
4.1.4. 技术创新与宏观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 |
4.2. 日本技术创新的经济赶超路径 |
4.2.1. 技术引进与倾斜生产方式相结合确保经济恢复的技术需求 |
4.2.2. 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相结合确保战后日本经济高速的技术升级需要 |
4.2.3. 技术自主创新与产业结构转型相结合确保稳定增长的技术与产业升级需要 |
第5章 技术创新与日本经济的停滞发展 |
5.1. 日本“泡沫经济”到“失去的十年” |
5.1.1. 经济发展约束条件的改变 |
5.1.2. 泡沫经济的崩溃与“失去的十年” |
5.2. 日本经济的停滞与日本技术创新的局限性 |
5.2.1. 日本技术创新的局限性 |
5.2.2. 技术创新的劣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
第6章 日本技术创新的经济增长效应 |
6.1. 技术创新与日本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
6.1.1. 日本技术创新能力的测度 |
6.1.2. 日本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散点图 |
6.1.3. 日本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6.2. 日本技术创新的经济增长效应 |
6.2.1. 索罗余值法 |
6.2.2. 日本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 |
第7章 日本技术创新及其经济增长效应对中国的启示 |
7.1. 日本技术创新的经验 |
7.1.1. 充分重视技术创新组织方式的合理运用 |
7.1.2. 充分重视技术创新模式的合理选用 |
7.1.3. 充分重视体制创新 |
7.1.4. 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和引导作用 |
7.1.5. 企业是日本技术创新的主体 |
7.2. 中国技术创新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7.2.1. 中国科技发展及技术创新回顾 |
7.2.2. 中国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
7.3. 日本技术创新对中国的启示 |
7.3.1. 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 |
7.3.2. 继续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 |
7.3.3. 推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官产学园区四位一体的技术创新 |
7.3.4. 选择合理的技术创新模式和组织方式 |
7.3.5.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促进人才培养 |
7.3.6. 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与服务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致谢 |
(2)京津冀地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空间与演化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3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产业集群理论与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
2.1.1 产业集群理论的起源与概念界定 |
2.1.2 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 |
2.2 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理论与研究综述 |
2.2.1 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理论基础和主要模式 |
2.2.2 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综述 |
2.3 创新理论与区域创新系统 |
2.3.1 创新理论的发展 |
2.3.2 创新系统理论学说 |
2.3.3 创新的不同维度及分类 |
第3章 京津冀地区产业集群动态演进规律及转型升级分析框架 |
3.1 京津冀产业集群动态演进测算 |
3.1.1 京津冀地区产业集群测量 |
3.1.2 京津冀地区产业集群生命周期 |
3.1.3 京津冀地区产业集群全要素生产率测算 |
3.1.4 京津冀地区产业集群规模经济效应 |
3.2 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影响因素提炼 |
3.2.1 研究视角与方法 |
3.2.2 慕尼黑:政府高校联合提升人力资本质量 |
3.2.3 特拉维夫:政府加速要素流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
3.2.4 长三角:空间知识溢出推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
3.2.5 济南:政府嵌入产学研协同引导产业集群升级 |
3.2.6 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影响因素总结 |
3.3 京津冀地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分析框架 |
第4章 影响京津冀地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外部因素研究 |
4.1 知识溢出理论综述与京津冀地区外部知识溢出测量 |
4.1.1 空间溢出效应理论综述与分类 |
4.1.2 京津冀知识溢出的测算 |
4.2 京津冀外部知识溢出对区域产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
4.3 京津冀地区集群共存对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影响 |
4.4 京津冀地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外部困境 |
第5章 京津冀地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区域因素研究 |
5.1 影响集群转型升级的区域因素总结 |
5.2 产业集群区域因素的衡量 |
5.3 京津冀产业集群转型区域因素验证 |
第6章 京津冀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
6.1 产学研协同创新动态化博弈 |
6.2 多元主体创新模式对高技术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影响 |
第7章 推动京津冀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
7.1 传统制造业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
7.1.1 传统制造业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战略 |
7.1.2 传统制造业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举措 |
7.2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升级 |
7.2.1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升级战略 |
7.2.2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升级对策 |
7.3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
7.3.1 优化区域创新环境对策 |
7.3.2 加强创新孵化器建设对策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分析总结与结论 |
8.2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的科研活动 |
致谢 |
(3)青岛市IT产业发展困境调查及应对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IT产业现状概述 |
2 青岛IT产业概况 |
3 青岛市IT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
3.1 信息化产业发展机制有待改进 |
3.2 青岛市的信息化产业项目建设缺乏统一规划与设计 |
3.3 青岛缺乏IT龙头企业 |
3.4 IT人才缺乏 |
3.5 技术创新方面的资金来源因素 |
4 深圳IT产业发展经验与借鉴 |
5 促进青岛市IT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对策 |
5.1 青岛市政府为应对IT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上的支持 |
5.2 政府、社会与企业共同促进IT产业发展 |
5.2.1 不断推动研发资源的聚集 |
5.2.2 加大电子信息产业在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中的产学研合作 |
5.2.3 从产业链角度出发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
5.2.4 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 建立完善人才结构化 |
5.2.5 加强对外技术合作, 提高企业创新管理能力 |
5.2.6 培育一批IT龙头企业 |
5.2.7 以培育新模式、新业态为机遇, 加快传统制造业向高端的IT产业转型 |
(5)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重庆IT产业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 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产业集群相关理论回顾 |
2.1 产业集群概念和特征 |
2.1.1 产业集群概念 |
2.1.2 产业集群特征 |
2.2 产业集群主要理论流派 |
2.2.1 传统产业集群理论 |
2.2.2 现代产业集群理论 |
2.3 产业集群类型和发展模式 |
2.3.1 产业集群类型 |
2.3.2 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2.4 产业集群测度指标 |
2.4.1 产业集群识别方法 |
2.4.2 产业集群测度指标 |
2.5 形成产业集群影响因素 |
2.5.1 产业集群影响因素 |
2.5.2 IT 产业集群影响因素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典型 IT 产业集群发展分析 |
3.1 国外典型 IT 产业集群发展分析 |
3.1.1 美国硅谷 IT 产业集群 |
3.1.2 印度班加罗尔 IT 产业集群 |
3.2 国内典型 IT 产业集群发展分析 |
3.2.1 中关村 IT 产业集群 |
3.2.2 东莞 IT 产业集群 |
3.3 国内外 IT 产业集群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影响重庆 IT 产业集群化发展因素分析 |
4.1 重庆 IT 产业现状 |
4.2 重庆 IT 产业影响因素选择 |
4.3 重庆 IT 产业回归分析 |
4.3.1 模型选择 |
4.3.2 变量选取 |
4.3.3 数据说明 |
4.3.4 回归分析 |
4.3.5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促进重庆 IT 产业集群化发展对策建议 |
5.1 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
5.1.1 政府创新措施 |
5.1.2 集群创新措施 |
5.1.3 企业创新措施 |
5.2 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条 |
5.3 完善社会文化和制度环境建设 |
5.3.1 完善社会文化和制度措施 |
5.3.2 完善集群文化和制度措施 |
5.3.3 完善企业文化和制度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6)越南IT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越南IT产业现状 |
1.3 越南IT产业的发展前景 |
第二章 越南IT产业与信息技术概述 |
2.1 软件和软件产业的概念 |
2.2 信息产业对越南经济发展的作用 |
2.3 信息技术对越南的影响 |
第三章 越南IT产业结构与特点 |
3.1 越南信息技术应用情况 |
3.2 越南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特点 |
3.3 越南IT产业的法律环境和政府政策 |
3.4 越南信息技术产业统计数字 |
第四章 越南IT产业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越南IT产业人力资源问题解决对策 |
5.1 越南IT产业人力资源的现状 |
5.2 越南IT专业人力资源质量存在的问题 |
5.3 人员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 |
5.4 越南发展IT人力资源的建议 |
5.5 结论 |
第六章 越南IT产业发展的方向以及方法 |
6.1 越南IT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
6.2 越南IT产业的发展目标 |
6.3 越南IT产业的发展策略 |
6.4 越南IT产业发展的组织实施和重点项目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我国IT产业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选题原因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4 创新与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理论回顾 |
2.1.1 全球价值链 |
2.1.2 产业升级 |
2.1.3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产业升级 |
2.2 近年来我国的研究 |
2.2.1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产业升级研究思路 |
2.2.2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产业升级的企业能力与学习创新 |
2.2.3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产业升级的路径与方向 |
2.3 研究主题的提出 |
3.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我国产业升级:一个理论框架 |
3.1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我国产业升级困难分析 |
3.1.1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产业升级比较——来自俘获式全球价值链治理的控制 |
3.1.2 我国与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比较——来自均衡式全球价值链治理的竞争 |
3.2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我国产业升级路径分析 |
3.2.1 国家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并重 |
3.2.2 共现线性升级与非线性升级 |
3.2.3 融入多条全球价值链 |
3.3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我国产业升级方向分析 |
3.3.1 生产者驱动和采购者驱动的观点 |
3.3.2 技术势力与市场势力的观点 |
4.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我国IT产业升级 |
4.1 我国IT产业升级的现实条件 |
4.1.1 政策支持 |
4.1.2 人力资源 |
4.1.3 价值创造 |
4.1.4 市场环境 |
4.2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我国IT产业升级难题 |
4.3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我国IT产业升级路径和升级方向 |
4.3.1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我国IT产业升级路径:一种基于突破性创新的可循环模式 |
4.3.2 我国IT产业升级方向对可循环升级路径实施的重要性 |
4.3.3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我国IT产业升级方向 |
4.3.4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我国IT产业升级的未来 |
4.4 小结 |
5.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我国IT产业升级的案例分析:联想与PC产业 |
5.1 联想现状:PC——PC+ |
5.2 联想的业绩表现 |
5.3 联想和我国IT产业升级的内在联系 |
5.4 联想的发展历程:可循环产业升级路径的实现 |
5.5 我国PC产业升级失败的原因 |
5.6 联想并购IBMPC对于我国IT产业升级方向选取的全球价值链解读 |
5.7 启示 |
6. 结束语 |
6.1 对策建议 |
6.1.1 宏观层面 |
6.1.2 中观层面 |
6.1.3 微观层面 |
6.2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8)我国IT产业人才政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的创新点 |
1.4 文献综述 |
1.4.1 关于IT人才的研究 |
1.4.2 关于IT人才政策的研究 |
第2章 IT产业人才政策的界定 |
2.1 IT产业的内涵与特征 |
2.1.1 IT技术的概念 |
2.1.2 IT产业的内涵 |
2.1.3 IT产业的特征 |
2.2 IT产业人才的定义与特质 |
2.2.1 何谓IT产业人才 |
2.2.2 IT产业人才特质 |
2.3 IT产业人才政策及其系统构成 |
2.3.1 IT产业人才政策的定义 |
2.3.2 IT产业人才政策的系统构成 |
第3章 我国IT产业人才政策的现实分析 |
3.1 我国IT产业人才政策现状描述 |
3.1.1 我国IT产业人才政策结构 |
3.1.2 我国IT产业人才政策的功能 |
3.2 我国产业人才政策的现实矛盾 |
3.2.1 我国IT产业人才需求的“旺盛”与政策支持的“短缺” |
3.2.2 我国IT产业人才结构的“多层”与政策供给的“单一” |
3.2.3 我国IT产业人才成长需求的“复杂”与政策激励的“简单” |
第4章 中外IT产业的人才政策对比分析 |
4.1 发达国家的信息产业人才引进政策 |
4.1.1 美国的人才引进政策 |
4.1.2 法国的IT人才引进政策 |
4.1.3 英国的IT人才引进政策 |
4.2 国外人才培养政策 |
4.2.1 印度的软件产业与人才培养 |
4.2.2 日本的信息产业人才开发计划 |
4.2.3 韩国政府的IT人才培养政策 |
4.3 中国IT人才政策的差距 |
4.3.1 IT产业人才资源开发不足 |
4.3.2 人才引进政策结构简单 |
4.3.3 我国人才培养政策手段落后 |
4.3.4 人才政策的工作机制僵化 |
第5章 完善我国IT产业人才政策的对策 |
5.1 改善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 |
5.2 建立高层次人才国家储备与开发利用制度 |
5.3 实施信息技术人才国际化工程 |
5.4 建立和完善信息技术人才市场体系 |
第6章 结论 |
6.1 IT产业人才政策是系统存在的 |
6.2 我国IT产业人才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
(9)中美现代服务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 |
第一章 现代服务产业的基本范畴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现代服务产业的界定范围 |
一、服务产业的分类 |
二、现代服务产业的内涵 |
三、现代服务产业的界定标准 |
四、本文现代服务产业的分类 |
第二节 本文理论基础 |
一、本文应用的相关理论 |
二、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
第三节 现代服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标准 |
一、建立现代服务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标准的原则 |
二、现代服务产业整体国际竞争力评价标准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全球经济形势和其它产业对现代服务产业的影响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对现代服务产业的影响 |
一、经济全球化的涵义 |
二、经济全球化对现代服务产业的影响 |
第二节 区域经济集团化对现代服务产业的影响 |
一、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涵义和产生的原因 |
二、区域经济集团化对现代服务产业的影响 |
第三节 现代服务产业与制造产业的互动效应分析 |
一、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跨产业渗透与融合 |
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
三、现代服务产业有利于制造业发展和升级的原因简析 |
第四节 中美现代服务业发展概况 |
一、美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概况 |
二、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概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美银行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 |
第一节 金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及评价方法 |
一、金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二、金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
第二节 中美银行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 |
一、本文中银行业的界定范围及银行业的评价指标体系 |
二、中国银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三、美国银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四、中美银行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 |
第三节 提高我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一、我国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
二、对策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美保险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 |
第一节 中美保险产业发展的现状 |
一、保险产业的基本特征 |
二、中美保险产业发展的现状 |
第二节 中美保险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 |
一、中美保险资金运用比较分析 |
二、中美保险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三、中美保险监管制度比较分析 |
第三节 提高我国保险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一、我国保险业发展中的问题 |
二、提高我国保险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美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 |
第一节 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及评价方法 |
一、物流产业的概念界定 |
二、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来源及评价体系 |
第二节 中美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 |
一、中国物流产业发展概况 |
二、美国物流产业发展概况 |
三、中美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的结论 |
第三节 提升我国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一、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
二、对策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美IT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 |
第一节 相关概念及分类 |
一、IT产业的相关概念 |
二、IT产业的分类 |
第二节 中美IT产业发展概况及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 |
一、中国IT产业发展概况 |
二、美国IT产业发展概况 |
三、中美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 |
第三节 提升我国IT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一、我国IT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
二、对策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10)中美IT产业比较及其关键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IT产业研究现状与相关概念 |
1.2.1 目前对中美IT产业研究的现状 |
1.2.2 与IT产业发展相关理论简述与研究角度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主要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4.2 创新点 |
2 中国IT产业的演进 |
2.1 数据分析 |
2.1.1 IT企业数量变化、被淘汰、生存和成功状况 |
2.1.2 企业集聚类型和地理位置 |
2.1.3 规模 |
2.2 失败企业的经验教训 |
2.2.1 IT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
2.3 案例:联想 |
2.3.1 联想的发展史 |
2.3.2 联想成功因素分析 |
3 美国IT产业的演进 |
3.1 数据分析 |
3.1.1 IT企业数量变化、被淘汰、生存和成功 |
3.1.2 企业/知识集聚类型和地理位置 |
3.1.3 规模 |
3.1.4 成长/生存时间 |
3.2 美国IT企业成功的因素 |
3.2.1 人才 |
3.2.2 政府 |
3.2.3 风险企业 |
3.2.4 加强与高校的联系,建立科学园,走产学研的道路 |
3.2.5 市场推进产业结构完善 |
3.3 案例:IBM |
3.3.1 IBM企业简介 |
3.3.2 IBM成功因素分析 |
4 中美IT产业比较 |
4.1 中美信息产业发展及其关键因素比较 |
4.1.1 从业人员和人才的培养对比 |
4.1.2 资金供给 |
4.1.3 技术 |
4.2 市场结构的比较 |
4.3 相关性支持 |
4.3.1 政府在中美信息产业发展的过程的作用和地位不同 |
4.3.2 兴办科学园区 |
5 讨论与对策 |
5.1 优化产业结构 |
5.1.1 挑战 |
5.1.2 机遇 |
5.1.3 发展我国软件产业的战略 |
5.2 加快人才的培养 |
5.2.1 建立有效的人才机制 |
5.2.2 吸引国外人才 |
5.2.3 培训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 |
5.3 建立有效的风险投资机制 |
5.3.1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
5.3.2 建立风险投资的保障机制 |
5.3.3 完善风险投资机制 |
5.4 加快创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价值链的升级 |
5.4.1 技术创新能力决定着价值链的地位 |
5.4.2 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 |
5.5 国际化道路 |
5.5.1 加快政府采购 |
5.5.2 培养具有一流水平的企业家队伍 |
5.5.3 加快与国外企业的合作与并购 |
5.6 政府适度的干预政策 |
5.6.1 找准自己的位置 |
5.6.2 制定政策措施 |
5.6.3 用特殊政策留住人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简介 |
致谢 |
四、我国IT产业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战后日本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研究[D]. 王博. 吉林大学, 2020(08)
- [2]京津冀地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空间与演化视角[D]. 姜晓笛. 天津大学, 2020(01)
- [3]青岛市IT产业发展困境调查及应对策略[J]. 安述照. 管理观察, 2018(15)
- [4]中国IT产业省区分布及其决定因素[J]. 宋华盛,张敏. 浙江学刊, 2015(02)
- [5]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重庆IT产业影响因素分析[D]. 秦琪. 重庆交通大学, 2013(03)
- [6]越南IT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阮陈艳恒. 长春理工大学, 2013(08)
- [7]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我国IT产业升级研究[D]. 唐琳洁.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4)
- [8]我国IT产业人才政策分析[D]. 杨路阳. 东北大学, 2010(07)
- [9]中美现代服务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D]. 史磊. 黑龙江大学, 2010(12)
- [10]中美IT产业比较及其关键因素研究[D]. 李梅. 海南大学, 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