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我国银行卡业发展的难点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王永仓[1](2021)在《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 ——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文中研究表明数字经济是当前全球发展的主流趋势,数字金融是数字经济时代创新活动最为活跃的领域。数字金融以先进的底层技术为依托,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用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为实现普惠金融发展和社会经济包容性增长提供了新的途径。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创业就业机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是“三农”领域的热点议题,也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的发展,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有较大提高,但是相对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依然较低,城乡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失衡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逐年放缓,农村居民外出就业面临严峻挑战,在农业生产成本“地板”和农产品价格“天花板”的双重挤压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面临较大的压力,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也对农民收入增长带来负面影响。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发展是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渠道,但是中国传统农村金融面临可持续性问题,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支持乏力,需要寻求新的动力以促进农村居民持续增收。然而,数字金融快速发展可能为农民收入增长带来新机会。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人类社会逐步迈入数字金融时代。数字金融作为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高度融合的产物,具有低成本、广覆盖、可持续等优势,降低了信贷服务对财务报表、信贷记录、抵押担保等传统信贷技术的依赖,提高了金融服务的可得性,通过促进消费投资、激励创新创业、支持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等途径提升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改善了农村居民创业就业环境,为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带来更多的机会。数字金融有望通过金融组织与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创新,不断缩小数字鸿沟,解决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长期面临的低收益、高成本、效率与安全难以兼顾等瓶颈问题,可以惠及被传统金融排斥的大量农村居民,有助于缓解他们的金融约束,获得便利低成本的支付、投资理财、融资、保险等金融服务,并改善他们的消费行为,促进他们的创业、投资、经营及就业活动,提高农村资金配置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进而促使农民收入增长。鉴于此,本文以数字金融为切入视角,着重分析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效应。本文遵循提出问题、理论研究、实证研究与政策研究的逻辑思路,基于中国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实际情况,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为促进农村数字金融有效普及、推动数字金融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提供政策依据。具体地,本文在深入分析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演变历程及结构变化、数字金融的特征事实及演变趋势的基础上,重点构建了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理论框架,并运用2011-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综合采用工具变量法、分位数回归法、中介效应模型、门槛估计法、面板半参数估计、空间计量、最小二乘法、倾向得分匹配法、Iv-probit等方法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最后基于结论提出发展数字金融以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归结如下:第一,中国数字金融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省域间的数字金融差距日趋缩小,但是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依然存在问题,带来了新的风险并产生新的金融排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收入结构表现出显着的时空差异,各省农民收入差距日渐缩小,农民收入来源呈现出多元化特征,省域间的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着的空间依赖性,呈现出分块集聚的特征;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具有普遍的正相关性,且具有非线性特征。加速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推动金融发展提质增效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中国各类数字金融业务的应用与普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省域间的数字金融发展差距日渐缩小,金融服务的普惠性明显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显着增强。但是数字金融发展本身及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依然存在着问题。部分传统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并非因为数字金融而化解,有些问题在数字金融领域反而进一步强化。数字金融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和风险,并产生了新的金融排斥。中国数字金融在短期内将会强化监管,长期将会防范风险与鼓励创新并重,以促进普惠金融发展并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收入增长及收入结构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农民收入水平逐渐提高,收入形态已经高度货币化,收入来源逐渐多元化。工资性收入超越经营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增长最主要的来源,转移性收入成为近年农民收入增长的亮点,财产性收入水平依然较低。省域间的农民收入差距总体上表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特征,近年来农民收入差距的收敛速度正在放缓。各省份农民收入增长表现出显着的空间依赖性,农民收入较高的省份、农民收入较低的省份存在分块集聚的特征。伴随着数字金融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数字金融发展、数字金融各维度、数字金融的各项业务与农民收入具有正相关性,且具有非线性特征。数字金融与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均具有正相关性,且表现出非线性特征。数字金融与各区域农民收入之间具有正相关性,且存在非线性特征。第二,数字金融发展通过促进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等各项收入增长进而带动农民增收,处于不同收入分位数的群体均能从数字金融发展中获益,尤其是低收入群体获益较多,在不同区域数字金融发展的增收效应存在显着的差异。首先,无论是数字金融总指数还是各维度指数都与农民收入增长显着正相关,并具有显着的滞后效应。采用过度识别的工具变量GMM和LIML方法对内生性进行控制的估计结果表明上述结论具有稳健性。支付、信贷、保险等各类数字金融业务均能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其次,数字金融对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增长均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再次,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其中数字金融对西部地区的增收效应最强。最后,各收入分位数上的人群均能从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中获益,尤其是低收入群体获益更多。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体现出包容性特征。第三,数字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具有基于自身非线性特征,并存在人力资本门槛效应和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首先,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均存在双重门槛效应,表明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具有非线性特征。随着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水平越过相应的门槛值,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当前所有省份的数字金融发展均跨越了第二个门槛值。其次,总体上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不明显,但其各维度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存在结构性差异。覆盖广度存在双重人力资本门槛效应,随着人力资本跨越相应的门槛值,农民增收效应逐步增强。进一步分析表明,覆盖广度与农村人力资本的交互耦合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使用深度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不显着。数字化程度存在单一人力资本门槛效应,随着人力资本跨越门槛值,增收效应有所减弱。在样本期内大部分省份的人力资本仍然处在数字化程度增收效应较大的阈值范围内。再次,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均存在显着的空间集聚特征。总体上数字金融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着,数字金融各维度对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差异。具体来看,覆盖广度不仅有利于本省的农民收入增长,还能提高邻接省份的农民收入增长。使用深度有利于提高本省农民收入增长,但对邻接省份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不显着。数字化程度对本省农民收入增长影响不显着,但是对邻接省份的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第四,数字金融发展促进了宏观经济增长,并主要通过城市化进程进而有利于农民收入增长。在控制经济增长的情况下,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本身也是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有效渠道。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除了通过中介变量传导之外,还能直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首先,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着而稳健的正面影响。进一步考虑到各省份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在中西部地区,以及在初始互联网普及率、居民高等教育比例相对较低省份,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强;在初始传统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私营企业比重较高的省份数字金融的经济增长效应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其次,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可以通过经济增长进而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主要通过城市化途径来实现,而产业结构的变迁和城市化也是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再次,数字金融及各维度除了通过中介变量影响农民收入增长之外,还能直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最后,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传递路径存在区域差异。第五,数字金融促进家庭创业,进而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数字金融使用通过促进农户家庭创业活动,提高创业绩效,从而促进农户增收,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具有显着的正向溢出效应。此外,数字金融促进了农户家庭成员的非农就业,相对于创业家庭,数字金融对非创业家庭的非农就业水平影响更为显着。首先。数字金融使用有助于促进农户家庭收入增长,社区数字金融水平提高对农户家庭增收具有显着的正向溢出效应。具体来看,相对于不使用数字金融的家庭,数字金融使用降低了农户的农业收入,提高了非农收入,即数字金融促进农户家庭增收并改变收入结构;社区数字金融水平的提高对所有农户的家庭增收均具有显着的正向溢出效应。对异质性农户,数字金融使用、社区数字金融水平的增收效应存在差异。总体上,数字金融使用、社区数字金融水平的增收效应随分位点的上升表现出先下降后缓慢增强的特征,对非贫困农户、东部地区的农户以及低社会资本和低金融知识农户的家庭增收效应更强,对贫困农户和中西部地区农户的增收效应较弱。其次,数字金融使用有助于促进农户家庭创业和提高非农就业水平,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家庭创业和非农就业水平具有显着的正向溢出效应。从创业活动来看,相对于不使用数字金融的家庭,数字金融使用能显着促进农户家庭创业,尤其是提高机会型创业的概率,并改善非创业家庭的创业意向;对于不使用数字金融的农户,社区数字金融水平提高对其创业活动具有溢出效应,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则不显着。从创业绩效来看,数字金融使用能显着提高项目营业收入和经营利润,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营业收入和经营利润具有正向溢出效应。数字金融还能改善农户家庭非农就业水平,相对于创业家庭,数字金融使用和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非创业农户的非农就业促进作用更为显着。相较已有研究,本文创新在于:(1)研究视角方面。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实证验证,现有研究通常从某一个方面的来展开。宏观层面,从赋能实体经济的角度讨论数字金融通过经济增长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并逐步检验经济增长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传递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经济增长主要通过吸收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微观层面从支持农户家庭创业的视角讨论数字金融对农户家庭增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促进了农户家庭创业活动,尤其是机会型创业,并提升了创业绩效,从而促进家庭增收。现有文献关注到数字经济对自雇型就业和受雇型就业的影响,但是很少从微观的角度考察,本文比较了数字金融对创业家庭和非创业家庭就业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对非创业家庭的非农就业影响力度更大。即是说,数字金融更有利于增加受雇型劳动者的非农就业机会。(2)研究内容方面。没有使用数字金融的家庭能否从数字金融发展中获得好处,这一点很少有文献进行考察。本文从社区层面考察了数字金融发展水平对不使用数字金融家庭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农户家庭收入、家庭创业及非农就业均有正向的溢出效应。关于数字金融对贫困户和非贫困户收入增长的影响,目前关注的文献也较少。本文比较了数字金融对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的增收效应。结果表明,数字金融使用、社区数字金融水平促进了非贫困户的家庭增收,但是对贫困家庭的增收效应不显着。现有文献关注到数字金融对非农收入的影响,但是对农业收入的关注比较少。本文分析了数字金融对家庭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提高了农户家庭非农业收入,减少了农业收入。(3)研究方法方面。本文将面板门槛模型、二次项面板模型及面板半参数模型结合起来以研究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效应,将面板门槛模型与交互耦合协调度模型结合起来研究数字金融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在研究数字金融农户增收效应时使用了OLS、2SLS及PSM方法。现有研究在处理同类问题时通常只考虑了其中的一种或两种方法,本文尽可能把这些方法结合起来,以增强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李颖[2](2020)在《S农商银行绩效考核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传统金融企业正遭遇强力竞争,为确保可持续发展,必须全方位入手,持续提升综合竞争能力。遵循“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理念的绩效考核,日益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是企业治理与提升竞争能力的重要一环。而S农商银行的绩效考核体系,未能与时俱进,存在诸多问题。为此,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等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应用调查问卷、层次分析等研究方法,对S农商银行绩效考核体系进行了专项研究,找出了问题,有针对性地实施了优化。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如下:(1)通过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发现S农商银行绩效考核体系还存在如下问题:对绩效考核不重视、认识不到位;指标设置不科学、权重不合理:考核主体单一、考核周期过长:考核方案制定未经双向沟通:考核结果未有效应用等。(2)运用关键绩效指标法和层次分析法对S农商银行指标和权重进行设计,基于360度绩效考核法对考核主体进行优化,应用目标管理法对考核方案制定和实施进行双向沟通设计优化,凸显了员工的贡献度和对绩效考核方案的认同度。(3)为确保优化后的考核体系的有效实施,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包括:思想与组织与保障、持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员工素质、构建信息化平台、强化考核结果应用。本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了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体系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优化与完善S农商银行绩效考核体系具有直接指导作用,为相似特征的其他银行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郑蕙欣[3](2020)在《W银行信用卡业务政府监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金融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其消费、支付观念也不断地发生转变。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信用卡的出现满足了居民的消费需求,其使用便捷性和支付高效性受到了越来越多居民的青睐。信用卡作为一种国际上通用的支付手段和信用工具,在我国金融市场快速发展。银行加大信用卡业务推广力度,信用卡发卡量不断地增长,为银行创造了良好的效益,逐渐成为银行的重要利润来源。然而信用卡高速增长的背后,作为信用交易的重要载体,也存在高风险的特性。随着信用卡业务日益发展,风险也随之增长,这些风险会对发卡行、持卡人、特约商户造成损失,甚至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风险问题不容小觑。因此,政府加强信用卡业务监管,防范信用卡风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利用国内外的学术研究文献整理获得理论资料,以W银行信用卡业务政府监管为切入点,采用了文献法、访谈法和调查问卷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W银行人员和当地政府监管部门的走访调查,对政府部门在W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管的现状进行系统数据收集和分析,得出了W银行信用卡业务政府监管中目前存在信用体系建设信息不充分、披露制度不健全、缺乏预警机制和监管手段落后的结论。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进行了适当的原因分析,认为是政府监管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体制不够完善、监管技术滞后导致了以上问题的产生,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信用卡业务政府监管的法律法规、完善信用卡业务的政府监管机制、完善征信体系建设、改进监管技术手段等对策来提升政府监管水平,推进W银行信用卡业务健康发展。
郭建辉[4](2020)在《中国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研究 ——基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快速发展,成为我国金融领域的一种新的模式和业态,并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影响。经历了最初的银行电子化和网上银行阶段,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更加丰富完善,创新能力更强,在社会经济领域发挥的作用更大。从业务规模上看,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日益提升的背景下,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从业务结构上看,互联网金融包括网络银行、第三方支付、网贷、众筹、征信、互联网保险、互联网证券等多种模式,当前已经涵盖了银行、证券、保险、理财、支付、基金、征信等多个领域的业务;从覆盖范围上看,互联网金融已经渗透到经济中企业和居民金融活动的方方面面,特别是第三方支付,成为人们日常衣食住行、购物消费、旅游休闲、航空酒店、医疗教育等方面的重要支付方式,大大提升了支付结算的效率,同时互联网金融跨越空间的优势,消除了地域的障碍,使农村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享有平等的金融权;从政府层面上看,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由放任转为支持鼓励和规范监管。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社会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当前我国金融领域与实体经济之间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1)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主导下的金融体制经过不断改革和完善,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缺陷,如直接融资规模较小、创新能力不足、经营效率低下、金融服务质量不高、农村地区和偏远贫困地区金融资源匮乏。当前更多的金融资源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融资难和融资贵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瓶颈。二是我国金融供给不能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在我国GDP总量跃居世界前列和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经济宏观与微观领域对金融有着“旺盛”的需求。从微观层面来看,实体经济中企业和居民交易活动对金融服务有着高质量的需求,边远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有着享有金融发展“红利”的需要;从宏观层面来看,政府同样需要金融体系供给一种新的模式与业态,推动和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看出,当前我国金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凸显。三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在发展中,存在着“脱实向虚”的趋势。一些互联网金融企业以谋求上市为追求和目标,“圈钱”特征明显,互联网金融网贷企业在“唯利是图”的驱使下,偏离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向和宗旨,并自我循环,导致问题频发,使实体经济发展“供血”不足。抛开社会上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热捧”,回归理性的角度,互联网金融本质属性仍然是金融,其只有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导向和目标,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深化了我国当前金融体制改革,弥补了国有金融主导下金融体系的不足,提升了实体经济中企业和居民的支付结算效率,拉近了实体经济中资金供求双方的距离,降低了交易成本,缓解了金融压抑,极大地丰富了中小微企业、社会上创业型和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拓展了金融对弱势地区和弱势群体的覆盖,满足了社会个性化的金融需求,提升了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效率。因而,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企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和中美贸易摩擦加大的形势下,研究和分析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对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进行分析和研究。互联网金融具有货币的功能、信用的功能和虚拟经济的特性,其深入到实体经济中,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壮大的过程,与马克思所论述的货币、资本与物质生产、流通、交换、分配相结合,通过货币流通和资本循环创造价值利润与社会财富是一脉相承的。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壮大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提升,其虚拟经济的趋势更加凸显,同时借助信用的推力,其“脱实向虚”和自我膨胀的特性加大,进而带来马克思所描述的投机活动和经济危机,因而必须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监管,促进经济稳健可持续发展。本文对互联网金融和实体经济进行了明确的界定,给出了两者的定义,这使后续的研究有了立足点。论文以我国目前经济总量持续增加和居民收入水平日益提高为背景,回顾了我国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演进过程,分析了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逻辑和路径,并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阐述了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在对我国和欧美发达国家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互联网金融助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部分。这一章共分为四个部分,对本篇论文的框架进行引导说明,分别是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方法、基本思路与框架结构、论文创新与不足。通过对互联网金融及其服务实体经济的背景和意义的介绍,提出了研究的方向,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是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主要包括互联网金融理论追源与梳理、互联网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定义界定、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三个方面,这一章主要阐述研究的理论基础,对文中使用的概念进行定义和表述,对相关文献进行评述。第三章是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演进。本章首先对互联网金融所蕴含的政治经济学进行解析,随后重点分析了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三个演进阶段,揭示了演进发展过程中具有的特征,同时指出了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形成的显着模式,构建了互联网金融在实体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的清晰路线。第四章是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逻辑分析。本章从互联网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政治经济学逻辑和市场中金融供给与需求的现实矛盾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互联网金融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但其具有过度虚拟化产生的“脱实向虚”趋势与现象。在现实中,实体经济“旺盛”需求与传统金融体系供给缺陷的矛盾显着,因而互联网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中必须合规运行与防范“脱实向虚”。内生与外生条件在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中起了重要的驱动作用,并促进了市场中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五章是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与效应。本章首先指出了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具有的显着优势。在这一优势的助推下,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通过四个路径得以实现。互联网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对社会经济产生了外部的正效应和负效应,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对正效应的引导,做好对负效应的规制。第六章是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实证分析。本章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构建起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模型,确立了模型指标选取的原则,选取了2007年第一季度至2018年第四季度共48个季度的数据进行量化。在此基础上进行回归分析,对模型做统计检验,测算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效果,得出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经济影响的相关值与结论。第七章是国外经验借鉴与对策建议。本章主要通过分析美国、欧盟以及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特点,提出了对我国的有益借鉴和启示。在通过对国内和国外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对策和建议:即强化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软硬件基础建设、加强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全过程监管、完善政策体制引导互联网金融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张唯[5](2020)在《中俄跨境电商平台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以速卖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国际市场所面临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增加,经济下行明显,中国出口贸易增速有所下降。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跨境电商在我国对外贸易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2016年跨境电商交易总额度占据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25.89%,成为主要支柱贸易形式之一。同时我国跨境电商贸易额也在不断突破,2016年跨境电商交易总额为6.3万亿元,2017年为7.4万亿元,到了2018年达到9万亿元,较2016年增长42.8%。跨境电商正成长为推动中国外贸增长的新动能。俄罗斯与中国毗邻,前者作为潜力巨大新兴电商市场,吸引诸多跨境电商企业的目光。俄罗斯还是“一带一路”沿线与中国有着密切合作关系的国家,具有区位优势与相当的经济基础,在政策红利与电商产业的逐渐成熟背景下,中俄跨境电商成长为中俄贸易的新增长点,并克服经济不稳的情况下高速发展。但是目前跨境电商的发展尚未良好与国际贸易融合,在国际经济动荡、国别文化法律等差异、地理环境等背景下,出现诸多急需克服与解决的问题,如海关通关效率不高、信用难以保障、争端解决缺陷、国际支付、跨境物流与相关人才等问题。本文从跨境电商的基本概念出发,阐述其特点与优势,接下来梳理聚集理论、新贸易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与跨境电商的联系,为优势成因夯牢理论基础,加强新型国际贸易形式现实与理论关联。从政策支持、市场状况、商品种类、支付方式、物流模式等层面来描述当前中俄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中方与俄方各自或合作发布的跨境电商政策、当前俄市场的潜力与前景、主要商品分布与行业结构、主流支付模式、中俄物流主要方式等;通过文献研究客观地指出中俄跨境电商当中存在的痛点问题;结合当前中俄电商企业的实际现存应对问题的方法,通过对中俄跨境电商平台速卖通作为案例分析,针对该案例当中存在的问题与前文所提出的问题一一对应,得出该企业的解决方案与其缺陷,为接下来的建议措施提供现实可行的支撑;根据中俄电商平台的实际情况和现存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建立水平型平台改善行业结构和优化支付体验、建立垂直型平台来深耕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和提供俄语等专业化服务;面对通关问题建议加强中俄双方合作,取消重复检疫提高通关效率;健全信用评估机制并以信用为基石约束违规行为,在信用基础下建立起争端解决机制,引进在线争端解决机构来处理较为复杂的争端纠纷;面对物流难题,探索多种物流方式结合,发展国际专线物流提升运输容量并结合海外仓等模式解决物流售后等难题;最后面对中俄人才缺乏问题,鼓励和提供实践机会、设立跨境电商专业、引进有跨境电商实战经验的老师等。
李冲猛[6](2020)在《民生银行C分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提出由于信用卡具有逆周期、风险分散和利润稳定的特点,近年来,商业银行敏锐地把握我国消费经济蓬勃发展的有利机遇,将信用卡作为大零售业务乃至全行战略转型的布局重点。一方面,商业银行主动将信用卡业务提升为新的战略发展线,进一步加大对信用卡业务的资源投入力度。另一方面,信用卡不断演变为平台化、入口化和场景化的综合金融业务,成为商业银行获客引流、黏客增值、拉动存贷汇等一系列零售业务的基础版块和战略工程。在这样的背景下,信用卡的支付风险类型也发生了新的改变,风险的产生、演变、扩展和爆发的规律及其特征更加复杂化、更趋多变化。欺诈风险趋于专业化、集团化,信息泄露事件频发,虚假申请增多,团伙作案和跨区域作案防不胜防,并且由于商业竞争带来的客户下沉使得还款意愿以及还款能力的易变性加大了信用风险防控难度,同时“强监管”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多头共债客群的违约风险加快释放,债务风险加快向信用卡业务迁移,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控造成较大压力。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有效的防范和控制信用卡风险的发生,降低信用卡贷款不良资产,保障我国信用卡业务得以健康稳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是从实际工作出发,基于当前经济环境,对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分析。首先,全方位系统阐述了国内外信用卡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有关理论知识,其次对现行民生银行C分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的特点、管理目标以及操作流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并结合风险管理具体实例,探究风险的发生成因及问题漏洞。最后结合理论知识,运用案例分析法对民生银行C分行的重点客户进行案例分析,提出针对民生银行C分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合理化管理建议。对于全面提高民生银行C分行信用卡风险管理水平,降低不良资产的发生概率,为促进民生银行信用卡业务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助力中国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孟伟[7](2019)在《中国银行HD分行网点转型升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地方性商业银行频现,银行网点大幅增加,微信、支付宝等线上支付手段的兴起对传统银行业务的冲击不断增强,银行网点如何通过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成为各家商业银行网点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以中国银行HD分行网点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分析法对中国银行HD分行网点整体发展状况及历次转型升级尝试进行分析,指出了 HD分行网点在整体向好的发展势头中依然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总结了其转型升级失败的经验教训;从内外部因素阐述了 HD分行网点转型升级的必要性,结合HD分行网点现有转型升级条件对转型升级可行性做了阐述。本文运用企业再造理论、新网点主义理论和银行再造理论,结合HD分行网点实际情况,通过系统抽象归纳和现实考证,提出“一转三化五严管”的网点转型升级方案,即发展理念由“增规模”转为“增效益”,推动智能化、差异化、多元化转型,严格“考核机制、风险管控、内控管理及案件防范、人力资源、服务形象”五方面工作管理。论文对中国银行HD分行网点转型升级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也为国内其他商业银行网点的转型升级提供可行路径和保障对策参考。
张璐[8](2019)在《移动支付背景下工行S分行支付结算业务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近年来手机用户规模快速增长及网络普及率的提高,移动支付成为现金、银行卡等传统支付途径外的新兴支付方式,并且因操作便捷、可信度高受到大众的热捧,得到快速发展。移动支付的发展顺应新时期下结算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大众提供便利的同时,对商业银行传统的支付结算业务带来很大挑战。截至2019年4月末,工行S分行银联线下POS消费笔数较去年同期下降23.8%,ATM取款笔数较去年同期下降30.6%。传统支付结算业务量锐减直接导致S分行结算业务收入的下降,金融脱媒现象越来越突出。如何在当前移动支付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提出促进工行S分行支付结算业务持续有利的发展战略,是近年来S分行业务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根据工行S分行支付结算业务现状,从该行支付结算业务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着手总结业务发展的难点及原因。运用PEST分析理论、波特五力模型研究方法,针对目前支付结算业务存在的创新能力不足、支付流程繁琐、客户体验欠佳、竞争环境复杂、行业竞争激烈等发展问题,结合工行S分行自身商户资源丰富、实体服务网点多、前期在支付领域的探索等相对优势,制定增长型发展战略和差异化竞争战略。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服务营销组合的分析,从拓展服务渠道、加强产品创新、优化服务过程、推进服务展示四个方面制定S分行支付结算业务策略。本文站在商业银行的视角对支付结算业务进行了战略分析,既关注移动支付发展对S分行带来的不利和挑战,检视业务发展的问题和难点,同时关注市场变化带来的机遇,制定可行的发展战略,对S分行及同业银行结算业务发展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孔令剑[9](2019)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银联商务支付业务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第三方支付业务开始崛起,不断的给银行等金融机构带来冲击与震撼。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开展便捷了人们的消费生活,也方便了各类支付产品的出现,在第三方支付业务的浪潮中,也存在很多竞争压力,同质化产品严重,各类互联网金融机构竞争激烈,为此,在快速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下,第三方支付业务如何进一步开展业务、增强自身综合竞争实力非常重要。基于此,本文以银联商务支付产业发展战略为研究对象,借助战略管理理论、行业生命周期理论以及战略分析相关理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环境分析、五力模型、SWOT分析方法探讨银联商务支付业务的发展战略问题。研究发现:银联商务支付业务主要存在新商户贡献率低、产品发展结合不合理、盈利能力逐年下降、受体制影响大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支付业务功能不全、核心业务缺乏竞争力、市场敏感度差、银联商务的绩效管理不健全等。最后本文在银联商务环境分析、主要竞争对手分析、SWOT分析之后,从支付产品多元化、支付业务创新金融、系统智能化等方面提出银联商务支付业务发展战略设计。
谢世江[10](2019)在《我国商贸流通业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认为在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中,虽然流通业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度以及在国家产业体系中的重要性逐渐被全社会接受,流通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基础和先导性产业,但当前流通业的发展依然面临不少问题:降低流通成本的任务依然存在,流通效率亟待进一步提高;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个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和龙头企业规模依然差距较大等。与此同时,虽然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金融业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力稳步提升,但在近年经济下行的特殊背景下,金融业本身出现了“脱实向虚”等问题,金融功能的发挥与实体经济的实际需求出现脱节,金融业对实体企业输血造血的能力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实体经济发展遭遇的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在商贸流通业中也比较普遍,金融支持不足成为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国内贸易流通“十三五”发展规划》也指出,到2020年现代流通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与此同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已成为当前国家的现实选择,中央明确提出了一系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指导思想,比如“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本分”等。特别是2019年2月,中央明确提出“金融活,经济活;经济兴,金融兴;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要求“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这些最新的国家政策导向,为我国商贸流通业利用好金融资源实现快速变革发展提供了新机遇。然而,目前学界对金融与商贸流通业相互关系的研究还不多,且现有研究大多以理论探讨为主,量化分析非常稀少,对商贸流通业金融支持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的文献则更少。在此背景下,对我国商贸流通业的金融支持情况进行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较强的现实应用价值。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商贸流通业为研究对象,对我国商贸流通业的金融支持问题开展研究。在系统梳理商贸流通业与金融关系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历程和金融支持状况进行了论述,结合商贸流通业的产业特征以及发展阶段对其金融需求情况进行了分析,从功能视角就金融对商贸流通业的作用机理进行论述,对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机理以及在现实经济中的表现进行了比较,从产融结合模式的角度对商贸流通业的主要产融结合模式进行了分析。在以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实证的角度对商贸流通业的金融支持水平进行了测度,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金融支持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我国商贸流通发展需要金融支持。从行业特征来看,商贸流通业具有轻资产模式、低利润增长、规模经济的竞争方式、以中小企业为主等四方面特点;从产业发展阶段来看,我国商贸流通业在经历了 4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目前已进入新一轮的转型升级阶段;从国际竞争力来看,我国商贸流通业无论是面对国内市场的外资竞争还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均需要大量金融支持。这些情况决定了商贸流通业对金融的巨大需求。研究进一步发现,我国商贸流通业的金融支持不足主要表现在金融政策支持力度不足、金融支持供给规模不足、金融支持结构不合理三个方面。二、从金融深化的角度看,金融业对商贸流通业的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三方面。从金融功能的角度来看,金融业对商贸流通业的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资本形成、风险分散、激励约束以及信息揭示四个方面。不过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作用机理的侧重点存在一定差异,直接金融的作用机理突出体现在资本形成、风险分散以及信息揭示方面,而间接金融的作用机理突出体现在资本形成以及激励约束方面。三、我国金融发展对商贸流通业发展具有正向推动作用,不过金融规模、金融结构以及金融效率三方面对商贸流通业的促进作用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金融规模的作用较大,这说明我国对商贸流通业的金融支持并不存在过度发展的问题,金融业有必要进一步扩大对商贸流通业的资金供给规模;金融结构对商贸流通业也有显着正向冲击作用,但是作用程度小于金融规模;金融效率的作用相对最小。因此,改进对商贸流通业的金融支持,可以把重点放在扩大金融支持规模和提高直接金融占比上,而金融效率则可作为一个长期的方向。此外,国家财政支出也与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呈正相关的关系,启示我们合理利用政府财税收支政策来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四、从金融支持方式的作用程度来看,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对商贸流通业的推动作用存在显着差异。直接金融支持方面,回归结果显示总市值系数为0.55,这意味着当总市值增加1%时,企业总资产将增加0.55%,表明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直接金融支持体系对上市商贸企业发展产生较大推动效应。间接金融支持方面,回归结果显示应付利息系数为0.02,以信贷为主的间接金融体系对我国商贸流通发展支持程度明显小于直接金融。五、商贸流通业金融支持的影响因素方面,直接金融支持与间接金融支持的影响因子不一样,具体表现如下:(1)销售净利率对直接金融影响较大,影响系数达到2.69。但是销售净利率对间接金融的影响较小,且呈现负相关关系。(2)流动比率与直接金融支持成正相关,但与间接金融支持为负相关关系。(3)存货周转率与直接金融支持显着正相关,但与间接金融相关性不显着。(4)固定资产周转率对直接金融支持影响为负,近十年来我国经济整体处于下行阶段,固定资产周转率虽然提高,但是对整个直接融资市场的正向作用并未有效发挥。固定资产周转率与间接金融支持显着正相关,不过相关系数较低,仅为0.14%。值得注意的是,间接金融与固定资产装备化水平相关系数高达0.17,说明我国商贸流通业的间接金融存在过度依赖固定资产抵押担保的倾向。(5)营业收入增长率与直接金融支持正相关,与间接金融相关性不显着。(6)技术水平方面,无形资产比率与直接金融支持的相关系数为1.85,商贸企业的技术水平将显着提升直接融资水平。不过金融机构开展信贷业务时较少考虑该类指标,因此技术水平指标与间接金融相关性并不显着。(7)国家政策扶持方面,税费返还对直接金融影响不显着,但税费返还与间接金融正相关性,类似研究也发现政府补贴对企业价值有显着正向调节作用。(8)直接金融支持的影响因素比如技术进步、成长能力等具有长期性和渐进性,而间接金融支持的影响因素比如年度税收惠返还等则具有更多短期性质,商贸流通业的间接金融支持存在短视倾向。六、为提升金融业服务我国商贸流通业的能力和水平,可从五个方面入手:(1)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商贸流通业直接融资占比:(2)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减轻对固定资产抵押担保的依赖;(3)加强国家政策资金的扶持,完善补贴管理机制;(4)建设流通行业信用体系,提升行业信用评级;(5)加强技术创新;(6)加强流通企业供应链建设,发挥好供应链金融作用;(7)加强政策组合拳,提升政策的作用效力。本文成果可为流通主管部门以及金融主管决策部门制定商贸流通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也能为商贸流通企业以及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二、当前我国银行卡业发展的难点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前我国银行卡业发展的难点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 ——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回顾与评述 |
1.3.1 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 |
1.3.2 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相关文献 |
1.3.3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相关文献 |
1.3.4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模式及政策措施研究 |
1.3.5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数据来源 |
1.5 研究框架与路线 |
1.5.1 研究框架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创新与局限 |
1.6.1 研究的创新 |
1.6.2 存在的局限 |
第2章 理论回顾与借鉴 |
2.1 金融中介理论 |
2.1.1 交易成本理论 |
2.1.2 信息不对称论理论 |
2.1.3 风险管理理论 |
2.1.4 简要评述 |
2.2 金融发展理论 |
2.2.1 金融结构理论 |
2.2.2 金融深化理论 |
2.2.3 金融功能理论 |
2.2.4 普惠金融理论 |
2.2.5 简要评述 |
2.3 经济增长理论 |
2.3.1 新古典增长理论 |
2.3.2 内生增长理论 |
2.3.3 包容性增长理论 |
2.3.4 简要评述 |
2.4 网络经济理论 |
2.4.1 网络商品理论 |
2.4.2 双边市场理论 |
2.4.3 长尾理论 |
2.4.4 简要评述 |
第3章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理论框架及研究假说 |
3.1 核心概念界定与辨析 |
3.1.1 数字金融 |
3.1.2 农民收入增长 |
3.2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间接作用机理 |
3.2.1 农户创业 |
3.2.2 经济增长 |
3.3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直接作用机理 |
3.4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作用与空间溢出机理 |
3.4.1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作用机理 |
3.4.2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人力资本门槛作用机理 |
3.4.3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溢出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数字金融的特征事实与农民收入增长分析 |
4.1 数字金融的业务形态 |
4.1.1 网络支付 |
4.1.2 网络融资 |
4.1.3 财富管理 |
4.1.4 网络保险 |
4.1.5 互联网征信 |
4.2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特征 |
4.2.1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脉络 |
4.2.2 中国数字金融指标体系 |
4.2.3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特征评价 |
4.3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问题及趋势 |
4.3.1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问题 |
4.3.2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趋势 |
4.4 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演变历程 |
4.4.1 超常规增长阶段(1978-1984 年) |
4.4.2 波动低速增长阶段(1985-2003 年) |
4.4.3 高速增长阶段(2004-2012 年) |
4.4.4 新常态增长阶段(2013-2019 年) |
4.5 农民收入增长的结构变化 |
4.5.1 农民收入结构变化 |
4.5.2 结构变动的收入增长贡献 |
4.5.3 农民收入的形态结构分析 |
4.6 农民收入增长的地区差异及空间分布特征 |
4.6.1 各地区农民收入增长时期差异 |
4.6.2 农民收入增长的变异系数分析 |
4.6.3 四大区域的农民收入增长差异 |
4.6.4 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分布特征 |
4.7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的相关分析 |
4.7.1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分析 |
4.7.2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
4.7.3 数字金融与各区域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总效应分析 |
5.1 引言 |
5.2 模型构建、变量选取与估计策略 |
5.2.1 模型构建 |
5.2.2 变量选取 |
5.2.3 估计策略 |
5.3 计量结果分析 |
5.3.1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 |
5.3.2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结构 |
5.3.3 区域差异分析 |
5.3.4 分位数回归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及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6.1 引言 |
6.2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效应分析 |
6.2.1 模型与变量 |
6.2.2 数字金融门槛效应结果分析 |
6.2.3 人力资本门槛效应结果分析 |
6.3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6.3.1 空间相关性检验 |
6.3.2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
6.3.3 空间计量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经济增长渠道 |
7.1 引言 |
7.2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与统计分析 |
7.2.1 模型设定 |
7.2.2 变量选择 |
7.2.3 统计分析 |
7.3 数字金融与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 |
7.3.1 基于总体样本的计量分析 |
7.3.2 基于细分样本的计量分析 |
7.4 数字金融、经济增长与农民收入增长的计量分析 |
7.4.1 数字金融、经济增长与农民收入增长 |
7.4.2 拓展性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农户创业渠道 |
8.1 引言 |
8.2 模型、变量与数据 |
8.2.1 模型设定 |
8.2.2 变量选择 |
8.2.3 数据来源 |
8.2.4 描述性统计 |
8.3 数字金融与农户家庭增收 |
8.3.1 数字金融使用与农户家庭增收 |
8.3.2 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农户家庭增收的溢出效应 |
8.3.3 农户家庭异质性分析 |
8.4 作用机制分析 |
8.4.1 数字金融与农户创业活动 |
8.4.2 数字金融与农户创业绩效 |
8.4.3 拓展性讨论:数字金融与农户非农就业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推进农村数字金融有效普及 |
9.2.2 加快数字金融发展 |
9.2.3 完善数字金融监管 |
9.2.4 加强消费权益保护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2)S农商银行绩效考核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基础理论与主要方法 |
2.1 绩效考核的概念 |
2.2 绩效考核的基础理论 |
2.2.1 目标管理理论 |
2.2.2 360度绩效考核理论 |
2.3 绩效考核的主要方法 |
2.3.1 关键绩效指标法 |
2.3.2 目标管理法 |
2.3.3 层次分析法 |
2.3.4 360度绩效评估法 |
2.4 本章小结 |
3 S农商银行绩效考核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3.1 S农商银行基本情况 |
3.1.1 S农商银行简介 |
3.1.2 S农商银行组织架构 |
3.2 S农商银行绩效考核的总体情况分析 |
3.2.1 S农商银行网点的季度、年度绩效考核 |
3.2.2 S农商银行网点员工月度、季度、年度绩效考核 |
3.3 关于S农商银行绩效考核现状的调查 |
3.3.1 S农商银行基于调查问卷的调查 |
3.3.2 S农商银行绩效考核现状基于访谈调查 |
3.4 S农商银行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
3.4.1 员工对绩效考核方案认识不足 |
3.4.2 绩效考核指标选择与权重确定存在问题 |
3.4.3 绩效考核主体与周期存在问题 |
3.4.4 上下级间沟通和反馈不足 |
3.4.5 绩效考核结果未能有效应用 |
3.5 S农商银行绩效考核问题的成因分析 |
3.5.1 缺乏长期战略规划 |
3.5.2 思想上不重视 |
3.5.3 员工素质低 |
3.6 本章小结 |
4 S农商银行绩效考核体系优化 |
4.1 绩效考核体系优化目的及原则 |
4.1.1 绩效考核体系优化目的 |
4.1.2 绩效考核体系优化原则 |
4.2 S农商银行绩效考核指标、权重优化设计 |
4.3 S农商银行绩效考核办法补充优化设计 |
4.4 S农商银行绩效考核主体、考核周期的优化设计 |
4.4.1 S农商银行绩效考核主体优化设计 |
4.4.2 S农商银行绩效考核周期优化设计 |
4.5 S农商银行网点、网点员工绩效考核优化设计 |
4.5.1 S农商银行网点绩效考核优化设计 |
4.5.2 S农商银行网点员工绩效考核优化设计 |
4.6 S农商银行绩效考核双向沟通方案优化设计 |
4.7 S农商银行绩效考核结果应用性的优化设计 |
4.8 本章小结 |
5 保障措施 |
5.1 思想与组织保障 |
5.2 持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
5.3 全面提升员工素质 |
5.4 构建信息化平台 |
5.5 强化考核结果应用 |
5.6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3)W银行信用卡业务政府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简要述评 |
三、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信用卡 |
(二)信用卡业务 |
(三)政府监管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
(二)信用脆弱理论 |
(三)政府监管理论 |
第二章 W银行信用卡业务政府监管现状 |
一、W银行信用卡业务现状 |
(一)W银行概述 |
(二)W银行信用卡业务现状 |
(三)W银行信用卡用户特点分析 |
二、W银行信用卡政府监管的主体 |
(一)中国人民银行及各分支机构 |
(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各监管机构 |
三、政府监管的法律依据 |
四、W银行信用卡政府监管的必要性分析 |
(一)有利于创造良好的信用卡用卡环境 |
(二)有利于W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健康发展 |
(三)有利于提升W银行信用卡业务盈利能力 |
五、W银行信用卡政府监管的内容 |
(一)市场准入监管 |
(二)信用卡业务营运活动的监管 |
六、政府监管的执行方式和流程 |
(一)非现场方式监管 |
(二)现场方式监管 |
七、政府监管的效果 |
第三章 W银行信用卡业务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一、W银行信用卡业务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 |
(一)信用卡业务政府监管信用体系建设信息不充分 |
(二)信用卡业务政府监管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 |
(三)信用卡业务政府监管缺乏预警 |
(四)信用卡业务政府监管手段落后 |
二、W银行信用卡业务政府监管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信用卡业务政府监管法律法规不健全 |
(二)信用卡业务政府监管体制不完善 |
(三)信用卡业务政府社会征信体系建设滞后 |
(四)信用卡业务政府监管技术滞后 |
(五)对信用卡业务政府监管的保障措施不足 |
第四章 完善信用卡业务政府监管的建议 |
一、完善信用卡业务政府监管法律法规 |
(一)提升现有规章的法律层次 |
(二)提升相关法律制度精细化程度 |
二、完善信用卡业务政府监管机制 |
(一)建立多位一体的监督管理机制 |
(二)建立专业监督管理风控团队 |
三、完善征信体系建设 |
(一)构建和规范征信市场 |
(二)加强对信用卡持卡人的征信教育 |
四、改进监管技术手段 |
(一)完善信用卡业务的信用风险防范措施 |
(二)完善信用卡业务的监管方式 |
(三)完善信用卡业务的催收体系 |
五、落实信用卡业务政府监管保障措施 |
(一)建立应急保障措施和应急机制 |
(二)配套必要资金、政策保障监管业务开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4)中国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研究 ——基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基本思路与框架结构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互联网金融理论追源与梳理 |
2.1.1 政治经济学货币理论 |
2.1.2 马克思关于虚拟资本和实体经济的相关论述 |
2.1.3 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理论 |
2.1.4 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与深化理论 |
2.1.5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
2.2 互联网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定义与界定 |
2.2.1 互联网金融的定义与界定 |
2.2.2 实体经济的定义界定、功能与特征 |
2.3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2.3.1 国内研究综述 |
2.3.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3章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演进 |
3.1 互联网金融的政治经济学解析 |
3.1.1 互联网金融的货币功能属性 |
3.1.2 互联网金融的信用功能 |
3.1.3 互联网金融虚拟经济特性 |
3.2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演进阶段 |
3.2.1 货币形式的演变和互联网金融模式业态 |
3.2.2 20世纪90年代至2001年银行电子化阶段 |
3.2.3 2002年至2012年成熟的第三方支付阶段 |
3.2.4 2013年至今的金融全领域阶段 |
3.3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演进特征 |
3.3.1 互联网金融依托于实体经济基础 |
3.3.2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具有创新性和递进性 |
3.3.3 互联网金融不同模式服务实体经济具有差异化影响 |
3.4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演进中的显着模式 |
3.4.1 第三方支付模式下银行卡跨越和交易去现金化 |
3.4.2 大数据下的征信——社会信用体系的重构 |
3.4.3 金融混业经营——大型互联网金融巨头企业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逻辑 |
4.1 互联网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政治经济学逻辑 |
4.1.1 互联网金融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
4.1.2 互联网金融过度虚拟化下的“脱实向虚” |
4.2 实体经济“旺盛”需求与传统金融供给缺陷的现实矛盾 |
4.2.1 实体经济中宏观和微观金融需求 |
4.2.2 传统金融体系下的金融供给缺陷 |
4.3 内生与外生条件的驱动和金融资源优化配置 |
4.3.1 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内生驱动条件 |
4.3.2 技术的外生驱动条件 |
4.3.3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合规运行与防范“脱实向虚” |
4.3.4 实体经济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与效应 |
5.1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优势 |
5.1.1 降低交易成本与提高资金效率 |
5.1.2 扩大金融覆盖和激发市场内生需求 |
5.1.3 推动金融市场利率改革 |
5.2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实现路径 |
5.2.1 传统金融的延伸——金融互联网化 |
5.2.2 互联网融资模式——新型投融资平台 |
5.2.3 兼具效率与便捷的金融支付——以第三方支付为代表 |
5.2.4 技术升级的金融新形态——大数据金融和云计算金融 |
5.3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外部效应 |
5.3.1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外部正效应 |
5.3.2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外部负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实证分析 |
6.1 实证分析的研究设计与指标选取 |
6.1.1 研究基础与设计 |
6.1.2 指标选取原则 |
6.1.3 研究指标的选取 |
6.2 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
6.2.1 研究模型的构建 |
6.2.2 相关数据的来源和说明 |
6.2.3 实证分析研究 |
6.3 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影响分析和结论 |
6.3.1 互联网金融要素影响分析 |
6.3.2 非互联网金融相关要素影响分析 |
6.3.3 实证研究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7章 国外经验借鉴与对策建议 |
7.1 国外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经验借鉴 |
7.1.1 实行严格市场准入原则和审慎监管制度 |
7.1.2 制定健全规范的法律体系 |
7.1.3 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 |
7.1.4 服务科技创新型企业 |
7.2 我国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对策建议 |
7.2.1 强化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软硬件基础建设 |
7.2.2 加强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全过程监管 |
7.2.3 完善政策和机制引导互联网金融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
本章小结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5)中俄跨境电商平台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以速卖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跨境电商的相关概述与理论基础 |
2.1 跨境电商的相关概述 |
2.1.1 跨境电商的特点与优势 |
2.1.2 跨境电商的类型 |
2.1.3 跨境电商的发展趋势 |
2.2 跨境电商的理论基础 |
2.2.1 聚集理论 |
2.2.2 新贸易理论 |
2.2.3 交易成本理论 |
第三章 中俄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 |
3.1 中俄跨境电商的相关政策支持 |
3.2 中俄跨境电商的市场交易规模 |
3.3 中俄跨境电商的商品种类分布 |
3.4 中俄跨境电商的主流支付方式 |
3.5 中俄跨境电商的主要物流模式 |
第四章 中俄跨境电商平台存在的问题 |
4.1 中俄跨境电商中海关、检验检疫等通关环节效率不高 |
4.1.1 中俄通关困难 |
4.1.2 中国海关对电商通关监管难度较大 |
4.1.3 检验检疫环节监管困境造成的效率低下 |
4.2 中俄跨境电商信用体系与争端解决机制不健全 |
4.2.1 跨境电商信用体系不健全 |
4.2.2 跨境电商争端解决机制不健全 |
4.3 中俄跨境电商物流成本高且效率低 |
4.4 中俄跨境电商相关专业人才匮乏 |
第五章 中俄跨境电商平台案例分析——以速卖通为例 |
5.1 速卖通中俄跨境电商业务的商品种类与产业结构 |
5.2 速卖通中俄跨境电商业务的信用体系与争端解决机制 |
5.3 速卖通中俄跨境电商的物流方案 |
5.4 速卖通中俄跨境电商业务的支付模式 |
5.4.1 跨境业务的支付方式 |
5.4.2 跨境业务的支付流程 |
第六章 优化中俄跨境电商平台发展的措施 |
6.1 建立水平型与垂直型对俄跨境电商平台 |
6.1.1 建立水平型对俄跨境电商平台改善商品行业结构 |
6.1.2 建立垂直型对俄跨境电商平台提升品牌效应 |
6.2 优化中俄电商通关服务以提高通关效率 |
6.2.1 与俄海关加强合作提高通关效率 |
6.2.2 规范对俄出口商品的检验检疫标准 |
6.3 健全中俄跨境电商的信用体系与争端解决机制 |
6.3.1 健全跨境电商平台与商家的信用准入制度 |
6.3.2 健全与完善中俄跨境电商的争端解决机制 |
6.4 探索出更符合中俄特点的物流模式 |
6.4.1 探索多种物流联合模式 |
6.4.2 培育专业化的跨境物流公司 |
6.5 培养中俄跨境专项人才与团队 |
6.5.1 开展中俄合办的人才培养机构 |
6.5.2 开办从业人员在职培训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
6.5.3 建立外来人才引入机制吸收优质人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民生银行C分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之处 |
第2章 信用卡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
2.1 信用卡相关概念 |
2.1.1 信用卡概念 |
2.1.2 信用卡风险概念与特征 |
2.1.3 信用卡风险种类 |
2.2 信用卡风险管理理论 |
2.2.1 风险管理理论 |
2.2.2 信用卡风险管理特性 |
2.2.3 信用卡风险管理方法 |
2.3 信用卡风险管理流程及目标 |
2.3.1 信用卡风险管理流程 |
2.3.2 信用卡风险管理目标 |
第3章 民生银行C分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民生银行C分行信用卡风险管理基本情况 |
3.1.1 民生银行C分行信用卡中心简介 |
3.1.2 民生银行C分行信用卡风险管理流程 |
3.2 民生银行C分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现状 |
3.2.1 民生银行C分行信用卡贷前风险管理现状 |
3.2.2 民生银行C分行信用卡贷中风险管理现状 |
3.2.3 民生银行C分行信用卡贷后风险管理现状 |
3.3 民生银行C分行信用卡风险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
3.3.1 民生银行C分行信用卡风险管理贷前问题原因分析 |
3.3.2 民生银行C分行信用卡风险管理贷中问题原因分析 |
3.3.3 民生银行C分行信用卡风险管理贷后问题原因分析 |
3.3.4 民生银行C分行信用卡风险管理外部问题原因分析 |
第4章 民生银行C分行信用卡风险管理典型案例分析 |
4.1 民生银行C分行信用卡风险客户的违约管理案例分析 |
4.1.1 信用卡违约风险产生过程分析 |
4.1.2 信用卡违约风险启示 |
4.2 民生银行C分行信用卡风险客户的守约管理案例分析 |
4.2.1 信用卡守约管理案例产生过程分析 |
4.2.2 信用卡守约管理风险启示 |
4.3 风险案例总结和思考 |
第5章 民生银行C分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
5.1 民生银行C分行信用卡风险的贷前管理 |
5.1.1 管理理念与风险文化制度建设 |
5.1.2 个人信息系统完善 |
5.1.3 把控贷前审核重要关口 |
5.1.4 增强员工的风险意识 |
5.2 民生银行C分行信用卡风险的贷中管理 |
5.2.1 加强用卡安全管理 |
5.2.2 动态风险监控系统提升 |
5.2.3 定期核查客户征信信息 |
5.2.4 加强特约商户风险管理 |
5.3 民生银行C分行信用卡风险的贷后管理 |
5.3.1 提高逾期管理效率 |
5.3.2 高效催收时间管理 |
5.3.3 优化催收流程 |
5.3.4 提升催收人员的整体素质 |
5.3.5 推动不良资产核销管理 |
5.3.6 加快不良资产证券化 |
第6章 民生银行C分行信用卡风险管理保障措施 |
6.1 贷前管理保障 |
6.1.1 信息技术的创新 |
6.1.2 征信体系的完善 |
6.1.3 信用卡法律法规的健全 |
6.2 贷中管理保障 |
6.3 贷后管理保障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国银行HD分行网点转型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综述 |
2.1 企业再造理论 |
2.2 新网点主义理论 |
2.3 银行再造理论 |
2.4 网点转型升级概念厘定 |
2.5 小结 |
第3章 中国银行HD分行网点经营现状及问题 |
3.1 中国银行HD分行简介 |
3.2 中国银行HD分行网点经营现状 |
3.2.1 整体发展势头向好 |
3.2.2 网点转型升级的尝试 |
3.2.3 网点及其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 |
3.3 小结 |
第4章 中国银行HD分行网点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4.1 内部低效网点较多,必须寻求转型升级 |
4.2 外部挑战日益增强,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
4.2.1 经济环境: 压力仍在,潜力巨大 |
4.2.2 监管政策: 强化监管、协同监管 |
4.2.3 银行同业: 加快布局、竞争激烈 |
4.2.4 互联网机构: 不断创新、冲击强力 |
4.2.5 客户偏好: 差异需求,倾向多元 |
4.3 网点转型升级可行性分析 |
4.3.1 技术条件具备,物质保障充分 |
4.3.2 不良贷款减少,风险管控提升 |
4.3.3 业务指标回升,发展机遇显现 |
4.4 小结 |
第5章 中国银行HD分行网点转型升级的目标、原则及实现 |
5.1 网点转型升级的目标及原则 |
5.1.1 网点转型升级的目标 |
5.1.2 网点转型升级的原则 |
5.2 网点发展理念由“增规模”转为“增效益” |
5.3 推动“智能化”、“差异化”、“多元化”发展路径 |
5.3.1 全部网点升级为智能网点,再造客户服务流程 |
5.3.2 打造全能、轻型、特色三类网点,提升网点营销效能 |
5.3.3 以聚合支付、生态圈建设推动业务多元化,长久增加网点效益 |
5.4 网点转型升级的保障对策 |
5.4.1 严格考核机制,确保目标落地 |
5.4.2 严格风险管控,实现不良贷款压降 |
5.4.3 严格内控管理及案件防范,以从严问责促制度落实 |
5.4.4 严格人力资源管理,加强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 |
5.4.5 严格服务和形象管理,快速提升社会形象,打造品牌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移动支付背景下工行S分行支付结算业务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综合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移动支付概念 |
2.1.2 移动支付类型 |
2.1.3 移动支付主流经营模式与支付流程 |
2.1.4 第三方支付盈利模式 |
2.1.5 银行中间业务与支付结算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PEST分析理论 |
2.2.2 波特五力模型 |
2.2.3 SWOT分析理论 |
第3章 工行S分行支付结算业务发展内部环境分析 |
3.1 工行S分行支付结算业务发展情况 |
3.1.1 结算业务发展理念 |
3.1.2 支付结算发展情况 |
3.2 移动支付为工行S分行支付结算业务带来的影响 |
3.2.1 移动支付对银行传统业务整体的影响 |
3.2.2 移动支付对S分行支付结算业务办理渠道的影响 |
3.2.3 移动支付对S分行支付结算客户的影响 |
3.2.4 移动支付对S分行支付结算交易量的影响 |
3.2.5 移动支付对S分行支付结算账户形态的影响 |
3.2.6 移动支付对S分行线上营销模式的影响 |
3.2.7 移动支付对结算业务带来新的风险 |
3.3 工行S分行支付结算业务发展难点及原因 |
3.3.1 支付结算产品发展难点及原因 |
3.3.2 支付结算客户发展难点及原因 |
3.3.3 支付结算风险管理难点及原因 |
第4章 工行S分行支付结算业务发展外部环境分析 |
4.1 工行S分行支付结算业务PEST分析 |
4.1.1 政策法律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社会环境分析 |
4.1.4 技术环境分析 |
4.2 工行S分行支付结算业务行业环境分析 |
4.2.1 工行S分行支付结算行业内竞争者 |
4.2.2 工行S分行支付结算潜在竞争对手进入威胁 |
4.2.3 工行S分行支付结算业务购买者议价的能力 |
4.2.4 工行S分行支付结算供应商议价的能力 |
4.2.5 工行S分行支付结算业务替代品威胁 |
第5章 工行S分行支付结算业务发展战略分析 |
5.1 工行S分行支付结算业务机会威胁分析 |
5.1.1 S分行支付结算业务机会分析 |
5.1.2 S分行支付结算业务威胁分析 |
5.2 工行S分行支付结算业务优势劣势分析 |
5.2.1 S分行支付结算业务发展的相对优势 |
5.2.2 S分行支付结算业务发展的相对劣势 |
5.3 工行S分行基于SWOT的发展战略分析 |
5.3.1 S SO战略 |
5.3.2 S WO战略 |
5.3.3 S ST战略 |
5.3.4 S WT战略 |
5.4 工行S分行支付结算业务战略选择 |
5.4.1 S分行总体业务战略定位 |
5.4.2 S分行竞争战略选择 |
5.5 工行S分行支付结算业务发展重点策略 |
5.5.1 服务渠道方面 |
5.5.2 结算产品方面 |
5.5.3 服务过程方面 |
5.5.4 服务展示方面 |
第6章 工行S分行支付结算业务发展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
6.1 建立业务推动组织 |
6.2 完善业务考核体系 |
6.3 加强业务风险管理 |
6.3.1 有序开展支付行业创新 |
6.3.2 动态监测和跟踪交易情况 |
6.3.3 做好风险防控业务宣传和培训工作 |
6.4 加大资源配置力度 |
6.4.1 培养核心人才 |
6.4.2 加大财务资源配置 |
第7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银联商务支付业务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基本思路与框架结构 |
1.3.1 基本思路 |
1.3.2 框架结构 |
1.4 本文的贡献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互联网金融 |
2.1.2 第三方支付 |
2.2 理论基础 |
2.2.1 战略管理理论 |
2.2.2 行业生命周期理论 |
2.2.3 战略分析相关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相关研究 |
2.3.3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互联网背景下银联商务支付业务现状、问题与成因 |
3.1 银联商务基本情况 |
3.1.1 基本概况 |
3.1.2 组织架构 |
3.1.3 人力资源情况 |
3.1.4 企业文化与品牌情况 |
3.2 银联商务支付业务现状分析 |
3.2.1 银行卡网上支付业务 |
3.2.2 企业账户网上支付 |
3.2.3 代收付 |
3.2.4 电话预授权支付 |
3.2.5 “银联通”基金业务 |
3.3 银联商务支付业务当前存在的问题 |
3.3.1 新商户的贡献率低 |
3.3.2 产品发展结构不合理 |
3.3.3 盈利能力逐年下降 |
3.3.4 受体制影响巨大 |
3.4 银联商务支付业务存在问题的成因 |
3.4.1 支付业务功能不全 |
3.4.2 公司的核心业务缺乏竞争力 |
3.4.3 产品创新的市场敏感度较差 |
3.4.4 公司的绩效管理仍有待加强 |
第四章 互联网背景下银联商务支付业务发展战略分析与选择 |
4.1 银联商务竞争环境分析 |
4.1.1 潜在进入者 |
4.1.2 供应方议价能力 |
4.1.3 买方议价能力 |
4.1.4 现有竞争者的威胁 |
4.1.5 替代品的威胁 |
4.2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4.2.1 支付宝 |
4.2.2 财付通 |
4.2.3 快钱 |
4.3 银联商务支付业务SWOT分析 |
4.3.1 与主要竞争对手的对比分析 |
4.3.2 SWOT分析总结 |
4.4 银联商务支付业务发展战略选择 |
4.4.1 发展战略选择的依据 |
4.4.2 发展战略选择结果 |
4.5 银联商务支付业务发展战略设计 |
4.5.1 支付产品多元化 |
4.5.2 支付业务创新金融 |
4.5.3 系统智能化 |
第五章 银联商务支付产业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人力资源保障 |
5.1.1 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
5.1.2 健全内部激励体系 |
5.1.3 加强内部培训 |
5.1.4 优化绩效考核制度 |
5.2 组织架构保障 |
5.3 财务管理保障 |
5.3.1 建立财务全面预算控制制度 |
5.3.2 完善财务管理体系 |
5.3.3 实施各分公司经营业绩考核办法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我国商贸流通业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商贸流通业的界定 |
1.2.2 金融支持相关概念 |
1.3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3.1 研究目标与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框架 |
1.3.4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 |
2.1.2 金融发展与商贸流通发展 |
2.1.3 金融支持与产业生命周期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外文献 |
2.2.2 国内文献 |
2.2.3 文献评价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商贸流通业金融支持现状分析 |
3.1 商贸流通业发展历程及金融支持概况 |
3.1.1 现代流通起步阶段与金融支持 |
3.1.2 现代流通快速发展阶段与金融支持 |
3.1.3 现代流通转型升级阶段与金融支持 |
3.2 商贸流通业的金融需求分析 |
3.2.1 商贸流通业产业特征与金融需求 |
3.2.2 商贸流通业发展阶段与金融需求 |
3.2.3 商贸流通业国际竞争力与金融需求 |
3.3 金融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金融支持政策力度不足 |
3.3.2 金融支持规模不足 |
3.3.3 金融支持结构不合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金融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机理分析 |
4.1 分析金融作用机理的不同视角 |
4.1.1 投入产出视角 |
4.1.2 供需视角 |
4.1.3 金融深化视角 |
4.1.4 金融功能视角 |
4.2 金融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
4.2.1 直接金融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
4.2.2 间接金融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
4.2.3 直接金融支持与间接金融支持作用机理比较 |
4.3 金融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机理分析框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商贸流通业产融结合模式分析 |
5.1 产融结合相关概念 |
5.2 产融结合的理论基础 |
5.3 产融结合模式及其分类 |
5.4 我国商贸流通业产融结合模式 |
5.4.1 类金融模式 |
5.4.2 服务型模式 |
5.4.3 股权型模式 |
5.4.4 金控平台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金融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
6.1 研究设计 |
6.1.1 研究方法 |
6.1.2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
6.1.3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
6.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2.1 描述性统计 |
6.2.2 回归结果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支持商贸流通业的比较分析 |
7.1 研究设计 |
7.1.1 研究方法 |
7.1.2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
7.1.3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
7.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7.2.1 描述性统计 |
7.2.2 模型检验与模型类型的选择 |
7.2.3 回归结果及分析 |
7.2.4 稳健性检验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商贸流通业金融支持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8.1 研究设计 |
8.1.1 研究方法 |
8.1.2 变量选择 |
8.1.3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
8.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8.2.1 描述性统计 |
8.2.2 模型检验与模型类型的选择 |
8.2.3 回归结果及分析 |
8.2.4 稳健性检验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对策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对策建议 |
9.2.1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商贸流通业直接融资占比 |
9.2.2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减轻对固定资产抵押担保的依赖 |
9.2.3 加强国家政策资金的扶持,完善补贴管理机制 |
9.2.4 建设强大信用支撑体系,提升商贸流通业的信用评级 |
9.2.5 加强技术创新,提升流通企业融资水平 |
9.2.6 加强流通企业供应链建设,发挥好供应链金融作用 |
9.2.7 加强政策组合拳,提升政策作用的效力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2017商贸流通业上市公司样本名单 |
附录B 2008-2017商贸流通业上市公司样本名单 |
附录C 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实证分析的单位根检验 |
附录D 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实证分析的协整检验 |
附录E 金融支持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的单位根检验 |
附录F 金融支持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的协整检验 |
附录G 金融支持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当前我国银行卡业发展的难点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 ——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D]. 王永仓. 西南大学, 2021(01)
- [2]S农商银行绩效考核体系优化研究[D]. 李颖.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3]W银行信用卡业务政府监管研究[D]. 郑蕙欣.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4]中国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研究 ——基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D]. 郭建辉. 吉林大学, 2020(01)
- [5]中俄跨境电商平台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以速卖通为例[D]. 张唯. 天津商业大学, 2020(12)
- [6]民生银行C分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研究[D]. 李冲猛.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7]中国银行HD分行网点转型升级研究[D]. 孟伟. 河北工程大学, 2019(02)
- [8]移动支付背景下工行S分行支付结算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 张璐.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9]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银联商务支付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 孔令剑. 西北大学, 2019(04)
- [10]我国商贸流通业的金融支持研究[D]. 谢世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