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知科学研究纲领的困境与走向(论文文献综述)
吴戈[1](2021)在《人工智能视域下语义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56年达特茅斯召开的计算机科学会议标志着人工智能的诞生,在人工智能的前进道路上,始终伴随着争论和质疑。人工智能在学习和识别领域确实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同样也面对着棘手的难题,比如机器翻译的出现造成了的复杂性语义难以解决的问题。近些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大数据云计算的广泛应用,丰富了智能算法的可能性,人工智能的研究成为重头戏。语义问题是人工智能面对的困境之中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难题。人工智能上个世纪自然语言处理领域遭遇的发展瓶颈表明,语义问题是限制人工智能施展拳脚的核心原因。智能机器不能实现语义内容,单纯的句法操作只是数据层面的解答,不涉及理解。人工智能机器翻译的语义实现是技术领域必须要解决的困难,而语义问题也成为哲学领域争论不休的焦点。本文试图在探寻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厘清语义问题的相关概念与内容,在发掘人工智能语义问题研究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梳理语义问题的产生逻辑并尝试给出解决方向。本文主要有五个部分的内容:首先绪论部分主要以人工智能语义问题的研究缘由为思路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内容;同时进一步梳理国内外针对人工智能及其相关研究的现状以及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创新点等内容。其次第二部分介绍人工智能及其相关理论背景,按照智能观念的历史渊源、人工智能的研究进路以及人工智能语义问题的厘清三个方面对人工智能及语义问题进行理论背景的介绍。首先按照时间线索,分别从古希腊哲学、近代哲学以及现代计算机三个层面探讨智能观念的产生发展和实现。人工智能的研究进路部分主要以人工智能的三种研究纲领为线索,通过符号主义、联结主义,以及行为主义三种不同研究纲领的对照来发掘人工智能研究发展进路的内在逻辑。最后是论文的题眼部分,对人工智能的语义问题做出论述与厘清,分析语义问题的成因。之后是第三部分论述人工智能领域的语义探索。首先自然语言处理的发展为线索,介绍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随后梳理了机器翻译的出现和发展过程并探讨了机器翻译与语言游戏的关系。通过对自然语言处理发展过程的追溯和对机器翻译遭遇的困境讨论,厘清语言处理经历的两次转向:从自然语言处理到形式语言分析,再由形式语言分析到语义化实现。最后展现人工智能领域对语义问题的数据解答办法。第四部分对照第三部分,论述哲学界对人工智能语义问题的争论。首先从哲学对语义程序的批判开始,随后对机器翻译的相关问题进行哲学反思,机器翻译的出现以及瓶颈都对语义问题产生了较大影响。最后着重以塞尔的中文屋实验为背景,分析哲学界对于语义问题的争论。数据还是理解?这是人工智能领域和哲学界对于语义问题的最大分歧。受限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思路,语义问题的解决前景似乎并不明朗。第五部分人工智能语义问题的解决思路。这是本文针对人工智能语义问题给出的解决方向,分别从技术实现、语言学和认识神经科学的角度寻求问题的答案。自然语言处理的技术突破,普遍语义理论的构建以及系统智能观的确立,都给人工智能语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性方向。最后是结语部分。人工智能语义问题是人工智能发展道路上必须要解决的难题。哲学界和计算机界对于人工智能语义问题的不同看法源于不同学术传统造成的不同视角。我们需要哲学对智能问题和语义问题的高屋建瓴,同时也需要科学领域人工智能技术进步的脚踏实地。哲学对于人工智能语义问题的质疑或许在将来会被人工智能的技术进展所克服;同样哲学也许在未来对语义问题会有新的见解。无论如何语义问题既是人工智能实现突破的客观挑战也是语言哲学发展的不竭动力。
刘晓力[2](2020)在《哲学与认知科学交叉融合的途径》文中提出在广义涉身认知理论的背景下,对认知科学最具代表性也是当前最为活跃的认知心理学、脑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三条路径几个焦点问题的考察,能揭示出这些路径所面对的理论困境及其可能的出路。对于认知心理学的表征问题而言,除了命题式表征,可以承认以身体为基础的知觉表征作为原初表征在基底层提供认知与行动的因果说明;对于脑神经科学而言,主张破解意识难题可行的路线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综合研究;对于人工智能而言,倡导借鉴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的方法去建构心智的认知架构,未来既满足人类价值也兼顾机器利益的可信赖的道德主体应当是人—机交融的延展认知系统。在这些考察过程中可以看出,哲学与前沿的认知科学在某种条件下既构成双向挑战的态势,又具有双向推进科学和哲学发展的效应,这种效应为实现哲学与认知科学的交叉融合提供了重要启示。
於春[3](2020)在《传播中的离身与具身:人工智能新闻主播的认知交互》文中研究指明离身认知与具身认知在认知科学与人工智能中极为重要,但在新闻传播研究中少有理论关注。本文试图描述离身认知与具身认知的思想渊源、迭代缘由、理论主张以及二者的交互趋势。分析认为,作为认知科学与人工智能在新闻播报领域的典型应用之一,人工智能新闻主播源于离身认知,日益走向具身认知,不断尝试两种认知的交互融合;人工智能新闻主播持续创新的关键因素包括:具身性、情境认知、认知发展与动力系统。据此提出,离身认知与具身认知需要不断向前,放下非此即彼,走向更高阶交互的亦此亦彼,这是优化人工智能新闻主播的可能进路,也有益于媒介进化视域中人工智能与人类智慧的未来共处。
刘燊[4](2020)在《具身—生成认知模型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认知科学哲学的框架下、以情绪入手,通过对当前第二代认知科学内部的争议进行剖析并论证了以“具身—延展认知”为基础的融合心智的局限,以及采用实验哲学的方法论证了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内核是“具身—生成认知”而不是“具身—延展认知”,最终构建了一个基于情绪的“具身一生成认知”模型并论证了其合理性。总体而言,本文聚焦如下四个关键问题:第一,认知科学哲学研究范式从第一代认知科学发展为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原因;第二,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哲学基础、研究现状及其对第一代认知科学的批判;第三,第二代认知科学存在的问题和内部分歧的解决方法以及融合心智的局限;第四,基于情绪的“具身—生成认知”假设的提出和模型的构建及合理性论证。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围绕第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介绍了认知科学哲学第一种研究范式即第一代认知科学的相关内容,包括:第一代认知科学兴起的内部原因和外在原因、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哲学渊源和哲学基础、第一代认知科学的贡献、第一代认知科学面临的困境以及认知科学哲学研究范式的转变等。其次,围绕第二个关键问题,本文介绍了认知科学哲学第二种研究范式即第二代认知科学的相关内容,包括:采用科学计量学的手段对第二代认知科学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预测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走向、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哲学基础、第二代认知科学的科学基础、具身认知的研究现状和研究取向、生成认知的研究现状和发展阶段、延展认知的研究现状和论证方式、嵌入认知和情境认知的研究现状和内核等。再次,围绕第三个关键问题,本文介绍了第二代认知科学内部的整合尝试,包括:第二代认知科学内部诸进路的比较、马克·罗兰兹对第二代认知科学内部诸进路的整合尝试即融合心智、融合心智的内容、融合心智的合理性论证以及马克·罗兰兹的辩护等。最后,围绕第四个关键问题,本文介绍了基于情绪的“具身—生成认知”假设的提出和理论建构及合理性论证,包括“具身—生成认知”假设的合理性论证并论证了意义建构过程中“具身—生成”认知的实现途径是基于脑电的超扫描技术、认知科学哲学视角下的情绪以及本文选取情绪作为线索的合理性、双人脑电平台的搭建以及情绪诱发视频的选取、通过认知神经科学实证的证据证明了第二代认知科学以“具身—生成认知”而不是以“具身—延展认知”为基础以及对本领域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等。
孙丹阳[5](2019)在《20世纪以来心理治疗视域下信念修正的理论演变与实践发展》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心理治疗的视角出发,以信念修正为研究对象,基于对信念修正思想在20世纪以来心理治疗领域内演变路径的梳理,结合对个体信念与信念系统特征的探究,反思心理治疗领域内信念修正理论与实践的现状与出路,进而为心理异常个体的信念修正进行理论建构与操作设计。研究内容涉及两大部分,一是心理治疗视域下信念修正的思想演变研究,意在为信念修正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可行性评估提供理论基础;二是在具体心理治疗理论下对信念修正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定位信念修正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角色,为信念修正的理论建构和操作设计提供策略导向。主要解决以下问题:1.厘清三大心理治疗流派中信念修正思想的孕育、发展过程;2.澄清信念在个体心理异常状态中所承担的角色;3.探讨信念修正在心理治疗整合趋向下的角色定位及作用模式;4.建构新的理论模型以完善信念修正的具体实践模式。利用文本分析与案例研究的方法,按照时间逻辑对精神分析、存在主义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的代表性理论进行研究发现:信念修正在精神分析的治疗实践当中尚未被明确提出,一直作为一项改变指标隐含其中;存在主义关注个体存在状态,存在状态决定个体的经验累积,信念是经验的析出,依据这一关系,信念修正的系统特征和核心信念被勾勒出来,但并未形成具体的理论;认知行为治疗将信念作为心理治疗核心的致病因素,并明确提出了信念修正的主张,在实践中将信念修正作为一个治疗环节。信念修正的思想演变路径可概括为:理念广为应用,概念不断凸显,理论并未成型。个体的信念以信念系统的形式存在,具有多样性、流动性、层级性、稳固性等特征,对行为具有预测和指导功能,其确信度受证据影响。当前心理治疗领域实证研究泛滥,理论建设萧索;对信念修正的跨学科研究成果未能向心理治疗领域进行有效注入。在精神分析对潜意识信念的处理、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对信念系统的塑造以及认知行为疗法提供的具体干预手段之上,以信念修正作为心理治疗的共同因素,建构专属理论与操作模型,实现基于个体信念的理论构建与应用评估。多元信念整合修正模型将个体信念的多元特征与各心理治疗理念进行融合,既符合整体论哲学的要求,也遵从了认知科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核心理念在于通过处理个体的不合理信念来改变或消除异常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在操作性上,覆盖心理干预的全程,并能够以短期治疗的形式进行临床实践,有效的节约经济成本和时间投入;从技术伦理学看,能够有效规避对个体主体性和同一性的损伤。
李中良[6](2019)在《威慑理论认知视野的转向与进路》文中研究表明问题青少年预防与教育是事关个人、社会和国家的重要事项,刑罚威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慑止、遏制问题青少年“堕变”成犯罪青少年,正确对待刑罚威慑是在承认局限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青少年犯罪预防功能而不是贸然地摒弃。刑罚威慑是客观存在的对问题青少年产生的震慑力、威慑力;而刑罚威慑理论(以下简称“威慑理论”)是根据刑罚威慑效能(以下简称“威慑效能”)形成机制或刑罚威慑预防犯罪作用机制“看待方式”而形成的某种关于刑罚威慑的主观理论,概言之,威慑理论是对刑罚威慑的“代言”、“表征”。要充分释放、展现出刑罚威慑内在固有的青少年犯罪预防功能,作为“代言人”角色的威慑理论就必须精准“描摹”、“刻画”威慑效能形成机制。滥觞于贝卡里亚(C.B.Beccaria)、边沁(J.Bentham)的威慑理论认为具有“理性”能力和“自由意志”的问题青少年会在大脑中对犯罪利、弊予以理性权衡、比较、算计,当封闭于大脑中的认知博弈过程运算出“犯罪之弊大于犯罪之利”的结果状态时,他们就会产生害怕、敬惧等心理状态并在这一认知结果状态的支配下基于“自由意志”而放弃犯罪,威慑效能也随之生成。威慑理论主张威慑效能形成过程由“刑罚信息和犯罪目标信息等的输入-犯罪利弊理性权衡、比较或算计-犯罪利弊认知博弈结果输出并支配相应行动”这三个相互独立、依次展开的子阶段组接而成,而这与以计算机为隐喻的第一代认知科学将认知过程看成是“信息输入-中间加工、处理-信息输出”的观点在本质上是如出一辙的。由此,完全可以将威慑理论看成是第一代认知科学的“旗下产品”,概言之,威慑理论的认知视野是第一代认知科学。然而,以主客二元对立哲学观为思想基础建立起来的第一代认知科学把认知看成是基于一定逻辑规则的符号表征-计算,在第二代认知科学的“映照”下,这一认知观的离身性、孤立性和抽象性困境由“模糊”走向“澄明”。当第一代认知科学理论困境逐渐明晰之时,基于此视角而建立起来的威慑理也不可避免地被动“沾染”上离身性、孤立性和抽象性困境并错误“代言”、“表征”刑罚威慑,直接导致刑罚威慑的青少年犯罪预防功能大打折扣。威慑理论困境既是刑罚威慑青少年犯罪预防功能大打折扣的“凭证”,也是敦促威慑理论认知视野由第一代到第二代认知科学转向的“宣言书”。由于威慑理论困境之源是作为其认知视野的第一代认知科学,因此,要从根本上有效规避离身性、孤立性和抽象性困境就需要为威慑理论另寻一个“适恰”的认知视野。20世纪80年代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情境认知(situated cognition)和生成认知(enactive cognition)等研究进路和纲领实现了认知由“主客分离”的“笛卡尔剧场”(the Cartesian theatre)到“在世存在”(being in the world)的“海德格尔剧场”(the Heideggerian theater)的转换。第二代认知科学可以克服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固有局限,威慑理论借助第二代认知科学三条并列平行的研究进路(具身认知、情境认知和生成认知)实现认知视野转向可以有效规避其离身性、孤立性和抽象性困境。目前,威慑理论基于具身认知实现认知视野转向尚未开垦(处将来式),基于情境认知实现认知视野转向方兴未艾(处进行式),基于情境认知实现认知视野转向初显端倪(转向程度介于具身认知和情境认知之间)。根据具身认知、情境认知和生成认知研究进路重新审视威慑效能形成机制,威慑效能便不再是问题青少年封闭于大脑中对犯罪利、弊的离身式、脱域式运算结果,它是具身心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即时结果,身体和环境在具有即时动态性和个体差异性的威慑效能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且不可被无视的作用。当以此“看待方式”审视威慑效能形成机制时,威慑理论认知视野便借助“具身-威慑理论转向”、“情境-威慑理论转向”和“生成-威慑理论转向”实现了由第一代认知科学到第二代认知科学的更换(这三种转向之间是一种并列平级而非逐层推进的关系),转向以后的“具身视野-威慑理论”、“情境视野-威慑理论”和生成视野-威慑理论可以有机整合形成“第二代认知科学视野-威慑理论”,它是在主张威慑效能形成受到身体、外在情境影响的同时,亦强调威慑效能的即时动态性和个体差异性,威慑效能是具身心智与外在情境结构耦合历史过程的涌现和生成。根据新型威慑理论可以引申出此前青少年犯罪理论工作者和实务部门“尚且没有”或“尚且大量没有”阐述过的青少年犯罪防范对策。根据“具身视野-威慑理论”提出的青少年犯罪防范对策包括刑法知识的具身学习;利用官方网站、宣传栏宣传刑法知识时把字体适当调小;引导问题青少年产生对帮教人员的身体接近或前趋动作;制作的刑法宣传材料、教材务求厚重;根据具身认知理论变革法制(刑法)教育;教导被害倾向性高的人群以合理的身体行动方式应对犯罪青少年的侵害;教导被害倾向性高的人群加强行为锻炼并习得各种防范犯罪青少年侵害的技巧。根据“情境视野-威慑理论”提出的青少年犯罪防范对策包括设计青少年犯罪频发地带环境以使其成为(可能在此地实施犯罪的)问题青少年的刑罚威慑力的记忆存储地;把城市地标设计成能够传播刑罚威慑力的诸如监狱、法院和检察院等实体建筑;在问题青少年经常使用的犯罪工具上标记能够传播刑罚威慑力的“符号”;在青少年犯罪目标上标刻不易毁损的永久性标记,使犯罪目标成为可识别的从而提高犯罪青少年被抓获的可能性;以问题青少年的合作伙伴和亲友作切入点增强刑罚对他产生的威慑效能;根据延展认知理论变革法制(刑法)教育。根据“生成视野-威慑理论”提出的青少年犯罪防范对策包括避免被害人向问题青少年显现出“可以对其犯罪”的可示性;限制具有高度被害倾向性的被害人与问题青少年接触;降低被害人的被害受容性和提高被害人的被害敏感性;避免问题青少年出现过激行动;坚决杜绝问题青少年对犯罪技巧的学习;根据问题青少年实施犯罪时刑罚对其具体的威慑事实个性化的部署刑罚威慑策略。这些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强的、新颖的青少年犯罪防范对策不仅可以充分展现、释放出刑罚威慑内在固有的青少年犯罪预防功能,而且可以丰富青少年犯罪防范对策“数据库”,还可以完善既有的青少年犯罪预防法律、法规。
杨帆[7](2019)在《具身认知的生成与批判及发展趋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离身认知由于自身理论内核的限制而产生理论延申的困境,加之二十世纪末以来的脑科学发展不断冲击传统认知主义,这种以身心二元论为内核的认知观念在科学的身体研究中与事实出现偏离,并逐步被认知研究者所放弃。基于这样的背景,一种身体为认知主体的认知观念“具身认知”出现,它强调了身体在认知中的重要作用,与现代科学研究紧密结合性为认知提供了新的进路,并发展出多种研究路径与立场。具身认知虽富有优越性,却在其理论建构过程中产生了诸多问题,问题来自于传统认知主义的批判,也源于自身领域的理解偏差,就问题本身而言这是认知理论范式更迭的必要过程,也反映了具身认知是认知思想核心与方法论的变革本质。本文从具身问题为出发,通过分析其背后的主要理论依据与特点,结合离身认知到具身认知的理论变化过程中的历史进程与哲学思辨,以及对认知研究理论就科学发展直接的关系,进而对认知研究的深层思想转化的原因、本质做出进一步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对认知与科学与人的关系加以分析,将具身认知中展现出的特征与特征的本质进行剖析,从而试图对未来认知的研究方向,与理论建构过程的转向做出整体性的探讨,并对其发展趋势,研究的路径,研究结构的构成提出几点认识。
刘扬弃[8](2019)在《心理学的语境论范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理学的语境论范式是有关心理学史、心理学哲学和自然辩证法的综合研究。语境论是心理学研究中的元理论趋向。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语境论作为一种心理学解释得到了很多心理学研究者的认可。一开始,语境论是以社会建构论或辩证法的形式进入心理学研究的,近20年来,心理学中的语境论范式朝向更为精致的方向演化发展,并体现了生命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特征。发展心理学中逐渐形成了以机体论的语境论为基础的关联发展系统范式,行为心理学中形成了以伪装成机械论的语境论为哲学假设的语境行为科学,这两种研究范式是一致的,并且分别整合了生物、文化、符号、行为、发展等多个系统演化层级。总之,语境论范式是适用于跨学科和多学科社会心智研究的元模型,整合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大脑与社会、心智与社会研究所涉及的多个复杂系统的研究,为作为社会科学的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一致的研究框架。论文包括导言、五章系统性论述和结束语。第一章,心理学中的语境论解释研究。本章系统澄清了心理学内部的语境论思想研究脉络,对支持意见和反对意见进行综合说明,研究了心理学中的三种语境论解释的形式和主要特征,分别是描述语境论、发展语境论和功能语境论。并提出语境论是一种更加优越的心理学范式,语境论是心理学元理论的突破和创新。第二章,心理学中语境论范式的理论基础。本章的说明将为之后的研究提供统一的理论准备。主要澄清了心理学中的语境论来源及其扩展研究,讨论了心理学哲学的总体进展,明确了心理学哲学与心理学语境论范式的理论关联。第三章,语境论范式的表现形式:发展心理学。本章基于发展心理学的理论进展研究了语境论在发展心理学中的当前表现。发展心理学中已经形成了以机体论的语境论为基础的关联论和关联的发展系统范式。关联论和关联的发展系统范式表征了活的机体自身的一系列联合运作的具身行为。发展心理学中的语境论思想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机体论的语境论世界观,以及语境论的“本体论构架”和“认识论路径”。关联的发展系统范式可以更好地容纳发展心理学中的新数据,为发展心理学的进一步具体研究提供基础,为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哲学中涉及的个体发育和演化问题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第四章,语境论范式的表现形式:行为心理学。本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对行为主义、行为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给出了简要的区分。第二,论证了莫里斯的行为心理学语境论范式。第三,论证了语境行为科学的特征及意义。语境行为科学是基于斯金纳行为分析流派、演化科学和认知科学,采用归纳的方法建立的一套综合性的、系统性的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并以功能语境论作为其研究的哲学假设。在这部分内容中,我们试图对语境行为科学的发展概况、核心内容,及其特征和优势进行说明。总之,我们认为语境行为科学是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科学,与发展心理学中的关联发展系统元模型相比,语境行为科学加入了更具实用性的研究维度,并对人类行为、文化,乃至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第五章,心理学中的语境论范式及其特征与意义。本章基于前面四章的论述提出了语境论范式的演化形式。本文认为一个更为综合、更为整合的多学科研究系统是心理学研究的未来趋势,而语境论可以为这样的研究体系提供一致的研究基础,并且,心理学中的语境论范式朝着更为精致的方向发展,已经出现的语境论范式有:纯粹的语境论范式、机体论的语境论范式、伪装成机械论的语境论范式,并在当前的研究中表现为一种作为多维演化系统的语境论范式。语境论是一种“生物学上的自然主义”。心理学中的语境论范式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征,作为多维演化系统的语境论范式基于关联的层级系统,表征了文化、生物、行为和认知协同演化的语境研究路径。关联的协同演化视角从真正的关联的、依存的意义上消解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之间的对立。结束语部分对本论文进行了总结。首先对前面几章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语境论范式在方法论和认识论层面上的重要研究意义。
张博[9](2018)在《从离身心智到具身心智:认知心理学研究范式的困境与转向》文中指出具身认知理论是继认知主义和联结主义之后,认知心理学中一种快速发展的理论思潮。具身认知最初是以一种传统认知心理学乃至整个认知科学的挑战者甚至是替代者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认知不再被看作是发生在大脑中的孤立事件,而是一个鲜活的身体在实时环境中所进行的适应性活动。具身认知的理论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认知心理学经典研究范式所存在的理论瓶颈,作为一种解释、说明人类心智和认知的建设性方案,具身认知既代表了一种重构人类认知的新进路,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更为深入的理解人类心智与行为的新的途径;不仅在极大程度上扩展了认知科学研究的理论视野,还在形而上学的层面上引发了人们对于心智和认知研究的审视和思考。具身认知理论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也标志着当前的认知科学研究正在经历一次深刻的观念的转变:即从传统的基于计算机隐喻和功能主义立场的离身认知观转变为现代的基于心智的具身性、情境性和系统性的具身认知观。具身认知理论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可以从哲学和心理学两个方面着手展开分析。在哲学方面,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人在现象学领域所进行的一系列的开创性工作,都与心智的具身性研究直接相关,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研究中关于身体是知觉活动主体的思想,更是具身认知理论最为直接和最为重要的思想来源之一,直接奠定了具身认知研究的理论基础。在心理学方面,心智研究的具身思想最早甚至能够追溯到十九世纪末格式塔心理学关于“无意向思维”的研究,但是回顾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对于具身认知研究影响最为巨大和深远的思想先驱或者说理论先行者,当属皮亚杰和维果茨基。虽然人们在很早的时候便能够从感性的方面意识到身体在认知世界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但直到皮亚杰和维果茨基,有关认知发展与身体动作之间的跨学科的系统的研究才能够真正得以广泛、深入地开展。在很短的时间内,具身认知理论便引起了学术界的强烈反响和广泛关注,并逐渐发展成为了认知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一股强劲的学术思潮。然而随着具身认知的研究的不断地深入,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就变得越来越多。在阐述从离身心智到具身心智这一研究转换的原因、背景以及内部逻辑线索的基础上,可以将上述问题从三个方面来加以概括:第一,具身认知理论的分裂与整合问题,即如何看待目前具身认知研究中的不同理论取向、是否可以依据某些线索或标准对其进行梳理和整合的问题;第二,具身认知与离身认知之间的关系问题,即当前的具身认知相对于传统的离身认知而言是一种替代还是一种改良的问题;第三,具身认知思潮的整体性评价的问题,即应当以一种什么样的标准、从何种适当的角度上来看待和评价当前的具身认知研究的问题,从离身心智到具身心智的转换,是否可以称得上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范式革命。对于上述三个方面的重要理论问题的关切,正是本文撰写的初衷;如何针对这些问题给出合理的解释从而回应外界的种种质疑,也正是本研究所希望达成的目标。首先,在对不同具身认知理论取向核心观点进行梳理和把握的前提下,明确了理论整合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尝试性的将这些不同的理论取向整合到一个统一的理论的框架之内——即广义的具身认知理论,并在此基础之上,提炼和概括出当前具身认知研究的基本理论主张,即心智的具身性、认知的情境性以及认知的系统性;其次,从表征计算的视角出发,通过论述当前具身认知理论中所出现的两种观点相左的研究取向,即激进的具身认知和温和的具身认知,明确的指出了当前的具身认知研究更像是针对经典(传统)认知心理学所进行的一种修正和改良,而并非是一种彻底的否定和抛弃;最后,从本体论层面的变革和方法论层面的创新两个方面对当前的具身认知研究做出了整体性的评价,即从离身心智到具身心智标志着当前的认知心理学研究正在经历一次深刻的研究范式的转换,只不过这种转换是进行时,而非完成时,具身认知思潮的兴起,也的确在认知心理学领域内引发了一场思想的革命,只不过这场革命目前仅限于本体论的层面。
王美倩[10](2018)在《具身视野下教育中人与技术关系重构的理论探索》文中研究指明在数字化生存的时代,“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己经成为广泛的社会共识,但现实中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却遭遇了各种各样的挑战。教育在实践中没有正确处理好人与技术的关系是很一个重要的原因。技术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延伸,在教育的应用中本应促进人的发展,但实践中却面临着异化的历史命运。超越这种异化,需要以更为深邃的眼光找到教育中技术应用异化的历史根源,并从多学科视野出发为教育中人与技术关系的重构寻求新的出路。.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为基本的方法学框架,基于对现实的深入思考和对文献的广泛研究,对教育中技术应用的异化进行了深刻的历史与文化批判,并从心理学基石、技术学进路、现象学考察和教育学关怀等多个维度对教育中人与技术关系重构这一历史与现实课题进行了探索。结论如下:第一,在教育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技术自身具有的不确定性、反自然性和反目的性决定了教育中技术应用的异化以及由此引发的教育的异化具有历史必然性,工具理性的泛滥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但从历史辩证法主体向度和客体向度统一的角度看,教育中技术演进的结构性动力和主体性动力具有的内在一致性决定了教育中技术异化的暂时性。第二,具身认知的科学以“身心一体”的本体论、“模拟-复现”的认识论和“有机生成”的实践论,突破了经典认知科学坚持的“身心二分”关系,挑战了“表征-计算”的认知加工模式,超越了“机械组织”的心智建构方式,彰显了身体在认知中的地位;认知科学的这种“具身转向”为教育中人与技术关系的重构奠定了新的科学基石,必然会推动教育实践不断从“离身”走向“具身”。第三,现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为科学构建基于具身认知的学习环境,进而培育和发展教育中人与技术的具身关系提供了基本的技术进路;人与技术之具身关系具有的“放大/缩小”结构,潜在地蕴含和决定了具身型学习环境构建的“系统观”、“进化论”和“生态学”,即基于有机体隐喻的自组织整体重建、以具身技术为中介的学习者与学习环境的双向建构、“感知-行动”循环中学习者与学习环境的互利共生。第四,人学现象学对人的类本质及其意向性结构的还原,确立了学习者在人与技术具身关系建立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技术现象学对“人一技术一世界”关系的分类,为诊断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究竟是具身性的、逢释性的、他异性的还是背景性的提供了工具;教育现象学对认知主体与生活世界之关系的解析,揭示了具身技术是“学习者一学习环境”之“在场”关系建立的中介与桥梁。第五,站在教育学的立场上,教育中人与技术的具身关系要从伊甸园走向尘世,须抓住课程和教学这两个基本范畴,通过具身课程的构建和具身学习的设计,促进课程叙事框架与学生学习轨迹的融合,以具身交互促进经验的建构,从教育扎根于身体开始起步,实现教育中人与技术具身关系在实践中的建立与发展,开创教育走向具身的历史新境界,在身心统一中促进人的发展。
二、认知科学研究纲领的困境与走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认知科学研究纲领的困境与走向(论文提纲范文)
(1)人工智能视域下语义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人工智能语义问题研究缘由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内容 |
1.2 人工智能的语义问题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创新点 |
第2章 人工智能及语义问题的理论背景 |
2.1 智能观念的产生发展与实现 |
2.1.1 古希腊观念缘起 |
2.1.2 近代哲学的思辨 |
2.1.3 现代计算机的实现 |
2.2 人工智能的研究进路及相关领域 |
2.2.1 人工智能的研究纲领 |
2.2.2 人工智能及其相关领域 |
2.3 人工智能语义问题的厘清 |
2.3.1 “语义”的辨析 |
2.3.2 语义问题的哲学成因 |
2.3.3 语义问题的技术困境 |
第3章 人工智能领域的语义探索 |
3.1 自然语言处理研究 |
3.1.1 自然语言处理的发展及应用 |
3.1.2 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 |
3.1.3 自然语言处理的局限性 |
3.2 机器翻译的出现和发展 |
3.2.1 机器翻译的出现 |
3.2.2 神经机器翻译 |
3.2.3 机器翻译与语言游戏 |
3.3 人工智能对语义问题的数据解答 |
第4章 语义问题的争论:数据还是理解? |
4.1 哲学对语义程序批判的开始 |
4.2 机器翻译的哲学困境 |
4.2.1 数据能否实现理解 |
4.2.2 现实世界语境的缺失 |
4.3 中文屋实验:哲学家的争论 |
4.3.1 “中文屋”思想实验 |
4.3.2 基于“中文屋实验”的思考 |
第5章 人工智能语义问题的解决思路 |
5.1 自然语言处理的突破 |
5.1.1 篇章语境理解 |
5.1.2 动态语义分析 |
5.1.3 综合语义知识库 |
5.2 普遍语义理论的构建 |
5.3 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的系统智能观 |
5.3.1 思维的形式模拟 |
5.3.2 树立系统智能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哲学与认知科学交叉融合的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认知科学的三条分疏路径及其面对的理论困境 |
(一)作为统一科学的认知科学应当如何奠基 |
(二)认知心理学及其心理表征的内在困境 |
(三)大脑神经科学的意识难题与解释鸿沟 |
(四)人工智能研究的落地瓶颈与机器意识屏障 |
二、哲学与认知科学的双向挑战和双向推进效应 |
(一)认知科学的自我反思历程和认知观念的变迁 |
(二)从表征—计算纲领到广义涉身性认知观念的变革意义 |
(三)生成主义思想为认知科学提供了哪些新的思想资源 |
三、如何应对认知科学几条路径对哲学的挑战 |
(一)内在表征解困:在线认知表征和离线认知表征 |
(二) 跨越解释鸿沟:意识经验的现象说明与因果说明的综合 |
(三)机器意识破壁:语义落地、物理落地和情感落地 |
结 语 |
(3)传播中的离身与具身:人工智能新闻主播的认知交互(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离身认知的渊源、成就与反思 |
三、具身认知的兴起、源流与主张 |
四、人工智能新闻主播的认知交互:离身认知、具身认知及持续创新 |
五、人工智能新闻主播的优化可能:离身认知、具身认知与高阶交互 |
(4)具身—生成认知模型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关键问题 |
1.3.3 技术路线 |
1.3.4 总体研究框架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认知科学哲学第一种研究范式: 第一代认知科学 |
2.1 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哲学基础与贡献 |
2.1.1 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哲学基础 |
2.1.2 第一代认知科学的贡献 |
2.2 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困境以及向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转变 |
2.2.1 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困境 |
2.2.2 第一代认知科学向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转变 |
2.3 小结 |
第3章 认知科学哲学第二种研究范式: 第二代认知科学 |
3.1 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哲学基础 |
3.1.1 现象学 |
3.1.2 实用主义 |
3.1.3 日常语言哲学 |
3.2 第二代认知科学的科学基础 |
3.2.1 生态心理学 |
3.2.2 发展和教育心理学 |
3.2.3 机器人学与人工智能 |
3.3 第二代认知科学的代表性进路:具身认知 |
3.3.1 具身认知国内外研究现状 |
3.3.2 具身认知对身体作用的探讨 |
3.3.3 具身认知研究的新进展 |
3.4 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其他进路 |
3.4.1 生成认知 |
3.4.2 延展认知 |
3.4.3 嵌入认知 |
3.4.4 情境认知 |
3.5 小结 |
第4章 第二代认知科学内部诸进路的比较及整合 |
4.1 第二代认知科学内部诸进路的比较 |
4.1.1 具身认知和生成认知 |
4.1.2 具身认知和嵌入认知 |
4.1.3 具身认知和延展认知 |
4.1.4 生成认知和嵌入认知 |
4.1.5 生成认知和延展认知 |
4.1.6 嵌入认知和延展认知 |
4.2 融合心智 |
4.2.1 融合心智概述 |
4.2.2 融合心智面对的挑战 |
4.2.3 融合心智自身的辩护 |
4.3 小结 |
第5章 基于情绪的“具身—生成认知”模型建构 |
5.1 “具身—生成认知”假设论证及实现方式 |
5.1.1 “具身—生成认知”假设论证 |
5.1.2 “具身—生成认知”实现途径 |
5.2 认知科学哲学视角下的情绪 |
5.2.1 情绪概述 |
5.2.2 情绪的认知理论 |
5.2.3 情绪的生理理论 |
5.2.4 情绪的进化理论 |
5.2.5 情绪的形式和表达 |
5.2.6 具身情绪 |
5.3 双人脑电平台搭建 |
5.3.1 双人脑电平台搭建的背景 |
5.3.2 双人脑电平台搭建的整体技术需求 |
5.4 情绪诱发视频的选取 |
5.4.1 理论模型 |
5.4.2 被试选取 |
5.4.3 实验环境 |
5.4.4 情绪视频材料 |
5.4.5 情绪主观报告问卷 |
5.4.6 实验流程 |
5.4.7 实验结果 |
5.5 基于脑电的情绪超扫描实验 |
5.5.1 实验任务设置 |
5.5.2 被试选取 |
5.5.3 实验材料 |
5.5.4 实验流程 |
5.5.5 脑电数据预处理 |
5.5.6 实验结果 |
5.6 小结 |
第6章 讨论 |
6.1 超扫描技术在认知科学哲学中的作用 |
6.1.1 从离线认知到在线认知再到超脑认知 |
6.1.2 共享的环境实现了“具身—生成认知” |
6.2 认知科学哲学和库恩范式下的第三代认知科学 |
6.3 基于情绪的“具身—生成认知”模型 |
第7章 总结、局限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局限与展望 |
7.2.1 局限 |
7.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图目录 |
附录B 表目录 |
附录C 情绪视频评定问卷 |
附录D 知情同意书 |
附录E 人口学资料问卷 |
附录F 施测问卷/量表 |
附录G 情绪评分条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5)20世纪以来心理治疗视域下信念修正的理论演变与实践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心理健康是个体、家庭、社会的共同追求 |
1.1.2 心理异常应对的范式转化拓宽心理治疗技术的作用领域 |
1.1.3 心理治疗技术的范式整合趋向 |
1.1.4 哲学咨询的方法论困境推动信念修正的理论构建与实践取向 |
1.1.5 心理治疗技术中的“信念修正”具有研究空间 |
1.2 研究现状 |
1.2.1 当前心理治疗领域研究内容概述 |
1.2.2 “信念修正”研究现状 |
1.3 研究视角、方法与目标 |
1.3.1 研究视角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范围、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2 文章架构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
1.4.3 创新点 |
第二章 信念与信念修正 |
2.1 信念的本质 |
2.1.1 信念的解释 |
2.1.2 信念的来源 |
2.1.3 信念形成的途径 |
2.1.4 信念的特性 |
2.1.5 信念的功能 |
2.2 信念系统的基本问题 |
2.2.1 内隐信念与外显信念 |
2.2.2 信念系统的解释模型:“中心-外周”模型 |
2.2.3 信念系统的解释模型:“真-善-美”模型 |
2.2.4 信念在系统中的存在形式 |
2.3 信念修正的科学基础 |
2.3.1 “4E+S”理论模型 |
2.3.2 神经可塑性 |
2.3.3 镜像神经元 |
2.4 信念修正的原则与策略 |
2.4.1 一致性维护 |
2.4.2 信息经济原则 |
2.4.3 置信度消减 |
2.4.4 稀释与降低权重 |
2.5 小结 |
第三章 信念修正的精神分析进路(1900-1950 年) |
3.1 精神分析的思想内核 |
3.1.1 心理地形学说 |
3.1.2 人格结构理论 |
3.1.3 防御机制 |
3.1.4 心理动力 |
3.2 精神分析对“信念”的关涉 |
3.2.1 早期经验与信念塑造 |
3.2.2 记忆缺失与潜意识信念 |
3.2.3 病理性观念与不合理信念 |
3.2.4 情感负载与情绪性信念 |
3.2.5 过度联想与信念的衍生 |
3.3 精神分析治疗实践对信念修正的启示 |
3.3.1 破除象征与转换:不合理信念的识别 |
3.3.2 宣泄:信念的情感卸载 |
3.3.3 移情:信念传递的基础 |
3.3.4 暗示:信念修正的方式 |
3.4 案例分析:精神分析对强迫症的信念修正 |
3.4.1 强迫症的界定及其特征 |
3.4.2 强迫症的潜意识内容解析 |
3.4.3 基于信念修正对强迫症的治疗 |
3.5 小结 |
第四章 信念修正的存在主义进路(1940-1980 年) |
4.1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思想基础 |
4.2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 |
4.2.1 罗洛·梅的存在分析治疗 |
4.2.2 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学 |
4.2.3 欧文·亚隆存在主义心理动力学 |
4.3 存在主义对个体信念系统的构建 |
4.3.1 “自我-人际-外周”模型的基本特征 |
4.3.2 “自我-人际-外周”模型在实践中的价值 |
4.4 案例分析:信念系统重塑对厌倦的应对 |
4.4.1 厌倦的产生与界定 |
4.4.2 存在主义哲学对厌倦的研究 |
4.4.3 异化实存下的信念系统特征 |
4.4.4 存在主义进路下对厌倦患者的信念修正 |
4.5 小结 |
第五章 信念修正的认知行为进路(1960-2000 年) |
5.1 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与应用 |
5.1.1 核心预设与特征 |
5.1.2 认知行为治疗的行为主义基础 |
5.1.3 认知行为治疗的认知理论支撑 |
5.1.4 临床适用性及其应用 |
5.2 认知行为治疗中的“信念修正”研究 |
5.2.1 艾利斯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 |
5.2.2 贝克的标准认知治疗 |
5.2.3 认知行为治疗下的信念加工与表征 |
5.3 案例分析:信念修正与抑郁症治疗 |
5.3.1 抑郁症的产生、界定与治疗实践 |
5.3.2 基于信念修正AGM理论对抑郁症的治疗 |
5.3.3 抑郁症的行为激活与反向信念修正 |
5.4 案例分析:从幻觉干预看信念修正 |
5.4.1 幻觉的界定及其特征 |
5.4.2 幻觉的解释与表征问题 |
5.4.3 信念修正对幻觉的干预要点 |
5.5 小结 |
第六章 整合范式下的信念修正模型构建 |
6.1 心理障碍应对的整合趋势 |
6.2 心理治疗的整合取向 |
6.2.1 治疗理论的整合 |
6.2.2 技术折衷主义 |
6.2.3 共同因素研究 |
6.3 多元信念整合修正模型 |
6.3.1 MBIRM的核心理念 |
6.3.2 MBIRM的基本要件 |
6.3.3 MBIRM的操作流程 |
6.4 多元信念整合修正模型的可行性评估 |
6.4.1 心理治疗技术的评估要点 |
6.4.2 MBIRM的技术可操作性 |
6.4.3 MBIRM的经济可行性 |
6.4.4 MBIRM的伦理可行性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思想到技术:心理治疗视域下信念修正的发展路径 |
7.2 对立向整合:信念修正作为共同因素的角色定位 |
7.3 技术与心灵:信念修正的效用价值 |
7.4 科学与社会:心理治疗的未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6)威慑理论认知视野的转向与进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概念界定 |
(一)威慑效能 |
(二)威慑理论 |
(三)问题青少年 |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威慑理论的困境与转向可行性 |
一、威慑理论的困境 |
(一)威慑理论而非刑罚威慑的困境 |
(二)信息加工心理学视角下困境管窥 |
(三)离身性、孤立性和抽象性困境 |
二、威慑理论认知视野的理论基础 |
(一)第一代认知科学 |
(二)第二代认知科学 |
三、威慑理论认知视野的转向可行性 |
(一)具身-威慑理论转向 |
(二)情境-威慑理论转向 |
(三)生成-威慑理论转向 |
第二章 威慑理论认知视野转向进路:具身认知 |
一、“具身-威慑理论转向”与“具身视野-威慑理论” |
二、“具身视野-威慑理论”对青少年犯罪刑罚预防的启示 |
(一)犯罪前刑罚预防:提高刑罚认知 |
(二)犯罪中刑罚预防:设计被害人行动 |
(三)犯罪后刑罚预防:增强威慑效能 |
三、基于“具身视野-威慑理论”的身体预防模式构建 |
第三章 威慑理论认知视野转向进路:情境认知 |
一、“情境-威慑理论转向”和“情境视野-威慑理论” |
二、“情境视野-威慑理论”对青少年犯罪刑罚预防的启示 |
(一)青少年犯罪频发地带环境设计和城市地标设计 |
(二)标记青少年犯罪工具 |
(三)标识青少年犯罪目标 |
(四)基于合作伙伴和亲友增强威慑效能 |
(五)延展认知视角下法制教育(刑法知识传授)的变革 |
三、“情境-威慑理论转向”的独特意义 |
(一)整合刑罚威慑情境化研究各进路 |
(二)统合司法预防与情境预防 |
四、基于“情境视野-威慑理论”的情境预防模式构建 |
第四章 威慑理论认知视野转向进路:生成认知 |
一、“生成-威慑理论转向”和“生成视野-威慑理论” |
二、“生成视野-威慑理论”对青少年犯罪刑罚预防的启示 |
(一)犯罪前刑罚预防:被害人属性设计和问题青少年行动设计 |
(二)犯罪中刑罚预防:强调动态性 |
(三)犯罪后刑罚预防:关切差异性 |
三、“生成-威慑理论转向”实现的多元价值取向嬗变 |
(一)从静态到动态:威慑理念的嬗变 |
(二)从一致到差异:威慑功能的嬗变 |
(三)从客观世界到现象世界:威慑定位的嬗变 |
四、基于“生成视野-威慑理论”的动态个性化预防模式构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具身认知的生成与批判及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具身认知的理论及其形成 |
1.1 具身认知的概念 |
1.2 具身认知的形成 |
1.2.1 离身认知的困境 |
1.2.2 具身认知的思想背景 |
1.3 小结 |
第二章 具身认知的发展与批判反思 |
2.1 具身认知的发展与批判 |
2.1.1 具身认知的主要发展 |
2.1.2 关于具身认知的批判 |
2.2 关于具身相关批判的分析 |
2.2.1 具身认知问题的阐释 |
2.2.2 关于具身认知批判的反思 |
2.3 小结 |
第三章 具身认知转变与发展的哲学思考 |
3.1 具身认知转变的内外层原因分析 |
3.1.1 “二元论”转向“一元论” |
3.1.2 经验主义和自然主义的要求 |
3.2 具身认知的发展趋势分析 |
3.2.1 实证化的理论规范明确 |
3.2.2 动态化的理论建构特征 |
3.2.3 技术化的思辨方向转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情况及联系方式 |
(8)心理学的语境论范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心理学的语境论范式兴起 |
1.1 语境论范式的发展脉络 |
1.1.1 语境论范式的萌芽期:20 世纪40 年代至90 年代 |
1.1.2 语境论范式的变革期:进入21 世纪以后 |
1.2 心理学中的语境论解释 |
1.2.1 语境论在心理学中的三种解释形式 |
1.2.2 心理学中语境论批评的回应 |
1.2.3 心理学中语境论解释的特征 |
1.2.4 心理学中语境论解释的意义 |
1.3 小结 |
第二章 心理学的语境论范式的理论基础 |
2.1 心理学的语境论范式来源及其扩展研究 |
2.1.1 佩珀的语境论世界观研究 |
2.1.2 哈恩的演化语境论研究 |
2.1.3 罗斯诺和乔古狄等人的机体论的语境论研究 |
2.1.4 郭贵春和殷杰等人的语境论研究 |
2.2 语境论解释对于心理学哲学的研究意义 |
2.2.1 心理学哲学的研究进展 |
2.2.2 心理学哲学的研究主题 |
2.2.3 语境论的研究范式与心理学哲学的内在关联 |
2.3 小结 |
第三章 语境论范式的表现形式:发展心理学 |
3.1 语境论在发展心理学中的研究概况 |
3.1.1 发展心理学的理论进展 |
3.1.2 发展语境论的主要支持者的语境论思想 |
3.2 关联论和关联的发展系统研究 |
3.2.1 关联的语境取向 |
3.2.2 关联论和关联的发展系统范式 |
3.2.3 关联语境取向的具身行为发展元模型及其中间层级模型 |
3.2.4 关联的发展系统元模型的主要特征 |
3.3 发展心理学中的语境论思想 |
3.3.1 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
3.3.2 机体论的语境论世界观 |
3.3.3 语境论的“本体论构架”和“认识论路径” |
3.4 发展心理学的语境论范式的影响 |
3.4.1 语境论的支持者之间的跨领域交流 |
3.4.2 关联的语境论范式的具体应用 |
3.5 小结 |
第四章 语境论范式的表现形式:行为心理学 |
4.1 莫里斯的行为心理学研究 |
4.1.1 莫里斯的语境论思想来源 |
4.1.2 莫里斯语境论心理学的核心内容 |
4.1.3 莫里斯语境论心理学的影响 |
4.2 语境行为科学及其特征 |
4.2.1 何为语境行为科学 |
4.2.2 语境行为科学的哲学蕴含 |
4.2.3 语境行为科学的特征与意义 |
4.3 小结 |
第五章 心理学的语境论范式及其特征 |
5.1 心理学中语境论范式的演化形式 |
5.1.1 纯粹的语境论范式 |
5.1.2 机体论的语境论范式 |
5.1.3 伪装成机械论的语境论范式 |
5.2 作为多维演化系统的语境论范式的特征 |
5.2.1 关联的层级系统 |
5.2.2 生物学上的自然主义 |
5.2.3 整合社会心智 |
5.2.4 辩证的生命发展视角 |
5.2.5 语境的本体论性与结构性 |
5.3 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9)从离身心智到具身心智:认知心理学研究范式的困境与转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第2章 认知心理学研究范式的演变及其所面临的困境 |
2.1 认知心理学研究范式的演变过程 |
2.1.1 认知主义 |
2.1.2 联结主义 |
2.1.3 认知主义与联结主义的比较与分析 |
2.2 表征计算范式的困境 |
2.2.1 框架问题 |
2.2.2 符号接地问题 |
2.2.3 自治问题 |
第3章 具身认知的思想起源 |
3.1 具身认知的哲学基础 |
3.1.1 海德格尔的“在世存在” |
3.1.2 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 |
3.2 具身认知的心理学基础 |
3.2.1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
3.2.2 维果茨基的认知的动作内化理论 |
第4章 具身认知的基本理论主张 |
4.1 关于“EMBODIED”和“EMBODIMENT”的翻译方法与理解方式 |
4.2 具身认知研究的分裂与整合 |
4.3 具身认知的基本理论主张 |
4.3.1 心智的具身性 |
4.3.2 认知的情境性 |
4.3.3 认知的系统性 |
第5章 具身认知的两种取向:表征的视角 |
5.1 激进的具身认知:对于表征计算范式的批判与否定 |
5.1.1 认知的动力系统假设 |
5.1.2 瓦特离心调速器与强耦合观点 |
5.2 温和的具身认知:对表征计算范式的修正与改良 |
5.2.1 从强耦合观点到不完全表征 |
5.2.2 对于表征概念的修正:行动导向的局部表征 |
5.2.3 从转换的表征原则到模拟的表征原则 |
第6章 具身认知研究的整体性评价 |
6.1 本体论层面的变革:“身心关系问题”的突破 |
6.1.1 身心二元论的困境 |
6.1.2 从身心二元论到身心一体论 |
6.2 方法论层面的创新:动力系统理论的应用 |
第7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致谢 |
(10)具身视野下教育中人与技术关系重构的理论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一) 理论价值 |
(二) 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关于教育领域技术异化问题的研究 |
(二) 关于教育视野下具身认知的研究 |
(三) 关于人与技术关系发展与建构的研究 |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教育中人与技术关系的异化发展及批判 |
一、离身:异化的教育与异化的技术 |
(一) 马克思异化理论视角下的教育异化 |
(二) “技术—教育—异化”的哲学反思 |
(三) 离身:从异化的技术到异化的教育 |
二、教育中技术异化发展的历史根源 |
(一) 无法逃脱的宿命:教育中技术异化的历史必然性 |
(二) 工具理性的泛滥:教育中技术异化的不断扩张 |
(三) 历史目的的在场:教育中技术异化的暂时性 |
三、教育中技术异化现象的文化批判 |
(一) 单向度的人:科学技术对人的压迫 |
(二) 单向度的教育:否定性思维的缺失 |
(三) 双向度的回归:人与技术关系的重构 |
第二章 教育中人与技术关系重构的心理学基石 |
一、教育视野下认知研究的历史演进 |
(一) 乔姆斯基:行为主义丧钟的敲响与认知主义的启蒙 |
(二) 认知研究的教育意蕴:教育视野中经典认知研究的三条线索 |
(三) 离身的认知:经典认知研究的认识论及局限 |
(四) 从离身走向具身:具身认知的崛起及认识论突破 |
二、离身认知到具身认知的发展之路 |
(一) 离身认知的主流取向与危机根源 |
(二) 具身认知对标准认知科学的挑战 |
(三) 具身认知的学术立场与基本观点 |
三、具身认知的核心概念及教育价值 |
(一) 具身认知的三个核心概念 |
(二) 具身认知研究的教育学价值 |
第三章 教育中人与技术关系重构的技术学进路 |
一、人与技术之具身关系的认识 |
(一) 人与技术之具身关系的解读与反思 |
(二) 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具身发展 |
二、基于人技具身关系的环境构建 |
(一) 具身学习环境构建的基本观点 |
(二) 构建具身学习环境的基本原则 |
三、具身技术在环境构建中的应用案例 |
(一) 多媒体情境艺术学习实验室 |
(二) 行动学习实验室 |
第四章 教育中人与技术具身关系的现象学考察 |
一、人学现象学视角下的教育主体 |
(一) 马克思的人学现象学思想 |
(二) 人学现象学观照的学习者 |
二、技术现象学视角下的教育技术 |
(一) 技术现象学中人、技术、世界的关系 |
(二) 人—技关系现象学对教育技术的启示 |
三、教育现象学视角下的具身环境 |
(一) 现象学透镜下具身技术支持的人与环境关系解析 |
(二) 以具身技术为中介实现“学习者—学习环境”的在场 |
第五章 人与技术具身关系重构的教育学关怀 |
一、具身的课程及其构建 |
(一) 理性主义的认识论及其塑造的离身课程观 |
(二) 反思性实践的认识论与基于具身认知的课程观 |
(三) 具身课程构建的三个基本向度 |
二、具身的学习及其设计 |
(一) 学习是即时性行动和结构化反思两种认知模式的协调运作 |
(二) 抽象概念的理解涌现于以身体为基础的隐喻和模拟机制 |
(三) 具身学习的设计需聚焦于以具身交互促进经验建构 |
三、具身的教育及其未来 |
(一) 从卢梭到杜威:具身教育艰难的历史求索 |
(二) 具身的教育要从教育扎根于身体开始起步 |
(三) 以具身的教育在身心统一中促进人的发展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三、后续研究计划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认知科学研究纲领的困境与走向(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工智能视域下语义问题研究[D]. 吴戈. 吉林大学, 2021(01)
- [2]哲学与认知科学交叉融合的途径[J]. 刘晓力. 中国社会科学, 2020(09)
- [3]传播中的离身与具身:人工智能新闻主播的认知交互[J]. 於春. 国际新闻界, 2020(05)
- [4]具身—生成认知模型的实证研究[D]. 刘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11)
- [5]20世纪以来心理治疗视域下信念修正的理论演变与实践发展[D]. 孙丹阳.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6]威慑理论认知视野的转向与进路[D]. 李中良. 鲁东大学, 2019(06)
- [7]具身认知的生成与批判及发展趋势研究[D]. 杨帆. 山西大学, 2019(02)
- [8]心理学的语境论范式研究[D]. 刘扬弃. 山西大学, 2019(01)
- [9]从离身心智到具身心智:认知心理学研究范式的困境与转向[D]. 张博. 吉林大学, 2018(12)
- [10]具身视野下教育中人与技术关系重构的理论探索[D]. 王美倩. 华中师范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