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三产业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文科三产业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一、文科类三产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张伟肖[1](2020)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动力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正处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时期,职业教育已进入新阶段,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任务日益紧迫。新中国成立以来,职业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大批技能型人才,受体制机制的影响,我国人才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还不能完全适应,“两张皮”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1]产教融合的政策相继出台,为产教融合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目前,产教融合参与主体的动力并不完全充足,“校热企冷”的现象较为突出,开展产教融合动力机制的研究十分必要。产教融合实质上是一场牵涉多方利益主体的跨系统合作,其运行效果取决于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社会等参与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论文运用文献法和调查研究法,追溯产教融合的历史,探究产教融合动力机制的生成逻辑,挖掘产教融合动力的现实表征,通过自组织理论和博弈理论分析产教融合动力不足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论文主要分为七个部分,首先,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对文章的研究目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等进行说明。其次介绍利益相关者理论、博弈论和自组织理论并描述其与本研究的适切性,追溯产教融合的历史,分析产教融合现有的特征和发展规律,为后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石。第三,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挖掘产教融合动力要素的生成逻辑,分析产业逻辑、教育逻辑、社会逻辑的动力因子和融合逻辑的具体方法。第四,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文献分析等方法探究产教融合动力的现实表征,得出结论:产教融合在经济、文化和生态方面的动力相对充足;产教融合参与主体的动力相对不足,主要表现为参与的广度、深度和厚度不足,尤以企业动力不足为主要表征。第五,通过博弈论和自组织理论的视角探究产教融合动力不足的原因,博弈论的视角下,产教融合动力不足的原因为产教融合生态系统建设有待完善、产教融合制度供给侧有待完善、产教融合资源供给侧有待完善;自组织理论的视角下产教融合动力不足的原因为组织边界模糊功能定位不清、信息反馈不足缺少对话平台和要素开放不足缺少职能部门。第六,根据上述原因,提出相应对策:(1)通过建立协同发展和利益共享机制、持续发展和生态流通机制、多方参与和共商共建机制构建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完善产教融合生态系统。(2)通过优化立法机制、政策执行机制、评价考核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加强产教融合制度供给侧改革。(3)通过完善经费投入机制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强产教融合资源供给侧改革。(4)通过全面定位要素功能、全面建设对话平台、全面建立职能部门和全面优化博弈条件来构建产教融合的“四个全面”。通过上述政策优化产教融合的动力机制。第七,对文章进行总结,说明论文的创新点、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杨梦蓓[2](2020)在《转型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调查研究 ——以L省四所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颁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面向生产服务一线的紧缺应用型人才培养。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体,是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推动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是推动高等教育分类多样发展,全面优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结构的重要路径。本研究以利益相关者理论、能力本位教育理论为基础,聚焦转型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问题,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通过对L省四所转型试点院校的调查研究,全面分析了相关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与评价制度现状;同时,对德国、美国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典型经验和主要措施进行研究;深度剖析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提出构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发现,目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仍未能突出社会需求、学生就业需求导向;实践课程与实践教学效果仍不理想;“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制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短板;企业参与、基于第三方社会评价的教育评估制度远未形成。为此,需要从高校、企业、政府三个层面强化改革措施:高校层面,应强化社会需求导向的办学理念、全面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观念、着力提升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继续推进“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系统完善内部教学管理制度。企业层面,深度参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强化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实习实践场所的责任担当、积极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评估评价。政府层面,建立健全监管评价机制、制定完善办学绩效奖励政策、加强推广典型院校经验分享。

张小梨[3](2020)在《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文中指出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百余年来的追求与梦想,也是今天我们汲汲以求的奋斗目标和时代主题。职业教育现代化作为国家整体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与作用十分重大。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国现代化走了一条不寻常的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道路,中国教育现代化裹挟在社会整体现代化浪潮中瞄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书写出浓墨重彩的篇章。职业教育因在教育整体系统中与经济社会直接而又紧密的关系,其现代化历程更具丰富、多彩与艰难,职业教育现代化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时代课题。研究职业教育现代化,有多种视角,多种核心议题,但是基于中国幅员广阔、发展模式与发展道路的复杂性,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无疑是透视现代化发展的的重要观察点。可以说,没有区域的率先职业教育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全国的职业教育现代化。我国区域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深圳因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已然成为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辉煌成就的缩影和体现,对深圳这一研究对象的选择无疑最具典型性和可借鉴性。改革开放40多年来,深圳肩负着时代的使命,深圳的教育现代化任重道远,一个原本典型的农村教育在深圳实现现代化伟大历程中走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作为教育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现代化又经历了怎样的一种变迁?本文在分析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城市特点,包括发展的动力、发展的速度、模式等发展道路、特色的基础上,以区域发展理论和现代化理论为分析的理论基础框架,综合运用历史的、调查的、比较的等研究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首先,“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从传统向现代的社会转型中,职业教育的作用和定位十分特殊。将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历程置于中国社会背景下分析,本研究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发展历程和区域化发展,研究分析职业教育在政策规范治理下的应然状态,分析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发展阶段水平和我国职业现代化区域化建设路径,从而为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实证研究提供支撑和依据。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还重点对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程做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总结概括出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回答了职业教育现代化与深圳经济社会的关系问题。即从与区域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到适度超前发展、科学发展、自主发展、跨越发展再到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其次,经过40多年的探索,深圳作为经济特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探索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模式,本研究将之概括为:工学结合的“宝安模式”;职普衔接的“中职电大直通车”模式;协同治理的“职教集团”模式;产学研用的“校企合作”模式。第三,论文从人的现代化、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以及信息化、国际化等方面描绘了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尤其重要的是揭示出这些目标实现的路径,如通过深圳城市精神的形成促进人的现代化;通过制度的创新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制度;通过产教深入融合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能力;通过学习借鉴促进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现代化、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和国际化等。最后,论文在结语部分总结概括出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经验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刘海涛[4](2019)在《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文中提出在我国高等教育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和加快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阶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本科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而我国本科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便开始进行以专业设置为核心的教学制度设计,并将专业始终视为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这直接决定了专业设置在本科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但长期以来,受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和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等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始终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与盲目性,至今也没有得以有效解决。研究型大学作为大众化时代承担精英教育责任的主体,其本科专业设置对其他类型高校起着重要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对其本科专业设置进行研究,对于提高我国整体本科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本文以研究型大学为切入点,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进行了系统研究。最终目的是为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优化路径,及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相应的论据和对策思考。为实现这一目标,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文本分析、数据分析、访谈调查等方法,基于实践与理论的双向建构,将论文主要分为三个层面:理性认识、实证研究及理论探讨。第一,在理性认识层面,通过问题提出、文献综述以及研究设计,剖析了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内涵,并将其概括为一个纵横交错的体系。就纵向而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包括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即完整系统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包括从专业生成到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全过程。就横向而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又表现为客观属性与主观价值的统一体,即科学合理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具有“相关逻辑特性总和”与“各利益相关主体权力与需求适应性”的双重特征。而且,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行为主体权力与需求的适应性,与其多元逻辑的特性总和是相互影响、对应统一的,并分别通过本科专业设置的过程与结果得以反映。由此,本研究将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概括为: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遵循多元逻辑的协调统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兼顾利益相关主体权力与需求的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分别通过对专业设置各逻辑历史演变与基本诉求的分析,以及专业设置各利益主体权益的审视,对该理性认识进行了具体分析。第二,在实证研究层面,基于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主要从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进行实践分析。就其过程而言,主要包括本科专业内容确定、专业设置模式设计,以及各主体权力划配,即设置什么专业、怎样设置专业和谁来设置专业三个基本方面。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主要表现为,基于“统一管理,分级备案或审批”的国家行为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各高校在专业设置模式设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话语权,但仍然无法超越政府的主导作用,而社会与学生主体更是处于被相对忽略的状态;就其结果而言,主要包括专业结构布局状态与专业内涵建设状态两个方面。研究发现,无论是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数量所呈现的静态与动态状况,还是本科专业布局所呈现的外部与内部结构,亦或是学生对各专业及其课程的认知状态,均表明各高校更为重视专业结构调整而忽视专业内涵建设。第三,在理论探讨层面,通过对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过程与结果的实践研究,本文将其基本特征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本科专业设置管理体制表现出明显的统一性与计划性特征;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与趋同性特征;本科课程设置表现出较强的专业化与形式化特征。根据对其特征的分析,本文认为,相对于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精英性目标而言,其本科专业设置的特殊性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透过特征表面从学理层面,进一步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背后的问题本质进行理论反思。主要认为,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制度改革存在一定的历史惯性;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与冲突;本科专业设置中的利益关系存在一定的强制性割裂。基于此,本研究从专业作为一种课程组合来进行人才培养的本质内涵出发,基于“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合理性,结合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精英性目标,主要提出,研究型大学应该从明确人才培养理念、健全专业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个方面来调整专业价值取向、淡化本科专业结构、强化本科课程设置。

范涓涓[5](2019)在《影响高职高专学生专业选择的主要因素研究 ——基于家庭背景视角》文中研究表明近三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发生了重大改变,当下社会迅猛发展,国家建设需要工业4.0建设人才及“匠人精神”。在这种情况之下,专业选择作为高职高专职业教育的一个关键部分,因此展开关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专业选择的研究,调查他们选择的现状,并发现他们选择专业的特点和规律,揭示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进而通过改革优化专业选择,让学生尽其才,社会得到需要的人才。本论文主要以2018届高职高专大一新生为调查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调查。运用教育社会学相关理论,基于家庭背景视角对高职高专学生选择专业的影响因素、结果等基本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总结了在调查研究中关于高职高专专业选择存在的问题并探究了其原因,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一、高职高专学生专业达成度不高,民办与公办之间存在差异。在调查的728名学生中,高职高专约1/4的高职高专学生是通过专业调剂。民办的达成度比公办高,他们更在乎专业是否热门。二、父母不同的教育程度和工作类型对学生专业选择存在影响。他们是家庭中的第一代大学生,家庭资源占有较少;在学生选择专业的时候考虑较多;过去传统的专业选择观念依旧影响着学生专业选择。三、不同性别和家庭规模会影响学生的专业选择。女生在考虑专业选择过程中,更多地考虑家庭条件相关因素。非独生女生在选择专业时比其他考虑的因素更多也更为审慎。家庭规模小的学生选择专业时自由度比家庭资源占有少的学生高。四、亲子关系与专业选择因素重要程度越小,父母越愿意参与学生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方案,有助于尊重学生的选择意愿。父母参与子女教育活动形式简单。父母拥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非简单的教育活动参与对学生专业选择有帮助。五、学生较低的学习意愿、工作热情和憧憬及专业意愿偏好娱乐化使一部分高职高专学生缺乏志向和拼搏动力。这与国家建设需要相应人才不符。基于以上结论,高职高专院校、家庭、社会及政府需要调整专业选择机制,采取专业选择补救措施,促进专业选择的公平;家庭与学生需要调整专业选择观念,积极探索职业生涯规划。

向导[6](2019)在《“新工科”背景下民族院校工科专业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工科”应运而生。为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创新,在2017年围绕着新工科讨论的“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构成了新工科建设的“三部曲”,奏响了人才培养主旋律,开拓了工程教育改革新路径。本文以“新工科”这一热点作为研究背景,以民族院校工科专业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专业建设相关具体内容为研究点,结合新工科背景专业建设的内涵,深入探析目前民族院校工科专业建设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为更好地做好民族院校工科专业建设工作、进行科学合理地专业设置调整以及提升工科专业综合实力提出对策与建议。从专业建设的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即专业设置调整和专业内涵建设这两个方面出发,分析民族院校工科专业建设在专业设置调整和专业内涵建设存在的问题。在“新工科”背景下,提出了六点民族院校工科专业建设的对策建议:一是要积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着力布局面向新产业的新兴工科专业,构建“新工科”背景下民族院校工科专业新结构;二是制定弹性化多学科交融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三是加强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四是树立教育教学新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五是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实验室和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六要更加注重质量保障,完善质量保障制度体系。希望能对民族院校“新工科”建设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罗丹萍[7](2019)在《城镇化背景下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湛江市公办中职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城镇化的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关键,而职业教育能促进“人的城镇化”的认识越来越被社会认可。湛江市被定位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支点城市,未来发展呈现利好态势。湛江市进一步推进城镇化进程需要职业教育的人才支撑,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湛江市公办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线,校企双主体合作能培养出促进湛江市城镇化发展的“专业型、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本文通过查阅湛江市历年统计年鉴和湛江市教育志总结出湛江市城镇化与公办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变迁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步发展阶段(1978年-1992年)、规模发展阶段(1992年-2001年)和内涵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城镇化背景下公办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生问卷、教师问卷、教师访谈提纲以及企业访谈提纲作为本文研究工具,实地调研湛江市13所公办中职学校,回收有效学生问卷641份、有效教师问卷296份,对14位教师采取面谈的形式进行访谈。通过实地调研企业,对11位企业的校企合作负责人采取面谈的形式进行访谈,深入了解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客观现状。“实践出真知”,从学生、学校、企业和政府四个角度出发,本文通过调查法发现城镇化背景下湛江市公办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现存的问题:中职学生不了解人才培养方案、实习中存在纪律性差、留岗率低、心智不成熟等问题;公办中职学校缺乏校企合作机构和规章制度保障,教师到企业实践存在阻力,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缺乏支持;企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参与度低,对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不足,对学生实习指导有待提高;政府缺乏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政策,缺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经费支持。最后根据现存问题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实习观和增强职业认同感,了解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发展方向;学校应加强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建设,加大实训基地建设的力度;企业应积极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积极主动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参与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对实习生的指导和管理;政府要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政策,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提供经费支持。

万淼[8](2018)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问题及其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持续推进,有力促进了研究生教育的动力转型,深刻影响关涉其中的不同社会群体。从增量式发展到内涵式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理性的思考来规避发展中的问题,了解本真面貌,论证发展逻辑,深化改革创新。本研究基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二十七年历程的时代语境和现实状态,在全面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趋向中,尝试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理论框架和实证模型,借助工具效用,在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和社会用人单位三类利益相关群体视域中,调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现状,探索存在的问题并找出问题根源,揭示影响社会认同的因素,提出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运作机制和优化策略。追溯专业学位的产生,在以美国为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里,厘清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取得高度社会认同背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原因;审视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历经的探索、起步、发展历程;通过对比分析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经验,深刻反思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社会认同问题:随着“卷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增长,是否从“人”的角度出发,并给与足够的关注,了解他们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切身体验和真实评价。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结构的理论框架是本研究的主干。为了理论框架更具合理性,采用社会认同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对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中有关社会认同的文献研究,以及三个利益相关群体质性访谈的内容维度抽取,综合分析得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结构的内在逻辑为:认知认同为内生动力、情感认同为推动力量、价值认同为行为指向,三者构成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结构维度。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现状进行实证研究是本论文的重点。分别对三个利益相关群体采用了不同的实证方式。首先是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群体社会认同量表的编制,在前期理论框架构建的基础上,咨询相关领域专家,选取样本预试,对预测结果进行项目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信效度检验,确定该模型是合理的,即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社会认同是由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三因子组成的多维结构。在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高校进行正式测量,统计分析该群体社会认同特征,并对特征进行分析;采用量化研究为辅,质性分析为主的混合研究法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开展实证研究,以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相结合,得出该群体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评价;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社会用人单位群体开展实证研究;综合三个群体的社会认同实证调查结果得出结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认知认同较为薄弱,情感认同相对淡漠,价值认同存在偏差,社会认同整体状态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提出提升对策是本论文研究的目标。以系统科学的视角,通过现实分析和质性呈现,指出社会外部环境如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学校培环境如培养模式、导师队伍、质量保障因素;个体内部如报考动力、攻读动机,学习投入因素共同构成了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内外影响因素。在实证研究和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系统科学的运行机制:以观念引领为“方向盘”、制度机制为“推进器”、市场机制为“调节仪”、利益机制为“驱动力”,四位一体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提升提供机制保障。进一步回应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实施策略:一是增强认知认同为思想基础,以地位认知、属性认知、文化认知为提升策略;二是培育情感认同为精神纽带,以情感体验和共同体构建为提升策略;三是提升价值认同为根本保障,以提高与经济产业适切度,知识生产模式契合度,人才培养质量满意度,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度为提升策略。在价值认同中强调指出,社会认同的话语,最终将抵达个体生命的价值实现,因此在关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外在功能和价值实现的同时,不应忽略教育的本真是唤起每个个体生命对生命价值的应然追寻。

王梦楠[9](2018)在《河南省研究生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适应性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中高层次的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精尖人才的重任。近年来,随着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航空港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河南自贸区和跨境电商综试区六大战略的持续实施和推进,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研究生教育要不断适应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优化学科布局,提高学科和人才培养质量,就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以河南省研究生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问题为着眼点,通过研究,期望为河南省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考,丰富河南省研究生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为河南省研究生教育结构的优化提供参考。运用SPSS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对河南省研究生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做实证分析,分别从研究生教育层次结构和研究生教育科类结构两方面构建假设,选取变量指标,最后建立河南省研究生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回归模型,认为河南省研究生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是存在相关性的,但是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学科结构和层次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是不适应的,满足不了河南省当前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为此,首先,要调整河南省研究生教育结构以适应经济发展,重点是要对学科结构和层次结构进行调整。研究生教育的学科设置应该与河南省产业结构相适应,设置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其次,硕士和博士层次的培养人才的比例要协调。因此,河南省研究生教育结构要调整,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从而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与此同时,加强研究生教育的学科建设,使学科建设质量能够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服务于河南省经济的发展。

张磊[10](2017)在《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系统自身的演进和发展,高等教育专业设置面临着来自教育系统内外的多重挑战,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识别这些挑战并开发相应的专业设置治理体系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不同层次专业之间的关系在微观层面是与专业层次结构相关的教育系统功能表达问题。在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两分法”和现行专业目录的框架下,两个教育层次的规模对等发展和二者总体在高等教育中的绝对规模使得二者的并行发展呈现出一种双螺旋的运行模式。应用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范式分析发现,专业对接是专业层次适配的基本环节,专业层次适配是教育系统双螺旋专业发展模式中的结构要求,这种双螺旋的效率是实现教育系统特定功能的系统动力。通过构建和运算以专业关系为基础的各类关系矩阵,并结合系统耦合分析方法分析发现,本科专业和高职专业的对接和层次适配处于较为初级的自发为序的状态,表现在专业对接强度分布不均、专业层次结构的稳定性和协调性都有待提高等方面,这不利于教育功能的实现。因而,实现两个专业层次在专业结构上的良性互动以推动教育系统的发展演进并实现预期的教育功能是微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校际专业交往是中观层面关系到院校自身的专业发展和院校之间的专业资源配置问题。应用社会关系网络理论可以以矩阵形式构建并表达高校之间基于共同举办的专业而形成的不同层次的校际专业关系网络。使用结构洞分析方法对这些矩阵进行分析发现,校际专业交往能力存在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现象。由于内生冲突的存在,院校无法在提升校际专业交往效率的同时提升交往资源的集中程度和对网络的控制力,因而陷入两难决策的困境中。面对影响校际专业关系强度的技术性因素、学科与专业的隔离效应因素、学校发展历史性因素以及教育主体对校际专业关系功能和作用认识的主观因素等原因,开展校际专业关系网络治理以提升校际专业交往资源配置效率和院校专业交往能力是中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以就业为主要关系的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问题是宏观层面社会、教育与人的协同发展问题。在“社会—教育—人”的系统交互和社会与教育“母系统—子系统”的关系模式中,使用耦合分析方法和供需均衡分析方法对教育系统就业供需的专业结构和社会系统的专业供需行业结构进行分析后发现,教育系统的专业供需处于整体上的供不应求状态,而在社会系统中国民经济各行业对于专业的供需又处于较大程度上的供大于求的状态,产生了“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它是教育系统专业设置的自发独立性与社会系统行业对专业需求的天然不均衡性二者冲突的系统表现,而这种冲突的解释和解决也必然需要在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视角中进行。因此,调整专业与行业的供需关系以解决教育与社会的结构性冲突并实现毕业生职业发展和就业质量的协同即成为宏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通过以上全局性的系统分析发现和识别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目前存在“微观上专业层次适配处于自发为序的状态”“中观上存在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宏观上存在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三个现象,根据其不同的表现可以设立不同的治理目标并开发相应的治理工具以及配套安排等治理要素。使用链理论对这些治理要素进行系统整合,可以发展出一个使各治理要素在横向内容上相互补充和协调,在纵向层次上相互衔接和配套,在时间上保持延续和动态演进的三维治理链,该治理链体系是为教育治理现代化在专业设置和优化调整的地区治理方面构建机制框架方面所做的一种尝试。

二、文科类三产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科类三产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概念界定
        (一)产教融合
        (二)动力机制
        (三)产教融合动力机制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调查法
    六、研究的主要内容、视角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视角
        (二)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一章 理论基石:产教融合理论研究
    一、理论基础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二)自组织理论
        (三)合作理论
    二、产教融合的特征和合作规律
        (一)产教融合的特征
        (二)合作机制矛盾性
        (三)动态调整适应性
    三、建国以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历史变迁
        (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时期(1949 年-1977 年)
        (二)产教结合时期(1978 年-2012 年)
        (三)产教融合时期(2013 年至今)
第二章 生成逻辑:产教融合参与主体的动力要素分析
    一、产业逻辑:行业企业层面的外在动力要素
        (一)健全的制度保障
        (二)完善的资源保障
    二、教育逻辑:学校层面的外在动力要素
        (一)健全的制度保障
        (二)完善的资源保障
    三、府际逻辑:政府层面的外在动力要素
        (一)完善的制度保障
        (二)完善的经费保障
    四、融合逻辑:产教融合各类要素的内在动力分析
        (一)营造产教融合的猎鹿博弈
        (二)构建产教融合的智猪博弈
        (三)构建产教融合生态系统
第三章 现实表征:产教融合动力的现状研究
    一、产教融合动力充沛的现实表征
        (一)经费保障动力相对充足
        (二)多措并举打造产教融合生态系统
        (三)院校层面已初步建立产教融合相关制度
    二、产教融合动力不足的现实表现
        (一)产教融合各类要素的外在动力不足:资源层面
        (二)产教融合各类要素参与的内在动力不足:融合层面
        (三)产教融合各类要素内在动力不足: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第四章 追根溯源:产教融合动力不足的成因分析
    一、基于博弈论视角下产教融合动力不足的原因探析
        (一)产教融合创新生态系统有待完善
        (二)产教融合制度供给侧有待完善
        (三)产教融合资源供给侧有待完善
    二、基于自组织的视角探究产教融合动力不足的原因
        (一)组织边界模糊,功能定位不清
        (二)信息反馈机制不足,缺少对话平台
        (三)要素开放性不足,缺少职能管理部门
第五章 实现路径:产教融合的动力机制探索
    一、构建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
        (一)建立协同发展和利益共享机制
        (二)建立持续发展和生态流通机制
        (三)建立多方参与和共商共建机制
    二、加强产教融合制度供给侧改革
        (一)优化相关立法机制
        (二)优化政策执行机制
        (三)优化考核评价机制
        (四)优化信息反馈机制
    三、加强产教融合资源供给侧改革
        (一)完善经费投入机制
        (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四、构建产教融合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一)全面定位各类要素的主体功能
        (二)全面建设各类要素的对话平台
        (三)全面建立产教融合的职能部门
        (四)全面优化各类要素的博弈条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附录 Ⅱ
附录 Ⅲ
附录 Ⅳ
附录 Ⅴ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2)转型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调查研究 ——以L省四所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相关文献的计量学分析
        (二)相关文献研究成果述评
        (三)现有文献存在的局限性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一)转型发展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
        (三)人才培养模式
    五、研究内容、思路与技术路线
        (一)主要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六、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数据统计分析法
    七、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理论基础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主要观点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本项研究中的应用
    二、能力本位教育理论
        (一)能力本位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能力本位教育在本项研究中的应用
第三章 国外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特点
        (一)明确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二)宽泛灵活的专业设置
        (三)产教融合突出的教学方式
        (四)“双师型”特点突出的教师队伍
    二、美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特点
        (一)人才培养模式主体多元化
        (二)专业和课程设置以实用为主
        (三)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四)动员社会力量,发挥企业的关键作用
        (五)美国应用型大学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形式
    三、德国、美国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一)培养能体现区域特色的应用型人才
        (二)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学实践性
        (三)突出政府的引导作用
        (四)提升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
第四章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调查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设计
        (一)调查的目的
        (二)调查方法与工具
    二、调查实施
        (一)调查对象
        (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三、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一)教师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二)学生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第五章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现状调查数据分析
    一、对教师的调查结果分析
        (一)人口统计分析
        (二)描述性分析
        (四)相关分析
        (五)回归分析
    二、对学生的调查结果分析
        (一)人口统计分析
        (二)描述性分析
        (三)差异性分析
        (四)相关分析
        (五)回归分析
    三、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第六章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仍未能突出社会需求、学生就业需求导向
        (二)实践课程与实践教学效果仍不理想
        (三)“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制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短板
        (四)企业参与、基于第三方社会评价的教育评估制度远未形成
    二、对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现存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高校层面
        (二)企业层面
        (三)政府层面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3)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提出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梳理
        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梳理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第三节 核心概念解析
        一、职业教育及其特征
        二、职业教育现代化及其特性
        三、深圳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实施方案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实施方案
第二章 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区域发展理论与职业教育
        一、区域发展理论及深圳“国际性城市”的探索
        二、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 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理论
        一、现代化的理论与深圳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二、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第三节 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分析框架
        一、宏观层面:体制机制的建设
        二、中观层面:职教文化的建构
        三、微观方面:产教融合的深化
第三章 国家整体视野中的职业教育现代化历程
    第一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阶段
        一、调整结构扩张式发展阶段(1978 年至1990 年)
        二、调整规模稳健式发展阶段(1991 年至1999 年)
        三、转型改革内涵式发展阶段(2000 年至2009 年)
        四、创新驱动质量提升发展阶段(2010 年至今)
    第二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突出特点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要素逐步形成
        二、职业教育规模和结构更加合理
        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显着增强
        四、职业教育法制机制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第三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区域化发展
        一、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经济社会现代化为基础
        二、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职业教育信息化为推进手段
        三、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职业教育本土性为特色亮点
第四章 区域视野中的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历程
    第一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探索
        一、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适度超前
        二、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协同发展
        三、社会需求催生职业培训、技能培训
    第二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体系构建
        一、构建职业教育现代化结构体系
        二、构建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质量体系
        三、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程的特点
    第三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品牌的打造
        一、打造职业教育的“深圳质量”
        二、打造深圳高等职业教育品牌
        三、打造面向市场的成人教育品牌
    第四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形成
        一、职业教育国际化在借鉴、创新、超越中实现
        二、职业教育法治化建设在特区立法优势中体现
        三、职业教育区域化发展在开放性发展中凸显
第五章 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分析
    第一节 多层次推进工学结合的“宝安模式”
        一、产业发展情况
        二、“宝安模式”内容
        三、“宝安模式”成效
    第二节 职普衔接的“中职电大直通车”模式
        一、职业教育基本情况
        二、“中职电大直通车”内容
        三、“中职电大直通车”成效
    第三节 协同治理的“职教集团”模式
        一、“职教集团”背景
        二、“职教集团”特点
        三、“职教集团”成效
    第四节 产学研用的“校企合作”模式
        一、“校企合作”现状
        二、“校企合作”内容
        三、“校企合作”成效
第六章 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及实现路径
    第一节 以城市精神促进人的现代化
        一、深圳城市精神的内涵
        二、强化思想引领的价值
        三、强化道德规范的作用
        四、职业素养人才的培养
    第二节 以制度创新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
        一、完善职业教育法律制度
        二、完善职业教育布局和专业结构
        三、完善地方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四、完善校地合作办学机制
    第三节 以产教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
        一、强化产教的深度融合力度
        二、加大产教合作的制度建设
        三、推动职业教育集群化发展
        四、促进职教集团全面发展
    第四节 以学习借鉴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
        一、深化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现代化建设
        二、加速推进职业教育的信息化
        三、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建设
结语: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经验与问题
    一、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
    二、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经验
    三、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深入推进存在的问题
    四、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已有相关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与范围的界定
        二、分析框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第二章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
    第一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二、过程与结果:本科专业设置内涵的综合反映
    第二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遵循各逻辑的协调统一
        一、学科知识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内在规律
        二、市场需求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社会应用
        三、个体发展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价值回归
        四、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的整合与统一
    第三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兼顾各利益主体权力与需求的统一
        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利益主体的构成
        二、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各主体的权益审视
        三、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中利益关系的制衡与统一
第三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过程的实践研究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内容确定的实践分析
        一、基于国家层面的实践分析
        二、基于高校层面的实践分析
        三、基于专业内容变化的实践分析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模式的实践分析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口径与方向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时间与空间
    第三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权力配置的实践分析
        一、对政府权力的分析
        二、对高校权力的分析
        三、对社会权力的分析
        四、对学生权力的分析
第四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结果的实践研究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学科专业布局与结构的实践分析
        一、从学科专业数量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二、从学科专业结构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三、从社会人才需求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的实践分析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结构体系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对社会需求的适用性
        三、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对学生发展的适用性
    第三节 基于学生认知视角的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结果分析
        一、访谈样本的选择
        二、访谈过程的实施
        三、访谈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第五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征分析与理论反思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征分析
        一、专业设置管理体制表现出明显的统一性与计划性特征
        二、专业布局与结构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与趋同性特征
        三、本科课程设置表现出较强的专业化与形式化特征
        四、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殊性
    第二节 关于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理论反思
        一、本科专业设置制度改革的历史惯性
        二、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的失衡与冲突
        三、本科专业设置中利益关系的割裂
第六章 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回归
    第一节 “谈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合理性
        一、基于内涵的合理性
        二、基于管理的合理性
        三、基于目标的合理性
    第二节 “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对策思考
        一、明确人才培养理念,调整专业价值取向
        二、健全专业管理体制,淡化本科专业结构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本科课程设置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2017年度36所研究型大学名单
    附录二: 2012-2017年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变化一览表
    附录三: 2007与2017年度36所研究型大学专业布点与专业结构统计表
    附录四: 案例高校2017届本科毕业生规模前20位的专业及其就业率
    附录五: 研究型大学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览表
    附录六: 基于学生认知视角的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访谈提纲
    附录七: 学生访谈编码手册(Codebook)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影响高职高专学生专业选择的主要因素研究 ——基于家庭背景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由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文献回顾
        一、学生选择专业的影响因素研究
        二、学生选择专业的群体差异研究
        三、社会资本与专业选择研究
        四、经济资本与专业选择研究
        五、文化资本与专业选择研究
        六、对已有研究总结与评价
    第四节 理论基础
        一、经济资本理论
        二、社会资本理论
        三、文化资本理论
        四、文化再生产理论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思路
        一、研究视角与分析框架
        二、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三、研究问题与论文框架
    第二节 量化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一、高职高专专业选择问卷的编制
        二、调查问卷的实测与修订
        三、问卷调查对象与抽样方案
        四、问卷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第三节 质性材料收集与分析
        一、访谈对象的选择
        二、访谈资料效度的分析
        三、访谈资料分析方法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高职高专定义
        二、家庭背景
        三、高职高专专业选择概念
第三章 高职高专学生专业选择结果分析
    第一节 高职高专学生专业达成度分析
        一、达成度的总体分析
        二、不同群体学生专业选择达成度分析
    第二节 高职高专专业选择的布局分析
        一、专业选择的性别布局分析
        二、专业选择的城乡布局分析
        三、专业选择的不同层次布局分析
    第三节 高职高专专业选择影响因素的群体差异分析
        一、高职高专民办和公办学生专业选择影响因素差异
        二、高职高专专业选择影响因素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
        三、高职高专专业选择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
        四、高职高专专业选择影响因素的家庭背景差异
        五、高职高专学生专业计划分析
        六、家庭背景与学生意愿专业的关系分析
    第四节 亲子关系与学生专业选择关系分析
        一、亲子关系与专业选择重要程度的相关分析
        二、亲子关系与专业就业容易程度的关系分析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主要结论
        一、高职高专学生专业达成度不高
        二、高职高专学生在不同的群体之间存在差异
        三、亲子关系与专业选择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建议与对策
        一、对职业院校的建议
        二、对学生及家长的建议
        三、对社会及政府的的建议
    第三节 思考与讨论
        一、高职高专学生专业选择与社会再生产
        二、教育社会学学视角下我国职业教育公平设想
    第四节 创新与局限
参考文献
    一、学术着作
    二、学位论文
    三、期刊论文
    四、报告
    五、电子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6)“新工科”背景下民族院校工科专业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存在的创新与不足
        1.5.1 研究的创新
        1.5.2 研究的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工科、工科专业
        2.1.2 新工科
        2.1.3 民族院校
        2.1.4 专业建设
    2.2 理论基础
        2.2.1 高等教育系统理论
        2.2.2 协同理论
第3章 民族院校工科专业建设的发展历程
    3.1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发展历程
    3.2 民族院校工科专业发展的历史困境
    3.3 民族院校工科专业建设的必要性和特殊性
    3.4 “新工科”对民族院校工科专业建设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第4章 民族院校工科专业建设的现状分析
    4.1 六所委属民族院校工科专业总体现状
        4.1.1 六所委属民族院校的工科定位与发展情况
        4.1.2 六所委属民族院校的工科专业布点情况
        4.1.3 六所委属民族院校的“新工科”专业及新增工科专业情况
    4.2 案例研究:西南民族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现状
        4.2.1 案例选择
        4.2.2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4.2.3 师资队伍建设
        4.2.4 教学建设与改革
        4.2.5 教学资源建设
        4.2.6 质量保障
第5章 “新工科”背景下民族院校工科专业建设的问题分析
    5.1 专业设置调整方面的问题
        5.1.1 民族院校工科专业结构不够优化,面向新产业需求的专业少
        5.1.2 民族院校学科交叉融合孕育新兴交叉工科专业的动力不足
    5.2 专业内涵建设方面的问题
        5.2.1 人才培养方案方面的问题
        5.2.2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
        5.2.3 教学改革方面的问题
        5.2.4 教学资源方面的问题
        5.2.5 质量保障方面的问题
第6章 “新工科”背景下民族院校工科专业建设的对策建议
    6.1 积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构建民族院校工科专业新结构
    6.2 制定弹性化多学科交融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升级教学课程体系
    6.3 加强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
    6.4 树立教育教学新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
    6.5 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实验室和实践实训基地建设
    6.6 更加注重质量保障完善质量保障制度体系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城镇化背景下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湛江市公办中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推进湛江市中职发展
        二、湛江市城镇化发展需要中职教育提供技能型人才支持
    第二节 研究述评
        一、国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二、国内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三、湛江中等职业教育的研究
        四、湛江城镇化的研究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城镇化
        二、中等职业教育
        三、校企合作
        四、人才培养模式
        五、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五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实用主义的知行统一论
        二、福斯特的“产学合作”论
第二章 湛江市城镇化与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变迁与特征分析
    第一节 初步发展阶段(1978 年—1992 年)
        一、湛江城镇化与人才需求分析
        二、湛江公办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探索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第二节 规模发展阶段(1992 年-2001 年)
        一、湛江城镇化与人才需求分析
        二、湛江公办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探索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第三节 内涵发展阶段(2002 年-至今)
        一、湛江城镇化与人才需求分析
        二、湛江公办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探索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第四节 湛江城镇化与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变迁总结
第三章 城镇化背景下湛江市公办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调查
    第一节 研究工具
        一、学生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二、教师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三、教师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四、企业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第二节 城镇化背景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生问卷调查
        一、学生问卷人口学变量的分析
        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典型模式调查与分析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前期的调查与分析
        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期的调查与分析
        五、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后期的调查与分析
        六、影响学生到企业实习积极性的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第三节 城镇化背景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师问卷调查
        一、教师问卷人口学变量的分析
        二、校企协同育人基本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前期的调查与分析
        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期的调查与分析
        五、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后期的调查与分析
        六、校企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调查与分析
    第四节 城镇化背景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师访谈调查
        一、公办中职学校参与校企合作情况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二、学校参与校企合作主要形式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三、学校参与校企合作规章制度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四、“双师型”教师建设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五、学校管理顶岗实习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六、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七、企业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八、学校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九、政府完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第五节 城镇化背景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企业访谈调查
        一、企业与中职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结果与分析
        二、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主要形式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三、企业与中职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原因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四、企业参与校企协同育人方式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五、企业参与师资队伍共建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六、企业参与实训基地建设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七、企业管理中职生顶岗实习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八、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九、学校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十、政府完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第四章 城镇化背景下湛江市公办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分析
    第一节 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不了解人才培养方案、不熟悉专业的发展方向
        二、实习中存在纪律性差、留岗率低、追求享乐等问题
        三、中职生心智不成熟
    第二节 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校企合作机构和规章制度保障
        二、教师到企业实践存在阻力
        三、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缺乏支持
    第三节 企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参与度低
        二、对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不足
        三、对学生实习指导有待提高
    第四节 政府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政策
        二、缺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经费支持
第五章 城镇化背景下湛江市公办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分析
    第一节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实习观和增强职业认同感
        一、了解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发展方向,增强职业认同感
        二、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实习观
    第二节 学校应加强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建设
        一、成立校企合作机构、健全校企合作规章制度
        二、启动教师进修工程,并完善教师到企业“回炉”实践的机制
        三、加大实训基地建设的力度
    第三节 推进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一、积极主动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二、积极参与实训基地建设
        三、加强对实习生的指导和管理
    第四节 政府需要健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政策
        一、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政策
        二、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提供经费支持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湛江市城镇化与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变迁经历三阶段
        二、城镇化背景下湛江市公办中职典型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三、城镇化背景下湛江市公办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几点问题与对策
        四、城镇化背景下湛江市公办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第二节 研究建议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8)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问题及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社会认同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二)社会认同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实践中的个人困惑
        (三)社会认同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理论研究的必要
    二、文献综述及概念界定
        (一)专业学位及其相关研究
        (二)社会认同及其相关研究
        (三)研究述评
        (四)概念界定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与难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五、研究意义与创新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创新
第二章 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历史分析
    一、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历史分析
        (一)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产生背景
        (二)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演进
        (三)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案例分析
        (四)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主要特征
    二、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历史分析
        (一)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产生背景
        (二)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
        (三)H省XX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案例分析
        (四)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主要特征
    三、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对比分析
        (一)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经验启示
        (二)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现实反思
第三章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结构的理论建构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结构的理论基础
        (一)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
        (三)已有研究成果借鉴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结构的理论维度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结构的理论构想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结构的维度内涵
        (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结构的内在逻辑
第四章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实证分析
    一、实证研究的总体设计思路
    二、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群体的实证分析
        (一)初始量表的编制
        (二)实证探索与验证
        (三)讨论与结论
        (四)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群体社会认同特征的统计分析
        (五)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群体社会认同的特征分析
        (六)小结
    三、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群体的实证分析
        (一)定量描述
        (二)质性分析
        (三)小结
    四、对社会用人单位的实证研究
        (一)量化研究
        (二)小结
    五、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问题表征
        (一)认知认同较为薄弱
        (二)情感认同相对淡漠
        (三)价值认同存在偏差
第五章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社会外部环境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影响
        (一)政治因素
        (二)经济因素
        (三)文化因素
    二、学校培养环境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影响
        (一)培养模式
        (二)导师队伍
        (三)质量保障
    三、学生个体因素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影响
        (一)报考动力
        (二)攻读动机
        (三)学习投入
第六章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提升对策
    一、运行机制: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动力源泉
        (一)观念引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方向盘”
        (二)制度机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推进器”
        (三)市场机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调节仪”
        (四)利益机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驱动力”
    二、实践路径: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具体策略
        (一)增强认知认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思想基础
        (二)培育情感认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精神纽带
        (三)提升价值认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根本保证
总结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二、学位论文类
    三、期刊论文类
    四、文件类
    五、外文类
附录A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调查问卷(初始)
附录B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调查问卷(正式)
附录C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量表
附录D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研究访谈提纲
附录E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研究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9)河南省研究生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和创新之处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创新之处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1.5.1 研究生教育
        1.5.2 研究生教育结构
2 河南省研究生教育结构现状与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2.1 河南省研究生教育结构的现状
        2.1.1 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学科结构的现状
        2.1.2 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层次结构的现状
        2.1.3 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形式结构的现状
    2.2 河南省经济发展现状
        2.2.1 产业结构升级
        2.2.2 就业结构逐步改善
        2.2.3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2.4 非公有制经济逐步发展
3 河南省研究生教育结构存在的问题
    3.1 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层次结构存在的问题
        3.1.1 .博士培养规模小,硕博比不合理
        3.1.2 硕士、博士层次学科布局缺乏特色和多样化
    3.2 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学科结构存在的问题
        3.2.1 学科间发展不协调
        3.2.2 科类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发展不协调
    3.3 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形式结构存在的问题
        3.3.1 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不平衡,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比例亟待提高
        3.3.2 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科之间发展不协调
        3.3.3 非全日制研究生比重偏低
4 河南省研究生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适应性实证分析
    4.1 研究假设
    4.2 指标建立
        4.2.1 经济发展指标建立
        4.2.2 研究生教育结构指标建立
    4.3 数据搜集
    4.4 河南省研究生教育结构和经济发展数据分析
        4.4.1 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层次结构和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数据分析
        4.4.2 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学科结构与河南省经济发展关系数据分析
5 优化河南省研究生教育结构的政策建议
    5.1 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层次结构的调整
        5.1.1 硕博层次的规模要合理,注重博士研究生的培养
        5.1.2 明确硕博士层次的培养目标,实现差异互补
    5.2 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学科结构的优化
        5.2.1 学科结构的设置要与产业结构的需要相结合
        5.2.2 突出学科特色,优化学科结构
    5.3 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形式结构的优化
        5.3.1 扩大专硕规模,使学硕和专硕达到合理的比例
        5.3.2 准确定位,使专业型硕士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5.3.3 注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5.4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
        1.2.1 研究对象
        1.2.2 核心概念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外对于专业设置的认知差异
        1.3.2 国外相关研究
        1.3.3 国内研究
        1.3.4 研究评述
第2章 专业关系的研究范畴与分析方法
    2.1 专业关系的分类及其量化
        2.1.1 专业关系系统分类
        2.1.2 专业关系的主体范畴、数据与标识
        2.1.3 专业关系赋值规则及量化框架
    2.2 专业与院校之间举办关系的量化考察
        2.2.1 本科院校与本科专业的举办关系
        2.2.2 举办高职专业的院校与高职专业的举办关系
    2.3 基本理论与方法
        2.3.1 基本理论
        2.3.2 分析方法和工具
    2.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第3章 微观分析:专业层次适配与教育系统发展
    3.1 专业层次的两分法与专业对接
        3.1.1 专业层次的两分法
        3.1.2 专业对接的含义与内容
        3.1.3 本科专业目录与高职专业目录的对接关系
        3.1.4 院校与专业的对接关系
    3.2 专业层次相互关系的社会系统论
        3.2.1 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论
        3.2.2 专业层次适配的社会系统解释
        3.2.3 专业对接之于教育社会系统的意义
    3.3 适应—整合:专业对接是专业层次适配的基本环节
        3.3.1 专业对接与专业层次适配的社会系统关系
        3.3.2 专业对接的基本单位与组织结构
        3.3.3 专业对接关系的强度
        3.3.4 专业对接强度的地区状态
    3.4 整合—潜在模式维持:专业层次适配是双螺旋模式的结构要求
        3.4.1 专业层次与双螺旋模式的社会系统关系
        3.4.2 专业对接的双螺旋模式结构分析
        3.4.3 双螺旋专业对接链的长度与层次适配
    3.5 潜在模式维持—目标达成:双螺旋效率是教育功能实现的系统动力.
        3.5.1 专业层次双螺旋模式与教育功能实现的社会系统关系
        3.5.2 专业对接指数
        3.5.3 专业结构效率的系统分析方法
        3.5.4 专业对接的耦合度分析
        3.5.5 专业对接的耦合协调性分析
        3.5.6 双螺旋模式的系统效率
    3.6 小结与讨论:专业层次适配的阶段特征及治理的原则、分类方法与空间
        3.6.1 治理起点:地区专业层次适配的阶段性特征
        3.6.2 专业层次适配地区特征的成因
        3.6.3 专业层次适配的治理空间
        3.6.4 专业层次适配的治理原则
        3.6.5 专业层次适配的分类治理方法
第4章 中观分析:校际专业交往与院校专业发展
    4.1 校际专业交往与校际专业关系
        4.1.1 校际专业交往与校际专业关系的含义与特性
        4.1.2 校际专业交往规定了校际专业关系的内容
        4.1.3 校际专业交往构建了校际专业关系存在形式的可能性空间
        4.1.4 校际专业交往规定了校际专业交往关系的强度
    4.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是校际专业关系的社会存在表达形式
        4.2.1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定义
        4.2.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结构与属性
        4.2.3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存在性及其意义
        4.2.4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构建方法
    4.3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与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4.3.1 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4.3.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形成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机制
        4.3.3 结构洞: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测量
    4.4 地区院校专业交往能力的分类实证分析
        4.4.1 类型一:举办高职专业院校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4.4.2 类型二:举办本科专业院校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4.4.3 类型三:全局专业院校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4.4.4 类型四:基于专业对接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4.4.5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比较分析
    4.5 小结与讨论:校际专业交往能力引致的院校专业发展治理需求
        4.5.1 治理起点: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
        4.5.2 治理难题:影响校际专业关系网络调整和演化的因素追溯
        4.5.3 治理目标:提升院校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4.5.4 治理工具
        4.5.5 治理能力涵养
第5章 宏观分析:专业就业协调与社会事业发展
    5.1 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5.1.1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社会系统论
        5.1.2 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的结构性冲突
        5.1.3 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解决方案
    5.2 地区性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5.2.1 研究方法设计
        5.2.2 本科专业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5.2.3 高职专业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5.2.4 “需求导向”与“学科导向”的专业供需耦合差异
        5.2.5 教育系统专业供需协调的“低水平发展陷阱”
    5.3 地区性就业供需行业结构耦合分析
        5.3.1 研究方法设计
        5.3.2 各行业的本科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5.3.3 各行业的高职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5.3.4 各行业的全局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5.3.5 行业专业供需协调的地区特征共性
        5.3.6 行业专业供需协调的层次和行业特性
    5.4 小结与讨论:教育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治理
        5.4.1 治理起点: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
        5.4.2 专业供需平衡的动力机制
        5.4.3 治理目标:教育、社会与人的协同发展
        5.4.4 治理思路
        5.4.5 治理工具
第6章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及行动路径
    6.1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原则
    6.2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目标
    6.3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工具
    6.4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配套
    6.5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构建与运行
        6.5.1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概念
        6.5.2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构建
        6.5.3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运行
第7章 结语
    7.1 主要的发现与结论
        7.1.1 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分析的三个发现
        7.1.2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行动路径总结
    7.2 创新与贡献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T地区高等院校名单、标识及举办的专业数量
    附录B: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 年)(部分)
    附录C:能与高职专业目录对接的本科专业名单
    附录D:能与本科专业目录对接的高职专业名单
    附录E:T地区举办的本科专业与高职专业对接院校数量关系
    附录F:T地区本科专业与产业就业供需协调状况
    附录G:T地区高职专业与产业就业供需协调状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文科类三产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动力机制研究[D]. 张伟肖.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转型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调查研究 ——以L省四所高校为例[D]. 杨梦蓓.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3]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D]. 张小梨. 天津大学, 2020(01)
  • [4]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D]. 刘海涛. 厦门大学, 2019(08)
  • [5]影响高职高专学生专业选择的主要因素研究 ——基于家庭背景视角[D]. 范涓涓.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19(02)
  • [6]“新工科”背景下民族院校工科专业建设研究[D]. 向导.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7]城镇化背景下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湛江市公办中职为例[D]. 罗丹萍.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9(02)
  • [8]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问题及其对策[D]. 万淼. 河南大学, 2018(12)
  • [9]河南省研究生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适应性研究[D]. 王梦楠. 河南理工大学, 2018(01)
  • [10]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D]. 张磊. 天津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文科三产业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