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发西部,税收如何作为(论文文献综述)
冯俊诚[1](2022)在《减税与减负——来自所得税优惠政策的经验证据》文中研究表明减税是助力市场主体纾困的重要举措,然而,地方政府在减税政策落实前后的策略性行为可能会弱化其经济效果。利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所涉及的所得税优惠政策和工业企业数据库,本文研究发现,当税率由33%降至15%时,企业有效税率仅下降3.33个百分点。国有企业、行政级别高、规模较大的企业获得更多的减税,同时较高的市场化程度、较低的政府干预和较高的法制水平均促进了减税效果的发挥。在进一步研究中,本文并未发现该减税政策刺激企业投资和提升盈利能力的经验证据。
刘雪燕,李光勤,季永宝[2](2021)在《区域减税政策与企业生产率:学习效应与选择效应》文中提出准确识别区域减税政策对企业生产率的作用效果及机制,对于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将西部大开发的区域减税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验证了其对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减税政策主要通过学习效应和选择效应发挥积极作用,低生产率企业对减税政策的敏感性更强,存在效率提升的优势;此外,减税政策使西部企业的生产率分布更加集中,资源配置效率得到较大提升。文章的研究为区域发展和精准施策提供了重要借鉴。
刘慧玲[3](2021)在《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政策实施效应研究》文中提出
吴昱瑾[4](2021)在《新发展阶段下云南省会泽县税源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已进入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国际贸易逆转的高压态势,中国经济稳定向好发展。“十四五”规划对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借改革创新的春风,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成,推动财税体制改革,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愿景落实到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税源作为经济的产物,在经济持续、稳定、高质量的发展背景下必将发展壮大,而税源管理是对税源进行管理,它在调节和影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受经济环境因素影响。现阶段我国经济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发展中也存在一些弊端,如社会发展动力严重不足、市场主体活力不高、经济增速放缓甚至下滑等现象尤为突出,加之减税降费政策的继续施行和一系列阶段性税收减免政策的新出台,导致各地税务机关组织收入任务的压力和难度进一步加大。因此,做好新发展阶段下税源管理这篇文章,一方面可以通过经济新理念来引导税源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税收方面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本篇论文选取云南会泽县为个案进行实证分析,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和比较分析方法,对该县的经济与税源进行分税种、产业、行业、经济类型以及总量比较分析,再通过计算宏观税负、税收弹性系数以及运用线性回归方法,揭示该县税源与经济的动态发展状况,结合会泽县税源管理的具体手段和方法找出新发展阶段下税源管理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从税收政策、经济政策、税收征管以及当前形势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剖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同时汲取国内外先进经验和做法,进而从优惠政策落实、创新纳税服务、畅通合作渠道、优化监管模式等多个角度为提升税源管理质效提出对策建议。
徐乐怡[5](2021)在《中国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共生绩效与空间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日渐提升的背景下,科技新城作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需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依托以及全球竞争力重塑的平台和载体,其重要性日显突出。近年来,关于科技新城的概念、内涵和理论分析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但系统性研究仍有待完善,尤其是关于科技新城的定量测度、空间分布、形成机理、与企业共生绩效和区域空间效应的研究相对匮乏,因此,进一步加强科技新城的系统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确定“科技新城”这一研究对象,首先梳理相关的文献,并结合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等理论构建了科技新城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其次,运用美国硅谷、日本筑波和杭州未来科技城三个案例阐述科技新城国内外模式,并总结了经验启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科技新城定量测度指标,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分析科技新城空间演化格局,探讨了科技新城空间演化特征和规律;再次,基于市级层面和省级层面两个地理维度,运用Logit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揭示了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随后,运用双重差分DID方法研究了科技新城与企业的共生绩效;最后,从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创新能力两方面,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揭示了科技新城的区域空间效应。研究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第一,科技新城建设开发模式有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以及政府-市场协作型,开发类型主要分为:地理交通型、自然资源型、产业集群型。关于科技新城选择机理,在宏观层面,科技新城应注重政府主导功能,在微观层面,科技新城开发可采用企业主导型模式。第二,科技新城在集聚上呈现以苏南、浙北和上海相交汇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为核心的区域特征,同时呈现由东部地区带动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演化特征。科技新城的国家级空间联系网络表现出由单中心逐渐向均衡型的复杂网络结构过渡的特征,且科技新城数量和空间联系总量均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本文从人民生活、科技企业状况和土地资源状况三个方面构建了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直接排序法计算指标结果,并进行排序。第三,针对科技新城形成机理的研究得出结论。在市级尺度下,工业基础、人口城镇化、交通设施和创新要素都对科技新城形成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另外,创新服务的影响作用具有一定的空间异质性。在省级尺度下,互联网+、政府主导、市场主导、经济基础、区域科技金融、对外开放水平和企业家精神这些因素对科技新城的设立和空间联系总量均有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且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第四,科技新城与企业之间存在明显的共生绩效,科技新城的设立对经济集聚、人才吸引和产出提升均具有明显正向效应,且存在一定的时间异质性。其一,针对经济集聚效应,科技新城的设立会显着提升科技新城周围区域内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形成集聚效应,促进产业发展。其二,针对人才吸引效应,科技新城的设立会显着提升科技新城周围区域内的企业从业人员数量,形成人才吸引效应,促进要素的聚集发展,推动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其三,针对产出提升效应,科技新城能够助推企业产出,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从而促进产业间良性互动和区域经济发展。科技新城的经济集聚效应和人才吸引效应大致经历了一个先变大、后变小再逐渐稳定的一个动态过程,产出提升效应具有较强的波动性。第五,科技新城能提升当地创新能力,却对临近地区具有负向效应;科技新城无法促进本地经济增长,却能促进周围区域经济增长。科技新城的空间效应与设置的地理距离阈值有关,数据表明科技新城的建立对周围地区的创新提升具有负向影响,呈现“倒U”形关系,但科技新城的经济增长溢出效应存在一定的空间衰减特征。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三点政策启示:第一,构建以政府和市场结合的科技新城资源配置模式,资源分配需要发挥市场主导作用,政府可以采取政策手段助力科技新城的建设,保护市场制度,促进科技新城的发展,并打造以科技新城为核心的创新源和经济增长极,为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第二,构筑以产城融合为核心的科技新城发展模式,加强科技新城与当地的产业联系,科技新城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土壤和物质基础,同时保证高品质的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促进产城融合;第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发展的重点,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新城的良性共生发展;第四,各地区应因地制宜选择优势产业,促进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郑家兴[6](2021)在《财税政策支持我国制造业创新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以来,实体经济成为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2020年,我国政府推行了“十四五”规划,明确将科技创新摆在各项任务的首位,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提出了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等战略目标。为了实现“中国制造”由大变强,我国政府还实施了一系列支持制造业创新的财税政策,以增加企业的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及创新收益,进而提升制造业的创新效率,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局,如何优化财税政策的支持力度,化解制造业创新发展道路中的挑战,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财税政策支持我国制造业创新效应为研究对象,基于内生增长理论、创新理论和外部性理论等相关理论,构建随机前沿模型、面板空间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利用制造业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财税支持政策对制造业创新产出效率和创新收益效率的总效应、空间效应和门槛效应,具体内容可从以下六个方面来看。第一,基于国内外关于财税支持制造业创新的相关理论及文献,分别剖析财政资金和税收优惠与制造业企业创新的基本关系,进而阐明财税支持政策分别对制造业创新产出效率和创新收益效率的作用机理,及其对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的空间效应和门槛效应,可发现:首先,财税支持政策可从降低企业创新成本与纠正创新正外部性等方面促进企业创新投入的增加,加速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提高企业的创新效率。其次,财政资金和税收优惠对不同地区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效果需兼顾企业的空间因素进行考察。最后,财政资金和税收优惠都有利于激发企业进行创新成果转化活动的积极性,并对企业实现创新成果转化收益具有促进作用,且该作用存在一定的门槛区间。第二,梳理近十年我国制造业创新的财税支持政策,并基于DEA方法分析财税支持下制造业创新的效率现状,可发现:一方面,当前制造业创新的财政资金支持规模逐年扩大,且于2014年开始增长变慢;制造业创新的税收减免额度持续加大,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力度增长明显;制造业的总体宏观税负和企业所得税税负的变动较小,增值税税负的下降幅度较大,并且各类税负水平在2012年以后趋于平缓。另一方面,现有财税支持政策对提升制造业创新效率的效果不佳;增值税税负的大幅下降为制造业创新产出效率的提高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但对相应的创新收益效率无明显作用;制造业的总体税负和企业所得税税负水平对其进一步实现创新收益存在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财税支持政策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行业差异和地域差异。第三,实证检验财税支持制造业创新的总效应,可发现:财政资金、税收优惠额度及实际宏观税负与制造业的创新产出效率和创新收益效率之间呈不同的“U”(或倒“U”)型关系。基于当前我国制造业的平均水平可知:首先,财政资金对制造业的创新产出效率和创新收益效率呈挤入效应,且前者大于后者。其次,税收优惠额度对制造业的创新产出效率和创新收益效率呈挤入效应;与财政资金的挤入效应相比,税收优惠额度对创新产出效率的挤入效应更小,而对创新收益效率的挤入效应更大。最后,实际宏观税负对制造业的创新产出效率呈挤出效应,而对其创新收益效率呈挤入效应。第四,实证检验财税支持制造业创新的空间效应,可发现:总体上,财政资金和税收优惠下制造业的创新产出效率具有显着的空间负外部性,实际宏观税负下制造业的创新产出效率具有显着的空间正外部性;财政资金和税收优惠下制造业的创新收益效率具有不显着的空间正外部性,实际宏观税负下制造业的创新收益效率具有不显着的空间负外部性。比较财政资金、税收优惠和实际宏观税负分别对制造业创新产出效率和创新收益效率的空间效应可知,首先,财政资金对当地和邻近地区制造业的创新产出效率分别具有U型和倒U型效应;其对当地和邻近地区企业的创新收益效率均具有倒U型效应。其次,税收优惠对当地和邻近地区制造业的创新产出效率分别具有U型和倒U型效应,但在西部地区则分别表现为正向和负向激励效应;其对当地企业的创新收益效率呈显着激励效应,但对邻近地区企业创新收益效率的积极作用微乎其微。最后,实际宏观税负对当地和邻近地区制造业的创新产出效率均为倒U型影响,前者在东部地区表现为U型效应,后者在西部地区表现为正效应;其对当地和邻近地区企业的创新收益效率分别具有负效应和正效应。第五,实证检验财税支持制造业创新的门槛效应,可发现:实际宏观税负对全样本制造业和一般制造业的创新产出效率不存在门槛效应,财政资金强度和税收优惠强度对高端制造业的创新收益效率不存在门槛效应,其余财税支持政策对制造业的创新产出效率和创新收益效率均以单一门槛效应为主。在财政资金方面,财政资金强度在一定门槛区间内对制造业的创新产出效率呈抑制作用,而对制造业(高端制造业除外)的创新收益效率呈促进作用;财政资金强度在超过一定门槛值后不仅对制造业创新产出效率的抑制作用减弱,也对制造业(高端制造业除外)创新收益效率的促进作用减弱。在税收优惠方面,税收优惠强度在门槛值左右均对制造业的创新产出效率呈促进作用,而在一定门槛值内对制造业(高端制造业除外)的创新收益效率呈抑制作用;除高端制造业外,税收优惠强度在超过一定门槛值后不仅使其对制造业创新产出效率的促进作用有所减弱,还会使其对制造业创新收益效率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在实际税负方面,实际宏观税负对制造业的创新产出效率呈显着的抑制作用,且仅对高端制造业存在门槛效应,其在超过一定门槛值时会对制造业(一般制造业除外)的创新收益效率存在显着抑制作用;实际宏观税负控制在一定门槛值以下时,其对制造业创新产出效率的抑制作用可显着减弱,且对制造业创新收益效率的抑制作用也有所缓解。第六,基于理论与实证分析的研究结论,对我国当前支持制造业创新的财税政策提出优化建议。在财政资金方面,应优化财政资金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一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完善制造业的政府采购政策;二是继续增加西部地区企业创新的财政资金,尤其是强化其对企业创新产品市场化的促进作用;三是重点加大高端制造业创新研发阶段的财政资金强度,减小对其创新成果市场化的直接干预程度。在税收优惠方面,应优化税收优惠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一是加大研发产出阶段的间接税优惠力度,创新收益实现阶段更加注重直接税优惠;二是适当增加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创新研发阶段的税收优惠,加强税收优惠对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创新成果市场化的激励效果;三是重点加大高端制造业创新产出阶段的税收优惠强度,普遍提高制造业创新收益阶段税收优惠的有效性。在降低税负方面,降低税收负担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阻碍影响,一是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降低制造业企业的宏观税负税水平;二是因地制宜地实施减税降费,重点降低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的实际宏观税负水平;三是依据不同行业制造业的创新需求调整减税降费措施,重点降低高端制造业的实际宏观税负水平。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将制造业创新分为研发产出阶段和收益实现阶段,测度了当前我国制造业的创新产出效率和创新收益效率,并分析了财政资金、税收优惠和实际税负对不同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财税支持企业创新的研究视角。第二,结合区域经济学,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测度了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制造业在研发产出和收益实现两阶段的创新效率,并分析了财政资金、税收优惠和实际税负对不同区域制造业创新效率的空间效应,这从多维角度对政策效果进行了检验。第三,将制造行业区分为全样本制造业、高端制造业和一般制造业,验证了财税支持力度对制造业创新产出效率和创新收益效率的门槛效应,并分析了不同制造业企业对财税政策的响应程度,从而使得研究结论更为精准细化,这为提升我国制造业创新效率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优化建议。
李程[7](2021)在《X公司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全球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我国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所处经济环境的影响,在如今的经济寒冬下艰难度日。税收法治体系不仅肩负着保障我国财政收入稳定的重任,还有着调节税负水平,贯彻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随着我国税收法治进程的不断加快,税法对于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和产业政策调整的作用愈发明显,减税降费的税收优惠政策也在不断实施。纳税筹划对于企业来说,是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的有效手段。对于国家来说,企业的纳税筹划往往伴随着对自身经济行为的调整,就税法政策而言是一种正面积极的回应。所以,纳税筹划无论从企业的角度还是从国家的角度,都是一种双赢的企业财务管理行为。本文首先以文献研究法梳理了纳税筹划研究的进程,总结了纳税筹划的理论基础和几种常用的纳税筹划方法。然后运用调查法,搜集了案例企业相关资料及最新的税收法规政策。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入X公司作为案例企业,分析了其基本情况和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存在的问题。以该公司问题为基础,运用纳税筹划的基本步骤,制定了纳税筹划的目标,提出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方案。从企业所得税税率和税基两个方面对X公司进行筹划。而后对于纳税筹划方案预计实施的效果做出了评价,起到了降低税负,防范纳税筹划风险的良好效果。最后,对于X公司纳税筹划方案的实施,以及X公司纳税筹划风险防范措施提出了建议。以期对企业纳税筹划方案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对X公司纳税筹划方案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纳税筹划不仅能为企业带来降低税负的直接效果,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防范税务风险。所以,企业应注重纳税筹划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将纳税筹划贯穿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之中,更好的服务于企业发展目标,才能及时防范税务风险,提高企业自身管理水平。
黄暄[8](2021)在《财税激励政策对企业R&D产出的作用机制及其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强国,强化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力必不可少,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也是关键环节,而助推企业的创新发展,政府的财税激励政策必须行之有效,对企业所采取的相应财税激励政策是要有利于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因此,研究我国财税激励政策对企业R&D产出的作用机制及其有效性是十分必要的,与之相关的研究既能够提升企业的创新水平,又能够为我国提升企业创新的财税激励政策如何实施提供参考。本文先对财政补贴、税收优惠、R&D、R&D产出的相关概念予以说明,明确财税激励政策对企业R&D产出的作用机制,具体有哪些优势与劣势。然后通过描述性统计来反映我国企业创新目前所面临的现状,选择研究的企业主体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因在于我国对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财政补贴在各领域中金额最高,且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亟需进行企业创新以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故确定研究主体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并进行了逐年、分地区的分析,逐年来看,企业R&D产出大致呈现总体增长趋势,各省市中企业R&D产出较高省市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安徽、上海。财政补贴也大致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对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补贴数额较高的省市为广东、陕西、山东、上海、江苏、辽宁,东西部地区财政补贴数额差异较大。我国税收优惠数额也是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税收负担在近几年有所减轻,税收优惠数额较高省份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税收负担较轻省份为湖南、河南、广西、黑龙江、吉林。然后,综合考虑财政补贴政策与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R&D产出的影响,进行了空间效应分析。先对模型所需要的数据进行处理,利用熵权法、瓦达B指数计算得到各变量。对数据进行了空间自相关检验,并考虑到地理因素和经济因素建立了四个空间权重矩阵,在四个空间权重矩阵下,计算得到了空间面板模型。综合来看,在空间面板模型中,财政补贴政策相较于税收优惠政策对于提升企业R&D产出更为直接有效,且对周边省市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既促进了本地的发展,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企业创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对周围省市企业R&D产出具有抑制作用,其资金投入、R&D人员数量以及有R&D活动的企业数量都对本地的企业R&D产出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接着,分别讨论财政补贴政策与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R&D产出的影响,进行了门槛效应分析。将财政补贴与税收激励分别作为门槛变量,建立了两个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得到以财政补贴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存在双门槛效应,门槛值分别为24.3亿元、37.2亿元,该模型中财政补贴在高于37.2亿元时对于提升企业R&D产出的效果显着,主要对应省份为广东和陕西在2016年至2018年所投入的财政补贴,相较于其他省市是更为有效的。以税收激励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存在单一门槛效应,门槛值为10.45,当税收激励小于10.45时,对于提升企业R&D产出更为有效,主要对应省市为北京、上海、浙江、广东、海南。且两个模型的企业资金投入、企业利润总额、企业R&D人员数量和有R&D活动的企业数量对于企业R&D产出均起到了正面激励的效果。还利用了最小二乘法、面板固定效应和GMM估计验证了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具有稳健性。最后,对上述研究进行总结后发现,无论是在描述性统计分析还是空间效应分析、门槛效应分析中,广东省的财税激励政策对企业R&D产出的效果在与其他省市的对比中都更为突出,反映广东省的财税激励政策对于企业创新是更为有效的,值得其他省市的学习与借鉴。在本文末尾,对所进行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进行了总结,给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张莉[9](2021)在《中国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在经历了近40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出现了产能过剩、地区经济发展严重失衡以及有效需求不足等诸多问题。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经济要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助于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经济增长又会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即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不仅存在对应关系,而且能够互相影响,这也被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路径与产业结构演变进程间存在的耦合性不断证实。对于想要获得迅速发展的后发展国家来说,借鉴先发展国家产业变革的经验,适时采取有效的税收政策以扫清本国产业升级的障碍并奠定产业发展的基础,不失为加速推动本国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实现经济发展“弯道超车”的良好手段。中国作为后发展国家,其产业结构和税制结构都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一方面,区域经济差异造成产业结构呈现区域异质性的特点,产业结构优化成为当下经济增速放缓所要迫切关注的问题。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后发展国家,中国想要在短时间内实现发达国家长时期形成的更合理更高级的产业结构,除了依靠市场利用供需关系自由引导资源配置外,更需要政府对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远见和干预,因此税制结构对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引致的高质量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为主题,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税制结构调整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本文梳理了税制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间的关系,指出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直接影响效应,即资源配置效应和全要素生产率效应;同时从需求侧、供给侧和对外开放三个角度阐述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间接影响效应。实践层面,本文采用中国1994年至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首先测度了中国产业结构偏离度和Moore指数(即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水平);其次通过PVAR模型、门槛效应模型计量分析中国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总体效应、区域异质效应、门槛效应等影响;再次构建并行多重中介模型检验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中介效应;随后利用准自然实验法考察税制结构改革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最后,基于前文研究结论,为税制结构调整提出具体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归纳如下:第一,借鉴并拓展了税制结构及产业结构衡量指标体系。(1)本文组建了税制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指标体系,分别从税制结构的宏观和中观角度测评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以及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影响。相较已有研究,本文针对税制结构的衡量主要增加了中观指标,该指标更能体现出税制结构内部不同税种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2)选择结构偏离度指数作为衡量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指标,结构偏离度指数能够将整体分割成组内与组间差异,通过标准化处理得到产业结构距离理想均衡状况的差异。采用Moore结构变动指数衡量产业结构高度化,基于空间向量度量的方法,通过不同时期两组向量空间中的夹角来测度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使得空间向量夹角大小的变动能够作为三次产业结构内部变化幅度的依据,进而刻画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Moore结构变动指数对结构演变的动态过程反应更为灵敏,对三个产业的变动刻画得更为细致,同时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整体测度也更为全面。第二,测度了中国产业结构偏离度和Moore指数。本文从产业结构优化的两个维度对中国1994年至2017年的省级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程度进行了测算。结果发现:(1)自2008年以来,中国进行了增值税改革和所得税改革,实施结构性降税,税制结构逐步得到优化,税收负担不断减轻,消费和投资水平不断提高,各产业间关系更加协调,产业供给与国民需求相匹配,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近十几年来,产业结构偏离度指数呈下降趋势,产业结构日益合理化。(2)欠发达省份的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虽然不高,但变动速率在增强,说明产业结构高度化程度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潜力大,而发达省份高度化程度高,但是高度化趋势相对较缓,上升空间相对有限。总体来看,各省份产业结构变化速率均经过或者正在经历由低值上升到高值而后下降的过程。第三,考察了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直接影响。基于动态面板模型检验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对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均会产生抑制性的影响,消费税和企业所得税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在区域之间并不具有一致性。(2)企业所得税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影响在东、中、西部均具有抑制作用,而个人所得税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影响在三个地区均具备促进作用,增值税和消费税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影响在东、中、西部并不具有一致性。其次,本文基于面板门槛模型验证了税制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不仅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还具有明显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对直接税系而言,当人均实际GDP高于门槛值时,直接税系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以及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影响由抑制转为促进,这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对直接税系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2)间接税系对产业结构偏离度都具有促进作用,这意味着间接税的提高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具有抑制作用,但是随着人均GDP水平的提高,间接税的抑制效果被削弱。(3)间接税系对产业结构高度化具有促进作用,随着人均GDP水平的提高,间接税的促进效果会增强。这意味着直接税和间接税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抑制作用均受到经济发展水平门槛作用的影响,且相对于低经济发展水平而言,高发展水平下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促进作用会明显增强。第四,构建了税制结构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中介路径。采用OLS对建立的并行多重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实证研究发现:(1)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具有抑制作用。当直接税作为核心解释变量时,经过计算可以得到,投资需求、劳动供给、资金供给与对外开放为中介变量,而当间接税作为核心解释变量时,投资需求、劳动供给和资金供给为中介变量。(2)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高度化具有促进作用。当直接税作为核心解释变量时,中介变量为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劳动供给和资本供给为中介变量,而当间接税作为核心解释变量时,经过计算可以得到,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技术供给和对外开放为中介变量。第五,论证了税制结构改革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准自然实验论证税制结构改革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考虑到税制结构可以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因此本文选择以营业税为代表的间接税改革及以企业所得税为代表的直接税变动来构建税制结构改革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准自然实验,并通过双重差分方法对政策改革效果进行识别,实验结果为“营改增”以及企业所得税改革能够显着提高企业创新水平。相较于已有研究,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一是深入剖析了税制结构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机理。本文从产业资本形成、产业资源配置等层面分析了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直接影响机理,解释了税制结构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因;同时基于需求侧、供给侧以及对外开放等层面探究了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间接影响机理,阐明了税制结构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这对理论界继续探讨税制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的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二是探寻并拓展了税制结构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多条传导路径。本文系统梳理并归纳总结了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路径,并通过新古典投资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等理论模型加以分析,发现税制结构可通过多条作用路径来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然后采用并行多重中介模型验证税制结构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传导路径。相较于以往研究,本文的研究明晰了税制结构作用于产业结构优化的机制和渠道,为更好的发挥税制结构在产业结构优化中的作用提供科学的路径选择。三是全面考察了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效应。相较于以往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本文构建的影响其优化的税制结构体系更为全面。先是基于税制结构直接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前提,提出门槛效应假设,并且就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门槛效应进行验证。随后就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因素,检验税制结构与产业结构间是否存在传导效应。亦即实证检验了税制结构是如何通过“直接影响——门槛效应——中介效应”作用于产业结构优化的。最后,利用准自然实验方法考察了税制结构改革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相较已有研究,本文针对税制结构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分析更为全面,构建的税制结构体系也相对完整,为有关研究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支持。
王娟娟[10](2021)在《财政补助对我国医药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自2020年年初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成为一场全人类的“战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速度极快,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而短期内却无特效药的这一现状无疑引起我们对提高我国医药制造业创新效率的思考。而且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抚养比不断攀升,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口的逐渐增多,人民对医药质量和数量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调动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的研发积极性,医药制造企业作为其中的关键一环,必然要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人口老龄化加剧形势以及防范未来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风险的现状,使我们意识到有必要充分运用财政补助政策来促进我国医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因此,正确认识我国医药制造业的财政补助现状及财政补助对医药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能进一步丰富医药制造业的财政政策理论研究,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为政府制定合理的政策提供参考。本文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归纳和总结,阐述了财政补助影响创新效率的理论依据,分析了财政补助影响创新效率的传导机制。本文使用我国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详细分析了我国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政补助现状和创新效率现状。通过对医药制造业财政补助的现状分析以及财政补助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分析,总结得出当前我国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财政补助对创新效率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医药制造业财政补助政策的建议。本文各个章节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归纳整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财政补助的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并详细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可能的创新及不足。第二部分为财政补助与创新效率相关理论。主要界定了财政补助与创新效率的定义,介绍了财政补助影响创新效率的理论依据,分析了财政补助影响创新效率的传导机制。第三部分为医药制造业财政补助及创新效率现状分析。首先,详细分析了医药制造业的财政补助现状,其次分析了医药制造业的创新效率现状。通过对医药制造业财政补助和创新效率现状分析,从财政视角下对医药制造业的现状进行总体把握。第四部分为财政补助政策对医药制造业创新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首先,使用DEA-BCC模型得出我国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2016~2019年的创新效率。其次,采用随机效应广义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运用Stata14.0进行财政补助对医药制造业行业整体创新效率的实证检验。再次,进行分补助性质、分补助项目、分地区、分板块和分企业类型的异质性检验并进行稳健性检验。最后,根据行业整体检验和异质性检验归纳整理得出以下六个方面研究结论:一是财政补助有助于医药制造业行业整体提高创新效率;二是跟与收益相关的财政补助比较,与资产相关的财政补助对医药制造业创新效率的激励效应更大;三是相比非科技创新补助,科技创新类财政补助对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创新效率的激励效应更大;四是与中西部地区相比,财政补助对提升东部地区医药制造业创新效率更为有效;五是财政补助对沪深A股主板市场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激励效应大于创业板市场,进一步大于中小板市场;六是财政补助对国有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创新效率具有显着激励作用。第五部分为我国医药制造业财政补助对创新效率存在的问题。主要通过前文财政补助影响医药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实证分析结果以及医药制造业的财政补助现状,总结归纳当前我国医药制造业财政补助对创新效率存在以下五个问题:一是财政补助投入不足,二是与资产相关的财政补助占比失衡,三是中小板块财政补助激励效应不足,四是非国有上市公司财政补助激励效应有待发挥,五是财政补助资金信息披露情况有待改善。第六部分为完善我国医药制造业财政补助政策的建议。基于我国医药制造业财政补助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四个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一是加大财政补助政策力度,二是优化财政补助结构,三是灵活运用财政补助方式,四是完善财政补助资金信息披露机制并加强监督管理。
二、开发西部,税收如何作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发西部,税收如何作为(论文提纲范文)
(1)减税与减负——来自所得税优惠政策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 言 |
二、 研 究 假 说 |
三、计量模型设定与数据 |
(一) 计量模型设定 |
(二) 数据说明 |
四、 税率降低的减税效应 |
(一) 基本实证结果 |
第一,2001年之前发生、作用于西部地区的其他经济政策。 |
第二,2001年发生、作用于西部地区的其他经济政策。 |
第三,2001年发生、不限于西部地区的经济政策。 |
(二) 稳健性分析 |
1. 控制组和处理组的选取 |
2. 亏损企业 |
五、 减税效应的异质性分析 |
(一) 减税效应异质性分析:企业层面 |
(二) 减税效应异质性分析:地区层面 |
六、 进一步研究 |
七、 结 论 |
(2)区域减税政策与企业生产率:学习效应与选择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说 |
(一)理论模型 |
1. 消费者行为 |
2. 生产者行为 |
3. 减税政策对不同生产率企业的影响 |
(二)研究假说 |
三、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一)识别策略设计 |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三)数据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
四、减税政策对企业生产率的总体影响分析 |
(一)基准回归分析 |
(二)安慰剂检验 |
五、机制检验:学习效应与选择效应 |
(一)两种效应的初步验证 |
(二)异质性企业选择模型 |
(三)估计结果分析 |
六、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
(4)新发展阶段下云南省会泽县税源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国外研究动态 |
(二)国内研究动态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的目标、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的目标 |
(二)研究的思路 |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 |
四、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新发展阶段 |
二、税源 |
三、税源管理界定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二、服务型政府理论 |
三、税源管理环境分析 |
第二章 云南省会泽县经济与税源基本概况及税源管理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云南省会泽县经济与税源基本概况 |
一、云南省会泽县经济基本概况 |
二、云南省会泽县税源基本概况分析 |
三、云南省会泽县重点税源企业的税收贡献情况 |
第二节 云南省会泽县经济与税源的对比分析 |
一、税源规模与经济总量的关系 |
二、税源增减变化与经济发展变化的关系 |
三、税收与经济预测情况 |
第三节 云南省会泽县税源管理现状分析 |
一、实行“属地+重点”税源管理模式 |
二、“保姆式”税源管理现象仍然凸显 |
三、成立专业化团队管理重点税源 |
四、全方位做好税源经济监控分析 |
第三章 新发展阶段下云南省会泽县税源管理面临的挑战、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新发展阶段下税源管理面临的挑战 |
一、经济与税收发展不协调 |
二、减税措施导致税收任务艰巨 |
三、重点税源发展潜力较小 |
四、地方税源可塑性较低 |
第二节 云南省会泽县税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税务干部队伍老龄化严重 |
二、征管信息数据存在“壁垒” |
三、纳税主体税收遵从意识薄弱 |
四、税源与税收背离现象严重 |
第三节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税收政策的变化 |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
三、当前经济形势对税源的限制 |
四、税源征管模式的影响 |
第四章 国内外税源管理的做法及经验启示 |
第一节 国外的具体做法及启示 |
一、推行税源分类管理模式 |
二、建立税源分析预测体系 |
三、构建协税治税综合管理机制 |
第二节 国内其他地区的具体做法及启示 |
一、狠抓项目挖掘税源促发展 |
二、发展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 |
三、协税护税确保税源稳增长 |
第五章 新发展阶段云南省会泽县完善税源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创新优化纳税服务,持续改善营商环境 |
一、加强政策引导助转型 |
二、带动金融普惠促发展 |
三、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
第二节 畅通合作沟通渠道,做好税源规划建设 |
一、鼓励技术革新,做强做优主体税源 |
二、引导发展总部经济,稳固重点税源 |
三、完善财税互动机制,提高税收预测分析水平 |
第三节 强化税收政策引领,促进产业深度融合 |
一、创新税收政策宣传方式,“一企一策”促发展 |
二、以税收优惠带动招商引资,提高税源管理绩效 |
三、发挥税收政策扶持作用,助力脱贫产业做强做优 |
四、发挥区域优势,推动税源结构升级 |
第四节 优化税源监管模式,提高税源掌控水平 |
一、提高税源征管人员素质 |
二、运用大数据平台,有效提高税源管理质量 |
三、运用绩效管理,强化税源监控能力 |
四、多部门联合,完善综合治税机制 |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国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共生绩效与空间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和篇章安排 |
1.4 创新点和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集聚经济与产业区位研究的发展回顾 |
2.1.1 集聚经济与产业区位理论的提出和早期研究 |
2.1.2 集聚经济与产业区位理论发展和后期实证研究 |
2.2 区域政策和创新研究的发展回顾 |
2.2.1 创新集群研究进展 |
2.2.2 区域创新系统研究进展 |
2.2.3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研究进展 |
2.3 开发区和科技新城研究的发展回顾 |
2.3.1 产城融合研究进展 |
2.3.2 开发区与高新区研究进展 |
2.3.3 科技新城研究进展 |
2.4 研究评述 |
3 科技新城发展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
3.1 科技新城开发建设模式的理论基础 |
3.1.1 科技新城建设开发模式的定义与内涵 |
3.1.2 科技新城开发模式的区域经济学分析 |
3.1.3 科技新城开发模式的生态经济学分析 |
3.2 科技新城的开发类型和核心主体 |
3.2.1 科技新城开发类型 |
3.2.2 科技新城核心主体 |
3.3 科技新城建设开发类型的选择机理 |
3.3.1 科技新城开发类型的选择依据 |
3.3.2 科技新城开发类型的选择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4 国内外科技新城案例研究 |
4.1 国外模式借鉴:美国硅谷科技新城 |
4.1.1 美国硅谷科技新城的优势条件 |
4.1.2 美国硅谷科技新城的经验分析 |
4.2 国外模式借鉴:日本筑波科学城 |
4.2.1 日本筑波科学城的发展条件 |
4.2.2 日本筑波科学城与硅谷比较 |
4.2.3 日本筑波科学城的经验分析 |
4.3 国内模式借鉴:杭州未来科技城 |
4.3.1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规划布局 |
4.3.2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运行机制 |
4.3.3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优劣势分析 |
4.3.4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总结分析 |
4.4 国内外模式对比启示 |
4.4.1 国内外模式对比分析 |
4.4.2 国内外模式对比的相关启示 |
5 科技新城空间分布与空间联系格局研究 |
5.1 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测度分析 |
5.1.1 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测度构建 |
5.1.2 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测度结果分析 |
5.2 科技新城的空间分布研究方法 |
5.2.1 核密度分析 |
5.2.2 科技新城空间联系网络模型 |
5.2.3 数据来源 |
5.3 科技新城的空间分布及和核密度特征 |
5.3.1 科技新城空间分布 |
5.3.2 科技新城集聚的核密度分析 |
5.4 科技新城的空间联系特征 |
5.5 科技新城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科技新城形成机理研究 |
6.1 地市级尺度下科技新城形成机理分析 |
6.1.1 理论假说 |
6.1.2 模型设定和数据来源 |
6.1.3 结果分析 |
6.2 省级尺度下科技新城形成机理分析 |
6.2.1 理论假说 |
6.2.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6.2.3 描述性分析与平稳性检验 |
6.2.4 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科技新城与企业共生绩效研究 |
7.1 研究设计 |
7.2 变量说明与指标选取 |
7.3 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
7.4 共生绩效的时间效应分析 |
7.4.1 经济集聚的时间效应分析 |
7.4.2 人才吸引的时间效应分析 |
7.4.3 产出提升的时间效应分析 |
7.5 稳健性检验 |
7.5.1 共同趋势假设检验 |
7.5.2 反事实检验 |
7.6 本章小结 |
8 科技新城的空间效应研究 |
8.1 理论假说的提出 |
8.2 模型、方法与数据 |
8.2.1 空间杜宾模型 |
8.2.2 变量说明 |
8.3 实证检验 |
8.3.1 整体回归结果 |
8.3.2 分区域回归结果 |
8.3.3 分城市群回归结果 |
8.3.4 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9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财税政策支持我国制造业创新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创新 |
第2章 财税支持制造业创新的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制造业及制造业企业 |
2.1.2 财税支持政策 |
2.1.3 制造业创新及创新效率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内生增长理论 |
2.2.2 创新理论 |
2.2.3 外部性理论 |
2.2.4 政策工具理论 |
2.3 财税支持制造业创新的作用机理 |
2.3.1 财税支持政策与制造业企业创新的基本关系 |
2.3.2 财税支持政策对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的作用机理 |
2.3.3 财税支持政策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空间效应 |
2.3.4 财税支持政策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门槛效应 |
2.4 小结 |
第3章 财税支持我国制造业创新的现状分析 |
3.1 我国制造业创新的财税政策现状 |
3.1.1 财政资金支持形式多样 |
3.1.2 税收优惠措施持续完善 |
3.1.3 财税支持力度逐年扩大 |
3.2 我国制造业企业创新的效率现状 |
3.2.1 各地区制造业企业创新的效率分析 |
3.2.2 各类制造业企业创新的效率分析 |
3.3 财税支持制造业企业创新的现存问题 |
3.3.1 财税支持下制造业创新的总体效率不高 |
3.3.2 财税支持下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明显 |
3.3.3 财税支持下制造业创新效率的行业差异较大 |
第4章 财税支持制造业创新的总效应:基于随机前沿模型 |
4.1 文献回顾及研究假设 |
4.1.1 财政资金对制造业创新的激励效应 |
4.1.2 税收优惠对制造业创新的激励效应 |
4.1.3 税收负担对制造业创新的激励效应 |
4.2 研究设计 |
4.2.1 模型设定 |
4.2.2 变量选取及说明 |
4.2.3 数据来源及说明 |
4.3 实证分析 |
4.3.1 模型的确立及变量描述性统计 |
4.3.2 财税支持对制造业创新产出效率的总效应分析 |
4.3.3 财税支持对制造业创新收益效率的总效应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财税支持制造业创新的空间效应:基于面板空间模型 |
5.1 文献回顾及研究假设 |
5.1.1 财政资金与企业创新的空间效应 |
5.1.2 税收优惠与企业创新的空间效应 |
5.1.3 税收负担与企业创新的空间效应 |
5.2 研究设计 |
5.2.1 研究方法及模型设定 |
5.2.2 变量选取及说明 |
5.2.3 数据来源及说明 |
5.3 实证分析 |
5.3.1 描述性分析 |
5.3.2 空间自相关分析 |
5.3.3 财税支持对制造业创新产出效率的空间效应分析 |
5.3.4 财税支持对制造业创新收益效率的空间效应分析 |
5.3.5 分地区的检验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财税支持制造业创新的门槛效应:基于面板门槛模型 |
6.1 文献回顾及研究假设 |
6.1.1 财政资金与企业创新的门槛效应 |
6.1.2 税收优惠与企业创新的门槛效应 |
6.1.3 实际宏观税负与企业创新的门槛效应 |
6.2 研究设计 |
6.2.1 研究方法及模型设定 |
6.2.2 变量选取与说明 |
6.2.3 数据说明 |
6.3 实证分析 |
6.3.1 描述性分析 |
6.3.2 财税支持对制造业创新产出效率的门槛效应分析 |
6.3.3 财税支持对制造业创新收益效率的门槛效应分析 |
6.4 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1.1 理论分析方面 |
7.1.2 现状分析方面 |
7.1.3 总效应实证分析方面 |
7.1.4 空间效应实证分析方面 |
7.1.5 门槛效应实证分析方面 |
7.2 政策建议 |
7.2.1 优化财政资金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 |
7.2.2 优化税收优惠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 |
7.2.3 降低税收负担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阻碍影响 |
7.3 研究展望 |
7.3.1 增强研究对象的代表性 |
7.3.2 丰富研究内容的多样性 |
7.3.3 提高政策建议的针对性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X公司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三、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纳税筹划基本理论与方法 |
第一节 纳税筹划基本理论与原理 |
一、纳税筹划基本理论 |
二、纳税筹划基本原理 |
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基本方法与基本步骤 |
一、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基本方法 |
二、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基本步骤 |
第三章 X公司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现状 |
第一节 X公司经营情况简介 |
一、组织结构 |
二、经营状况 |
三、行业分析 |
四、财务分析 |
第二节 X公司涉税情况简介 |
一、X公司2016-2018 年企业所得税涉税情况 |
二、X公司2019 年企业所得税涉税情况 |
第三节 X公司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现状 |
一、缺乏纳税筹划的整体性思维 |
二、纳税筹划的范围较窄 |
三、纳税筹划的意识不足 |
第四章 X公司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问题分析 |
第一节 X公司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维度分析 |
一、 税率筹划方向 |
二、 税基筹划方向 |
三、 空间筹划方向 |
四、 时间筹划方向 |
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空间分析 |
一、企业所得税税率筹划空间分析 |
二、企业所得税税基筹划空间分析 |
第五章 X公司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方案设计 |
第一节 X公司纳税筹划环境分析 |
第二节 X公司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目标确定 |
第三节 X公司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方案制定 |
一、企业所得税税率筹划 |
二、企业所得税税基筹划 |
第四节 X公司纳税筹划方案实施效果及评价 |
一、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方案节税效果评价 |
二、企业所得税合规性评价 |
第六章 X公司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风险防范和保障措施 |
第一节 X公司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风险分析 |
一、企业所得税政策变动风险 |
二、企业办税人员涉税服务水平不足 |
三、企业与税务机关的认定不同 |
四、企业自身经营战略调整 |
第二节 X公司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保障措施 |
一、加强办税人员服务水平 |
二、纳税筹划目标与企业发展战略结合 |
三、健全对纳税筹划方案实施的控制 |
四、与税务机关及时沟通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图目录 |
附录 B:表目录 |
附录 C:相关税法政策汇编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财税激励政策对企业R&D产出的作用机制及其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和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第四节 或有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或有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机制 |
第一节 相关概念内涵界定 |
一、财政补贴 |
二、税收优惠 |
三、R&D |
四、R&D产出 |
第二节 财税激励政策对企业R&D产出的作用机制 |
一、财政补贴对企业R&D产出的作用机制 |
二、税收优惠对企业R&D产出的作用机制 |
第三章 地区R&D产出与财税激励政策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地区R&D产出的现状分析 |
一、R&D产出的总体特征描述 |
二、R&D产出的分地区特征描述 |
第二节 促进企业R&D产出的财税激励政策现状分析 |
一、促进企业R&D产出的财政补贴政策现状分析 |
二、促进企业R&D产出的税收优惠政策现状分析 |
第四章 财税激励政策对企业R&D产出的空间效应分析 |
第一节 变量定义、数据来源与统计特征分析 |
一、变量定义 |
二、数据来源与统计特征分析 |
第二节 空间面板模型构建与形式检验 |
一、空间自相关检验 |
二、空间面板模型构建 |
第三节 财税激励政策对企业R&D产出空间效应的实证估计 |
一、考虑地理位置的空间面板模型 |
二、考虑经济因素的空间面板模型 |
第四节 研究结论 |
第五章 财税激励政策对企业R&D产出的门槛效应分析 |
第一节 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的构建 |
第二节 财税激励政策对企业R&D产出的门槛效应估计 |
一、以财政补贴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分析 |
二、以税收激励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分析 |
第三节 稳健性检验 |
第四节 研究结论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国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税制结构相关研究 |
2.1.1 税制结构及其优化理论 |
2.1.2 税制结构的经济效应 |
2.2 产业结构优化相关研究 |
2.2.1 产业结构优化的概念界定 |
2.2.2 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 |
2.3 税制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 |
2.3.1 产业结构优化中的政府角色及其政策有效性 |
2.3.2 税系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 |
2.3.3 税种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 |
2.4 文献评述 |
2.4.1 现有文献取得的成果 |
2.4.2 研究启示 |
第3章 中国税制结构变迁历程与产业结构演变实践分析 |
3.1 中国税制结构变迁历程 |
3.1.1 中国税制结构的演变路径及特征 |
3.1.2 中国区域税制结构变更进程 |
3.2 中国产业结构演变过程 |
3.2.1 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阶段及特征 |
3.2.2 三次产业及各产业内部结构调整 |
3.2.3 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路径 |
3.3 中国税制结构与产业结构演变耦合性分析 |
3.4 本章小节 |
第4章 税制结构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分析 |
4.1 税制结构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直接作用机理 |
4.1.1 资源配置效应 |
4.1.2 全要素生产率效应 |
4.1.3 门槛效应 |
4.2 税制结构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间接作用机理 |
4.2.1 需求视角下税制结构影响结构优化的理论机制 |
4.2.2 供给视角下税制结构影响结构优化的理论机制 |
4.2.3 对外开放视角下税制结构影响结构优化的理论机制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产业结构优化测度 |
5.1 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测度 |
5.1.1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度量方法 |
5.1.2 中国产业结构合理水平测度 |
5.2 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测度 |
5.2.1 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度量方法 |
5.2.2 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测度 |
第6章 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 基准模型与实证检验 |
6.1.1 实证研究设计 |
6.1.2 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的实证检验 |
6.1.3 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高度化影响的实证检验 |
6.2 税制结构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门槛效应实证分析 |
6.2.1 实证研究设计 |
6.2.2 税制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门槛效应分析 |
6.2.3 税制结构影响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门槛效应分析 |
6.3 税制结构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异质性检验 |
6.3.1 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异质性影响 |
6.3.2 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异质性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作用机制实证分析 |
7.1 实证研究设计 |
7.1.1 中介效应模型 |
7.1.2 并行多重中介效应模型构建 |
7.1.3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
7.1.4 数据平稳性检验 |
7.2 税制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作用机制检验 |
7.2.1 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的总体效应 |
7.2.2 税制结构对中介变量的影响效应分析 |
7.2.3 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的直接效应 |
7.2.4 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中介效应分析 |
7.3 税制结构影响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作用机制检验 |
7.3.1 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高度化影响的总体效应 |
7.3.2 税制结构对中介变量的影响效应分析 |
7.3.3 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高度化影响的直接效应 |
7.3.4 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中介效应分析 |
7.4 税制结构间接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异质性检验 |
7.4.1 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异质性影响 |
7.4.2 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异质性影响 |
7.5 稳健性检验与分析 |
7.5.1 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稳健性检验 |
7.5.2 影响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稳健性检验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税制结构改革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实证研究 |
8.1 问题的提出 |
8.1.1 政策背景 |
8.1.2 研究假设 |
8.2 实证研究设计 |
8.2.1 双重差分法 |
8.2.2 模型设定 |
8.2.3 变量与数据 |
8.2.4 共同趋势检验 |
8.3 “营改增”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
8.3.1 基准回归 |
8.3.2 稳健性检验一:替换被解释变量 |
8.3.3 稳健性检验二:反事实分析 |
8.4 企业所得税改革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
8.4.1 基准回归 |
8.4.2 稳健性检验一:替换被解释变量 |
8.4.3 稳健性检验二:反事实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深化增值税改革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
9.2.2 推动消费税改革以引导消费行为促进产业转型 |
9.2.3 完善企业所得税改革“加减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
9.2.4 继续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助推产业升级 |
9.2.5 推进地方税体系改革协调区域产业结构发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致谢 |
(10)财政补助对我国医药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2 财政补助与创新效率相关理论 |
2.1 财政补助与创新效率定义 |
2.1.1 财政补助 |
2.1.2 创新效率 |
2.1.3 医药制造业创新特征 |
2.2 财政补助影响创新效率的理论依据 |
2.2.1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2.2.2 市场失灵理论 |
2.2.3 资源基础理论 |
2.3 财政补助影响创新效率的传导机制 |
2.3.1 基于融资约束的传导机制 |
2.3.2 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的传导机制 |
2.3.3 基于企业—政府博弈的传导机制 |
3 医药制造业财政补助及创新效率现状 |
3.1 医药制造业财政补助现状 |
3.1.1 财政补助政策现状 |
3.1.2 财政补助总额及结构 |
3.2 医药制造业创新效率现状 |
3.2.1 医药制造业创新投入现状 |
3.2.2 医药制造业创新产出现状 |
4 财政补助政策对医药制造业创新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研究假设 |
4.2 变量设计 |
4.2.1 被解释变量 |
4.2.2 解释变量 |
4.2.3 控制变量 |
4.3 模型建立和样本选择 |
4.3.1 模型建立 |
4.3.2 样本选择 |
4.4 财政补助对医药制造业行业整体创新效率的实证检验 |
4.4.1 描述性统计 |
4.4.2 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整体回归分析 |
4.5 异质性检验 |
4.5.1 分补助性质 |
4.5.2 分补助项目 |
4.5.3 分地区 |
4.5.4 分板块 |
4.5.5 分企业类型 |
4.6 稳健性检验 |
4.7 本章小结 |
4.7.1 描述性统计研究结论 |
4.7.2 多元回归研究结论 |
5 我国医药制造业财政补助对创新效率存在的问题 |
5.1 财政补助投入不足 |
5.2 与资产相关的财政补助占比失衡 |
5.3 中小板块财政补助激励效应不足 |
5.4 非国有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财政补助激励效应有待发挥 |
5.5 财政补助资金信息披露情况有待改善 |
6 完善我国医药制造业财政补助政策的建议 |
6.1 加大财政补助政策力度 |
6.2 优化财政补助结构 |
6.3 灵活运用财政补助方式 |
6.4 完善财政补助资金信息披露机制并加强监督管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开发西部,税收如何作为(论文参考文献)
- [1]减税与减负——来自所得税优惠政策的经验证据[J]. 冯俊诚. 经济学(季刊), 2022(01)
- [2]区域减税政策与企业生产率:学习效应与选择效应[J]. 刘雪燕,李光勤,季永宝. 财经研究, 2021(10)
- [3]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政策实施效应研究[D]. 刘慧玲. 内蒙古财经大学, 2021
- [4]新发展阶段下云南省会泽县税源管理研究[D]. 吴昱瑾.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5]中国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共生绩效与空间效应研究[D]. 徐乐怡. 浙江大学, 2021(01)
- [6]财税政策支持我国制造业创新效应研究[D]. 郑家兴.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7]X公司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D]. 李程.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8]财税激励政策对企业R&D产出的作用机制及其有效性研究[D]. 黄暄.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9]中国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D]. 张莉. 吉林大学, 2021(01)
- [10]财政补助对我国医药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D]. 王娟娟.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