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过程中内源性表皮生长因子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刘青武[1](2021)在《回阳生肌汤和鸡血藤对慢性皮肤溃疡愈合过程中MSCs趋化和迁移功能的调节作用研究》文中指出背景:慢性皮肤溃疡是糖尿病、放化疗、周围血管病等常见的并发症,是外科常见病及多发病,迁延难愈,愈后常复发。尤其是长期不愈合,呈现疮面清冷,脓液稀薄,疮周紫黯不温的症状,在中医属于阴证疮疡的疮面,治疗难度最大。近年来,以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为主的细胞治疗在慢性创面修复中取得较大进展,但植入MSCs修复溃疡的治疗方法,存在细胞来源不稳定、操作复杂、不良反应及费用昂贵等不足,临床使用和推广困难。慢性皮肤溃疡属于中医“疮疡”的范畴,其中慢性皮肤溃疡阴证具有“肾精虚衰”的特点。北京中医医院皮外科奠基人赵炳南教授及其传人王玉章、吕培文教授以益肾填精、活血通络的回阳生肌汤治疗慢性皮肤溃疡阴证安全有效。鸡血藤作为回阳生肌汤活血通络的主要成分,其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作用受到广泛报道,但鸡血藤用于创面修复的研究较少。干细胞具有中医“肾精”的属性,因此提出回阳生肌汤通过益肾填精、活血通络促进内源性骨髓MSCs的增殖,提升其趋化和迁移能力,达到化生气血、生肌长肉,而促进慢性皮肤溃疡创面愈合的假说。研究将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加以验证,探索回阳生肌汤及其主要成分鸡血藤治疗慢性皮肤溃疡阴证的作用和靶点。目的:研究回阳生肌汤及其主要成分鸡血藤促进慢性皮肤溃疡愈合过程中,对MSCs增殖、趋化和迁移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为临床中医血管外科防治慢性皮肤溃疡阴证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方法:1.回阳生肌汤和鸡血藤水提物入血成分分析:BALB/C小鼠灌胃给药,制备含药血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mbined with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对回阳生肌汤和鸡血藤水提物的入血成分进行分析;2.体内实验:(1)db/db糖尿病小鼠伤口模型:采用db/db糖尿病小鼠背部正中部位全厚层皮肤打孔的方法制备糖尿病伤口模型,并使用回阳生肌汤干预;采用数码相机拍照记录创面大小,分析创面愈合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观察创面组织学形态;提取小鼠全骨髓细胞,采用显微镜下计数方法观察骨髓细胞数量;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中干细胞标志物CD29、CD44、干细胞表面抗原(Stem cell antigen 1,Sca-1)、CD117阳性细胞比例;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创面中MSCs标志物CD29、CD271阳性细胞数量;炎症因子芯片检测创面中白介素3(Interleukin 3,IL-3)、IL-6、IL-13等炎症因子表达;(2)骨髓抑制大鼠伤口模型:采用尾静脉注射(8mg/kg)的多柔比星联合背部正中部位全厚层皮肤打孔的方法,制备骨髓抑制大鼠伤口模型,并使用回阳生肌汤和鸡血藤水提物进行干预;采用数码相机拍照记录创面大小,分析创面愈合率;称量胸腺及脾脏重量,计算胸腺指数和脾指数;采用血常规检测观察外周血白细胞数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了大鼠血清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的浓度;HE及Masson染色并观察创面组织学形态和胶原含量;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创面中CD34、CD133阳性细胞数量;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及外周血中CD29、CD90、CD34、CD133阳性细胞比例;采用骨髓细胞贴壁培养法提取和纯化各组药物干预后大鼠的BMSCs;EdU染色检测BMSCs的增殖能力;划痕和Transwell试验检测BMSCs的迁移和趋化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SDF-1和趋化因子受体4(CXC 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蛋白的相对表达量。3.体外实验:采用全骨髓细胞贴壁培养法纯化大鼠BMSCs;流式细胞术、成脂和成骨分化鉴定BMSCs;使用H2O2刺激BMSCs制作氧化应激BMSCs模型,并使用回阳生肌汤提取物和鸡血藤水提物干预;采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BMSCs的增殖活力;划痕试验检测BMSCs的迁移能力;Transwell趋化试验检测BMSCs的趋化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BMSCs中SDF-1和CXCR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回阳生肌汤和鸡血藤水提物入血成分分析:(1)对回阳生肌汤的入血成分进行分析,共得到19个化合物,包括黄酮类,萜类,皂苷类及糖类,含量较高者分别为刺芒柄花苷、汉黄芩素、马钱素、(6αR,11αR)-10-羟基-3,9-二甲氧基紫檀烷、16-氧乙酰茯苓酸甲酯、莫诺苷、核黄素、β-谷甾醇、奥刀拉亭-7-O-β-D-葡萄糖苷、芒柄花黄素、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主要来自鸡血藤、牛膝、苍术、山茱萸、黄芪、茯苓;(2)对鸡血藤水提物的入血成分分析,共得到8个化合物,均为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由高到低分别为芒柄花黄素、阿夫罗摩辛、异甘草素、大豆素、3,7-二羟基-6-甲氧基二氢黄酮醇、密花豆素、樱黄素、卡亚宁。2.体内实验(1)db/db糖尿病小鼠伤口模型:整体药效观察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回阳生肌汤组小鼠创面愈合率升高;在创面中,与模型组相比,创面肉芽组织新生增多,MSCs 标志物 CD29、CD271 阳性细胞数量增多,IL-3、IL-6、IL-15、Fas 配体(Fas ligand,Fas L)表达升高,IL-13、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趋化因子LIX/CXCL5表达降低;在骨髓中,与模型组比较,回阳生肌汤组小鼠骨髓细胞数量增加,骨髓中MSCs标志物CD29、CD44、Sca-1阳性细胞比例升高。(2)骨髓抑制大鼠伤口模型:整体药效观察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回阳生肌汤组和鸡血藤水提物可提高模型大鼠的创面愈合率,升高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在创面中,与模型组比较,可见回阳生肌汤组和鸡血藤水提物组大鼠中创面炎性细胞数量减少,胶原合成增加,干细胞标志物CD34、CD133阳性细胞数量增多;在骨髓中,CD29、CD90、CD34、CD133阳性细胞比例增加;在外周血中,与模型组比较,回阳生肌汤和鸡血藤水提物组血清中SDF-1和G-CSF的浓度升高,白细胞数量增加,CD29、CD90、CD34、CD133阳性细胞比例增多;分离提取药物干预后的原代大鼠BMSCs,与模型组比较,可见回阳生肌汤和鸡血藤水提物组BMSCs增殖细胞数量增加,迁移能力和趋化能力增强,SDF-1和CXCR4蛋白表达增多。3.体外实验:大鼠BMSCs细胞呈梭形,呈旋涡状、席纹状排列,折光性良好;第三代细胞MSCs标志物CD29、CD44阳性细胞比例分别99.9%和97.8%,造血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45表达率为0.47%。氧化应激状态下的原代大鼠BMSCs的增殖活力降低,趋化和迁移能力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回阳生肌汤和鸡血藤水提物组BMSCs增殖活力升高,迁移和趋化能力增强,SDF-1和CXCR4蛋白表达升高。结论:1.回阳生肌汤和鸡血藤入血成分主要为黄酮类化合物,提示黄酮类化合物在回阳生肌汤和鸡血藤的药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回阳生肌汤干预db/db糖尿病小鼠伤口模型,能够加速创面愈合,并促进小鼠骨髓BMSCs的增殖,增加创面干细胞的数量,调控创面的炎症反应,促进肉芽组织新生;3.回阳生肌汤和鸡血藤水提物干预骨髓抑制大鼠伤口模型,能够促进大鼠血清SDF-1和G-CSF的分泌,且激活模型大鼠BMSCs SDF-1/CXCR4信号轴,促进骨髓干细胞的增殖、迁移和趋化能力,并动员干细胞进入外周血中,增加创面干细胞的数量,促进胶原合成,加速创面的修复;4.回阳生肌汤和鸡血藤水提物在体外作用于大鼠BMSCs,能够激活SDF-1/CXCR4信号轴,保护氧化损伤的BMSCs的活性,提升氧化损伤状态下BMSCs的迁移和趋化能力。
桑龙燕[2](2021)在《地榆膏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微循环及机体炎性反应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以深Ⅱ度烫伤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研究地榆膏在大鼠烫伤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26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美宝湿润烧伤膏组(MEBO组)、莫匹罗星组、地榆膏低剂量组(0.25g/g)、地榆膏中剂量组(0.5g/g)和地榆膏高剂量组(0.75g/g),每组各18只。正常组仅定期脱毛,其余组大鼠背部通过高温烫伤法建立深Ⅱ度烫伤模型,烫伤创面约10cm2。造模后立即给药,先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以除去残留受试物,再将对应药膏分别涂抹于创面,厚度约1.5mm,用药后各组创面保持开放,正常组和模型组仅给生理盐水外擦脱毛区,每日两次,间隔12h,连续21天。分别于第7、14、21天,从每组中随机选择6只大鼠,观察大鼠创面大致情况;计算创面愈合率;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炎性因子IL-6和TNF-α的含量;HE染色法观察大鼠创面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创面组织中CD31蛋白的表达情况;WB法检测大鼠创面组织中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1.大体形态学观察造模后每日观察各组烫伤创面,当日呈灰白色,皮肤弹性下降;随后各组先出现不同程度肿胀、渗出、肉芽组织形成,后逐渐形成痂皮,其中地榆膏高剂量组愈合最快,美宝湿润烫伤膏组和地榆膏中剂量组次之,地榆膏低剂量组和莫皮罗星组欠佳。2.创面愈合率测定结果烫伤后第7、14、21天,地榆膏高、中剂量组和美宝组创面愈合率高于模型组(P<0.05),表明高、中剂量的地榆膏和美宝湿润烧伤膏具有良好的促创面愈合功效。与美宝湿润烧伤膏组相比,烫伤后第7、21天地榆膏高剂量组的创面愈合率无明显差异(P>0.05),烫伤后第14天地榆膏高剂量组创面愈合率明显升高(P<0.05),说明高剂量的地榆膏促创面愈合效果略优于美宝湿润烧伤膏。烫伤后第7、14、21天,地榆膏中剂量组创面愈合率与美宝组无明显差异(P>0.05),莫匹罗星组创面愈合率与地榆膏低剂量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中剂量的地榆膏与美宝湿润烧伤膏具有相同地促进创面愈合效果,低剂量的地榆膏与莫匹罗星具有相似促愈效果。烫伤后第7、14天,地榆膏低剂量组和莫匹罗星组创面愈合率明显低于美宝湿润烧伤膏组(P<0.05),说明低剂量的地榆膏和莫匹罗星促愈效果低于美宝湿润烧伤膏组。实验数据表明,地榆膏高剂量组愈合速度最快,地榆膏中剂量组和美宝组次之,地榆膏低剂量组和莫匹罗星组最后。3.血清中IL-6和TNF-α的含量测定在烫伤后的第7、14、21天,模型组血清中炎性因子IL-6和TNF-α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随时间进程,炎性因子水平逐渐降低,且各给药组变化趋势与模型组相同。烫伤后第14、21天,地榆膏高剂量组炎性因子IL-6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莫匹罗星组(P<0.05),说明高剂量的地榆膏抗菌效果优于莫匹罗星。烫伤后第7、14、21天,地榆膏中剂量组炎性因子IL-6和TNF-α水平与莫匹罗星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暗示中剂量的地榆膏与莫匹罗星具有相似的抗菌效果。烫伤后第7天,莫匹罗星组炎性因子IL-6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美宝湿润烧伤膏组(P<0.05),说明莫匹罗星抗菌效果优于美宝湿润烧伤膏。烫伤后第14、21天,美宝湿润烧伤膏组炎性因子IL-6水平明显低于地榆膏低剂量组(P<0.05),烫伤后第7、21d,美宝湿润烧伤膏组炎性因子TNF-α水平明显低于地榆膏低剂量组(P<0.05),说明美宝湿润烧伤膏抗菌效果优于低剂量的地榆膏。表明高剂量的地榆膏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其次是中剂量的地榆膏与莫匹罗星,美宝湿润烧伤膏组和低剂量的地榆膏欠佳。4.创面病理组织学结果正常组各层结构清晰完整,毛囊和皮脂腺分布均匀,真皮层组织和附属结构清晰。烫伤后第7、14、21天,与模型组相比,地榆膏高剂量组和美宝湿润烧伤膏组表皮和真皮结构中的新生毛细血管和汗腺等形成明显加快,愈合效果最好;莫匹罗星组和地榆膏低、中剂量组中成纤维细胞、新生毛细血管和胶原纤维形成速度相近。5.免疫组化结果各组大鼠在烫伤后各时相点CD31均有表达,并在第14天左右达到峰值。烫伤后第7、14、21天,模型组创面CD31相对表达量高于正常组(P<0.05),地榆膏高、中剂量组和美宝组创面CD31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烫伤后第14、21天,地榆膏低剂量组和莫匹罗星组CD31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美宝湿润烧伤膏组(P<0.05),烫伤后第7、14、21天,地榆膏高、中剂量组创面CD31相对表达量与美宝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高、中剂量的地榆膏和美宝湿润烧伤膏具有较好的促进创面微血管形成的功效,低浓度的地榆膏和莫匹罗星次之。6.western blot结果烫伤后第7、14、21天,地榆膏高、中剂量组、美宝湿润烧伤膏组和莫匹罗星组VEGF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烫伤后第14、21天,地榆膏高、中剂量组VEGF蛋白表达与美宝湿润烧伤膏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高、中剂量的地榆膏和美宝湿润烧伤膏具有相似的促血管生成功效。结论地榆膏能够促进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的愈合,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因子IL-6和TNF-a的释放,增强创面组织中CD31和VEGF的合成和释放,促进创面微血管形成有关。
吴涛[3](2020)在《小鼠皮肤损伤后表皮干细胞标志物表达的时间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损伤时间推断是法医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皮肤损伤和脑损伤模型基础上的基于蛋白、细胞因子等物质表达变化的时间相关性研究。皮肤损伤的情况在案件中最为多见,皮肤损伤时间推断就成为法医工作进行突破的关键,皮肤愈合最为重要的就是表皮的愈合,利用表皮干细胞(epidermal stem cell,ESC)在皮肤表皮愈合过程中的变化来进行损伤时间推断的研究成为一种可能。表皮干细胞标志物β1整合素(Integrinβ1)、P63、角蛋白19(keratin 19,K19)是其重要的表面标记物,本研究通过建立小鼠皮肤酸性烧伤和碱性烧伤两种皮肤损伤动物模型,研究其损伤后不同时间表皮干细胞标志物β1整合素、P63、K19的表达变化规律,分析其与损伤时间的相关性。方法:利用碱性物质Na OH和酸性物质HCL分别建立小鼠皮肤Ⅱ度(浅Ⅱ度-深Ⅱ度)酸、碱性烧伤动物模型,在损伤后1d、2d、3d、5d、7d、10d、12d、14d对损伤处皮肤取材,并进行肉眼观察、HE、免疫组化染色等组织病理检验,比较损伤后不同时间表皮干细胞标志物β1整合素、P63、K19表达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三个标志物表达变化与皮肤损伤时间的相关性。结果:采用5mol/L的氢氧化钠(Na OH)作用于小鼠背部皮肤,能够形成小鼠皮肤Ⅱ度(浅Ⅱ度-深Ⅱ度)烧伤。伤后皮肤经过愈合,从1d组开始,各时间点的表皮厚度逐渐增加,到7d到达高峰,之后表皮厚度逐渐降低,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表皮厚度存在显着差异(P﹤0.05)。对照组皮肤表皮干细胞标志物P63在表皮基底层见少量阳性表达,阳性细胞呈单层排列,实验组P63阳性表达细胞数增多,主要分布在表皮基底层、棘层和颗粒层,P63蛋白表达逐渐增多,至5d时达到峰值,后逐渐降低,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P63阳性细胞计数值存在显着差异(P﹤0.05);实验组K19和β1在表皮细胞有明显阳性表达,两个标志物的平均光密度值随时间的增加呈现早期升高,3d组开始逐渐降低,5d组及以后保持较低水平。采用6mol/L的盐酸(HCL)作用于小鼠背部皮肤,能够形成小鼠皮肤Ⅱ度(浅Ⅱ度-深Ⅱ度)烧伤。伤后皮肤经过愈合,从1d组开始,各时间点的表皮厚度逐渐增加,到10d到达高峰,之后表皮厚度逐渐降低,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表皮厚度存在显着差异(P﹤0.05)。对照组皮肤表皮干细胞标志物P63在表皮基底层见少量阳性表达,实验组P63阳性表达细胞数增多,主要分布在表皮基底层、棘层和颗粒层,P63蛋白表达逐渐增多,至10d时达到峰值,后逐渐降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P63阳性细胞计数值存在显着差异(P﹤0.05);实验组K19和β1在表皮细胞有明显阳性表达,两个标志物的平均光密度值随时间的增加呈现早期略升高,3d组后降低的变化,5d组及以后保持较低水平。结论:1.酸、碱性烧伤后皮肤愈合过程无明显不同,表皮明显增厚,在7d或10d达到高峰,可以结合表皮厚度的变化来推测损伤时间。2.表皮干细胞在皮肤损伤后表皮的愈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β1整合素、P63、K19均有阳性表达。3.β1整合素和角蛋白19在表皮愈合过程中,愈合早期增加明显,可以帮助我们推断损伤早期时间,但愈合中晚期表达变化与损伤时间相关性不明显。4.表皮干细胞标志物P63在表皮愈合过程中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与损伤时间存在相关性,可以为损伤时间推断提供帮助。
郇科[4](2018)在《新型纳米晶体银锌敷料对大鼠深Ⅱ度烫伤感染创面的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建立一种稳定性高、重复性好的深Ⅱ度大鼠烫伤感染模型,用于烫伤创面修复及治疗研究。2.在动物模型建立的基础上,研究新型纳米晶体银锌敷料对大鼠深Ⅱ度烫伤感染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1.动物模型建立:40只SD大鼠,用自制烫伤仪(温度94℃),分别在大鼠背部烫伤4、6、8、10、12s(每个致伤时间8只大鼠,每只大鼠2个创面,两侧致伤时间相同),伤后24h观察创面大体情况,进行组织学观察,筛选出制成深Ⅱ度烫伤创面的最佳致伤时间。另取3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每组10只,制成深Ⅱ度烫伤创面,伤后30min待大鼠创面冷却后切痂,3组大鼠一侧创面分别接种0.3ml含1×107CFU/ml、1×108CFU/ml、1×109CFU/ml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液,另一侧涂抹等体积生理盐水作为对照,24h后观察大鼠一般状况,HE染色观察炎症反应,分别于接种细菌后1、2、4、7、14d检测痂下细菌数量,并分别记录各组大鼠创面愈合时间。2.新型纳米晶体银锌敷料效果研究:108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每组36只,在大鼠背部建立两个面积和深度一致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深Ⅱ度烫伤创面。换药时A组采用纳米银敷料,B组采用纳米晶体银锌敷料,C组采用普通无菌敷料。伤后第3、6、10、14d,ELISA法检测创面组织白细胞介素-1(IL-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B组炎症因子表达情况,并记录各组创面的愈合时间。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烫伤8s为深Ⅱ度创面的最佳致伤时间。大鼠深Ⅱ度创面接种1×108CFU/ml、1×109CFU/ml细菌组创面均有明显的炎细胞浸润,但后者浸润更明显,1×107CFU/ml细菌组创面炎症反应不明显。创面接种1×109CFU/ml细菌后14天内,痂下细菌含量均高于1×105CFU/g,且呈持续上升趋势,愈合时间(21.4±2.4)d,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愈合时间(18.4±1.7)d明显延长(t=2.72,P<0.05)。2.伤后第3、6、10、14d,各组大鼠炎症因子IL-1、TNF-α浓度B组较A组及C组低,随着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TGF-β浓度B组较A组及C组高,随着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可见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B组炎症因子TNF-α表达逐渐减少,IL-10表达逐渐增加。B组大鼠的创面愈合时间为(16.5±1.2)d,短于A组(18.38±1.69)d和C组(20.63±2.5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温度94℃,烫伤时间8s,切痂后创面接种浓度为1×109CFU/ml的铜绿假单胞菌可建立烫伤深度一致、重复性高、稳定性好的SD大鼠深Ⅱ度烫伤合并感染模型。2.新型纳米晶体银锌敷料对SD大鼠深Ⅱ度烫伤感染创面的治疗较纳米晶体银敷料及普通敷料有较好的抗感染、促愈合效果。
边海旭[5](2017)在《蝇蛆蛋白凝胶制备、质量标准建立与药效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烫伤是由物理、化学等因素造成的皮肤损伤性疾病,也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外伤之一。不同于普通外伤,烫伤存在创面疼痛、组织坏死、易并发感染、愈合后创面易留疤痕等难题。烫伤首先破坏皮肤屏障,而皮肤功能的丧失可引发一系列的应激反应,产生全身性病理生理、代谢、免疫等复杂变化,从而引起一系列并发症,比如脓毒血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等。临床常用西药、中药、中西药联合治疗,但疗效并不理想,创面易反复感染、破溃,令患者苦不堪言,预后也容易形成疤痕,影响美观。因此,开发新型抗烫伤药物,迫在眉睫。蝇蛆,中医学称为五谷虫,是丽蝇科,丝光绿蝇、大头金蝇或其它近缘昆虫的幼虫,多部中医古籍中均有其用于治疗感染性外科疾病的记载。临床研究表明蝇蛆疗法在清创过程中对正常组织无损伤且同时发挥抗感染、促愈合的作用。从蝇蛆中分离的活性成分蝇蛆蛋白,除具有抗菌活性外还具有抗病毒、提高免疫力、清除氧自由基、减缓衰老、抗癌等多种作用,但蝇蛆蛋白对皮肤烫伤的治疗作用及其制剂研究目前少有报道。因此,将蝇蛆蛋白开发成安全、有效的制剂,对于治疗皮肤烫伤具有重要意义。目的1.分离提取蝇蛆中的蛋白质成分,并进行初步的药效学评价;2.制备蝇蛆蛋白凝胶;3.建立蝇蛆蛋白凝胶的质量标准;4.研究蝇蛆蛋白凝胶治疗大鼠烫伤的药效学作用。方法1.蝇蛆蛋白的提取及初步药效学评价:采用无菌饲料对丝光绿蝇虫卵进行人工饲养,采用虫卵、虫体“双重消毒法”,获得无菌蝇蛆,并做细菌和病毒学检查。采用研磨、加热、离心等方法制备蝇蛆蛋白。用热水在大鼠背部造成深Ⅱ度烫伤模型,每个创面给予0.2g蝇蛆蛋白,每日换药1次,连续用药14天。观察创面的愈合情况,记录愈合率和愈合时间,测定创面组织内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在明确药效的基础上,对蝇蛆蛋白进行分离,具体方法为根据蝇蛆蛋白在280nm处的吸收情况,用交联葡聚糖G-50柱分离蝇蛆蛋白内的不同片段,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法检测各组份分子量范围。测定P6组份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以P6的MIC为标准测定P1-P7的体外抑菌活性。最后,评价P1-P7对创面愈合情况及HYP含量的影响。2.蝇蛆蛋白凝胶的制备:综合考察了凝胶常用基质卡波姆-940、羧甲基纤维素钠(carboxymethylcellulose sodium,CMC)、高取代羟丙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 cellulose,H-HPC)、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 methyl cellulose,HPMC)和蝇蛆蛋白提取物混合后的性状,并初步确定蝇蛆蛋白处方。制定凝胶筛选评分标准,对蝇蛆蛋白凝胶进行评分。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设计实验,以卡波姆-940、丙二醇的用量及pH为考察因素,考察各因素对凝胶剂稳定性的影响。最后,按照正交实验所得凝胶剂最佳处方和工艺,用评分标准对3份凝胶进行综合评分,确定处方。3.蝇蛆蛋白凝胶质量标准建立:根据2010版《中国药典》的有关规定,分别测定了三个批次蝇蛆蛋白凝胶的外观性状、pH值、粒度、无菌、装量差异、蛋白含量等项目,根据实验结果,制定了相关质量标准。另外,分别测定蝇蛆蛋白凝胶在离心、高寒和高热环境下的稳定性。4.蝇蛆蛋白凝胶的药效学研究:在大鼠背部用热水造成深Ⅱ度烫伤模型,给予蝇蛆蛋白凝胶(0.2g/创面),治疗14天,观察并记录各组创面变化情况,将大鼠处死后收集血液、创面组织。观察创面组织病理学变化,用试剂盒测定样本中HYP、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等指标的含量和水平,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创面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表达。结果1.蝇蛆蛋白的提取及初步药效学评价:细菌和病毒学检测结果显示虫卵虫体双重消毒法处理的蝇蛆未见细菌病毒感染,可以进一步应用。烫伤大鼠创面给予蝇蛆蛋白治疗后,可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愈合率,促进创面HYP的生成。根据蝇蛆蛋白不同紫外吸收特征峰,从中分离出7个组份(P1-P7),在相同条件下,P6组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均为50mg/ml,抑菌环直径显着大于对照组和其他组份,而且在提高烫伤创面HYP含量方面,活性也明显优于其他组份。因此,将蝇蛆蛋白P6组份应用于下一步实验。2.蝇蛆蛋白凝胶的制备:通过考察不同基质和蝇蛆蛋白提取物混合后的性状,选择卡波姆-940作为凝胶剂基质。根据MIC实验结果,确定处方中蝇蛆蛋白P6组份的剂量为5g。根据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设计实验确定凝胶剂最佳处方,取P6 5.0g、卡波姆-940 0.6g、丙二醇10.0g、吐温-80 0.2g、羟苯乙酯0.1g按工艺制备凝胶,通过调节三乙醇胺的用量将凝胶的pH值调整为6.5,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凝胶稳定。3.蝇蛆蛋白凝胶质量标准建立:将pH值控制在6.50-6.65之间,粒度控制在180μm以内,不得检出细菌,将标示装量暂定为20g。建立蝇蛆蛋白凝胶中蛋白含量的测定方法,考察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0,表明蛋白质量浓度在40.4404.0μg/mL范围内,吸光度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6次测定的吸光度RSD值小于2%,说明仪器精密度良好;30min内,7次吸光度值的RSD值小于2%,表明溶液在30min内稳定性好;将吸光度测定结果带入线性方程,求出6份供试品溶液蛋白含量,通过计算,RSD值小于2%,说明方法重复性好;将吸光度测定结果带入线性方程,求得9份供试溶液的蛋白含量,由测得量和加入量计算得加样回收率为99.56%(RSD<2%),符合98%-102%的要求。最终,根据测定结果确定蝇蛆蛋白凝胶中的蛋白含量应在4.41%-4.87%之间。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蝇蛆蛋白凝胶在离心、高寒和高热环境下,性状均稳定。4.蝇蛆蛋白凝胶的药效学研究:创面给予蝇蛆蛋白凝胶,通过形态学观察发现,蝇蛆蛋白凝胶在创伤早期就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加速结痂过程,还可显着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率。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蝇蛆蛋白凝胶组创面皮肤附属器和新生上皮组织覆盖较模型组明显加快,且可见大量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生成,胶原排列整齐,粒细胞浸润明显较少。蝇蛆蛋白凝胶还可显着提高创面组织中HYP含量,增加EGF、bFGF表达和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减少TNF-α和IL-6表达。结论蝇蛆蛋白具有良好的抗感染、促愈合作用,对从蝇蛆蛋白中分离获得的7个主要组份进行活性筛选,获得活性最强的蛋白组份P6;以该组份为主药制备的蝇蛆蛋白凝胶性质稳定、质量可控,且对大鼠烫伤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促进创面胶原合成,抗炎和抗氧化作用有关。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对蝇蛆蛋白及其凝胶治疗烫伤的整体药效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未来的药物开发及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周凯[6](2016)在《龙眼核多酚的分离纯化及其对小鼠烫伤愈合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龙眼加工废弃物龙眼核为研究对象,对龙眼核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通过不同极性溶剂萃取、大孔树脂结合Sephadex LH-20凝胶对龙眼核多酚进行分离纯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高效液相-电喷雾质谱(HPLC-ESI-MS)初步分析了龙眼核多酚的主要组成成分;在此基础上对龙眼核多酚各级组分进行了抗氧化、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同时探究了龙眼核多酚对小鼠烫伤愈合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主要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龙眼核中的淀粉含量最高,其次是蛋白质和还原糖,粗纤维、脂肪含量相对较低,且含有较多的多酚类物质,故可作为一种良好的营养源。(2)液-液萃取法分离龙眼核多酚的研究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多酚含量最高,达到693.51±9.52 mg/g;在不同自由基体系中,4种萃取物均对?O2-的清除能力最弱,但对ABTS?+、DPPH?、?OH均表现出较强的清除效果,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强;除水层剩余物对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均无明显抑制作用外,4种萃取物对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不同强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抑菌活性最为突出。(3)通过静态试验比较了7种大孔吸附树脂对龙眼核多酚的吸附及解吸效果,筛选出AB-8为最佳树脂,其吸附率和解析率分别为69.65%和94.47%。龙眼核多酚的最佳纯化工艺条件为:p H值3.5,上样浓度2 mg/m L,上样流速2 m L/min,洗脱剂70%乙醇,洗脱流速2 m L/min。在此条件下,龙眼核多酚的回收率为75.65%,产品得率为4.93%,纯度为65.84%。(4)采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对AB-8树脂上吸附的龙眼核多酚进行梯度洗脱,发现各洗脱部分的多酚组成和含量存在一定差异,表明AB-8树脂可用于龙眼核粗多酚的初步分离;体外抗氧化、抑菌实验结果表明,相同多酚浓度下,30%乙醇洗脱物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总体上均优于其他洗脱部分。Sephadex LH-20凝胶对30%乙醇洗脱物的分离效果较好,能获得5个组分,经HPLC和HPLC-ESI-MS初步分析表明,龙眼核多酚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柯里拉京、鞣花酸等化合物。(5)通过创面愈合率、生化指标测定及组织病理学分析来评价创面的愈合质量,结果表明:中、高剂量组在烫伤愈合前期对创面收缩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之后不同时间点的愈合率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一定剂量的龙眼核多酚溶液对创面组织和血清中蛋白质和羟脯氨酸的含量变化有一定影响;在炎性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和上皮细胞增生、毛细血管生成、肉芽组织形成等方面对组织病理学进行评价,龙眼核多酚各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因此,龙眼核多酚对小鼠深Ⅱ度烫伤愈合有一定的影响,但无明显促进作用。
吕春柳[7](2013)在《miRNAs在变性真皮及热损伤成纤维细胞/HUVECs中表达及功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采用基因芯片的方法筛选烧伤患者变性真皮较正常皮肤中差异表达的miRNAs,然后预测其靶基因以及对变性真皮可能起保护作用的信号通路;挑选出在细胞增殖和迁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miR-199a-5p及miR-126,检测其在大鼠变性真皮中的表达规律;深入研究miR-199a-5p在热损伤成纤维细胞、miR-126在热损伤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转归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1.收集深二度烧伤患者的变性真皮及配对正常皮肤,标本收集时间均为患者烧伤后第四天,采用高通量miRNA芯片技术初步筛选出变性真皮较正常皮肤差异表达的miRNAs。在另一组标本中应用QRT-PCR技术检测部分差异表达的miRNAs,验证芯片结果的准确性。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其靶基因以及对变性真皮可能起保护作用的信号通路。筛选出与芯片结果一致并且在细胞增殖和迁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miRNAs (miR-199a-5p和miR-126)进行下一步实验。2.建立大鼠深二度烫伤模型,检测miR-199a-5p和miR-126在大鼠变性真皮恢复不同时间(烫伤后1天、3天、5天、7天、14天)的表达情况,以大鼠正常皮肤做为对照。3.建立成纤维细胞热损伤模型(52°,30s),应用QRT-PCR技术检测miR-199a-5p在成纤维细胞热损伤后恢复不同时间(损伤2h、24h、48h)的表达情况,以正常成纤维细胞做为对照。成纤维细胞转染miR-199a-5p模拟物和抑制物后进行热损伤预处理,采用MTT法、细胞划痕试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miR-199a-5p对热损伤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4.建立HUVECs热损伤模型(52°,30s),应用QRT-PCR技术检测miR-126在HUVECs热损伤后恢复不同时间(损伤2h.12h.24h)的表达情况,以正常HUVECs做为对照。HUVECs转染miR-126模拟物和抑制物后进行热损伤预处理,采用MTT法、细胞划痕试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miR-126对热损伤HUVECs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1.经miRNA芯片检测发现,烧伤患者的变性真皮相对正常皮肤差异表达的miRNAs有66个,其中34个显着下调,32个显着上调,上调比较明显的有miR-223、miR-320c,下调比较明显的是miR-203、 miR-126、miR-199a-5p。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差异表达的miRNAs进行预测,发现16个与创面修复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如Apoptosis、 Calcium signaling pathway、Cell adhesion molecules、Cell cycle),它们可能在变性真皮转归中发挥重要作用。2.动物实验结果显示:miR-199a-5p在大鼠变性真皮中早期呈低表达,3天降低最明显,之后不断升高,于第7天基本恢复正常;miR-126在大鼠变性真皮中也明显低表达,但于第5天基本恢复正常,之后继续升高,第14天增高为正常皮肤的5倍。3.成纤维细胞热热损伤后24小时miR-199a-5p的表达量降低为正常成纤维细胞的10%,于48小时基本恢复正常。成纤维细胞分别转染miR-199a-5p模拟物和抑制物后进行热损伤预处理,MT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iRNA-199a-5p抑制物组的细胞生长明显较快(P<0.05),在热损伤后48小时、72小时表现均明显;细胞划痕实验显示:miRNA-199a-5p抑制物组的细胞迁移较快,迁移距离较远(P<0.05); 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miRNA-199a-5p抑制物组的细胞迁移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miRNA-199a-5p模拟物组各项实验数据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4. HUVECs热损伤后2小时miR-126的表达量降到正常HUVECs的40%,但是12小时便升高到正常HUVECs的2倍,24小时达到正常HUVECs组的7倍。HUVECs转染miR-126模拟物和抑制物后进行热损伤预处理,MT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iRNA-126模拟物组细胞的生长明显较快,尤其在24小时、48小时表现明显(P<0.05);细胞划痕实验显示:miRNA-126模拟物组细胞迁移较快,迁移距离较远;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miRNA-126模拟物组细胞迁移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而miRNA-199a-5p抑制物组实验数据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筛选出烧伤患者变性真皮较正常皮肤差异表达的miRNAs,并预测出Apoptosis、Calcium signaling pathway、Cell adhesionmolecules、Cell cycle等16个对变性真皮可能起保护作用的信号通路,为进一步探讨变性真皮转归的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2. miR-199a-5p和miR-126在大鼠变性真皮中的表达均呈时间依赖性改变。损伤早期miR-199a-5p和miR-126均表达下降、然后逐渐恢复正常,不同的是损伤后期miR-126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皮肤。3.成纤维细胞热损伤早期miRNA-199a-5p的表达量下降,后期恢复正常。miRNA-199a-5p的低表达能促进热损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迁移。4.HUVECs热损伤早期miR-126的表达量降低,然后恢复正常,后期表达量明显升高。miR-126高表达能增强热损伤HUVECs的增殖及迁移能力。
汝铁林,米春娟[8](2010)在《bFGF和EGF对运动性骨骼肌损伤修复影响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研究运动训练引起的骨骼肌损伤的修复一直是运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骨骼肌损伤修复过程中促进许多细胞因子(如bFGF、EGF等)的释放,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细胞因子与骨骼肌损伤和增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骨骼肌受到机械、化学或生物损伤后,肌膜和基底膜间的卫星细
欧邦军[9](2010)在《局部联合应用rhEGF、胰岛素对糖尿病合并烧伤创面愈合影响的探索性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糖尿病合并烫伤大鼠模型的建立[目的]建立Wistar大鼠糖尿病模型,在其体表制作出占其体表面积10%的深Ⅱ度烫伤。[方法]采用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采用控制热水温度以及烫伤时间的办法来制作其深Ⅱ度烫伤模型。[结果]制作的糖尿病大鼠模型血糖稳定,浓度都大于16.7mmol/L,且出现糖尿病的症候群,通过免疫组化及HE染色技术证明胰岛细胞的分泌减少,部分细胞已经被破坏。深Ⅱ度烫伤模型制作可复制性强,HE染色证明皮肤表层被破坏,真皮下组织完整,残留腺体的上皮细胞,形成有上皮小岛。[结论]与其他糖尿病模型制作方法比较,腹腔注射STZ具有重复性好,实验步骤简单,操作方便,结果可靠,且操作过程易于量化和标准化,模型稳定。控制热水温度和烫伤时间来制作深Ⅱ度烫伤有使用物品简单,过程易操作,重复性强,模型稳定的优点。第二部分局部联合应用胰岛素和rhEGF在创面修复过程中对基质及细胞因子的作用[目的]探讨胰岛素和rhEGF联合应用在糖尿病合并烧伤创面愈合的过程中对于基质和细胞因子的作用,以及这些作用与创面愈合的关系。[方法]①把制作好的糖尿病合并烫伤大鼠模型清创以后随机分为四组,分别是:空白对照组(A组),创面使用生理盐水;胰岛素组(B组),创面应用胰岛素进行局部浸润注射;外喷rhEGF组(C组),创面外喷适量rhEGF;胰岛素和rhEGF联合应用组(D组):创面应用与胰岛素组等剂量的胰岛素局部浸润注射,并且外喷与rhEGF组同等剂量的rhEGF。用药以后创面进行包扎。②在创面愈合过程中不同时相点检测OHP含量(样本碱水解法)、TGF a含量(原位杂交)和VEGF含量(ELISA)。③在创面愈合过程中与上述相同的时相点,检测各组创面愈合率以及VEGF的分布(抗VEGF抗体的免疫组化)。[结果]①B组和C组不同时相点创面愈合率差异不大,D组创面愈合率在不同时相点都要高于其余三组。②B、C、D组OHP含量在不同时相点都高于A组,且D组与B、C组在不同时相点都存在差异(P<0.05)。③TGFQ含量在B、C、D组都有适当的提高,对照组明显低表达,D组在不同时相点的表达与B、C组有差异(P<0.01)。④VEGF主要分布在血管内皮细胞及创面基底部,D组在高水平维持时间较长,与B、C组之间存在差异(P<0.05),B、C、D组的维持水平浓度、峰值出现时间均优于A组,B、C组间差异不甚明显。[结论]①在用胰岛素控制局部血糖情况下,外用rhEGF能明显加速糖尿病烧伤创面愈合,这一方面可能是补充了创面本身刺激因子不足,另外一方面血糖的控制也能上调受体的表达,促进愈合。②彻底地清创和包扎对于rhEGF可以增加其接触时间,局部浸润注射胰岛素也减少其挥发,持续作用,为rhEGF发挥作用提供良好的环境。③联合使用rhEGF和胰岛素在糖尿病创面愈合过程中,可以协调调控创面愈合中胶原的代谢。④局部血糖控制后,rhEGF刺激可以增加其它细胞因子的表达,加速创面新生血管形成,再上皮化,早日封闭创面,协调促进创面愈合。⑤糖尿病性创面难愈可能与高糖环境中,某些细胞因子受体表达过低或者受到抑制,再上皮化以及新生微血管障碍等诸多方面有关系。
王一兵[10](2010)在《烧伤愈合过程中皮肤神经构筑的变化及其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烧伤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生物学过程,包括炎性反应、细胞增殖、创面重塑几个阶段。关于创面愈合涉及的炎症细胞、修复细胞、炎症介质、生长因子和细胞外基质等成分的研究已有大量报道。诸多现象表明神经因素可能在创面愈合中具有重要作用,已有关于神经生长因子及神经肽对创面愈合影响的报道,但是少有对烧伤创面愈合过程中神经再生过程、再生神经形态学变化规律及其与创面愈合关系的研究。我们通过动物实验观察烧伤创面愈合过程中的神经变化情况,并通过研究消除神经因素及加强神经因素对创伤愈合速度和创面愈合质量的影响,初步确定皮肤神经对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同时观察人体不同时期伤区组织和瘢痕组织中的二、三维形态等神经构筑情况,总结创面愈合过程中神经纤维的变化规律及其可能作用,从而初步探明神经与创面愈合的相互作用,为从神经角度调控创面愈合提供新的依据。方法:1.大鼠神经变化对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随机将90只大鼠分为三组:A组(失神经支配+烫伤,30只)B组(富神经支配+烫伤,30只)和C组(烫伤,30只)。将A组大鼠右侧T9-L1脊神经切断制作失神经支配模型;然后在A、B、C组大鼠背部右侧T9-L1节段制作直径2cm的深Ⅱ度烫伤创面。B组大鼠伤后注射NGF 1U/g.d只,连续14天制作富神经支配模型。伤后7、14、21天进行观察,取材。观察创面大体情况,计算创面愈合率及创面愈合时间;普通组织病理学观察炎性细胞、血管、上皮化等情况;以神经丝蛋白NFP作为神经标记物,利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创面神经再生情况,通过神经容积分数(NVF)进行半定量分析;利用rt-PCR检测VEGFmRNA的表达水平,观察神经变化对血管形成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Ⅰ、Ⅲ胶原分泌情况,通过胶原容积分数(CVF)进行半定量分析,并计算Ⅰ/Ⅲ型胶原比例的变化,观察创面愈合的质量。2.人烧伤愈合过程中神经的变化将取自人体的伤区组织或瘢痕组织分为三个组:A组(Ⅲ度伤区组织,便于手术取材),伤后1周,2周,3周,4周组织各10例;B组(瘢痕组织),增生期瘢痕(≤6月)、成熟期瘢痕(>6月)各10例。C组为正常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按5:1标本取自以上患者的供皮区,共12例;改良三色法染色,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并胶原面积/视野面积,计算胶原容积分数(CVF)进行半定量分析;筛选神经标记物,分别应用蛋白基因产物PGP9.5及神经丝蛋白作为神经标记物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利用效果良好NFP作为神经标记物进行实验;普通荧光显微镜观察神经纤维的平面结构和数量改变,计算神经容积分数(NVF)进行半定量分析;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神经纤维的内部结构和三维立体结构改变。结果:1.大鼠神经变化对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创面组织学观察及创面愈合时间:伤后7天,B组炎性细胞浸润较A、C组明显,上皮化情况各组无明显差别;伤后14天,B组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开始缓解,上皮化快于A、C两组,A组上皮化落后C组。A组痂皮脱落较慢,愈合时间最短21天,最长26天,平均23.5±2.95天,B组痂皮脱落较快,创面愈合时间最短18天,最长20天,平均18.8±1.48天,C组愈合时间最短19天,最长22天,平均20.4±2.86天神经密度比较:伤后各时间点A组切片未见免疫阳性染色区域,B组、C组在伤区基底部可见NFP免疫阳性染色,其形状因界面不同而异,多呈圆点状,少数呈现细小短棒状。伤后14天,B、C组NFP免疫阳性染色区域开始增多,一般为圆点、短棒状,B组NVF高于C组(p<0.05)。伤后21天,B、C组NFP免疫阳性染色区域明显增多,呈圆点、短棒或者豆芽状。B组NVF显着高于C组(p<0.05)。大鼠皮肤神经短小难以三维重建。VEGFmRNA表达情况:A、B、C组VEGFmRNA伤后开始升高,B、C组迅速升高,伤后7天即达高峰,A组升高较缓慢至伤后14天达到高峰。伤后21天各组维持相对较高水平,伤后21天B组VEGFmRNA显着高于C组(p<0.05),A组与C组无显着差异。伤后各时间B组VEGFmRNA表达一直高于其他两组。Ⅰ、Ⅲ型胶原分泌情况及Ⅰ/Ⅲ型胶原比例变化:各组Ⅰ型胶原在伤后持续增加,A组Ⅰ型胶原分泌明显低于C组,B组Ⅰ型胶原明显高于C组;各组Ⅲ型胶原除A组持续升高外,其余两组无显着变化。伤后21天A组Ⅰ/Ⅲ型胶原比例显着低于C组,B组Ⅰ/Ⅲ型胶原比例与C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2.人烧伤愈合过程中神经的变化伤后胶原比例逐渐增大,到增生期CVF达到最高,成熟期趋于正常。PGP9.5组的灰度值,NVF值显着低于NFP组,PGP9.5染色阳性率低于NFP组(p<0.05)。伤后3周内神经纤维数目低于正常,3-4周后神经数目开始高于正常,并逐渐变长,随着时间延长出现扭曲缠绕或交错排列,分布呈现区域性集中;增生期瘢痕NVF达到最高,神经纤维分布杂乱,形态不规;成熟期瘢痕神经纤维NVF明显降低,接近正常,排列较规整;分层扫描和三维重建可见伤后2周神经稀疏、短小,3周后神经纤维有不规则肿胀和扭曲变形,内部结构不完整并伴有局部断裂、破损甚至崩解,可见明显的皱褶和出芽,并呈现较正常神经纤维更强的荧光信号,在不同层次以及不同角度的切片上观察到的病理改变程度不同。结论:1.在大鼠及人烧伤创面愈合中,神经纤维密度逐渐增高;在人创面重塑期神经纤维密度先增高后降低。再生神经的形态、分布由简单到混乱再到规律,神经在创伤愈合过程中存在重构现象。2.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能分层扫描、并重建人伤区组织及瘢痕组织内神经纤维,观察到细微的形态变化,但是难以对大鼠皮肤神经进行重建。3.大鼠失神经支配伤区组织VEGFmRNA表达量较富神经支配创面组织低、愈合相对变慢,说明神经可以通过影响微血管再生对创面愈合产生影响。4.增强神经因素在创面早期可以促进创面愈合,减轻神经因素在创面重塑期有助于改善重塑质量
二、小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过程中内源性表皮生长因子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过程中内源性表皮生长因子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回阳生肌汤和鸡血藤对慢性皮肤溃疡愈合过程中MSCs趋化和迁移功能的调节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 |
综述一 干细胞在创面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
1 表皮干细胞 |
2 间充质干细胞 |
3 毛囊干细胞 |
4 细胞外囊泡 |
5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回阳生肌法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研究进展 |
1 疮疡的阴阳辨证 |
2 回阳生肌法的现代理论体系 |
3 回阳生肌法促进慢性皮肤溃疡愈合的机制 |
4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参考文献 |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回阳生肌汤和鸡血藤水提物入血成分分析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回阳生肌汤对db/db糖尿病小鼠伤口愈合及BMSCs增殖能力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回阳生肌汤对骨髓抑制大鼠伤口愈合及BMSCs增殖、趋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鸡血藤水提物对骨髓抑制大鼠伤口愈合及BMSCs增殖、趋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五 回阳生肌汤和鸡血藤水提物体外对氧化损伤大鼠BMSCs增殖、趋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创新点 |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2)地榆膏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微循环及机体炎性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前言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药物与试剂 |
1.2.1 药物 |
1.2.2 试剂 |
1.3 主要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深Ⅱ度烫伤模型制备 |
2.2 分组给药 |
2.3 标本的采集与保存 |
2.4 观察指标与检测方法 |
2.4.1 各组大鼠创面外观 |
2.4.2 各组大鼠创面愈合率 |
2.4.3 各组大鼠创面病理组织形态学 |
2.4.4 各组大鼠血清中炎性因子IL-6和TNF-α水平 |
2.4.5 各组大鼠创面CD31 蛋白含量 |
2.4.6 各组大鼠创面VEGF蛋白含量 |
3 统计学方法 |
4 实验结果 |
4.1 地榆膏对大鼠创面的大体观察 |
4.2 地榆膏对深Ⅱ度烫伤大鼠的创面愈合率影响 |
4.3 地榆膏对深Ⅱ度烫伤大鼠血清中IL-6和TNF-α水平的影响 |
4.4 地榆膏对深Ⅱ度烫伤大鼠创面病理组织学的影响 |
4.5 地榆膏对深Ⅱ度烫伤大鼠创面组织CD31 表达的影响 |
4.6 地榆膏对深Ⅱ度烫伤大鼠创面组织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 |
5 讨论 |
5.1 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选择 |
5.2 阳性药物治疗的选择 |
5.3 地榆膏组方依据及药效评价 |
5.3.1 地榆膏组方依据 |
5.3.2 肉眼观察地榆膏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修复的促进作用 |
5.3.3 地榆膏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率的影响 |
5.3.4 病理切片显示地榆膏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的修复作用 |
5.4 影响深Ⅱ度烫伤创面修复的因素 |
5.5 地榆膏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作用机理 |
5.5.1 地榆膏对大鼠血清中炎性因子IL-6和TNF-α的影响 |
5.5.2 地榆膏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组织中CD31和VEGF的影响 |
结论 |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西医治疗皮肤烫伤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及参加课题研究情况 |
(3)小鼠皮肤损伤后表皮干细胞标志物表达的时间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皮肤创面修复中表皮干细胞标志物表达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新型纳米晶体银锌敷料对大鼠深Ⅱ度烫伤感染创面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回顾 |
实验一 大鼠深Ⅱ度烫伤合并创面感染模型的研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细菌菌株及主要试剂、仪器来源 |
1.2 烫伤模型制备 |
1.3 细菌菌悬液制备和创面感染模型制备 |
1.3.1 细菌菌悬液制备 |
1.3.2 感染模型制作 |
1.4 痂下细菌定量和创面愈合标准 |
1.5 创面细菌接种方法比较 |
1.6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大体观察 |
2.2 致伤时间筛选 |
2.3 各组大鼠全身状况及创面病理组织学观察 |
2.4 痂下细菌定量 |
2.5 创面愈合病理观察及愈合时间比较 |
2.6 切痂涂抹法和痂下埋藏法两种接种方法比较 |
3 讨论 |
实验二 新型纳米晶体银锌敷料对大鼠深Ⅱ度烫伤感染创面的疗效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主要材料、仪器试剂来源 |
1.2 制作深Ⅱ度烫伤感染模型及动物分组 |
1.3 评价指标 |
1.3.1 痂下细菌定量 |
1.3.2 ELISA检测炎症因子浓度 |
1.3.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 |
1.3.4 愈合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一般情况观察 |
2.2 痂下细菌定量 |
2.3 炎症因子浓度的变化 |
2.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
2.5 创面愈合病理观察及愈合时间比较 |
3 讨论 |
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学术成果 |
致谢 |
(5)蝇蛆蛋白凝胶制备、质量标准建立与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第一部分 蝇蛆蛋白的提取及初步药效学评价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蝇蛆蛋白凝胶的制备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蝇蛆蛋白凝胶质量标准建立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四部分 蝇蛆蛋白凝胶的药效学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龙眼核多酚的分离纯化及其对小鼠烫伤愈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龙眼和龙眼核概述 |
1.2 龙眼核研究概况 |
1.2.1 龙眼核多酚的组成及其结构 |
1.2.2 龙眼核的主要生理活性和药效作用 |
1.3 多酚分离纯化方法 |
1.3.1 有机溶剂萃取法 |
1.3.2 大孔树脂吸附柱法 |
1.3.3 凝胶柱色谱法 |
1.4 烫伤修复与植物多酚 |
1.4.1 烫伤修复 |
1.4.2 植物多酚 |
1.4.3 植物多酚对烫伤修复的作用 |
1.5 立题依据与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立题依据 |
1.5.2 研究意义 |
1.5.3 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动物 |
2.3 实验试剂及设备 |
2.3.1 主要试剂 |
2.3.2 仪器设备 |
2.4 实验方法 |
2.4.1 龙眼核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 |
2.4.2 液?液萃取法分离龙眼核多酚 |
2.4.3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龙眼核多酚 |
2.4.4 Sephadex LH-20 凝胶柱层析分离龙眼核多酚 |
2.4.5 龙眼核多酚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分析 |
2.4.6 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 |
2.4.7 体外抑菌活性测定方法 |
2.4.8 动物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龙眼核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结果 |
3.2 龙眼核各萃取物总酚含量的比较 |
3.3 龙眼核各萃取部分的抗氧化活性比较 |
3.3.1 龙眼核各萃取物对ABTS+?的清除能力 |
3.3.2 龙眼核各萃取物对DPPH?的清除能力 |
3.3.3 龙眼核各萃取物对?OH的清除能力 |
3.3.4 龙眼核各萃取物对?O2-的清除能力 |
3.4 龙眼核各萃取部分的抑菌活性比较 |
3.4.1 龙眼核各萃取部分的抑菌效果 |
3.4.2 龙眼核乙酸乙酯萃取物的MIC测定结果 |
3.5 大孔树脂纯化龙眼核多酚的工艺优化 |
3.5.1 大孔吸附树脂的筛选结果 |
3.5.2 树脂的静态吸附及解吸附动力学曲线 |
3.5.3 AB-8 树脂静态吸附及解吸条件的优化 |
3.5.4 AB-8 树脂动态吸附及解吸条件的优化 |
3.5.5 动态洗脱曲线 |
3.5.6 龙眼核多酚的提取纯化效果 |
3.6 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 柱层析分离结果 |
3.7 龙眼核多酚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结果 |
3.7.1 三种多酚标准品和龙眼核乙醇提取液的色谱图 |
3.7.2 龙眼核中三种多酚成分的含量测定 |
3.7.3 不同浓度乙醇洗脱物的色谱图 |
3.7.4 Sephadex LH-20 柱层析分离组分的色谱图 |
3.8 30%乙醇洗脱物各组分的质谱分析结果 |
3.9 不同浓度乙醇洗脱物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比较 |
3.9.1 不同浓度乙醇洗脱物对ABTS~+?的清除能力 |
3.9.2 不同浓度乙醇洗脱物对DPPH?的清除能力 |
3.9.3 不同浓度乙醇洗脱物对?O_2~-的清除能力 |
3.9.4 不同浓度乙醇洗脱物对?OH的清除能力 |
3.9.5 不同浓度乙醇洗脱物的抑菌效果 |
3.9.6 最低抑菌浓度测定结果 |
3.10 烫伤小鼠各愈合指标分析 |
3.10.1 小鼠烫伤创面愈合率的变化 |
3.10.2 小鼠创面皮肤组织和血清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
3.10.3 小鼠创面皮肤组织和血清羟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
3.10.4 创面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 |
4 讨论 |
4.1 液?液萃取法分离多酚 |
4.2 大孔树脂和Sephadex LH-20 分离、纯化多酚 |
4.3 龙眼核多酚对小鼠烫伤愈合的影响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miRNAs在变性真皮及热损伤成纤维细胞/HUVECs中表达及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英文缩写词表 |
引言 |
第一章 深度烧伤患者变性真皮中miRNAs的表达变化及功能预测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主要试剂及器材 |
1.1 miRNA芯片 |
1.2 其它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 方法 |
2.1 烧伤患者变性真皮组织的收取 |
2.2 组织切片及HE染色 |
2.3 miRNA芯片技术检测烧伤患者变性真皮中miRNAs的表达 |
2.4 miRNA的逆转录 |
2.5 miRNA的QRT-PCR |
2.6 miRNA引物序列 |
2.7 靶基因预测及信号通路分析 |
2.8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研究对象的相关资料 |
2. 变性真皮的组织病理学检查 |
3. 芯片检测烧伤患者变性真皮miRNA表达的变化 |
4. 对烧伤患者变性真皮与正常皮肤差异表达miRNAs的验证 |
5 靶基因预测及信号通路分析 |
讨论 |
第二章 miR-199a-5p在热损伤成纤维细胞转归中的表达及作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主要试剂及器材 |
1.1 试剂及材料 |
1.2 主要仪器 |
1.3 主要试剂配制 |
2. 大鼠深二度烫伤 |
2.1 深二度烫伤模型的制作 |
2.2 动物分组 |
2.3 标本采集及处理 |
3 原代成纤维细胞的培养 |
3.1 原代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和体外培养 |
3.2 细胞传代 |
3.3 细胞的冻存 |
3.4 细胞的复苏 |
3.5 细胞计数 |
4. 成纤维细胞热损伤模型的制作 |
5. 组织及细胞miRNA的提取(使用Rneasy mini kit) |
6. MTT法 |
7. 细胞划痕实验 |
8. Transwell迁移实验 |
9. miRNA转染 |
实验结果 |
1. miR-199a-5p在大鼠变性真皮中的表达 |
1.1 大鼠深二度烫伤模型 |
1.2 miR-199a在大鼠变性真皮中的表达 |
2. 成纤维细胞的热损伤预处理 |
2.1 成纤维细胞的热损伤模型 |
2.2 成纤维细胞热损伤后miRNA-199a-5p的表达 |
3. miRNA-199a-5p mimics和miRNA-199a-5p inhibitors转染成纤维细胞 |
4. miRNA-199a-5p对热损伤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
5. miRNA-199a-5p对热损伤成纤维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
5.1 划痕试验 |
5.2 transwell |
6. miRNA-199a-5p的靶基因预测及筛选 |
讨论 |
第三章 miR-126在热损伤HUVECs转归中的作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主要试剂及器材 |
1.1 试剂及材料 |
1.2 主要仪器 |
1.3 miRNA mimics 及 miRNA inhibitors 的配制 |
2. 大鼠深二度烫伤 |
2.1 深二度烫伤模型的制作 |
2.2 动物分组 |
2.3 标本采集及处理 |
3. 原代HUVECs的培养 |
3.1 原代HUVECs的培养 |
3.2 细胞传代、细胞冻存、细胞复苏、细胞计数 |
4. HUVECs热损伤模型的制作 |
5. 组织及细胞miRNA的提取(使用Rneasy mini kit) |
6. miRNA转染 |
实验结果 |
1. miR-126在大鼠变性真皮中的表达 |
2. HUVECs的热损伤预处理 |
2.1 HUVECs的热损伤模型 |
2.2 HUVECs热损伤后miRNA-126的表达 |
3 miRNA-126 mimics和miRNA-126 inhibitors转染HUVECs |
4. miRNA-126对热损伤HUVECs增殖能力的影响 |
5. miRNA-126对热损伤HUVECs迁移能力的影响 |
5.1 划痕试验 |
5.2 transwell |
6. miRNA-126的靶基因预测及筛选 |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一:参与科研情况 |
二: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9)局部联合应用rhEGF、胰岛素对糖尿病合并烧伤创面愈合影响的探索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糖尿病合并烫伤大鼠模型的建立 |
1 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局部联合应用胰岛素和rhEGF在创面修复过程中对基质及细胞因子的作用 |
1 材料 |
2 检测指标及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 |
1 综述 |
2 致谢 |
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文章附后) |
(10)烧伤愈合过程中皮肤神经构筑的变化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皮肤神经构筑变化对大鼠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结果 |
第二章 人烧伤创面愈合过程中神经的变化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结果 |
讨论 |
1 烧伤创面过程中神经的变化 |
2 神经构筑变化对创面愈合的影响 |
3 神经因素对创面愈合质量的影响 |
4 LSCM与皮肤神经三维重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神经对皮肤功能的调控作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四、小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过程中内源性表皮生长因子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回阳生肌汤和鸡血藤对慢性皮肤溃疡愈合过程中MSCs趋化和迁移功能的调节作用研究[D]. 刘青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地榆膏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微循环及机体炎性反应的影响[D]. 桑龙燕.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小鼠皮肤损伤后表皮干细胞标志物表达的时间相关性研究[D]. 吴涛. 重庆医科大学, 2020(01)
- [4]新型纳米晶体银锌敷料对大鼠深Ⅱ度烫伤感染创面的效果研究[D]. 郇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8(05)
- [5]蝇蛆蛋白凝胶制备、质量标准建立与药效学研究[D]. 边海旭. 第四军医大学, 2017(05)
- [6]龙眼核多酚的分离纯化及其对小鼠烫伤愈合的影响[D]. 周凯. 华南农业大学, 2016(03)
- [7]miRNAs在变性真皮及热损伤成纤维细胞/HUVECs中表达及功能的研究[D]. 吕春柳. 中南大学, 2013(02)
- [8]bFGF和EGF对运动性骨骼肌损伤修复影响的研究进展[J]. 汝铁林,米春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27)
- [9]局部联合应用rhEGF、胰岛素对糖尿病合并烧伤创面愈合影响的探索性研究[D]. 欧邦军. 广西医科大学, 2010(09)
- [10]烧伤愈合过程中皮肤神经构筑的变化及其意义[D]. 王一兵. 中南大学,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