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人深省的“每天只上半天必修课”(论文文献综述)
杜路燕[1](2020)在《香港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同的现状调查与教育对策研究 ——以香港Q小学4-6年级学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靳志朋[2](2014)在《文体、国体与国民:近代白话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白话书写作为中国近代社会文化转型的重要内容,如同一面包罗万象、异彩纷呈的多棱镜,折射出国家体制与国民精神的变迁历程。从晚清到民国的白话文运动,发生于西学东渐的时代背景之下,在承接传统白话余脉的同时,大量吸收外来词汇和欧化语法,形成一种新的书写形式。一批文化教育精英与国家部门携手,共同致力于现代白话的普及和推广,使其最终取代文言,成为汉族书面语的主流。这个过程伴随着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新型国民的塑造,以及中国现代性因素的成长,意义深远,影响长久。白话文体与清末剧烈的政治变动有着密切联系。在改良与革命互相交织、此起彼伏的时代浪潮里,白话报刊、白话传单、白话布告、说唱文学、白话小说等书写形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政治舞台上。官方主导的戊戌维新、清末新政、宪政改革、地方自治运动中,它是宣导圣谕、巩固统治的工具;民间有识之士则希望通过白话文字来开启民智、革新社会;活跃于体制外的革命党人,则用它来鼓吹革命、动员民众,争取舆论的支持。可谓各得其所,各便其宜。民国时期白话书写的内容,更明显地反映出国家体制和国民精神的变更。北洋政府阶段的文告宣示了人民主权的国家理念,议会民主的政体形式,扞卫共和的进步信念;白话教科书对中华民国认同的强化,对科学知识的倡导,对新型国民的期待;小学生的作文里流露出求学报国的政治情怀,心系劳苦大众的平民精神,对世风世俗的批判反思;白话体的书信展现的是对民主政治的觉悟,男女平等的伦理精神,追求自主、进步的人生态度。动荡的时局和残酷的战争都不能阻挡中国和中国人走向现代的步伐。民族主义是近代最重要的思潮之一,民族国家是传统王朝体制走向现代国家的必经阶段。在经历清王朝覆灭、民初议会民主政治的失败之后,中国现代民族国家最终以政党国家的形式出现。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国共两党除了两度短暂的合作外,明争暗斗从未停息过,各自以民族革命的唯一合法担当者自居,发动政党宣传机器对民众进行动员。在政党意识形态的支配下,充斥着舆论空间的政党话语强调服从意识、牺牲精神,压抑个人的权利、自由和尊严,不仅退步到文言话语的表达逻辑,也扭曲了五四思想家对国民启蒙的期许。政党国家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整合,完善了动员机制,使中华民族走出了丧权辱国的泥淖,却使国民精神背离了健康的轨道。纵观中国近代历史,白话书写与中国现代性的成长互为表里,包括科学主义思潮的兴起、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个人权利的实现三大要素。相对于笼统模糊、诗化意象的文言,现代白话可以清晰准确、逻辑条理地进行描述和表达,因而被认为是一种进化的、科学的语言,被赋予正确、应当的涵义;建立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需要统一的国语来强化认同、凝聚共识,客观上促进了白话文运动与国语运动的合流,从而实现共赢;白话便于普通大众掌握阅读和书写的技能,有利于他们受教育权和表达权的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白话取代文言是一种时代的选择,顺应了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大趋势。总之,白话书写作为一种新的文体形式,具有淋漓尽致的现代气质。它是洞察中国近代社会文化的一个窗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代国家体制和国民精神的变化。从家国到民国再到党国、从儒家思想到政党话语、从等级森严到大众平等、从道德经验到科学理性,这是一个现代思想理念缓缓开启的过程。
李宏岩[3](2011)在《在乡土与高雅碰撞中再生 ——以本山艺术学院民间表演专业为个案》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辽宁大学本山艺术学院的民间表演专业进行了人类学的考察,描述了民间艺术—二人转在高校中再生产的过程,探讨了其生产的各方主体及背后的复杂动因。全文分为六章与结束语。导论部分梳理了近年来学界对二人转的研究与相关的理论。学界关注的主要是二人转的艺术本体及其文化属性,二人转的“说、唱、扮、舞、绝”各方面都有大量细致的研究,文化属性集中在二人转是否是“低俗”的争论方面。接下来描述了学生与老师来到本山学院学习与教学的动机。九零后的学生有的是为了念大学,有的是为了出名,有的是为了赚钱,有的是为了谋求生存的一技之长而学习二人转,曾经是民间艺人的老师大多是为了大学老师的身份或者是传承传统的二人转留在学院教书。大学生、大学老师的身份不仅会使他们获得一定的社会声望值还能增加演出机会、提高演出的收入。第三、四章讲述了民间与学院两种不同的知识生产系统互相碰撞、互相妥协、互相融合的过程及学生在两种教学模式下的调适与体验。尽管在高校的时间秩序、组织维度中进行教学,艺人总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二人转的传统技艺与习俗传承下去。他们采取的仍然是口耳相传、一招一式、师领徒做的教学方法,讲授的是他们从师父那里继承的民间智慧和自己擅长的、经常在舞台上演出的选段。艺人没有严格的师生观念,课上课下都与学生联系紧密,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时间来教授学生,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来为学生找演出机会,生活与教学实际上是浑然一体的,他们在高等教育的体制内上延续着传统师徒的习俗。学生在面对艺人活泼的教学方式时,感到的是一种江湖义气与民间艺人的淳朴与善良,不知不觉中的接受了二人转艺人群体共同的道德观。在高校的体制内,二人转被划分为唱腔课、民间舞蹈课、说口课与剧目课等等专业课,同时开设了声乐课、形体课、台词课与基础表演课等必修课与其呼应。高校开设的课程由专业的、科班出身的老师来教授,重点传授学生系统的包含严格逻辑的艺术理论及艺术技巧。尽管必修课的术语与深奥的知识让学生感到压力,但学生认为这是他们素质提高的必经之路,是高昂学费的价值所在,更是其区别民间艺术培训班的突出之处。高校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了“美”与“丑”的涵义,丰富的大学生活使他们融入到高校的校园文化中,与纯粹的二人转民间艺人拉开了距离,在民间与高校两种文化的模塑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与行事方式,成为校园里的一道风景。民间与高校在结合的背后存在着冲突,如,针对艺人纪律性松散的情况,学校采用了“指纹签到”的方式来制约;艺人们对声乐老师的声音练习颇有微词,高校老师对艺人的教学方式批评也不少。同样,二者之间也必须互相妥协,高校的老师要针对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计划,围绕着二人转的节目来选择教学的内容;艺人在排练节目或是带领学生到校外演出时要听从学校的指导与安排。民间与高校在在结合中冲突,冲突中妥协,高校一面吸收民间的智慧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同时又在吸收的过程中对民间知识进行修整。第五章描写了高校中再生产的二人转在不同场景中的重构。学生参加的演出大致有三类:即以本山传媒名义的演出、以辽宁大学名义的演出、自己找到的课外兼职演出。这三种演出呈现出不同的演出形态,以本山传媒名义的演出目前都出现在广场、电视系列喜剧及农村题材的电视剧中,虽然是代表民间话语的演出,但呈现的是符合主流文化口味的风格。以辽宁大学名义的演出情况有领导的视察、春晚、国外友人及艺术节等,此情况下节目展现的是高雅的技巧、国家的意志。学生自己找到的兼职演出追随着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回归到民间的戏谑与功利性,二人转成为完全的娱乐消费产品。最后文章阐述了在二人转再生产的过程中,国家、高校、艺人、大众媒体等各方行动主体的资本转换,辽宁大学本山艺术学院的产生与发展是社会多方因素共谋、共轨的结果。结束语部分探讨了二人转在现今社会的再生产,尽管它的生产受到各方因素的影响,传统的精华仍能千方百计的传承下去。二人转无论怎样变化,必须保持其独特的灵活多变的形式,保持其批判、抵抗、宣泄、补偿的功能,否则就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成为真正的“文化遗产”。二人转迫切的希望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在代表高雅文化的大学中,它被按照高雅文化的审美价值再生产,不仅使其艺术本体趋向精细,成为国家话语操控的工具,同时其表演者本身也在高校文化的熏染下逐渐脱离了民间,成为高雅知识传承的代言人。
周伟[4](2011)在《太阳如何升起》文中认为第一章进出高墙之路1.岔路里的高墙他来了,矮矮的个子圆圆的脸,厚眼睑、厚嘴唇,一坐下就赶紧把双手伸平放在腿上,怎么看都是一副未谙世事的模样。繁忙的镇(江)句(容)公路忽然豁开一条岔湖道面,沿上岔游道荡前着行三8只00红米嘴,鸭修,竹据苍说翠它,们佳已木在繁此茂定。居。与它们为邻的是喧闹的麻雀,每天停满晨昏的枝头,成千上万。
李继承[5](2007)在《有效管理沟通的障碍及其突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效能的管理活动依赖于行政组织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有效沟通。从一定意义上说,管理活动就是连续的沟通过程。只有通过沟通,管理活动才能正常进行,管理目标才能达到。有些学者甚至将沟通视为“组织活动的神经”。也有专家认为“沟通是组织的血液,正式沟通赋予了组织机构以生命力”。组织中有效的行政沟通,能使成员了解和掌握有关管理目标的各种信息,沟通认识,统一指挥,明确总体目标、部门目标和各自的职责任务,在目标确立和实现的进程中始终保持责任感和认同感,从而形成组织合力,加快目标的实现进程。有效的沟通是组织中信息发送方与信息接受方的共同行为。因此,双方应遵守一定的共同原则,以保证沟通活动有效运行和沟通渠道顺畅无阻。沟通的不畅和无效,主要表现在信息来源少、沟通内容繁复冗长、创新速度迟缓、失真程度较高等方面。主动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前提和基础,而简化语言是有效沟通的主要手段,利用反馈是有效沟通的检验和保证。长期的工作积累、学习和思考,想通过本文重点树立有效沟通较为实用的三个观念,即:一是根据工作需要进行沟通;二是要重视面对面进行沟通—它应是有效沟通的主要形式;三是有效沟通的主要途径—直接与基层主管或者当事人进行沟通。
王玉军[6](2005)在《发人深省的“每天只上半天必修课”》文中研究指明目前,许多学校对选修课程、活动课程并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 对必修课的学习几乎占据了全部课时,甚至还要加班加点。有些校长担心,增加选修课和活动课会影响必修课的学习,进而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这种担心是否有必要呢? 让我们来看看国内外两所学校是怎样实行“每天只上半天必修课”国外早有典型范例在前苏联的乌克兰境内,有一所十年制的普通乡村学校——帕夫雷什中学。前苏联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该校任教33年,其中有26年担任校长工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自己的话说,他在这里的“教育劳动充满了紧张的探索和思考”。他使这所偏僻的乡村学校变成了闻
杨跃[7](2004)在《理性与躁动 ——大众“培训热”的文化审思》文中研究指明“培训”这一大众日常生活中呈现的教育活动,却长期处于教育研究视域之外。本研究从文化社会学视角将当下中国现实生活中近乎全民的“培训热”这一文化现象作为透视时代文化特质与社会性格的窗口,将大众“培训热”的考察深进社会学的核心主旨和潜隐议题:“现代性与焦虑”:分析了“培训热”投射出的种种大众“焦虑”心态:个人(包括家长)的“饭碗焦虑”、“成功焦虑”、“身份(自我认同)焦虑”甚至“身体焦虑”以及企业与员工间的“信任焦虑”。正是这些“润物细无声”的种种“焦虑”造就了培训的火红和混乱。繁荣与无序并存,理性与躁动共生,正是当下中国“培训热”的真实写照。在现象白描的基础上,又着力分析了“培训热”所蕴藏的“社会焦虑”如何被社会本身所建构?“全球化陷阱”、“专家神话”、“媒介权力”这些“匿名权威”如何为大众焦虑的社会建构推波助澜。 本研究秉持“面向现象”的研究方法论,借鉴了文化研究、社会心理学、消费社会学、符号学等视角和方法,尝试多维度的社会研究,综合运用了访谈、现场观察、文本分析等多种方法,透过不同视角洞察种种“培训热”表象,解读当下中国大众情感的生存境遇及其困厄的社会根源。本研究不是对“如何进行和选择培训”等问题进行的规范性研究,而是试图透过“培训热”的各个“窗口”揭示出其背后的众生百态和社会特质;并且着力从社会批判视角进行“重思”与“否思”,通过对“培训(教育)公平”和“培训市场化”的追问以及对大众“培训热”的文化审思,加深对“培训热”的人文反思。 本研究通过揭示“培训热”的复杂性说明,表面红火的“培训热”正是中国大众遭遇传统与现代力量的冲突而心生出莫名焦虑的折射!其背后深隐着大众的无助、无力和无奈!透过“培训热”这扇窗口,触摸到中国大众对社会剧变持有的一种焦躁不安的心态和缺乏理智的群体躁动。社会的焦躁风气与个体的浮躁心理,在社会互动中相互强化、互为因果。“培训热”绝不意味着我们正迎来一个凯歌高奏并人人受益的“终身学习”时代,也绝不意味着一个真正的“学习型社会”之建构会如此迅速而容易!我们呼唤信仰和理性的回归,呼唤新的信仰和理性的重建!
陈矩弘[8](2004)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福建教育革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文化大革命”中,教育领域是一个最敏感、特殊而又充满矛盾和斗争的领域。教育革命无论其展开的过程,造成的结局,都是“文革”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主题之一。本文以“文化大革命”时期福建教育革命为例,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采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手法,系统分析了福建教育革命展开、演变和衰亡的历史过程。文章重点论述了福建教育革命中“复课闹革命”和“开门办学”新体制的主要内容。通过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把“教育为政治服务”错误的理解为“教育为阶级斗争服务”,把马克思的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庸俗地理解为“劳动教育”,都会给教育事业带来危害。教育革命中知识分子遭受严重迫害导致教育质量严重下降的事实说明,要发展教育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当代教育发展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王玉军[9](2004)在《发人深省的“每天只上半天必修课”》文中指出
周全华[10](1997)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文中研究表明“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毛泽东认为是一场“政治大革命”,中共11届6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定性为一场内乱。“文革”中的“教育革命”是什么性质呢?决议没有讲。有人认为是教育的大破坏,有人认为是失败的教育改革。要弄清它的性质,先要弄清“文革”时期的教育方针是什么,实际做法又如何。方针与执行,有时一致,有时并不一致。如1957年提出的培养目标和1958年提出的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两条方针几十年不变,但执行中的变化很大。所以研究者既要注意方针政策本身更应注重其实际执行,并从实际做法中归纳出这一时期实际执行的方针。而不为表面宣称的方针所惑。 “文革”中没有废弃1957—1958年教育方针,但是宣称这个由党的领袖提出的方针没有得到执行,各级领导执行的是一条刘少奇的“修正主义教育路线”。于是从左的方面重新解释教育方针,从培养“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导出大学生“与工农兵划等号”。从“为政治服务”导出“专政工具”论。这样,“文革”期间的教育方针实际发生重大变化。 一般认为“教育革命”方针由三个文件构成,这就是五·七指示、七·二一指示和七·三0指示。其中以五·七指示为思想指导。五·七指示提出以“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教育革命”的对象,(后来张春桥提为“全面专政”的对象)。“革命”的方式是由工农兵对之“改造”“再教育”。虽说人人皆须改造,但不言而明:知识分子改造与工农的自我改造有性质上的区别。本世纪初,以资本主义新学堂取代封建读经应试教育,以现代教育取代旧式教育,是一场真正的教育革命,但这场革命却是渐进的,洋学堂与旧私塾并存,新派教员与老先生和平共处,并未将私塾和塾师作革命斗争对象。 五·七指示明确说所提不是“新鲜意见”,“多年以来……已经是这样做了,不过还没有普及”,现在是要将过去的经验、即农村军事共产主义条件下不正规教育经验,来匡正社会主义现代正规教育之“偏”。革命年代突出政治、突出阶级斗争、突出生产、突出实际应用是合理的,而以此指责社会主义时期教育“脱离政治、脱离生产、脱离工农、脱离实际”则是偏颇的。时代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城市领导乡村,重视科学文化教育、重视知识分子是必然的。斯大林适时地完成了这一转变,提出“技术决定一切”“(技术)干部决定一切”,纠正了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一些做法。中国由阶级斗争向和平建设的转变则较为艰难。这不能不影响到教育。“教育革命”实质是“革”现代教育的“命”,它从属于那条阻碍滞现代化进程的错误政治路线。 书稿以开首部分论述“教育革命”的缘起和真实含义,阐述它与“文化大革命”的关系,它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为指导,又有自己的分支理论。中间几章分述:“教育革命”随“文化大革命”而发动,是其最要组成部分;分析解剖“教育革命”建立的新体制,指出这是一个对知识文化和知识分子“全面专政”、分裂知识分子与其他劳动人民关系的体制;叙述
二、发人深省的“每天只上半天必修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人深省的“每天只上半天必修课”(论文提纲范文)
(2)文体、国体与国民:近代白话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概念界定 |
三 研究综述 |
四 研究方法 |
五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近代变局中的白话文运动 |
第一节 晚清白话文字的兴起 |
一 古代白话的小传统 |
二 传教士、外交官与白话文字 |
三 维新宜用白话 |
四 晚清政府与白话文字的推广 |
第二节 民国白话文运动的胜利 |
一 北洋政府主导下的国语运动 |
二 五四时期的白话文学 |
三 二三十年代的“文白论争” |
第三节 新文体和新世界 |
一 引进新语汇 |
二 输入新思想 |
三 采用新形式 |
第二章 白话书写与清末政治运动 |
第一节 白话报与清末政治改革 |
一、清末立宪运动中的白话报 |
1. 《宪政白话报》 |
2. 《吉林白话报》 |
3. 《预备立宪官话报》 |
4. 小结 |
二、清末地方自治运动中的白话报 |
1. 《湖南地方自治白话报》 |
2. 《长沙地方自治白话报》 |
3. 《宁乡地方自治白话报》 |
4. 小结 |
第二节 革命动员中的白话文 |
一、革命宣传家的白话文作品 |
1. 唤起种界之思:章炳麟与《逐满歌》 |
2. 鉴湖女侠的呐喊:《白话》与《中国女报》 |
3. 革命的喉舌:《中国白话报》 |
4. 革命义声:《童子世界》与《复报》 |
5. 革命的播种机:陈天华的《警世钟》与《猛回头》 |
二、白话文舆论与革命风潮 |
1. 白话书报与各地民众的互动 |
2. 民众反抗运动中的白话文 |
三、话语变革、革命动员与舆论建构 |
1. 国民意识的觉醒 |
2. 民权思想的兴起 |
3. 革命意识的萌发 |
4. 白话文吹响了革命动员的号角 |
第三节 政治运动与文体变革 |
一、东海西海,经验相通 |
1. 法国革命前后的文体变革 |
2. 日本自由民权运动与文体演变 |
二、“觉民”与“觉世”:清末白话文体的特点 |
第三章 白话书写中的“民国”和“国民” |
第一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告 |
一、国体认同的强化 |
二、反袁运动中的通告与檄文 |
1. “二次革命”时期 |
2. “护国运动”时期 |
三、军阀对士兵的宣教 |
四、涉外的宣言 |
第二节 国语课的新气象 |
一、强化民族国家的认同 |
1. 热爱祖国 团结国民 |
2. 圣化民国 建构权威 |
3. 国民义务 不可推卸 |
4. 国耻国难 抗御外侮 |
5. 提倡国货 挽回利权 |
二、培育新国民的品质 |
1. 勤于学习 掌握知识 |
2. 热爱劳动 造福社会 |
3. 破除迷信 崇尚科学 |
4. 遵守公德 互助友爱 |
5. 继承传统 涵养品格 |
6. 自立自强 自尊自爱 |
7. 毕业从业 弦歌不辍 |
三、民国小学生作文中的认知 |
1. 读书不忘救国的政治情怀 |
2. 心系劳苦大众的平等精神 |
3. 不畏艰难的成长渴望 |
4. 对世风世俗的批判反思 |
第三节 《白话书信》中的新风格 |
一、国民的新政治理想 |
1. 民主政治的新觉悟 |
2. 社会主义的新思潮 |
3. 社会革命的新萌芽 |
二、国民的新伦理精神 |
1. 男女共学的实现与男女生交往 |
2. 恋爱婚姻的自主权与家庭革命 |
3. 新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念 |
第四章 国共两党的话语建构 |
第一节 国民党党国的政治修辞 |
一、北伐统一的“领导党” |
二、党国一体的“统治党” |
1. 统治合法性的建构 |
2. 与对抗势力的斗争 |
3. 民族国家建设的担当者 |
三、难以胜任的宪政改革 |
第二节 中共的革命语体 |
一、国民革大命中的政治动员 |
二、革命根据地的白话文告 |
三、关于抗战的舆论宣传 |
四、解放战争中的政治修辞 |
第三节 政党意识形态对国民的塑造 |
一、国民党的意识形态 |
二、共产党意识形态 |
三、革命漩涡中的国共与国民 |
四、小结 |
第五章 白话文体与中国现代性的成长 |
第一节 从“金字塔”到“扁平化” |
一、文言贵族的衰落 |
二、民众力量的崛起 |
三、话语权的转移 |
第二节 科学理性的思潮 |
一、科学话语的形成 |
二、白话的科学化 |
第三节 民族国家的转型与成长 |
一、语言统一与国家统一 |
二、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
结语 白话文体与现代国家、现代国民 |
一、白话文体的现代性意义 |
二、从“家国”到“民国”、“党国” |
三、革命性与现代性、国民性 |
四、白话文体与现代中国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清末民初的主要白话报刊一览表 |
附录二 新课程标准公民训练小册《模范公民》第八册概要表 |
附录三:平均土地办法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在乡土与高雅碰撞中再生 ——以本山艺术学院民间表演专业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相关动态 |
一、二人转艺术本体的研究十分细致、多样 |
二、对二人转文化内涵的研究存在两种立场 |
第三节 相关理论探讨 |
一、民间与高校两种体系知识生产的讨论 |
二、布尔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讨论 |
第四节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本山学院的九零后学生与明星老师 |
第一节 我为什么学习二人转:二人转的承袭者 |
一、我想读名牌大学 |
二、二人转能赚钱 |
三、我很想出名 |
四、我与二人转有缘分 |
第二节 我为什么当老师:二人转的传承者 |
一、我也是大学生 |
二、我不是只为了钱 |
三、老师的文化素质很重要 |
第三节 老师与学生眼中的彼此 |
一、我们的老师 |
二、我们的学生 |
第三章 民间智慧在高校中的传承 |
第一节 风格独特的演唱 |
一、网络中找不到的唱法 |
二、独特的声、气练习法 |
三、抛弃乐谱唱板头 |
第二节 师傅与徒弟·老师与学生 |
一、无拘无束的老师让我“解放自己” |
二、课上的老师,课下的朋友:我与老师是搭档 |
三、跟什么人学什么人:我属于辽南二人转的派别 |
第三节 毕业与出徒 |
一、老师给我推荐工作:我们永远是老师的徒弟 |
二、尼姑奔庵、江湖奔班:二人转演员要靠集体的力量 |
三、艺人的肚、杂货铺:走向社会重新学习 |
第四章 高校中嬗变的民间艺术 |
第一节 二人转的学习从文化理论开始 |
一、学不懂的理论课 |
二、让人头疼的文化课 |
第二节 传承在课堂上的二人转 |
一、唱腔课与声乐课:二人转、歌曲一起学 |
二、说口课与台词课:学习舞台语言的表达 |
三、基础表演课:本色的表演舞台化 |
四、民间舞蹈课:边教学边排练节目 |
第三节 本山学院生产的舞蹈 |
一、高校舞蹈有技巧,民间舞蹈的有功夫 |
二、模式化的“美”与灵活机智的“浪” |
三、俗成分的剔除与雅成分的添加 |
第五章 乡土与高雅的同台演出: 演出实践中“二人转”的重构 |
第一节 本山提供的实践机会 |
一、欢乐气氛的营造者:刘老根大舞台的热场 |
二、本山基地的迎宾者:经常看见大明星 |
三、乡村电视剧、情景剧的演出:磨练演技 |
四、上海世博会、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的表演:东北文化的展示 |
第二节 代表辽宁大学的官方演出 |
一、春晚 |
二、辽宁省艺术节 |
三、唱响青春歌唱比赛 |
四、领导视察与出国演出 |
第三节 自己找到的演出机会 |
一、在酒吧演唱观众点的歌曲 |
二、在商业演出中强调说口 |
三、在庆典中表演二人转小帽 |
四、什么都会一些,演出机会多多 |
第六章 作为文化再生产的二人转:在高校中实现资本类型转化 |
第一节 从民间艺人到专业演员:二人转表演者的生存心态 |
一、艺术认同 |
二、身份认同 |
三、社会认同 |
第二节 消费主义下的再生产 |
一、民间艺术的层次化 |
二、民间艺术的阶级化 |
第三节 民间艺术进入高校的可能性 |
一、国家场域中的二人转再生产 |
二、各得其所:二人转生产场的资本转化 |
结语:高雅化的二人转艺术? |
一、传统仍在延续 |
二、高雅化与遗产 |
三、艺术再生产与艺人的再生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4)太阳如何升起(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进出高墙之路 |
1. 岔路里的高墙 |
2. 制服 |
3. 铁拳与春风 |
4. 审判 |
5. 拯救——以法律的名义 |
6.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第二章裂变的细胞 |
7.“春运”与“留守” |
8. 阴影与光明 |
9. 颠倒的结构 |
10. 世上只有妈妈好? |
1 1.“打屁股”与“一枝花” |
1 2. 芝麻与西瓜 |
1 3. 让细胞健全 |
第三章摇篮与象牙塔 |
1 4. 规定与职责 |
1 5. 让义务教育“义务”起来 |
16.最不该有的歧视 |
17.让校园远离暴力 |
18.“多情的土地” |
19.高三, 不能承受之重 |
20.意犹未尽 |
第四章让天空更广阔 |
21.从一则帖子说起 |
22.牵着小手的大手 |
23.快乐着痛苦的快乐 |
24.“拉力”与“吸引力” |
25.让阳光透进心灵 |
26.“虚”与“实” |
27.好大一个家 |
28.不是结语的结语 |
(5)有效管理沟通的障碍及其突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组织中的管理沟通障碍分析 |
一、组织中有效管理沟通的个人障碍方面 |
1、自我认知的偏误 |
2、已有经验的影响 |
3、语言障碍 |
4、沟通双方地位的差异 |
5、情绪的影响 |
二、组织中有效管理沟通的组织障碍 |
1、准备的不足 |
2、组织氛围 |
3、目标模糊 |
4、时间带来的压力 |
5、错误的期望 |
6、信息过载 |
7、信息过滤 |
8、维护不周 |
9、信息反馈失灵 |
第二部分 组织中有效管理沟通障碍突破的一般方法 |
一、主动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基础和前提 |
1、帮助自己倾听有效信息 |
2、采取积极的倾听方式 |
二、简化语言是有效沟通的主要手段 |
1、讲话要有重点 |
2、善用比喻、类比、举例子等语言修辞方法 |
三、利用反馈是有效管理沟通的检验和保证 |
1、组织中工作信息反馈的意义 |
2、反馈的渠道 |
3、有效反馈的特征 |
4、对实际工作中反馈的建议 |
第三部分 组织中的有效管理沟通需要树立的三个观念 |
一、根据需要进行沟通 |
1、组织成员关注什么问题就沟通什么 |
2、有关工作质量的有效管理沟通 |
3、明确组织服务对象 |
4、价值观沟通问题 |
5、表扬和批评在沟通中不可忽视 |
二、要重视面对面进行沟通——它应是有效管理沟通的主要形式 |
1、沟通不是编制口号文件等东西,是互动 |
2、视频录像——本末倒置的"打水漂"活动 |
3、新闻通报会——管理学教科书中的"经典办法" |
4、组织内部的报纸很容易成摆设 |
5、员工建议是沟通中的"皮毛" |
三、有效管理沟通的基本途径——直接与基层主管沟通 |
1、尽量把时间精力引向基层 |
2、与了解基层工作的人沟通 |
3、把基层主管放在首要位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理性与躁动 ——大众“培训热”的文化审思(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论文概述) |
导论: “培训热”--一个教育研究视域之外的社会现象 |
一、 研究缘起 |
(一) 来自生活实践的困惑 |
(二) 来自理论学习的困扰 |
二、 不同视角的研究及其启发 |
(一) 教育学领域的研究 |
(二) 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领域的研究 |
(三) 教育社会学领域的研究 |
(四) 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领域的研究 |
三、 问题提出的心路历程 |
(一) “文化研究”的启示 |
(二) “大众培训现象”的扫视 |
(三) “问题意识”的凸显 |
四、 “培训热”:一个教育研究视域之外的社会现象 |
五、 研究方法论的反思 |
(一) 关于本研究“学科定位”的思考:社会批判的视角 |
(二) 关于本研究“方法论”的思考:面向现象的研究 |
(三) 关于本研究“价值/意义”的思考:“重思”与“否思” |
六、 关于论文标题的说明 |
第一部分 现代性与焦虑:社会理论的逻辑起点与潜隐议题 |
一、 何为“现代性”?--社会理论的视角 |
二、 现代社会的转型特质--“变迁”层面的“现代性”追问 |
(一) 涂尔干:“失范”的社会 |
(二) 鲍曼:从“追求秩序”到“充满不确定性”的社会 |
(三) 吉登斯:“风险社会” |
(四) 鲍德利亚:“消费社会” |
三、 现代人的生存境遇--“体验”层面的“现代性”追问 |
(一) 齐美尔:“文化悲剧”导致的“腻烦性焦虑” |
(二) 弗洛姆:“个体化”进程催生的“逃避性焦虑” |
(三) 鲍曼:“两难困境”带来的“选择性焦虑” |
(四) 吉登斯:“自我反思”诱发的“生存性焦虑” |
(五) 鲍德利亚:“消费迷狂”引发的“精神贫困性焦虑” |
四、 “断裂的社会”--当下中国社会的真实写照 |
第二部分 “大众”“焦虑”透视:以“培训热”为“眼” |
引子: 焦虑:当下中国社会的“大众”心态 |
1 、 “社会焦虑”:现代人的“心病牢狱” |
2 、 “培训热”:乱局中的粉墨生态 |
第一章 “成功”辩证法 |
引子: 中国的孩子为何如此辛苦? |
一、 “应试培训”:经久不衰的“香饽饽”! |
(一) “考试”的诞生:一场“学习的革命” |
(二) “新东方”:何以成为“传奇神话”? |
二、 “特长培训”:“醉翁之意不在酒”! |
三、 “速成培训”:一种新的教育快餐! |
(一) “速成培训”广告扫视 |
(二) “四年大学一年上完” |
(三) “效率至上”:“教育麦当劳”的实质 |
四、 “成功学培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
(一) “书中自有黄金屋”--“成功学”畅销书一瞥 |
1 、 “成功人士”的六大典范 |
2 、 迅速致富的三个秘诀 |
3 、 如何培养正确的金钱意识 |
4 、 成功的秘诀:如何赚更多的钱 |
5 、 成功的关键:强烈的企图心 |
(二) “成功人士”的神话 |
(三) “国际自由族” |
(四) 年薪:衡量“成功”人才的“新”标准? |
五、 “成功”背后的大众心态解读 |
(一) “金钱崇拜”:当下的“社会性格” |
(二) “实用主义”:大众的“集体无意识” |
(三) “竞争提前化”:社会的“群体躁动” |
第二章 “饭碗”交响乐 |
引子: “剪不断理还乱”的“考证情结” |
一、 “逃避自由”:“考证热”的社会心理透析 |
(一) “情非得己” |
(二) “职场无奈” |
(三) “盲目跟风” |
(四) “引领时尚” |
二、 “信任系统”与“文化资本”:“证书”的社会角色 |
(一) 证书:一种“信任系统” |
1 、 现代社会的信任系统 |
2 、 现代社会的理性色彩 |
(二) 证书:一种“文化资本” |
1 、 “文化资本”:自我认同的“权力话语” |
2 、 “文化资本”的“回报率” |
三、 “理性的非合理化”:“证书热”的社会负功能 |
(一) 教育行为的非理性化 |
(二) “人才高消费”的怪圈 |
(三) “知识失业”的蔓延 |
(四) “泡沫教育”的浮出 |
四、 “知识失业”带来的社会心理震荡 |
五、 “共谋”织就的“考证培训网”:以IT认证培训为例 |
(一) 多方力量的“共谋”--IT认证培训“产业链”扫描 |
1 、 着名IT厂商竞相发起 |
2 、 考试服务商乘机介入 |
3 、 培训服务商争相涌入 |
4 、 潜在求职者热情捧场 |
(二) “背出来的证书”--IT认证培训舞弊扫描 |
(三) “诚信危机”与“监督乏力”--IT认证培训虚假繁荣的背后 |
1 、 利益驱动 |
2 、 诚信危机 |
3 、 监督乏力 |
(四) “囚徒困境”与“理性悖论”--IT认证培训虚假繁荣的再思考 |
第三章 “信任”奏鸣曲 |
引子: 企业文化: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
一、 “入模子培训”:新的意识形态 |
(一) “意识形态征服”:“劳动力再生产”的关键词 |
1 、 “入模子培训”:绝不仅仅是讲故事 |
2 、 礼仪培训:“权力的仪式化” |
(二) 文化管理:深层隐蔽的“权力控制” |
1 、 理性主义:管理理论根深蒂固的传统 |
2 、 “规训权力”的行使:“知识/权力共同体” |
3 、 “管理学”的诞生:一种“道德技术” |
二、 “阶梯式培训”:HRM话语的规训实践 |
(一) “人力资源管理”的话语分析 |
1 、 划分实践 |
2 、 工作时间表 |
3 、 工业主体的诞生 |
(二) “阶梯式培训”概览 |
1 、 “职业”(career)的历史建构 |
2 、 “阶梯式培训”中“教育公平”的思考 |
3 、 “阶梯式培训”中“效率优先”的反思 |
(三) “控制的辩证法”:“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反抗” |
三、 “魔鬼训练”:“虚幻的镜像” |
(一) “魔鬼训练”万花筒 |
(二) “魔鬼训练”:“攻心游戏”还是“恶俗炒作”? |
(三) “魔鬼训练”:一个“虚幻的镜像” |
四、 “信任焦虑”的时代背景:从“沉重的现代性”到“流动的现代性” |
第四章 “身体”修辞学 |
引子: 围绕“身体”的“另类培训” |
一、 “身体视域”的回归 |
(一) 梅洛-庞蒂:“现象学的身体” |
(二) 戈夫曼:“印象管理的身体” |
(三) 福柯:“驯顺而有用的身体” |
(四) 吉登斯:“行动系统的身体” |
(五) 布迪厄:“作为资本的身体” |
二、 身体的反思监控与自我建构 |
(一) 身体:自我反思的投射 |
(二) 身体:自我选择的产物 |
三、 “身体焦虑”与自我认同 |
(一) 身体监控:面对面互动中的“沟通焦虑” |
(二) 身体消费:消费文化逻辑下的“认同焦虑” |
第五章 “身份”乌托邦 |
引子: “高端培训”“这边风景独好” |
1 、 “高端英语培训”独领风骚 |
2 、 “高级经理培训”走俏市场 |
3 、 “圈子”影响培训 |
4 、 “学英语用拇指”?时尚! |
一、 “身份的社会” |
(一) 社会分层与职业阶层 |
(二) 职业选择与自我认同 |
(三) 自我认同困境:现代性的侵入 |
二、 时代的“社会性格” |
(一) “符号”:消费社会的“无形杀手” |
(二) “格调”:新的阶层分野 |
三、 学习:成为一种“时尚”? |
第三部分 大众“焦虑”的社会建构 |
第一章 全球化陷阱 |
引子: “洋味十足”的证书.考试.培训 |
1 、 “洋学校” |
2 、 “洋证书” |
3 、 “洋考试” |
4 、 “洋培训” |
一、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
二、 全球化:资本的世界性扩张 |
三、 教育何以面对“全球化”? |
第二章 专家神话 |
引子: 一幕幕“专家神话”的“闹剧” |
1 、 “如此外教” |
2 、 “录像上的大师” |
3 、 “高级研修班” |
4 、 “权威认证” |
一、 “专家系统”的现代权威 |
二、 “信任关系”的现代变革 |
三、 “明星专家”的现代生成 |
四、 呼唤“真正的知识分子” |
第三章 媒介权力 |
引子: 广告话语的意义空间 |
一、 意义的嫁接 |
二、 意识形态的质询 |
(一) 意识形态及其质询效果 |
(二) 无意识欲望的召唤 |
(三) 理论意识形态的质询 |
三、 “证言式广告” |
四、 广告的实质:一种权力工具 |
第四部分 反思与追问 |
一、 围绕“培训”的三个教育基本理论问题再思考 |
(一) 为何培训?--关于“培训(教育)目的”的思考 |
1 、 “终身教育”的本初内涵--现代国际终身教育思想发展的历史梳理 |
2 、 “培训就无需人文关怀吗?” |
(二) 培训谁?--关于“培训(教育)公平”的思考 |
1 、 “竞争的起跑线还是公平的吗?” |
2 、 “培训究竟是谁的福利?” |
(三) 谁培训?--关于“培训市场化”的思考 |
1 、 “像开麦当劳一样来办学校”?--以英语培训为例 |
2 、 培训市场亟待规范 |
二、 大众培训热的文化审思 |
(一) “大众社会”:当今时代的基本特质 |
(二) “他人导向”:无处不在的“匿名权威” |
(三) “认同难题”:当代大众的生存困境 |
结语: “板子”究竟该“打”在谁身上?--未尽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8)“文化大革命”时期福建教育革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中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教育革命的由来 |
第一节 建国初期教育改革及福建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二节 教育革命的社会根源 |
第二章 福建“教育革命”的展开 |
第一节 “教育革命”的启动 |
第二节 停课闹革命与福建群众组织的催生 |
第三章 复课闹革命 |
第一节 工宣队、农宣队进驻学校 |
第二节 工宣队、农宣队领导下学校的斗、批、改运动 |
第三节 “斗、批、改”下知识分子的命运 |
第四章 “教育革命”下学校新体制的确立 |
第一节 教育行政与学校管理体制 |
第二节 学制与教学体制 |
第三节 课程、教材、教法 |
第四节 招生考试制度和毕业分配制度 |
第五章 “教育革命”中的“回潮”与“反回潮”的斗争 |
第一节 1972年教育领域的整顿与“批林批孔”运动 |
第二节 1975年整顿与“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 |
第三节 “教育革命”对福建教育事业造成的后果 |
第六章 对“教育革命”的几点思考 |
一、 对教育革命的理性批判 |
二、 关于教育为政治服务 |
三、 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9)发人深省的“每天只上半天必修课”(论文提纲范文)
国外早有典型范例 |
国内已有成功实践 |
两校做法发人深省 |
1.有限的教材内容决不应当是学校教学内容的全部 |
2.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广阔的智力背景 |
3.素质教育思想是成功之本 |
(10)“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前言 |
第一章 "教育革命"的由来与含义 |
第一节 建国初期教育改革的回顾 |
第二节 "教育革命"的再提出 |
一、八届十中全会后全面开展"阶级斗争" |
二、毛泽东早年对传统教育的激烈批判 |
三、毛泽东频频指责教育工作 |
四、提出新的解决方法--"教育革命" |
第三节 "教育革命"的根据与内涵 |
一、"教育革命"的理论根据 |
二、"教育革命"理论从属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 |
三、"教育革命"内涵--五七指示分析 |
第二章 "教育革命"全面展开 |
第一节 "教育革命"的发动--"砸烂旧学校" |
一、停课闹革命 |
二、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 |
三、形形色色的教改方案 |
第二节 向新体制过渡--"搞好斗批改" |
一、工宣队进驻学校 |
二、"斗批改"总述 |
三、清队整党 |
四、精简下放 |
五、大批判与改革教育体制 |
第三章 "教育革命"新体制确立 |
第一节 三结合的新领导体制--所谓"无产阶级领导权"的解决 |
一、叠床架屋突出"阶级斗争"的领导机构 |
二、工宣队状况 |
三、贫管会状况 |
四、解决所谓"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的种种措施 |
1、在批判改造中使用 |
2、"掺砂"--三结合办法 |
3、劳动改造、工教对换、取消教师 |
第二节 开门办学的新教学体制--两个突出一个削弱 |
一、"三结合"之称名实不符 |
二、突出"阶级斗争主课" |
三、突出生产劳动课 |
1、厂、社、校挂勾办"学工""学农"基地 |
2、校办厂场 |
3、临时任务劳动 |
四、削弱"主学"文化课 |
1、开门办学 |
2、不考试、开卷考试、开门考试 |
3、突出政治、突出实用的课程与教材 |
第三节 平均主义的新学制 |
一、单一结构的中等教育 |
二、自发转向职业劳动教育的普通中学 |
三、废除重点学校制度 |
四、盲目求短的大中小学学制 |
五、大学分散农村办学 |
六、政治夜校模式的群众业余教育 |
第四章 "教育革命"的种种"新生事物" |
第一节 工农兵大学生 |
一、概况 |
二、文化学习状况 |
三、生产劳动与专业实践 |
四、政治活动与专业实践 |
五、"上管改"状况 |
六、质量评估 |
第二节 "结合典型产品教学"与"结合战斗任务教学" |
一、"打破老三段,火烧三层楼" |
二、打破传统教学组织形式 |
三、"边干边学" |
四、政治需要出"经验" |
五、文科"结合战斗任务教学" |
第三节 七·二一大学与五七学校 |
一、七·二一大学概况 |
二、七·二一大学学习状况 |
三、五七学校 |
第四节 "朝农经验"--向政训班与生产队看齐 |
一、朝阳农学院概况 |
二、对朝农的政治宣传 |
三、集左之大成的经验 |
1、办成政治大学 |
2、办成农场 |
3、"大学就是大家来学" |
4、"社来社去"与"划等号" |
5、"三上三下" |
6、"对着干" |
第五节 其他"新生事物"综述 |
一、下放农村小学公办教师 |
二、城市中小学下放工厂、街道办 |
三、同济大学"五七公社" |
四、中学"结合典型产品与战斗任务教学" |
第五章 围绕"教育革命"的斗争 |
第一节 1972年调整与教育的复苏 |
一、周恩来发动教育调整 |
二、教育悄悄复苏 |
1、文化考查旋风 |
2、重整学校秩序 |
3、抓文化学习 |
4、调减生产劳动课 |
第二节 从批陈批林到批林批孔的转折 |
一、纠左与批右之争 |
二、"反潮流"与"反复辟回潮" |
三、批孔与批儒评法 |
四、批林批孔 |
第三节 插手教育做政治文章的一系列事件 |
一、张铁生答卷(1973.7.19.) |
二、考教授事件(1973.12) |
三、清华园三个月运动(1973.10) |
四、刘丽华谈话(1973.11.21.) |
五、黄帅来信和日记(1973.12.12.) |
六、马振抚中学事件(1974.1.25.) |
七、永乐中学事件(1974.3.) |
八、批判湘剧《园丁之歌》(1974.8.4.) |
第六章 围绕"教育革命"的再次较量 |
第一节 1975年再次整顿教育 |
一、1975年的政治转机 |
二、教育的整顿 |
第二节 教育又成战场 |
一、风云突变 |
二、"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发动 |
三、"反击"的两次升级 |
四、教育界的"反击" |
第三节 "教育革命"的严重后果 |
第七章 "教育革命"的终结与教育拨乱反正 |
第一节 推倒"两个估计" |
第二节 1977年恢复高考 |
一、恢复高考决策经过 |
二、12届考生同赴考堂盛况 |
三、招生录取情况 |
四、考后风波 |
第三节 教育的整顿与复兴 |
一、恢复招考研究生 |
二、1978年大学招生高峰 |
三、稳定与建设师资队伍 |
1、平反冤假错案 |
2、提高教师社会地位 |
3、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
四、建设与改革学校各项制度 |
五、复兴高等教育 |
1、收回被占校舍 |
2、增加基本建设投资 |
3、恢复与增设高校 |
六、复办重点学校 |
七、创办大学少年班 |
八、整顿与发展各类成人教育 |
九、清算左的教育思想 |
第八章 "教育革命"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 |
第一节 关于农村军事共产主义条件下的不正规教育经验 |
第二节 从狭隘经验主义到实用主义、蒙昧主义 |
一、近世学风一变 |
二、狭隘经验主义的抬头与盛行 |
三、滑向实用主义与蒙昧主义 |
第三节 关于文化平均主义 |
一、解决现代教育问题的历史回顾 |
1、革命时期的两种方案:改良与革命 |
(1) 改良--普及平民教育的努力 |
(2) 革命--争取劳动者受教育权的斗争 |
2、革命后普及工农教育的努力 |
3、普及教育的两种方案:承认差别发展经济与文化平均主义 |
二、文化平均主义的源流与实践 |
1、认为脑体分工不是社会进步,而是不公正 |
2、幻想立即消灭脑体分工和脑体差别 |
3、消灭差别、造就"全面发展新人"、超阶段过渡的实验 |
4、用拉平的方法消灭脑体差别 |
5、大学不培养知识分子 |
6、取消考试竞争、文化学习大锅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四、发人深省的“每天只上半天必修课”(论文参考文献)
- [1]香港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同的现状调查与教育对策研究 ——以香港Q小学4-6年级学生为例[D]. 杜路燕. 深圳大学, 2020
- [2]文体、国体与国民:近代白话书写研究[D]. 靳志朋. 南开大学, 2014(04)
- [3]在乡土与高雅碰撞中再生 ——以本山艺术学院民间表演专业为个案[D]. 李宏岩.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 [4]太阳如何升起[J]. 周伟. 中国作家, 2011(06)
- [5]有效管理沟通的障碍及其突破[D]. 李继承. 河南大学, 2007(02)
- [6]发人深省的“每天只上半天必修课”[J]. 王玉军. 教育文汇, 2005(04)
- [7]理性与躁动 ——大众“培训热”的文化审思[D]. 杨跃. 南京师范大学, 2004(01)
- [8]“文化大革命”时期福建教育革命研究[D]. 陈矩弘. 福建师范大学, 2004(01)
- [9]发人深省的“每天只上半天必修课”[J]. 王玉军. 中小学管理, 2004(01)
- [10]“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D]. 周全华. 中共中央党校, 199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