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研制出世界第一台磁冰箱(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毓[1](2012)在《磁致冷材料研究应用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新型磁致冷由于具有高效、节能、无噪音、无污染等一系列优点,使其成为替代氟里昂气体压缩制冷的绿色制冷技术。本文从磁致冷材料概况、磁致冷材料研究现状、磁致冷材料的应用、磁致冷材料的发展趋势几方面对磁致冷材料进行了综述,希望对磁致冷材料研究应用进展有所了解。
孙立佳,孙淑凤,王玉莲,王立[2](2008)在《磁制冷研究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能源紧缺、全球气温上升、环境影响日趋严重的背景下,磁制冷作为一项高新绿色制冷技术,其发展前景为各国所看好。文中简要介绍了有关磁制冷样机的研究现状、磁制冷原理、磁制冷循环、磁制冷的关键技术,以及磁制冷的应用,并对磁制冷的趋势作出展望。
郑好望,梁红军,尹涛[3](2007)在《磁冰箱的原理》文中研究指明
郑好望,任文辉,路铁牛[4](2007)在《磁热效应与磁冰箱》文中提出
黄小卫,庄卫东,李红卫,余成洲,薛向欣,张国成[5](2004)在《稀土功能材料研究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稀土磁性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稀土储氢材料、稀土催化材料等稀土功能材料的研究开发进展和产业发展现状 ,并对该领域目前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钟喜春,曾德长,刘正义,魏兴钊[6](2003)在《室温磁致冷材料及技术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本文简要介绍了磁致冷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回顾了室温磁致冷材料及技术的发展历史 ;概述了具有突破性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本文指出了室温磁致冷的潜在市场及发展趋势
唐永柏[7](2003)在《室温磁制冷磁化场及其与磁工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阅读了国内外大量文献及书籍的基础上,本文综述了磁制冷中三大关键技术——磁致冷材料(即磁工质)、磁化场、热力循环的研究发展概况,并针对室温磁制冷磁化场及其相关技术问题展开理论与实验研究。首先介绍自行设计的室温磁制冷装置及实验情况,并对该装置中的永磁磁化场进行设计计算,分析影响磁化场的一些因素;其次,应用先进的磁路设计方法,设计出适用于往复式和旋转式室温磁制冷机的高场强永磁磁路;然后研究磁工质与磁化场相互作用,并分析了其对磁制冷机带来的影响;最后针对室温磁制冷样机开发所必须的磁工质绝热温度变化参数,自行设计、建造了磁热效应(绝热温度变化)直接测量装置,并对装置中所用到的脉冲磁体,进行了设计、实验、比较。本研究达到预期目标,取得了如下创新性研究成果及新的研究进展: 1.采用串级的思想设计了一台室温磁制冷装置。实验研究发现:1)在串级的两端得到了4K的制冷温跨,实现了把小温差叠加成大温差的串级思想;2)采用专用的流体控制阀控制流体换热,并使用薄片状的磁工质,有利于制冷过程中的热交换;3)磁工质在绝热板上非对称布置,使得辅一级工质的磁化和去磁都较第二级工质有一提前角,以便该级的冷冻水用作第二级工质磁化时的冷却水,有利于拉大制冷温跨;非对称布置还有利于减小转矩。该装置与日本青木亮三的装置相比,其换热性能更好,所得到的制冷温跨要大得多,具体性能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对比见表3一1。另外,根据磁制冷的实际情况,计算、分析了影响磁化场的一些因素。这些为设计真正的室温磁制冷样机提供了技术上的储备并积累了经验,同时,也为磁化场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及实验基础,具有较大的工程意义。 2.创新性地把HalbaCh的旋转定理应用到室温磁制冷磁化场的设计中,并结合聚磁技术有效地设计出了适用于往复式、旋转式室温磁制冷机用高场强永磁磁路,其工作气隙中心的场强分别达到1.86T和 1.97T,设计的技术指标处在国际先进水平。 3.首次较全面地分析了磁工质与磁化场相互作用(即磁化场对磁工质磁热效应的影响;磁工质的形状对磁化场的影响;磁工质与磁化场相互作用力),并阐述了磁工质与磁化场相互作用对磁制冷带来的影响。这对室温磁制冷中磁工质形状的设计及磁制冷机的结构设计、布局及安装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并为有效地利用磁化场和提高室温磁制冷样机的制冷效率具有现实意义。 4.采用不同的方法设计了一用于磁热效应直接测量的液氮冷却脉冲磁体,其磁化场在O一2.2T可调,并就此设计、建造了一台磁热效应直接测量装置。实验表明:该装置结构简单、经济实用,能较方便、准确地测量磁工质的绝热温度变化。这为室温磁制冷样机的设计提供了更全面的实验数据,丰富了室温磁制冷的研究手段。该装置已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其相关的学术论文已被SCI收录。
肖培弘[8](2003)在《绿色环保新款家电——磁冰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钟喜春,曾德长,刘正义,魏兴钊[9](2002)在《室温磁致冷工质的选用原则及制备技术》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近年来在制冷界研究相当活跃的磁致冷工质 ,尤其是室温磁致冷工质———铁磁材料 ,在外加磁场中的热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讨论 ,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选取室温磁致冷工质的理论依据和原则。本文介绍了室温磁致冷工质的制备方法 ,特别是系列工质复合法 ,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本刊当代科技发展研究小组[10](2002)在《科学追踪》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概述:2002年1月,生命科技和生物技术领域仍是世界科技最活跃的领域,信息技术产业出现了走出低谷的迹象,另外基础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中国科技政策在这个月做出了引人注目的大调整。2002年1月,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科技成果不断,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又有新进展。1月2日,英国研究人员培育出了5只新型转基因克隆猪。日本近畿大学入谷明教授等1月宣布,他们
二、美研制出世界第一台磁冰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研制出世界第一台磁冰箱(论文提纲范文)
(2)磁制冷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磁制冷基本原理 |
2.1 磁制冷原理 |
2.2 磁制冷的实现过程 |
3 磁制冷循环 |
4 磁制冷研究现状 |
4.1 磁制冷材料 |
4.2 磁制冷系统改进 |
(1) 磁场分析、磁体结构设计 |
(2) 磁制冷循环的选择 |
(3) 蓄冷技术 |
(4) 换热技术 |
4.3 磁制冷样机 |
5 磁制冷的应用 |
6 室温磁制冷技术的研究发展趋势 |
7 结论 |
(4)磁热效应与磁冰箱(论文提纲范文)
1 磁热效应 |
2 磁冰箱的原理 |
3 磁冰箱的特点及应用前景 |
(5)稀土功能材料研究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稀土磁性材料 |
1.1 稀土永磁材料 |
1.2 磁致伸缩材料 |
1.3 磁制冷材料 |
1.4 稀土巨磁阻材料 |
2 储氢合金 |
3 稀土发光材料 |
4 稀土催化材料 |
5 结 语 |
(7)室温磁制冷磁化场及其与磁工质相互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磁制冷的基本概念 |
1.3 磁制冷关键技术研究概述 |
1.4 磁化场及其设计方法的概述 |
1.5 永磁材料及聚磁材料概述 |
1.6 磁制冷用磁化场评述 |
1.7 本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8 本研究的思路及主要内容 |
1.9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磁化场计算有限元方法及软件 |
2.1 引言 |
2.2 磁化场计算有限元方法 |
2.3 ANSYS有限元软件 |
2.4 ANSYS软件在室温磁制冷用磁化场设计中的应用 |
2.5 ANSYS电磁场分析的其它用途 |
第三章 室温磁制冷装置及其磁化场的设计 |
3.1 引言 |
3.2 室温磁制冷装置简介 |
3.3 室温磁制冷装置永磁磁化场的设计、分析 |
3.4 磁体系统的制造及实验 |
3.5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室温磁制冷高场强永磁磁路设计 |
4.1 引言 |
4.2 高场强永磁磁路的设计原理 |
4.3 室温磁制冷高场强永磁磁路的设计 |
4.4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磁工质与磁化场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 |
5.1 引言 |
5.2 磁化场对磁工质磁热效应的影响 |
5.3 磁工质的形状对磁化场的影响 |
5.4 磁工质与磁化场相互作用力及其对磁制冷机的影响 |
5.5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磁热效应直接测量装置及其脉冲磁体的设计 |
6.1 引言 |
6.2 磁热效应直接测量装置简介 |
6.3 测量装置中脉冲磁体的设计及实验 |
6.4 本章结论 |
第七章 结论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本研究的贡献 |
8.2 今后工作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件1 本研究主要承担的科研项目 |
附件2 研究期间所申请的专利 |
附件3 研究期间撰写和合作撰写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室温磁致冷工质的选用原则及制备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前 言 |
2 室温磁致冷工质的选用原则 |
3 室温磁致冷工质的制备技术 |
3.1 真空熔炼法 |
3.2 溶胶-凝胶法 |
3.3 粉末冶金法 |
3.4 纳米复合法 |
3.5 粒子排列烧结法 (系列工质复合法) |
3.6 快淬法 |
3.7 机械合金化 (也称高能球磨) 法[18] |
4 结 论 |
四、美研制出世界第一台磁冰箱(论文参考文献)
- [1]磁致冷材料研究应用进展[A]. 张文毓. 2012船舶材料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 2012
- [2]磁制冷研究现状[J]. 孙立佳,孙淑凤,王玉莲,王立. 低温与超导, 2008(09)
- [3]磁冰箱的原理[J]. 郑好望,梁红军,尹涛. 现代物理知识, 2007(02)
- [4]磁热效应与磁冰箱[J]. 郑好望,任文辉,路铁牛. 物理通报, 2007(04)
- [5]稀土功能材料研究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J]. 黄小卫,庄卫东,李红卫,余成洲,薛向欣,张国成. 稀有金属, 2004(04)
- [6]室温磁致冷材料及技术的研究进展[J]. 钟喜春,曾德长,刘正义,魏兴钊.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03(02)
- [7]室温磁制冷磁化场及其与磁工质相互作用的研究[D]. 唐永柏. 四川大学, 2003(01)
- [8]绿色环保新款家电——磁冰箱[J]. 肖培弘. 生物磁学, 2003(01)
- [9]室温磁致冷工质的选用原则及制备技术[J]. 钟喜春,曾德长,刘正义,魏兴钊. 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2(03)
- [10]科学追踪[J]. 本刊当代科技发展研究小组. 科技信息,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