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应把支农再贷款当作“委托贷款”(论文文献综述)
郑少辰[1](2019)在《赤峰市村镇银行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变得更加的重要。近几年,我国经济形势有所下滑,政府债务居高不下,如何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怎样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产业结构怎样更加合理等,均是摆在政府面前艰难而又现实的问题。各地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最需要保证的就是充足的资金支持。2006年,为了加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了村镇银行准入的相关文件,村镇银行应运而生。村镇银行是我国为了促进农业金融市场的发展而设立的新型金融机构。2008年,赤峰市第一家村镇银行克什克腾旗农银村镇银行成立,经过10年的发展,赤峰市现有村镇银行8家,资产规模大约相当于赤峰市一家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本文的研究重点是赤峰市8家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实地调研法、文献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基于赤峰市及部分发达地区村镇银行的经济数据和经营成果分析,归纳总结出赤峰市村镇银行存在的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找到相应对策,对赤峰市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关借鉴。本文主要分析的是赤峰市村镇银行在公司治理、服务对象、产品内容、盈利模式等方面发展现状,总结归纳出赤峰市村镇银行在发展中产生的问题。通过与我国发达地区村镇银行的比较,分析出赤峰市村镇银行发展的不足。帮助改进赤峰市村镇银行在经营中的短板,更好的增加资产负债规模,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在理论研究方面,全面地认识我国的经济市场、农业发展水平,能够从更加综合的角度对赤峰市村镇银行进行分析,以提高赤峰市村镇银行的综合实力,能够对赤峰市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提出更准确的建议。
李瑞雪[2](2016)在《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提出自从工信部等四部委于2011年7月颁布《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对小微企业正名以来,小微企业成为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的热点对象。小微企业在活跃市场经济、提供就业岗位、弥补社会服务缺位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当前存在着诸多阻碍小微企业发展的因素,其中,核心因素是融资障碍。而小微企业融资障碍中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又成为了目前学界集中研究的选题,相关学术成果颇丰。但是,关于小微企业另一项融资障碍,即小微企业融资不公平问题却很少受到关注。目前,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在融资时并没有受到同等对待。同时,小微企业在金融市场中的弱势地位也并没有得到应受的重视。诚然,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与小微企业融资不公平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前者是后者的重要表现。但是,两者不可以等同。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与否直接关涉社会正义是否实现的问题,后者更为根本。良法本身蕴含公平正义的理念,依照良法治理小微企业融资不公平问题是有效的路径。基于上述思想,本文以金融公平为价值理念,主要研究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法律制度相关问题。目的在于通过蕴含金融公平理念的法律制度的构建,保障小微企业可以与大中型企业公平地分享金融资源。除了引言和结论,本文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主要阐释了小微企业融资公平相关的概念。第二部分为第二章,分析了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并详细阐释了小微企业融资不公平在现实中的主要表现及其制度原因。第三部分为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其中,第三章探讨了保障小微企业融资公平的基本原则,并且,在坚持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重点阐释了构建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法律制度的整体思路。而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探讨了小微企业融资机会公平、条件公平和结果公平保障法律制度的构建问题。从以上三个层面,为保障小微企业公平地获得金融资源提供了具体的法律完善建议。第一章,小微企业的融资公平。主要探讨小微企业融资公平的内涵和外延,是全文的逻辑起点,为后文分析小微企业融资市场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法律完善建议提供理论支撑。建国后,我国颁布了多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本文界定小微企业概念,以最新发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为主要依据。并且,本文构建融资公平保障法律制度主要针对的对象是金融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小微企业,并不包括具有国有资本身份以及属于集团总公司性质的小微企业。同时,本文也将个体工商户纳入到了广义的小微企业的概念中。小微企业融资公平的确立依据,可以从法学、经济学以及伦理学三个角度进行阐释,具体是指,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以均等的机会获得融资、以相同的市场条件获得融资,以及融资需求满足度不能相差悬殊。以罗尔斯的现代公平正义观为基础,以融资环节为区分点,可以将小微企业融资公平分为小微企业融资机会公平、条件公平和结果公平。小微企业融资机会公平是准入公平,是指,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具有相同的获得融资的可能性。小微企业融资条件公平是过程公平,是指,与对大中型企业提供融资相比,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融资时,必须依照相同的市场条件发放贷款和确定利率。而小微企业融资结果公平是结果公平,是指,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满足度不能相差悬殊。第二章,小微企业融资不公平主要表现及其制度原因。通过调研等形式对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现状进行考察后发现,我国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较多不公平现象。小微企业融资机会不公平的表现包括小微企业融资渠道过窄和小微企业缺少具有层次性的融资渠道两个方面。从制度层面讲,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提升小微企业融资能力方面的法律制度缺位。第二,现行相关规则缺少顶层设计且具体内容也存在缺陷。小微企业融资条件不公平的表现包括:强迫购买理财、保险产品;要求以贷转存或者存贷挂钩;要求购买配套承兑汇票;不当要求小微企业主个人提供连带保证等。从制度层面讲,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法律制度应对金融市场结构性失衡问题存在局限性。第二,法律制度回应实质不平等地位问题力度不足。第三,现有规则存在治理失灵现象。小微企业融资结果不公平的表现为,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满足度过低。根据调研数据显示,多数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满足度低于60%,而现有融资渠道基本可以满足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的融资需求。从制度层面讲,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小微企业融资机会公平、条件公平保障法律制度存在缺陷。第二,法律制度在规范政府倾斜保护小微企业方面力度不足。第三章,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的基本原则和整体思路。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的基本原则是小微企业融资公平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后文构建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法律制度时所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尊重市场规律原则主要包括两方面要求。一是,以竞争机制、供求机制和价格机制有效发挥作用为核心。二是,政府应定位为金融市场发展的引导者和服务者。综合保障融资公平原则,一方面,要求综合实现小微企业融资机会公平、条件公平和结果公平。另一方面,要求利用多种手段确保小微企业融资公平。坚持金融创新促进融资公平原则,要求金融创新必须服务实体经济,鼓励金融创新的同时,也应对其进行适度监管。强化金融监管保障融资公平原则,强调应建立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管为一体的监管体系。保障融资公平法治化原则,强调保障融资公平以法律制度为基础,并且,重视非正式金融制度的作用,将其作为法律制度的补充,共同服务于保障小微企业融资公平。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的整体思路部分,从立法、司法、执法和守法四个层面探讨了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法治路径的整体要求,并构建了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的法律制度框架。第四章,小微企业融资机会公平保障法律制度。为了提升小微企业融资能力,应分别构建小微企业集群融资法律制度和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法律制度。同时,应针对小微企业特点,依法为其搭建多元化、具有层次性的融资渠道是保障小微企业融资机会公平的主要路径。在融资平台方面,应依法为小微企业搭建全国性、区域性和民间性三层融资平台。重点探讨了三层融资平台的定位和职能、挂牌标准、股权和债权融资法律制度等内容。并且,为各层融资平台之间转板建立了相应的法律制度。在融资机构方面,应构建小微金融机构法律制度,规范专门或者主要服务小微企业融资的中小型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健康运行。在融资工具方面,应推行和规范公开发行的小微企业集合债券业务以及非公开发行的小微企业私募债券业务。总之,比照大中型企业现有融资渠道,针对小微企业自身特点,通过构建法律制度,为其搭建具有针对性的多层次融资渠道,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第五章,小微企业融资条件公平保障法律制度。为了确保银行业金融机构依照相同的市场条件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第一,应将小微企业融资基本利益,即自主选择的利益和公平交易的利益进行权利化,依法建立小微企业条件公平融资权利,增强保障力度。第二,应利用约束性和激励性法律规制的相关理论,分别构建小微企业融资条件公平约束性法律制度和激励性法律制度。前者的主要内容为通过赋予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监管机构相应的义务、职责以及法律责任,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平等对待小微企业。后者主要包括推行行政指导手段、行政奖励手段以及合同菜单规范手段保障融资条件公平等内容。第三,应构建法律救济机制,将投诉机制定位为前置救济机制、将金融申诉专员机制定位为核心机制、将诉讼机制定位为补充救济机制。第六章,小微企业融资结果公平保障法律制度。依法提升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满足度是保障小微企业融资结果公平的主要路径。构建融资结果公平保障法律制度保障的对象是在金融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但自身努力并且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小微企业。这些小微企业通过现有融资渠道无法获得融资,在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下,应对其进行救济。具体而言,应明确政府保障小微企业融资结果公平的主导性定位,完善目前政府推行的帮扶小微企业融资的法律措施。主要包括构建扶持资金运用绩效评价法律制度、构建小微企业增信集合证券监管法律制度、构建政府投资小微企业引导基金法律制度、构建小微企业融资政策性担保法律制度以及构建支小再贷款法律制度等内容。
金运[3](2015)在《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历程及改革思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金融改革是中国农村改革框架体系中的重点工程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历久常新的课题。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维度看,农村金融改革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并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不同的发展阶段、历史时期,农村金融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具有相异性,农村金融改革的动机、目标、手段和方向等也具有差异性。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第一次农村金融运动开始,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与中国共产党共同成长,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历史阶段,走过了漫长的90余年的改革发展历程,取得了一系列彪炳史册的成就,对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迎来新的历史机遇。作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阶段,全面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已成为刻不容缓的时代命题。与以往的农村金融改革不同,当下农村金融改革的关键和重点是如何理解修饰农村金融的定语“全面深化”,这事关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全局。从历史的视角剖析和解读农村金融改革,不仅有利于对农村金融改革进行解构,知悉农村金融改革的基本脉络,而且有利于更好的、全面而深刻的把握“全面深化”的内涵和要义。这对于全面深化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更好的发挥农村金融的作用和价值,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大繁荣、大发展等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为了整体把握农村金融改革的概貌,完整再现农村金融改革的全过程,科学分析农村金融改革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系统梳理农村金融改革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为指导,从历史演化和发展的视角出发,描绘和勾勒了农村金融改革的巨幅画卷。本论文由七部分构成,具体思路如下:第1章为绪论部分,是论文研究的基础性内容,主要交代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外内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研究框架等内容。这为本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基础保障。第2章为农村金融改革思想溯源。思想和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金融改革是在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的指导下推进的,同时,又在农村金融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本章一方面系统的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的金融思想和理论,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金融改革的理论源头;另一方面,全面的考察了党的五代领导集体领导农村金融改革的实践思想,包括毛泽东农村金融改革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金融改革思想两大主体性理论框架,基本形成了中国化的农村金融理论体系。第3章为农村金融改革历程变迁。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金融改革是个动态的过程。本文以时间为节点,把农村金融改革的过程划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村金融(包括土地革命时期农村金融改革、抗日战争时期农村金融改革、解放战争时期农村金融改革等三个阶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农村金融改革(包括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立及改革等内容)、改革开放时期农村金融改革(主要从农村正规金融改革、农村非正规金融改革两个维度梳理)和新世纪以来农村金融改革(包括存量金融与增量金融改革两个方面)四个阶段。在论证过程中采用了文本分析和结构—过程的分析方法,重点阐述了各个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金融改革的方法与内容、原因与逻辑、问题与对策等,旨在系统还原农村金融改革的轨迹,整体勾勒农村金融改革的概貌。第4章为农村金融改革实践效果。经过九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村金融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包括农村金融体系初步形成、农村金融风险防范制度体系逐步完善、农村金融信用担保体系基本形成、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逐渐完善、农村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初步建立、农村金融供需格局向高水平均衡递进等六大方面。本章节规避了学术界千篇一律的实证分析方法,而是运用规范分析的方法,从理论形态和形成逻辑进行阐释和分析,在“应然”与“实然”之间探寻农村金融改革的内在张力。第5章为农村金融改革特征、逻辑及经验。为了更好的总结和提炼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金融改革的经验,探讨农村金融改革的背后逻辑。本章节运用抽象分析和归纳的方法,对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进行透视发现:就改革特征而言,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金融改革具有以问题为导向倒逼改革、渐进式推进改革、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改革、存量与增量协同改革等特征;就改革逻辑而言,以满足农户信贷需求为价值目标、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核心动力、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为主要手段等是支撑农村金融改革的内在逻辑;就经验而言,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试点先行的改革方法以及强化改革的顶层设计等是党领导农村金融改革的基本经验。第6章为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挑战。问题在改革的过程中解决,又在改革的过程中产生。尽管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随着农村金融的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的变革,农村金融改革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信贷效率低下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村金融外部环境亟待改善、农村金融改革动力式微以及农村金融改革合力效果不显着等问题,农村金融的发展必须以解决这些问题为前提。第7章为农村金融改革的基本思路。改善农村金融现状,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关键是进行农村金融改革。本文详细归纳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挑战,整体研判农村金融的未来走势,认为农村金融改革应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具体说来,包括在金融共生和联结中编织农村金融网、开放农村金融系统来提升农村金融增量、以农村金融生态来统筹农村金融发展、发挥市场在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等对策。
石健[4](2013)在《宁夏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机制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关系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但中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这些矛盾在西部民族贫困地区表现尤为突出。目前“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战略已确立,解决“三农”问题,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将有利于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和社会稳定。但由于农业和农村发展天然的弱质性,投资存在着风险较高、投资周期较长、回报率不稳定等特点,支农投入更多只能依靠财政资金单方面挑大梁。而国家财政支农资金投入规模有限和“三农”投入资金缺口大的双重难题,在短时问内也无法彻底解决,同时当前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使用效率较低在短时期内也无法改变。因此为了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大框架下,创新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机制更加迫切,只有抓住历史改革机遇,不断提升有限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机制的使用效率,发挥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机制杠杆和“四两拨千斤”的功能,引导社会各类资金投入“三农”,才是解决“三农”发展资金瓶颈的根本出路。宁夏作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三农”发展最大的难题还是资金短缺。一方面,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急需大量资金;另一方面,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受投入规模限制,无法彻底满足“三农”发展需求,同时商业资本和其他社会资金‘嫌农爱城’,农村自身资金也被大量抽走,资金瓶颈问题始终无法解决。因此创新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机制也是进一步深化宁夏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改革和缓解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不足难题的现实需要。虽然近年来,宁夏各级政府致力于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改革和创新,按照总量稳定增加、比例逐步提高的要求,采取机制激励、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地方配套、资金整合等多种措施,对财政投资的重大支农项目重点跟进、绩效考评,建立健全的、以绩效为导向的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机制使用管理机制,先后在“一卡通”、“村级互助资金”、“以拨改投”、搭建地区财政性专业农业融资平台等多方面取得了显着效果,许多成就也被国内推广和应用,已经建立起了较为稳定的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增长机制,为全区“三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机制。但也要看到目前在宁夏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存在着政府对农业的投入部门多,缺乏整合机制;管理机制的不科学,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机制使用效率低;支农渠道单一,金融资本和民间资金投入农业积极性不高及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实施效果较差等诸多问题,都亟需改革和创新。本文从梳理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相关概念和理论出发,顺应当前中国公共财政改革和强化民生财政的大趋势,牢牢把握目前国内创新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机制最新动态和基本要求;通过详细的实证分析了目前宁夏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现状和存在问题;系统性的阐述了创新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机制的必要性和意义;在综合考虑宁夏目前“三农”实情的基础上,明确了创新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机制必须实现引导多元化的支农投入、推动地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提高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机制使用效率等目标;最后提出了宁夏创新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机制的路径,包括建立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机制的整合机制、搭建农业投融资平台运作机制、财政引导多方合作投入三农机制、财政与金融联动机制及考核评价和监督机制等。并通过对宁夏十数个案例进行详实分析,进一步提出和创新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已拨改投方式”、“先担保、再考核、后奖补”等机制,积极引导和激励商业资本、民间资本以及国外资金共同投向地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建立“政府+政府投融资平台+金融机构+奶牛养殖园区+饲料供应企业+奶制品加工企业+保险公司”的“7方”合作等多种合作机制,加快地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引导建立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多元投入机制,完成自治区扶贫攻坚任务;利用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机制通过国有平台投放,建立起为“三农”服务的区域性农村金融体系等等。本文更深层的意义在于改变过去国内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创新工作中,往往只是将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创新工作看成是财政部门或者政府主管部门单方面的事情,忽视了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创新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财政部门与金融组织、龙头产业化企业、外国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方进行合作和联动,以及资金与产业结合,更要通盘考虑国家整体的税制改革和各地“三农”发展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提出创新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机制的路径和措施。只有这样,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机制创新提出的观点和建议才会有它的生命力和实践价值。本文的研究是通过对宁夏具体的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机制的路径分析,并通过有针对性的对个案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创新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机制将有利于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有利于推动更多投资主体投入农业和农村,有利于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进程,有利于解决“三农”发展资金短缺难题。
牛荣[5](2013)在《陕西省农户借贷行为研究》文中指出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解决农村“三农”问题(农村、农业和农民)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及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农村经济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阶段,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户需要外源融资来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陕西作为西部农业大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农村人均纯收入偏低,农村金融服务网点不足,农村资金供给不足和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仍然存在。因此,从农户借贷需求角度出发,掌握农户借贷行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以农户借贷需求为导向提出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对解决陕西省农户贷款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文以陕西省农户借贷行为为切入点,在农户经济行为理论、农户借贷行为理论和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基础上,首先分析了陕西省农户借贷行为的宏观因素,实证分析得出陕西省农村金融整体发展水平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说明良好的宏观金融环境对促进农户借贷行为发生的重要性。在深入农户调研基础上,运用一般统计方法对陕西省农户的借贷行为进行分析,对农户的资金借入行为、农户资金借出行为的这两个方面的借贷特征予以描述,接着运用Probit模式对影响陕西省农户借贷行为意愿、农户从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具体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通过陕西省千阳县农户农信社借贷行为的典型调查,分析影响农户从信用社借贷的不利因素,发现陕西省农户借贷存在供求失衡状况,提出实现农户借贷供求均衡的途径是选择政府适度介入,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农村借贷市场混合成长模式,发挥市场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资源配置作用,应充分考虑并尊重农户的内生金融需求。最后建议以农户借贷需求为导向,构建符合农户借贷特征的农村金融体系,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强政府有效干预,促进农户借贷行为合理化。本研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阐述了研究背景和目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和研究动态进行评述和总结。在相关理论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和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农户借贷行为基础理论。本章是对研究所涉及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包括农村金融理论和金融与经济发展理论、行为经济学理论、农户经济行为理论,以及这些理论对农户借贷行为分析的影响。第三章,陕西农户借贷行为的宏观因素分析。首先介绍了陕西省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发展情况,运用农村金融深度和广度指标对陕西省陕南、关中、陕北三大地区的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进行测算,发现农村金融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利用宏观金融数据实证分析得出陕西省农村金融整体发展水平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且关联度紧密,短期内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增收起效慢,但长期内农村金融的发展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和农村金融发展结构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说明改善农村金融环境可以从正面促进农户借贷,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第四章,陕西省农户借贷行为基本特征实证分析。通过实地调研分析目前陕西省农户借贷行为具有的特征,运用一般统计分析发现陕西省农户的借贷需求较为普遍,近一半农户有借款意愿。农户借款用途呈多样化特征,生活性借贷占比最大,农户借款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借款期限较短。农村信用社是农户借贷的首选渠道,影响农户提出贷款申请的主要因素是成本问题,而农户获得贷款的决定因素是家庭还款能力,农村信用社开展的小额信用贷款业务不被大多数农户了解,大部分农户在借钱时首先考虑的是从亲戚朋友处借,农户超过一半的贷款是从亲朋好友处获得的,且大多数借款是无息的。陕西省农村地区存在民间借贷,但不普遍,正规金融机构是农户存款的首选。第五章,陕西省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分析。根据影响因素的不同性质将农户借贷因素划分为几个类别,然后运用农户数据和Probit模式对影响陕西省农户借贷行为的具体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显着影响农户借贷需求意愿的正向显着因素有家庭常住人口数、是否知道小额信用贷款和是否被信用社评级并授信和农户耕地面积。负向显着因素是农户家庭储蓄余额。农户向非正规金融部门借贷受更多因素的影响,这是因为非正式金融部门往往与农户处于同一区域,对于借款人的各种信息较为了解,从而对于农户的各种相关信息有着敏感反映。是否被授信和耕地面积对农户从正规金融渠道借贷行为和非正规金融渠道借贷行为两个方面产生正向显着影响。第六章,陕西省千阳县农户借贷行为案例分析。非正规金融部门比正规金融部门对农户相关信息反映更为灵敏,说明正规金融部门应提高与农户之间的彼此了解,加强产品和服务的宣传和创新。为了进一步揭示农户借贷需求从正规金融机构得不到满足的原因,本研究对陕西省千阳县农户借贷行为进行了典型调查,发现该县农村信用社满足了60%以上农户的资金需求。通过对农户的收支状况,借贷资金来源方向,资金使用方向的调查,分析影响农户从农信社借贷与亲友借贷的因素,减少影响农户从农村信用社贷款的不利因素,使农村信用社能更好的服务于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第七章,陕西省农户借贷供求失衡分析。本章分析发现多数农户有信贷需求却没有向正规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提出贷款申请,而正规金融机构因为自身原因无法满足农户生产生活中多样化的融资需求,表明陕西省农户借贷供求不平衡。农户信贷供需失衡有金融机构和农户两方面的原因。实现陕西省农户借贷供求均衡的途径是选择政府适度介入,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农村借贷市场混合成长模式,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充分考虑并尊重农户的内生借贷需求特征。第八章,促进农户借贷行为合理化的政策建议与对策。为了解决农户借贷难问题和促进陕西省农村金融发展,认为当前陕西省农村金融领域应以农村信用社改革为主体,逐步完善政策性金融业务,同时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组织,解除农村金融抑制,提高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必须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创建和谐、高效的农村金融体系。第九章,结束语。对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研究结论及以后的研究展望进行了说明。
江美芳[6](2011)在《农村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基于江苏省农户的调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城镇化、工业化的步伐加快,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然而,农业落后、农村经济增长速度远低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农民相对贫困。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经济落后和农民贫困,成为扩大内需,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环节。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富裕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如何改革农村金融以更好地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是个世界性的问题,就像“二元”经济结构是每个国家发展的必经阶段一样,金融的二元性也普遍的存在于各个国家的一定时期,资金的逐利性驱使资本从低收益的传统农业部门流向高收益的现代工业产业,经济的二元性必将导致金融的二元性。如没有国家必要的政策干预和介入,寄希望于市场本身的自我修复和完善,就算并非完全不可能,也注定会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并伴随着高昂的过渡成本。金融支持是发达国家支持本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农业生产的天然弱质性和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基础产业地位,使各国都对本国的农业进行支持和保护。发达国家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具有了更强的协调发展能力,其农村金融在政策支持下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因财力所限或因政策不当等,没能对农业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突出。如何借鉴发达国家金融支持农业的成功经验,总结部分发展中国家在“三农”问题上的教训,为完善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必要的指导显得十分必要。我国农村人口规模庞大,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是推进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通过城镇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农业产业化调整农村生产结构。需要有大量资金的积累和再投入。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金融体系还没有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某些方面反而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机构不但没有为农村经济“充血”,反而源源不断地将农村资金输向获利更高的非农领域,金融资源向城市高度集中。这使得本已薄弱的农村经济受到发展上的严重制约,因此,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探索重构有利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成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的战略性机制与基本途径。在此背景之下,本文拟结合对江苏省农户金融需求情况的实地调查所获资料的分析,以及利用1990-2009年江苏省农村经济、金融相关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对江苏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面临的困境以及解决路径进行研究。全文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导言,本章主要包括研究背景与研究目标、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文章的框架以及可能的创新、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说明。第二章为理论回顾与评述:对金融发展、金融中介和农村金融,发展理论以及政府在农村金融中角色定位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梳理。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基本前提和逻辑起点。第三章为境外农村金融发展的实践与经验借鉴,回顾这些国家农村金融发展的实践,研究其发展过程和特点,总结出具有借鉴意义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取长补短,为本文政策建议的提出提供指导。第四章二元经济宏观背景下的农村金融,理论和实证分析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变与影响,二元经济下被压抑的农村金融与农村金融市场的特征,以及以金融支持实现二元经济的调整与演进。第五章、第六章与第七章是本文的重点,分别对江苏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对江苏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现状的调查分析,总结江苏农户金融需求的特征和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存在的问题。第八章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论文可能的创新:本文运用经济学分析工具,对政府在农村金融市场应如何定位以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分析有自己的视角与创新之处。强调政府适当介入和有效干预对发展与稳定农村金融市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重点研究介入的方式和如何提高介入的效率;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利用江苏省农村经济、金融相关数据,运用格兰杰检验和ADF平稳性检验方法,并通过建立OLS模型,以及建立灰色关联模型,对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及其依存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实地调查江苏的农村金融需求,获得第一手资料。进一步研究的说明:本文的研究主要以农村的信贷市场为主,而对我国农村保险以及农村的资本市场等问题未作研究,而在经济发达的苏州等苏南地区这些对于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政府在农村金融市场作用应随着市场情况的变化而调整。作者希望今后能在本文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深入地研究。
游栋明[7](2010)在《基于金融功能观视角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政策性银行是世界各国政府用于干预农村金融市场失灵的主要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历经数次改革,近年来除了继续保留粮食储备和保护价收购政策性贷款外,专门开拓商业性贷款而非政策性贷款业务,不能发挥其农业政策性银行应有的功能。国内外研究有较多成果,肯定了农业政策性银行制度的重要性,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如何进行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尚缺乏系统研究,因此在理论上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目前农发行在综合开发性金融理论的指导下转型,忽视了政策性贷款业务的开拓,偏离了政策性银行的办行宗旨,引起学术界较大的争议。本文的研究目的是研究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如何进行功能拓展和体制创新,如何更好地开拓农业政策性信贷服务,协助政府更好地促进大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社会目标。并希望通过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的研究,为政府及农发行领导层对农发行转型提供合理的政策建议。文章基于金融功能观的视角,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外部环境出发,认为农村金融市场最主要缺少的是农发行农业政策性信贷功能的发挥,而对此功能的需求提出了要对农发行进行功能拓展和体制创新,以弥补农村金融市场的不足。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从金融功能观的视角出发,运用混合经济、分工、交易费用和制度创新等理论,对国内外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进行比较分析,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经营状况进行统计和调查分析,提出了计划结合市场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目标并对其进行理论论证,再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证明农发行进行体制创新和功能拓展的可行性,接着用问卷调查法取得专家意见,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影响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提出体制创新的对策和配套措施。按照研究思路,得出以下结论:一、根据混合经济和分工理论,农村金融市场应综合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配置信贷资金资源,并且农业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间要进行合理的分工和配合才更有效率二、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功能不全,体制有缺陷。用统计和调查研究方法分析表明,我国初期的农发行属于计划经济体制,越了财政之位,2004年之后的农发行属于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主业偏向了商业性信贷,错了商业银行之位,均有缺陷,不能弥补农村金融市场的不足,不符合世界经济规律和国情。市场失灵的外部环境和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弊端引致了体制创新的要求。三、提出农发行体制创新目标模式是计划结合市场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是多功能、低风险、以扶持大农业为主、自主性强、计划与市场手段适当配合、政策性风险基金作保障、计划结合市场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农发行应有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功能和职责,进行体制创新并开拓农业政策性贷款业务。提出体制创新目标的任务是要弥补农村金融市场失灵、保证农产品供应和生态安全、提高就业、维护社会公平稳定,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四、通过调查问卷和专家访谈,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体制创新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为:农发行业务的政策规定,农发行政策性贷款范围小,农业信贷的政策优惠,农发行机构网点和人员少,财政对政策亏损是否补贴,企业与农民信用意识不强6个主要因素。五、提出实现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目标的路径设计主要有: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主要农产品供应和“生态安全”的战略创新;对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理论边界、规模边界和业务边界进行重新界定,认为农业政策性贷款的规模受到风险基金、盈利能力和风险损失率的限制;农业政策性银行应拓展扶持、逆向选择、诱导、辅助和服务功能;农发行的内部要有明确的分工,应分设两个部门分别经营政策性信贷和商业性信贷业务,把责权利重心和信贷审批权下放;应坚持农业政策性银行制度,完善内部考核和奖惩制度,加强法制建设;完善信贷风险防范体制,进行抵押担保体制创新,完善林权抵押贷款制度,提出非拍卖式的农地租金抵押贷款制度创新设计方案,完善征信体系。六、提出实现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目标的配套措施主要有:加强农业政策与农业政策性银行制度的配合,建立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完善农村信用环境,完善农业政策性贷款风险基金补偿机制和理顺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外部关系。总之,农业政策性银行是世界各国农村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金融功能观视角看,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失灵现象严重的外部环境提出了完善农业政策性银行功能的需求,而该功能由农发行来承担效率更高,效果更佳,因此农发行应进行多功能、计划结合市场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本文认为农发行的目标应定位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主要农产品供应和生态安全,弥补农村金融市场的不足,通过放宽信贷条件,接受特殊的抵押担保方式,设立风险准备基金等措施,尽力帮助那些获得商业贷款困难的合格农业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向他们提供农业政策性贷款,增加我国大农业的信贷资本投入,从而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基于上述研究,本文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理论上创新性地提出并界定了农业政策性贷款的规模边界。认为农业政策性贷款的规模要受到财政风险补贴基金、农业政策性银行盈利金额和风险损失率三个因素的限制。二是把层次分析法引入到对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研究领域,分析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的主要制约因素。三是提出并论证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的目标模式:计划结合市场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杨红丽[8](2009)在《新疆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如何通过金融支持减少农村的贫困现象,促进农户收入增长,实现农村经济良性发展,是各国政府和学术界较为关注的问题。农村小额信贷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形式,有效赋予目标农民以贷款权和发展权,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如今,农村小额信贷正在成为惠及全球农村的一种金融扶贫及发展方式,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本研究在国际和国内小额信贷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小额信贷的发展经验及启示,并对本文的研究范围和小额信贷的内涵进行了界定。通过对新疆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明晰了新疆农村小额信贷供求实际,力图找出适合新疆农村发展要求的小额信贷发展思路和方式,提高新疆农村综合发展实力。本研究以新疆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发展为背景,立足于大量的实际调研资料,从新疆农村小额信贷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对新疆农村小额信贷需求主体——农户――进行分析,认识到:大量的新疆农户存在着信贷需求,新疆农户的信贷需求首先是小额信贷需求,新疆农户的小额信贷需求与供给错位;其次,对新疆农村小额信贷的主要供给主体的供给现状及特征进行了逐一分析,认为新疆农村信用社具有发展农村小额信贷的相对优势;随后,以新疆农村最主要的小额信贷供给主体——新疆农村信用社――开展的农户小额信贷活动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了该类机构在农村小额信贷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最后,对影响新疆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促进新疆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思路及对策,并对新疆农村小额信贷发展所依赖的外部环境建设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本研究从金融视角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农村小额信贷发展进行研究,理论联系实际,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宏观视角与微观视角相结合,具体的现实分析与抽象的逻辑分析相结合。不仅调查分析了新疆农户的信贷需求,而且全面调查分析了新疆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小额信贷供给活动,此外,还对新疆其他农村小额信贷供给机构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使新疆农村小额信贷的研究更加系统、全面,充实了欠发达民族地区农村小额信贷研究内容。通过对南北疆典型地区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历史及现实分析,肯定了农村信用社在新疆农村小额信贷市场中的主导地位,提出欠发达农村地区小额信贷发展的基本思路,具有一定的制度创新意义。在新疆农村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实践层面,本研究所得出的若干金融发展对策和经济发展对策可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阮成[9](2009)在《我国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政府农业投资的管理高度集中于中央财政,实行的是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涉及政府农业投资的部门众多,传统政府农业投资基本是通过行政审批直接拨款到农业项目。不可否认,这种强调投资使用与行政管理统一的传统政府农业投资方式,调动了部门和地方管理投资的积极性,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支持农业生产建设,使农村基本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农业、农民与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农业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传统政府农业投资方式(尤其是财政经营性支农资金)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农业建设按市场配置资源的要求,暴露出决策不科学、资金投入分散、投资方式单一、运行成本高、投资效益差、引导效果不明显等诸多弊端,从而产生了对政府农业投资方式进一步改革的要求。在改革创新政府农业投资方式方面,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和国内部分地区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功经验,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运用市场化手段引导聚集金融资金和社会资金,放大资金投入规模,提高农业投资效率,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作用,我们将其称为“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基于上述认识,本文通过对我国政府农业投资方式的回顾和时代背景的分析,明确了我国政府农业投资方式改革的市场化取向,试图借鉴国内外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的成功经验,结合成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市场化运作投资农业的案例分析,探讨我国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的相关理论、运作模式、运作成效、运作风险及监管等问题,指出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模式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完善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的政策建议,为我国政府农业投资方式的改革提供思路。第一章是导论,主要说明了选题依据,围绕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的相关问题进行文献综述。在这里首先界定了政府农业投资和市场化运作两个概念,并结合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的实践,对“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的概念作了定义,指出本文所说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主要是指政府财政经营性(生产性)支农资金市场化运作。此外,本章还就全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可能的创新和不足之处进行了必要的先导性说明。第二章是理论简述。对我国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涉及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梳理,包括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的相关理论、公共财政理论、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的整合、农业信贷担保理论。其中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的相关理论是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最核心的理论依据。第三章是我国政府农业投资方式的回顾与展望,指出市场化是政府农业投资方式改革的基本方向。首先,从改革前后的三个时期回顾我国政府农业投资方式的变迁,即高度集中的政府农业投资体制(1953~1978),政府农业投资体制改革的尝试与展开(1979~1992),政府农业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化(1993~2006),通过回顾可以看出政府农业投资方式变迁的市场化取向十分明显。接下来分析了传统政府农业投资方式的弊端,包括决策不科学,投资效率不高;资金投入分散,支农投资运行成本高,投资效益差;投资方式单一,财政投资导向作用效果不明显;支农资金追踪监管反馈差,农业投入实际到位率低,等等。进而分析了我国政府农业投资方式改革的时代背景: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政府对农业投入更加重视,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深化,当前我国政府农业投入的现实困境。最后进一步分析了我国政府农业投资方式改革的市场化取向,指出其符合改革的主流观点,是制度变迁的必然选择,实践探索的经验积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第四章借鉴国内外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模式的成功经验,结合成都市现代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市场化运作投资农业的经典案例分析,研究其运作模式、效果、风险、监管等问题,分析了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的优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介绍了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主要模式,具体包括法国通过竞争机制来选择发放贴息贷款的代理机构,美国政府通过政策性公司来实施农业投资,以色列政府通过犹太人基金会进行农业投资,日本政府通过以农林渔业金融公库为主的“制度金融”间接投资农业,澳大利亚政府通过农业研究开发公司支持农业科技开发;并总结了其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同时介绍了国内先进地区的模式:北京“银农合作”模式与四川资阳“六方合作”模式。然后重点分析了成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市场化运作投资农业的案例,为进一步了解成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的运作模式,还结合了大邑县标准化蘑菇房建设项目,分析具体农业项目的运作方法、特点和实施成效。本章余下的部分主要讨论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其优势主要包括:有利于解决现代农业发展的资金短缺问题,有利于提高政府农业投资的效率,有利于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有利于促进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有利于改善农业投融资环境,等等。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偿资金的偿还风险仍然比较大,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来防止代理人腐败,政府、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分配机制还不完善,容易忽视农民的长期发展问题等。第五章是主要结论和完善我国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的政策建议。主要结论是:第一,市场化是政府农业投资方式改革的基本方向;第二,扩大支农资金规模和提高政府农业投资效率是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模式的最大优势;第三,风险和监管问题是制约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模式推广的“瓶颈”因素;第四,保护农民利益是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的出发点;第五,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模式的推广需因地制宜;第六,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的终极模式将是政府引导下的近似完全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主要政策建议是:准确定位市场化运作各参与主体的职责;完善政府、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系;加强风险防范机制和监督制度的建设;加强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制度;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设;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扩大试点。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强调整合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银行、政府、企业、协会、农户的多方合作,建立利益共同体。第二,对我国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进行了个案调查,作了详细的案例分析,增强了研究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意义。第三,对“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的概念作了定义,进一步论述了市场化是我国政府农业投资方式改革的基本方向。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受研究时间、有关资料(尤其数据资料)、实践经验、本人能力(理论知识及计量经济等实证分析方法)等因素的制约,在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的某些问题上还有待深入研究,例如市场化运作的风险防范,农业投资项目效益评估,市场化运作模式的推广和应用等。
段玉华[10](2007)在《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问题研究 ——以农业发展银行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资金投入不足是目前制约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近几年来,解决“三农”问题,财政走到了前台,惠农政策大都是财政政策。但通过金融渠道筹集农村发展资金方面做得很不够,农村的资金仍在大量外流,农业和农村信贷资金供求矛盾比较突出。农业政策性金融是整个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必须要充分发挥商业金融、农村合作金融以及政策性金融的合力。然而,由于职能定位、服务手段、管理体制等多方面的问题,政策性金融支农职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此,在新形势下,如何深化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改革,完善职能、健全机制,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成为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借鉴国外经验,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比较分析、博弈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论文主要框架与内容是:第一,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相关理论、概念界定及国内外研究状况等基本问题进行阐述。第二,在回顾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历史变迁的基础上,研究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第三,研究世界各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和运作实践情况,为下一步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发展提出借鉴。第四,进一步深化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认识。提出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发展总体原则和目标模式,并提出促进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的配套措施。论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如下:1、本文认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是以贯彻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为主要任务的特殊金融活动,具有扶植性、调控性、倡导性和辅导性等特有功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存在具有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是市场经济的必要补充,鉴于农业本身所固有的弱势和市场经济本身所固有的缺陷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不会消失,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功能作用都将长期存在。2、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从而影响了政策性金融支农功能的发挥:(1)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定位不清,国家对政策性与商业性金融的区分模糊,农业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尚未形成合力;(2)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缺位,农发行业务范围受限。同时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倡导性、辅导性功能基本未得到应用;(3)融资机制不健全,利益补偿机制不完善;(4)经营机制不完善,内部管理水平和金融服务能力有待提高;机构布局不尽合理,人员素质较低等。分析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农业政策性金融特殊性质的固有矛盾;对政策性金融认识不到位,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缺乏法律法规保障;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评价和协调机制;政策性因素影响了资产质量。3、通过对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管理模式、所有制形式、组织形式、体制特征、资金来源和运用、功能应用、外部环境进行比较,结合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现状,本文认为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和启示至少有以下五点:(1)农业政策性金融无论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普遍存在,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政策性金融支农功能应予强化;(2)政策性保护功能要审慎使用,防止过度保护产生路径依赖;(3)发展是硬道理,政策性银行也是银行,必须要能够可持续发展,才能够使自身的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得到稳健、长期发挥;(4)必须完善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配套措施;(5)按照现代银行要求,改革内部管理体制,完善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4、针对存在的问题和新的形势要求,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应定位于政府支农的有效金融工具,引导社会资金回流农村的主要载体,在农村金融中发挥骨干和支柱作用,实现全方位金融支农。为此,需要按照财政、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协调发展原则、业务动态调整和区域差异化原则、全方位功能实现等原则,深化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5、本文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思路和观点:(1)明晰政策性与商业性金融业务,跳出原来的将金融业务简单划分为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非此即彼的二分法,主张将金融业务至少要划分为强政策性业务、弱政策性业务、准政策性业务、商业性业务四个层次。国家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不定期确定金融业务性质和层次,据此制订不同的管理、监督、补偿、优惠方法;(2)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目的和手段是两个层次的问题,商业化经营只是手段,并非是政策性银行与商业性银行的本质区别,政策性银行的性质应该主要体现在贷款的产业投向及其功能实现上,而不应体现在贷款的运作方式上;(3)进一步构建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允许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主体之间适当竞争。扩大农发行的业务范围,允许开办(但不是必须开办)所有的涉农金融业务(包括政策性业务),国家对其政策性业务比例进行硬性规定。(4)区分不同性质、种类和区域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深化财政、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合作机制,创新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运营模式,重点加大对粮棉油、化肥、糖等物资的购销储业务,中长期建设项目,农业小企业项目等新农村建设等的“瓶颈”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融资支持力度;(5)按照现代银行要求,加快内部综合改革,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金融服务能力,打造现代农业政策性银行;(6)完善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配套措施,包括建立长期、稳定的融资和补偿机制,加强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法律地位和保障,探索监管新模式,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等。
二、不应把支农再贷款当作“委托贷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应把支农再贷款当作“委托贷款”(论文提纲范文)
(1)赤峰市村镇银行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村镇银行的定义 |
2.1.2 村镇银行的特点 |
2.1.3 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
2.2 相关理论 |
2.2.1 农村市场金融理论 |
2.2.2 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论 |
2.2.3 金融成长的内生理论 |
2.2.4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赤峰市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及优势分析 |
3.1 赤峰市村镇银行的特点 |
3.1.1 赤峰市村镇银行的基本情况 |
3.1.2 资产负债情况 |
3.1.3 存贷款情况 |
3.1.4 赤峰市村镇银行的经营情况 |
3.2 赤峰市村镇银行的优势分析 |
3.2.1 贷款手续简便,利率低廉 |
3.2.2 部分村镇银行根据地方经济需要,推出特色产品抵押 |
3.2.3 机构单一,操作灵活,信贷创新成效显着 |
第四章 赤峰市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
4.1 内部问题 |
4.1.1 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
4.1.2 信贷风险较大 |
4.1.3 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
4.1.4 金融服务偏离服务“三农”的目标 |
4.2 外部问题 |
4.2.1 社会认知度较低 |
4.2.2 优惠政策扶持不到位,经营十分艰难 |
第五章 发达地区村镇银行发展的经验借鉴 |
5.1 福建省永安市汇丰村镇银行 |
5.1.1 永安市汇丰村镇银行发展情况 |
5.1.2 永安市汇丰村镇银行发展启示 |
5.2 江苏大丰江南村镇银行 |
5.2.1 江苏大丰江南村镇银行发展情况 |
5.2.2 江苏大丰江南村镇银行发展启示 |
5.3 赤峰市村镇银行与发达地区村镇银行对比分析 |
5.3.1 赤峰市村镇银行担保方式单一 |
5.3.2 赤峰市村镇银行业务系统落后 |
第六章 促进赤峰市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
6.1.1 主发起行应承担起对村镇银行的支持、指导和监督责任 |
6.1.2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6.2 准确选择自身市场定位,加强经营管理机制建设 |
6.2.1 准确选择自身市场定位 |
6.2.2 建立信贷风险管理机制 |
6.2.3 建立操作风险管理机制 |
6.2.4 尽快完善关联交易相关内控制度,防范关联交易风险 |
6.3 完善村镇银行发展扶持政策 |
6.4 提升村镇银行硬实力 |
6.4.1 实现网点迅速扩张 |
6.4.2 聘用高素质人才 |
6.4.3 加快网络建设步伐 |
6.4.4 加强正面舆论宣传和引导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
二、研究综述 |
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微企业的融资公平 |
第一节 小微企业的制度意蕴 |
一、我国企业划型标准的历史简述及评析 |
二、《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对小微企业的界定 |
三、融资公平视阈下的小微企业 |
第二节 小微企业融资公平的确立依据 |
一、小微企业融资公平的法学理论基础 |
二、小微企业融资公平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
三、小微企业融资公平的伦理学理论基础 |
第三节 小微企业融资公平的内涵阐释与构成要素 |
一、小微企业融资公平的内涵阐释 |
二、小微企业融资公平的构成要素 |
第二章 微企业融资不公平主要表现及其制度原因 |
第一节 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
一、小微企业融资现状调研实施情况 |
二、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和融资成本 |
三、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情况 |
四、小微企业融资规模、融资需求量与融资需求满足情况 |
五、政府帮扶小微企业融资情况 |
第二节 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的相关政策与法律规范 |
一、中央政府为保障小微企业融资公平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
二、地方政府为保障小微企业融资公平颁布的规范性文件——以重庆市政府为例 |
第三节 小微企业融资机会不公平 |
一、小微企业融资机会不公平的表现 |
二、小微企业融资机会不公平的制度原因 |
第四节 小微企业融资条件不公平 |
一、小微企业融资条件不公平的表现 |
二、小微企业融资条件不公平的制度原因 |
第五节 小微企业融资结果不公平 |
一、小微企业融资结果不公平的表现 |
二、小微企业融资结果不公平的制度原因 |
三、政府保障融资结果公平手段存在缺陷的具体表现 |
第三章 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的基本原则和整体思路 |
第一节 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的基本原则 |
一、尊重市场规律原则 |
二、综合保障融资公平原则 |
三、坚持金融创新促进融资公平原则 |
四、强化金融监管保障融资公平原则 |
五、保障融资公平法治化原则 |
第二节 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的整体思路 |
一、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的法治路径 |
二、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的法律制度框架 |
第四章 微企业融资机会公平保障法律制度 |
第一节 构建小微企业集群融资法律制度 |
一、小微企业集群融资的内涵与模式 |
二、小微企业集群融资保障融资机会公平的原理 |
三、促进小微企业集群融资的法律对策 |
第二节 构建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法律制度 |
一、促进小微企业融资性担保机构发展 |
二、创新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方式 |
第三节 依法构建小微企业三层融资平台 |
一、建立全国性股权、债权交易中心 |
二、建立区域性股权、债权交易中心 |
三、构建小微企业网络融资平台 |
四、制定小微企业三层融资平台转板规则 |
第四节 构建小微金融机构法律制度 |
一、明晰小微金融机构的内涵和定位 |
二、明确小微金融机构最低注册资本、民间投资人投资比例 |
三、建立多元化的小微金融机构融资渠道 |
四、建立小微金融机构转制法律制度 |
第五节 构建小微企业债券法律制度 |
一、明晰小微企业债券的内涵、性质和定位 |
二、确定小微企业债券的融资额度和发行主体条件 |
三、确立小微企业债券发行监管方式 |
四、建立小微企业债券合格投资者和信息披露法律制度 |
五、规范小微企业债券发行平台 |
第五章 微企业融资条件公平保障法律制度 |
第一节 小微企业融资公平条件的权利化 |
一、小微企业融资公平条件权利化的理论阐释 |
二、小微企业融资基本利益的类型 |
第二节 保障融资条件公平的约束性法律规制 |
一、约束性法律规制保障融资条件公平的总体思路 |
二、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义务和法律责任 |
三、明确金融监管机构的职权、职责和法律责任 |
第三节 保障融资条件公平的激励性法律规制 |
一、激励性法律规制保障融资条件公平的理论阐释 |
二、推行行政指导手段保障融资条件公平 |
三、运用行政奖励手段保障融资条件公平 |
四、利用合同菜单规制手段保障融资条件公平 |
第四节 构建条件公平融资权利法律救济机制 |
一、构建法律救济机制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整体思路 |
二、健全融资条件不公平纠纷投诉机制 |
三、引入金融申诉专员机制 |
四、健全小微企业融资条件不公平纠纷诉讼机制 |
第六章 微企业融资结果公平保障法律制度 |
第一节 政府保障融资结果公平中的主导性定位 |
一、政府主导性定位的含义及其理论依据 |
二、现实中政府保障小微企业融资结果公平存在错位 |
三、明确政府主导性定位的整体思路 |
第二节 构建扶持小微企业融资资金运用绩效评价法律制度 |
一、构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
二、确定绩效评价的内容 |
三、明确绩效评价的程序 |
四、建立绩效评价公开法律制度 |
第三节 构建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监管法律制度 |
一、建立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资金监管法律制度 |
二、制定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市场信用风险防范制度 |
三、提升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市场流动性 |
四、健全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信息披露制度 |
第四节 构建政府投资小微企业引导基金法律制度 |
一、协调创业投资企业政策性与商业性之间的关系 |
二、降低引导基金委托代理风险 |
三、完善政府投资退出法律制度 |
第五节 构建小微企业融资政策性担保和支小再贷款法律制度 |
一、构建小微企业融资政策性担保法律制度 |
二、构建支小再贷款法律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历程及改革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研究的实践意义 |
1.3 基本概念 |
1.3.1 农村金融 |
1.3.2 农村金融改革 |
1.4 研究现状 |
1.4.1 农村金融改革历程研究 |
1.4.2 农村金融改革反思与批判研究 |
1.4.3 农村金融改革思路与对策研究 |
1.4.4 农村金融改革评价研究 |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可能性创新及不足 |
1.6.1 可能性创新之处 |
1.6.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思想溯源 |
2.1 马克思恩格斯金融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合作金融思想 |
2.1.2 马克思恩格斯金融信用思想 |
2.1.3 马克思恩格斯高利贷思想 |
2.2 列宁金融思想 |
2.3 毛泽东金融思想 |
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思想 |
2.4.1 邓小平金融思想 |
2.4.2 江泽民金融思想 |
2.4.3 胡锦涛金融思想 |
2.4.4 习近平金融思想 |
第3章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历程变迁 |
3.1 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建国前的农村金融改革(1921-1949) |
3.1.1 土地革命时期农村金融改革 |
3.1.2 抗日战争时期农村金融改革 |
3.1.3 解放战争时期农村金融改革 |
3.2 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及改革(1949-1978) |
3.2.1 农村金融骨干框架的形成及改革 |
3.2.2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立及改革 |
3.3 适应改革开放要求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1978-2002) |
3.3.1 农村正规金融改革 |
3.3.2 农村非正规金融改革 |
3.4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2003-) |
3.4.1 深化农村金融存量改革 |
3.4.2 加快农村金融增量改革 |
第4章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实践效果 |
4.1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初步形成 |
4.1.1 农村金融体系内涵 |
4.1.2 农村金融体系组织形态 |
4.2 农村金融风险防范制度体系逐步完善 |
4.2.1 农村金融风险的内涵及特征 |
4.2.2 农村金融风险防范制度体系 |
4.3 中国农村金融信用担保体系基本形成 |
4.3.1 正式制度安排下的担保体系 |
4.3.2 非正式制度安排下的信用体系 |
4.3.3 中国农村金融信用担保体系构建 |
4.4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逐渐完善 |
4.4.1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产品 |
4.4.2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基础设施 |
4.5 农村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初步建立 |
4.5.1 农村金融存量“蓄水”政策体系 |
4.5.2 农村金融增量“注水”政策体系 |
4.6 农村金融供需格局向高水平均衡递进 |
4.6.1 “量”上的高水平均衡演进 |
4.6.2 “质”上的高水平均衡演进 |
4.6.3 农村金融高水平演进轨迹 |
第5章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特征、逻辑及经验 |
5.1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特征 |
5.1.1 以问题为导向倒逼农村金融改革 |
5.1.2 渐进式推进农村金融改革 |
5.1.3 以点带面整体性推进农村金融改革 |
5.1.4 存量改革与增量发展协同推进 |
5.1.5 机构观与功能观包容共生的改革范式 |
5.2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逻辑 |
5.2.1 以满足农户信贷需求为价值导向 |
5.2.2 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核心动力 |
5.2.3 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为主要手段 |
5.3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基本经验 |
5.3.1 坚持党对农村金融改革的领导 |
5.3.2 以试点方法推动农村金融改革 |
5.3.3 强化农村金融改革的顶层设计 |
第6章 当代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挑战 |
6.1 农村金融信贷效率低下 |
6.1.1 农村金融信贷效率低下的表现 |
6.1.2 农村金融信贷效率低下的成因 |
6.2 农村金融外部环境亟待改善 |
6.2.1 体制机制失衡抑制农村金融市场的发育 |
6.2.2 行政力量不当干预破坏农村金融市场秩序 |
6.2.3 农业弱质性增加潜在系统性风险 |
6.2.4 信用担保体系滞后制约农户信贷可得性 |
6.2.5 法制环境落后影响农村金融市场治理 |
6.3 农村金融改革动力式微 |
6.3.1 农村金融改革动力主体失重 |
6.3.2 农村金融改革动力结构不合理 |
6.4 农村金融改革合力效果不显着 |
6.4.1 农村金融改革合力要素分析 |
6.4.2 农村金融改革合力结构失衡 |
第7章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基本思路 |
7.1 根本出路:全面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
7.1.1 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
7.1.2 强化农村金融供给体系改革 |
7.1.3 深化农村金融需求主体改革 |
7.2 基本方向:坚持农村金融改革的市场化方向 |
7.2.1 政府角色的转化及定位 |
7.2.2 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
7.3 关键布局:在金融共生和联结中编织农村金融网 |
7.3.1 优化农村金融机构共生环境 |
7.3.2 完善农村金融机构联结的制度安排 |
7.4 突破重点:开放农村金融系统提升农村金融增量 |
7.4.1 农村金融系统开放的基本原理 |
7.4.2 全面开放农村金融系统的思路 |
7.5 核心内容:改善和优化农村金融生态 |
7.5.1 中国农村金融生态改进目标 |
7.5.2 中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改进原则 |
7.5.3 中国农村金融生态改进指标体系构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宁夏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机制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三、分析框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1.1 财政支农资金投入 |
1.1.2 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机制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1.2.1 政府干预理论 |
1.2.2 公共财政理论 |
1.2.3 公共产品理论 |
第二章 宁夏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宁夏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现状 |
2.1.1 宁夏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规模 |
2.1.2 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增长速度 |
2.1.3 宁夏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比重 |
第二节 宁夏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取得的成就 |
2.2.1 促进了农业提质增效 |
2.2.2 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
2.2.3 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
第三节 宁夏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存在的问题 |
2.3.1 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支出总量偏低 |
2.3.2 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结构调整较慢 |
2.3.3 财政支农渠道分散 |
2.3.4 财政支农未实现最优规模 |
2.3.5 财政政支农投入管理和保障机制不完善 |
第三章 宁夏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机制创新的必要性和意义 |
第一节 适应公共财政体制改革要求 |
3.1.1 深化财政支农体制改革的需要 |
3.1.2 实施民生财政的需要 |
3.1.3 实践经营性财政理念的需要 |
第二节 促进宁夏地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
3.2.1 充分利用国家扶持宁夏优惠政策 |
3.2.2 推动三大产业协调发展 |
3.2.3 助推宁夏现代农业产业加速升级 |
3.2.4 破解农民“PPE”和“RAP”发展怪圈 |
3.2.5 推进宁夏南部山区生态移民工程 |
第三节 缓解宁夏地区财政支农能力不足难题 |
3.3.1 宁夏地方财政收支不平衡状况 |
3.3.2 增强宁夏财政支农资金的自我积累能力 |
3.3.3 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杠杆作用 |
第四章 宁夏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机制创新的目标 |
第一节 形成多方位、多元化的支农投入格局 |
4.1.1 单一支农投入渠道制约“三农”发展 |
4.1.2 建立财政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支农投资渠道 |
第二节 推动地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
4.2.1 以特色农业为支点发展现代农业 |
4.2.2 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
第三节 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4.3.1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关概念 |
4.3.2 宁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现状 |
4.3.3 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四节 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 |
4.4.1 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意义 |
4.4.2 影响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的主要因素 |
4.4.3 树立财政支农资金效益性使用理念 |
第五章 宁夏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机制创新的具体路径选择 |
第一节 优化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整合机制 |
5.1.1 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理论基础 |
5.1.2 国内开始重视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整合工作 |
5.1.3 宁夏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整合试点情况及效果 |
5.1.4 继续实施多层次、全方位的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措施 |
第二节 构建财政性农业投融资平台 |
5.2.1 财政性农业投融资平台的功能定位 |
5.2.2 宁夏财政性农业投融资平台的运行机制 |
5.2.3 宁夏财政性农业投融资平台运行实效分析 |
第三节 探索建立财政引导多方合作的支农机制 |
5.3.1 财政引导多方合作支农机制的机理分析 |
5.3.2 构建财政引导的7方合作”机制,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
5.3.3 构建政府搭台的“6方合作”机制,打造产业品牌 |
5.3.4 构建政府参与“5方合作”机制,扶持龙头产业化企业发展 |
5.3.5 构建政府主导的“4方合作”机制,推动农民合作社发展 |
5.3.6 构建财政发起的“3方合作”机制,加速移民区特色产业发展 |
5.3.7 构建政府高度参与的“两方合作”机制,推动高端产业发展 |
5.3.8 完善多方合作机制的配套体系 |
第四节 发展财政性农村金融,构建财政金融联动机制 |
5.4.1 财政性农村金融的含义和实质 |
5.4.2 宁夏构建财政性农村金融的条件 |
5.4.3 宁夏财政性农村金融构建的目标及原则 |
5.4.4 宁夏财政性农村金融的具体运行措施 |
第五节 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评价和监督机制 |
5.5.1 建立科学合理的则政支农投入绩效机制 |
5.5.2 建立完善有效的财政支农资金监督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陕西省农户借贷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得到了以下课题的资助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假设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户借贷行为基础理论 |
2.1 农户经济行为及借贷行为理论 |
2.1.1 行为经济学理论 |
2.1.2 农户经济行为理论 |
2.1.3 农户借贷行为基础理论 |
2.2 农村信贷市场与农户借贷 |
2.2.1 农村信贷市场理论 |
2.2.2 农村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理论 |
2.3 我国农户经济行为及借贷行为分析 |
2.3.1 我国农户经济行为特征 |
2.3.2 我国农户借贷需求特征 |
第三章 陕西省农户借贷行为宏观因素分析 |
3.1 陕西省农民收入和金融支农基本面分析 |
3.2 陕西省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分析 |
3.2.1 衡量金融发展水平指标说明 |
3.2.2 陕西省农村金融区域发展指标的合成与实证分析 |
3.3 陕西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联度分析 |
3.3.1 研究方法和指标设计 |
3.3.2 灰色关联分析 |
3.4 陕西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效应分析 |
3.4.1 指标设计、计量模型与数据来源 |
3.4.2 实证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陕西省农户借贷行为基本特征实证分析 |
4.1 调查基本情况 |
4.1.1 调查问卷说明 |
4.1.2 调查农户总体情况分析 |
4.2 农户借入资金行为特征 |
4.2.1 农户借贷需求和借贷来源的选择意愿 |
4.2.2 农户贷款覆盖率和借贷申请成功率 |
4.2.3 农户借贷的用途、季节性、期限 |
4.2.4 农户民间借贷的广泛性 |
4.3 农户资金借出行为特征 |
4.3.1 农户储蓄行为 |
4.3.2 农户资金民间借出行为 |
4.4 小结 |
第五章 陕西省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农户借贷需求因素说明 |
5.1.1 影响因素 |
5.1.2 农户个体行为因素 |
5.1.3 金融环境影响因素 |
5.2 农户借贷需求因素分析的计量模型 |
5.2.1 变量定义 |
5.2.2 计量模型与计量方法说明 |
5.3 模型估计结果 |
5.3.1 农户借贷需求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3.2 正规金融渠道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3.3 非正规金融渠道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陕西省千阳县农户借贷行为案例分析 |
6.1 千阳县农户借贷基本状况 |
6.1.1 信用社开展农户贷款的总体情况 |
6.1.2 农户借贷的基本特征 |
6.2 农信社借贷与亲友借贷对比分析 |
6.3 影响农户从信用社贷款的因素分析 |
6.3.1 农户从信用社贷款情况的统计分析 |
6.3.2 影响农户从信用社贷款的不利因素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陕西省农户借贷供求失衡分析 |
7.1 陕西省农户借贷供需现状 |
7.1.1 农户多元化的信贷需求 |
7.1.2 相对单一的金融供给 |
7.2 农户信贷供需失衡的原因 |
7.2.1 金融机构原因 |
7.2.2 农户方面原因 |
7.3 陕西省农户借贷供求均衡的途径选择 |
7.3.1 选择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农村借贷市场混合成长模式 |
7.3.2 加强合作制金融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基础地位 |
7.3.3 以农户借贷需求为导向改善农村金融供给 |
7.4 小结 |
第八章 促进农户借贷行为合理化的政策建议与对策 |
8.1 加速机构多元化进程,构建符合农户借贷特征的农村金融体系 |
8.1.1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发挥农户融资主力军的作用 |
8.1.2 拓宽农业发展银行的支农领域 |
8.1.3 发挥农业银行支持县域经济的优势作用 |
8.1.4 促使邮政储蓄银行农村资金回流 |
8.1.5 积极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体系 |
8.2 建立农户信贷风险分散机制 |
8.2.1 建立农产品期货市场 |
8.2.2 发展农业保险市场 |
8.2.3 扩大农户借贷抵押品范围 |
8.2.4 建立完善农村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
8.2.5 建立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 |
8.2.6 建立农村金融机构退出机制 |
8.3 以农户借贷需求为导向,创新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产品 |
8.3.1 创新金融产品 |
8.3.2 创新农村信贷管理机制 |
8.4 以促进农户借贷行为合理化为目标,加强政府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有效干预 |
8.4.1 对提供农村金融服务实施优惠政策 |
8.4.2 政府应设法让农户提高收入和积累财富 |
8.4.3 培养农户金融意识,增加农户信货可得能力 |
8.4.4 探索建立农村社区再投资制度 |
8.4.5 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
第九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农村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基于江苏省农户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标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标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文章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文章框架 |
1.5 可能的创新、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说明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存在的不足 |
1.5.3 进一步研究的说明 |
2. 理论回顾与评述 |
2.1 金融发展理论 |
2.1.1 金融抑制论与金融约束论 |
2.1.2 金融深化论 |
2.2 金融中介理论 |
2.2.1 关于现代金融中介理论核心问题的探讨 |
2.2.2 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
2.3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2.3.1 农业补贴信贷理论 |
2.3.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
2.3.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2.3.4 局部知识理论 |
2.4 政府在农村金融中的角色定位 |
2.4.1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2.4.2 对于农村金融中政府介入的争论与评价 |
2.4.3 农村金融中的政府定位 |
2.5 本章小结 |
3. 境外农村金融发展的实践与经验借鉴 |
3.1 发达国家的农村金融发展概况 |
3.1.1 美国的农村金融体系 |
3.1.2 法国的农村金融体系 |
3.1.3 德国的农村金融体系 |
3.1.4 日本的农村金融体系 |
3.2 发展中国家(地区)农村金融的实践探索 |
3.2.1 印度的农村金融体系 |
3.2.2 孟加拉的乡村银行模式 |
3.2.3 台湾地区的农村金融体系 |
3.2.4 菲律宾的农村金融 |
3.3 境外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
3.3.1 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
3.3.2 发展中国家的经验与教训 |
3.4 本章小结 |
4. 二元经济宏观背景下的农村金融 |
4.1 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 |
4.1.1 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变 |
4.1.2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负面影响 |
4.2 二元经济下被压抑的农村金融 |
4.2.1 利率政策 |
4.2.2 金融制度 |
4.2.3 金融结构 |
4.3 农村金融市场的特征 |
4.3.1 市场内在结构的“双重不平衡” |
4.3.2 金融供给和需求的“双重不足” |
4.3.3 市场发育和制度规范的“双重缺失” |
4.4 以金融支持实现二元经济的调整与演进 |
4.5 本章小结 |
5. 对江苏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
5.1 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检验 |
5.1.1 指标设计 |
5.1.2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
5.1.3 结果 |
5.2 农村金融发展对其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
5.3 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灰色相关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江苏省农村农户金融需求分析 |
6.1 被调查农户收支状况分析 |
6.1.1 农户的基本情况 |
6.1.2 农户的收入特征 |
6.1.3 农户的支出特征 |
6.2 农户金融需求特征分析 |
6.2.1 农户金融需求具有鲜明的层次性 |
6.2.2 农户金融需求的地区差异显着 |
6.2.3 正规金融信贷供给与农户借贷需求的错位 |
6.2.4 民间借贷在农户金融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 |
6.2.5 农户对正规金融服务认可度不高 |
6.2.6 农户金融资产需求结构失衡 |
6.3 基本结论 |
7. 江苏省农村金融供给现状与问题分析 |
7.1 农村金融机构中唯一的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 |
7.1.1 现状 |
7.1.2 取得的成绩案例 |
7.1.3 江苏农业发展银行存在的问题 |
7.2 农村金融市场供应的主力军-农信社 |
7.2.1 江苏省农信社改革发展的过程与现状 |
7.2.2 农信社经营困局 |
7.3 农村金融中的新型机构 |
7.3.1 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基本背景 |
7.3.2 村镇银行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
7.3.3 小额贷款公司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
7.3.4 农村互助资金组织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
7.4 本章小结 |
8. 基本结论与对策建议 |
8.1 基本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2.1 结合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与江苏农户需求的特征选择政府介入的基本路径 |
8.2.2 为农村金融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
8.2.3 构建政策性-合作性-商业性“三位一体”的农村金融基本格局 |
参考文献 |
附录1.江苏省农户借贷行为调查问卷 |
附录2.农信社的信贷资源配置决策的基本模型 |
附录3.2010 年农村金融大事记 |
附录4.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发展历程 |
附录5.江苏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大事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科研情况 |
致谢 |
(7)基于金融功能观视角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标、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目标 |
1.3.2 研究的方法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研究对象、内容与可能的创新 |
1.4.1 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
1.4.2 本论文可能创新 |
2 基础理论、概念与国外经验 |
2.1 市场失灵、国家干预与混合经济理论 |
2.1.1 市场失灵理论 |
2.1.2 国家干预理论 |
2.1.3 政府失灵理论 |
2.1.4 混合经济理论 |
2.2 金融功能观和金融机构观理论 |
2.2.1 金融功能观 |
2.2.2 金融机构观 |
2.2.3 金融功能观与金融机构观的比较 |
2.3 分工、租值耗散与交易费用理论 |
2.3.1 分工理论 |
2.3.2 农村金融市场的分工 |
2.3.3 租值耗散与交易费用理论 |
2.4 制度创新与网络理论 |
2.4.1 制度创新理论 |
2.4.2 金融制度创新理论 |
2.4.3 网络理论 |
2.5 农业政策性银行及其体制的概念 |
2.5.1 农业政策性银行与农业政策性贷款的概念 |
2.5.2 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的概念 |
2.6 国外农业政策性银行功能与体制的经验 |
2.6.1 国外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功能完善 |
2.6.2 国外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体制健全 |
3 政策目标、农村金融环境与农发行体制 |
3.1 "三农"政策目标 |
3.1.1 粮食安全目标 |
3.1.2 农业政策目标 |
3.1.3 农民增收目标 |
3.1.4 建设新农村目标 |
3.1.5 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
3.2 农村金融外部环境 |
3.2.1 农村金融的政策要求 |
3.2.2 农村金融机构的分工 |
3.2.3 农村金融的功能 |
3.2.4 农村金融体制 |
3.3 农发行计划化体制及功能演化 |
3.3.1 农发行多领域计划体制及功能演化(1994—1997) |
3.3.2 农发行单领域计划体制及功能演化(1998—2004) |
3.4 农发行市场化体制及功能演化 |
3.4.1 农发行市场化体制改革(2004- ) |
3.4.2 农发行市场化体制的经营状况 |
3.4.3 农发行市场化体制的功能演化 |
3.4.4 农发行市场化体制的经营业绩与缺陷 |
3.4.5 农发行市场化的体制分析 |
3.4.6 农发行市场化体制的错位 |
3.5 农发行体制的功能缺陷分析 |
3.5.1 计划化体制功能缺陷分析 |
3.5.2 市场化体制功能缺陷分析 |
3.5.3 农发行市场化体制缺陷分析 |
3.5.4 农发行机构的缺陷分析 |
3.6 市场化体制缺陷的典型调查 |
3.6.1 农发行市场化体制弊端多方面的调查 |
3.6.2 农业政策性银行政策性信贷业务问卷调查 |
3.6.3 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弊端引致体制创新要求 |
4 农业政策性银行功能与体制创新目标模式 |
4.1 外部环境对农业政策性银行功能和体制的需求 |
4.1.1 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主要功能 |
4.1.2 政策目标提出完善农业政策性银行功能需求 |
4.1.3 农村金融外部环境提出政策性银行功能需求 |
4.1.4 农发行适宜承担农业政策性银行功能 |
4.1.5 政策性银行功能缺失提出农发行体制创新要求 |
4.1.6 农发行体制错位引发体制创新需求 |
4.1.7 政策目标与外部环境冲突引发农发行体制创新需求 |
4.2 目标模式设计:计划结合市场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 |
4.2.1 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的必要性 |
4.2.2 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划分为5种模式 |
4.2.3 目标模式:计划结合市场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 |
4.2.4 体制创新目标的理论分析 |
4.3 中国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目标的任务 |
4.3.1 弥补农村金融市场失灵 |
4.3.2 保证农产品供应和生态安全 |
4.3.3 提高就业、维护社会公平稳定 |
4.3.4 满足城乡居民小康生活水平 |
4.3.5 风险可控和可持续发展 |
4.3.6 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最大化 |
4.4 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目标的立论依据 |
4.4.1 体制目标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
4.4.2 体制目标是政府农业政策的需要 |
4.4.3 体制目标是金融改革的需要 |
4.4.4 我国更需要计划结合市场的农发行 |
4.5 农发行创新能力案例分析一以开拓农业小企业贷款为例 |
4.5.1 选择农业小企业贷款作为案例分析对象的原因 |
4.5.2 农发行农业小企业贷款业务概况 |
4.5.3 农发行创新能力体现—农业小企业贷款案例介绍 |
4.5.4 农发行创新能力分析—农业小企业贷款案例分析 |
4.5.5 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
5 实现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目标的制约因素分析 |
5.1 实现体制创新的内部制约因素 |
5.1.1 确定内部制约因素的准则层一级指标 |
5.1.2 确定内部制约因素的指标层二级指标 |
5.2 实现体制创新的外部制约因素 |
5.2.1 确定外部制约因素的准则层一级指标 |
5.2.2 确定外部制约因素的指标层二级指标 |
5.3 实现体制创新制约因素的重要性排序 |
5.3.1 对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问卷调查 |
5.3.2 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计算 |
5.3.3 准则层指标的计算 |
5.3.4 二级指标层指标的计算 |
5.3.5 体制创新制约因素一、二级指标的总排序 |
5.4 实现体制创新制约因素的总结分析 |
5.4.1 实现体制创新一级制约因素总结分析 |
5.4.2 实现体制创新主要二级制约因素总结分析 |
5.4.3 实现体制创新次要二级制约因素总结分析 |
6 实现中国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目标的路径设计 |
6.1 农业政策性银行的战略创新 |
6.1.1 保证"粮食安全"、主要农产品供应和"生态安全" |
6.1.2 农发行转型为计划结合市场的农业政策性银行 |
6.1.3 农发行转变为多功能的农业政策性银行 |
6.1.4 从依赖国家财政补贴转变为依赖风险控制 |
6.1.5 从扶持城市发展改变为扶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
6.1.6 从保本微利和盈利目标转变为综合效益最大化 |
6.2 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边界创新 |
6.2.1 农业政策性贷款的理论边界 |
6.2.2 农业政策性贷款的规模边界 |
6.2.3 农业政策性贷款的业务边界 |
6.2.4 农业商业性贷款的业务边界 |
6.3 农业政策性银行功能的拓展 |
6.3.1 扶持功能的拓展 |
6.3.2 逆向选择功能的拓展 |
6.3.3 诱导功能的拓展 |
6.3.4 辅助功能的拓展 |
6.3.5 服务功能的拓展 |
6.4 农业政策性银行组织体系创新 |
6.4.1 复合机构组织体系的完善 |
6.4.2 农发行内部应分工为两部门管理模式 |
6.4.3 农发行责权利重心下移至分支行 |
6.5 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制度创新 |
6.5.1 经营制度创新 |
6.5.2 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 |
6.5.3 内部监督考核体制的完善 |
6.5.4 农业政策性银行法制创新 |
6.6 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风险防范体制创新 |
6.6.1 信贷风险防范体制创新的必要性 |
6.6.2 信贷风险防范体制的完善 |
6.6.3 抵押担保体制创新的路径设计 |
6.6.4 信贷风险防范制度的创新 |
6.6.5 完善征信系统功能 |
7 实现中国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目标的配套措施 |
7.1 加强农业政策与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的配合 |
7.1.1 农业政策与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配合的必要性 |
7.1.2 农业政策要促进农村生产要素的有效结合 |
7.1.3 农业政策与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配合的措施 |
7.2 建立农村信用担保体系 |
7.2.1 建立为农村信用提供担保服务的担保机构 |
7.2.2 建立企业互助担保基金 |
7.2.3 诱导企业间组织联合担保体系 |
7.3 完善农村信用环境 |
7.3.1 加强社会的信用教育 |
7.3.2 完善农村信用环境提升信用价值 |
7.3.3 运用信用激励机制提升信用价值 |
7.3.4 完善农村法制建设 |
7.4 完善农业政策性贷款风险基金补偿机制 |
7.5 理顺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外部关系 |
7.5.1 农业政策性银行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
7.5.2 农业政策性银行与政府财政部门的关系 |
7.5.3 农业政策性银行与客户的关系 |
7.5.4 农业政策性银行与代理行社的关系 |
7.5.5 农业政策性银行与银监会的关系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新疆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本文对小额信贷内涵的理解和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1 本文对小额信贷内涵的理解 |
1.3.2 本文对小额信贷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 小额信贷研究综述及相关理论依据 |
1.4.1 小额信贷研究综述 |
1.4.2 小额信贷相关理论依据 |
1.5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的主要方法、研究特色与不足 |
1.6.1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6.2 研究特色 |
1.6.3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国内外小额信贷发展实践及启示 |
2.1 小额信贷发展概况 |
2.1.1 小额信贷的含义 |
2.1.2 小额信贷起源及发展 |
2.1.3 小额信贷基本模式比较 |
2.2 国外小额信贷的发展 |
2.2.1 国外典型国家的小额信贷实践 |
2.2.2 国外小额信贷的发展趋势 |
2.3 中国小额信贷的发展 |
2.3.1 中国小额信贷发展的背景 |
2.3.2 中国小额信贷发展阶段及分类 |
2.3.3 中国小额信贷的发展实践 |
2.3.4 中国小额信贷发展的主要特点 |
2.4 国内外小额信贷比较及经验启示 |
2.4.1 国内外小额信贷发展比较 |
2.4.2 小额信贷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
第三章 新疆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背景 |
3.1 新疆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农村经济背景 |
3.1.1 新疆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
3.1.2 新疆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1.3 小额信贷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 |
3.2 新疆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农村金融背景 |
3.2.1 新疆农村金融概况 |
3.2.2 新疆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2.3 小额信贷在农村金融中的作用 |
3.3 新疆农村小额信贷发展概况 |
3.3.1 新疆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相关主体 |
3.3.2 新疆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规模与结构 |
3.3.3 新疆农村小额信贷发展存在的问题 |
3.4 小结 |
第四章 新疆农村小额信贷供需分析 |
4.1 新疆农村小额信贷需求分析 |
4.1.1 小额信贷需求主体界定 |
4.1.2 农户信贷需求层次 |
4.1.3 样本农户经济特征分析 |
4.1.4 农户信贷需求特征及满足途径分析 |
4.1.5 农户小额信贷需求面临的问题 |
4.1.6 小结 |
4.2 新疆农村小额信贷供给分析 |
4.2.1 小额信贷供给主体界定 |
4.2.2 小额信贷供给主体分类及特征 |
4.2.3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供给分析 |
4.2.4 财政扶贫贴息小额信贷供给分析 |
4.2.5 非政府小额信贷供给分析 |
4.2.6 创新型小额信贷供给分析——呼图壁模式 |
4.2.7 农信社小额信贷供给优势分析 |
4.2.8 小结 |
4.3 新疆农村小额信贷供需均衡分析 |
4.3.1 新疆农村小额信贷供需均衡的含义与表现 |
4.3.2 新疆农村小额信贷供求失衡分析 |
4.3.3 小结 |
第五章 新疆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发展实证分析 |
5.1 SW 县农信社小额信贷实证分析 |
5.1.1 县域自然及经济特征 |
5.1.2 县域金融结构分析 |
5.1.3 县农信社存贷款缺口分析 |
5.1.4 县农信社的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的影响分析 |
5.1.5 县小额信贷利率执行情况分析 |
5.1.6 县农信社小额信贷规模分析与质量评价 |
5.2 NM 县农信社小额信贷实证分析 |
5.2.1 县域自然及经济特征 |
5.2.2 县域金融结构分析 |
5.2.3 县农信社存贷款缺口分析 |
5.2.4 县农信社的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的影响分析 |
5.2.5 县农信社小额信贷利率执行情况分析 |
5.2.6 县农信社小额信贷规模分析与质量评价 |
5.3 农信社小额信贷与农户收入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5.3.1 模型的构建与数据说明 |
5.3.2 参数估计及模型检验 |
5.3.3 结论 |
5.4 新疆农信社小额信贷发展整体评述 |
5.4.1 农信社小额信贷发展存在区域差异 |
5.4.2 农信社小额信贷发展是多方利益的共同追求 |
第六章 新疆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制约因素 |
6.1 农信社小额信贷发展的制约因素 |
6.1.1 内部制约因素 |
6.1.2 外部制约因素 |
6.2 财政扶贫贴息小额信贷发展的制约因素 |
6.2.1 财政扶贫贴息小额信贷制约因素机理 |
6.2.2 财政扶贫贴息小额信贷制约因素 |
6.3 非政府小额信贷发展的制约因素 |
6.3.1 非政府小额信贷所有权制约 |
6.3.2 小额信贷业务合法性制约 |
6.3.3 小额信贷可持续性发展制约 |
6.3.4 小额信贷业务人员素质和管理制约 |
6.3.5 小额信贷监管缺失制约 |
6.4 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其他制约因素 |
6.4.1 竞争性小额信贷供给缺乏 |
6.4.2 小额信贷风险缓冲机制尚待完善 |
第七章 新疆农村小额信贷发展思路及对策 |
7.1 新疆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总体思路及远景展望 |
7.1.1 新疆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总体思路 |
7.1.2 新疆农村小额信贷发展远景展望 |
7.2 完善新疆农村小额信贷运行机制 |
7.2.1 完善新疆农村制度主义小额信贷运行机制 |
7.2.2 完善新疆农村福利主义小额信贷运行机制 |
7.3 建立健全新疆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小额信贷风险控制机制 |
7.3.1 创建新疆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小额信贷风险预警机制 |
7.3.2 构建新疆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小额信贷危机缓冲机制 |
7.3.3 建立新疆农村正规小额信贷机构退出机制 |
7.3.4 健全新疆农业风险补偿机制 |
7.4 完善新疆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管理体制 |
7.4.1 提高信贷人员素质 |
7.4.2 完善农户小额信贷质量评价方法 |
7.4.3 完善贷后管理及信贷总体风险评价 |
7.4.4 改进小额信贷信息管理 |
7.4.5 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管理 |
7.5 有效管理非政府小额信贷和商业性小额信贷 |
7.5.1 严格管理非政府小额信贷 |
7.5.2 合理控制商业性小额信贷机构发展 |
7.6 完善新疆农村扶贫贴息贷款制度 |
7.6.1 确定农村信用社作为扶贫贴息贷款的发放机构 |
7.6.2 改革贴息方式 |
7.6.3 地方政府协同配合,为扶贫贴息贷款创造外部条件 |
7.6.4 对扶贫贴息贷款制度进行适当调整,巩固贷款成果 |
7.6.5 充分重视和发挥财政扶贫贴息贷款的社会效益 |
7.7 加强地方政府在新疆农村小额信贷中的作用 |
7.7.1 地方政府在推动新疆农村小额信贷发展中的定位 |
7.7.2 地方政府在推动新疆农村小额信贷发展中的措施 |
7.8 强化新疆农村金融体系的功能建设 |
7.8.1 加强对新疆农村小额信贷发放主体的监管 |
7.8.2 明确和严格履行各类银行支农责任 |
7.8.3 邮政储蓄银行尽快开展资产业务,形成新疆农村金融市场适度竞争格局 |
第八章 基本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我国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政府农业投资的依据 |
1.2.2 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模式 |
1.2.3 政府农业投资方式改革的方向 |
1.2.4 政府农业投资绩效评价 |
1.2.5 政府农业投资的监督与管理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概念及范畴界定 |
1.4.1 政府农业投资 |
1.4.2 市场化运作 |
1.4.3 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 |
1.5 研究思路、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1.5.1 思路与结构 |
1.5.2 研究方法 |
1.6 数据来源与说明 |
1.7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7.1 可能的创新 |
1.7.2 不足 |
2. 理论简述 |
2.1 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的相关理论 |
2.2 公共财政理论 |
2.3 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的整合 |
2.4 农业信贷担保理论 |
3. 我国政府农业投资方式的回顾与展望 |
3.1 我国政府农业投资方式的回顾 |
3.1.1 高度集中的政府农业投资体制:1953~1978 |
3.1.2 政府农业投资体制改革的尝试与展开:1979~1992 |
3.1.3 政府农业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化:1993~2006 |
3.2 传统政府农业投资方式的弊端 |
3.2.1 决策不科学,投资效率不高 |
3.2.2 资金投入分散,支农投资运行成本高,投资效益差 |
3.2.3 投资方式单一,财政投资导向作用效果不明显 |
3.2.4 支农资金追踪监管反馈差,农业投入实际到位率低 |
3.4 我国政府农业投资方式改革的时代背景 |
3.4.1 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 |
3.4.2 政府对农业投入更加重视 |
3.4.3 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深化 |
3.4.4 当前政府农业投入的现实困境 |
3.5 市场化:我国政府农业投资方式改革的基本方向 |
3.5.1 符合改革的主流观点 |
3.5.2 制度变迁的必然选择 |
3.5.3 实践探索的经验积累 |
3.5.4 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 |
4. 政府农业投资的市场化运作模式 |
4.1 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主要模式 |
4.1.1 法国通过竞争机制来选择发放贴息贷款的代理机构 |
4.1.2 美国政府通过政策性公司来实施农业投资 |
4.1.3 以色列政府通过犹太人基金会进行农业投资 |
4.1.4 日本政府通过以农林渔业金融公库为主的“制度金融”间接投资农业 |
4.1.5 澳大利亚政府通过农业研究开发公司支持农业科技开发 |
4.2 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4.3 国内先进地区的模式 |
4.3.1 北京“银农合作”模式 |
4.3.2 四川资阳“六方合作”模式 |
4.4 成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案例分析 |
4.4.1 运作模式 |
4.4.2 运作效果 |
4.4.3 成都市大邑县标准化蘑菇房建设项目案例分析 |
4.5 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的优势小结 |
4.6 我国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存在的问题 |
5.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10)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问题研究 ——以农业发展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涵义和理论边界 |
1.2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逻辑思路、结构安排 |
1.6 本文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2 相关理论 |
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 经济起飞理论 |
2.3 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 |
2.4 农村金融理论 |
2.5 博弈论及神经经济学的新研究成果 |
3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历史沿革 |
3.1 建国以前的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
3.2 建国后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历史回顾 |
3.3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历史回顾 |
4 现有问题和成因分析 |
4.1 中国农村资金短缺,金融抑制问题严重 |
4.2 农业政策性金融存在的问题 |
4.3 问题的成因分析 |
5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国际比较 |
5.1 发达国家的农业政策性金融 |
5.2 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政策性金融 |
5.3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总体比较 |
5.4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
6 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发展的设想 |
6.1 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特征及金融需求 |
6.2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作用领域 |
6.3 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发展的原则 |
6.4 构建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 |
6.5 农发行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 |
6.6 农发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 |
6.7 区域化信贷政策 |
6.8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内部综合改革 |
7 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保障机制 |
7.1 建立长期、稳定的融资和补偿机制 |
7.2 资金补偿中的博弈问题 |
7.3 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法律地位和保障 |
7.4 探索农业政策性金融监管新模式 |
7.5 加强外部环境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课题情况 |
四、不应把支农再贷款当作“委托贷款”(论文参考文献)
- [1]赤峰市村镇银行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研究[D]. 郑少辰. 内蒙古财经大学, 2019(03)
- [2]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 李瑞雪. 西南政法大学, 2016(10)
- [3]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历程及改革思路[D]. 金运. 吉林大学, 2015(08)
- [4]宁夏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机制创新研究[D]. 石健.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2)
- [5]陕西省农户借贷行为研究[D]. 牛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12)
- [6]农村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基于江苏省农户的调查分析[D]. 江美芳. 苏州大学, 2011(06)
- [7]基于金融功能观视角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研究[D]. 游栋明. 福建农林大学, 2010(01)
- [8]新疆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研究[D]. 杨红丽. 新疆农业大学, 2009(01)
- [9]我国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研究[D]. 阮成. 西南财经大学, 2009(03)
- [10]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问题研究 ——以农业发展银行为例[D]. 段玉华. 山东农业大学,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