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硅酸制备方法对PASC质量影响的研究

聚硅酸制备方法对PASC质量影响的研究

一、聚硅酸制备方法对PASC品质影响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晶[1](2017)在《聚硅酸铝铁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目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水体污染问题,且在排放的污水中有一部分未达到处理标准含有一定量的污染物,使得受纳水体受到污染,进一步加重了我国的水体污染问题。混凝过程是水污染控制和水净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单元操作。混凝过程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化学药剂使水中的稳定的微小污染物进入脱稳状态,凝聚成絮体,加速沉降以便于分离,而混凝过程所使用的絮凝剂又是整个混凝过程的重中之重,对混凝效果起着关键影响。本文以工业水玻璃、硫酸铝、硫酸铁、浓硫酸以及NaOH为原料,利用共聚法制备聚硅酸铝铁絮凝剂(PSAF),考察了Al/Fe/Si摩尔比、熟化时间、碱化度以及水样pH等因素对PSAF絮凝性能的影响。红外光谱和XRD的测试结果表明聚硅酸铝铁中聚硅酸与Al(III)、Fe(III)以及铝铁的水解产物之间存在一定的络合作用,这种络合作用受Al/Fe/Si摩尔比和产品碱化度的影响较大;利用Ferron逐时络合比色对PSAF中Al3+、Fe3+离子的聚合特点进行探究,并且络合比色的结果表明PSAF中Al(III)、Fe(III)不同水解形态的分布情况受碱化度和熟化时间的影响较大。通过pH驰豫试验了解PSAF絮凝剂中Al3+、Fe3+离子的水解-聚合-沉淀过程,对这一过程中生成的不同形态、不同聚合度的产物进行研究。实验过程中以自制模拟水样和大庆某水源地水作为实验对象,进行絮凝实验,以探究不同制备参数对聚硅酸铝铁的絮凝性能的影响。与PASS、PAC、PSF这三种常规絮凝剂的絮凝效果进行对比,发现PSAF絮凝剂对水中的浊度、色度、CODMn、UV254等均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且对水体pH的适应范围较广。对聚硅酸铝铁的絮凝机理进行分析,认为聚硅酸铝铁絮凝剂主要是通过吸附架桥以及吸附电中和能力对水中胶体粒子进行絮凝,实现对水体的净化作用。

韩雪[2](2015)在《新型聚硅酸金属盐—壳聚糖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壳聚糖、硫酸锌、硫酸镁、硅酸钠、硫酸铝等为主要原料,制备了2种絮凝剂。分别为聚硅酸铝锌-壳聚糖(Poly silicate-sulfatealunminum-zinc-chitosan,简称PSAZ-CTS)絮凝剂,另一种为聚硅酸铝镁-壳聚糖(Poly silicate-sulfate alunminum magnesium-chitosan,简称PSAM-CTS)絮凝剂。文章探究了M/Si摩尔比、Al/Zn(或Mg)摩尔比、M/CTS质量比、反应温度、反应pH、熟化时间、絮凝条件等因素对2种絮凝性能的影响。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研究聚硅酸、壳聚糖、金属离子三者化学键合情况,X-射线衍射分析了聚硅酸、壳聚糖、金属离子水解产物三者之间的作用情况,用扫描电镜观察2种絮凝剂的微观形貌。最后对PSAZ-CTS絮凝剂及PSAM-CTS絮凝剂的经济及社会效益进行分析。实验结果分析表明:M/Si摩尔比、Al/Zn(或Mg)摩尔比、M/CTS质量比、反应温度、反应pH、熟化时间、絮凝条件等因素对2种絮凝剂的絮凝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对于PSAZ-CTS絮凝剂:当M/Si=1/1、Al/Zn=5/1、M/CTS=4、反应温度为40℃、反应pH为1.4、熟化时间为1d时,PSAZ-CTS絮凝剂对松花江江水的处理效果最佳,浊度及色度去除率为97.19%、96.08%。对于PSAM-CTS絮凝剂:当M/Si=0.8/1、Al/Zn=10/1、M/CTS=8、反应温度为60℃、反应pH为1.32、熟化时间为1d时,PSAM-CTS絮凝剂对松花江江水的处理效果最佳,浊度及色度去除率为96.62%、95.63%。絮凝实验结果表明两种絮凝剂投加量少(1mL/500mL),能够适应较宽的pH(7-9)范围,对于低温污水处理效果也比较好,浊度去除率能够达到97%左右,色度去除率能够达到90%左右。PSAZ-CTS絮凝剂及PSAM-CTS絮凝剂的红外谱图上均出现了壳聚糖及聚硅酸与金属离子键合的特征峰,证明壳聚糖和聚硅酸经过反应与金属离子链接在一起。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聚硅酸、壳聚糖及金属离子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无定型的聚合物。扫描电镜表明2种絮凝剂呈现空间立体结构,利于桥架和网捕水中的胶体粒子。经过分析,PSAZ-CTS絮凝剂及PSAM-CTS絮凝剂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很大,具有广阔的前景。

陈燕[3](2014)在《共价键型有机硅铝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其混凝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混凝沉淀技术是饮用水处理以及废水处理常用的单元操作,其效果主要是取决于所使用混凝剂的种类和性能。无机-有机复合型高分子絮凝剂兼具有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二者的优点,可以提高絮凝效果,并降低处理成本,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去除某些新兴特殊污染物。因此絮凝剂研发的一个新的热点是将有机组分和无机组分用共价键的形式组合为复合型的高分子。论文采用了3-三乙氧基硅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以及氯化铝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共价键型高分子絮凝剂。通过向硅铝絮凝剂中引入特定的强碱性离子交换基团,使得絮凝剂在混凝过程中不但可以去除水中憎水性的大分子物质,还可以去除小分子的溶解性物质双氯芬酸和水杨酸。应用多种现代分析方法包括红外光谱、透射电镜、zeta电位测定等,系统地研究了共价键型有机硅铝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参数包括碱化度、Si/Al摩尔比等。对于絮凝剂的结构形态及荷电特征的影响,并对絮凝剂除浊脱色性能进行了验证,最后研究了共价键型有机硅铝复合絮凝剂对双氯芬酸和水杨酸的混凝去除效果。以3-三乙氧基硅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做为硅源的共价键型有机硅铝复合絮凝剂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当总铝浓度(AlT)是0.2mol/L时,该共价键型复合高分子絮凝剂能够在Si/Al摩尔比为0.6、B值为2.5时仍然保持稳定。和常规的硅铝系复合絮凝剂相比,这类共价键型复合高分子絮凝剂能够保持稳定的Si/Al摩尔比上限以及B值上限有了大幅提高。另外由红外光谱可知,制备出的新型絮凝剂中的有机组分和无机组分是通过共价键结合的,并且强碱性离子交换基团是通过此共价键嫁接于絮凝剂中的。对共价键型有机硅铝复合絮凝剂物化特性的评价结果表明,制得的共价键型有机硅铝复合絮凝剂均为酸性,其本身pH值随着Si/Al摩尔比和B值的增大而升高;该絮凝剂的zeta电位随Si/Al摩尔比增大而逐渐升高,随着B值的增大而逐渐降低。由透射电镜结果可知,当B值为2的共价键型有机硅铝复合絮凝剂聚集体较较容易形成网状的密实结构,当B值为2.5的共价键型有机硅铝复合絮凝剂中存在一些游离的聚合体,其聚合体尺度通常在几十到几百纳米之间。共价键型有机硅铝复合絮凝剂对于常规污染物质的絮凝性能十分优异,可高效去除水中的浊度和色度。B值和Si/Al摩尔比对该新型絮凝剂的混凝效果都有着明显的影响。共价键型有机硅铝复合絮凝剂可以高效去除水中的药品及个人护理品(PPCPs)代表物,而常规絮凝剂对于这类物质几乎不能去除。该新型絮凝剂对与双氯芬酸的去除效果是随着Si/Al摩尔比及B值的增大而增大,去除效果基本不受体系pH影响。当双氯芬酸配水浓度接近环境浓度时,该新型絮凝剂仍有很好的去除效果,这表明该絮凝剂将在未来的水处理领域能发挥应用作用。

高璠[4](2013)在《聚硅硫酸铝锌絮凝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絮凝剂是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必要材料之一。目前,国内外采用的无机絮凝剂主要是传统铝、铁盐絮凝剂,存在絮凝效率偏低等问题。本文以硅酸钠、硫酸铝和硫酸锌为原料,在常温常压下,制备出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硅硫酸铝锌(PAZSS),并对其性能、絮凝机理及实际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探讨聚硅硫酸铝锌(PAZSS)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对硅酸钠溶液浓度、Zn/Al摩尔比、(Al+Zn)/Si摩尔比等因素对PAZSS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并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PAZSS的最佳制备条件:硅酸钠浓度为0.4mol/L;硅酸聚合初始pH值为4.0;聚合时间为30min;(Al+Zn)/Si=1:1;Zn/Al=1:1;熟化时间为24h。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对PAZSS中铝离子、锌离子及水解配合铝离子、水解配合锌离子等与聚硅酸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引入的铝盐、锌盐与聚硅酸发生了一定化学作用,形成了无定形的聚合物。光电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PAZSS絮凝剂的形貌结构进行分析表明,不同的实验方法对絮凝剂的形貌结构有较大的影响,PAZSS聚集体呈规律的长链枝杈状形貌,表面呈紧凑的片层聚集形态,说明PAZSS聚合物分子结构紧密,生成链网状结构,非常有利于絮凝效果的提高。考察聚硅硫酸铝锌(PAZSS)絮凝剂对印染废水、多晶硅切磨废水两种实际工业废水的处理效果,并与聚硅硫酸铝(PASS)、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絮凝剂的絮凝效果进行对比。应用于印染废水时,PAZSS的最佳色度去除率为90.3%,CODCr的去除率为88.3%;应用于多晶硅磨面废水时,在最佳投加量下PAZSS去浊率达到99.7%,CODCr的去除率达到85.7%。其絮凝效果优于PASS絮凝剂和传统絮凝剂PAC、PFS。

舒坦[5](2012)在《聚硅酸铝铁混凝处理微污染含藻水试验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采用共聚法制备聚硅酸铝铁(PSAF)混凝剂,分别采用实验室配水和实际水源水进行混凝实验研究,进行常规混凝剂和PSAF混凝剂对比试验研究,探究多种影响因素对PSAF混凝剂混凝效果的影响,采用Al-Fe-Ferron显色反应进行PSAF混凝剂中金属离子形态定性定量分析,采用Si-Mo显示反应对Si形态进行表征,通过碱滴定实验和pH弛豫实验侧面反应PSAF混凝剂中金属离子的水解-聚合-沉淀状态。本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方面研究。聚硅酸金属盐混凝剂的制备主要包括聚硅酸的制备和液态PSAF、聚硅酸铁(PSF)、聚硅酸铝(PASS)混凝剂的制备;通过对三种聚硅酸金属盐混凝剂影响因素分析,进行混凝剂对比试验,比较混凝剂的优劣;通过激光粒度仪进行四种混凝剂絮体生长和絮体破碎再生长实验研究,间接反映混凝剂在除藻方面的优劣。经比较分析PSAF混凝剂在混凝性能上要优于PASS、PSF、PAC混凝剂。进一步对PSAF混凝剂进行pH、熟化时间、金属离子比例、硅酸和金属离子比例等影响因素分析。采用Al-Fe-Ferron络合显色反应对PSAF混凝剂中金属离子进行形态的定性定量研究,探究PSAF混凝剂中金属离子的物理化学变化和聚合特点,采用Si-Mo显色反应探究PSAF混凝剂中Si的形态以及其随着熟化时间的延长所发生的变化。采用连续碱滴定实验观察金属离子的水解-聚合-沉淀反应,研究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多种形态和多种聚合度的中间产物。经研究表明PSAF混凝剂中Si和金属离子不是简单的组合而是发生了共聚反应生成了大量的低聚合度、中等聚合度和高聚合度的物质,这些不同聚合度的物质在混凝过程中充分发挥聚合优势增强电性中和、吸附架桥能力。针对大庆某水源微污染含藻水进行混凝剂对比试验研究,得出在取得相似的处理效果时PSAF混凝剂投加量为0.38mmol/L而PASS、PSF和PAC投加量分别为0.56mmol/L、1.02mmol/L、0.60mmol/L,当PSAF混凝剂投加量为0.38mmol/L时藻和浊度去除率方面能够到达95.87%和93.45%,在UV254、氨氮、正磷酸盐、CODMn去除率方面分别能够达到49.56%、37.56%、78.00%、78.83%为后续水处理设备减轻很大负担.因此经研究表明PSAF混凝剂是针对大庆微污染含藻水源水处理的安全、高效,有很好发展前景的一种混凝药剂。

方月梅,刘子国,赵旭德[6](2010)在《含硼聚硅铝的形貌结构研究》文中提出向聚硅酸中引入Al3+、B,制得稳定性更好的高效絮凝剂含硼聚硅铝(PASB)。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了PASB的形貌,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研究了其中B、铝离子及其水解产物与聚硅酸的相互作用情况,并对其电学特征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B、铝离子及其水解产物和聚硅酸等多种组分之间有相互作用,形成了尺度更大的聚集单元。PASB的这种特殊结构是其具有良好稳定性和混凝性能的根本原因。

陈颖,张亚文,孙雪,胡东升,彭炳乾[7](2009)在《复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在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近年来,受水处理工程需要的牵引,复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开发研制及应用研究受到格外的关注,取得了不少新成果。综述了复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制备工艺的改进及在水处理应用的研究进展,针对目前我国复合絮凝剂研发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张景香[8](2009)在《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硅酸铁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水处理过程中,絮凝作为一种有效的预处理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内外在絮凝剂研制和应用方面的发展十分迅速,总的发展方向是由低分子量到高分子量、由简单到复合。铝盐和铁盐类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是近年来使用比较广泛的絮凝剂,但其作为主流絮凝剂在使用中发现仍存在一些缺点。为了进一步改善其性能,人们对以铝盐和铁盐为基础的复合絮凝剂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将金属盐引入到聚硅酸所得药剂称为聚硅酸金属盐废水处理药剂,它兼有电中和与吸附架桥作用,是水处理领域中一类新型的、高效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本文研究了聚硅酸铁镁絮凝剂(Poly ferric magniesum silicate简称PFMS)的制备条件,并采用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其物化特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硅酸钠、硫酸铁、硫酸镁等为原料,采用复合共聚法,首次制备了PFMS研究了硅/金属摩尔比(Si/M)、硅含量(n SiO2)、铁/镁摩尔比(Fe/Mg)及碱用量(OH/M)等因素对絮凝剂性能及稳定性的影响;2.利用Fe-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研究了PFMS中铁的形态分布;3.利用红外光谱分析法和X-射线衍射法对聚硅酸与Mg(Ⅱ)、Fe(Ⅲ)及其水解产物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利用透射电境观察了PFMS的结构形态;4.以印染废水为处理对象,通过混凝搅拌试验,系统地分析了PFMS的絮凝性能,并与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及自制聚合硅酸铁(PFSS)等常规絮凝剂进行比较,考查了PFMS在去除色度、化学需氧量(CODCr)等方面的特点,探讨了PFMS的絮凝机理。通过上述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PFMS的絮凝及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絮凝剂的稳定性随n SiO2、Si/M比、Fe/Mg比以及OH/M比的降低而升高;絮凝性能随n SiO2的增加而提高,随碱用量的增加絮凝性能先增加后降低;Si/M比在0.5~2之间、Fe/Mg比在0.25~2之间时絮凝剂均保持较好的絮凝效果。2.Fe-Ferron逐时络合比色研究表明,OH/M比、Si/M比及熟化时间等对Fe(Ⅲ)的形态分布有较大的影响。PFMS中Fe(a)的量最多,亦即铁主要是以自由离子及单核羟基/硅酸基络合物形式存在,适当的OH/M比、Si/M比和熟化时间能提高硅铁多核羟基络合物的含量,降低单核羟基络合物的含量,从而提高电中和能力、吸附架桥能力及网捕卷扫作用。3.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表明,该絮凝剂并非简单的共混物,而是Fe3+、SO42-等与聚硅酸形成了无定形聚合物。4.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聚硅酸与铁及其水解产物之间存在一定的络合作用。5.扫描电镜研究表明,Fe3+、Mg2+的加入改变了聚硅酸的表面结构,且PFMS的表面结构受加碱量和Si/M摩尔比影响较大。6.对废水的脱色实验表明,总体上PFMS的脱色性能优于PFS、PFSS和PAC,对COD的去除效果也优于以上几种絮凝剂,且处理后废水的pH值均能达到出水pH(6~9)的要求。

张景香,陆金仁,单宝田[9](2009)在《聚硅酸铁盐复合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聚硅酸铁盐类絮凝剂是一种高效的复合型絮凝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对聚硅酸铁盐类絮凝剂的制备、应用、结构表征及混凝机理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评述,对聚硅酸铁盐絮凝剂的发展趋势也进行了展望。

曲达,衣守志,吴家全,吴燕[10](2008)在《聚硅酸氯化铝优化制备及降低纯碱生产中母液Ⅱ浊度的研究》文中认为采用复合法自制聚硅酸氯化铝(PASC)絮凝剂,并用其对纯碱生产中高浊度的母液Ⅱ(MⅡ)进行降浊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Si/Al保持合适的比例时,PASC对MⅡ降浊效果十分显着,可以解决由于MⅡ浊度高而带来的纯碱生产问题。

二、聚硅酸制备方法对PASC品质影响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聚硅酸制备方法对PASC品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聚硅酸铝铁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1.2.1 铝盐絮凝剂
        1.2.2 铁盐絮凝剂
        1.2.3 聚硅酸助凝剂
        1.2.4 聚硅酸金属盐类絮凝剂
    1.3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4 絮凝剂的混凝机理
        1.4.1 压缩双电层作用
        1.4.2 吸附电中和作用
        1.4.3 吸附架桥作用
        1.4.4 网捕卷扫作用
    1.5 课题针对的主要问题及主要研究内容
        1.5.1 课题针对的主要问题
        1.5.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工业水玻璃模数的测定
        2.2.2 水玻璃聚合过程中聚合度的测定
        2.2.3 浊度的测量
        2.2.4 CODMn的测量
        2.2.5 色度去除率的测定
        2.2.6 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
        2.2.7 Fe-Ferron逐时络合比色
        2.2.8 氨氮含量的测定
        2.2.9 正磷酸盐的测定
        2.2.10 UV254的测定
        2.2.11 红外光谱分析
        2.2.12 X射线衍射分析
第三章 聚硅酸制备及参数控制
    3.1 聚硅酸的制备
        3.1.1 聚硅酸的制备方法
        3.1.2 硅酸的聚合机理
    3.2 聚硅酸制备过程中的参数控制
        3.2.1 pH值对硅酸稳定性的影响
        3.2.2 SiO2浓度对硅酸聚合过程的影响
        3.2.3 温度对硅酸聚合度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聚硅酸铝铁的制备以及结构表征
    4.1 聚硅酸铝铁的制备
    4.2 聚硅酸铝铁制备过程中的参数控制
        4.2.1 Al/Fe摩尔比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4.2.2 (Al+Fe)/Si摩尔比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4.2.3 碱化度(B)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4.2.4 熟化时间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4.2.5 pH值对絮凝剂除浊性能的影响
        4.2.6 形成絮体的沉降性能
        4.2.7 聚硅酸铝铁熟化过程的pH驰豫实验
    4.3 聚硅酸铝铁的结构表征
        4.3.1 聚硅酸铝铁的红外光谱分析
        4.3.2 聚硅酸铝铁的X射线衍射分析
        4.3.3 聚硅酸铝铁絮凝剂中铝铁的形态分布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聚硅酸铝铁的絮凝性能及机理
    5.1 实验试剂及水样水质情况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5.2.1 四种絮凝剂对水样浊度的去除效果
        5.2.2 四种絮凝剂对水样CODMn的去除效果
        5.2.3 四种絮凝剂对水样色度的去除效果
        5.2.4 四种絮凝剂对水样氨氮的去除效果
        5.2.5 四种絮凝剂对水样UV254的去除效果
        5.2.6 四种絮凝剂对水样正磷酸盐的去除效果
    5.3 聚硅酸铝铁的絮凝作用机理讨论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2)新型聚硅酸金属盐—壳聚糖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絮凝剂的简介
        1.1.1 絮凝剂的定义
        1.1.2 絮凝剂的分类
    1.2 聚硅酸金属盐类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1.2.1 聚硅酸单一金属盐
        1.2.2 聚硅酸复合金属盐
    1.3 壳聚糖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1.3.1 壳聚糖结构及性质
        1.3.2 壳聚糖直接用于水处理
        1.3.3 壳聚糖改性絮凝剂
        1.3.4 壳聚糖复合絮凝剂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2.1.1 实验药品及水样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制备方法
        2.2.2 浊度(Turbidity)去除率的测定
        2.2.3 色度(Chroma)去除率的测定
        2.2.4 扫描电镜(SEM)分析
        2.2.5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2.2.6 X 射线衍射分析
        2.2.7 絮凝性能实验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聚硅酸铝锌-壳聚糖絮凝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聚硅酸的制备
    3.2 聚硅酸铝锌-壳聚糖絮凝剂的制备与絮凝性能
        3.2.1 制备原理
        3.2.2 制备方法
        3.2.3 制备过程中各因素的影响
        3.2.4 混凝条件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3.3 聚硅酸铝锌-壳聚糖絮凝剂的结构表征
        3.3.1 红外光谱分析
        3.3.2 X 射线衍射分析
        3.3.3 扫描电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聚硅酸铝镁-壳聚糖絮凝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聚硅酸铝镁-壳聚糖絮凝剂的制备与絮凝性能
        4.1.1 制备原理
        4.1.2 制备方法
        4.1.3 制备过程中各因素的影响
        4.1.4 絮凝条件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2 聚硅酸铝镁-壳聚糖絮凝剂的结构表征
        4.2.1 红外光谱分析
        4.2.2 X 射线衍射分析
        4.2.3 扫描电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
    5.1 两种絮凝剂的生产成本对比
        5.1.1 絮凝效果对比
        5.1.2 生产成本对比
    5.2 絮凝剂的经济效益
    5.3 絮凝剂的社会效益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共价键型有机硅铝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其混凝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絮凝剂概述
        1.1.1 絮凝剂概述和种类
        1.1.2 高分子絮凝剂研究进展
        1.1.3 聚硅铝絮凝剂的研究回顾
    1.2 药物及个人护理品(PPCPs)
        1.2.1 PPCPs 概述
        1.2.2 PPCPs 的去除方法
    1.3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共价键型有机硅铝复合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2.3.2 絮凝剂的表征方法
        2.3.3 模拟水样的配制方法
        2.3.4 混凝试验方法
        2.3.5 水质指标测定方法
3 共价键型有机硅铝复合絮凝剂的制备
    3.1 制备原理
    3.2 共价键型有机硅铝复合絮凝剂的化学结构
    3.3 共价键型有机硅铝复合絮凝剂所能达到的指标极限
4 共价键型有机硅铝复合絮凝剂的表征
    4.1 共价键型有机硅铝复合絮凝剂的 pH 值
        4.1.1 Si/Al 摩尔比的影响
        4.1.2 B 值的影响
    4.2 共价键型有机硅铝复合絮凝剂的 zeta 电位
        4.2.1 Si/Al 摩尔比的影响
        4.2.2 B 值的影响
        4.2.3 pH 值的影响
    4.3 共价键型有机硅铝复合絮凝剂的 XPS 分析
    4.4 共价键型有机硅铝复合絮凝剂的形貌结构
    4.5 小结
5 共价键型有机硅铝复合絮凝剂的混凝性能研究
    5.1 去除常规污染物质的混凝性能研究
        5.1.1 除浊
        5.1.2 脱色
    5.2 传统絮凝剂与新型絮凝剂去除 PPCPs 的混凝性能对比
        5.2.1 去除双氯芬酸(Dcf)的效果
        5.2.2 去除 SA 的效果
    5.3 小结
6 共价键型复合高分子絮凝剂的混凝机理探究
    6.1 絮凝剂与絮体形貌特征的对比
    6.2 红外
    6.3 Cl-转移过程模拟实验
    6.4 季铵含量的分析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情况

(4)聚硅硫酸铝锌絮凝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概述
        1.1.2 混凝技术在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1.2 絮凝剂的概述
        1.2.1 絮凝剂的定义
        1.2.2 絮凝剂的分类
    1.3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背景与现状
        1.3.1 铝系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1.3.2 铁系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1.3.3 聚硅酸及聚硅酸金属盐类复合絮凝剂
    1.4 锌盐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5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1.5.1 选题依据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聚硅酸的制备方法研究
    2.1 引言
    2.2 聚硅酸的制备原理
    2.3 实验部分
        2.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3.2 聚硅酸的制备方法
        2.3.3 聚硅酸制备过程中的参数控制
        2.3.4 聚硅酸的凝胶时间测定
    2.4 结果与讨论
        2.4.1 pH 值对硅酸聚合过程的影响
        2.4.2 二氧化硅浓度对硅酸聚合过程的影响
        2.4.3 温度对硅酸聚合过程的影响
        2.4.4 不同酸化剂对硅酸聚合过程的影响
        2.4.5 金属离子对硅酸聚合过程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聚合硅酸硫酸铝锌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3.1 引言
    3.2 聚硅酸硫酸铝锌的制备原理
    3.3 实验部分
        3.3.1 试剂与仪器
        3.3.2 聚硅酸硫酸铝锌絮凝剂的制备
        3.3.3 聚硅酸硫酸铝锌絮凝剂制备过程中的参数控制
        3.3.4 絮凝实验
        3.3.5 聚硅酸硫酸铝锌的结构表征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聚硅酸硫酸铝锌絮凝剂的制备方法选择
        3.4.2 聚硅硫酸铝锌絮凝剂的制备条件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3.4.3 聚硅酸硫酸铝锌的结构表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聚合硅酸硫酸铝锌絮凝剂的絮凝性能及机理分析
    4.1 引言
    4.2 絮凝实验水动力学条件的研究
    4.3 实验部分
        4.3.1 试剂与仪器及水样概况
        4.3.2 絮凝实验
        4.3.3 絮体的形态分析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絮凝作用的最佳水力条件
        4.4.2 聚硅硫酸铝锌(PAZSS)的絮凝性能研究
        4.4.3 PAZSS 絮凝剂的应用研究
        4.4.4 聚硅硫酸铝锌絮凝剂的絮凝机理浅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5)聚硅酸铝铁混凝处理微污染含藻水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水体富营养化现状
        1.1.1 藻类的特征及危害
        1.1.2 水体富营养化机理
    1.2 富营养化水体处理方法概述
        1.2.1 物理除藻法
        1.2.2 化学除藻法
        1.2.3 生物除藻处理法
        1.2.4 多种工艺组合法
    1.3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1.3.1 聚硅酸
        1.3.2 聚硅酸单金属盐类复合混凝剂
        1.3.3 聚硅酸多金属盐类复合混凝剂
    1.4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1.5 聚硅酸混凝剂的合成
        1.5.1 硅酸的聚合原理
        1.5.2 聚硅酸混凝剂的制备
    1.6 主要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6.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2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
第2章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2.1 试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2.2 试验方法及试验水样
        2.2.1 混凝试验
        2.2.2 试验水样
    2.3 试验水质指标及其分析方法
        2.3.1 浊度的测定
        2.3.2 叶绿素 a 的提取和测定
        2.3.3 藻数目的直接测定
        2.3.4 CODMn的测定
        2.3.5 氨氮的测定
        2.3.6 正磷酸盐的测定
        2.3.7 Ferron 试剂配制方法
        2.3.8 氧化硅形态分析方法
        2.3.9 聚硅酸的制备
        2.3.10 聚硅酸类混凝剂的配制方法
第3章 PASS、PSF、PAC、PSAF 对比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PASS 混凝除微污染含藻水试验研究
        3.2.1 混凝剂 pH 对 PASS 混凝性能的影响
        3.2.2 Si、Al 比对 PASS 混凝性能的影响
    3.3 PSF 混凝除微污染含藻水试验研究
        3.3.1 混凝剂 pH 对 PSF 混凝性能的影响
        3.3.2 Si、Fe 比对 PSF 混凝性能的影响
    3.4 PAC 混凝除微污染含藻水试验研究
    3.5 PSAF、PASS、PSF、PAC 混凝絮体粒径对比试验研究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PSAF 混凝除微污染含藻水试验研究
    4.1 引言
    4.2 PSAF 混凝处理微污染含藻水试验研究
        4.2.1 混凝剂 pH 对混凝性能的影响
        4.2.2 混凝剂熟化时间对混凝性能的影响
        4.2.3 含藻水 pH 对混凝性能的影响
        4.2.4 温度对混凝性能的影响
        4.2.5 金属离子比例对 PSAF 混凝性能的影响
        4.2.6 硅和金属离子比对 PSAF 混凝性能的影响
        4.2.7 PSAF 混凝剂投加量的确定
    4.3 络合显色反应定量研究铝、铁形态分布
        4.3.1 形态分析原理与标准曲线绘制
        4.3.2 形态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4.4 PSAF 混凝剂中硅的形态分析
        4.4.1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4.5 Al、Fe 水解-聚合-沉淀过程形态分析
        4.5.1 连续碱滴定试验
        4.5.2 PSAF 混凝剂 pH 弛豫试验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混凝处理大庆某微污染含藻水试验研究
    5.1 引言
    5.2 混凝剂对比试验
        5.2.1 PSAF 混凝剂对微污染含藻水处理效果分析
        5.2.2 PSF 混凝剂对微污染含藻水处理效果分析
        5.2.3 PASS 混凝剂对微污染含藻水处理效果分析
        5.2.4 固体 PAC 对微污染含藻水处理效果分析
    5.3 PSAF 混凝除微污染含藻水影响因素分析
        5.3.1 水源水 pH 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5.3.2 水源水温度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5.3.3 混凝剂 pH 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5.3.4 混凝剂熟化时间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5.3.5 藻浓度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5.3.6 混凝剂投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含硼聚硅铝的形貌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药剂和仪器
    1.2 絮凝剂的制备
    1.3 絮凝剂形貌观测方法
    1.4 分形维数的测定方法
    1.5 红外光谱测定方法
    1.6 X-射线衍射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絮凝剂的形貌分析
    2.2 红外图谱分析
    2.3 XRD图谱分析
    2.4 絮凝剂溶液的电学特征
3 结论

(7)复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在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改变原料提高复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稳定性
2 引入其它元素提高复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混凝性能
3 改进制备工艺提高复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自身性能
4 改变操作条件提高无机高分子复合混凝剂絮凝效率
5 结语

(8)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硅酸铁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聚硅酸铁盐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1.1.1 聚硅酸铁盐絮凝剂的制备及应用
        1.1.2 聚硅酸铁盐的结构表征及混凝机理的研究
    1.2 镁盐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2.1 对染料废水的脱色处理
        1.2.2 重金属脱除
        1.2.3 废水除氮脱磷
    1.3 絮凝混凝作用机理
        1.3.1 胶体的结构
        1.3.2 溶胶的经典稳定理论-DLVO 理论
        1.3.3 絮凝剂作用机理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2 聚硅酸的制备
    2.1 药剂和仪器
        2.1.1 实验药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pH 值对聚硅酸稳定性的影响
        2.2.2 nSiO_2对聚硅酸稳定性的影响
        2.2.3 聚合温度对聚硅酸稳定性的影响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H 值对聚硅酸稳定性的影响
        2.3.2 nSiO_2 对聚硅酸稳定性的影响
        2.3.3 聚合温度对聚硅酸稳定性的选择
    2.4 本章小结
3 聚硅酸铁镁絮凝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药剂和仪器
        3.1.1 实验药剂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3.2.2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
        3.2.3 色度的测定
        3.2.4 絮凝测试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单因素实验
        3.3.2 正交试验
        3.3.3 聚硅酸铁镁絮凝剂的絮凝性能
    3.4 本章小结
4 聚硅酸铁镁絮凝剂的形态、结构及形貌的研究
    4.1 药剂和仪器
        4.1.1 实验药剂
        4.1.2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Fe-Ferron 逐时络合比色法
        4.2.2 X-射线衍射分析
        4.2.3 红外光谱分析
        4.2.4 扫描电镜观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Fe-Ferron 逐时络合比色法
        4.3.2 X-射线衍射分析
        4.3.3 红外光谱结构表征分析
        4.3.4 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分析
    4.4 PFMS 的絮凝机理浅析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
    5.1 结论
    5.2 展望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聚硅酸制备方法对PASC品质影响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聚硅酸铝铁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陈晶. 东北石油大学, 2017(02)
  • [2]新型聚硅酸金属盐—壳聚糖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韩雪. 吉林大学, 2015(09)
  • [3]共价键型有机硅铝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其混凝性能研究[D]. 陈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6)
  • [4]聚硅硫酸铝锌絮凝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 高璠.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3(07)
  • [5]聚硅酸铝铁混凝处理微污染含藻水试验研究[D]. 舒坦.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04)
  • [6]含硼聚硅铝的形貌结构研究[J]. 方月梅,刘子国,赵旭德.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 2010(05)
  • [7]复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在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J]. 陈颖,张亚文,孙雪,胡东升,彭炳乾. 水处理技术, 2009(08)
  • [8]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硅酸铁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张景香. 中国海洋大学, 2009(11)
  • [9]聚硅酸铁盐复合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进展[J]. 张景香,陆金仁,单宝田. 化工进展, 2009(01)
  • [10]聚硅酸氯化铝优化制备及降低纯碱生产中母液Ⅱ浊度的研究[J]. 曲达,衣守志,吴家全,吴燕. 盐业与化工, 2008(05)

标签:;  ;  ;  

聚硅酸制备方法对PASC质量影响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