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梦想可以重来

多少梦想可以重来

一、有多少梦可以重来(论文文献综述)

吕苑蔓[1](2018)在《红尘微雨》文中指出一种声音来自天籁,飘逸,轻灵,总在不经意间轻叩心窗。幽幽似梦,悠悠而下,忧忧莫名,令人在湿润的记忆中无端寻觅。这雨,是从鸿蒙之初那千年不息的洪荒中逃逸出来的吧,不然为何令人心驰神摇?这雨,是当年女娲补天歇息时,石破天惊的那场鬼雨吧,不然为何如此蛊惑人心?这雨,是唐诗宋词中静静飘落的蒙蒙细雨吧,不然为何让人意兴盎然?人生苦旅,一路红尘,因为微雨而滋润,因为有雨更生动,记忆多了几分美丽,旅途少了几丝寂寞。

贾非[2](2017)在《萨哈莲》文中研究表明(现代"萨满"史诗)注:萨哈莲是中国北方民族——满族、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赫哲等少数民族的共同词语。意为红花襄岸的大江;黑龙江古称萨哈莲江(俄罗斯称阿穆尔河)。本剧的创意是用南北方民族特有的"萨满"宣叙史诗讲述一曲现代故事。

杜运威[3](2017)在《抗战词坛研究 ——以晚清词史相关现象为背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1931至1945年的抗战词坛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该时期的词学理论、题材内容、词艺风格、群体流派等发展演变情况。其研究范围主要是:第一,1931至1936年间,与“九一八”、“一·二八”等事件相关或表达抗日救国情绪的作品。风格方面批判梦窗、倡导苏辛者也应重点关注。第二,1937至1945年间所有词作皆应纳入考察范畴,不管任何题材,也不论多么偏离“抗日”中心,它们都不同程度地打上了战争的历史烙印。第三,1946年后,指那些庆祝抗战胜利,追忆抗战历程,回顾个人身世之词,此类作品暂时不在本文研究之列。抗战词坛是亟待深入开发的学术富矿。首先,它是抗战文学的重要成员之一。作为“边缘”文体,词体创作受政治牵绊较小,情感抒发十分自由,文学独立性很强,且其历史经验丰富,有着悠久的“诗词史”传统。至于音律和谐、雅俗共赏、交游娱乐等范式及功能更是新文学不具备的品质,能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其次,它是百年词史的精彩一页。大批作家于抗战中脱胎换骨、破茧成蝶,创作水平逐步走向成熟。彼时梦窗风已经不能适应战争环境下的群体诉求,豪放词风成为各界拍手欢迎的新宠,词坛陡然兴起一场席卷南北的词风转变。第三,“十四年”时间创作力量十分强大,粗略统计有300余词人,近8000首作品。然目前相关研究仍徘徊于个案多、群体少,专题较深、宏观缺失的基本现状,还有很多值得拓展的空间。为便于清晰地反映词坛创作情况,本文采取“文史互证”和“微观史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前者有利于对主流文学风貌的强化,后者则可加强非主流文学关注,还原词坛纷繁复杂的多元化面目。自列强入侵中国以来,词坛格局和词史发展已经悄然改变,尤其稼轩接受群体及其所作“战争词”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从“鸦片战争时期的薄弱跳动”,至“太平天国间的集体性吟唱”,再至“中法战争的停滞徘徊及庚子事变的转型”,俨然构成一条独立于浙、常二派之外的发展脉络。庚子之后仍有前进,但影响不大。直至抗战的爆发,才真正开启续写词体“御敌抗侮”的新史程。彼时整个文坛亦迎来全面复兴的契机。抗战词坛是一个风云激荡、裂变新生的时代。文学生态十分复杂,有的词人不畏艰险,投笔从戎;有的“躲进小楼成一统”,以隐士自居;还有的投奔日伪政府,成为推进“和平文学”的帮凶。各角色之间多有交叉,甚至集于一身。战乱中不同处世心态及生存方式创造出题材各异的作品,进一步拓宽了词体叙述广度和深度。另外,传播与接受方式的改变,对文学思想、群体意识、内容风格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以期刊为中心形成的文学流派最值得关注。三十年代,龙榆生提出“别建一宗”的理论主张,矛头直指词坛“四声竞巧”怪状,发起反对梦窗,倡导苏辛的变革运动。并以《词学季刊》为平台,聚集起有着共同审美倾向的百余名词人,正式宣告抗战词派成立。他们反对过于专注声律技巧,倡导苏辛词风,恢复韵文抒情本质,并抬高词体言志批判功能,力求有益于现实社会。全面抗战后期刊的停办及1940年龙榆生的“入伪”阻断了词派正常发展历程,但并未就此消失。“别建一宗”理念被卢前主编的《民族诗坛》选择性的接纳继承,他们提出建立“民族诗歌”的新口号,其秉承的“发扬民族精神,激起抗战情绪”的创作宗旨与中国面临的战争处境及人民大众内心的期望达到高度契合。于是,以卢前为新领袖,以“诗坛”为新平台,再次聚集起一批更偏向于“稼轩风”的新词群,抗战词派由此进入后期发展阶段。这是二十世纪旧体诗词第一个严格意义的“期刊型”文学流派,它的发掘将改变当今百年诗词史的基本格局。基于以上宏观生态及词学理论的考察,结合“词史”意义、艺术水平、词坛影响三大维度,我推出此期成就突出的三位词人,分别是卢前、刘永济、吴眉孙。卢前《中兴鼓吹》将前线英雄事迹辍为长歌,声调铿锵,振奋人心,成为战区难得的畅销词集,影响深远。学人词代表刘永济和“词人之词”典范吴眉孙,分别引领词坛两大群体的创作方向。前者驱使学识入词,典博厚重,言语老辣,坚守声律本色,艺术成就颇高;后者较为浅近,然亦强调音韵谐和,注重一己情怀的宣泄,个性十足,评论时政犀利大胆,又不似“以诗为词”者那般粗率。三人各自占据不同领域的制高点,成就卓着,堪誉为词坛“三驾马车”。此外,还有20位名家共同撑起词坛璀璨星空,他们是张尔田、夏承焘、詹安泰、汪东、仇埰、唐圭璋、陈匪石、吴白匋、龙榆生、王陆一、苏鹏、杜兰亭、顾衍泽、汪曾武、廖恩焘、郭则沄、章士钊、林思进、沈祖棻、丁宁等。据作家分布及“十四年词史”时间短、地域广的现实情况,本文选择以词人群体为中心,并引入期刊、社团、地域、性别等多元视角,以期对词坛形成立体化观照。当然,各“视角”之间多有穿插、互利互补。因此,以上所述坐标个案根据需要分别打入相关视角之下。比如汪东、陈匪石、唐圭璋、吴白匋、仇埰等置于第五章“雍园词群与午社”;龙榆生、张尔田、汪曾武、廖恩焘等于第六章“沦陷区生存策略与复杂心声”集中讨论;而沈祖棻、丁宁等则以“女性词人群”独立成章。雍园词群和午社是抗战词坛成就突出的两大团体。前者是一批远离故乡、避居西南的伤心词客,生活经历的相似使其作品蕴含共同的抗战血泪、家国情怀和忧虑彷徨,而词学观的共性则锻造出“温柔敦厚”、沉郁顿挫的整体风格,稳稳占据抗战词坛的艺术高地。后者是一群既不受国统区承认又被沦陷区严格监控的孤岛词人,国破家亡之痛与身世的压抑处境非偏重技巧声律的“清真、梦窗”能够疏解,对情感内容、比兴寄托的强烈要求本能的促使他们改革民初以来的“梦窗风”,以适应新环境的需要。作为词体美学的优秀继承者,两大团体分别代表了战争影响下不同区域的风格取向和文学成就。沦陷区的特殊处境孕育出与国统区不同的艺术风貌。作家一方面要承受来自日伪政权的生命安全压力,以“复古倒退”的典雅诗词配合伪政府“和平文学”运动;另一方面,又要扛住伦理道德压力,于典故比兴之间寄寓批判抵制。这与国统区词人的“慷慨”表达形成鲜明对比,彰显出抗战词坛另一番别开生面的文体特色。《同声月刊》和《雅言》两大诗词刊物是认识南京、北京一带词人生存状态及其作品风格的独特窗口。《同声月刊》通过倡导“诗教”,实现了“在朝”与“在野”文人的统一,成为沦陷区影响最大,聚集作家最多,作品成就亦最高的旧体文学刊物。《雅言》则通过文体“雅化”策略,成功斡旋于政权压制和个人反抗的博弈之间。无论是诗教理念,还是文体雅化,都是抗战时期沦陷区特殊地域空间的生存策略,同时又是生存与反抗的统一表现。从所取得的成就来看,二者都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

张海芬[4](2016)在《华语流行歌曲名称的语言学研究》文中提出文章以近几十年来的华语流行歌曲名称为研究对象,从各大音乐网站收集和分析了5078个歌名,从语言本体(语音、词汇、语法)和修辞两大方面对歌曲名称进行描写,再结合语用学、文化语言学等来分析考察影响华语流行歌曲名称的语境因素,最后从美学、心理学和社会语言学等角度来思考歌曲名称的规范化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以促进歌曲名称的良性发展。文章首先对华语流行歌曲名称的音节数量进行统计,分析歌曲名称的音节分布以及音节搭配;其次,对歌曲名称的选词及其来源做了考察,重点指出了构成歌曲名称的一些高频词或典型词;再次,通过对构成歌曲名称的语法单位的分类,总结出了歌曲名称在语法上呈现出的几点典型特征;四是从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方面归纳总结了歌曲名称在声音的锤炼和词语的选择上所呈现出的特点,并对歌曲名称中运用到的比喻、拟人、夸张、仿拟、引用等修辞手法及其所带来的表达效果做了详细说明;五是在语用学和文化语言学相关理论的指导下讨论了影响华语流行歌曲名称的语境因素,并具体阐述了这些语境因素在歌名语言中发挥的作用;最后指出歌曲名称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建议。

林金容[5](2016)在《篇际互文性与中国梦传播的话语策略》文中指出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中国梦”这一概念。自此,关于“中国梦”的话题已逐步成为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新闻传播学等多领域研究者关注和讨论的热点。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梦”已成为新一届领导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它不仅是中国实现富强民主的国家梦,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民族梦,更是每个中国人实现自我梦想的个人梦。鉴于此,本文以中国梦的宣传报道为语料进行分析,试图对中国梦语篇中的篇际互文性进行探讨。以往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梦”的内涵、功能、意义等方面,而从语言学角度对其进行话语分析的研究依然鲜见,因此本文试图从话语分析的角度探讨篇际互文策略在“中国梦”的建构及传播过程中的具体运用。首先,本文通过整合Bhatia(2010)的专业环境下话语实现的分析模式并结合Cap(2014)的趋近化理论分析模型,提出了适合于本研究的分析模式,然后运用该模式从三个维度展开分析,考察了篇际互文性作为话语策略在中国梦话语传播中的表现形式、语用功能以及运用该策略背后的价值趋近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梦的宣传报道中普遍运用了篇际互文策略,主要有如下四种表现形式:融合型篇际互文性、镶嵌型篇际互文性、转换型篇际互文性和链接型篇际互文性。同时,研究表明这些篇际互文策略在中国梦的传播过程中发挥了不同的功能,主要有塑造政府和国家的良好形象、吸引注意力、以及与话语的非正式化和全球化相关的功能。最后,通过对中国梦传播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将其分为对内宣传和对外传播两类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对内宣传中,官方话语的固定宣传模式以及媒体的多样性分别影响了“中国梦”的宣传力度。而在对外传播中,不仅涉及到文化和经济因素的影响,而且价值观念以及思维模式的差异对“中国梦”的对外传播效果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接着本文根据不同的传播效果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以加大中国梦的宣传力度,提高其传播的效果。对中国梦语篇中篇际互文性的分析,拓展了篇际互文性的研究范围,对读者进行批判性阅读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希望本文能为话语策略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尝试,并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篇际互文这一语言策略。

龚霞[6](2014)在《明代小说中的词作研究》文中认为本选题以明代小说中词作的文本辑录为基础,笔者共对153种白话小说、33部文言小说集以及96篇文言小说的存词情况进行了收集统计,并在此基础上从不同的视角对小说中的词作予以全面考察。绪论部分略述了本选题的研究现状与意义,同时介绍了选题的研究范围与方法。正文分为六章,大体上可分为三部分:第一、第二章为第一部分,主要呈现小说中词的整体风貌。第一章主要对小说中的用词现象予以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考察小说中词作在词调运用上的特点及原因。第二章对小说中词作予以定性分析,即小说中词作的雅俗之分,审美性与功能性之间的关系等。第三、第四章为第二部分,立足于小说创作考察用词现象。第三章以词体进入小说的原因为切入点,考察白话小说与文言小说两大体系的创作中,词体文本意义的差异;根据词体在小说中所承担的具体角色,梳理白话小说的开场词由宋元话本的临场性向体制性转变的过程。第四章在参照宋元话本小说用词现象的基础上,论述明代小说中词作叙事功能的发展与新变;考察明人小说理论与叙事观念对用词现象的影响,指出词体不能单独参与小说体制的构建,明代小说在体制层面存在“诗为体、词为用”的格局;围绕小说叙事的诸要求,全面展现词体对小说的艺术贡献。第五、第六章为第三部分,立足于词史考察小说中的词作。第五章以小说中词作的文本界定为基础,考察小说中词作袭用前人词的现象,以及原创词的文本风格。第六章主要考察小说中原创词与明代词坛创作之间的关系,小说作者群在创作中的填词行为,与明代词坛创作息息相关;在对明词词调全面统计的基础上,考察小说原创词在词调的运用上与词坛的异同;以小说用词现象为切入点,对明代三部重要词选的选源、选词标准及风格特色予以论述。附论部分则就与小说用词现象相关的若干专题予以讨论。对崇祯本《金瓶梅》回前诗词的来源,在学界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予以补考;从诗词运用的角度,考察中篇文言传奇的发展脉络及流行轨迹;从小说作者群对《草堂诗馀》的取用现象,对明代最为流行的这一宋代词选的成书目的及性质,予以重新检讨。

范跃红,许程丽,史建发,刘晓雯[7](2013)在《沉重的桩基》文中研究指明2012年年底,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地震”,袭击了浙江绍兴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系统,15名工程质量监督系统的部门负责人和业务骨干,相继因桩基工程而“落马”,案件涉及绍兴市、绍兴高新技术开发区、绍兴县、诸暨市、上虞市等6家工程质量监督站(检测中心)。这个管理着工程质量、建

刘仙阁[8](2013)在《让你的文章题目会唱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常言道:"题好一半文","人靠衣装,文靠题装"。的确,题目是文章内容和读者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是让阅卷老师慧眼为之一亮的第一点,题目也是提供给读者窥视文章内容的独特视角。因此,题目的优劣与文章的成功与否关系密切。

叶菊如[9](2012)在《一个人的舞蹈(组诗)》文中认为

朱瑞芳[10](2012)在《有多少梦可以重来——谈小学生写作教学》文中提出当前写作教学过分重视写作技巧的运用,许多学生的思维被写作技巧限制,学生文章缺乏思考和灵动,鲜有令人欣喜的习作。文章以长发比喻孩子的习作,以长发的修剪比作写作技巧的运用,反映了学生习作要调动学生的热情,自由发挥学生的思维,而不过分重视写作技巧。

二、有多少梦可以重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多少梦可以重来(论文提纲范文)

(3)抗战词坛研究 ——以晚清词史相关现象为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抗战词坛概念及研究范围
    二、定位与特质:抗战文学、百年词史与抗战词坛
    三、分布与体量:多元视角下的群体考察
    四、现状与不足:抗战词坛整体研究的缺失
    五、方法与思路:“文史互证”与“微观史学”
第一章 御敌抗辱背景下的晚清“战争词”
    一、“战争词”命名及意义
    二、词史意识的传承发展
    三、晚清稼轩风接受史
    四、“词史”观念与稼轩风共同孕育的“战争词”
    五、结语:从民初至抗日战争
第二章 风云激荡、裂变新生的抗战词坛
    第一节 伦理、价值与选择:战时词人生态
    第二节 战争史与心灵史的合奏:词人笔下的抗战
        一、“刳孕占胎,斫头赌注,槊上婴儿舞”:战争史的深化
        二、“留不得,归不得,行不得”:心灵史的探寻
    第三节 传承与创新:从题材到意象
        一、词体功能的强化:悼挽词中不同群体的心声
        二、“乡关之思”与“倡家强聘”:走进“庾信”意象的深处
    第四节 转向与崛起:抗战词坛艺术风格论
        一、从“守四声”到声情并重:梦窗风的转向
        二、从“别建一宗”到“中兴鼓吹”:稼轩风的崛起
第三章 诗词期刊与抗战词派的生成演变
    第一节 抗战时期期刊诗词概述:兼论围绕期刊形成词派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龙榆生“别建一宗”与抗战词派的生成(1931-1936)
        一、“别建一宗”的提出及阐释
        二、旗帜与地位:开宗立派的手段
        三、引导与规范:从同人聚集到统一思想
        四、苏辛词风的整体取向
    第三节 卢前“民族诗歌”与抗战词派的发展演变(1938-1945)
        一、“民国诗”宣言与“民族诗歌”论
        二、卢前与龙榆生及抗战词派之关系
        三、期刊动态与创作分歧
        四、民族词史的书写与鼓吹的不同选择
        五、以沉挚绮语达贞刚之境
第四章 抗战词坛“三驾马车”:卢前、刘永济、吴眉孙
    第一节 卢前与“以诗为词”的接受
        一、论卢前《中兴鼓吹》的词史价值
        二、“以诗为词”的接受与创新:章士钊、王用宾、林思进、苏鹏
    第二节 寄托·门径·风会:刘永济《词论》视域下的《诵帚词》
        一、衰飒凄凉、沉雄悲壮
        二、性灵与学力兼备而归之自然
        三、“风会”理念下的词坛地位
    第三节“情所寄,有欢笑,有悲愁”:论吴眉孙《寒竽阁词》附杜兰亭、顾衍泽
        一、吴眉孙词学观
        二、《寒竽阁词》之题材与情感寄托
        三、《寒竽阁词》之气象
        四、“何苦逼人穷,吾无罪”:情真意切杜兰亭
        五、“妖星过处浑如扫,人命从来不值钱”:乡村词客顾衍泽
第五章 情境与声律的角逐:雍园词群与午社
    第一节 词社与词群考述
    第二节“漂泊客居”与雍园词群
        一、论雍园词人的群体特征
        二、熔铸周辛,自成机杼:论汪东抗战时期词
        三、哲理与笔法:论沈尹默小令
        四、以当时语道当时事:论吴白匋词
    第三节 四声之争与午社词
        一、“守四声”风气的生成演变与午社词人的拨乱反正
        二、《午社词钞》词心探微
        三、“四声”遮蔽下的仇埰词 附:金兆蕃、林鹍翔
第六章 沦陷区的生存策略与复杂心声
    第一节“诗教”理念下的“朝野统一”:论《同声月刊》“今词林”
        一、“诗教”与沦陷区文化空间的建构
        二、“在野”词人的瘦硬风神:张尔田、俞陛云、夏孙桐
        三、“朝”“野”过度:“老去填词把恨传”——论汪曾武小令组词
        四、“在朝”词人的“意内言外”之旨:龙榆生、汪兆铭
    第二节 词体雅化与反抗策略:论《雅言》期刊的文学史意义
        一、公开“斗法”的新平台:《雅言》的成立
        二、雅化与寄托:创作思想的“合”与“分”
        三、难以压制的心声:《雅言》词群的文学成就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4)华语流行歌曲名称的语言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研究现状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三、语料来源
第二章 华语流行歌曲名称的语言特征
    第一节 华语流行歌曲名称的语音特征
        一、华语流行歌曲名称的音节数量
        二、华语流行歌曲名称的音节搭配
    第二节 华语流行歌曲名称的词汇特征
        一、华语流行歌曲名称选词的丰富性
        二、华语流行歌曲名称词源的多样性
        三、华语流行歌曲名称词义的多面性
        四、华语流行歌曲名称中的高频词
    第三节 华语流行歌曲名称的语法特征
        一、由词构成华语流行歌曲名称
        二、由短语构成华语流行歌曲名称
        三、由句子构成华语流行歌曲名称
        四、华语流行歌曲名称的语法特点
第三章 华语流行歌曲名称的修辞艺术
    第一节 消极修辞
        一、声音的锤炼
        二、词语的选择
    第二节 积极修辞
        一、比喻
        二、比拟
        三、仿拟
        四、引用
        五、夸张
        六、反饰
第四章 华语流行歌曲名称的语境探析
    第一节 语境概述
        一、语境的含义
        二、语境的内容
    第二节 影响华语流行歌曲名称的语境因素
        一、影响华语流行歌曲名称的言内语境
        二、影响华语流行歌曲名称的言伴语境
        三、影响华语流行歌曲名称的言外语境
    第三节 语境在华语流行歌曲名称中的作用
        一、语境能限定华语流行歌曲名称语言形式的选择
        二、语境能补充华语流行歌曲名称的内容与意义
        三、语境能协调华语流行歌曲名称语言的超常运用
第五章 华语流行歌曲名称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第一节 存在问题
        一、华语流行歌曲名称形式上的问题
        二、华语流行歌曲名称内容上的问题
    第二节 解决方法或建议
        一、大力提高歌曲创作者的语言素养和文化素养
        二、对歌曲的制作发行从严审查
        三、提高广大受众的参与度,扩宽关注点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篇际互文性与中国梦传播的话语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Introduction
    1.2 Rationale of the present study
    1.3 Objectives of the present study
    1.4 Notes on data collection and methodology
    1.5 Layout of the present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Introduction
    2.2 Literature review on interdiscursivity
        2.2.1 Notions and origins of interdiscursivity
        2.2.1.1 Bakhtin’s heteroglossia
        2.2.1.2 Kristeva’s intertextuality
        2.2.1.3 French discourse analysts’ distinction
        2.2.1.4 Fairclough’s conceptualization of interdiscursivity
        2.2.2 Classification of interdiscursivity
        2.2.3 Previous studies on interdiscursivity
        2.2.3.1 The studies of interdiscursivity at home
        2.2.3.2 The studies of interdiscursivity abroad
    2.3 Literature review on China Dream Discourse
        2.3.1 The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 Dream
        2.3.2 Previous studies on China Dream Discourse
    2.4 Comments on previous studies and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2.5 Summary
Chapter Three Analytical Framework
    3.1 Introduction
    3.2 Basis of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3.2.1 Cap’s proximization model
        3.2.2 Bhatia’s patterns of discourse realization in professional contexts
    3.3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3.4 Summary
Chapter Four Manifestations of Interdiscursivity in China Dream Discourse
    4.1 Introduction
    4.2 Manifestations of interdiscursivity
        4.2.1 Blended interdiscursivity
        4.2.2 Embedded interdiscursivity
        4.2.3 Switched interdiscursivity
        4.2.4 Chained interdiscursivity
    4.3 Summary
Chapter Five Functions of Interdiscursivity in China Dream Discourse
    5.1 Introduction
    5.2 Informalization
    5.3 Globalization
    5.4 Shaping good images
    5.5 Drawing attentions
    5.6 Summary
Chapter Six Proximization Factors in the Circulation of China Dream Discourse
    6.1 Introduction
    6.2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ublicity of China Dream Discourse at home
        6.2.1 Fixed reporting mode of governmental discourse
        6.2.2 Diversity of circulation routes
    6.3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ublicity of China Dream Discourse abroad
        6.3.1 Cultural and economic factors
        6.3.2 Axiological differences
        6.3.3 Application of interdiscursive strategies
    6.4 Summary
Chapter Seven Conclusion
    7.1 Introduction
    7.2 Major findings
    7.3 Implications
    7.4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References
Appendixes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Acknowledgements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6)明代小说中的词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范围与方法
第一章 明代小说中词作的统计分析
    第一节 明代小说中词作的数量统计
        一、白话小说存词量统计分析
        二、文言小说存词量统计分析
        三、同源小说存词量的变化考察
    第二节 小说用词择调的倾向性
        一、小说存词词调的统计
        二、白话小说在词调运用上的特征
        三、文言小说词调运用的特征
    第三节 《西江月》等调绝对优势的原因探析
        一、《西江月》调声情句式上的特殊性
        二、词坛的推崇和民间的效法
        三、小说之间的相互影响
第二章 明代小说中词作的特性分析
    第一节 小说中词作的雅与俗
        一、小说中词作雅与俗的界定
        二、白话小说中词作的雅俗之别
        三、文言小说中词作的雅俗之别
    第二节 小说中词作功能性与审美性的统一与背离
        一、白话小说:词作功能性与审美性倾向背离
        二、文言小说:词作功能性与审美性趋于统一
第三章 明代小说中词作的文体意义
    第一节 词体进入明代小说的原因
        一、传统的继承
        二、创作的需要
        三、现实的反映
    第二节 小说中词作的文体意义
        一、文言小说:词体意义的彰显
        二、白话小说:词体意义的消解与彰显并存
    第三节 词体在小说结构中的角色
        一、开场词:体制性的运用
        二、文中词:结构性的运用
第四章 明代小说中词的叙事功能
    第一节 明代小说文中词的叙事功能
        一、人物刻画的多层次
        二、情节推进的多样性
        三、环境展现的多维度
    第二节 明人小说观对用词现象的影响
        一、小说创作虚实观对用词现象的影响
        二、用词现象演变与小说体制的构建
        三、“诗为体、词为用”的叙事格局
    第三节 词对小说创作的艺术贡献
        一、人物特写
        二、情感共鸣
        三、环境烘托
        四、动态定格
第五章 明代小说中词作的文本现象研究
    第一节 小说中词作的文本界定
        一、袭旧词的界定
        二、原创词作的界定
    第二节 小说中袭旧词的现象研究
        一、袭旧词选源考察
        二、袭旧现象与唐宋元词的传播
    第三节 小说中原创词现象研究
        一、小说中原创词的风貌概论
        二、原创词对明代词坛的丰富
第六章 小说中原创词与明代词坛
    第一节 小说中原创词与明词创作
        一、托体不尊的词学观及其影响下的创作
        二、推崇婉约的词学主张及其影响下的创作
        三、着意拟古之风及其影响下的创作
    第二节 原创词择调与词坛的异同
        一、择调倾向上的一致性
        二、词调填制的异同
    第三节 小说用词现象对明代词选的影响
        一、选本选源的影响
        二、选词标准的影响
附论一 崇祯本《金瓶梅》回前诗词补考
附论二 从诗词运用看明代中篇文言传奇的发展脉络
附论三 《草堂诗馀》的性质及在明清命运的重新检讨
附录一 明代小说袭旧词统计
附录二 明代小说原创词统计
附表 小说中词用调与词坛用调对比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8)让你的文章题目会唱歌(论文提纲范文)

一、妙用修辞手法, 平添情趣美
二、引用诗词名句, 增强意蕴美
三、妙改名句熟语, 再现创造美
四、移用其他术语, 彰显丰富美
五、一反生活常理, 体现创新美
六、巧用标点符号, 增加含蓄美
七、设置疑问, 制造悬念美
八、诗情画意, 渲染意境美

(9)一个人的舞蹈(组诗)(论文提纲范文)

黄昏, 那个林生艺苑
    1
    2
    3
    4
在低处幸福
一个人的舞蹈
四月, 走近一棵树
心乱时去看长江
独 白
九月, 九月以后
黄峁山
十 月
    1
    2
    3
    4
    5
神秘园
暮色中
叶子萧萧
想象桃园
失 语
情 绪
这个日子
实 话
    一
    二
    三
六月, 一种寂静叫幸福
你为什么喜欢恶作剧
何日, 帘栊悄悄地卷
又见山城
临水而立
设 想
等 候
你的世界
沙家浜·芦苇荡
    1
    2
    3

四、有多少梦可以重来(论文参考文献)

  • [1]红尘微雨[J]. 吕苑蔓. 祖国, 2018(21)
  • [2]萨哈莲[J]. 贾非. 剧作家, 2017(06)
  • [3]抗战词坛研究 ——以晚清词史相关现象为背景[D]. 杜运威. 吉林大学, 2017(09)
  • [4]华语流行歌曲名称的语言学研究[D]. 张海芬. 广西民族大学, 2016(03)
  • [5]篇际互文性与中国梦传播的话语策略[D]. 林金容.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6]明代小说中的词作研究[D]. 龚霞. 浙江大学, 2014(05)
  • [7]沉重的桩基[N]. 范跃红,许程丽,史建发,刘晓雯. 检察日报, 2013
  • [8]让你的文章题目会唱歌[J]. 刘仙阁. 青年文学家, 2013(12)
  • [9]一个人的舞蹈(组诗)[J]. 叶菊如. 中国诗歌, 2012(10)
  • [10]有多少梦可以重来——谈小学生写作教学[J]. 朱瑞芳.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2012(05)

标签:;  ;  ;  ;  ;  

多少梦想可以重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