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学《社会》课教学体会点滴(论文文献综述)
王志霞[1](2021)在《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周益民在其多年的语文教学探索过程中创新性地将民间文学纳入阅读教学,丰富了语文课程及传统文化学习内容。研究其民间文学阅读教学可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民间文学阅读教学方面的新角度和新思路。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内容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访谈法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周益民的民间文学阅读教学展开研究。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专着、研读教学实录等材料,梳理分析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的观念构成及相关价值。其次分析周益民使用的民间文学阅读教学文本特征,并依据制定的分析框架对其民间文学阅读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以发现其选取特征。接着对周益民的民间文学阅读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以研究其具体实施。最后总结出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的特色,得出相关教学启示。此外,本文还通过采用半结构式访谈,与周益民老师进行交谈,并整理与分析访谈内容,以为本文相关内容提供论证素材。通过研究发现,周益民的民间文学阅读教学在儿童个体发展、语文科教学论建构和文化重构三个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其使用的民间文学阅读教学文本具有四个特征:我国本土和西方国家作品主侧兼顾;融入丰富语言文字载体形式要素;以展现儿童生活形象和民众智慧为主;注重语言建构运用和人文素养协调发展。在阅读教学内容方面,周益民注重选取民间文学作品的语言体式和作品样式内容,教授学生多种民间文学读写方法,并重视发掘民间文学作品中有助于学生情感、审美、多元文化和思维能力发展的内容。在教学实施方面,周益民的民间文学阅读教学呈现出七个特色,其中包括“注重口耳相传,还原本色传统”;“结合方言文化,发掘地域特色”等。由此得出的相关启示包括:民间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内容的选取应紧扣民间文学文本体式和语言特征,并依据学生语言能力发展和积极阅读态度形成的需要来选取多种诵读、讲述方法,以及情感、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内容;民间文学阅读教学的实施应以游戏理念指导教学设计,以读写互动发展儿童语言,并适当融入方言元素等;小学语文教师需提高教育理论素养,增加知识储备,如此才可实现自身专业发展。
马宇婷[2](2021)在《小学劳动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以鄂尔多斯市康巴什S小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劳动推动着人类社会从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再到机器时代的变迁,开展劳动教育是对党的基本方针的贯彻,也是对国家政策的积极响应。在学校开展劳动教育,能让学生找到自身的存在感和被需要的感觉,从而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并学会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然而在当今的小学中,劳动教育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因此为了顺应新时代的发展,挖掘劳动教育的内在价值,本文将以鄂尔多斯市康巴什S小学为例探讨该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便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社会、家庭、学校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本研究在梳理了劳动教育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取了鄂尔多斯市康巴什S小学为调查对象,通过综合运用文献梳理、问卷调查、访谈剖析、个案研究的方法,对该小学劳动教育现状进行了充分的调查研究,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及对策。文章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包括劳动教育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相关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第二部分为S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通过对调查问卷及访谈资料获取的信息进行了分析整理,发现S小学存在以下问题:1.劳动课程内容缺乏整合;2.各学科对劳动教育的渗透力不强;3.教学方法单一;4.专职劳动教师队伍不足;5.劳动课程地位不高;6.学生劳动能力较低;7.家校社未形成教育合力。第三部分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分别为:1.劳动课程设置不合理;2.劳动教育没有融入各科教学;3.劳动课教学方法缺乏创新;4.劳动师资队伍建设不受重视;5.劳动教育缺乏保障和考评机制;6.学生的劳动实践机会不足;7.家校社之间对劳动教育的联系不紧密。第四部分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如下对策:1.整合劳动教育课程内容;2.加强各学科与劳动教育的融合;3.创新劳动课的教学方法;4.配齐配足劳动教育师资;5.建立健全劳动课程保障和考评机制;6.为学生提供多种劳动渠道,7.倡导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合作。
田金虹[3](2021)在《中学化学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结构研究》文中指出开展教学创新,是教师因应多智时代教育生态重构需要的重要措施。当前,一线中学教师教学创新能力薄弱,学者们对教学创新研究开展较少。开展教师教学创新研究已经成为基础教育领域必须突破的研究课题。因此,论文以中学化学课堂实录为研究对象,开展质性研究,提取教师教学创新行为,凝析中学化学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构建中学化学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结构。论文选取济宁市初、高中教学能手展评活动中分别获得前3名的课堂实录视频作为研究资料。首先,研究者带领某省属重点师范院校的13名化学教育硕士,对6个课堂教学视频进行分析,提取6名教师课堂教学的创新点。基于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程序,提取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初步凝析化学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要素。然后,从初步凝析出的化学教师教学创新能力要素出发,结合课堂教学创新片段,编制教师创新情况访谈提纲,以6位课堂视频执教教师为访谈对象,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探查教师教学创新的思路、过程、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最后,转录访谈资料,结合访谈提纲和研究需要处理访谈文字资料,使用NVivo11 Plus质性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对访谈资料进行人工浏览编码,补充、精致、结构化初步凝析出化学教师教学创新能力要素,厘定化学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结构。研究显示:(1)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是一种包含教学情境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创新、教学评价创新、教师专业发展创新等能力要素的综合能力;(2)构成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各种能力要素之间具有结构性关系。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从实践出发,系统运用基于扎根理论和NVivo软件质性研究方法,开展自下而上的探索性分析,提取能力结构要素的方法具有新颖性。(2)提出的中学化学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结构,为今后培养中学化学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供了新依据。
王琳[4](2020)在《STSE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提升自身科学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是每个公民所必须的。小学科学课程作为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一门基础性课程,以实验操作和技术创作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强调学科领域知识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而当前在许多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大部分科学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以讲授科学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以听课为主要任务,真正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开展合作探究和技术创作的教学活动还比较少。STSE教育提倡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索活动,从而发展多方面能力,增强多方面意识,是一种综合性、实用性较强的科学发展理论。本文主要是在分析国内外STSE教育和科学教育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理论和跨学科理论为指导,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准实验研究法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工作有以下四部分:第一,笔者多次深入小学科学课堂,了解当前小学科学教学的现状,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同时,整理了STSE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二,通过对小学科学课程、当前教学现状、教学模式基本要素进行分析,遵循STSE教育融入学科教学的原则,构建出融入STSE教育理念的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模式。第三,针对不同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案例,选取研究对象,开展融入STSE教育理念的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第四,实验后,通过对问卷、课堂观察记录、科技作品和期末成绩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STSE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实践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融入STSE教育理念的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模式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优于传统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科技创作水平、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下一步将继续对该模式进行研究,不断扩大研究对象的应用范围,使该模式更加趋于完善,能够指导一线教师进行教学实践。
纪俊楠[5](2020)在《中产阶层子女的劳动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现代教育过程中,为了促进社会进步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劳动教育逐渐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在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我国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劳动教育”纳入党的教育方针。新时代劳动教育主张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从而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在当今社会分层客观存在的背景下,中产阶层的发展壮大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中产阶层深知教育在层级流动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注重子女的教育。因此,对中产阶层子女的劳动教育研究无论是对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还是中产阶层群体的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阅读和梳理相关文献,对中产阶层、劳动教育等相关概念形成更加清晰理解的基础上,主要考虑中产阶层的概念界定标准,选取了主要的三个中产阶层家庭和另外两个非中产阶层家庭,通过对五个家庭进行了初步调研了解,论证了这几个家庭作为研究对象的代表性与可行性。此后,通过对中产阶层子女教育以及劳动教育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了解了相关问题资料的研究现状。其次,通过在五个家庭深入观察、访谈,对其生动、丰富的日常生活的现场描述和行为分析进一步了解中产阶层子女在日常生活中劳动教育的真实现状,即劳动教育的现状是怎么样的,以及为什么是这样的。通过调研发现,中产阶层子女在劳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高年级劳动能力低年级化,没有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但由于父母自身教育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在劳动过程中更有积极的情感体验。除此之外,子女们普遍缺乏对劳动教育的深刻认识,高年级行为上逃避劳动等。父母在子女劳动教育过程中则往往表现出:缺乏正确的认识、情感的不舍、意志不坚定、行为上包揽一切。由于各种类型资本的积累与强化,面对子女教育相关问题,中产阶层父母表现的更加得心应手,非中产阶层父母表现的更加力不从心。面对子女劳动教育,中产阶层父母之间也由于场域、惯习等的影响表现出不同态度和行为。最后,基于五个家庭的长期观察描述与分析,针对所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思考:家庭教育要在子女劳动教育中发挥好基础作用,父母在整个过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父母要冲破传统观念的藩篱,正确认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而父亲角色的唤回有助于家庭教育的高效展开,从而促进子女劳动教育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学校层面,深化学校在劳动教育方面的主导作用,积极建设劳动教育相关课程,将劳动教育渗透于实践,促进家校关于培养孩子劳动方面教育的有效合作。
赵亚东[6](2020)在《乡村小学骨干教师教学自信发展历程的叙事研究 ——以白银市H小学三位教师为例》文中认为教学自信是教师教学活动中一种无形的宝贵资源,不仅能增强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效果,也是教师成功完成教学活动必备的优秀教学心理品质,构成教师强大的教学精神支柱和动力。因此,关注教师的教学自信,可以丰富和深化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为教师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奠定基础。乡村小学骨干教师作为乡村小学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的长足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其教学自信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极具有价值和意义的探索空间,对乡村教师教学自信的形成具有启示意义。教学自信是指教师相信自己有能力成功完成教学活动,并在教学活动中积极调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的积极心理期待。其本身具有复杂性,是教师在教学方面所呈现出的内在心态与外在行为的统一,这就要求研究者必须深入到真实的教学情境进行探索。因此,本研究采用叙事研究的方法,选取P区H小学已获得省级“农村骨干教师”荣誉称号的三位乡村小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深入他们的教学工作和日常生活中,通过正式访谈与非正式访谈、参与式观察和实物分析等方法收集与教师教学自信相关的资料,深入了解三位乡村小学骨干教师教学自信发展的动态过程及其表现。在此基础上,剖析三位教师教学自信发展的共性特征,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高度的职业认同培植教学自信、主动的发展意识固实教学自信、良好的反思习惯强化教学自信、他人的评价认可促进教学自信、积极的情绪心态润泽教学自信。并挖掘其教学自信形成过程中所蕴含的自觉成长的理念。本研究在分析叙事的基础上,依托教师自觉成长的理念以及自我效能理论,尝试对乡村小学教师教学自信的形成提出几点启示:建立以认同为依托的职业坚守;寻求以内驱为动力的自觉成长;追求以自主为前提的反躬自省;提升以宽容为基调的理性审视;培养以悦纳为姿态的自我调适。
郭雨馨[7](2020)在《“探究团体”式小学品德课儿童哲学思维能力培养行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76年台湾率先引进儿童哲学,并创立毛毛虫儿童哲学基金会进行相关研究,这是我们国家与儿童哲学的第一次相遇;20世纪末我国大陆紧随世界潮流引入儿童哲学,至此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实践探索。针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儿童存在的“哲学贫乏症”现象,儿童哲学有助于对其进行矫正,切实培养和提升儿童哲学思维能力。然而教育界尤其是学科教学方面尚未对其进行系统地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无法为其他学校开展实践提供帮助。本研究结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及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选取L小学Y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借助“探究团体”这一教学组织形式,在小学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培养儿童哲学思维能力。依据李普曼教授的观点,此处的哲学思维主要分为“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以及“关怀性思维”三部分:批判性思维主要是指学生能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质疑,学会自我反思,从而做出合理而又准确的判断;创造性思维强调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已有的范畴内进行生成性、突破性的思考和改变;而关怀性思维则更加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和体谅,依此来培养学生爱与被爱的能力。行动过程中,本研究将“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以及“关怀性思维”作为教学目标,采用“探究团体”常规的五个步骤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立足于探究材料提出疑惑、解决问题、达成共识:第一,呈现探究材料,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第二,激发思考,提出质疑,引导学生自主地提出疑问;第三,确定探究问题,为下一阶段的探讨明确方向;第四,表达观点,自由探讨,形成初步的探究结论;第五,达成共识并拟定新阶段的计划。本研究历时一个学年共开展两轮行动,通过课堂观察、访谈、问卷调查以及文本分析等质性与量化相结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在小学品德课教学中利用“探究团体”这一教学组织形式开展行动,本研究明确“关注儿童”的教学前提,把握“哲学教材”的教学切入点,突出“哲学对话”的教学关键,使得小学品德课堂充满了探究性,学生们不仅爱想、爱问、爱思考,同时他们敢想、敢问、会思考,在降低教师权威形象的同时将课堂的主动权真正地交予学生,切实提升了儿童哲学思维能力。但是专业师资力量的匮乏、教学评价方式的不完善以及课堂组织管理等问题仍旧制约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提高教师的哲学素养、开发细致完善的评价方案以及提升课堂哲学讨论的深度将成为下一步研究和探索的方向。
刘月[8](2020)在《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的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信息,完善人格的重要路径。教学生成是在动态的教与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对话、探究、体验而生成了新的认识、能力、态度、品质、人际关系等的过程和结果的综合表达。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生成成为教育工作者突破传统课堂教学弊端的主要追求。反思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仍然存在“文本至上”、“照本宣科”等现象,学生的主体性缺失,阅读教学缺乏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关照。当然,“热闹”的课堂也不少,但是并未突破“假生成”“伪生成”的桎梏。因而,对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的相关内容进行探究有其必要性。研究者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课堂观察法及案例研究法。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分析总结,把握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的研究现状并探析其内涵、特征及必要性。同时,对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收集整理的大量部级优课进行观摩,并结合教学实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进行分析,深入探析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的运行机制。论文主要遵循“理论探析——实践观察——归纳总结”的研究思路呈现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的相关研究内容。具体如下: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的意蕴。研究者认为学生是生成行为的承担者,也是生成结果的拥有者。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关注学生真实的生命成长,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是教学主体在场的理智探究。教学生成是多向交往互动的过程,具有情境性、人文性、生命性及启发性的特点。同时,论文论证了小学语文阅读课实现教学生成的必要性,指出教学生成是突破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认识论的必然选择,也是小学语文阅读课发展理念的内在诉求,同时对师生的发展也有其特殊的价值意义。接着,确定以2018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大量的部级优课作为观摩对象,以“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分析”作为案例分析框架,并对具体教学案例进行详细分析。最后,在对大量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的运行机制。确认了阅读课要实现有效生成必须要遵循情感熏陶、互动对话、生活化以及开放化四个基本原则。同时从动力性角度辨析了教师的教学生成理念、教师的教学生成素养、师生心理环境及阅读教学设计是影响阅读课教学生成运行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探究出阅读课教学生成的运行方式:各类重要影响要素不断交互作用、相互支撑,促进学生认知过程不断良性循环,共同推动阅读课持续生成;并归纳出阅读课运行方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呈现,包括任务导向、拓展延伸、质疑探究以及内容重构四种实现机制。论文的最后部分在研究的基础上对一线教育者提出了相关的教学建议,以期促进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实践不断发展。
骆雨婷[9](2020)在《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文中提出信息化时代下的知识容量呈指数式增长,并且更新迭代速度极快。因此,教育需要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日益走向开放,但也存在着重知识轻实践、重教材轻学生和重单课轻单元的教学问题。本研究以言语实践为基点,人文主题为情境,语文要素为抓手,从单元整体教学的角度对如何促进小学生语文深度学习进行单元教学设计研究和实践。本文首先对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和深度学习进行相关性探讨,提出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策略。接着通过分析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编排特点和一堂单元整体教学公开课案例,从单元学习主题的提炼、单元学习目标的确立、单元学习评价的设计和单元学习活动的安排四个设计关键要素探讨如何以单元教学的形式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其后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运用研究成果,对该习作单元进行整体设计,呈现为单元主题导读,创设学习情境;关注单元导语,明确学习目标;聚焦游览顺序,整体感知课文;聚焦语言表达,丰富学习体验;实际迁移运用,实现深度学习五个环节。最后实施了部分教学设计,根据学生习作呈现深度学习的情况。
杨田静[10](2019)在《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音乐教育作为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要实现对学生“情感”的塑造与升华。教师作为音乐教育的主导性要素,要发挥其情绪力量以实现音乐教育的“情感”目标。而小学阶段,是学校音乐教育最为重要的基础性阶段,基于此,本研究以情绪劳动为视角,探究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构成与现状,进而促进小学音乐“情感”教学目标的实现。本研究以情绪劳动为视角,首次将情绪劳动引入到我国音乐教育的研究中。本研究采用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范式,通过对小学音乐教学本质的分析,厘清了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内涵及构成要素,探究了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现状及影响要素,为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实践提供了可行性的建议。本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研究:通过分析小学音乐教学和教师情绪劳动相关文献和理论,梳理教师情绪劳动的内涵框架及影响因素;第二部分是质性研究:通过课堂观察和访谈对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外显性情绪表达现状和内隐性情绪调节现状背后的原因进行了探究;第三部分是量化研究:结合质性研究结果对小学音乐教师的情绪劳动及相关变量进行调查,分析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内隐性情绪调节现状及影响因素;第四部分是综合分析及策略研究:通过对质性、量化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与探讨,找到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影响因素为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提供可行性建议。结合对质性研究近19万字的文本分析和对904份调查问卷的量化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结论一:基于文献梳理与理论分析,厘清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概念,形成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结构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预研究确定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调查的维度。结论二:通过课堂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水平显着高于我国中小学教师情绪劳动常模,正、负性情绪体验同时存在,教师的职业自我认同水平和个人成就感较好,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在情绪劳动过程中主要采用深层扮演的策略且情绪劳动知觉水平较好。小学音乐教师在外显性情绪表达中的言语表达、表情表达和体态表达方面呈现出了显着“情绪先行”的学科特征。结论三:通过对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与讨论,得出了小学音乐情绪劳动受到了来自教师自身、情绪表达规则和学校层面的交互影响。教师对音乐教学中情绪要素的理解、教师的职业自我认同和情绪状态都会对其情绪劳动产生影响。来自不同维度的情绪表达规则制约并影响着教师情绪劳动的认知和实践。学校方面的重视程度、资源支持、文化环境、评价机制等都从外部对小学音乐教师的情绪劳动造成了影响。结论四:提炼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价值为其情绪劳动提供可行性建议。小学音乐教师的情绪劳动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对学生的音乐学习与个体发展,对音乐教育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可通过提升教师情绪涵养、明确情绪表达规则、改善情绪劳动环境共同助力小学音乐教师的情绪劳动。
二、小学《社会》课教学体会点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学《社会》课教学体会点滴(论文提纲范文)
(1)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民间文学是小学语文重要的课程资源 |
1.1.2 民间文学阅读教学在文化传承中起着重要作用 |
1.1.3 改进民间文学阅读教学的现实需要 |
1.1.4 周益民的民间文学阅读教学具有独特价值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民间文学阅读教学的研究 |
1.3.2 关于周益民阅读教学的研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法 |
1.5.2 内容分析法 |
1.5.3 案例分析法 |
1.5.4 访谈法 |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民间文学 |
2.1.2 阅读教学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
2.2.2 接受美学理论 |
2.2.3 对话教学理论 |
第3章 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观念构成及价值维度 |
3.1 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观念构成 |
3.1.1 “儿童本位”学生观 |
3.1.2 建构主义教学观 |
3.1.3 立足“诗性”的语文教学观 |
3.2 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价值维度 |
3.2.1 儿童个体价值 |
3.2.2 语文科教学论价值 |
3.2.3 文化重构价值 |
第4章 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内容分析 |
4.1 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文本特征 |
4.1.1 地域分布特征:我国本土和西方国家作品主侧兼顾 |
4.1.2 文本类型特征:融入丰富语言文字载体形式要素 |
4.1.3 文本主题特征:以展现儿童生活形象和民众智慧为主 |
4.1.4 价值功用特征:语言建构运用和人文素养协调并重 |
4.2 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生成性内容分析 |
4.2.1 分析框架确立 |
4.2.2 教学内容分析 |
4.2.3 教学内容特征 |
第5章 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实施分析 |
5.1 民间童谣阅读教学实施分析 |
5.1.1 以儿童文化为视基,开发多重元素趣意诵读形式 |
5.1.2 以思维发展为理念,开展深度阅读研究活动 |
5.2 神话阅读教学实施分析 |
5.2.1 多层次对话设计,引导讲述练习 |
5.2.2 多版本阅读比较,训练思维能力 |
5.2.3 多人物形象解读,领会神话意蕴 |
5.3 民间故事阅读教学实施分析 |
5.3.1 回归原始语言形态,利用方言进行范讲 |
5.3.2 立足文本叙事特点,引导多种方式创编 |
5.4 对联阅读教学实施分析 |
5.4.1 开展讲座活动,明晰春联对仗特点和语感 |
5.4.2 结合地方对联和书法,拓展春联学习外延 |
5.5 谜语阅读教学实施分析 |
5.5.1 探究式阅读欣赏,引导读写结合 |
5.5.2 扩充相关材料,感受谜语文化源头 |
5.6 谐音阅读教学实施分析 |
5.6.1 筛选组织多样素材,引征丰富文化元素 |
5.6.2 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利用谐音创意设计 |
第6章 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特色及启示 |
6.1 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特色 |
6.1.1 注重口耳相传,还原本色传统 |
6.1.2 结合方言文化,发掘地域特色 |
6.1.3 多元文化比较,增进民族理解 |
6.1.4 丰富文学形式,拓宽学习外延 |
6.1.5 聚焦深度阅读,引导以读促写 |
6.1.6 融入游戏元素,开展多样活动 |
6.1.7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境 |
6.2 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启示 |
6.2.1 对民间文学阅读教学内容确定的启示 |
6.2.2 对民间文学阅读教学实施的启示 |
6.2.3 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课例一览表 |
附录 B 访谈提纲 |
致谢 |
(2)小学劳动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以鄂尔多斯市康巴什S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内容 |
3.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1.劳动教育 |
2.小学劳动教育 |
(五)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2.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
二、鄂尔多斯市康巴什S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分析 |
(一)康巴什S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 |
1.调查的基本情况 |
2.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访谈结果分析 |
(二)康巴什S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
1.劳动课程内容缺乏整合 |
2.各学科对劳动教育的渗透力不强 |
3.教学方法单一 |
4.专职劳动教师队伍不足 |
5.劳动课程地位不高 |
6.学生的劳动能力较低 |
7.家校社未形成教育合力 |
三、小学劳动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劳动课程设置不合理 |
(二)劳动教育没有融入各科教学 |
(三)劳动课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
(四)劳动师资队伍建设不受重视 |
(五)劳动教育缺乏保障和考评机制 |
(六)学生的劳动实践机会不足 |
(七)家校社之间对劳动教育的联系不紧密 |
四、解决小学劳动教育问题的对策 |
(一)整合劳动教育课程内容 |
(二)加强各学科与劳动教育的融合 |
(三)创新劳动课的教学方法 |
(四)配齐配足劳动教育师资 |
(五)建立健全劳动课程保障和考评机制 |
(六)为学生提供多种劳动渠道 |
(七)倡导家庭、学校和社会合作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中学化学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学创新 |
1.2.2 能力结构构建的方法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假设 |
2.1 理论基础 |
2.1.1 教学能力结构模型 |
2.1.2 扎根理论 |
2.2 研究假设 |
第3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3.1 研究流程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工具 |
3.3.1 半结构化访谈提纲 |
3.3.2 NVivo11 Plus质性分析软件 |
3.4 研究实施 |
3.5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
3.5.1 信度检验 |
3.5.2 效度检验 |
3.6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第4章 中学化学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 |
4.1 教师教学创新能力要素的凝析 |
4.1.1 教师教学创新片段的处理 |
4.1.2 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内容的提取 |
4.2 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构成要素的补充丰富 |
4.2.1 建立项目 |
4.2.2 建立节点 |
4.2.3 确定编码 |
4.2.4 探索分析 |
第5章 中学化学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结构 |
5.1 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结构的构建 |
5.2 促进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
第6章 研究反思 |
6.1 研究局限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附录七 |
附录八 |
附录九 |
附录十 |
附录十 一 |
附录十 二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4)STSE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
1.1.2 小学科学教学的迫切需求 |
1.1.3 跨学科教育理念的倡导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1.3.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调查研究法 |
1.4.3 准实验研究法 |
1.4.4 研究思路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STS教育 |
2.1.2 STSE教育 |
2.1.3 科学教育 |
2.1.4 教学模式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教学设计理论 |
2.2.3 跨学科理论 |
2.3 研究现状 |
2.3.1 国外STSE教育研究现状 |
2.3.2 国内STSE教育研究现状 |
2.3.3 小学科学教育国外研究现状 |
2.3.4 小学科学教育国内研究现状 |
3 STSE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科学课程中的教学模式构建 |
3.1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分析 |
3.1.1 小学科学课程结构框架 |
3.1.2 学科性质 |
3.2 当前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分析 |
3.3 基本要素分析 |
3.3.1 科学教材内容 |
3.3.2 创设STSE情境 |
3.3.3 教学设计 |
3.3.4 反馈与评价 |
3.4 对已有教学模式的分析与借鉴 |
3.5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STSE教育的原则 |
3.6 STSE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科学课程中的教学模式构建 |
3.6.1 模式构建 |
3.6.2 模式说明 |
3.6.3 STSE教学模式与传统常规教学模式的区别 |
4 STSE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科学课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
4.1 实验设置 |
4.1.1 实验对象 |
4.1.2 实验时间 |
4.1.3 实验环境 |
4.1.4 数据收集与处理 |
4.1.5 研究的效度和信度 |
4.1.6 实验假设 |
4.2 实验过程 |
4.2.1 设置调查问卷 |
4.2.2 调查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4.2.3 选取实验班、对照班 |
4.2.4 案例实施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5 研究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不足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六年级学生科学课程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期末测试卷 |
附录三 学生科技创意作品设计作业 |
附录四 部分作品展示 |
附录五 学生活动照片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中产阶层子女的劳动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
2.新时代重申了劳动教育的价值 |
3.中产阶层特别注重子女教育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中产阶层 |
2.劳动教育 |
(四)相关研究综述 |
1.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教育对中产阶层重要性研究 |
(2)教育促进中产阶层流动原因研究 |
(3)劳动教育研究 |
2.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中产阶层教育问题研究 |
(2)劳动教育问题研究 |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情况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3.研究对象情况 |
(六)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
1.研究重难点 |
2.研究创新点 |
一、重视子女教育的背后:理论与现实生活中求“升”存 |
(一)社会分层的客观存在 |
(二)教育——中产阶层相对易掌握以促进社会流动的必备品 |
(三)现实生活中的中产阶层父母与子女的教育 |
1.创业的经历 |
2.教育的经历 |
3.工作的稳定 |
二、中产阶层子女的劳动教育现状 |
(一)子女日常劳动实践过程中的现实面相 |
1.中产阶层子女劳动能力低年级化 |
2.中产阶层子女积极的劳动情感体验与机械劳动的反差 |
3.中产阶层子女缺乏良好的劳动习惯 |
4.逃避劳动行为:学习是张“挡箭牌” |
5.知行不一:作文中的劳动意识与现实生活中行为的偏差 |
(二)家庭劳动教育的实施现状 |
1.忙碌的生活:无暇顾及劳动教育 |
2.各育重视的背后:劳育重视程度最低 |
3.本末倒置:劳动教育作为惩罚的手段而非目的 |
4.行为上包揽一切:对孩子劳动成果的否定与不信任 |
(三)学校劳动教育现状 |
1.注重成绩与升学率的氛围:劳动教育被弱化 |
2.劳动教育课程的缺乏与虚化 |
3.家校合作不力:相互推卸责任,缺乏有效沟通 |
三、中产阶层子女劳动教育现实面相的背后 |
(一)“场域”理论——一个可能解释框架 |
1.子女劳动教育现状——中产阶层教育焦虑的一种现实表征 |
2.子女劳动——保证教育资本效能最大化的舍弃选择 |
3.父母们之间表现不同——中产阶层父母“场域”和惯习影响 |
(二)子女现实生活中劳动教育背后的情感交织 |
1.隔代对孩子的宠爱 |
2.父母在劳动教育过程中情感的不舍与让步 |
3.积极劳动情感体验的背后:用心的关注和陪伴 |
(三)学校中的劳动教育流于形式,窄化劳动教育内涵 |
四、结论与建议 |
(一)面对子女的教育:不同类型家庭的表现差异 |
1.教育投入与态度的不同 |
2.父母们在子女劳动教育过程中知情意行方面的差异 |
3.中产阶层子女与非中产阶层子女在劳动实践过程中的不同表现 |
(二)中产阶层家庭劳动教育的应然回归 |
1.父母劳动教育意识的培养与强化 |
2.用心陪伴,关注子女劳动过程的情感体验 |
3.父亲角色适时参与子女的劳动教育 |
(三)学校发挥劳动教育的主导作用 |
1.学校劳动课程的建设与渗透 |
2.积极学习外国将劳动融入生活点滴的优秀经验 |
3.积极开展有效的家校合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乡村小学骨干教师教学自信发展历程的叙事研究 ——以白银市H小学三位教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文献综述 |
(五)理论基础 |
(六)研究设计 |
二、进入研究现场 |
(一)H小学的介绍 |
(二)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
三、描摹:三位乡村小学骨干教师教学自信发展历程 |
(一)L老师:永葆爱心的坚持者 |
1.初生牛犊不怕虎 |
2.问题重重自怀疑 |
3.躬行实践成长快 |
4.自我认同与升华 |
(二)Y老师:勇敢追梦的钻研者 |
1.自我否定遇挑战 |
2.勤奋好学补短板 |
3.他人认可促发展 |
4.勤思创新实蜕变 |
(三)W老师:热情奔放的尝试者 |
1.教非所学引无助 |
2.自觉修炼扬优势 |
3.屡次获奖增自信 |
4.胸有成竹底气足 |
四、剖析:三位乡村小学骨干教师教学自信发展的共性特征 |
(一)高度的职业认同培植教学自信 |
(二)主动的发展意识固实教学自信 |
(三)良好的反思习惯强化教学自信 |
(四)他人的评价认可促进教学自信 |
(五)积极的情绪心态润泽教学自信 |
五、探寻:对乡村小学教师教学自信形成的启示 |
(一)建立以认同为依托的职业坚守 |
(二)寻求以内驱为动力的自觉成长 |
(三)追求以自主为前提的反躬自省 |
(四)提升以宽容为基调的理性审视 |
(五)培养以悦纳为姿态的自我调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探究团体”式小学品德课儿童哲学思维能力培养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 |
1.1.2 小学品德课程标准的要求 |
1.1.3 小学品德课培养儿童哲学思维能力的可行性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探究团体 |
1.3.2 儿童哲学 |
1.3.3 儿童哲学思维 |
1.4 理论基础 |
1.4.1 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理论 |
1.4.2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 |
2 文献综述 |
2.1 “探究团体”的研究概述 |
2.1.1 关于“探究团体组织程序”的研究 |
2.1.2 关于“探究团体价值”的研究 |
2.2 “儿童哲学”的研究概述 |
2.2.1 关于“儿童哲学发展历程”的研究 |
2.2.2 关于“儿童哲学教育”的研究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 |
3.1.1 行动研究法 |
3.1.2 文献研究法 |
3.1.3 访谈法 |
3.1.4 课堂观察法 |
3.1.5 问卷调查法 |
3.2 研究对象 |
3.2.1 研究选取的小学 |
3.2.2 研究选取的学生 |
3.3 研究主体 |
3.4 研究方案 |
3.4.1 行动实施前 |
3.4.2 行动实施中 |
3.4.3 行动实施后 |
4 研究过程 |
4.1 行动实施前的准备 |
4.1.1 破冰行动 |
4.1.2 行动实施前的试卷分析 |
4.1.3 行动前的访谈 |
4.2 第一轮行动研究 |
4.2.1 计划 |
4.2.2 教学实施 |
4.2.3 效果与评价 |
4.2.4 反思与总结 |
4.3 第二轮行动研究 |
4.3.1 计划 |
4.3.2 教学实施 |
4.3.3 效果与评价 |
4.3.4 反思与总结 |
5 研究结论 |
5.1 “探究团体”式小学品德课儿童哲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成效 |
5.1.1 “探究团体”式儿童哲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前提:关注儿童 |
5.1.2 “探究团体”式儿童哲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切入点:哲学教材 |
5.1.3 “探究团体”式儿童哲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哲学对话 |
5.2 反思与展望 |
5.2.1 研究的局限性与反思 |
5.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探究团体”式小学品德课课堂观察记录表 |
附录 B “探究团体”式儿童哲学思维能力培养行动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 C 教学日志(片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1.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的根本需求 |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缺失生命关怀现状的诉求 |
3.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与课程标准理念呼应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关于教学生成的研究 |
2.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 |
3.关于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的研究 |
4.评析与启示 |
(四)概念界定 |
1.教学生成 |
2.阅读教学 |
3.机制 |
(五)研究设计 |
1.研究思路 |
2.研究重点和难点 |
3.研究方法 |
一、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的意蕴 |
(一)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的内涵 |
1.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是教学主体在场的理智探究 |
2.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关注学生真实的生命成长 |
3.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是多向交往互动的过程 |
(二)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的特征 |
1.情境性 |
2.人文性 |
3.生命性 |
4.启发性 |
(三)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的必要性 |
1.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认识论有待突破 |
2.小学语文阅读课的发展理念对教学生成的诉求 |
3.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对师生发展的价值意义 |
二、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的案例分析 |
(一)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的案例选择 |
(二)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案例的分析框架 |
(三)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具体的案例分析 |
1.案例一 |
2.案例二 |
3.案例三 |
4.案例四 |
三、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的运行机制 |
(一)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的基本原则 |
1.情感熏陶原则 |
2.互动对话原则 |
3.生活化原则 |
4.开放化原则 |
(二)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的影响要素 |
1.教师的教学生成理念 |
2.教师的教学生成素养 |
3.师生心理环境 |
4.阅读教学设计 |
(三)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的运行方式 |
(四)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的实现机制 |
1.任务导向机制 |
2.拓展延伸机制 |
3.质疑探究机制 |
4.内容重构机制 |
四、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的有效策略 |
(一)更新教学理念,夯实教学生成能力 |
(二)精心预设,把握教学开放度 |
(三)尊重学生的前理解,优化生成与预设的关系 |
(四)关注学生的发展倾向,建构和谐互动机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呼唤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现实问题 |
(三)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编排特点 |
二、研究问题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问题 |
(二)理论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深度学习和小学语文深度学习 |
(二)单元教学 |
(三)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 |
四、文献综述 |
(一)深度学习相关研究 |
(二)语文单元教学相关研究 |
(三)深度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相关研究 |
(四)已有研究述评和思考 |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和深度学习的相关性探讨 |
一、学习科学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深度学习基本特征 |
(一)基于对字词句篇的理解 |
(二)利用生活经验创设学习情境 |
(三)建立新旧知识联系整合 |
(四)领会语文学科本质,发展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
(五)积极主动地全身心投入语文学习 |
二、语文单元教学的基本特征 |
(一)学习资源和学习目标的整体性 |
(二)学习活动的有序性 |
(三)学习方法的比较性 |
三、格式塔心理学印证单元教学是实现深度学习的途径 |
四、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
(一)以大单元设计关联前后学习材料 |
(二)以真情境创设贴近学生现实生活 |
(三)以任务群驱动发展学生思维品质 |
第二章 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要素探究 |
一、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编排体例的分析 |
二、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单元教学案例与分析 |
(一)聚焦人文主题,创设学习情境 |
(二)聚焦语文要素,明确学习目标 |
(三)聚焦内容结构,抓住动物特点 |
(四)聚焦语言表达,丰富学习体验 |
(五)聚焦读写联系,尝试迁移运用 |
三、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单元设计要素的确立 |
(一)以人文主题为依托,提炼单元学习主题 |
(二)以语文要素为抓手,确立单元学习目标 |
(三)立足深度学习维度,设计单元学习评价 |
(四)任务驱动思维发展,安排单元学习活动 |
第三章 指向深度学习的统编版语文四下习作单元教学设计 |
一、促进小学生习作深度学习的意义和策略 |
(一)小学语文习作深度学习的意义 |
(二)小学语文习作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 |
二、对设计单元的要素分析 |
(一)单元学习主题探究 |
(二)单元学习内容解读 |
(三)单元学习目标确定 |
(四)单元学习活动设计 |
三、指向深度学习的习作单元教学设计整体呈现 |
(一)单元主题导读,创设学习情境 |
(二)关注单元导语,明确学习目标 |
(三)聚焦游览顺序,单元整体感知 |
(四)聚焦语言表达,丰富学习体验 |
(五)实际迁移运用,实现深度学习 |
第四章 指向深度学习的统编版语文四下习作单元教学片段实施 |
一、单课教学模式阻碍学生深度学习的分析论证 |
(一)缺少理解,认知水平低 |
(二)被动接受,情感体验少 |
(三)迁移缺位,思维能力弱 |
二、指向深度学习的四下习作单元教学片段实施 |
(一)“创建旅行相册”教学实施 |
(二)“跟随作者游一游”部分教学实施 |
三、学生习作深度学习情况呈现 |
(一)学生实现深度学习的语言表达呈现 |
(二)学生实现深度学习的思维逻辑呈现 |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反思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时代背景——国家对教师情绪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 |
(二)学理背景——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研究较为匮乏 |
(三)现实背景——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中大量的情绪需求 |
二、研究问题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一)本研究对混合研究方法的界定 |
(二)本研究的混合研究设计方案 |
四、研究创新与价值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价值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小学音乐教学的相关研究 |
一、小学音乐教学本体的相关研究 |
二、小学音乐教学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情绪劳动的相关研究 |
一、情绪劳动的概念及结构 |
二、情绪劳动的测量 |
三、情绪劳动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教学中的教师情绪劳动研究 |
一、我国教师情绪劳动研究述评 |
二、国外教师情绪劳动研究述评 |
小结 |
一、研究方法:缺少质性、量化相结合的综合研究 |
二、研究对象:缺少对不同学科教师情绪劳动特点的研究 |
三、研究变量:缺少从不同侧面对教师情绪劳动的整体研究 |
四、策略研究:缺少策略及及情绪表达规则的探讨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选择 |
一、文献法 |
二、观察法 |
三、访谈法 |
四、问卷调查法 |
第三节 研究准备 |
一、抽样方法 |
二、样本选取 |
三、预研究过程 |
第三章 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研究的论域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研究的论域 |
一、研究对象及场域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哲学基础:教师情绪劳动的学科属性寻根 |
二、心理学基础:教师情绪劳动的心理学定位解析 |
三、社会学基础:教师情绪形成的社会学探究 |
第四章 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外显性情绪表达研究 |
第一节 小学音乐教师教学中情绪表达的课堂观察 |
一、课堂观察的实施过程 |
二、课堂观察的信效度检验 |
三、课堂观察的结果分析 |
第二节 小学音乐教师人际交往中情绪表达的访谈 |
一、访谈的实施过程 |
二、访谈的信效度说明 |
三、访谈的结果分析 |
第三节 调查的结果分析与讨论 |
一、小学音乐教师关于情绪劳动的理解 |
二、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外显性情绪表达特征 |
三、对音乐教学要素的理解差异带来的表达方式差异 |
四、情绪表达方式差异带来的课堂情绪氛围及教学效果差异 |
五、音乐教学工作中高强度的情绪需求带来的情绪消耗 |
第五章 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内隐性情绪调节研究 |
第一节 小学音乐教师内隐性情绪调节现状的问卷调查 |
一、问卷调查的实施过程 |
二、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
三、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
第二节 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内隐性情绪调节的访谈 |
一、访谈的实施过程 |
二、访谈的结果分析 |
第三节 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一、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内隐性情绪调节的特征突出 |
二、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个性差异显着 |
三、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预测变量与结果变量 |
四、尚未明确的小学音乐教师情绪表达规则 |
五、受到不同困境影响的情绪劳动实践 |
第六章 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影响因素及建议 |
第一节 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影响因素 |
一、教师的自身因素 |
二、情绪表达规则的条件因素 |
三、学校层面的资源因素 |
第二节 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价值 |
一、与音乐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契合 |
二、与人本主义学习观的契合 |
三、与音乐教育时代育人使命的契合 |
第三节 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建议 |
一、发挥内力——提升小学音乐教师情绪涵养 |
二、提供依据——明确小学音乐教师情绪表达规则 |
三、借助外力——改善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环境 |
研究结论及展望 |
一、研究之结论 |
二、研究之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课堂观察记录表(样表) |
附录二: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访谈提纲(第一阶段) |
附录三: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访谈提纲(第二阶段) |
附录四: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调查问卷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小学《社会》课教学体会点滴(论文参考文献)
- [1]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研究[D]. 王志霞.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小学劳动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以鄂尔多斯市康巴什S小学为例[D]. 马宇婷.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3]中学化学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结构研究[D]. 田金虹.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4]STSE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D]. 王琳.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中产阶层子女的劳动教育研究[D]. 纪俊楠. 河南大学, 2020(02)
- [6]乡村小学骨干教师教学自信发展历程的叙事研究 ——以白银市H小学三位教师为例[D]. 赵亚东.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7]“探究团体”式小学品德课儿童哲学思维能力培养行动研究[D]. 郭雨馨.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8]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的机制研究[D]. 刘月. 西南大学, 2020(01)
- [9]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D]. 骆雨婷.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10]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研究[D]. 杨田静.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