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Web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论文文献综述)
荣倩[1](2020)在《基于Lectora Inspire高中生物学交互式课件的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将信息技术和教学的学科特点相结合,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互动化成为一种新形势。现代教育技术及声音、图片、动画、音频等于一体,为构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中心教学模式建立基础,有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丰富的教学媒体由于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学生可根据学习需要无限次循环播放,推动了教学方法的改进。本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负荷理论、教育传播理论为指导,结合高一年级学生学习情况,选取人教版必修一《走进细胞》、《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三个章节进行教学设计,利用Lectora Inspire软件制作交互式课件,详细阐述使用Lectora Inspire17软件设计、制作交互式课件的流程,并尝试总结制作交互式课件的原则和策略。笔者将交互式课件发布为HTML5格式应用于实际教学,采用教育实验法选取两个平行班进行试验,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获得学生学习资源后的反馈。通过对被试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教师进行访谈,探究Lectora Inspire软件制作的交互式课件是否对生物学教学具有促进作用,基于以上研究总结交互式课件应用于教学实践的优势和不足。研究表明:交互式课件作为一种新颖的学习方式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探索欲望;学生通过课件中动画、视频等直观手段理解抽象的概念、原理和实验过程;通过按钮、菜单、目录、滚动条、鼠标的移入移出等交互式控件,学生与学习界面实时交互,促进学生注意力的保持和集中;最后,将交互式课件用于教学实验,实验班的平均分高于对照班,且一组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成绩存在显着性差异,说明基于Lectora Inspire17软件的交互式课件对生物学教学具有促进作用。本研究总结交互式课件制作的流程,为缺乏信息技术知识的一线教师快速制作交互式课件提供技术解决方案,以便更好的服务于高中生物教学,更好的适应“互联网+教育”新型教育形态。
刘奕[2](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秦瑾若[3](2019)在《基于MOOC的大学生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具备良好的学习适应性既是知识经济时代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提升高校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质量的关键。然而,随着教学实践的开展,学生在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中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学习不适应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学习态度不积极、自身学习能力不足、学习环境的不适应、难以将线上与线下内容相结合、学习交流缺乏等方面。所以,探索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干预方案,以提高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已经成为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基于此,本研究围绕“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及干预”这一主题,探究了四个核心问题:(1)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由哪些部分组成?如何测量大学生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2)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3)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之间有什么样的逻辑关系?这些因素对学习适应性的影响效应如何?(4)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系统干预措施如何设计?干预效果如何?如何进一步优化?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研究综合利用文献研究、深度访谈、问卷调查、扎根理论、课堂观察、行动研究等多种方法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确定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基本组成。在理论基础的指导下,通过文献梳理、学生访谈与专家咨询等方法,确定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基本组成。首先,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组成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任务、自主学习能力、学习交流、学习环境与身心健康六个部分。其次,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教师教学、学习支持、MOOC平台与课程内容质量六个方面。(2)编制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量表。在确定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基本组成的基础上,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方法,编制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量表。(3)构建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模型。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六个影响因素均对学习适应性具有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学习动机对学习适应性有直接显着影响,对学习适应性产生的总效应值为0.237。学习自我效能感既对学习适应性有直接显着影响,又通过学习动机对学习适应性产生间接影响,对学习适应性产生的总效应值为0.397。教师教学分别通过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学习支持对学习适应性产生间接效应,对学习适应性产生的总效应值为0.459。学习支持既对学习适应性有直接显着影响,又通过学习动机对学习适应性产生间接影响,对学习适应性产生的总效应值为0.611。MOOC平台对学习适应性有直接显着影响,对学习适应性产生的总效应值为0.481。课程内容质量分别通过MOOC平台、学习动机对学习适应性产生间接效应,对学习适应性产生的总效应值为0.280。(4)设计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在理论基础、相关研究启发的基础上,根据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本研究设计出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包括三个主要层次结构,从上至下分别为干预理念、干预策略和活动设计。首先,干预理念包括“内外兼顾,统筹全局”、“以人为本,民主和谐”、“互动交流,协作共赢”、“技术驱动,促进建构”四个方面。其次,干预策略包括教师层面、学生自身层面和课程资源层面三个部分。最后,活动设计方面,将干预理念与干预策略有机融入到线上自主学习、线下协作学习以及线上深化学习中。(5)验证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实施效果,并进行修正。根据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依托《现代教育技术》混合式课程,本研究开展相应的教学实践活动,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检验干预的有效性。通过三轮迭代实验,分析学生的过程性与结果性表现,根据每一轮的实施效果,对干预模型及其应用进行了反思与改进。干预模型效果验证发现:①过程性表现,线上方面,学生讨论次数逐渐增加,主动提问等讨论内容占比逐渐提高。线下方面,学生言语占比逐渐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数量与质量有所提高,主动提问的次数逐渐增多,高投入行为的持续时间和占比逐渐增多,非投入行为占比逐渐减少。②结果性表现,在多轮的干预中,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单元知识掌握水平和反思水平在逐渐提高。本研究的创造性成果主要体现在: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探索形成了基于MOOC的大学生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相关成果。(1)理论层面。探索界定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相关概念,编制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量表,构建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模型,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习适应性的理论体系;设计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拓宽了学习适应性的干预理论与方法。(2)实践层面。根据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开展三轮教学实践,从学生过程性表现和结果性表现两方面对干预模型的效果进行验证。并根据每一轮的实施效果,对干预模型及其应用进行了反思与改进,以逐步提高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
周俊杰[4](2019)在《面向少儿教育的数字备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根据国家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明确要求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相比中学及大学阶段,少儿阶段信息化教育建设滞后,缺乏优质数字备课手段和素材资源,备课方式基本以传统制作PPT为主,优质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共享。为了提高少儿教师进行信息数字化备课的效率,提升备课和教学质量,面向少儿教育的数字备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成为了本文的研究课题。考虑到少儿教师便捷的数字备课及课堂教学需求,本文设计并实现了面向少儿教育的数字备课系统。本人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对备课系统进行国内外现状研究,系统需求及可行性分析;研究利用蓝牙及OID技术,搭配点读笔、智能教育终端、备课卡、资源册来快速实现备课应用的场景;建构系统功能模型,研究系统软件构架和业务流程,完成系统总体设计、各功能模块详细设计及数据库设计;设计系统实现的测试用例并进行各功能测试分析和验证。采用的技术路线是利用HTML5技术实现课件的制作,通过浏览器呈现课件,展现的课件可以实现文字、图片、表格、音频、视频,色彩、创意与教育理念的交互融合;利用Android系统的SDK实现备课系统应用程序开发,具备良好的用户界面和体验感;利用SQLite数据库实现了通过存储内容数据,管理设计制作的大量课件到文件系统;通过MySQL数据库实现备课后台数据信息的管理;利用OID光学识别技术实现课件码及素材码信息的获取;利用蓝牙技术实现OID码值数据与智能教学终端之间的实时信息的互动传输。本文研究的面向少儿教育的数字备课系统,通过便捷的备课操作,减轻了少儿教师的备课负担,提高了备课效率,有助于提高少儿教师运用数字信息技术完成备课资源的制作与分享。通过备课后台系统,对不同使用者及课件信息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并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不断优化系统。综上,该系统给少儿教师备课及教学带来了便利性,为落实教育信息化具有现实意义和重大价值。
刘军旭[5](2014)在《基于Web的机械制图多媒体课件的实践与探究》文中认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是当前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多媒教学手段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举措。本文从多方面,系统论述了多媒体课件教学的重要性,多媒体课件特点,开发过程,打包发布等内容,这些对多媒体课件的创作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雷耿华[6](2014)在《基于Web的羽毛球教学CAI多媒体课件开发》文中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羽毛球教学创新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现代教育技术在羽毛球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Web的羽毛球教学CAI多媒体课件开发,通过运用当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了羽毛球教学的信息化,为羽毛球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
董奥[7](2013)在《网络环境下课件自动生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资源已成为人们生活中无法取代的一部分,也是未来信息社会发展的核心。在网络环境下,充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将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今,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针对这种新型的教育方式,网络课件在此类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依据网络教育的特点,对网络教育中网络课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网络课件的辅助生成系统进行了分析与设计;通过对相关问题的思考,明确了该系统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对现有的网络课程和精品课程的课件进行总结,分析值得借鉴的地方,详细介绍了其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最后完成了该课件自动生成系统的设计,实现了一系列功能。本系统的设计初衷是基于传统课件制作开发时费时费力的状况,设计开发一个真正满足教师教学风格和学生需要的网络课件,在参考查阅了很多与之有关的书籍、论文,了解了相关技术,最后提出了设计开发此系统的方案。
翟修树[8](2013)在《Web环境下高职专业课多媒体课件的模型设计》文中认为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基于Web环境下高职专业课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系统模型。在了解该模型总体结构的基础上,探讨了该系统模型的设计思路、制作流程及模型设计的基本实现技术并指出了该模型仍然存在的问题。
张汝霞[9](2013)在《基于WEB的多媒体课件制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介绍了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原则及普通多媒体课件,讨论WEB编程制作课件的优势及制作方法;并结合认知心理学讨论了基于WEB的课件制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阿依古丽·艾克木[10](2012)在《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基于Web的多媒体CAI课件开发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探讨》文中指出文章主要介绍基于Web的多媒体CAI课件开发过程中对课件页面进行优化的原则和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并介绍了课件中导航、查询、测试等关键功能的实现技术和方法,对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多媒体教学现状做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建议。
二、基于Web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Web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Lectora Inspire高中生物学交互式课件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一)信息化教学的研究背景 |
(二)高中生物学学科性质要求开展信息化教学 |
(三)教师自身专业发展需要信息化教学能力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交互式课件 |
(二)Lectora Inspire17 |
(三)HTML5 |
二、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认知负荷理论 |
(三)传播理论 |
第三章 Lectora Inspire17 软件简介 |
一、Lectora Inspire17 软件的优势 |
(一)Lectora Inspire17 |
(二)Lectora Inspire17和PowerPoint2010 的比较分析 |
二、Lectora Inspire17 软件的下载与安装 |
(一)软件的下载 |
(二)软件的安装 |
三、Lectora Inspire17 软件界面简介 |
(一)初始界面介绍 |
(二)操作界面简介 |
第四章 基于Lectora Inspire17 软件的高中生物学交互式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
一、交互式课件制作的原则 |
(一)交互性 |
(二)科学性 |
(三)适用性 |
(四)适时性 |
(五)适度性 |
二、交互式课件设计的过程 |
(一)教学设计 |
(二)脚本撰写 |
(三)课件制作—以《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为例 |
三、课件的修改与完善 |
第五章 交互式课件的应用及评价 |
一、交互式课件的应用 |
二、交互式课件的应用效果分析 |
(一)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二)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三)测验成绩分析 |
(四)结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成果 |
(一)理论成果 |
(二)实践成果 |
二、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 Ⅱ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Ⅲ 生物学章节测试题 |
附录 Ⅳ 教学设计 |
附录 Ⅴ 脚本设计 |
致谢 |
(2)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3)基于MOOC的大学生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诉求 |
1.1.2 发展趋势: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进一步提高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质量的诉求 |
1.1.3 现实问题:解决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学习适应性问题的诉求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MOOC |
1.4.2 混合式学习 |
1.4.3 学习适应性 |
1.4.4 混合式学习适应性 |
第2章 研究现状 |
2.1 混合式学习研究概况 |
2.2 技术支持的学习适应性研究现状 |
2.2.1 技术支持的学习适应性研究概貌 |
2.2.2 技术支持的学习适应性研究的核心主题 |
2.3 总结与述评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分布式认知理论 |
3.1.1 分布式认知理论概述 |
3.1.2 分布式认知理论的主要应用 |
3.1.3 分布式认知理论与本研究的关系 |
3.2 社会学习理论 |
3.2.1 社会学习理论概述 |
3.2.2 社会学习理论与本研究的关系 |
3.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概述 |
3.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本研究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目标 |
4.2 研究问题的细化与聚焦 |
4.3 研究内容 |
4.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4.4.1 研究思路 |
4.4.2 研究方法 |
4.5 研究对象与研究环境 |
4.5.1 研究对象 |
4.5.2 研究环境 |
第5章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组成变量的提出 |
5.1 基于理论梳理的变量试拟 |
5.1.1 学习适应性组成变量试拟 |
5.1.2 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变量试拟 |
5.2 基于访谈的变量试拟 |
5.2.1 实施基础 |
5.2.2 访谈具体设计 |
5.2.3 资料具体分析 |
5.3 理论梳理与访谈结论的总结 |
5.3.1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组成总结 |
5.3.2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组成总结 |
5.4 专家咨询 |
5.4.1 专家团队 |
5.4.2 第一轮专家咨询——深度访谈 |
5.4.3 第二轮专家咨询——专家问卷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量表编制与因素确定 |
6.1 学习适应性量表的编制 |
6.1.1 主要测量题项的初始设计 |
6.1.2 学习适应性量表的试测与修订 |
6.1.3 学习适应性量表的正式确定 |
6.2 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量表的编制 |
6.2.1 主要测量题项的初始设计 |
6.2.2 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量表的试测与修订 |
6.2.3 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量表的正式确定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 |
7.1 调查研究设计 |
7.2 大学生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基本情况分析 |
7.3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 |
7.3.1 影响因素模型假设 |
7.3.2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设计 |
8.1 理论探索 |
8.1.1 理论基础给予的启发 |
8.1.2 相关研究给予的启发 |
8.1.3 影响因素作用关系赋予的要求 |
8.2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设计 |
8.2.1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总体层次结构设计 |
8.2.2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分项设计 |
8.2.3 学习适应性初始干预模型的形成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验证 |
9.1 基本情况 |
9.1.1 参与者 |
9.1.2 实施课程 |
9.1.3 实施环境 |
9.2 行动研究设计 |
9.2.1 设计思路 |
9.2.2 设计内容与具体时间安排 |
9.3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应用 |
9.3.1 干预策略的实施 |
9.3.2 课程资源建设 |
9.3.3 学习活动设计 |
9.4 干预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9.4.1 数据的收集 |
9.4.2 数据的处理工具 |
9.4.3 数据的具体分析 |
9.5 行动研究实践 |
9.5.1 第一轮行动研究 |
9.5.2 第二轮行动研究 |
9.5.3 第三轮行动研究 |
9.6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验证的小结 |
9.6.1 理论探索 |
9.6.2 实践效果 |
9.7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修正与完善 |
9.7.1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进一步修正的建议 |
9.7.2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形成 |
第10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10.1 研究的结论与创新点 |
10.1.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10.1.2 研究的创新点 |
10.2 研究的不足 |
10.3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面向少儿教育的数字备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3 论文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
2.1 HTML5 技术 |
2.2 ANDROID技术 |
2.3 数据库技术 |
2.4 OID技术 |
2.5 蓝牙技术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少儿教育的数字备课系统需求分析 |
3.1 功能需求分析 |
3.2 系统功能模型分析 |
3.2.1 内容管理模型分析 |
3.2.2 备课执行模型分析 |
3.2.3 课件分享模型分析 |
3.2.4 数据分析模型分析 |
3.2.5 系统管理模型分析 |
3.3 系统可行性分析 |
3.4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少儿教育的数字备课系统设计 |
4.1 系统总体设计 |
4.1.1 系统设计原则 |
4.1.2 系统架构设计 |
4.1.3 系统业务流程设计 |
4.1.4 系统使用场景设计 |
4.2 系统详细设计 |
4.2.1 内容管理功能设计 |
4.2.2 备课执行功能设计 |
4.2.3 课件分享功能设计 |
4.2.4 数据分析功能设计 |
4.2.5 系统管理功能设计 |
4.3 数据库设计 |
4.3.1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
4.3.2 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少儿教育的数字备课系统实现 |
5.1 系统关键技术实现 |
5.1.1 实现环境 |
5.1.2 平台架构实现 |
5.2 系统功能实现 |
5.2.1 内容管理功能实现 |
5.2.2 备课执行功能实现 |
5.2.3 课件分享功能实现 |
5.2.4 数据分析功能实现 |
5.2.5 系统管理功能实现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面向少儿教育的数字备课系统测试 |
6.1 系统测试目标 |
6.2 系统测试环境 |
6.3 系统测试用例设计 |
6.4 系统测试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基于Web的机械制图多媒体课件的实践与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基于Web的机械制图多媒体课件特点 |
2 基于Web的机械制图多媒体课件软硬环境 |
3 基于Web的机械制图多媒体课件开发过程 |
3.1 系统设计 |
3.2 脚本制作 |
3.3 交互式界面设计 |
3.4 形体结构与动画实现 |
3.5 素材收集及制作 |
3.6 直角坐标式机械手动画制作 |
3.7 课件制作合成 |
3.8 课件Web打包与发布 |
4 结论 |
(7)网络环境下课件自动生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状况 |
1.2.2 国外研究状况 |
1.3 研究意义 |
1.4 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 |
2.1 基本理论 |
2.1.1 网络课件与课件 |
2.1.2 网络课件的基本要求 |
2.1.3 网络课件特点 |
2.1.4 网络课件特征 |
2.1.5 存在的问题 |
2.2 Web2.0理念对网络教学的影响 |
2.2.1 Web2.0定义 |
2.2.2 Web2.0的特性和核心理念 |
2.2.3 Web2.0相关技术 |
2.2.4 Web2.0理念在网络教学中的作用 |
2.2.5 Web2.0理念在课件生成系统开发过程中的意义 |
2.3 课件辅助生成系统开发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技术 |
2.3.1 DIV和CSS技术 |
2.3.2 XML技术 |
2.3.3 Ajax技术 |
2.3.4 SSH框架介绍 |
2.4 本章小结 |
3 网络课程设计 |
3.1 网络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 |
3.1.1 学习者特征分析 |
3.1.2 网页设计的视觉分析 |
3.2 对网络课程开发和设计模式的分析和调研 |
3.2.1 设计原则 |
3.2.2 对新世纪网络课程设计模式的分析和调研 |
3.3 对网络精品课程的分析 |
3.3.1 网络精品课程基本理念 |
3.3.2 精品课程建设 |
3.3.3 网络精品课程的实践调研和分析 |
3.4 精品网络课程要素 |
3.5 系统设计构想 |
3.5.1 自动生成系统 |
3.5.2 课件辅助系统 |
3.6 本章小结 |
4 网络课件自动生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网络课件生成系统的设计 |
4.1.1 系统的运行环境 |
4.1.2 系统架构模式 |
4.1.3 数据库规划和设计 |
4.2 系统结构功能设计 |
4.3 系统整体架构 |
4.3.1 Hibernate配置 |
4.3.2 Spring配置和Struts配置 |
4.3.3 JSP页面 |
4.4 课件自动生成系统的实现 |
4.4.1 教学模板的制作 |
4.4.2 课件自动生成模块的制作 |
4.4.3 交互答疑区的制作 |
4.4.4 个人管理模块 |
4.5 本章小结 |
5 课件自动生成系统的功能及测试 |
5.1 针对用户的功能 |
5.2 网络课件辅助生成系统的功能 |
5.2.1 网络课件自动编辑功能(课程管理模块) |
5.2.2 学生学习模块 |
5.2.3 在线交互模块 |
5.2.4 个人管理模块 |
5.3 辅助生成系统的特色 |
5.4 课件自动生成系统的系统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Web环境下高职专业课多媒体课件的模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一、Web环境下多媒体课件的结构模型 |
二、Web环境下高职专业课多媒体课件的设计 |
(一) 课件类型的选择 |
(二) 课件的内容与结构 |
(三) 素材的选择 |
三、Web环境下高职专业课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流程 |
(一) 制作流程 |
(二) 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1. 脚本的编写 |
2. 脚本的设计 |
3. 媒体素材的收集与合成课件 |
4. 课件制作完毕, 容易忽略的环节是课件的评价与反馈 |
四、Web环境下高职专业课课件模型实现的基本技术 |
(一) XML语言 |
(二) 实例 |
五、Web环境下高职专业课多媒体课件模型存在的问题 |
(9)基于WEB的多媒体课件制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原则 |
2.1 内容多样化原则 |
2.2 紧扣主题原则 |
2.3 开放型原则 |
3、普通多媒体课件 |
3.1 知识讲解侧重点分析 |
3.2 素材加工与软件选择 |
3.3 界面友好 |
4、基于WEB的多媒体课件 |
4.1 基于WEB的多媒体课件优势 |
4.2 基于WEB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方法 |
4.3 教学互动 |
5、多媒体课件制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5.1 构建认知心理环境 |
5.2 网络安全 |
6、结束语 |
(10)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基于Web的多媒体CAI课件开发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课件页面的优化 |
(一) 加快页面下载的原则 |
(二) 加快页面下载速度 |
(三) 加快页面下载速度的优化 |
(四) 课件页面图形的优化处理方法 |
1. 减少图形文件大小 |
2. 使用交错式GIF和渐进式JPEG |
三、课件中导航、查询、测试功能的实现 |
(一) 导航功能的实现 |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学校教学中的导向活动 |
2.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
(二) 常见的导航方式 |
(三) 查询功能的实现 |
1. Author Ware与数据库 |
2. ODBC与SQL |
四、基于Web的多媒体CAI课件发展方向的探讨 |
(一) 基于Web的多媒体CAI课件发展趋势 |
1. 课件容量更大了, 体积更小了。 |
(二) 贫困山区少数民族中小学多媒体CAI课件发展实施的对策分析 |
1. 增加投入, 为“远教”工程建设提供资金保证。 |
四、基于Web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Lectora Inspire高中生物学交互式课件的设计与开发[D]. 荣倩.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2]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3]基于MOOC的大学生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D]. 秦瑾若.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4]面向少儿教育的数字备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周俊杰.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5]基于Web的机械制图多媒体课件的实践与探究[J]. 刘军旭. 电子测试, 2014(16)
- [6]基于Web的羽毛球教学CAI多媒体课件开发[J]. 雷耿华. 电子测试, 2014(13)
- [7]网络环境下课件自动生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董奥. 大连理工大学, 2013(07)
- [8]Web环境下高职专业课多媒体课件的模型设计[J]. 翟修树. 职业教育(下旬刊), 2013(07)
- [9]基于WEB的多媒体课件制作研究[J]. 张汝霞. 福建电脑, 2013(01)
- [10]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基于Web的多媒体CAI课件开发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 阿依古丽·艾克木.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