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瞳孔变形原因分析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瞳孔变形原因分析

一、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瞳孔变形原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孙洁[1](2021)在《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再手术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先天性白内障的手术时机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09年1月~2018年12月于青岛眼科医院就诊并行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以及术后再次入院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按计划行二期人工晶体植入的患者除外),手术采用相同型号白内障超声乳化系统和25G显微玻璃体切割系统,分析先天性白内障患者临床资料,包括首诊原因及白内障类型,以及白内障手术后再手术发生率、再手术时间以及发生原因等。Logistic回归用于分析不同因素对术后再手术发生率的影响。X2检验用于分析白内障术后再手术不同原因发生率与年龄之间的关系及植入人工晶状体后对再次手术的影响。结果:搜集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手术的患儿870例(1044眼),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14.0%(146/1044),分别为后发性白内障、虹膜粘连、继发性青光眼、斜视、IOL异位、眼球震颤、视网膜脱离。其中再次手术患者36例(42眼),发生率为4.02%。36例患儿中男28例(34眼),女8例(8眼),6例双眼再手术,30例单眼再手术,右眼19例,左眼23例。角膜直径为(9.52±1.11)mm,眼轴长度为(19.85±2.91)mm。行白内障摘除手术的年龄中位数为4.3个月(范围:2.1~84个月),再手术的年龄中位数为20.8个月(范围:3.8~106个月),两次手术的间隔时间中位数为5.75个月(范围:0d~72.7个月)。再次手术的疾病种类占前三位的分别为:后发性白内障(54.76%,23/42)、继发性青光眼(21.43%,9/42)、瞳孔闭锁(14.29%,6/42);其他原因为人工晶状体异位(7.14%,3/42)、视网膜脱离(2.38%,1/42)。再次手术发生率在0~3月龄组为13.29%,显着高于4~12月龄组(3.82%)和13~24月龄组(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手术的发生率在2~3岁组(3.52%)、4~5岁组(1.08%)、6~7岁组(3.51%)无年龄相关性统计学差异(P>0.05);一期植入人工晶状体后降低后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和瞳孔闭锁为我院近10年来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再手术的主要原因,其中后发性白内障是首要原因。低月龄患者行白内障手术(≤3个月)与再手术高度相关。一期植入人工晶状体的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再次手术发生率较低。提示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并非越早越好,需进行综合评估。

王玉珏[2](2021)在《区域折射多焦人工晶体对轴性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视觉质量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文主要比较区域折射型人工晶体SBL-3与单焦点非球面人工晶体HOYA在轴性近视患者完成远、中、近视力任务时的作用及两种晶体视觉质量主观与客观的对比研究,探讨术后有视近需求的轴性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多焦点人工晶体与单焦点人工晶体的实际应用效果,为临床上对于轴性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人工晶体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实验为回顾性非随机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于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轴性近视患者(24≤AL≤28mm)。根据患者实际需求,分别植入多焦点人工晶体(SBL-3)和单焦点人工晶体(HOYA)。植入SBL-3区域折射型人工晶体的患者为A组,植入HOYA非球面单焦点人工晶体(预留度数为-3.0D)的患者为B组。术后3个月、6个月行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非接触性眼压计测量眼压,使用标准对数远视力表,于5m距离处检查裸眼远视力,矫正远视力,使用Colenbrander Mixed Contrast Card Set视力测试卡测试裸眼中距离视力(66 cm)及近距离视力(40 cm),最佳矫正远视力下的中距离视力(66 cm)及近距离视力(40 cm)。术后6个月时应用CSV-1000E眩光对比敏感度检查仪对术眼进行对比敏感度检测,检查距离为2.5 m,行明视、暗视,明眩(45Lx)、暗眩(30Lx)下不相同空间频率(3、6、12、18c/d)的对比敏感度值检查。术后6个月时主观视功能量表(VF-14)问卷调查,使用OPD ScanⅢ测量术眼瞳孔直径分别为3 mm与5 mm时眼内像差(总高阶像差、球差,慧差,三叶草差)。结果:1、A组患者3个月及6个月UCDVA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BCDV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分别组内比较术后3个月和6个月UCDVA及BCDV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A组患者3个月及6个月UCIVA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DCIV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分别组内比较术后3个月和6个月UCIVA及DCIV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UCN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N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分别组内比较术后3个月和6个月UCNVA及DCNV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对比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明视、暗视,明眩(45Lx)、暗眩(30Lx)下不同空间频率(3、6、12、18c/d)的术眼所能分辨的最高C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瞳孔直径3mm时:眼内总高阶像差(t.HOA)、慧差(T.C)、三叶草差(T.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球差(T.S)无统计学意义(P>0.05)。瞳孔直径5mm时:眼内总高阶像差(t.HOA)、三叶草差(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球差(T.S)、慧差(T.C)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比较每组患者术后6个月,瞳孔直径3mm与5mm时,眼内总高阶像差(t.HOA)、球差(T.S)、慧差(T.C)、三叶草差(T.T)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6、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VF-14量表评分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中度轴性近视患者植入SBL-3可以达到良好的全程视力,较好的满足患者脱镜需求,而轴性近视患者植入SIOL完成远、中距离工作时仍需佩戴眼镜,尤其是植入SBL-3患者UCNVA与DCNVA均优于SIOL。2、轴性近视患者SBL-3对比敏感度优于SIOL。3、通过比较植入SBL-3和HOYA不同瞳孔直径下的眼内高阶像差,说明SBL-3日夜成像质量均较SIOL差。

李雅頔[3](2021)在《Ⅰ期人工晶状体植入在4月~2岁先天性白内障患儿中应用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对2017年-2020年于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诊断为单纯性先天性白内障,并接受“先天性白内障针吸+后囊膜切开+前段玻璃体切割+Ⅰ期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的患儿,进行术后不同时间点的随访,统计分析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治疗前后的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及屈光度等眼球发育关键指标的变化,以及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深入探讨该术式在不同年龄组,尤其是2岁以下的先天性白内障患儿中应用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临床工作中先天性白内障患儿的手术时机、人工晶体植入时机的选择,以及人工晶状体度数的计算与术后屈光度的预留提供临床实验依据。[方法]本课题为前瞻性研究,根据眼球发育规律将入组的患儿按照手术年龄分为以下四组:A组:4月≤年龄<2岁;B组:2岁≤年龄<4岁;C组:4岁≤年龄<7岁;D组:7岁≤年龄<12岁。对四组患儿进行临床建档随访6月~1年,分别记录术后1月、3月、6月及1年的眼压、眼轴、角膜曲率、屈光度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率,配合的患儿可查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用 Stata/SE 15.1(StataCorp,College Station,USA)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实验所得结果均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使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方法检验计量资料的变量是否符合正态分布,若符合正态分布即采用配对t检验或者两独立样本t检验;若不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秩和检验;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术后并发症:108例(167眼)患儿中发生瞳孔移位及变形的7眼,无患儿发生虹膜粘连及瞳孔膜闭,8例(1 1眼)发生后发性白内障及视轴区混浊,四组患儿上述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ll P>0.05);均未发生切口渗漏、出血、眼内炎、葡萄膜炎、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相关不良事件的情况。2、双眼及单眼患儿患眼术后屈光度变化:将患儿术后1月屈光度作为术后初始屈光度,4组患儿术后1年的屈光度与术后初始屈光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all P<0.05),组间比较,术后1月及术后1年的屈光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屈光度变化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5,P>0.05)。3、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屈光度变化: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后各阶段健眼的屈光度与患眼屈光度及屈光度变化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ll P>0.05);屈光度均有向近视方向漂移的趋势,且随着年龄增大近视漂移的趋势逐渐减缓。4、最佳矫正视力:4组患儿共108例(167眼)中在末次随访时共有41例(68眼)不能配合检查视力,末次随访复查时均能追物,其余67例(99眼)患儿均可配合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比较,BCVA 小于 0.1 的有 5 眼(5.06%),BCVA 为 0.1~0.3 之间的有 17 眼(17.17%),BCVA 为 0.3~0.5 之间的有 17 眼(17.17%),BCVA为0.5~0.7之间的有30眼(30.30%),BCVA大于0.7的有30眼(30.30%)。5、术后双眼及单眼患儿患眼眼轴变化:四组患儿术后个阶段眼轴长度与术前眼轴长度相比均有增长,且4组患儿术后各阶段眼轴长度与术前眼轴长度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ll P<0.05),眼轴增长幅度随着年龄增大逐渐减缓。6、单眼先天性白内障眼轴变化: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患眼眼轴与健眼眼轴相比,四组患儿术前、术后3月、6月、1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ll P>0.05)。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后健眼与患眼眼轴增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ll P>0.05),A组、D组患儿术后眼轴增长度健眼>患眼,B组、C组患儿增长速率均为患眼>健眼。7、术后双眼及单眼患儿患眼角膜曲率变化:四组患儿角膜曲率与随访时期的变化趋势不同,A组患儿术后各阶段角膜曲率与术前相比均有增大,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all P>0.05),B组、C组、D组患儿术后各个阶段角膜曲率对比术前大致一致,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ll P>0.05)8、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前及术后各个阶段健眼角膜曲率与患眼角膜曲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all P>0.05),术后各阶段健眼与患眼角膜曲率增长幅度大致一致,差异无统计学(all P>0.05)。[结论]1、Ⅰ期人工晶体植入在4月~2岁先天性白内障患儿中应用是安全、有效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术后视力预后良好;2、4组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后均有近视漂移的趋势,4月~2岁患儿近视漂移趋势较大,随着年龄增长,近视漂移趋势逐渐减缓;3、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后眼轴患眼眼轴及角膜曲率可正常发育,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患眼与健眼可保持协调发育,术后视力预后较好;

丁馨芬[4](2021)在《屈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植入区域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与折射衍射混合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术后人工晶体眼的视觉质量、患者满意度,评价屈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术后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白内障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一期植入手术的白内障患者42例(57眼),分别植入Lentis Mplus LS-313MF30多焦点人工晶状体(A组,20例/26眼),Acry Sof IQ Re STOR+3D(SN6AD1)多焦点人工晶状体(B组,22例/31眼),比较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裸眼远、中、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4mm瞳孔下的全眼、角膜、眼内波前像差,全眼调制传递函数(MTF)、全眼斯特尔比率(SR),并给予患者VF-14-CN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A组患者和B组患者的裸眼远视力、矫正远视力、裸眼中视力、裸眼近视力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4mm瞳孔直径下,A组患者和B组患者的全眼高阶像差、全眼彗差、全眼三叶草差、全眼倾斜像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和B组患者的全眼球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和B组患者的眼内高阶像差、眼内彗差、眼内三叶草差、眼内倾斜像差、眼内球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和B组患者的角膜高阶像差、角膜彗差、角膜三叶草差、角膜倾斜像差、角膜球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A组患者的全眼SR和B组患者的全眼S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MTF在每个空间频率下的值与B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离焦曲线中,A组患者在0D、-2.5D处分别有一个峰值,B组患者在0D、-2.5D处分别有一个峰值。5、A组患者的CF-14-CN量表评分为1.43±1.22分,B组患者的评分为2.08±1.50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8>0.05)。A组患者的完全脱镜率为80%,B组患者的完全脱镜率为81.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1>0.05);A组患者的阅读脱镜率为100%,B组患者的阅读脱镜率为90.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7>0.05);A组患者的光学症状出现率为30%,B组患者的光学症状出现率为27.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5>0.05);A组患者的夜视满意度为95%,B组患者的夜视满意度为90.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4>0.05)。结论:1、区域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与折射衍射混合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均能成功恢复白内障患者的视功能。2、区域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的彗差、三叶草差、倾斜像差大于折射衍射混合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3、区域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与折射衍射混合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患者满意度都很高。4、屈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的应用需要术前与患者进行详尽的沟通,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职业以及术前的球差检查等结果,进行个性化的选择。

戴思思[5](2021)在《基于OPD ScanⅢ的国产非球面人工晶状体视觉质量评价》文中认为目的:通过OPD Scan III综合视觉质量分析仪检查国产非球面Proming Al-UV型人工晶状体术后视觉质量,并与国外同类型非球面Alcon SN60WF型人工晶状体对比,评价其有效性及稳定性。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8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植入Proming A1-UV或Alcon SN60WF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的患者(95例,119眼),植入A1-UV者(62例,73眼)纳入试验组,植入SN60WF者(33例,46眼)纳入对照组,分别于术后1m、6m、1y、2y行OPD Scan III检查获取MTF、PSF及4.0mm、6.0mm瞳孔直径下眼内高阶像差的均方根值(RMS)、SR值、CS等。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4.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非参数检验。结果:1.两组患者术前性别(X2=0.327,P=0.568)、年龄[(70.60±5.79)岁vs(68.67±7.04)岁,t=1.434,P=0.15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m角膜非球参数e值、Q值、Kappa角、Alpha角等各项参数比较,两组间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4.0mm及6.0mm瞳孔直径下两组患者术后1m、6m及1y眼内高阶像差RM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y时4.0mm瞳孔直径下Proming组患者Tilt RMS较Alcon组低[(0.151,0.346)vs(0.199,0.466),U=1249.5,P=0.029]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0mm瞳孔直径下Proming组患者Tilt RMS较Alcon组低[(0.217,0.686)vs(0.330,0.712),U=1262.0,P=0.03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1m、6m、1y及2y的4.0mm瞳孔直径下MTF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m、6m、1y及2y的6.0mm瞳孔直径下MTF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期两组间SR值及CS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非球面Proming A1-UV人工晶状体术后中远期稳定性好,眼内高阶像差、对比敏感度、SR值及MTF等客观视觉质量指标与Alcon SN60WF人工晶状体基本一致,中远期疗效较好。

田春柳[6](2020)在《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瞳孔成形术治疗无晶状体眼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观察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瞳孔成形手术治疗伴有瞳孔异常无晶状体眼的临床疗效、可靠性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自身对照研究的方法,共观察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伴有虹膜破损、瞳孔异常的无晶状体(包括无晶状体和人工晶状体眼)患者16例(16眼)。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2568岁,平均(43.75±12.27)岁。所有患者均行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瞳孔成形手术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并比较手术治疗前后的视力(转化为LogMAR)、眼压、瞳孔直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和脉络膜厚度以及视功能问卷得分的差异,观察手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情况。运用SPSS25.0软件来进行统计分析,对各项指标术前以及术后的对比观察,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术后不同时间结果之间的检验运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两两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患者手术后的裸眼视力(UCVA)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前平均UCVA为1.82±0.84,术后3天、1周、1月、3月、6月依次是0.68±0.17、0.63±0.21、0.53±0.19、0.49±0.19、0.48±0.19,和术前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不同时间点的UCVA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67,P<0.05),术后1周及1月之间的UC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均值为0.39±0.23,术后3天、1周、1月、3月、6月依次是0.61±0.20、0.54±0.23、0.43±0.19、0.41±0.20、0.38±0.18;术前与术后3天、1周的BC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1月、3月、6月的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术后时间的增长BCVA有所恢复,术后1周与1月间的BCVA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眼压平均为(15.19±2.92)mmHg,术后3天、1周、1月、3月、6月的眼压平均值分别为(16.02±3.89)mmHg、(15.80±4.91)mmHg、(14.38±2.02)mmHg、(14.26±2.10)mmHg、(14.29±1.85)mmHg,分别与术前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平均瞳孔直径(6.52±0.62)mm,术后为(3.63±0.32)mm,二者差别有统计意义(P<0.05);术前瞳孔最长径和最短径的差值平均为(1.45±1.55)mm,术后(0.67±0.47)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后患者的瞳孔居中呈近圆,直径小于人工晶状体光学面积。术前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平均为(241.00±39.30)μm,术后1周、1月、3月以及6月分别为(250.94±47.74)μm、(267.94±53.36)μm、(257.06±48.66)μm、(252.69±47.38)μm,术后CRT较术前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平均为(287.56±62.38)μm,术后1周、1月、3月以及6月分别为(302.75±59.98)μm、(305.81±61.89)μm、(304.75±62.13)μm、(302.69±61.37)μm,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畏光、羞明症状缓解,对患者进行视觉质量调查,除了眼部不适和色觉两项在手术前后的得分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术后子量表评估得分均大于术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情况:术中1例出现前房少量出血,经止血操作后出血停止;术后3例眼压高,经降眼压眼药水点眼或临床观察之后得到恢复;1例出现人工晶状体轻度偏位。结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瞳孔成形手术临床效果安全、有效,不仅能够提高患者视力水平,还能够最大程度恢复眼前节形态,消除畏光、眩光等症状,进而满足患者对提高视觉质量的追求。

郑方方[7](2020)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前房角的改变及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后前房角的变化,分析术后前房角开放度数与术前眼前段参数和拱高的相关性。方法本课题为前瞻性研究。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接受中央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EVOICL)植入术近视患者31例(55只眼)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术后1天、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行Visante眼前段OCT检查,测量术前、术后鼻侧和颞侧前房角开放度数及术后拱高。分析术后前房角开放度数与术前等效球镜、眼轴长度、水平角膜直径(白到白)、前房深度、前房容积、水平角膜曲率、术前前房角、ICL直径和术后拱高的相关性。结果1.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前患者鼻侧和颞侧前房角开放度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鼻侧和颞侧前房角开放度数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颞侧前房角开放度数较鼻侧稍宽。术后1个月鼻侧和颞侧前房角开放度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鼻侧和颞侧前房角开放度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鼻侧前房角开放度数与术前鼻侧前房角开放度数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鼻侧前房角开放度数较术前减少45%~50%。术后颞侧前房角开放度数与术前颞侧前房角开放度数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颞侧前房角开放度数较术前减少44%~49%。鼻侧术后1天、1个月和3个月前房角开放度数任意两时间点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颞侧术后1天、1个月和3个月前房角开放度数任意两时间点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后1天拱高平均0.64±0.18mm,术后1个月拱高平均0.54±0.15mm,术后3个月拱高平均0.53±0.16mm。随访期内术后1个月较术后1天拱高下降趋势明显,术后3个月较术后1月拱高下降趋势明显减缓。4.有晶状体眼ICL植入术前眼压平均为15.28±2.85mmHg,术后1天眼压平均15.56±3.44mmHg,术后1个月眼压平均14.88±2.52mmHg,术后3个月眼压平均14.82±2.24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眼压没有因前房角变窄而有明显差异。5.ICL植入术后前房角开放度数与术前前房容积、前房深度和术前前房角开放度数呈正相关(P<0.05),其中与术前前房角开放度数呈显着正相关(P=0.000);与ICL直径、拱高、术前等效球镜、眼轴长度、水平角膜曲率和白到白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前房角明显减小,随访期内患者前房角开放度数基本稳定,没有近一步的变窄。

李靓喆[8](2020)在《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ICL V4c)矫正高度近视术后短期的主观与客观视觉质量观察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ICLV4c植入术后短期内,高度近视患者的客观和主观视觉质量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影响视觉质量的各种因素的变化。方法:本文选取前瞻性病例研究。共选取在我院行ICLV4c植入术手术患者18例34只眼,年龄19~33(平均25.5±3.95)岁,等效球镜为-4.75~-11(平均-8.84±1.66)D,术前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为0.82~2Log MAR(平均1.50±0.32),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ion,BCVA)为0~0.1 Log MAR(平均0.01±0.02)。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分别进行客观视觉质量评估和主观视觉质量评估。客观视觉质量评估包括屈光状态、高阶像差(蔡司i.Profiler Plus验光仪)、干眼指数(眼表综合分析仪Keratograph 5M)。主观视觉质量评估包括视力(Log MAR),视觉质量调查问卷评估(Quality of Vision,Qo V)和干眼调查问卷评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检查结果采用IBM SPSS23.0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客观视觉质量评估:屈光状态:球镜度数分别为术前-8.17±1.74D,术后1周0.45±-0.41D,术后1个月0.47±0.49D;柱镜度数分别为术前-1.19±0.96D,术后1周-0.41±0.84D,术后1个月-0.48±0.74D,两者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阶像差:球差分别为术前0.06±0.10μm,术后1周0.00±0.05μm,术后1个月0.00±0.05μm;水平三叶草差分别为术前-0.01±0.07μm,术后1周为-0.09±0.15μm,术后1个月为-0.1±0.13μm;四叶草差分别为术前0.04±0.12μm,术后1周-0.01±0.08μm,术后1个月-0.01±0.07μm,三者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高阶像差(HOA)分别为:术前0.25±0.13μm,术后1周0.29±0.14μm,术后1个月0.29±0.13μm;水平慧差分别为术前0.03±0.08μm,术后1周0.01±0.08μm,术后1个月0.01±0.07μm;垂直慧差分别为术前-0.00±0.16μm,术后1周为-0.02±-0.12μm,术后1个月为-0.04±0.15μm,三者手术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眼指数:第一次泪膜破裂时间分别为:术前:8.94±6.1S,术后1周7.48±4.45S,术后1个月6.94±5.47S;平均泪膜破裂时间分别为;术前12.10±5.81S,术后1周11.68±6.13S,术后1个月10.82±5.59S;泪河高度分别为术前0.19±0.09mm,术后1周0.20±0.07mm,术后1个月0.20±0.10Smm,三者手术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Kappa Y分别为术前0.09±0.12,术后1周0.01±0.13,术后1个月0.01±0.14,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内皮术前2881.59±219.75与术后2756.75±373.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 X值术前-0.06±0.17及术后-0.05±0.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视觉质量评估:视力:UCVA分别为手术前1.50±0.32,术后1周-0.04±0.04,术后1个月-0.05±0.05;BCVA分别为术前0.01±0.02,术后1周-0.05±0.04,术后1个月-0.05±0.04;两者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SDI评分分别为术前14.04±9.62,术后1周10.55±8.75,术后1个月10.92±10.32;Qo V评分分别为术前6.00±7.42,术后1周6.94±5.12,术后1个月8.06±7.23,二者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LV4c植入术后1个月,视力提高明显,对高阶像差及眼表状态影响较小,未造成视觉质量的下降,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值得肯定,且术后短期内的效果稳定。

李仪[9](2020)在《多焦点与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在不同眼轴白内障术后对视觉质量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目 的]通过对不同眼轴长度的白内障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多焦点人工晶状体AMO Tecnis ZMB00与单焦点人工晶状体AMO Tecnis ZA9003植入,来分析不同眼轴长度下患者在植入多焦点和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后主观和客观视觉质量的变化。[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取白内障患者共71例(88只眼),按眼轴长度(AL)进行分组:A 组:22 mm≤AL≤24 mm 组(含 22 mm、24 mm),B 组:24 mm<AL≤26 mm 组(含 26 mm),C 组:26 mm<AL≤28 mm 组(含 28 mm)及D组:AL>28 mm组,共4组;各组内再根据患者意愿分为1组: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组(植入人工晶状体AMO Tecnis ZA9003)及2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组(植入人工晶状体AMO Tecnis ZMB00)。所有入选病例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比较各组裸眼远距离视力(Un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UDVA)、矫正远距离视力(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CDVA)、裸眼近距离视力(Uncorrected Near Visual Acuity,UNVA)、高阶像差、调制传递函数平均高度(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Average Height,MTF AH)、斯特列尔比值(Strehl Ratio,SR),术后3个月对各组患者行VF-14中文修订视觉生存质量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应用SPSS22.0软件处理并分析数据,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 果]1.术前1组及2组患者的UDVA、CDV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组及2组患者的UDVA、CDVA较术前均有提高,术后1周的UDVA、CDVA、UNVA趋于稳定。其中术后A1、A2组患者的UDVA、CDV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术后A2组患者的UNVA明显优于A1组(均为P<0.05)。术后B1、B2组患者的CDV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术后B2组患者的UDVA、UNVA明显优于B1组(均为P<0.05)。术后C1、C2组患者的CDVA、UNV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术后C2组患者的UDVA明显优于C1组(均为P<0.05)。术后D1、D2组患者的CDVA、UNV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术后D2组患者的UDVA明显优于D1组(均为P<0.05)。2.在3mm瞳孔下,1组及2组患者术后的三叶草像差、彗差和球差均低于术前。术前A1和A2组、B1和B2组、C1和C2组、D1和D2组患者彗差、球差、三叶草像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A1和A2组、B1和B2组、C1和C2组、D1和D2组患者彗差、球差、三叶草像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 P>0.05)。3.在3mm瞳孔及矫正所有低价像差下,1组及2组患者术后的MTFAH均高于术前。术前A1和A2组、B1和B2组、C1和C2组、D1和D2组患者MTF AH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A1和A2组、B1和B2组、C1和C2组、D1和D2组患者MTF AH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4.在3mm瞳孔及矫正所有低价像差下,1组及2组患者术后的SR均高于术前。术前A1和A2组、B1和B2组、C1和C2组、D1和D2组患者S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A1和A2组、B1和B2组、C1和C2组、D1和D2组患者SR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5.术后3个月VF-14中文修订视觉生存质量问卷调查显示1组和2组在患者视功能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自理、活动、社交、心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 论]1.不同眼轴的白内障患者术后,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与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相比在相同的远距离视力情况下能提供更佳的近距离视力;并且在3mm瞳孔及矫正所有低价像差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高阶像差、调制传递函数平均高度、斯特列尔比值与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相似,提示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与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在正常日间情况下客观视觉质量基本相同,但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主观视觉生存质量评分更佳;2.长眼轴的患者植入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后可获得良好的全程视力及视觉功能质量,高度近视长眼轴的患者对多焦点晶状体有很好适应性,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可以运用于长眼轴的患者。

王语嫣[10](2020)在《不同亲疏水性人工晶状体术后前囊收缩和居中性的对比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比较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植入亲水性丙烯酸人工晶状体(IOL)MI60和509M以及疏水性丙烯酸IOL i Sert250和ZCB00的术后前囊收缩和居中性。研究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连续性对比队列设计,收集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于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由同一术者进行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植入亲水性和疏水性IOL两组,再分为MI60、509M、i Sert250和ZCB00四个亚组。分别在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和术后1年对患者进行裸眼远视力和矫正远视力的测量、裂隙灯显微镜的眼前节拍照、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和itrace视功能分析检查。使用auto CAD2014软件计算前囊口面积和周长,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345例患者345只眼,纳入资料完整者320例患者320只眼(MI60组75例患者75只眼,509M组89例患者89只眼,i Sert250组85例患者85只眼,ZCB00组71例患者71只眼)。所有入组患者的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没有发生不良事件,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1)亲水IOL组术后1月、术后3月和术后1年的前囊口面积缩小(mm2)和周长缩短(mm)均较疏水IOL组明显(1.27±1.55 vs 0.61±0.59,p<0.001;2.62±2.19 vs 1.44±0.94,p<0.001;3.21±2.20 vs 1.86±1.05,p<0.001),(0.54±0.65vs 0.30±0.25,p<0.001;1.09±0.98 vs 0.64±0.39,p<0.001;1.40±1.04 vs 0.84±0.45,p<0.001)。(2)亲水性IOL MI60组术后所有随访时间段相比其他IOL的前囊口面积缩小和周长缩短最明显;疏水性IOL i Sert250和ZCB00组患者术后所有随访时间段的前囊口面积缩小和周长缩短最少,且这两种疏水性IOL之间没有差异;亲水性IOL 509M组患者术后所有随访时间段的前囊口面积缩小比MI60组少(1.07±1.30 vs 1.50±1.78,p=0.018;2.01±1.43 vs 3.35±2.67,p<0.001;2.51±1.50 vs4.04±2.59,p<0.001),但比i Sert250和ZCB00组多(p<0.05)。(3)前囊口的收缩呈时间依赖性,在术后3月内收缩速度最快,面积缩小和周长缩短更明显,之后收缩速度逐渐减慢,面积缩小和周长缩短逐渐减少。术后1月至3月的前囊口面积缩小和周长缩短最多,术后3月至1年的前囊口面积缩小和周长缩短最少。(4)术后1年,两种亲水性IOL MI60和509M组的前囊口变形未完全遮盖人工晶状体边缘率高于两种疏水性IOL i Sert250和ZCB00组的患者(10.7%vs10.1%vs 2.4%vs 2.8%,p=0.047)。(5)术后1年,4亚组IOL的水平偏心距离、垂直偏心距离和总偏心距离之间没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96;p=0.199;p=0.301),植入4种不同人工晶状体的患者的矫正视力无显着性差异(p=0.488),4亚组中对囊袋收缩综合征进行YAG激光截开术治疗率分别为2.7%(MI60)、1.1%(509M)、0(i Sert250)和0(ZCB00),无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270);亲水性IOL MI60和509M组已进行YAG激光后发性白内障的治疗率高于疏水性IOL i Sert250和ZCB00组(8.0%vs 12.4%vs 2.4%vs 2.8%,p<0.001)。结论: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中疏水性丙烯酸人工晶状体的囊袋生物相容性比亲水性丙烯酸人工晶状体好,亲水性丙烯酸IOL组(MI60和509M)术后前囊口收缩大于疏水性丙烯酸IOL组(i Sert250和ZCB00),亲水性IOL MI60亚组的术后前囊口收缩大于亲水性IOL 509M亚组,提示表面疏水改性可能减少前囊口的收缩,疏水性IOL i Sert250亚组和疏水性IOL ZCB00亚组之间无差异。前囊口的收缩呈时间依赖性,术后3个月内收缩速度更快。亲水组的前囊口对人工晶状体的未完全遮盖率更高,进行后发性白内障的激光治疗率更高。人工晶状体材料的亲疏水性对其偏心影响不大。

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瞳孔变形原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瞳孔变形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再手术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一般资料
        1.2 入选标准
        1.3 排除标准
    2 手术相关方式
        2.1 手术方式
        2.2 手术相关仪器与设备
        2.3 手术器械
        2.4 术中术后药物使用
    3 术后检查随访
    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先天性白内障患者临床资料
        1.1 先天性白内障首诊原因
        1.2 先天性白内障类型
        1.3 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并发症
    2 再手术患者临床资料
        2.1 再手术患者白内障类型
        2.2 再手术的病因及手术方式
        2.3 再手术发生的原因
        2.4 再手术患者中伴有发育异常情况
        2.5 再手术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6 再手术年龄因素
        2.7 一期植入IOL后对再次手术发生率的影响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白内障术后并发症预防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2)区域折射多焦人工晶体对轴性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视觉质量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前言
    1.1 轴性近视与白内障的流行病学研究
    1.2 多焦点人工晶体的设计原理及类型
    1.3 对比敏感度和波前像差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2章 对象和方法
    2.1 临床资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分组
        2.1.3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2.2 主要实验仪器
        2.2.1 Colenbrander Mixed Contrast Card Set视力测试卡
        2.2.2 对比敏感度测试仪CSV-1000E
        2.2.3 OPD-ScanⅢ
    2.3 研究方法
        2.3.1 术前检查
        2.3.2 术前准备
        2.3.3 手术操作方式
        2.3.4 术后注意事项
        2.3.5 数据收集
        2.3.6 主观视功能量表VF-14
    2.4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术前一般资料
    3.2 裸眼远视力(UCDVA)、最佳矫正远视力(BCDVA)
    3.3 裸眼中距离视力(UCIVA)、最佳矫正远视力下的中距离视力(DCIVA)
    3.4 裸眼近距离视力(UCNVA)、最佳矫正远视力下的近距离视力(DCNVA)
    3.5 对比敏感度(CS)
    3.6 高阶像差(HOA)
    3.7 主观视觉感受——VF-14 量表
第4章 讨论
    4.1 视力
    4.2 对比敏感度
    4.3 高阶像差
    4.4 主观视觉感受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进一步工作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多焦点人工晶体在轴性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3)Ⅰ期人工晶状体植入在4月~2岁先天性白内障患儿中应用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屈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人工晶状体
    2.3 术前准备
    2.4 手术方法
    2.5 术后检查:
        2.5.1 远、中、近视力
        2.5.2 视觉质量
        2.5.3 离焦曲线
        2.5.4 问卷调查
    2.6 统计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基本情况
    3.2 视力
    3.3 波前像差
    3.4 SR和MTF
    3.5 离焦曲线
    3.6 问卷调查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基于OPD ScanⅢ的国产非球面人工晶状体视觉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
        2.1.2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2.1.3 研究对象分组
    2.2 主要仪器及药品
        2.2.1 OPD ScanⅢ综合视觉质量分析仪
    2.3 研究方法
        2.3.1 术前检查及术前准备
        2.3.2 手术操作过程
        2.3.3 术后用药
        2.3.4 术后随访检查
    2.4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及术后1m眼球主要参数对比
    3.2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期角膜高阶像差对比
    3.3 两组患者术后4.0mm瞳孔不同时期眼内高阶像差对比
    3.4 两组患者术后6.0mm瞳孔不同时期眼内高阶像差对比
    3.5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期不同瞳孔直径MTF对比
    3.6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期SR值及CS对比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的局限性
    5.3 下一步研究方向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白内障术后视觉质量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6)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瞳孔成形术治疗无晶状体眼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2 主要设备和药品
        2.1 主要设备
        2.2 主要药品
    3 方法
        3.1 术前检查及准备
        3.2 手术步骤
        3.3 术后处理
        3.4 观察指标
    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裸眼视力(UCVA)
    2 最佳矫正视力(BCVA)
    3 眼压
    4 瞳孔直径
    5 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和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
    6 自觉症状和视功能问卷
    7 并发症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前房角的改变及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1 引言
2 资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并发症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8)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ICL V4c)矫正高度近视术后短期的主观与客观视觉质量观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央孔型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ICLV4c)矫正高度近视术后视觉质量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多焦点与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在不同眼轴白内障术后对视觉质量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不同亲疏水性人工晶状体术后前囊收缩和居中性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1 引言
2 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术前准备
    2.3 手术方法
    2.4 术后检查
    2.5 前囊撕囊口大小评估
    2.6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随访情况
    3.2 基本资料
    3.3 疏水性和亲水性人工晶状体组患者的前囊口面积
    3.4 疏水性和亲水性人工晶状体组患者的前囊口周长
    3.5 疏水性和亲水性人工晶状体组患者的前囊口面积和周长变化
    3.6 四种人工晶状体组患者的前囊口面积
    3.7 四种人工晶状体组患者的前囊口周长
    3.8 四种人工晶状体组患者的前囊口面积和周长变化
    3.9 四种人工晶状体的前囊口遮盖
    3.10 四种人工晶状体的偏心距离
    3.11 四种人工晶状体患者的视力
    3.12 四种人工晶状体患者的前房闪辉值
    3.13 四种人工晶状体患者术后囊袋并发症的激光治疗率
4 讨论
5 结论
6 创新点与临床意义
7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综述 白内障术后囊袋相关并发症的评价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四、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瞳孔变形原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再手术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 孙洁. 青岛大学, 2021
  • [2]区域折射多焦人工晶体对轴性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视觉质量的临床观察[D]. 王玉珏. 南昌大学, 2021(01)
  • [3]Ⅰ期人工晶状体植入在4月~2岁先天性白内障患儿中应用的临床研究[D]. 李雅頔.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4]屈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的临床观察[D]. 丁馨芬. 吉林大学, 2021(01)
  • [5]基于OPD ScanⅢ的国产非球面人工晶状体视觉质量评价[D]. 戴思思. 南昌大学, 2021(01)
  • [6]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瞳孔成形术治疗无晶状体眼的临床观察[D]. 田春柳. 青岛大学, 2020(01)
  • [7]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前房角的改变及相关因素分析[D]. 郑方方. 郑州大学, 2020(02)
  • [8]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ICL V4c)矫正高度近视术后短期的主观与客观视觉质量观察分析[D]. 李靓喆.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9]多焦点与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在不同眼轴白内障术后对视觉质量影响的研究[D]. 李仪.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10]不同亲疏水性人工晶状体术后前囊收缩和居中性的对比研究[D]. 王语嫣. 浙江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瞳孔变形原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