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2年九龙坡区2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污染情况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董晨雪[1](2020)在《基于差异的正义: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健康养老将健康理念引入养老领域,不仅关注老年群体的物质和生活需要,还关注其医疗照护、精神慰藉、社会参与等等,强调从生理、心理、社会三个方面统筹协调养老资源,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随着老龄社会的不断深化,健康养老已经成为推进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的重要方式。目前,我国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呈现不断增长且日益多元趋势,尽管与之相应的我国健康养老服务的供给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却存在不平衡、不充分且城乡差异显着的问题。关注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与养老服务供给的差异,在差异中寻求公平的正义,是聚焦老年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分析法、数据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在归纳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现状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健康养老的重要意义及发展现况,并以江苏省太仓市、合肥市肥西县、重庆市九龙坡区为例展开调查研究,对其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及供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无论是城乡间、还是地区间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的需求和供给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健康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差异也有所不同。为此,本文将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发展面临的困境归纳为:城乡需求差异显着,统筹协调存在困难;服务供给总体不足,供需矛盾较为突出;服务理念较为传统,健康养老有待深化;城乡供给差异显着,共建共享仍需加强;并将其原因归结为:城乡环境、生活观念存在不同,行为选择存在差异;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尚未健全,供给效果尚未凸显;健康养老服务理念发展较晚,相关探索有待加强;养老服务城乡供需结构失衡,统筹协调仍需推进。最后,基于罗尔斯的正义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以及社会福利理论,提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的相关思考,分别为:正视差异,构建中国特色健康养老服务体系;精准供给,促进健康养老服务供给有效提升;更新理念,保障老年群体健康养老服务权益;统筹发展,促进区域城乡养老服务协调推进;以期能够对我国健康养老的发展提供相关思考,促进我国健康养老服务水平的提升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丁潇颖[2](2020)在《中国社区农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高速的城镇化进程造成了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作为应对上述问题的策略之一,社区农园在我国诸多城市中大量涌现并快速发展。然而,这些农园的作用却差异显着——部分农园成为了促进居民互动、保障食品安全、改善社区环境的关键媒介;部分农园却因用地权属、规划布局、组织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问题,引发了社会矛盾与公众质疑。而既有研究缺少针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分析、理论性指导和综合性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农园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社区农园进行全面探索,深入分析造成社区农园效益差异的成因,提出社区农园发展策略变得十分必要。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GIS空间分析、案例研究、问卷调查、SPSS数据分析等方法,从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与策略构建三方面对中国社区农园展开研究。(1)在理论研究方面,梳理了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思想,总结了社区农园实践的发展趋势,并从政策环境、设计模式、参与机制、效益、社会资本和社区农园等层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解析。(2)在现状分析方面,探究了中国社区农园的空间分布特征,深入分析了社区农园的现状设计模式和参与机制,并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析了社区农园的效益与问题,认为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显着而问题多集中在政策法规、规划设计、社会参与、管理制度、运营方式等方面。基于对问题成因的分析,提出应强化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认知,构建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以此指导中国社区农园建设。(3)在策略构建方面,借助社会资本理论,阐明了社区农园能够建立信任、社会网络和规范,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社会作用,并进一步筛选得到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之后,基于不同要素对社会资本形成的影响程度,制定了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在设计策略层面上,剖析了典型社区农园案例,构建了分优先级的选址策略和农园尺度下的空间设计策略,并结合实践对设计策略进行验证;在参与机制层面上,提出了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健全管理监督制度和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等途径和方法,论述了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并对社区农园的支持性政策体系进行探讨。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两方面,形成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认知,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进行解析和定位,进一步建立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对于突破社区农园发展障碍,科学指导社区农园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农园正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杨静雯[3](2019)在《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移民安居建设评价研究 ——以开州、云阳为例》文中提出三峡工程的水利枢纽建设和库区的移民安置工作已于2009年基本完成,但是,三峡库区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则是一项较长时期的工作。在不断解决三峡工程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发现,移民安居是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由此明确了本次研究的对象。移民安居是一个涉及层面较广的问题,既涉及城市的社会经济、民生工程等方面,还涵盖了城市移民搬迁后的居住环境、日常生活和就业等方面。本研究从三峡库区城市发展演变及动力研究,得出库区城市在后三峡时期的主要矛盾转化,进而提出“移民安居”就是后三峡时期人居环境的首要问题。同时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移民安居为核心,构建“社会—空间—居住”三位一体的逻辑框架,并以此框架对开州、云阳两个实证研究对象进行现状特征评述与评价分析,构建数据演变、空间分析、满意度评价三个维度的分析框架,得出两个城市有关移民安居的现实问题,根据评价出的现实问题提出后三峡时期人居环境建设的一些策略与建议。本文的思考内容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对应论文的第一章节。该部分主要确定两点:第一,选题缘由。对为什么研究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的原因展开探讨。第二,核心切入,对三峡库区城市移民安居的相关概念,研究综述等进行详细研究。第二部分:分析问题,对应论文的第二、三章。该部分主要是对后三峡时期移民安居建设现状情况的综合分析。综合分析角度在于移民安居的阶段性。即从后三峡时期库区主要矛盾的转化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分析库区城市移民安居现状特征,从而构建“社会—空间—居住”三位一体的分析框架。并以此框架对开州、云阳两个实证研究对象进行现状特征评述。第三部分:解决问题,文章的四、五章节。该部分主要是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途径。解决途径之一是确定移民安居情况的评价标准。即通过建立尽量客观全面的后三峡时期移民安居建设评价体系。解决途径之二是具体应用,即利用开州、云阳作为典型案例,对其进行移民安居的总体评价,找出它的优势与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策略。第四部分:总结。对论文整体研究思路和内容进行梳理,得出论文的研究成果并分析研究的不足之处。
周琎[4](2018)在《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理论与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基础设施是结构性社会关系的空间表现形式,是城镇化进程中缓解社会问题、改善市民生活质量及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的城市空间载体。伴随新型城镇化进程,三峡库区进入后三峡时代,主要社会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故而,论文在三峡库区19个区县城市的城镇化进程时空背景下,以现实社会问题及人本需求为导向,将社会基础设施规划作为社会问题的治理途径,即通过城乡规划领域与系统协同论、社会学及经济学等融贯的交叉研究,以“现状问题析因—理论探索—数理模型—策略思考”为整体技术路线,运用文案逻辑、田野调查、相关计量和协调测度等综合研究方法,形成三峡库区区域、城市及社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的理论观及方法论的基本内容。(1)探索构建城乡规划领域以社会治理为目标的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理论框架(第2、3章)。研究表明,库区城镇化转型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不协同、库区社会基础设施需求与规划建设不协同及库区社会基础设施供给与人本需求不协同分别是库区社会问题产生的具体诱因、物质因由及本质矛盾。构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型城镇化进程、人本需求三个系统的协同机制、推动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既是理论出路的主要实践策略,亦是库区社会问题的有效治理途径。(2)建构社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协同状态诊断的技术路线和协调测度模型(第4章)。通过静态协调度模型对三峡库区2000-2014年面板数据测度,结果显示,从三峡工程建设整体协调时期(2000-2010年)到后三峡时代失调时期(2010-2014年),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化进程的协同状态从失调到基本协调再到失调、且呈现出失调趋势逐渐增大的时空变化表征。故此,提出了基于诊断结果的3种基本发展分类,以便针对不同类别的城市探讨具体协同规划策略。(3)提出基于适应性抉择模型的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区域协同规划的宏观调控框架和基于人本需求的城区具体设施协同规划策略(第5、6章)。在区域层面,以高等教育设施为例探讨了区域协同规划;在城市层面,以万州区为例,采用适应性抉择模型对社会基础设施的各个子系统进行规划时序识别,针对基础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及停车设施进行地域化的规划标准及设计方法研究;在社区层面,以长寿区三道拐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对社区文化设施进行基于需求的社会问题治理途径探索。基于以上研究,论文提出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的3点探索性策略:在现状建设实施方面,提出协同状态诊断模型来动态监控可能或已近出现的社会问题;在区域及城市层面通过适应性抉择模型对社会基础设施的各个子系统进行基于新型城镇化及经济发展阶段的协调配置,满足库区非正式经济模式的人本空间需求;在城市及社区层面试图对现行城市规划的规范标准和技术措施进行地域化,并提出空间布局规划策略,以实现社会基础设施的社会福利保障及社会问题的治理效应。综上,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型城镇化进程、人本需求不匹配所引起的社会学问题既有一定的时空特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学术普遍意义。论文尝试在三峡工程建设时期到后三峡时代新型城镇化这一特殊时段中,通过交叉学科复合构建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理论框架,解析社会基础设施与新型城镇化、人本需求的相关机制,建构起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社会基础设施“协同状态诊断—宏观调控框架—协同规划策略”的规划设计方法,同时探讨了基于需求满足的、社会基础设施分项规划的用地布局技术、实施管理与长效维护策略。
林立勇[5](2017)在《功能区块论 ——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家级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进行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继批准设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之后,中央为推动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发展而采取的又一重大举措。国家级新区一经诞生,就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创新政策的试验田,成为推动我国开发开放热潮的国家级增长极和其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格局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本论文以国家级新区为研究对象,从制度创新这一影响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的主要因素入手,结合所在工作单位重庆两江新区的设立背景和开发建设实际,对1992年第一个国家级新区设立近25年来,上海浦东、天津滨海两个建设时间相对较长的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历程和重庆两江新区头几年的城市空间规划及其实施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研究,总结提炼出了在制度创新背景下国家级新区的空间发展理论。本论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历程、国家级新区设立的背景和目的,结合制度创新的经济学原理,认为制度创新是国家级新区的基本特征,确立了判断国家级新区开发建设成败的四条评价标准。对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的空间规划及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度创新对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的综合影响,探索提出“功能区块”论是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理论,明确了功能区块理论的内涵和空间结构模型,并详细阐述了在功能区块理论指导下,国家级新区在空间结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和交通空间等方面应采取的发展策略。在实证研究部分,以功能区块理论在重庆两江新区的规划实践为例,介绍了功能区块论在重庆两江新区申报和规划阶段的探索应用,运用功能区块论,对两江新区今后在空间结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和交通空间等方面的发展策略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最后,根据功能区块理论,结合国家级新区发展要求,对构建适应功能区块论的国家级新区规划编制工作机制的创新思路进行了研究探讨。
马伟玲[6](2017)在《城市卫生资源配置的正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正义问题是政治学的基本问题。古今中外的政治学家无不高度关注分配正义。城市卫生资源配置制度的设计虽然具体表现在制度和体制的安排,但本质上是分配正义论的一种体现。因此,本文遵循“有的放矢”原则,以分配正义的政治学研究之“矢”来射城市卫生资源的配置问题之“的”,将这一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基本国策,事关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事关“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全局的重大实践问题与政治学的正义理论研究直接关联分析,在全面梳理比较各种正义论基础上,得出科学的和可行的正义理论,进而将理论与实践案例结合起来加以解答。自从福柯将“生命政治学”几乎看作是研究正义问题的极其重要的政治学领域以来,阿伦特、阿·甘本继续这一领域研究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引发了世界学者关注生命权力与国家政治之间关系,因而将生命权和健康权放在正义研究的政治学极其重要的位置。在这一领域研究的每一个重要推进,几乎都能更有效地促进我们对于政治学有关正义理论内涵的思考。本文就成为一座连结政治学正义论研究与城市卫生资源配置研究之间的桥,让两者在相互转换中彼此促进。健康权是公民的基本人权是人的生存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义的卫生资源配置,就是在空间上得到合理布局和配置,解决不平衡、不平等问题,体现在对卫生资源的使用过程中,各类社会主体地位与占有比例的公平性和平等性。卫生资源配置高度体现出一个国家对卫生事务进行谋划、决策和执行的水平,表现出其为公众提供卫生服务和建立健康保障体系公共管理活动的能力。社会正义是当代民主政治的一个核心观念,卫生资源的正义配置,不仅仅是卫生正义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国家保持内部稳定统一的政治要求。追求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是人们共同努力的方向,由此而来的分配原则的起点应该是建立在卫生正义基础之上。让有限的卫生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平,在不同的社会和制度安排情境下,坚守卫生资源正义分配的价值导向,正义配置卫生资源以推进和保障居民健康,实现合理性与合法性的统一。城镇化正在将一个“乡村中国”转变为“都市中国”。2016年末,中国的城市化率已达57.35%。据预测,未来10-15年间,中国城市人口将占总人口的70%以上,由此,我们的研究聚焦城市,不仅要关注乡村人口如何进城,更要关注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后,城市的制度是否为所有进入城市的人口提供了公平的、包容的、正义的公共产品,特别是保障他们生命健康的卫生资源公共产品。生命健康是所有城市居民的第一需要。保障生命健康的卫生资源公共产品应该是第一公共产品。这一公共产品的配置是否实现正义,是否实现公共产品配置的均等化,如何通过卫生资源配置制度的有效设计和改革来达成正义目标,就成为本文研究的主题。中国的卫生事业改革路程漫长、举步为艰。卫生事业改革直接影响人的生存权和健康权,关系民生、关乎人的自由发展,一直是社会大众和政府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也是世界性难题。卫生资源是开展卫生工作、发展卫生事业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物质基础和基本要素,卫生资源配置合理与否关系到卫生服务系统整体的结构和运作效率,更是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条件,在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的成效与成败中一直起着关键的基础性作用。令人欣喜的是:与全面小康社会决胜战略相伴随,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10月25日印发并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战略,把保障全体人民的生命健康纳入到一个整体战略规划之中。对我们的研究来说,这是一个莫大的鼓舞。然而,要落实这一战略,还有许多事关方向的正义理念问题需要研究,许多相关的具体方案、规划和政策需要探索。因此,文本的研究更加显得迫切和重要。研究城市卫生资源配置的正义性,首先需要全面梳理相关理论资源。本文主要梳理和分析了中外古今正义理论及其城市对于卫生资源配置正义性的相关意义、公共产品理论及其在城市卫生资源配置正义性中的运用、差异性社会理论及其在城市卫生资源配置正义性中的适用意义、社会保障理论及其在城市卫生资源配置正义性中的具体显现,等等。正义思想与人类一样古老。远古时代人们在氏族和部落内外交往中就产生了正义思想,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正义思想的基本内容也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因而具有历史性、派生性、相对性和阶级性。本文简要梳理了中外正义思想变迁的脉络,从古希腊罗马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到近代马基雅维利、莫尔、康帕内拉、休谟、卢梭、葛德文、欧文、康德、黑格尔,再到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及当代的新自由主义者罗尔斯、社群主义者桑德尔等等。中国古代的儒、道、佛、墨等学派都有自己的深厚的正义思想。这些正义思想资源的合理成分,都对于今天研究城市卫生资源配置、实现社会基本的善起到积极的理论借鉴意义。公共产品理论从休谟起始,经过亚当·斯密、潘塔莱奥尼、马左拉的系统开拓,进展到维克塞尔-林达尔模型,在经过保罗·萨谬尔森和詹姆斯·布坎南、蒂布特等人的深度挖掘,逐步成熟。这一理论对于城市卫生资源配置正义性的性质和特点的揭示具有直接的参考价值。中国学者创立的差异性社会理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利益分化和社会结构的描述以及“差异的正义”的论述,对于本文在研究把握对象的性质和边界方面具有直接的帮助。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思想的缘起和发展,使本文更系统地了解医疗卫生领域社会保障的演化发展史,因而对于借鉴各国相关经验,有了更多帮助。本文在第一章系统梳理相关理论、第二章充分借鉴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新加坡等国外相关经验基础上,从第三章开始,对于中国城市卫生资源配置的相关领域研究分章加以展开。第三章主要研究我国城市卫生资源配置的演变史和现状。对我国城市卫生资源配置的相关分支领域:医疗保险制度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三个领域的历史和现状作出全面梳理。关于医保制度体系领域,本文在对于我国医保制度渐进性改革历史作出梳理和说明的基础上,分别对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制度建立过程、基本框架、特点、功能和问题做了深度分析,进而从城市流动儿童和大病医保两个案例分析来进一步深度剖析城市医保制度的内在局限。关于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领域,本文着力从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网状建构历史、现状、问题等加以分析,其中特别分析了医联体这一创新的医疗机构组织形态的革命意义,同时从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这一特定的角度来透视我国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关于公共卫生均等化资源配置和控制,本文也从历史和现状两个角度加以全面梳理。本文关于上述三个领域各自的演化历史和现状的深描,以便能够从历史脉络和横向结构中把握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状况的总体线索。第四章主要分析我国城市基本卫生资源配置的问题及其原因。沿着第三章的三个基本领域的口径,对于我国城市医疗保险制度体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卫生等三个领域的存在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全面深入的反思和分析。关于我国城市医疗保险制度体系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本文指出存在着制度碎片化设计、社会医疗保险资源配置不公平;制度壁垒,社会医疗保险资源配置的道德风险;“自愿参加”设计缺陷,居民参保率偏低;同城制度不同,基金补偿待遇差异明显;大病医疗保险公私合作,基金安全危机四伏等六个方面的问题。在我国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本文分析了存在着的医疗机构布局的失衡;卫生服务投入不足,趋利性引致卫生服务公益性缺失;优质卫生服务资源配置结构的失衡;卫生资源流转制度的问题与弊端;医疗服务逐利化,医患矛盾日益尖锐等五大问题。在公共卫生领域,本文着力分析了存在着的诸如国家责任缺失,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各级财政支持力度不足,公共卫生服务供给困难;推进国家公共卫生项目,缺乏地方政府支持;基层公共卫生:趋利倾向与机构不健全;卫生人力资源不足,开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困难等五大问题。本文指出:上述问题的存在,其结果归结为一点,都是在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上形成对城市卫生资源配置的正义性的巨大障碍。因此,需要从制度体系变革和发展医疗卫生资源两个方面加以解决。第五章集中回到一个原则性的问题:如何确立我国城市卫生资源配置的正义性原则,以及如何实施这一原则的基本路径。本文指出:我国城市基本卫生资源配置原则是正义原则,正义是社会的首要价值,也因此是我国城市基本卫生资源配置的主要遵循原则。这里所指的卫生资源配置中涉及的所谓“基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指对满足全体市民健康的基本需求:如涉及公民日常普及性健身需求(住宅小区或社区健身设施、体育公园等开放式健康保健设施等)、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预防、健康体检等)和对常见病、多发病常规治疗需求。而超越基本需求的卫生保健和治疗,如对于满足健康人群中的特殊健身需求的设施(如健身俱乐部、高尔夫球场等)以及超越常规治疗的高端医疗服务,则成为超越基本的特殊或高端需求。对于可能致使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特殊大病种,也将被逐步纳入城市基本卫生资源配置所应涵盖的范畴。正义原则要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要广泛吸纳中外思想家关于正义思想的合理资源,还要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具体包括:基于公平分配的主体包容性原则;基于卫生资源公平配置的自由权利;基于公共产品均等化的基本卫生资源利益分配原则;“差异的正义”的结构化配置,向最不利者倾斜的原则;限高原则;创造条件逐步消灭卫生资源配置差异、走向未来大同的原则;政府卫生资源配置要合规、合法、接受全民阳光监督的原则等七点内容。城市基本卫生资源配置的正义性需要考虑主要目标和主要路径。主要目标为切实保障全体人民的生命健康,要实现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要明确政府在规划、投资、建设、发展和改革卫生资源配置体系中的主体责任。要根据一般卫生问题、主要卫生问题和重要卫生问题需求分层配置卫生资源。要根据卫生服务需求量表和卫生服务目标、卫生服务/人口比值来规划配置卫生资源。要达到配置均衡,必须要采取一系列方法,如经济基础法、多方程式模拟法、健康保障组织法、固定利用率法、预测利用率法等。配置效果还要进行卫生资源效果评价。第六章关于实施城市基本卫生资源配置正义的路径思考。本文依然沿着医疗保险、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三个基本路径来展开阐述。在医疗保险路径问题上,本文着力探索全国统一的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指出可以通过均等化和基本医疗保险+多元化补充医疗保险两个路径来试行。对于当下的中国,从可行能力考虑,本文倾向于后一种思路。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上,本文从规划、全科医生培养和分级诊疗、加强资源配置、明确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责任、强化医联体建设等方面作了深度探索。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本文着力指出在加大投入、完善制度、强化政府责任基础上,实现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前提下,可以根据中国现阶段差异性社会特点,建设一个基本公平+比例公平的公共卫生资源配置的区域结构。
叶璐熳[7](2017)在《重庆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老年人口慢性病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梳理老年人口慢性病社区管理相关理论,总结分析国内外相关经验,以重庆市为实证调研对象,对重庆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现状进行定量与定性研究。通过综合分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资源、卫生服务效率以及量表数据,研究重庆市社区老年人口慢性病防控管理的可行性及策略,为社区老年慢性病管理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依据。资料来源通过检索数据库,查阅相关书刊资料,检索搜索引擎等方式收集社区老年人口慢性病管理的相关文献、研究报告及信息,并收集政府卫生、财政、民政、统计等部委官方网站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年度报表等统计数据和资料。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量表对各样本区进行调研获取实证资料。调研组共计发放700份调查问卷,最终回收675份有效问卷。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德尔菲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结果重庆市共有12个区县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的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在慢性病防控管理方面有一定成效,开展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慢性病管理纳入各区县的年度社会事业发展规划中,对居民进行健康教育。但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的问题:(1)慢性病防控专项经费不足,筹资渠道单一;(2)社区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3)部门之间缺乏合作,防控体系不完善;(4)信息系统建设滞后,不利于慢性病防控管理信息的共享。对策建议(1)政府应制定有效的慢性病管理政策,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社区老年人口慢性病管理的经费投入。(2)加强慢性病管理相关部门的合作,与科研机构保持合作关系,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成果,社区应重点关注重庆市慢性病管理薄弱的老年人群。(3)创建健康的生活环境,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
肖南梓[8](2016)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下农村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疾病经济风险的实证研究 ——基于重庆农村地区的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由于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变化、环境恶化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等诸多原因使得我国的疾病谱发生了巨大变化。历年来各方面的研究表明,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已从传染病和围生期疾病为主转变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按2004年世界卫生报告,世界60%的死亡和47%的疾病负担可归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其中75%的慢性病死亡发生在发展中国家。Wang longed在2005年的研究表明,在中国,死亡率中约有80%是由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造成的,而失能调整生命年(DALYs)的健康丧失有70%归因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从众多对包括高血压和糖尿病在内的慢性病研究发现,其患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到2010年有关研究表明,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33.5%,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在2010年为11.6%,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由于患病率高、并发症多、易复发、治疗周期长和预后差等特点,慢性疾病会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逐步损害患者的劳动能力,逐渐消耗患者家庭的资源,从而使患者家庭的生活水平和创造财富的能力降低。慢性病患者面临的累积门诊及购药费用负担,与普通人群就医费用相比更加沉重。作为缓解疾病经济负担和控制疾病经济风险的医疗保险,在我国已形成了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bmiue)、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bmiur)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ncms)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bmiue)是对原有的公费、劳保医疗制度的重大变革,于1998年开始正式实施,是针对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和职工的一项强制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bmiur)于2007年开始启动试点,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它是以大病统筹为主,针对城镇非从业居民,覆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未覆盖的城镇人群的一种自愿保险;2003年开展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则以农村家庭户为参保单位,一般采取以县(市)为单位进行统筹,实行大病统筹为主的办法,并于2007年起在全国绝大多数统筹地区都陆续出台了特殊疾病门诊费用的补偿办法。重庆市于2012年7月,则将全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合二为一,城乡居民参加医疗保险不以户籍划分,统一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了城乡统筹。实行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后,被纳入门诊报销和住院费用补助的慢性病种类比2003年增加了5种,已达到13种,并且报销和补助比例以及限额皆有所增加。基于此,本研究提出的问题是:在慢性病患病率不断增加的状态下,重庆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从筹资范围、筹资水平、支付范围和支付水平等一系列的政策安排为控制慢性病患者的疾病经济风险起到多大的作用?该制度的设计是否使慢性病患者所面对的疾病经济负担有明显缓解?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分析重庆市农村地区以高血压病及糖尿病患者为代表的慢性病患者在居民的基本医保险制度安排下的疾病经济风险状况。从他们的医疗服务利用水平、疾病经济负担水平和疾病经济风险在2008和2013年间的变化入手,分析目前实施的针对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对患者疾病经济风险的控制能力,并为完善该制度在筹资和支付方面的设计提出适当的建议。具体分为以下4个分目标:(1)描述重庆农村地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患病情况(2)比较近两次nhss中重庆农村地区患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医疗服务利用情况的变化,并以2013年nhss数据和2014年定性访谈资料分析影响患者医疗服务利用的各因素(3)比较近两次nhss中重庆农村地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就医自付费用情况并分析2013年nhss中影响患者就医费用的各因素(4)通过定量数据和定性资料分析重庆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对农村地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经济风险控制情况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以参加农村基本医疗保险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国家卫生服务调查问卷的设计,高血压的并发症(或伴发症)主要考虑:糖尿病、血脂异常症、脑血管病、心脏病、肾病;糖尿病的并发症(或伴发症)主要考虑:高血压、血脂异常、脑血管病、心脏病、视网膜病变、肾病。(2)资料来源及收集方法采集重庆地区国家卫生服务调查问卷中回答有高血压及糖尿病的患者的有关信息,包括患者的社会经济特征、患者为治疗该慢性病及其并发症(或伴发症)的门诊和住院服务利用情况、医疗费用等。以及统计年鉴和医疗保险政策文件中的相关信息。访谈资料来自对重庆两样本县(区)不同类别关键信息知情人的半结构化访谈和焦点组访谈。访谈对象共分四类,其中,个别访谈对象有:卫生管理部门分管领导、医疗服务机构相关科室负责人、医疗保险中心相关政策负责人,焦点组访谈对象为糖尿病患者。访谈前,先通过样本地区联络人与当地各相关机构负责人取得联系,告知访谈目的后由其推荐关键知情人接受个人访谈。患者的焦点组访谈由乡村医生或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从慢性病管理花名册中随机抽取610名患者来实现。(3)分析方法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中的有关定量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多元回归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两部模型法和卫生服务利用的间接标准化模型。定性资料采用主题框架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与结论1.重庆农村地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增加但门诊服务利用率下降,糖尿病患者对住院服务的利用受到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较大两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中,重庆农村地区的高血压患病率和糖尿病患病率分别增加了3.3%和6.3%。两类疾病患者中女性更多,年龄在60岁以上。用两周就诊率来衡量两类疾病患者的门诊服务利用情况时,该指标在这两类疾病患者中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下降。因“经济困难”而放弃就医的两类疾病患者比例2013年都比2008年有所下降。但是,不同经济条件的糖尿病患者的住院服务利用则表现为受到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高收入组患者更多地利用了住院服务,其水平公平性较差。2.需提高慢性病管理中对健康知识的有效宣传来树立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健康意识,基层医疗机构的人力资源建设滞后成为构筑慢性病健康管理防线的障碍患者对疾病的科学认知不足、缺乏预防意识、以及经济条件的限制和人口流动性使慢性病管理的各项措施在实施时遇到困难,造成规定的规范管理率标准难以实现。因此,需要通过适宜的健康教育来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农村居民的预防与健康意识。造成规定的规范管理率标准难以实现还有来自于医疗服务提供方的原因,尤其是作为慢性病管理的第一道防线的基层医疗机构(乡镇和村级)的人力资源缺乏、医技水平落后。因此,建立系统的基层医生培训制度,探索乡村医生的退出机制,都是使慢性病管理策略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3.医疗保险的补偿水平使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有所减缓但对慢性病患者的门诊费用补偿尚显不足;较贫困和病情严重的患者也需要更多的经济支持与2008年相比,2013年调查的两类疾病的门诊次均自付费用都显着地减少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中的补偿政策对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起到了明显的减缓作用。但是,对于贫困患者而言,基本医疗保险还需在起付线、共付率等方面给予更多优惠来切实减少患者的自付费用。而且,倘若要满足所有慢性病患者门诊上的规范治疗,还需要加大医保基金的筹资水平和补偿水平。同时,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按医疗机构层级制订的住院差别报销比例的政策,只有建立在基层医疗机构的设施完善、人力资源数量充足和素质提高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引导患者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和减轻患者疾病经济负担的目的。4.不同经济水平患者的疾病相对风险度高低显示了低收入组患者需要更多经济支持家庭中慢性病人数、家庭中住院人次数、家庭的经济条件等仍是造成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家庭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的显着性因素。而低收入组的患者无论是门诊治疗还是住院治疗都比其他收入组的患者疾病经济风险高,因此,基本医疗保险对于低收入组的保障仍然是有限的。尽管如此,由于受到医保基金收入的限制,如何控制医疗费用成为医保部门考虑得更多的问题,在支付方式上的各种设计都是为了使有限的医保基金收支平衡,而所有这些手段无疑都影响着该政策对慢性病患者疾病经济风险的抵御能力。因此,患者得到的经济支持只能维持其基本的医疗服务。对众多中低收入的农村慢性病患者而言,他们对医疗服务的部分需要不能转化为需求,或者其疾病经济负担沉重。政策建议1.提高慢性病患者的门诊报销比例及封顶线,并将药店购药费用纳入福利包。2.增加对低收入患者的保障,减免低收入者的参保费或实施累进缴费来提高该项医疗保险政策的公平性3.提高慢性病预防管理效率,特别是找到农村居民喜闻乐见的健康教育方式;并且加快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尤其是人力资源方面的建设4.增加政府财政资助在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上的筹资份额,增加政府对医疗机构的投入来促进公立医疗机构回归公益性的改革。
徐琪[9](2016)在《乡村医生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以苏州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医生关乎农村居民身心健康,承担卫生服务网兜底责任。然而近年来该群体出现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薄弱等问题,严重影响当前我国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本文以探索全国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有效路径为目标,运用社会保障理论、制度变迁理论、激励机制等相关理论,首先分析了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然后以苏州地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重点分析苏州乡村医生身份、待遇、成长性、职业荣誉感等问题,深入了解苏州乡村医生上岗资格与进编、待遇与补偿机制、培训教育与考核、社会保障等举措,剖析苏州“留住、吸引、塑造”乡村医生创新之举并分析其不足之处,为全国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供思考。最后提出全国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有效路径,第一提高村医工资收入,完善社保政策;第二定向培养医学毕业生,引进高素质人才;第三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医生工作环境;第四建立长效培训机制,提升医务人员专业素养;第五优化绩效考核机制,提高工作积极性。强化政府责任,合理配置医疗人力资源,缓解农村居民“看病难”压力,促进基层卫生改革。
胡羽[10](2015)在《重庆主城区医疗卫生设施的网络结构与规划研究》文中认为医疗卫生设施是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重要的子系统,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医疗卫生设施的建设是保障城市居民生活健康的物质基础,对方便城市居民就医,提高城市整体医疗水平,推动城乡一体化、建立和谐社会至关重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建设逐渐出现“看病难,看病贵”等新的社会问题,为此我国进行了医疗体制改革的多番探索,并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广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医疗卫生事业迎来了发展契机。本文以医疗服务设施为研究对象,为解决现状问题,体现以人为本需求,提出医疗卫生设施物质规划建设协作化、网络化发展。首先梳理研究基础和现状问题,总结医疗卫生设施的发展趋势呈现以人为本,量化分析,协作发展等要求,现状问题暴露出数量不足、分布不均、服务效率低等问题;同时,传统的规划方法无力有效解决现状建设问题,顺应医疗卫生发展趋势;因此,本文综合借鉴人居环境科学、城乡规划学和社会学等理论进行交叉研究,引入了社会网络分析法进行分析。接着,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选取医疗协作关系,构建医疗卫生设施的社会网络模型,并通过“整体—局部—个体”这三个层面地分析,总结了医疗卫生社会的网络结构特征与问题:整体层面分析了网络结构的完备性、稳定性和层级性,局部层面分析了网络结构的子群结构特征,个体层面分析了关键医疗卫生设施的角色定位。最后,提出医疗卫生设施网络结构优化建议和物质规划策略,提出医疗卫生设施总体规划策略、医疗协作体构建策略和医疗卫生设施模式探索,促进医疗服务协作化、网络化、持续化发展,满足居民就医需求。文本的主要结论是构建了医疗卫生设施的社会网络模型,提出整体网、局部网和个体设施的优化意见,并指导医疗卫生设施物质建设方面的总体规划布局、医疗协作体建设和规划模式探索等等。本文的创新点包括三方面:方法上引入了社会网络分析法,定量、定性分析相结合,突破物质空间形态研究的传统定性方法;内容上,融合居民需求,实现了医疗卫生设施规划以人为本的转变;结论上,提出了医疗卫生设施的规划的具体策略,为医疗卫生设施的规划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二、2002年九龙坡区2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污染情况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九龙坡区2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污染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差异的正义: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健康养老是推进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的重要方式 |
(二) 我国健康养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且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
(三) 我国健康养老服务供给水平不断提升但仍不平衡、不充分且城乡差异显着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现有研究评述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调查分析法 |
(三) 数据分析法 |
(四) 对比分析法 |
(五) 归纳总结法 |
五、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一) 研究内容 |
(二) 技术路线图 |
六、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工具 |
一、基本概念 |
(一) 健康 |
(二) 老年健康 |
(三) 养老 |
(四) 健康养老 |
(五) 健康养老服务 |
(六) 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
(七) 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供给 |
二、理论工具 |
(一)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二) 正义论 |
(三) 社会福利理论 |
第二章 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现状 |
一、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现状 |
(一) 宏观需求 |
(二) 中观需求 |
(三) 微观需求 |
二、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供给现状 |
(一) 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的制度供给现状 |
(二) 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的投入供给现状 |
第三章 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对比分析——基于三个地区的调查 |
一、三个地区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情况 |
(一) 数据来源 |
(二) 样本基本情况 |
(三) 三个地区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现状 |
(四) 三个地区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分析 |
二、三个地区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供给情况 |
(一) 信息来源 |
(二) 三个地区推进健康养老服务的背景 |
(三) 三个地区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供给现状 |
(四) 三个地区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供给分析 |
三、三个地区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对比分析 |
(一) 总体服务供给和需求存在差异 |
(二) 城乡间供给和需求存在差异 |
(三) 地区间城乡供需差异有所区别 |
第四章 我国城乡健康养老服务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
一、我国城乡健康养老服务发展面临的困境 |
(一) 城乡需求差异显着,统筹协调存在困难 |
(二) 服务供给总体不足,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
(三) 服务理念较为传统,健康养老有待深化 |
(四) 城乡供给差异显着,共建共享仍需加强 |
二、我国城乡健康养老服务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城乡环境、生活观念存在不同,行为选择存在差异 |
(二) 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尚未健全,供给效果尚未凸显 |
(三) 健康养老服务理念发展较晚,相关探索有待加强 |
(四) 养老服务城乡供需结构失衡,统筹协调仍需推进 |
第五章 基于差异的正义——构建我国特色健康养老服务体系的相关思考 |
一、正视差异,构建中国特色健康养老服务体系 |
(一) 建立覆盖全民的统一的健康养老制度 |
(二) 构建“基本+补充”健康养老服务体系 |
二、精准供给,促进健康养老服务供给有效提升 |
(一) 扎根健康养老实际需求 |
(二) 夯实健康养老基础建设 |
(三) 完善健康养老服务内容 |
(四) 加强健康养老人才保障 |
(五) 优化健康养老资源配置 |
三、更新理念,保障老年群体健康养老服务权益 |
(一) 深化健康养老研究探索 |
(二) 推进健康养老理念传输 |
四、统筹发展,促进区域城乡养老服务协调推进 |
(一) 统筹配置城乡养老资源 |
(二) 特别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
(三) 协调区域健康养老差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附录 |
后记 |
(2)中国社区农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源起:高速城镇化引发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 |
1.1.2 契机:社区农园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
1.1.3 困境:社区农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
1.1.4 小结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3.1 社区 |
1.3.2 社区农园 |
1.3.3 社区农园与份地农园 |
1.3.4 社区农园与社区农业 |
1.4 研究问题、内容和框架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社区农园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综述 |
2.1 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理论回顾 |
2.1.1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上半叶:蕴含农业生产的城市规划构想 |
2.1.2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重建社区农业的思想 |
2.1.3 二十一世纪初期:与农业共生的城市规划理论 |
2.1.4 当代农业与社区关系的理论研究 |
2.2 社区农园相关实践探索脉络分析 |
2.2.1 社区农园的实践渊源 |
2.2.2 英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
2.2.3 美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
2.2.4 中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
2.3 关于社区农园政策环境的分析 |
2.3.1 国外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
2.3.2 国内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
2.4 关于社区农园设计模式的研究 |
2.4.1 社区农园的区位特征 |
2.4.2 社区农园的空间设计特征 |
2.4.3 社区农园的种植模式 |
2.5 关于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的研究 |
2.5.1 社区农园的参与动机 |
2.5.2 社区农园的组织模式 |
2.5.3 社区农园的管理模式 |
2.5.4 社区农园的运营模式 |
2.6 关于社区农园效益的研究 |
2.6.1 社区农园的经济效益 |
2.6.2 社区农园的社会效益 |
2.6.3 社区农园的生态效益 |
2.6.4 社区农园的健康效益 |
2.7 关于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研究 |
2.7.1 社会资本与促进社区农园成员间社会融合 |
2.7.2 社会资本与提高社区农园成员的资源调动能力 |
2.7.3 社会资本与增强社区农园成员的政治权利 |
2.8 社区农园研究现状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社区农园现状调查分析 |
3.1 基于GIS的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研究 |
3.1.1 GIS分析思路和方法概述 |
3.1.2 中国社区农园整体空间分布特征 |
3.1.3 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关系 |
3.2 基于调研的中国社区农园专项特征解析 |
3.2.1 调研目的、方法和内容概述 |
3.2.2 问卷结果统计与案例概况 |
3.2.3 社区农园设计模式分析 |
3.2.4 社区农园参与机制分析 |
3.2.5 社区农园效益分析 |
3.2.6 社区农园问题诊断 |
3.2.7 问题的解决思路:明确社区农园社会价值,构建社区农园的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指导农园建设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
4.1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关联性 |
4.1.1 社会资本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
4.1.2 社区农园语境下社会资本的定义和分类 |
4.1.3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理论对接 |
4.2 社会资本视角下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解析 |
4.2.1 社会资本在社区农园中的培育 |
4.2.2 社区农园社会资本的功能 |
4.2.3 理论框架——社区农园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机制分析 |
4.3 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分析 |
4.3.1 已有关于社区农园社会资本及其影响要素的研究 |
4.3.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4.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研究 |
5.1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案例分析 |
5.1.1 北京育园 |
5.1.2 上海创智农园 |
5.1.3 深圳馨月园 |
5.1.4 上海梅园 |
5.2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选址策略 |
5.2.1 优先利用街道或社区中心闲置地 |
5.2.2 开放社区公共服务单位附属场地 |
5.2.3 融入社区公园 |
5.2.4 活化社区消极空间 |
5.3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空间设计策略 |
5.3.1 建立开放性社区农园,实现人人共享目标 |
5.3.2 “因地制宜”地构建公共交往空间 |
5.3.3 营造规整有序的种植形式 |
5.3.4 配置适当比例的观赏性景观 |
5.3.5 增设必要的基础设施,采用复合式设计 |
5.3.6 构建服务于不同群体的种植园区 |
5.3.7 不同空间载体下社区农园设计手法分析 |
5.4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实践应用 |
5.4.1 点——天津万盈家园社区食物花园项目 |
5.4.2 线——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生产性步道设计方案 |
5.4.3 面——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有农化设计方案 |
5.4.4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研究 |
6.1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 |
6.1.1 分阶段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方式解析 |
6.1.2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中参与主体的权责分析 |
6.1.3 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途径 |
6.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 |
6.2.1 设立社区农园行政管理部门和社区农园协会,完善监管结构 |
6.2.2 设置有效公开的管理制度和规则 |
6.2.3 分类型社区农园管理建议 |
6.2.4 设置完善的监督机制 |
6.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拓展农园社会资本宽度 |
6.3.1 开展文化类活动 |
6.3.2 开展自然教育类活动 |
6.3.3 开展商业类活动 |
6.3.4 开展综合类活动 |
6.4 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
6.4.1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
6.4.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的有效性分析 |
6.4.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的有效性分析——以商业类活动对社会网络形成的影响为例 |
6.5 政策建议:建立支持社区农园的政策体系,保障社会资本培育 |
6.5.1 国家层面 |
6.5.2 地方层面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拓展——绿色生产性社区视角下的社区农园 |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附录 E |
附录 F |
附录 G |
附录 H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移民安居建设评价研究 ——以开州、云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对象 |
1.1.4 选题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后三峡时期 |
1.2.2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 |
1.2.3 移民安居建设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的研究 |
1.3.2 三峡移民相关的研究 |
1.3.3 人居环境建设理论的研究 |
1.3.4 人居环境评价方法的研究 |
1.3.5 已有研究小结及评述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论文框架结构 |
2 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移民安居建设分析框架 |
2.1 三峡库区城市发展演变及动力研究 |
2.1.1 三峡移民搬迁前:小城市自发生长建设 |
2.1.2 三峡移民搬迁时期:移民背景下的城市规模急剧扩张 |
2.2 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主要矛盾转化和现状特征 |
2.2.1 从移民政策制定、移民迁建再到移民安居的矛盾转化 |
2.2.2 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移民安居现状特征 |
2.3 城市移民安居建设的“三位一体”分析框架 |
2.3.1 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中以移民安居为目标的“三位一体”结构关系 |
2.3.2 社会、空间、居住“三位一体”的分析框架 |
2.3.3 后三峡时期移民安居研究核心城市选取——以开州、云阳为例 |
2.4 本章小结 |
3 后三峡时期开州、云阳移民安居现状特征调查 |
3.1 移民安居建设的社会民生特征 |
3.1.1 城市人口与城镇化:移民驱动型过渡至平稳聚集型 |
3.1.2 城市居民收入与支出:经济逐步转型、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
3.1.3 城市规划情况:移民政策迁建型过渡至人居环境改善型 |
3.1.4 城市生态环境:生态破坏型转向为生态保护型 |
3.2 移民安居建设的公共服务特征 |
3.2.1 三峡后续项目:公共服务建设的重要支撑 |
3.2.2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偏重大中型设施,欠缺社区级设施 |
3.2.3 城市交通设施: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城市发展需求 |
3.3 移民安居建设的居住环境特征 |
3.3.1 城市居住社会空间的特征:中心边缘的分化模式 |
3.3.2 城市居住功能空间的特征:“重商社区” |
3.3.3 城市居住形态空间的特征:特殊的街巷与景观形态 |
3.3.4 典型移民住区案例调查:以开州丰乐、云阳大雁移民住区为例 |
3.4 本章小结:后三峡时期城市移民安居建设调查的几点结论 |
4 后三峡时期开州、云阳移民安居建设评价研究 |
4.1 开州、云阳移民安居建设评价体系建构 |
4.1.1 构建发展演变、空间分析、满意度评价三个维度的体系框架 |
4.1.2 评价方法与模型建立 |
4.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指标层因子赋值标准 |
4.1.4 评价因素体系以及权重确定 |
4.2 后三峡时期开州移民安居建设评价 |
4.2.1 社会民生建设 |
4.2.2 公共服务建设 |
4.2.3 居住环境建设 |
4.2.4 综合评价结果 |
4.3 后三峡时期云阳移民安居建设评价 |
4.3.1 社会民生建设 |
4.3.2 公共服务建设 |
4.3.3 居住环境建设 |
4.3.4 综合评价结果 |
4.4 评价的综合结论 |
4.4.1 开州、云阳移民安居建设优势总结 |
4.4.2 开州、云阳移民安居建设问题总结 |
4.5 后三峡时期开州、云阳移民安居建设的影响机制 |
4.5.1 移民安置制度对城市移民安居建设的影响 |
4.5.2 参与主体相互协作和协调对城市移民安居建设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库区城市移民安居建设的一些思路与对策建议 |
5.1 城市移民安居建设思路的一些探索 |
5.1.1 相关理论对库区城市移民安居建设的启示 |
5.1.2 库区城市移民安居建设必须考虑的背景因素 |
5.2 城市移民安居建设目标原则 |
5.2.1 城市移民安居建设目标 |
5.2.2 城市的移民安居建设原则 |
5.3 开州、云阳移民安居建设措施探索 |
5.3.1 推进创新型的后期扶持措施 |
5.3.2 分散布局城市各项功能,提升城市空间品质 |
5.3.3 提升移民住区绿化环境与公共空间品质 |
5.3.4 更新城市建设参与过程,提高移民参与程度 |
5.3.5 调研中富有活力的空间及满意度较高的移民住区及其启示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论文研究成果 |
6.2 论文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B 开州、云阳人居环境建设问卷调查表 |
C 开州、云阳人居环境建设各要素判断矩阵 |
D 开州、云阳旧城照片收集 |
E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4)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理论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选题的确定 |
1.1.1 选题的切入点 |
1.1.2 选题背景与时空范围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对象的选取 |
1.2.1 三峡库区社会问题的界定及梳理 |
1.2.2 源于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社会问题研究 |
1.2.3 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的调控对象维度 |
1.2.4 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的协作空间层次 |
1.2.5 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的核心关系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社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研究 |
1.3.2 城乡规划视野的协同规划研究 |
1.3.3 社会基础设施的协同规划研究 |
1.3.4 三峡库区的相关研究 |
1.3.5 已有研究小结及评述 |
1.4 选题的研究逻辑及技术框架 |
1.4.1 论文的逻辑结构与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的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 |
2 困境与成因: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梳理 |
2.1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及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辨识 |
2.1.1 社会基础设施的概念辨识 |
2.1.2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的功能细分 |
2.1.3 城镇化的演进及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
2.1.4 三峡库区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层次 |
2.2 三峡库区城镇化转型特征及问题 |
2.2.1 人口城镇化:移民驱动型过渡至平稳聚集型 |
2.2.2 经济城镇化:经济逐步转型,但工业化低于城镇化 |
2.2.3 社会城镇化:社会事业逐步复苏、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
2.2.4 生态环境城镇化:生态破坏型转向为生态保护型 |
2.2.5 土地空间城镇化:移民政策迁建型过渡至人居环境改善型 |
2.2.6 小结:库区城镇化转型对社会基础设施所需与日俱增 |
2.3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问题 |
2.3.1 文化设施设施现状:偏重大中型设施,欠缺社区级设施 |
2.3.2 教育设施建设现状:布局均等性欠佳,单体可拓性较差 |
2.3.3 医疗卫生设施现状:空间布局不均,就医条件落后 |
2.3.4 社会福利设施现状:设施种类单一,数量质量偏低 |
2.3.5 其他社会基础设施现状:补充建设得当,但仍相对欠缺 |
2.3.6 小结: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与城镇化进程矛盾渐生 |
2.4 三峡库区城市居民对社会基础设施的需求调查 |
2.4.1 以人为本的社会福利需求提升对社会基础设施的影响 |
2.4.2 基于人本需求的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供需调查概况 |
2.4.3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供需调查反馈及问题小结 |
2.4.4 三峡库区受访者对各类社会基础设施的需求度 |
2.4.5 小结: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已逐渐难以满足人本需求 |
2.5 源于社会基础实施供需矛盾的社会问题产生本因 |
2.5.1 库区城镇化转型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不协同是具体诱因 |
2.5.2 库区社会基础设施需求与规划建设不协同是物质因由 |
2.5.3 库区社会基础设施供给与人本需求不协同是本质矛盾 |
2.6 小结:社会基础设施规划不协同是库区社会问题的产生缘由 |
3 内涵与构架: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理论 |
3.1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的理念释出 |
3.1.1 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理念构建的要义 |
3.1.2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的原理 |
3.1.3 基于系统论的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本质探索 |
3.2 社会基础设施与新型城镇化、人本需求协同发展的关系建立 |
3.2.1 核心价值趋同—国家政策的指引 |
3.2.2 目标诉求同质—社会福利的需求 |
3.2.3 空间载体同构—需求的物质供给 |
3.3 社会基础设施与新型城镇化、人本需求的相关机制研究 |
3.3.1 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对三峡库区新型城镇化的拉力机制 |
3.3.2 新型城镇化对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动机制 |
3.3.3 新型城镇化对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保障机制 |
3.4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的理论框架探索 |
3.4.1 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理论基础 |
3.4.2 新型城镇化进程协同:协调发展及社会经济学理论 |
3.4.3 规划编制协同:社会基础设施规划相关理论 |
3.4.4 人本需求协同:生理与心理需求理论 |
3.4.5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规划的三维协同理论框架 |
3.5 小结: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是库区新型城镇化的治理途径 |
4 表征与分类: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状态诊断 |
4.1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与新型城镇化协同状态诊断方式 |
4.1.1 传统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评价方式:实时监控性较弱 |
4.1.2 基于协调测度的社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协同状态诊断框架 |
4.2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体系的构建及效验 |
4.2.1 社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体系研究 |
4.2.2 社会基础设施系统的界定及指数选取 |
4.2.3 新型城镇化系统的界定及指数选取 |
4.2.4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体系构建 |
4.2.5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体系效验 |
4.3 基于协调测度的库区社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协同状态诊断 |
4.3.1 三峡库区SI-Ur体系协调度的评估框架 |
4.3.2 三峡库区SI-Ur体系协调度的计量评估 |
4.3.3 三峡库区SI-Ur体系协调度的时空表征 |
4.4 基于协同状态诊断结果的三峡库区城市发展类型划分 |
4.4.1 良性协调发展型 |
4.4.2 初步互动萌芽型 |
4.4.3 低度协调改进型 |
4.5 小结:社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协同状态诊断是规划基础 |
5 宏观调控策略: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区域协同规划 |
5.1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区域协同规划的必然性 |
5.1.1 基于宏观调控调控的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区域规划抉择 |
5.1.2 基于社会福利提升的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区域规划抉择 |
5.2 三峡库区区域城镇化阶段及城镇体系布局预判 |
5.2.1 三峡库区区域城镇化及工业化阶段预判 |
5.2.2 三峡库区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历程梳理 |
5.2.3 基于系统论的库区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理论探索 |
5.2.4 三峡库区区域城镇体系空间布局模式探讨 |
5.3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区域规划适应性抉择模型建构 |
5.3.1 三峡库区区域社会基础设施适应性抉择模型构建 |
5.3.2 基于阶段性相关的库区社会基础设施适应性识别 |
5.3.3 基于阶段性识别的库区区域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抉择 |
5.4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区域协同规划:以区域性教育设施为例 |
5.4.1 三峡库区区域性教育设施现状及问题 |
5.4.2 三峡库区区域性教育设施协同规划机制 |
5.4.3 三峡库区区域性教育设施协同规划路径 |
5.5 小结:宏观层面的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以调控为主要途径 |
6 中观协作治理: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城区协同规划 |
6.1 基于适应性抉择模型的三峡库区城市社会基础设施规划识别 |
6.1.1 三峡库区城市社会基础设施适应性抉择的要义 |
6.1.2 三峡库区区县社会基础设施的适应性识别 |
6.1.3 三峡库区区县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抉择 |
6.1.4 三峡库区城市社会基础设施适应性抉择结果 |
6.2 低度协调改进型城市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以万州区为例 |
6.2.1 万州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问题概纳 |
6.2.2 基于治理入学难问题的基础教育设施协同规划研究 |
6.2.3 基于治理就医难问题的医疗卫生设施协同规划研究 |
6.2.4 基于治理停车难问题的停车设施协同规划策略 |
6.3 基于需求分析的社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研究 |
6.3.1 基于人本需求的协同规划必要性探讨 |
6.3.2 基于人本需求的社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框架 |
6.3.3 基于文化复建的社区文化设施协同规划:以三倒拐历史街区为例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与难点 |
7.2.1 创新点 |
7.2.2 难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1 三峡库区城市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2.1 社会基础设施发展方针政策的演变 |
附录3.1 库区高等院校及职业教育学校一览表 |
附录4.1 库区可用立体式停车设施及特点一览表 |
附录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5)功能区块论 ——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和领域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领域 |
1.3 国内外研究理论及实践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进展 |
1.3.2 国内相关研究及理论进展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内容和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2 国家级新区发展历程和空间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国家级新区发展的基本概况 |
2.1.1 改革开放战略的总体推进历程 |
2.1.2 国家级新区设立的背景和目的 |
2.1.3 已批国家级新区主要类型划分 |
2.2 主要国家级新区空间规划建设历程 |
2.2.1 上海浦东新区 |
2.2.2 天津滨海新区 |
2.3 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的主要特征 |
2.3.1 空间结构均主要由若干个产业功能区构成 |
2.3.2 空间拓展均主要以多支点跳跃式同步推进 |
2.3.3 开发建设指导思想均越来越注重产城融合 |
2.3.4 空间发展历程均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
2.4 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2.4.1 新区空间发展缺乏成熟理论的有效指导 |
2.4.2 产业空间发展基地化布局和集群化不足 |
2.4.3 产城分离导致新区宜居性不足难聚人气 |
2.4.4 新区城市公共服务功能不完善层级不清 |
2.4.5 城市空间规划建设品质不高且特色不彰 |
2.5 小结 |
3 国家级新区发展的制度创新动力研究 |
3.1 制度创新的经济学原理 |
3.1.1 制度的经济功能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3.1.2 制度创新是保障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 |
3.2 制度创新是国家级新区的基本特征 |
3.2.1 国家级新区的功能定位和模式要求 |
3.2.2 制度创新是国家级新区发展的根本要求 |
3.2.3 国家级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点 |
3.2.4 国家级新区制度创新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
3.2.5 制度创新对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的主要影响 |
3.3 国家级新区发展绩效评价 |
3.3.1 国家级新区的评价标准建议 |
3.3.2 国家级新区的发展绩效评判 |
3.4 小结 |
4 “功能区块”论——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理论创新 |
4.1 现行城市空间发展理论 |
4.1.1 城市空间结构三大传统经典理论 |
4.1.2 其它城市空间发展理论 |
4.1.3 现行城市空间发展理论的适应性 |
4.2 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的新特点 |
4.2.1 空间拓展跳跃化 |
4.2.2 产业布局基地化 |
4.2.3 功能管控精细化 |
4.2.4 公共服务均等化 |
4.2.5 市政配套精确化 |
4.3 “功能区块”论的探索提出 |
4.3.1 功能区块的形成与概念 |
4.3.2 功能区块理论及其内涵 |
4.3.3 功能区块论的空间结构模型 |
4.3.4 功能区块论在国家级新区的实践验证 |
4.3.5 功能区块论的发展动力基础 |
4.3.6 功能区块论与传统相关理论的异同 |
4.4 小结 |
5 功能区块理论指导下的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
5.1 国家级新区空间结构发展 |
5.1.1 传统的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 |
5.1.2 国家级新区空间结构发展特点 |
5.1.3 国家级新区空间结构发展策略 |
5.2 国家级新区生产空间发展 |
5.2.1 传统的城市生产空间发展模式 |
5.2.2 国家级新区生产空间发展特点 |
5.2.3 国家级新区生产空间发展策略 |
5.3 国家级新区生活空间发展 |
5.3.1 传统的城市生活空间发展模式 |
5.3.2 国家级新区生活空间发展特点 |
5.3.3 国家级新区生活空间发展策略 |
5.4 国家级新区生态空间发展 |
5.4.1 传统的城市生态空间建设模式 |
5.4.2 国家级新区生态空间发展特点 |
5.4.3 国家级新区生态空间发展策略 |
5.5 国家级新区交通空间发展 |
5.5.1 传统的城市交通空间发展模式 |
5.5.2 国家级新区交通空间发展特点 |
5.5.3 国家级新区交通空间发展策略 |
5.6 小结 |
6 功能区块论的规划实践——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 |
6.1 重庆两江新区的发展概况 |
6.1.1 地理区位基本概况 |
6.1.2 经济社会发展历程 |
6.1.3 城市空间发展历程 |
6.2 功能区块理论的探索应用 |
6.2.1 申请报批阶段 |
6.2.2 总规制定阶段 |
6.2.3 控规制定阶段 |
6.3 重庆两江新区空间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6.3.1 空间结构:部分片区功能不明确空间拓展太零散 |
6.3.2 生产空间: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多基地化坚持不够 |
6.3.3 生活空间: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公共服务配套不足 |
6.3.4 生态空间:体系尚未构建对资源保护与利用不足 |
6.3.5 交通空间:通勤时间过长未实现快慢和客货分离 |
6.4 重庆两江新区空间发展建议 |
6.4.1 空间结构发展建议 |
6.4.2 生产空间发展建议 |
6.4.3 生活空间发展建议 |
6.4.4 生态空间发展建议 |
6.4.5 交通空间发展建议 |
6.5 小结 |
7 构建适应功能区块论的国家级新区规划编制工作机制 |
7.1 现行的国家级新区规划编制工作机制 |
7.1.1 现行的主要规划编制体系 |
7.1.2 现行规划制定的主要技术思路 |
7.1.3 现行规划编制工作机制对功能区块理论的主要不适应性 |
7.2 国家级新区规划编制工作特点 |
7.2.1 规划制定与实施速度快 |
7.2.2 规划成果的质量要求高 |
7.3 创新适应功能区块论的规划编制体系和技术思路 |
7.3.1 创新国家级新区规划编制体系 |
7.3.2 创新国家级新区总体规划制定的技术思路 |
7.3.3 创新功能区块规划制定的技术思路 |
7.3.4 创新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的技术思路 |
7.4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8.2 论文的主要创新 |
8.3 未来主要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城市卫生资源配置的正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主要内容、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主要概念的界定 |
(一)卫生资源 |
(二)卫生资源配置 |
(三)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
(四)医疗服务体系 |
(五)公共卫生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二)论文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 |
第一章 卫生资源配置正义的思想资源 |
一、分配正义理论 |
(一)分配正义理论的概述与辨析 |
(二)实现卫生资源配置“基本的社会善” |
(三)平等获取卫生资源的“可行能力” |
二、公共产品理论 |
(一)公共产品理论的起源与适用 |
(二)实现公共健康基本产品均等化的底线 |
(三)卫生资源公共产品配置的原则与特点 |
三、差异性社会理论 |
(一)差异性社会理论的诠释与启迪 |
(二)差异性社会资源配置的适应性 |
(三)卫生资源配置差异性的正义界定 |
四、社会保障思想 |
(一)社会保障理论的演绎与应用 |
(二)社会福利与民粹主义思潮的分析 |
(三)卫生资源配置消解健康“贫困陷阱”的作用 |
第二章 国外卫生资源配置正义的探索与实践 |
一、国外卫生资源配置模式 |
(一)英国:国家统一配置模式 |
(二)日本:社会分担配置模式 |
(三)美国:市场竞争配置模式 |
(四)新加坡:公私合作资源配置模式 |
二、国外卫生资源配置模式对我国的研究与启示 |
(一)实现国家治理,推进卫生资源公平配置 |
(二)组合型医疗保险模式,有效利用医疗保险资源 |
(三)双医整体运行,实现医疗保险资源合理配置 |
(四)卫生资源配置倾向老年群体,消解社会难题 |
(五)精细化设计卫生服务供给,缓解卫生资源紧缺 |
第三章 我国城市卫生资源正义配置的状况 |
一、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与医疗保险资源配置 |
(一)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渐进性改革历程 |
(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
(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
(四)商业医疗保险 |
(五)案例分析一:城市流动儿童医保包容性制度‐‐苏州为例 |
二、医疗服务体系网状构建与运行 |
(一)国家政治意志:我国卫生服务体系发展历程 |
(二)医疗服务资源配置趋于合理:医疗服务机构与卫生人员 |
(三)优化卫生服务资源的组织革命:医联体模式 |
(四)案例分析二: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国家治理 |
三、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均等化路径与实践 |
(一)我国公共卫生制度变迁与资源配置状况 |
(二)国家公共责任下的公共卫生服务供给 |
(三)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人员、机构 |
(四)案例分析三:儿童预防接种疫苗供给,公共卫生的资源配置研究 |
第四章 我国城市卫生资源正义配置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一、我国城市基本保险资源正义配置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一)制度碎片化,居民获得医保资源公平性差 |
(二)制度性壁垒,资源配置存在道德风险 |
(三)同城制度不同,基金补偿待遇差异明显 |
(四)制度设计存在缺陷,居民“自愿”参保率偏低 |
(五)医保地域分割,流动人口参保机会不平等 |
(六)大病医保公私合作,基金风险偏大 |
二、我国城市卫生服务资源正义配置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一)卫生服务机构布局不合理,城乡资源配置比例不公 |
(二)卫生服务投入不足,卫生服务公益性缺失 |
(三)“双失灵”,卫生服务资源配置结构失衡 |
(四)卫生资源流转机制不畅,配置不均衡 |
(五)医疗服务逐利化,医患矛盾日益尖锐 |
三、我国城市公共卫生资源正义配置的问题及其原因 |
(一)国家公共责任缺失,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 |
(二)各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不一,公共卫生服务供给困难 |
(三)常规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缺失,基层卫生机构趋利倾向 |
(四)卫生人力资源不足,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困难 |
第五章 城市卫生资源配置:正义原则 |
一、我国城市卫生资源配置原则:正义原则 |
(一)我国城市卫生资源配置的对象和内容 |
(二)我国城市卫生资源配置正义原则产生的基本要求 |
二、我国城市卫生资源配置的正义原则的前提和内容 |
(一)我国城市卫生资源配置正义原则的两个前提 |
(二)我国城市卫生资源配置正义原则的内容 |
三、城市卫生资源配置路径思考 |
(一)总体目标:切实保障全体人民的生命健康 |
(二)城市卫生资源配置的政府责任:公共健康与支持 |
第六章 实施城市卫生资源配置正义的路径思考 |
一、公平配置医疗保险资源,实现全民基本医疗保险正义路径 |
(一)社会正义两项原则引导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调整线路 |
(二)基本公平与比例公平,推行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两个路径 |
二、重塑医疗服务体系,优化医疗资源合理配置 |
(一)科学制定卫生发展规划,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
(二)明确社会责任,提升医疗服务公益性 |
三、加强公共卫生供给侧结构改革,实现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均等化 |
(一)创新机制,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高效推进 |
(二)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给均等化 |
(三)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
(五)扩充卫生服务人才队伍,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质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重庆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老年人口慢性病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 选题背景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意义 |
4 研究内容 |
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主要概念及理论 |
1 主要概念 |
2 基本理论 |
第三章 社区卫生机构现状 |
1 机构数 |
2 床位数 |
3 人力资源 |
4 医疗服务 |
5 医药费用 |
6 讨论 |
第四章 调研结果 |
1 社会学及经济特征 |
2 患者自我管理 |
3 社区管理 |
4 满意度 |
5 讨论 |
第五章 成效及对策建议 |
1 管理成效 |
2 对策建议 |
第六章 创新点及展望 |
1 研究结论 |
2 创新点 |
3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8)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下农村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疾病经济风险的实证研究 ——基于重庆农村地区的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4 论文结构 |
资料来源及收集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设计 |
3 数据来源 |
3.1 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 |
3.2 访谈资料 |
3.2.1 访谈对象的类别 |
3.2.2 获得访谈对象的方法 |
3.2.3 访谈场所及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
3.2.4 定性调查质量控制 |
文献研究与分析框架 |
1 文献研究 |
1.1 疾病经济风险的概念界定 |
1.2 测量疾病经济风险的常用指标 |
1.3 评价医疗保险抵御疾病经济风险效果的研究方法 |
1.4 医疗保险制度抵御疾病经济风险作用效果评价的综述 |
2 分析框架和分析方法 |
2.1 分析框架 |
2.2 分析方法 |
3 分析工具 |
相关政策背景概述 |
1 慢性病防治工作进程及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简介 |
2 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概述 |
研究结果 |
1 重庆农村地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疾病患病情况 |
1.1 国家卫生服务调查(NHSS)的社会人口学经济特征 |
1.2 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中重庆农村地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情况 |
1.3 讨论与小结 |
2 农村地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医疗服务利用情况 |
2.1 医疗服务需求与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 |
2.1.1 门诊及住院服务利用率情况 |
2.1.2 未利用医疗服务的原因构成 |
2.2 医疗服务利用的多因素分析 |
2.3 医疗服务利用的公平性分析 |
2.4 慢性病管理策略实施状况的定性分析 |
2.5 讨论与小结 |
3 农村地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疾病直接经济负担情况 |
3.1 疾病直接经济负担描述统计分析 |
3.2 患者门诊费用对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补偿水平的要求 |
3.3 影响疾病医疗费用的多因素分析 |
3.4 讨论与小结 |
4 农村地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疾病经济风险情况 |
4.1 农村地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疾病患者的家庭经济状况 |
4.2 灾难性卫生支出系列指标统计分析 |
4.2.1 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 |
4.2.2 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多因素分析 |
4.2.3 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公平性 |
4.3 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经济风险度 |
4.3.1 患者的家庭疾病经济风险度 |
4.3.2 患者的门诊就医经济风险度 |
4.3.3 患者的住院就医经济风险度 |
4.4 医疗保险政策对患者疾病经济风险保障能力的定性分析 |
4.5 讨论与小结 |
讨论与建议 |
1 主要发现 |
2 政策建议 |
3 本研究的不足及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加的重要学术会议 |
附录 |
附录一 医疗保险抵御疾病经济风险作用的文献综述 |
附录二 指标界定及解释 |
附录三 慢性病管理政策与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相关规定 |
附录四 访谈提纲 |
(9)乡村医生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以苏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四)数据分析与资料分析法 |
(五)归纳总结法 |
五、研究思路 |
(一)研究技术路线 |
(二)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工具 |
一、基本概念及特点 |
(一)乡村医生 |
(二)基层卫生 |
二、相关理论工具 |
(一)社会保障理论 |
(二)制度变迁理论 |
(三)激励机制理论 |
(四)政府责任理论 |
第二章 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分析 |
一、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
(一)有利于医疗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
(二)有利于缓解农村居民“看病难”压力 |
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
(一)农村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提高 |
(二)基层卫生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足 |
(三)基层卫生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
第三章 苏州市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现状及分析 |
一、苏州市乡村医生队伍历史变迁过程 |
二、苏州市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具体举措 |
(一)上岗资格与进编 |
(二)待遇与补偿机制 |
(三)培训教育与考核 |
(四)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 |
三、苏州市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创新特色 |
(一)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 |
(二)体系完备的政策创新 |
(三)权益保障的率先探索 |
四、苏州市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效果评价 |
(一)乡村医生的工作认知与工作感受 |
(二)农村居民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 |
(三)基层卫生服务开展评价 |
第四章 苏州市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存在问题 |
(一)乡村医生总量不足 |
(二)乡村医生队伍层次较低 |
(三)基层卫生服务人员压力大 |
(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薄弱 |
(五)乡村医生工作积极性差 |
二、原因分析 |
(一)收入待遇差,社会地位低 |
(二)进编名额少,人才引进困难 |
(三)基础设施差,医疗服务有风险 |
(四)培养计划缓慢,发展空间窄 |
(五)工作量与经济补偿不对等,缺乏归属感 |
第五章 我国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路径思考 |
一、提高村医工资收入,完善社保政策 |
二、定向培养医学毕业生,引进高层次人才 |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工作环境 |
四、建立长效培训机制,提升人员专业素养 |
五、优化绩效考核体系,提高工作积极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后记 |
(10)重庆主城区医疗卫生设施的网络结构与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界定 |
1.2.1 相关概念辨析 |
1.2.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综述 |
1.3.1 医疗卫生设施规划建设研究综述 |
1.3.2 社会网络分析研究综述 |
1.3.3 研究综述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重庆主城区医疗卫生设施建设的现状问题 |
2.1 重庆市主城区医疗卫生设施建设现状概况 |
2.1.1 近代发展阶段 |
2.1.2 现代发展阶段 |
2.2 重庆市主城区医疗卫生设施建设的问题分析 |
2.2.1 重庆主城区整体的现状问题分析 |
2.2.2 重庆主城区各区具体的现状问题分析 |
2.2.3 重庆主城区医疗卫生设施建设问题总结 |
2.2.4 现状问题成因分析 |
2.2.5 城市规划建设之传统规划模式 |
2.2.6 传统规划模式的局限性分析 |
2.3 小结 |
3 重庆主城区医疗卫生设施的社会网络模型构建 |
3.1 模型的构建思路 |
3.1.1 样本选择 |
3.1.2 医疗卫生建设水平综合评价 |
3.1.3 样本选择结果 |
3.2 医疗卫生设施社会网络模型的语义模型 |
3.2.1 语义模型 |
3.2.2“点”的界定 |
3.2.3“线”的界定 |
3.3 数据收集与整理 |
3.3.1 数据收集 |
3.3.2 数据整理 |
3.3.3 社会网络模型构建 |
3.3.4 渝中区医疗卫生设施社会网络模型 |
3.3.5 沙坪坝区医疗卫生设施社会网络模型 |
3.3.6 大渡口区医疗卫生设施社会网络模型 |
4 重庆主城区医疗卫生设施网络结构分析 |
4.1 分析思路 |
4.2 网络结构整体特征分析 |
4.2.1 完备性分析 |
4.2.2 稳定性分析 |
4.2.3 层级性分析 |
4.2.4 网络结构整体特征 |
4.3 网络结构局部特征分析 |
4.3.1 2-派系计算 |
4.3.2 2-派系的属性特征统计 |
4.3.3 典型 2-派系内部结构特征分析 |
4.3.4 网络结构局部特征总结 |
4.4 网络结构个体特征分析 |
4.4.1 度量指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
4.4.2 渝中区医疗卫生设施社会网络中心性分析 |
4.4.3 沙坪坝区医疗卫生设施社会网络中心性分析 |
4.4.4 大渡口区医疗卫生设施社会网络中心性分析 |
4.4.5 网络结构个体特征总结 |
4.5 网络结构特征总结 |
4.5.1 三个区县具体的网络结构特征 |
4.5.2 三个区县的网络结构对比总结 |
5 重庆主城区医疗卫生设施规划建设研究 |
5.1 社会网络的结构优化 |
5.1.1 整体网优化 |
5.1.2 局部网优化 |
5.1.3 个体设施优化 |
5.2 基于社会网络的物质规划策略 |
5.2.1 医疗卫生设施总体规划 |
5.2.2 构建医疗协作体 |
5.2.3 医疗卫生设施规划模式探索 |
5.3 总结 |
6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局限性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B. 近代重庆主城区医疗卫生设施一栏表 |
C. 重庆主城区医疗卫生设施现状数据 |
D. 重庆市城市医疗服务设施配置标准 |
E. 渝中区医疗卫生设施列表 |
F. 沙坪坝区医疗卫生设施列表 |
G. 大渡口区医疗卫生设施列表 |
H. 2-派系计算结果 |
I. 重庆市医疗就诊问卷调查 |
四、2002年九龙坡区2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污染情况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差异的正义: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比较研究[D]. 董晨雪. 苏州大学, 2020(03)
- [2]中国社区农园研究[D]. 丁潇颖. 天津大学, 2020(01)
- [3]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移民安居建设评价研究 ——以开州、云阳为例[D]. 杨静雯. 重庆大学, 2019(01)
- [4]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理论与方法[D]. 周琎. 重庆大学, 2018(04)
- [5]功能区块论 ——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研究[D]. 林立勇. 重庆大学, 2017(12)
- [6]城市卫生资源配置的正义研究[D]. 马伟玲. 苏州大学, 2017(04)
- [7]重庆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老年人口慢性病管理研究[D]. 叶璐熳. 重庆医科大学, 2017(02)
- [8]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下农村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疾病经济风险的实证研究 ——基于重庆农村地区的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D]. 肖南梓. 重庆医科大学, 2016(02)
- [9]乡村医生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以苏州市为例[D]. 徐琪. 苏州大学, 2016(01)
- [10]重庆主城区医疗卫生设施的网络结构与规划研究[D]. 胡羽. 重庆大学,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