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及中毒量

奶牛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及中毒量

一、奶牛微量元素需要量及中毒量(论文文献综述)

顾聪[1](2020)在《复合微量元素注射液的制备及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蹄病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

顾聪[2](2020)在《复合微量元素注射液的制备及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蹄病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

秦敏[3](2017)在《奶牛营养状况与抗氧化指标的检测及其多元回归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研究了不同泌乳阶段奶牛血清营养状况检测指标与抗氧化参数的变化规律,并建立了营养状况检测指标与抗氧化参数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科学评价奶牛营养状况、调整日粮营养水平和保障机体健康提供了参考依据。论文共分为三个试验。试验一和试验二研究了不同泌乳阶段与产奶量对奶牛血清营养状况检测指标及抗氧化参数的影响。采用2×6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240头体重、胎次(2.08±0.465)相近,且体况、饲养管理相似的健康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12组,每组20个重复。其中,因素一为产奶量,设高产和低产两种;因素二为泌乳阶段,分为围产前期、围产后期、泌乳前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和干奶期。营养状况检测指标包括碱性磷酸酶(AKP)、尿素氮(BUN)、葡萄糖(GLU)、游离脂肪酸(NEFA)、β-羟丁酸、维生素A(VA)、维生素E(VE)、常量元素(钙(Ca)、钾(K)、镁(Mg)、磷(P))与微量元素(铜(Cu)、铁(Fe)、锰(Mn)、硒(Se)、锌(Zn)、镉(Cd)、钴(Co)、铬(Cr)、钼(Mo)、铅(Pb));抗氧化指标包括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试验三在试验一和试验二的基础上,建立了不同阶段奶牛血清NEFA、β-羟丁酸、VA、VE、Se、Zn、Cu含量与抗氧化指标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采用逐步回归法筛选出不同阶段影响抗氧化参数的主要营养指标,建立了估计抗氧化能力的"最优回归方程"。在本试验条件下,初步得出以下结果:(1)高产奶牛血清BUN、β-羟丁酸、VA含量及CAT活性显着高于低产奶牛,而血清AKP、GLU、NEFA、VE、矿物元素、MDA含量及T-AOC、T-SOD、GSH-Px、TrxR活性在高低产奶牛间无显着差异。(2)围产前期奶牛血清中Cu、Mn、Zn、Co、Mo、VE含量及TrxR活性较低,Ca、K、Pb含量及CAT、T-SOD、GSH-Px活性较高;围产后期奶牛血清中 AKP、GLU、Ca、Se、Co、VA、VE 含量及 T-SOD、GSH-Px 活性较低,NEFA、β-羟丁酸、Cr、MDA含量及CAT活性较高;泌乳前期血清GLU、Cu、Se、VA 浓度及 CAT、T-SOD、GSH-Px 活性较低,BUN、Ca、Mg、P、Fe、Cr、MDA浓度较高;泌乳中期血清Se浓度较低,AKP、BUN、Ca、P、Zn浓度较高;泌乳后期血清AKP、Fe、Se、Zn、MDA浓度较低,GLU、Mg、P浓度及TrxR活性较高;干奶期奶牛血清中AKP、BUN、NEFA、Zn、Mo含量较低,GLU含量及GSH-Px活性较高。(3)不同泌乳阶段与产奶量对奶牛血清BUN、Ca、K、Se、Zn含量及T-AOC、GSH-Px、TrxR活性的影响存在显着的互作效应。(4)在围产后期和泌乳前期,抗氧化参数MDA与营养指标NEFA及β-羟丁酸含量的多元回归关系呈显着正相关,与VA、VE、Se、Zn、Cu含量的多元回归关系呈显着负相关,其它抗氧化参数T-AOC、T-SOD及GSH-Px活性与上述营养指标间的多元回归关系与MDA相反,而抗氧化参数CAT、TrxR活性与营养指标的多元回归关系不显着。综上,奶牛的营养状况检测指标受到泌乳阶段与产奶量的显着影响,但抗氧化参数主要受到泌乳阶段的影响;在围产后期和泌乳前期,血清NEFA、β-羟丁酸、VA、VE、Se、Zn、Cu等营养状况指标与抗氧化参数T-AOC、T-SOD、GSH-Px活性及MDA浓度存在显着的多元回归关系。

薛艳锋,郝力壮,刘书杰,赵索南[4](2016)在《铜在反刍动物上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微量元素铜对反刍动物的健康状况、消化代谢、生长繁殖、生产性能极其重要。文章详细阐述了反刍动物体内铜与其他矿物元素间的相互作用、生理功能、体内分布、吸收与排泄、测定指标、需要量等问题,同时展望了铜元素的营养研究发展前景,为更加科学地评定动物体内微量元素铜的营养状况及建立适合我国反刍动物的营养需要量体系和饲养标准提供参考。

薛艳锋[5](2016)在《铜、锰、碘对牦牛瘤胃发酵、血液指标及生长性能的影响》文中提出为了完善牦牛饲养标准,本试验研究微量元素铜、锰、碘对生长期牦牛瘤胃发酵、血液指标及生长性能的影响,以期筛选出牦牛日粮中铜、锰、碘三种微量元素的适宜添加形式和适宜含量水平,合理地设计牦牛补饲日粮配方,防止牦牛出现冬季掉膘的现象,促进牦牛产业发展。利用体外产气技术,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择体外发酵总产气量、甲烷产量、pH、NH3-N浓度、MCP含量、DMD、AMS活力、LPS活力、TYS活力、CLS活力、VFA浓度作为测定指标,从甘氨酸铜、蛋氨酸铜、碱式氯化铜、氯化铜、甘氨酸锰、蛋氨酸锰、硫酸锰、氯化锰、碘化钾、碘酸钙中筛选出牦牛日粮中铜、锰、碘三种微量元素的适宜添加形式和适宜含量水平的范围。试验结果表明,铜、锰、碘三种微量元素的适宜添加形式分别为甘氨酸铜、甘氨酸锰、碘酸钙,推荐生长期牦牛日粮中铜、锰、碘三种微量元素含量水平的范围分别是10.020.0 mg/kg、40.060.0 mg/kg、0.30.7 mg/kg。根据体外试验筛选出来的铜、锰、碘三种微量元素的适宜含量水平的范围,对铜、锰、碘三种微量元素进行组合,利用活体牦牛试验研究日粮中铜、锰、碘三种微量元素的最适含量。选择18头体况接近的3岁阉牦牛,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5个重复)和1个空白对照组(3个重复),进行为期60天的饲养试验(30天预饲期,30天正试期)。处理组Ⅰ:铜含量为10.0 mg/kg、锰含量为40.0 mg/kg、碘含量为0.3 mg/kg;处理组Ⅱ:铜含量为15.0 mg/kg、锰含量为50.0 mg/kg、碘含量为0.5 mg/kg;处理组Ⅲ:铜含量为20.0 mg/kg、锰含量为60.0 mg/kg、碘含量为0.7 mg/kg。试验前后称重,计算各组牦牛日增重;试验前后采集血液,对比分析各组试验前后的血清能量指标、蛋白指标、矿物质含量、酶活性指标;试验结束后口腔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发酵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推荐牦牛日粮中铜、锰、碘三种微量元素的最佳含量分别是15.0mg/kg、50.0 mg/kg、0.5 mg/kg。

杨丰利,李小杉,梁贤威,张秀芳,杨炳壮[6](2012)在《抗氧化剂和微量元素在围产期奶牛免疫中的作用》文中认为许多抗氧化剂和微量元素在围产期奶牛的免疫功能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维生素E和β-胡萝卜素是重要的细胞抗氧化剂,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必需成分,GPx保护细胞膜免受过氧化物的损害和干扰,铜是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血浆铜蓝蛋白的组成成分,铬在体内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强胰岛素的功能,锌是合成DNA和RNA过程中许多酶的组成成分,围产期奶牛如果缺乏这些抗氧化剂和/或微量元素将导致机体免疫机能下降。因此围产期奶牛日粮中应保证有足够的抗氧化剂和微量元素,以增强机体对分娩和泌乳应激的抵抗能力。

李美龙,郝正里[7](2011)在《奶牛日粮营养物质的作用及其配比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论文综述了奶牛日粮中各种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粗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与矿物质)对奶牛健康、泌乳力及乳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阐述了这些营养物质的营养功能与作用机制。这些资料可为合理配制日粮、改善泌乳牛养殖状况、提高产乳水平与乳质量提供参考。

郭孝[8](2010)在《硒钴在“土—草—饲—畜链”(SPFAC)中对草畜生长与营养的调控》文中提出硒和钴是动植物重要的微量元素,不但对牧草的产量和品质有显着的影响,而且也是畜禽生产中必需的重要营养元素,对动物生长发育及畜产品品质有重要影响。黄河中下游牧草生产基地和绿色奶业示范带多在黄河滩区及黄河故道,土壤多属砂质瘠薄型,硒钴等微量元素缺乏的问题尤其突出,一定程度地影响到当地的草畜生产,也影响到草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2006~2009年,在河南省黄河滩区及沿岸地区,进行了苜蓿微量元素田间试验和动物饲养试验,研究硒、钴肥料土壤基施后通过在土壤-牧草-饲料-动物链(Soil-Pasture-Feed -Animal Chain,SPFAC)中的传导,对土壤肥力、牧草生长、饲草营养水平、动物饲料转化效率等的影响,进而探讨硒、钴在合理基施的情况下,通过SPFAC,达到既提高草畜生产水平、又能生产出营养全面且富硒钴的动物产品,实现土壤、牧草、饲料、动物等多级增效的目的,对保证优质牧草生产和动物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研究结果如下:1.硒、钴施用对土壤的培肥效果单施硒肥能够促进0~20 cm土层中根系根瘤菌的生长,提高土壤碱解氮含量,对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影响不显着;单施钴肥对0~20 cm土层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以及有机质含量影响均不显着;硒钴配施不但能够提高0~20 cm土层中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而且还提高速效钾含量,其中,硒和钴施用量分别在765 g/hm2和1548 g/hm2的情况下,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了8.9 %、7.2 %和7.1 %。2.硒、钴施用对苜蓿生长、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硒、钴的单施和合理配施均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苜蓿生长,提高苜蓿饲草产量,改善饲草营养水平以及增加饲草中Se、Co、Mo、Cu、B、Fe、Mn、Zn等元素的含量和积累量。(1)对苜蓿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硒、钴单施和配合基施能够提高苜蓿硝酸还原酶(NR)的活性和氮代谢水平,而且能提高现蕾到开花期苜蓿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能力,提高苜蓿的单位叶面积生产干物质的速率,有利于苜蓿的花前青干草生产和果实发育,当硒、钴配合基施,用量分别在570 g/hm2和762 g/hm2情况下,增产效果显着,青干草可增产8.06 %,果实千粒重可提高12.85 %。(2)对苜蓿的抗病性的影响硒、钴配合基施对开花-结实期紫花苜蓿的锈病、普通叶斑病、夏季黑茎病的发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硒(765 g/hm2)和钴(762 g/hm2、1548 g/hm2)分别配合基施下,表现出良好的防病效果,生长季节内锈病的发病率可分别降低24.7 %和31.6 %,叶斑病的发病率可分别降低22.7 %和25.2 %,苜蓿夏季黑茎病的发病率可分别降低19.0 %和25.2 %。另外,硒、钴配施对预防根腐病也有一定效果,当硒和钴用量分别在570 g/hm2和1548 g/hm2配合基施下,发病率可平均降低19.8 %,其中在结荚-成熟期防病效果最佳。(3)对苜蓿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当硒、钴配合基施,用量分别在765 g/hm2和762 g/hm2情况下,能显着提高苜蓿青干草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对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影响不显着,饲用价值得到了提高。其它硒、钴配施组合能显着地提高牧草中粗纤维含量,降低粗脂肪含量,对粗蛋白质和无氮浸出物含量影响不显着。(4)对苜蓿中硒钴含量的影响施用硒或钴肥料均能相应地提高苜蓿青干草中硒或钴含量;在供试施肥量范围内,硒施用量与苜蓿青干草中硒的积累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而施用钴量超过一定量后,苜蓿青干草中钴的含量维持相对稳定。虽然单施硒对草中钴积累量影响不大,但硒钴混合肥料可显着提高牧草钴的积累量,肥料中硒量越高草中钴的积累量越多。硒钴的合理配施还能显着提高苜蓿对硒钴的利用率,提高从肥料无机硒向牧草有机硒的转化率,从而增强牧草中硒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硒和钴施用量分别在765 g/hm2和762 g/hm2的情况下,其配合施用有效地提高苜蓿青干草硒的含量,比对照高1097.52 %,比单施硒高69.39 %;硒和钴施用量分别在765 g/hm2和1548 g/hm2的情况下,其混合肥料对提高苜蓿青干草的钴含量效果最有效,比对照高144.44 %,比单施钴高27.02 %。(5)对苜蓿饲草中Mo、Cu、B、Fe、Mn、Zn等6种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硒钴混合肥料能显着提高苜蓿青干草中Mo、Cu、B、Fe、Mn、Zn等6种微量元素含量,其中Mo的提高幅度最大,为142.34 %~476.20 %、其次为Fe、Mn和Zn,分别提高了48.16 %~59.45 %、32.88 %~41.66 %和37.10 %~96.39 %。Cu和B的提高幅度最小,分别为13.43 %~37.33 %和14.60 %~39.67 %。当硒和钴用量分别在765 g/hm2和762 g/hm2配合基施下,6种微量元素的平均含量和积累量达到最佳水平。3.硒、钴通过SPFAC对饲料营养价值的影响在荷斯坦奶牛、杜泊羊、新西兰大白兔和三黄鸡的饲料中,添加富硒、富钴和富硒钴苜蓿青干草或草粉(简称为富微牧草),不仅能提高畜禽日粮中Se和Co的含量,而且也能提高日粮中Zn、Mo、B、Cu、Fe和Mn等微量元素含量。在供试的各个动物日粮中,添加富硒钴苜蓿青干草或草粉(当硒和钴用量分别在765 g/hm2和762 g/hm2配合基施下生产的)效果最理想,在以上动物日粮中富微牧草适宜添加量为5 %~15 %。另外,该文利用硒钴配合基施生产的富微牧草,进行了饲料化技术研究,制定了富微牧草在以上4种动物日粮中的配制技术。4.硒、钴通过SPFAC对动物生长、饲料利用及产品质量的影响采用隔离养殖法,研究了用富微牧草配制的高微饲料日粮对3.5岁荷斯坦奶牛、50日龄杜泊羊、40日龄新西兰大白兔,35日龄三黄鸡和6周龄Wister大白鼠等动物生长性能、饲料转化及产品质量的影响,并制定了具体的利用技术。(1)硒、钴通过SPFAC对动物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在荷斯坦奶牛、杜泊羊、新西兰大白兔和三黄鸡以及Wister大白鼠的饲料中适当添加富硒、富钴和富硒钴3种富微牧草均可促进动物生长和提高饲料饲料转化率。其中在三黄鸡的日粮中添加5 %的富钴和10 %的富硒钴苜蓿草粉后,雏鸡的日增重分别提高19.0 %和26.2 %,饲料转化率分别提高21.2 %和29.5%;在新西兰大白兔的日粮中添加10 %的富钴和富硒钴苜蓿草粉后,幼兔的日增重分别提高12.4 %和11.0 %,饲料转化率分别提高7.6 %和6.1 % ;在荷斯坦奶牛日粮中添加5 %的富硒苜蓿青干草后,饲料转化率可提高13.9 %;在杜泊羊的日粮中添加15 %的富硒和10 %的富硒钴苜蓿青干草后,饲料的转化率可分别提高28.3 %和27.7 %。另外,在Wister大白鼠的日粮中添加4 %和6 %的富硒苜蓿草粉,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大白鼠的胃蛋白酶的活力、减少饲料在胃内的残留率,提高小肠对饲料的推动力,有利于饲料的转化与利用,日均增重分别提高了14.9 %和12.7 %,饲料转化率分别提高8.5 %和9.0 %,并且安全无副作用。(2)硒、钴通过SPFAC对奶产品品质的影响在荷斯坦奶牛日粮中添加富硒苜蓿青干草会明显降低牛奶中乳脂和乳蛋白的含量,但对乳糖以及非脂固形物含量影响不大;添加富硒钴苜蓿青干草能显着地提高牛奶中乳脂的含量,提高幅度为22.2 %,但会显着降低牛奶中乳糖以及非脂固形物含量,对乳蛋白的含量影响不大。(3)硒、钴通过SPFAC对动物肉产品品质的影响在新西兰大白兔和三黄雏鸡的日粮中添加富微牧草青草(或草粉)对肉产品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影响不显着的,但能适当提高肉产品中Fe、Cu和Zn的含量,显着提高肉产品中Se的含量,肝脏对微量元素的富积效果好于其他部位。(4)硒、钴通过SPFAC对动物产品中硒积累量的影响在新西兰大白兔和三黄雏鸡及Wister大白鼠等动物日粮中适当添加富硒和富硒钴苜蓿草粉,能显着地提高这些动物产品中骨骼肌、肝脏、心脏和肾脏中硒的含量和积累量,在动物产品中肌肉中硒的积累量最多,肝脏的硒浓度最高,动物产品中硒的积累量与土壤施硒量以及牧草中硒的积累量3者之间呈显着的正相关性。由于动物对饲料中的硒有很强的富积能力,所以富微苜蓿草不适宜在日粮中连续添加,而应该根据动物生长特点和需要间隔利用,做到既经济又高效。本文通过研究硒钴在“土-草-饲-畜链”(SPFAC)传导中对草畜生长与营养的调控,分析二者在土-草-饲-畜系统的多级增益效应及相应技术,明确了“土-草-饲-畜”(SPFAC)中涉及牧草种植、饲料添加及动物养殖等环节的中硒、钴微量元素应用的关键技术与指标参数,建立了一套解决动物微量元素营养问题的技术途径,即通过在土壤基施硒、钴肥料,使矿物态硒钴富集到牧草体内转化为有机态,根据动物营养需要,把富集硒钴的牧草进行饲料化应用,生产出具有高附加值畜产品,体现了增产提质、食品安全、生态健全和物质良性循环的理念。

林晓燕,荔霞,万玉林[9](2008)在《微量元素铜在现代乳业生产中的应用》文中提出

王海利,宋伟伟[10](2007)在《种公牛日粮配合与饲养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文中研究表明

二、奶牛微量元素需要量及中毒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奶牛微量元素需要量及中毒量(论文提纲范文)

(3)奶牛营养状况与抗氧化指标的检测及其多元回归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生理特点及营养特性
        1.1.1 围产前期生理特点及营养特性
        1.1.2 围产后期生理特点及营养特性
        1.1.3 泌乳前期生理特点及营养特性
        1.1.4 泌乳中期生理特点及营养特性
        1.1.5 泌乳后期生理特点及营养特性
        1.1.6 干奶期生理特点及营养特性
    1.2 奶牛营养状况的相关生化指标及其影响因素
        1.2.1 反映奶牛营养状况的相关生化指标
        1.2.2 奶牛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
    1.3 奶牛的抗氧化参数及其影响因素
        1.3.1 奶牛的抗氧化参数
        1.3.2 奶牛抗氧化参数的影响因素
    1.4 论文整体思路及技术路线
        1.4.1 论文整体思路
        1.4.2 技术路线
2 试验研究
    2.1 不同泌乳阶段的高低产奶牛血清营养状况检测指标的变化规律
        2.1.1 材料与方法
        2.1.2 结果
        2.1.3 讨论
        2.1.4 小结
    2.2 不同泌乳阶段的高低产奶牛血清抗氧化参数的变化规律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结果
        2.2.3 讨论
        2.2.4 小结
    2.3 奶牛营养状况检测指标与抗氧化参数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3.1 材料与方法
        2.3.2 结果
        2.3.3 讨论
        2.3.4 小结
3 总体讨论和结论
    3.1 总体讨论
        3.1.1 反映奶牛营养状况的指标及其与抗氧化参数的相关性
        3.1.2 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异范围及其对奶牛生产的指导作用
    3.2 结论
    3.3 本文的创新点
    3.4 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铜在反刍动物上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铜与其他矿物质元素的相互作用
2 铜的生理功能
    2.1 铜参与造血和髓蛋白的合成
    2.2 铜参与被毛色素沉积
    2.3 铜促进骨和胶原的形成
    2.4 铜能够增强免疫力
    2.5 铜是瘤胃微生物正常生长繁殖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2.6 铜促进家畜生长
    2.7 铜对奶牛的产乳性能有重要作用
3 反刍动物补饲铜源的选择
4 铜在反刍动物体内的分布
5 铜的吸收与排泄
    5.1 铜的吸收
    5.2 铜的排泄
6 反刍动物体内铜的检测指标
    6.1 表观性状判断
    6.2 监测环境中铜的含量
    6.3 铜营养平衡的测定
    6.4 肝脏铜水平的测定
    6.5 血铜水平的测定
    6.6 相关酶的活性测定
    6.7 乳铜水平的测定
    6.8 被毛铜含量的测定
7 铜的需要量研究
8 小结

(5)铜、锰、碘对牦牛瘤胃发酵、血液指标及生长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牦牛概况
    1.2 牦牛营养研究进展
    1.3 微量元素需要量研究方法
    1.4 铜在反刍动物上的研究和应用
        1.4.1 铜与其它矿物元素的相互作用
        1.4.2 铜的生理功能
        1.4.3 反刍动物补饲铜源的选择
        1.4.4 铜在反刍动物体内的分布
        1.4.5 铜的吸收与排泄
        1.4.6 反刍动物体内铜的检测指标
        1.4.7 铜的需要量研究
    1.5 锰在反刍动物上的研究和应用
        1.5.1 锰与其它矿物元素的相互作用
        1.5.2 锰的生理功能
        1.5.3 补饲锰源的选择
        1.5.4 锰在体内的分布
        1.5.5 锰的吸收与排泄
        1.5.6 锰的检测指标
        1.5.7 锰的需要量研究
    1.6 碘在反刍动物上的研究和应用
        1.6.1 碘与其它矿物元素的相互作用
        1.6.2 碘的生理功能
        1.6.3 碘缺乏的症状
        1.6.4 碘的分布
        1.6.5 碘的吸收与排泄
        1.6.6 碘的测定标准
        1.6.7 碘的需要量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1.8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8.1 研究内容
        1.8.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铜的不同添加形式和含量水平对牦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前言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时间和地点
        2.1.2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2.1.3 铜含量测定
        2.1.4 体外发酵技术
        2.1.5 测定指标与测定方法
        2.1.6 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甘氨酸铜水平对牦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2.2.2 不同蛋氨酸铜水平对牦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2.2.3 不同碱式氯化铜水平对牦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2.2.4 不同氯化铜水平对牦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2.2.5 不同含铜添加剂对牦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2.3 讨论
        2.3.1 不同甘氨酸铜的含量水平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2.3.2 不同蛋氨酸铜的含量水平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2.3.3 不同碱式氯化铜的含量水平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2.3.4 不同氯化铜的含量水平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2.3.5 不同含铜添加剂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锰的不同添加形式和含量水平对牦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前言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时间和地点
        3.1.2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3.1.3 锰含量测定
        3.1.4 体外发酵技术
        3.1.5 测定指标与测定方法
        3.1.6 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甘氨酸锰水平对牦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3.2.2 不同蛋氨酸锰水平对牦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3.2.3 不同硫酸锰水平对牦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3.2.4 不同氯化锰水平对牦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3.2.5 不同含锰添加剂对牦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3.3 讨论
        3.3.1 不同甘氨酸锰的含量水平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3.3.2 不同蛋氨酸锰的含量水平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3.3.3 不同硫酸锰的含量水平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3.3.4 不同氯化锰的含量水平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3.3.5 锰的不同添加形式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碘的不同添加形式和含量水平对牦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前言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时间和地点
        4.1.2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4.1.3 体外发酵技术
        4.1.4 测定指标与测定方法
        4.1.5 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碘化钾水平对牦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4.2.2 不同碘酸钙水平对牦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4.2.3 不同含碘添加剂对牦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4.3 讨论
        4.3.1 不同碘化钾的含量水平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4.3.2 不同碘酸钙的含量水平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4.3.3 碘的不同添加形式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铜、锰、碘对活体牦牛瘤胃发酵、血液指标及生长性能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时间和地点
        5.1.2 日粮设计
        5.1.3 微量元素含量测定
        5.1.4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5.1.5 试验设计与处理
        5.1.6 样品的采集、处理与测定方法
        5.1.7 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微量元素水平对活体牦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5.2.2 不同微量元素水平对活体牦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5.2.3 不同微量元素水平对活体牦牛血液指标的影响
    5.3 讨论
        5.3.1 不同微量元素水平对牦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5.3.2 不同微量元素水平对牦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5.3.3 不同微量元素水平对牦牛血液指标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论文总体总结
    6.2 创新点
    6.3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及基金
作者简历

(6)抗氧化剂和微量元素在围产期奶牛免疫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维生素E (VE)
2 β-胡萝卜素
3 硒
4 铜
5 铬
6 锌

(8)硒钴在“土—草—饲—畜链”(SPFAC)中对草畜生长与营养的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硒、钴在土壤中的含量与有效性
    1.2 硒和钴的营养学研究
        1.2.1 硒钴植物营养学研究
        1.2.2 硒钴动物营养学研究
    1.3 硒钴的病理学研究
        1.3.1 硒钴的植物病理学研究
        1.3.2 硒钴的动物病理学研究
    1.4 硒、钴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研究
    1.5 硒钴在土壤-牧草-饲料-家畜系统中施用、传输及其效应的研究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1.1 试验地概况
        3.1.2 试验材料
    3.2 试验设计
        3.2.1 牧草试验
        3.2.2 动物试验
    3.3 测定项目及方法
        3.3.1 游离脯氨酸
        3.3.2 硝酸还原酶的活性
        3.3.3 叶片中钾素含量
        3.3.4 叶绿素含量
        3.3.5 叶面积比
        3.3.6 净同化率
        3.3.7 绝对生长率(AGR)
        3.3.8 相对生长率(RGR)
        3.3.9 感病率
        3.3.10 产草量
        3.3.11 根瘤量
        3.3.12 苜蓿营养成分及微量元素
        3.3.13 苜蓿干草(草粉)饲料化处理以及在动物日粮中的配制
        3.3.14 饲料转化率的测定
        3.3.15 胃内残留率(GRR)和小肠推进率(PPSI)
        3.3.16 胃蛋白酶活力
        3.3.17 产奶量
        3.3.18 动物体态
        3.3.19 畜产品中营养成分
    3.4 数据统计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硒钴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4.2 硒钴对与苜蓿氮代谢和光合代谢有关的生理指标影响
        4.2.1 硒钴对叶片内硝酸还原酶(NR)含量的影响
        4.2.2 硒钴对叶片内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3 硒钴对与苜蓿抗性生理有关的生理指标影响
        4.3.1 硒钴对叶片内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4.3.2 硒钴对叶片内钾含量的影响
        4.3.3 硒钴对苜蓿病害的影响
    4.4 硒钴对苜蓿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4.4.1 硒钴对苜蓿叶面积比(LAR)与净同化率(NAR)的影响
        4.4.2 硒钴对绝对生长率(AGR)与相对生长率(RGR)的影响
        4.4.3 硒钴对对苜蓿根瘤的影响
        4.4.4 硒钴对花期苜蓿的地上与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4.4.5 硒钴对苜蓿果实产量和千粒重的影响
    4.5 硒钴对苜蓿青干草营养水平的影响
        4.5.1 硒钴对苜蓿青干草硒钴积累量和利用率的影响
        4.5.2 硒钴对苜蓿青干草营养成分的影响
    4.6 硒、钴通过(SPFAC)对动物日粮营养成分的影响
    4.7 日粮中添加富硒钴苜蓿草对动物生长及产品品质的影响
        4.7.1 日粮中添加富硒钴苜蓿青干草(或草粉)对动物生长的影响
        4.7.2 日粮中添加富硒钴苜蓿草青干草(或草粉)对动物饲料转化效率的影响
        4.7.3 日粮中添加富硒钴苜蓿青干草(或草粉)对动物产品品质的影响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1.1 硒、钴施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5.1.2 硒、钴施用对紫花苜蓿抗逆性的影响
        5.1.3 硒、钴施用对紫花苜蓿硝酸还原酶活性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5.1.4 硒、钴施用对紫花苜蓿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5.1.5 硒、钴施用对紫花苜蓿硒和钴的吸收、转化、积累和利用的影响
        5.1.6 硒、钴施用对紫花苜蓿营养成分的影响
        5.1.7 硒钴对紫花苜蓿草内微量元素积累的影响
        5.1.8 硒、钴对动物产品内微量元素积累的影响
        5.1.9 硒、钴对动物生长与饲料转化效率的影响
    5.2 讨论
        5.2.1 关于硒、钴对牧草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影响的研究与应用
        5.2.2 关于硒钴对饲料及动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影响的研究与应用
        5.2.3 关于SPAC/SPFAC 系统中硒钴营养调控机理
    5.3 今后的工作打算
参考文献
ABSTRACT
附录
    1. 创新点
    2.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3.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4. 攻读博士期间开展的科研工作
    5.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专利
    6.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国内学术会议
    7. 攻读博士期间所获得的荣誉

四、奶牛微量元素需要量及中毒量(论文参考文献)

  • [1]复合微量元素注射液的制备及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蹄病的影响[D]. 顾聪. 南京农业大学, 2020
  • [2]复合微量元素注射液的制备及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蹄病的影响[D]. 顾聪. 南京农业大学, 2020
  • [3]奶牛营养状况与抗氧化指标的检测及其多元回归分析[D]. 秦敏.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01)
  • [4]铜在反刍动物上的研究和应用进展[J]. 薛艳锋,郝力壮,刘书杰,赵索南.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6(13)
  • [5]铜、锰、碘对牦牛瘤胃发酵、血液指标及生长性能的影响[D]. 薛艳锋. 青海大学, 2016(08)
  • [6]抗氧化剂和微量元素在围产期奶牛免疫中的作用[J]. 杨丰利,李小杉,梁贤威,张秀芳,杨炳壮.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12(01)
  • [7]奶牛日粮营养物质的作用及其配比研究进展[J]. 李美龙,郝正里. 家畜生态学报, 2011(04)
  • [8]硒钴在“土—草—饲—畜链”(SPFAC)中对草畜生长与营养的调控[D]. 郭孝. 河南农业大学, 2010(05)
  • [9]微量元素铜在现代乳业生产中的应用[J]. 林晓燕,荔霞,万玉林. 甘肃畜牧兽医, 2008(01)
  • [10]种公牛日粮配合与饲养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王海利,宋伟伟. 养殖与饲料, 2007(08)

标签:;  ;  ;  ;  

奶牛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及中毒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