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鱼用中草药及添加剂配方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海芳,王凡,张思琪,李聪歌,马雅雯[1](2022)在《复方中草药对虹鳟免疫保护力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研究复方中草药对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肝脏免疫功能及肠道免疫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将红枣提取物、山药提取物和黄芪提取物按照质量比1∶1∶1混合,分别按质量分数0(对照)、0.3%、0.6%和1.2%添加到虹鳟基础饲料中,饲喂体长7.6~8.9 cm的虹鳟幼鱼56 d。用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对幼鱼进行攻毒试验(5.48×106 cfu/尾),4 d后,取其肝脏和肠道,测定肝脏的生理生化指标,用半定量PCR及荧光定量PCR测定肠道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脏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着升高(P<0.05),溶菌酶(LZM)水平极显着升高(P <0.01),酸性磷酸酶(ACP)、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着降低(P <0.05),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极显着降低(P <0.01),0.6%剂量组的丙二醛(MDA)极显着降低(P <0.01),而SOD无显着差异(P> 0.05);各复方中草药组肠道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1.2%剂量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转录水平极显着降低(P <0.01),0.3%和0.6%剂量组的补体3(C3)转录水平显着升高(P <0.05)。【结论】复方中草药(红枣+山药+黄芪)可提高感染副溶血弧菌的虹鳟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房婷婷[2](2021)在《复合诱食剂的筛选及对黄河鲤鱼生长、免疫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文中指出黄河鲤鱼是山东地区特有的水产养殖品种,因为当前饲料资源短缺的现状抑制了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所以诱食剂的研究和开发对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为了研究非氨基酸类诱食剂对黄河鲤鱼的诱食作用及应用效果,首先采用迷宫诱食试验法,通过重复试验、对比试验及差异分析,系统研究并筛选了单一诱食剂的最佳诱食浓度、最佳复合诱食剂配比,以及复合诱食剂的添加对黄河鲤鱼的应用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单一诱食剂对黄河鲤鱼的迷宫诱食结果:为了探究单一诱食剂的最佳诱食浓度,试验中选择了8种单一诱食剂,通过迷宫诱食试验,以集鱼数为指标进行最佳浓度筛选,得出了各单体诱食剂的最佳浓度,分别是:DMPT 0.06%、陈皮粉0.22%、蒜粉0.05%、谷氨酸钠0.07%、酵母粉0.75%、葡萄糖0.09%、TMAO 0.62%、甜菜碱0.36%。2.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的迷宫诱食结果:因为单体诱食剂效果不如复合诱食剂诱食效果好。为了探究不同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的诱食效果比较,试验中选择了前六种诱食效果较好的诱食剂,以六种中选择三种的方式,组合成二十种复合诱食剂,进行迷宫诱食试验,以集鱼数为指标进行最佳复合诱食剂的筛选,得到了0.06%DMPT+0.22%陈皮粉+0.75%酵母粉、0.05%蒜粉+0.06%DMPT+0.75%酵母粉和0.07%谷氨酸钠+0.22%陈皮粉+0.36%甜菜碱,3种诱食效果较好的复合诱食剂。3.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的应用效果:应用试验设5个处理组,I组为鱼粉组(正对照),II组为无鱼粉组(负对照),在II组基础饲料之上添加了复合诱食剂1(0.06%DMPT+0.22%陈皮粉+0.75%酵母粉),复合诱食剂2(0.05%蒜粉+0.06%DMPT+0.75%酵母粉),复合诱食剂3(0.07%谷氨酸钠+0.22%陈皮粉+0.34%甜菜碱)分别为III、IV和V组。(1)生长、血液指标:III、IV和V组增重率、终末均重和特定生长率均显着高于负对照组(P<0.05),而这3组的饲料系数显着低于负对照组(P<0.05);III、IV和V组的肝胰比显着低于负对照组(P<0.05),III组的肥满度显着高于负对照组(P<0.05);鱼体成分指标中,III、IV和V组的粗蛋白含量显着高于负对照组(P<0.05),血液指标结果显示:各实验组血清中血糖、球蛋白、总胆固醇、AST、ALT等指标差异不显着(P(29)0.05)。但负对照的白蛋白含量显着高于其他4组(P<0.05),I组的总甘油三酯含量显着高于其他4组(P<0.05),总甘油三酯含量的最低值体现于负对照组。(2)免疫、抗氧化指标:免疫指标中,III、IV和V组的血清、腮溶菌酶含量显着高于负对照组,III、IV和V组的鳃溶菌酶含量III组最高,比负对照组高16.6%(P(27)0.05);III、IV和V组的肝溶菌酶含量显着高于负对照(P(27)0.05),其中III组比负对照组高10.1%。血清中酸性磷酸酶I组和III组显着高于负对照组(P<0.05),其中III组比负对照组高12.1%。抗氧化指标中,III、IV和V组中血清、肝脏及腮的SOD、CAT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显着高于负对照组(P(27)0.05),其中III组的血清SOD和总抗氧化能力分别高于负对照组19.7%和15.9%,III、IV和V组的肝脏GSH含量显着高于负对照组(P(27)0.05),血清、肝脏和腮中的MDA含量均低于负对照组。(3)肠道组织形态:前肠的皱襞高度III、IV和V组均显着高于负对照组(P(27)0.05),III组的皱襞宽度显着高于负对照组(P(27)0.05);前肠中肌层厚度之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由上述结论可以得知,日粮中添加复合诱食剂能够显着提高黄河鲤鱼的增重率,饲料利用效率和特定生长率;复合诱食剂的添加显着提高了血清、肝脏和鳃中溶菌酶、SOD含量,增加了血清中的酸性磷酸酶含量和CAT含量,增强了鱼体的总抗氧化能力,降低了血清、肝脏和鳃中MDA含量,提升黄河鲤鱼机体免疫能力;日粮中添加诱食剂的试验组的肠道皱襞高度、宽度显着增加,说明复合诱食剂还能促进肠道的消化吸收,在减轻肠道损伤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添加了复合诱食剂的三个试验组中,III组(0.06%DMPT+0.22%陈皮粉+0.75%酵母粉)在各个指标上表现较好,更适合添加于黄河鲤鱼日粮中。
芮丹[3](2021)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作用与发展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主要是分析了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功效、特点以及作用机理,同时讲解了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动物生产中的作用,望能为有关人员提供到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李健,许昌有,张诗泽,牛志凯,张陆军,董博,魏文康[4](2021)在《药用植物防治罗非鱼链球菌病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药用植物是指医学上用于防病治病的植物,部分经过防治验证后成为中草药。罗非鱼链球菌病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给水产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相较于抗生素和疫苗等防治方法,药食同源的药用植物无毒副作用、无残留、无耐药性。研究表明,一些清热解毒、清热祛湿的中药如黄连、五倍子等的杀菌消毒功效非常强,还能提升机体免疫力,有助于鱼类的健康成长,提升水产品的质量。本文总结了如生物碱类的中药抑制链球菌成分,以及如溪黄草、五倍子等8种常见抑制链球菌的中药,并总结和展望防治链球菌病中行之有效的中药复方技术、中药和抗生素复方技术,以及中草药和益生菌复方技术的研究进展。
李秋月,林连兵,杨雪娇,谭春艳,邓先余[5](2021)在《微生物发酵中草药的研究现状》文中研究说明中草药作为天然传统药物,具有纯天然、无药残、无抗药性和毒副作用小等特点,在临床医疗和日常保健中被广泛使用。微生物发酵中草药过程中,中草药经微生物产生的酶作用后,细胞壁中的纤维素、木质素等物质被降解,其活性成分得以释放;中草药活性成分酶解为小分子物质,增强药效以利于机体消化吸收。部分中草药经发酵可以降低其毒性,减少毒副作用,甚至产生新活性物质。同时中草药中的某些成分可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由此可见中草药与微生物协同作用、相辅相成。本文从发酵中草药的优势、常用微生物、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关键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中草药发酵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相信随着发酵技术的成熟和中草药的现代化发展,微生物发酵中草药将具有更广阔的发展潜力和应用价值。
黄景军,何琪,赵会宏,刘苏,杨宇晴,张海发,周立斌,石和荣[6](2021)在《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对鞍带石斑鱼生长与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文中指出试验旨在研究以车前草、藿香、刺五加、厚朴四种中草药按质量比制成的复方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对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生长、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对照组)、2、4、6 g/kg的复方中草药,喂养初始质量为(84.53±14.00)g的鞍带石斑鱼60 d。饲养结果表明:生长方面,在试验60 d时,2 g/kg组的平均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消化酶活性方面,20 d时2 g/kg组的淀粉酶活性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期内,2 g/kg组的胰蛋白酶活性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60 d时,6 g/kg组的脂肪酶活性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2 g/kg的复方中草药添加量能有效促进鞍带石斑鱼的生长和消化酶活性。
姜大丽,李治国,姜永杰,刘敏,张海涛[7](2021)在《乌鳢营养需求研究进展》文中认为乌鳢(Channa argus)是我国珍贵的本土经济鱼类,因其骨刺少,含肉率高,营养价值高,肉质鲜美,故市场需求巨大。文章主要综述了乌鳢对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微量营养素的需求,蛋白源的替代,饲料添加剂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乌鳢配合饲料的研发提供参考资料,促进乌鳢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冯淇元[8](2020)在《虹鳟抗耶尔森菌应激损伤药物添加剂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养殖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面临多种应激因素,其中病原菌入侵所产生的应激反应对其摄食、代谢、繁殖等有很大影响,甚至引起大规模的病害或死亡。导致虹鳟患肠炎红嘴病(Enteric Redmouth Diseases,ERM)的致病菌为鲁氏耶尔森氏菌(Yersinia ruckeri),尤其在虹鳟苗种阶段感染所造成的细菌感染应激损伤更为严重。为探讨虹鳟细菌感染应激反应下各药物添加剂的作用,本研究以虹鳟苗种为实验对象,向各实验组投喂添加0.3 g/kg甘草次酸、0.3 g/kg黄芩苷、0.75 g/kg百优酸、60 g/kg茵陈三黄汤的添加剂,对照组投喂基础饵料。统计28d后各组肥满度(CF)、摄食率、特定生长率(SGR)、虹鳟增重率(WG)和饲料系数(FCR)。饲养结束后感染鲁氏耶尔森菌,统计感染前、24 h、48 h、72 h各组存活率(SR)。检测各组血清应激相关生化、激素指标,对肝组织进行结构观察。测定不同感染时间下肝脏组织中TNF-α、IL-1β、Nrf2、HSP90基因的表达量。结果如下:(1)生长指标测定表明:实验组增重率与对照组相比显着升高,其中百优酸组增重率最高,甘草次酸和黄芩苷组次之。黄芩苷和百优酸组特定生长率与对照组相比显着升高。药物添加剂降低了FCR,甘草次酸、百优酸和茵陈三黄汤组的摄食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药物添加剂组肥满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着。药物添加剂组有利于虹鳟生长,甘草次酸、黄芩苷和百优酸组的生长效果更佳。(2)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机体感染鲁氏耶尔森菌24 h时,甘草次酸组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球蛋白(GLO)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着升高,药物添加剂组转氨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着降低,甘草次酸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着升高,药物添加剂组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着降低,药物添加剂组总胆红素(TBIL)和尿酸(UA)含量低于对照组,黄芩苷和百优酸组甘油三酯(TG)含量低于对照组,甘草次酸组血糖(GLU)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感染48 h时,药物添加剂组与对照组蛋白含量无显着差异,甘草次酸组转氨酶活性最低,黄芩苷和百优酸组ALP活性显着高于对照组,甘草次酸组LDH活性低于对照组。甘草次酸组TBIL、UA和百优酸组UA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感染72 h时,药物添加剂组蛋白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转氨酶活性各组间无差异,其中百优酸、茵陈三黄汤组转氨酶活性较低,各组ALP和LDH活性差异不显着,药物添加剂组TBIL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着降低,各组BUN、TG、TCH、GLU含量无明显差异。添加剂组有利于改善由细菌感染应激引起的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3)激素指标检测结果显示:感染鲁氏耶尔森菌24 h时,黄芩苷和百优酸组皮质醇(COR)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着升高。百优酸组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甲状腺素(T4)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着升高。感染48h时,各试验组COR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百优酸组COR含量最高。黄芩苷、百优酸和茵陈三黄汤组ACTH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百优酸组T3和T4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着升高。感染72h时,对照组COR含量显着低于黄芩苷和百优酸组。黄芩苷、百优酸和茵陈三黄汤组ACTH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着升高。百优酸和茵陈三黄汤组T4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着升高。黄芩苷和百优酸组的抗细菌感染应激效果较好,提高了激素水平以降低机体应激损伤。(4)基因表达结果显示:感染24 h时,甘草次酸、黄芩苷和茵陈三黄汤组IL-1β基因表达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甘草次酸组Nrf2基因表达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48 h时,百优酸和茵陈三黄汤组TNF-α基因表达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甘草次酸组IL-1β和Nrf2基因表达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百优酸组HSP90基因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显着升高,感染72 h时,甘草次酸和茵陈三黄汤组TNF-α基因表达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甘草次酸、黄芩苷和百优酸组IL-1β和Nrf2基因表达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黄芩苷和茵陈三黄汤组HSP90基因表达量高于对照组。综合分析得出,四种药物添加剂均可不同程度提高虹鳟细菌感染应激的能力,其产生作用的方式各不相同,比较之下,甘草次酸、黄芩苷抗细菌感染应激损伤的综合效果较好。
朱淼[9](2020)在《大黄对镜鲤生长、抗氧化及免疫的影响》文中提出本研究在松浦镜鲤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大黄,浓度分别是0.00(对照组)、1.00、5.00、15.00、30.00 g/kg,饲喂8周,随后检测生长指标(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及肌肉营养成分)、抗氧化指标(血清和肝胰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及GSH、MDA含量)及免疫指标(血清总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吞噬指数、白蛋白、溶菌酶(LZM)活性、碱性磷酸酶(AKP)活性、一氧化氮(NO)水平、免疫球蛋白(Ig M)水平、补体C3水平和肾脏和脾脏核因子(NF-κB)、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及干扰素-γ(IFN-γ)m RNA表达水平),进而探究不同浓度的大黄对松浦镜鲤生长、抗氧化和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1)饲料大黄水平显着改善松浦镜鲤生长和饲料利用,随着饲料大黄水平增加,松浦镜鲤末重、平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均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各大黄添加组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15.00 g/kg添加组达到最高水平(P<0.05)。饲料大黄水平对松浦镜鲤肌肉营养成分无显着性影响,但从数据可分析饲料中添加大黄对松浦镜鲤肌肉营养成分有一定的改善作用。(2)饲料大黄水平显着改善血清和肝胰脏抗氧化指标。血清方面:随着饲料大黄水平升高,松浦镜鲤血清T-S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在15.00 g/kg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饲料大黄水平升高,松浦镜鲤血清CAT、GSH-Px活性及GSH含量均先升高后降低,在5.00、15.00、30.00 g/kg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饲料大黄水平升高,松浦镜鲤血清MDA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各大黄添加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在15.00、30.00 g/kg组显着低于对照组、1.00及5.00 g/kg组(P<0.05)。肝胰脏方面:随着饲料大黄水平升高,松浦镜鲤肝胰脏T-S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在5.00、15.00、30.00g/kg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饲料大黄水平升高,松浦镜鲤肝胰脏CAT活性各组无显着性差异。随着饲料大黄水平升高,松浦镜鲤肝胰脏GSH-Px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各大黄添加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在15.00 g/kg组达到最高水平(P<0.05);随着饲料大黄水平升高,松浦镜鲤肝胰脏GSH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在15.00 g/kg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饲料大黄水平升高,松浦镜鲤血清MDA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在15.00 g/kg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3)饲料大黄水平显着改善血清免疫指标。各大黄添加组白细胞计数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饲料大黄水平升高,松浦镜鲤血清白细胞吞噬指数先升高后降低,在5.00、15.00、30.00 g/kg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15.00、30.00 g/kg组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随着饲料大黄水平升高,松浦镜鲤血清白蛋白含量和AKP活性均先升高后降低,在15.00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饲料大黄水平升高,松浦镜鲤血清LZM活性和Ig M含量均先升高后降低,在5.00、15.00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饲料大黄水平升高,松浦镜鲤血清NO和C3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各大黄添加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4)饲料大黄水平显着改善松浦镜鲤肾脏和脾脏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水平。随着饲料大黄水平升高,松浦镜鲤肾脏NF-κB表达逐渐降低,各大黄添加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15.00、30.00 g/kg组显着低于其他各组(P<0.05)。随着饲料大黄水平升高,松浦镜鲤脾脏NF-κB表达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在5.00、15.00、30.00 g/kg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15.00、30.00 g/kg组显着低于其他各组(P<0.05)。随着饲料大黄水平升高,松浦镜鲤肾脏和脾脏IL-1β表达逐渐降低,在5.00、15.00、30.00 g/kg组显着低于其他各组(P<0.05),其中松浦镜鲤肾脏IL-1β表达水平在15.00 g/kg组达到最低水平(P<0.05),松浦镜鲤脾脏IL-1β表达水平在30.00 g/kg组达到最低水平(P<0.05)。随着饲料大黄水平升高,松浦镜鲤肾脏和脾脏TNF-α表达逐渐降低,其中松浦镜鲤肾脏TNF-α表达水平在5.00、15.00、30.00 g/kg组显着低于其他各组(P<0.05),松浦镜鲤肾脏TNF-α表达水平在各大黄添加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饲料大黄水平升高,松浦镜鲤肾脏和脾脏IL-2表达逐渐升高,各大黄添加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饲料大黄水平升高,松浦镜鲤肾脏和脾脏IL-10表达水平先升高后降低,各大黄添加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松浦镜鲤肾脏和脾脏IL-10表达水平在15.00 g/kg组均达到最高水平(P<0.05)。随着饲料大黄水平升高,松浦镜鲤肾脏和脾脏IFN-γ表达水平逐渐升高,松浦镜鲤肾脏和脾脏IFN-γ表达水平在5.00、15.00及30.00 g/kg组均达到最高水平(P<0.05)。本试验条件下,综合生长、抗氧化及免疫相关指标,松浦镜鲤饲料中大黄最适水平为5.00~15.00%。
胡文攀[10](2020)在《怀山药对鲤免疫功能及肠道微生态的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山药(Dioscorea opposita)是我国重要的药食同源保健食品,因其品质优良,广受大众的喜爱。山药皮是山药加工过程中削下的皮屑,多作为废料丢弃。研究表明,山药皮与山药的主要组成成分相似,含有大量的活性物质,是一种十分具有开发潜力的资源。目前关于山药在畜禽动物上的研究已十分广泛,但作为饲料添加剂在水产领域上的研究还相对较少,针对山药皮的研究更是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探究山药籽实及山药皮作为饲料添加剂对鲤生长、免疫及肠道微生态的影响,为山药相关产品在水产领域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本实验选取平均体重为75.24±1.32g的鲤375尾,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NC)、1%山药皮组(LYP)、2%山药皮组(HYP)、1%山药粉组(LCY)和2%山药粉组(HCY),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养殖8周。饲养结束后,检测鲤生长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免疫相关指标、肠道组织形态、肠道酶活性、肠道菌群结构和多样性、短链脂肪酸含量并做出相关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怀山药对鲤生长性能、肌肉组分影响与NC组相比,LYP组和HYP组粗脂肪含量降低(P<0.05),而鲤肌肉粗灰分、粗蛋白和含水量在各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与NC组相比,怀山药处理组末重(FBW)、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及饲料系数(FCR)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WGR、SGR有升高的趋势,说明添加怀山药粉和山药皮对鲤有一定促生长作用,但效果不明显。(2)怀山药对鲤免疫功能的提升作用与NC组相比,各处理组鲤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浓度显着降低(P<0.05),HYP组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浓度显着降低(P<0.05);HE染色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HYP组和LCY组肠绒毛高度显着增加(P<0.05),各处理组肠绒毛完整性、肌层厚度和杯状细胞数量,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着(P>0.05)。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怀山药处理组肠道黏膜褶皱数量与NC组相比增多,且在HYP和HCY组最为明显。对机体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分析,与NC组相比,肝胰脏IL-10 m RNA表达水平在LYP组显着升高(P<0.05),TGF-β表达水平在HCY组极显着升高(P<0.01)。基因IL-1β、TNF-α、TLR-4和NF-κB的表达水平无显着差异(P>0.05);各处理组头肾组织中IL-1β基因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但无显着差异(P>0.05)。与NC组相比,基因IL-10、TNF-α、TGF-β、TLR-4和NF-κB表达水平升高(P>0.05),其中IL-10表达水平在HCY组显着增加(P<0.05),而NF-κB表达水平在HYP组显着增加(P>0.05);与NC组相比,肠道组织Occludin基因表达水平在HYP组显着升高(P<0.05),在LYP和LCY组升高且差异极显着(P<0.01)。ZO-1在LCY组肠道组织表达显着升高(P<0.05),说明山药和山药皮提升了鲤肠道屏障的保护作用。(3)怀山药对鲤肠道微生态的影响肠内容物抗氧化酶方面,与NC组相比,LYP组、HYP组、LCY和HCY组的过氧化氢酶(CAT)、溶菌酶(LZM)活性均显着升高(P<0.05),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HYP、LCY及HCY组显着升高(P<0.05);丙二醛(MDA)活性与NC组相比无显着变化(P>0.05)。对肠内容物短链脂肪酸分析显示,检测的6种短链脂肪酸中,乙酸、丙酸和异丁酸含量均有显着变化(P<0.05),其中丙酸和异丁酸的含量与NC组相比,在HYP组显着增加(P<0.05);乙酸含量在LYP和HYP组显着增加(P<0.05),在LCY和HCY组极显着增加(P<0.01);怀山药各处理组与NC组相比总短链脂肪酸含量均具有显着的升高(P<0.05)。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山药粉及山药皮均可改变鲤肠道微生物的群落特征,提高菌群的多样性。在门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怀山药处理组肠道中梭杆菌门(Fus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丰度显着升高(P<0.0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丰度显着降低(P<0.05),且厚壁菌/拟杆菌比值显着下降(P<0.05)。在属水平上,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丰度增加,而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等条件致病菌的数量减少。(4)相关性分析在肠道微生物与短链脂肪酸相关性分析中: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梭杆菌门为代表的肠道菌群与肠道短链脂肪酸的含量有显着相关性;在肠道微生物与肠道免疫基因相关性分析中:免疫基因IL-10与微生物丰度有着较强的相关性;在肠道微生物与肠道抗氧化酶活性相关性分析中:LZM与希瓦氏菌(Shewanella)和假单胞菌(Pseudomonas)呈显着负相关,而CAT与厚壁菌(Firmicutes)、MDA与邻单胞菌(Plesiomonas)、SOD与拟杆菌之间丰度呈正相关。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怀山药能有效提升鲤的免疫功能,改善肠道菌群,并提升肠道物理屏障的保护作用,但对鲤生长性能、肌肉组分等方面无显着影响,其可作为免疫增强剂应用于水产养殖领域。
二、鱼用中草药及添加剂配方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鱼用中草药及添加剂配方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复方中草药对虹鳟免疫保护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材料 |
1.2 实验饲料 |
1.3 实验设计 |
1.4 肝脏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测定 |
1.5 肠道免疫相关基因的检测 |
1.5.1 引物序列 |
1.5.2 RNA的提取与反转录 |
1.5.3 半定量PCR |
1.5.4 实时荧光定量PCR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复方中草药对虹鳟肝脏免疫保护力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
2.2 免疫保护力相关基因的半定量PCR分析 |
2.3 复方中草药对虹鳟肠道免疫保护力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复方中草药对虹鳟肝脏免疫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
3.2 复方中草药对虹鳟肠道免疫保护力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2)复合诱食剂的筛选及对黄河鲤鱼生长、免疫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黄河鲤鱼介绍 |
1.2 诱食剂的研究现状 |
1.3 诱食剂的种类 |
1.4 诱食剂作用原理 |
1.5 水产诱食剂的研究方法 |
1.6 影响诱食剂的诱食作用的因素及注意事项 |
1.7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单一诱食剂的迷宫诱食试验方法 |
2.3 复合诱食剂的迷宫诱食试验方法 |
2.4 日粮中添加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应用效果的研究 |
2.4.1 试验分组及试验饲料 |
2.4.2 饲养管理 |
2.4.3 样品采集 |
2.4.4 指标测定 |
2.4.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分析 |
3.1 单一诱食剂对黄河鲤鱼的迷宫诱食结果 |
3.1.1 DMPT对黄河鲤鱼的集鱼效果 |
3.1.2 TMAO对黄河鲤鱼的集鱼效果 |
3.1.3 甜菜碱对黄河鲤鱼的集鱼效果 |
3.1.4 谷氨酸钠对黄河鲤鱼的集鱼效果 |
3.1.5 蒜粉对黄河鲤鱼的集鱼效果 |
3.1.6 酵母粉对黄河鲤鱼的集鱼效果 |
3.1.7 葡萄糖对黄河鲤鱼的集鱼效果 |
3.1.8 陈皮粉对黄河鲤鱼的集鱼效果 |
3.1.9 八种物质对黄河鲤鱼最佳集鱼效果的比较 |
3.2 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迷宫诱食结果 |
3.3 日粮中添加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应用效果的研究 |
3.3.1 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生长的影响 |
3.3.2 诱食剂对黄河鲤鱼全鱼营养成分的影响 |
3.3.3 诱食剂对黄河鲤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4 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免疫指标的影响 |
3.3.5 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3.3.6 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肠道形态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单体诱食物质对黄河鲤鱼的迷宫诱食试验 |
4.2 复合诱食物质对黄河鲤鱼的迷宫诱食试验 |
4.3 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的应用效果研究 |
4.3.1 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
4.3.2 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全鱼营养成分的影响 |
4.3.3 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4.3.4 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免疫指标的影响 |
4.3.5 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4.3.6 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肠道形态的影响 |
5 结论、创新点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药用植物防治罗非鱼链球菌病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用于防治罗非鱼链球菌病的主要药用植物及其主要成分 |
1.1 溪黄草 |
1.2 五倍子 |
1.3 苦参 |
1.4 鸡血藤 |
1.5 诃子 |
1.6 丹参 |
1.7 水翁花 |
1.8 石榴皮 |
2 药用植物用于防控罗非鱼链球菌病的现状 |
2.1 多种药用植物复方筛选 |
2.2 药用植物和抗生素复方研究进展 |
2.3 药用植物和益生菌复方研究进展 |
2.4 多种药用植物体外抗菌敏感性研究 |
3 展望 |
(5)微生物发酵中草药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发酵中草药优势 |
1.1 提高中草药药效 |
1.2 促使部分中草药产生新活性成分 |
1.3 降低部分中草药毒性和毒副作用 |
2 发酵中草药常用微生物 |
2.1 真菌 |
2.2 细菌 |
3 发酵中草药应用现状 |
3.1 中草药资源利用 |
3.2 新活性成分研究 |
3.3 饲料添加剂 |
4 发酵中草药存在的问题 |
4.1 中草药农药残留 |
4.2 发酵中草药机理不明确 |
4.3 缺乏发酵中草药研究标准 |
4.4 发酵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产业化程度低 |
5 中草药发酵的关键因素 |
5.1 中草药资源可持续利用 |
5.2 发酵中草药的筛选 |
5.3 优良菌种的选育 |
5.4 中草药发酵条件的优化 |
6 展望 |
(6)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对鞍带石斑鱼生长与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饲料 |
1.2 试验设计及试验管理 |
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1.4 指标测定 |
1.4.1 生长性能结果计算 |
1.4.2 肌肉常规检测 |
1.4.3 消化酶指标测定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 |
2.1 添加复方中草药对鞍带石斑鱼生长性能的影响(见表2) |
2.2 添加复方中草药对鞍带石斑鱼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见表3) |
2.3 添加复方中草药对鞍带石斑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见图1) |
3 讨论 |
3.1 添加复方中草药对鞍带石斑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添加复方中草药对鞍带石斑鱼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4 结论 |
(7)乌鳢营养需求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乌鳢营养需求研究进展 |
1.1 乌鳢的蛋白质营养研究 |
1.1.1 蛋白质需求 |
1.1.2 氨基酸需求 |
1.2 乌鳢的脂类营养研究 |
1.3 乌鳢对碳水化合物的需求研究 |
1.4 乌鳢对微量营养素的需求研究 |
2 乌鳢配合饲料研发 |
2.1 乌鳢对几种饲料原料的消化率 |
2.2 乌鳢配合饲料鱼粉替代的研究 |
2.3 乌鳢的饲料添加剂应用 |
3 展望 |
(8)虹鳟抗耶尔森菌应激损伤药物添加剂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药物添加剂在水生动物抗应激中的研究现状 |
1.1 中草药在水产动物抗应激中的研究 |
1.2 酸类在水产动物抗应激中的研究 |
1.3 其他添加剂在水产动物抗应激中的研究 |
2 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 |
2.1 有效成分 |
2.2 中草药的作用机理 |
3 中草药在冷水鱼细菌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
3.1 冷水鱼类细菌性疾病 |
3.2 中草药防治冷水鱼类细菌性疾病中的应用 |
3.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二章 药物添加剂对耶尔森菌感染下虹鳟生长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1 材料 |
1.1 实验鱼 |
1.2 药物添加剂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2 方法 |
2.1 药物饲料的制备 |
2.2 养殖实验及生长指标测定 |
2.3 攻毒实验及存活率统计 |
2.4 样品采集 |
2.5 生化指标测定 |
2.6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饲喂不同药物添加剂对虹鳟生长指标的变化 |
3.2 人工感染虹鳟存活率的变化 |
3.3 饲喂不同药物添加剂对虹鳟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4 讨论 |
4.1 饲喂不同药物添加剂对虹鳟生长指标的影响 |
4.2 饲喂不同药物添加剂对虹鳟抗鲁氏耶尔森氏菌感染的影响 |
4.3 饲喂不同药物添加剂对虹鳟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5 小结 |
第三章 药物添加剂对耶尔森菌感染下虹鳟激素水平和组织结构的影响 |
1 材料 |
1.1 实验鱼 |
1.2 药物添加剂 |
1.3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 方法 |
2.1 药物饲料的制备 |
2.2 养殖实验 |
2.3 攻毒实验 |
2.4 样品采集 |
2.5 血清激素水平的测定 |
2.6 组织切片的制作与镜检观察 |
2.7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药物添加剂对虹鳟皮质醇(COR)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变化 |
3.2 药物添加剂对虹鳟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甲状腺素(T4)的变化 |
3.3 药物添加剂对鲁氏耶尔森菌感染下虹鳟组织结构的变化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章 药物添加剂对耶尔森菌感染下虹鳟肝脏组织TNF-α、IL-1β、Nrf2和HSP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 |
1.1 实验鱼 |
1.2 药物添加剂 |
1.3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 方法 |
2.1 药物饲料的制备 |
2.2 养殖实验 |
2.3 攻毒实验 |
2.4 样品采集 |
2.5 RNA的提取 |
2.6 RNA浓度检测 |
2.7 cDNA的制备 |
2.8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独立样本基因的表达 |
2.9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药物添加剂对细菌感染下虹鳟肝脏TNF-α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3.2 药物添加剂对细菌感染下虹鳟肝脏IL-1β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3.3 药物添加剂对细菌感染下虹鳟肝脏Nrf2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3.4 药物添加剂对细菌感染下虹鳟肝脏HSP90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4 讨论 |
5 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阶段研究成果 |
致谢 |
(9)大黄对镜鲤生长、抗氧化及免疫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鱼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主要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1.1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
1.2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有效成分 |
1.3 鱼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作用机制 |
第二章 大黄及其在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 |
2.1 大黄 |
2.2 大黄在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 |
第三章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技术路线及目的和意义 |
3.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3.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3.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大黄对松浦镜鲤生长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
1.1 材料和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二章 大黄对松浦镜鲤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2.1 材料和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大黄对松浦镜鲤免疫指标的影响 |
3.1 材料和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大黄对松浦镜鲤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1 材料和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怀山药对鲤免疫功能及肠道微生态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检索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中草药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及应用 |
1.2 山药及山药皮的生理功能和在水产上的应用 |
1.3 鱼类肠道菌群的研究概况 |
1.3.1 鱼类肠道菌的发生过程 |
1.3.2 鱼类肠道菌的组成及数量 |
1.3.3 鱼类肠道菌群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机制 |
1.4 肠道免疫屏障 |
1.4.1 黏膜免疫屏障 |
1.4.2 黏液免疫屏障 |
1.5 肠道菌群的变化与免疫的相关性 |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怀山药对鲤生长性能及肌肉组分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添加剂及实验饲料 |
2.1.2 实验分组及饲养管理 |
2.1.3 样品采集 |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1 试剂药品 |
2.2.2 仪器耗材 |
2.3 检测指标及方法 |
2.3.1 基础饲料及肌肉常规组分分析 |
2.3.2 生长性能相关指标测定 |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5 结果 |
2.5.1 基础饲料及肌肉常规组分分析 |
2.5.2 怀山药对鲤生长性能的影响 |
2.6 讨论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怀山药对鲤免疫功能的提升作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添加剂及实验饲料 |
3.1.2 实验分组及饲养管理 |
3.1.3 样品采集 |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1 试剂药品 |
3.2.2 仪器耗材 |
3.3 检测指标及方法 |
3.3.1 血清生化指标测定 |
3.3.2 肠道组织形态学观察 |
3.3.3 免疫相关基因的相对定量分析 |
3.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5 结果 |
3.5.1 怀山药对鲤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5.2 怀山药对鲤中肠组织形态的影响 |
3.5.3 怀山药对鲤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6 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鲤肠道微生态对怀山药的响应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添加剂及实验饲料 |
4.1.2 实验分组及饲养管理 |
4.1.3 样品采集 |
4.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2.1 试剂药品 |
4.2.2 仪器耗材 |
4.3 检测指标及方法 |
4.3.1 肠道酶活性测定 |
4.3.2 短链脂肪酸测定 |
4.3.3 肠道内容物高通量测序 |
4.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4.5 结果 |
4.5.1 怀山药对鲤肠道酶活性的影响 |
4.5.2 怀山药对鲤肠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
4.5.3 怀山药对鲤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4.6 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相关性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5.1.2 相关性分析 |
5.2 结果 |
5.2.1 肠道微生物与短链脂肪酸相关性分析 |
5.2.2 肠道微生物与肠道免疫基因相关性分析 |
5.2.3 肠道微生物与肠道酶活性相关性分析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业绩 |
四、鱼用中草药及添加剂配方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方中草药对虹鳟免疫保护力的影响[J]. 刘海芳,王凡,张思琪,李聪歌,马雅雯.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22(01)
- [2]复合诱食剂的筛选及对黄河鲤鱼生长、免疫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D]. 房婷婷.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3]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作用与发展措施[J]. 芮丹. 现代农业研究, 2021(04)
- [4]药用植物防治罗非鱼链球菌病的研究进展[J]. 李健,许昌有,张诗泽,牛志凯,张陆军,董博,魏文康. 热带农业科学, 2021(03)
- [5]微生物发酵中草药的研究现状[J]. 李秋月,林连兵,杨雪娇,谭春艳,邓先余. 微生物学通报, 2021(06)
- [6]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对鞍带石斑鱼生长与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 黄景军,何琪,赵会宏,刘苏,杨宇晴,张海发,周立斌,石和荣. 饲料工业, 2021(04)
- [7]乌鳢营养需求研究进展[J]. 姜大丽,李治国,姜永杰,刘敏,张海涛. 饲料工业, 2021(04)
- [8]虹鳟抗耶尔森菌应激损伤药物添加剂的初步研究[D]. 冯淇元.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9]大黄对镜鲤生长、抗氧化及免疫的影响[D]. 朱淼.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3)
- [10]怀山药对鲤免疫功能及肠道微生态的效应研究[D]. 胡文攀. 河南师范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