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控开关阶梯升降式电源(论文文献综述)
吴翠[1](2021)在《农产品病原体的核酸快速扩增和荧光检测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核酸扩增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在农产品安全检测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基于核酸扩增检测技术的系统普遍以实验室应用为主,存在检测耗时、体积大、成本高等缺点,不宜用于现场检测,严重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本文针对快速双温PCR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以及数字核酸扩增技术,研究开发了基于这三种新型技术的核酸快速扩增和荧光检测便携式系统,以两种典型的农产品病原体(大肠杆菌和柑橘黄龙病菌)为检测对象,实现目标物的快速检测。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为了实现农产品病原体的快速定性分析,研制了一套快速双温PCR可视化检测系统,包括一台快速双温核酸扩增装置和一台便携式温控荧光可视化检测装置。构建了单一电机驱动的摇杆式双温区自动切换装置实现核酸的快速扩增,使得每个PCR循环中待测样品在双温区之间的转移时间小于1 s。针对形态各异的商业化PCR扩增样品容器,设计了适用于常规0.2 m L PCR管、罗氏玻璃毛细管和柔性毛细管的样品固定盘,提高了双温PCR可视化检测系统的通用性。以0.2 m L PCR管和罗氏玻璃毛细管为例,通过理论模拟和实验验证的方法评估了这两种样品容器在高速运动下的快速热传导效果,选用具有良好导热性的罗氏玻璃毛细管作为后续实验样品容器,其管内试剂最大升降温速率可达30℃/s。研究开发了一个便携式温控荧光可视化检测装置,避免了核酸开盖检测造成气溶胶污染等问题。该系统可在4 min内完成大肠杆菌DNA的快速可视化检测,且检测限与传统三温PCR一致,均为10 fg/μL。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农产品病原体核酸快速检测中展现出一定的应用潜力。(2)为了进一步实现农产品病原体的现场相对定量分析,提高系统的便携性和检测准确性,构建了可用于现场的便携式核酸扩增及荧光检测系统,包括便携式核酸扩增及荧光检测仪器样机(IF-Device)、一个无源试剂存储盒和一套现场核酸提取设备。该系统具有无源试剂存储、现场核酸提取、精确等温扩增、实时荧光检测等功能。IF-Device具有较强的抗光干扰特性,在三种不同光强(室外太阳光直射、室内白天日光灯照射、室内黑盒子)环境中,荧光信号数值变异系数(CV)均小于1%;较高的检测灵敏度,与进口PCR仪器Quant Studio 3比对结果表明,两者对荧光素钠检测灵敏度相当(检测限为1 n M);良好的控温精度,设定值为65℃时控温误差只有0.31%,确保适宜的扩增环境和荧光检测信号的稳定。开发的无源环保试剂存储盒在高温(35℃)环境下,内部试剂温度能持续保持在4℃以下长达8 h,确保现场检测的可靠性。与进口仪器Quant Studio 3对标结果表明,本系统对大肠杆菌DNA和柑橘黄龙病菌检测限分别是10 pg/μL和0.2 pg/μL。对柑橘叶片中黄龙病菌的现场检测性能进行评估,该系统从核酸提取至输出检测结果整个过程可在40min内完成。以40个叶片样本为评估对象,该系统的阳性检出率与Quant Studio 3结果一致。研究表明,该便携式系统可适用于农产品病原体的现场快速筛查。(3)为了更进一步实现多种农产品病原体的绝对定量分析,设计了集手动样本分配、核酸扩增和产物检测于一体的双重数字LAMP微流控芯片,实现目标物的快速绝对定量检测。所构建的PDMS-玻璃微流控芯片包括液滴生成区和液滴存储区,总计64个并行出口以提高液滴生成速率,25μL样品可在2 min内完成分配。该芯片对离散相(核酸样品)流速具有较高的鲁棒性,当流速从100μL/hr增加到900μL/hr时,得到液滴的直径均在88-90μm区间内,为手动分配样品提供可能,摆脱了传统样品分配过程对精密设备的依赖。为了实现双重数字LAMP检测,采用荧光探针法进行产物检测。以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在所设计的微流控芯片上可实现DNA浓度从19.8到1980 copies/μL的数字LAMP检测,检测限为19.8 copies/μL(2.5 pg/μL)。采用两种不同波长的荧光基团分别对大肠杆菌DNA和λ噬菌体DNA的LAMP引物FIP进行修饰,实现两者同时绝对定量检测;在不同浓度的大肠杆菌DNA存在的情况下,相同λ噬菌体DNA浓度的测量值几乎保持一致,CV仅为4.54%。研究表明,该微流控芯片可为研发简便快速的便携式数字核酸检测系统提供硬件支持。
白新明[2](2016)在《摩擦试验机辅助装置设计与润滑油高温摩擦学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摩擦试验机是摩擦学研究和发展最基本的要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着摩擦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对摩擦学试验装置在功能、精度和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应对润滑油高温摩擦学性能研究的需要,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973课题,结合测试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前沿,以高温低速四球摩擦试验机为研究对象,开发了高精度温控系统和标准四球摩擦试验机的磨斑测量装置及其相关软件;在此基础上,结合PDSC与拉曼光谱仪试验方法,试验研究了TMPTO基础油的高温摩擦学性能、不同添加剂组合对润滑油摩擦系数临界转变温度的影响规律,探讨摩擦系数临界转变温度的物理意义。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1)以高温低速四球摩擦试验机为研究对象,开发了一种新型高精度温度控制系统。基于有限元分析及相关理论计算,设计试验容器的相关结构,引入恒温循环水装置,结合分段PID参数调节,实现升温段和恒温段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高精度试验环境温度控制。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温度控制系统将高温低速四球摩擦试验机的原有控温精度由±4℃提高到±0.5℃左右,能够较好地以不同速率升温并在恒温段保持较低的温度波动值,实现了温度的精确控制。(2)通过设定试验环境下的重复性试验,并结合温度-粘度变化对润滑状态的影响,研究了高温低速四球摩擦试验机测定润滑油摩擦系数与油温关系的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得到的系统数据重现性良好,温升过程中的粘度变化对四球试验的润滑状态影响不大,试验机整体具有良好的可靠性。(3)采用高温低速四球摩擦试验机对TMPTO及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四球试验中摩擦系数的临界转变温度与PDSC的起始氧化温度在不同抗氧添加剂条件下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平均摩擦系数变化趋势与拉曼图谱中=C-H和C=C伸缩振动峰的峰强变化趋势呈现一定的对应关系,而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四球试验油样的氧化作用不明显,这可能与测定环境有关。(4)针对标准四球摩擦试验机磨斑测量的特殊性,结合数码显微镜的特点,采用支撑梁内嵌调节螺母结构,将磁场力和机械定位技术结合,设计、制造出一套具有快速定位功能的数字化磨斑测量装置,实现了磨斑观测技术的计算机屏幕显示、测量和记录。本装置现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并获得授权(专利号:201410200402.6)。
马刚[3](2014)在《组合型升降式多电平变流器的研究》文中指出多电平变流器因其具有开关应力小、输出波形谐波含量少、系统EMI低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被广泛应用于大功率电能变换场合。但传统多电平变流器由于自身结构存在一定的缺陷,使他们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组合型多电平变流器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但在一些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发电场合,由于输入侧电压受环境影响变化很大,现有组合型多电平变流器往往很难满足要求。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类具有升降压能力的组合型多电平变流器拓扑。该组合型多电平变流器拓扑的提出基于基本单元自由组合思想,本质上是由多个Buck-Boost基本单元组合而成,且储能元件为电感,因此变流器兼具升降压功能和电流源特性。为了实现变流器的自均流、升降压等功能,本文将多电平消谐波PWM技术、混合载波PWM技术、载波相移PWM技术、单相空间矢量PWM技术及错时采样空间矢量PWM技术应用于本拓扑中;针对组合型变流器各模块直流侧电压不平衡的情况,提出了多种基于传统调制改进的控制方案。课题最后设计了一台500W组合型Buck-Boost九电平变流器试验样机,对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
岳明[4](2012)在《验潮仪检定装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针对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要求的基准测试设备“验潮仪检定装置”项目进行的研究,该设备可对8.5米高、8吨水流量的动态水位进行控制与测量。系统通过计算机对水流速度的控制,使其在水罐内模拟全日潮或半日潮(正弦波)的水位变化。验潮仪检定装置测控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升降机系统(包括长直导轨和伺服电机等)、CCD液位自动跟踪系统、进排水系统以及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等。设备运行中为了使CCD相机准确跟踪水位的变化,计算机应用了数字PID控制方法对伺服电机进行控制。伺服电机通过齿形皮带带动滑台在导轨上滑动。滑台上安装的CCD支架用于固定CCD相机。导轨的总长度约为9m,需要使用3节短导轨进行对接。导轨固定在方管型支柱上,方管型支柱长度约为9m,也是采用3节支柱对接方式来完成。方管型支柱下端通过法兰盘与地面固定连接,上端通过上盖帽与顶棚固定连接。CCD液位自动跟踪控制系统的图像处理、进排水系统中调节阀的开度控制和伺服电机的转速控制都是由计算机控制系统完成的。在本装置的检验中,导轨的直线度精度达到1mm/9000mm,其技术要求是2mm/9000mm。这个精度是很高的,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另外,在进排水系统的设计中,加入了由压力表和电磁阀组成的过压保护装置,可以保护水泵不至压力过大而烧泵。
付青[5](2011)在《高速制袋机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包装袋已成为商品生产过程中的必需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包装袋的需求量不断扩大。而控制系统则是提高制袋效率、保证制袋质量的关键。论文首先分析了制袋机总体的方案设计,根据制袋机的工作原理,制袋过程的协调动作和性能参数指标,说明了高速制袋机控制系统的构成。其硬件系统选用了混合信号微处理器C8051F340MCU,含有开关量输入电路,开关量输出电路,模拟量输出电路,电机信号驱动输出电路和触摸屏通信的RS232电路等。通过高速制袋机定长、定位控制的工作过程,重点研究了伺服电机升降速曲线规律,分析比较了直线、三角函数和指数等电机升降速曲线的优缺点,并将各升降曲线嵌入到高速制袋机控制系统中,在某厂伺服电机制袋机上进行实验分析,最后选定了带缓冲的指数梯度曲线,使制袋机获得较好的高速制袋性能,保证定长封切和光电眼追踪准确,且使制袋噪音减小。牵引送料张力的稳定,是保证薄膜牵引平整、不变形的关键。试验中对张力浮动辊的控制算法进行了研究。得出只有牵引和送料两伺服电机同时启停,减小浮动辊的上升下降幅度,才能保证张力平稳,进行高速制袋。人机交互界面是设备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触摸屏可以完成制袋参数的设定,实时信息,报警提示等内容。触摸屏采用串口与控制系统进行通信,并利用C语言完成了可视化高速制袋机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
林志伟[6](2011)在《水口水电厂厂用电系统节能优化运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节能降耗显得更加重要,并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同时,水口水电厂存在厂用电量较大的问题,急需进行节能改造。然而,节能改造工程耗资较大,启动前须进行科学严谨的方案设计。本文紧跟时代需求,并结合水口水电厂实际,对厂用电系统中的主变冷却器系统和渗漏深井泵系统进行节能改造方案设计。在设计中,力求维持各个厂用电子系统的安全、稳定,以最终达到厂用电系统节能优化运行的目的。在主变冷却器系统方面,首先根据当前系统存在的问题,引入变频调速技术,设计了改进系统的硬件电路。接着,根据变压器运行规程和控制过程的实际需要,编制了主变冷却器PLC控制程序;并利用PLCSIM仿真软件对PLC程序运行的正确性进行仿真,仿真结果符合控制过程要求,从而验证了程序的可靠性。最后,为维持主变油温的稳定,引入模糊控制方法来调整主变冷却风机变频器频率输出值。模糊控制器设计过程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会导致误差的产生。主要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来优化模糊控制器,使得模糊控制器的设计误差达到最小,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在渗漏深井泵系统上,通过泵性能曲线拟合和管路特性曲线计算,求取泵的实际工作点,由此确定当前深井泵运行于低效区,并基于变频调速原理对系统进行节能方案设计。在设计中,首先构造4个随调速比率变化的目标函数,并采用改进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进行多目标决策,以求得某一特定工况下的最优调速比率。接着,将不同工况下的最优调速比率作为RBF神经网络的输入样本,并在泛化能力上对网络进行优化,使其可以精确预测最优调速比率。最后,根据当前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控制过程的实际需要,对深井泵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进行改进设计,并编制了PLC程序。本文还开发了上位机人机界面,它可以调用神经网络程序以控制变频器输出频率,并可监测部分系统参数。本文还对所提出的改造方案进行节能效果预测,预测结果表明相关方案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实施和推广。全文最后总结了本文的特点和不足之处,并对后续工作进行了展望。
曹海红[7](2010)在《基于Z源逆变器的光伏并网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光伏并网发电是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发展的趋势,逆变器是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核心部件之一,由于传统的电压型和电流型逆变器存在着原理上的障碍和局限,因此本论文主要分析一种新型的Z源逆变器,它能够克服传统电压型和电流型逆变器的理论局限。在电压型逆变器中引入Z网络后,使逆变器主电路的直通成为可能,并且可以利用逆变器的直通使Z源逆变器成为一个升压降压型的逆变器。本论文对Z源逆变器的电路拓扑结构、升降压原理以及等效电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分析根据不同的研究角度得出了Z源逆变器的优点,然后讨论了阻抗源变换器的各种控制方法,建立SVPWM算法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对电路性能进行了验证,最后通过分析计算设计出Z网络,电压电流采样调理电路等。利用最大功率跟踪控制使得太阳能输出功率最大,同时交流电流作为并网电流实时跟踪电网电压的频率和相位。逆变器的并网控制方式采用电压源电流控制方式,并网控制方案采用跟踪实时电流的三角波比较方式,该系统采用TMS320LF2407DSP芯片控制整个并网系统,利用DSP丰富的外围电路和强大的功能实现并网系统的所有控制和保护功能,以DSP为控制核心的光伏并网逆变系统具有可靠性强,工作效率高,稳定性好等优点,其加快了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应用和推广。最后搭建实验电路,通过DSP的控制,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肖华锋[8](2010)在《光伏发电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在发达国家得到大规模应用,但在发展中国家发展缓慢,其瓶颈在于其经济性较差。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经济性,除了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外,发展高效的逆变器结构和电能利用架构是可行的突破口。论文重点从高效率非隔离并网逆变器技术和分布式直流供电(直流微网)架构开展研究工作。非隔离型并网逆变器(TLGCI)结构不含变压器,拥有变换效率高,体积、重量和成本低等优势,论文致力于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相关技术研究。首先详细介绍两级式非隔离并网逆变器的设计过程,包括直流变换器和交流逆变器拓扑、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直流母线电压控制和进网电流控制等环节的设计。出于系统分级优化和控制的方便,提出采用交错开关方式的双管Buck-Boost变换器为前级直流变换器,可以实现储能电感最小、有能量直接传输模态且控制电路简单,是一种高性价比的方案。通过并网逆变器样机性能测试和分析,得出高效率非隔离并网逆变器需要着力解决漏电流(LC)和低阻抗进网滤波器问题。光伏并网逆变器中变压器的消除使得电池板与电网之间有了电气连接,漏电流可能会大幅增加,带来安全隐患。论文建立了较完善的非隔离单相并网逆变器共模分析模型,总结出两条消除开关频率共模电压的途径,并将其应用到两大类并网逆变器拓扑,即全桥类和半桥类光伏并网逆变器结构中。在H5全桥逆变器结构中加入一支可控开关管和分压电容构成双向箝位支路,可以实现续流阶段时续流回路电位处于电池电压一半的固定电压,并保证了功率传输阶段输出电流仅流经3支开关管,有效降低了导通损耗。另外,箝位支路的加入使得电池侧正端引入的高频开关管和箝位开关管的电压应力仅为输入电池电压的一半,有利于效率的进一步提高。论文从逆变器效率和漏电流抑制效果两方面比较了几种专利拓扑和本文提出的电路拓扑(简称oH5),论证了所提出拓扑是一种优化结构。在半桥类逆变器结构中,由于电容桥臂和开关管桥臂中点寄生电容的不同使得原有拓扑结构的漏电流抑制效果并不理想,论文提出了“滤波支路抵消法”、“寄生支路抵消法”和“全抵消法”三种可能的补偿措施,并从可实现性和实际测试效果两个方面说明了“全抵消法”的优越性。高可靠性同样是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的重要要求。然而,非隔离型桥式逆变器的桥臂同样存在直通的危险。论文通过引入双降压式半桥逆变器(DBHBI)防桥臂直通结构增强了桥式并网逆变器的可靠性,提出一种新型的分裂电感中点箝位三电平逆变器(SI– NPCTLI),并将其推广至三相系统中。同样地,在oH5拓扑中引入DBHBI结构实现了提高可靠性的目的。三阶LCL进网滤波器具有阻抗小和谐波抑制能力强等优势,结合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拓扑可以实现高效率和高性能。论文在综合了现有文献关于LCL滤波器设计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折中”的思想提出一种滤波器参数设计流程,兼顾工程经验和理论优化。针对现有文献关于LCL滤波器有源阻尼(AD)方法研究不完善的现状,开展采用状态变量反馈增加控制对象阻尼方法的系统化研究。提出一种新型的采用网侧电感电压微分反馈的有源阻尼方法,并结合进网电流采用准谐振控制器详细讨论了逆变器控制结构和参数的设计过程。论文最后在光伏等可持续能源高效利用架构方面做了部分前期探索,介绍一种基于直流供电的分布式发电系统——直流微网。在详细介绍系统架构和关键技术后重点讨论了系统组成所需的四种基本接口电路的拓扑选择:直流微网与大电网接口电路选择带隔离变压器的多台单相双向AC/DC变换器,可以优化效率,降低待机损耗;直流微网与储能设备接口电路选用三通道非隔离双向DC/DC变换器,配置超级电容为储能设备,可以实现动态功率的快速平衡,大幅提高供电品质;在直流微网双供电母线接口电路中,提出低压蓄电池侧采用电流源型半桥拓扑和高压侧选用电压源型半桥拓扑,组成电流源型半桥-电压源型半桥完全对偶、对称的组合式结构。并在电流源侧加入有源箝位网络实现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ZVS)和消除电压尖峰;提出对两个半桥产生的方波电压进行相移角控制和对电流源半桥的主开关管占空比实行PWM控制以实现端电压波动时变压器两端电压匹配,从而有效降低环流损耗和实现全范围ZVS。在直流微网的光伏接口电路中,针对双管Buck-Boost变换器的电路结构提出增加一个附加绕组和两只辅助二极管实现原续流二极管的零电流关断和辅助二极管的关断电流下降率可控,大幅降低了变换器的开关损耗。上述接口变换器的开发为直流微网实验演示平台构建、进一步研究可持续能源发电的高效利用技术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尚绪超[9](2010)在《油水界面检测与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原油生产过程中,从油井中开采出来的原油是含有一定水分的,由于油和水的比重不同,原油中的水分会沉降在油罐底部,需要输送到分离罐中进行油水分离,加工处理成低含水率的成品原油,而原油储罐内油水界面高度是保证油水分离正常运行的重要参数。因此,快速准确的检测出油水界面是确定出水量、出油量的关键,同时这个参数也为了解油井产量、油井寿命等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详细分析了国内外油水界面检测技术,目前这些技术多存在传感器容易被缚住、成本高、测量不精确等缺点。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利用原油与水在颜色上的不同而引起的在界面处颜色的跳变来实现原油分离罐内油水界面的在线检测技术。此技术不但解决了传感器容易被缚住及高成本的问题,而且还具有响应速度快、结构简单、安全性好、可靠性高等优点,是一种实用且有推广价值的技术。整个系统由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组成。本文详细介绍了系统硬件部分的设计思路及实现功能,然后对软件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设计。此外还重点介绍了利用串口通信来实现上位机对下位机的控制,采用VB6.0语言设计系统可视化控制软件设计了油水界面检测系统。最后对本课题存在的不足和将来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做了总结和展望。本文的特色在于将颜色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远程监控技术应用到了油田原油生产过程中,为油水界面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王伟[10](2010)在《轻型直流输电中基于FPGA的多电平换流器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轻型直流输电(HVDC Light)是解决新能源并网、局域网内部互联、改善电网质量的一种新型输电方式。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IGBT、IGCT、GTO等大功率器件的电压等级和容量不断提高,使得利用自关断器件构成的电压源型换流器(Voltage Sourced Converters, VSC)在轻型直流输电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传统的轻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采用两电平换流器,存在交流侧谐波较大、器件需要串联、du/dt电应力大等问题。多电平换流器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是今后高压大功率系统中换流器选择的主要方案。因此研究HVDC Light中多电平换流器结构及其控制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介绍了HVDC Light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阐述了多电平换流器的主要结构和应用领域,介绍了电力电子控制技术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分析了HVDC Light的原理和控制策略以及正弦脉宽调制(SPWM)的原理及其实现方法。其次重点研究了基于多电平换流器的轻型直流输电系统的原理和控制策略。对二极管箝位式三电平VSC换流器结构及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建立了基于三电平VSC换流器的轻型直流输电系统MATLAB仿真模型,采用整流侧定直流电压、逆变侧定交流电压的控制策略,对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证明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三电平VSC结构的优越性。接着研究了数字化SPWM实现原理,对比分析了自然采样法与规则采样法数字化实现的优缺点,分析了数字化SPWM控制器在多电平结构中的实现方案。最后提出了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ttmble Gate Array, FPGA)的多电平VSC控制器总体方案,设计并实现了了基于FPGA的数据采集单元、全数字锁相环模块、多路数字化SPWM模块,以及各种逻辑控制电路。重点研究了基于FPGA的全数字锁相环频率跟踪技术和数字化SPWM实现技术。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系统设计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所设计的全数字锁相环具有锁频精度高、跟随速度快等特点。
二、时控开关阶梯升降式电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时控开关阶梯升降式电源(论文提纲范文)
(1)农产品病原体的核酸快速扩增和荧光检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食源性致病菌及其检测技术 |
1.1.2 柑橘黄龙病菌及其检测技术 |
1.2 核酸扩增检测技术 |
1.2.1 快速双温PCR技术 |
1.2.2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
1.2.3 数字核酸扩增技术 |
1.3 核酸扩增和荧光检测系统的研究 |
1.3.1 核酸扩增和荧光检测系统概述 |
1.3.2 商业化核酸扩增检测系统 |
1.3.3 核酸扩增检测系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国内外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 |
1.4.1 快速PCR系统 |
1.4.2 便携式实时等温核酸检测系统 |
1.4.3 数字LAMP检测系统 |
1.5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快速双温PCR系统及荧光可视化检测方法建立 |
2.1 引言 |
2.2 系统功能 |
2.3 系统设计 |
2.3.1 系统结构设计 |
2.3.2 系统硬件设计 |
2.3.3 系统软件设计 |
2.4 实验材料、试剂、仪器和方法 |
2.4.1 材料和试剂 |
2.4.2 仪器设备 |
2.4.3 实验方法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快速双温PCR装置性能评估 |
2.5.2 可视化荧光检测装置可行性评估 |
2.5.3 快速双温PCR扩增及可视化系统在大肠杆菌检测中的应用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单重实时荧光便携式等温检测系统研究及其应用 |
3.1 引言 |
3.2 检测系统功能 |
3.3 检测系统设计 |
3.3.1 系统硬件设计 |
3.3.2 系统软件设计 |
3.3.3 系统外观设计 |
3.4 实验材料、试剂、仪器和方法 |
3.4.1 材料和试剂 |
3.4.2 仪器设备 |
3.4.3 系统性能评估方法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便携式系统性能评估 |
3.5.2 柑橘黄龙病Las型实际样品测量评估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重数字等温扩增微流控芯片研究及其应用 |
4.1 引言 |
4.2 微流控芯片研发 |
4.2.1 双重数字LAMP芯片功能 |
4.2.2 双重数字LAMP芯片设计 |
4.3 实验材料、试剂、仪器和方法 |
4.3.1 材料和试剂 |
4.3.2 仪器设备 |
4.3.3 芯片制作 |
4.3.4 系统评估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数字微流控芯片性能评估 |
4.4.2 数字LAMP检测体系的优化 |
4.4.3 双重数字LAMP微流控芯片在大肠杆菌检测中的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2)摩擦试验机辅助装置设计与润滑油高温摩擦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摩擦学试验装置的发展现状 |
1.2.2 摩擦试验机温控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3 摩擦试验机磨斑测量装置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拟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高精度摩擦试验机温控系统的研制 |
2.1 引言 |
2.2 高温摩擦试验机及其温度控制要求 |
2.3 高精度摩擦试验机温控系统研制 |
2.3.1 设计依据 |
2.3.2 试验容器的结构设计 |
2.3.3 恒温循环水装置 |
2.3.4 功能模块的设计固化 |
2.3.5 硬件改进之后的温控效果 |
2.4 高精度摩擦试验机温控系统程序开发 |
2.4.1 PID参数的优化 |
2.4.2 控温流程的改进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温控系统的效果评估及试验机的可靠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温控系统的效果评估 |
3.2.1 目标值和升温速率的影响 |
3.2.2 冷却水流量的影响 |
3.2.3 摩擦热的影响 |
3.3 试验机的可靠性分析 |
3.3.1 试验数据的重现性 |
3.3.2 四球摩擦试验的润滑状态受粘度变化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TMPTO基础油在高温环境中的摩擦学性能评价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和试验方法 |
4.3 四球临界转变温度与PDSC起始氧化温度对比 |
4.4 TMPTO四球摩擦试验与拉曼光谱的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码显微镜磨斑测量装置的研制 |
5.1 引言 |
5.2 数码显微镜磨斑测量装置的研制 |
5.3 设计参数说明及可靠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本文主要成果、结论及研究展望 |
6.1 本文主要成果和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及发表文章 |
(3)组合型升降式多电平变流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多电平变流器的产生背景 |
1.3 基于基本单元自由组合思想的组合型多电平变流器 |
1.3.1 多电平变流器的基本单元自由组合思想 |
1.3.2 组合型电压源多电平变流器拓扑的构造 |
1.3.3 组合型电流源多电平变流器拓扑的构造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组合型升降压式多电平变流器 |
2.1 升降压多电平变流器的基本构成单元 |
2.1.1 现有多电平变流器的局限性 |
2.1.2 基于 Buck-Boost 变换器的基本单元 |
2.2 基于 Buck-Boost 基本单元组合的升降压多电平变流器 |
2.2.1 Ⅰ型极性反转式 Buck-boost 多电平变流器 |
2.2.2 Ⅱ型极性反转式 Buck-boost 多电平变流器 |
2.2.3 两种极性反转型 Buck-Boost 五电平变流器的比较 |
2.3 基于 Buck-Boost 模块单元组合的组合型升降压多电平变流器 |
2.3.1 交流模块组合型 Buck-Boost 多电平变流器 |
2.3.2 直流模块组合型 Buck-Boost 多电平变流器 |
2.3.3 两种组合型 Buck-Boost 多电平变流器的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BUCK-BOOST 多电平变流器自均流调制策略研究 |
3.1 极性反转式 Buck-Boost 多电平变流器自均流特性分析 |
3.2 Buck-Boost 多电平变流器自均流调制策略研究 |
3.2.1 基于载波的 PWM 技术 |
3.2.2 单相空间矢量 PWM 技术 |
3.3 各调制方案的对比分析 |
3.3.1 开关损耗分析 |
3.3.2 电感电流波动量分析 |
3.3.3 实际应用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组合型 BUCK-BOOST多电平变流器调制算法研究 |
4.1 组合型 Buck-Boost 多电平变流器的调制策略 |
4.1.1 基于载波相移的 PWM 技术 |
4.1.2 单相错时采样空间矢量 PWM 技术 |
4.2 组合型电压源多电平变流器改进型开关调制策略 |
4.2.1 单周期控制技术 |
4.2.2 基于电压空间矢量调制的改进 |
4.2.3 基于载波相移 SPWM 技术的改进 |
4.3 组合型 Buck-Boost 多电平变流器的改进型开关调制策略 |
4.3.1 多电平消谐波 PWM 技术的波形重构方案 |
4.3.2 混合载波 PWM 技术的波形重构方案 |
4.4 仿真验证 |
4.4.1 组合型 Buck-Boost 多电平变流器调制策略仿真 |
4.4.2 抵抗直流侧电压波动控制方案的改进型调制策略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与实验结果分析 |
5.1 实验硬件部分简介 |
5.1.1 开关管和二极管的选取 |
5.1.2 吸收电路设计 |
5.1.3 驱动电路设计 |
5.1.4 采样电路设计 |
5.2 DSP 软件设计 |
5.2.1 各调制方式的 DSP 实现 |
5.2.2 抵抗直流侧电压波动控制算法的 DSP 实现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3.1 组合型 Buck-Boost 多电平变流器的调制策略实验波形及分析 |
5.3.2 抵抗直流侧电压波动控制方案的实验波形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验潮仪检定装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验潮仪的介绍 |
1.3 课题的总体任务 |
第二章 验潮仪检定装置的总体设计方案 |
2.1 验潮仪检定装置的的设计任务 |
2.2 检验与测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验潮仪升降机系统的总体设计 |
3.1 机械系统的设计与安装 |
3.1.1 支柱的设计与连接 |
3.1.2 导轨的设计与误差测试 |
3.2 伺服电机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
3.2.1 伺服电机简介 |
3.2.2 伺服电机的选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CD 液位自动跟踪系统 |
4.1 CCD 简介 |
4.2 CCD 的选型 |
4.3 CCD 在本系统中的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进排水控制系统的设计 |
5.1 进排水系统的总体结构 |
5.2 水泵的选择 |
5.2.1 进水泵的选择 |
5.2.2 排水泵的选择 |
5.3 调节阀的结构与组成 |
5.4 过压保护装置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 |
6.1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 |
6.2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部分 |
6.2.1 PID 控制方法的基本理论 |
6.2.2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验潮仪测控系统的实验与调试 |
7.1 精密直线导轨的调试与检测 |
7.2 伺服控制系统的试运行 |
7.3 进排水系统的测试 |
7.4 系统水位控制的测试方法 |
7.4.1 水位自动测试 |
7.4.2 正弦测试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高速制袋机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意义 |
1.2 制袋机的水平和国内外现状 |
1.2.1 制袋机在该领域的水平 |
1.2.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制袋机的发展趋势 |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实施方案 |
第二章 高速制袋机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制袋机工作原理 |
2.2 切刀定位设计 |
2.3 制袋过程的协调控制 |
2.4 性能指标 |
第三章 高速制袋机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微控制器模块设计 |
3.1.1 C8051F 系列单片机介绍及特点 |
3.1.2 复位电路 |
3.1.3 CPU 供电电路 |
3.2 传感器输入电路 |
3.3 主电机控制模块 |
3.3.1 0~10V 模拟信号输出电路 |
3.3.2 主变频器的选择 |
3.4 伺服电机控制模块 |
3.4.1 隔离单元 |
3.4.2 伺服电机和驱动器的选择 |
3.5 同步电机驱动模块 |
3.6 继电器输出模块 |
3.7 串口通讯电路 |
第四章 高速制袋机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主电机控制 |
4.2 伺服电机控制 |
4.2.1 伺服电机的升降速曲线 |
4.2.1.1 加减速控制方式 |
4.2.1.2 加减速控制算法 |
4.2.1.3 加减速曲线软件实现 |
4.2.1.4 试验结论 |
4.2.2 两伺服电机脉冲计算 |
4.2.3 定长、定位牵引 |
4.3 浮动辊控制算法 |
4.4 制袋机的高位停止控制 |
4.5 FLASH 存储器 |
4.5.1 FLASH 擦除 |
4.5.2 FLASH 写 |
第五章 高速制袋机人机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
5.1 触摸屏介绍及原理 |
5.1.1 触摸屏简介 |
5.1.2 触摸屏原理 |
5.1.3 触摸屏的选型 |
5.2 触摸屏程序编写 |
5.2.1 触摸屏界面的设计 |
5.2.2 程序编写 |
5.2.3 界面设计说明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水口水电厂厂用电系统节能优化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相关背景 |
1.1.1 课题的选题由来和研究对象 |
1.1.2 火电厂辅机节能研究及对本课题的启发 |
1.1.3 变频调速技术 |
1.1.4 电力变压器冷却系统优化运行研究现状 |
1.1.5 水电厂集水井排水泵优化运行研究现状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二章 主变冷却器电气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2.1 主变冷却系统介绍 |
2.1.1 系统概况、运行情况和节能改造的必要性 |
2.1.2 强迫油循环风冷却器构成与工作原理 |
2.1.3 电力变压器的损耗和散热 |
2.1.4 变压器冷却器节能原理 |
2.2 主变冷却器继电控制线路 |
2.3 当前主变冷却器 PLC 控制系统 |
2.4 节能设计中的变送器、变频器、PLC 选型 |
2.4.1 低压电器元件选用和变送器、变频器选型 |
2.4.2 PLC 的选用和组成结构 |
2.4.3 PLC 的输入输出 |
2.4.4 PLC 的模块选型 |
2.5 主变冷却器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2.5.1 电气控制线路 |
2.5.2 信号部分接线 |
2.5.3 PLC 数字量输入输出接线 |
2.5.4 PLC 模拟量输入输出接线 |
2.5.5 变频器主回路、控制回路端子接线 |
第三章 主变冷却器 PLC 控制程序设计与仿真 |
3.1 PLC 程序的功能以及和手动操作的配合 |
3.1.1 相关标准对主变冷却器控制过程的要求 |
3.1.2 主变冷却器 PLC 程序主要功能 |
3.1.3 PLC 控制与运行人员手动操作的配合 |
3.2 PLC 程序结构 |
3.2.1 PLC 编程语言和编程原则 |
3.2.2 PLC 程序的硬件组态 |
3.2.3 PLC 程序中的块 |
3.2.4 PLC 程序的符号表和变量声明表 |
3.3 PLC 程序分析 |
3.3.1 组织块 OB100 和 OB1 |
3.3.2 功能块 FB1 |
3.3.3 多重背景功能块 FB2 |
3.3.4 功能和数据块 |
3.4 PLC 程序仿真 |
第四章 模糊控制在主变冷却器节能运行中的应用 |
4.1 模糊控制的可行性和系统结构 |
4.2 模糊控制原理 |
4.2.1 输入量模糊化 |
4.2.2 确定模糊控制规则 |
4.2.3 模糊推理 |
4.2.4 输出量去模糊化 |
4.3 主变油温模糊控制器设计与设计误差 |
4.3.1 主体方案 |
4.3.2 模糊控制器等级值与实际值的对应关系 |
4.3.3 各模糊集初始隶属函数设计 |
4.3.4 模糊控制规则表 |
4.3.5 模糊控制表 |
4.3.6 模糊控制器设计误差 |
4.4 改进粒子群算法和模糊控制器隶属函数修正 |
4.4.1 粒子群算法(PSO)与改进 |
4.4.2 模糊控制器隶属函数修正 |
4.4.3 隶属函数修正的限制条件 |
4.4.4 隶属函数与设计误差的修正结果 |
4.4.5 残留设计误差原因分析 |
4.5 模糊控制器设计的 MATLAB仿真 |
4.6 顶层油温模糊控制的 PLC 编程实现 |
4.6.1 模拟量模块的 A/D 转换和 D/A 转换 |
4.6.2 PLC 对输入温度信号的处理 |
4.6.3 PLC 对输出信号的处理 |
4.6.4 模糊控制计时处理 |
4.6.5 模糊控制编程 |
4.7 主变冷却器节能效果预测 |
第五章 渗漏泵变频调速节能原理研究 |
5.1 渗漏排水系统概况 |
5.2 离心泵性能参数和性能曲线拟合 |
5.2.1 离心泵性能参数 |
5.2.2 离心泵性能曲线 |
5.2.3 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原理 |
5.2.4 渗漏泵性能曲线拟合 |
5.3 渗漏排水系统管路特性曲线 |
5.3.1 管路特性曲线和离心泵运行工作点 |
5.3.2 渗漏排水系统管路特性曲线计算 |
5.4 渗漏泵运行工况、节能必要性和节能方案分析 |
5.4.1 渗漏泵运行工况和节能必要性 |
5.4.2 节能方案分析 |
5.5 调速时离心泵性能曲线变化 |
5.6 调速比率变化时相关目标函数构造 |
5.6.1 离心泵效率函数 |
5.6.2 离心泵单位流量耗轴功率函数 |
5.6.3 扬程损失因子函数 |
5.6.4 集水井安全性函数 |
5.7 相关目标函数的综合和协调 |
第六章 人工智能在确定渗漏泵调速方案中的应用 |
6.1 多目标决策和灰色关联度分析 |
6.2 权重向量 V 的求取 |
6.2.1 改进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向量 |
6.2.2 熵权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向量 |
6.2.3 综合权重 V |
6.3 灰色理论在最优调速比率确定中的应用 |
6.4 RBF 神经网络理论 |
6.4.1 引入神经网络的必要性 |
6.4.2 RBF 神经网络模型 |
6.4.3 基于 OLS 的 RBF 神经网络 |
6.5 改进 RBF 神经网络与最优调速比率预测 |
6.5.1 基于改进 OLS 的 RBF 神经网络 |
6.5.2 改进网络仿真结果 |
第七章 渗漏泵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
7.1 渗漏泵控制系统运行情况和设备配置 |
7.1.1 渗漏泵控制系统运行情况 |
7.1.2 运行注意事项 |
7.1.3 系统设备配置 |
7.2 节能设计中的变送器、变频器、PLC 选型 |
7.3 渗漏泵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7.3.1 电气控制线路 |
7.3.2 PLC 数字量输入输出接线 |
7.3.3 PLC 模拟量输入输出接线 |
7.3.4 变频器端子接线和参数设置 |
7.4 渗漏泵 PLC 控制程序设计 |
7.5 渗漏泵运行的上位机监控系统开发 |
7.5.1 FX 系列 PLC 与 PC 的有协议通信 |
7.5.2 FX 系列 PLC 与 PC 通信实例示范 |
7.5.3 PLC 通信编程和上位机人机界面编制 |
7.5.4 具体操作和通信过程 |
7.6 渗漏泵节能效果预测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 1 主变冷却器 PLC 程序部分梯形图 |
附录 2 最优调速比率神经网络预测训练样本 |
附录 3 渗漏泵 PLC 程序部分梯形图与分析 |
附录 4 基于 VB 的集水井控制系统上位机监控程序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 |
在学期间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7)基于Z源逆变器的光伏并网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实际意义 |
1.3 光伏并网系统的发展历史与趋势 |
1.3.1 国外光伏发电历史及现状 |
1.3.2 国内光伏发电历史及现状 |
1.4 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 |
2 Z 源逆变器的提出 |
2.1 传统逆变电路拓扑的理论局限 |
2.1.1 电压型和电流型逆变器拓扑简介 |
2.1.2 电压型和电流型逆变器拓扑的理论局限 |
2.2 新型的Z 源逆变器 |
2.2.1 Z 源逆变器的提出 |
2.2.2 Z 源逆变器的优点 |
2.3 电压型Z 源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
2.3.1 电路拓扑结构 |
2.3.2 工作原理 |
2.3.3 电压型Z 源逆变器的升降压原理 |
2.3.4 Z 源逆变器的仿真及结果分析 |
2.4 本系统实现的设计方案 |
2.5 基于Z 源并网逆变器系统控制 |
3 电压型Z 源型逆变器的控制方法 |
3.1 短路零矢量的不同实现方法 |
3.2 Z 源逆变器的各种控制方法 |
3.2.1 按实现短路零矢量的方法不同分类 |
3.2.2 按注入短路零矢量的方法不同分类 |
4 空间矢量调制SVPWM 算法研究 |
4.1 矢量等效原理 |
4.2 建立算法模型及仿真 |
4.2.1 扇区仿真模型的建立 |
4.2.2 相邻两矢量作用时间的确定 |
4.2.3 计算空间矢量比较器切换点 |
4.2.4 输出PWM 信号 |
4.2.5 空间矢量实现流程图及仿真结果分析 |
5 最大功率跟踪方案的确定 |
5.1 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 |
5.2 MPPT 实现方法介绍 |
5.3 增量电导法算法流程 |
6 基于DSP 的并网控制方案 |
6.1 DSP 介绍 |
6.1.1 DSP 系统的特点 |
6.1.2 主控制芯片介绍 |
6.2 采用DSP 控制的系统结构 |
6.2.1 电流指令的同步 |
6.2.2 调制波的产生 |
6.3 光伏并网的控制目标 |
6.3.1 逆变器的并网控制方式 |
6.3.2 采用电流源输出控制方式 |
6.3.3 直流侧电压的控制 |
6.3.4 PWM 逆变器的控制方案选取 |
6.3.5 实现电压相位检测方法 |
6.4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6.4.1 软件设计原则 |
6.4.2 程序的总体设计 |
6.4.3 程序的编制 |
6.4.4 程序的检查和修改 |
6.4.5 程序的调试 |
6.5 软件开发环境 |
6.5.1 集成开发环境 |
6.5.2 程序调试 |
6.6 控制部分软件实现 |
6.6.1 软件程序流程图 |
6.6.2 锁相环的原理与实现 |
6.6.3 频率调整控制算法 |
7 Z 源逆变器样机设计 |
7.1 主电路器件参数选择 |
7.1.1 输入二极管的设计 |
7.1.2 输入侧电容的设计 |
7.1.3 Z 网络中电容的设计 |
7.1.4 Z 网络中电感的设计 |
7.2 采样控制电路设计 |
7.3 功率变换器的IGBT 驱动核心电路 |
8 结论 |
8.1 本文研究工作的总结 |
8.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光伏发电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太阳能的利用 |
1.2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结构 |
1.2.1 集中式 |
1.2.2 串式和多串式 |
1.2.3 模块式 |
1.3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结构 |
1.3.1 工频隔离型 |
1.3.2 高频隔离型 |
1.3.3 非隔离型 |
1.4 非隔离并网逆变器的关键技术问题及现状 |
1.4.1 漏电流抑制 |
1.4.2 进网电流质量 |
1.4.3 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技术 |
1.4.4 反孤岛技术 |
1.5 分布式发电技术 |
1.6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1.6.1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6.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两级式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研制 |
2.1 引言 |
2.2 两级式并网逆变器的电路结构 |
2.2.1 直流变换器 |
2.2.2 逆变器 |
2.3 两级式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 |
2.3.1 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 |
2.3.2 直流母线电压控制 |
2.3.3 进网电流控制 |
2.4 实验研究 |
2.4.1 直流变换器实验研究 |
2.4.2 逆变器实验研究 |
2.4.3 整机性能测试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拓扑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单相并网逆变器的漏电流分析模型 |
3.2.1 单相并网逆变器共模等效电路推导 |
3.2.2 漏电流的消除方法 |
3.3 全桥类单相并网逆变器漏电流抑制技术 |
3.3.1 采用合适的电路结构和SPWM 开关组合方式 |
3.3.2 采用电路参数匹配方式 |
3.4 半桥类单相并网逆变器漏电流抑制技术 |
3.4.1 采用合适的电路结构和SPWM 开关组合方式 |
3.4.2 采用电路参数匹配方式 |
3.5 高可靠性低漏电流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 |
3.5.1 SI–NPCTLI 的构成和特性分析 |
3.5.2 SI–NPCTLI 的控制策略 |
3.5.3 仿真研究 |
3.5.4 实验研究 |
3.5.5 非隔离型全桥并网逆变器的可靠性提高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阻抗进网滤波器及控制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LCL 滤波器及设计方法 |
4.2.1 高频谐波电流抑制的理论分析 |
4.2.2 LCL 滤波器的参数设计 |
4.2.3 滤波器设计结果与分析 |
4.3 LCL 滤波器的有源阻尼方法研究 |
4.3.1 AD 控制结构的基础 |
4.3.2 几种AD 控制结构的比较 |
4.4 单相并网逆变器进网电流控制器设计实例 |
4.4.1 阻尼环设计 |
4.4.2 进网电流控制器设计 |
4.5 AD 控制结构的扩展 |
4.5.1 补偿环节组合 |
4.5.2 状态变量组合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新能源供电的分布式直流供电系统探讨 |
5.1 引言 |
5.2 直流供电系统 |
5.2.1 已有直流微网架构 |
5.2.2 拟研究的系统架构 |
5.2.3 主要研究内容 |
5.2.4 研究规划 |
5.3 直流微网与电网接口单元 |
5.3.1 双向AC/DC 变换器 |
5.3.2 变换器性能测试 |
5.4 直流微网与储能设备接口单元 |
5.4.1 非隔离多通道双向DC/DC 变换器 |
5.4.2 变换器性能测试 |
5.5 直流微网中双直流母线接口单元 |
5.5.1 大升压比隔离双向DC/DC 变换器 |
5.5.2 变换器性能测试 |
5.6 光伏电池与直流母线接口单元 |
5.6.1 可升降压非隔离DC/DC 变换器 |
5.6.2 光伏接口单元的控制策略 |
5.6.3 光伏接口单元的实验情况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工作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油水界面检测与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油水界面检测方法及存在问题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2 系统的总体策划 |
2.1 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 |
2.1.1 油田原油的生产过程 |
2.1.2 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
2.1.3 系统的总体框图 |
2.2 系统的模块设计 |
2.2.1 系统要实现的功能 |
2.2.2 功能模块的划分 |
2.3 主要部件的选择及相关技术 |
2.3.1 传感器 |
2.3.2 单片机 |
2.3.3 步进电机 |
2.3.4 光电编码器 |
2.3.5 RS-485 总线及RS-232/485 转换器 |
2.4 本章小结 |
3 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系统的硬件设计原则 |
3.2 系统的复位电路设计 |
3.3 系统显示电路设计 |
3.4 步进电机控制电路设计 |
3.4.1 步进电机工作原理 |
3.4.2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 |
3.4.3 步进电动机的细分驱动及隔离电路 |
3.4.4 步进电机的启动及变频加速度控制 |
3.4.5 步进电机控制电路设计及驱动芯片 |
3.5 光电编码器输出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
3.5.1 光电隔离部分电路设计 |
3.5.2 减振部分电路设计 |
3.5.3 四倍频部分电路设计 |
3.5.4 计数及输出部分电路设计 |
3.6 油水界面检测探头设计 |
3.6.1 TCS230 颜色传感器 |
3.6.2 油水界面检测探头 |
3.7 系统整体电路设计 |
3.8 本章小结 |
4 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编程语言的选择 |
4.2 开发工具的选择 |
4.3 系统软件的设计原则 |
4.4 系统主程序设计 |
4.5 键盘控制子程序设计 |
4.6 步进电机控制子程序设计 |
4.7 颜色传感器的界面检测子程序设计 |
4.8 数据显示子程序设计 |
4.9 中断子程序设计 |
4.10 本章小结 |
5 串口通信与上位机的软件设计 |
5.1 串行通信简介 |
5.2 RS-485 总线技术及驱动芯片 |
5.3 测控系统的组成结构 |
5.3.1 主控制部分 |
5.3.2 从控制部分 |
5.3.3 数据采集部分 |
5.4 PC 机与 RS485 通信接口设计 |
5.5 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
5.5.1 下位机通信软件设计 |
5.5.2 上位机通信软件设计 |
5.6 上位机软件设计 |
5.6.1 上位机软件总体方案设计 |
5.6.2 上位机显示界面的设计 |
5.7 本章小结 |
6 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
6.1 干扰的分类及耦合方式 |
6.1.1 干扰的分类 |
6.1.2 干扰的耦合方式 |
6.2 抗干扰的硬件措施 |
6.3 抗干扰的软件措施 |
6.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10)轻型直流输电中基于FPGA的多电平换流器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轻型直流输电概述 |
1.1.2 多电平换流器应用领域 |
1.2 轻型直流输电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电力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 |
1.4 本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轻型直流输电原理和控制策略研究 |
2.1 轻型直流输电基本原理 |
2.2 轻型直流输电的控制策略 |
2.2.1 VSC-HVDC控制模式 |
2.2.2 VSC-HVDC系统控制策略 |
2.3 正弦脉宽调制(SPWM)技术 |
2.3.1 SPWM基本原理 |
2.3.2 微机控制的采样型SPWM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电平换流器及其在轻型直流输电系统的研究 |
3.1 多电平换流器 |
3.1.1 拓扑结构 |
3.1.2 工作原理 |
3.1.3 控制策略 |
3.2 多电平换流器在轻型直流输电系统的应用仿真 |
3.2.1 多电平整流器的控制策略 |
3.2.2 多电平逆变器的控制策略 |
3.2.3 采用多电平换流器的轻型直流输电系统仿真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字化SPWM的原理与分析 |
4.1 数字化SPWM原理 |
4.1.1 基本原理 |
4.1.2 数字化三角载波 |
4.1.3 数字化正弦波 |
4.1.4 数字化SPWM精度的影响因素 |
4.2 SPWM控制器的实现 |
4.2.1 SPWM控制器方案的选择 |
4.2.2 SPWM控制器实现方案的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FPGA的多电平换流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
5.1 FPGA的设计开发流程 |
5.1.1 FPGA/VHDL概述 |
5.1.2 FPGA开发流程 |
5.2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 |
5.3 基于FPGA的数据采集单元设计 |
5.4 基于全数字锁相环的频率跟踪技术 |
5.4.1 基于FPGA的全数字锁相环系统设计 |
5.4.2 仿真和实验验证 |
5.5 基于FPGA的数字化SPWM模块化设计 |
5.5.1 三角载波发生器的设计 |
5.5.2 正弦波模块设计 |
5.5.3 逻辑比较器设计 |
5.5.4 死区逻辑的设计 |
5.5.5 SPWM顶层模块设计 |
5.5.6 仿真与实验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目录) |
四、时控开关阶梯升降式电源(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产品病原体的核酸快速扩增和荧光检测系统研究[D]. 吴翠. 浙江大学, 2021(01)
- [2]摩擦试验机辅助装置设计与润滑油高温摩擦学性能研究[D]. 白新明.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2016(03)
- [3]组合型升降式多电平变流器的研究[D]. 马刚. 燕山大学, 2014(05)
- [4]验潮仪检定装置研究[D]. 岳明. 天津大学, 2012(07)
- [5]高速制袋机控制系统的研究[D]. 付青. 大连工业大学, 2011(04)
- [6]水口水电厂厂用电系统节能优化运行研究[D]. 林志伟. 福州大学, 2011(06)
- [7]基于Z源逆变器的光伏并网系统的研究[D]. 曹海红. 西安科技大学, 2010(05)
- [8]光伏发电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D]. 肖华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01)
- [9]油水界面检测与控制系统的研究[D]. 尚绪超. 青岛科技大学, 2010(04)
- [10]轻型直流输电中基于FPGA的多电平换流器控制系统研究[D]. 王伟. 湖南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