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群岛理化参数垂直分布特征及蛤壳生态系统形成

南沙群岛理化参数垂直分布特征及蛤壳生态系统形成

一、南沙群岛海域理化参数垂向分布特征及跃层生态系的提法(论文文献综述)

陈阳军,陈敏[1](2021)在《亚硝酸盐氮、氧同位素技术及其在海洋氮循环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氮是海洋生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其循环过程及其与碳、磷等生源要素的循环紧密耦合,共同调控着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亚硝酸盐是海洋氮循环过程的关键中间体,在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和硝酸盐生物吸收等氮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亚硝酸盐氮、氧同位素技术是新近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在甄别海洋亚硝酸盐的源汇过程,阐释氮组分的迁移转化,揭示缺氧区的氮循环等方面具有独到价值。近些年来,亚硝酸盐氮和氧同位素技术被应用于阿拉伯海、东热带北太平洋、东热带南太平洋、南海和东海等海域的研究,揭示了真光层和缺氧区亚硝酸盐的累积成因、海洋氧化亚氮的产生机制、缺氧区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之间的氮同位素交换动力学特征等,极大地深化了我们对海洋氮循环的认识。就未来发展趋势看,有关真光层和缺氧区亚硝酸盐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之间氮、氧同位素交换的动力学研究等仍需加强,以准确描绘海洋氮循环的路径并构建海洋氮收支状况。

宋金明,王启栋[2](2021)在《近40年来对南海化学海洋学研究的新认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南海在全球海洋和海洋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近40年来,南海的化学海洋学研究取得了大量系统的新发现、新认识,提出了不少新的理论观点,对全球海洋学的发展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发现了南海次表层存在以海水亚硝酸盐为代表的生态环境参数极值现象,不同参数水层深度范围不同,由此形成的跃层生态系统有着与其他生态系统显着不同的特点。从系统研究获知,南海碳循环过程十分复杂,生物作用下的生物泵过程以及碳源汇区域和季节变化巨大,南海碳源汇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时间的性质和强度迥异,全年尺度上总体表现为大气二氧化碳的弱源。南海北部的珠江口邻近海域和深海盆的生态环境特征与化学物质循环和陆架边缘海、珊瑚礁等密切相关,但又与陆架边缘海、珊瑚礁等显着不同,表现为珠江口底层存在缺氧现象,珠江口海域是一个以缺氧为特征的生态脆弱区。在系统认识南沙珊瑚礁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快速、生物过程控制着化学物质的垂直转移的基础上,提出了维持珊瑚礁生态系统高生产力的新机制——"拟流网理论"。对南海沉积物化学的系统研究认识到,沉积物-水体化学物质循环有密切的耦合关系,南海珊瑚礁或沉积岩心化学物质分布变化可反演其历史变化,如南海冰期表层海水古生产力为间冰期的1.6倍;晚中新世南海南部发生了一次"生物勃发事件",其生产力主要受季风和陆源营养物质输入量影响;东北季风与西南季风在不同区域其影响程度不同等。40年来南海化学海洋学研究的这些新发现和新认识对系统揭示南海的海洋学过程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未来南海化学海洋学研究也必将为南海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支撑。

王军星,谭烨辉,黄良民,柯志新,周林滨[3](2016)在《冬季南海南部微微型浮游植物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文中认为于2011年11月28日至2012年1月12日调查了南海南部113°E断面(5—13°N)微微型浮游植物的空间分布,并分析了其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原绿球藻,聚球藻和微微真核生物所有站位水柱丰度的均值分别为(1.71±0.47)×104、(1.50±0.72)×103和(1.30±0.50)×102个/m L,原绿球藻比聚球藻和微微型真核生物分别高1和2个数量级。原绿球藻主要分布在100m以浅,聚球藻主要分布在75m以浅且在25m丰度最高,而微微型真核生物主要分布在100m以浅,在25—75m内丰度最高,与叶绿素a浓度次表层最大值层相吻合。在9—11°N之间,原绿球藻和聚球藻最大值层上移且其最大值显着低于周围水体最大值;而在11—13°N之间,微微型真核生物出现次表层最大值,丰度明显高于周围水体最大值,这可能分别与调查期间采样区域中尺度冷涡上升流和中尺度暖涡下降流引起的水体运动有关。结果还显示,在深海寡营养站位,原绿球藻、聚球藻和微微型真核生物的碳生物量分别占微微型生物总碳生物量的(59.16±13.74)%、(23.86±10.83)%和(16.97±5.51)%,表明原绿球藻在光合微微型生物中占绝对优势。此外,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聚球藻丰度与水体温度呈显着正相关,与盐度呈显着负相关;微微型真核生物与硝酸盐和磷酸盐浓度呈显着负相关。

张燕,何蕾,殷克东,姜玥璐,姚景龙,王东晓[4](2014)在《南海南部陆坡区生态要素垂向分布和日变化特征及其与物理环境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利用2004年5月"实验3"号船在南海南部陆架区观测站(109°40′E,06°05′N)连续48h观测得到的温度、溶解氧浓度、叶绿素浓度数据,分析了观测点的叶绿素和溶解氧的垂向分布、日变化特征及其同水温和盐度等物理环境要素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叶绿素和溶解氧垂向分布与温度有着显着的负相关关系,与盐度有着显着的正相关关系,溶解氧和叶绿素的日变化与温度和盐度的相关性则不显着,跃层深度和海流等对溶解氧的日变化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韦钦胜,葛人峰,臧家业,李瑞香[5](2011)在《夏季南黄海跨锋断面的生态环境特征及锋区生态系的提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2006年夏季综合调查资料,分析和研究了南黄海陆架锋的分布以及跨锋断面的生态环境特征,并结合锋区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现象,提出了锋区生态系的观点。结果表明:在南黄海西部冷水团边界附近海域存在因潮混合而形成的浅水陆架锋(潮汐锋),其中以长江口东北部至江苏北部外海、山东石岛外海和海州湾外侧的陆架锋最明显,而且与表层冷水区相对应;在跨锋断面上的陆架锋区,温度、DO、pH和营养盐等值线的抬升是下、底层冷水的涌升所致,锋区附近海域营养盐的积聚行为以及高营养盐水体的涌升对陆架锋附近海域出现的Chl a浓度高值现象起着重要的作用;各要素断面分布特征较好地佐证了黄海陆架锋与冷水团边界区域(锋区)所存在的锋面上升流现象;陆架锋区作为海洋生态系中的一个特殊的环境场,对锋区的生态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与生物的密集分布也存在密切的联系;南黄海陆架锋区水文、化学和生物参数所具有的独特分布反映了锋区海域独特的生境,据此,提出了锋区生态系的观点。

杨伟锋,黄奕普,陈敏,邱雨生,彭安国,张磊[6](2009)在《基于210Po/210Pb不平衡的南大洋与南海颗粒有机物的输出与再矿化》文中指出对南大洋及南海上层水体210Po/210Pb不平衡进行了研究,发现表层水体210Po亏损,次表层或中层水体210Po过剩,且颗粒态210Po比活度与颗粒有机碳(POC)之间存在良好的正相关关系,证实210Po相对于其母体210Pb的亏损与过剩可示踪颗粒有机物的输出与再矿化.次表层水体中δ13C的减小及δ15N的增大等证据均支持210Po的过剩缘自颗粒有机物的再矿化.根据箱式模型计算得南大洋和南海表层水体POC输出通量分别为1.2和2.3mmolC·m-2·d-1,次表层或中层水体210Po再矿化通量分别为0.062和0.566Bq·m-2·d-1,相应的再循环效率分别为52%±26%和119%±52%,由此得到次表层或中层水体POC的再矿化通量分别为0.6和2.7mmolC·m-2·d-1.本研究的结果表明210Po/210Pb不平衡不仅可示踪颗粒有机物的输出,亦可示踪其再矿化.

王岩峰[7](2006)在《拖曳式多参数剖面测量系统的总体设计、功能评价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物理海洋学的研究重点之一,是观测海洋中小尺度过程中各要素的变化规律。拖曳系统是目前可以满足上述要求的得力工具。设计符合中国近海海域使用的拖曳系统是本论文的主要工作。研究目标是设计完成200m深度剖面的拖曳系统。此系统集成多学科传感器,观测要素包括温度、盐度、压力、叶绿素a、浊度、溶解氧、pH和营养盐。为保障观测精度和观测深度,需要拖曳系统具有良好的水动力性能、水交换渠道畅通,传感器具有快速响应能力和高精度测量性能。着重解决的问题包括拖曳系统的总体设计、控制翼的设计以及光学类传感器的集成。本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在总体设计上,采用控制翼围绕水动力中心点旋转的剖面深度控制方式,拖体主体线型采用鱼雷型,拖曳电缆采用柔性低阻的导流套,以上三点优化了拖曳系统的水动力性能。加上模块化的传感器设计和集成度高的总控软件,满足了拖曳系统的正常工作要求;(2)在建立完整的拖曳系统水动力模型基础上,分析控制翼升力和阻力特性,优化选取控制翼的线型,并通过流体动力试验得到攻角控制范围;(3)选取低功耗的光电器件,完成叶绿素荧光的微弱信号探测,并合并浊度测量功能;集成多通道营养盐传感器,组成实时、准同步、高速采样(1Hz)的多要素传感器组合;(4)通过湖试,改进系统设计。通过海试,完成了200m深度的高精度多要素同步观测剖面,系统的各项设计得到验证,特别是缆深比达到1.2-1.5,表明其具有优异的水动力性能。海试过程中发现了程度较强的混合层内部温盐水平补偿现象,证实了拖曳系统的技术优势。通过拖曳系统的设计和应用经验,结合新一代海洋观测系统的要求,提出拖曳系统采用自适应采样策略进行剖面测量的技术构想。

林洪瑛,程赛伟,韩舞鹰,王汉奎[8](2003)在《南沙群岛海域次表层溶解氧垂直分布最大值的强度特征》文中指出分析了"八五"、"九五"国家科技专项南沙群岛海域综合科学考察的现场调查资料,对南沙群岛海域次表层存在的溶解氧垂直分布最大值现象提出了定量表征其强度的方法,并依此法对溶解氧垂直分布最大值强度的特征、季节变化、区域分布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沙群岛海域海水中的溶解氧垂直分布最大值强度在不同的海区、不同的季节表现不同。南沙群岛海区四季均有明显的溶解氧最大值现象出现,就平均值而言,春、夏、冬季次表层溶解氧垂直分布最大值现象较为明显,秋季相对较弱;春季溶解氧垂直分布最大值强度的高值出现在西南部海区和北部的珊瑚礁区,与季风过渡期海水溶解氧主要受生物作用相对应;冬、夏季较高的溶解氧垂直分布最大强度值分别出现在西北部和西部,对应于季风盛行时期的南沙西部沿岸流;夏季出现在东部和南部的低值区又与南沙群岛海区西南季风时期出现的南沙逆流相对应。定量表征的结果与该海区调查研究的分析结果相符合,同时又较好地反映了该海域在季风作用下的物理和生物过程。

程赛伟,林洪瑛[9](2002)在《南沙群岛海域溶解无机磷的分布》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八五","九五"国家科技专项南沙群岛海域综合科学考察的现场调查资料,对该海域的溶解无机磷(PO3-4 P含量高于4 P)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沙群岛东南部海域的PO3-其它海区;PO3-4 P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变化速率在50—100m范围内最大;周日变化随季节及站点的不同而不同。南沙群岛海域PO3-4 P含量分布是物理过程和生物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

林洪瑛,韩舞鹰,王汉奎,程赛伟[10](2001)在《南沙群岛海域溶解氧垂直分布最大值的季节特征》文中提出根据“八五”、“九五”国家科技专项南沙群岛海域综合科学考察的现场调查资料 ,对南沙群岛海域溶解氧垂直分布最大值现象的分布特征、季节变化规律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同时比较了东海、黄海海域春、夏季溶解氧垂直分布出现的最大值现象及其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南沙群岛海域溶解氧垂直分布的最大值现象与我国东海、黄海海域的溶解氧垂直分布最大值现象无论在地理分布、深度、强度、季节性变化还是存在条件的特征化方面 ,均有着较大的差别 .反映影响南沙群岛海域溶解氧垂直分布最大值形成的原因 ,均与东海、黄海海域溶解氧垂直分布最大值形成的原因有所不同

二、南沙群岛海域理化参数垂向分布特征及跃层生态系的提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沙群岛海域理化参数垂向分布特征及跃层生态系的提法(论文提纲范文)

(1)亚硝酸盐氮、氧同位素技术及其在海洋氮循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亚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组成的表达
3 天然海水亚硝酸盐氮、氧同位素分析方法
4 海洋亚硝酸盐循环的氮、氧同位素指示
    4.1 PNM的亚硝酸盐循环
    4.2 SNM的亚硝酸盐循环
    4.3 海洋氧化亚氮的产生
    4.4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之间的同位素交换
5 发展趋势和展望

(2)近40年来对南海化学海洋学研究的新认知(论文提纲范文)

1 南海次表层海水存在着以亚硝酸盐为代表的生态环境参数极值现象,不同参数出现极值的水层深度范围不同,由此形成的跃层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显着不同
2 南海碳循环过程十分复杂,动力作用下的生物泵过程以及碳源汇区域和季节变化巨大,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时间南海碳源汇的性质和强度迥异,全年尺度上总体表现为大气二氧化碳的弱源
3 南海北部的珠江口邻近海域和深海盆的生态环境特征与化学物质循环和陆架边缘海、珊瑚礁等密切相关,但又与陆架边缘海、珊瑚礁等显着不同,珠江口底层海水明显低氧,珠江口海域是一个以低氧为特征生态环境脆弱区
4 南沙珊瑚礁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快速,生物过程控制着化学物质的垂直转移,提出了维持珊瑚礁生态系统高生产力的新机制-“拟流网理论”
5 对南海沉积物化学的系统研究发现,沉积物-水体化学物质循环存在密切的耦合作用;南海珊瑚礁或沉积岩心化学物质分布变化可反演其历史变化,南海冰期表层海水古生产力高,约为间冰期的1.6倍,晚中新世南海南部发生了一次“生物勃发事件”,其生产力主要受季风和陆源营养物质输入量影响,东北季风与西南季风在不同区域其影响程度不同
6 南海化学海洋学研究展望

(3)冬季南海南部微微型浮游植物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研究方法
    1. 1 研究海区和采样站位
    1. 2 研究方法
        1. 2. 1 Chla测定
        1.2.2营养盐测定
        1. 2. 3 微微型光合生物丰度测定
    1. 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 1 冬季温度和盐度跃层由南向北逐渐变浅
    2. 2 营养盐分布
    2. 3 Chla和微微型光合生物分布
3 讨论
    3. 1 原绿球藻在南海南部微微型浮游植物类群中的优势
    3. 2 微微型型光合生物分布与温盐及营养盐的关系分析
    3. 3 微微型光合生物分布对中尺度涡的响应
4 结论

(4)南海南部陆坡区生态要素垂向分布和日变化特征及其与物理环境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观测资料
2 观测结果
    2.1 溶解氧和叶绿素的垂向分布特征及其与物理环境的关系
    2.2 溶解氧和叶绿素的日变化特征及其与物理环境的关系
3 结论

(5)夏季南黄海跨锋断面的生态环境特征及锋区生态系的提出(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夏季南黄海陆架锋现象
        3.1.1 陆架锋的水平分布
        3.1.2 典型跨锋断面的温度分布
        3.1.3 陆架锋区的垂向环流特征
    3.2 跨锋断面的化学、生物要素特性
        3.2.1 DO的分布特征
        3.2.2 pH的分布特征
        3.2.3 营养盐的分布特征
        3.2.4 Chl a的分布特征
    3.3 锋区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现象
    3.4 锋区生态系的提出
4 结论

(6)基于210Po/210Pb不平衡的南大洋与南海颗粒有机物的输出与再矿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样品采集与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210Po的垂直分布特征
    2.2 210Po与POC之间的关系
    2.3 POC输出通量
    2.4 POM的再矿化
3 结语

(7)拖曳式多参数剖面测量系统的总体设计、功能评价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拖曳系统在海洋研究中的应用
    1.1 拖曳系统发展历史
        1.1.1 早期拖曳系统
        1.1.2 商品化拖曳系统
    1.2 拖曳系统的核心技术进展
        1.2.1 拖曳系统的水动力理论研究
        1.2.2 拖曳系统的深度控制技术
        1.2.3 拖曳电缆技术
        1.2.4 拖曳飞行控制技术
        1.2.5 拖曳系统的传感器组合以及信息采集处理
    1.3 拖曳系统在海洋中的应用
    1.4 拖曳系统在中国近海应用面临的问题
第二章 拖曳式多参数剖面测量系统的总体设计
    2.1 拖曳系统的技术要求
    2.2 拖曳方式优选
        2.2.1 剖面工作方式优选
        2.2.2 拖体主体形状优选
        2.2.3 拖缆和导流套设计
    2.3 总体框架及单元划分
        2.3.1 总体框架
        2.3.2 拖体单元布局
    2.4 小结
第三章 拖曳式多参数剖面测量系统的控制翼设计
    3.1 拖曳系统水动力性能分析
        3.1.1 坐标系选择
        3.1.2 拖体系统的水动力学分析
    3.2 控制翼
        3.2.1 控制翼类型
        3.2.2 控制翼水动力特性
    3.3 流体动力试验
    3.4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拖曳式多参数剖面测量系统的测量传感器集成
    4.1 荧光计和浊度计的集成优化设计
    4.2 营养盐传感器的集成
    4.3 其它传感器
    4.4 总控软件的数据采集和传输通讯
    4.5 小结
第五章 拖曳式多参数剖面测量系统的现场试验
    5.1 现场试验
        5.1.1 湖试
        5.1.2 海试
    5.2 传感器数据分析
        5.2.1 温盐数据分析
        5.2.2 生态环境数据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拖曳式多参数剖面测量系统的评价和应用设想
    6.1 拖曳系统的性能评价
    6.2 拖曳系统的剖面观测应用
    6.3 拖曳系统的自适应采样
        6.3.1 海洋观测系统的采样策略
        6.3.2 自适应采样策略
        6.3.3 拖曳系统自适应采样策略应用构想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10)南沙群岛海域溶解氧垂直分布最大值的季节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调查和方法
3 结果和讨论
    3.1 温度跃层的变化
    3.2 溶解氧垂直分布的最大值特征
    3.3 南沙群岛海域溶解氧最大值现象与东海、黄海海域的比较

四、南沙群岛海域理化参数垂向分布特征及跃层生态系的提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亚硝酸盐氮、氧同位素技术及其在海洋氮循环中的应用[J]. 陈阳军,陈敏. 地球科学进展, 2021
  • [2]近40年来对南海化学海洋学研究的新认知[J]. 宋金明,王启栋. 热带海洋学报, 2021(03)
  • [3]冬季南海南部微微型浮游植物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 王军星,谭烨辉,黄良民,柯志新,周林滨. 生态学报, 2016(06)
  • [4]南海南部陆坡区生态要素垂向分布和日变化特征及其与物理环境的关系[J]. 张燕,何蕾,殷克东,姜玥璐,姚景龙,王东晓. 热带海洋学报, 2014(06)
  • [5]夏季南黄海跨锋断面的生态环境特征及锋区生态系的提出[J]. 韦钦胜,葛人峰,臧家业,李瑞香.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1(03)
  • [6]基于210Po/210Pb不平衡的南大洋与南海颗粒有机物的输出与再矿化[J]. 杨伟锋,黄奕普,陈敏,邱雨生,彭安国,张磊. 科学通报, 2009(11)
  • [7]拖曳式多参数剖面测量系统的总体设计、功能评价及应用[D]. 王岩峰.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6(11)
  • [8]南沙群岛海域次表层溶解氧垂直分布最大值的强度特征[J]. 林洪瑛,程赛伟,韩舞鹰,王汉奎. 热带海洋学报, 2003(03)
  • [9]南沙群岛海域溶解无机磷的分布[J]. 程赛伟,林洪瑛. 热带海洋学报, 2002(03)
  • [10]南沙群岛海域溶解氧垂直分布最大值的季节特征[J]. 林洪瑛,韩舞鹰,王汉奎,程赛伟.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1(05)

标签:;  ;  ;  ;  

南沙群岛理化参数垂直分布特征及蛤壳生态系统形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