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缝匠肌骨瓣加血管束植入治疗儿童、青壮年股骨颈骨折28例(论文文献综述)
庄乐彬,廖华,胡稷杰[1](2019)在《自体骨瓣移植在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股骨颈骨折中青壮年的年龄界限尚无明确定义,文献报道多以60岁以下作为青壮年,有学者认为应根据生理年龄判定年轻或老年,那些活动较多,功能要求高,骨质量好,医疗问题少的人被认为"年轻",而那些活动要求低的人(使用辅助设备走路)、慢性病或骨质量差被认为是"老年人"。统计表明
蒋亮东,何爱咏[2](2013)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加缝匠肌蒂髂骨瓣移植在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引言外伤所致的股骨颈骨折属于高能量型骨折,对局部破坏较大,特别是头下型及经股骨颈型骨折,是造成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重要原因。对于老年患者来说,严重股骨颈骨折可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以防止股骨头坏死导致的严重后果,疗效满意,也易于接受。但对于中青年患者来说,关节置换手术后期存在一定问题,
李郅涵[3](2012)在《国内股骨头坏死治疗方案现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是骨科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好发于中青年,疾病自然进展快,对肢体功能损害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到股骨头坏死的第Ⅵ期,往往只能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来改善疼痛症状。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针对国人特点及我
袁堂波[4](2011)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随访研究,对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适合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收集2004年3月至2010年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bipolar femoral head replacement, BFHR)和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 THR)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随访研究。共获得74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病例,其中BFHR组患者42例,男性7例,女性35例,年龄65~91岁,平均77.3岁。THR组患者32例,男性9例,女性23例,年龄65~90岁,平均74.8岁。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早期并发症、术后远期并发症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等方面来比较它们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经过1年~6.5年(平均3.2年)随访,BFHR组和THR组在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早期并发症及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量、住院费用、术后远期并发症、术后3年及5年髋关节功能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BFHR和THR均能达到较好的近期疗效,使病人髋关节功能较早地恢复到伤前水平,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老年股骨颈骨折行THR后关节功能恢复较好,远期并发症较低,是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治疗的首选方法。即使是高龄患者,如自身身体状况许可,预期寿命长或活动量较大者,亦优先选择THR;3. BFHR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及住院费用低等优点,适合于少数身体状况差,且伴有较多基础病、伤前活动量小或受伤前伤肢已有功能障碍的高龄患者。
杨阳[5](2011)在《个体化股骨模型的建立及股骨颈骨折几种内固定的生物力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不同混合比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力学性能差异。方法:在室温25℃环境下,将自凝牙托粉与牙托水分别按质量体积比1.5:1,1:1,1:1.25,1:1.5,1:1.75,1:2这6种不同混合比例调和,调配时搅拌速率为60次/分。当牙托水基本与牙托粉结合,无多余牙托水存在,黏着感消失时,即为填塞型盒最适宜时期,此时将混合材料充入直径13 mm、长度100mm的模具中,分别制作出外形相同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试件,对其进行压缩、拉伸和三点弯实验,直至屈服或破裂。结果:牙托粉与牙托水比例1.5:1,1:1组的抗压强度无明显差异(P=0.326),但均显着高于后4组(P<0.01);后3组的抗压强度无明显差异(P>0.05)。牙托粉与牙托水比例1.5:1,1:1,1:1.25组的抗拉强度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显着高于后3组(P<0.01)。后3组的抗拉强度无明显差异(P>0.05)。随着牙托粉与牙托水的比例越来越小,其挠度值逐渐增大,说明韧性越来越好。从前5组来看,随着牙托粉与牙托水的比例越来越小,其弹性模量值逐渐缩小说明试件的刚性越来越差(P<0.01)。结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不同混合比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力学性能有明显差异。随着牙托粉与牙托水的混合比例逐渐缩小,聚合后液态单体的剩余量就越多,其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值就越小。目的:寻找一种精确建立个体化股骨模型的方法。方法: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选取健康男性志愿者1例,采用16排螺旋CT对全股骨沿横断面连续扫描,在Mimics中重建符合Dicom 3.0标准的CT图像,用UG软件对工件进行分型,用cimatron数控编程软件排序,而后设置数控加工原点坐标系,装夹、校正工件并生成刀轨制作出模具。通过点云的方法比较模具制作出的模型和原股骨。结果:制作出了个体化的股骨模型,点云比较结果显示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结论:此建立股骨模型的方法是可取的,能够实现预定的要求。目的:对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几种常用内固定器进行生物力学对比,为临床选择理想的内固定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 methylmethacrylate, PMMA)制作人工股骨模型12个,按照人体股骨颈骨折时最常见的Pauwels 70°角用电锯锯断,造成内收型股骨颈骨折模型。将骨折标本解剖复位后,按手术操作方法用DHS、三枚空心镙钉、PFN和动态套筒式三翼钉不同植入物加以内固定。标本模拟人体单足站立位固定于Instron-8874液压伺服力学实验测试机上,选择股骨近端15个点作为应变测试点,以10 mm/min加载速度、线性载荷0~1200 N分级加载,测定各组于1200 N载荷下各点的应变值、不同载荷下头下沉位移和主压力侧8点的应变值。结果:1200N载荷下各组均在8点处出现峰值,DHS组、三枚空心钉组、PFN组和动态套筒式三翼钉组应变值分别为(-700±35)、(-756±14)、(-1362±136)和(3024±127)με,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载荷下,动态套筒式三翼钉组股骨头下沉位移大于空心钉组和PFN组(P<0.01),但小于DHS组(P<0.01)。同一载荷下,动态套筒式三翼钉组在主压力侧8点处的应变值均比其他三组的应变值大,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固定组,随着载荷的增大,应变值也是逐渐增大的。结论:动态套筒式三翼钉固定股骨颈骨折稳定可靠。从生物力学角度可以推广使用。
谢坤南,王志强,李琪佳[6](2010)在《骨移植在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新进展》文中指出
宋子缨[7](2010)在《人工全髋和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和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男24例,女36例,平均年龄74.3岁,其中采用人工全髋置换4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18例。均采用后外侧入路行人工关节置换。以Harris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为标准,比较患者术后疗效。结果:60例患者随访3-5年Harri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术前,术后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显着提高,可以满足基本日常生活需要。以Harris评分标准全髋关节置换组优良率为86.3%,半髋关节置换组优良率为77.9%,两者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Barthel指数评分标准,全髋关节置换组优良率为95.3%,半髋关节组优良率为67.4%,两者存在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方法,可以减少术后卧床时间、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全髋关节置换疗效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
吴险峰,尚希福[8](2008)在《股骨颈骨折治疗进展》文中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股骨颈骨折发病率越来越高。根据患者骨折类型、年龄、合并疾病、神志状况、骨骼质量及患者期望程度等选择内固定或行关节置换,仍能达到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目前,临床上对儿童及青壮年股骨颈骨折采用开放或闭合内固定治疗;对老年人(>50岁)采用关节置换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对提高患者股骨颈骨折愈合率和改善术后功能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现将股骨颈骨折外科治疗进展及手术适应证选择最新进展综述如下。
周预[9](2008)在《骨折髋支撑关节治疗股骨颈骨折动物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及目的股骨颈骨折(Femoral neck fracture;FNF)是骨科“未解决的骨折”,虽然骨折治疗技术有了新的进展,但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仍不满意,其两大并发症(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仍未很好解决,仍是骨折病症中的棘手问题。它的发生率占到全部骨折总数的3.58%[1]其中约有10%骨折不愈合,约10%-25%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国内外采用了多种治疗方法,包括外固定、内固定、带血供的骨(瓣)移植等,都没能很好的解决其两大并发症,且这些方法治疗时间长,不能早期负重行走,治疗费用昂贵等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严重的身心和经济负担。本组研制的骨折髋支撑关节(Fracture Hip Support Joint FHSJ),暂时性放置体内,借助FHSJ维持髋关节及股骨颈正常结构,减少或替代股骨头负重,使关节能早期负重行走,骨折在关节正常活动的基础上渡过修复愈合期,且有效的防止了股骨头坏死并发症的发生。通过动物实验探讨一种新的非限制性支撑固定装置—骨折髋支撑关节对股骨颈骨折病理发展过程的影响及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研究方法和结果采用骨龄成熟的杂交犬36只,术中造股骨颈头下型骨折并股骨头脱位的动物模型。实验组用手术植入骨折髋,坚强固定骨折端、减轻并替代股骨头负重,术闭缝合。对照组复位后用两枚螺丝钉固定骨折端后缝合。12周实验组骨折线区出现骨小梁,对照组仅出现纤维性骨痂;股骨头均坏死,且坏死情况差异不明显。24周实验组骨折线区形成规则骨小梁并出现髓细胞、股骨头轻度纤维化,对照组骨折线区仍为类骨组织,股骨头坏死并塌陷变形。48周实验组骨折线区骨小梁改建,髓细胞丰富,股骨头恢复正常。对照组骨折线区出现少量不规则骨小梁。股骨头坏死塌陷并吸收。结论骨折髋支撑关节能对治愈股骨颈骨折并防止股骨头坏死效果良好。
龚渭波,段祥林,姚正国,陈国强,黄俊武,林平安[10](2007)在《缝匠肌蒂髂骨瓣及加压螺钉在中青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总结切开复位、加压螺钉内固定及缝匠肌蒂髂骨瓣移植术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2月~2005年11月,采用缝匠肌蒂髂骨瓣移植,3根空心加压钛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52例。男37例,女15例;年龄19~52岁,平均46.4岁。车祸伤29例,坠落伤15例,跌伤8例。左侧23例,右侧29例。股骨颈骨折头下型27例,经颈型18例,基底型7例。骨折按Garden分型:型16例,型25例,型11例。伤后至手术时间4h~15d。结果术后切口均期愈合。39例获随访6~41个月。35例术后23~39周骨折愈合,4例股骨头坏死。疗效评定按粱雨田等标准:优19例,良14例,可2例,差4例。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标准:优良33例,平均86.1分;可2例,平均65.0分;差4例,平均51.3分。结论以缝匠肌为蒂的髂骨瓣移植及3枚空心加压钛螺钉内固定,可提供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的血供,有植骨支撑,促进骨折愈合,是手术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缝匠肌骨瓣加血管束植入治疗儿童、青壮年股骨颈骨折28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缝匠肌骨瓣加血管束植入治疗儿童、青壮年股骨颈骨折28例(论文提纲范文)
(1)自体骨瓣移植在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无血运的骨瓣移植技术 |
1.1 无血运腓骨移植术 |
1.2 无血运髂骨瓣移植术 |
2 带肌蒂骨瓣移植术 |
2.1 股方肌蒂骨瓣移植术 |
2.2 缝匠肌蒂髂骨瓣移植术 |
2.3 阔筋膜张肌蒂髂骨瓣移植术 |
2.4 多肌蒂髂骨瓣移植术 |
3 带血管蒂骨移植技术 |
3.1 带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术 |
3.2 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移植术 |
3.3 带血管蒂腓骨瓣移植 |
3.4 膝降动脉穿支骨瓣 |
(2)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加缝匠肌蒂髂骨瓣移植在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手术方法 |
三、术后处理 |
四、讨论 |
五、结论 |
(3)国内股骨头坏死治疗方案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药物治疗 |
(一) 降脂药物 |
(二) 抗凝药物 |
(三) 二膦酸盐 |
(四) 中药治疗 |
(五) 其他药物 |
二、外科治疗 |
(一) 单纯髓芯减压 |
(二) 髓芯减压联合人工材料植入 |
1. 骨笼或网球: |
2. 钽棒植入: |
3. 其他植入物: |
(三) 截骨术 |
(四) 骨移植术 |
1. 异体骨移植: |
2. 自体骨移植: |
(五) 血管束植入术 |
(六) 髋关节置换 |
1. 髋关节置换术: |
2. 全髋关节置换术: |
三、介入疗法 |
四、干细胞治疗 |
五、其他治疗 |
(一) 高压氧 |
(二) 冲击波疗法 |
(三) 电磁场 |
六、总结与展望 |
(4)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手术方法 |
3. 观察指标 |
4 随访方法 |
5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手术相关参数 |
2 并发症发生情况 |
3. 术后髋关节功能评价 |
讨论 |
1.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优缺点 |
2.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式选择 |
3. 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个体化股骨模型的建立及股骨颈骨折几种内固定的生物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不同混合比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力学性能比较 |
1.1 材料和方法 |
1.1.1 实验材料 |
1.1.2 实验仪器 |
1.1.3 实验方法 |
1.1.4 统计学分析 |
1.2 结果 |
1.2.1 抗压强度 |
1.2.2 抗拉强度 |
1.2.3 挠度 |
1.2.4 弹性模量 |
1.3 讨论 |
1.3.1 PMMA的构成成份和聚合过程 |
1.3.2 PMMA的力学特性和影响因素 |
1.4 小结 |
二、个体化股骨模型的建立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软件 |
2.1.4 实验方法 |
2.2 结果 |
2.2.1 股骨外形模具和髓腔模具的实物图 |
2.2.2 股骨模型的实物图 |
2.2.3 原股骨和股骨模型两个点云的比较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三、不同内固定器固定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比较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标本 |
3.1.2 实验仪器 |
3.1.3 实验方法 |
3.1.4 统计学方法 |
3.2 结果 |
3.2.1 1200N载荷下不同内固定器固定后各应变片的应变值比较 |
3.2.2 不同垂直载荷下各组的平均头下沉位移 |
3.2.3 不同垂直载荷下各组主压力侧的应变值比较 |
3.3 讨论 |
3.3.1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的生物力学 |
3.3.2 四种内固定器的生物力学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股骨颈骨折的治疗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6)骨移植在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带蒂植骨术 |
1.1 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移植 |
1.2 股方肌骨瓣移植 |
1.3 缝匠肌骨瓣移植 |
1.4 带阔筋膜张肌蒂髂骨移植 |
1.5 带血管蒂股骨大转子骨瓣移植 |
1.6 臀中肌肌骨瓣移植吻合 |
1.7 股外侧肌骨瓣移植 |
1.8 吻合血管腓骨移植 |
2 游离植骨术 |
3 展望 |
(7)人工全髋和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摘要 |
(一) 中文摘要 |
(二) 英文摘要 |
二、文献综述 |
(一) 综述 |
(二) 参考文献 |
三、正文 |
(一) 前言 |
(二) 对象与方法 |
(三) 结果 |
(四) 讨论 |
(五) 结论 |
(六) 参考文献 |
四、致谢 |
(9)骨折髋支撑关节治疗股骨颈骨折动物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回顾 |
1.非手术治疗 |
2.外固定治疗 |
3.内固定 |
4.肌骨瓣、骨瓣、骨膜移植 |
5. 截骨术 |
6.股骨头置换 |
7.人工全髋置换 |
正文 |
1 材料与分组 |
1.1 实验动物 |
1.2 FHSJ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仪器 |
1.5 动物分组 |
2 方法 |
2.1 手术方法 |
2.2 大体观察 |
2.3 X 线观察 |
2.4 组织学观察 |
2.5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骨折愈合 |
3.1.1 实验组 |
3.1.2 对照组 |
3.2 股骨头坏死 |
4 讨论 |
4.1 股骨颈解剖学特点 |
4.2 股骨颈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 |
4.3 FHSJ 设置原理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缝匠肌蒂髂骨瓣及加压螺钉在中青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3 术后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缝匠肌骨瓣加血管束植入治疗儿童、青壮年股骨颈骨折28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自体骨瓣移植在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 庄乐彬,廖华,胡稷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9(06)
- [2]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加缝匠肌蒂髂骨瓣移植在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J]. 蒋亮东,何爱咏.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19)
- [3]国内股骨头坏死治疗方案现状分析[J]. 李郅涵.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2(02)
- [4]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D]. 袁堂波. 苏州大学, 2011(06)
- [5]个体化股骨模型的建立及股骨颈骨折几种内固定的生物力学分析[D]. 杨阳. 天津医科大学, 2011(04)
- [6]骨移植在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新进展[J]. 谢坤南,王志强,李琪佳.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0(04)
- [7]人工全髋和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D]. 宋子缨. 大连医科大学, 2010(12)
- [8]股骨颈骨折治疗进展[J]. 吴险峰,尚希福. 医学综述, 2008(12)
- [9]骨折髋支撑关节治疗股骨颈骨折动物实验研究[D]. 周预. 第四军医大学, 2008(02)
- [10]缝匠肌蒂髂骨瓣及加压螺钉在中青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J]. 龚渭波,段祥林,姚正国,陈国强,黄俊武,林平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7(12)
标签:股骨颈骨折论文;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论文; 骨折并发症论文; 骨关节疾病论文; 股骨头坏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