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蚕体液性防御因子——凝集素(论文文献综述)
汤沐亚[1](2019)在《蚕丝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PEBP)的抗真菌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家蚕属于鳞翅目昆虫,是一类典型的泌丝昆虫,每当家蚕化蛹之时都会吐丝结茧。在家蚕由蛹化蛾的这十天时间之中,蚕茧作为重要的防御屏障,在应对外界微生物入侵时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那么蚕茧中到底有哪些组分能够抵御外界微生物的入侵呢?2013年,本实验室利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对蚕丝中的蛋白组分进行了鉴定,发现蚕丝中除了有丝素和丝胶外,还存在很多蛋白酶抑制剂、酶和未知功能蛋白。之前的研究已经证明了蚕丝中的蛋白酶抑制剂和seroin蛋白具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活性。蚕丝中是否还存在有其他类型的抗菌蛋白质呢?蚕丝中抗菌蛋白的研究对于阐明昆虫防御病原微生物的系统以及开发具有抗菌功能的蚕丝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前期的研究中从蚕茧中鉴定到一个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phosphatidylethanolamine-binding protein,PEBP),发现其在蚕丝中的含量非常高,果蝇中的同源蛋白可以通过激活免疫途径来发挥功能。果蝇中PEBP的过表达可以帮助幼虫抵御细菌的感染,提高幼虫的成活率。然而,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果蝇的PEBP可以直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且果蝇中PEBP参与免疫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期望阐明家蚕PEBP(BmPEBP)蛋白的生物学功能,解析BmPEBP蛋白在蚕丝中发挥功能的具体机制。我们从序列与进化、表达与分布特征、抗菌活性与机制等几个方面对BmPEBP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BmPEBP的基本信息分析我们从silkDB中获取得到BmPEBP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并在NCBI中进行检索。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昆虫、植物、哺乳动物中PEBP蛋白进行了系统进化及序列比对分析。发现昆虫、植物和哺乳动物的PEBP蛋白明显聚类为三支,昆虫中PEBP蛋白在序列组成上高度保守;与植物和哺乳动物中的PEBP蛋白明显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很多昆虫的PEBP含有信号肽,而植物和哺乳动物的PEBP蛋白都不含有信号肽,表明昆虫的PEBP蛋白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了分泌到细胞外的能力。2、BmPEBP的原核表达、纯化及生化分析根据BmPEBP的ORF序列设计引物并进行PCR扩增,把扩增得到的片段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ET28a-PEBP。随后转化到表达菌株BL21(DE3),经过诱导表达,在16℃上清中获得了含His标签的可溶性蛋白。经过镍柱亲和层析以及凝胶过滤层析获得纯度达到95%以上的重组BmPEBP蛋白。利用圆二色谱分析BmPEBP蛋白的二级结构,结果显示在常温状态下BmPEBP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以β折叠为主,为了验证BmPEBP酸碱稳定性,我们利用圆二色谱光谱对BmPEBP蛋白在pH值3到11这个范围内的二级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在此区间BmPEBP的结构也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温度稳定性研究发现当温度升高到60℃时,BmPEBP蛋白开始发生降解。3、BmPEBP的表达特征研究我们利用荧光定量PCR对BmPEBP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了检测。组织表达谱发现BmPEBP基因在5龄第3天的丝腺中大量表达。时期表达谱进行分析发现BmPEBP基因在5龄第5天和5龄第7天高量表达。利用Western blot的方法,发现5龄第7天BmPEBP蛋白主要存在于家蚕丝腺的中部;对蚕茧进行分层处理后,发现BmPEBP蛋白从蚕茧的外层到内层含量逐渐减少。利用免疫荧光的方法发现BmPEBP蛋白分布于单根蚕丝的最外层。因此,我们推测BmPEBP蛋白主要在家蚕5龄期的中部丝腺中合成,分泌到蚕丝的丝胶层中。4、BmPEBP的抗菌机制研究为了检测BmPEBP蛋白是否具有抑菌活性。我们选取了两种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四种真菌(白色念珠菌、酿酒酵母、球孢白僵菌、烟曲霉菌),对BmPEBP的抑菌能力进行了研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BmPEBP在微生物诱导后会在脂肪体和血淋巴中有部分的上调。抑菌动力学曲线表明BmPEBP对白色念珠菌、酿酒酵母、球孢白僵菌和烟曲霉菌这四种真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而对细菌基本没有抑制活性。圆二色谱结果显示磷脂酰乙醇胺(PE)能够影响BmPEBP的二级结构,使得其由β折叠向α螺旋转变。结合实验表明BmPEBP能够和磷脂酰乙醇胺(PE)发生特异性结合。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分析,我们发现BmPEBP与白色念珠菌或酿酒酵母进行孵育后,BmPEBP能够附着于这两种真菌,初步表明BmPEBP是附着在菌体周围来发挥抑菌作用。由于磷脂酰乙醇胺是真菌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我们推测BmPEBP可能通过作用于真菌的细胞膜来发挥抑菌功能。
黄希云[2](2019)在《家蚕C类凝集素BmS7对BmNPV的特异响应和抵抗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病是养蚕业的一种重大传染疾病,目前尚无好的解决方法。家蚕抗BmNPV免疫机制中,模式识别受体是病毒感染细胞的重要途经,C类凝集素是很多昆虫先天免疫中主要的模式识别受体之一,且被越来越多的认为在免疫抗病中起重要作用,家蚕是否有这一免疫系统尚无报道。本研究通过家蚕添食BmNPV,qRT-PCR检测家蚕C类凝集素BmS7基因,及基因BmS7介导的固有免疫信号通路各基因的表达,研究其对BmNPV感染的应答特异性,研究结果可为培育抗病品种提供技术参考。1.BmNPV引起家蚕C类凝集素BmS7的特异性表达家蚕添食BmNPV、BmCPV,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qRT-PCR检测家蚕C类凝集素BmS7基因,结果显示在家蚕中肠、脂肪体和血淋巴组织中,只有家蚕感染BmNPV后,家蚕C类凝集素BmS7的转录水平会发生极显着上调。推测家蚕C类凝集素BmS7基因表达变化对BmNPV感染是特有的。对不同品种家蚕,试验出现一致性的结果,进一步暗示了家蚕C类凝集素BmS7基因表达异常是对BmNPV感染的特异响应。2.家蚕C类凝集素BmS7蛋白在细胞中的作用位置家蚕中肠细胞中C类凝集素BmS7基因在蛋白水平上,感染BmNPV后的含量发生变化。家蚕感染BmNPV后,中肠细胞中的家蚕C类凝集素BmS7蛋白表达量远高于未感染的家蚕,推测基因BmS7在BmNPV感染后,mRNA和功能蛋白同步增长。免疫荧光标记试验表明,家蚕C类凝集素BmS7蛋白集中分布在细胞膜内侧,暗示了 C类凝集素BmS7蛋白作为一种模式识别受体,虽无跨膜结构域,但分析预测C类凝集素BmS7蛋白是细胞膜上受体的下游信息传递蛋白。3.家蚕C类凝集素BmS7对BmNPV抵抗能力和其介导的免疫通路给家蚕背脉注射dsRNA干扰家蚕C类凝集素BmS7基因的表达,再感染BmNPV,发现家蚕发病率增加,推测家蚕抵抗BmNPV的能力发生下降,;qRT-PCR结果显示,家蚕C类凝集素BmS7基因的表达发生下调,病毒载量升高。预示着家蚕C类凝集素BmS7基因在BmNPV感染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讨论家蚕C类凝集素BmS7基因可能介导的固有免疫通路Toll、IMD及JAK/STA中的靶标基因的表达检测结果显示,只对IMD通路的影响有显着差异。
杜晓童,廖森泰,邹宇晓,王维民[3](2018)在《昆虫活性蛋白的功能和抗菌机制及开发利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昆虫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由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组成的独特免疫防御系统,以避免或减轻外界病原微生物侵入、物理损伤及逆境胁迫对机体造成的伤害。在此过程中,昆虫通过自身的免疫防御系统分泌出大量的具有特殊生理活性的蛋白质,包括抗菌肽、溶菌酶和凝集素等,这些特殊的蛋白质不仅在昆虫的生存活动和免疫反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还在农业、医药和食品等领域显现出巨大的研究与潜在应用价值。本文对不同种类昆虫活性蛋白的化学结构、生理活性功能、抗菌机制和相关应用的研究进展,以及昆虫活性蛋白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综述。
赵祥杰[4](2016)在《家蚕蛹糖苷水解酶18家族几丁质酶的致敏形成机制》文中研究指明食物过敏是一种严重影响机体健康的Ⅰ型超敏反应,因摄食复杂食物致食物过敏问题时有发生,受到较多关注。家蚕蛹是蚕桑产业的重要副产物资源,在我国具有悠久的食用历史,由食用家蚕蛹引起的人和动物过敏问题给食用人群和养殖动物带来健康风险,制约了家蚕蛹在食用和饲用上的发展。其中来源于糖苷水解酶家族的变应原在食物过敏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即以获得家蚕蛹致食物过敏的糖苷水解酶变应原为研究目的,研究了家蚕蛹几丁质酶结构与其致敏作用机理,为进一步明确家蚕蛹变应原的致敏机制及为食用家蚕蛹致敏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1、采用96只健康的5-6周龄雌性Balb/c小鼠进行家蚕蛹致敏模型构建,分别以皮下注射(含0.2mg粗蛋白和1mg铝佐剂)和口服灌胃(0.5mg粗蛋白)处理模型小鼠,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致小鼠食物过敏,出现Ⅰ型超敏反应的典型特征,其肠绒毛结构均有较大程度受损,部分发生破损、断裂和脱落,残存的肠绒毛排列松散、紊乱,说明过敏炎症反应导致了小鼠空肠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同时,致敏组小鼠足部出现明显的过敏肿胀。此外,利用Western blot免疫印迹反应可知与对照相比,致敏小鼠血清中出现了与家蚕蛹粗蛋白能特异性结合的抗体。2、采用蛋白质双向电泳和Western blot免疫印迹反应确定了与鼠源致敏血清特异性结合的家蚕蛹蛋白质斑点,经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OLDI-TOF/MS/MS)检测,分别确定了与鼠源致敏血清和人源致敏血清特异性结合的15个变应原蛋白(分别属于11种不同的蛋白质:家蚕C型凝集素-10、家蚕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1、膜联蛋白9的C型异构体、14-3-3蛋白ζ亚型、膜联蛋白9的A型异构体、保幼激素结合蛋白、乙醇脱氢酶样X1型异构体、醛糖还原酶样X1型异构体、伴侣因子、β-N-乙酰氨基葡糖苷酶2以及几丁质酶)和7个变应原蛋白(分别属于2种不同的蛋白质:家蚕蛹几丁质酶和家蚕蛹副肌球蛋白)。而属于糖苷水解酶家族的家蚕蛹几丁质酶(BmChi)均能对小鼠和人产生致敏性,故选择BmChi开展进一步研究。3、对BmChi蛋白与其它来源的几丁质酶和几丁质酶变应原进行生物信息学比对,结果发现其与美洲屋尘螨变应原Der f 18有序列相似性。此外,多种序列分析软件对BmChi蛋白的二级结构组成、亲疏水性、可塑性、抗原性以及表面可及性等进行了分析,预测的最优抗原表位位点为:23-37,66-74,70-82,107-120,139-153,192-201,228-236,270-279,308-327,402-415,497-510,537-555。针对预测表位位点分散的情况,采用重叠肽法设计合成了BmChi的全蛋白重叠15肽,并利用重组BmChi蛋白免疫小鼠制备的抗体血清进行筛选验证实验,其中氨基酸残基序号为536-550和116-130的肽段表现出较高反应活性,分别对两条小肽采用氨基酸顺序替代法和氨基酸残基消减法进行肽段编辑,通过实验确定最优结合抗原表位的氨基酸残基为:IDADN GDILN AMN。而同时P24和P108肽段中的氨基酸残基也存在着抗原表位。4、采用基于同源模建、刚性对接、常规动力学模拟以及分子拉伸动力学模拟解离等分子模拟手段对BmChi与小鼠IgE-Fv抗体片段特异性结合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同源模建技术获得了Bm Chi的最优3D构象及结合口袋位置,再以构建的BmChi结构为基础开展分子对接方法预测小鼠IgE-Fv与BmChi的结合模型,通过ZDock基于形状互补的得分、ZRank基于静电、范德华力、去溶剂化能等三种能量值的构象得分和RDock基于CHARMm力场的构象能量优化得分,评价了BmChi与小鼠IgE-Fv结合的稳定性,结果表明BmChi高活性小肽片段与小鼠IgE-Fv发生了强烈的氢键作用,在对BmChi与小鼠IgE-Fv的稳定结合中起到关键的作用,且两者复合物良好的静电表面分布对结合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从而使两者得到稳定结合。最后,通过对BmChi与小鼠IgE-Fv复合物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和拉伸分子动力学模拟来考察复合物的结合稳定性和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BmChi与小鼠IgE-Fv复合物在动力学模拟过程中结合能波动不大,表现出良好稳定性。随着模拟时间的推移,复合物回转半径、二级结构组成、溶剂可及性表面积和质心距离保持平衡,进一步说明了蛋白复合物结合的紧密。拉伸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BmChi与小鼠IgE-Fv的解离难度较大,从而说明了两者复合物的高稳定性。结合以上实验结果,我们推测小鼠IgE-Fv对BmChi表现出的高活性是由于小鼠IgE-Fv抗体与BmChi抗原表位的稳定结合所导致。
徐燕霞[5](2016)在《免疫挑战对东亚飞蝗卵黄原蛋白发生的影响》文中提出本文以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性成熟期、交配期及产卵期的飞蝗雌虫分别人工注射不同浓度的葡聚糖微珠Sephadex G-50及人工感染不同浓度的藤黄微球菌,检测雌蝗脂肪体和卵巢中的卵黄原蛋白(Vitellogenin, Vg)的表达变化及通路中相关的卵黄原蛋白受体(Vitellogenin recepotor, VgR)基因、保幼激素(Juvenile homone, JH)的表达变化,同时结合不同免疫挑战下飞蝗酚氧化酶活力的变化,研究免疫挑战对东亚飞蝗卵黄原蛋白发生的影响,探讨有限的资源如何在免疫与繁殖间权衡。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人工注射不同浓度的葡聚糖微珠(模拟寄生)后雌蝗卵黄原蛋白基因、卵黄原蛋白受体基因及保幼激素基因的表达变化。实验结果显示,当注射浓度为50 mg/mL时,性成熟期、交配期的雌蝗卵巢中的表达量相对于对照组均上调,产卵期的表达量相对于对照组则下调,且产卵期的表达量相对于性成熟期、交配期极显着降低。脂肪体中,卵黄原蛋白基因表达量变化与卵巢中一样;保幼激素基因表达量在性成熟期、产卵期显着下降,交配期显着增加;卵黄原蛋白受体基因表达量在性成熟期表达量显着或极显着增加,但其中一个受体基因在交配期、产卵期表达量显着降低,另一个受体基因在交配期、产卵期无显着性变化。2.研究人工注射不同浓度的葡聚糖微珠后雌蝗血淋巴酚氧化酶活力的变化。结果显示,当注射50mg/mL葡聚糖微珠后,性成熟期、交配期的酶活相对于对照组显着降低。产卵期的雌蝗注射不同浓度葡聚糖微珠后,酚氧化酶的活性相对于对照组增加,且随注射浓度的增大而增加。结果还显示,产卵期的酚氧化酶活力相对于性成熟期、交配期显着或极显着增加。3.研究人工感染不同浓度的藤黄微球菌后雌蝗卵黄原蛋白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当感染的菌液为较高浓度0.6、0.9时,性成熟期的卵巢、脂肪体及交配期的脂肪体中卵黄原蛋白基因的表达量相对于对照组均下调,产卵期的卵巢中卵黄原蛋白基因的表达量上调,且产卵期卵巢、脂肪体的表达量相对于性成熟期、交配期显着或极显着增加。当菌液浓度为0.1、0.3时,交配期的卵巢及产卵期的卵巢、脂肪体中卵黄原蛋白基因的表达量上调,且产卵期卵巢、脂肪体的表达量相对于性成熟期、交配期显着或极显着增加。4.研究人工感染不同浓度的藤黄微球菌后雌蝗血淋巴酚氧化酶活力的变化。结果显示,当菌液浓度为0.9时,与对照组相比,性成熟期的酚氧化酶活力显着增加,交配期的酚氧化酶活力显着下降,产卵期的酚氧化酶活力无显着变化。且性成熟期、产卵期酶活随菌液浓度增加而增加。结果还显示,对照组中,产卵期的酶活相对于性成熟期、交配期显着增加,且交配期酶活最低。5.研究人工感染不同浓度的藤黄微球菌后雌蝗保幼激素基因及卵黄原蛋白受体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当菌液浓度为0.3、0.6、0.9时,卵巢、脂肪体中保幼激素基因表达量在性成熟期、交配期极显着增加,产卵期的卵巢显着降低,产卵期的脂肪体在浓度为0.9时显着降低。当菌液浓度为0.1、0.3时,脂肪体中卵黄原蛋白受体基因表达量在产卵期增加。当菌液浓度为0.9时,脂肪体中卵黄原蛋白受体基因表达量在交配期下降;在性成熟期,其中一个脂肪体的卵黄原蛋白受体基因在任何一个菌液浓度下表达量都增加,另一个在0.9的浓度下表达量降低。当菌液浓度为0.9时,卵巢中卵黄原蛋白受体基因表达量在性成熟期显着下降;在交配期及产卵期,其中一个卵黄原蛋白受体基因表达量显着降低,另一个无显着性变化。以上结果表明,免疫挑战对东亚飞蝗卵黄原蛋白发生有着较大的影响,并且,不同的免疫挑战产生的影响不相同。为此,研究东亚飞蝗受到免疫挑战时,如何在免疫与繁殖间权衡,可为寻求东亚飞蝗生物防治的新途径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王雄雅[6](2015)在《寄生蜂对棉铃虫凝集素和溶血素的调控及寄主新免疫因子的鉴定》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我国重要农作物害虫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与其优势种幼虫内寄生蜂棉铃虫齿唇姬蜂Campoletis chlorideae为寄生体系,研究了寄生蜂C.chlorideae寄生对寄主H.armigera血淋巴免疫识别因子C-型凝集素和溶血素的调控和诱导。并对寄主棉铃虫唾液(反吐液)中新发现的免疫相关物质凝集素和溶血素进行了识别和初步鉴定。进一步,对分别来自棉铃虫血淋巴和唾液中的溶血素进行了理论特性的研究,以期为深入研究其分子结构和生理功能提供依据。主要结果如下:一、棉铃虫齿唇姬蜂寄生对棉铃虫凝集活性和C-型免疫凝集素基因转录的调控为探明内寄生蜂成功调控寄主免疫反应的分子基础。本文通过棉铃虫齿唇姬蜂和寄主棉铃虫这一寄生体系,研究寄生对寄主幼虫生长发育、血淋巴蛋白和凝集活性,以及8个C-型凝集素基因转录水平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寄生显着抑制棉铃虫幼虫的生长发育,导致血淋巴蛋白含量显着提高,出现多条寄生特异蛋白。凝集素作为重要的体液免疫因子,在棉铃虫发育的不同时期均有表达,且随虫龄增大活性增强。寄生蜂寄生后第2 d和6 d,被寄生幼虫血淋巴凝集素活性分别是未被寄生幼虫的4和8倍。在棉铃虫不同发育期,8个C-型凝集素的表达特性存在明显差异,从末龄幼虫的取食期到游走期,凝集素基因HaCTL1、HaCTL3、HaCTL4和HaCTL5的mRNA转录水平上调,而HaCTL2和HaCTL7却出现下调。该结果表明这些凝集素基因的转录水平与昆虫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即受激素的调控。组织特异性研究表明,8个C-型凝集素主要在血细胞和脂肪体中表达,此外,在中肠、表皮、马氏管、精巢和唾腺中也有表达,但不同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性存在显着差异。寄生蜂寄生对这些凝集素基因的转录水平的调控明显不同,在寄生后第4 d,8个凝集素中除HaCTL6外均被显着抑制,这表明C-型凝集素参与了寄主昆虫和寄生蜂间的免疫与免疫抑制作用。本研究提供了寄生蜂寄生对寄主免疫凝集素调控的信息,可以增强目前我们对于寄生蜂成功寄生的认识,为更好的利用寄生蜂防治棉铃虫奠定基础。二、棉铃虫齿唇姬蜂寄生诱导棉铃虫血淋巴溶血因子的高表达溶血素或溶血因子(Hemolysin,hemolytic factor)在无脊椎动物中普遍存在,因其具有溶解异物的特性而备受关注,是重要的体液免疫因子。无脊椎动物对入侵病原物的溶解是其先天免疫的一种主要形式,但目前对植食性昆虫中是否存在溶血因子尚无详细报道。为此,本文综合运用了4种溶血检测法即V底微量反应板、显微镜观察、琼脂糖平板溶血斑和分光光度法分别测试了多食性昆虫棉铃虫幼虫血淋巴对脊椎动物鸡、鸭和兔血红细胞的溶血活性,以充足的的证据表明在棉铃虫幼虫血淋巴中存在有溶血活性物质。进一步,通过硫酸铵盐析、透析初步分离出具有溶血活性的物质,表明其为蛋白质。此外,除幼虫期,在棉铃虫卵、蛹和成虫中也发现有溶血素。幼虫虫龄不同表现出明显的溶血活性差异,且幼虫取食期溶血活性明显高于蜕皮期或蜕皮初期。溶血素在棉铃虫的多个组织中均有分布,如唾腺、脂肪体、表皮、中肠和精巢,而唾腺和脂肪体的溶血活性最高。棉铃虫齿唇姬蜂寄生后第2d,被寄生棉铃虫幼虫血淋巴溶血活性比未被寄生幼虫的活性提高了3.4倍。该结果表明棉铃虫幼虫血淋巴中存在的溶血活性物质能够被寄生蜂寄生所诱导。注射大肠杆菌12和24h后,棉铃虫幼虫血淋巴溶血活性显着提高。由此推断,该溶血因子是可诱导的或是从头合成的,这意味着该溶血因子与寄主昆虫的免疫反应相关,可能通过抑制或清除入侵的病原物或寄生物来实施免疫防御。三、棉铃虫唾液(反吐液)中新凝集素和溶血素的识别与初步鉴定凝集素作为模式识别受体,在异物识别中发挥重要作用。棉铃虫血淋巴中含有至少8种凝集素,但对其唾液(口腔反吐物)是否存在识别异物的凝集素却从未涉及。本文通过v底微量反应板检测到棉铃虫唾液含有凝集活性物质。在相差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唾液使鸡血红细胞发生明显的凝集现象。经硫酸铵盐析,35%和45%硫酸铵沉淀出的蛋白具有明显的凝集活性,表明其为蛋白质。通过糖抑制试验,发现棉铃虫唾液凝集素与血淋巴凝集素的糖结合谱存在差异,表明他们是不同的凝集素种类。此外,利用不同脊椎动物红细胞通过v底微量反应板、显微镜观测、琼脂糖平板溶血斑和分光光度法4种溶血活性检测方法,证实了棉铃虫幼虫唾液中存在溶血活性物质,它的溶血活性远高于同体积血淋巴的活性。低龄幼虫溶血活性略高于高龄幼虫。且在供试的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甜菜夜蛾spodopteraexigua、二点委夜蛾proxenuslepigone、菜青虫pierisrapae等鳞翅目昆虫中普遍存在。但是,溶血活性存在差异。如二点委夜蛾溶血活性最高,棉铃虫次之,玉米螟、甜菜夜蛾和菜青虫唾液溶血活性相对最低。取食的食物对棉铃虫唾液溶血活性也产生影响,如取食人工饲料饲养的棉铃虫幼虫唾液溶血活性最高,辣椒次之,甘蓝最低。进一步,对唾液溶血素的发生来源进行了分析,中肠液溶血活性最高,唾液和前肠液溶血活性次之,而后肠液溶血活性最低;对相应组织研磨液溶血活性分析发现,唾腺研磨液溶血活性最高,前肠和中肠次之,后肠组织研磨液只有极低的溶血活性,由此判断唾腺和中肠是其可能的来源。唾液经硫酸铵盐析、透析后,同样获得了具有溶血活性的物质,表明其为蛋白质。利用不同脊椎动物红细胞进行交叉吸附试验,发现它对不同红细胞种类的溶血活性以兔红细胞最强,且红细胞吸附后的唾液溶血活性被明显抑制。进一步,用制备的红细胞膜吸附处理唾液样品,通过sds-page电泳,筛选具有与膜结合并具有溶血活性的蛋白,共获得分子量48kda、28kda和23kda的差异蛋白条带。利用esi质谱鉴定,从中筛选出革兰氏阴性菌结合蛋白和肽聚糖识别蛋白,其分子量分别为42.0kda和20.1kda,等电点pi分别为5.85和5.71。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酶类。由此推断棉铃虫唾液中的溶血素可能与识别和溶解病原细菌有关。四、棉铃虫血淋巴溶血素的理化特性为深入研究棉铃虫血淋巴新发现的免疫因子溶血素的分子结构和生理功能,明确其分离、纯化的理化条件非常重要。本文分别就温度、ph、edta和金属离子对该溶血素的影响及其糖结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棉铃虫血淋巴溶血素热稳定性较差,在50℃时,溶血活性显着下降,60℃时,溶血活性即完全丧失,属热不稳定型。血淋巴溶血素反应浓度与溶血活性并不成正比,8倍稀释液的溶血活性反高于4倍稀释液,但随稀释倍数增加,32倍及以上稀释倍数的血淋巴无溶血活性。血淋巴与红细胞在反应前60 min内,溶血百分率无明显变化,反应2 h后,对红细胞溶解速度急剧加快,6 h溶血效能最大。血淋巴溶血活性的最适pH为7-8。浓度62.5、125、250和500 mM EDTA对血淋巴溶血活性具有促进作用,而金属离子Mn2+、Zn2+、Co2+和Ca2+却具有极显着的抑制作用。糖抑制试验结果表明:D-乳果糖、棉子糖、甘露糖、半乳糖、葡萄糖、乳糖、海藻糖、对硝基苯-β-D-半乳糖吡喃糖苷(PNPG)和唾液酸均未对血淋巴溶血活性产生抑制作用,说明棉铃虫血淋巴溶血素与上述糖没有结合位点。五、棉铃虫唾液(反吐液)溶血素的理化特性探明棉铃虫唾液(反吐液)中溶血素的理化特性,可为深入研究棉铃虫的免疫防御机制提供依据。采用鸡血红细胞对棉铃虫唾液进行溶血活性测定,研究温度、浓度、作用时间、pH、EDTA和金属离子等理化因子对其溶血活性的影响,通过糖抑制试验分析其结合特性,并以蜜蜂蜂毒溶血肽的特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45℃、50℃条件下,棉铃虫唾液溶血素的溶血活性升高,在60℃-100℃活性降低,但溶血活性依然可达最大溶血活性的67.5%,说明其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与之相比,蜂毒溶血肽热稳定性极强,在100℃下,溶血活性保持不变。唾液样品在稀释16倍时溶血活性达最高,是未经稀释原液溶血活性的1.6倍,而蜂毒样品在稀释1-32倍之间,溶血活性变化不明显。唾液溶血素与红细胞在反应5-15 min之间,对红细胞溶解速率最大。蜂毒样品在35 min-1 h和2-6 h出现两次红细胞快速溶解。唾液溶血素具有广泛的pH耐受度,在pH 2-10,溶血活性没有变化。唾液经125、250和500 mM EDTA处理后,溶血活性显着升高,而蜂毒只在500 mM EDTA下溶血活性显着提高,62.5、125、250和1000 mM EDTA下溶血活性反被显着抑制。金属离子Mn2+、Zn2+、Co2+、Ca2+和Ni2+抑制唾液溶血素活性,而K+和Mg2+对唾液溶血素活性具有促进作用。对于蜂毒,Mn2+、Zn2+、Co2+和Ni2+能够显着抑制其溶血活性。糖抑制试验结果表明,测试的D-乳果糖、PNPG、棉籽糖、甘露糖、半乳糖、葡萄糖、乳糖、海藻糖和唾液酸对唾液溶血活性均没有抑制作用,但蜂毒溶血活性能够被D-乳果糖和乳糖显着抑制,由此说明棉铃虫唾液溶血素的结合特性不同于蜂毒溶血肽。
王雄雅,张利芬,白素芬[7](2013)在《昆虫凝集素的结构与功能》文中研究表明昆虫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凝集素,作为模式识别受体在调节细胞与体液免疫及酚氧化酶激活中发挥重要作用。昆虫依赖凝集素进行"异己"识别,实施免疫监视,启动防御机能,防止异物入侵。阐明昆虫凝集素的结构与功能对于研究免疫系统的进化有着重要意义,同时有利于对昆虫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张利芬[8](2013)在《铃夜蛾属二近缘种凝集素性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烟夜蛾Helicoverpa assulta (Guenée)和近缘种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为试验材料,对烟夜蛾和棉铃虫凝集素的理化特性和7个凝集素基因表达的发育特性和组织特异性进行了对比研究。初步明确了烟夜蛾血淋巴凝集素的凝集活性,烟夜蛾凝集素的理化性质、棉铃虫凝集素活性及理化性质,以及7个凝集素基因在烟夜蛾与棉铃虫不同发育期和组织中的表达特性。取得以下研究结果:一、烟夜蛾血淋巴凝集素活性利用血凝法检测烟夜蛾Helicoverpa assulta血淋巴对红细胞的凝集活性和不同发育期凝集素水平,同时选取13种糖进行凝集素糖抑制反应,以明确该凝集素与烟夜蛾发育的关系和糖结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烟夜蛾的不同发育期均检测有凝集素,但各龄幼虫及不同日龄蛹的凝集活性存在明显差异,雌蛹凝集素水平高于同日龄的雄蛹,表明凝集素与发育期、虫龄及蜕皮过程有关,且与性别相关。烟夜蛾蛹血淋巴凝集素活性与近缘种棉铃虫H.armigera的相类似,均被D-半乳糖、L-鼠李糖、麦芽糖、乳糖明显抑制;D-葡萄糖、D-果糖、L-岩藻糖和蔗糖等也有抑制作用,但抑制程度不同;L-阿拉伯糖与棉铃虫凝集素的专一性结合更强;N-乙酰葡萄糖胺和L-山梨糖只对棉铃虫凝集素有抑制作用,而对烟夜蛾凝集素无抑制作用,说明这2个近缘种的凝集素不完全相同。二、烟夜蛾凝集素的理化性质利用鸭红血细胞检测反复冻融、加热、EDTA、金属离子、胰蛋白酶以及酚氧化酶对烟夜蛾H. assulta血淋巴中凝集素凝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复冻融对凝集素的活性没有影响。但是,随处理温度的升高或持续时间的延长,其凝集活性下降,在60℃处理15min后凝集活性完全丧失,说明烟夜蛾血淋巴凝集素的热稳定性较差。10mmol/L EDTA能显着抑制烟夜蛾凝集素的凝集活性,加入Ca2+能使凝集活性恢复,说明烟夜蛾凝集素是一种C型凝集素。凝集素对经胰蛋白酶修饰后的鸭红血细胞的凝集活性明显增强。血淋巴中酚氧化酶的存在不会对烟夜蛾凝集素的凝集活性产生影响。三、棉铃虫血淋巴凝集素活性利用血凝法检测棉铃虫H. armigera血淋巴不同发育期凝集素水平,同时选取13种糖进行凝集素糖抑制反应,以明确该凝集素与棉铃虫发育的关系和糖结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棉铃虫的不同发育期均检测有凝集素,相比而言,卵和成虫体内的凝集素水平较低,而幼虫血淋巴中凝集素活性最高,高龄幼虫的凝集活性明显高于低龄幼虫,同一虫龄的幼虫所含凝集素水平差异显着。不同日龄蛹的凝集活性也存在较大差异。此外,雌性个体凝集素水平高于同龄的雄性个体。由此表明,凝集素与棉铃虫发育期、幼虫虫龄、蛹的不同日龄及蜕皮过程有关,且与性别相关。棉铃虫幼虫和蛹血淋巴凝集素活性均被麦芽糖、L-阿拉伯糖、L-鼠李糖、乳糖、D-半乳糖明显抑制;D-葡萄糖、蔗糖、甘露糖、L-山梨糖等也有抑制作用,但抑制程度不同; D-果糖和N-乙酰葡萄糖胺只对棉铃虫蛹凝集素有抑制作用,而对棉铃虫幼虫凝集素无抑制作用,说明幼虫和蛹的凝集素种类不完全相同。四、烟夜蛾与棉铃虫二近缘种凝集素基因时空表达对比研究首先分别选取烟夜蛾和棉铃虫的5龄幼虫,预蛹,不同日龄的蛹,采用RT-PCR法初步分析了2种血细胞凝集素其因ctlh1和ctlh2,以及5种脂肪体凝集素基因ctlf3、ctlf4、ctlf5、ctlf6和ctlf8等7个凝集素基因在两个近缘种不同发育期的表达。在烟夜蛾中发现与棉铃虫相似的7个凝集素基因mRNA的表达。这7个凝集素基因无论在烟夜蛾还是在棉铃虫的不同发育期表达都具有显着差异。同一种基因在两个近缘种之间的表达也存在差异。此外,通过选取烟夜蛾和棉铃虫的脂肪体和血细胞,采用RT-PCR法分析7个凝集素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血细胞凝集素基因ctlh1除在烟夜蛾的血细胞中表达,还在脂肪体表达,组织表达的特异性不强。ctlh2却只在脂肪体表达。脂肪体凝集素基因仅ctlf3和ctlf4在烟夜蛾和棉铃虫的脂肪体中表达,具有显着的组织表达特异性;ctlf8只在烟夜蛾脂肪体内特异性表达,但在棉铃虫两个组织中均表达;ctlf5在烟夜蛾脂肪体的表达量显着高于在血细胞中的表达,与此相反,该基因在棉铃虫血细胞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在脂肪体中的表达;ctlf6在两种昆虫的脂肪体和血细胞中均有表达。综合以上结果说明7个凝集素基因表达的组织特异性并不明显。
胡智明,刘清明,邱国祥,林忠芬[9](2012)在《家蚕先天性免疫的研究》文中提出家蚕是重要的模式昆虫,其先天性免疫系统也是免疫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概述了家蚕先天性免疫模式识别受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因子抗菌肽、溶菌酶、凝集素、酚氧化酶和蛋白酶抑制剂等在抵御病原感染方面的相关进展。
谢苗[10](2011)在《氟虫腈胁迫下小菜蛾生理生化及基因表达变化》文中提出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是一种世界性的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它对化学杀虫剂和生物杀虫剂都能很快地产生抗性。目前杀虫剂的使用仍然是控制小菜蛾的重要手段。由于杀虫剂的过度使用,小菜蛾已对多种药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近年来对杀虫剂的研究已经涉及生理、生化以及分子多个方面,但小菜蛾对杀虫剂的胁迫响应尚缺系统的研究。为了能使杀虫剂持久地发挥作用,保证靶标位点的敏感性,系统研究杀虫剂作用的有关机制是很有必要的。氟虫腈(Fipronil)是首个用于有害生物防治的苯基吡唑类杀虫剂,其作用靶标是Y-氨基丁酸受体(GABA),起到阻断由GABA控制的神经膜氯离子通道的作用,对包括小菜蛾在内的多种农业害虫有防治作用。本研究以小菜蛾为材料,采用LC5o剂量的氟虫腈进行处理,从解毒酶系、蛋白质和基因等方面研究了小菜蛾响应杀虫剂氟虫腈胁迫的生理生化及分子机制,初步揭示了可能参与到小菜蛾响应氟虫腈胁迫的蛋白,克隆了与机体免疫反应和能量代谢相关的4个基因,并明确了这4个编码基因的表达动态,为进一步研究小菜蛾对氟虫腈的响应机制奠定了基础。1.小菜蛾对氟虫腈的生理生化响应在小菜蛾幼虫对氟虫腈的短期响应中,体内的多功能氧化酶(MFO)、酯酶(EST)和谷胱甘肤-S-转移酶(GSTs)的活性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在24h内,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各解毒酶的活性也逐渐提高。在3种解毒酶中,MFO对外界的刺激更加敏感,受诱导程度最高,在响应初期活性就快速升高。2.小菜蛾对氟虫腈响应蛋白的分析鉴定利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的差别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氟虫腈处理后,小菜蛾在Oh、8h、16h和24h时蛋白质组差异,观察到20个蛋白发生了差异表达,其中9个蛋白点为下调表达,11个蛋白点为上调表达,其中5个蛋白点仅在处理组表达。在鉴定成功的17蛋白点,包括了免疫反应和各种代谢途径参与蛋白,还有细胞骨架蛋白、分子伴侣等。这些蛋白参与了昆虫体内的多个生理过程,反映了小菜蛾对杀虫剂的响应会在细胞骨架、代谢水平等多方面发生综合的改变,说明昆虫在应对杀虫剂的响应是一个网络系统。3.小菜蛾响应氟虫腈相关蛋白的基因克隆与分析本研究克隆得到小菜蛾在响应氟虫腈过程中与免疫相关的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thioredoxin peroxidase,TPx)和凝集素(C-type lectin)、与能量代谢相关的ATP合酶亚基d(ATP synthase unit d)、以及腺苷酸转移酶(adenine nucleotide translocase, ANT)这4个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这4个基因的结构和所编码蛋白质的结构特征及其与其他昆虫的同源性,构建了所编码蛋白质的3D结构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在mRNA水平上分析了这4个基因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这4个基因在敏感品系小菜蛾的生长发育过程都能检测到,并且有表达量上的差异;在对氟虫腈胁迫的短期响应中,4个基因的表达量也会由于杀虫剂的胁迫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二、家蚕体液性防御因子——凝集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家蚕体液性防御因子——凝集素(论文提纲范文)
(1)蚕丝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PEBP)的抗真菌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抗菌蛋白和抗菌肽 |
1.2 昆虫中抗菌蛋白和抗菌肽 |
1.2.1 抗菌肽 |
1.2.2 凝集素 |
1.2.3 溶菌酶 |
1.3 家蚕中的抗菌肽 |
1.3.1 家蚕抗菌肽的分类 |
1.3.2 家蚕抗菌肽的抑菌功能及抗菌机理 |
1.4 家蚕蚕丝中的抗菌蛋白 |
1.5 PEBP蛋白的研究进展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章 BmPEBP的生物学信息分析 |
3.1 实验方法 |
3.1.1 BmPEBP的 BLAST |
3.1.2 BmPEBP的序列分析 |
3.2 实验结果 |
3.2.1 PEBP的系统发生分析 |
3.2.2 PEBP蛋白的序列同源性比对 |
3.2.3 BmPEBP蛋白的序列分析 |
3.3 讨论 |
第4章 BmPEBP的原核表达、纯化及生化分析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试剂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1.3 实验试剂 |
4.1.4 主要溶液配制 |
4.2 实验方法 |
4.2.1 引物设计 |
4.2.2 目的基因的获取 |
4.2.3 载体构建 |
4.2.4 诱导表达 |
4.2.5 蛋白纯化 |
4.2.6 二级结构及热稳定性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BmPEBP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4.3.2 BmPEBP重组蛋白的表达 |
4.3.3 BmPEBP重组蛋白的纯化 |
4.3.4 BmPEBP蛋白质谱鉴定和抗体检测 |
4.3.5 BmPEBP的二级结构及其耐热性分析 |
4.3.6 BmPEBP的三维建模 |
4.4 讨论 |
第5章 BmPEBP的表达特征分析 |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试剂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仪器 |
5.1.3 实验试剂 |
5.1.4 主要溶液配制 |
5.2 实验方法 |
5.2.1 荧光定量PCR |
5.2.2 提取各组织总蛋白 |
5.2.3 Western blot |
5.2.4 免疫荧光定位蚕丝中的BmPEBP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Bm PEBP在丝腺中特异表达 |
5.3.2 Bm PEBP在五龄分段丝腺表达特征 |
5.3.3 BmPEBP在五龄第七天中部丝腺高量表达 |
5.3.4 BmPEBP在在蚕茧和蚕丝中的定位 |
5.4 讨论 |
第6章 家蚕BmPEBP的抗菌活性及抑菌机理探究 |
6.1 实验材料与仪器试剂 |
6.1.1 实验材料 |
6.1.2 实验仪器 |
6.1.3 实验试剂 |
6.1.4 主要溶液配制 |
6.2 实验方法 |
6.2.1 荧光定量-PCR检测微生物诱导BmPEBP在脂肪体的表达水平 |
6.2.2 Western blot检测微生物诱导BmPEBP在血液的表达水平 |
6.2.3 细菌活性抑制率的测定 |
6.2.4 真菌活性抑制率的测定 |
6.2.5 个体注射对球孢白僵菌抑制活性测定 |
6.2.6 圆二色谱扫描 |
6.2.7 ELISA测定结合信号 |
6.2.8 免疫荧光检测结合信号 |
6.2.9 Western blot检测BmPEBP信号 |
6.2.10 免疫荧光定位 |
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3.1 Bm PEBP被微生物诱导在脂肪体中上调表达 |
6.3.2 BmPEBP被微生物诱导在血液中上调表达 |
6.3.3 BmPEBP对真菌孢子生长的抑制作用 |
6.3.4 BmPEBP抑制球孢白僵菌在家蚕体内的生长 |
6.3.5 BmPEBP的二级结构受PE的影响 |
6.3.6 BmPEBP与 PE的结合具有梯度依赖性 |
6.3.7 BmPEBP与 PE的相互作用 |
6.3.8 BmPEBP与白色念珠菌、酿酒酵母的结合 |
6.4 讨论 |
第7章 综合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研课题 |
致谢 |
(2)家蚕C类凝集素BmS7对BmNPV的特异响应和抵抗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序言 |
1.昆虫的免疫应答 |
1.1 昆虫体液免疫 |
1.2 昆虫细胞免疫 |
1.3 昆虫RNAi免疫反应 |
2 模式识别受体 |
2.1 膜结合PRR |
2.2 细胞质PRR |
3 家蚕病原 |
3.1 细菌病 |
3.2 真菌病 |
3.3 病毒病 |
3.4 微孢子 |
4 家蚕抗BmNPV研究进展 |
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6 主要研究内容 |
7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 试验动物 |
2 家蚕病原微生物 |
3 样本处理 |
3.1 桑叶处理 |
3.2 家蚕处理 |
4 家蚕死亡率调查 |
5 总RNA的提取 |
6 RNA消化 |
7 cDNA合成 |
8 实时荧光定量PCR |
9 组织石蜡切片制备 |
10 免疫印迹 |
10.1 组织蛋白质的提取 |
10.2 BCA法测定蛋白浓度 |
10.3 电泳、转膜及免疫反应 |
11 免疫组织荧光 |
12 多克隆抗体制备 |
13 家蚕RNA干涉实验 |
14 病毒载量实验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1 家蚕感染BmNPV后主要组织器官的C类凝集素BmS7基因表达变化 |
1.1 家蚕感染BmNPV最佳剂量 |
1.2 家蚕感染BmNPV后主要组织器官的BmS7基因表达变化 |
1.3 不同家蚕品种感染BmNPV后BmS7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 |
2 BmS7对家蚕感染BmNPV后的特异性应答 |
2.1 不同家蚕常见病原感染家蚕对BmS7的表达水平的影响效果 |
2.2 家蚕感染BmNPV后C类凝集素基因的表达效果 |
3 家蚕感染BmNPV后对BmS7在蛋白水平影响 |
3.1 家蚕感染BmNPV后对BmS7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
3.2 家蚕感染BmNPV后BmS7蛋白的组织和细胞定位 |
4 BmS7基因干涉后对家蚕感染病毒的影响 |
4.1 家蚕注射dsRNA对BmS7基因表达影响 |
4.2 BmS7基因表达下降影响家蚕对BmNPV病毒的抗性 |
5 BmS7基因表达下调对免疫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 |
6.讨论 |
第四章 论文总结 |
1. 主要结论 |
2. 论文创新点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
附录 |
附表1 本文所用主要试剂(试剂盒) |
附表2 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 |
致谢 |
(3)昆虫活性蛋白的功能和抗菌机制及开发利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昆虫活性蛋白的种类及化学结构和功能 |
1.1 抗菌肽 |
1.1.1 天蚕素类 |
1.1.2 具有二硫键的抗菌肽 |
1.1.3 富含脯氨酸的抗菌肽 |
1.1.4 富含甘氨酸的抗菌肽 |
1.2 凝集素 |
1.3 溶菌酶 |
2 昆虫活性蛋白的抗菌作用机制 |
2.1 抗菌肽的作用机制 |
2.2 凝集素的作用机制 |
2.3 溶菌酶的作用机制 |
3 昆虫活性蛋白的开发利用 |
3.1 作为饲料和食品添加剂 |
3.2 研制与开发新药剂 |
3.3 开发肿瘤检测芯片 |
4 研究与应用展望 |
(4)家蚕蛹糖苷水解酶18家族几丁质酶的致敏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食物过敏的研究进展 |
1.1.1 食品过敏概述 |
1.1.2 食物过敏的免疫机制 |
1.1.3 食物变应原 |
1.1.4 食物变应原的鉴定 |
1.1.4.1 食物过敏动物模型 |
1.1.4.2 变应原鉴定的蛋白质组学和免疫学 |
1.1.5 食物变应原的致敏机理 |
1.1.5.1 变应原的抗原表位 |
1.1.5.2 变应原的分子模拟研究 |
1.2 家蚕蛹变应原的研究进展 |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家蚕蛹蛋白小鼠食物过敏模型构建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3 主要试剂 |
2.2.4 部分试剂及溶液配制 |
2.3 试验方法 |
2.3.1 家蚕蛹粗蛋白提取 |
2.3.2 蛋白质的定量 |
2.3.3 家蚕蛹蛋白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
2.3.4 试验小鼠的分组、致敏与激发步骤 |
2.3.5 小鼠尾静脉注射伊文斯蓝的颜色变化 |
2.3.6 试验小鼠眼球取血 |
2.3.7 小鼠血清中IgE、组胺、IgG2a、IFN-γ、IL-4、IL-6的测定 |
2.3.8 试验小鼠取空肠组织及其病理切片与显微观察 |
2.3.9 家蚕蛹变应原蛋白的Western blot鉴定 |
2.3.10 统计学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家蚕蛹粗蛋白的定量 |
2.4.2 家蚕蛹粗蛋白的SDS-PAGE凝胶电泳 |
2.4.3 不同致敏方式对尾注伊文斯蓝的影响 |
2.4.4 不同处理方式对小鼠空肠组织的影响(H&E染色及SEM超微观察) |
2.4.5 不同处理方式对小鼠血清中IgE含量的影响 |
2.4.6 不同处理方式对小鼠血清中组胺含量的影响 |
2.4.7 不同致敏方式对小鼠血清中IL-4、IL-6、IFN-γ含量的影响 |
2.4.8 蚕蛹蛋白变应原的SDS-PAGE-Western Blot鉴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家蚕蛹蛋白食物致敏变应原的鉴定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实验材料 |
3.2.1.1小鼠血清 |
3.2.1.2 人血清 |
3.2.1.3 蚕蛹样品 |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2.3 主要试剂 |
3.3 试验方法 |
3.3.1 双向电泳用家蚕蛹蛋白质提取及纯化 |
3.3.2 提取蛋白的定量分析 |
3.3.3 蚕蛹蛋白的双向电泳 |
3.3.3.1 一向等点聚焦 |
3.3.3.2 双向SDS-PAGE |
3.3.3.3 Western blot实验 |
3.3.3.4 蛋白点的质谱(MOLDI-TOF-MS/MS)鉴定 |
3.3.4 质谱结果的数据库检索与分析 |
3.3.5 致敏蛋白鉴定与分析 |
3.3.6 家蚕蛹主要变应原的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免疫印迹反应血清稀释度的确定 |
3.4.2 家蚕蛹小鼠食用过敏变应原的鉴定与分析 |
3.4.2.1 低分子量家蚕蛹变应原的双向电泳及Western blot免疫印迹反应 |
3.4.2.2 高分子量家蚕蛹变应原的双向电泳及Western blot免疫印迹反应 |
3.4.2.3 免疫印迹蛋白质斑点的质谱鉴定 |
3.4.3 家蚕蛹人食用过敏变应原的鉴定与分析 |
3.4.3.1 家蚕蛹变应原蛋白的双向电泳及Western blot免疫印迹反应 |
3.4.3.2 免疫印迹蛋白质斑点的质谱鉴定 |
3.4.4 家蚕蛹主要变应原的分析 |
3.5 小节 |
第四章 家蚕蛹优势变应原BmChi线性抗原表位的预测及初步鉴定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主要试剂 |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2.3 其它试剂及其配制 |
4.3 试验方法 |
4.3.1 BmChi与不同来源几丁质酶及几丁质酶变应原蛋白序列的同源性分析 |
4.3.2 BmChi蛋白二级结构一致性预测与分析 |
4.3.3 BmChi蛋白的亲疏水性预测与分析 |
4.3.4 BmChi蛋白的可塑性预测与分析 |
4.3.5 BmChi蛋白的抗原性预测与分析 |
4.3.6 BmChi蛋白的表面可及性预测与分析 |
4.3.7 BmChi蛋白B细胞抗原表位的预测与分析 |
4.3.8 BmChi抗原表位的综合分析 |
4.3.9 BmChi抗原表位线性重叠肽段的合成 |
4.3.10 小鼠抗血清的制备 |
4.3.11 BmChi重叠肽的ELISA反应 |
4.3.12 BmChi抗原表位肽段的设计与合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BmChi与不同来源几丁质酶的同源分析 |
4.4.2 BmChi与不同几丁质酶变应原的同源分析 |
4.4.3 BmChi蛋白的二级结构预测 |
4.4.4 BmChi蛋白的亲疏水性预测与分析 |
4.4.5 BmChi蛋白的可塑性预测与分析 |
4.4.6 BmChi蛋白的抗原性预测与分析 |
4.4.7 BmChi蛋白的表面可及性预测与分析 |
4.4.8 BmChi蛋白B细胞抗原表位的预测与分析 |
4.4.9 BmChi抗原表位的综合分析 |
4.4.10 BmChi重叠肽段的ELISA检测 |
4.4.11 BmChi重叠肽中优势抗原表位肽段的设计与合成及ELISA检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BmChi蛋白的同源模建与分子动力学模拟 |
5.1 前言 |
5.2 实验仪器和软件 |
5.2.1 分子模拟设备 |
5.2.2 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 |
5.3 研究方法 |
5.3.1 BmChi蛋白三维机构建模 |
5.3.1.1 模板选择 |
5.3.1.2 BmChi蛋白的同源建模及模型优化 |
5.3.1.3 BmChi三维建模的评价 |
5.3.2 BmChi与小鼠IgE抗体Fv片段的分子对接研究 |
5.3.2.1 分子对接片段的选择 |
5.3.2.2 BmChi抗原表位的分析 |
5.3.2.3 抗原蛋白-抗体蛋白复合物分子对接的结构预测 |
5.3.2.4 抗原蛋白-抗体蛋白复合物的氢键和静电分析 |
5.3.3 BmChi与小鼠IgE抗体Fv片段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
5.3.3.1 BmChi与小鼠IgE抗体Fv片段的动力学过程模拟 |
5.3.3.2 BmChi与小鼠IgE抗体Fv片段的动力学过程模拟的因素考察 |
5.3.3.3 BmChi与小鼠IgE抗体Fv片段复合物的拉伸动力学模拟 |
5.3.3.4 拉伸动力学过程中BmChi与小鼠IgE-Fv复合物解离性、二级结构变化和溶剂可及性表面变化的分析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BmChi蛋白三维结构建模 |
5.4.1.1 BmChi蛋白建模模板的选择 |
5.4.1.2 BmChi蛋白的同源建模及模型优化 |
5.4.1.3 BmChi三维建模的PROCHECK评价 |
5.4.1.4 BmChi三维建模的Verify 3D评价 |
5.4.1.5 BmChi活性口袋的比较 |
5.4.2 BmChi与小鼠IgE抗体复合物的分子对接研究 |
5.4.2.1 蛋白质-蛋白质复合物分子对接模板的选择 |
5.4.2.2 BmChi抗原表位肽段的结构分析 |
5.4.2.3 BmChi蛋白的肽段与小鼠IgE抗体的分子对接模拟 |
5.4.2.4 BmChi与小鼠IgE抗体片段的结合机制 |
5.4.2.5 BmChi与小鼠IgE抗体片段分子对接的氢键作用 |
5.4.2.6 BmChi与小鼠IgE抗体片段分子对接的静电作用 |
5.4.3 BmChi与小鼠IgE抗体Fv复合物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
5.4.3.1 BmChi与小鼠IgE抗体Fv片段复合物总体构象变化 |
5.4.3.2 BmChi与小鼠IgE抗体Fv片段复合物柔性变化 |
5.4.3.3 BmChi与小鼠IgE抗体Fv片段复合物二级结构变化 |
5.4.3.4 BmChi与小鼠IgE抗体Fv片段复合物回转半径变化 |
5.4.3.5 BmChi与小鼠IgE抗体Fv片段复合物溶剂可及性表面积变化 |
5.4.4 BmChi与小鼠IgE抗体Fv复合物的拉伸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
5.4.4.1 BmChi与小鼠IgE抗体Fv片段复合物的解离性 |
5.4.4.2 BmChi与小鼠IgE抗体Fv片段复合物二级结构变化 |
5.4.4.3 BmChi与小鼠IgE抗体Fv片段复合物溶剂可及性表面积变化 |
5.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部分MS谱图 |
附录二 部分变应原蛋白质斑点的肽段鉴定 |
附录三 缩写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免疫挑战对东亚飞蝗卵黄原蛋白发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东亚飞蝗概述 |
1.1.1 东亚飞蝗的危害 |
1.1.2 国内外飞蝗研究动态 |
1.1.3 东亚飞蝗防治研究简介 |
1.1.3.1 监测预警技术 |
1.1.3.2 化学防治 |
1.1.3.3 生物防治 |
1.2 昆虫免疫体系的概述 |
1.2.1 细胞免疫 |
1.2.2 体液免疫 |
1.2.3 其他免疫机制 |
1.3 卵黄原蛋白的概述 |
1.3.1 卵黄原蛋白的发生机制 |
1.3.2 卵黄原蛋白的激素调控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人工注射葡聚糖微珠对东亚飞蝗卵黄原蛋白发生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1.1 东亚飞蝗 |
2.1.1.2 供试饲料植物 |
2.1.2 实验仪器及试剂耗材 |
2.1.2.1 养虫设备与用具 |
2.1.2.2 实验仪器 |
2.1.2.3 试剂耗材 |
2.1.2.4 主要溶液配制 |
2.1.3 实验方法 |
2.1.3.1 东亚飞蝗模拟寄生处理 |
2.1.3.2 东亚飞蝗血淋巴、卵巢和脂肪体样品的制取 |
2.1.3.3 卵巢、脂肪体总RNA抽提 |
2.1.3.4 反转录过程 |
2.1.3.5 荧光定量PCR检测 |
2.1.3.5.1 特异性引物设计合成 |
2.1.3.5.2 检测定量PCR引物特异性 |
2.1.3.5.3 荧光定量PCR |
2.1.3.5.4 卵黄原蛋白等基因表达变化的数据统计 |
2.1.3.6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2.1.3.7 酚氧化酶活力的测定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RNA抽提结果检测 |
2.2.2 定量PCR引物特异性检测结果 |
2.2.3 东亚飞蝗雌虫羽化后的不同时期的脂肪体的卵黄原蛋白等基因的表达变化 |
2.2.4 东亚飞蝗雌虫羽化后的不同时期的卵巢的卵黄原蛋白等基因的表达变化 |
2.2.5 东亚飞蝗雌虫羽化后的不同时期的血淋巴酚氧化酶活力的变化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人工感染藤黄微球菌对东亚飞蝗卵黄原蛋白发生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1.1 东亚飞蝗 |
3.1.1.2 供试饲料植物 |
3.1.2 实验仪器及试剂耗材 |
3.1.2.1 养虫设备与用具 |
3.1.2.2 实验仪器 |
3.1.2.3 试剂耗材 |
3.1.2.4 主要溶液配制 |
3.1.3 实验方法 |
3.1.3.1 藤黄微球菌活化培养 |
3.1.3.2 东亚飞蝗人工感染处理 |
3.1.3.3 东亚飞蝗血淋巴、卵巢和脂肪体样品的制取 |
3.1.3.4 卵巢、脂肪体总RNA抽提 |
3.1.3.5 反转录过程 |
3.1.3.6 荧光定量PCR检测 |
3.1.3.6.1 特异性引物设计合成 |
3.1.3.6.2 检测定量PCR引物特异性 |
3.1.3.6.3 荧光定量PCR |
3.1.3.6.4 卵黄原蛋白等基因表达变化的数据统计 |
3.1.3.7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3.1.3.8 酚氧化酶活力的测定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RNA抽提结果检测 |
3.2.2 定量PCR引物特异性检测结果 |
3.2.3 东亚飞蝗雌虫羽化后的不同时期的脂肪体的卵黄原蛋白等基因的表达变化 |
3.2.4 东亚飞蝗雌虫羽化后的不同时期的卵巢的卵黄原蛋白等基因的表达变化 |
3.2.5 东亚飞蝗雌虫羽化后的不同时期的血淋巴酚氧化酶活力的变化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总讨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寄生蜂对棉铃虫凝集素和溶血素的调控及寄主新免疫因子的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昆虫凝集素的特性与功能 |
1.1.1 凝集素 |
1.1.2 C-型凝集素 |
1.1.3 昆虫凝集素的应用与展望 |
1.2 无脊椎动物溶血素的特性、作用机制及功能 |
1.2.1 理化特性 |
1.2.2 来源 |
1.2.3 溶血组分的分离 |
1.2.4 表面结合和作用机理 |
1.2.5 溶血素和补体系统 |
1.2.6 调控机制 |
1.2.7 功能 |
2 引言 |
2.1 研究背景 |
2.2 目的与意义 |
3 棉铃虫齿唇姬蜂寄生对棉铃虫凝集活性和C-型免疫凝集素基因转录的调控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昆虫饲养 |
3.1.2 棉铃虫齿唇姬蜂对棉铃虫的寄生 |
3.1.3 寄生蜂对寄主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4 棉铃虫血淋巴的制备 |
3.1.5 蛋白浓度测定 |
3.1.6 SDS-PAGE电泳分析 |
3.1.7 红细胞的制备 |
3.1.8 凝集活性的检测 |
3.1.9 交叉吸附 |
3.1.10 总RNA的提取及c DNA合成 |
3.1.11 荧光定量PCR |
3.1.12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寄生蜂寄生对棉铃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2 寄生蜂寄生对寄主幼虫血淋巴蛋白的影响 |
3.2.3 棉铃虫不同发育阶段的血淋巴凝集活性 |
3.2.4 交叉吸附对血淋巴凝集活性的影响 |
3.2.5 寄生对寄主幼虫血淋巴凝集素活性的影响 |
3.2.6 8 个C-型凝集素基因的发育表达谱 |
3.2.7 8 个C-型凝集素基因的组织表达特性 |
3.2.8 寄生对8个C-型凝集素转录水平的影响 |
4 棉铃虫齿唇姬蜂寄生诱导棉铃虫血淋巴溶血因子的高表达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昆虫饲养 |
4.1.2 脊椎动物红细胞的制备 |
4.1.3 棉铃虫幼虫血淋巴的制备 |
4.1.4 棉铃虫不同发育期血浆及卵和幼虫组织提取物的制备 |
4.1.5 棉铃虫齿唇姬蜂寄生后寄主幼虫血浆样品的制备 |
4.1.6 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棉铃虫幼虫 |
4.1.7 溶血活性检测 |
4.1.8 硫酸铵沉淀 |
4.1.9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
4.1.10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棉铃虫溶血活性因子的检测 |
4.2.2 棉铃虫溶血因子的化学性质 |
4.2.3 棉铃虫溶血素的时空特性 |
4.2.4 寄生蜂寄生对溶血因子的影响 |
4.2.5 溶血活性对细菌感染的应答 |
5 棉铃虫唾液(反吐液)中新凝集素和溶血素的识别与初步鉴定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昆虫采集与饲养 |
5.1.2 幼虫唾液的提取 |
5.1.3 组织的制备 |
5.1.4 脊椎动物红细胞的制备 |
5.1.5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
5.1.6 凝集素的识别与初步鉴定 |
5.1.7 溶血活性检测 |
5.1.8 硫酸铵沉淀 |
5.1.9 交叉吸附 |
5.1.10 膜吸附 |
5.1.11 差异蛋白的筛选和质谱分析 |
5.1.12 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棉铃虫唾液凝集素的检测 |
5.2.2 唾液凝集活性物质的化学性质 |
5.2.3 凝集素的糖结合特性 |
5.2.4 棉铃虫唾液溶血素的检测 |
5.2.5 虫龄对棉铃虫幼虫唾液溶血活性的影响 |
5.2.6 食物对棉铃虫唾液溶血活性的影响 |
5.2.7 几种鳞翅目昆虫唾液溶血活性的比较 |
5.2.8 唾液溶血素的来源 |
5.2.9 唾液溶血因子的化学性质 |
5.2.10 交叉吸附对溶血活性的影响 |
5.2.11 SDS-PAGE和差异条带ESI质谱分析 |
6 棉铃虫血淋巴溶血素的理化特性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昆虫采集与饲养 |
6.1.2 脊椎动物红细胞的制备 |
6.1.3 棉铃虫幼虫血淋巴的制备 |
6.1.4 溶血活性检测方法 |
6.1.5 温度 |
6.1.6 浓度 |
6.1.7 反应时间 |
6.1.8 p H |
6.1.9 EDTA与金属离子 |
6.1.10 糖抑制 |
6.1.11 统计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温度对血淋巴溶血活性的影响 |
6.2.2 血淋巴浓度与溶血活性的关系 |
6.2.3 作用时间与溶血的关系 |
6.2.4 p H对溶血活性的影响 |
6.2.5 EDTA和金属离子对血淋巴溶血活性的影响 |
6.2.6 糖结合特性 |
7 棉铃虫唾液(反吐液)溶血素的理化特性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昆虫的采集与饲养 |
7.1.2 脊椎动物红细胞的制备 |
7.1.3 棉铃虫幼虫唾液的制备 |
7.1.4 蜂毒毒液的制备 |
7.1.5 溶血活性检测方法 |
7.1.6 温度 |
7.1.7 浓度 |
7.1.8 作用时间 |
7.1.9 p H |
7.1.10 EDTA与金属离子 |
7.1.11 糖抑制 |
7.1.12 统计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温度对溶血活性的影响 |
7.2.2 浓度与溶血活性的关系 |
7.2.3 作用时间与溶血的关系 |
7.2.4 p H对溶血活性的影响 |
7.2.5 EDTA和金属离子对溶血活性的影响 |
7.2.6 糖抑制 |
8 结论与讨论 |
8.1 棉铃虫齿唇姬蜂寄生对棉铃虫凝集活性和C-型免疫凝集素基因转录的调控 |
8.1.1 寄生显着抑制棉铃虫的生长发育 |
8.1.2 寄生导致棉铃虫幼虫血淋巴蛋白发生明显改变 |
8.1.3 凝集素表达与寄主发育相关 |
8.1.4 寄生干扰了寄主棉铃虫自身凝集活性的变化规律 |
8.1.5 C-型凝集素参与棉铃虫的生长发育过程 |
8.1.6 棉铃虫C-型凝集素在组织间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 |
8.1.7 寄生蜂调控寄主C-型凝集素基因转录水平的方式不同 |
8.2 棉铃虫齿唇姬蜂寄生诱导棉铃虫血淋巴溶血因子的高表达 |
8.2.1 棉铃虫血淋巴对多种脊椎动物红细胞具有溶血活性 |
8.2.2 血淋巴溶血活性物质的本质为蛋白质 |
8.2.3 溶血素在棉铃虫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和多个组织广泛分布 |
8.2.4 血淋巴溶血素与免疫相关 |
8.3 棉铃虫唾液(反吐液)中新凝集素和溶血素的识别与初步鉴定 |
8.3.1 棉铃虫唾液中存在免疫识别因子凝集素 |
8.3.2 棉铃虫唾液凝集素不同于血淋巴凝集素 |
8.3.3 棉铃虫唾液中存在天然的溶血活性物质 |
8.3.4 棉铃虫唾液溶血活性与其生长发育相关 |
8.3.5 鳞翅目昆虫唾液中普遍存在溶血活性物质 |
8.3.6 唾液溶血素可能来源于唾腺和中肠 |
8.3.7 棉铃虫唾液溶血活性物质的本质是蛋白质 |
8.3.8 唾液溶血素与细胞膜结合 |
8.3.9 唾液溶血素可能是酶类物质 |
8.4 棉铃虫血淋巴溶血素的理化特性 |
8.4.1 血淋巴溶血素具有热不稳定性 |
8.4.2 浓度影响血淋巴溶血活性 |
8.4.3 作用时间影响血淋巴溶血活性 |
8.4.4 血淋巴溶血素对酸碱敏感 |
8.4.5 EDTA促进血淋巴溶血活性 |
8.4.6 钙离子对血淋巴溶血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
8.4.7 血淋巴溶血素不与测试的糖结合 |
8.5 棉铃虫唾液(反吐液)溶血素的理化特性 |
8.5.1 唾液溶血素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 |
8.5.2 浓度影响唾液溶血活性 |
8.5.3 作用时间影响唾液溶血效应 |
8.5.4 唾液具有广泛的p H耐受度 |
8.5.5 EDTA对唾液溶血活性具有促进作用 |
8.5.6 不同金属离子对唾液溶血活性的影响不同 |
8.5.7 唾液溶血素不与测试的糖结合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ABSTRACT |
(8)铃夜蛾属二近缘种凝集素性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凝集素的研究进展 |
1.1.1 定义 |
1.1.2 分布 |
1.1.3 功能 |
1.1.3.1 识别与防御 |
1.1.3.2 固氮作用 |
1.1.3.3 其他 |
1.2 昆虫凝集素的研究进展 |
1.2.1 来源 |
1.2.2 结构 |
1.2.3 功能 |
1.2.4 应用前景 |
1.2.4.1 恶性肿瘤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1.2.4.2 药物研发 |
1.2.4.3 “生物导弹” |
1.2.5 代表性昆虫凝集素的研究 |
1.2.5.1 家蝇(Musca domestic) |
1.2.5.2 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
1.2.5.3 家蚕(Bombyx mori) |
1.2.5.4 烟草天蛾(Manduca sexta)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人工饲料 |
3.2 供试昆虫 |
3.2.1 昆虫采集 |
3.2.2 棉铃虫和烟夜蛾的饲养 |
3.3 昆虫饲养仪器与设备 |
3.3.1 人工气候培养箱 |
3.3.2 养虫笼 |
3.4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5 试验方法 |
3.5.1 血淋巴的收集 |
3.5.2 血凝反应 |
3.5.3 凝集素糖专一性结合 |
3.5.4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3.5.5 不同理化因子对凝集素活性的影响 |
3.5.6 胰蛋白酶对凝集素活性的影响 |
3.5.7 酚氧化酶对凝集素活性的影响 |
3.5.8 不同 pH 值对凝集素凝集活性的影响 |
3.5.9 总 RNA 提取及第一链 cDNA 合成 |
3.5.10 引物设计与合成 |
3.5.11 RT-PCR |
3.5.12 主要试剂及缓冲溶液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烟夜蛾血淋巴凝集素活性 |
4.1.1 烟夜蛾血淋巴凝集素血细胞凝集活性 |
4.1.2 烟夜蛾不同发育期凝集素活性 |
4.1.3 不同虫龄幼虫和不同日龄蛹血淋巴中凝集素活性 |
4.1.4 烟夜蛾与棉铃虫蛹血淋巴凝集素糖专一性结合的比较 |
4.2 烟夜蛾凝集素的理化性质 |
4.2.1 反复冻融对凝集素凝集活性的影响 |
4.2.2 烟夜蛾凝集素的热稳定性 |
4.2.3 EDTA 对烟夜蛾凝集素凝集活性的影响 |
4.2.4 金属离子对凝集素凝集活性的影响 |
4.2.5 胰蛋白酶修饰鸭血红细胞后对烟夜蛾凝集素活性的影响 |
4.2.6 血淋巴中酚氧化酶对烟夜蛾凝集素活性的影响 |
4.3 棉铃虫凝集素活性及其理化性质 |
4.3.1 不同发育期凝集素活性 |
4.3.2 不同虫龄幼虫和不同日龄蛹血淋巴凝集素活性 |
4.3.3 棉铃虫幼虫和蛹血淋巴凝集素糖专一性结合的比较 |
4.3.4 pH 值对棉铃虫血淋巴凝集素活性的影响 |
4.4 烟夜蛾与棉铃虫二近缘种凝集素基因时空表达的对比研究 |
4.4.1 7个凝集素基因在烟夜蛾不同发育期的表达分析 |
4.4.2 7个凝集素基因在棉铃虫不同发育期的表达分析 |
4.4.3 7个凝集素基因在烟夜蛾血细胞和脂肪体的表达 |
4.4.4 7个凝集素基因在棉铃虫血细胞和脂肪体的表达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烟夜蛾血淋巴凝集素活性 |
5.1.1 凝集素对不同动物来源血红细胞的结合特性 |
5.1.2 烟夜蛾不同发育期凝集素水平的动态变化 |
5.1.3 烟夜蛾凝集素与糖的专一性结合 |
5.2 烟夜蛾凝集素的理化性质 |
5.2.1 烟夜蛾凝集素的稳定性 |
5.2.2 烟夜蛾凝集素是 C 型凝集素 |
5.2.3 烟夜蛾凝集素与酚氧化酶的关系 |
5.3 棉铃虫凝集素活性及理化性质 |
5.3.1 棉铃虫不同发育期凝集素水平的动态变化 |
5.3.2 棉铃虫凝集素与糖的专一性结合 |
5.3.3 不同 pH 值对凝集素凝集活性的影响 |
5.4 7个凝集素基因在烟夜蛾和棉铃虫中时空表达的对比研究 |
5.4.1 7个凝集素基因在 2 近缘种不同发育期的表达 |
5.4.2 7个凝集素基因在 2 近缘种不同组织的特异性表达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附录一:硕士期间待发表的论文 |
(9)家蚕先天性免疫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先天性免疫模式识别受体和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
2 家蚕体液免疫中的免疫因子 |
2.1 抗菌肽 |
2.2 溶菌酶 |
2.3 凝集素 |
2.4 酚氧化酶 |
2.5 蛋白酶抑制剂 |
3 细胞免疫 |
4 结语 |
(10)氟虫腈胁迫下小菜蛾生理生化及基因表达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小菜蛾对农药的抗性 |
2 小菜蛾抗药性机理 |
2.1 生理生化机制 |
2.2 分子机制 |
3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昆虫研究中的应用 |
3.1 在昆虫生理生化方面的应用 |
3.2 在昆虫免疫方面的应用 |
3.3 在药剂毒理和抗药性方面的应用 |
4 昆虫对杀虫剂短期响应的研究 |
5 氟虫腈的药理及抗性 |
第二章 小菜蛾对氟虫腈的生理生化响应 |
1 材料与试剂 |
1.1 供试虫源及饲养 |
1.2 主要生化试剂 |
2 试验方法 |
2.1 氟虫腈对小菜蛾毒力测定 |
2.2 小菜蛾幼虫的药剂处理 |
2.3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2.4 解毒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氟虫腈对小菜蛾的毒力 |
3.2 蛋白质含量的标准曲线 |
3.3 氟虫腈对小菜蛾幼虫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
4 讨论 |
第三章 小菜蛾对氟虫腈响应蛋白的分析鉴定 |
1 材料与试剂 |
1.1 供试虫源及饲养 |
1.2 主要生化试剂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1.4 主要溶液 |
2 试验方法 |
2.1 生物测定 |
2.2 小菜蛾幼虫的药剂处理 |
2.3 蛋白质的提取、溶解及定量 |
2.4 双向电泳 |
2.5 图像扫描与分析 |
2.6 胶内酶切 |
2.7 质谱测序与数据库检索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双向电泳基本条件的确定 |
3.2 敏感品系小菜蛾幼虫氟虫腈响应蛋白的表达图谱 |
3.3 蛋白点质谱与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
3.4 小菜蛾对氟虫腈响应差异蛋白的MALDI-TOF-TOF/MS鉴定 |
3.5 小菜蛾对氟虫腈响应下差异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分析 |
4 讨论 |
4.1 小菜蛾对氟虫腈响应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 |
4.2 小菜蛾的药剂响应过程 |
4.3 小菜蛾幼虫蛋白的质谱鉴定 |
第四章 小菜蛾对氟虫腈响应蛋白的基因克隆与分析 |
1 材料与试剂 |
1.1 供试虫源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小菜蛾总RNA提取 |
2.2 反转录、双链cDNA合成 |
2.3 RACE反应体系的建立 |
2.4 PCR产物回收、克隆与测序 |
2.5 基因全序列的获得 |
2.6 基因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7 基因的mRNA表达量差异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小菜蛾幼虫总RNA提取和cDNA合成 |
3.2 小菜蛾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PxTPx)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及分析 |
3.3 小菜蛾C型凝集素(PxCLEC)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及分析 |
3.4 小菜蛾腺苷酸转移酶(PxANT)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及分析 |
3.5 小菜蛾ATP合酶亚基d(PxATPsyn-d)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及分析 |
4 讨论 |
4.1 小菜蛾总RNA中28S rRNA和18S rRNA的关系 |
4.2 小菜蛾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基因 |
4.3 小菜蛾C型凝集素基因 |
4.4 小菜蛾腺苷酸转移酶基因 |
4.5 小菜蛾ATP合酶亚基d基因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四、家蚕体液性防御因子——凝集素(论文参考文献)
- [1]蚕丝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PEBP)的抗真菌功能研究[D]. 汤沐亚. 西南大学, 2019(01)
- [2]家蚕C类凝集素BmS7对BmNPV的特异响应和抵抗机制研究[D]. 黄希云. 苏州大学, 2019(06)
- [3]昆虫活性蛋白的功能和抗菌机制及开发利用研究进展[J]. 杜晓童,廖森泰,邹宇晓,王维民. 蚕业科学, 2018(04)
- [4]家蚕蛹糖苷水解酶18家族几丁质酶的致敏形成机制[D]. 赵祥杰.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5]免疫挑战对东亚飞蝗卵黄原蛋白发生的影响[D]. 徐燕霞. 杭州师范大学, 2016(08)
- [6]寄生蜂对棉铃虫凝集素和溶血素的调控及寄主新免疫因子的鉴定[D]. 王雄雅. 河南农业大学, 2015(06)
- [7]昆虫凝集素的结构与功能[A]. 王雄雅,张利芬,白素芬. 河南省植保学会第十次、河南省昆虫学会第九次、河南省植病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2013
- [8]铃夜蛾属二近缘种凝集素性质的研究[D]. 张利芬. 河南农业大学, 2013(04)
- [9]家蚕先天性免疫的研究[J]. 胡智明,刘清明,邱国祥,林忠芬. 广东蚕业, 2012(02)
- [10]氟虫腈胁迫下小菜蛾生理生化及基因表达变化[D]. 谢苗. 福建农林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