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家研讨郑州商城遗址保护与规划(论文文献综述)
李超[1](2018)在《郑州市与洛阳市篮球运动开展现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针对郑洛两市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进行研究,通过对郑洛两市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进行比较,得出以下结论:1.洛阳市群众篮球基础薄弱。相对于郑州市群众篮球运动的开展现状,篮球场地不足和缺少专业的社区篮球指导员指导,城市群众的年龄大小、性别、文化程度高低、对篮球运动的认知以及氛围严重影响着洛阳市群众篮球运动的发展。2.洛阳市学校篮球数量和相应的配套设施相比郑州市远远不够。家长和学校普遍缺乏重视篮球运动的意识,缺乏较多的提升篮球水平的培训,亟待继续提升综合素质。3.洛阳市竞技篮球水平不高。在省级以上比赛中缺乏竞争力。洛阳市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相对郑州市人才模式略显落后,并且没有国家级篮球传统项目学校,政府以及领导对竞技篮球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提出如下建议:1、洛阳市应借鉴郑州市的群众篮球发展模式,加强洛阳市经济建设,加大对群众篮球运动的投入力度,重视群众篮球运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篮球传统和氛围,提高城市竞技篮球水平,鼓励和支持洛阳市篮球运动的发展与提高。2、洛阳市中学学校必须对学生对篮球的热情给予重视,培养学生运动的习惯。加大对学校篮球场地和设施的建设,同时也应该加强引进学历较高、篮球专业较强的青年教师,使其加入到篮球运动教师的队伍之中。3、洛阳市委、市政府应积极承办大型篮球比赛,加强篮球运动氛围,大力支持竞技篮球的发展与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同时建立国家级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创建以县市篮球传统项目的学校为基础的竞技篮球后备人才三级训练体制,努力提高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的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效率。
邬尚霖[2](2016)在《低碳导向下的广州地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全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城市是人类活动和能源消耗的主要场所,也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施减缓策略的关键,以气候友好为导向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成为城市规划设计的新议题。本文采取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立足于街区尺度,为构建气候友好型的空间环境提供优化策略。本文对低碳城市机理性研究和机制性研究进行梳理,对国内外的低碳实践项目进行解析。根据碳排放计算方法,对广州建筑、交通、工业部门及整体碳排放情况进行统计和低碳情景模拟,认识到仅依靠推广建筑节能技术、控制小汽车数量等措施难以实现建筑部门和交通部门的碳减排。因此,提出以优化微气候、加强土地与交通契合度来实现碳减排的城市设计思路。立足于街区层面的空间设计要素——土地开发强度、城市街道、公共设施,遵循“设计要素——碳排放规律——空间设计优化策略”的研究思路,搭建系统性研究框架。基于土地开发强度的低碳设计策略研究中,以热环境模拟软件DUTE验证土地开发强度变化对微气候的影响,结合热环境、风环境、日照间距等气候要素限制,提出优先提高容积率、提高首层架空率、利用方位通道保证日照等设计策略。从高强度开发和低碳交通的互动反馈作用入手,提出结合公共交通实现密度分区、多层次多类型多时间段的功能混合等设计策略。基于城市街道的低碳设计策略研究中,利用微气候模拟软件ENVI-met验证街道形态对微气候的影响,剖析街谷宽度、建筑高度、建筑面宽的影响规律,提出根据不同等级道路选择高宽比、增加街道两侧通风廊道、综合措施协同作用等设计策略。探讨低碳导向下路网密度、街区尺度的适宜规模,统计对比国内6个低碳生态城的路网密度,针对低碳生态城中显现出的问题,提出控制街道宽度、缩窄街道交叉口、加强界面互动等街道设计策略。基于公共设施的低碳设计策略研究中,利用ENVI-met验证公共空间布局对微气候的影响,基于整体性、有效性、开放性原则,通过空间补偿争取公共空间、建筑与公共空间协同作用等设计策略实现开放集中式的公共空间布局。统计广州地铁1号线和4号线站点周边公共设施分布情况,以加强公共设施与大运量交通的耦合性为目的,提出结合公交站点分级布置公共设施、根据功能定位调整公共设施组成结构、调整公共设施建设时序等设计策略。通过土地开发强度、城市街道、公共设施三方面的城市设计策略,促进建筑部门和交通部门碳减排,形成以广州为实证对象的低碳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赵夏[3](2013)在《大遗址保护提出的历史叙事》文中研究说明系统分析"大遗址"及"大遗址保护"作为重要文物保护政策提出和专项保护行动出台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主要特点,从历史渊源、学术支撑、管理需求、制度保障四个方面展开,兼论彼此之间的交流互动与共同推进,并依据时代背景不同和工作内容侧重划分为三大阶段,试图为了解这一政策和专项行动出台的历史背景及相关问题构建一个比较系统的认知框架。
吕霞[4](2013)在《城市聚落本体与功能的时序性运动 ——以天津历史街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天津的城市新区建设突飞猛进,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改造也进入法制化轨道,城市风貌日新月异。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城市建设仍存在着发展方向的问题,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改造也起步较晚,差距较大。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如何使城市建设尽快步入科学发展轨道,成为城市规划学和建筑学以及城市管理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任务。本文从规划学和建筑学的视角出发,以历史研究为基础,以比较研究为方法,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依据,对中西方城市的发展和改造的实践和理论进行纵向梳理与横向比较,并以天津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改造为例,进而对我国当前城市发展的方向和策略,提出可行的考察和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理论研究角度,重新对“城市聚落”和相关的“社会生态”概念进行定义和阐述,并以其为框架,重点阐述城市的本体与功能在时序性中的辨证运动;从历史研究角度,尝试借鉴通史类城市历史研究的体例,以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的视角,对中、外城市从古代、近代至现代的发展脉络进行纵向梳理,将城市聚落的时序性变化还原于史实中,对发展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进行客观评述。从比较研究的角度,重点阐述城市本体和功能在历时、共时和未时等时序中的规定性,以及特殊城市聚落所表现的城市本体和功能的矛盾与冲突;从实践检验的角度,以天津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改造为例,探讨天津历史文化街区的本体与功能在时序性中的辨证运动,总结城市改造的经验和教训。并以中新生态城为例,提出旧城改造的路径和我国城市应有的科学发展方向。从旧城改造的普遍性和高潮迭起的特殊现状中,能够看到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关于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的认知理念上的变化。在对城市本体和功能的理性认知与传承创新中,建立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尽量缩小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尽快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尽早使旧城改造和整个城市建设步入科学、人性的发展轨道,是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所在。
李慧[5](2012)在《郑州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区位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新经济和后工业社会的到来,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知识经济社会中新的财富创造形态,在世界各地迅速崛起,引起了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我国各地也掀起了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热潮。《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把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五大战略定位之一,要求郑州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城市转型,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产业的空间区位问题一直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哪些区位因素和环境条件是产业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关心的问题。本文运用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在研究郑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和空间分布的基础上,探索基于本地的文化氛围、人才知识、制度环境、市场经济等条件下,郑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空间特征和影响因素等,为郑州创意产业集聚区选址提供一些思路。论文首先是理论基础部分,包括绪论,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概念、分类、特征及理论研究综述。在此基础上,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的制度、文化与关系理论,提出理论研究框架,归纳并探讨了影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空间区位因素和区位集聚机制。其次是实证分析部分,介绍了郑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建设情况,分析其空间分布格局和特征,并总结郑州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环境条件。再次,以郑州小樱桃卡通公司为案例,介绍其成长历程,分析影响其发展的空间区位因素及其动力机制。最后是结语,对全文进行回顾总结。本文主要结论:①文化创意产业基于地方的文化和资源优势,呈现本土化和空间集聚化发展特征。文化创意产业的区位是地方环境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共同互动的结果。其成功发展的环境条件,宏观上包括社会文化环境、人才知识资源、政府制度环境、市场经济环境以及相关技术行业的支持等,微观上包括成本因子、交易成本因子和规模经济因子等,而社会关系网络则是联系宏观和微观之间的纽带,这些因素耦合作用共同影响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区位选择。②郑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整体处于起步培养阶段,大多数园区都大力扶植发展动漫产业。在空间分布上,郑州的文化创意产业除软件、动漫等新兴产业外,其余主要分布在京广铁路以东的城市中心区;企业多在基准地价的3-5级区域,产业园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基准地价的5-7级区域,在西北和东北两个高校和商圈集中的区域有较为集中的分布。③在发展实效上,文化创意氛围、人才知识资源、政府政策扶植、区域相关行业的支持、市场经济因素等区位优势都是郑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区域创新环境和地方制度环境在郑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集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④郑州小樱桃卡通公司的发展过程表明,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不仅是企业自身成长的过程,更是行动者与地方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郑州动漫产业集群的形成演化的因素,主要是创新环境、地方制度环境、市场环境以及相关支持行业。政府的介入有利于动漫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以及构建与外界交流的知识管道,从而弥补大学、科研机构等人才智力资源以及城市的吸引力和便利性的不足。
二、专家研讨郑州商城遗址保护与规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专家研讨郑州商城遗址保护与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1)郑州市与洛阳市篮球运动开展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郑州市与洛阳市基本概况 |
1.3.1 郑州市与洛阳市的城市概况 |
1.3.2 郑州市与洛阳市近两年经济发展现状 |
2.文献综述 |
2.1 国内篮球运动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2.2 国外有关城市篮球运动的研究 |
3.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4.郑州市与洛阳市篮球运动的开展现状 |
4.1 郑州市与洛阳市群众篮球运动的开展现状 |
4.1.1 群众篮球运动参与者的基本情况 |
4.1.2 城市群众参与篮球运动锻炼方式以及参与动机 |
4.1.3 群众参与篮球运动的制约因素 |
4.1.4 城市篮球运动场地设施 |
4.1.5 城市群众篮球运动比赛开展现状 |
4.2 郑州市与洛阳市学校篮球运动的开展现状 |
4.2.1 中学体育课篮球教材安排现状 |
4.2.2 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开展现状 |
4.2.3 郑州市与洛阳市中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基本情况 |
4.2.4 中学篮球场地、器材对比分析 |
4.2.5 中学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与分析 |
4.3 郑州市与洛阳市竞技篮球运动的开展现状 |
4.3.1 郑州市与洛阳市篮球竞赛举办情况 |
4.3.2 郑州市与洛阳市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
4.3.3 郑州市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开展现状 |
5.郑州市对洛阳市篮球运动的启示 |
5.1 郑州市对洛阳市群众篮球运动的启示 |
5.1.1 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
5.1.2 篮球运动参与者因素 |
5.1.3 城市群众参与篮球运动氛围 |
5.1.4 体育的政策和法规 |
5.1.5 篮球运动场地设施的因素 |
5.1.6 领导的重视程度 |
5.2 郑州市对洛阳市学校篮球运动的启示 |
5.2.1 学校篮球运动氛围的影响 |
5.2.2 篮球体育场地设施影响 |
5.2.3 学校篮球参与者因素 |
5.2.4 体育教师的因素 |
5.3 郑州市对洛阳市竞技篮球运动的启示 |
5.3.1 社会与群众因素 |
5.3.2 政府因素 |
5.3.3 篮球后备人才的储备 |
6.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7.参考文献 |
8.附录 |
9.致谢 |
(2)低碳导向下的广州地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相关概念内涵解析 |
1.2.2 类似概念比较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温室气体编制和计量研究 |
1.3.2 低碳规划指标体系研究 |
1.3.3 碳排放与城市设计要素相关性研究 |
1.3.4 低碳设计策略研究 |
1.3.5 研究已有成果总结 |
1.3.6 研究不足之处 |
1.4 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低碳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 |
2.1 理论基础 |
2.1.1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经济学理论 |
2.2 实践借鉴 |
2.2.1 国外低碳城市设计案例 |
2.2.2 国内低碳城市设计案例 |
2.2.3 经验借鉴与启示 |
2.3 研究视角 |
2.3.1 研究视角 |
2.3.2 研究尺度 |
2.3.3 研究要素 |
2.4 技术支撑 |
2.4.1 碳排放量计算 |
2.4.2 微气候模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州低碳发展与现状 |
3.1 广州市碳排放情况 |
3.1.1 总体碳排放 |
3.1.2 居住建筑碳排放情况 |
3.1.3 交通碳排放情况 |
3.1.4 工业碳排放情况 |
3.1.5 小结 |
3.2 广州低碳发展工作 |
3.2.1 广东低碳试点工作 |
3.2.2 广州低碳发展工作 |
3.2.3 广州低碳发展的成效与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州地区低碳城市设计研究框架 |
4.1 低碳城市设计策略的研究思路 |
4.1.1 建筑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2 城市设计对建筑碳排放的作用方式 |
4.1.3 交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4 城市设计对交通碳排放的作用方式 |
4.1.5 低碳设计策略的研究思路 |
4.2 低碳城市设计策略的研究要素 |
4.2.1 街区尺度下的空间设计要素 |
4.2.2 土地开发强度对碳排放的影响 |
4.2.3 城市街道对碳排放的影响 |
4.2.4 公共设施对碳排放的影响 |
4.3 城市设计层面的低碳参考指标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土地开发强度的低碳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
5.1 促进建筑减碳的土地开发策略 |
5.1.1 土地开发强度对街区微气候的影响 |
5.1.2 高强度土地开发下的气候限制要素 |
5.1.3 以优化微气候为导向的土地开发策略 |
5.2 促进交通减碳的土地开发策略 |
5.2.1 高强度土地开发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
5.2.2 与交通运力相适应的土地开发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城市街道的低碳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
6.1 促进建筑减碳的街道设计策略 |
6.1.1 街谷高宽比对街区微气候的影响 |
6.1.2 街道形态对街区微气候的限制作用 |
6.1.3 以优化微气候为导向的街道设计策略 |
6.2 促进交通减碳的街道设计策略 |
6.2.1 路网密度和街区尺度的适宜规模 |
6.2.2 小尺度密路网的街道设计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公共设施的低碳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
7.1 促进建筑减碳的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
7.1.1 公共空间布局对微气候的影响分析 |
7.1.2 开放集中公共空间的优化设计原则 |
7.1.3 开放集中公共空间的优化设计策略 |
7.2 促进交通减碳的公共设施设计策略 |
7.2.1 公共设施与大运量交通的耦合性分析 |
7.2.2 提高公共设施可达性的城市设计策略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城市聚落本体与功能的时序性运动 ——以天津历史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城市聚落研究的缘起——城市理论和实践的矛盾 |
1.2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
1.2.1 研究的内容 |
1.2.2 研究的框架 |
1.3 城市发展的时序性 |
1.3.1 本文时序性的涵义 |
1.3.2 本文所述时序的特定规定性 |
1.4 城市聚落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
1.4.1 城市聚落的字义和词义辨析 |
1.4.2 词义的组合辨析 |
1.4.3 城市聚落的性质 |
1.4.4 城市聚落的类型 |
1.4.5 城市聚落诸要素的相关性分析 |
1.5 社会生态的定义及特性阐述 |
1.5.1 社会生态的定义及阐述 |
1.5.2 社会生态的特性及阐述 |
1.6 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中的“城市聚落”理论探讨简介 |
1.6.1 “聚落”概念在国内建筑和城市规划学术研究中的应用 |
1.6.2 国外学者关于城市聚落理论研究的简介 |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8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我国城市的聚落性考察 |
2.1 早期聚落的生成 |
2.1.1 原始聚落和农业聚落的生成 |
2.1.2 原始聚落生成的例证 |
2.1.3 早期奴隶制城市聚落的生成 |
2.1.4 早期奴隶制城市聚落生成的例证 |
2.1.5 我国封建时期早期城市聚落的格局 |
2.1.6 春秋战国时期城市聚落的例证 |
2.2 封建都城政治中心聚落的“礼制”和特性 |
2.2.1 《周礼-考工记》与封建政治中心聚落规划“礼制”的形成 |
2.2.2 封建都城政治中心聚落格局一致性和稳固性的例证 |
2.3 唐、宋间城市居住聚落的大裂变 |
2.3.1 “千年宵禁”的坊里——秦汉到隋唐的封闭居住聚落 |
2.3.2 有名无实的坊里——宋代以后居住聚落的嬗变 |
2.4 “市”对古代城市聚落形成的影响 |
2.4.1 宋代以前的“市” |
2.4.2 宋朝的“市”——《清明上河图》的启示 |
2.4.3 对城市分区的影响 |
2.4.4 水运和贸易对城市聚落兴衰的影响 |
2.5 古代特殊的城市聚落 |
2.5.1 “囚”城——改朝换代的政治统治产物 |
2.5.2 城记——不同朝代所建立的组合城市 |
2.5.3 “蕃坊”——古代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的特殊聚落 |
2.5.4 军市——军事聚落 |
2.5.5 古典园林等游憩聚落 |
2.6 明清以来向现代城市聚落的嬗变 |
2.6.1 向现代城市聚落嬗变的背景 |
2.6.2 向现代城市聚落嬗变的特征 |
2.7 殖民主义侵略下输入的现代城市聚落 |
2.8 建国后城市聚落的发展 |
2.8.1 城市发展的波折时期 |
2.8.2 改革开放后的稳定和高速发展时期 |
2.8.3 商业地产——改变城市面貌的共时性主要聚落 |
2.9 我国城市聚落本体与功能时序性运动考察的若干结论 |
2.9.1 城市聚落的形成与特点 |
2.9.2 封建社会政治生态对政治中心聚落本体与功能的决定性影响 |
2.9.3 封建城市政治中心聚落中本体与功能的时序性辨证运动 |
2.9.4 社会经济生态对城市聚落本体与功能的决定性影响 |
2.9.5 社会文化生态对城市聚落的影响 |
2.9.6 特殊城市聚落的本体与功能 |
2.10 小结 |
第三章 世界城市的聚落性考察 |
3.1 早期城市聚落的契合与差异 |
3.1.1 金字塔与石头城 |
3.1.2 玛雅的金字塔与石头城 |
3.1.3 古埃及和玛雅城市聚落的契合与差异 |
3.2 光荣与伟大——奴隶制时期雅典和罗马的比较 |
3.2.1 雅典和卫城 |
3.2.2 罗马和角斗场 |
3.3 欧洲中世纪至近、现代城市中心聚落的多样性变迁 |
3.4 现代城市——工业革命对世界城市聚落的革命性影响 |
3.4.1 工业革命对欧洲城市聚落规模和结构的深刻影响 |
3.4.2 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与城市聚落的根本转变 |
3.4.3 现代建筑对传统建筑和城市聚落影响的例证 |
3.5 世界城市聚落本体与功能的时序性运动考察的若干结论 |
3.5.1 欧洲城市聚落历时性发展中的多样性 |
3.5.2 世界现代城市聚落共时性发展中的一致性 |
3.5.3 城市聚落在共时与历时时序中的融合与冲突 |
3.5.4 时序性和城市本体与功能的关系 |
3.6 小结 |
第四章 天津历史城市聚落的时序性考察 |
4.1 天津城市概况的解析 |
4.1.1 一条河的独生子 |
4.1.2 双城记 |
4.1.3 三岔河口 |
4.1.4 四方城的老城厢 |
4.1.5 五大道与五马路 |
4.1.6 九国租界——八比一的城市聚落大扩张 |
4.1.7 百年记事 |
4.2 天津城市聚落化的历时性考察(18601949 年) |
4.2.1 租界的形成 |
4.2.2 城市的聚落化 |
4.3.3 聚落化时期的城市聚落例证 |
4.2.4 上海、武汉租界聚落与天津租界聚落的比较 |
4.2.5 城市的聚落化对城市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
4.2.6 城市的聚落化时期对城市风貌的影响 |
4.2.7 恶化的社会生态对城市聚落的影响 |
4.3 天津城市聚落的共时性考察(1949 年——至今) |
4.3.1 我国城市建设波折时期的天津城市聚落的演化 |
4.3.2 我国城市建设稳定高速发展时期天津城市聚落的演化 |
4.4 小结 |
第五章 天津新聚落化时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复兴 |
5.1 天津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况 |
5.1.1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方针和法规的确立 |
5.1.2 天津外国租界遗留历史文化街区的分布和聚落性简况 |
5.1.3 天津租界遗留历史文化街区的聚落性分析 |
5.2 老城厢历史风貌保护区更新改造的检讨 |
5.2.1 老城厢的历史和文化概述 |
5.2.2 老城厢改造的规划、拆迁和建设过程 |
5.2.3 老城厢改造更新对历史风貌的毁坏 |
5.2.4 关于老城厢改造的商榷 |
5.2.5 老城厢、估衣街等传统文化保护街区改造的反思 |
5.3 历史文化街区的聚落意象分析 |
5.3.1 连接与断裂以解放桥和金刚桥为例 |
5.3.2 新生与遗存——以三个火车站为例 |
5.4 关于天津城市聚落文化的反思 |
5.4.1 城市文化的百年迷失 |
5.4.2 关于天津城市聚落文化的反思 |
5.5 天津城市的新聚落化——海河综合开发 |
5.5.1 海河综合开发总体规划——城市新聚落的未时性形态 |
5.5.2 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在新聚落中的区位 |
5.5.3 海河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的建设和展望 |
5.6 中新生态城慢行交通的聚落性及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启示 |
5.6.1 中新生态城的确立和建设 |
5.6.2 中新生态城的交通慢行生态系统 |
5.6.3 慢行生态交通对历史街区改造的启示 |
5.7 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附录 |
(5)郑州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区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知识经济时代的产业发展 |
1.1.2 城市经济转型 |
1.1.3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热潮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2.3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1.3.3 研究方法 |
2 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概念及理论述评 |
2.1 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 |
2.1.1 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 |
2.1.2 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 |
2.2 创意产业的特征 |
2.2.1 从生产和功能角度看,具有创新性和高增值性的特点 |
2.2.2 从产业和市场竞争力角度看,具有渗透力强和辐射力强的特点 |
2.2.3 从投融资角度看,具有高风险性的特点 |
2.2.4 从微观角度讲,以中小企业为主,产业组织呈现集群化、网络化 |
2.3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 |
2.3.1 国外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述评 |
2.3.2 国内创意产业区研究的理论述评 |
3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区位分析 |
3.1 理论框架建构 |
3.2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宏观区位因素 |
3.2.1 社会文化环境 |
3.2.2 人才知识资源 |
3.2.3 政府制度环境 |
3.2.4 市场经济环境 |
3.2.5 相关技术行业的支持 |
3.3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微观区位因素 |
3.3.1 生产成本因子 |
3.3.2 交易成本因子 |
3.3.3 规模经济因子 |
3.4 联系宏观和微观的纽带——社会关系网络 |
4 郑州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区位特征 |
4.1 郑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态势 |
4.1.1 发展起源 |
4.1.2 发展现状 |
4.1.3 郑州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设发展情况 |
4.2 郑州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特征 |
4.2.1 郑州文化创意企业的行业构成 |
4.2.2 各区县分布特征 |
4.2.3 经济空间区位 |
4.2.4 社会空间区位 |
4.3 郑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环境 |
4.3.1 文化创意氛围 |
4.3.2 人才知识资源 |
4.3.3 政府政策扶植 |
4.3.4 相关行业支持 |
4.3.5 市场经济因素 |
5 郑州典型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的区位因素分析——以郑州小樱桃卡通公司为例 |
5.1 郑州小樱桃集团的发展历程 |
5.2 影响企业发展的空间区位因素 |
5.2.1 空间集聚 |
5.2.2 地方制度环境 |
5.2.3 市场环境 |
5.2.4 相关技术环境 |
5.3 动力机制分析 |
5.3.1 区域创新环境 |
5.3.2 政府制度环境 |
6 结语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专家研讨郑州商城遗址保护与规划(论文参考文献)
- [1]郑州市与洛阳市篮球运动开展现状研究[D]. 李超. 苏州大学, 2018(01)
- [2]低碳导向下的广州地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D]. 邬尚霖.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5)
- [3]大遗址保护提出的历史叙事[J]. 赵夏.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3(03)
- [4]城市聚落本体与功能的时序性运动 ——以天津历史街区为例[D]. 吕霞. 天津大学, 2013(12)
- [5]郑州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区位研究[D]. 李慧. 河南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