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草汤治疗女童性早熟23例

三草汤治疗女童性早熟23例

一、三草汤治疗女童性早熟23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楚义[1](2016)在《中医药治疗儿童性早熟的研究情况》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性早熟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从性早熟的概念及认识、病因入手,发现西医的治疗主要是利用外源性激素来抑制患儿本身激素的分泌,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疗效并不稳定,而且副作用大。而中医采用以滋阴降火、疏肝泻火为治疗原则,对儿童性早熟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程敏,叶小弟,缪云萍,陈爱瑛,郑高利[2](2013)在《大补阴丸治疗雌性大鼠真性性早熟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大补阴丸对雌性大鼠真性性早熟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26日龄SD雌性大鼠于每日14:00和16:00皮下注射N-甲基-DL-天冬氨酸(N-methyl-DL-aspartic acid,NMA)40 mg.kg-1建立性早熟模型,同时给予大补阴丸进行干预,通过肉眼观察大鼠阴门开启时间;阴道涂片法观察第1个发情间期出现的时间;取卵巢、子宫称重计算脏器系数;制作常规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子宫、卵巢的组织形态并计算子宫壁厚度和卵巢黄体个数;检测血清中的E2水平等对大补阴丸对NMA性早熟大鼠的治疗作用进行判定,并通过半定量RT-PCR法检测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G蛋白偶联受体54(GPR54)和Kiss-1 mRNA的表达,探讨大补阴丸的可能作用机制。结果:大补阴丸1.62,3.24 g.kg-1剂量能明显减轻性早熟大鼠的子宫系数(P<0.05),减少动物阴道开口数(P<0.01),对子宫壁厚度和黄体生成数均有一定的降低作用(P<0.05),且能明显下调下丘脑GnRH,GPR54,Kiss-1 mRNA的表达水平(P<0.05),而对血清E2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大补阴丸可能通过下调下丘脑Kiss-1/GPR54 mRNA的表达,抑制下丘脑GnRH的合成和释放,从而抑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启动,达到治疗真性性早熟的目的。

戚秀中,白玲玲[3](2012)在《女童中枢性性早熟的中医治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中医理论阐述女童中枢性性早熟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总结出本病病机以肾的阴阳失衡为本,以肝火偏旺、痰湿凝聚为标;临床治疗以滋阴降火、疏肝泻火、化痰散结为主要方法。

杨磊[4](2011)在《相火理论的本义溯源及理论探讨》文中指出中医有关火热致病的研究内容丰富,尤其是金元时期的医家十分重视火热病的研究和治疗。《黄帝内经素问》中也有六气皆从火化之义。这其中相火的理论是最有特点的,它来源于五运六气学说,逐渐演化成用来阐释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理论,并用来指导临床实践。然而在理论发展的过程中各家的观点出现了许多分歧,概念含义模糊不清,使用的标准也不够明确。因此,很有必要将相火的理论进行细致的梳理,从而把相火理论的发展脉络呈现出来。“相火”一词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中“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是用来阐述运气学说的。在宋金元时期,刘完素首先把相火运用于人体,言“心为君火,肾为相火”。在此基础上,朱丹溪继承并极大发挥了相火理论,认为肝肾内寄相火,正常相火可以助生化之功,而相火妄动则为元气之贼。他的理论被后世广泛认可,进而也开创了对相火病理状态即相火妄动所致疾病的研究。凡后世用论治相火大多引用丹溪的理论来辨证治疗。文献综述部分对近20年有关相火理论的文献做了归纳总结。按内容把所有的文献分成了理论研究文献和临床应用文献,并且做出了2篇文献综述分别对二者进行总结。综述一为相火理论文献的研究进展,按时间顺序,把历代医家与现代学者对相火的阐述进行了梳理总结。综述二为相火理论现代应用的研究进展,把近20年对相火理论应用于现代临床研究的进展做了总结,以期对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有益的参考。论文正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本义溯源。以《黄帝内经素问》和《灵枢经》中的理论作为依据,对历代医家相火理论的阐述进行评议。为了把相火理论的涵义全面、清楚的展现在读者面前,这一部分内容分别从相火与君火、龙雷火、阴火、民火的联系与区别,相火的性质特点、相火的部位、相火致病的证治以及三焦心包络的考证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得出《黄帝内经素问》中“相火以位”的个人理解。第二部分是理论探讨。这一部分把与相火理论相关的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以期找到相火理论的本质内容。内容分为足少阳胆经与相火属性的辨析;相火与肾、命门的关系、相火与阳气的关系、君火与神明的关系、从古代君相关系来看君火与相火的关系、相火阳气说与龙雷相火说的关系等六个部分。最后得出笔者归纳的相火理论的内容:相火的本质是人体阳气,寄位于少阳三焦、心包之处。其气根源于肾、命门,而通行全身,对人体起着温煦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促进脏腑气化,保持人体生机的功能。相火与君火在实质上是同一的,均是阳气,而君火是阳气之精华,是神明。二者共同对人体的机能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三部分是结语和讨论。本文从近20年研究相火理论的文献入手,对历代医家有关相火理论的阐述进行总结,并归纳了相火理论现代临床应用的进展。而后从古代文献入手,对相火理论内容中的各个部分做逐一分析,得出“相火以位”的含义。最后对相关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得出了笔者对相火理论的理解。

叶进[5](2011)在《抗早颗粒对雌性性早熟大鼠Kiss-1/GPR54mRNA表达的影响及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文以达那唑诱导的雌性性早熟大鼠为模型,通过观察调控青春期发育的关键分子下丘脑Kiss-1基因衍生肽kisspeptin及其受体GPR54 (G-protein couped receptor 54)在青春期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规律,探讨kisspeptin/GPR54在青春启动时的作用;观察中药抗早颗粒对kisspeptin/GPR54表达的影响以及kisspeptin/GPR54在抗早颗粒治疗性早熟中的作用,进一步认识抗早颗粒的作用机制;抗早颗粒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临床疗效观察,研究抗早颗粒对性早熟女童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的影响,以及抗早颗粒改善性早熟女童的中医证候优势,探讨抗早颗粒的作用机制;评价抗早颗粒治疗本病的临床经济学意义。方法:(1)出生后3天的SD雌性大鼠,随母鼠共同饲养,随机分为正常对照A组(青春前期)、正常对照B组(青春早期)、实验A组(青春早期)、实验B组(青春中期)。实验组大鼠在出生后5日龄给予皮下注射300ug达那唑。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观察青春期启动前(出生后23日龄)、青春期启动(阴门开启为标志)、青春期启动后(建立2个规则的性周期)大鼠下丘脑Kiss-l/GPR54mRNA的表达规律。(2)出生后3天的SD雌性大鼠,随母鼠共同饲养,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曲普瑞林组、中药组(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每组6只。模型组、曲普瑞林组和中药组大鼠在出生后5日龄给予皮下注射300ug达那唑。曲普瑞林组大鼠15日开始用曲普瑞林100ug/kg,皮下注射,1次/日,同时中药组灌胃中药,1次/日,大剂量60m1/kg,中剂量30ml/kg,小剂量15ml/kg。同时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1ml/只灌胃。模型组大鼠建立第一个发情期后于动情前期将该动物处死,其余各组按1:1比例同时处死。计算卵巢指数和子宫指数,观察卵巢组织切片黄体的出现情况,ELISA法测定血清E2、LH、IGF-1水平,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大鼠下丘脑GnRH/GnRH-RmRNA、Kiss-1/GPR54mRNA的表达变化,探讨抗早颗粒对Kiss-1/GPR54mRNA表达的影响及抗早颗粒治疗性早熟的作用机制。(3)临床观察将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随机分2组,中药组62例,西药组31例。中药组口服抗早颗粒每日1剂,温水冲100ml,分2次口服,连服6个月;西药组肌肉注射盐酸曲普瑞林(达菲林),按60-100ug/kg,28天1次,连续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疗效,研究抗早颗粒改善性早熟女童的中医证候的优势,分析抗早颗粒对性早熟女童LH、FSH、E2、IGF-1的影响,以及性早熟女童体重指数(BMI)与E2、IGF-1的相关性,探讨抗早颗粒的作用机制;评价抗早颗粒治疗本病的临床经济学意义。结果:(1)实验组5日龄雌性大鼠皮下注射达那唑后,阴门开启和建立两个规则的性周期时间明显提前,卵巢和子宫的脏器指数较正常对照A组大鼠明显增加;青春期启动时下丘脑GnRHmRNA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A组显着升高。正常对照A组(正常青春前期)、模型A组(青春期早期)、模型B组(青春期中期)的Kiss-1mRNA和GPR54mRNA的表达逐渐增高,提示Kiss-1/GPR54mRNA的表达与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密切相关。同时观察到青春期启动时正常大鼠下丘脑Kiss-1/GPR54mRNA表达增加,与GnRH的增加趋于同步。(2)观察到抗早颗粒可以降低性早熟模型大鼠血清E2、LH、IGF-1水平,治疗前后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荧光定量PCR技术观察到中药高、中、低剂量组、曲普瑞林组大鼠下丘脑GnRH、Kiss-1及GPR54 mRNA含量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表明抗早颗粒可下调性早熟模型大鼠下丘脑Kiss-1、GPR54及GnRHmRNA的表达。(3)临床观察中药组有效率达83.87%,西药组有效率87.09%,两组疗效无显着性差异(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疗效相当;两组治疗后显着降低患儿血清FSH, LH及E2水平,子宫卵巢明显回缩,第二性征消退。中药组可显着改善性早熟女童形体偏胖、面赤口渴、肢体困倦、大便干结等中医证候,与西药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4)临床经济学评价,成本-效价比中药组显着优于西药组。结论:(1)性早熟大鼠青春期启动时kisspeptin/GPR54的表达异常,下丘脑Kiss-1/GPR54 mRNA的表达水平增高,可能参与并促进大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A)的提前启动,导致大鼠性早熟的发生。(2)抗早颗粒可通过下调下丘脑Kiss-1/GPR54mRNA的表达,抑制GnRH的释放,延缓性早熟大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启动。(3)抗早颗粒临床与曲普瑞林疗效相当,可能对性早熟患儿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有抑制作用。成本-效价比中药组显着优于西药组,显示抗早颗粒中药有进一步研究开发推广的价值。

王琰华[6](2010)在《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中医证型及发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回顾性研究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分析诱发该病的危险因素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以2006年4月至2010年4月期间因性早熟到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门诊就诊并确诊为ICPP的女童92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主证、.伴随症、舌脉象等,根据中医辩证规律分为阴虚火旺型、肝郁化火型、脾虚痰结型和其他型四组,比较各证型在本地区ICPP女童中的分布情况。同时将来我院门诊进行健康查体的45例健康女童作为正常对照组,以问卷调查的形式研究性早熟发病相关因素中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各危险因素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ICPP中医证型可分为阴虚火旺型、肝郁化火型、脾虚痰结型,没有其他型病例,各组所占比例为肝郁化火型>脾虚痰结型>阴虚火旺型。(2)服用营养滋补品、食用含激素食物、使用成人洗漱护肤品、母亲孕期保胎,母亲初潮年龄和喜爱电视、书籍类型6类因素在患儿中的暴露比例(P<0.01或P<0.05)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他4类因素在患儿中的暴露比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服用营养滋补品,成人洗漱护肤品,食用含激素食物3类因素与ICPP的致病密切相关(P<0.01或P<0.05),其他研究因素未进入回归方程。(4)对各中医证型中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母亲初潮年龄及孕期保胎情况与阴虚火旺型性早熟患儿的致病密切相关(P<0.01或P<0.05);喜爱情感类媒体与肝郁化火型性早熟有关(P<0.05);其他三类危险因素与各型性早熟患儿的致病均有关,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本次在哈尔滨及周边地区统计的ICPP女童中以肝郁化火型最多,而南方城市以阴虚火旺型最多,这可能与气候环境、体质因素以及生活方式与南方城市不同有关。调查的10类危险因素中6类与性早熟的发病相关,其中经常服用营养滋补品、使用含激素食品和使用成人洗漱护肤品与性早熟的致病关系密切,并且对各型ICPP女童疾病的发生均有一定作用,家长应更加予以重视,做好全面的预防工作。

何雯,马永红,张颖,鲁萍,张瑛[7](2009)在《中医药治疗女童特发性性早熟进展》文中提出从中医角度阐述女童特发性性早熟的病因病机及其辨证论治,总结归纳出阴虚火旺型、肝郁化火型、痰湿凝结型为本病的常见证型,滋阴降火法、疏肝泻火法、健脾化痰法为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郝海燕,叶进[8](2008)在《中医药治疗儿童性早熟研究概况》文中研究表明从中医角度阐述儿童性早熟的病机及其辨证论治,总结归纳出阴虚火旺、肝郁化火、痰热互结为本病的临床常见证型,滋阴降火、清肝泻火、化痰泻热为本病主要治疗方法,同时也指出现阶段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尹东奇,韩新民,汪受传,王静[9](2008)在《基于德尔菲法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流行性腮腺炎诊疗指南》第二轮专家问卷调查方法和结果分析》文中提出采用德尔菲(Delphi)法,在第一轮专家问卷的基础上,编制《中医、中西医结合流行性腮腺炎诊疗指南》第二轮专家问卷,向全国30位专家发送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4份,从诊断、证型、治法、处方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旨在建立科学、客观、系统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流行性腮腺炎诊疗指南。

王媛媛[10](2008)在《滋阴降火清胃法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性早熟系一种生长发育异常疾病,表现为青春期提前启动,第二性征提前出现。其中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患儿最为多见,占性早熟患儿的92%,目前研究表明,该病对患儿生理、心理、生活及学习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可影响其骨龄的发育及最终身高。近年来性早熟发病率逐年上升,性早熟已成为儿童内分泌科常见病之一,且患病女孩80%~90%为ICPP,因此女童ICPP的研究成为性早熟研究中的焦点。目前,ICPP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现认为主要是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A)功能提前激活所致。西医药对于ICPP女童的治疗,临床应用最多的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拟似物(GnRHa)。GnRHa价格昂贵,投放临床应用时间较短,其药物安全性尚待进一步考证,且近年有报道其可同时抑制生长激素(GH)分泌,影响身高。中医认为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及性腺的成熟,主要靠肾气的充盛及天癸的期至。若各种原因致肾阴阳失衡,天癸早至,则可引起儿童性成熟的提前而发病。目前认为性早熟的病因病机主要有:肾阴不足;肝郁化火;脾虚痰凝;湿浊下注等。但临床ICPP女童以肾阴不足、阴虚火旺者居多,且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ICPP患儿除有阴虚火旺的症候表现外,多伴有多食易饥、面部痤疮等胃热炽盛、虚火上炎的表现。在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的实践中,我们发现中药不仅可使患儿第二性征消退,亦可降低血清性激素水平,且对患儿治疗期间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故本研究根据小儿具有“阴常不足,阳常有余”,“肝常有余,肾常虚”的病理特点,提出以滋阴降火清胃为治则,自拟早熟一方治疗ICPP,选取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和生长激素(GH)水平为主要的研究指标,及盆腔B超、骨龄、体重、身高、临床症状等多方面进行临床疗效的观察,以期进一步了解中药对HPGA、促生长激素轴的功能活动、血清激素水平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目的: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儿青春期性征、体重、身高、骨龄等的变化,进一步对早熟一方治疗ICPP临床疗效进行科学的论证;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儿血清FSH、LH、E2水平的变化,了解早熟一方对患儿激素水平的影响;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儿血清中GH变化,了解早熟一方对患儿生长激素水平的影响;并试图探讨促生长激素轴及促性腺轴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ICP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探讨早熟一方的作用机制。本研究从患儿血清中GH的变化以及与FSH、LH、E2的变化间的相互关系,试图了解促生长激素轴和促性腺轴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从这些全新的角度探讨ICPP的发病机制及早熟一方治疗ICPP的作用机理,证实滋阴降火清胃法治疗本病的优势所在和特点及其药物安全性,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途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共50例女童,均为2006年1月—2008年3月在广州市中医医院儿科门诊就诊并确诊为ICPP的女童,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予早熟一方口服,每日2次;对照组予知柏地黄丸,每次6丸,每日2次。两组用药时间均为6个月,治疗期间均无合并其他疗法。治疗前后对临床症状、体征、FSH、LH、E2、GH、盆腔B超、骨龄、体重、身高、肝肾功能等进行比较。全部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方差齐的采用两组独立样本的t检验,方差不齐的采用秩和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分析均由SPSS11.3软件包完成。结果:1.两组疗效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88%,对照组56%,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2.两组临床症状缓解的起效时间:两组头晕、五心烦热、多食善饥、面部痤疮的缓解起效时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潮热、盗汗的缓解起效时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3.两组治疗前后乳房直径:两组治疗前后乳房大小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两组治疗前乳房大小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4.子宫、卵巢体积:治疗组治疗前后子宫体积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且两组治疗前子宫体积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5.血清FSH水平: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FSH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且两组治疗前血清FSH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6.血清LH水平: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LH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而两组治疗前后血清LH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7.血清E2水平:两组治疗前后血清E2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两组治疗前血清E2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8.GH水平: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生长激素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生长激素比较亦无显着性差异(P>0.05)。9.BA/CA(骨龄/实际年龄):治疗组治疗前后BA/CA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BA/CA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10.两组治疗前后身高、体重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11.药物的不良反应: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8%,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6%,两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早熟一方对头晕、五心烦热、多食善饥、面部痤疮等肾阴亏虚、胃火旺盛等症状的疗效优于知柏地黄丸。2.早熟一方可缩小患儿肿大的乳房及增大的子宫和卵巢体积,且效果优于知柏地黄丸。3.早熟一方不仅可降低ICPP患儿体内E2水平,还可降低其血清FSH、LH水平,说明其可能具有抑制ICPP患儿HPGA轴的功能。4.早熟一方在降低ICPP患儿体内性激素水平的同时GH水平没有降低。且患儿骨龄增长速度低于知柏地黄丸组。间接证明其对于生长激素轴没有明显的抑制,且患儿骨龄超前得以一定程度缓解,生长潜力增高。5.早熟一方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应用本方治疗女童ICPP是安全可行的。

二、三草汤治疗女童性早熟23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草汤治疗女童性早熟23例(论文提纲范文)

(2)大补阴丸治疗雌性大鼠真性性早熟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1.1 动物
    1.2 药品与试剂
    1.3 仪器
2 方法
    2.1 大补阴丸对性早熟大鼠阴门开启及第1个发情间期的影响
    2.2 大补阴丸对性早熟大鼠生殖脏器、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
    2.3 下丘脑GnRH, Kiss-1和GPR54mRNA表达水平测定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大补阴丸对性早熟大鼠VO和D1时间的影响
    3.2 大补阴丸对性早熟大鼠子宫和卵巢系数的影响
    3.3 大补阴丸对性早熟大鼠子宫壁厚度、卵巢黄体数和激素水平的影响
    3.4 大补阴丸对性早熟大鼠下丘脑GnRH, Kiss-1和GPR54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4 讨论

(3)女童中枢性性早熟的中医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1.1 肾阴未充相火偏亢
    1.2 肝失疏泄郁而化火
    1.3 脾虚痰结湿浊下注
2 治则治法
    2.1 滋阴降火
    2.2 疏肝泻火
    2.3 化痰散结
3 讨论

(4)相火理论的本义溯源及理论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相火理论文献的研究进展
    1 《内经》中有关相火的论述
    2 宋金元时期对相火理论的阐述
    3 明清时期对相火理论的发展
    4 当代学者对相火的认识
    参考文献
相火理论现代应用的研究进展
    1 内科
    2 妇科
    3 儿科
    4 男科
    5.皮肤科座疮
    6 五官科
    7 其他疾病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相火理论的本义溯源
    1.1 相火的涵义
        1.1.1 相火与君火
        1.1.1.1 "君火以明(名),相火以位"
        1.1.1.2 君相二火的位置
        1.1.1.3 君相二火的主令
        1.1.1.4 君相二火的功用
        1.1.1.5 君相二火的异同
        1.1.1.6 天有二火,地无二火论
        1.1.2 相火与龙雷火
        1.1.2.1 龙火
        1.1.2.2 雷火
        1.1.2.3 龙雷火与相火
        1.1.3 相火与阴火
        1.1.4 相火与五脏(性)厥阳之火
        1.1.5 相火与民火
    1.2 相火的部位
        1.2.1 相火位于命门、肝肾
        1.2.2 相火位于三焦、心包络
    1.3 相火的性质特点
        1.3.1 相火有形无形论
        1.3.2 相火的正邪之争
    1.4 相火的功用
    1.5 相火致病的证治
    1.6 心包络、三焦考证
第二部分 相火理论探讨
    2.1 足少阳胆经与相火属性的辨析
    2.2 相火与肾、命门的关系
    2.3 相火与阳气的关系
    2.4 君火与神明的关系
    2.5 从古代君相关系来看君火与相火的关系
    2.6 相火阳气说与龙雷相火说的关系
第三部分 结语与讨论
    1 相火理论现代临床应用的研究
    2 理论溯源与本义探讨
    3 理论探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教育经历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5)抗早颗粒对雌性性早熟大鼠Kiss-1/GPR54mRNA表达的影响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理论研究
    1.性早熟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特发性性早熟的治疗进展
    3.中医学研究
    4.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动物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动物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手术器械
    2. 雌性性早熟大鼠下丘脑Kiss-1/GPR54在青春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规律
        2.1 实验方法
        2.2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2.3 实验结果
    3. 抗早颗粒对雌性性早熟大鼠下丘脑Kiss-1/GPR54表达的影响
        3.1 方法
        3.2 数据统计分析
        3.3 实验结果
    4 结论
第三章 抗早颗粒治疗儿童性早熟的临床研究
    1.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1 诊断标准及病情分级标准
        1.2 病例选择标准
        1.3 临床用药方案
        1.4 观察项目与要求
        1.5 临床试验步骤及要求
        1.6 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1.7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2. 临床研究结果
        2.1 一般资料分析
        2.2 研究结果分析
        2.3 安全性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分析
    3. 结论
第四章 讨论
    1. 性早熟"实在痰火,虚在肾阴"
        1.1 病变脏腑主要在肾,涉及于脾
        1.2 嗜食廿肥,痰热内蕴
        1.3 肾阴不足,虚火内灼
        1.4 "痰""火"互结是性早熟的重要病机
    2. 性早熟模型的建立
    3. 雌性性早熟大鼠下丘脑Kiss-1/GPR54在青春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规律
    4. 化痰泻火法是性早熟的有效治疗方法
    5. 抗早颗粒方义解析
        5.1 药物功效
        5.2 方义
    6. 抗早颗粒对性早熟模型大鼠作用机制的探索
        6.1 抗早颗粒对性早熟模型大鼠LH、E_2激素水平的影响
        6.2 抗早颗粒对性早熟模型大鼠IGF-1的影响
        6.3 抗早颗粒对性早熟模型大鼠Kiss-1/GPR54的表达
    7. 抗早颗粒的临床经济学意义
    8. 小结
    9. 本课题的创新点
    10.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中医证型及发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研究
    1. 祖国医学对ICPP的认识
        1.1 中医病名的认识
        1.2 中医病因的认识
        1.3 中医病机的认识
        1.4 中医证型的认识
        1.5 中医治疗的研究
    2. 现代医学对ICPP的认识
        2.1 流行病学
        2.2 定义
        2.3 分类
        2.4 CPP的病因病机
        2.5 诊断依据
        2.6 鉴别诊断
        2.7 治疗进展
    3. ICPP相关诱发因素的研究进展
        3.1 女性青春期启动的趋势
        3.2 遗传因素
        3.3 饮食行为习惯
        3.4 环境污染物
        3.5 社会心理因素
        3.6 内分泌调控机制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病例选择
        2.1 ICPP组纳入标准
        2.2 正常对照组选择
    3. 研究方法及内容
        3.1 基本资料登记
        3.2 中医证型分布
        3.3 危险因素调查
    4. 统计方法
    5. 结果
        5.1 中医证型分布
        5.2 相关因素分析
        5.3 Logistic 回归分析
        5.4 中医证型与发病危险因素间的关系
讨论
    1. 对ICPP证型分布规律的认识
    2. 对ICPP女童发病危险因素的认识
    3. 对发病危险因素在各证型中致病作用的认识
    4. 问题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7)中医药治疗女童特发性性早熟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机制
    1.1 阴虚火旺
    1.2 肝郁化火
    1.3 痰湿凝结
    1.4 三者为病
2 治法方药
    2.1 滋阴降火法
    2.2 疏肝泻火法
    2.3 健脾化痰法配合以上两法
3 结语

(10)滋阴降火清胃法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研究及治疗进展
        1.现代医学的认识
        2.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及研究现状
        3.中药治疗性早熟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4.中药治疗性早熟作用机制的临床研究
        5.中药对患儿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6.结语
    第二节 相关药理研究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2.观察项目
    3.研究方法
    4.疗效观察
    5.讨论分析
结语
今后的研究思路及设想
参考文献
附临床观察表
符号说明
致谢

四、三草汤治疗女童性早熟23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药治疗儿童性早熟的研究情况[J]. 张楚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79)
  • [2]大补阴丸治疗雌性大鼠真性性早熟的实验研究[J]. 程敏,叶小弟,缪云萍,陈爱瑛,郑高利. 中国中药杂志, 2013(03)
  • [3]女童中枢性性早熟的中医治疗[J]. 戚秀中,白玲玲.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07)
  • [4]相火理论的本义溯源及理论探讨[D]. 杨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9)
  • [5]抗早颗粒对雌性性早熟大鼠Kiss-1/GPR54mRNA表达的影响及临床研究[D]. 叶进.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2)
  • [6]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中医证型及发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D]. 王琰华.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0(02)
  • [7]中医药治疗女童特发性性早熟进展[J]. 何雯,马永红,张颖,鲁萍,张瑛.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9(11)
  • [8]中医药治疗儿童性早熟研究概况[J]. 郝海燕,叶进. 中医儿科杂志, 2008(04)
  • [9]基于德尔菲法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流行性腮腺炎诊疗指南》第二轮专家问卷调查方法和结果分析[J]. 尹东奇,韩新民,汪受传,王静. 中医儿科杂志, 2008(04)
  • [10]滋阴降火清胃法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D]. 王媛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8(09)

标签:;  ;  ;  ;  ;  

三草汤治疗女童性早熟23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