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保障 钱从何来(论文文献综述)
宋亚平[1](2019)在《忆咸安“五保合一”的创建过程》文中指出湖北省以"五保合一"为主要内涵的社会保障新体系的艰难创建,是由咸安区率先从1999年底开始的。这项开创性的改革探索不仅为"咸安政改"整体工程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十分坚实的基础,而且对湖北省其他县市区干部群众的改革预期和生活愿景产生了巨大影响,并引发全国各地对"五保合一"新型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深切关注。
曹俊杰[2](2018)在《资本下乡的双重效应及对负面影响的矫正路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本下乡经营现代农业有利于解决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谁来种地、怎么种地、人去哪里、钱从何来、如何提高农业技术等一系列难题,可以促进农业企业化、社会化和产业化经营。同时,我国资本下乡也会导致出现危害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对失地农民产生挤出效应等一些负面效应,需要通过规范工商资本下乡行为、建立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工商资本参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投资现代新型农业等基本路径,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王呈芳[3](2018)在《山西省忻州市居家养老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据显示,到2015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2.22亿,失能、失独、高龄、空巢、贫困的老龄人口超过4000万。中国庞大的老龄人口、失能老人和15%以上的老年抚养比,迫使政府把养老问题作为政治议题来考量。依据我国国情和养老模式的实践经验,“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城市推行居家养老势在必行。我们现在对于城市居家养老研究主要集中在居家养老服务内容、服务供给主体、养老资金投入这几方面。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非正式访谈和文献研究法,对山西省忻州市居家养老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山西省忻州市作为一种特殊类型城市——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资源开展和资源加工,面对现在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升级和生态环境严峻的考验,新的发展背景下山西省忻州市城市居家养老发展状况如何?问卷调查通过选取经济和居家养老发展程度不同的几个社区作为样本,针对老人们的自身需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发展状况、养老护理员和社区管理人员几方面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主要分析了忻州市城市老人们希望选择的养老方式、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最希望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和社区养老护理员需求等问题。对社会环境、政策制度、经费来源、人才队伍和历史原因等因素进行探究,从山西省忻州市当地实际问题出发,探索在资源困境下的城市如何更好的发展居家养老,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具体有政府政策扶持和经济补贴、社会孝道氛围构建、专业化人才队伍构建等,从而更好的助力养老事业发展,为同类型城市发展居家养老提供一些借鉴。
鲁伟,郑红,张平[4](2017)在《发行时间货币对构筑长期照护体系的作用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从顶层设计方面研究构筑长期照护体系尤为关键。从构筑长期照护体系主要障碍入手,借鉴国际经验,探索性提出发行时间货币作为互助养老代际交换的媒介,有助于化解钱从何来、谁来服务的问题,有助于尽快建立覆盖全民的长期照护体系。在此基础上,从交易媒介、价值尺度、支付手段、贮藏手段等方面论证时间货币具有货币的所有职能,有望成为人们信任的除了金钱货币之外的另类货币。进而创新性提出发行有国家信用担保的时间货币,以时间货币为媒介构建非正式照护支持系统,激励人们自发照顾身边老人,以化解高龄老人无人照料的社会风险。研究表明,以时间货币为媒介构筑长期照护体系将为创建一个健康的老龄化社会探索一条崭新的道路。
杨琦萍,彭玉玮,刘慧勇[5](2016)在《投融资创新系列之九 新型《社会保障法》释疑》文中认为制定施行新型《社会保障法》的关键,是要取得社会共识知难行易。制定施行新型《社会保障法》的最大难点,不在贯彻实施,而在能否取得共识。有了共识,通过立法,实施起来,非常简单。按照本刊9、10两期"制定社会保障法助推供给侧改革"与"略论《社会保障法》的框架结构"两文阐述的社会保障指导思想和原则,制定新型《社会保障法》,
郑功成[6](2016)在《中国社会保障:“十二五”回顾与“十三五”展望》文中提出我国社保改革在"十二五"取得了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法制建设明显加强、惠及民生快速提升等重要成就,已经成为全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与制度保障。但也存在着社会保障理念迷雾、缺乏科学的顶层设计、公平性不足与效率不高并存、责任不清与责任失衡等问题,还面临着公信力不足、地区发展不平衡、人口老龄化、福利刚性增长与政府财力增长减缓的矛盾。"十三五"特别需要立足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角与国计民生的长远发展,实现对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理性建构。
李萌[7](2015)在《支持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社会的老龄化不仅是一项人口学的统计指标变化,更是牵涉经济社会多个方面的总体变革。这种变革的影响不能简单地用好或者坏来评判,而是需要我们通过社会经济政策的改变,来适应的一种未来社会常态。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老龄化带来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老龄化带来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我国许多学者的研究更倾向于认为老龄化会使我国丧失经济发展中劳动力的优势,人口红利消失。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随着平均寿命的增长和健康水平的提高,超过60岁的老年人甚至是超过65岁的老年人,在劳动力市场仍然可以成为有效的劳动力供给方。二是老龄化带来社会消费结构的变化。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无需赘言,消费结构的变化对经济部门结构的影响也是直接的。老年人与年轻人的消费偏好有所不同,不同于年轻人会更多考虑诸如教育投入等发展型支出,老年人的消费中被动型、生存型的刚性支出占据了很高的比例,医疗、保健支出是老年人日常支出的主要方面,这种刚性需求本身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三是老龄化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影响。简单地说,老龄化社会迫切要求建立起更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抵御年老的风险是社会保障体系设计的最基本原因之一,与老年人口增长相伴的是民众对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诉求。当然,研究老龄化影响的角度还有很多,例如从伦理学、社会学的角度,老龄化会影响社会的伦理秩序,甚至会影响社会文化、艺术作品的发展演变。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迫切需要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更准确地说需要由政府支持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为什么说养老服务的发展是老龄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又为什么说政府需要在养老服务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要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对其必要性进行研究。分析养老服务发展的必要性,特别是分析政府支持养老服务发展的必要性是文章的逻辑起点。古人有:“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的认识,研究当下的养老服务和相应的财税支持政策问题,有着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从理论上讲,养老服务的财税支持政策是一个交叉学科问题,涉及到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养老服务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经典理论的延伸和不同学科的融合。从现实来讲,养老服务供给不足是我国老龄化社会必须正视并解决的问题之一,但这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我国的养老服务究竟在哪些方面发展不足?社会需要发展哪些方面?这些问题都需要仔细研究。另外,养老服务是否可以通过社会、市场的力量自己解决?还是必须要依托于政府?这都是我国政策制定时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明确政府支持养老服务发展的必要性之后,政策的理论可行性问题随之而来。从理论上讲,现有的财税政策是不是可以满足加快养老服务发展的要求?不同的政策工具会对市场的供求产生何种影响?哪些政策工具又会发挥更高的效率?这些问题都可以运用经典的理论工具模型加以分析解释。运用财税政策工具,更好地促进养老服务的发展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何谓更好地发展,本文认为至少包含着三个部分:方向对、数量多和经济性高。怎样能够判断财税政策做到了更好促进养老服务发展,要回答这一问题,除了需要前面所说的理论分析外,对现实情况的探察同样重要。分析现实问题,首先要了解现实问题。掌握我国养老服务目前的发展情况,评判财税政策支持养老服务发展的效果,需要对各类指标进行梳理总结,并结合科学的分析方法。分析现象之后,要做的就是将目前的发展趋势与实际需要、理想状态以及国外做法相比较,得出养老服务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以期最终获得支持养老服务发展的财税政策图谱。本文运用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理想和现实中,财税政策工具在养老服务中的作用进行了细致地讨论,并选择一定的标准,对财税政策工具所产生的效果进行了研判。本文的内容共分为六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部分,主要阐述论文的背景、研究综述、相关概念界定和研究思路、方法。第二章是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财税政策的理论分析部分。这一章主要是对财税政策在养老服务体系发展中的必要性和财税政策作用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必要性分析中主要使用了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的理论,分析养老服务体系发展中,政府以及财税政策介入的必要性。作用机理分析主要使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在实践中,采用不同的财税政策工具时,财税政策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发挥效果的路径。第三章是我国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财税政策现状分析。本章首先总结了财税政策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总体特点,然后具体分析了财税政策支持的重点,以及财政直接投入政策、税收政策、政府购买服务政策的具体效果。第四章是我国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财税政策问题探察。本章重点分析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具体包括重点支持的范围、财税政策工具的选择以及绩效评价三个大的方面,并结合我国实际政策执行情况,对政策发挥的效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我国实际发展情况,本章还加入了政府购买服务、PPP模式运行的相关问题探察,以求增强文章的预见性。第五章是国外支持养老服务发展的财税政策经验借鉴,这一章主要采用比较分析办法,总结主要发达国家在养老服务体系发展中,政府特别是财税政策所发挥的作用,归纳出对我国的启示。第六章是支持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这一部分主要是根据前面几章的分析,结合我国财税政策执行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未来发展的总体原则和具体政策建议。同时为保证财税政策的执行效果,提出了其他配套建议措施。
朱小群[8](2014)在《如何确保中国特色城镇化稳中有进》文中研究表明真正需要政府筹资的,是它在普惠性的社会保障的覆盖上存在着许多欠账,尤其是对农民的欠账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将城镇化时间表进一步细化,提出了三个"1亿"目标,即:到2020年,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约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推动新型城镇
蔺丰奇[9](2013)在《政府财政责任视角下的养老金缺口及其解决策略》文中研究表明养老金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养老金制度面临养老金缺口问题备受关注。文章从政府财政责任的角度分析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构建过程中,政府所应承担的从筹集资金、支付分配资金到管理资金的财政责任。通过对政府财政责任介入养老金缺口问题的分析,明确了政府财政责任与养老金制度的关系,提出了政府在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以及在养老金制度建设中的财政责任。同时,根据养老金制度建设中政府的财政责任,提出了加强政府财政责任以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的若干建议。
刘尚希,马洪范,刘微,梁季,柳文[10](2012)在《明晰支出责任:完善财政体制的一个切入点》文中指出1994年分税制改革奠定了现行财政体制的基础,但也存在财力与事权难以有效匹配、部门间财政关系缺乏基本规则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历史任务远未完成。未来怎么办,需要我们从具体国情出发,特别是不能忽略历史文化传统的深远影响。2008年以来,河北省从政府支出责任划分入手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重要启示。在赴河北省调研与国际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明晰支出责任应该成为完善我国财政体制的一个切入点。基于此,需要细化中央和地方政府间支出责任划分,理顺与规范横向的政府间财政关系,细划省以下政府间支出责任,建立健全财政管理的基础及激励约束机制,通过立法确立支出责任划分的法律地位。
二、社会保障 钱从何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会保障 钱从何来(论文提纲范文)
(1)忆咸安“五保合一”的创建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创建新型社保体系,已成维护干部群众切身利益的最强烈要求 |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改革与发展的“减震器”和“安全阀” |
原有社保体系弊病丛生,“五保合一”工作正式启动 |
率先组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三大现实问题亟待解决 |
对症下药出妙招,严把社会保险资金征缴与发放关 |
打破劳动者身份界限,敢想敢闯敢干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
(3)山西省忻州市居家养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和内容 |
五、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居家养老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居家养老的内涵 |
一、居家养老的概念 |
二、居家养老与其他养老模式的区别 |
三、居家养老的产生与发展 |
第二节 建立居家养老模式的可行性 |
一、建立城市居家养老模式的政治条件 |
二、建立城市居家养老模式的经济条件 |
三、建立城市居家养老模式的社会条件 |
四、建立城市居家养老模式的文化条件 |
第三节 居家养老的相关理论基础 |
一、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二、血亲价值理论 |
三、公民养老权利理论 |
四、差序格局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山西省忻州市居家养老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山西省忻州市居家养老服务建设概况 |
一、忻州市人口老龄化情况 |
二、忻州市养老服务设施和医疗体系建设情况 |
三、忻州市居家养老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
第二节 居家养老调查对象样本情况 |
一、样本老年人的基本情况 |
二、影响居家养老服务意愿的因素 |
第三节 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供给与需求情况 |
一、日间照顾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状况 |
二、医疗保健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状况 |
三、文化教育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状况 |
四、精神生活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状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山西省忻州市居家养老面临的问题及成因 |
第一节 山西省忻州市城市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 |
一、养老政策保障不到位 |
二、居家养老资金匮乏 |
三、居家养老服务质量不高 |
四、居家养老人力资源保障不足 |
第二节 山西省忻州市城市居家养老存在问题的成因 |
一、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 |
二、资源枯竭引发养老困境 |
三、社区服务职能不清晰 |
四、对居家养老的社会认知存在偏差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完善山西省忻州市居家养老的对策 |
第一节 营造居家养老制度环境 |
一、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相关法律体系 |
二、培育良好的社会养老氛围 |
三、重新构建地缘乡情 |
四、鼓励老人们树立积极的养老理念 |
第二节 资金筹集和投入多元化 |
一、加大政府资金支持力度 |
二、推动社会力量的参与 |
三、加大社会老年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 |
第三节 健全服务体系与运行机制 |
一、加快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 |
二、建立完整的居家养老服务评估机制 |
三、推进“智慧养老”助力幸福晚年 |
第四节 提高服务专业化水平 |
一、健全人才开发新机制 |
二、构建专业服务队伍 |
三、促进志愿队伍专业化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成果 |
附录1 |
附录2 |
(4)发行时间货币对构筑长期照护体系的作用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构筑长期照护体系的主要障碍 |
三、发行时间货币有助于构筑长期照护体系 |
四、时间货币的货币职能及其功能特征 |
1. 交易媒介 |
2. 价值尺度 |
3. 支付手段 |
4. 贮藏手段 |
五、以时间货币为媒介构筑非正式照护体系 |
六、结语 |
(6)中国社会保障:“十二五”回顾与“十三五”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十二五”社会保障发展的回顾 |
(一) 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建设全面推进 |
1. 综合型社会救助制度基本形成 |
2. 普遍性养老金制度得以确立 |
3. 全民医保体系基本建成 |
4.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 |
5. 发展补充保障的政策已经明朗 |
(二) 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与立法机关的作用明显加强 |
1. 实施《社会保险法》。 |
2. 制定与实施《军人保险法》。 |
3. 制定新的有关社会保障的刑法解释。 |
4. 大幅修订《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
5. 国务院还制定或修订了一批社会保障行政法规。 |
6. 国家立法机关对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的监督作用在明显加强。 |
(三) 公共投入的力度和惠及民生的广度前所未有 |
1. 普遍性养老金制度使全体符合退休条件的老年人均能够按月领取数额不等的养老金, 该项制度惠及全国2.3亿多老年人。 |
2. 全民医保体系的保障水平持续提高。 |
3. 新的农村扶贫标准确定为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 |
4. 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展大, 越来越多的中低收入家庭得到实惠。 |
二、现实中的问题与新时期面临的挑战 |
(一) 社会保障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社会保障发展理念出现迷雾 |
2. 缺乏科学的顶层设计 |
3. 公平性不足与效率不高并存 |
4. 责任不清与责任失衡 |
(二) 新时期面临的主要挑战 |
1. 制度公信力不足 |
2. 地区发展不平衡 |
3. 人口老龄化 |
4. 福利刚性增长与政府财力增长减缓的矛盾 |
三、“十三五”展望:全面建成新型社会保障体系 |
(一) “十三五”的目标任务 |
(二) 重塑社会保障发展理念 |
(二) 做好社会保障体系的顶层设计 |
(三) 构建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 |
1. 实现基本保障制度全覆盖, 让全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 |
2. 促使法定保障制度走向定型, 真正实现公平、可持续发展 |
3. 大力发展各种补充保障, 全面建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
(三) 全面建成适合国情的社会保障决策、监管与运行机制 |
(7)支持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1.1 社会老龄化趋势 |
1.1.1.2 家庭小型化趋势 |
1.1.1.3 我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阶段 |
1.1.2 选题意义 |
1.1.2.1 理论意义 |
1.1.2.2 现实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 |
1.2.2 社会养老服务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 |
1.2.3 养老服务体系 |
1.3 研究文献综述 |
1.3.1 社会发展对养老服务的要求 |
1.3.2 政府在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发展中的作用 |
1.3.3 财政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
1.3.4 以往研究中待解决的问题 |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4.2.1 文献研究法 |
1.4.2.2 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 |
1.4.2.3 比较研究法 |
1.4.2.4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
1.4.3 研究的创新点 |
1.4.4 研究的不足 |
2 财税政策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理论分析 |
2.1 财税政策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理论依据 |
2.1.1 基于国家与个人权力的政治学分析 |
2.1.2 基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经济学分析 |
2.1.2.1 市场条件下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分析 |
2.1.2.2 养老服务的公共产品属性分析 |
2.1.2.3 养老服务的外部性分析 |
2.1.3 基于福利提供主体的经济学分析 |
2.1.3.1 福利国家理论 |
2.1.3.2 福利多元主义 |
2.1.4 基于政府间层级关系的经济学分析 |
2.1.4.1 预算理论 |
2.1.4.2 财政分权理论 |
2.1.5 基于政府参与方式的管理学分析 |
2.1.5.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1.5.2 整体治理理论 |
2.1.6 基于不同社会层级的社会学分析 |
2.2 财税政策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作用机理 |
2.2.1 财政直接投入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作用机理 |
2.2.1.1 财政直接投资 |
2.2.1.2 财政补贴 |
2.2.1.3 专项转移支付资金 |
2.2.2 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作用机理 |
2.2.3 政府购买服务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作用机理 |
3 我国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财税政策现状分析 |
3.1 我国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财税政策总体特点 |
3.1.1 支持养老服务发展的财税政策日臻丰富 |
3.1.2 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财政支出规模逐年扩大 |
3.1.3 养老服务的投入方向与方式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
3.2 我国支持养老服务发展的财税政策效果 |
3.2.1 政府投资带动的养老服务机构发展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跨越 |
3.2.2 财政支持的养老服务覆盖人群逐年增加,投入标准逐年提高 |
3.3 财税政策支持重点的分析 |
3.3.1 区域分析 |
3.3.1.1 东中西部分析 |
3.3.1.2 城乡分析 |
3.3.2 项目分析 |
3.3.3 财政资金来源分析 |
3.4 财政投入政策分析 |
3.4.1 财政直接投资分析 |
3.4.2 财政补贴政策分析 |
3.4.2.1 对个人的补贴 |
3.4.2.2 养老机构补贴 |
3.4.3 政府购买服务政策分析 |
3.5 税收政策分析 |
4 我国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财税政策问题探察 |
4.1 财税政策支持重点存在的问题 |
4.1.1 政府与市场、社会关系认识模糊,落后于社会发展要求 |
4.1.2 不同层级政府间支出责任划分不明确,重点模糊 |
4.1.3 财税政策碎片化程度严重,难以形成政策合力 |
4.2 财政投入政策存在的问题 |
4.2.1 财政直接投入总量与现实要求存在差距 |
4.2.2 现行财政直接投资效率低下,不足以支撑养老服务体系快速发展 |
4.2.3 政府补贴目标模糊,政治色彩浓重,缺少合理地补助标准 |
4.2.4 财政直接投入对养老服务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视不足 |
4.3 政府购买服务政策存在的问题 |
4.3.1 政府购买服务目前存在法律障碍 |
4.3.2 政府购买服务层次不明,项目选择机制与需求存在差距 |
4.3.3 养老服务机构或将成为阻碍养老服务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
4.4 PPP模式存在的问题 |
4.4.1 PPP模式面临着利益调整更为复杂的法律障碍 |
4.4.2 PPP模式使财政资金使用监管更为间接 |
4.4.3 PPP模式增大了财税政策支持不同层次养老服务发展定位的难度 |
4.5 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 |
4.5.1 税收优惠难以起到资本引导作用 |
4.5.2 税收优惠难以起到对社会形成尊老敬老氛围的激励作用 |
4.5.3 创新型的运营模式使得传统的税收优惠丧失时效性 |
4.6 财政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
4.6.1 绩效评价主体责任不明确 |
4.6.2 绩效评价指标存在随意性 |
4.6.3 绩效评价流程存在单向性 |
5 国外支持养老服务发展的财税政策经验借鉴 |
5.1 各国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财税政策原则 |
5.1.1 政府主导式原则 |
5.1.2 多元化的服务提供形式 |
5.1.3 去机构化的养老模式 |
5.2 国外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具体做法 |
5.2.1 英国 |
5.2.2 美国 |
5.2.3 日本 |
5.3 各国支持养老服务体系的财税政策选择 |
5.3.1 政府投入的责任 |
5.3.1.1 普惠式的投入责任 |
5.3.1.2 重点式的投入责任 |
5.3.1.3 普惠与重点相结合的投入责任 |
5.3.2 财政投入方式 |
5.3.2.1 政府投资 |
5.3.2.2 政府购买 |
5.3.2.3 政府补贴 |
5.3.2.4 社会保险 |
5.3.3 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
5.3.4 税收优惠政策 |
5.4 国外经验的启示 |
5.4.1 明确政府主导作用 |
5.4.2 明确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与支出责任 |
5.4.3 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
6 支持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财税政策设计 |
6.1 完善支持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财税政策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
6.1.1 完善财税政策的指导思想 |
6.1.2 财税政策选择的原则 |
6.1.2.1 政府主导与多元发展相结合 |
6.1.2.2 地方特色与区域统筹相结合 |
6.1.2.3 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相结合 |
6.1.2.4 注重质量与增加数量相结合 |
6.1.2.5 总体设计与重点突破相结合 |
6.1.3 财税政策选择遵循的目标 |
6.1.3.1 社会公平目标 |
6.1.3.2 养老服务体系健康发展目标 |
6.1.3.3 财税政策可持续发展目标 |
6.1.4 优化财税政策的着力重点 |
6.1.4.1 明晰政府、市场、社会角色定位 |
6.1.4.2 厘清各层级政府支出责任 |
6.1.4.3 整合现有财税政策 |
6.2 支持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具体财税政策建议 |
6.2.1 完善财政投入政策建议 |
6.2.1.1 协调资金投入数量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 |
6.2.1.2 采用更为科学高效的财政资金投资方式 |
6.2.1.3 规范政府补贴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
6.2.1.4 增加对养老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培养的投入 |
6.2.2 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政策建议 |
6.2.2.1 明确政府购买法律行为,规范具体操作流程 |
6.2.2.2 划分服务层次,制定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目录 |
6.2.2.3 规范社会养老服务组织行为 |
6.2.3 完善PPP模式的建议 |
6.2.3.1 以公共利益至上为基本考量,完善PPP模式立法 |
6.2.3.2 财政监管的重点要从花钱,转变为花钱办事、办成事、办好事 |
6.2.3.3 细化项目设计方案,瞄准目标人群 |
6.2.4 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建议 |
6.2.4.1 细化税收优惠条件,加强税收优惠政策对民间资本的引导作用 |
6.2.4.2 结合税制改革,加强税收优惠对家庭养老的引导作用 |
6.2.4.3 发挥顶层设计作用,提高税收优惠的时效性 |
6.2.5 完善绩效评价体系政策建议 |
6.2.5.1 明确绩效评价各方的不同责任 |
6.2.5.2 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 |
6.2.5.3 充分利用绩效评价结果 |
6.3 建立支持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其他政策建议 |
6.3.1 制定并完善相关法规,明确政府的监督责任 |
6.3.2 制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中长期计划,提高政策稳定性 |
6.3.3 拓宽资金来源,发展养老服务市场化融资渠道 |
6.3.4 制定养老服务业就业鼓励政策,增强行业吸引力 |
6.3.5 完善养老服务土地使用优惠政策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9)政府财政责任视角下的养老金缺口及其解决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养老金缺口有多大 |
三、加强政府在养老金制度中的财政责任 |
四、对策建议 |
(10)明晰支出责任:完善财政体制的一个切入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我国现行财政体制存在问题的基本判断 |
(一) 财力与事权难以有效匹配。 |
1. 只点菜, 不给钱。 |
2. 既点菜, 又给钱。 |
(二) 横向部门间财政关系缺乏基本规则。 |
(三) 重视本级财政, 缺乏辖区财政责任。 |
二、河北省政府间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探索及其启示 |
(一) 基本做法。 |
1. 目标与原则。 |
2. 循序渐进, 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范围由局部到全部。 |
3. 重点解决财政专项资金在政府间的配置问题。 |
4. 支出责任划分不搞“一刀切”, 实行多种方式交叉组合。 |
(二) 改革的成效。 |
1. 初步形成省以下政府间支出责任的划分框架。 |
2. 减少了不同政府间对支出责任的推诿、交叉等现象, 有利于责任的落实与问责。 |
3. 为政府间财力配置提供了依据。 |
4. 增强了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
(三) 河北改革的几点启示。 |
1. 以政府间支出责任划分为切入点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更符合我国当前国情。 |
2. 支出责任划分与财政收入划分形成互动。 |
3. 支出责任划分与横向的政府间财政关系是相互关联的。 |
三、支出责任划分的国际比较及其与中国的差异分析 |
(一) 支出责任划分的两种模式。 |
(二) 支出责任划分模式形成的社会环境比较分析。 |
1.地方政府制度的差异。 |
2.国家结构形成的历史差异。 |
3.国家任务和经济发展的差异。 |
(三) 基本结论。 |
四、以支出责任划分为切入点推进财政体制改革 |
(一) 细化中央和地方政府间支出责任划分。 |
(二) 理顺与规范横向的政府间财政关系。 |
(三) 细划省以下政府间支出责任。 |
(四) 建立健全财政管理的基础及激励约束机制。 |
(五) 通过立法确立支出责任划分的法律地位。 |
四、社会保障 钱从何来(论文参考文献)
- [1]忆咸安“五保合一”的创建过程[J]. 宋亚平. 湖北文史, 2019(02)
- [2]资本下乡的双重效应及对负面影响的矫正路径[J]. 曹俊杰. 中州学刊, 2018(04)
- [3]山西省忻州市居家养老问题研究[D]. 王呈芳. 黑龙江大学, 2018(09)
- [4]发行时间货币对构筑长期照护体系的作用机理[J]. 鲁伟,郑红,张平.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 [5]投融资创新系列之九 新型《社会保障法》释疑[J]. 杨琦萍,彭玉玮,刘慧勇. 中国投资, 2016(11)
- [6]中国社会保障:“十二五”回顾与“十三五”展望[J]. 郑功成. 社会政策研究, 2016(01)
- [7]支持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 李萌.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5(01)
- [8]如何确保中国特色城镇化稳中有进[J]. 朱小群. 法人, 2014(01)
- [9]政府财政责任视角下的养老金缺口及其解决策略[J]. 蔺丰奇. 社会福利(理论版), 2013(06)
- [10]明晰支出责任:完善财政体制的一个切入点[J]. 刘尚希,马洪范,刘微,梁季,柳文. 经济研究参考, 20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