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们江下游地区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的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张晨瑶[1](2020)在《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要求东北地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明确了东北参与“一带一路”的方式和程度即深度融入,提升了新形势下东北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中的站位,即建成国家开放合作高地。时隔一年,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时强调,东北地区要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提示东北要通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进一步提升开放的水平和层次。从建设开放合作高地到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国家对东北地区在“一带一路”的定位逐步升级,期望逐渐提高。为此,东北地区在融入“一带一路”的过程中要努力贯彻新理念、注重拓展新领域,实现对外开放的高层次、高质量。丝路深耕,开放升级,“一带一路”倡议给东北地区开放发展提供了新舞台也提出了新要求,东北唯有强化优势、补齐短板,才能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过程中,尽快达到对外开放新前沿的理想境界。关于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界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主要是侧重于某一产业、某一领域的对接,和相对笼统的整体性研究,缺乏系统而完整、全面而细致的研究成果。本文以东北三省一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为切入点,分析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重要依托、拓展平台、推进路径,提炼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时代价值,力求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展开东北地区作为国家重要战略区域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整体开发阵容,以此撬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方向的主要驱动力量。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展开论述:第1章,绪论。概述了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目前对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这一课题的研究情况,综述现有研究成果,形成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以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重要论述作为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思想,梳理从国家到东北各地关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政策依据。从历史渊源、文化底色、经济关联、跨境交往四个方面探究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第3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全面分析了东北地区既有国家级区域发展规划包括辽宁沿海经济带、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沈阳经济区、哈长城市群的发展情况。评估发展现状、分析制约因素、提出对策建议,强化其依托作用以更好的承接“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机遇。第4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系统阐释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四个方向上的跨国战略平台,即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北上开发北极航线,东进西拓南下北上构建东北全方位开放大格局。第5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深入论证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的时代契机、基本思路、重要价值、支撑条件、现存问题、实施方案等,以重大工程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第6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塑造包容性全球化发展的中国范例: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刘颖甜[2](2019)在《我国边境经济合作区的经济效应与政策研究》文中指出1992年,我国首次提出建立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距今已近30年。期间,我国陆续建立了17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19个省级边境经济合作区。边境经济合作区能否作为沿边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合作区的发展进程与建设质量能否促使沿边省市转变成为对外开放前沿地带,这些需要我们重新审视边境经济合作区。当前,“一带一路”总规划为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因此,本文将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通过多期双重差分法进行回归分析,评估我国边境经济合作区的整体以及分区经济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本文梳理了边境经济合作区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借鉴、我国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发展演进、升级路径与支持政策,通过多期双重差分法分析我国边境经济合作区的经济效应,分析我国边境经济合作区经济效应的制约影响因素以及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准确界定边境经济合作区及近似概念,系统回顾边境经济合作区理论基础,明确边境经济合作区功能作用,总结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实践借鉴,包括上莱茵河边境经济合作区、美国—墨西哥边境经济合作区、新柔廖成长三角边境经济合作区。第二部分分阶段阐明我国边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演进,明确了我国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升级路径,并且梳理1992年以来我国边境经济合作区的支持政策。第三部分通过政策效果评估方法——多期双重差分法,评估我国边境经济合作区的整体以及分区经济效应,进行稳健性分析。确定我国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建立对地区经济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建立边境经济合作区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西南地区边境经济合作区、东北地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建立对地区经济具有显着正向的影响,建立北部边境经济合作区、西北边境经济合作区的经济效应并不显着。第四部分分析制约我国边境经济合作区经济效应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我国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发展。
马颖忆[3](2015)在《中国边疆地区空间结构演变与跨境合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边疆地区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地缘政治敏感区,也是深度协调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还是国家对外开放与扩大合作的关键门户与基础平台,其多重属性决定了对边疆地区展开研究的必要性。传统的边疆开发、民族、舆地、治边等研究,已难于直接支撑国家透过边疆对外开放与合作的分析与决策需求,使得边疆研究成为难点,而基于人文地理学视角,从类型区和功能区入手,对边疆地区空间结构及其合作策略展开分析与探讨可提供不一样的思路。因此,本文在阐述中国边疆地区5种类型区的自然与人文本底要素特征基础上,展开边疆地区空间结构点(城镇节点)、线(交通路网)和网络(空间联系)要素的分布特征、空间组织形态及历史演变过程和规律的分析,进而基于国家透过边疆地区扩大开放及合作需求和边疆本身参与合作的发展需要,从时空收敛、高铁服务水平、国际联系格局及对外合作的主要通道等方面分析跨境高铁基础设施合作建设带来的区域效应,并提出中国未来地缘博弈和跨境合作的基本策略。该项研究不仅能够清晰体现国家实施沿边开放以来中国边疆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演变态势,还对未来国家地缘战略和对外合作策略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边疆地区城镇节点空间结构演变表现出空间分布的离散特性和各向异性、省会/几何居中城镇耦合与空间控制类型差异、区域重心演化的相似性以及城镇等级结构演化的差异性等基本特征。具体为,门户边疆城镇分布较之省区边疆更为离散,东北边疆的离散程度最低。省会/几何居中城镇耦合的居中、偏离和混合的类型分异明显,其中,西藏边疆为居中型,内蒙、西北和西南3类边疆为偏离型,东北边疆为混合型。区域人口重心均少量迁移,而经济重心迁移程度各异。5类边疆区域城镇等级结构各异,东北边疆城镇等级结构完整,为相对稳定的发达型边疆城镇体系;西南边疆城镇等级结构基本完整,为高度稳定的较发达型边疆城镇体系;内蒙边疆城镇等级结构较不完整,二三级中心缺失,等级结构较不稳定;西北边疆城镇等级基本齐全,等级结构波动明显;西藏边疆城镇等级结构很不发育,为高度稳定的落后型边疆城镇体系。中国边疆地区交通路网结构演变表现出路网结构不断完善及其带来的可达性不断提升的基本特征。体现在,路网规模大幅提升和拓扑结构不断优化,并且东北、西南、内蒙、西北和西藏渐次降低的边疆类型分异特征。区内、区外和区域可达性均提升显着,核心-圈层分布结构鲜明。发展条件较好的城市经济区、城市组团和城镇密集带构成区内可达性优良区,而门户地区则成为区外可达性优良区。随着多层次路网的不断发育和口岸体系的日臻完整,省会城市的区外可达优势得到凸显。从综合交通便捷性看,东北和西南是区域可达性最高的两类边疆。中国边疆地区空间联系结构特征体现在联系强度的不断增强、联系格局的更加鲜明和内陆省份选择门户出口的空间分异等基本特征。具体为,区内空间联系格局的数理特征表现为各地市州盟集聚辐射能力的扩散或接受潜力不断增强,表现出与路网结构高度吻合的边疆类型分异特征;空间特征体现在主导、次主导、一般和次要的四层级联系结构特征鲜明,区内主导联系格局更加鲜明,并与区内可达性分布格局表现出较高的内在耦合性。内陆省份对门户出口的选择表现出南北分异特征,具体为,基于空间联系角度,包头和百色是内陆省份北上南下的最优门户,首位联系门户大致呈现以长江为界,南部省份首选西南,北部省份首选内蒙的边疆门户空间分异特征;基于综合评价角度,边疆门户表现出包括包头、丹东、崇左、红河、延边、呼伦贝尔、乌兰察布、牡丹江8个优良门户,百色、博尔塔拉、锡林郭勒、德宏、防城港、文山、伊犁、巴彦淖尔、黑河、通化10个次优门户,以及其他27个一般门户和次要门户的层级结构特征。国家门户是边疆地区的基本属性,跨境高铁建设是当前国家透过边疆地区扩大开放与跨境合作的关键手段,也是边疆地区自身参与跨境合作的重要平台。跨境高铁建设将带来显着的时空收敛效应、服务水平提升、重要节点区位优势提升和空间联系增强等基本特征。具体为,高铁建设带来显着的时空收敛效应,沿线国家或地区时空收敛最为明显,带来服务水平的提升表现在对国土面积、人口与GDP的影响且呈现国别分异的层次结构特征。高铁建设带来关键节点区位优势增强,凸显其作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交通联接点作用,其中,泛亚高铁凸显了昆明、曼谷和万象的枢纽节点地位;欧亚高铁凸显了乌鲁木齐、哈尔滨、莫斯科和柏林的枢纽节点地位;中亚高铁凸显了乌鲁木齐、柏林、德黑兰、巴格达、比什凯克和塔什干等关键节点的重要地位。3大高铁建设强化了中国与相应次区域和区域的空间联系,并形成形态各异的主导联系格局,泛亚高铁促成昆明(曲靖)-曼谷,昆明(曲靖)-河内围合的“^,’型主导联系格局的形成;欧亚高铁促成北京-莫斯科、北京-柏林围合的“>”型主导联系格局的形成;中亚高铁促成北京-柏林、北京-安卡拉、北京-德黑兰构成的“爪”型主导联系格局的形成。欧亚大陆互联互通将使中国的主要联系地区由周边邻国转向整个欧亚大陆,由东向为主转为多向均衡开放格局,并将带来中国在欧亚大陆主导地位明显抬升,使得中国将由欧亚大陆边缘国家转变为欧亚大陆核心国家。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中国未来地缘战略和合作策略的思考,主要包括:深化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扩大中国陆上地缘战略空间是基本策略;提升中欧之间以中德为主体的战略伙伴关系,拓展中国通往欧洲的陆地战略空间是跟进策略;先行推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拓展通往印度洋的海上战略空间是必要策略;重视中国与欧亚大陆汇合区破碎地带的合作,保障能源供应,削减地缘压力是补充策略;有层次地推进欧亚大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欧亚大陆经济整合是终极策略。
孟维欣[4](2014)在《图们江出海复航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吉林省内河流比较充裕,可水路运输的潜力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随着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需求以及国家对水运发展的大力扶持,发展吉林省水运趋势不可挡。特别对于其中的图们江区域水运的重视力度不够,存在着众多问题,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本文通过研究图们江出海复航的优劣势、发展条件与规律,研究图们江出海复航的措施,以充分发挥水运在国民经济、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从而带动和促进该区域乃至“长吉图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为吉林省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由于界河水运服务的公共产品的属性,界河水运的供给和管理主要依靠政府的支持。因此在发展界河水运的过程中,政府职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我国吉林省国境河流图们江的出海复航问题进行政策研究,以调查分析、文献研究为基础,运用公共产品理论、公共产品供给理论以及管制与服务关系理论等,阐述吉林省图们江区域水运的发展及管理现状,运用SWOT分析的方法总结分析图们江的出海复航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所处的环境,通过对吉林内河水运的发展的正确战略定位,从政府的角度,对图们江的出海复航问题及对策进行重点研究,探索图们江作为一条国境河流所担负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对其发展轨迹进行研究,找寻一条适合时代要求和发展要求的新路;在中朝俄三方及其它利益相关方中进行积极协调,找出相关利益的契合点,消除误解,加强地区性的交流合作;在友好互利的基础上,达成各方的共识,制定出符合地区发展和各国利益的国境河流相关管理政策;明确图们江的出海复航问题对于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重要战略意义,不断创新思考,为我国制定更加有效的国境发展战略和经济贸易政策提供依据和建议;探讨如何加快吉林图们江区域水运发展,促进运输船舶大型化、标准化,界河水运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以及水运优势充分发挥,从而推动吉林省经济发展,实现生态环境的和谐,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我国国境河流航运事业建设进一步发展。
吴慧君[5](2014)在《长吉图区域空间分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系统梳理空间分工基本理论出发,实证分析了长吉图产业的空间分工演变趋势、特点及问题,实证分析了长吉图的空间功能分工演变趋势、特点及问题,最后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长吉图的空间分工战略。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1章“绪论”,主要是提出问题,梳理相关研究文献,概括论文结构,说明研究方法,总结创新与不足。第2章“空间分工的基本理论”,阐释分工理论的发展脉络,着重从产业空间分工、空间功能分工和空间分工理论框架3方面来梳理空间分工理论,进而探讨空间分工的经济性和促进机制,最终构建起全文的理论支撑体系。第3章“长吉图产业的空间分工”,说明区域产业发展状况,介绍产业空间分工测量方法,呈现产业空间分工测量结果,分析测量结果,最后作出本章的结论。第4章“长吉图的空间功能分工”,揭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功能分工的关系,确定功能分工的测量方法,测量结果的呈现与分析,最后是本章结论。第5章“长吉图的空间分工战略”,以空间分工战略的基础为出发点,基于制定空间分工战略的基本思路,提出区域空间整合、产业空间分工、城镇职能空间分工3大战略举措。本文主要观点如下:(1)新经济史学方法对分工的研究表明,一定的分工形式总与时代技术与制度相适应的,并将随着技术与制度的变化而改变。(2)斯密的“市场范围决定劳动分工”和杨格“分工决定分工”论,都可以用技术、制度与分工的相互作用来解释。(3)区位指数测量表明,长、吉两市的产业发展表现为“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趋势,产业空间分工水平有所提高。(4)功能分工指数表明,长春市、吉林市和延边州参与区域功能分工程度日益增加,长春市日益承担更多的生产服务功能,吉林市日益承担更多的制造功能,延边州较平衡地发展制造业和生产服务业,但制造功能仍然强于生产服务功能。(5)按照产业空间由“零散化”向“功能板块”提升、城镇发展差异化、交通网络助推分工的思路,实施区域空间整合战略——重点推进长吉、延龙珲一体化,建设长春都市区和吉林都市区;实施重点产业区战略——建设三大重点产业区,培育八大产业基地;城镇职能分工战略——发挥长春市引领作用、科学定位区域其他主要城镇的职能。
张立攀[6](2013)在《延边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问题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外商直接投资是一种资本的跨国流动,同时也包含技术和管理方式等多方面的国际交流。资本在国际间流动时,由于对象的不同,会产生两种说法,对投资国来说是对外直接投资,对引资国来说是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这笔跨国资本将为投资国和引资国带来一种“双赢”的效果。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输出”和“世界市场”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外商直接投资理论的基础,也是重要组成部分。随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大胆地提出了利用外资发展社会主义的思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外商直接投资理论进行了不断发展,不断探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实践方式,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迅速兴起,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强大动力。延边地区依托独特的地域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在上世纪90年代后外商直接投资初见规模,并通过国家扶持、招商引资、对外开放等多种渠道发展起来具有民族特色的外向型经济,延边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本文立足延边地区发展实际,以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外商直接投资理论为依据,站在国家长吉图规划战略和“十二五”规划的高度,用大量的理论和数据对延边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系统详尽的分析。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延边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中存在的规模小、总量不足、效率不高、利用投资不均衡、吸引投资的软硬件环境较差等问题及原因。为此拟提出延边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思路与对策,即协调好长吉图先导区内的招商政策,营造良性竞争氛围: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拓宽利用外资领域,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引导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方向、结构;优化外商直接投资环境等方法,扩大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提高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质量。真正实现延边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将延边地区真正建设成为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开放先导区。
王禹[7](2012)在《中国改革开放后延边州与朝鲜、韩国交流合作关系研究 ——以图们江开放开发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简称延边州),是中国朝鲜族最大的聚居区,是中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州。延边州南隔图们江与朝鲜邻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简称朝鲜),是朝鲜半岛北部地区社会主义国家,是我国的友好邻国。大韩民国(简称韩国)是朝鲜半岛南部地区资本主义国家,与我国建交后从对峙国家发展成为友好邻邦。延边州与朝鲜、韩国在地缘、人缘方面有着特殊关系,地缘方面,它们都位于东北亚中心交汇点,处于连接中、朝、俄、韩、日等国陆海运输通道的枢纽。人缘方面,延边朝鲜族的祖先来自朝鲜半岛,多数人与朝鲜、韩国人有血缘亲属关系。冷战时期,在中朝两国坚持战斗友谊,兴衰于共中曲折发展的大框架内,延边州成为我国与朝鲜开展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在中韩两国从严重对峙状态逐渐转向缓和的关系中,延边州开始与韩国进行了民间交流。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总体上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潮流,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伴随着冷战解体,UNDP(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向全世界宣布:由UNDP支持,周边多国共同开发图们江三角洲地区。图们江开发的主要目标是,开辟东北亚海、路、空国际通道,以促进东北亚区域各国的国际合作。从此,图们江区域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延边州、朝鲜罗先地区以及俄罗斯沿海洲成为多国合作开发的重点地区。图们江开发为延边州与朝鲜、韩国加强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在图们江开发论证准备和开发阶段,中朝两国在传统友谊的基础上,经过高层互访,将两国关系推进到良性发展的轨道上。1992年8月,中韩两国建交,为延边州与韩国开展交流与合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延边州充分利用地缘、人缘优势,加强与朝鲜、韩国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开辟了珲春.罗津-束草的陆海客货联运航线、珲春-清津-日本西海岸诸港的定期班轮和珲春-罗津-釜山-新泻的集装箱航线,又开通了珲春-波谢特-釜山-秋田的国际陆海联运航线。至此,延边州初步实现了我国政府提出的“借港出海”战略,为延边州、吉林省乃至东北的振兴创造了新机遇。区域国际陆海通道的开辟,使延边州扩大与朝鲜、韩国的交流和合作,在经贸、劳务、旅游以及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而,由于东北亚区域还存在着冷战遗产的影响,区域各国的合作深受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层次等诸因素的制约,开发经费的支出依然局限于地方政府行为等原因,远远没有达到UNDP所预定的目标。为了进一步推动图们江开发,2005年9月,图们江开发五个成员国在长春签署“大图们江行动计划”,将图们江开发项目提升为大图们江行动计划。经过中朝频繁的高层交往,将两国关系提升到新的发展阶段,直接推动延边州与朝鲜的交流与合作,使延边州租借罗津港一号码头,进一步扩展了延边州的“借港出海”战略。与此同时,中韩高层频繁往来将中韩两国关系提升为新世纪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力地促进了延边州与韩国的交流与合作。不久,延边州与韩国开通了延吉-首尔、上海-延吉-釜山和延吉-青州直航航线。对外通道的扩展促进了延边州与朝鲜、韩国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延边州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009年11月,我国正式批复《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将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使延边州成为我国第一个沿边开放开发先行区和示范区,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落实《长吉图规划纲要》的关键,是加强和扩展图们江区域对外国际通道,使延边州充分发挥我国在东北亚区域的国际窗口作用。延边州在积极保障珲春—扎鲁比诺—新泻—束草四国联运航线运营的基础上,与朝鲜、韩国紧密合作,打开了珲春-罗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跨境运输通道,成功对接了延吉-韩国-日本的空中航线。中、俄、朝环形跨国旅游的启动,也是延边州与朝鲜、俄罗斯联合开办的边境旅游新亮点。展望未来,延边州与朝鲜、韩国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将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中朝两国关系将继续本着继承传统、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加强合作方向发展,中韩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不断得到深化。在中朝、中韩关系不断深入发展的大环境下,延边州与朝鲜、韩国在开辟东北亚五国陆海通道、开辟新欧亚大陆桥的过程中,将进一步加强交流,深化合作。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的过程中,延边州与朝鲜、韩国将加强交流,扩大合作领域,深化合作,互补资源,在合作中一定会达到双赢目的。
马博[8](2011)在《中国沿边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自90年代以来,中国融入全球经济和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的程度和广度明显增强,中国沿边地区与毗邻周边国家的对外经贸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沿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明显。因此,对于本选题的研究,将进一步明确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中国沿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也将为沿边地区与毗邻国家的次区域经贸合作与交流提供对策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论文本从民族区域经济发展视角,在梳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当代中国边境贸易发展与民族地区贸易发展特点及相关政策措施变化基础上,充分吸收国内外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与实践新成果,并结合中国加入WTO贸易规则,尤其是与边境贸易发展相关的法规、贸易规则,中国边境民族地区次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变化,民族地区贸易政策的调整等,在次区域经济合作框架下,运用SWTO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沿边地区继续深入推进以边境对外贸易为主要参与方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优势条件、劣势条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发展民族经济、“兴边富民”、保证边境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出发,探讨了中国边境民族地区对外贸易发展趋势、“边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及新的路径选择。论文主要内容为: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的缘由和主要关注点;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对论文选题意义进行阐述;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评述;简要阐述了论文的主要内容;基于以上内容提出本文的研究目标和可能的创新点。第一章:对中国沿边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两大背景,即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演进进行概述,对两者的基本含义、主要表现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概述了中国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历程;对中国沿边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基础进行了评析;在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及特点基础上,对中国沿边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殊内涵进行阐释,并从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方面分析其成因。第二章:在概述沿边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总体状况基础上,分析了东北、西北、西南三大沿边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从经济发展、贸易效应、投资效应三个方面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沿边地区经济的影响,并总结了沿边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章:运用SWTO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沿边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优、劣势条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四章:在结合中国沿边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和实践基础上,从产业体系、优越的制度环境、高效的管理系统、发达的交通网络、人民币区域化等方面提出了中国沿边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目标;探讨了中国沿边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运行机制;提出了中国沿边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施步骤。第五章:在对国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中国毗邻国家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实践与经验分析研究基础上,探讨了中国沿边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途径;提出了实现中国沿边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策建议。论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一是较为系统总结国内外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研究动态;二是期望探讨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与沿边(民族)区域经济理论,次区域经济与边境对外贸易实践的耦合机制及发展模式选择,促进中国沿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生、社会安定团结。论文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受主客观条件所限,论文更多采用的是文献资料梳理研究,第一手数据支撑相对欠缺;二是对区域合作框架下的次区域经济合作、边境地区对外贸易、边境口岸城市、民族经济繁荣四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及耦合机制研究不够;三是由于自己学识有限,论文在研究深度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王越[9](2010)在《延边州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2009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中国图们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放开发先导区》,标志着中国图们江开发进入新一轮的热潮。图们江开发始于1991年,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推动下,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提高了延边州对外开放水平和延边州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延边州位于中朝俄三国交界处,临近日本海,具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良好区位条件。放眼东北亚,各国之间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日本、韩国属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资本、技术和管理水平具有优势;中国具有广大的市场和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朝鲜具有丰富的木材、矿产、能源、水产品等自然资源。因此,理论上东北亚各国存在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图们江开发19年以来,延边州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劳务输出、旅游、国际通道建设、口岸建设等方面有了显着改善。然而,事实证明,缺乏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一直以来,东北亚就是全球政治的热点,历史问题、领土争端、国界勘定、国防安全等纷争和矛盾交织在一起,为东北亚的局势蒙上了阴影,其中朝鲜的核问题是影响政治稳定最重要的因素。受制于区域政治经济,特别是朝鲜的改革开放进展缓慢以及延边州“重内轻外”的影响,延边州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贸易、投资、劳务输出、旅游规模小、波动性大;国际通道建设和口岸建设进展缓慢,发挥作用有限,开发区基础设施落后,招商引资困难等。在新的形势下,特别是图们江开发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同周边国家特别是同俄罗斯、朝鲜的关系空前友好的情况下,延边州应当结合国家政策,制定延边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确定要基于对其自身的清醒认识上,明确延边外向型经济有其自身的优势、劣势、也面临着机会和威胁,只有全面把握延边州外向型经济自身特点,才能做出相应的战略选择。在未来一阶段,延边州外向型经济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第一,要积极争取中央政府支持,包括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第二,要加快延边对外通道建设,这是延边州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第三,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实施“走出去”战略;第四,创新对外合作方式,考虑到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朝鲜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建设资金缺乏,延边州应当主动承担建设任务,采用BOT或BTO等方式推进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黄云[10](2010)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跨国运输通道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关键因素。因为中国石油海上运输存在的“马六甲困局”,使得从中国的陆地边境地区进口能源成为一种必要选择。在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50%的今天,我国东北、西北及西南民族地区的跨国运输通道日益彰显其重要性。民族经济学更注重从民族劳动者这一主体出发来研究跨国运输通道,而不单纯着眼于区域经济。有时区域经济繁荣和当地民族经济落后可以同时存在,因此,从民族经济的视角来探究跨国运输通道的地位和作用,找出民族经济落后的原因,是十分必要的。中国的现代化不应是消除民族地区差异的简单拉平。中国经济的现代化要摸清后进民族的现实困难,要弥补落后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要实现中国东、中、西部区域的协调、均衡发展,就必须认真研究经济的民族性,关注民族地区劳动者的素质技能和社会地位,大力发展包括交通运输业在内的民族地区的经济。因此,本文从研究民族地区的运输通道入手,目的是为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探索发展之道。跨国运输通道的本质是交通运输业,马克思认为,交通运输业是物质生产部门。交通运输业也创造价值,这个价值追加到运输对象(货物)的价值当中去。跨国运输通道的物质生产性质,要求我们在发展民族经济时优先发展交通运输,并协调好各产业比例、强化管理以确保运输时空的准确性。跨国运输通道具有运输的国际性与复杂性、运输线路的不可分割性、规模效益和投资乘数效应和社会公益性等四个特征。从民族地区的角度和历史的角度,探究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和云南与东南亚的通道这三条着名的跨国运输通道及其历史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当代的跨国运输通道及其作用。边境地区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边境口岸与腹地联系的紧密度、地缘经济趋势增强和通道的安全性是跨国运输通道形成的一般条件。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二十一世纪初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同时期国家民委的兴边富民行动以及边境地区众多跨界民族的存在是我国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形成的特殊条件。通过对我国东北、西北和西南跨国运输通道的现状分析,我们对民族地区利用跨国运输通道发展经济有了总体的认识。并按运输对象、交通方式和物流形态给跨国运输通道作了类型的分别。封闭半封闭发展模式是导致民族经济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要改变民族经济的落后局面必须主动向外拓展。而大多地处我国边境的民族地区有着外向拓展的区位优势。因此,发展跨国运输通道是民族经济外向拓展的必然要求。跨国运输通道对民族经济的外向拓展具有桥梁的作用。因为它不仅是民族经济的产业导向,利于民族经济利用外资开拓国际市场、开发利用邻国资源,而且利于引进外国人才与先进技术。从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的角度分析发展跨国运输通道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阐述十四个邻国的交通运输现状及其与我国发展跨国运输通道的关联度,使我们能够发现影响跨国运输通道发展的四个问题:过境运输的局限性,跨国运输通道对区域经济的促进大于对民族经济的促进,部分跨国运输通道存在安全隐患,口岸功能的弱化影响跨国运输通道的发展等。只有理解内生与外拓的辩证关系,才能明确少数民族劳动者是民族经济的主体,从而得出要发展民族经济必须提高少数民族劳动者的素质技能和社会地位的结论。本文提出以强化民族经济内生力量,加大外向拓展力度为指导思想;制定了以提升口岸功能和以发展成经济带为目标的全面发展跨国经济通道的策略。强调了少数民族劳动者参与跨国运输通道建设的重要性以及跨国经济通道对发展民族经济的意义。本文还以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为例阐述了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向跨国经济通道发展的方向,并指出跨国经济通道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图们江下游地区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的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图们江下游地区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 |
2.1 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论述 |
2.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意蕴 |
2.1.2 “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容 |
2.1.3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
2.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依据 |
2.2.1 国家顶层设计 |
2.2.2 地方政策规划 |
2.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 |
2.3.1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渊源 |
2.3.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底色 |
2.3.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经济关联 |
2.3.4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跨境交往 |
第3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 |
3.1 辽宁沿海经济带 |
3.1.1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现状概述 |
3.1.2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现存问题 |
3.1.3 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现存问题的应对措施 |
3.2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
3.2.1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现状 |
3.2.2 当前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
3.2.3 应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现存问题的对策建议 |
3.3 沈阳经济区 |
3.3.1 沈阳经济区的基本态势 |
3.3.2 当前制约沈阳经济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
3.3.3 解决沈阳经济区现存问题的基本路径 |
3.4 哈长城市群 |
3.4.1 哈长城市群发展情况概述 |
3.4.2 当前哈长城市群发展的制约因素 |
3.4.3 加快哈长城市群发展的重要举措 |
第4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 |
4.1 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 |
4.1.1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基础 |
4.1.2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制约因素 |
4.1.3 推进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
4.2 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 |
4.2.1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优势条件与发展态势 |
4.2.2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主要瓶颈 |
4.2.3 优化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路径选择 |
4.3 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 |
4.3.1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现状 |
4.3.2 环渤海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
4.3.3 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对策建议 |
4.4 北上参与北极航线开发 |
4.4.1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战略价值 |
4.4.2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现实挑战 |
4.4.3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基本策略 |
第5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 |
5.1 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推进方略 |
5.1.1 大连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优势条件 |
5.1.2 建设大连自由贸易港的重要战略价值 |
5.1.3 推进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对策建议 |
5.2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推进构想 |
5.2.1 满洲里对外开放的历史沿革 |
5.2.2 满洲里开放发展的现存问题 |
5.2.3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的品牌识别与塑造 |
5.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
5.3.1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历史沿革和现实进展 |
5.3.2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重要战略价值 |
5.3.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可行性分析 |
5.3.4 加快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的建议 |
5.4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 |
5.4.1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动力解析 |
5.4.2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挑战 |
5.4.3 推进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基本策略 |
第6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 |
6.1 塑造全球化包容性发展的中国范例 |
6.1.1 把握全球化模式深度调整下的历史机遇 |
6.1.2 提供东北亚各国共话发展的沟通平台 |
6.1.3 促进东北地区跨境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
6.2 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 |
6.2.1 完善国家区域经济总体布局 |
6.2.2 推进京津冀与东北地区协同发展 |
6.2.3 提升东北地区城市群整体实力 |
6.3 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
6.3.1 形成东北地区产业发展新动能 |
6.3.2 打通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大通道 |
6.3.3 开创东北地区对外贸易新局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我国边境经济合作区的经济效应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文献述评 |
(二)国外文献述评 |
(三)文献综合评析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边境经济合作区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借鉴 |
第一节 边境经济合作区近似概念界定 |
一、边境经济合作区 |
二、互市贸易区 |
三、跨境经济合作区 |
四、经济技术开发区 |
五、自由贸易区 |
第二节 边境经济合作区相关理论基础 |
一、增长极理论 |
二、空间扩散理论 |
三、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第三节 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功能作用 |
一、宏观层面 |
二、微观层面 |
第四节 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实践借鉴 |
一、欧洲上莱茵河边境经济合作 |
二、美国—墨西哥边境经济合作 |
三、“新柔廖”成长三角边境经济合作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发展演进、升级路径与支持政策 |
第一节 我国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发展演进 |
一、1978~1998 年:边境经济合作区启动建设 |
二、1999~2012 年:边境经济合作区发展缓慢 |
三、2013 年至今: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进程加快 |
第二节 我国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升级路径 |
一、培育省级边境经济合作区 |
二、申请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 |
三、区内增设海关特殊监管区 |
四、推动升级为跨境经济合作区 |
第三节 我国边境经济合作区的支持政策 |
一、第一阶段:以鼓励边境经济合作区为主 |
二、第二阶段:以规范边境经济合作区为主 |
三、第三阶段:更加重视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边境经济合作区的经济效应 |
第一节 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 |
一、准自然实验 |
二、计量模型 |
第二节 样本、变量描述、描述性统计以及相关关系分析 |
一、样本描述 |
二、变量描述 |
三、描述性统计 |
四、相关关系分析 |
第三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一、建立边境经济合作区总体经济效应 |
二、各个地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经济效应 |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边境经济合作区经济效应制约影响因素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制约我国边境经济合作区经济效应的影响因素 |
一、边境经济合作区定位不清,主要面向市场重叠 |
二、缺乏动态退出机制,边境经济合作区升级缓慢 |
三、部分省份边境经济合作区规划有待编制、完善 |
四、边境经济合作区政策支持力度较低、不具持续性 |
第二节 扩展我国边境经济合作区经济效应的对策建议 |
一、找准边境经济合作区定位,区分主要面向市场 |
二、完善边境经济合作区设立、升级以及退出机制 |
三、加快各边境经济合作区总体规划编制完善进程 |
四、完善合作区工作机制,提升园区整体管理水平 |
五、加大建设发展边境经济合作区的政策支持力度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表 1:我国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基本情况介绍 |
附表 2:我国省级边境经济合作区统计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中国边疆地区空间结构演变与跨境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边疆地区已成为国家安全与地缘政治敏感区与激烈冲突区 |
1.1.2 边疆地区的深度协调发展是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 |
1.1.3 边疆地区是国家对外开放与扩大合作的关键门户与基础平台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查询法与综述分析法 |
1.3.2 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 |
1.3.3 静态分析法与动态分析法 |
1.3.4 理论研究法与实践应用法 |
1.3.5 GIS空间分析法 |
1.4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4.1 研究思路和目标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领域研究进展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
2.1.1 中国边疆地区区域发展研究 |
2.1.2 区域空间结构相关研究 |
2.1.3 中国边疆地区跨境合作研究 |
2.1.4 综合评述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空间相互作用 |
2.2.2 区域空间结构 |
2.2.3 地缘空间格局理论 |
第三章 中国边疆地区本底要素基本特征 |
3.1 中国边疆地区自然地理基本特征 |
3.1.1 涉及国境线的省区范围和地市范围 |
3.1.2 边疆地形地貌的分布特征 |
3.1.3 边疆水系流域的分布特征 |
3.1.4 边疆气候类型差异特征 |
3.1.5 边疆自然资源的分布特征 |
3.2 中国边疆地区人文地理特征 |
3.2.1 边疆人口的分布特征 |
3.2.2 边疆民族的分布特征 |
3.2.3 边疆社会经济的发展概观 |
3.2.4 边疆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 |
3.2.5 边疆重要小城镇发展概况 |
第四章 中国边疆地区城镇节点空间分布格局及演变 |
4.1 城镇节点空间分布聚散特性及各向异性对比 |
4.1.1 城镇节点离散程度的测度方法 |
4.1.2 城镇之间离散程度与集中程度的测度结果 |
4.1.3 城镇相对平均中心的离散程度的测度结果 |
4.2 省会/几何居中城镇耦合与空间控制类型与结构分析 |
4.2.1 城镇节点几何居中性的测度方法 |
4.2.2 城镇节点的几何居中性评价结果 |
4.3 区域重心演化的结构与特征分析 |
4.3.1 城镇节点重心的计算方法 |
4.3.2 区域重心迁移过程分析结果 |
4.4 城镇等级结构类型与特征分析 |
4.4.1 城镇等级划分方法 |
4.4.2 各类型边疆城镇等级结构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陆路交通网的中国边疆地区空间格局及演变 |
5.1 陆路交通网的特征及演变分析 |
5.1.1 陆路交通网络特征的评价方法 |
5.1.2 陆路交通网的规模特征分析结果 |
5.1.3 陆路交通网的结构特征分析结果 |
5.2 区内/跨境交通便捷性格局与特征分析 |
5.2.1 可达性评价方法 |
5.2.2 区内可达性评价与格局特征 |
5.2.3 区外可达性评价与格局特征 |
5.3 区域综合交通便捷性格局及类型分析 |
5.3.1 东北边疆区域可达性格局 |
5.3.2 内蒙边疆区域可达性格局 |
5.3.3 西北边疆区域可达性格局 |
5.3.4 西藏边疆区域可达性格局 |
5.3.5 西南边疆区域可达性格局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边疆地区空间联系结构及演变 |
6.1 区内空间联系结构特征与对比分析 |
6.1.1 东北边疆空间联系格局 |
6.1.2 内蒙边疆空间联系格局 |
6.1.3 西北边疆空间联系格局 |
6.1.4 西藏边疆空间联系格局 |
6.1.5 西南边疆空间联系格局 |
6.2 边疆与内陆的空间联系特征分析 |
6.2.1 首位联系特征 |
6.2.2 空间联系格局 |
6.3 内陆省份跨境合作门户的综合评价 |
6.3.1 门户城镇的综合评价与结构类型 |
6.3.2 内陆省份的优选门户与类型分异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欧亚大陆互联互通对中国跨境合作的影响分析 |
7.1 泛亚高铁建设对中国与中南半岛空间联系的影响分析 |
7.1.1 通往东南亚的高铁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
7.1.2 研究对象、数据来源及技术方法 |
7.1.3 泛亚高铁建设前后的可达性变化 |
7.1.4 泛亚高铁建设对中国边疆地区与中南半岛空间联系特征的影响 |
7.2 欧亚高铁建设对中国与欧亚大陆各国空间联系的影响分析 |
7.2.1 通往欧洲的高铁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
7.2.2 研究对象、数据来源及技术方法 |
7.2.3 欧亚高铁建设前后的可达性变化 |
7.2.4 欧亚高铁对中国与欧亚大陆其他国家空间联系特征的影响 |
7.3 中亚高铁建设对中国与欧亚大陆各国空间联系的影响分析 |
7.3.1 中亚高铁建设前后的可达性变化 |
7.3.2 中亚高铁对中国与欧亚大陆其他国家空间联系特征的影响 |
7.4 高铁建设对欧亚大陆地缘格局的影响 |
7.4.1 中国区位特征的变化 |
7.4.2 空间联系特征的变化 |
7.4.3 对中国地缘战略与合作策略的思考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后记 |
(4)图们江出海复航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章 研究理论基础和相关法规 |
2.1 公共产品理论 |
2.1.1 公共产品理论概念 |
2.1.2 公共产品理论特征 |
2.2 公共产品供给理论 |
2.2.1 公共产品的三种供给方式 |
2.2.2 公共产品供给的特点 |
2.3 界河水路运输的公共性分析 |
2.3.1 界河水路运输属于公共产品 |
2.3.2 界河水运服务作为公共产品的特征 |
2.4 国际河流的相关法规 |
2.4.1 国际河流规定 |
2.4.2 我国界河相关法律法规 |
第3章 图们江区域出海复航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图们江区域的发展现状 |
3.1.1 图们江区域发展现状 |
3.1.2 图们江区域目前通航的现状 |
3.1.3 图们江水道出海复航的现状 |
3.1.4 图们江地区周边国家发展现状 |
3.2 图们江出海复航出现的问题分析 |
3.2.1 图们江出海复航的航道问题 |
3.2.2 航道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政府资金投入 |
3.2.3 俄罗斯对中方出海复航工作的阻碍 |
3.2.4 朝鲜对中方出海复航工作的阻碍 |
第4章 图们江出海复航发展的SWOT分析 |
4.1 优势分析(Strengths) |
4.1.1 水路运输成本优于其他运输方式 |
4.1.2 图们江发展界河水运的区位优势 |
4.1.3 图们江地区自然资源丰富 |
4.1.4 图们江地区社会人文环境优越 |
4.2 劣势分析(Weaknesses) |
4.2.1 水运基础设施比较落后 |
4.2.2 船舶的运力结构不合理 |
4.2.3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界河水运的兼顾不够 |
4.2.4 界河水运管理体制有待健全 |
4.2.5 界河水运的法律体系建设滞后 |
4.2.6 自然条件对航运发展的限制 |
4.3 机会分析(Opportunities) |
4.3.1 图们江区域经济合作开发为交通运输带来机遇 |
4.3.2 水路运输的优势 |
4.3.3 俄罗斯和朝鲜对图们江区域经济合作开发的期待 |
4.3.4 对完善应急运输体系和加强国防战备的需求 |
4.4 威胁分析(Threats) |
4.4.1 公路、铁路、航空运输方式的挑战 |
4.4.2 全球低碳经济的挑战 |
4.4.3 图们江地区复杂国际形势的挑战 |
第5章 图们江出海复航方案的对策研究 |
5.1 图们江出海复航的可行性分析 |
5.1.1 区域经贸合作的发展对图们江出海复航提出新需求 |
5.1.2 国际法上的支持 |
5.1.3 在水资源利用上创造有利条件 |
5.2 图们江出海复航问题的解决方案 |
5.2.1 图们江出海复航问题的解决方案一 |
5.2.2 图们江出海复航问题的解决方案二 |
5.2.3 图们江出海复航问题的解决方案三 |
5.2.4 图们江出海复航问题解决方案的选择 |
5.3 图们江出海复航的政策建议 |
5.3.1 加大国家的政策支持逐步创新涉外经济和监督管理机制 |
5.3.2 通过外交谈判协商俄朝解决 |
5.3.3 深化区域经贸合作推动解决图们江出海复航问题 |
5.3.4 实施“出海”与“借港”和“援朝”相结合 |
5.3.5 加大舆论宣传工作促进出海权问题的解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长吉图区域空间分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劳动空间分工的有关研究 |
1.2.2 劳动分工的新经济史学讨论 |
1.2.3 关于长吉图开发开放的有关研究 |
1.3 论文的结构 |
1.4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空间分工基本理论 |
2.1 分工理论的发展脉络 |
2.1.1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
2.1.2 与国际贸易理论融合发展的分工理论 |
2.1.3 理论经济学中的分工理论 |
2.2 空间分工理论 |
2.2.1 空间产业分工 |
2.2.2 职能空间分工理论 |
2.2.3 空间分工:一个分析框架 |
2.3 空间分工的经济性与促进机制 |
2.3.1 空间分工的经济性 |
2.3.2 空间分工的促进机制 |
第3章 长吉图产业的空间分工 |
3.1 长吉图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
3.2 产业空间分工的测量方法 |
3.3 长吉图产业空间分工的测量结果 |
3.4 长吉图产业空间分工测量结果分析 |
3.4.1 对长春市的分析 |
3.4.2 对吉林市的分析 |
3.4.3 对长吉两市的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长吉图的空间功能分工 |
4.1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功能分工 |
4.1.1 生产性服务业的兴起 |
4.1.2 功能分工的出现 |
4.2 空间分工形式演进的国内外经验 |
4.2.1 英国的经验 |
4.2.2 美国的经验 |
4.2.3 日本的经验 |
4.2.4 中国长三角的经验 |
4.3 功能分工的测量方法 |
4.4 测量结果与分析 |
4.4.1 测量结果 |
4.4.2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长吉图的空间分工战略 |
5.1 空间分工战略的基础 |
5.1.1 区域自然地理基础 |
5.1.2 区域空间格局现状 |
5.1.3 区域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 制定空间分工战略的基本思路 |
5.2.1 产业空间由“零散化”向“功能板块”提升 |
5.2.2 差异化的城镇发展战略推动空间分工 |
5.2.3 完善交通网络助推空间分工 |
5.3 区域空间整合战略 |
5.3.1 交通引领区域整合 |
5.3.2 次区域整合 |
5.4 产业空间分工战略 |
5.4.1 基本目标 |
5.4.2 区域产业空间分工格局 |
5.4.3 实施重点产业区战略 |
5.5 城镇职能分工战略 |
5.5.1 区域城镇职能结构概况 |
5.5.2 发挥长春市的引领作用 |
5.5.3 区域主要城镇的职能定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6)延边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动向及本论题的新意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延边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基本情况 |
2.1 延边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 |
2.2 延边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 |
2.3 延边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机遇与挑战 |
第三章 延边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延边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基本现状 |
3.2 延边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中存在问题 |
3.3 延边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四章 延边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思路与对策 |
4.1 延边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思路 |
4.2 延边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对策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件 |
(7)中国改革开放后延边州与朝鲜、韩国交流合作关系研究 ——以图们江开放开发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动机、目的及意义 |
1.2 论文选题的相关研究现状 |
1.3 论文选题有所拓展和突破的内容 |
1.4 论文选题的内容概述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初期延边州与朝鲜、韩国的交流合作关系 |
2.1 延边州自然状况及其社会特点 |
2.1.1 延边州历史沿革与自然状况 |
2.1.2 延边州的地缘特点与资源优势 |
2.1.3 改革开放初期延边州的发展 |
2.2 图们江开发前延边州与朝鲜的交流合作关系 |
2.2.1 中朝高层互访与双方关系的发展 |
2.2.2 延边州与朝鲜的人缘、地缘关系 |
2.2.3 延边州与朝鲜的交流合作关系 |
2.3 延边州与韩国交流合作关系的建立 |
2.3.1 冷战时期从对峙趋向缓和的中韩关系 |
2.3.2 延边州与韩国的特殊人缘关系 |
2.3.3 延边州与韩国交流合作的开始 |
2.3.4 小结 |
第三章 图们江开发时期延边州与朝鲜、韩国的交流合作关系 |
3.1 UNDP图们江开发计划与延边州的开发 |
3.1.1 UNDP图们江开发计划的提出与促进 |
3.1.2 中国的图们江开发计划及其实施 |
3.1.3 延边州的图们江开发及经济发展 |
3.2 边州与朝鲜交流合作关系的发展 |
3.2.1 中朝继承传统面向未来的关系 |
3.2.2 朝鲜的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 |
3.2.3 延边州与朝鲜交流合作关系的扩大 |
3.3 延边州与韩国的交流与合作 |
3.3.1 中韩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确立 |
3.3.2 韩国对图们江开放开发的支持 |
3.3.3 延边州与韩国的交流合作发展 |
3.3.4 图们江开发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
3.3.5 小结 |
第四章 大图们江开发时期延边州与朝鲜、韩国的交流合作关系 |
4.1 大图们江开发中延边州的地位 |
4.1.1 《长春协议》的签订与大图们江开发 |
4.1.2 中国《长吉图规划纲要》战略的提出 |
4.1.3 延边州深化通道建设加快开发步伐 |
4.2 延边州与朝鲜交流合作关系的新发展 |
4.2.1 传统友谊基础上的中朝关系新发展 |
4.2.2 延边州与朝鲜的交流与合作的扩大 |
4.2.3 延边州与朝鲜在“借港出海”中的合作 |
4.3 延边州与韩国交流合作的发展 |
4.3.1 中韩全面推进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4.3.2 延边州与韩国交流合作步伐的加快 |
4.3.3 韩国对延边州对外开放的支持 |
4.3.4 小结 |
第五章 延边州与朝鲜、韩国交流合作关系发展展望 |
5.1 中国与朝鲜、韩国的关系发展趋势 |
5.1.1 共同利益框架中的中朝关系发展趋向 |
5.1.2 日益扩大的中韩合作伙伴关系走向 |
5.2 延边州与朝鲜、韩国深化合作关系的前景 |
5.2.1 延边州与朝鲜在新项目中将扩大合作 |
5.2.2 环形跨境旅游将促进延边州与朝鲜、韩国的合作 |
5.2.3 新欧亚大陆桥建设将强化延边州与朝鲜、韩国的合作 |
5.3 推进延边州与朝鲜、韩国合作的建议 |
5.3.1 促进延边与朝鲜关系的建议 |
5.3.2 促进延边与韩国关系的建议 |
5.3.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8)中国沿边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
三、论文主要内容 |
四、论文研究方法 |
五、论文研究目标、创新与不足 |
六、论文技术路线 |
第一章 中国沿边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及理论依据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
一、经济全球化 |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和外延 |
三、中国参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历程 |
第二节 中国沿边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 |
一、中国沿边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表现形式 |
二、中国沿边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
三、中国沿边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点 |
第三节 中国沿边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基础 |
一、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二、中国沿边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第二章 中国沿边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 |
第一节 中国沿边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状况 |
一、大图们江次区域经济合作 |
二、新疆与中亚五国的次区域经济合作 |
三、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两廊一圈"、泛北合作 |
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中国沿边地区经济的影响 |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东北沿边地区的影响 |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对西北沿边地区的影响 |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对西南沿边地区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国沿边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比较分析 |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沿边各省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沿边各省区边境对外贸易的影响 |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沿边地区外资利用的影响 |
第三章 中国沿边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优劣势分析 |
第一节 中国沿边区域一体化优势条件分析 |
一、中国沿边地区地缘优势明显 |
二、中国沿边地区经济保持快速增长 |
三、中国沿边地区对外贸易增长势头良好 |
第二节 中国沿边区域经济一体化劣势条件分析 |
一、中国沿边地区经济结构和进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 |
二、中国沿边地区外商直接投资整体水平较低 |
三、中国沿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仍有差距 |
四、中国边境口岸对外开放和口岸经济发展亟需纵深发展 |
第三节 中国沿边区域经济一体化机遇因素分析 |
一、世界经济在曲折中继续复苏,中国经济仍然看好 |
二、中国将进一步加大对沿边各省区相关政策扶持力度 |
三、中国对外贸易战略和政策进一步调整和深化 |
第四节 中国沿边区域经济一体化挑战因素分析 |
一、后危机时代中国沿边地区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
二、地缘政治经济对中国沿边地区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
三、中国能源安全与周边国家之间冲突与矛盾 |
第四章 中国沿边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目标、机制及实施步骤 |
第一节 中国沿边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标 |
一、近期目标——发挥地缘优势,增强周边合作 |
二、中期目标——立足区域组织,推动经贸合作 |
三、长期目标——深化自由贸易,实现全面发展 |
第二节 中国沿边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运行机制 |
一、中国沿边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共同原则 |
二、中国沿边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法律框架 |
三、中国沿边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合作措施 |
四、中国沿边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合作机制 |
第三节 中国沿边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般步骤 |
一、比较合作形式,明确选择标准 |
二、协调相关部门,搭建组织体系 |
三、明确合作目标,确定合作领域 |
四、选择合作形式,设计合作机制 |
第五章 推进中国沿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途径与对策 |
第一节 国外沿边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与经验借鉴 |
一、美国、墨西哥沿边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与经验借鉴 |
二、欧洲沿边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与经验借鉴 |
三、东盟内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增长三角"的实践与经验借鉴 |
第二节 中国沿边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途径 |
一、中国沿边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模式类型 |
二、中国沿边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
第三节 实现中国沿边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
一、进一步提升中国沿边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国家战略地位 |
二、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及兴边富民行动 |
三、加大对沿边地区对外贸易财税优惠的倾斜力度 |
四、坚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外资利用战略 |
五、大力发展跨境旅游促进中国沿边地区经贸互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9)延边州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目的、意义 |
1.2 论文的内容及结构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中国经济的国际化与对外开放 |
2.3 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
2.4 中国区域经济的国际化及其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
第三章 延边州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进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延边州外向型经济发展进程 |
3.2 延边州发展外向型经济的SWOT矩阵分析 |
3.3 延边州外向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3.4 延边州外向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延边州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及对策建议 |
4.1 延边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选择 |
4.2 对延边州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对策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论文选题意义 |
二、基本概念与论文结构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跨国运输通道 |
第一节 跨国运输通道的性质 |
一、跨国运输通道的内涵与外延 |
二、交通运输业是物质生产部门 |
三、明确交通运输业的物质生产性质的意义 |
第二节 跨国运输通道的特征 |
一、运输的国际性与复杂性 |
二、运输线路的不可分割性 |
三、具有规模效益和投资乘数效应 |
四、具有社会公益性 |
第三节 我国历史上形成的跨国运输通道 |
一、丝绸之路 |
二、茶马古道 |
三、云南与东南亚的国际通道 |
第二章 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形成的条件与现状 |
第一节 跨国运输通道形成的一般条件 |
一、边境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的水平 |
二、边境口岸与腹地联系的紧密度 |
三、地缘政治经济化与地缘经济趋势增强 |
四、通道的安全性 |
第二节 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形成的特殊条件 |
一、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
三、国家民委的兴边富民行动 |
四、边境地区存在众多的跨界民族 |
第三节 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的现状分析 |
一、东北民族地区的跨国运输通道 |
二、西北民族地区的跨国运输通道 |
三、西南民族地区的跨国运输通道 |
第四节 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的类型 |
一、按运输对象可分为资源能源型、工业产品型和劳务型 |
二、按运输方式可分为公路、铁路和管道运输 |
三、按物流形态可分为输入型、输出型和双向型 |
第三章 跨国运输通道在民族经济外向拓展中的作用 |
第一节 发展跨国运输通道是民族经济外向拓展的必然要求 |
一、民族经济落后的原因分析 |
二、改变民族经济的落后局面必须主动向外拓展 |
三、民族经济外向拓展的区位优势 |
四、周边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民族经济外向拓展 |
五、充分利用跨国运输通道向外拓展民族经济 |
第二节 跨国运输通道是民族经济外向拓展的桥梁 |
一、引导民族经济外向拓展 |
二、边境贸易的重要纽带 |
三、民族经济利用外资的平台 |
四、民族经济开拓国际市场的媒介 |
五、促进民族经济对邻国资源的开发利用 |
六、利于民族地区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 |
第四章 民族地区发展跨国运输通道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
第一节 我国边境地区交界地带的类型 |
一、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 |
二、按自然地理条件划分 |
第二节 邻国交通运输状况与发展跨国运输通道的关联度 |
一、东北地区三个邻国的交通运输概况 |
二、西北地区五个邻国的交通运输概况 |
三、西南地区六个邻国的交通运输概况 |
第三节 边境口岸建设对发展跨国运输通道的影响 |
一、民族地区边境口岸的带状分布利于发展跨国运输通道 |
二、口岸的对应性特征利于发展跨国运输通道 |
第四节 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存在的问题 |
一、过境运输的局限性 |
二、对区域经济的促进大于对民族经济的促进 |
三、部分跨国运输通道存在安全隐患 |
四、口岸功能的弱化影响跨国运输通道的发展 |
第五章 发展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的思路 |
第一节 强化民族经济内生力量加大外向拓展力度 |
一、内生与外拓的辩证关系 |
二、提高少数民族劳动者参与跨国运输通道建设的比例 |
三、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发展跨国运输通道 |
四、使跨国运输通道建设的成果更多惠及少数民族劳动者 |
五、跨国运输通道的养护需要民族地区劳动者的积极参与 |
第二节 发挥口岸优势并提升口岸功能 |
一、发挥重点口岸的地域优势构建边境交通的枢纽 |
二、拓展口岸城市的外向性 |
三、提升口岸城市的物流功能 |
第三节 向跨国经济通道的方向发展 |
一、相关理论 |
二、跨国运输通道向经济带发展 |
三、跨国经济通道的典型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 |
四、跨国经济通道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服务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图们江下游地区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的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D]. 张晨瑶.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2]我国边境经济合作区的经济效应与政策研究[D]. 刘颖甜. 武汉大学, 2019(12)
- [3]中国边疆地区空间结构演变与跨境合作研究[D]. 马颖忆. 南京师范大学, 2015(12)
- [4]图们江出海复航问题及对策研究[D]. 孟维欣. 大连海事大学, 2014(04)
- [5]长吉图区域空间分工研究[D]. 吴慧君. 吉林大学, 2014(09)
- [6]延边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问题及对策[D]. 张立攀. 延边大学, 2013(08)
- [7]中国改革开放后延边州与朝鲜、韩国交流合作关系研究 ——以图们江开放开发为中心[D]. 王禹. 延边大学, 2012(01)
- [8]中国沿边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D]. 马博. 中央民族大学, 2011(05)
- [9]延边州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 王越. 延边大学, 2010(10)
- [10]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研究[D]. 黄云.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