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码可携带业务的实现与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代丽芳[1](2020)在《郑州联通用户携号转网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2019年11月,郑州联通已全面开启携号转网业务,同时,5G商用的启动也预示着中国正式进入5G时代。不同于3G、4G时代,5G时代的大数据化,智能化,网络化特性,人们对于携号转网业务呼吁程度较高。由于市场竞争份额的影响,郑州联通在携号转网业务中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5G时代,当用户更多的关注5G网络和新型权益产品时,5G网络和产品因素是否影响用户的转网意愿,根据转网意愿的影响因素,给出降低用户转网意愿的可行性建议,是本文即将研究的问题。本文以郑州联通客户转网意愿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技术接受模型,采用电子问卷方式进行数据搜集,通过SPSS软件进行影响因素验证分析,即转化成本、习惯特性、5G网络和产品等因素进行分析。通过模型的信度、效度、相关性、回归分析和路径验证分析,找出影响转网意愿关键因素,并提出相关优化调整措施和建议,为郑州联通在携号转网政策下的运营发展提供决策依据。通过研究得出:转换成本已经不能作为障碍降低用户转网意愿,习惯特性和转网意愿没有相关的影响关系,然而,5G网络却能够有效降低用户的转网意愿,产品因素能够提升用户的转网意愿。因此,在5G时代,影响用户转网的关键因素是5G网络和产品因素。根据其关键影响因素,给出降低郑州联通用户转网意愿的营销策略,加快推进5G网络的产业化应用,做好创新权益型产品的优化,将提速降低坐实做到底,实体渠道转型助力5G和产品,扎实做好存量用户的价值运营,保障携号转网业务稳步有序的实施。
黄丽仙[2](2012)在《浅谈对号码携带业务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引言随着通信网络的发展和电话的普及,电话号码对用户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人与人之间的最重要的联系方式。另一方面,随着电信业务开展的越来越丰富,各运营商纷纷推出各有特色的业务或者套餐,对于消费者而言,在不同时期选择适合自己的
李盖,丛珊,何柳[3](2012)在《号码可携带的法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电信行业市场结构失衡,电信消费者权益受损现象时有发生,号码可携带在我国的实施对促进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必要且重要。但尽管我国已有号码可携带的相关实践,其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其他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多的缺陷。基于此,笔者拟从对号码可携带的分析入手对其进行研究,结合国内外相关实践,对其在我国的完善提出建议。
祝婷婷[4](2012)在《我国号码可携带政策实施效果和用户转网意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移动号码可携带(MNP)政策作为促进市场竞争的标志性政策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2010年我国天津和海南两省市正式启动了移动号码可携带政策的试验。本文重点对我国号码可携带政策实施效果和用户转网意愿进行研究。通过研究我国试点MNP政策实施效果,对试点用户转网整体情况、用户转网流向以及转网障碍进行分析。重点通过假设推理的方法预测了我国实施单向MNP政策和双向MNP政策对电信市场竞争格局的影响,并对政策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在当前实际转网率较低的情况下,MNP政策对于市场竞争格局的影响不大,只有当转网率提升到一定水平,MNP政策才能起到调整市场竞争结构的作用,且双向MNP政策比单向MNP政策更易于达到较高的转网率。接着,在试点实施效果和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我国MNP政策下用户转网意愿影响因素模型,研究认为:转换障碍、竞争吸引以及客户满意度是影响转网意愿的三大主要因素;转换障碍主要受转换成本和使用习惯的影响;客户满意度主要受网络质量和客户服务价格感知的影响。最终,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各变量对用户转网意愿的影响,其中竞争吸引和转网意愿正相关,转换障碍和客户满意度和转网意愿负相关,并且竞争吸引对用户转网意愿的影响因子最大,其次为客户满意度和转换障碍。最后,根据试点实施效果分析和转网意愿研究结果,本文从运营商和政府两个角度对我国实施移动号码可携带政策提出了相关建议。
王首媛[5](2011)在《中国联通号码携带方案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号码可携带指的是电信用户在转换他们的网络运营商、地点或者服务类型后,仍保留所拥有的电话号码。作为一种促进电信市场公平竞争的技术和政策手段,号码携带不仅提高了用户的选择能力,而且有利于运营商通过提高服务水平、创新服务产品来争取客户。我国的电信网络正处于3G发展的起步期,实现号码可携带,将有助于促进移动通信用户的迅速流动,扩大3G客户群,加快运营商在3G投资成本的回收,从而推动我国的3G发展。本文作者主要研究与分析了中国联通号码携带方案的原理,并且参与到号码携带方案实施过程中的核心网局数据的修改以及测试工作。文章首先简要的介绍目前国内电信网络的发展现状,由此引出号码携带系统的研究价值与社会意义;接着阐述了号码携带的基本概念与分类,并重点介绍了移动号码携带系统;然后对国际上移动号码携带主流的技术方案(基于交换机的解决方案、基于智能网的解决方案和基于信令中继的号码携带解决方案)的原理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总结了这三种传统的移动号码携带方案的优缺点:最后文章深入研究了中国联通号码携带的总体实施方案,针对总体架构中的主要功能单元以及接口和协议进行分析,重点研究号码携带方案的实现原理以及语音呼叫、短信及彩信流程,并介绍了号码携带方案的实现工作以及测试中遇到的问题与经验。
董泽建[6](2010)在《基于TCAP的号码可携带性研究》文中指出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规划建设,我国的信息网基本形成了一个具有世界水平的信息通信网络。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我国信息业以震惊世界的高速度持续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当前,全球电信界正面临一场巨大变革,信息技术和电信技术发展之快前所未有,对设备、网络和业务等各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正在形成不同行业互相渗透、走向融合的局面。各运营商为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服务推陈出新,在这种趋势中,3G(The third gene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第三代通信系统)这个名词逐渐走入消费者的视野。各运营商在完成内部测试或者试点工作之后,开始大力推进3G网络的应用,并在这一领域展开对消费群体的争夺战。如何协调好3G与现有第二代移动通信、固定网络的过渡?如何在3G形式下争取更大的消费群体?这些问题都需要各运营商去积极考虑,与之相关的“号码可携带性”技术便成了3G网络能否在我国顺利普及的一个重要内容。“号码可携带性”(以下简称NP)指的是用户在一个服务网络(M)到另外一个服务网络(N)时,仍可以在保留原号码不变的基础上,使自身所享受的服务质量不受影响。这里的M、N两种网络,既可以属于同一个运营商,也可以属于不同运营商。本文的核心内容是如何实现在GSM网络中引入NP系统以及基于TCAP的NP系统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设计。文章的开头部分总体介绍NP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GSM背景知识,文章基于3GPP标准所下的MNP规范,针对各种主流的NP技术解决方案,对相关技术模型进行了较深入分析后,确定基于TCAP的信令中继方案作为最终解决方案。文章制定了基于TCAP的NP系统在硬件、编程方面规划及方案,并对NP系统的各个子模块进行设计,对相关测试问题及遗留问题进行了总结。
陈亮[7](2009)在《移动号码可携带对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各国陆续实施移动号码可携带政策,意在方便消费者,并促进移动通信行业的公平竞争,成为重要的电信管制政策。我国移动通信行业也面临失衡的市场结构,中国移动目前占有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2008年,中国电信行业进行了又一次重组,并发放了3G牌照,为了促进公平竞争,移动号码可携带将成重要的不对称管制措施。本文分析总结了国外移动号码可携带实施的情况,同时从移动号码可携带(MNP)对转换成本的影响入手,通过Shy的转换成本测算模型,分别计算了中国移动通信市场中三家运营商用户所面对的转换成本大小,并进一步对用户在转网是面对的转换成本进行分类分析,明确了实施MNP所能对转换成本产生的影响。最后,文章进一步分析了MNP对中国移动通信行业,特别是对三大运营商的影响,并结合国外实施的经验,对中国实施MNP政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陈宫,卢扞华[8](2009)在《号码可携带业务的实现技术及应用》文中认为号码可携带(NP)作为一种新的电信业务,一方面可以使电信业的竞争有序化、规范化,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电信用户的利益,给社会带来很大的效益,该业务已成为世界电信市场的潮流。文章简单介绍了号码可携带业务,讲解了目前主要的号码可携带技术,最后通过对号码可携带在全球发展的分析,展望了其在中国的实施前景。
杨猛[9](2008)在《基于MAP的移动号码可携带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电信网络飞速发展,综合通信能力有了显着提高,各种高质量的服务层出不穷,通信网络已经进入了全面向3G过渡的非常时期。随着3G市场的逐步启动,协调好3G与现有第二代移动通信、固定网络的关系便成为到3G通信系统过渡的关键所在,因此与之相关“移动号码可携带性”便成了3G在我国顺利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移动号码可携带”(简称MNP)是电信运营商对电信用户联合提供的一项服务,即电信用户变更其服务网络时,仍保留以前的服务号码,并不会因之影响新签约网络的服务质量。MNP拥有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本文的中心内容就是如何在现有的GSM网络中引入MNP系统以及MAP-MNP系统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设计。文章的开头部分是对MNP系统的总体介绍,涉及了不少有关GSM的背景知识,然后文章基于3GPP标准所制定的MNP规范,针对各种MNP的技术解决方案,对国际上主流的技术模型进行了分析与权衡,最后决定采取基于MAP的信令中继方案作为解决方案。接着文章深入研究了MNP系统在硬件、编程层面的系统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通过对组成MNP系统的各个子模块的设计研究,制定了详细的流程设计,并在实际测试工作中巧妙地解决了许多技术上的障碍,使MNP系统逐步改进,走向成熟。
包尔瑾[10](2008)在《号码可携带业务在移动核心网中的功能实现与仿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号码携带业务(MNP)已成为世界各国电信商倍受关注和实施的业务。本文主要研究的方向是移动号码的可携带功能,通过信令中继(MNP/SRF)在核心网中的功能实现以及仿真研究。首先,本文阐述了号码携带业务国内外目前的发展状况,讨论了目前比较成熟的几种技术方法,然后选择MNP/SRF无触发方式的功能作为本次号码携带功能的实现方法。接着,根据移动核心网的结构,分析核心网内各节点为实现号码携带业务各自需要完成的功能,明确地指出了移动交换机在号码携带中需要完成的功能。最后,在移动交换机内信令层上完成号码携带功能的功能实现。在具体的研究中,本文着力于对移动交换机内部的信令模块进行代码的开发与编写,主要实现移动交换中心(MSC)内外相应协议的转换,号码携带业务相关参数的传输、转换、调用等,完成号码携带功能的调用和控制。本文基于交换机模拟系统模拟并仿真所编写的代码,搭配TTCNv3协议模拟软件模拟对外部的信令协议(ISUP和BICC)的模拟,完成号码携带业务在信令层上功能的测试。根据测试结果,验证了号码携带业务在信令层上功能的完全实现。
二、号码可携带业务的实现与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号码可携带业务的实现与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郑州联通用户携号转网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RT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价 |
1.4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携号转网概述及相关理论综述 |
2.1 携号转网的概述 |
2.1.1 携号转网政策概述 |
2.1.2 联通5G时代对携号转网的影响 |
2.2 转网意愿的相关理论 |
2.2.1 转换意愿定义 |
2.2.2 转换意愿的理论研究 |
2.3 技术接受模型相关理论 |
第三章 郑州联通用户转网意愿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 |
3.1 郑州联通用户现状分析 |
3.1.1 郑州联通用户的经营分析 |
3.1.2 郑州联通用户的细分分析 |
3.2 郑州联通用户的转网情况 |
3.3 郑州联通用户携号转网意愿的影响因素设计 |
3.3.1 转网意愿的影响因素 |
3.3.2 转网意愿模型的构建 |
3.3.3 携号转网意愿模型的各要素假设 |
3.3.4 携号转网意愿模型的变量设定 |
第四章 郑州联通用户携号转网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1 携号转网意愿模型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4.1.1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
4.1.2 调查样本对携号转网的认知情况 |
4.1.3 调查样本对携号转网的意愿分析 |
4.2 郑州联通用户转网意愿模型分析 |
4.2.1 信度分析 |
4.2.2 效度分析 |
4.3 携号转网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4.3.1 相关性分析 |
4.3.2 使用回归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 |
4.4 意愿模型的假设验证和模型修正 |
4.4.1 模型的假设验证 |
4.4.2 模型的修正及路径分析 |
4.5 郑州联通用户携号转网意愿模型结果分析 |
第五章 降低郑州联通用户携号转网意愿的营销策略 |
5.1 降低用户携号转网意愿的挽留策略 |
5.1.1 加快推进5G网络的建设 |
5.1.2 优化产品结构 |
5.1.3 大数据精准营销 |
5.2 提速降费坐实做到底 |
5.3 细分客户进行品牌营销 |
5.4 实体渠道转型,助力5G和产品发展 |
5.4.1 加快自营厅互联网化转型 |
5.4.2 社会渠道运营优化策略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研究的总结 |
6.2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转网意愿调查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浅谈对号码携带业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号码携带业务的含义 |
三、实施号码携带业务的要求 |
1. 实施号码携带业务对网络的要求。 |
2. 实施号码携带业务对市场环境的要求。 |
四、号码携带业务在我国开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
五、总结 |
(3)号码可携带的法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号码可携带概述 |
(一)号码可携带的概念和种类 |
(二)实施号码可携带的原因分析 |
1、合理性: |
2、必要性: |
3、可行性: |
(三)实施号码可携带的条件 |
二、我国的相关实践及法律规定 |
(一)相关实践 |
(二)法律规定 |
三、各国号码可携带的实践 |
四、相关建议 |
(一)健全我国与号码可携带相关的法律规定 |
(二)加强对号码可携带业务的监管 |
(三)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循序渐进的推进号码可携带的实施; |
五、结语 |
(4)我国号码可携带政策实施效果和用户转网意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提出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MNP政策介绍与文献综述 |
2.1 MNP政策介绍 |
2.1.1 国际MNP政策实施概况 |
2.1.2 我国实施MNP政策准备和试点实施概况 |
2.2 文献综述 |
2.2.1 移动通信用户转网意愿影响因素模型 |
2.2.2 MNP的成本收益和影响分析 |
第三章 MNP政策实施效果研究 |
3.1 典型国家和地区MNP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
3.1.1 香港MNP实施效果分析 |
3.1.2 日本MNP实施效果分析 |
3.1.3 欧盟MNP实施效果分析 |
3.2 我国MNP试点实施效果分析 |
3.2.1 用户转网整体情况 |
3.2.2 用户转网流向分析 |
3.2.3 用户转网障碍分析 |
3.3 我国实施MNP政策对市场竞争格局的影响预测 |
3.3.1 实施双向MNP政策对市场竞争格局的影响预测 |
3.3.2 实施单向MNP政策对市场竞争格局影响预测 |
3.3.3 政策实施对比分析 |
第四章 MNP政策下用户转网意愿研究 |
4.1 研究模型和假设 |
4.1.1 研究模型 |
4.1.2 研究假设 |
4.2 研究设计 |
4.2.1 量表设计 |
4.2.2 问卷设计 |
4.2.3 样本收集 |
4.3 研究方法 |
4.4 实证分析 |
4.4.1 问卷描述统计分析 |
4.4.2 信度和效度分析 |
4.4.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第五章 我国实施MNP政策建议 |
5.1 运营商层面 |
5.2 政府层面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小结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中国联通号码携带方案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号码可携带系统的研究价值及社会意义 |
1.2.1 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利益 |
1.2.2 促进电信市场的公平竞争 |
1.2.3 提高运营商的服务质量和劳动生产率 |
1.2.4 推动3G发展 |
1.3 全球号码携带的实施状况 |
1.3.1 新加坡 |
1.3.2 香港 |
1.3.3 韩国 |
1.3.4 英国 |
1.3.5 美国 |
1.4 论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号码可携带技术 |
2.1 概念与分类 |
2.1.1 号码可携带的概念 |
2.1.2 号码可携带的分类 |
2.2 移动号码携带的简介 |
2.2.1 移动号码携带的概念 |
2.2.2 移动号码携带的基本要求 |
2.3 相关术语解释 |
第三章 移动号码携带的技术方案的研究与分析 |
3.1 基于传统交换机(On-Swtich)的实现方案 |
3.2 基于智能网方式的号码携带解决方案 |
3.2.1 基于智能网的发端查询解决方案 |
3.2.2 基于智能网的收端查询解决方案 |
3.3 基于信令中继的号码携带解决方案 |
3.3.1 基于STP-SRF的解决方案 |
3.3.2 基于MAP-SRF的解决方案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联通移动号码携带解决方案的分析与研究 |
4.1 中国联通移动号码携带方案的系统架构 |
4.2 主要功能单元介绍 |
4.2.1 CSMS和CNPDB |
4.2.2 LSMS/LNPDB和SOA |
4.2.3 NPHLR和NPMSC |
4.2.4 ENUMDNS |
4.3 接口及协议 |
4.3.1 CSMS与SOA-LSMS之间的接口 |
4.3.2 NPHLR和NPMSC与其他网元及系统之间的接口 |
4.3.3 ENUMDNS与业务平台之间的接口 |
4.4 方案的业务流程 |
4.4.1 语音主要呼叫流程分析 |
4.4.2 移动网短信业务流程分析 |
4.4.3 彩信业务流程 |
4.5 实现本方案对网络的升级与改造 |
4.6 核心网数据配置工作 |
第五章 号码携带方案的实现与测试 |
5.1 实现本方案对网络的升级与改造 |
5.1.1 核心网的改造方案 |
5.1.2 短信业务系统改造方案 |
5.1.3 彩信业务系统改造方案 |
5.2 核心网数据配置工作 |
5.3 测试中的问题及经验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下一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TCAP的号码可携带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号码可携带发展趋势 |
1.1.4 中国实施号码可携带面临的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4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号码可携带的基础知识 |
2.1 NP 的概念 |
2.2 NP 的分类 |
2.3 移动号码可携带业务(MNP) |
2.3.1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
2.3.2 移动号码可携带业务的产生 |
2.3.3 移动号码可携带业务(MNP)的定义 |
2.4 MNP 关键技术 |
2.4.1 基于智能网的呼叫相关业务技术 |
2.4.2 基于MNP-SRF 的呼叫相关业务相关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移动号码可携带技术方案分析与研究 |
3.1 基于呼叫转移技术方案 |
3.1.1 基本工作流程 |
3.1.2 性能分析 |
3.2 基于号码携带关口局的技术方案 |
3.2.1 基本流程 |
3.2.2 性能分析 |
3.3 基于智能网的技术方案 |
3.3.1 基本流程 |
3.3.2 性能分析 |
3.4 基于信令中继的技术方案 |
3.4.1 基于STP-SRF |
3.4.2 基于TCAP-SRF |
3.5 号码可携带路由及数据库实施方案 |
3.6 提供区分服务的号码可携带 |
3.6.1 关于呼叫相关的服务的技术方案 |
3.6.2 关于呼叫无关的服务的技术方案 |
3.7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TCAP-SRF 的号码可携带技术解决方案 |
4.1 对国内号码携带状况的思考 |
4.2 TCAP-SRF 的总体设计 |
4.2.1 本设计架构以两个移动网络为例 |
4.2.2 对TCAP-SRF 设计架构的说明 |
4.3 TCAP-SRF 的基本功能 |
4.4 对TCAP-SRF 的路由策略的研究 |
4.4.1 路由方案类型一——呼叫相关业务 |
4.4.2 路由方案类型二——呼叫无关业务 |
4.5 小结 |
第五章 NP 系统的详细设计及实现 |
5.1 AFS 中DMM 系统相关的设计 |
5.1.1 DMM 的总体设计 |
5.1.2 DMM 相关系统的业务流程 |
5.2 AFS 中MFE 系统设计 |
5.3 TCAP-SRF 核心系统的相关设计 |
5.3.1 信令截获基本工作原理 |
5.3.2 搭建TCAP 环境 |
5.3.3 建立TCAP-SRF 的主要程序文件 |
5.3.4 TCAP-SRF 的工作流程 |
5.4 GNS 系统的详细设计 |
5.4.1 GNS 系统架构与模块 |
5.4.2 GNS 主要数据表 |
5.5 SRF 的测试工作 |
5.5.1 SRF 的测试 |
5.5.2 软硬件配置 |
5.6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移动号码可携带对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通信行业竞争格局失衡 |
1.1.2 号码可携带将成为不对称管制基础 |
1.2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1.2.1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转换成本理论 |
2.1.1 转换成本的概念 |
2.1.2 对转换成本的分类 |
2.1.3 对转换成本的影响研究 |
2.1.4 对于转换成本的测量 |
2.2 移动号码可携带(MNP) |
2.2.1 移动号码可携带的概念 |
2.2.2 移动号码可携带的理论研究 |
第三章 国外 MNP实施情况研究 |
3.1 国外 MNP实施概况 |
3.1.1 引入MNP的主要目的 |
3.1.2 成本-收益分析 |
3.1.3 技术方案 |
3.2 案例分析 |
3.2.1 香港案例 |
3.2.2 美国案例 |
3.2.3 韩国案例 |
3.2.4 日本案例 |
3.3 实施效果总结 |
3.3.1 使用率参差不齐 |
3.3.2 利于新进入者 |
3.3.3 促进了市场竞争 |
第四章 MNP对中国移动通信行业的影响 |
4.1 我国MNP实施环境分析 |
4.1.1 监管部门 |
4.1.2 电信运营商 |
4.1.3 移动通信用户 |
4.2 中国移动通信行业的转换成本估算 |
4.2.1 两家厂商的基本模型 |
4.2.2 多家厂商的基本模型 |
4.2.3 中国移动通信的转换成本估算 |
4.3 实施MNP对转换成本的影响 |
4.4 对中国电信运营商的影响 |
4.4.1 单向MNP将影响行业格局 |
4.4.2 联通、电信或将收益 |
4.4.3 中国移动长期受冲击,短期影响有限 |
4.4.4 将加剧行业竞争 |
第五章 我国实施MNP需注意的问题 |
5.1 电话号码的产权问题 |
5.1.1 我国现行号码管理政策 |
5.1.2 分析及建议 |
5.2 运营模式 |
5.3 成本分摊 |
5.3.1 总成本测算 |
5.3.2 成本的分摊 |
5.3.3 成本的回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号码可携带业务的实现技术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号码可携带业务简介 |
2 号码可携带业务的实现技术 |
1)呼叫前转 |
2)迂回选路 |
3)呼叫前转与智能台结合 |
4)智能网 |
a)落地端触发 |
b)发话端触发 |
c)落地触发和迂回选路 |
3 号码可携带业务在全球的发展 |
4 号码可携带业务在国内的发展前景 |
5 结束语 |
(9)基于MAP的移动号码可携带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内电信网络发展现状 |
1.12 移动号码可携带的概念 |
1.13 移动号码可携带系统的研究价值及社会意义 |
1.2 作者在项目中的研究工作 |
1.3 文章结构及中心内容说明 |
第二章 移动号码可携带系统的技术规范及可行性分析 |
2.1 3GPP中有关移动号码可携带的标准 |
2.1.1 基本概念 |
2.1.2 基本要求 |
2.2 移动号码可携带的技术支持与相关网络架构 |
2.2.1 3GPP所支持的技术方案 |
2.3 几种技术解决方案的分析 |
2.3.1 基于IN的呼叫相关业务的技术实现 |
2.3.1.1 基于码位分析的收端查询(TQOD) |
2.3.1.2 基于HLR释放的查询(QOHR) |
2.3.1.3 基于码位分析的发端查询(OQOD) |
2.3.1.4 对于CAMEL预付费服务的IN查询 |
2.3.2 基于MNP-SRF的呼叫相关业务的技术实现 |
2.3.2.1 直接路由方式(Direct Routing) |
2.3.2.2 间接路由方式(Indirect Routing) |
第三章 对国际主流的MNP技术解决方案的分析与比较 |
3.1 基于呼叫转移On-Switch的解决方案 |
3.2 基于号码携带关口局的解决方案 |
3.3 基于智能网的解决方案 |
3.4 基于信令中继功能SRF的解决方案 |
3.4.1 基于STP-SRF的解决方案 |
3.4.2 基于MAP-SRF的解决方案 |
3.5 从路由与数据库查询角度分析MNP解决方案 |
3.6 从服务类别的角度研究MNP解决方案 |
第四章 基于MAP-SRF的号码可携带技术解决方案 |
4.1 对MNP的基本考虑 |
4.2 MAP-SRF的总体架构 |
4.3 MAP-SRF的基本功能 |
4.4 对MAP-SRF的路由策略的研究 |
4.4.1 路由方案——呼叫相关的业务 |
4.4.2 MNP信息查询 |
4.4.3 路由方案——非呼叫相关的业务 |
4.5 技术方案总结 |
第五章 移动号码可携带系统的详细设计及核心模块的编码实现 |
5.1 MNP外围服务系统-AD系统的设计 |
5.1.1 AD的总体设计 |
5.1.2 AD系统的对业务的处理流程 |
5.2 MNP-FE系统 |
5.3 MNP核心系统-SRF与GN的设计实现 |
5.4 MMP_GN系统的详细设计 |
5.5 MNP-SRF的详细设计 |
第六章 MNP-SRF的测试工作 |
6.1 测试准备工作 |
6.2 初期测试问题汇总 |
6.3 中期测试问题汇总 |
6.4 现场测试 |
6.5 项目的软硬件配置需求 |
6.6 论文总结 |
6.7 遗留问题及下一步的工作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号码可携带业务在移动核心网中的功能实现与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号码可携带业务 |
2.1 号码可携带简介 |
2.2 号码可携带发展现状 |
2.3 号码可携带业务技术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号码携带的实现方案 |
3.1 核心网网络构架 |
3.2 各个节点的功能 |
3.2.1 移动交换中心MSC/VLR |
3.2.2 移动交换中心网关GMSC |
3.2.3 传输交换中心TSC |
3.3 信令层上MNP 功能的实现 |
3.3.1 协议参数 |
3.3.2 号码携带重定向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号码携带的仿真 |
4.1. TTCN 测试软件 |
4.2 核心网仿真软件 |
第五章 号码携带的测试 |
5.1 测试环境 |
5.2 测试范围 |
5.3 仿真测试 |
5.4 仿真测试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符号与标记(附录1)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四、号码可携带业务的实现与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郑州联通用户携号转网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D]. 代丽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2]浅谈对号码携带业务的研究[J]. 黄丽仙. 才智, 2012(15)
- [3]号码可携带的法律分析[J]. 李盖,丛珊,何柳. 科技信息, 2012(12)
- [4]我国号码可携带政策实施效果和用户转网意愿研究[D]. 祝婷婷. 北京邮电大学, 2012(08)
- [5]中国联通号码携带方案的研究与实现[D]. 王首媛. 北京邮电大学, 2011(04)
- [6]基于TCAP的号码可携带性研究[D]. 董泽建. 电子科技大学, 2010(02)
- [7]移动号码可携带对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影响研究[D]. 陈亮. 北京邮电大学, 2009(03)
- [8]号码可携带业务的实现技术及应用[J]. 陈宫,卢扞华. 电信快报, 2009(01)
- [9]基于MAP的移动号码可携带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杨猛. 北京邮电大学, 2008(11)
- [10]号码可携带业务在移动核心网中的功能实现与仿真研究[D]. 包尔瑾. 上海交通大学,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