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尾气吸收装置几个方面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牟晨璐,丁涛,周郑洋,徐亮,董晓亮,汤洪海[1](2021)在《面向碳中和的工业尾气电厂技术综述及其典型案例经济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工业尾气排放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控制工业尾气碳排放是碳减排工作的关键,探究碳中和背景下利用工业尾气发电实现碳减排的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首先概述了尾气电厂的基本原理,以3种典型工业尾气为例,介绍尾气的组成成分和经尾气发电后污染物的变化情况,并介绍了尾气发电技术的基本原理;其次综述了尾气电厂技术方案,分析尾气发电的改造技术和难点,进而对尾气电厂技术方案的优缺点、应用场景、改造技术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对尾气电厂技术发展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然后介绍了尾气电厂的典型案例及其效益,从单位造价角度对其进行经济性分析;最后结合我国尾气电厂发展现状,对未来尾气电厂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从技术、参与新能源消纳、并网影响、运营模式和政策完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王同宝[2](2021)在《硫化氢含量对酸脱装置消耗的影响及尾气硫化氢达标排放的措施研究》文中指出针对某6.5 MPa水煤浆气化制氢项目配套的酸性气体脱除装置,采用流程模拟手段分析原料气中H2S含量对装置消耗的影响,获得原料气不同H2S含量下的消耗数据。同时,通过分析再吸收塔理论塔板数、尾气出口压力、半贫甲醇洗涤量对尾气中H2S含量的影响,研究降低尾气中H2S排放浓度的措施。研究结果可为装置操作优化以及尾气H2S达标排放提供理论指导。
王谦[3](2021)在《基于台架试验机动车尾气主要污染物排放及硝态氮同位素特征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保有量的不断增长,道路机动车尾气排放日益成为环境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污染物排放来源,然而中国缺少对当前在用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的全面研究。同时稳定氮同位素技术是近几年兴起的NOx(氮氧化物)排放的溯源工具,机动车作为当前大气最主要的NOx排放源在溯源中占据很重要的比重,但是当前的源谱中机动车的范围很广,与其他源有重合,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细分。因此,本研究选取15辆在用机动车,包含了绝大多数的道路车辆种类,利用底盘测功机结合WLTC(世界轻型车测试程序)、C-WTVC(中国重型商用车辆瞬态循环)和NEDC(新欧洲驾驶循环)工况测试了机动车尾气排放的主要温室气体、PM、碳质组分和主要污染气体的排放因子,同时测定了分阶段的δ15N-NOx值,主要结果如下:1)由于天然气出租车超高的CH4排放,天然气出租车的温室气体排放与相近的轻型汽油车持平,在城市路段甚至会高出16.7%。而国六标准天然气公交车相较于排量相近重型柴油货车能有效减少31.5%的温室气体排放,因此值得大力推广。2)长里程天然气出租车在WLTC工况冷启动程序下的CO、HC、PM和NOx排放因子比相应的EI指南推荐排放因子分别高出21.2倍、35.7倍、44.2倍和100.6倍。这表明长里程天然气出租车是被忽视的高排放源。3)由于NEDC工况缺少与WLTC工况高速和超高速阶段相对应的阶段,会将轻型汽油车的CO排放和天然气出租车的PM排放分别低估88.4%和83.8%。4)本研究测得的机动车尾气δ15N-NOx值为-22.8‰~+15.8‰,平均值为-5.2±6.6‰。机动车行驶里程的增加会影响尾气处理装置的效率,从而导致尾气δ15N-NOx值在中高速路段偏正,在不考虑里程影响的情况下,机动车尾气中的NOx浓度和δ15N-NOx值有很好的负相关。
朱秦[4](2021)在《聚丙烯装置尾气处理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聚丙烯生产工艺尾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部分地区产生的环境污染严重,对人民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因此本论文旨在研究并改进聚丙烯生产过程中的尾气处理技术。首先,以1-丁烯为探针分子,选定了洗涤吸收法去除前段可溶性的有机组分、吸附法处理烯烃废气的工艺路线。对多种吸附剂进行实验筛选评价后,确定了 ZSM-5作为吸附小分子烯烃的最优吸附剂,考察了不同硅铝比分子筛形貌及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其次,确定了 ZSM-5分子筛吸附1-丁烯的最佳条件:即硅铝比为40、相对湿度为70%、温度为50℃、空速为6000h-1。对脱附阶段研究后发现,在160℃的温度下,使用热氮气脱附,在吸脱附循环5次后,ZSM-5仍维持良好的吸附1-丁烯的性能。在实验室小试实验基础上,放大到侧线装置。结果显示,在侧线实验中将吸附剂放大1000倍,吸附风速控制在3000-9000 h-1之间,侧线设备安全达标运行3000小时,废气的出口浓度始终低于5ppm。进一步论证了分子筛吸附剂对小分子烯烃有优异的吸附性能,为聚丙烯生产中废气工业化治理提供可靠的实验和理论数据。最后,根据小试和侧线装置数据及现场工艺参数,确定了整套工艺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流程,并对洗涤吸收塔、风机、循环水泵、除雾器、氮气加热器、氮气储罐等设备成功选型。通过洗涤工艺去除废气组分中水溶性的醇类、酮类,在吸附工段中吸附难溶性的烯烃。使用两吸一脱一等待的方式,每个罐中吸附剂的使用量为7立方米,成功处理了多组分的聚丙烯装置中排放的有机物,使得非甲烷总烃的达标排放,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有机物对环境的污染。在某大型炼化企业聚丙烯装置下游设置的尾气处理设施,具有安全性高、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和一定的示范效应。
杨雨哲[5](2021)在《铝醇盐法制备拟薄水铝石及相关设备设计》文中认为拟薄水铝石具有高比表、大孔容等优异的性质,使其可作为生产活性氧化铝、高效催化剂载体、添加剂、粘合剂、吸附剂的原料。近些年来,铝醇盐水解法制备高纯拟薄水铝石的工艺在我国不断发展,并逐步工业化。但在工业生产中,此工艺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异丙醇回收率低,尾气排放不达标,异丙醇铝易固化等问题。本论文针对上述问题,首先研究异丙醇铝合成过程中氢气释放速率的影响因素;再根据工业生产情况设计合成尾气的吸收设备;最后考察了异丙醇铝、仲丁醇铝和混合醇盐作为铝源时,合成条件对产物残碳量、晶相和孔容的影响。研究内容包括:(1)异丙醇铝合成条件对氢气释放速率影响的研究。以异丙醇和铝粒为原料,通过改变反应条件,探究在铝过量条件下,铝的纯度、铝用量、醇用量等对氢气释放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业铝(99.7%)、高纯铝(99.99%)与异丙醇反应中的氢气释放速率与活化面积和异丙醇浓度相关,反应前期受活化面积影响,后期受异丙醇浓度影响。以工业铝为原料时,存在原电池腐蚀,最快的氢气释放速率为同等条件高纯铝为原料最快氢气释放速率的5-10倍。工业铝与异丙醇反应时,可以通过铝浓度、醇量、原料量对单位体积最高氢气释放速率的影响关系建立方程,进而推算给定条件下氢气最高释放速率,这对于指导工业生产有重要意义。(2)异丙醇铝合成反应中尾气吸收塔的设计。针对异丙醇合成中氢气尾气夹带异丙醇的问题,设计以去离子水为吸收剂的吸收塔,吸收后液体可用作异丙醇铝水解液。针对1000 m3/h尾气的处理,设计直径0.4 m,塔高4.5 m,吸收液流速2470 kg/h的吸收塔。吸收塔对尾气中异丙醇吸收率达99%以上,出塔气体中异丙醇含量小于0.1g/m3,符合尾气排放要求。(3)铝醇盐水解法制备拟薄水铝石的研究。采用液态仲丁醇铝为原料,系统地研究了水用量(水与仲丁醇铝摩尔比)、水解搅拌时间、真空干燥温度、真空干燥时间对晶相、残碳量和煅烧后氧化铝孔容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用量增大,水解时间延长,干燥温度升高以及干燥时间加长,产物中的碳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随水用量增加(1:2-1:5),晶相由无定形态向拟薄水铝相转化,拟薄水铝石-氧化铝的孔容先增大后减小。此外,以自制液态混合铝醇盐、异丙醇铝、仲丁醇铝为原料,对比水解后产物性质的差异,仲丁醇铝所得拟薄水铝石-氧化铝孔容最大(可达1.32 mL/g)、混合醇盐所得产物次之(1.17 mL/g),异丙醇铝所得产物孔容最小(1.09 mL/g)。
康旭忠[6](2021)在《钍基熔盐堆中贵金属裂变产物99Mo产生和迁移研究》文中提出99Mo是一种使用非常广泛的放射性医用同位素,全球每年利用99Mo进行的核医学操作超3200万例。目前99Mo主要通过研究堆辐照高富集度铀(HEU)靶生产。然而这种生产方式具有铀的利用少、三废多、不利于防核扩散、成本较高的特点。另外,全球很大一部分99Mo生产堆建造时代久远,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非计划的停堆,即将老化和退役,因此会导致今后一段时间内,全球面临99Mo供给严重短缺的问题。为了克服靶生产99Mo的上述缺点,当前有研究提出了采用熔盐堆生产99Mo的新方法。熔盐堆中产生的99Mo难溶于熔盐,会随着夹带气体自发地进入尾气中,因而利用熔盐堆生产99Mo具有流程简化、生产周期短、生产效率高、防核扩散性、铀的利用率高、三废少等特点,对尾气中的99Mo进行提取利用将会产生额外的巨大经济价值。为了发展该技术,本文以400MWt小型模块化钍基熔盐堆(sm-TMSR)为基准参考,对99Mo在熔盐堆中的裂变产生和迁移进行了研究,分堆内产生和迁移、气路管道壁面沉积损失、尾气系统中提取三块内容,如下:(1)堆内99Mo产生和迁移主要研究99Mo在堆内不同工况下的产量及在堆内的迁移沉积规律。首先利用基于熔盐堆燃料管理程序MOBAT,计算了sm-TMSR 233U、235U和239Pu的裂变百分比随燃耗时间的变化,从而得到了99Mo产生率随燃耗时间的变化。计算表明,当等效满功率天数(EEPD)约为600天时,235U裂变率最低,相应99Mo的产生率最小,为1.13×10-3(6-day TBq/MW/s)。其次,利用基于贵金属产生和消失的平衡方程以及MSRE的实验数据,计算了99Mo从主回路迁移到尾气系统的概率。迁移概率与堆内熔盐中气泡体积分数有较大关系:当气泡体积分数为0.02%,迁移概率的平衡值为18.4%;当气泡体积分数为0.6%时,平衡值为36.6%。此外,本文同时计算了除99Mo以外的主要贵金属核素产生率和这些核素从主回路迁移到尾气系统的概率。综合分析表明当生产相同量的99Mo,采用钍基熔盐堆生产需要处理的裂变产物的量约为常规铀靶裂变法的9.71%。(2)99Mo在气路管道壁面沉积损失本文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16.1对99Mo在尾气管道壁面上的沉积损失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计算时,气相湍流模型采用两方程的Realizable k-?模型;近壁区域采用增强壁面函数;99Mo颗粒采用DPM模型,考虑其受到的拖曳力、热泳力、重力和布朗力。计算结果表明,颗粒的沉积率与气相进口速度、管壁环境温度、颗粒粒径分布、管道几何尺寸密切相关。考虑工况和计算模型的变化,本论文计算的沉积率的范围为15%到37%之间。为了减小99Mo在气路管道内的沉积损失,提高其提取效率,在考虑尾气管道设计时,应尽量增大管道的直径,减小其长度;在尾气管道运行时,应选择合适的气体入口速度和降低管道壁的环境温度与气体入口温度的温差。(3)尾气系统中提取为了把99Mo从尾气系统中在线的提取出来,通过借鉴目前工业上常用的喷淋法和静电吸附法去除空气或气体中含有的固体颗粒,并考虑尾气的高温、高放射性的特点,给出了喷淋法和静电吸附法在线提取装置结构、材料和提取所需的溶液。这两个装置都具有如下特点:能够保持尾气系统的密封性,防止放射性气体的外泄;能够对尾气进行冷却,便于尾气的后续处理;提取过程中,减少了尾气的成分,且不增加新的成分,也便于尾气的后续处理;能够利用目前常规的99Mo分离、纯化工艺对提取之后含有99Mo的溶液进行再加工。考虑固(99Mo颗粒)-气(氦气)-液(NaOH溶液)的三相流动,采用VOF+DPM模型对喷淋塔内的三相流场进行了模拟。首先通过网格无关系性验证,确定了模型的计算网格;其次计算和分析了不同工况对尾气液面密封性的影响,当初始液位过高时,会影响尾气的液面密封性,而尾气入口速度对尾气的液面密封性无影响;最后计算了不同工况,某一时刻(t=10s)99Mo颗粒各个状态的占比,从而近似得到99Mo的提取效率。在所有计算的工况中,当入口速度为1(m/s),初始液位高度为0.6m,颗粒粒径分布为级配1时,提取效率最小,最小值为65.17%;当入口速度为10(m/s),初始液位高度为0.5m,颗粒粒径分布为级配3时,提取效率最大,最大值为92.25%。通过对全文总结,得到从钍基熔盐堆sm-TMSR提取99Mo的提取比例范围在7.8%-27.7%之间。如果sm-TMSR(400MWt)运行时的负荷因子为0.75,则迁移到堆外的99Mo的速率范围为2.6×10-2-9.3×10-2(6-day TBq/s)。以2012年全球对99Mo需求量为23000(6-day TBq)为例,400MW sm-TMSR只要对迁移到堆外的99Mo的利用率达到2.8%,就能满足全球对99Mo的需求。
冯鹏波[7](2021)在《榆林煤化硫回收尾气处理装置改造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煤化工行业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陕西延长石油榆林煤化有限公司旧硫回收尾气处理系统排放尾气中硫化物为400mg/m3,已不能满足新的国家环保排放标准100mg/m3、硫磺回收率为99.2%,且旧系统设备老旧,管道均出现腐蚀等情况,维修量较大,因此为了改善上述问题,经对外考察、对克劳斯硫回收工艺的原理、影响因素、催化剂的选择,及与国内外各尾气处理工艺进行对比分析,最终提出了新的优化改进措施。新系统前期尾气处理与旧系统相同,后端处理主要加入了新的环节-超微颗粒钙尾气处理,该环节主要分三个部分:尾气系统、超微颗粒钙给料系统、排灰系统。不仅增大了处理量,日均处理量达41吨,较旧系统多10吨,同时更高效的对尾气中酸性硫化物气体中硫元素进行回收,硫磺回收率达到99.95%,以及达到新的国家规定的尾气中二氧化硫排放标准100mg/m3,本项目采用的新硫回收尾气处理系统是一种经济、绿色、高效的酸性气体尾气处理系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王英南[8](2021)在《基于微纳米气泡的尾气净化装置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对于环境问题的愈发重视,车体尾气作为主要污染源之一自然也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在国家最新发布的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中,对于柴油车尾气的排放又有了更加严格的规定。如今针对氮氧化物的处理方式多为车体自带的SCR系统,通过在尾气中加入氨气与氮氧化物反应,生成氮气排放到空气中,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反应条件要求严格、具有一定毒性等不足。为了进一步保护、净化我们所呼吸的空气,本文设计研究一种移动简单、对于工程车辆尾气具有一定净化效果的可移动式车体尾气净化装置,并对其进行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对装置的整体方案进行设计。将整体分成三个模块:进气模块、净化模块、微纳米气泡循环模块。进气模块保证车体排出的气体可以顺利进入净化装置内部,净化模块保证对尾气的净化效果,微纳米气泡循环模块可以保证装置内的净化因子可以循环产生。提出装置的移动方式,在三维软件中进行装置的初步整体建模。对装置主要承重部件静力学优化分析。对尾气净化装置关键零部件:底板、移动状态下框架进行静力学分析,验证其在正常使用状态下以及移动状态下是否满足许用要求,由分析结果可知,均满足许用条件。为增加底板刚度,延长装置使用寿命,在底板下方添加了加强筋,最大变形量减小了90%。研究吸收塔内的流体运动情况,探究吸收塔结构与填料的性质对于流场的影响。研究发现:填料会提高吸收塔内流场的均匀性,增大空间利用率,填料的各向性质越好也会增加流体在装置内的流动时间。侧向分布流场入口在无填料的条件下可以延长流体的运动轨迹,提高传质时间,在有填料时,侧向分布入口优势会被稀释,还会造成制造成本的增加。搭建实验装置,验证所设计装置的使用性能。研究不同因素对装置净化效果的影响,通过实验,验证了所设计的可移动式尾气净化装置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崔昭阳[9](2020)在《应用于船舶高温尾气处理的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生成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际海事贸易的快速发展,船舶尾气排放对未来的空气质量、气候和人类健康将会产生持续的影响。近年来,等离子体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将等离子体技术应用于船舶尾气处理具有良好的前景及优势。但是船舶排放尾气具有很高的温度,而当前的大多数辉光放电研究都是在常温下进行的,因此,在高温环境下实现辉光放电对于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的市场应用具有重要价值。本文设计了耐高温的大气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放电电极,探讨了高温环境中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的生成情况,对设计好的反应器进行了流体仿真分析,最终实现了在高温环境中产生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推动了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在高温环境中的应用研究。首先,根据典型的介质阻挡放电模型,讨论了介质材料的不同和气体间隙距离以及介质厚度的相互变化对放电特性的影响,得出结论:绝缘材料的介电常数越大,气体间隙的电场强度就越大;电极间距不变时,介质厚度越宽,气体间隙的电场强度就越大;而气体间隙距离不变时,介质厚度越宽,气体间隙的场强就越小。设计了耐高温螺旋接触式电极,并对其场强分布和放电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氧化铝陶瓷介电常数大、材质表面存在的“陷阱”能够储存电子并在电场反向时为放电提供种子电子,玻璃纤维的微米原丝间隙同样可以吸附电子,这些特性都有利于放电的发展。其次,提出了改进优化后的双螺旋接触式电极结构,研究了高温环境中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的生成情况,结果表明:相对于单螺旋电极,双螺旋接触式电极结构整体辉光放电面积更大,先缠绕的碳纤维电极被辉光放电完全覆盖,放电现象均匀稳定。双螺旋电极间的相互影响使得紧密布置下的最大电场强度有所提升,影响电场分布及电力线走向,更有利于放电的形成。随着温度的升高,电极放电现象变得更加均匀弥散,电极放电更加充分,暗区逐渐减少。这是由于高温环境会使分子和电子动能变大,更容易发生碰撞电离,高温环境也会让电子的空间扩散更加剧烈,有利于实现更大面积的辉光放电。最后,设计了实验室反应器平台,并对其设计结构和电场分布仿真以及反应器流体仿真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多电极的组合排列让电力线变得错综复杂,使得强场强区域分布更为均匀。反应器电极与气体污染物的主要反映区域为电极的正表面和两侧表面。漏斗型反应器可以减缓入口来的气体流速,减小风速或减小单个电极的直径,可以降低电极正后方流速的变小幅度及区域,以增大等离子体与污染物气体的反应接触面积。外电极的存在使得电极间气体流通更加紊乱,能够在电极间形成气流回旋,增加被处理的机会。
黄恒[10](2020)在《基于两相流的大型柴油机尾气净化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理论分析、数学建模、仿真计算、模拟实验和台架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大型柴油机的尾气颗粒净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两相流理论的波形面水膜吸附柴油机尾气颗粒的分离净化理论与方法。论文建立了尾气在直管和弯管装置中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尾气颗粒的分离与捕集效率。同时,通过ANSYS仿真分析了弯管装置的不同结构参数(管径、螺距、螺旋角度)对于排气阻力及捕集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排气阻力更小、捕集效率更高的波形吸附板单元组对颗粒物净化的创新理论与方法。论文研究了水膜吸附理论,并分别建立了水平水膜与竖直水膜对颗粒物的吸附模型。论文研究了水膜的形成机理,通过在波形吸附板上设计微孔使水渗出形成连续性水膜,建立了等压差水膜的形成与运动模型。论文搭建了实验平台进行了模拟实验和台架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柴油机尾气颗粒净化理论与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论文建立了尾气颗粒在直管和弯管中的动力学模型,通过理论计算得到了颗粒物在沉降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仿真分析及台架实验对比了二者对尾气颗粒沉降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弯管各结构参数对颗粒物的捕捉效率以及排气阻力的影响。其次,论文研究了水膜对颗粒的吸附理论及方法。从水平水膜及竖直水膜两种情况分析了对尾气颗粒的碰撞吸附过程,建立了相应的吸附模型,得出水膜厚度与对尾气颗粒的吸附作用之间的关系。并针对被吸附的颗粒物,对其在在液体中的沉降过程进行了分析。此外,针对尾气颗粒与雾滴的碰撞分离过程建立模型,分析二者在碰撞后对于颗粒物沉降过程的影响。再次,论文提出并研究了波形吸附单元组对尾气颗粒净化的创新理论与方法。建立了等压差水膜的形成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了液滴在竖直板面的扩散过程,为形成连续性水膜提供了微孔排列方式的依据。此外,针对净化装置的再生需求,即水膜的再生,建立了水膜的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流体边界层对微孔内水流流动过程的影响,并分析了温度对再生过程的影响。最后,论文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基于水膜吸附的尾气颗粒净化装置。通过对尾气颗粒的浓度及组成成分、尾气流速进行对比的模拟实验和柴油机台架实验验证了该装置对于尾气颗粒的分离净化的有效性。
二、对尾气吸收装置几个方面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尾气吸收装置几个方面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碳中和的工业尾气电厂技术综述及其典型案例经济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尾气及尾气发电技术类型 |
1.1 尾气电厂基本原理 |
1.2 尾气类型 |
1.2.1 炭黑尾气 |
1.2.2 黄磷尾气 |
1.2.3 焦炉尾气 |
1.3 尾气发电技术类型 |
1.3.1 锅炉-蒸汽轮机 |
1.3.2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
1.3.3 燃气内燃机 |
2 尾气电厂技术方案及发展研究现状 |
2.1 尾气电厂技术方案 |
2.1.1 炭黑尾气发电技术方案 |
2.1.2 黄磷尾气发电技术方案 |
2.1.3 焦炉尾气发电技术方案 |
2.2 尾气发电技术比较 |
2.3 尾气电厂技术发展现状和研究现状 |
3 尾气电厂典型案例与经济性分析 |
3.1 盘虎化工黄磷尾气电厂 |
3.2 首钢迁安钢铁煤气电厂 |
3.3 宁夏恒力洁能公司兰炭尾气电厂 |
3.4 尾气电厂单位造价比较 |
4 现存问题讨论 |
1)尾气发电技术有待突破。 |
2)尾气电厂应用碳捕集技术有待加强。 |
3)尾气电厂调峰能力有待挖掘。 |
4)尾气电厂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有待研究。 |
5)尾气电厂市场交易规则有待探索。 |
6)尾气电厂税收和并网政策有待完善。 |
5 结论 |
(2)硫化氢含量对酸脱装置消耗的影响及尾气硫化氢达标排放的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原料气H2S含量对酸脱装置消耗的影响 |
2.1 设计基础 |
2.1.1 原料气规格 |
2.1.2 主要指标要求 |
2.2 工艺流程 |
2.3 不同H2S含量对酸脱装置贫甲醇循环量的影响分析 |
2.4 不同H2S含量对酸脱装置消耗的影响分析 |
3 降低酸脱装置尾气H2S含量的措施研究 |
3.1 再吸收塔理论塔板数对尾气中H2S含量的影响 |
3.2 再吸收塔尾气出口压力对尾气中H2S含量的影响 |
3.3 半贫甲醇洗涤量对尾气中H2S含量的影响 |
4 结论 |
(3)基于台架试验机动车尾气主要污染物排放及硝态氮同位素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测试车辆 |
2.3 工况选取和台架试验 |
2.4 试验和样品采集 |
2.5 碳质组分和硝态氮同位素的测定 |
2.6 污染物排放因子计算 |
第三章 在用机动车尾气颗粒物排放特征 |
3.1 机动车尾气PM排放 |
3.2 机动车尾气PM中碳质组分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在用机动车尾气气态污染物的排放特征 |
4.1 机动车温室气体排放 |
4.2 机动车尾气主要污染气体的排放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机动车硝态氮(δ~(15)N-NO_x)同位素特征 |
5.1 机动车中δ~(15)N特征值 |
5.2 机动车的δ~(15)N特征值的影响因素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聚丙烯装置尾气处理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聚丙烯生产过程 |
1.2 聚丙烯生产中废气污染现状 |
1.3 有机物废气治理技术 |
1.3.1 液体吸收法 |
1.3.2 催化燃烧法 |
1.3.3 等离子技术 |
1.3.4 光催化 |
1.3.5 吸附法 |
1.4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4.1 立题依据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吸附剂的选择实验和性能表征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 吸附剂的制备 |
2.2.1 不同硅铝比的ZSM-5分子筛的制备 |
2.2.2 粉末分子筛的颗粒成型 |
2.3 吸附剂活性评价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ZSM-5吸附剂的表征 |
2.4.2 硅铝比对1-丁烯的吸附性能的影响 |
2.4.3 其他参数对1-丁烯吸附性能的影响 |
2.4.4 吸附过程动力学研究 |
2.4.5 对比样吸附1-丁烯的性能研究 |
2.4.6 ZSM-5分子筛吸附1-丁烯的稳定性 |
2.5 小结 |
第3章 中试及过渡性试验 |
3.1 背景与目的 |
3.2 尾气排放现场调查 |
3.3 中试试验 |
3.3.1 侧线处理装置工艺说明书的制定 |
3.3.2 侧线处理装置的加工及现场安装调试 |
3.3.3 尾气出口组分分析 |
3.3.4 侧线处理装置的加工及现场安装调试 |
3.4 小结 |
第4章 工程装置系统设计 |
4.1 背景介绍 |
4.2 工艺设计 |
4.3 工艺流程 |
4.3.1 工艺流程简介 |
4.3.2 开车前准备工作 |
4.3.3 开车方案 |
4.4 系统 |
4.4.1 仪表系统及软件应用 |
4.4.2 网络系统 |
4.4.3 信息采集及看板系统 |
4.4.4 硬件系统 |
4.5 工艺技术指标 |
4.5.1 处理工况 |
4.5.2 公用工程 |
4.5.3 设计技术指标 |
4.5.4 主要参数核算 |
4.5.5 关键设备仪表管道的设计与选型 |
4.5.6 设备布置及辅助设施 |
4.6 小结 |
第5章 工程装置调试及应用研究效果 |
5.1 调试运行 |
5.2 测试点 |
5.3 设备运行工况 |
5.3.1 洗涤水处理工况 |
5.3.2 吸附处理工况 |
5.3.3 脱附阶段 |
5.3.4 长期运行 |
5.3.5 停车 |
5.4 现场装置示意图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铝醇盐法制备拟薄水铝石及相关设备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拟薄水铝石 |
1.1.1 拟薄水铝石生产工艺对比 |
1.1.2 铝醇盐水解法研究进展 |
1.1.3 拟薄水铝石工业生产现状 |
1.2 铝醇盐合成现状 |
1.2.1 铝醇盐合成研究进展 |
1.2.2 铝醇盐合成反应动力学 |
1.2.3 铝醇盐合成工业装置现状 |
1.3 课题提出和研究内容 |
2 异丙醇铝合成反应氢气释放速率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设备 |
2.2.3 实验流程 |
2.2.4 样品表征 |
2.3 工业铝与异丙醇反应的研究 |
2.3.1 体系温度对氢气释放速率的影响 |
2.3.2 铝浓度(铝用量)对氢气释放速率的影响 |
2.3.3 醇量对氢气释放速率的影响 |
2.3.4 反应量放大对氢气释放速率的影响 |
2.4 高纯铝与异丙醇反应的研究 |
2.4.1 体系温度对氢气释放速率的影响 |
2.4.2 铝浓度(铝用量)对氢气释放速率的影响 |
2.5 结论 |
3 异丙醇铝尾气吸收设备设计 |
3.1 引言 |
3.1.1 设计思想 |
3.2 尾气吸收方案 |
3.2.1 设计背景 |
3.2.2 设计任务 |
3.2.3 设计内容 |
3.2.4 吸收剂的选择 |
3.2.5 方案流程的确定 |
3.2.6 填料选择 |
3.3 气、液相基础物性参数 |
3.3.1 液相物性参数 |
3.3.2 气相物性参数 |
3.3.3 气液相平衡数据 |
3.4 吸收塔物料衡算 |
3.5 填料塔工艺尺寸计算 |
3.5.1 塔径计算 |
3.5.2 填料层高度计算 |
3.6 填料塔压降 |
3.7 液体分布器简要设计 |
3.8 主要接管尺寸 |
3.8.1 气相进料、出料管 |
3.8.2 液相进料、出料管 |
3.9 填料塔理论总高度 |
3.10 吸收塔设计结果一览图 |
4 铝醇盐水解制备拟薄水铝石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流程 |
4.2.4 样品表征 |
4.3 水解条件对仲丁醇铝水解制备拟薄水铝石的影响 |
4.3.1 水与铝醇盐比例对水解产物的影响 |
4.3.2 水解搅拌时间对水解产物的影响 |
4.3.3 真空干燥温度对水解产物的影响 |
4.3.4 真空干燥时间对水解产物的影响 |
4.4 混合铝醇盐合成及铝醇盐水解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主要符号说明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钍基熔盐堆中贵金属裂变产物99Mo产生和迁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99m)Tc的用途和来源 |
1.2. ~(99)Mo的工业生产现状和问题 |
1.3 溶液堆生产~(99)Mo |
1.3.1 溶液堆生产~(99)Mo历史和现状 |
1.3.2 溶液堆生产~(99)Mo特点 |
1.4 熔盐堆生产~(99)Mo |
1.4.1 熔盐堆研究历史 |
1.4.2 熔盐堆生产~(99)Mo的特点 |
1.4.3 熔盐堆生产~(99)Mo的研究进展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基熔盐堆~(99)Mo的堆芯产生和迁移研究 |
2.1 概述 |
2.1.1 ~(99)Mo的产生 |
2.1.2 ~(99)Mo的存在形态和迁移方式 |
2.1.3 小型模块化钍基熔盐堆(sm-TMSR)简介 |
2.2 ~(99)Mo在 sm TMSR中的产率研究 |
2.2.1 计算工具和方法 |
2.2.2 sm-TMSR中 ~(99)Mo产生率 |
2.3 ~(99)Mo在 smTMSR堆内的迁移沉积规律研究 |
2.3.1 ~(99)Mo在主回路的沉积分布 |
2.3.2 ~(99)Mo在主回路燃料盐中的浓度 |
2.3.3 ~(99)Mo从主回路迁移到尾气系统中的概率 |
2.4 其它贵金属核素的产生和迁移 |
2.4.1 其它贵金属核素的裂变产生率 |
2.4.2 其它贵金属核素迁移到尾气系统的概率 |
2.5 本章总结 |
第3章 ~(99)Mo颗粒在尾气管道壁面上沉积的数值模拟研究 |
3.1 概述 |
3.2 计算方法验证 |
3.2.1 验算模型说明 |
3.2.2 验算的数学模型和条件 |
3.2.3 验算结果 |
3.3 ~(99)Mo沉积计算模型与方法 |
3.3.1 物理模型 |
3.3.2 数学模型 |
3.3.3 边界条件及数值方法 |
3.4 颗粒沉积速率 |
3.5 管道壁面沉积规律 |
3.5.1 颗粒各受力对沉积的影响 |
3.5.2 气相速度对颗粒沉积率的影响 |
3.5.3 管壁环境温度对颗粒沉积率的影响 |
3.5.4 不同颗粒级配对颗粒沉积率的影响 |
3.5.5 管道几何尺寸对颗粒沉积率的影响 |
3.6 本章总结 |
第4章 在线提取~(99)Mo的方法 |
4.1 概述 |
4.2 钍基熔盐堆尾气系统 |
4.3 提取装置 |
4.3.1 喷淋法 |
4.3.2 静电吸附法 |
4.4 喷淋或冲洗的溶液 |
4.5 提取装置的特点 |
4.5.1 喷淋法提取装置的特点 |
4.5.2 湿式静电吸附法装置的特点 |
4.6 本章总结 |
第5章 基于VOF-DPM模型的喷淋塔提取~(99)Mo三相模拟研究 |
5.1 概述 |
5.2 计算模型的建立 |
5.2.1 物理模型 |
5.2.2 数学模型 |
5.2.2.1 气-液连续相的控制方程 |
5.2.2.2 VOF模型 |
5.2.2.3 颗粒离散型(DPM)模型 |
5.2.2.4 VOF与 DPM模型的耦合 |
5.2.3 计算的基本假设 |
5.2.4 Fluent软件的求解设置 |
5.2.5 网格无关性验证 |
5.3 喷淋塔内的三相流场特性 |
5.3.1 喷淋塔内气液两相体积的分布 |
5.3.2 喷淋塔内气液两相流的速度分布 |
5.3.3 喷淋塔内气液两相流的温度分布 |
5.3.4 液滴颗粒在喷淋塔内的浓度分布 |
5.3.5 ~(99)Mo颗粒在喷淋塔内的分布 |
5.4 喷淋塔内气路系统液面密封性 |
5.4.1 初始液位高低对尾气液面密封性的影响 |
5.4.2 尾气流速对尾气液面密封性的影响 |
5.5 ~(99)Mo提取效率计算结果 |
5.5.1 尾气入口速度对提取效率的影响 |
5.5.2 初始液位高度对提取效率的影响 |
5.5.3 颗粒级配对提取效率的影响 |
5.6 本章总结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6.3 未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榆林煤化硫回收尾气处理装置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尾气回收工艺 |
1.2.1 克劳斯回收工艺 |
1.2.2 超级克劳斯工艺 |
1.2.3 低温克劳斯工艺 |
1.2.4 克劳斯直接氧化工艺 |
1.2.5 富氧克劳斯工艺 |
1.3 尾气处理工艺 |
1.3.1 SCOT技术 |
1.3.2 超级克劳斯工艺 |
1.3.3 RAR工艺 |
1.3.4 SSR工艺 |
1.3.5 氨法工艺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1.7 创新点 |
第二章 我公司尾气处理现状 |
2.1 旧硫回收系统 |
2.2 工艺流程 |
2.2.1 催化克劳斯阶段 |
2.2.2 超优克劳斯阶段 |
2.2.3 超级克劳斯阶段 |
2.2.4 热焚烧炉 |
2.3 装置存在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尾气回收工艺的优化 |
3.1 新的克劳斯工艺系统 |
3.2 工艺流程 |
3.2.1 装置概括 |
3.2.2 工艺流程简介 |
3.3 新硫回收工艺特点 |
3.3.1 超微颗粒钙技术规格 |
3.3.2 工艺原理 |
3.3.3 工艺流程 |
3.4 常见问题 |
3.4.1 工艺中应注意的问题 |
3.4.2 硫回收装置常见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硫回收系统项目实施 |
4.1 原料气规格 |
4.2 设计要求 |
4.3 硫回收工艺原理 |
4.4 工艺方案 |
4.4.1 两级克劳斯催化反应段 |
4.4.2 超优克劳斯反应段 |
4.4.3 超级克劳斯反应段 |
4.4.4 液态硫脱气 |
4.4.5 尾气焚烧放空 |
4.4.6 超微颗粒脱硫 |
4.5 公用系统 |
4.6 催化剂选择 |
4.7 仪表选择 |
4.8 设备选型 |
4.8.1 自动化水平 |
4.8.2 分散控制系统 |
4.8.3 安全仪表系统 |
4.9 装置布置 |
4.10 物料消耗 |
4.11 项目实施效果 |
4.12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前景 |
5.1 结论 |
5.2 前景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8)基于微纳米气泡的尾气净化装置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背景及意义 |
1.2 柴油车尾气 |
1.2.1 柴油车尾气特点 |
1.2.2 当前柴油车尾气净化处理方法 |
1.3 微纳米气泡(MNBs) |
1.3.1 微纳米气泡性质 |
1.3.2 微纳米气泡的产生方式 |
1.3.3 微纳米气泡的应用 |
1.4 气体净化装置的研究现状 |
1.4.1 气体净化装置概述 |
1.4.2 气体净化装置的设计与实际应用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净化装置结构设计与研究 |
2.1 设计要求 |
2.1.1 装置基本要求 |
2.1.2 装置使用相关要求 |
2.2 装置主要参数指标 |
2.3 总体方案设计 |
2.3.1 进气模块设计 |
2.3.2 尾气净化模块设计 |
2.3.3 微纳米气泡水循环模块设计 |
2.4 关键零部件选型与设计 |
2.4.1 主要承重部件设计 |
2.4.2 装置框架设计 |
2.4.3 承重轮选型 |
2.4.4 轴流风机选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键零部件力学分析与设计 |
3.1 底板静力学分析 |
3.1.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1.2 定义材料 |
3.1.3 网格划分 |
3.1.4 添加载荷与约束 |
3.1.5 求解分析 |
3.2 底板优化设计 |
3.2.1 加强筋对底板影响 |
3.2.2 模型建立 |
3.2.3 定义材料与网格划分 |
3.2.4 添加约束条件与求解分析 |
3.3 移动状态下框架结构强度分析 |
3.3.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3.2 受力分析 |
3.3.3 定义材料与网格划分 |
3.3.4 添加约束及载荷 |
3.3.5 求解并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装置内双线路循环与吸收塔仿真分析 |
4.1 CFD基本理论与流程 |
4.1.1 计算流体力学(CFD) |
4.1.2 CFD流体分析基本控制方程与模型 |
4.1.3 CFD软件求解一般流程 |
4.2 吸收塔内单路线流体分析 |
4.2.1 尾气净化路线 |
4.2.2 微纳米气泡水循环路线 |
4.3 填料对双路线协同运行影响 |
4.3.1 流体分析前处理 |
4.3.2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设置 |
4.3.3 求解及结果分析 |
4.4 入流口位置对吸收塔流体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尾气净化实验及结果分析 |
5.1 实验仪器 |
5.2 微纳米气泡直接脱除尾气实验 |
5.2.1 实验目的 |
5.2.2 实验装置及流程 |
5.2.3 实验内容 |
5.2.4 实验条件 |
5.2.5 实验结果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NO浓度对净化效率的影响 |
5.3.2 进气量对净化效率的影响 |
5.3.3 装置运行稳定性 |
5.4 微纳米气泡设备与传统设备差异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应用于船舶高温尾气处理的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生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船舶尾气排放现状 |
1.1.2 船舶污染物排放水平 |
1.2 船舶污染物排放控制法规 |
1.2.1 国际海事组织(IMO)排放控制法规 |
1.2.2 中国排放控制法规 |
1.3 船舶SO_X和NO_X排放控制技术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等离子体船舶尾气污染物处理研究进展 |
2.1 等离子体的一般性质 |
2.2 生成等离子体的气体放电形式 |
2.3 等离子体脱硫脱硝技术 |
2.4 等离子体脱硫脱硝反应机理 |
2.4.1 等离子体脱除污染物可行性 |
2.4.2 等离子体脱硫脱硝过程机理 |
2.5 本章小结 |
3 耐高温螺旋接触式电极结构的设计与研究 |
3.1 实验系统 |
3.2 介质阻挡放电模型分析 |
3.2.1 电极间距不变 |
3.2.2 气体间隙距离不变 |
3.3 耐高温螺旋接触式电极结构及其放电特性研究 |
3.3.1 陶瓷和玻璃纤维螺旋接触式电极结构 |
3.3.2 螺距对放电特性的影响 |
3.3.3 阴极材料对放电特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耐高温螺旋接触式电极结构改进拓展及高温放电特性分析 |
4.1 螺旋接触式电极串并联连接方式下的放电特性研究 |
4.1.1 两个螺旋接触式电极的串并联连接方式 |
4.1.2 串并联连接方式下的放电特性分析 |
4.2 双螺旋接触式电极结构的设计及其放电特性研究 |
4.2.1 双螺旋接触式电极结构设计及电场分析 |
4.2.2 放电特性分析 |
4.3 双螺旋接触式电极间相互影响关系 |
4.4 高温中电极放电特性及功率分析 |
4.4.1 高温环境中电极放电情况 |
4.4.2 放电光谱特性分析 |
4.4.3 电极放电功率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实验室反应器平台设计及流体仿真分析 |
5.1 实验平台的搭建 |
5.1.1 模拟尾气气体模块 |
5.1.2 等离子体与尾气反应模块 |
5.1.3 尾气检测及平台使用操作 |
5.2 高温环境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反应器结构设计 |
5.3 不同烟道模型下的流体仿真分析 |
5.3.1 层级网状反应器 |
5.3.2 漏斗开口型反应器 |
5.3.3 考虑外电极空间结构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基于两相流的大型柴油机尾气净化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尾气处理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尾气净化技术发展现状 |
1.2.2 尾气颗粒过滤捕集技术现状 |
1.2.3 基于两相流的尾气颗粒净化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 |
1.4 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结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柴油机尾气的两相流理论 |
2.1 引言 |
2.2 流体的分析及计算模型 |
2.2.1 流体的流动状态研究 |
2.2.2 气固两相流的分类及参数分析 |
2.2.3 两相流的研究方法 |
2.3 柴油机尾气的组成和形成机理研究 |
2.4 柴油机尾气的两相流分析 |
2.4.1 尾气的动力学特征方程 |
2.4.2 两相流条件下尾气颗粒的受力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两相流的尾气颗粒弯管分离研究 |
3.1 引言 |
3.2 尾气颗粒的形态观测 |
3.2.1 试验仪器和材料 |
3.2.2 尾气颗粒的取样 |
3.2.3 显微镜下的颗粒物形态研究 |
3.3 尾气颗粒的动力学模型 |
3.3.1 尾气颗粒的受力分析 |
3.3.2 尾气两相流在管道中的沉降模型 |
3.3.3 直管颗粒的动力学模型 |
3.3.4 弯管颗粒的动力学模型 |
3.3.5 弯管颗粒的碰撞效率优化 |
3.4 尾气颗粒运动过程的仿真分析 |
3.4.1 管道几何模型的建立 |
3.4.2 管道网格划分 |
3.4.3 初始条件的设置 |
3.4.4 仿真过程与结果分析 |
3.5 弯管颗粒的碰撞分离实验 |
3.5.1 试验台架的搭建 |
3.5.2 试验过程与方法 |
3.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柴油机尾气颗粒的水膜吸附理论研究 |
4.1 引言 |
4.2 吸附作用的性质及特点 |
4.2.1 吸附的分类及特点 |
4.2.2 物理吸附的计算 |
4.2.3 水对颗粒的吸附研究 |
4.3 水膜对尾气颗粒的吸附过程与模型研究 |
4.3.1 水平水膜与颗粒的碰撞-吸附模型 |
4.3.2 垂直水膜与尾气颗粒的碰撞吸附过程 |
4.3.3 垂直水膜与颗粒的吸附模型 |
4.3.4 颗粒在液体中沉降的动力学模型 |
4.4 颗粒物-雾滴混合分离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孔渗透吸附水膜的形成理论研究 |
5.1 引言 |
5.2 等压差水膜形成的理论模型 |
5.2.1 等压差水膜吸附方法的提出 |
5.2.2 小孔渗流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3 等压差水膜的形成模型 |
5.3 等压差水膜形成的仿真分析 |
5.3.1 曲面板吸附单元几何模型的建立 |
5.3.2 初始条件的设置 |
5.3.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5.4 等压差水膜的形成及特点 |
5.5 等压差水膜的再生模型 |
5.5.1 水膜的受力分析 |
5.5.2 水膜的动力学模型 |
5.5.3 边界层对流体流动的影响 |
5.5.4 温度对水膜运动的影响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尾气净化装置研制与试验分析 |
6.1 引言 |
6.2 水膜吸附净化装置的设计与制作 |
6.3 净化装置模拟尾气实验 |
6.3.1 模拟试验台架的搭建 |
6.3.2 试验方案 |
6.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4 柴油机台架实验 |
6.4.1 试验台架的搭建 |
6.4.2 试验方法与步骤 |
6.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2 创新点 |
3 工作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对尾气吸收装置几个方面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碳中和的工业尾气电厂技术综述及其典型案例经济性分析[J]. 牟晨璐,丁涛,周郑洋,徐亮,董晓亮,汤洪海.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21(09)
- [2]硫化氢含量对酸脱装置消耗的影响及尾气硫化氢达标排放的措施研究[J]. 王同宝. 大氮肥, 2021(03)
- [3]基于台架试验机动车尾气主要污染物排放及硝态氮同位素特征研究[D]. 王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4]聚丙烯装置尾气处理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D]. 朱秦.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5]铝醇盐法制备拟薄水铝石及相关设备设计[D]. 杨雨哲.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6]钍基熔盐堆中贵金属裂变产物99Mo产生和迁移研究[D]. 康旭忠.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21(01)
- [7]榆林煤化硫回收尾气处理装置改造研究[D]. 冯鹏波.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0)
- [8]基于微纳米气泡的尾气净化装置设计与研究[D]. 王英南. 东华大学, 2021(01)
- [9]应用于船舶高温尾气处理的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生成技术研究[D]. 崔昭阳.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10]基于两相流的大型柴油机尾气净化理论与方法研究[D]. 黄恒. 华南理工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