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痴呆模型大鼠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形态学改变(论文文献综述)
陈丹丹,周瑜,翟晓静,樊炳乾,高易红,杨丽,邹士雅,许政,张红星,曹君利[1](2022)在《基于光遗传学与化学遗传学技术的疼痛脑环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疼痛作为本能反应可以使机体避免更严重的伤害,同时,疼痛作为一种疾病或症状也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一直以来,由于研究技术的限制,人们对调控疼痛行为的脑内结构认识非常有限,不够深入。进入21世纪以来,高度特异性病毒工具,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观察和干预方法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疼痛脑机制的认识。本文简单介绍了光遗传学和化学遗传学的发展及应用历史,归纳了不同动物模型条件下基于这两种技术发现的疼痛调控神经结构,并对未来疼痛神经环路机制的可能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与展望,以期为临床疼痛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李荣慧[2](2020)在《丰富环境相关脑激活及可塑性的磁共振成像(MRI)研究》文中提出丰富环境(enriched environment,EE)为大脑提供了多个方面的刺激,包括物理运动、多感官/认知刺激和社交性刺激等。在动物模型中,人们已经从行为学、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水平上对EE暴露对大脑可塑性的影响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现EE暴露会导致功能上和结构上的神经可塑性,并且不同的EE暴露时间伴随着不同的认知过程,神经活动和可塑性的改变。此外,人们还对EE作为一个神经病学/精神病学类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手段的潜能进行了探讨。这些研究大都使用长期的EE暴露,并集中于对某些特定的感兴趣脑区的研究,如海马、前额叶皮层、体感/运动皮层和纹状体。近年来,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在全脑水平上对大脑的功能和结构进行无偏研究成为可能。然而使用活体磁共振成像技术来探测EE暴露期间大脑功能活动和结构改变的研究在之前的文献中是缺乏的。无偏描绘EE暴露期间全脑功能活动模式和结构变化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和阐明与EE相关的神经可塑性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基于以上背景,本论文工作主要运用活体锰离子增强磁共振成像(manganese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EMRI),并辅以离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全脑水平上研究了两个不同时间的短期(7天和2天)EE暴露对正常成年小鼠大脑功能和结构的影响。本论文将2天EE暴露定义为急性暴露以更好地与7天亚急性EE暴露作区分。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使用活体MEMRI技术探测了自由活动的小鼠在7天亚急性EE暴露过程中累积的全脑水平的功能活动,并进行了c-Fos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我们发现与饲养于标准环境(standard environment,SE)的小鼠相比,EE暴露小鼠的前额叶皮层、体感皮层、基底节、杏仁核、运动丘脑、外侧下丘脑、腹侧海马及中脑多巴胺脑区的MEMRI信号强度显着增加,并且其中一些而非全部脑区同时伴随着c-Fos蛋白表达的增加。研究还发现饲养于EE中的小鼠的总食物摄取量显着增加、体重增量显着减少,中脑多巴胺能脑区的TH蛋白的表达上调。其次,使用活体MEMRI技术研究了7天亚急性丰富环境暴露对小鼠大脑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MEMRI可以检测到7天EE暴露对成年小鼠大脑体积的改变。再结合前文的功能分析的结果,发现EE暴露引起的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并不总是保持同步性。但是,体积增大的脑区与功能活动增加的脑区之间有很强的结构上的连接。Brd U和Brd U/c-Fos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发现EE相关背侧海马齿状回(DG)体积的增加伴随着细胞增殖的增加,但新增殖的细胞并未参与大脑的功能活动。这也表明了我们观察到的DG区c-Fos阳性细胞数的增加并不是由于细胞增殖造成的。最后,使用活体MEMRI技术研究了2天急性EE暴露对全脑功能活动及大脑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两天的丰富环境暴露也能引起脑功能活动和脑体积的改变,且可以被MEMRI检测到。与7天EE暴露的结果相比,结果显示有些脑区功能和结构的改变在EE暴露的前期就已经开始,并且持续了一周的时间。同时也观测到不同时间的暴露过程中大脑功能活动和结构可塑性的动态变化。总的来说,本文的工作发现丰富环境暴露可以导致正常成年小鼠多个神经连接环路的多个脑区的功能和结构发生改变,并且不同的暴露时间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功能和结构的改变。这些发现可能是EE相关的神经可塑性以及EE对神经/精神疾病(如药物成瘾、帕金森病和饮食障碍)有治疗作用的基础,并为我们探索EE对这些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赵国婷[3](2020)在《多巴胺调节因子及内质网应激蛋白参与吗啡依赖导致的腹侧被盖区及伏隔核神经损伤》文中提出目的:吗啡依赖是以失去控制力、强迫性连续用药为特征的慢性复发性脑疾病,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害。中脑多巴胺能系统在吗啡依赖引发的神经系统病理性改变及奖赏效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中脑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及它的神经投射区域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NAc),是两个重要的神经调节核团,目前关于不同时程吗啡依赖导致VTA和NAc病理学改变及与多巴胺调节蛋白、内质网应激蛋白的表达变化及相关关系未见报道。神经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同源盒蛋白转录因子1(Engrailed1,EN1)、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均是神经细胞发育、生存中重要的调控蛋白,因此本研究的目的之一是探明吗啡依赖对上述重要调节蛋白表达的影响。另外吗啡依赖对机体来说是一种应激刺激,以往研究提示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相关蛋白可能在依赖性药物导致的病理性改变中发挥作用,蛋白肌醇需酶1(Inositol-requiring enzyme 1,IRE1)、蛋白激酶RNA样内质网激酶(protein kinase RNA(PKR)-like ER kinase,PERK)是内质网应激标志性蛋白,探明它们是否参与了慢性吗啡依赖导致的神经损伤是本研究的目的之二。鉴于以往对吗啡依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代谢及机能方面,本研究采用病理形态学为主的研究手段观察了不同时程吗啡依赖VTA和NAc神经细胞的病理学改变,并进一步探讨了多巴胺调节蛋白、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及与神经细胞损伤之间的相关关系,旨在为吗啡依赖导致神经损伤的机制研究提供病理形态学依据。方法:1. 随机分组各组大鼠,采用背部皮下递增注射盐酸吗啡的方法,建立吗啡依赖模型。给予盐酸纳洛酮诱导戒断症状后评分,确认吗啡依赖后建立不同时程吗依赖模型。2. 记录大鼠体重变化。3. 旷场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变化。4. 焦油紫染色观察VTA病理形态学改变。5.HE染色观察NAc病理形态学改变。6.免疫组化双重标记NEUN和TH观察NAc神经细胞及多巴胺神经纤维表达变化。7.免疫荧光多重标记探讨VTA多巴胺调节蛋白EN1、GDNF及内质网应激蛋白IRE1、PERK的表达变化。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NAc多巴胺调节蛋白EN1、GDNF、α-Syn表达变化。结果:1.大鼠戒断症状结果皮下注射盐酸纳洛酮诱导大鼠戒断症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吗啡组出现明显戒断症状。依据戒断症状评分标准,吗啡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表明吗啡依赖大鼠模型建立。2.大鼠体重变化结果随时间的延长,各组大鼠体重呈逐渐上升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吗啡依赖组大鼠体重增长明显降低。3.旷场实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吗啡依赖组大鼠的移动总距离、中央区运动距离、中央区运动时间呈下降趋势,吗啡依赖组大鼠出现明显焦虑。4.VTA病理学改变随着吗啡依赖时间延长,出现组织水肿、细胞固缩、神经细胞尼氏体结构不清、消失现象,固缩、深染神经细胞数目增多。5. NAc病理学改变随着吗啡依赖时间延长,神经细胞出现水肿、噬神经现象、神经细胞结构不清,核膜消失,神经细胞数目减少。6. NAc TH与NEUN表达随着吗啡依赖时间的延长,NAc神经细胞数目减少,多巴胺能神经纤维减少明显。7. VTA多巴胺调节蛋白及内质网应激蛋白表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吗啡依赖1周组TH+-EN1+阳性细胞百分比无明显差异。吗啡依赖3周、6周组TH+-EN1+阳性细胞百分比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吗啡依赖1周、3周、6周组TH+-GDNF+阳性细胞百分比显着下降,与3周组相比,6周组TH+-GDNF+阳性细胞百分比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吗啡依赖1周组TH+-p-PERK+阳性细胞百分比无明显差异。吗啡依赖3周、6周组TH+-p-PERK+阳性细胞百分比明显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吗啡依赖1周组TH阳性细胞数目无明显差异,吗啡依赖3周、6周组TH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吗啡依赖1周、3周p-IRE1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8. NAc多巴胺调节蛋白表达变化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吗啡依赖1周组EN1阳性表达无明显差异,吗啡依赖3周、6周组EN1阳性表达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吗啡依赖1周组α-Syn阳性表达无明显差异,吗啡依赖3周、6周组α-Syn阳性表达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吗啡依赖1周、3周、6周组GDNF阳性表达逐渐下降,与3周组相比,6周组GDNF阳性表达上升。结论:本研究在建立不同时程吗啡依赖大鼠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常规HE染色、组织化学特染焦油紫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荧光多重标记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慢性吗啡依赖可导致VTA及NAc神经细胞的病理性损伤;慢性吗啡依赖中多巴胺调节蛋白EN1、GDNF、α-Syn及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IRE1、PERK的表达呈现了明显动态变化,提示上述蛋白可能参与了与VTA及投射区NAc神经细胞的病理性损伤。
李艳霞[4](2020)在《HtrA2/Omi功能异常与帕金森病DA神经元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主要探讨PD模型中HtrA2/Omi功能异常与DA神经元凋亡、内质网应激及Wnt信号通路相关性的分子机制,并评估干预HtrA2/Omi、Wnt、GSK3β等分子靶点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1.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干预PC12细胞,构建PD细胞损伤模型,观察6-OHDA诱导下细胞形态学变化。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筛选最佳造模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利用Western Blot免疫印迹(WB)技术检测内质网应激及凋亡相关蛋白α-syn、CHOP、Grp78、active caspase3、XIAP和TH等蛋白水平的改变。siRNA慢病毒转染沉默HtrA2/Omi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沉默效率。WB法检测细胞内质网应激、凋亡蛋白、Wnt通路蛋白。2.CCK8法筛选Ucf101(HtrA2/Omi的特异抑制剂)的最佳浓度。WB法检测Ucf101对PD模型细胞的内质网应激的影响;采用脑立体定位技术右侧黑质致密部(SNc)和中脑腹侧被盖(VTA)两点注射6-OHDA法,建造PD大鼠模型。分别于术后2周、3周、4周腹腔注射阿扑吗啡(APO),诱导动物的旋转行为。WB法检测HtrA2/Omi、activate Caspase3、α-syn,内质网应激、凋亡相关蛋白等蛋白的表达。Ucf101持续干预大鼠4周,观察大鼠的行为,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中脑组织TH的表达。WB法检测大鼠中脑组织HtrA2/Omi、TH表达、内质网应激、凋亡相关蛋白及Wnt通路蛋白的表达。3.WB法分析PD细胞模型的Wnt通路蛋白的表达;CCK8法筛选最佳的Wnt1蛋白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Wnt1蛋白对PD模型细胞凋亡的影响,WB法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的表达;CCK8法筛选最佳的LiCL(GSK3β特异抑制剂)浓度,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TH、Wnt1的表达。结果:1.细胞存活率与6-OHDA呈时间剂量依赖性下降的趋势,60μM时细胞的存活率为51.37±2.83%,选择60μM作为6-OHDA-PD细胞模型的造模浓度。PD模型细胞0-24h HtrA2/Omi表达呈升高趋势。与对照组比较,α-syn、Bip/Grp78、CHOP、active caspase3的表达上调,P<0.05;凋亡抑制蛋白(XIAP)的表达下调,P<0.05,模型组的凋亡率明显升高。沉默HtrA2/Omi基因,HtrA2/Omi 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细胞组比较,HtrA2/Omi基因沉默组细胞凋亡率升高,α-syn、Bip/Grp78、CHOP、active caspase3的表达上调,P<0.05;凋亡抑制蛋白(XIAP)的表达下调,P<0.05,加剧了6-OHDA对细胞的内质网应激损伤。GSK3β磷酸化分子tyr216/Ser9比值升高,Wnt通路受抑制。2.Ucf101的干预浓度,2.5uM使细胞活力明显升高,10uM、20uM均使模型细胞活力下降,P<0.05。2.5uM Ucf101可降低模型细胞的凋亡率,10uM Ucf101可加剧模型细胞的凋亡。2.5uM Ucf101预处理PD模型细胞,内质网应激标志分子Bip/Grp78和CHOP的表达下降,P<0.05;Ucf101可改善PD大鼠APO诱导的旋转行为,中脑TH表达增加。Ucf101减少PD大鼠中脑α-syn的积聚,降低ERS水平,下调caspase3,上调TH和XIAP,保护DA神经元。PD大鼠的Wnt-3α、β-catenin下调,p-GSK3β(ser9)/p-GSK3β(tyr216)的比率降低。Ucf101上调PD大鼠的Wnt-3α、β-catenin和p-GSK3β(ser9),下调p-GSK3β(tyr216)。Ucf101激活PD大鼠DA神经元的Wnt通路,降低GSK3β的活性,保护DA神经元。3.PD模型细胞24h内的p-GSK3β(ser9)、β-catenin、p-Akt的表达呈下降趋势,p-GSK3β(Tyr216)的表达呈上升趋势。6-OHDA抑制了Wnt通路的激活,升高GSK3β的活性。CCK8法筛选Wnt1的最佳浓度为100ng/mL,Wnt1使PD模型细胞的Bip/Grp78和CHOP的表达明显降低。Wnt1可减缓6-OHDA所致的内质网应激及凋亡。LiCL的最佳浓度为2mM,LiCl可使模型细胞的存活率增高,上调Wnt和TH的表达,激活了Wnt信号通路,减轻6-OHDA导致的细胞损伤。结论:1.6-OHDA使体内和体外PD模型上调α-syn、HtrA2/Omi、ER应激及凋亡相关蛋白,抑制Wnt通路,激活GSK3β,促进DA神经元凋亡;2.沉默HtrA2/Omi基因可加剧PD模型细胞的ER应激及凋亡,进一步抑制Wnt通路,激活GSK3β,加重细胞损伤;3.轻度抑制HtrA2/Omi能缓解6-OHDA所致的ER应激,减轻DA神经元的凋亡,激活Wnt通路,抑制GSK3β,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价值;4.Wnt1缓解PD模型细胞的ERS,减少细胞凋亡;LiCl下调模型细胞的ERS,减少细胞凋亡,抑制GSK3β,激活Wnt通路,具有一定的神经修复价值;5.证明HtrA2/Omi功能异常与ERS在PD发病机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Wnt通路及Wnt、GSK3β等分子在细胞凋亡的级联反应中起关键作用,可能作为PD研究及治疗的靶点。
程红,陈湛,胡立娜,阿拉木斯,肖云心嫣,金正宇,云妙英[5](2019)在《中枢谷氨酸增多可能是抑郁与吸烟成瘾伴发的原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全球受抑郁和吸烟成瘾影响的人数逐年递增,前期研究显示高抑郁发生率与高吸烟率两大现象之间存在生态学关联,人群队列研究显示抑郁与吸烟成瘾之间可能存在因果关系。但如果抑郁症和吸烟成瘾存在某种共同的致病因素,该致病因素既导致吸烟成瘾又导致抑郁,可推测烟瘾与抑郁之间可能并非因果关系,是伴发关系,中枢谷氨酸释放增多可能是抑郁与吸烟成瘾伴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分别从中枢谷氨酸浓度升高如何导致抑郁和吸烟成瘾、导致谷氨酸水平升高的原因、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方向、抑郁与吸烟成瘾的预防及治疗四个方面进行了叙述。
陈丽[6](2019)在《“尾侧化”与“腹侧化”的分化模式对人胚胎干细胞定向诱导为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通过观察采用“腹侧化”及“尾侧化”模式的分化方案调控人胚胎干细胞向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的可行性及效果,以便建立一种使人胚胎干细胞特异性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而且效率高,培养成本相对较低,适合批量生产,可以满足临床移植和药物筛选、离体模型研究等需要的分化方案。方法:1、“腹侧化”及“尾侧化”模式的分化方案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分化1)第一阶段为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中脑多巴胺能神经祖细胞。使用人胚胎干细胞H9和HN4,分别在基质胶和人重组层粘连蛋白-111包被的培养板上采用单层贴壁培养法,定向诱导分化16天。基础神经培养基为N2、B27培养基。加入因子为10μM Y-27632、10μM SB431542、100ng/m L头蛋白。为促进其“腹侧化”及“尾侧化”,培养基中再加入300ng/m L Shh-C24II和0.7μM CHIR99021。在分化第9天,加入100ng/m L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8b(FGF8b)。在分化第11天,加入20 ng/m L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0.2m M L-抗坏血酸(AA)、100ng/m L FGF8b,促进中脑多巴胺能神经祖细胞的定型和区域化。2)第二阶段为中脑多巴胺能神经祖细胞的分化成熟,在分化第16天,加入20ng/m L BDNF、0.2m M AA、10ng/m L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500μM环化腺核苷一磷酸、1μMγ-分泌酶抑制剂,在上述培养条件下继续培养至42天,保证其分化为成熟的多巴胺能神经元。2、不同培养阶段细胞样本检测1)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检测细胞形态学变化;2)细胞免疫荧光检测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相关标记物络氨酸羟化酶(TH)、微管相关蛋白2(MAP2)、叉头框转录因子A2(FOXA2)、LIM同源盒转录因子1(LMX1)、Orthodenticle同源框2(OTX2)、G蛋白激活内流钾通道蛋白2(GIRK2)、钙结合蛋白1(Calbindin1)等蛋白表达;3)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检测TH、FOXA2、LMX1、A9(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标记物GIRK2、A10(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标记Calbindin1、Bar H同源框1(BARHL1)等相关基因表达;4)蛋白免疫印迹检测TH、FOXA2、LMX1、GIRK2等相关蛋白表达。结果:1、相同定向诱导条件下,在基质胶包被的培养板上的贴壁细胞数量、存活量、细胞产量较人重组层粘连蛋白-111上的数量多。2、本实验整个过程在基质胶包被的培养板上进行,细胞形态从典型干细胞形态-铺路石样逐渐分化为典型成簇多巴胺能神经元形态-梭形或多角形。3、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分化第16天,可见大量FOXA2+/LMX1+/OTX2+的腹侧中脑祖细胞,约占总细胞35%。在分化第42天,可见大量GIRK2+/TH+、FOXA2+/LMX1+、TH+/MAP2+、GIRK2+/LMX1+等细胞。4、qPCR结果显示:与胚胎干细胞相比,在分化第16天,细胞样本中可见FOXA2、LMX1、丘脑底核(STN)神经元标记物BARHL1、TH高表达(P<0.05);GIRK2、Calbindin1表达轻度升高(P<0.05)。与第16天相比,分化第42天细胞样本中可见FOXA2、LMX1、BARHL1表达较16天有所下降(P<0.05),但GIRK2、Calbindin1和TH明显升高(P<0.05)。5、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显示:分化第42天,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标记TH、FOXA2、LMX1均有表达,GIRK2表达明显升高。6、一定范围内调控CHIR99021浓度结果显示,随着CHIR99021浓度的不断增加,FOXA2阳性细胞数不断增加,而对LMX1+/OTX2+细胞数影响不大,在0.8μM时阳性细胞数最高。结论:1、基质胶作为包被剂可用于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其促细胞粘附和细胞存活效果优于人重组层粘连蛋白-111的效果,并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2、采用“腹侧化”及“尾侧化”模式的分化方案,可以将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大量A9多巴胺能神经元,并且在形态学改变、蛋白水平、基因水平上证实其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特征,证实本方案是有效可行的。3、“尾侧化”诱导因子CHIR99021浓度与腹侧中脑祖细胞阳性率密切相关,一定范围内随CHIR99021浓度增加而增加。4、本研究方案所获得的神经元中主要为A9多巴胺能神经元,但仍包括少量的丘脑底核神经元和A10多巴胺能神经元,说明本方案仍然不十分完美,有进一步优化的可能性。
付建[7](2019)在《胚胎期可卡因暴露影响子代大鼠海马CA1锥体神经元突触传递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胚胎期可卡因暴露(prenatal cocaine exposure,PCE)可能会改变子代的奖赏特性和动机,如成瘾易感性的改变。以往的动物实验表明:在胚胎中晚期接触可卡因可能降低或不影响子代形成可卡因诱导条件位置偏好(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的能力,但其机制还没有被阐明;药物成瘾被认为是一种异常的学习过程,Morris水迷宫或Barnes迷宫实验结果显示,出生前接触可卡因的子代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被破坏,放射臂迷宫实验也表明了出生前接触可卡因可削弱子代的工作记忆能力。由此我们推测PCE引起子代动物空间记忆及空间定位导航能力受损,导致PCE子代动物在CPP实验过程中不能正确建立起给予可卡因的条件与对应空间位置之间的联系,这可能是PCE降低子代形成可卡因诱导的CPP能力的机制。海马体被普遍认为是学习和记忆的重要神经结构基础,尤其是背侧海马与空间记忆和工作记忆密切相关。我们推测,出生前接触可卡因导致子代空间和学习记忆能力降低可能是缘于背侧海马功能的破坏,且背侧海马的功能变化将导致其神经元电活动的改变。此外,腹侧海马也与中间前额叶皮质(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表现出紧密的双向联系,而mPFC是奖赏环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药物成瘾形成的对药物渴求增加往往会使奖赏环路中的神经元表现出兴奋性的增高。且既往有实验证明,PCE可使mPFC锥体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强从而易化mPFC锥体神经元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的产生。因此,我们推断PCE导致的mPFC的兴奋性变化将影响到腹侧海马神经元兴奋性,从而导致CPP实验中PCE子代动物经可卡因诱导训练后整体活跃程度增高的表现,这种活跃程度的增高也反映出动物对可卡因渴求度的增高。以往实验均证明PCE可导致子代动物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受损,而突触可塑性(synaptic plasticity)被认为是动物及人类形成学习记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另外,神经元兴奋性变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神经元突触后电活动的改变,而突触后电活动的变化往往反映突触连接本身功能和/或结构的改变,其基础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突触可塑性的变化。因此,我们将揭示PCE影响子代动物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CPP实验中PCE子代动物表现的活跃程度增强的神经生物学机制聚焦到突触可塑性的变化上,并具体研究其突触可塑性功能及形态上可能发生的变化。为验证以上推测,本研究拟从PCE引起的背侧和腹侧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突触后电活动及突触可塑性的变化角度,阐明PCE引起的空间学习记忆损害的机制以及突触可塑性变化的具体分子机制。通过这些发现将为揭示PCE引起的子代动物神经发育及认知功能改变的细胞机制提供新的见解和依据。方法1.首先采用整体行为学方法,通过条件位置偏好实验验证胚胎期可卡因暴露对子代大鼠形成可卡因诱导CPP的能力所产生的影响,以确定PCE引起的CPP变化是否与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损害存在联系,并分析CPP实验中PCE子代动物在给予可卡因诱导训练前后整体活跃程度的变化。2.然后采用神经电生理实验方式记录PCE组子代大鼠及生理盐水对照组背侧海马和腹侧海马CA1锥体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ini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mEPSC),以及急性给予可卡因暴露后PCE组及对照组子代大鼠背侧和腹侧海马CA1锥体神经元mEPSC的变化,以急性可卡因暴露模拟CPP实验中可卡因诱导训练过程,研究训练后动物行为学表现与海马神经元兴奋性之间的联系。3.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PCE组及对照组子代大鼠背侧和腹侧海马CA1锥体神经元AMPA/NMDA突触后电流比率(AN比率)以分析PCE引起的子代大鼠海马CA1锥体神经元突触后可塑性变化,并记录急性可卡因暴露后PCE和对照组子代大鼠背侧和腹侧海马CA1锥体神经元AN比率的变化。4.记录PCE组及对照组子代大鼠背侧及腹侧海马CA1锥体神经元成对刺激比率(paired-pulse ratio,PPR)以分析PCE对子代动物海马CA1锥体神经元引起的突触前可塑性变化;记录并分析急性可卡因暴露后PCE组及对照组子代大鼠腹侧和背侧海马CA1锥体神经元PPR的变化。5.最后采用Golgi染色方法研究PCE对子代大鼠背侧及腹侧海马CA1锥体神经元树突棘密度的影响,并比较急性可卡因暴露后与未接受急性暴露的相同预处理动物之间背侧和腹侧海马CA1锥体神经元树突棘密度的变化。结果1.CPP实验结果显示:胚胎期可卡因的暴露明显延长了子代大鼠形成可卡因诱导CPP的时间,但不影响子代经可卡因诱导训练后总运动时间和距离的增加,并且减少了子代大鼠在pretest中的总运动时间及运动距离。2.mEPSC的结果显示:胚胎期可卡因暴露不影响子代海马CA1锥体神经元mEPSC,但PCE可抑制子代大鼠急性给予可卡因后背侧海马CA1锥体神经元mEPSC振幅的变化,且PCE对子代大鼠经急性可卡因暴露后腹侧海马CA1锥体神经元mEPSC的振幅及频率均不产生明显影响。3.AN比率的结果显示:胚胎期可卡因暴露不影响基础状态下子代大鼠背侧及腹侧海马CA1锥体神经元AN比率,但经可卡因急性复燃后PCE组较对照组子代大鼠背侧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AN比率降低,且PCE抑制急性可卡因暴露引起的子代大鼠背侧海马CA1锥体神经元AN比率增高。4.PPR的结果显示:胚胎期可卡因暴露不影响基础状态下子代大鼠背侧和腹侧海马CA1锥体神经元PPR,经急性可卡因暴露后,不论PCE组还是对照naive组子代大鼠腹侧海马CA1锥体神经元PPR均增高,且增幅没有显着差异。5.树突棘密度结果显示:胚胎期可卡因暴露减少背侧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树突棘密度,急性可卡因暴露使PCE组和naive组子代大鼠背侧海马CA1锥体神经元树突棘密度都降低,但PCE组降幅不及naive组;胚胎期可卡因暴露减少腹侧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树突棘密度,但急性可卡因暴露后只有出生后4周的PCE子代大鼠腹侧海马CA1锥体神经元树突棘密度有显着变化,而naive组和出生后7周的PCE组子代大鼠较未接受急性可卡因暴露的相同预处理组均无明显变化。结论1.行为学实验证明了胚胎期可卡因暴露确实减弱了子代大鼠形成可卡因诱导CPP的能力,明显延长了CPP形成的时间。且PCE并不影响子代对可卡因的渴求程度。2.阐明了PCE引起的子代大鼠空间记忆受损是导致PCE降低子代大鼠形成可卡因诱导CPP能力的重要原因,PCE抑制子代大鼠经急性可卡因暴露后背侧海马CA1mEPSC振幅的增加,且减少背侧海马CA1树突棘密度。3.首次发现PCE对子代大鼠背侧海马CA1锥体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影响主要发生在突触后膜上,对突触前膜没有明显影响。PCE影响子代大鼠背侧海马CA1锥体神经元AN比率,但对PPR无显着影响。4.发现经急性可卡因暴露2小时后即造成naive组和PCE组子代大鼠腹侧海马CA1锥体神经元PPR均显着增加,且增幅无差异。
陈一菲[8](2019)在《调肝解毒方对戊四氮诱导的慢性癫痫幼鼠学习记忆及黑质与腹侧被盖区TH表达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调肝解毒方低、中、高不同剂量对慢性癫痫模型发作引起的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以及对酪酸羟化酶(TH)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幼鼠随机分出10只空白对照组,其余50只腹腔注射戊四氮(PTZ)复制慢性癫痫模型,连续28天,空白对照组(A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随后将50只模型幼鼠随机分为调肝解毒方低剂量组(D组)、调肝解毒方中剂量组(E组)、调肝解毒方高剂量组(F组)、模型组(B组)、丙戊酸钠西药对照组(C组)。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用生理盐水灌胃,中药低、中、高组分别用调肝解毒方5.42、10.84、21.68 g/(kg·d)灌胃,丙戊酸钠组用94.5 mg/(kg·d)丙戊酸钠灌胃,连续28天。观察各组幼鼠的癫痫发作潜伏期,测定学习、记忆成绩,检测黑质(SN)和腹侧被盖区(VTA)内TH的水平。结果1幼鼠癫痫发作潜伏期治疗后,空白对照组没有痫性发作,模型组、丙戊酸钠组、调肝解毒方低剂量组、调肝解毒方中剂量组、调肝解毒方高剂量组各组发作潜伏期时间分别为(187.22±19.07)、(463.00±42.67)、(206.67±31.50)、(357.00±44.26)、(447.00±36.91),模型组较丙戊酸钠组、调肝解毒方中剂量组、调肝解毒方高剂量组各组的发作潜伏期缩短,其差异具有极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与丙戊酸钠组比,调肝解毒方低剂量组、调肝解毒方中剂量组各组的发作潜伏期缩短,其差异具有极显着性意义(P<0.01),调肝解毒方高剂量组发作潜伏期时间相当,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肝解毒方低剂量组、调肝解毒方中剂量组发作潜伏期较调肝解毒方高剂量组明显减少,差异具有极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2旷场实验结果1)旷场中央停留时间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丙戊酸钠组、调肝解毒方低剂量组、调肝解毒方中剂量组、调肝解毒方高剂量组各组旷场中央区停留时间分别为(82.67±9.02)、(27.90±7.36)、(62.61±7.17)、(47.53±8.13)、(64.60±9.26)、(78.24±7.07)。丙戊酸钠、调肝解毒方中剂量、调肝解毒方高剂量均能明显延长癫痫幼鼠在旷场的中央区停留时间,且调肝解毒方低剂量组、调肝解毒方中剂量组旷场中央区停留时间较调肝解毒方高剂量组明显减少(P<0.01),调肝解毒方高剂量组在旷场中央区停留时间较空白对照组相近(P>0.05)。2)旷场运动总路程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丙戊酸钠组、调肝解毒方低剂量组、调肝解毒方中剂量组、调肝解毒方高剂量组各组旷场运动总路程分别为(22.41±3.25)、(6.72±1.74)、(13.56±3.89)、(11.45±2.35)、(14.99±2.62)、(19.99±4.64),丙戊酸钠、调肝解毒方低剂量、调肝解毒方中剂量、调肝解毒方高剂量均能明显增加癫痫幼鼠的旷场总运动路程,且调肝解毒方低剂量组、调肝解毒方中剂量组在旷场内行走的总路程比调肝解毒方高剂量组明显减少(P<0.01),调肝解毒方高剂量组在旷场内行走的总路程较空白对照组相近(P>0.05)。3水迷宫实验结果1)定位航行结果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丙戊酸钠组、调肝解毒方低剂量组、调肝解毒方中剂量组、调肝解毒方高剂量组各组水迷宫逃避潜伏期时间第一天分别为(33.90±4.22)、(50.48±5.24)、(44.55±5.70)、(47.07±5.38)、(40.20±3.95)、(35.79±3.74),第二天分别为(24.16±3.54)、(41.13±5.53)、(39.51±5.54)、(35.87±3.56)、(31.52±4.62)、(24.64±4.05),第三天分别为(12.85±4.30)、(35.80±7.80)、(29.03±6.29)、(29.69±4.00)、(19.14±5.38)、(13.07±3.27),第四天分别为(8.90±3.44)、(23.07±6.45)、(17.53±6.32)、(17.11±5.09)、(10.95±4.25)、(10.47±6.92),第五天分别为(5.95±2.06)、(14.28±3.67)、(11.69±3.27)、(11.73±2.16)、(6.99±1.83)、(5.90±1.43)。丙戊酸钠、调肝解毒方低剂量、调肝解毒方中剂量、调肝解毒方高剂量均能不同程度减少癫痫幼鼠逃避潜伏期,其中调肝解毒方中剂量组、调肝解毒方高剂量组高剂量组能够明显减少幼鼠的逃避潜伏期(P<0.01),调肝解毒方中剂量组、调肝解毒方高剂量组幼鼠逃避潜伏期较调肝解毒方低剂量组明显缩短(P<0.01)。2)空间探索结果: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丙戊酸钠组、调肝解毒方低剂量组、调肝解毒方中剂量组、调肝解毒方高剂量组各组穿过平台的次数分别为(6.67±1.00)、(2.67±1.32)、(3.44±1.42)、(3.56±1.51)、(5.11±1.27)、(6.11±1.36)。调肝解毒方中剂量组、调肝解毒方高剂量能够明显增加癫痫幼SD鼠的平台区穿越次数(P<0.01),调肝解毒方中剂量组、调肝解毒方高剂量组穿过平台区次数较调肝解毒方低剂量组增多(P<0.05),调肝解毒方中剂量组较调肝解毒方高剂量组穿过平台区次数相近(P>0.05),较空白对照组穿过平台的次数减少(P<0.05);调肝解毒方高剂量组穿过平台的次数较空白对照组相近(P>0.05)。4 TH表达结果1)黑质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丙戊酸钠组、调肝解毒方低剂量组、调肝解毒方中剂量组、调肝解毒方高剂量组各组黑质区TH阳性细胞表达数分别为(38.50±6.75)、(12.70±4.11)、(35.00±6.99)、(17.30±5.61)、(27.90±7.92)、(34.90±7.78)。丙戊酸钠、调肝解毒方中剂量、调肝解毒方高剂量能够显着增加黑质TH阳性细胞数(P<0.01),调肝解毒方低剂量组、调肝解毒方中剂量组黑质内TH阳性表达数较调肝解毒方高剂量组少(P<0.01,P<0.05);调肝解毒方高剂量组黑质内TH阳性表达数较丙戊酸钠组、空白对照组表达相当(P>0.05)。2)腹侧被盖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丙戊酸钠组、调肝解毒方低剂量组、调肝解毒方中剂量组、调肝解毒方高剂量组各组腹侧被盖区TH阳性细胞表达数分别为(29.40±9.43)、(14.40±5.42)、(16.00±5.93)、(14.80±4.67)、(18.80±6.11)、(28.60±7.97)。调肝解毒方高剂量能够显着增加癫痫幼鼠VTA内TH阳性表达数(P<0.01),调肝解毒方低剂量组、调肝解毒方中剂量组VTA内TH阳性细胞表达较调肝解毒方高剂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1戊四氮能够诱发幼鼠癫痫发作,易引起幼鼠学习记忆、情绪障碍,调肝解毒方能够明显延长PTZ诱导的慢性癫痫模型幼鼠的癫痫发作潜伏期,且能够明显改善癫痫幼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减轻其焦虑水平。调肝解毒方低、中、高三剂量之间存在剂量效应,调肝解毒方高浓度改善癫痫的发作,改善学习记忆效果最好。2戊四氮诱发癫痫幼鼠模型能够使SN和VTA内TH阳性神经元数减少,调肝解毒方能够明显增加PTZ诱导癫痫模型幼鼠SN和VTA内TH阳性神经元数。调肝解毒方高剂量组效果最明显。提示调肝解毒方可能是通过促进幼鼠脑内的多巴胺合成发挥作用的。3调肝解毒方对治疗癫痫及其引起的学习记忆障碍等具有开发应用价值。图4幅;表7个;参135篇。
李岩[9](2018)在《Epac在VTA多巴胺神经元内源性大麻素介导的抑制性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激活PLCβ和PLCγ可以易化去极化诱导的抑制性抑制(DSI)和抑制性突触的长时程抑制(I-LTD),所以PLCε很可能也具有易化DSI和I-LTD的作用。PLCε的上游分子为Epac。所以,我们推测激活Epac-PLCε信号通路可以易化DSI和I-LTD,从而参与成瘾的过程。本实验旨在研究Epac在调节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内源性大麻素介导的抑制性突触可塑性和可卡因成瘾及其行为学改变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成瘾的防治提供一条新思路。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本实验所选用的实验动物包括Epac野生型(Epac+/+)、Epac基因敲除型(Epac-/-)、Epac1基因敲除型(Epac1-/-)、Epac2基因敲除型(Epac2-/-)、PLCε野生型(PLCε+/+,即C57BL/6小鼠)和PLCε基因敲除型(PLCε-/-)小鼠。(2)脑片膜片钳实验:制备含有中脑腹侧被盖区的中脑脑片,使用脑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的方法记录IPSCs或sIPSCs,并在IPSCs的基础上诱导DSI和I-LTD。观察Epac的激动剂8-CPT对小鼠DSI和I-LTD的影响。(3)在体细胞外电位记录:对小鼠中脑腹侧被盖区进行电极植入,在体记录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自发性动作电位。研究Epac在可卡因成瘾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兴奋性增强中的作用。脑片膜片钳记录和在体细胞外电位记录时,电极内液中加入neurobiotin。记录完成后,对中脑腹侧被盖区进行neurobiotin和TH的共定位,以此作为被记录的神经元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形态学依据。(4)可卡因条件性位置偏爱(CPP)实验:使用三箱体CPP实验装置对Epac2-/-、PLCε-/-和WT小鼠进行可卡因CPP行为学实验,观察Epac-PLCε信号通路在可卡因CPP中的作用。(5)研究白藜芦醇预处理对小鼠可卡因成瘾导致的抑制性突触传递损伤的影响。研究结果:(1)Epac的激动剂8-CPT易化中脑腹侧被盖区的DSI和I-LTD。(2)Epac2基因敲除阻断了8-CPT诱导的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DSI和I-LTD的易化作用。(3)PLCε基因敲除阻断了8-CPT诱导的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DSI和I-LTD的易化作用。(4)DAGL的阻断剂DO34阻断了8-CPT诱导的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DSI和I-LTD的易化作用。(5)Epac2基因敲除和PLCε基因敲除缓解了可卡因条件化训练小鼠的CPP。(6)Epac2基因敲除和PLCε基因敲除消除了可卡因CPP小鼠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sIPSCs的损伤。(7)Epac2基因敲除阻断了可卡因CPP小鼠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强。(8)白藜芦醇预适应缓解了可卡因成瘾导致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抑制性突触传递损伤。研究结论:(1)Epac对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内源性大麻素介导的突触可塑性具有调节作用:易化DSI和I-LTD。其信号转导机制为Epac2→PLCε→DAGL→2-AG。(2)激活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Epac是可卡因成瘾的内在机制之一。(3)白藜芦醇预适应可以缓解可卡因成瘾,改善可卡因成瘾导致的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抑制性突触传递损伤。
赵焱[10](2017)在《光甘草定在MPTP帕金森病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帕金森病(PD)是一种以黑质、纹状体通路神经退行性病变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临床主要特征为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平衡障碍,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临床上对PD均采用对症治疗,其中以药物治疗为主,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能够恢复变性的神经元。这些药物主要是基于PD发病机制中关键的作用靶点或信号通路而研发,可缓解PD症状。对于防治PD药物的研发一直是医药领域的重要课题及热点,随着传统中医药的提纯水平的提高,涌现出一批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中药制剂。光甘草定(GLA)的神经保护作用,主要是通过其抗炎和增加抗氧化的表达,从而下调细胞间的氧化应激反应而实现。因此考虑,GLA能保护神经细胞免受损害(DNA碎裂,蛋白质氧化,线粒体过氧化)导致细胞的凋亡。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是近年来引人注目的蛋白激酶级联通路,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类属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能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参与神经可塑性调节。体外持续ERK1/2通路活化在多巴胺神经毒素介导的损伤中起直接作用。此外,在剖检的PD患者中脑黑质神经元中存在磷酸化ERK1/2积聚,提示ERK1/2与多巴胺能神经损伤有关联。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是一种神经毒素,对参与PD发生的神经元具有靶向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PD动物模型的建立。对PD病因学及神经生物学研究,有助于发现治疗此类疾病的新靶标、新药物,并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目的1.研究传统中草药GLA对MPTP致PD小鼠行为及认知能力的改善,以及对黑质、纹状体及皮质、海马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2.分析GLA对参与神经可塑性调节的ERK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ERK信号通路在PD发病中的作用,并进一步证实GLA对MPTP致PD小鼠治疗的机制。方法1.动物分组与模型处理:140只C57BL//6N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MPTP)组、GLA对照(GLA)组、模型+GLA(MPTP+GLA)低剂量组、模型+GLA(MPTP+GLA)中剂量组、模型+GLA(MPTP+GLA)高剂量组、模型+左旋多巴组(MPTP+LD),每组20只。采用腹腔注射MPTP(20mg/kg)的方法制备小鼠PD模型,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与模型组等体积生理盐水;模型组:MPTP 20mg/kg腹腔注射,每天一次,共7天;GLA对照组:GLAB,50mg/kg灌胃,每天一次,共7天;GLA低剂量组:每次MPTP给药1h后GLA20mg/kg灌胃给药,每天一次,共7天;GLA中剂量组:每次MPTP给药1h后GLA30mg/kg灌胃给药,每天一次,共7天;GLA高剂量组:每次MPTP给药1h后GLA50mg/kg灌胃给药,每天一次,共7天;左旋多巴组:每次MPTP给药1h后左旋多巴40mg/kg灌胃给药,每天一次,共7天。每次给药完成后3h,观察小鼠行为及认知变化。2.行为及认知能力测试(1)运动协调能力检测:给药结束后进行疲劳转棒实验,正式测试前,小鼠先接受2天训练,每日5min,转速为40rpm。第3天开始正式测实,将转棒仪转速调至60rpm,连续3天于同一时间开始测试,避免昼夜节律对小鼠行为造成影响。每次取5只小鼠转棒(直径:3cm)上,予以20s的适应时间,待小鼠站稳后,启动测实仪,使转棒仪缓慢加速至设定转速,分别记录每只小鼠从转棒上跌落的时间,设定最长时间为5min,达到5min时间后转棒仪自动停止,避免过高数值给结果造成较大误差。每只小鼠测3次,取平均值作为小鼠转棒实验的平均成绩。(2)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检测:给药结束后将各组小鼠进行Y型电迷宫测试,电压为40 V,采用不固定次数随机法(即安全区以无规则的次序变换)。学习能力:将小鼠静置于起步区3min后电击,小鼠逃至安全区,灯光持续15s后熄灭休息,45s后重新开始下一次操作,以连续10次试验中9次正确为达到学会标准。记忆能力:24h后以相同方法测试大鼠记忆保存情况。3.脑组织HE染色:采用HE染色法观察纹状体及海马组织病理改变。组织于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后,切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400)观察纹状体及皮海马组织病理改变。4.相关因子测定:用ELISA法严格按说明书步骤检测中脑腹侧、纹状体及皮质、海马组织TNF-α、IL-18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中脑腹侧、纹状体及皮质、海马组织组织MDA含量;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中脑腹侧、纹状体及皮质、海马组织组织SOD含量。5.免疫组化法检测TH和ERK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纹状体、皮质及海马组织TH和ERK表达:小鼠麻醉,取脑标本后固定,采用冰冻切片机切取脑片厚度为14微米,3%双氧水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PBS漂洗,牛血清白蛋白液(30g/L)孵育,各组分别滴加小鼠抗TH单克隆抗体(1:1000)或ERK蛋白激酶单克隆抗体(1:100),PBS冲洗后滴加二抗,DAB显色,光镜下观察纹状体、皮质及海马组织中棕黄色颗粒增多为阳性。6.Western-blot法检测TH和ERK蛋白表达:Western-blot检测纹状体、皮质及海马组织中TH和ERK蛋白表达的变化:切取标本后,分别将各组标本匀浆,提取总蛋白,蛋白定量,取20μl溶解样品裂解液,进行SDS-PAGE,电泳完毕后,将蛋白转移到NC 膜上封闭,加入一抗(GAPDH、ERK、TH 分别按 1:1000、1:2000、1:1000用新鲜的封闭液稀释),4℃孵育过夜。第二天,用TBST将未结合的一抗洗去。加入按一定比例稀释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二抗(1:1000),室温孵育之后用TBST将未结合的二抗洗去。用ECL法显影,把显影的照片用扫描仪进行扫描,利用ScanImage软件进行取灰度值,得到数据后进行分析。检测纹状体、皮质及海马中TH和ERK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1.MPTP组小鼠出现PD典型行为学表现,行为能力、学习与记忆能力显着低于空白对照组;GLA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而MPTP+GLA组和MPTP+LD组较MPTP组比较,行为能力、学习与记忆能力显着改善;MPTP+LD组优于MPTP+GL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HE染色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MPTP组纹状体、海马神经元减少、神经变性,胶质细胞增生;GLAB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而MPTP+GLA组和MPTP+LD组较MPTP组比较,神经元减少、神经变性改善,胶质细胞增生减少;MPTP+GLA组和MPTP+LD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与空白对照组比较,MPTP组中脑腹侧、纹状体、皮质、海马组织中TNF-α、IL-18、MDA含量均明显升高,而SOD含量明显降低;与MPTP组比较,MPTP+GLA组与MPTP+LD组黑质纹状体、皮质海马组织中TNF-α、IL-18、MDA含量均明显降低,且与GLA剂量呈正相关,而SOD含量明显增高,与GLA剂量负相关;低、剂量组MPTP+GLA组与MPTP+LD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而中、高剂量组MPTP+GLA组与MPTP+LD组比较TNF-α、IL-18含量减少;MDA含量MPTP+GLA高剂量组较MPTP+LD降低,而SOD含量MPTP+GLA高剂量组较MPTP+LD增高,MPTP+GLA低、中剂量组较MPTP+L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小鼠纹状体、皮质及海马组织可见TH阳性神经元,排列整齐,呈条带状,偶见有p-ERK阳性细胞。与空白对照组相比,MPTP组小鼠纹状体、皮质及海马组织TH阳性神经元数量减少,p-ERK阳性细胞增多。MPTP+GLA组小鼠纹状体、皮质及海马组织TH阳性神经元缺失较MPTP组减轻,p-ERK阳性细胞数量也较模型组减少。MPTP+LD组较MPTP+GLA组纹状体、皮质及海马组织TH阳性神经元数量多,p-ERK阳性细胞数量也增多,但无统计学差异。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MPTP组海马及黑质组织中TH蛋白表达减少而p-ERK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而MPTP+GLA组和MPTP+LD组较MPTP组比较,TH蛋白表达增加,p-ERK表达明显受到抑制;MPTP+LD组较MPTP+GLA组纹状体、皮质及海马组织TH蛋白表达增多,同时p-ERK蛋白表达增多,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传统中药GLA可以改善MPTP诱导的PD小鼠行为及学习记忆能力,并可防治MPTP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及胶质细胞增生;GLA通过抗炎、抗氧化作用发挥神经元保护作用,且抗炎、抗氧化作用优于左旋多巴。2.ERK信号通路与PD脑组织中神经损伤存在的关联性;GLA通过抑制ERK信号通路发挥对MPTP致PD小鼠行为及学习记忆能力的保护作用。
二、痴呆模型大鼠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形态学改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痴呆模型大鼠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形态学改变(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光遗传学与化学遗传学技术的疼痛脑环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疼痛模型 |
二、光遗传学 |
1. 光遗传学发展简史及工作原理 |
2. 光遗传学工作原理 |
三、化学遗传学 |
1. 化学遗传学发展简史 |
2. 化学遗传学工作原理 |
四、疼痛脑环路总结与分析 |
1. 皮质及其投射 |
2. 中脑边缘系统 |
3. 丘脑及其相关投射 |
4. 脑干核团及其相关投射 |
5. 三级环路 |
五、结语与展望 |
(2)丰富环境相关脑激活及可塑性的磁共振成像(MRI)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丰富环境的定义 |
1.3 丰富环境对大脑的影响研究现状 |
1.4 本文涉及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及序列 |
1.5 本文主要内容 |
2 用MEMRI和 c-Fos染色研究七天亚急性丰富环境暴露对大脑功能活动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3 七天亚急性丰富环境暴露对大脑功能产生的影响结果 |
2.4 七天亚急性丰富环境暴露对大脑功能影响的结果分析与讨论 |
2.5 本章工作小结 |
3 七天亚急性丰富环境暴露对大脑结构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3 七天亚急性丰富环境暴露对大脑结构产生的影响结果 |
3.4 七天亚急性丰富环境暴露对大脑结构影响的结果分析与讨论 |
3.5 本章工作小结 |
4 用MEMRI探测两天急性丰富环境暴露对大脑功能和结构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4.3 两天急性丰富环境暴露对大脑功能和结构产生的影响结果 |
4.4 两天急性丰富环境暴露对大脑功能和结构影响的结果分析和讨论 |
4.5 本章工作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5.2 本文工作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2 本文所用英文缩写名称一览表 |
(3)多巴胺调节因子及内质网应激蛋白参与吗啡依赖导致的腹侧被盖区及伏隔核神经损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多巴胺的功能、信号传导及相关神经系统疾病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HtrA2/Omi功能异常与帕金森病DA神经元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HTRA2/OMI沉默在PD细胞模型中对DA神经元凋亡的机制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细胞实验方法 |
1.3 HtrA2/Omi基因沉默实验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HTRA2/OMI功能抑制在PD模型中对DA神经元凋亡的机制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内容 |
1.2 实验条件 |
1.3 实验方法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WNT信号通路功能改变与PD模型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内容 |
1.2 实验条件 |
1.3 实验方法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5)中枢谷氨酸增多可能是抑郁与吸烟成瘾伴发的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1 抑郁与吸烟成瘾的神经生物学关联 |
2 谷氨酸在抑郁症与吸烟成瘾中的作用 |
2.1 抑郁症的谷氨酸通路分析 |
2.2 吸烟成瘾的谷氨酸通路分析 |
2.3 中枢谷氨酸水平升高的通径分析 |
3 讨 论 |
3.1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
3.2 抑郁与吸烟成瘾的预防及治疗建议 |
(6)“尾侧化”与“腹侧化”的分化模式对人胚胎干细胞定向诱导为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选用细胞 |
1.2 主要实验试剂 |
1.3 主要实验耗材及仪器设备 |
1.4 主要溶液配置 |
1.5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人胚胎干细胞的定向诱导方案 |
2.2 免疫荧光染色观察不同阶段的定向诱导细胞相关蛋白表达变化 |
2.3 qPCR 检测不同阶段的定向诱导细胞相关 mRNA 表达的影响 |
2.4 Western blot检测定向诱导的终末神经元的蛋白表达情况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人多能干细胞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异质性的安全风险 |
综述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7)胚胎期可卡因暴露影响子代大鼠海马CA1锥体神经元突触传递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回顾 |
实验一 胚胎期可卡因暴露改变子代大鼠形成可卡因诱导的CPP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结论 |
实验二 胚胎期可卡因暴露对子代大鼠海马CA1 锥体神经元mEPSC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结论 |
实验三 大鼠胚胎期接触可卡因导致海马CA1 锥体神经元AN比率改变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结论 |
实验四 胚胎期可卡因暴露改变子代大鼠海马CA1 锥体神经元PPR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结论 |
实验五 胚胎期可卡因暴露导致子代大鼠海马CA1神经元树突棘变化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结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调肝解毒方对戊四氮诱导的慢性癫痫幼鼠学习记忆及黑质与腹侧被盖区TH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一章 实验研究(一) 调肝解毒方对戊四氮诱导的慢性癫痫幼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对象 |
1.1.2 实验药物 |
1.1.3 实验仪器 |
1.1.4 动物分组 |
1.1.5 造模 |
1.1.6 给药量及其计算依据 |
1.1.7 行为观察 |
1.2 结果 |
1.2.1 发作潜伏期 |
1.2.2 旷场实验 |
1.2.3 水迷宫实验 |
1.3 讨论 |
1.3.1 动物实验及幼SD鼠的选择 |
1.3.2 癫痫模型的选择 |
1.3.3 西药对照药物丙戊酸钠的选择 |
1.3.4 浊毒与癫痫的关系 |
1.3.5 调肝解毒方组方及药物解析 |
1.3.6 调肝解毒方对PTZ致痫幼鼠行为学的影响 |
1.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研究(二) 调肝解毒方对戊四氮诱导的慢性癫痫幼鼠黑质和腹侧被盖区TH表达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对象 |
2.1.2 试验药物 |
2.1.3 实验仪器 |
2.1.4 动物分组 |
2.1.5 造模 |
2.1.6 给药方法与给药量 |
2.1.7 免疫组化及实验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3.1 癫痫与认知损伤之间的关系 |
2.3.2 酪氨酸羟化酶(TH)的选择 |
2.3.3 调肝解毒方对PTZ诱导幼SD鼠 TH表达的影响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综述 小儿癫痫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3.1 中医对癫痫的认识和治疗 |
3.1.1 中医对癫痫的认识 |
3.1.2 中医对癫痫病因病机的认识 |
3.1.3 古代医家的治疗方法 |
3.1.4 现代中医家的癫痫治疗 |
3.2 西医对癫痫的认识和治疗 |
3.2.1 西医对癫痫的认识 |
3.2.2 癫痫的发病机制 |
3.2.3 癫痫的西医治疗方法 |
3.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Epac在VTA多巴胺神经元内源性大麻素介导的抑制性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假设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2 文献综述 |
2.1 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突触可塑性 |
2.1.1 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概述 |
2.1.2 多巴胺能神经元兴奋性的调节 |
2.1.3 VTA脑区DA能神经元的GABA能传入通路 |
2.2 内源性大麻素 |
2.2.1 内源性大麻素概述 |
2.2.2 内源性大麻素受体 |
2.2.3 CB1受体介导的突触可塑性 |
2.2.4 内源性大麻素、可卡因成瘾与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 |
2.3 Epac与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突触可塑性 |
2.3.1 Epac—cAMP直接激活的生物功能调节靶点 |
2.3.2 Epac的表达分布和构象 |
2.3.3 Epac与神经系统功能 |
2.3.4 Epac、内源性大麻素与药物成瘾 |
3 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动物 |
3.2 离体脑片的制备 |
3.2.1 液体的配置 |
3.2.2 脑片制备 |
3.3 脑片膜片钳电生理记录 |
3.3.1 膜片钳系统的准备 |
3.3.2 玻璃微电极的拉制 |
3.3.3 全细胞记录 |
3.3.4 抑制性突触后电流(IPSCs)的记录 |
3.3.5 DSI的诱导 |
3.3.6 I-LTD的诱导 |
3.3.7 自发性抑制性突触后电流(sIPSCs)的记录 |
3.4 在体细胞外电位记录 |
3.4.1 小鼠麻醉 |
3.4.2 玻璃电极的植入 |
3.4.3 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鉴定 |
3.5 免疫荧光染色 |
3.5.1 固定和脱水 |
3.5.2 切片、染色 |
3.5.3 拍照 |
3.6 CPP行为学实验 |
3.6.1 适应期 |
3.6.2 预测试期 |
3.6.3 条件化训练期 |
3.6.4 测试期 |
3.7 主要仪器 |
3.8 试剂与耗材 |
3.9 数据处理 |
4 实验结果 |
4.1 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鉴定 |
4.2 Epac在VTADA神经元DSI诱导中的作用 |
4.2.1 8-CPT易化VTADA神经元的DSI |
4.2.2 8-CPT经Epac2易化VTADA神经元的DSI |
4.2.3 不同浓度8-CPT对VTADA神经元DSI的影响 |
4.3 Epac在VTADA神经元I-LTD诱导中的作用 |
4.3.1 8-CPT易化VTADA神经元CB1受体介导的I-LTD |
4.3.2 8-CPT经Epac2易化VTADA神经元的I-LTD |
4.4 8-CPT易化VTADA神经元DSI和I-LTD的信号转导机制 |
4.4.1 8-CPT经Epac-PLCε易化VTADA神经元的DSI |
4.4.2 8-CPT经Epac-PLCε易化VTADA神经元的I-LTD |
4.4.3 8-CPT经Epac-PLCε-2-AG易化VTADA神经元的DSI |
4.4.4 8-CPT经Epac-PLCε-2-AG易化VTADA神经元的I-LTD |
4.5 Epac激活抑制VTADA神经元的抑制性突触传递 |
4.6 Epac2介导可卡因CPP小鼠VTADA神经元抑制性突触传递损伤 |
4.6.1 Epac2介导可卡因CPP |
4.6.2 Epac2介导可卡因CPP小鼠VTADA神经元sIPSCs损伤 |
4.7 PLCε介导可卡因CPP小鼠VTADA神经元抑制性突触传递损伤 |
4.7.1 PLCε介导可卡因CPP |
4.7.2 PLCε介导可卡因CPP小鼠VTADA神经元sIPSCs损伤 |
4.8 Epac2信号通路介导可卡因诱导的VTADA神经元兴奋性增强 |
4.9 白藜芦醇改善可卡因成瘾导致的小鼠VTADA神经元抑制性突触传递损伤 |
4.9.1 白藜芦醇预处理改善可卡因成瘾 |
4.9.2 白藜芦醇对VTADA神经元GABAA受体介导的突触后电流的影响 |
4.9.3 白藜芦醇对VTADA神经元GABAB受体介导的突触后电流的影响 |
4.9.4 白藜芦醇对可卡因CPP诱导的VTADA神经元sIPSCs损伤的影响 |
5 讨论 |
5.1 Epac激活易化VTADA神经元的DSI和I-LTD |
5.2 可卡因CPP需要Epac的介导 |
5.3 Epac-PLCε信号通路介导可卡因诱导的VTADA神经元抑制性突触传递损伤 |
5.4 白藜芦醇缓解可卡因成瘾导致的抑制性突触传递损伤 |
5.5 展望——Epac在成瘾运动康复中的潜在作用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光甘草定在MPTP帕金森病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s |
引言 |
第一部分 光甘草定对MPTP诱导的帕金森小鼠模型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
前言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光甘草定对MPTP致帕金森病小鼠脑组织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
前言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三部分 光甘草定通过ERK信号通路在MPTP帕金森病小鼠脑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
前言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痴呆模型大鼠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形态学改变(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光遗传学与化学遗传学技术的疼痛脑环路研究进展[J]. 陈丹丹,周瑜,翟晓静,樊炳乾,高易红,杨丽,邹士雅,许政,张红星,曹君利.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22(01)
- [2]丰富环境相关脑激活及可塑性的磁共振成像(MRI)研究[D]. 李荣慧.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3]多巴胺调节因子及内质网应激蛋白参与吗啡依赖导致的腹侧被盖区及伏隔核神经损伤[D]. 赵国婷.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4]HtrA2/Omi功能异常与帕金森病DA神经元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D]. 李艳霞.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5]中枢谷氨酸增多可能是抑郁与吸烟成瘾伴发的原因[J]. 程红,陈湛,胡立娜,阿拉木斯,肖云心嫣,金正宇,云妙英.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9(07)
- [6]“尾侧化”与“腹侧化”的分化模式对人胚胎干细胞定向诱导为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研究[D]. 陈丽. 海南医学院, 2019(01)
- [7]胚胎期可卡因暴露影响子代大鼠海马CA1锥体神经元突触传递的机制研究[D]. 付建.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9(06)
- [8]调肝解毒方对戊四氮诱导的慢性癫痫幼鼠学习记忆及黑质与腹侧被盖区TH表达的影响[D]. 陈一菲.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9]Epac在VTA多巴胺神经元内源性大麻素介导的抑制性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D]. 李岩. 北京体育大学, 2018(01)
- [10]光甘草定在MPTP帕金森病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 赵焱. 武汉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