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要发展都市型肥料产业(论文文献综述)
廖培添[1](2020)在《上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演变与前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乡村振兴和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两大背景下,上海农业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市场需求引领农业产业体系的调整方向;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下,上海农业积极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加速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环境污染加剧的现实下,上海农业积极转型都市现代绿色农业,以农业提质增效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更好地明确未来上海农业的发展方向,本文以文献资料为基础,对上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演变进行阶段划分。以多重比较与聚类分析结果为依据,对阶段划分进行检验。以上海市农业产业体系相关资料数据为根据,阐明上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演变动因,前瞻上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方向。研究认为,上海农业产业体系在1958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准城郊型;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末为城郊型;21世纪初至2014年为都市型;2015年至今为都市现代型。上海都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绿色发展的必要性一是我国农业进入绿色发展阶段,二是上海卓越的全球城市建设要求,三是上海农业多种功能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上海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为生态循环构建缺失、绿色发展基础较差、绿色产业规模较小、产业融合深度较浅、绿色科技支撑不足。建议从政府引导推动、调整产业体系、优化区域布局、落实绿色生产、推进绿色创新五个方面推进都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绿色发展。
申蕾[2](2020)在《中国都市农业简史》文中研究说明在城市化进程的大背景下,如何正确认识好城市与农业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都市农业作为一种新农业,在国外有着极具特色的发展模式,而我国都市农业在20世纪80年代末从国外引进,随着不断的发展,在北京、深圳和上海已经有适合本地区特点的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由于我国都市农业起步较晚,目前学术界大部分是从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现状以及问题探讨的角度去谈论都市农业,而仅有少部分是从农业史的角度出发谈论都市农业,研究传统时期的城市与农业关系的更是很少,没有形成从中国城市与农业的方向来谈论的一部体系。因此,本研究将从城市与农业的关系出发,探寻了先秦直至明清时期的发展状况,先秦时期出现的畿服制指出了后世农业的专业化区域的雏形,西汉隋唐时期都市园圃业快速发展,尤其是《齐民要术》中的园圃业为我们展现了具体的发展情况,宋元时期“市”、“坊”界限被打破,城市经济更加繁荣,明清时期大量市镇的出现使城市与农业的关系更加紧密。同时探讨了我国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制约发展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我国对三农问题始终十分重视,而党的十九大更是提出了乡村振兴,都市现代农业是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典型“三农”事业形态,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在都市现代农业领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恰逢其时。德国的屠能圈理论为我国都市农业的梳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在这个理论的影响下,我们能够认为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是从负郭之田,到城郊农业再到都市农业一步步走过来的。研究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史能够对我国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城郊发展研究》明确提出了“城郊农业”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专门的研究,认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的专业化使城郊形成了有特色的商品型农业,它依托城市,以城市市场需求为导向、生产就近安排的以农副产品为主的商品性农业。城郊农业是包含在都市农业范围之内的,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与农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依据。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研究目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综述,并重点阐释现代都市农业研究的有关理论基础,为后文的研究作铺垫。第二章介绍先秦时期负郭田的发展;第三章介绍秦汉隋唐时期园圃业的兴盛,尤以《齐民要术》中园圃的发展为代表,同时叙述了汉唐时期为都城供应粮食的关中农业的发展情况,从水利、耕作技术和耕作方式等方面做了介绍;第四章介绍宋元时期城市与农业发展的情况,主要从城市、农村和《清明上河图》中看这一时期经济的发展情况,并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第五章介绍明清时期城郊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最重要的农业的商品性生产;第六章介绍中国都市农业的发展情况。
王思宇[3](2019)在《生态农业背景下都市农业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南京市江心洲农业公园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业用地被划归到城市用地中,都市地区面临土地资源稀缺、农副产品供给不足和运输距离远的问题。另一方面,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更加关注自然生态的居住环境。农业生产作为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为城市提供生存保障,满足自然景观营造需求,还能促进地区经济增长。针对这一现状,国内已经采取发展都市农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述问题,但仍存在对农业资源利用不充分,建设中缺乏对农业生态的保护,农业废弃物污染城市环境等问题。将生态农业引入城市公园对城市的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对生态农业与都市农业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发展现状进行梳理,从区位特点和功能定位界定了都市农业公园的概念。梳理分析国内外案例,总结它们在设计方法上的共性和建设经验。对生态农业理念下都市农业公园规划设计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从规划原则、功能组织、空间布局、水体与生产管理等元素入手,构建完整技术路线。论文最后以南京市江心洲农业公园规划设计项目为例,对本次规划设计研究进行实践论证。
陈芮宇[4](2019)在《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以乐山市市中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在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现代性新型农业,与都市农业概念有别,其内涵、组织方式、产品结构都呈现出现代化的特征。简而言之,都市型现代农业产生于城市,服务于城市,整个产业与城市紧密联系,它将生产、生活、生态功能融合在一起,是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供给侧改革,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乐山市市中区是乐山市中心城区所在,随着近年来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其农业生产方式较以往的城郊农业发生了深刻变化,进入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其生产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得到进一步凸显,服务乐山市区、乐山市民的作用也越发明显,同时对其进一步健康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本文基于国内外关于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相关理论,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几种主要研究方法,对核心概念、研究特色和发展都市型农业的成效进行概述,并介绍了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北京、上海、深圳等国内大城市发展都市农业的基本情况,研究了乐山市市中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相关问题。研究发现,乐山市市中区都市型现代农业主要有农业示范带模式、多主体合作模式、教育农园模式、市民农园模式、观光农园模式等业态;其在发展中有以下特点:一是自然环境适宜,二是发展动力充足,三是产业基础完备,四是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五是国家政策支持到位,六是社会保障较为完备,七是有成功经验可供借鉴。本文经过深入分析,发现乐山市市中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在发展中存在生产效益偏低、管理服务不到位、要素制约突出等方面的问题,结合当前现状,尝试提出了培育经营主体、优化发展平台、完善政策机制、正确应对挑战等方面的对策,为乐山市市中区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促进乡村振兴和城乡协调发展添砖加瓦。
贾慧慧[5](2016)在《河南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以中牟雁鸣湖都市型生态农业示范区为例》文中提出农业是稳民心、安天下的战略产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随着城市化及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优美的自然环境、优质的农业产品以及多元化的生态休闲空间的需求日益旺盛,由此都市型生态农业应运而生,它不仅是对现代农业的新认识,而且是对现代农业产业的地位、功能、方向、目标进行的重新思考与定位。河南在农业发展整体规划的战略部署中,都市型生态农业已成为发展的主题。本文结合河南实际,查阅相关文献,细致研究相关政府文件资料,收集整理国内外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相关资料,剖析河南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以中牟雁鸣湖都市型生态农业示范区的发展实践为个案进行研究探讨,提出河南发展都市型生态农业的建议。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这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依据、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以及国内外研究综述。第二部分:都市型生态农业理论概述。主要对都市型生态农业的概念进行界定,概述都市型生态农业的特点,并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人文效益四个方面进行效益分析。第三部分:国内外都市型生态发展模式及经验启示。从多种角度观察国内外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的模式,并总结其发展的经验。第四部分:河南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及指导思想、目标和重点。明确河南都市型生态农业的发展蓝图并进行系统的整理叙述。第五部分:河南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这部分概括了河南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现状,重点以中牟雁鸣湖都市型生态农业示范区为案例进行研究,主要分析和总结其发展的优势、成功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第六部分:河南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和思路。主要从转变发展方式、加大政府扶持、规范建设标准、促进多方面融合的角度对河南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给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第七部分:结束语。这部分主要是总结研究的成果,通过研究明确河南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的方向、存在的不足以及提出改进的建议,并讨论今后发展的思路,以期为河南都市型生态农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刘晓军[6](2013)在《北京市都市型农业发展中环境保护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都市型农业是以城市的需求为中心,集中体现了“依托城市,又服务于城市”的理念。都市型农业坚持走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经济与生态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注重生态保护,为城市提供生态屏障,追求一种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十二五”期间,北京市政府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特色产业,为城市提供宜居环境,保障城市高端服务需求。北京都市型农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休闲”需要,提供“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更重要的是它对北京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论文阐述了都市型农业发展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并对都市型农业的基本理论作了简要评析与归纳总结,为后文进一步讨论都市农业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分析了都市型农业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提出都市型农业发展中环境保护问题研究的必要性;探讨在北京都市型农业发展中如何更加有效的发挥环境保护功能;通过总结目前北京都市型农业中具有代表性的经典项目,重点从环境保护方面研究其发展建设中的经验;提出都市型农业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发展都市型环保农业是都市现代农业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最佳选择的观点。同时针对北京都市型农业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提出一系列切合实际,并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与政策建议,为北京市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李卫芳[7](2012)在《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评价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化及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农业要素的流失、农业的衰退及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北京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城市发展压力。近年来,集生产、生活、生态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都市农业的迅速发展,使人们看到摆脱这些困境的希望。伴随着城市性质和功能的变化,北京已成功实现了产业结构从“生产型”向“服务型”的转型以及生产服务业替代传统服务业的结构升级,基本形成了与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城市相适应的城市功能结构。与此同时,北京市的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农业的经济功能不断向社会及生态功能转变,即农业为居民提供初级农产品的生产功能已经居于次要地位,而满足广大市民的观光休闲、娱乐和保护生态的功能逐渐上升至主导地位。居民的多元化、多层次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对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按照“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建设世界城市的新要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北京农业发展的现实和理想选择。北京已成功实现了产业结构从“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型和生产服务业替代传统服务业的结构升级,基本形成了与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城市相适应的城市功能结构。与此同时,北京市的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农业的经济功能不断向社会及生态功能转变,即农业为居民提供初级农产品的生产功能已经居于次要地位,而满足广大市民的观光休闲、娱乐和保护生态的功能逐渐上升至主导地位。居民的多元化、多层次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对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按照“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建设世界城市的新要求,本文提出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北京市都市农业发展的现实和理想选择。全文总体研究思路:第一,系统阐述了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并对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基本理论作了简要评析与归纳总结,为后文进一步讨论都市农业发展奠定理论基础。第二,从理论研究角度看,本文从低碳经济的国际化趋势和未来我国发展中节能减排的客观需求,以及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和农业科技管理需要等现实需求,深入剖析了都市型现代农业在低碳经济时代下发展的动力因素,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第三,从实践角度看,本文将前面的理论具体应用于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首先,对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进行系统分析。其次,分析了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历史变迁与现状。包括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并分析其演进过程;从农业经济地位、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及组织方式等视角分析其现状特征,从而为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客观依据与现实基础。第四,从全新方法的视角看,本文首先构建了都市型现代农业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应用全要素分析法以及数据包络模型,对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评价了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在经济、社会、生态功能方面的资源配置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提高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为推进现代都市农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徐群[8](2012)在《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文中研究表明经济史学家金德尔伯格曾说过:“城市化是个世界性现象,它同样影响着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化完全背道而驰的趋势是不可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认为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可见,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城市化已经成为21世纪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力的社会过程。上海是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无论其城市化水平或者产业结构演进的程度都领先于我国其它城市。经过上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上海中心城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服务功能逐步凸显,集聚功能进一步提升。根据《上海统计年鉴2011》,2010年末上海户籍人口1412.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仅157.37万人,城市化率达到88.9%,可见上海已步入城市化的后期阶段。从产业结构演进来看,上海也已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第一产业的比重进一步缩小,第三产业的比重稳步上升并已超过半数。反观农业,上海非农业大市,却是一个农业强市。截至2010年,上海的耕地面积为20.10万公顷,属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中最低者,但同时,就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产品商品率等方面而言,上海名列前茅。其城市化背景下的农业发展经验对许多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农业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上海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并联动杭州、宁波、南京等地,形成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目前,上海已进入城市化后期,历经了城市化发展的各个阶段。本研究在考察上海城市化与农业发展演化轨迹的基础上,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三个角度切入,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上海城市化发展特征及其对上海农业发展的影响。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上海由一个多功能的工商业城市转变为综合性的工业基地,从“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与此同时,上海的城市化率因各种原因,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到1978年降至58.75%。在这一阶段,温饱问题是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农业的功能是以提供粮食为主的大宗农产品为主,仅在近郊和苏州河沿岸的狭小区域内,出现了较为集中的蔬菜产区,呈现部分城郊农业的发展特征,其他广大区域均以粮棉种植为主,呈现典型的乡村农业发展特征。新中国成立之初,上海地区第一产业业人员的比重明显高于第二、三产业,但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乡村工业的兴起,出现了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转移,但至改革开放前,第一产业仍吸纳着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的从业人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耕地在全市土地总面积中的比重不断减少,但至1978年仍占到50%以上,仅减少4.9个百分点,总体上形成以农业用地为主导的土地利用结构。从1949年到1978年间,上海的农业产值从2.27亿元上升到18.26亿元,但其增长速度远低于第二和第三产业。其中部分原因在于政府的导向是大力发展工业,于是“以农补工”成为一种趋势,即以“价格剪刀差”等形式通过农业来支持工业的发展。相对而言,所有的资源都向工业倾斜,对农业的投入自然会降低,也间接影响了农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地区的发展在战略上进行了调整,整个城市定位从单一化的工业生产基地逐步向一个多功能的城市改变。城市化率由1979年的60.72%上升到1999年的73.84%。在这段时期,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人民对生活质量开始提出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新鲜蔬菜和副食品的需求直线上升,上海地区也相应呈现出城郊农业的典型特征,畜牧业快速发展,并在后期出现都市农业的萌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基本呈下降趋势,农村青壮男性劳动力转向第二、三产业,女性和老年劳动力在总体农业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从1979年到1999年间,耕地面积由35.58万公顷下降到29.09万公顷,减少了18.24%,但农业产值从20.41亿元上升到206.90亿元,发展迅速。其中,科技投入是重要因素之一。在这一阶段,“以农补工”的情况基本结束,逐步转向“工农自补”,并在后期开始出现“工业反哺农业”的情况。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战略调整,上海在迈入新世纪之际,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国际化大都市,并朝着经济、物流、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和长三角大都市带龙头的方向积极建设。上海的城市化率在2000年已接近75%,到2010年达到88.9%,进入城市化后期。从经济结构来看,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在2000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并达到50%以上。2000年,上海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到2010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表明上海进入中等发达经济体行列。这一阶段,上海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对提高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对居住环境的要求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的农业发展进入到都市农业阶段,农业的多元功能作用开始显现。在对上海城市化不同阶段对农业发展影响考察的基础上,第五章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和总结。首先从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总结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其次,从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双重下降、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三个方面归纳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最后,文章就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研究的结果对于其它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规划农业发展之时可以借鉴的地方,提出八大建议,分别为: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魏百刚[9](2010)在《都市循环农业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为都市循环农业创造了新的需求,提供了发展契机。一方面是资源粗放利用的现实,环境恶化的趋势,以及经济发展不成比例的低生态效率,另一方面是城市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和功能的日益完善,辐射带动能力的明显增强,这些都催动了都市循环农业的应运而生。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以北京地区为例,通过分析都市循环农业主体行为,把握都市循环农业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各主要影响因素的现状及其作用分别予以深入探讨和研究,同时结合都市循环农业理论界定,获得相关研究结论,提出可行对策建议。本文运用Logistic模型、Cobb-Douglas生产函数、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等计量和统计分析方法,以及企业行为理论、“涓滴效应”理论模型、罗杰斯创新扩散理论等理论分析方法,结合典型案例实证分析,对都市循环农业的内涵及其特征功能、都市循环农业的主体行为、都市循环农业的主要影响要素等作了较为深入系统地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论和成果:第一,对“都市循环农业”的概念、特征、趋势和功能等作出较为全面系统鲜明的理论界定。提出“都市循环农业”是指在都市外缘区发展起来的循环农业,具有区位独特性、环境友好性、技术驱动性、资源集约性和主体多元化的特征,呈现产业链条化、生产规模化、布局园区化和功能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兼具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第二,以都市循环农业主体行为分析为切入点,构建出都市循环农业影响因素理论分析框架。主要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如下: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都市循环农业的主体,直接影响都市循环农业的生产活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间的合理融合是驱动都市循环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影响都市循环农业的生产率和生态效率;资源禀赋是发展都市循环农业的基础,是其产生和发展的泉源,影响都市循环农业的模式和型态;技术进步是推动都市循环农业实现产业优化升级的高级手段,影响都市循环农业发展的路径;政策支持是都市循环农业永续发展的“扶手”,是解决市场失灵、确保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效结合协调发展的保障,影响都市循环农业发展的效果。调动都市循环农业行为主体的积极性,以资源禀赋为基础,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动力,以技术进步为手段,以政策扶持为保障,实现主体及各影响因素间的结合和互动,是推动都市循环农业发展的核心问题。第三,都市循环农业的发展过程是农业产业优化升级的过程,贯穿着产业升级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迈进的过程,走规模化、组织化的路子可能是其未来发展趋势。龙头企业以及带有龙头企业形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可能是都市循环农业发展的适合主体。在此产业升级过程中,资源禀赋状况、市场经济发育程度、技术创新能力以及政府的制度供给等,均是贯穿始终的关键影响因素。第四,确保都市循环农业的经济收益,是其可持续发展并向规模化、园区化发展的关键。都市循环农业取得经济收益的关键在于投资(包括政府投资、社会投资等)、消费和政府的财税支持(如庇古税)等,这归根结底仍然取决于区域经济发展。北京地区都市循环农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着重把握以下两点:一是若技术进步贡献率保持不变,以绿色投入替代石油农业投入时,要确保绿色投入对农业产出的贡献率至少达到274.02%;二是若农业劳动力投入不变,物质资本投入和技术进步贡献率同时改变时,其贡献率之和至少应达到337.06%。第五,都市循环农业主要技术类型有:减量化技术、植株残体资源化利用技术、畜禽粪便资源化技术、污水处理技术、使用小型适用农机具、利用林下空间等。新型肥料、新型农药、节水灌溉、新型堆肥、沼气发电等技术在案例区的推广施用较为顺利。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农业园区使用的循环农业技术,具有技术先进、资本密集、集成度高等特征。但同时存在以下问题:从技术装备自身看,有的设计制造过于复杂、精细,在应用中普适性、灵活性欠缺,有的成本高、收益低,采用后经济性较差;从技术推广应用看,有的技术推广部门后续服务不到位,不利于都市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的地方推广应用环境欠佳,都市循环农业发展受到限制;从应用技术的主体看,对都市循环农业技术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生产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不够严格,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激励不够充分。第六,都市循环农业的发展,主要依托都市可利用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农业用水和用地数量短缺、质量下降,生物资源特别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不充分,都对都市循环农业发展提出了较为迫切的需求。水、土和生物资源在空间上的组合方式不同,也决定了都市循环农业发展必然要因地制宜,立足产业发展、立足资源禀赋采取不同的组合形态和发展模式。在都市循环农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再生水资源可能污染土壤和农作物、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的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第七,政策是都市循环农业发展的保障,影响循环农业发展的效果。都市循环农业发展,需要财政、税收、金融、资源等各方面的政策。目前存在的问题有:政策支持未和地区整体规划挂钩,试点地区经验尚未完全推广,发展重形式轻效果,发展都市循环农业未纳入政府考核体系,扶持政策覆盖面积较小、优惠金额偏低,未能充分调动各社会群体的积极性。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对策建议如下:第一,培育都市循环农业发展的主体。培养农民、企业家等各群体采用循环农业方式发展农业的意识;提高各主体发展循环农业的能力;鼓励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相互合作,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对接;鼓励种植园区与规模化养殖场之间加强联系,形成产业间的物质循环;鼓励龙头企业之间发展多种形式的纵向一体化,形成物质和经济循环成规模、上下游相配套的农业循环经济园区。第二,强化都市循环农业发展的经济支持。一是提供财税支持,对经济状况较差的农户等主体提供相应的经济支持,针对采用循环农业技术进行生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提供税收优惠等。二是发挥集体经济优势,从项目实施、产业发展和社会服务上借助优势资源。三是完善都市循环农业产品市场体系,开展都市循环农业产品认证和市场准入行动,加强对都市循环农业产品的宣传和营销策划,通过市场机制引导都市循环农业发展。第三,夯实都市循环农业发展的资源基础。一是提高再生水质量,加强对再生水处理工艺的研发力度,提高处理后再生水质量标准,降低再生水对农作物生长、土壤质量和地下水污染的风险。二是保障土地资源有效供给,一方面要严格划定和保护基本农田,另一方面要采取深耕、增施有机肥等农艺措施,为提高土地生产率打下基础。三是优化资源组合与配置,根据水、土、生物等资源的配置组合状况,探索都市循环农业发展型态与模式。第四,加快都市循环农业发展技术推广。一是加快都市循环农业技术研发,提高循环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的适用性。二是改进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注重连续性、综合性和系统性,扩宽并稳定技术推广渠道,逐步实现项目商业化、服务社会化、推广市场化。三是建立专门技术推广机构,充分发挥大城市科技教育水平高的优势,建立公益性、综合性的都市循环农业发展中心。第五,完善都市循环农业发展政策体系。一是完善对采用循环农业技术的补贴,建立生态补偿制度,促进循环农业发展。二是建立完善都市循环农业发展强制性规定,对在都市周边发展规模化种植、养殖,以及发展农村其他产业的,明确规定由生产者负责对农业生产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力争实现资源化利用。三是制定都市循环农业发展规划,规划都市循环农业发展的重点地区、主要技术、发展步骤等,实现都市循环农业科学、有序发展。本文具有以下创新之处:第一,对“都市循环农业”的概念、特征、趋势和功能等作出了较为全面系统鲜明的理论界定。第二,以都市循环农业主体行为分析为切入点,构建了都市循环农业影响因素理论分析框架。第三,运用“涓滴效应”理论模型、Cobb-Douglas生产函数、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等方法进行了相关定性定量分析。第四,针对北京市都市循环农业发展的分析,初步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高立鹏[10](2010)在《北京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及其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发展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已经写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制定的“北京市花卉产业2008-2015年发展规划”中,成为北京市发展花卉产业的主题和方向。作为一个全新的战略,发展“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在北京乃至全国还处在起步和摸索阶段,因此需要通过加强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研究,并将研究的理论成果用于指导实践,确保北京花卉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本文以都市农业、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系统论等理论为基础,实地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相结合,对北京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比较全面和深入地探讨。论文共分9章,分别是:(1)绪论;(2)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3)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基本理论研究;(4)北京花卉业概况;(5)基于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理论的北京花卉产业现状分析;(6)基于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理论的北京花卉业发展问题分析;(7)发展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国际经验借鉴;(8)北京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发展对策研究;(9)研究结论及展望。本文主要内容:(1)理论上,对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初步探讨,明确了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概念、特征、功能和发展模式等,填补了该领域的研究空白。如,首次从理论上系统探讨了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概念和内涵,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两大主要特征、四大发展动因和四大基本功能,以及都市型现代花卉的四类主要产品和四种主要发展类型,为我国城市及郊区花卉业的发展提供了思路,对推动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实践上,将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理论应用于北京花卉业的分析,系统研究了北京花卉业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对今后北京花卉业的发展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包括:a)根据发展速度、投入要素等综合因素,首次将北京花卉业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传统花卉业时期(辽金时代~1978年)、混合型花卉业(城郊型花卉业)时期(1978~2007年)和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时期(2008年至今)。b)以统计数据为依据,从产业布局、产品结构等11个方面定量分析了北京花卉产业现状,由此得出由传统型向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转变是今后北京花卉业发展必然趋势的基本结论。c)在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理论和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以定量分析和比较分析为主要手段,深入研究了北京花卉业的功能现状和问题,指出北京花卉业正在由单一功能型产业向多功能型产业转变,初步具有了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四大产业功能,但当前依然存在的七个方面的问题。d)以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为基础,实证研究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在全面、系统分析北京花卉业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北京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实现途径。在借鉴花卉业发达国家政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北京发展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创新之处:(1)理论创新:论文首次探讨了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基本理论,在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概念、内涵、特征和功能的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新意,其中对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功能的分析和得出的观点具有较强的创新性;(2)实践创新:首次将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理论应用于北京花卉业实证研究,提出了相关对策和政策建议,具有较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上海要发展都市型肥料产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要发展都市型肥料产业(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演变与前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为上海农业功能定位提供决策参考 |
1.2.2 为上海推进都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绿色发展提出路径建议 |
1.2.3 为上海卓越的全球城市建设下农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综述法 |
1.3.2 多重比较法和聚类分析法 |
1.3.3 实证研究法 |
1.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农业产业体系的概念 |
2.2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研究 |
2.2.1 欧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
2.2.2 日韩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
2.3 上海农业产业体系演变研究 |
2.3.1 准城郊型农业产业体系 |
2.3.2 城郊型农业产业体系 |
2.3.3 都市型农业产业体系 |
2.3.4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
2.4 上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文献研究 |
2.5 农业产业体系演变机制研究 |
2.5.1 制度经济学理论 |
2.5.2 强制性变迁 |
2.5.3 诱致性变迁 |
第三章 上海农业产业体系演变历程 |
3.1 演变阶段划分 |
3.1.1 划分依据 |
3.1.2 演变阶段 |
3.2 基于阶段划分的统计检验 |
3.2.1 指标选取与具体数据 |
3.2.2 描述统计 |
3.2.3 LSD法检验 |
3.2.4 聚类分析法检验 |
3.3 统计检验结果分析 |
3.3.1 LSD法结果分析 |
3.3.2 聚类分析法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城郊型农业产业体系 |
4.1 城郊型农业的功能诉求 |
4.2 农业产业构成 |
4.2.1 农林牧渔业 |
4.2.2 与农业相关的第二产业 |
4.2.3 与农业相关的第三产业 |
4.3 产业体系评价 |
4.3.1 产中行业较为完备 |
4.3.2 产前产后行业较少 |
4.3.3 农产品附加值较低 |
4.4 演变动因分析 |
4.4.1 强制性变迁 |
4.4.2 诱致性变迁 |
第五章 都市型农业产业体系 |
5.1 都市型农业的功能诉求 |
5.1.1 食品保障功能 |
5.1.2 经济功能 |
5.1.3 社会文化功能 |
5.1.4 生态功能 |
5.2 农业产业构成 |
5.2.1 农林牧渔业 |
5.2.2 与农业相关的第二产业 |
5.2.3 与农业相关的第三产业 |
5.3 产业体系评价 |
5.3.1 环节完备 |
5.3.2 信息不畅 |
5.3.3 资金阻滞 |
5.4 演变动因分析 |
5.4.1 强制性变迁 |
5.4.2 诱致性变迁 |
第六章 都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
6.1 都市现代农业的功能诉求 |
6.2 农业产业构成 |
6.2.1 农林牧渔业 |
6.2.2 与农业相关的第二产业 |
6.2.3 与农业相关的第三产业 |
6.3 产业体系评价 |
6.3.1 环节完整 |
6.3.2 水平较高 |
6.3.3 手段多样 |
6.4 演变动因分析 |
6.4.1 强制性变迁 |
6.4.2 诱致性变迁 |
第七章 都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绿色发展 |
7.1 上海都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绿色发展的必要性 |
7.1.1 我国农业进入绿色发展阶段 |
7.1.2 上海卓越的全球城市建设要求 |
7.1.3 上海农业多种功能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 |
7.2 问题与挑战 |
7.2.1 生态循环构建缺失 |
7.2.2 绿色发展基础较差 |
7.2.3 绿色产业规模较小 |
7.2.4 产业融合深度较浅 |
7.2.5 绿色科技支撑不足 |
7.3 路径探讨 |
7.3.1 政府引导推动 |
7.3.2 调整产业体系 |
7.3.3 优化区域布局 |
7.3.4 落实绿色生产 |
7.3.5 推进绿色创新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1.1 演变部分总结 |
8.1.2 前瞻部分总结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2)中国都市农业简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都市农业研究目的、意义和依据 |
1.2 都市农业概述 |
1.2.1 都市农业概念的提出 |
1.2.2 都市农业的特点 |
1.2.3 都市农业的功能 |
1.2.4 都市农业的产业体系 |
1.2.5 都市农业的发展概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先秦时期基于自然禀赋的负郭田 |
2.1 原始时期的农业 |
2.2 夏商时期的农业 |
2.3 国野之田 |
2.4 畿服之别与负郭田 |
2.4.1 畿服的划分 |
2.4.2 负郭田的出现 |
第三章 秦汉隋唐的都市园圃业以及基于京畿供应的关中农业 |
3.1 秦汉时期园圃业的发展概况 |
3.2 魏晋南北朝时期园圃业的发展状况 |
3.2.1 产生的背景 |
3.2.2 《齐民要术》中的园圃业 |
3.3 隋唐时期园圃业的发展状况 |
3.3.1 隋唐园艺业发展的特点 |
3.3.2 茶叶在江南地区的发展 |
3.4 园圃业产生的影响 |
3.5 基于京畿供应的关中农业之水利工程 |
3.5.1 汉代关中繁密的水利网的形成 |
3.5.2 隋唐关中进一步发展的水利工程 |
3.6 基于京畿供应的关中农业之耕作技术 |
3.7 基于京畿供应的关中农业之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 |
3.8 都城的粮食供应 |
第四章 宋元时期的城市与农业 |
4.1 宋元时期城市中的农业 |
4.2 宋元时期园艺业的发展状况 |
4.3 宋元时期经济的繁荣的表现 |
4.3.1 城市经济 |
4.3.2 农村集市 |
4.3.3 《清明上河图》中的商业 |
4.4 宋元时期城市农业产生的原因 |
4.5 宋元时期城市对农业产生的影响 |
第五章 明清时期的城郊农业 |
5.1 发展概况 |
5.2 明清苏杭地区的农业向市镇的转变 |
5.3 清代广州城郊农业的发展 |
5.3.1 花卉和果业的兴旺 |
5.3.2 城郊蔬菜范围不断扩展 |
5.3.3 经济作物的发展 |
第六章 中国近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 |
6.1 中国近现代都市农业的兴起 |
6.2 中国近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时代划分 |
6.3 中国近现代都市农业的功能 |
6.3.1 生产功能 |
6.3.2 生态功能 |
6.3.3 生活功能 |
6.3.4 文化功能 |
6.4 中国近现代都市农业的类型 |
6.5 中国近现代都市农业的主要形式 |
6.5.1 休闲观光模式 |
6.5.2 科普教育模式 |
6.5.3 家庭农业模式 |
6.5.4 订单农业模式 |
6.5.5 绿色农业模式 |
6.6 中国近现代都市农业的实践 |
6.6.1 北京的圈层发展模式 |
6.6.2 .深圳的园区型发展模式 |
6.6.3 上海的网络式发展模式 |
6.7 中国近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特点 |
6.7.1 农产品供给能力逐步增强 |
6.7.2 优质生产要素不断汇聚 |
6.7.3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
6.7.4 体制不断创新 |
6.7.5 理论探索不断深化 |
6.8 中国近现代都市农业存在问题及对策 |
6.8.1 中国近现代都市农业存在的问题 |
6.8.2 中国近现代都市农业的对策建议 |
6.9 都市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生态农业背景下都市农业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南京市江心洲农业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农业面临生产压力和污染问题 |
1.1.2 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新要求 |
1.1.3 农业在园林景观中的不断发展 |
1.1.4 相关政策为农业公园发展提供支持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解读 |
2.1 生态农业 |
2.1.1 概念 |
2.1.2 基本特征 |
2.1.3 发展现状 |
2.1.4 建设原则 |
2.2 都市农业 |
2.2.1 概念 |
2.2.2 基本特征 |
2.2.3 发展现状 |
2.3 都市农业公园 |
2.3.1 概念 |
2.3.2 基本特征 |
2.3.3 相关理论进展 |
2.3.4 相关实践进展 |
2.3.5 功能定位 |
2.3.6 国内都市农业公园建设存在的问题 |
2.4 概念整合 |
2.5 小结 |
3 相关案例分析 |
3.1 国内案例分析 |
3.1.1 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园区扩建项目 |
3.1.2 衢州鹿鸣公园 |
3.2 亚洲国家案例分析 |
3.2.1 泰国Coro都市农业种植园 |
3.2.2 菲律宾阿纳纳斯新社区 |
3.3 欧美国家案例分析 |
3.3.1 生产性城市Fayetteville 2030城市规划愿景 |
3.3.2 密歇根州底特律市都市农业广场Lafayette Greens |
3.3.3 比利时Parckfarm都市农业公园 |
3.3.4 卡尔德斯德蒙特维蔬果园灌溉系统改造 |
3.3.5 日尔兰公园 |
3.4 小结 |
4 生态农业背景下的都市农业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
4.1 规划设计原则 |
4.1.1 生态优先原则 |
4.1.2 突出区位地域优势 |
4.1.3 便于维护管理 |
4.1.4 人性化原则 |
4.1.5 统筹兼顾原则 |
4.1.6 美学原则 |
4.2 规划设计方法 |
4.2.1 功能组织 |
4.2.2 空间布局设计 |
4.3 规划设计策略 |
4.3.1 园区水体管理策略 |
4.3.2 生态农业管理策略 |
4.4 小结 |
5 南京市江心洲都市农业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
5.1 规划背景与上位政策 |
5.1.1 规划建设背景 |
5.1.2 上位发展规划 |
5.1.3 洲内基础条件分析 |
5.2 场地现状分析 |
5.2.1 土地利用 |
5.2.2 现状高程 |
5.2.3 现状水系 |
5.2.4 现状交通 |
5.2.5 潜在使用人群 |
5.2.6 农业资源与产业基础 |
5.2.7 植物资源及植被类型 |
5.2.8 场地现状条件的不足 |
5.3 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
5.3.1 项目定位 |
5.3.2 总体方案 |
5.3.3 功能分区 |
5.3.4 交通组织 |
5.3.5 基础设施 |
5.4 分区规划 |
5.4.1 休闲游憩区 |
5.4.2 湿地净化区 |
5.4.3 农业生产区 |
5.4.4 农业科普区 |
5.4.5 森林涵养区 |
5.4.6 连接过渡区 |
5.5 专项设计 |
5.5.1 生产专项 |
5.5.2 水体专项 |
5.5.3 水体设计 |
5.5.4 种植专项 |
5.5.5 构筑物专项 |
5.5.6 节庆设计 |
5.5.7 用地平衡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附件 |
(4)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以乐山市市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宏观背景 |
1.1.2 乐山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背景 |
1.1.3 乐山市市中区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发展实践综述 |
2.1 都市型现代农业内涵 |
2.1.1 都市农业内涵 |
2.1.2 都市型现代农业内涵 |
2.2 理论文献综述 |
2.2.1 都市型农业发展溯源 |
2.2.2 都市型农业与城郊农业、乡村农业相关关系研究 |
2.2.3 关于都市型农业发展模式、微观主体、宏观评价及政策研究 |
2.3 都市型农业的国内外发展实践综述 |
2.3.1 发达国家都市型农业的实践 |
2.3.2 国内都市型农业发展现状 |
2.3.3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乐山市市中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乐山市市中区基本概况 |
3.2 乐山市市中区农业发展现状 |
3.2.1 农业生产分布 |
3.2.2 农产品产销 |
3.2.3 农产品流通 |
3.2.4 农产品质量 |
3.3 乐山市市中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
3.3.1 发展沿革 |
3.3.2 发展业态 |
3.3.3 主要发展模式及典型案例 |
3.3.4 乐山市市中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特点 |
3.3.5 发展成效 |
第四章 乐山市市中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原因 |
4.1 存在的突出问题 |
4.1.1 产品供需不平衡 |
4.1.2 产品质量不高 |
4.1.3 产业链条较短 |
4.1.4 发展平台不完善 |
4.1.5 农业科技水平不够高 |
4.2 问题的成因分析 |
4.2.1 生产经营不够合理 |
4.2.2 生产要素尚有制约 |
4.2.3 政府作用发挥不佳 |
4.2.4 相邻地区带来了较大的竞争压力 |
第五章 推动乐山市市中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提升生产效益 |
5.1.1 调整产业结构 |
5.1.2 提升产品质量 |
5.1.3 延展产业链条 |
5.1.4 壮大经营主体 |
5.2 强化要素保障 |
5.2.1 加大财政投入 |
5.2.2 引进民间资本 |
5.2.3 重视培训提能 |
5.3 发挥政府作用 |
5.3.1 强化管理服务 |
5.3.2 推进科技研发 |
5.3.3 完善制度建设 |
5.3.4 优化帮扶机制 |
5.3.5 保障政策落地 |
5.4 正确应对外部挑战 |
5.4.1 强化协同发展 |
5.4.2 互通优势资源 |
5.4.3 创新经营机制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河南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以中牟雁鸣湖都市型生态农业示范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2.都市型生态农业理论概述 |
2.1 都市型生态农业概念 |
2.1.1 都市 |
2.1.2 生态农业 |
2.1.3 都市型生态农业的内涵 |
2.1.4 都市型生态农业的特点 |
2.2 都市型生态农业的效益分析 |
2.2.1 经济效益 |
2.2.2 社会效益 |
2.2.3 生态效益 |
2.2.4 人文效益 |
3.国内外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及经验启示 |
3.1 国外都市型生态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 |
3.1.1 以规模化、机械化、高技术化为主的美国模式 |
3.1.2 以生态和社会功能为主的欧洲模式 |
3.1.3 日本、以色列等国为代表的资源节约和资本技术密集型模式 |
3.2 我国都市型生态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 |
3.2.1 融入自然、文化休闲的北京模式 |
3.2.2 宜居宜业、融合发展的成都模式 |
3.2.3 现代集约、创新发展的上海模式 |
3.2.4 多元格局、科技兴农的武汉模式 |
3.3 国内外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对我省的启示 |
3.3.1 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 |
3.3.2 科研技术人员的智力支撑 |
3.3.3 保持独特的自然景观 |
3.3.4 市场机制的充分介入 |
4.河南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方向 |
4.1 河南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
4.1.1 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
4.1.2 示范引领,辐射带动 |
4.1.3 整合资源,优化融合 |
4.1.4 科技领先,精确作业 |
4.2 河南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重点 |
4.2.1 以绿色化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 |
4.2.2 以服务城市、富裕农民为目标 |
4.2.3 以构建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重点 |
5. 河南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5.1 中牟雁鸣湖都市型生态农业示范区发展的优势 |
5.1.1 便捷的交通区位 |
5.1.2 优越的自然条件 |
5.1.3 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
5.2 中牟雁鸣湖都市型生态农业示范区发展的经验 |
5.2.1 顺势应时的全面发展 |
5.2.2 积极引进新业态的农业项目 |
5.2.3 打造“郑州的后花园” |
5.3 中牟雁鸣湖都市型生态农业示范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5.3.1 农业社会化服务相对滞后 |
5.3.2 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 |
5.3.3 生态农业产品品牌优势不强 |
6.河南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
6.1 转变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方式 |
6.1.1 尊重自然、回归自然 |
6.1.2 树立绿色循环发展观念 |
6.1.3 致力打造精致农业 |
6.1.4 发掘农业文化潜力 |
6.2 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 |
6.2.1 加强政府扶持力度 |
6.2.2 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
6.2.3 着力培育都市型生态农业人才 |
6.2.4 培育多元化农业社会化服务 |
6.3 规范都市型生态农业建设的标准 |
6.3.1 落实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 |
6.3.2 强化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和监督 |
6.3.3 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
6.3.4 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
6.4 拓展都市型生态农业多功能融合的新格局 |
6.4.1 推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 |
6.4.2 城市与农村为一体的协调融合 |
6.4.3 区域特色与观光旅游相融合 |
6.4.4 乡村都市建筑与绿色田园相互融合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北京市都市型农业发展中环境保护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都市型农业中环境保护研究综述 |
1.2.1 国外都市型农业中环境保护研究综述 |
1.2.2 国内都市型农业中环境保护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都市型农业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及步骤 |
1.3.2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二章 都市型农业的概念、内涵及特征 |
2.1 都市型农业的概念、内涵 |
2.1.1 概念 |
2.1.2 内涵 |
2.2 都市型农业的特征 |
2.3 都市型农业的功能 |
第三章 国内外都市型农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 |
3.1 国内外都市型农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现状 |
3.1.1 国外都市型农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现状 |
3.1.2 国内都市型农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现状 |
3.2 国内外都市型农业的环境保护科技发展现状 |
3.2.1 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 |
3.2.2 公益林发展技术 |
3.2.3 温室技术 |
3.2.4 计算机网络技术 |
3.2.5 精确种植技术 |
3.3 国外都市型农业的环境保护的发展趋势与经验借鉴 |
3.3.1 国外都市型农业的环境保护的发展趋势 |
3.3.2 国外都市型农业发展中环境保护的经验借鉴 |
第四章 北京市都市型农业发展中环境保护现状分析 |
4.1 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对北京都市型农业的影响 |
4.1.1 北京市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危害 |
4.1.2 北京市农业自然资源现状 |
4.2 北京市都市型农业发展历程与机遇 |
4.2.1 北京市都市型农业的发展过程 |
4.2.2 北京市都市型农业的发展现状 |
4.2.3 北京市都市型农业的发展机遇 |
4.3 北京市都市型农业发展中的环境保护现状 |
4.3.1 循环农业方面 |
4.3.2 精品农业方面 |
4.3.3 加工农业方面 |
4.3.4 设施农业方面 |
4.3.5 休闲农业方面 |
4.3.6 合作农业方面 |
第五章 北京环保型都市农业发展的案例分析之:北京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 |
5.1 北京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概况 |
5.2 北京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环保型农业模式分析 |
5.2.1 有机农业的应用 |
5.2.2 生态环保型循环经济模式 |
5.2.3 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模式 |
5.3 环境效益分析 |
5.3.1 废弃物再生利用的环境效益 |
5.3.2 污水处理再利用的环境效益 |
5.3.3 节能减排的环境效益 |
5.3.4 环保宣传、科技示范的环境效益 |
第六章 加强北京市都市型农业发展中的环境保护的对策 |
6.1 都市型环保农业是北京都市型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
6.2 北京市都市型农业发展中环境保护的对策 |
6.2.1 择优选种,科学种养 |
6.2.2 建立农业废物资源化利用途径 |
6.2.3 加强养殖业废水净化设施建设 |
6.2.4 形成区域特色的都市型农业环境污染治理技术 |
6.2.5 实施农业环境污染减排经济补偿政策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1.1 都市型环保农业是北京市都市型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
7.1.2 循环经济是解决北京市都市型农业发展中环境保护问题的有效途径 |
7.1.3 低碳农业是北京市都市型农业发展中环境保护的发展方向 |
7.2 政策建议 |
7.2.1 因地制宜,合理规划 |
7.2.2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7.2.3 加强都市型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
7.2.4 完善法律制度,控制环境污染 |
7.2.5 建立投资、融资机制,扶持有实力的企业 |
7.2.6 加强环保宣传,培养新型环保农业人才 |
7.2.7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评价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创新之处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 |
2.1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研究综述 |
2.1.1 都市农业的理论渊源 |
2.1.2 都市农业概念的界定 |
2.1.3 都市农业的功能 |
2.1.4 都市农业评价研究状况 |
2.2 理论基础 |
2.2.1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界定 |
2.2.2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特征 |
2.2.3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理论基础 |
3 北京市农业发展进程与现状分析 |
3.1 北京市农业发展的历史变迁 |
3.2 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研究 |
3.2.1 北京农业产业现状分析 |
3.2.2 北京各区县农林牧渔业内部优势产业分析 |
3.3 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组织形式 |
3.4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 |
3.4.1 设施农业 |
3.4.2 农业科技园区 |
3.4.3 都市休闲旅游农业 |
3.4.4 创意农业 |
3.4.5 籽种农业 |
3.4.6 循环农业 |
3.4.7 都市低碳农业 |
4 北京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条件分析 |
4.1 北京市发展都市农业的有利条件 |
4.1.1 首都优势 |
4.1.2 区位优势 |
4.1.3 文化与科技优势 |
4.1.4 经济优势 |
4.2 北京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 |
4.2.1 北京市水资源分析 |
4.2.2 北京市土地资源分析 |
4.2.3 缺少有效的资金支持 |
4.3 北京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机会分析 |
4.3.1 巨大的市场需求 |
4.3.2 合理的总体规划 |
4.4 北京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威胁分析 |
4.4.1 劳动力成本较高 |
4.4.2 生态环境较脆弱 |
5 低碳经济时代下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分析 |
5.1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经济发展动力 |
5.2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社会发展动力 |
5.2.1 城市化进程 |
5.2.2 低碳农业科技创新 |
5.3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资源与环境发展动力 |
5.3.1 城市的发展需要减物质化提高生态效率 |
5.3.2 农业的负外部性需要节能减排来调节 |
5.3.3 农业循环经济是废弃物资源化的有效途径 |
6 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指标体系构建及效率评价 |
6.1 效率评价的研究进展 |
6.2 DEA的基础理论及MALMQUJIST指数模型 |
6.2.1 基于Malmquist指数方法的分析 |
6.2.2 CRS模型(规模报酬不变)的经济含义 |
6.2.3 VRS模型(规模报酬可变)与规模效率的测算 |
6.2.4 决策单元在DEA相对有效面上的投影分析 |
6.3 模型运用及实证分析 |
6.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6.3.2 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生产效率评价 |
6.3.3 北京市都市农业全要素增长率与其他省市的比较 |
6.4 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效率评价结果分析 |
7 案例分析——以密云县为例 |
7.1 密云县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条件分析 |
7.1.1 自然资源 |
7.1.2 旅游资源 |
7.1.3 社会经济 |
7.2 密云县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状况分析 |
7.2.1 第一产业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呈现出多种形式的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
7.2.2 休闲旅游农业带动了密云县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 |
7.3 密云县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途径 |
7.3.1 政策和服务优势 |
7.3.2 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县,生态资源优势凸显 |
7.3.3 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模式 |
7.3.4 高效合理的区划 |
7.3.5 强化科技支撑能力 |
8 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目标及对策建议 |
8.1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功能定位与总体目标 |
8.1.1 功能定位 |
8.1.2 总体目标 |
8.2 北京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布局 |
8.3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8.3.1 加强政策引导,为推动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
8.3.2 以合理规划布局为重要抓手,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 |
8.3.3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
8.3.4 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助力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8.3.5 创新农业科技,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核心动力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与小足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录 |
(8)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第三节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的说明 |
二、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二、论文的学术创新点 |
三、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上海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 |
第一节 上海的地理沿革概述 |
一、海岸线变迁 |
二、上海的行政沿革 |
第二节 上海的自然生态环境 |
一、基本自然环境 |
二、农业自然环境 |
第三节 上海的社会经济条件 |
一、上海的人口结构 |
二、上海的经济发展 |
三、上海的交通运输 |
第四节 上海地区农业发展概略 |
一、古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
二、近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
三、现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 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单一工业化大城市的形成 |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
二、人口增长促进粮棉油生产 |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提高 |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
三、农业的功能定位 |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七、纺织业的发展促进棉花的生产 |
八、经济城市化带动农村工业的兴起 |
九、工农关系:农业支持工业 |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
二、城市建设逐步侵占耕地 |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
五、滩涂围垦造地 |
第五节 小结 |
一、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
二、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由“单一工业化城市”向“多功能城市”转型 |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
二、人口城市化促进农副产品的生产 |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加 |
三、农业功能定位以农副产品生产为主导 |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七、纺织业的没落导致棉花生产骤然下降 |
八、经济城市化促进农村工业快速发展 |
九、工农关系:工业初步反哺农业 |
十、经济城市化酝酿都市农业萌芽 |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
二、城市建设快速侵占耕地 |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
五、滩涂围垦造地 |
第五节 小结 |
一、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
二、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多功能国际化大都市初步形成 |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
二、人口城市化要求农产品供给内外结合 |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
三、都市农业定位确立 |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七、工农关系:工业大规模反哺农业 |
八、都市农业全面发展 |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
二、城市建设加速侵占耕地 |
三、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
第五节 小结 |
一、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概况 |
二、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几点思考 |
第一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 |
一、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
二、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 |
三、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
第二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 |
一、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 |
二、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与质量的双重下降 |
三、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 |
第三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借鉴作用 |
一、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 |
二、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 |
三、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 |
四、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 |
五、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 |
六、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 |
七、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 |
八、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参考文献 |
(一) 方志类 |
(二) 专着类 |
(三) 论文类 |
(四) 学位论文类 |
(五) 电子文献类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都市循环农业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图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概念研究 |
1.2.2 影响因素研究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框架与技术路线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点 |
1.4.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2 创新点 |
2 都市循环农业主体行为分析 |
2.1 北京市概况 |
2.2 调查研究方法 |
2.2.1 村级调查 |
2.2.2 农户概况调查 |
2.2.3 涉农企业 |
2.3 农户行为分析 |
2.3.1 现状分析 |
2.3.2 影响因素分析 |
2.4 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为分析 |
2.4.1 现状分析 |
2.4.2 影响因素分析 |
2.5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为分析 |
2.5.1 现状分析 |
2.5.2 影响因素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都市循环农业区域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
3.1 理论分析 |
3.1.1 成本收益理论分析 |
3.1.2 "涓滴效应"模型分析 |
3.2 实证分析 |
3.2.1 Cobb-Douglas生产函数分析 |
3.2.2 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 |
3.2.3 城市经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都市循环农业发展技术因素分析 |
4.1 都市循环农业发展与技术因素 |
4.1.1 都市循环农业发展对技术的需求 |
4.1.2 技术对都市循环农业发展的作用方式 |
4.2 都市循环农业主导技术及其应用 |
4.2.1 主要模式与主导技术 |
4.2.2 主要技术的应用情况 |
4.3 技术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3.1 分析框架 |
4.3.2 存在问题 |
4.3.3 原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都市循环农业发展资源禀赋因素分析 |
5.1 都市循环农业发展与资源禀赋的关系 |
5.1.1 都市循环农业发展对资源禀赋的需求 |
5.1.2 资源禀赋对都市循环农业的影响方式 |
5.2 资源禀赋分析 |
5.2.1 水资源 |
5.2.2 土地资源 |
5.2.3 生物资源 |
5.3 资源禀赋受到的威胁及原因分析 |
5.3.1 水资源 |
5.3.2 土地资源 |
5.3.3 生物资源 |
5.4 本章小结 |
6 都市循环农业政策因素分析 |
6.1 都市循环农业政策评估方法 |
6.2 都市循环农业政策评价目标 |
6.2.1 循环经济政策目标 |
6.2.2 都市农业政策目标 |
6.2.3 都市循环农业政策目标 |
6.3 都市循环农业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
6.3.1 都市循环农业相关政策法规 |
6.3.2 都市循环农业相关规章制度 |
6.3.3 都市循环农业政策体系分析模型 |
6.4 都市循环农业政策效果分析 |
6.4.1 循环经济政策效果 |
6.4.2 都市循环农业政策效果 |
6.5 都市循环农业政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
6.5.1 都市循环农业政策存在的问题 |
6.5.2 都市循环农业政策的对策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1.1 都市循环农业影响因素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
7.1.2 都市循环农业主体行为分析的研究结论 |
7.1.3 都市循环农业区域经济因素的研究结论 |
7.1.4 都市循环农业技术因素的研究结论 |
7.1.5 都市循环农业资源禀赋因素的研究结论 |
7.1.6 都市循环农业政策因素的研究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2.1 培育都市循环农业发展主体 |
7.2.2 强化都市循环农业发展经济支持 |
7.2.3 夯实都市循环农业发展资源基础 |
7.2.4 加快都市循环农业发展技术推广 |
7.2.5 完善都市循环农业发展政策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基层主体参与循环农业发展状况调研问卷 |
附录2: COBB-DOUGLAS生产函数源数据 |
致谢 |
(10)北京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及其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北京发展花卉业的重要意义 |
1.1.2 北京发展花卉业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思路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重点 |
1.3.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4 研究者具备的条件 |
2 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研究进展 |
2.1.1 国外花卉业研究 |
2.1.2 国内花卉业研究 |
2.1.3 北京花卉业研究 |
2.1.4 存在的问题 |
2.2 理论基础 |
2.2.1 都市农业理论基础 |
2.2.2 生物学理论基础 |
2.2.3 经济学理论基础 |
2.2.4 城乡融合理论和系统学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3 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基本理论研究 |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3.1.1 花卉 |
3.1.2 花卉产业 |
3.1.3 传统花卉业 |
3.1.4 混合型花卉业(城郊型花卉业) |
3.1.5 现代花卉业 |
3.2 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概念 |
3.2.1 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概念和内涵 |
3.2.2 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传统花卉业和城郊型花卉业的主要区别 |
3.2.3 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研究内容和地域 |
3.3 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主要特征 |
3.3.1 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现代化特征 |
3.3.2 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城市化特征 |
3.4 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基本功能 |
3.4.1 经济功能 |
3.4.2 社会功能 |
3.4.3 生态功能 |
3.4.4 文化功能 |
3.5 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发展动因 |
3.5.1 需求动因 |
3.5.2 供给动因 |
3.5.3 技术进步 |
3.5.4 政府推动 |
3.6 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发展类型 |
3.6.1 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主要产品类型 |
3.6.2 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主要发展类型 |
3.7 本章小结 |
4 北京花卉业概况 |
4.1 北京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现状 |
4.1.1 北京的自然地理条件 |
4.1.2 北京的经济社会状况 |
4.2 北京花卉业发展历史 |
4.2.1 北京传统花卉业时期(辽金时代~1978年) |
4.2.2 北京混合型花卉业(城郊型花卉业)时期(1978-2007年) |
4.2.3 北京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时期(2008年至今) |
4.3 北京花卉业基本现状 |
4.3.1 面积、产值和销售额 |
4.3.2 产业布局 |
4.3.3 产品结构 |
4.3.4 生产设施 |
4.3.5 技术研发 |
4.3.6 经营实体 |
4.3.7 产业人才 |
4.3.8 花卉流通 |
4.3.9 花卉消费 |
4.3.10 出口贸易 |
4.3.11 花卉休闲 |
4.4 北京花卉业发展机遇 |
4.4.1 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 |
4.4.2 城市环境建设提速 |
4.4.3 奥运后效应 |
4.4.4 花博会后效应 |
4.5 北京花卉业的发展趋势——由传统型向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转变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理论的北京花卉产业研究 |
5.1 北京花卉业经济功能现状分析 |
5.1.1 北京花卉业生产要素分析 |
5.1.2 北京花卉业生产产品分析 |
5.1.3 北京花卉业市场流通分析 |
5.1.4 北京花卉业出口贸易分析 |
5.2 北京花卉业社会功能现状分析 |
5.2.1 北京花卉业的消费功能分析 |
5.2.2 北京花卉业的就业功能分析 |
5.2.3 北京花卉业的致富功能分析 |
5.2.4 北京花卉业的带动功能分析 |
5.2.5 北京花卉业的其他社会功能分析 |
5.2.6 影响北京花卉业社会功能发挥的因素 |
5.3 北京花卉业生态功能现状分析 |
5.3.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进展 |
5.3.2 花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指标与方法借鉴 |
5.3.3 北京花卉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初探 |
5.4 北京花卉业文化功能现状分析 |
5.4.1 花文化创意产业及其分类 |
5.4.2 北京花卉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分析 |
5.5 北京区县花卉业发展现状分析 |
5.5.1 昌平区 |
5.5.2 朝阳区 |
5.5.3 通州区 |
5.5.4 大兴区 |
5.5.5 丰台区 |
5.5.6 顺义区 |
5.5.7 其他地区 |
5.6 本章小结 |
6 基于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理论的北京花卉业发展问题研究 |
6.1 有待于破解土地、劳动力成本等因素的制约 |
6.1.1 土地、水资源、能源以及环境保护等约束日趋严峻 |
6.1.2 城乡二元体制对花卉业发展有着较大制约 |
6.1.3 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仍然滞后 |
6.2 有待于进一步实现产业融合 |
6.3 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组织化程度 |
6.4 有待于进一步开发产业的多功能 |
6.4.1 北京花卉业的经济功能有待进一步开发 |
6.4.2 北京花卉业的社会功能有待于进一步挖掘 |
6.4.3 北京花卉业的生态文化功能有待于进一步开拓 |
6.5 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产业开放度 |
6.6 有待于进一步实现产业高端、高效和集约型发展 |
6.7 有待于进一步强化产业公益性 |
6.8 本章小结 |
7 发展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国际经验借鉴 |
7.1 世界花卉业发展现状研究 |
7.1.1 世界花卉生产 |
7.1.2 世界花卉流通 |
7.1.3 世界花卉贸易 |
7.1.4 世界花卉消费 |
7.2 发展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国际经验借鉴 |
7.2.1 生产体系建设 |
7.2.2 流通体系建设 |
7.2.3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
7.2.4 投融资体系建设 |
7.2.5 组织创新体系建设 |
7.2.6 其他建设 |
7.3 本章小结 |
8 北京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
8.1 北京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发展对策 |
8.1.1 实施人力、土地替代等战略,破解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制约 |
8.1.2 发展融合性产业,提高北京花卉业与城市的融合水平 |
8.1.3 发展各类花卉经济组织,提高北京花卉业的组织化水平 |
8.1.4 开拓产业的多种功能,提高北京花卉业的多功能性水平 |
8.1.5 发展出口型花卉业,提高北京花卉业的开放水平 |
8.1.6 发展科技型、发施型和服务型花卉业,实现产业的高端、高效和集约型发展 |
8.1.7 推行花卉认证制度,进一步强化产业的公益性 |
8.2 北京发展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的政策建议 |
8.2.1 北京花卉产业政策现状分析 |
8.2.2 加快北京花卉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8.3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和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论文创新 |
9.3 问题讨论 |
9.4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上海要发展都市型肥料产业(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演变与前瞻研究[D]. 廖培添. 上海交通大学, 2020
- [2]中国都市农业简史[D]. 申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3]生态农业背景下都市农业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南京市江心洲农业公园为例[D]. 王思宇.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4]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以乐山市市中区为例[D]. 陈芮宇. 四川农业大学, 2019(12)
- [5]河南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以中牟雁鸣湖都市型生态农业示范区为例[D]. 贾慧慧. 河南农业大学, 2016(06)
- [6]北京市都市型农业发展中环境保护问题研究[D]. 刘晓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02)
- [7]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评价及对策研究[D]. 李卫芳.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8)
- [8]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D]. 徐群.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9]都市循环农业影响因素研究[D]. 魏百刚.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6)
- [10]北京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及其发展对策研究[D]. 高立鹏. 北京林业大学,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