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床医学学生社会医学实践效果及其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夏晨[1](202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提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高等农业院校承担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农业人才的任务,而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农科研究生培养目标与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难以适应新时代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对高等农业人才的素质要求,缺少提升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和提升路径。本文基于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导向,对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提升进行研究,对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教育管理部门开展人才培养与评价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乡村振兴对人才需求的视角界定了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概念与内涵,运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胜任素质理论等理论,采用文献分析、访谈与问卷调查、多元统计分析、层次分析、模糊评价等研究方法,对国内30所农业院校2000余名研究生开展问卷调查,对国内7所农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进行深入剖析,系统分析了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和综合素质评价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了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影响因素,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人才素质需求导向构建了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提升的路径及政策建议。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1.首次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开展了系统研究。梳理了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发展历程,调研分析了当前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与工学、理学、管理学在读研究生分组对照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农科研究生在学习能力、科研动力、科研投入、科研过程、团队合作能力、投身―三农‖事业意愿和毕业后到农村地区工作意愿的评价均值得分较高,在人文艺术、创新能力、科研产出(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心理素质、沟通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的评价均值得分较低。研究还发现了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基于年级、生源地和性别的差异性,并通过因子分析法降维得到科研创新素质(F1)、社会适应素质(F2)和思想道德素质(F3)三个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主要因子。2.研究了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影响因素。分析了影响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的主客观因素,构建了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个人因素、家庭培养、学校培养是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的主要影响因素,农科研究生社会适应素质(F2)、思想道德素质(F3)与学生投身―三农‖事业愿意具有相关性。3.构建了适应乡村振兴人才需求的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农科研究生特点,通过面向用人单位、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高等农业院校、农科毕业生的调查研究,提出了适应乡村振兴人才素质需求的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构造判断矩阵,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提出了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构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模糊评价法以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为例开展案例研究。4.立足乡村振兴背景下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提升,提出了提高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的4条路径和5个方面的策略建议,对提高新时代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等农业人才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靳晓蒙[2](2021)在《烧伤患者同伴支持需求问卷的研制及初步应用》文中提出目的:研制烧伤患者同伴支持需求问卷,为医护工作者提供科学的烧伤患者同伴支持需求评估工具;并将研制的问卷运用于临床实践,调查并分析烧伤患者对同伴支持的需求内容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开展关于烧伤患者的同伴支持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建立烧伤患者同伴支持需求问卷条目池:经过文献回顾,明确同伴支持在烧伤患者中应用的研究现状及研究不足,结合课题组成员的相关内容讨论,形成烧伤患者半结构访谈提纲。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0名烧伤患者进行质性访谈,以了解烧伤患者对同伴支持的需求内容。采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对访谈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初步建立烧伤患者同伴支持需求问卷的条目池。2.专家函询及信效度检验: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选取从事烧伤与护理工作的16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函询,对问卷内容进行修改、增删及合并,形成烧伤患者同伴支持需求问卷初稿,采用方便抽样法,经小样本施测后形成预试版问卷,应用烧伤患者同伴支持需求问卷预试版对江西省南昌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烧伤科的患者进行调查,并经过项目分析及信效度检验对问卷条目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筛选,最终形成烧伤患者同伴支持需求问卷。3.烧伤患者同伴支持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采用方便抽样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烧伤患者同伴支持需求问卷对江西省南昌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烧伤科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烧伤患者对同伴支持的需求内容及影响因素。结果:1.建立烧伤患者同伴支持需求问卷条目池:经过文献回顾、小组讨论及半结构访谈,形成了烧伤患者同伴支持需求问卷第一轮专家函询表,包括5个维度和47个条目,其中信息需求维度17个条目,情感需求维度12个条目,社会适应需求维度8个条目,同伴支持形式维度6个条目,同伴支持时机维度4个条目。2.专家函询及信效度检验:(1)专家函询结果:两轮专家函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意见提出率分别为75.0%和12.5%,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1和0.92,专家的积极性与权威系数均较高,函询的可靠性较高;Kendall’s W的范围为0.18~0.32,经检验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条目变异系数均<25%。两轮专家函询共删除了16个条目,修改了16个条目,新增了3个条目,合并了10个条目为5个条目,初步形成了烧伤患者同伴支持需求问卷,包含5个维度,29个条目。(2)信效度检验结果:项目分析后未删除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问卷的KMO值为0.861,提取出公因子5个,累计解释总贡献率62.786%,29个条目在各自公因子上的载荷值为0.492~0.845;问卷各条目内容效度(I-CVI)为0.833~1.000,问卷的平均内容效度(S-CVI/Ave)为0.977;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21,问卷5个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19~0.911,问卷5个维度的重测信度为0.743~0.892;最终版问卷由5个维度、29个条目组成。3.烧伤患者同伴支持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烧伤患者同伴支持需求总分为(98.99±11.51)分,情感需求维度条目均分最高,为(3.79±0.35)分,同伴支持方式维度条目均分最低,为(3.04±0.31)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团体活动参与度、烧伤面积、烧伤部位5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可以解释烧伤患者同伴支持需求总变异的57.7%。结论:本研究研制的《烧伤患者同伴支持需求问卷》信效度良好,可用于评估烧伤患者的同伴支持的需求内容。烧伤患者对同伴支持的需求程度较高,影响烧伤患者对同伴支持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团体活动参与度、烧伤面积、烧伤部位。医务工作者应针对不同患者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形式的同伴支持计划,增强患者康复信心,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高斌,孙宏玉[3](2021)在《国内外医学专业认证的现状及发展》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医学认证的目的和意义、发展历程、认证标准及其对医学教育质量的保障机制,分析国内专业认证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以期为保障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质量和完善我国教育领域专业认证提供借鉴。
吴少宁[4](2021)在《“5+3”一体化临床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确定指标的权重体系。最后通过实证调查,了解“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的科研能力水平,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措施,用以指导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通过文献检索、系统评价等方法,结合培养现状,拟定指标体系基本框架。应用德尔菲法法,在专家函询的基础上,利用边界值法过滤指标,结合专家意见以及研究小组讨论结果,确定最终指标体系,并用专家积极系数、专家权威程度和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进行可靠性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求出各级指标权重,结合概率连乘原理,求得组合权重并建立权重体系。进一步地,对指标体系进行实证调查的初步应用,得分采用均数、标准差等表示,对调查数据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在德尔菲法专家咨询反馈结果的分析中,各指标重要性评分的算术均数范围为5.57-9.21,满分比范围为3.57%-53.57%,等级和范围为231.56-1011.92,变异系数范围为0.1039-0.4041。应用边界值法并结合专家意见以及小组讨论意见,共剔除16个三级指标。专家积极系数、专家判断程度、熟悉程度、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100.00%,0.968,0.787,0.878,协调系数为0.2,P值<0.001,提示所构建的指标体系结果可靠。层次分析法结果显示,一致性检验系数CR值在0-0.0089之间,均小于0.1,提示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实证调查中,问卷的总体的克伦巴赫系数为0.914,各维度值分别为0.942、0.629、0.573、0.847。结构效度检验中,KMO值为0.915,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显示,e值为4997.9,P<0.01,各公因子所对应指标的因子载荷均>0.4,最小值最大值分别为0.417和0.871。学生在科研基本能力评价中,文献阅读与综合能力、表达能力和预见结果的能力指标得分最低;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观察能力和感悟力得分最高;科研动力评价中,85.9%的学生表现出对科研的兴趣,57.2%的学生认同科研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科研实际成果评价中,41.5%的学生没有任何论文撰写经历,88.2%的学生没有尝试过发表论文;科研客观条件评价中,学校在激励科研活动的政策上较为积极,50.5%的学生认为学校有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科研活动。结论:1.本研究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5+3”一体化临床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33项。专家的积极程度和权威程度高,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较好,结果科学可靠。2.在学生的实证调查中,基于本评价指标体系所构建的调查问卷,信效度较好,可作为“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评价和培养的依据,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一定导向。3.实证调查结果提示,应加强对学生文献阅读能力的培养,及时引导学生的科研兴趣,同时注意拓宽学生了解参与科研相关信息的渠道并加大科研资源投入。
王娟,吕立夏,陈浩宏,曹金凤,魏春岚,杨文卓,郑加麟[5](2021)在《美国的卫生系统科学教育及其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卫生系统科学(health system science,HSS)是研究卫生系统如何为患者提供卫生保健、患者如何接受和获得卫生保健以及卫生系统如何促进健康的科学。作为美国医学会的核心创新成果之一,HSS教育于2013年开始在美国医学院校试行。HSS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相协同、互补,在患者保健和群体保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美国的卫生系统科学的产生、其所包含的知识模块以及在美国医学院校中的实施情况;同时,结合我国医学教育的现状,对我国医学院校开展卫生系统科学教育进行了思考。
宁玉文[6](2020)在《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MOOC作为新型的数字化课程资源成为推进“互联网+教育”战略落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工作内容,国家教育部提出了按年度分批建设和认定在线开放课程,加强在线课程常态化质量检查和评价的要求。在医学教育领域,为了适应我国开展新医科教育改革的需要,医学院校正在广泛地建设和引进医学MOOC,利用在线教学手段,提高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然而,质量问题是制约MOOC发展与应用的瓶颈。在国外MOOC质量评价标准无法适用于我国MOOC和我国尚未制定MOOC统一评价标准的现实背景下,文献研究和调查发现,我国医学MOOC存在着评价导向不明、评价标准缺失、评价内容混乱、评价精准度不够四个关键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医学MOOC的建设质量和应用效果。针对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现实需要,亟待通过研究医学MOOC质量要素,构建一套适合于我国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标准和工具。研究目的:为了落实国家加强在线课程质量管理要求,本研究针对教育管理部门对医学MOOC认定和质量督导评价需要,围绕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时“评什么”和“如何评”两个关键问题,探索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和质量特征,构建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池和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明确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导向和评价流程,为学校建设医学MOOC提供指导规范,为教育管理部门开展课程质量监管工作提供工具和手段,为中国医学MOOC学习者选课与评课提供适用的评判依据。研究方法:按照综合评价法的研究范式,遵循调查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需求,分析建设质量要素,建立指标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思路,一是采用文献分析法明确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需求,分析了解国内外MOOC建设质量、MOOC评价和医学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医学MOOC评价三个主题的研究现状,明确了医学MOOC建设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与评价手段缺失问题。二是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 4235名学习者对医学MOOC建设质量的期望,结合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质量功能展开理论和CIPP理论,借鉴欧洲QRF质量框架和我国课程评价模型,构建了包括两类评价主体,四类评价内容,五个评价环节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三是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法研究了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模型。在扎根理论和质量功能展开理论指导下,调查了我国1118门医学MOOC的真实质量数据,提取了包括设计维度,授课维度和服务维度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构建了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要素模型。四是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池。在欧洲QRF质量框架的基础上,分别吸收国家对课程建设要求和医学教育改革要求,明确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的四种来源,面向4322名学习者、651名MOOC设计者,371名MOOC授课者和332名MOOC服务者,征集了 74209条医学MOOC质量评价指标,经过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对指标初选和优选,筛选出了包括设计质量,授课质量和服务质量3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120项三级指标共计144个指标构成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池。五是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和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编制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邀请31名国内医学教育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和心理学等领域的专家,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经过四轮咨询修改,并对专家权威度,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意见协调系数进行统计,完成了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指标体系和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实施模型的修改意见收集和修订,并采用AHP层次分析法,通过专家咨询和建立重要性矩阵,明确了各指标项的权重。六是采用实证研究法完成了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按照实证研究的范式,选择S省MOOC管理部门参评的16门医学MOOC和Z地区平台的65门医学MOOC,先后由16名专家和7354名医学MOOC学习者,对指标体系进行了试用,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信度分析、SMART指标有效性评价法,分别对指标体系科学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通过为期三年的研究,一是设计了包括3个维度13个核心因素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模型,为医学MOOC建设质量提供了质量框架,二是构建了包括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和109个指标项描述构成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三是形成了适用于教育管理部门和学习者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模型。在三个方面形成了创新性的成果:一构建了体现中国课程质量特色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打破国内外以往设计通用性MOOC评价指标体系的常规做法,在评价指标项的标度中融入了“金课”、“课程思政”和新医科教育三个方面的中国课程质量的最新要求。二提出了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和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模型。从设计、授课和服务三个维度构建了医学MOOC的质量要素结构和质量特征,建立了面向教育管理部门和学习者两类评价主体(角色),四个评价环节,三类评价内容(数据)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解决了教育管理部门在医学MOOC认定和质量督导工作中“评什么”和“如何评”的问题。三找到了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7个关键指标。构建了体现我国医学MOOC质量特征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池,通过计算找到了设计能力、制作手段、授课能力、师生互动、学情分析、应答服务、安全服务是贡献率排名前7位的评价指标。研究结论:通过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医学MOOC建设质量的量化评价是可行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包括设计质量、授课质量和服务质量三个维度,涵盖课程目标,课程定位,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师资条件,教学方法,教学实施过程,结果认定,用户管理服务,学情分析服务,课程内容服务,应答服务,安全运维服务共计14个关键要素。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需要以教育学和管理学理论为指导,从设计者、授课者与服务者视角设置评价指标,融入学科特色和地域政策相关要求,将教学设计能力,制作设备与工具,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作为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核心指标。
朱金明[7](2020)在《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有职业需求导向的鲜明特征、高层次应用研究型人才的目标定位、产学研协同培养的教育过程和多样化的社会需求期待,规定了其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当前,全球范围内正在兴起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蓬勃兴起,迫切需要以高质量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支撑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质量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随着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适应性不强、解决问题能力不够、社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究其原因,根本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质量内外部保障机制尚不健全,还未形成一套完善的适切中国情景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政策分析、历史研究、调查分析、比较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综合应用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治理系统论等,试图构建各利益相关者互相协调、互相关联、责权对等的质量保障体系。一是基于质量观的视角,系统梳理了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制度的变迁,分析了参与主体、理念内容、机制模式的变化原因。二是基于大数据调查分析,从专业学位研究生和用人单位的视角,识别了影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数据挖掘发现主要存在专业学位教育单位内部质量保障不力与规模发展、政府引导的宏观监管、评价机制不健全与规模发展、社会多方参与薄弱与规模发展等三大主要矛盾。三是系统比较研究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以德国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以英国为代表的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型专业学位质量保障体系。四是基于现代治理理论,构建了资格准入和监督评估协同、专业学位评估与培养单位整体审计协同、政府外部宏观指导与培养单位内部自我评估协同、社会监督与行政性评估协同的“四协同”专业学位质量保障机制。五是对优化构建适切中国情境的高质量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马俊敏[8](2020)在《“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发展的状态及其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科既是大学的基本组成单元,也是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基本单位,学校的学科发展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整体办学实力和水平。当前,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学科建设更是被奉为大学建设的核心,作为“双一流”建设的主体,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发展的状态与水平不仅涉及到学校的管理和决策,也涉及到国家政策的制定,对“双一流”建设这一国家战略的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合理、科学的评价“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发展的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研究以第三、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以及ESI学科数量为基础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对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科发展水平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从学科整体实力、学科优势度与学科水平适配度三个维度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发展的总体状态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就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而言,第一,近年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在学科整体实力、学科优势度与学科水平适配度上均有所提升,以学科水平适配度的提升最为显着,学科优势度的进步最为缓慢。第二,已有少数高校实现了学科整体实力、学科优势度与学科水平适配度三者的协调高质量发展,部分学校在三个维度中均取得了显着的提升。第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群体内部在学科整体实力、学科优势度与学科水平适配度上差距显着,以学科整体实力与学科优势度尤甚。(2)从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来看,第一,这一群体在学科学科整体实力、学科优势度与学科水平适配度上均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在学科水平适配度中的进步较为显着,而在学科优势度中的进步较小。第二,该群体在学科整体实力、学科优势度与学科水平适配度三方面的协调性较为不足,仅少数高校在学科整体实力、学科优势度与学科水平适配度上取得了一定的协调进步。第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学科整体实力与学科优势度方面的水平不高,在学科水平适配度上,群体内部的水平差异较大。基于此,本研究认为,作为我国的高水平大学以及第一批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与世界一流相比仍有明显的差距,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学科整体水平尚不够强,发展协调性不足,其二是学科优势度不突出,与世界一流大学有较大差距。因此,在后续的发展中,为扎实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宏伟目标的实现,“双一流”建设高校应在以下两方面下功夫,第一是加强优势学科建设,提高学科优势度,第二是打造学科生态,提升学科整体水平。在此基础上,努力促进学科水平协调、快速发展,为“双一流”建设强基固本。
栾嘉[9](2020)在《我国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控制对策研究》文中提出经过几十年高速经济发展,中国开始拓展国家发展战略,把卫生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卫生与健康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并对我国临床医学的发展创新提出了新要求。科学的医学研究成果是临床决策的指南,也是国家制定卫生政策的依据。作为记载、传播医学科技信息的主要载体,医学科技期刊承载着为各类医疗卫生决策提供证据的重任。然而,我国至今处于临床医学研究证据的“进口国”地位,多年来我国的临床指南主要参照欧美国家的指南或研究结果;我国的临床医学研究的学术影响力与欧美国家相比总体处于较低的水平,中文医学期刊发表的临床研究论文的质量一直未能获得国际业界的广泛认可。针对于此,本研究旨在对我国医学期刊近年发表的临床研究论文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深入查找并证实我国临床研究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聚焦医学期刊编辑部,探讨我国临床研究论文整体质量控制对策。首先,从论文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概念内涵的描述出发,梳理文献,结合专家访谈,对“临床研究论文质量”以及“影响因素”的关联关系进行分析,进一步界定“临床研究论文质量”“质量评价”与“质量影响因素”的概念并丰富其内涵。其次,采用“滚雪球法”抽取中文医学期刊近年发表的临床研究论文229篇,以研究注册率、伦理审查率、前瞻性研究患者知情同意等数据评价其伦理;以该篇论文发表之前国内同类研究论文篇数评估其创新性;以“国际医学报告清单”评估其报告质量;“Cochrane偏倚风险工具”评估其方法学质量并评价其证据强度。结果显示:中文医学期刊近年发表了大量单中心(97.38%)、小样本(单组≤100例占77.3%)、纯阳性结果(99.22%)、高重复性(国内同类研究>10篇占37.11%)、低质量(报告率≤50%占85.15%,高偏倚风险论文占44.10%)的临床研究论文;研究注册率(3.06%)和伦理审查率(16.95%)均低;研究的真实性和严谨性均不可考。再次,结合文献研究、专家访谈、田野调查等方式募集、筛选中文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自行设计问卷,对纳入评估的229篇临床研究论文的作者、编辑部行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模型显示:作者因素方面,专业阶层(学历、职称)对论文质量的直接影响较弱,而作者科学思维、科研方法学水平、对论文质量有较强的正向影响。机构环境方面,科研政策和组织监管均对论文质量有正向影响;科研资源既能直接对论文质量发挥正向影响,也能通过作用于科研政策和组织监管间接影响论文质量。编辑部(编辑)因素方面,编辑的专业能力、期刊管理水平、审稿人水平均对论文质量有正向影响;格式标准化要求对论文质量有负向影响。最后,采用析因设计证实以上可能因素对临床研究论文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作者与研究机构相关的23项可能影响因素里仅伦理审查1项与论文综合质量相关(χ2=11.075,P=0.010);在编辑部与编辑相关的18项可能因素中,编辑是否具有医学专业背景(χ2=21.533,P=0.000)、医学编辑的统计学水平(t=2.221,P=0.028)、编辑工作时间和精力用于版面形式消耗(t=-3.064,P=0.002)与期刊是否为核心期刊(χ2=4.714,P=0.034)等4项与论文质量显着相关。研究证明:期刊编辑部及编辑相关因素是国内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本研究结果,为控制我国医学临床研究论文质量,针对我国医学期刊编辑部管理构架提出:医学编辑必须具有医学相关专业背景,按照发展要求满足医学编辑数量并进行功能性分工,向学术型方向培养医学编辑等举措建议。针对编辑部审定稿流程提出:中文医学期刊亟待统一临床研究论文录用的基本标准,严格实行临床研究注册制度,复核研究的伦理审查,加强临床研究国际规范、评价工具以及报告清单的认知普及,注明利益冲突以及允许发表阴性结果等举措建议。针对医学编辑的职能拓展提出:医学编辑应在执行论文发表准入标准的同时做好作者教育,并为审稿人提供详细的审稿标准及必要的相关培训等举措建议。从而令中文医学期刊能够严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出口”关,真正服务于“健康中国”。
孟玉波[10](2020)在《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综合数所中医药院校的中医学专业培养方案,结合我国现行的中医学本科专业教育标准,构建中医学本科专业(以下简称“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并根据调查研究和试评研究结果提出中医学人才培养工作的改进对策与建议。研究成果供兄弟院校参考。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德尔斐法、层次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初步构建了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各支撑课程及相关观测点,再采用德尔斐法咨询专家对初步构建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各支撑课程及相关观测点的意见,并依据专家意见进行完善;其次,采用德尔斐法咨询专家对评价权重的意见,再用层次分析法、模型分析法计算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各支撑课程及相关观测点的权重,从而完成了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的构建;最后,采用数理统计法,对江西某高校2014级全体中医学专业学生在校五年的各支撑课程及相关观测点的考核成绩进行试评。结果:构建了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该体系包含了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与职业素养、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掌握本专业临床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具备较强的科学素养及批判性思维、中医思维及中医传承能力、掌握一定的体育与军事理论知识与技能、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质与创新思维能力等7个一级指标;包含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备依法行医的观念等21个二级指标;68个支撑课程及相关观测点;经过信度、效度分析,结果显示7个一级指标的克朗巴哈?系数均大于0.7,p值小于0.05,说明本次研究构建的评价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与较好的合理性。结论:试评结果显示,本研究构建的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合理性。同时依据试评结果及中医学人才培养调查结果发现了江西某高校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研究认为应从探索中医学人才临床能力培养新模式、进一步深化医学类课程综合改革、切实加强毕业实习改革、建立健全中医学人才创业教育培养体系、调整中医学人才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策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专业相关竞赛活动等方面优化人才培养工作。
二、临床医学学生社会医学实践效果及其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临床医学学生社会医学实践效果及其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背景下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对已有文献的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与方法 |
2.1 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及其评价的概念 |
2.1.1 农科研究生的定义 |
2.1.2 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定义 |
2.1.3 综合素质评价的定义 |
2.2 农科研究生素质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2.2 人力资本理论 |
2.2.3 多元智能理论 |
2.2.4 胜任素质理论 |
2.3 目前国内研究生素质评价常用方法 |
2.3.1 定量评价方法 |
2.3.2 定性评价方法 |
2.3.3 信息分析的方法 |
第三章 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研究的现状分析 |
3.1 我国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发展历程 |
3.1.1 我国历史上的学生评价教育理念 |
3.1.2 我国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发展历程 |
3.2 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现状的调研分析 |
3.2.1 数据来源及研究样本 |
3.2.2 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描述性统计分析 |
3.2.3 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因子分析 |
3.3 国内农业院校综合素质评价现状分析——以七所国内农业院校为例 |
3.3.1 国内农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总体情况 |
3.3.2 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存在的问题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4.1 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影响因素分析 |
4.1.1 影响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的主观因素分析 |
4.1.2 影响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客观因素分析 |
4.2 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2.1 农科研究生素质模型构建与回归分析 |
4.2.2 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3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分析 |
4.3.1 农科研究生投身―三农‖事业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2 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与投身―三农‖事业的探索性分析 |
4.4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
5.1 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构成分析 |
5.1.1 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特点 |
5.1.2 乡村振兴战略对高等农业人才的素质需求分析 |
5.2 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1 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设计原则 |
5.2.2 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 |
5.2.3 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及原理 |
5.2.4 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指标体系的建立 |
5.2.5 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5.2.6 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5.3 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应用案例分析 |
5.3.1 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集及评价数据的建立 |
5.3.2 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案例分析 |
5.4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提升路径分析 |
6.1 政府引导,配套政策 |
6.2 需求导向,服务―三农‖ |
6.3 培养改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6.4 制定标准,健全评价体系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乡村振兴背景下提升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对策建议 |
7.2.1 积极推进高等农业教育理念更新 |
7.2.2 构建面向综合素质提升的培养模式 |
7.2.3 加大资源保障与师资力量 |
7.2.4 实施综合素质提升的差异化策略 |
7.2.5 营造有助于综合素质提升的育人环境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研究生综合素质调研访谈提纲 |
附录 B 研究生综合素质调查问卷 |
附录 C 农科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 D 乡村振兴背景下面向需求的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调查问卷 |
附录 E 专家打分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烧伤患者同伴支持需求问卷的研制及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烧伤概述 |
1.1.2 同伴支持的作用 |
1.1.3 需求评估的重要性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同伴支持的研究现状 |
1.2.2 烧伤患者同伴支持的研究现状 |
1.2.3 同伴支持相关测量工具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理论依据 |
1.4.1 Zuluaga-Raysmith(Z-R)模型 |
1.4.2 社会支持理论 |
1.4.3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
1.5 研究意义 |
第2章 烧伤患者同伴支持需求问卷的研制及其评价 |
2.1 建立问卷条目池 |
2.1.1 文献回顾 |
2.1.2 研究小组讨论法 |
2.1.3 半结构访谈法 |
2.1.4 结果 |
2.2 专家函询 |
2.2.1 专家的选择 |
2.2.2 专家函询问卷 |
2.2.3 资料收集方法 |
2.2.4 统计学方法 |
2.2.5 专家函询结果 |
2.3 小样本施测 |
2.3.1 研究方法 |
2.3.2 研究结果 |
2.4 预调查及信效度检验 |
2.4.1 研究方法 |
2.4.2 结果 |
2.5 讨论 |
2.5.1 函询专家的可靠性 |
2.5.2 问卷条目的筛选 |
2.5.3 问卷的信效度评价 |
第3章 烧伤患者同伴支持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样本量估计 |
3.1.3 研究工具 |
3.1.4 资料收集与质量控制 |
3.1.5 统计学方法 |
3.2 结果 |
3.2.1 烧伤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 |
3.2.2 烧伤患者同伴支持需求得分 |
3.2.3 烧伤患者同伴支持需求各条目得分 |
3.2.4 烧伤患者同伴支持需求各维度相关性 |
3.2.5 烧伤患者同伴支持需求单因素分析 |
3.2.6 烧伤患者同伴支持需求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
3.3 讨论 |
3.3.1 烧伤患者的一般情况分析 |
3.3.2 烧伤患者同伴支持需求情况分析 |
3.3.3 烧伤患者同伴支持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创新之处 |
4.3 局限性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同伴支持在烧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4)“5+3”一体化临床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德尔菲法专家小组 |
2.1.2 参与实证调查学生 |
2.2 构建“5+3”一体化临床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
2.2.1 基于系统评价的科研创新胜任力的评价指标遴选 |
2.2.2 德尔菲法专家调查 |
2.2.3 AHP法确定权重体系 |
2.3 实证调查方法 |
2.3.1 问卷调查的实施 |
2.3.2 基于指标体系的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2.4 数据统计分析的软件和方法 |
3 结果 |
3.1 德尔菲法结果 |
3.1.1 专家基本情况 |
3.1.2 指标的调整 |
3.1.3 指标体系的可靠性评价 |
3.2 AHP法确定指标体系各指标权重值 |
3.2.1 构建判断矩阵 |
3.2.2 一级指标的权重值和一致性检验 |
3.2.3 二级指标的权重值和一致性检验 |
3.2.4 三级指标的权重值和一致性检验 |
3.2.5 确定最终权重体系 |
3.3 实证调查结果 |
3.3.1 实证调查的实施与问卷的回收情况 |
3.3.2 信度分析 |
3.3.3 效度分析 |
3.4 “5+3”一体化临床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现状得分情况 |
4 讨论 |
4.1 可靠性分析 |
4.2 重点指标分析 |
4.2.1 学生的科研基本能力评价 |
4.2.2 学生的科研动力评价 |
4.2.3 学生的科研实际成果评价 |
4.2.4 学生的科研客观条件评价 |
4.3 提高“5+3”一体化临床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建议 |
4.4 研究的局限性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其评价方法 |
参考文献 |
社会实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医学MOOC建设是深化医学教育改革的需要 |
1.2 质量问题成为制约MOOC发展与应用的瓶颈 |
1.3 我国医学MOOC质量评价缺乏适切性标准 |
1.4 医学MOOC建设质量特征和评价办法有待探索 |
2 研究思路 |
3 研究内容 |
4 主要研究方法 |
4.1 文献分析法 |
4.2 访谈法 |
4.3 扎根理论研究法 |
4.4 因子分析法 |
4.5 主成分分析法 |
4.6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
4.7 AHP层次分析法 |
5 研究意义 |
5.1 理论意义 |
5.2 实践意义 |
文献回顾 |
1 MOOC建设质量相关研究 |
1.1 MOOC建设质量文献检索情况 |
1.2 课程质量研究 |
1.3 MOOC的类型与建设模式 |
1.4 MOOC的质量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
2 MOOC评价相关研究 |
2.1 MOOC评价文献检索情况 |
2.2 MOOC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
2.3 MOOC评价指标研究 |
3 医学课程改革背景下的MOOC质量评价问题研究 |
3.1 医学MOOC评价文献检索情况 |
3.2 医学课程改革与MOOC建设研究 |
3.3 医学MOOC质量评价与问题研究 |
4 文献研究述评 |
4.1 MOOC质量评价研究的基本共识 |
4.2 医学MOOC质量评价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一部分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构建 |
1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相关概念界定 |
1.1 医学MOOC建设质量的内涵 |
1.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的构成 |
1.3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目的 |
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构建的现实依据研究 |
2.1 面向学习者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期望调查目的 |
2.2 医学MOOC学习者调查对象选取 |
2.3 实验与调查过程 |
2.4 调查结果分析 |
3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构建的指导理论 |
3.1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与启示 |
3.2 质量功能展开理论与启示 |
3.3 教育评价的形成性理论与启示 |
4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构建的参考模型 |
4.1 QRF欧洲MOOC质量框架的核心思想 |
4.2 双视角课程评价模型 |
5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构建 |
5.1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主体 |
5.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适用对象 |
5.3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环节 |
5.4 医学MOOC建设质量的四类量化数据集 |
6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方法与原则 |
6.1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适用方法 |
6.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原则 |
7 结果与讨论 |
7.1 研究结果 |
7.2 讨论 |
第二部分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研究 |
1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的内涵与特征 |
1.1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研究面临的问题 |
1.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研究的目的 |
1.3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的内涵与特征 |
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的来源 |
2.1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的研究方法 |
2.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来源的确定 |
3 基于调查提取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 |
3.1 我国医学MOOC建设质量调查目的 |
3.2 研究工具 |
3.3 医学MOOC样本的选取 |
3.4 医学MOOC的资源样本信息搜集过程 |
3.5 面向设计维度的我国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提取 |
3.6 设计维度的我国医学MOOC建设质量信息一级编码 |
3.7 面向授课维度的我国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提取 |
3.8 授课维度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信息一级编码 |
3.9 面向服务维度的我国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提取 |
3.10 服务维度的我国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一级编码 |
3.11 医学MOOC建设质量信息的编码处理 |
3.1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的汇总 |
4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理论饱和度的检验 |
4.1 研究对象选取 |
4.2 理论饱和度检验的目的 |
4.3 理论饱和度检验的方法 |
4.4 理论饱和度检验结果 |
5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的筛选 |
5.1 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法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筛选 |
5.2 基于验证性因子分析法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筛选 |
5.3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的信度检验 |
5.4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模型的确定 |
6 医学MOOC的特殊性分析 |
6.1 医学MOOC特殊性研究的对照样本选取 |
6.2 医学MOOC与其他学科门类MOOC的区别 |
6.3 医学MOOC与传统医学课程的区别 |
7 结果与讨论 |
7.1 研究结果 |
7.2 讨论 |
7.3 结论 |
第三部分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1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的收集 |
1.1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池的内涵与作用 |
1.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的选择标准 |
1.3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的数据来源 |
1.4 指标编制人员的选取 |
1.5 面向学习者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的提取 |
1.6 面向医学MOOC设计者视角的质量评价指标 |
1.7 面向医学MOOC授课者视角的质量评价指标提取 |
1.8 面向医学MOOC服务者视角的质量评价指标 |
1.9 基于医学MOOC相关者征集指标的汇总 |
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的筛选 |
2.1 医学MOOC建设质量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2.2 医学MOOC建设质量指标数据的相关性分析 |
2.3 基于聚类分析法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初选 |
2.4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优选 |
3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评价指标的编制 |
3.1 评价指标的编制人员 |
3.2 评价指标的结构划分 |
3.3 评价指标中的医学特色 |
4 小结与讨论 |
4.1 研究结果 |
4.2 讨论 |
4.3 结论 |
第四部分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修订 |
1. 咨询专家的选取 |
1.1 咨询专家的选择要求 |
1.2 咨询专家的权威性判定 |
2 专家咨询的过程与意见收集 |
2.1 专家咨询流程与积极性系数统计 |
2.2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与协调系数计算 |
3 评价模型与评价指标的修订 |
3.1 专家对评价模型的修改建议 |
3.2 专家对评价指标体系的修改建议 |
4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准备工作 |
4.1 权重确定的方法 |
4.2 权重确定的专家选择 |
4.3 指标项层次结构模型的设计 |
5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过程 |
5.1 建立比较判断矩阵 |
5.2 权重的计算方法 |
5.3 权重的计算过程 |
5.4 权重的一致性检验 |
5.5 评价指标权重的赋值 |
6 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数计算规则 |
7 小结与讨论 |
7.1 研究结果 |
7.2 讨论 |
第五部分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 |
1 实证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
1.1 研究目的 |
1.2 原理与方法 |
2 面向教育管理部门的评价实验 |
2.1 教育管理部门实验对象的选取 |
2.2 MOOC质量评价专家选择 |
2.3 评价数据采集与处理过程 |
2.4 评价指标的有效性分析 |
3 面向学习者的评价实验 |
3.1 学习者实验对象的选取 |
3.2 实验过程 |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题项分析 |
3.4 评价指标体系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3.5 评价指标体系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3.6 评价指标体系的信效度检验 |
3.7 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分析 |
3.8 评价指标体系的用户满意度分析 |
3.9 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饱和度分析 |
3.10 不同课程成绩分析 |
4 改进评价的建议 |
4.1 改进评价的意义分析 |
4.2 改进医学MOOC质量的建议 |
4.3 改进医学MOOC评价的建议 |
5 讨论 |
5.1 研究结果 |
5.2 存在的不足 |
5.3 结论 |
总结与展望 |
1 研究总结 |
1.1 主要研究工作 |
1.2 研究结论 |
1.3 成果创新点 |
1.4 研究不足 |
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7)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专业学位 |
二、研究生教育 |
三、研究生教育质量 |
四、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回溯 |
二、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回溯 |
三、高等教育治理机制研究回溯 |
四、已有文献研究评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三、内容框架 |
四、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理论探讨 |
第一节 利益相关者理论:质量保障主体探析 |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
二、主体构成: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 |
第二节 三角关系理论:质量保障主体责权分析 |
一、三角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
二、主体关系:基于三角关系理论的分析 |
第三节 现代社会治理理论:协同的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
一、现代社会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
二、体系构建:基于现代社会治理理论的探讨 |
第三章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及其质量管理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背景 |
第二节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历史脉络 |
一、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孕育期 |
二、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初步建设期 |
三、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期 |
第三节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 |
一、规模现状:着眼从数量提升到质量提升转变 |
二、分布现状:呈现从普遍院校到一流高校集聚 |
三、质量现状:专业学位定位与特征尚缺乏共识 |
第四节 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质量观 |
一、阶段论质量观 |
二、需要论质量观 |
三、适应论质量观 |
四、目标论质量观 |
五、全面的质量观 |
第五节 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的制度变迁 |
一、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发展历程 |
二、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制度演进分析 |
第四章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实践研究 |
第一节 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实践分析 |
一、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 |
二、专业学位水平评估 |
三、专业学位质量认证 |
第二节 我国专业学位质量保障体系的绩效评价研究 |
第五章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国际比较研究 |
第一节 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一、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 |
二、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三、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主要特征 |
第二节 德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一、德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 |
二、德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三、德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主要特征 |
第三节 英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一、英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 |
二、英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三、英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主要特征 |
第四节 国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比较研究 |
一、国外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对比分析 |
二、国外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比较启示 |
第六章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优化研究 |
第一节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再设计 |
一、质量保障体系再设计基本原则 |
二、质量保障体系再设计路径方法 |
第二节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多主体评价协同机制 |
一、专业学位教育评价主体责权关系 |
二、基于责权关系的协同评价机制 |
第三节 中国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重构策略 |
一、构建使命导向的专业学位教育质量认证体系 |
二、构建与教育认证相协同的专业学位合格评估体系 |
三、构建与质量监测相协同的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体系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发展的状态及其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述评 |
三、研究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三)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学科发展状态的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学科 |
(二)世界一流学科 |
(三)学科发展状态 |
(四)学科建设 |
(五)学科评价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一)系统论 |
(二)非均衡发展理论 |
三、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学科发展状态的研究办法 |
一、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与数据的可行性分析 |
(一)研究对象 |
(二)数据来源 |
(三)数据的可行性分析 |
二、学科发展状态的评价办法 |
(一)评价原则 |
(二)评价维度 |
(三)数据处理 |
第四章 三类高校的学科整体水平及其变化状况分析 |
一、三类高校A、B、C三类学科数量及其变化情况 |
(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
(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
(三)其他高校 |
二、三类高校学科整体水平的比较分析 |
三、三类高校的学科覆盖面状况分析 |
(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
(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
(三)其他高校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类高校的优势学科及其变化状况分析 |
一、三类高校的优势学科在学科板块中所占比例分析 |
(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
(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
(三)其他高校 |
二、三类高校的优势学科在一级学科中所占比例分析 |
(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
(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
(三)其他高校 |
三、“双一流”建设高校ESI前1%学科数量 |
(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
(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
四、“双一流”建设高校ESI前1‰学科数量 |
(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
(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
五、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发展状态的评价研究 |
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科发展状态评价 |
(一)学科整体实力 |
(二)学科优势度 |
(三)学科水平适配度 |
(四)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三个维度的变化情况 |
(五)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三维度发展的协调状况 |
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科发展状态评价 |
(一)学科整体实力 |
(二)学科优势度 |
(三)学科水平适配度 |
(四)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三个维度的变化情况 |
(五)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三维度发展的协调状况 |
三、讨论分析 |
四、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发展的问题与建议 |
一、“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学科优势度不突出,与世界一流大学有较大差距 |
(二)学科整体水平尚不够强,发展协调性不足 |
二、“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发展的建议 |
(一)加强优势学科建设,提高学科优势度 |
(二)打造学科生态,提升学科整体水平 |
三、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我国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控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控制相关理论研究 |
2.1 临床研究的定义 |
2.2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评价概念辨析 |
2.3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概念辨析 |
2.4 本研究涉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概念及其评价方式 |
2.5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控制的概念辨析 |
2.6 小结 |
第3章 中文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现况的抽样调查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我国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质性访谈 |
4.1 访谈目的 |
4.2 访谈设计 |
4.3 访谈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中文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方法 |
5.3 研究结果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6章 我国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建立及作用机理阐释 |
6.1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 |
6.2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探索性因子分析 |
6.3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验证性因子分析 |
6.4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及修正 |
6.5 修正后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系数分析 |
6.6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关系及机理探讨 |
6.7 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 |
7.1 研究结论 |
7.2 我国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控制对策 |
7.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7.4 本研究的局限性 |
7.5 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以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1.3 研究的必要性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概述 |
1.2.3 中医学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本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 |
1.4.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达成度概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培养目标达成度理论 |
2.2.2 教育评价理论 |
3 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的构建 |
3.1 基于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的中医学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研究 |
3.1.1 中医学专业毕业要求分析 |
3.1.2 中医学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构建 |
3.2 中医学专业毕业要求评价指标点支撑课程体系及相关观测点的构建 |
3.2.1 构建原则 |
3.2.2 支撑课程体系及相关观测点构建 |
3.3 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的研究 |
3.3.1 构建原则 |
3.3.2 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的构建 |
3.4 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机制的研究 |
3.4.1 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达成度定量评价程序研究 |
3.4.2 其他相关评价机制要素研究 |
4 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达成度试评研究 |
4.1 评价数据来源 |
4.2 试评过程 |
4.2.1 信度分析 |
4.2.2 效度分析 |
4.3 评价结果统计与分析 |
4.3.1 一级指标评价情况 |
4.3.2 二级指标评价情况 |
4.3.3 支撑课程及相关观测点得分情况 |
5 中医学人才培养现状调查研究分析 |
5.1 调查概述与分析 |
5.1.1 对象与方法 |
5.1.2 结果分析 |
6 中医学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研究 |
6.1 试评与调查研究中发现的问题 |
6.2 对策 |
6.2.1 探索中医学人才临床能力培养新模式 |
6.2.2 进一步深化医学类课程综合改革 |
6.2.3 切实加强毕业实习改革 |
6.2.4 建立健全中医学人才创业教育培养体系 |
6.2.5 调整中医学人才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策略 |
6.2.6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专业相关竞赛活动 |
7 结论 |
7.1 小结 |
7.2 特点与创新 |
7.2.1 评价体系的构建 |
7.2.2 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7.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介绍 |
四、临床医学学生社会医学实践效果及其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背景下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提升研究[D]. 夏晨.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2]烧伤患者同伴支持需求问卷的研制及初步应用[D]. 靳晓蒙. 南昌大学, 2021(01)
- [3]国内外医学专业认证的现状及发展[J]. 高斌,孙宏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11)
- [4]“5+3”一体化临床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 吴少宁.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5]美国的卫生系统科学教育及其思考[J]. 王娟,吕立夏,陈浩宏,曹金凤,魏春岚,杨文卓,郑加麟.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1(02)
- [6]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D]. 宁玉文.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20(02)
- [7]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 朱金明. 天津大学, 2020(01)
- [8]“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发展的状态及其评价研究[D]. 马俊敏.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我国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控制对策研究[D]. 栾嘉.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
- [10]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研究[D]. 孟玉波.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