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机管理系统中通用计算程序的算法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熊聪[1](2021)在《喷码机管理系统设计》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商品包装的快速发展,国内外的喷码标识需求迅速增长。因而喷码机设备亟需提高其工作稳定性和操控管理效率,以更好地满足庞大的产品包装标识的需求。目前大多数国产喷码机设备还停留在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时代,其操控界面粗糙、功能简单匮乏、人机交互按键繁琐并且缺乏统一的远程监控管理,所导致的管理效率低下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围绕喷码机的管理效率和用户的操控体验,对喷码机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设计。首先设计平台,控制核心采用安卓嵌入式控制器RK3288搭配STM32控制器取代传统的单片机,两个控制器之间采用SPI通信,同时设计了USB、WiFi、触摸显示屏等多个接口电路,并完成了Android操作系统的移植。其次针对喷码机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以提升管理效率和人机交互的友好性为目标,分别设计了安卓终端管理系统软件和PC端远程管理系统软件,前者用于喷码机设备本地的操控和文件管理,后者实现远程对多台喷码机设备的监控和管理,并对两部分管理系统软件进行了功能性测试。针对管理系统实际应用中涉及到的两个问题,分别进行了研究和设计。一是管理系统通信交互的研究设计:为实现安卓终端本地管理系统和PC端远程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交互,本文设计了适用的信息交互方案和通信协议,并完成了通信测试。二是Unicode字库提取及喷印图案缩放算法的优化:以能够满足国际化通用需求的Unicode字库为对象,设计字库提取及绘制算法;为解决喷印图案在进行缩放预览过程中出现失真、模糊的问题,同时为保证运算实时性,降低算力需求,本文对基于双线性插值的图像缩放算法进行了优化改进,并完成了对比测试分析。
孙世林[2](2021)在《基于ERP的离散制造企业生产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日益成熟,产品的生产制造流程已经非常完善,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脱颖而出,必须要在其他环节上进行改进,其中缩短生产制造周期,节约生产制造成本是其关键因素中极为重要的一环。特别是传统中小型离散制造企业,通过数据挖掘分析、生产流程管控技术改善,来降低企业生产管理成本,同时还可使企业对市场需求的了快速变化做出反应。本文基于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平台根据产品结构建立企业生产管理系统,系统涵盖从客户订单到产品交付的整个过程,具体模块包括:数据检索、库存及在制数据分析、成套数据分析、物流状态分析、生产管理及CAD管理,该系统实现了企业产品生产过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本文所开发的产品生产管理系统是基于产品结构进行需求分析和模块功能设计。根据产品结构,利用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架构,以ERP系统数据库为搭建依据,ASP.net为开发工具,运用Java、C#为开发语言、ERP客制化技术、扫码枪以及SQL Server关系型数据库实现了系统的全部功能。采用B/S模式使系统布局、实施、维护和升级更加的简洁。根据产品结构进行网页开发可以大幅度缩短算法的建模过程,优化算法性能,提高网页反应速度。客制化及动态Web(Word Wide Web,万维网)的网页开发技术实现了业务功能的快速定制及各页面之间的数据关联,满足了企业对系统的相关需求。首先,针对当前ERP系统,采用大数据分析对数据库相关信息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从企业积累的大量数据中发现隐藏的有价值的信息或知识。根据挖掘出的相关信息,开发相关的数学模型,包括:库存在制分析模型、成套预测分析模型、物流分析模型等,然后根据模型进行数据重组,实现了产品生产过程各阶段数据可视化,以及相关产品信息的未来预测。其次,根据产品结构及相关零部件的产品加工工艺流程,开发相关的车间加工物料状态管控模型。利用二维码相关技术,通过与外接设备扫码枪、显示屏等设备的有效集成,实现物料的精准控制。根据后台数据库数据,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实现物料状态自动锁定、加工数据透明化、工时计算快速化等相关附加功能。并且,针对产品图纸类型多样化,基于.net平台开发多功能CAD应用,能够同时打开NX的.prt,Soliworks的.SLDPRT、.SLDASM以及SLDDRW类型的图纸,CREO的.prt和.asm类型的图纸,Catia的CATPart和CATProduct类型的图纸,Auto Cad的.DXF以及.DWG类型的图纸,以及通用图纸类型的.step、.stl、.iges以及.jt格式的图纸。通过多类型CAD预览模型,可以在无需图纸类型转换下快速查看图纸,降低了图纸管理难度,利用多功能CAD编辑实现对CAD文件的快速处理、线上审批等操作,取代企业原有的线下审批流程,优化管理结构,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最后,本文在系统设计与开发过程中,采用了相关模块化开发的思路,充分考虑了算法的性能、用户界面的友好性、以及后台代码的注解和数据透明化,有效缩减了系统的开发周期,以及降低了企业熟练使用该系统的难度,使得ERP数据库中的信息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分析处理,产品各阶段管控高效执行。本论文在ERP的基础上,搭建了高效的、高价值的、创新性、全流程的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它的成功实施对企业产品数据管理能力的提升以及相关成本的降低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朱鹏举[3](1980)在《电子计算机网络》文中认为 1.1.数字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数字计算机的历史是从古代计算板——算盘开始的,它的出现大约在公元前Ⅳ世纪[61]。算盘是普通办公计算用的工具,而它却与较完善的机械计算器,甚至电子计算器竞存了多年。计算器这一词的含义包括对多位数进行简单运算的各种机械化手段。
刘振星[4](2021)在《面向遥感卫星的综合电子系统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从太空对地观测的需求日益增长,推动了航天遥感技术的进步,遥感卫星的功能、性能不断提高。具体表现在:星上载荷由单一载荷向大气探测、振动测量、夹角检测、空间环境监测等多载荷发展;工作模式由单一推扫成像,向多点目标、多条带拼幅、立体成像、非沿迹曲线成像等复杂成像模式发展;星务管理由单一指令流控制、状态参数采集管理,向星上数据智能处理、自主健康监测、自主任务规划等复杂管理模式发展。近年来,我国在卫星遥感领域部署了“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重大专项”、“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等一批重大工程,有力推动了我国航天遥感技术发展,我国的遥感卫星也逐步向着多载荷、复杂成像模式、复杂星务管理的方向发展。因此,面向单一载荷、单一成像模式、串行星务管理的卫星控制管理模式已不再适用,对作为整星“大脑”的星载综合电子系统提出了高性能、高可靠、智能化、集成化、小型化、产品化等更高的要求。我国一些遥感卫星在星载综合电子系统方面开展了部分技术升级,开始采用“高级在轨系统”为代表的新空间数据系统标准,但总体上传统的综合电子系统体系架构并未改变。基于上述情况,急需开展面向多载荷、多任务新型遥感卫星的星载综合电子系统方面的总体研究工作,设计满足我国航天任务需要的星载综合电子系统体系架构,建立星载综合电子系统的行业标准框架,为新一代星载综合电子系统的应用打下技术基础。本工程博士论文的作者就职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近年来一直从事国产新一代星载综合电子系统的研究,本工程博士论文总结了本人在新一代遥感卫星综合电子系统的硬件架构设计、网络体系架构设计和星上自主任务规划等几个关键环节的主要工作和技术创新。针对传统卫星电子系统各分系统间孤立设计、功能分散、接口不统一、信息交互流程非标准化等问题,本工程博士论文采用硬件和软件模块化设计,大幅降低星上电子设备数量和复杂度,突破高精度轨道外推技术、条带分割技术和应急任务重规划技术等星上自主任务规划关键技术,本工程博士论文的相关研究成果还开展了在轨验证。(1)网络体系架构设计方面:针对现有卫星网络功能耦合严重,新旧标准兼容性差等问题,采用分层设计理念,将系统划分为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等五个层次分别进行设计,并提出一套适用于我国遥感卫星新型综合电子系统的自主协议规范体系,形成规模化的新一代遥感卫星在轨协同应用能力。(2)硬件架构设计方面:针对传统星务系统面临的开放性较差、稳定性不足等问题,采用通用化可扩展结构设计技术和硬件即插即用设计方法,提升系统硬件架构的开放性;采用集中管理/分散测控、系统容错机制设计方案,解决系统稳定性难题;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梳理综合电子系统硬件功能框架,解决综电系统硬件模块化程度低、功能耦合等问题。(3)基于综合电子系统的任务规划技术研究方面:针对现有任务管控完全依靠地面,管控复杂度大的难题,深入研究了星上自主任务规划技术,结合我国新一代遥感卫星任务特点,提出了任务规划三大关键技术及解决方法。(4)在轨应用验证方面:上述研究工作已在多个遥感型号上应用,本文通过分析高分多模卫星综合电子系统设计结果,以及在轨应用验证情况,阐述作者博士期间研究成果的有效性,以及后续需要进一步改进提高的研究方向。本工程博士论文的相关研究工作得到了高分重大专项重点研发项目“星载通用电子设备研发(项目合同编号:GFZX04013402-2)”项目的支持,论文作者主要负责硬件架构设计、网络体系架构设计和星上自主任务规划等方面的研究。
汪哲宇[5](2021)在《数字化慢病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应对以长期性、非传染性与难治愈性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的复杂护理需求,“慢病管理”——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卫生服务模式——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逐渐涌现并不断发展。协同护理是慢病管理区别于传统卫生服务模式的关键要素,其目标是为患者提供有组织性的协同化医疗服务。以移动健康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能够提升慢病管理的协同效率,帮助患者与护理提供者之间形成完整的闭环反馈,将循证知识与健康数据中蕴含的信息集成到管理过程之中,推动慢病管理逐渐从传统方式向全面的数字化方式过渡。虽然以慢性病照护模型为代表的慢病管理理论模型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且其有效性已经在多个国家得到了验证,但在当前我国的慢病管理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关键问题,导致以协同护理为核心的数字化慢病管理技术尚未得到有效应用。同时,数字化慢病管理领域的相关实施性研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这些关键问题,本论文系统性地研究了如何在我国的医疗场景下形成以协同护理为特征的数字化慢病管理关键方法,具体内容包括:(1)数字化慢病协同管理模型的构建与表达方法研究。针对我国慢病管理实践存在的管理角色分工不明确、缺乏数字化全流程决策支持等问题,使用路径的方式对通用性慢病管理方法进行明确可执行的表示,通过对高血压、糖尿病与慢阻肺三类常见慢病国内外指南的分析与归纳,提炼出了包含九类共通任务的通用性管理路径,并对数字化场景下各病种的具体路径进行了明确。在此基础上,面向我国管理模式构建了路径驱动的数字化协同管理模型,并通过本体对模型中包含的结构化知识与具体路径中的医学决策知识进行了表达。(2)数字化背景下面向患者依从性增强的个性化管理方法研究。针对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问题与相关个性化管理研究的局限性,一方面,从移动健康应用的个性化需求分析入手,基于目标导向型设计方法中的用户建模过程,结合相关健康行为理论,提炼了面向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提升的用户模型,结合问卷与访谈结果识别出了三类患者虚拟角色与其对应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从人工智能技术的管理实践入手,基于本体与多种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了一种根据患者特征为其推荐相关文章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基于强化学习技术实现了一种在虚拟管理环境中根据患者与管理师状态给出干预建议的个性化管理策略生成方法。(3)数字化慢病闭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针对我国慢病管理信息化实践中存在的缺乏理论指导以及多病种集成性较低等问题,基于所构建的模型与个性化管理方法,设计并实现了包含智能服务引擎与客户端两大组件的数字化慢病闭环管理系统。智能服务引擎以通用性慢病管理路径本体为核心,能够通过多种类型的接口为系统提供数据存储与全场景决策支持服务;客户端中的医生工作平台基于共通性路径任务设计,能够辅助不同角色的医护人员执行具有时序性与闭环性的协同式管理;客户端中的患者移动终端基于所提炼的个性化需求与行为改变轮设计,能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自我管理支持,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依从性。所实现系统目前已在我国多个地区进行了实际的部署与应用。(4)面向数字化慢病管理的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针对数字化场景下管理系统评价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基于面向远程医疗的综合评估模型,提炼了包含评价角色、评价重点与评价角度三个维度的面向个体层面的数字化慢病管理评估模型,并依据该模型对所实现系统进行了不同证据水平的实践评价,包括基于系统真实数据的回顾性评价、面向慢阻肺患者的前后对比试验与面向高血压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结果表明,当前系统能够帮助医护人员与患者共同合作,开展医患之间高效互动的闭环式协同管理,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疾病控制情况、日常生活质量与疾病认知水平。总的来看,本论文所提出的路径驱动的数字化慢病管理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慢病管理实践与慢病管理领域相关研究中存在的多种问题,为数字化慢病管理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验证。
龙立[6](2021)在《城市供水管网抗震可靠性分析方法及系统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供水管网系统作为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组成之一,是维系社会生产生活和城市正常运行的命脉,地震发生后,更是承担着保障灾区医疗用水、消防用水及灾民生活用水的艰巨任务。近年来,随着城市抗震韧性评估进程的不断推进,针对供水管网系统震害风险预测与可靠性评估的研究获得了广泛关注,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然而,我国目前还没有比较系统的、适用于不同规模的供水管网震害预测与抗震可靠性分析的理论方法及软件平台。本文从管道“单元”层面及管网“系统”层面对供水管网抗震可靠性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研发了抗震可靠性分析插件系统,为供水管网系统震害预测与抗震可靠性分析奠定理论及技术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基于土体弹性应变阈值理论,建立了考虑应变区间折减的频率相关等效线性化方法;运用本文方法对各类场地进行了土层地震反应分析,对比了与传统等效线性化方法的差异,解决了传统方法在高频段频响放大倍率比实际偏低的问题;进而研发了集成本文方法的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系统,实现了场地地震反应的高效、准确分析;运用研发的系统对西安地区开展了场地地震反应分析,建立了该地区综合考虑输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的场地效应预测模型;最后,进行了考虑场地效应的确定性地震危险性分析,分析结果与实际震害吻合。(2)提出了综合考虑管道属性、场地条件、腐蚀环境、退化性能、埋深的管道分类方法;基于解析地震易损性分析理论,建立典型球墨铸铁管的概率地震需求模型和概率抗震能力模型,分析得到不同埋深下管道地震易损性曲线;进而结合管道震害率,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不同管径与不同埋深下典型管道的地震易损性曲线。采用C#编程语言开发了管道地震易损性曲线管理系统,实现了地震易损性曲线的高效录入、存储、对比及可视化展示,最终建立了管道单元地震易损性曲线数据库。(3)基于管道单元地震易损性曲线,提出了管线三态破坏概率计算方法;针对管网抗震连通可靠性分析中蒙特卡罗方法误差收敛较慢的特点,提出了以Sobol低偏差序列抽样的连通可靠性评估的拟蒙特卡洛方法;进而结合GPU技术,提出了基于CUDA的连通可靠性并行算法,显着提高了分析效率及精度。(4)建立了综合考虑管线渗漏、爆管及节点低压供水状态的震损管网水力分析模型,提出了基于拟蒙特卡洛方法的震损管网水力计算方法及抗震功能可靠性分析方法,准确模拟与评估了震损管网水力状态;建立了供水管网水力服务满意度指标和震损管线水力重要度指标,提出了震损管网两阶段修复策略;进而建立了渗漏管网抢修队伍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并结合遗传算法实现模型最优解搜索,合理地给出管线最优修复顺序及抢修队伍最优调度方案。(5)基于软件分层架构思想及插件开发思想,搭建了插件框架平台,进而采用多语言混合编程技术开发了插件式供水管网抗震可靠性分析系统,并对系统开发关键技术、概要设计、框架平台设计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采用插件系统对西安市主城区供水管网开展了初步应用研究,评估结果可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开展管网加固优化设计、抗震性能化设计、管网韧性评估及抢修应急预案制定等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薛梅婷[7](2020)在《基于FPGA异构平台的关系型数据库加速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据库是管理信息社会的重要工具。在“大数据”时代,临床医疗、公共卫生、医药研发、健康网络与媒体等行业均会产生大量在线数据。因而数据库系统面临着数据量庞大、数据结构多样以及数据处理实时化的要求,上述要求对依托于冯·诺依曼体系架构的同构计算模式提出了挑战。为了打破同构计算模式处理能力和数据增长速度之间的壁垒,以新一代高性能计算芯片为核心的异构并行计算体系架构开始得到人们的重视,以实现更高的性能。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作为一种可编程芯片,在流水线并行计算、响应延时等方面优于通用处理器。于是FPGA与CPU协同的异构加速架构开始在数据库领域中得到应用,基于FPGA的关系型数据库加速成为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方向。对关系型数据库的操作是通过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SQL)进行的。排序和连接操作是数据库领域中被频繁使用且非常耗时的两个操作,二者作为典型的计算与数据密集型操作,一直是数据库加速领域的重点研究对象。因此,本文以排序和连接操作为切入点,提出了基于FPGA的加速实现方法,并进一步提出了面向不同关系型数据库的异构加速系统架构。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以排序操作为核心的硬件加速器:在数据库中,诸如聚合、排序合并连接算法的实现都与排序密切相关,同时数据库多位宽数据类型的特点对排序算法的硬件实现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排序操作硬件实现方法,以解决当前数据库多数据类型流水线执行的问题,并基于该方法给出了三种适用于不同情况的执行模型。该硬件排序方法支持连续、不同数据宽度的数据序列,符合数据库多数据类型的特征。除此之外,本文还实现了一种等值连接结构和选择过滤结构,在所提排序结构的配合下,该加速器可实现如排序、排序合并连接、选择过滤等数据库操作。(2)面向哈希连接算法的硬件加速:哈希连接算法是数据库中应用最广泛的连接算法之一。哈希连接算法硬件实现的性能深受哈希冲突解决方式和哈希表流水线访问方式的影响。基于这两个优化方向,本文给出了两种哈希连接硬件实现方法。对于连接属性不唯一的应用场景,提出了使用布谷鸟哈希算法加链表法的策略以解决哈希冲突,同时减少内存访问次数和提升哈希连接效率;对于连接属性唯一的应用场景,则提出了哈希表加内容寻址寄存器的方法以解决哈希冲突,同时完成了一种适用于该方法的串并行流水线策略,进一步提升连接效率。(3)数据库异构加速系统架构: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多种异构技术各具优势。基于异构平台设计数据库加速方案时,在保证可扩展性与灵活性之余,需尽可能降低数据分析与用户间的通讯延时,同时提高数据处理速度。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数据库通用加速系统架构。该架构在硬件层面对不同的数据操作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方法,同时为不同的数据库软件提供了统一的调用接口,保证了与数据库软件的松耦合,适用范围更广。最后,在标准测试数据集上的多项实验证明了架构的有效性,与传统数据库软件相比达到了最高16倍的性能提升。
教育部[8](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徐尧燚[9](2020)在《基于知识模型的检修停复电智能审批和执行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文中研究指明检修计划是电力设备检修时关于方式调整和停复电操作安排的电力文本,调度员日常对检修计划进行停复电的审批和执行是电网加强生产管理和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一项重要业务流程。随着城市电网规模不断扩大,检修停复电的审批和执行在电网调控业务量中的占比日益增大。目前电力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智能电网的建设不断推进,在调度员业务繁忙以及调控中心智能自动化水平亟待提高的背景下,本文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机器人调度员系统,围绕机器自主高效地完成计划检修停复电的日前审批和日内执行任务这一调度智能化发展方向完成了以下工作:1)根据检修停复电的调控流程提出一种基于知识模型的模块化架构智能系统,智能实现检修计划单的解析、关联分析、方式安全校核以及调度命令票和操作序列的智能生成和执行,一体化完成检修停复电业务的日前审批和日内执行。说明了系统的架构、模块设计和业务逻辑。分析了系统利用Rabbit消息队列与外部软件平台通信,实现数据交互和基于事件驱动的控制决策流程。采用My SQL数据库存储系统的各类数据、知识和规则,应用自然语言理解技术将检修计划文本解析成结构化数据,利用Neo4j软件和图拓扑搜索技术实现检修计划相关设备信息和数据的智能搜索、检修计划的关联分组。2)结合本体论和谓词表达对检修计划停复电相关的调度领域内的各类信息和数据进行了灵活的知识表示,提出电网模型知识和任务知识两大类本体知识的划分方式和生成方法;依据调度员经验和相关操作管理规程,基于一阶谓词逻辑方法构建了以推理次日拓扑变位时间序列和调度命令票为目标的通用规则体系,保证系统良好的通用性和扩展性。3)通过Python第三方模块NLTK的内置算法开发了利用本体知识和规则匹配的知识推理机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次日拓扑变位时间序列和调度命令票的推理方法。提出检修计划关联分组的分析方法,进一步根据拓扑变位序列设计分组下检修计划运行方式的智能校核过程。利用命令票生成过程的相关结论,给出了通过查询结构表生成详细操作序列票的方法。通过算例验证了系统的智能性、有效性和通用性。在Py Charm软件开发环境中完成了检修停复电智能审批和执行系统的开发。系统的运行安全可靠,能够极大降低调度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审批和执行检修计划停复电的工作效率,闭环自动化完成相关调控业务。
朱万民[10](2020)在《建筑运维管理系统组态软件的开发及三维可视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BIM技术等的快速发展,对于建筑运维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智能建筑领域,出现了各种功能性强、集成度高的智能建筑设备,对于如何充分地将这些智能建筑设备集成到建筑运维管理中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BIM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它的应用不断从设计施工阶段向运营维护阶段延伸,其延伸方式以及实现途径多种多样,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本文针对建筑运维管理和智能建筑方面的需求,首先开发了一套通用组态软件,在完成组态软件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集成了建筑运维的内容以及各种智能建筑设备的特殊功能。针对BIM技术,对三维建筑模型的数据进行提取,并利用WebGL、Three.js等技术以B/S的形式展示在浏览器中,实现建筑信息的三维可视化。首先,调查和研究建筑运维管理系统涉及的内容,关注建筑智能化技术和建筑智能化设备的发展,总结计算机在建筑运维管理和智能建筑方面的应用。其次,搭建建筑信息数据库,整合建筑运维的信息和智能建筑的内容。根据建筑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建立对应的实时数据库、历史数据库,实现建筑运维和智能建筑信息的数据集成。再次,学习和研究WPF编程技术,实现组态式的人机界面编辑和运行软件,并结合组态软件的常用高级功能和建筑领域对组态软件的需求,开发相应的控件进行功能的扩展。软件通过SQL Server语句连接数据库,用C#语言调取数据库的WCF服务,实现组态界面与数据库的信息交互,进而以人机界面的形式实现对建筑运维信息的调取、对建筑设备状态的读取和控制以及新型智能建筑设备信息的联动。然后,对Revit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将三维建筑模型数据进行提取,并将获取到的数据转换成常用的三维格式存放在文件中。结合WebGL和Three.js等网页三维技术,加载三维格式的文件,进而实现建筑信息的三维可视化展示。最后,结合某小区的智慧住区项目,对组态软件进行测试,将组态画面运行软件应用到实际项目中,并将Revit中的建筑模型及必要信息完整地展示在网页上。经测试,软件运行稳定,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计算机管理系统中通用计算程序的算法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计算机管理系统中通用计算程序的算法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喷码机管理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喷码机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1.2.2 嵌入式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管理系统人机交互技术研究现状 |
1.2.4 图像缩放处理算法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安排 |
2 系统总体设计 |
2.1 系统需求分析 |
2.2 系统设计原则 |
2.3 系统总体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3 管理系统软硬件设计 |
3.1 安卓硬件平台设计 |
3.1.1 核心板及处理器的选型 |
3.1.2 触摸显示屏模块接口设计 |
3.1.3 蓝牙WiFi模块设计 |
3.1.4 电源模块设计 |
3.1.5 外设接口模块设计 |
3.1.6 STM32 模块及SPI接口设计 |
3.1.7 安卓操作系统移植 |
3.2 安卓终端管理系统软件设计 |
3.2.1 安卓终端软件功能架构 |
3.2.2 安卓终端GUI图形化界面 |
3.3 PC端远程管理系统软件设计 |
3.3.1 PC端软件功能架构 |
3.3.2 PC端GUI图形化界面 |
3.4 系统功能测试 |
3.4.1 安卓终端管理系统功能测试 |
3.4.2 PC端远程管理系统功能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4 管理系统通信交互设计 |
4.1 通信网络架构设计 |
4.2 系统通信流程设计 |
4.2.1 系统总体通信流程 |
4.2.2 Socket通信数据的解析流程 |
4.2.3 PC端远程管理系统通信流程 |
4.2.4 安卓终端管理系统通信流程 |
4.3 通信数据交互格式设计 |
4.4 通信协议测试 |
4.4.1 测试用服务器的设计 |
4.4.2 通信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5 Unicode字库提取设计及喷印图案缩放算法优化 |
5.1 Unicode字库提取算法设计 |
5.1.1 Unicode编码概述 |
5.1.2 Unicode字库提取及绘制算法设计 |
5.1.3 提取算法测试 |
5.2 喷印图案缩放算法设计与优化 |
5.2.1 最邻近插值算法 |
5.2.2 双线性插值算法 |
5.2.3 对比测试分析及优化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基于ERP的离散制造企业生产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ERP与生产管理系统 |
1.2.1 ERP简介 |
1.2.2 生产管理系统简介 |
1.3 国内外ERP及生产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离散制造企业背景、生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4.1 离散制造企业背景 |
1.4.2 公司生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5 课题研究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1.5.1 课题研究意义 |
1.5.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ASP.NET的生产管理系统需求及技术研究 |
2.1 生产管理系统实现目标 |
2.1.1 生产数据可视化目标 |
2.1.2 企业生产管理目标 |
2.1.3 多功能CAD应用目标 |
2.2 生产管理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2.1 数据检索模块需求分析 |
2.2.2 库存及在制数据分析模块需求分析 |
2.2.3 成套数据分析模块需求分析 |
2.2.4 物流状态模块需求分析 |
2.2.5 外协件入库模块需求分析 |
2.2.6 主机核心件生产过程管控模块需求分析 |
2.2.7 多功能CAD应用模块需求分析 |
2.3 生产管理系统开发所用相关技术研究 |
2.3.1 编码技术 |
2.3.2 面向对象思想 |
2.3.3 关系型数据库 |
2.3.4 ASP.NET开发技术 |
2.3.5 数据挖掘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VS与 ADO.NET的生产数据可视化 |
3.1 生产数据可视化流程和整体功能框架设计 |
3.1.1 生产数据可视化开发流程 |
3.1.2 生产数据可视化功能框架设计 |
3.2 生产数据可视化功能实现 |
3.2.1 生产数据可视化主页的功能实现 |
3.2.2 数据检索的功能实现 |
3.2.3 库存及在制数据分析的功能实现 |
3.2.4 成套数据分析的功能实现 |
3.2.5 物流状态分析的功能实现 |
3.3 生产数据可视化权限设置 |
3.3.1 生产数据可视化权限划分 |
3.3.2 生产数据可视化权限配置功能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VS与SQL的企业生产管理设计与实现 |
4.1 企业生产管理系统开发流程和整体功能框架设计 |
4.1.1 企业生产管理系统开发流程 |
4.1.2 企业生产管理系统功能框架设计 |
4.2 企业生产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
4.2.1 SQL数据库设计原则 |
4.2.2 企业生产管理系统数据表单设计 |
4.3 企业生产管理的功能实现 |
4.3.1 员工二维码的功能实现 |
4.3.2 外协件二维码的功能实现 |
4.3.3 车间加工物流二维码的功能实现 |
4.3.4 外协件入库管理的功能实现 |
4.3.5 主机核心件加工管控的功能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VS的多功能CAD应用设计与实现 |
5.1 多功能CAD应用整体功能框架设计 |
5.1.1 多功能CAD应用开发流程 |
5.1.2 多功能CAD应用框架设计 |
5.2 多功能CAD应用的功能实现 |
5.2.1 多功能CAD应用交互界面设计 |
5.2.2 多类型CAD预览 |
5.2.3 多功能CAD编辑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生产管理系统的实施 |
6.1 系统实施所需要求 |
6.1.1 硬件要求 |
6.1.2 软件要求 |
6.2 生产数据可视化运行 |
6.2.1 数据检索模块运行 |
6.2.2 库存及在制模块运行 |
6.2.3 成套分析模块模块运行 |
6.2.4 物流状态分析模块运行 |
6.3 生产管理运行 |
6.3.1 二维码生成模块运行 |
6.3.2 外协件入库模块运行 |
6.3.3 主机核心件加工管控模块运行 |
6.4 多功能CAD应用运行 |
6.4.1 多类型CAD预览运行 |
6.4.2 多功能CAD编辑运行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思考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面向遥感卫星的综合电子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综合电子系统概念内涵 |
1.2 综合电子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
1.3 国内外发展情况 |
1.3.1 国外典型星载综合电子系统 |
1.3.2 国内发展情况 |
1.3.3 发展趋势及启示 |
1.4 工程背景及需求 |
1.4.1 高分专项简介 |
1.4.2 空间基础设施规划简介 |
1.4.3 高分多模卫星简介 |
1.4.4 对综合电子系统的紧迫需求 |
1.4.5 博士期间研究工作开展情况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综合电子系统研究思路及架构设计 |
2.1 任务需求分析 |
2.2 研究工作思路 |
2.2.1 新一代遥感卫星对电子系统的需求 |
2.2.2 现有卫星电子系统存在的问题 |
2.2.3 研究路线与技术途径 |
2.3 综合电子系统架构设计 |
2.3.1 综合电子系统网络体系架构设计 |
2.3.2 综合电子系统硬件架构设计 |
2.3.3 基于综合电子系统的星上任务规划技术研究 |
2.4 高分多模卫星综合电子系统的设计验证方案 |
第3章 综合电子系统网络体系架构设计 |
3.1 新一代遥感卫星信息交互需求 |
3.1.1 应用任务功能分解 |
3.1.2 应用任务信息交互需求分析 |
3.2 工程难点分析 |
3.2.1 网络系统功能耦合难题 |
3.2.2 网络标准兼容性难题 |
3.3 针对系统功能耦合难题的星载综合电子系统网络分层设计 |
3.3.1 网络体系架构设计思路 |
3.3.2 应用层设计 |
3.3.3 传输层设计 |
3.3.4 网络层设计 |
3.3.5 数据链路层 |
3.3.6 物理层设计 |
3.4 针对网络标准兼容性难题的标准化网络协议体系设计 |
3.4.1 通用标准兼容性设计 |
3.4.2 终端接口设计 |
3.5 新一代遥感卫星分层协议体系设计 |
3.5.1 新一代遥感卫星星地链路空间链路协议应用设计 |
3.5.2 新一代遥感卫星星载子网协议设计 |
3.5.3 新一代遥感卫星应用服务空间包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综合电子系统通用化可扩展硬件架构设计 |
4.1 工程难点分析 |
4.1.1 系统开放性难题 |
4.1.2 系统稳定性难题 |
4.1.3 硬件功能耦合难题 |
4.2 针对系统开放性难题的综合电子系统硬件接口设计 |
4.2.1 开放式结构设计 |
4.2.2 硬件即插即用设计 |
4.3 针对系统稳定性难题的综合电子系统硬件架构设计 |
4.3.1 集中管理分散测控设计 |
4.3.2 双总线设计 |
4.3.3 容错机制设计 |
4.4 新一代遥感卫星的综合电子系统硬件模块化设计 |
4.4.1 新一代遥感卫星平台管理需求分析 |
4.4.2 通用处理器模块设计 |
4.4.3 数据存储复接模块设计 |
4.4.4 遥测采集模块设计 |
4.4.5 热控管理模块设计 |
4.4.6 容错模块设计 |
4.4.7 指令模块设计 |
4.4.8 配电模块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综合电子系统的星上任务规划技术研究 |
5.1 新型遥感卫星任务特点 |
5.2 高精度轨道外推算法 |
5.2.1 龙格-库塔数值积分算法 |
5.2.2 动力学模型 |
5.2.3 星上计算的优化过程 |
5.2.4 仿真结果 |
5.2.5 仿真结论 |
5.3 条带分割算法 |
5.3.1 区域任务条带分割 |
5.3.2 曲线任务条带分割 |
5.4 应急任务重规划算法 |
5.4.1 更新待规划任务集 |
5.4.2 应急任务最佳插入位置函数 |
5.4.3 星上自主重规划算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综合电子系统通过高分多模卫星的在轨应用验证 |
6.1 高分多模卫星任务特点分析 |
6.1.1 敏捷成像模式 |
6.1.2 视频成像模式分析 |
6.1.3 数据处理模式分析 |
6.1.4 数据传输模式分析 |
6.2 高分多模卫星综合电子技术方案 |
6.2.1 高分多模卫星业务需求 |
6.2.2 高分多模卫星综合电子总体方案 |
6.2.3 高分多模卫星信息流设计 |
6.3 网络体系架构标准化、兼容性应用验证 |
6.3.1 高分多模卫星空间链路协议兼容性设计验证 |
6.3.2 高分多模卫星星载子网协议标准化设计验证 |
6.4 开放式综电系统硬件标准化、模块化应用验证 |
6.4.1 高分多模卫星综合电子系统硬件架构设计 |
6.4.2 采用本课题研究成果对系统功能性能的提升 |
6.5 基于综合电子系统的自主任务规划技术在轨验证 |
6.5.1 自主任务管理在轨应用验证 |
6.5.2 自主健康管理在轨应用验证 |
6.5.3 综合电子系统自主任务管理系统设计验证 |
6.5.4 综合电子系统自主机动控制设计验证 |
6.5.5 高分多模卫星在轨成像任务执行情况验证 |
6.5.6 基于综合电子系统的新增功能效益显着 |
6.6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工作内容总结 |
7.2 本文先进性与创新点 |
7.3 后续发展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5)数字化慢病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清单和术语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慢病管理概述 |
1.1.1 慢病的定义与分类 |
1.1.2 慢病的全球化流行趋势 |
1.1.3 慢病管理的定义与基本要素 |
1.1.4 我国慢病流行趋势及管理现状 |
1.2 慢病管理领域研究综述 |
1.2.1 基于协同护理的慢病管理理论模型发展综述 |
1.2.2 基于CCM框架的慢病管理实施性研究综述 |
1.3 数字化慢病管理研究进展及应用实践 |
1.3.1 数字化背景下的慢病管理理论模型发展 |
1.3.2 数字化背景下的慢病管理实施性研究进展 |
1.3.3 数字化慢病管理国内外代表性应用实践 |
1.4 关键问题分析与论文研究内容 |
1.4.1 关键问题分析 |
1.4.2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路径驱动的数字化慢病协同管理模型构建与表达 |
2.1 路径驱动的数字化慢病协同管理模型构建 |
2.1.1 通用性慢病管理路径提炼与多病种实现 |
2.1.2 面向我国管理模式的数字化协同管理模型构建 |
2.2 基于本体的模型知识表达与验证 |
2.2.1 本体相关概念与构建方法 |
2.2.2 慢病协同管理模型基础本体构建 |
2.2.3 基于演绎推理的路径化决策支持 |
2.2.4 本体构建结果与技术性评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患者依从性增强的个性化管理方法研究 |
3.1 基于健康行为理论的患者个性化管理需求分析 |
3.1.1 移动健康应用设计方法概述 |
3.1.2 面向自我管理依从性增强的用户模型提炼 |
3.1.3 用户虚拟角色构建与需求识别 |
3.2 基于健康推荐系统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研究 |
3.2.1 健康推荐系统相关概念与研究进展 |
3.2.2 健康知识推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3.2.3 基于测试集的推荐系统评估 |
3.3 基于强化学习的个性化管理策略生成方法研究 |
3.3.1 强化学习相关理论与研究进展 |
3.3.2 策略生成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
3.3.3 基于虚拟环境的训练结果与模型评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字化慢病闭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面向全场景决策支持的智能化慢病服务引擎构建 |
4.1.1 以引擎为核心的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
4.1.2 基于多种软件框架的云端引擎实现 |
4.2 基于路径任务的医生协作工作平台设计与实现 |
4.2.1 路径任务驱动的协作工作平台功能设计 |
4.2.2 基于网页的协作工作平台功能实现 |
4.3 基于行为改变技术的患者移动终端设计与实现 |
4.3.1 行为改变轮驱动的干预功能设计 |
4.3.2 面向多平台的移动终端功能实现 |
4.3.3 面向患者依从性的移动终端试点性应用评价 |
4.4 系统部署与实际应用情况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数字化慢病管理的多维度评价体系研究 |
5.1 数字化慢病管理系统多维度评价体系构建 |
5.1.1 慢病管理领域评价方法概述 |
5.1.2 面向个体层面的数字化慢病管理评估模型提炼 |
5.2 基于系统观察性数据的回顾性评价 |
5.2.1 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方法 |
5.2.2 回顾性评价结果总结 |
5.3 基于多层次临床试验的前瞻性评价 |
5.3.1 探究慢阻肺患者院外管理效果的前后对比试验 |
5.3.2 探究高血压患者院外管理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6)城市供水管网抗震可靠性分析方法及系统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供水管网震害风险评估理论研究现状 |
1.2.1 场地地震危险性分析 |
1.2.2 供水管道地震易损性分析 |
1.3 供水管网抗震可靠性及修复决策分析 |
1.3.1 供水管网连通可靠性分析研究 |
1.3.2 供水管网功能可靠性分析研究 |
1.3.3 供水管网震后修复决策分析研究 |
1.4 供水管网抗震可靠性分析系统研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考虑场地效应的地震危险性研究 |
2.1 确定性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 |
2.2 考虑频率相关性的等效线性法 |
2.2.1 一维土层地震反应等效线性化方法 |
2.2.2 考虑应变区间折减的频率相关等效线性化方法 |
2.2.3 基于竖向台站地震动记录的可靠性分析 |
2.2.4 考虑频率相关性的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系统研发 |
2.3 考虑场地效应的地震危险性分析 |
2.3.1 工程场地 |
2.3.2 场地模型地震反应分析 |
2.3.3 考虑多因素的场地效应模型 |
2.3.4 考虑场地效应的地震危险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供水管道地震易损性分析 |
3.1 地下管道震害分析及管道分类 |
3.1.1 地下管道破坏的主要类型 |
3.1.2 影响管道破坏的主要因素 |
3.1.3 地下供水管道分类 |
3.2 供水管道地震易损性分析 |
3.2.1 解析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 |
3.2.2 概率地震需求分析 |
3.2.3 概率抗震能力分析 |
3.2.4 地震易损线曲线 |
3.3 管道地震易损性曲线管理系统研发 |
3.3.1 需求分析 |
3.3.2 功能架构设计 |
3.3.3 系统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CUDA的供水管网抗震连通可靠性分析 |
4.1 供水管网系统可靠性分析基础 |
4.1.1 供水管网简化模型 |
4.1.2 管线破坏概率的确定 |
4.1.3 管网连通可靠性分析方法 |
4.2 图论模型 |
4.2.1 图论基本定义 |
4.2.2 图的存储形式 |
4.2.3 图的连通性判别算法 |
4.3 QMC方法在供水管网连通可靠性中的应用 |
4.3.1 QMC方法原理及误差 |
4.3.2 低偏差Sobol序列 |
4.3.3 QMC方法用于供水管网连通可靠性分析 |
4.4 基于CUDA的供水管网连通可靠性并行算法 |
4.4.1 CUDA编程原理 |
4.4.2 并行方案设计 |
4.4.3 算法的CUDA实现 |
4.5 算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供水管网抗震功能可靠性分析及修复决策分析 |
5.1 常态下供水管网水力分析 |
5.1.1 供水管网基本水力方程 |
5.1.2 供水管网水力分析方法 |
5.2 震后供水管网功能可靠性分析 |
5.2.1 供水管线渗漏模型 |
5.2.2 供水管线爆管模型 |
5.2.3 用户节点出流模型 |
5.2.4 基于QMC法的震损管网水力分析方法 |
5.2.5 供水管网抗震功能可靠性计算模型及程序 |
5.2.6 算例分析 |
5.3 供水管网震后修复决策分析 |
5.3.1 供水管网水力满意度指标的建立 |
5.3.2 震损管线水力重要度指标的建立 |
5.3.3 供水管网震后修复策略 |
5.3.4 抢修队伍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 |
5.3.5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调度算法实现 |
5.3.6 算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城市供水管网抗震可靠性评估系统开发与初步示范应用 |
6.1 系统设计目标与原则 |
6.1.1 系统设计目标 |
6.1.2 系统设计原则 |
6.2 系统开发关键技术 |
6.2.1 插件技术 |
6.2.2 Sharp Develop插件系统 |
6.2.3 .NET Framework |
6.2.4 Arc GIS Engine |
6.2.5 多语言混合编程技术 |
6.3 系统概要设计 |
6.3.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6.3.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6.3.3 数据库设计 |
6.3.4 系统开发环境 |
6.4 框架平台设计 |
6.4.1 插件契约 |
6.4.2 插件引擎 |
6.4.3 插件管理器 |
6.4.4 框架基础 |
6.5 管网可靠性评估系统实现 |
6.5.1 插件实现过程 |
6.5.2 供水管网抗震可靠性分析系统实现 |
6.6 系统初步应用 |
6.6.1 西安市供水管网系统概况 |
6.6.2 西安市供水管网可靠性分析 |
6.7 本章小节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图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附录二:出版专着情况 |
附录三:授权发明专利 |
附录四:登记软件着作权 |
附录五: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录六:获奖情况 |
(7)基于FPGA异构平台的关系型数据库加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2.1 数据库系统 |
1.2.2 异构加速平台 |
1.2.3 异构平台加速架构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
1.4 论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研究现状与相关技术 |
2.1 引言 |
2.2 数据库查询执行技术研究现状 |
2.2.1 关系型数据库的发展 |
2.2.2 SQL语句执行流程 |
2.2.3 SQL语句的查询优化 |
2.2.4 SQL语句的查询执行 |
2.3 不同类型异构加速平台对比 |
2.3.1 异构加速平台 |
2.3.2 数据库异构加速系统性能指标 |
2.3.3 不同异构加速平台对比 |
2.4 异构平台加速数据库的研究现状 |
2.4.1 第三方数据库加速技术研究现状 |
2.4.2 异构平台排序操作加速研究 |
2.4.3 异构平台连接操作加速研究 |
2.4.4 异构平台过滤操作加速研究 |
2.5 异构平台并行计算相关技术 |
2.5.1 并行编程模型 |
2.5.2 Open CL编程模型体系结构 |
2.5.3 Open CL在 FPGA上的实现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以排序操作为核心的加速器 |
3.1 排序操作的硬件实现方式 |
3.1.1 排序网络结构 |
3.1.2 线性比较器结构 |
3.2 排序矩阵整体结构 |
3.2.1 基本排序单元 |
3.2.2 比较规则 |
3.2.3 排序矩阵 |
3.3 模块化排序矩阵工作模型 |
3.3.1 单路串行高位宽单层级模型 |
3.3.2 多路并行低位宽单层级模型 |
3.3.3 单路串行高位宽多层级模型 |
3.4 等值连接 |
3.5 选择过滤 |
3.6 加速器整体结构 |
3.7 实验分析 |
3.7.1 实验配置 |
3.7.2 实验结果与对比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哈希连接算法的硬件加速 |
4.1 硬件加速哈希连接的研究现状 |
4.2 哈希连接不同阶段性能瓶颈 |
4.2.1 哈希连接算法的构建阶段 |
4.2.2 哈希连接的探测阶段 |
4.3 面向连接结果不唯一应用场景的哈希连接结构 |
4.3.1 布谷鸟哈希算法 |
4.3.2 改进的布谷鸟哈希表 |
4.3.3 LCHJ结构系统组成 |
4.3.4 LCHJ结构不同阶段状态变化 |
4.4 面向连接结果唯一应用场景的哈希连接结构 |
4.4.1 改进的哈希冲突解决策略 |
4.4.2 改进的流水线访问方式 |
4.4.3 NLPHJ结构系统组成 |
4.4.4 NLPHJ结构构建阶段 |
4.4.5 NLPHJ结构探测阶段 |
4.5 性能分析 |
4.5.1 时间复杂度 |
4.5.2 内存占用 |
4.5.3 哈希冲突概率 |
4.5.4 内容寻址寄存器容量 |
4.6 实验分析 |
4.6.1 实验配置 |
4.6.2 实验结果与对比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据库异构加速系统 |
5.1 数据库异构加速系统分类 |
5.1.1 基于用户自定义函数的异构系统 |
5.1.2 基于存储引擎的异构系统 |
5.1.3 基于可卸载插件的异构系统 |
5.2 查询语句异构平台执行流程 |
5.2.1 基于异构平台的查询语句执行 |
5.2.2 执行优化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
5.3 数据库异构加速系统执行代价 |
5.3.1 数据传输代价 |
5.3.2 数据执行代价 |
5.3.3 可重构代价 |
5.3.4 加速效果 |
5.4 数据库异构系统加速架构组成 |
5.4.1 数据库交互层 |
5.4.2 通用加速库层 |
5.4.3 设备管理层 |
5.4.4 设备抽象层 |
5.4.5 设备驱动层 |
5.5 实验分析 |
5.5.1 实验配置 |
5.5.2 实验结果与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基于知识模型的检修停复电智能审批和执行系统的研究和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电网调控中心的检修停复电业务处理现状 |
1.1.2 检修停复电智能处理实现的需求 |
1.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调度机器人的研究现状 |
1.2.2 自然语言理解和图拓扑搜索识别 |
1.2.3 知识表示和推理机制 |
1.2.4 检修计划的方式校核和调度命令票/操作序列的自动生成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检修停复电智能处理系统的架构和功能设计 |
2.1 系统的物理和逻辑架构 |
2.1.1 系统的物理架构 |
2.1.2 系统逻辑架构和业务流程 |
2.1.3 系统开发工具 |
2.2 系统模块设计和实现 |
2.2.1 系统模块划分和具体功能设计 |
2.2.2 自然语言理解和图拓扑搜索技术的应用 |
2.3 系统的数据交互和控制决策 |
2.3.1 SMPIP系统与外部系统的数据交互 |
2.3.2 系统模块的内部数据交互 |
2.3.3 系统的通信和控制决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本体模型和一阶谓词逻辑的停复电知识体系 |
3.1 电网停复电知识体系的构成 |
3.2 电网停复电本体知识的表示和构建 |
3.2.1 本体知识的划分和表示 |
3.2.2 本体知识库的自动生成 |
3.3 通用型电网停复电规则的设计和构建 |
3.3.1 拓扑变位时间序列推理规则的设计 |
3.3.2 调度命令票推理规则的设计 |
3.3.3 规则库的设计 |
3.4 系统推理机的知识推理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检修计划的关联分组校核和调度命令票的推理 |
4.1 检修计划的关联分组机制 |
4.1.1 操作拓扑关联分析 |
4.1.2 负荷转移关联分析 |
4.2 次日拓扑变位时间序列的推理生成 |
4.2.1 拓扑变位时间序列的生成形式 |
4.2.2 基于知识驱动的拓扑变位的推理流程 |
4.3 计划分组的运行方式智能安全校核 |
4.3.1 分组拓扑变位冲突校核 |
4.3.2 基于次日拓扑变位时间序列的分组负荷校核 |
4.4 调度命令票和操作序列的分层推理生成机制 |
4.4.1 基于本体知识和规则匹配的调度命令票推理机制 |
4.4.2 应用结构数据表开发的操作序列生成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开发和案例分析 |
5.1 系统开发和应用界面 |
5.2 检修计划分组方式校核案例 |
5.3 复杂调度命令票推理生成案例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建筑运维管理系统组态软件的开发及三维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组态软件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BIM技术与网页三维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建筑运维管理概述 |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建筑运维管理系统组态软件总体设计 |
2.1 建筑运维管理系统组态软件的功能需求和整体架构 |
2.2 组态软件开发工具的选择与介绍 |
2.2.1 WPF界面开发技术 |
2.2.2 数据库技术 |
2.2.3 WCF通信技术 |
2.3 组态画图编辑软件的开发 |
2.3.1 组态画图编辑软件整体框架 |
2.3.2 组态画图编辑软件类库的搭建 |
2.3.3 组态画图编辑软件各功能的实现 |
2.3.4 组态画图编辑软件数据属性的绑定 |
2.4 组态画面运行软件的开发 |
2.4.1 组态画面运行软件整体框架 |
2.4.2 组态画面与数据库的信息交互 |
2.4.3 画面运行时异常处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组态软件对建筑运维管理和智能建筑的功能集成 |
3.1 系统集成整体框架 |
3.2 组态软件常用功能控件的开发实现 |
3.2.1 曲线控件 |
3.2.2 报表控件与数据查询 |
3.2.3 控制算法控件 |
3.3 组态软件对建筑运维管理系统的集成 |
3.3.1 建筑运维的信息存储 |
3.3.2 建筑运维管理系统的数据查询与展示 |
3.3.2.1 能耗管理 |
3.3.2.2 门禁系统 |
3.4 组态软件对各建筑设备功能的开发 |
3.4.1 环境参数采集控件及常用建筑设备图元的开发 |
3.4.2 智能照明控件 |
3.4.3 空调系统功能的开发 |
3.5 本章小节 |
第4章 建筑信息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
4.1 建筑信息三维可视化简介 |
4.2 三维可视化相关技术 |
4.2.1 Revit二次开发 |
4.2.2 WebGL与 Three.js网页三维技术 |
4.2.3 OBJ与 MTL三维格式 |
4.2.4 JSON数据传输格式 |
4.3 三维可视化技术实现 |
4.3.1 三维格式文件的生成 |
4.3.2 建筑模型的三维展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软件测试与应用案例 |
5.1 软件测试 |
5.2 应用案例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四、计算机管理系统中通用计算程序的算法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喷码机管理系统设计[D]. 熊聪.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基于ERP的离散制造企业生产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D]. 孙世林. 江南大学, 2021(01)
- [3]电子计算机网络[J]. 朱鹏举. 电子计算机参考资料, 1980(Z1)
- [4]面向遥感卫星的综合电子系统研究[D]. 刘振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5]数字化慢病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D]. 汪哲宇. 浙江大学, 2021(01)
- [6]城市供水管网抗震可靠性分析方法及系统开发研究[D]. 龙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7]基于FPGA异构平台的关系型数据库加速技术研究[D]. 薛梅婷. 浙江大学, 2020(01)
- [8]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9]基于知识模型的检修停复电智能审批和执行系统的研究和开发[D]. 徐尧燚.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建筑运维管理系统组态软件的开发及三维可视化研究[D]. 朱万民.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