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下裂合并尿道重复一例报告

尿道下裂合并尿道重复一例报告

一、尿道下裂并尿道重复一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白明,康磊,张高峰,张敬悌,郭涛,明星,王议鹤,周延岩[1](2022)在《先天性前尿道皮肤瘘的治疗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先天性前尿道皮肤瘘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9年2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采用手术治疗的7例先天性前尿道皮肤瘘患儿的临床资料。中位年龄30(18~92)个月。7例尿道外口均位于阴茎头顶端且包皮完整。瘘口位置:冠状沟下2例, 阴茎中段3例, 阴茎阴囊交界处1例, 阴囊1例。瘘口长径中位值1.0(0.5~1.5)cm。3例伴阴囊纵裂, 2例伴阴茎下弯, 1例伴尿道外口轻度狭窄, 1例伴右侧鞘膜积液。6例行一期修复术:4例(例1、2、4、6)尿道板发育好, 采用Duplay法;例3和例5尿道板较窄, 分别采用Onlay法和TIP法, 其中例5同时行阴茎背侧海绵体折叠及尿道口切开术。例7因重度阴茎下弯需切断尿道板行分期手术:一期Duckett法+近端尿道造口, 二期行造口关闭术。尿道采用尿道周围筋膜、阴囊肉膜或包皮带蒂肉膜等软组织进行覆盖。结果 6例一期完成修复手术患者中, 5例于术后10~14d拔除尿管, 例3术后阴茎皮肤愈合欠佳, 予对症治疗, 尿管延长至3周拔除。例7一期手术后恢复满意, 7个月后行二期造口关闭术, 术后2周拔管。术后随访1~8年, 7例排尿均正常, 无尿道瘘、尿道狭窄或阴茎下弯。结论先天性前尿道皮肤瘘可合并阴茎下弯、尿道下裂以及阴囊纵裂等畸形, 部分病例在初期表现为尿道憩室;总体手术效果好, 对于无阴茎下弯、尿道板发育好且周围筋膜组织丰富者, 可行Duplay法修复;尿道板较窄者可采用Onlay法或TIP法修复;合并重度阴茎下弯者应切断尿道板, 按照尿道下裂手术方式进行修复。

覃道锐[2](2020)在《HOXA4基因在尿道下裂尿包皮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研究及SIS材料覆盖尿道外层在尿道下裂比格犬动物模型上的应用》文中认为尿道下裂是小儿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发病率在1/300-1/125的出生男婴之间。我国近年尿道下裂发病率亦呈明显上升趋势。由于尿道下裂患者不能正排尿及射精,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目前认为尿道下裂与内分泌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多种原因相关。但是,这些仅能解释约30%的尿道下裂。还有大部分尿道下裂不能解释。近年来,随着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有更多可能与尿道下裂相关基因位点被筛选报道出来。有文章报道通过全基因组关联(GWAS)研究,发现HoxA4基因可能参与了尿道下裂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HoxA4基因是HOX基因家族成员,该基因定位于7号染色体上。编码一种DNA结合转录因子,参与调节基因表达及组织形态分化过程。但是GWAS相关研究的各种设计方法以及遗传统计学方法无法消除人群混杂、多重比较造成的假阳性。HOXA4基因是否真的参与了尿道下裂的发病过程需要进一步研究。目前外科手术是尿道下裂的唯一治疗方法。但尿道下裂修复手术中,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其中尿道瘘是尿道下裂修复手术最常见对并发症。许多小儿泌尿外科医生为减少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瘘作出了不懈努力。常见的减少尿道下裂术后瘘的方法是手术中在新成形的尿道外层添加额外覆盖。常见的覆盖材料是患者手术区域临近的自体筋膜。但制备自体筋膜是一个耗时的过程,同时在多次手术等特殊情况下可能导致自体筋膜匮乏。小肠粘膜下层是一个在临床上有成熟使用经验的生物材料。它被广泛是应用在包括泌尿外科在内的多个专科的组织修复手术中。但该材料作为一种额外的覆盖材料使用在尿道下裂手术中的经验并不多。为了探究尿道下裂的发生过程以及临床治疗,我们进行了该研究。本研究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尿道下裂发生原因的探讨;第二部分是SIS材料在减少尿道下裂常见并发症之一的尿道瘘上的应用。第一部分HoxA4基因在尿道下裂尿包皮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研究目的研究尿道下裂患儿包皮及及令苯二甲酸己酯诱导的小鼠尿道下裂模型小鼠阴茎中HoxA4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情况,初步研究HoxA4基因与尿道下裂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其一是基础研究部分,其二是临床应用研究方面。在基础研究方面首先,选取正常包茎儿童的包皮与轻、中、重各型尿道下裂患儿的包皮做对照,分别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量HOXA4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其次,建立邻苯二甲酸酯(DEHP)诱导小鼠尿道下裂的动物模型。采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一步研究HOXA4基因在尿道下裂患病胎鼠及正常对照胎鼠阴茎组织中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DEHP诱导小鼠尿道下裂动物模型复制成功。HoxA4基因在包茎及包皮过长的患者标本中与尿道下裂包皮以及小鼠阴茎组织都有转录,及蛋白表达。与内参基因GAPDH相比,各组相对转录水平分别是:普通包皮组1.501±0.063、轻度尿道下裂1.101±0.147,中度尿道下裂1.099±0.140、重度尿道下裂0.539±0.056。普通包皮组HoxA4转录水平要高于尿道下裂组(p<0.001)。尿道下裂组内部比较轻、中度尿道下裂HoxA4基因转录水平要高于重度尿道下裂(p<0.001)。轻、中度尿道下裂间HoxA4基因mRNA转录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964)。结论 DEHP诱导小鼠构建胎鼠尿道下裂模型稳定有效,HoxA4基因表达可能参与了尿道下裂疾病的发生,是部分尿道下裂的原因。第二部分SIS材料覆盖尿道外层在尿道下裂比格犬动物模型上的应用目的:评价SIS组织尿道外层覆盖在修复犬尿道下裂模型中作用及观察SIS组织在犬尿道外层中降解过程。方法与材料:对22只健康雄性比格犬为试验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犬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1只犬。实验动物在戊巴比妥钠静脉全麻下通过手术切开尿道3-5cm建立尿道下裂模型。对照组常规手术修复尿道,试验组尿道外覆盖SIS组织材料,对照组尿道外不覆盖任何材料。将两组动物对尿道海绵体拨向两旁,使尿道与皮肤之间形成空腔,再缝合皮肤。术后注射头孢维星钠一次。于术后4W、12W采用逆行膀胱尿道造影检查重建尿道情况,记录尿道瘘及尿道狭窄发生情况。两组动物术后2w、4w、12w按计划麻醉处死后取材手术部位阴茎,材料组织保存于Bouin’s染色液中,包埋、切片,进行HE染色及Mallory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对照组及试验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早期均有手术部位红肿,未特殊处理,4周内恢复正常。两组各有1例动物手术后初期阴茎不能正常缩回皮套内。两组动物术后体重增长正常,组间无明显生物学差异。尿道造影未见明确尿道狭窄存在,术后4周试验组1/3,对照组3/3例动物手术部位存在漏尿现象;术后12周,试验组1/5例,对照组3/5例动物手术部位存在漏尿现象。合计试验组尿瘘发生率25%(2/8),对照组尿瘘发生率75%(6/8)。组织学检查对照组早期术区可见明显急性炎症细胞浸润,随恢复时间延长,急性炎症转变为慢性炎症,且逐渐减轻。早期尿道固有层不连续、上皮增生,尿道海绵体血管窦和小梁消失,随恢复时间延长,尿道上皮与天然尿道上皮结构相似,但之谜纤维结缔组织与海绵体组织之间无明显边界。Mallory染色见胶原纤维在此处相互交错,杂乱无序。试验组早期只在手术缝线处见急性炎症细胞浸润,材料区未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后期术区及材料区均见慢性炎症细胞,SIS替代部位与天然尿道结构相似;mallory染色早期见胶原纤维随修复材料平行生长,后期材料消失,胶原纤维规则生长。结论:在本试验中,SIS材料对比格犬术后的正常生命活动无明显影响,可以降低动物模型尿道瘘发生率,可减少术区急性炎症反应,自身分解能引起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可引导胶原纤维附着于SIS材料成规则生长,术后12周已未见明确材料。SIS材料在比格犬体内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具有减少比格犬尿道手术瘢痕的可能性。

杨涛[3](2020)在《尿道修复重建术后狭窄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研究尿道修复重建术后患者狭窄复发的病例特征及相关因素,探讨其发生机制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因尿道狭窄或畸形在我院行尿道修复重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查阅电子病历系统及电话回访方式收集相关研究数据。入组标准:患者男性,手术均由同一组医生完成,术后随访时间≥6月。排除标准:病史及随访资料不全,合并尿道直肠瘘,多段尿道狭窄患者。狭窄复发标准:术后拔除导尿管后出现排尿困难,经尿道镜或尿道造影检查提示手术部位尿道狭窄。分析研究可能导致术后狭窄复发的相关因素及机制,对狭窄复发患者进一步随访其治疗方式和效果。结果:经筛选共313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疾病特点及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阴茎段尿道组、球部后尿道组。阴茎段尿道组共105例,年龄15~77岁(平均40.2岁),中位发病时间36月(0.5~500月),狭窄长度5.43±2.27cm。术后随访时间18.3±9.6月,出现狭窄复发29例(27.6%),中位复发时间3月(1~25月)。多因素分析提示术后伤口感染(HR=7.212,P=0.007)、狭窄长度(HR=1.175,P=0.045)是狭窄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复发患者中,再次外科治疗22例,7例等待手术或未处理。治疗组现13例排尿通畅,9例狭窄复发,其中3例合并尿道皮肤瘘。球部后尿道组共208例,年龄5~78岁(平均42.2岁);中位发病时间8月(1~360月),狭窄长度3.18±0.66cm。其中后尿道狭窄182例(87.5%),球部尿道狭窄26例(12.5%)。术后随访时间17.8±7.2月,狭窄复发26例(12.5%),中位复发时间4月(0.5~18月)。多因素分析提示狭窄长度(HR=5.998,P<0.001)、术前3月吸烟(HR=4.562,P=0.007)、尿道开放手术史≥2次(HR=3.090,P=0.049)是狭窄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膀胱造瘘延期手术(HR=0.231,P=0.035)为保护因素。复发患者21例行外科治疗,5例等待手术或未处理。治疗组现14例排尿通畅,7例狭窄复发。结论:尿道修复术后狭窄复发多集中在术后6月内。其中狭窄长度、术后伤口感染是阴茎段尿道修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球部后尿道狭窄中,狭窄长度、尿道开放手术史≥2次、术前3月吸烟史是狭窄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膀胱造瘘延期手术是保护因素。复发狭窄治疗中,部分患者再次行尿道成形术可获得较好效果,复杂性长段阴茎段尿道狭窄患者行尿流改道术可改善排尿困难症状。

冯隽[4](2017)在《尿道下裂表型不一致的同卵双胞胎的外显子组测序研究及尿道下裂术后尿瘘的整形外科修复》文中指出第一部分:尿道下裂表型不一致的同卵双胞胎的外显子组测序研究背景与目的尿道下裂是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畸形之一,但大多数患者无法找到明确的病因。目前的研究提示多种环境及遗传因素均与尿道下裂发病相关,复杂多样的致病机制为尿道下裂的病因学研究带来困难。本中心收治了两名尿道下裂患者,其各自的同卵双胞胎兄弟泌尿生殖系统发育完全正常,导致两者表型差异的可能原因之一是患者基因在受精卵分裂为两个独立胚胎后发生了突变。本研究通过应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对此假设进行验证,以期为尿道下裂的分子遗传致病机制研究提供线索。方法从两对尿道下裂表型不一致的同卵双胞胎的外周血提取DNA样品,经外显子组测序后,通过严格的生物信息学筛选得出可疑的致病变异,并通过Sanger测序进行验证。结果4个SNV和4个InDel通过筛选成为可疑变异,其中1个InDel为两名患者所共有,但经Sanger测序验证后均为阴性结果。结论本研究未能在外显子组找到可能导致两对同卵双胞胎尿道下裂表型不一致的基因变异,表观遗传差异等其他的分子遗传致病机制或可能为潜在的原因。第二部分:尿道下裂术后尿瘘的整形外科修复背景尿道皮肤瘘(简称“尿瘘”)是尿道下裂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尿瘘复杂的临床表现为手术方法的选择带来困难,尿痿直径、位置、个数及其他并发症情况均可对手术方法的选择产生影响,并可能成为影响手术结果的危险因素。如何合理地根据各种临床表现选择修复方式是尿瘘治疗的难点,目前临床上仍主要依赖手术医师的个人经验进行判断,既往相关研究在样本量或研究方法上存在一定局限,亟待补充系统性的回顾及总结。第一节尿瘘的整形外科修复策略目的通过回顾本中心接诊的尿道下裂术后尿瘘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总结本中心在选择手术方法上的经验及策略,并提出尿瘘手术路径图。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尿道下裂术后尿瘘而接受手术修复的患者,统计包括患者年龄、初始尿道下裂类型、瘘口直径、位置、个数、除尿瘘外其他并发症的类型、所采取的手术方法及治疗结果等多项参数,通过手术路径图的方式对修复策略进行总结。结果排除41名失访患者后,共有232名患者纳入研究。118例患者(50.9%)初始的尿道下裂类型为近端型,123例患者(53.0%)有至少一个直径大于或等于2mm的瘘口,74例患者(31.9%)存在多个瘘口,98例患者(42.2%)除尿瘘外存在其他并发症。177名患者(76.3%)在随访期间内无尿道相关并发症。结论处理尿道下裂术后尿瘘时,应综合瘘口直径、位置、个数、局部组织条件及合并并发症类型后个性化地采用相应的手术方式进行修复。对于单纯尿瘘的患者,无张力地关闭瘘口及应用血运良好的组织多层次地覆盖是修复成功的关键。对于合并阴茎弯曲、尿道中段狭窄及近端异位尿道外口的病例,应考虑分期重做尿道下裂的可能性。研究中提出的手术路径图可为尿瘘手术的规范化治疗提供参考。第二节尿瘘修复术的危险因素分析目的应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对本中心接受尿瘘修复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影响尿瘘修复术成功率的潜在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尿道下裂术后出现尿瘘而接受修复术的患者,以随访期内无复瘘或其他尿道相关不良事件为手术成功的定义,统计分析患者年龄、瘘口直径、瘘口位置、瘘口个数、尿瘘修复次数、是否合并其他并发症及是否存在术后感染与尿瘘修复术成功率的关系。结果排除55例行分期手术重建尿道的患者及33例失访患者后,共185例患者纳入研究,147例患者(79.5%)手术取得成功。在单因素分析中,瘘口直径(p=0.012)、尿瘘修复次数(p=0.008)与术后感染(p=0.044)与尿瘘修复术的成功率相关。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瘘口直径(校正OR=2.42,p=0.030)与尿瘘修复次数(校正OR=3.09,p=0.008)是尿瘘修复术的两个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的分析提示两个危险因素间不存在混杂、效应修饰作用或交互作用。结论本研究提示,瘘口直径和修复次数是尿瘘修复术的两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当瘘口直径大于或等于2mm时,手术失败的风险相对提高了 2.42倍;当患者多次接受尿瘘修复术时,该风险提高了 3.09倍;但当两个危险因素同时存在时,该风险的上升并不显着。临床上在处理相关病例时,应更为谨慎并注意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朱林生,田军,屈彦超,宋宏程,张潍平,孙宁,黄澄如[5](2016)在《双阴茎合并会阴型尿道下裂、会阴部肿物一例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患儿,3岁7个月。因"生后发现外生殖器异常"于2016年7月14日入院。查体:双阴茎畸形,两个阴茎头及阴茎海绵体并列呈水平排列,长约3 cm,直径约1cm,阴茎下弯20°,单一尿道外口位于会阴部,背侧包皮帽状堆积,两个阴茎头系带均缺如。阴囊分裂,双侧睾丸均位于阴囊内。双阴茎根部可及一肿物,大小约4.O cm×1.5 cm×1.5 cm,质软(图1)。控尿功能正常。肿瘤标志物检查正常。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检查提示尿道下裂畸形,

郭立华,张娟,王家祥,张谦,范应中[6](2016)在《男性儿童重复尿道8例》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儿童重复尿道的合理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1年至2014年收治的8例男性重复尿道儿童临床资料,记录并分析诊疗过程,随访术后疗效。结果 8例患儿中,ⅠA型5例,ⅡA2型2例,Y型1例,合并阴茎上弯3例,尿道下裂2例,阴茎无明显弯曲3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3年,ⅠA型术后阴茎外观较满意,症状消失。ⅠA型合并尿道下裂1例,行尿道隔膜纵行切开术及尿道成形术治愈。ⅡA2型合并尿道下裂1例,行Ⅰ期重复尿道切除,半年后行Ⅱ期尿道成形术及阴茎下弯矫正术治愈,ⅡA2型1例行重复尿道切除术后治愈。Y型1例因年龄较小,择期待术。结论重复尿道的确诊主要靠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及逆行尿道造影,对阴茎外观畸形,排尿困难及分叉,会阴部滴尿,反复尿道感染及尿失禁等患儿应手术治疗,应根据重复尿道分型选择合理手术方案。

范志强,刘中华,皇甫雪军,朱晓博,陈国晓[7](2015)在《男性重复尿道二例报告并文献复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男性重复尿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及2014年4月收治的2例男性重复尿道患者的临床资料。例1,男,5岁,发现阴茎头排尿时两条尿线3个月就诊。例2,男,15岁,主诉阴茎勃起时背曲,阴茎背侧冠状沟处窦道并间断性尿样分泌物排出10余年。2例均行逆行尿道造影提示重复尿道,Effan分型为ⅡA2型。均在全麻下行阴茎背侧重复尿道切除术。结果 2例患者术后病理报告均为镜下可见鳞状上皮单纯性增生及尿路上皮黏膜组织。例1随访1年,术后排尿通畅,单股排尿。例2随访6个月,仍有部分阴茎背曲,副尿道切除后无窦道分泌物。结论男性重复尿道罕见,临床表现和重复尿道的解剖分型相关,应根据解剖类型采用相应的个体化手术治疗。

王刚,蒋先镇[8](2009)在《男性尿道重复畸形3例诊治体会》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尿道重复畸形是一种罕见的先天畸形,其临床表现多样。希望能对这种罕见病的诊治有所帮助。方法:回顾分析5年来诊治的3例尿道重复畸形,年龄分别为2岁、3岁和17岁。综合应用尿道探条、B超、排泄性造影、逆行造影、输尿管镜检等进行诊断。结果:按照EFFMANN分型,2例诊断为I型,1例诊断为IIA2型。1例合并有罕见的阴茎重复畸形及后尿道瓣膜,1例合并尿道下裂。2例行重复尿道切除,1例行带蒂皮瓣尿道成形。结论:尿道重复畸形非常罕见,临床表现多样,常合并有泌尿生殖系统及消化道的畸形。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虽有许多假设,但无统一的假设很好的解释所有的类型。应依据其分型及并发症进行个体化治疗。治疗原则是:消除感染,重建泌尿生殖道,尽可能地保留生育功能。

宋宏程,白继武,黄澄如,孙宁,张潍平,田军,谢向辉,李明磊[9](2008)在《小儿重复尿道畸形》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小儿重复尿道畸形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重复尿道畸形患儿18例,均为男性,年龄1~12岁,平均4.5岁。18例畸形均为矢状位排列,其中尿道上裂型6例、下裂型4例、会阴分叉型8例。尿道上裂型行副尿道结扎切除术3例,3例无临床症状者未行手术;尿道下裂型行腹侧尿道成形术3例,1例先行尿道造口,术后半年行尿道成形术;会阴分叉型腹侧尿道为主尿道者7例一期行阴茎根部尿道造口、二期自尿道造口至阴茎头行尿道成形术,1例背侧尿道发育正常腹侧尿道发育不良者行腹侧尿道切除术。结果18例术后随访1~7年,尿道上裂手术治疗3例术后症状消失,外观满意;尿道下裂型2例术后排尿通畅,1例合并尿道狭窄、尿道瘘者行尿道修复术后治愈,1例因合并神经原性膀胱行膀胱造瘘;会阴分叉型二期术后治愈1例,一期术后并发尿道狭窄、尿道直肠瘘各1例,二期术后尿道狭窄1例,分别经尿道扩张、尿道瘘修补术后治愈,3例待行二期手术,1例腹侧尿道切除者术后效果满意。结论重复尿道畸形临床表现依分型各异,手术时分清主、副尿道至关重要;腹侧尿道为主尿道,发育、功能完善,手术应予以保留。治疗方式应根据患儿病变的解剖特点及临床表现合理选择。

韩淑玉,王克来,谭国华[10](2002)在《尿道下裂并尿道重复一例报告》文中指出

二、尿道下裂并尿道重复一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尿道下裂并尿道重复一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2)HOXA4基因在尿道下裂尿包皮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研究及SIS材料覆盖尿道外层在尿道下裂比格犬动物模型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HOXA4基因在尿道下裂尿包皮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研究
    1.1 前言
    1.2 材料与方法
    1.3 实验结果
    1.4 讨论
    1.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SIS材料覆盖尿道外层在尿道下裂比格犬模型上的应用
    2.1 前言
    2.2 材料及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3)尿道修复重建术后狭窄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内容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特征
    2.2 狭窄复发相关因素及生存分析
        2.2.1 阴茎段尿道组
        2.2.2 球部后尿道组
    2.3 狭窄复发患者的治疗方式及疗效
3 讨论
    3.1 阴茎段尿道组
    3.2 球部后尿道组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4)尿道下裂表型不一致的同卵双胞胎的外显子组测序研究及尿道下裂术后尿瘘的整形外科修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尿道下裂表型不一致的同卵双胞胎的外显子组测序研究
    前言
    1. 研究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尿道下裂术后尿瘘的整形外科修复
    前言
    第一节 尿瘘的整形外科修复策略
        1. 研究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典型病例
        5. 讨论
        6. 结论
    第二节 尿瘘修复术的危险因素分析
        1. 研究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全文总结
综述
参考文献
    论着部分参考文献
    综述部分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6)男性儿童重复尿道8例(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二、辅助检查
    三、治疗方法
结果
讨论

(8)男性尿道重复畸形3例诊治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介绍
2 讨论
    2.1 病因发病机制:
    2.2 分型:
    2.3 临床表现:
    2.4 诊断:
    2.5 治疗:
3 结论

四、尿道下裂并尿道重复一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先天性前尿道皮肤瘘的治疗分析[J]. 白明,康磊,张高峰,张敬悌,郭涛,明星,王议鹤,周延岩.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22(01)
  • [2]HOXA4基因在尿道下裂尿包皮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研究及SIS材料覆盖尿道外层在尿道下裂比格犬动物模型上的应用[D]. 覃道锐.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3]尿道修复重建术后狭窄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和研究[D]. 杨涛.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4]尿道下裂表型不一致的同卵双胞胎的外显子组测序研究及尿道下裂术后尿瘘的整形外科修复[D]. 冯隽.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7(12)
  • [5]双阴茎合并会阴型尿道下裂、会阴部肿物一例报告[J]. 朱林生,田军,屈彦超,宋宏程,张潍平,孙宁,黄澄如.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6(12)
  • [6]男性儿童重复尿道8例[J]. 郭立华,张娟,王家祥,张谦,范应中.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16(02)
  • [7]男性重复尿道二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 范志强,刘中华,皇甫雪军,朱晓博,陈国晓.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5(06)
  • [8]男性尿道重复畸形3例诊治体会[J]. 王刚,蒋先镇. 现代医药卫生, 2009(17)
  • [9]小儿重复尿道畸形[J]. 宋宏程,白继武,黄澄如,孙宁,张潍平,田军,谢向辉,李明磊.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8(06)
  • [10]尿道下裂并尿道重复一例报告[J]. 韩淑玉,王克来,谭国华.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2(01)

标签:;  ;  ;  ;  ;  

尿道下裂合并尿道重复一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