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都杭州和西湖风景区(论文文献综述)
竺万根[1](2020)在《杭州西湖名人墓纪念性景观现状调研及优化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纪念性景观的设计与表达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国内外涌现出大量优秀的纪念性景观案例,其表达形式逐渐多样化。如何向人们展示纪念性景观的精神内涵,唤起情感世界的共鸣,是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调研案例对名人墓纪念性景观进行优化设计,为今后的设计与发展提供参考。作为本文研究对象,以名人墓为主体形成的纪念性景观是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历史原因,其现状堪忧,急需得到保护和利用。鉴于现状,本文首先对西湖周边名人墓纪念性景观现存的情况进行调研,挑选部分案例测绘,并对景观要素进行对比分析,另外结合使用后评价研究,对目前现阶段景观效果和满意度进行探讨。使用者评价调查问卷分适用人群要素和景观性要素。采用行为观察法、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获取资料,再通过SD法语义差异法对景观性要素调研数据进行分析,获得使用者的满意程度。对调研问题总结如下:在纪念性的表达上,游人对于纪念的情感不够浓厚;从景观构成元素上来看,仍有提高的空间,提高游人对纪念对象的认知度;而从设计手法来看,其表达方式比较单一,有待丰富。文章最后对前文调研发现的问题提出策略,分别为强调纪念对象的内涵表达、固有形式的否定及创新、强调纪念主体的参与。先结合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再利用象征、叙事等手法对调研中的三处案例进行局部的优化设计,将策略运用到设计中,以此为今后的设计提供新的视角及帮助。
邬夏依[2](2020)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杭州西湖文化空间品质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8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组建,文化和旅游从行政管理上合并,对于统筹文化产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推动中华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具有深远的意义。文化空间是文化旅游体验的载体,其品质决定文化和旅游的质量,通过对文化空间的品质提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高品质发展是本文的核心。因此,本文从文旅融合大背景出发,基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文化空间等学术理论研究,以杭州西湖风景区为案例,通过对西湖文化空间发展的全面解读,分析当前西湖文化空间存在的问题,提出西湖文化空间提升设计方案,为西湖文化和旅游高品质发展提供支撑。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从现实背景出发,界定了本文的基本概念,在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的基础上,采取文献查阅法、实地调研法、综合归纳法、多学科交叉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获取所需信息;其次,全面解读文化和旅游融合、文化空间等理论研究;再次,梳理杭州西湖历史文化空间从初步形成、发展与成熟、毁坏与延续、保护与发展四个阶段演变过程,从物质和非物质层面着重分析了杭州西湖历史文化空间,并对杭州西湖景区的旅游发展现状和文化空间发展现状进行了剖析,最后总结了西湖文化空间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的问题、原因。在此基础上,最后通过杭州西湖为研究对象展开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文化空间提升实证研究。在整体层面进行目标定位,制定协调统一、可持续发展、“自下而上”的参与式设计的高品质发展提升原则,在宏观层面对杭州西湖九大景区文化空间制定规划发展主题,在中观以及微观层面提出了详细的图文提升策略,并在数字虚拟文化空间方面提出了建议。为文旅融合时代文化空间高品质提升提供理论支持与思路方法。
高逸吟[3](2020)在《语言生态视角下的杭州西湖语言景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杭州西湖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并于2011年作为“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湖的美享誉中外,它的美不仅在于自然山水,更在于人类编织创造的人文意蕴,在于景与人和谐共处形成的生态之美。“西湖是中国美的一种典范”,新中国以来杭州一直致力于西湖的保护与规划,新时代赋予西湖山水的人工之美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时代价值,为“美丽中国”的建设提供宝贵的资源和经验。生态语言学作为语言学与生态学的交叉学科,将“语言”置于自然与文化的中介位置,通过对西湖语言景观的考察,我们能够更为直观地感受到西湖的生态之美。西湖语言景观具有深厚的审美内涵,这种审美观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念之上。西湖语言景观的内部生态系统通过和谐的韵律、多样的词汇和汉字语码丰富的形态展现西湖一直以来对生态美学的追求,这种追求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同时,西湖语言景观与外部生态环境始终在进行和谐的互动与交流,西湖语言景观吸收自然、人文和时代的精神与元素,形成独特的生态审美意境。此外,在西湖的语言景观中仍然存在一些非生态的现象,使“西子”的面貌有了瑕疵。我们针对语言景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意见,并且认为杭州西湖的“生态文明建设”应该有更高的审美要求,以期为祖国“美丽中国”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王梓嘉[4](2019)在《大众游赏性空间可识别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游赏指的是游览的实际行动与欣赏的心理活动的结合,而游赏性空间则是满足这种使用需求的空间。而在建筑学的相关领域,“游赏性空间”的概念首先出现在了风景园林的游赏规划中——“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其中科学与文化的概念说明了游赏型空间不仅限于风景名胜的空间规划,也应该把博物馆、展览馆、历史建筑及其遗迹等具有文化内涵的空间考虑在内。游赏性空间首先应该是城市公共生活的重要载体,而游赏性空间的可识别性则是使其区别于其他均质化空间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从研究中国传统游赏性空间的历史沿革开始,探究其生成原因、文化内涵、目标功能、规划方式等等,以及对当代游赏性空间建设的影响,同时引进了媒介地理学的分析方法,从人文、地域、历史等文化的维度切入,对游赏性空间作为媒介所承载的的可识别性内涵进行剖析。实地与资料调研以杭州市环西湖景区为主要案例,原因在于杭州市西湖景区经过从中古代城市革命开始的千年历程的城市文化与历史的沉淀,并且最早进行了近现代化改造更新。在传统城山湖风景意象以外,衍生出了现代化服务——大众教育、商业、休闲、社交的功能,这些公共功能复合在一起,形成了丰富而具有活力的可识别性游赏型空间,并且成功融入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之中。笔者认为这样的具有高活力、高参与度的游赏性空间,真正体现了公共建筑服务于人的社会职能。本文采用“历史演进概括——系统典型案例分析——分类特征归纳”的技术路线,以城市文明更替与空间格局演变为基础,通过文献资料的定性、定量解读,归纳游赏性空间规划的经验。通过对游赏性空间案例的整体功能规划的建筑学领域分析,来阐释游赏性空间的功能、空间模式,将游赏性空间的城市服务性功能进行挖掘,总结其公共空间的特征。并且根据实地调研和记录对人群行为进行技术归纳,总结出受众对游赏性空间能动反馈的规律。最后结合案例研究其可识别性组成,借鉴了凯文·林奇的城市意向分类法,导出游赏性空间可识别性意象的组成:路径、区域、边界、节点、标识物,来进行技术性分析,讨论设计的可行性策略。
张苏[5](2019)在《杭州西湖沿岸建筑变迁与文化景观的形成》文中研究说明从秦到清末,一千多年间,人们在杭州西湖沿岸留下了丰富的建筑营造痕迹,使其逐渐成为一处中国罕见的、长时间古今叠压的文化景观。杭州西湖风景秀美,文化内涵深厚,是人与自然、城市相互作用的结晶。与杭州西湖相关的文献记载极其丰富,研究对历代方志、历史笔记、金石志、寺志等古籍进行梳理考证,整理新增、湮没、迁建、重建等相关建筑记录500余条。在此基础上,结合上述文献所附历史地图,参考文人绘画,配比今杭州西湖路网地形,将杭州西湖沿岸划分为北山、南山、湖心、东岸四大区域,以现代平面图的视角,重新绘制一套杭州西湖沿岸建筑变迁概览图,以更直观地反映区域建筑的营造迭代。通过归纳杭州西湖沿岸建筑地理位置、分布范围、类型、数量等方面的变化特点,解析人类建筑活动、城市发展与杭州西湖景观变化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针对西湖文化景观的构成肌理问题,讨论杭州西湖沿岸建筑变迁的有机过程,展示西湖作为文化景观的复杂性,剖析杭州西湖得以成为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的逻辑内涵,以期为文化景观理念与遗产保护实践发展提供借鉴。
谢璕[6](2019)在《苏东坡水环境营建思想及其实践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规模和城市人口的膨胀,现代城市遵循工业革命后的城市建设理论,对工程手段的过度依赖割裂了城市自然系统,自然过程的中断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水环境恶化就是其中之一。在与水依存又抗争的几千年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城市水系统营建、使用和管理的方法,北宋作为我国历史上水利修建的一个高潮阶段也不例外。作为北宋文人官员代表人物的苏东坡其一生营建的水环境工程20余项,与水环境营建直接相关的诗文60余篇,成为我们研究北宋时代文人士大夫水环境营建智慧的宝贵材料。本文第一章阐述了选题的来源并界定了研究中“水环境”与“营建”的概念,接着对国内外在人居环境科学、水利科学、人文历史等领域对苏东坡的研究分别做了相关文献综述,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内容、意义和方法。第二章对苏东坡所处的北宋时代背景、水利建设环境及其本人的政治生涯做了详细的阐述。第三章将苏东坡的政治生涯分为三个时期,每个时期选取三到四个重要的水环境营建案例进行研究,并将其水环境营建活动归纳为三类,分别是湖泊水环境营建、河渠水环境营建、城市水源环境营建,阐述各时期各类营建活动的特点和演变规律,总结出苏东坡水环境营建活动的8大功能效益。第四章是苏东坡“西湖”风景营建模式专题研究,对苏东坡所营建的凤翔东湖、杭州西湖、颍州西湖、惠州西湖的山、水、城空间格局和包含堤、岛、桥、建筑在内的营建要素进行分析,探讨苏东坡影响下“西湖模式”的形成。在前四章研究基础上,第五章提炼出苏东坡水环境营建思想:(1)推理酌情的水利观;(2)经世致用的科学技术观;(3)有机统一的空间环境观;(4)仁政爱民的城市发展观;(5)诗情画意的自然审美观。第六章作为本文的结语部分,总结了本研究的成果,并阐述了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吴海堂[7](2019)在《杭州花港观鱼公园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公园不仅是市民活动的主要载体,且对城市生态环境重要平衡作用。本研究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花港观鱼公园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次分析城市公园大气颗粒物(PM2.5、PM10)浓度变化规律,通过对大气颗粒物浓度与气象因子、植配类型、游客量的综合分析,探究影响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的主导因素,为城市公园的科学建设管理提供参考和依据,具体成果如下:从宏观层面和中观尺度上看,大气颗粒物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工作日和非工作日有显着差异,其中杭州市区表现为“周末效应”和“节假日效应”,花港观鱼公园表现为“反周末效应”和“节假日效应”。市区和花港观鱼公园均有节假日效应,并有节假日效应共振现象。花港观鱼公园空气指数较好,全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概率为75%,PM2.5和PM10的平均浓度表现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PM2.5和PM10浓度日变化规律表现为“上午高、下午低”;下降的过程中PM2.5浓度有明显滞后性,表明颗粒物粒径越小越难沉降。微观层面分析了气象因子、植配类型、游客量等与花港观鱼公园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气象因子是影响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的最大外部因素,与温度、风速有显着负相关性,与相对湿度呈显着正相关性,相关关系有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两种,其中温度-湿度是影响公园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主导因素。植配类型能影响公园内部大气颗粒物浓度集聚和分布,与植配结构的疏透度、郁闭度相关性较高;而游客量是影响工作日和非工作日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的主导因素。
朱艳娜[8](2018)在《西湖特色旅游资源及其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杭州被誉为江南的“人间天堂”,西湖景区俨然已是“人间天堂”的名片。杭州因西湖而闻名全国,并发展成为旅游景区中较为完善和发达的地区。然而,近年来,随着周边旅游新景区不断被开发以及旅游模式、产品的不断创新,传统的旅游模式渐渐不能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特色旅游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所倾向的选择。近年来西湖发展面临的最大课题就是如何保持持续的旅游增长,因此,寻找西湖景区旅游资源中的特色亮点,并根据旅游市场需求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来进一步促进旅游则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杭州西湖景区为对象,分析景区内的特色旅游资源及其营销策略,论文主体部分涵盖了以下三方面内容:第一、通过资料查询收集、实地考察等办法,参考国内外旅游资源及特色旅游资源的理论知识,将西湖与全国范围内其他湖泊型景区的特色旅游资源进行比较分析,提炼出以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紧密融合、皇城历史与湖泊景区的相辅相成、人文与传统民俗的特色展现、智慧创新嵌入国际化文遗景区这四部分为亮点的西湖特色旅游资源。第二、通过SWOT分析方法对西湖景区特色旅游所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劣势和威胁中发现西湖特色旅游存在的多项不足之处以及薄弱环节,结合现有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技术优势以及国际化、产业转型等机会,概括出相应的SO、WO、ST、WT应对方法,为后续制定营销策略奠定基础。第三,根据游客群体的分类特征、西湖景区的旅游资源类型、游客游览及休憩的不同偏好设计调查问卷,对西湖景区的游客进行调查,运用SPSS、EXCEL等软件进行效度、信度、相关性分析,得出西湖景区存在特色不够突出、旅游线路过于传统、公共服务仍有待提高等问题。最后结合问卷分析结果及SWOT分析得出的解决建议,提出强化国际人文景区品牌、开发新旅游产品线路、多种方式组合营销、智慧旅游提升公共服务等适合于现阶段西湖特色旅游发展的营销策略。
徐慧楠[9](2017)在《杭州西湖风景区疏林草坪空间营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园林中的疏林草坪以舒缓的地形、大面积的草坪和独特的植物景观为特色,往往成为吸引人们眼球的景观焦点,在发挥景观功能的同时,又承载着大量的游人活动,为多种休闲活动的展开提供了空间场所,是园林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湖风景区内的疏林草坪景观更是备受好评,作为典范一直被广为借鉴,因此本文以其作为对象进行研究。以往对西湖风景区疏林草坪的研究大多是对植物景观的分析与评价,主要集中在植物配置模式、植物空间尺度等方面,而地形以及其他园林要素则研究较少。本文对疏林草坪空间的研究,则主要从地形、植物两个方面展开,系统全面的分析疏林草坪空间营造的理论和技术手法。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西湖风景区内的疏林草坪主要分布在环湖湖岸以及周边山麓,沿南山路和杨公堤呈近似“U”形的分布形态。此区域具有适宜的小气候环境,且可达性强。2.根据地形和植物对空间的围合情况,将西湖风景区内疏林草坪空间分为内向型、外向型和混合型三种类型,其中内向型草坪空间所占比重约50%。3.对三种空间类型的11个样地草坪分类研究,主要从地形、植物方面着手。其中内向型草坪空间常常引入丰富的地形等要素来打破空间封闭单调之感;外向型草坪空间中地形一般较平坦,植物在该类型的空间营造中具有重要作用;混合型草坪空间中除了地形、植物这两大要素之外,还应注意各空间之间的主从关系、对比联系等。4.总结疏林草坪空间营造的理论及技术手法。尺度与比例的把握以及空间边界的处理是影响疏林草坪空间围合性的重要因素;而空间的分隔、引导等则能增加空间层次;此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地形与植物、植物与水体的等都会影响疏林草坪的空间感受。
徐晓民[10](2013)在《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地形造景艺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形是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最重要的景观要素之一,同时,地形造景也是最重要的造景方式之一。本文即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地形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检索、实地调研、归纳总结、案例实证分析、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分析等研究方法探寻其造景艺术特点。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一、分析自然环境、儒释道、风水学、民俗活动、山水画等因素对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地形造景的影响。依据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地形造景艺术发展的特点,将其发展历史划分为雏形期、成长期、成熟期、成熟后期和新发展期五个时期。二、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分别从高程、坡度和坡向三方面对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地形总体空间形态进行分析。依据地形形成的方式,将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地形分为自然地形和人工地形。自然地形又分为峰、顶、峦、岭、崖、洞、府、穴、窟、谷、壑、溪和涧等,人工地形分为堤、岛、微地形和假山。三、通过实地调研、案例实证分析,从“相地合宜,择址建寺”、“因山构室,辟路造泉”、“洞天福地,云仙水静”、“溪涧纵横,循势造景”和“时空借景,四时变幻”五方面探讨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自然地形造景艺术特点。四、通过实地调研、案例实证分析,从“筑堤堆岛,分水成景”、“就土造势,师法自然”和“堆山置石,假山真意”三方面探讨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人工地形造景艺术特点。五、思考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地形造景艺术所面临的问题及提出解决措施,结合实践项目探讨其对现代园林建设的影响。
二、古都杭州和西湖风景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都杭州和西湖风景区(论文提纲范文)
(1)杭州西湖名人墓纪念性景观现状调研及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相关概念 |
1.3.1.1 纪念 |
1.3.1.2 纪念性景观 |
1.3.1.3 纪念性景观的分类 |
1.3.1.4 名人墓纪念性景观 |
1.3.2 相关研究概述 |
1.3.2.1 国外纪念性景观和墓园研究概况 |
1.3.2.2 国内纪念性景观和名人墓研究概况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纪念性景观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风景园林学理论 |
2.2 环境行为心理学 |
2.3 场所精神理论 |
2.4 小结 |
3 杭州西湖名人墓纪念性景观调研 |
3.1 样地调研 |
3.1.1 杭州西湖纪念性景观概况 |
3.1.2 杭州西湖名人墓纪念性景观概况 |
3.1.3 选择原则 |
3.1.4 研究对象 |
3.2 调研内容及方法 |
3.2.1 调研内容 |
3.2.2 调研方法 |
3.3 现状调研 |
3.3.1 西湖北线墓调查 |
3.3.1.1 岳飞墓 |
3.3.1.2 牛皋墓 |
3.3.1.3 武松墓 |
3.3.1.4 苏小小墓 |
3.3.1.5 陈文龙墓 |
3.3.1.6 秋瑾墓 |
3.3.1.7 林逋墓 |
3.3.1.8 苏曼殊墓 |
3.3.2 三台山墓调查 |
3.3.2.1 俞曲园墓 |
3.3.2.2 陈夔龙墓 |
3.3.2.3 盖叫天墓 |
3.3.3 南山路墓调查 |
3.3.3.1 张苍水墓 |
3.3.3.2 章太炎墓 |
3.3.4 九溪墓调查 |
3.3.4.1 陈三立、陈衡恪父子墓 |
3.3.4.2 陈布雷墓 |
3.4 要素对比分析 |
3.4.1 构成要素 |
3.4.1.1 实体要素 |
3.4.1.2 虚体要素与情感要素 |
3.4.2 空间结构 |
3.4.2.1 基本图式与元素 |
3.4.2.2 比例与尺度 |
3.4.3 空间形态 |
3.4.3.1 形状 |
3.4.3.2 色彩 |
3.4.4 环境要素 |
3.4.4.1 植物 |
3.4.4.2 地形 |
5.4.4.3 构筑物 |
3.4.4.4 路径 |
3.5 本章小结 |
4 杭州西湖名人墓纪念性景观使用后评价研究 |
4.1 调研对象、方法及问卷编制 |
4.1.1 调研对象 |
4.1.2 调研方法 |
4.1.3 问卷编制 |
4.2 使用后评价因素的构建 |
4.2.1 使用人群要素 |
4.2.2 景观性要素 |
4.3 使用后评价调查结果分析 |
4.3.1 使用人群要素分析 |
4.3.1.1 使用人群性别及年龄构成分析 |
4.3.1.2 可达性 |
4.3.1.3 使用者停留时间分析 |
4.3.1.4 使用者来园时间分析 |
4.3.1.5 使用者来园原因分析 |
4.3.1.6 使用者园内活动分析 |
4.3.1.7 使用者基本行为调查结果小结 |
4.3.2 景观性评价调查结果分析 |
4.3.2.1 地形满意度评价分析 |
4.3.2.2 植物满意度评价分析 |
4.3.2.3 园林小品满意度评价分析 |
4.3.2.4 广场道路满意度评价分析 |
4.4 使用后评价研究调查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5 杭州西湖名人墓纪念性景观部分案例优化设计 |
5.1 相关案例分析 |
5.1.1 重视纪念内涵——以五角大楼9.11纪念园为例 |
5.1.1.1 项目概况 |
5.1.1.2 项目说明 |
5.1.1.3 总结借鉴 |
5.1.2 创新纪念形式——以罗斯福纪念园为例 |
5.1.2.1 项目概况 |
5.1.2.2 项目说明 |
5.1.2.3 总结借鉴 |
5.1.3 强调主体参与——以青海原子城纪念园为例 |
5.1.3.1 项目概况 |
5.1.3.2 项目说明 |
5.1.3.3 总结借鉴 |
5.2 常用的纪念性景观设计手法 |
5.2.1 象征手法 |
5.2.1.1 象征与纪念 |
5.2.1.2 象征的构思途径 |
5.2.1.3 纪念性景观象征手法 |
5.2.2 叙事手法 |
5.2.2.1 叙事与纪念性景观 |
5.2.2.2 叙事的方式 |
5.2.2.3 纪念性景观叙事策略 |
5.3 优化设计方案 |
5.3.1 强调纪念对象的内涵表达——以林和靖墓为例 |
5.3.1.1 现状解读 |
5.3.1.2 节点设计及效果 |
5.3.2 固有形式的否定及创新——以张苍水墓为例 |
5.3.2.1 现状解读 |
5.3.2.2 节点设计及效果 |
5.3.3 强调纪念主体的参与——以岳飞墓为例 |
5.3.3.1 现状解读 |
5.3.3.2 节点设计及效果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一 |
个人简介 |
致谢 |
(2)文旅融合背景下杭州西湖文化空间品质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学科背景 |
1.2 相关概念解析 |
1.2.1 文旅融合 |
1.2.2 文化空间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梳理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旅融合和文化空间理论研究综述 |
2.1 文旅融合理念 |
2.1.1 文化和旅游 |
2.1.2 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 |
2.1.3 文化和旅游融合 |
2.1.4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 |
2.2 文化空间理论 |
2.2.1 文化空间的多元化认识 |
2.2.2 文化空间的特性 |
2.2.3 文化空间的空间层次 |
2.3 文旅融合对文化空间品质提升的意义 |
2.3.1 保护文化空间资源 |
2.3.2 丰富文化空间多样性 |
2.3.3 改善文化空间风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杭州西湖文化空间分析 |
3.1 西湖地理环境分析 |
3.1.1 地理区位 |
3.1.2 旅游区位 |
3.2 西湖历史文化空间解读 |
3.2.1 历史空间演变 |
3.2.2 物质文化空间 |
3.2.3 非物质文化空间 |
3.3 西湖旅游发展现状 |
3.3.1 旅游收入与客流量稳步增长 |
3.3.2 景区旅游热度逐年上涨 |
3.3.3 游玩方式多元化 |
3.4 西湖文化空间发展现状 |
3.4.1 整体西湖文化空间分析 |
3.4.2 宏观层面九大景区文化空间分析 |
3.4.3 中观层面文化空间分析 |
3.4.4 微观层面文化空间分析 |
3.4.5 数字虚拟文化空间分析 |
3.5 基于文旅融合视角下西湖文化空间问题分析 |
3.5.1 文化空间资源富集,空间感知不明显 |
3.5.2 文化空间历史格局尚存,风貌特色不统一 |
3.5.3 文旅产业融合有基础,但亟待活化提升 |
3.5.4 九大景区文化空间发展不均衡、主题不突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旅融合背景下杭州西湖文化空间品质提升策略 |
4.1 文旅融合背景下杭州西湖文化空间品质提升整体目标定位 |
4.2 文旅融合背景下杭州西湖文化空间品质提升原则 |
4.2.1 协调统一 |
4.2.2 可持续发展 |
4.2.3 “自下而上”的参与式设计 |
4.3 杭州西湖九大片区宏观规划 |
4.3.1 湖景类文化空间主题打造 |
4.3.2 城景类文化空间主题打造 |
4.3.3 山景类文化空间主题打造 |
4.4 杭州西湖文化空间中观提升 |
4.4.1 建筑风貌提升 |
4.4.2 景观风貌提升 |
4.4.3 景区室内空间更新 |
4.5 杭州西湖文化空间微观提升 |
4.5.1 景区公共设施更新 |
4.5.2 景区文化产品品牌建设 |
4.6 数字虚拟文化空间提升策略 |
4.6.1 加快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进程 |
4.6.2 加大网络文化宣传 |
4.6.3 利用VR技术增强互动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语言生态视角下的杭州西湖语言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语言景观研究概述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价值 |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二章 西湖语言生态的美学内涵 |
第一节 生态美学与语言生态 |
第二节 西湖语言生态的美学内涵 |
第三章 西湖语言景观内部生态系统之美 |
第一节 韵律和谐之美 |
第二节 词汇多样之美 |
第三节 语符汉字之美 |
第四章 西湖语言景观外部生态系统之美 |
第一节 自然之美 |
第二节 人文之美 |
第三节 时代之美 |
第五章 西湖语言景观规划建议 |
第一节 西湖语言景观非生态现象 |
第二节 生态视角下西湖语言景观的规划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大众游赏性空间可识别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围以及概念解析 |
1.2.1 研究范围 |
1.2.2 概念解析 |
1.3 既有理论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
1.3.1 城市游赏性空间发展研究 |
1.3.2 杭州西湖景区研究的发展情况 |
1.3.3 媒介地理学理论在建筑学领域应用的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2 城市文明演变下的公共游赏性空间的发展历程 |
2.1 近古代城市结构变革下公共游赏性空间的雏形 |
2.1.1 城市空间功能与城市居民结构的变革 |
2.1.2 官方推动下的大众游赏活动的繁荣 |
2.1.3 游赏性空间作为城市集体记忆与文化地理标识的意义 |
2.2 当代游赏性空间规划的整体性环境观的成熟 |
2.2.1 当代游赏性空间的复合组成 |
2.2.2 历史建筑空间与地域文化特色的保护 |
2.3 媒介地理学对空间可识别性内涵的拓展 |
2.3.1 作为方法论的媒介地理学的研究特点 |
2.3.2 空间可识别性概念解析 |
2.3.3 游赏性空间中可识别性意义的拓展 |
2.4 本章小结 |
3 游赏性空间可识别性与受众互涉机制 |
3.1 游赏性空间中受众的定义与组成 |
3.1.1 游赏性空间中受众的概述 |
3.1.2 游赏性空间中受众的组成 |
3.1.3 受众选择可识别信息的心理认知 |
3.2 受众的多层级需求 |
3.2.1 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 |
3.2.2 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 |
3.2.3 求知的需求、求美的需求 |
3.2.4 自我实现的需求 |
3.3 受众对可识别信息的关联性理解 |
3.3.1 地域地理气候环境的融入式理解 |
3.3.2 历史、民族文化的时空共享性理解 |
3.3.3 当代城市生活的情景式共鸣理解 |
3.4 受众对空间可识别性信息的动态反馈 |
3.4.1 受众反馈的机制 |
3.4.2 反馈的实际效果评判 |
3.5 本章小结 |
4 以西湖景区为例可识别性在游赏性空间中的表达 |
4.1 传统西湖范式与杭州西湖景区规划的历史沿革 |
4.1.1 城市文明下传统西湖范式的成熟与实践 |
4.1.2 中古代杭州西湖郊区规划的雏形 |
4.1.3 近现代杭州西湖的城市化改造 |
4.2 可识别性文化内涵的传播探索 |
4.2.1 历史建筑与遗迹的可识别性的延续 |
4.2.2 人文地理景观的可识别性新释义 |
4.2.3 祭祀、宗教传统仪式空间的纪念意义 |
4.2.4 想象空间可识别性的现实实践 |
4.2.5 现实空间对于文艺创作的引导 |
4.3 游赏性公共服务功能的设置与更新 |
4.3.1 文教空间 |
4.3.2 信息服务空间 |
4.3.3 商业空间 |
4.3.4 休憩空间 |
4.4 本章小结 |
5 游赏性空间可识别性意象设计的可行性 |
5.1 空间可识别性意象与其批判的发展 |
5.1.1 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五要素及其批判发展 |
5.1.2 游赏性空间的可识别性意象五要素 |
5.2 游赏性空间区域的可识别性设计 |
5.2.1 可识别的区域主题 |
5.2.2 区域规模的宏观到微观 |
5.3 游赏性空间路径的可识别性设计 |
5.3.1 路径规模与形态归纳 |
5.3.2 游赏路径的连接性 |
5.3.3 对历史路径空间的保护与发展 |
5.4 游赏性空间节点的可识别性设计 |
5.4.1 节点类型 |
5.4.2 节点规模 |
5.5 游赏性空间标识的可识别性设计 |
5.5.1 标识的纪念性与文化意义 |
5.5.2 标识的功能性 |
5.5.3 标识设计的表达方式 |
5.6 游赏性空间的边界的可识别性设计 |
5.6.1 自然边界的利用 |
5.6.2 人工边界的构筑 |
5.6.3 虚拟边界的形成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5)杭州西湖沿岸建筑变迁与文化景观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文献与研究成果综述 |
1.2.1 方志古籍中的西湖建筑研究 |
1.2.2 20世纪的西湖调查研究 |
1.2.3 21世纪的西湖文化景观研究 |
1.3 理论与方法 |
1.3.1 二重证据法 |
1.3.2 相关理论 |
1.4 研究内容 |
1.4.1 杭州西湖 |
1.4.2 沿岸范围 |
1.4.3 建筑变迁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2 杭州西湖沿岸建筑变迁概述 |
2.1 秦汉魏晋六朝隋唐时期 |
2.2 五代吴越时期 |
2.2.1 北山区 |
2.2.2 南山区 |
2.2.3 湖心区 |
2.2.4 东线区 |
2.3 两宋时期 |
2.3.1 北山区 |
2.3.2 南山区 |
2.3.3 湖心区 |
2.3.4 东线区 |
2.4 元 |
2.4.1 北山区 |
2.4.2 南山区 |
2.4.3 湖心区 |
2.5 明 |
2.5.1 北山区 |
2.5.2 南山区 |
2.5.3 湖心区 |
2.5.4 东线区 |
2.6 清 |
2.6.1 北山区 |
2.6.2 南山区 |
2.6.3 湖心区 |
3 建筑变迁与西湖文化景观的形成 |
3.1 杭州西湖沿岸建筑变迁历代总结 |
3.2 建筑变迁与西湖、杭州城的关系 |
3.2.1 城市活动介入西湖的过程 |
3.2.2 西湖建筑变迁反映城市活动 |
3.3 人类活动与西湖景观的关系 |
3.3.1 人类活动参与西湖具体景观的形成 |
3.3.2 改造后的西湖景观继续影响人类活动 |
4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形成原因的初步探讨 |
4.1 人文地理视角下的杭州西湖文化景观 |
4.2 世界遗产视角下的杭州西湖文化景观 |
4.2.1 世界文化遗产与混合遗产 |
4.2.2 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的提出 |
4.2.3 世界遗产文化景观评定标准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杭州西湖沿岸部分建筑的文献记载(北山区) |
附录2 杭州西湖沿岸部分建筑的文献记载(南山区) |
附录3 杭州西湖沿岸部分建筑的文献记载(湖心东线区) |
作者简历 |
(6)苏东坡水环境营建思想及其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课题背景 |
1.1.2 历史背景 |
1.1.3 现实背景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水环境 |
1.2.2 营建 |
1.3 文献综述 |
1.3.1 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现状 |
1.3.2 水利科学领域的研究现状 |
1.3.3 人居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目的、意义、方法 |
1.4.1 研究内容和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4.3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
第二章 苏东坡水环境营建活动的背景研究 |
2.1 苏东坡水环境营建活动的社会背景 |
2.1.1 北宋汴京的地理位置对水利建设的影响 |
2.1.2 北宋统治者对水环境治理的重视 |
2.1.3 北宋的治水制度和政策 |
2.2 苏东坡政治生涯概述 |
2.2.1 初涉宦途 |
2.2.2 两次罢黜 |
2.2.3 晚年与身后波折 |
第三章 苏东坡各时期水环境营建活动研究 |
3.1 苏东坡政治生涯前期的水环境营建活动(1057 年至1079 年) |
3.1.1 凤翔东湖的营建 |
3.1.2 参与修浚西湖六井和沈公井 |
3.1.3 徐州抗洪 |
3.2 苏东坡政治生涯中期的水环境营建活动(1079 年至1094 年) |
3.2.1 西湖及其周边水环境营建 |
3.2.2 杭州乞开石门河 |
3.2.3 颍州阻开八丈沟 |
3.2.4 颍州西湖及周边城市水系营建 |
3.3 苏东坡政治生涯后期的水环境营建活动(1094 年至1101 年) |
3.3.1 参与惠州西湖修堤筑桥 |
3.3.2 参与广州引水工程 |
3.3.3 海南寻找城市水源 |
3.4 苏东坡水环境营建活动总结 |
3.4.1 水环境营建的类型和各时期营建活动特点 |
3.4.2 水环境营建活动的功能效益 |
第四章 苏东坡“西湖”风景营建模式研究 |
4.1 “西湖模式”的山、水、城空间格局 |
4.1.1 四湖的山水城空间格局及演变 |
4.1.2 “西湖模式”的山水城空间格局——以四湖为例 |
4.2 “西湖模式”的营建要素 |
4.2.1 苏东坡对四湖之营建 |
4.2.2 后世与苏东坡相关之营建 |
4.2.3 “西湖模式”的营建要素——以四湖为例 |
第五章 苏东坡水环境营建思想研究 |
5.1 推理酌情的水利观 |
5.1.1 遵循治水的高低先后次序 |
5.1.2 顺势利导,蓄泄结合 |
5.1.3 酌之以人情,以退为进 |
5.1.4 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 |
5.2 经世致用的技术观 |
5.2.1 实事求是,重视实地调研 |
5.2.2 强调营建技术,尊重治水人才 |
5.2.3 立足长远,重视后期管理 |
5.3 有机统一的空间环境观 |
5.3.1 水城一体,循环持续 |
5.3.2 因地制宜,地尽其利 |
5.4 以民为本的城市发展观 |
5.5 诗情画意的自然审美观 |
5.5.1 因借自然,附丽自然 |
5.5.2 文化浸润,意境塑造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图片目录 |
附录 Ⅱ 表格目录 |
附录 Ⅲ 苏东坡各时期水环境相关活动及诗文论述整理 |
附录 Ⅳ 苏东坡对其各类水环境营建活动的相关诗文着述 |
附录 Ⅴ 苏东坡水环境营建相关文献全文 |
(7)杭州花港观鱼公园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大气颗粒物来源与成分 |
1.2.1.1 大气颗粒物主要来源 |
1.2.1.2 大气颗粒物中主要成分 |
1.2.2 大气颗粒物浓度时空变化规律 |
1.2.3 大气颗粒物对生物圈的危害 |
1.2.3.1 大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
1.2.3.2 大气颗粒物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
1.2.4 气象因子对大气颗粒物浓度的影响 |
1.2.5 植物对大气颗粒物的滞留机制研究 |
1.2.5.1 单体植物对大气颗粒物的滞留机制 |
1.2.5.2 群落结构对大气颗粒物的消减 |
1.2.5.3 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方向 |
2 研究地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地概况 |
2.2 样地选择 |
2.3 研究方法 |
2.3.1 数据采集 |
2.3.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3 观测指标评价 |
2.4 研究主要内容 |
2.5 技术路线 |
3 杭州花港观鱼公园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规律 |
3.1 大气颗粒物浓度日变化规律 |
3.2 大气颗粒物浓度月变化规律 |
3.3 大气颗粒物浓度季变化规律 |
3.4 小结 |
4 工作日与非工作日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规律 |
4.1 杭州市区工作日与非工作日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规律 |
4.1.1 杭州市区工作日与周末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特征 |
4.1.2 杭州市区工作日与节假日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特征 |
4.2 花港观鱼公园工作日与非工作日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规律 |
4.2.1 花港观鱼公园工作日与周末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特征 |
4.2.2 花港观鱼公园工作日与节假日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特征 |
4.3 小结 |
5 大气颗粒物浓度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5.1 大气颗粒物浓度与温度的相关性分析 |
5.2 大气颗粒物浓度与相对湿度的相关性分析 |
5.3 大气颗粒物浓度与风速的相关性分析 |
5.4 小结 |
6 不同植物配置类型对PM2.5的消减规律 |
6.1 样地植物配置结构指标 |
6.2 不同样地植物配置类型PM_(2.5)浓度的变化规律 |
6.3 不同样地植物配置结构对PM_(2.5)的消减水平 |
6.4 小结 |
7 大气颗粒物浓度与游客量的相关性分析 |
7.1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旅游特征 |
7.2 花港观鱼公园旅游特征及与大气颗粒物浓度相关性分析 |
7.3 小结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分析与建议 |
8.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简介 |
致谢 |
(8)西湖特色旅游资源及其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2章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地点 |
2.2 研究内容 |
2.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2.2 重点和难点 |
2.2.3 创新点 |
2.3 研究方法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杭州西湖特色旅游资源 |
3.1 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紧密融合 |
3.1.1 城区景区互相渗透 |
3.1.2 古典园林 |
3.2 皇城历史与湖泊景观相辅相成 |
3.2.1 历代君王对西湖的建造影响 |
3.2.2 佛教、道教对西湖文化的助推 |
3.3 人文与传统民俗的特色展现 |
3.3.1 吴越文化影响深厚 |
3.3.2 传统民俗种类繁多 |
3.4 智慧创新嵌入国际化文遗景区 |
3.4.1 文遗优势明显,国际地位提升 |
3.4.2 景观设计创新发展,智能科技完美融入 |
第4章 杭州西湖景区特色旅游SWOT分析 |
4.1 优势(S) |
4.1.1 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
4.1.2 资源丰富,底蕴深厚 |
4.1.3 大数据时代,智慧旅游便捷化 |
4.1.4 国际影响力,目的地打造显着 |
4.1.5 质量管理扎实,旅游监管到位 |
4.2 劣势(W) |
4.2.1 旅游线路老化,景点热度不均 |
4.2.2 品牌辨识度差,营销方式薄弱 |
4.2.3 公共服务待优化,应急能力待加强 |
4.3 机会(O) |
4.3.1 政策支持,综合转型 |
4.3.2 产业转型,运行良好 |
4.3.3 知名度增强,走向国际化 |
4.4 威胁(T) |
4.4.1 传统优势急剧下降,品牌定位尚未成熟 |
4.4.2 旅游客流暂遇瓶颈,同行创新屡创新高 |
4.5 SWOT分析之应对方法 |
第5章 杭州西湖特色旅游资源营销策略 |
5.1 西湖景区游客问卷调查 |
5.1.1 问卷调查设计 |
5.1.2 问卷调研过程 |
5.1.3 问卷信度及效度分析 |
5.2 问卷调查结果及统计分析 |
5.2.1 游客背景 |
5.2.2 游客旅游偏好 |
5.2.3 游客旅游行为 |
5.2.4 西湖特色关注项目 |
5.2.5 游客休憩及服务满意度 |
5.3 西湖景区特色旅游资源营销策略 |
5.3.1 创新品牌,树立国际人文景区形象 |
5.3.2 多重策略,开发新旅游产品线路 |
5.3.3 整合营销,促进全域旅游深度发展 |
5.3.4 优化技术,智慧旅游提升公共服务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杭州西湖景区特色旅游市场及前景调查问卷 |
致谢 |
(9)杭州西湖风景区疏林草坪空间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对象及内容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对象 |
1.3.3 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疏林草坪相关研究进展 |
1.4.2 园林空间相关研究进展 |
1.4.3 园林植物空间相关研究进展 |
1.4.4 小结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疏林草坪及其空间构成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空间 |
2.1.2 园林空间 |
2.1.3 疏林草坪空间 |
2.2 疏林草坪的空间构成 |
2.2.1 物理限定空间 |
2.2.2 心理行为空间 |
2.2.3 诗画意境空间 |
3 疏林草坪的空间界面及空间分类 |
3.1 实体空间界面 |
3.1.1 顶部覆盖 |
3.1.2 垂直分隔 |
3.1.3 基底 |
3.2 视知觉空间界面及其感知因素 |
3.2.1 视知觉空间界面 |
3.2.2 影响视知觉空间的感知因素 |
3.2.2.1 图底关系 |
3.2.2.2 尺度与比例 |
3.2.2.3 路径 |
3.2.2.4 边界 |
3.2.2.5 视觉焦点 |
3.2.3 空间的分类 |
3.2.3.1 内向型 |
3.2.3.2 外向型 |
3.2.3.3 混合型 |
4 西湖风景区疏林草坪空间调查 |
4.1 总体分布格局 |
4.2 调查样地选择 |
4.3 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 |
4.3.1 调查内容 |
4.3.2 调查方法 |
4.4 小结 |
5 调查结果分析 |
5.1 内向型草坪空间 |
5.1.1 茅家埠南岸草坪 |
5.1.2 柳浪闻莺友谊园樱花草坪 |
5.1.3 太子湾公园逍遥坡 |
5.1.4 花港观鱼悬铃木、合欢草坪 |
5.1.5 小结 |
5.2 外向型草坪空间 |
5.2.1 曲院风荷水杉林 |
5.2.2 花港观鱼茶室前草坪 |
5.2.3 孤山北麓梅林草坪 |
5.2.4 小结 |
5.3 混合型草坪空间 |
5.3.1 柳浪闻莺闻莺馆前大草坪 |
5.3.2 花港观鱼雪松草坪 |
5.3.3 长桥公园草坪 |
5.3.4 太子湾公园望山坪和拂尘池 |
5.3.5 小结 |
6 疏林草坪空间营造的理论和技术手法 |
6.1 空间围合 |
6.1.1 空间尺度的把握 |
6.1.1.1 实体界面尺度 |
6.1.1.2 视觉和心理尺度 |
6.1.2 实体形态的塑造 |
6.1.2.1 实体形态 |
6.1.2.2 实体界面的转折点 |
6.1.2.3 实体界面的缺口 |
6.1.3 模糊因子的应用 |
6.1.3.1 时间 |
6.1.3.2 光影 |
6.2 空间组织 |
6.2.1 游赏线路 |
6.2.1.1 环绕式 |
6.2.1.2 轴线式 |
6.2.2 空间分隔与层次 |
6.2.2.1 分景 |
6.2.2.2 借景 |
6.2.2.3 流动空间 |
6.2.3 引导与暗示 |
6.2.3.1 地形坡面的方向感 |
6.2.3.2 植物的韵律感和暗示性 |
6.2.3.3 带状空间和垂直空间的导向性 |
6.2.3.4 光影对虚实空间的连接和对视线的引导 |
6.3 各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的处理 |
6.3.1 地形格局与植物分布 |
6.3.1.1 坡度 |
6.3.1.2 坡向 |
6.3.1.3 地形与植物分布 |
6.3.2 植物与水体 |
6.3.3 建筑、小品 |
6.3.4 边界、园路 |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表1 西湖风景区疏林草坪常用上层植物苗木表 |
附表2 西湖风景区疏林草坪常用草坪草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地形造景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 |
1.2.1 研究范围 |
1.2.1.1 杭州 |
1.2.1.2 西湖风景名胜区 |
1.2.2 相关概念 |
1.2.2.1 地形 |
1.2.2.2 造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杭州西湖的研究 |
1.3.1.1 古代文献 |
1.3.1.2 国内近现代研究 |
1.3.1.3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关于地形造景的研究 |
1.3.2.1 古代文献 |
1.3.2.2 国内近现代研究 |
1.3.2.3 国外相关研究 |
1.3.3 小结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检索法 |
1.5.2 实地调研法 |
1.5.3 归纳总结法 |
1.5.4 案例实证分析法 |
1.5.5 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法 |
1.6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论文框架 |
2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地形造景艺术概况 |
2.1 地形造景影响因素 |
2.1.1 自然山水形势的生成 |
2.1.2 自然环境对地形造景的影响 |
2.1.3 传统思想对地形造景的影响 |
2.1.3.1 儒家思想对地形造景的影响 |
2.1.3.2 释道文化对地形造景的影响 |
2.1.3.3 风水学对地形造景的影响 |
2.1.4 民俗活动对地形造景的影响 |
2.1.4.1 宗教活动 |
2.1.4.2 民俗节日 |
2.1.4.3 观潮、弄潮与祭潮 |
2.1.4.4 “社”、“会”风尚及茶文化 |
2.1.5 山水画对地形造景的影响 |
2.2 地形造景艺术发展简史 |
2.2.1 秦汉至隋——地形造景发展雏形期 |
2.2.2 唐至五代——地形造景发展初期 |
2.2.3 宋——地形造景发展成熟期 |
2.2.4 元明清——地形造景发展成熟后期 |
2.2.5 近现代——地形造景新发展期 |
3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地形总体空间形态及类型分析 |
3.1 运用 GIS 技术分析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地形总体空间形态 |
3.1.1 高程分析 |
3.1.2 坡度分析 |
3.1.3 坡向分析 |
3.2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地形类型分析 |
3.2.1 自然地形类 |
3.2.1.1 峰顶峦岭 |
3.2.1.2 悬崖峭壁 |
3.2.1.3 洞府穴窟 |
3.2.1.4 谷壑溪涧 |
3.2.2 人工地形类 |
3.2.2.1 堤与岛 |
3.2.2.2 微地形 |
3.2.2.3 假山 |
4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自然地形造景艺术分析 |
4.1 相地合宜,择址建寺 |
4.1.1 灵隐景区寺院“择址”及分布特点 |
4.1.2 灵隐景区寺院空间格局 |
4.1.2.1 中轴纵深式 |
4.1.2.2 散点自由式 |
4.1.3 灵隐景区寺院“因址”造景分析 |
4.1.3.1 “因址”造景之构室 |
4.1.3.2 “因址”造景之水景 |
4.1.3.3 “因址”造景之植物 |
4.1.3.4 “因址”造景之造像 |
4.2 因山构室,辟路凿泉 |
4.2.1 “印”“园”齐名 |
4.2.2 西泠印社总体布局 |
4.2.3 西泠印社造景分析 |
4.2.3.1 因山构室 |
4.2.3.2 因山辟路 |
4.2.3.3 因山凿泉 |
4.2.3.4 因山植木 |
4.3 洞天福地,云仙水静 |
4.3.1 洞景分布情况 |
4.3.2 洞之宗教文化 |
4.3.2.1 洞与寺观选址 |
4.3.2.2 洞之石刻造像 |
4.3.3 洞之自然景观 |
4.3.3.1 洞之云 |
4.3.3.2 洞之水 |
4.3.3.3 洞之怪石 |
4.3.4 园林造景以自然洞景为写仿对象 |
4.4 溪涧纵横,循势造景 |
4.4.1 溪涧平面形态分析 |
4.4.2 溪涧景观序列分析 |
4.4.3 溪涧造景分析 |
4.4.3.1 缘水设路 |
4.4.3.2 宜亭斯亭 |
4.4.3.3 桥汀跨水 |
4.5 时空借景,四时变幻 |
4.5.1 借山水之景 |
4.5.2 借四时之景 |
4.5.2.1 借“花木”为景 |
4.5.2.2 借“雪”为景 |
4.5.2.3 借“月”为景 |
5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人工地形造景艺术分析 |
5.1 筑堤堆岛,分水成景 |
5.1.1 “三堤”——白堤、苏堤、杨公堤 |
5.1.1.1 白堤锦带——白堤 |
5.1.1.2 苏堤春晓——苏堤 |
5.1.1.3 杨堤景行——杨公堤 |
5.1.1.4 “三堤”造景对比分析 |
5.1.2 “三岛”——小瀛洲、湖心亭与阮公墩 |
5.1.2.1 三潭印月——小瀛洲 |
5.1.2.2 湖心平眺——湖心亭 |
5.1.2.3 阮墩环碧——阮公墩 |
5.1.2.4 “三岛”造景对比分析 |
5.1.3 西湖堤岛景观的影响 |
5.1.3.1 于国内的影响 |
5.1.3.2 于日本及朝鲜的影响 |
5.2 就土造势,师法自然 |
5.2.1 微地形之形势塑造 |
5.2.2 微地形之空间组织 |
5.2.3 微地形之景观营造 |
5.2.3.1 微地形与水景 |
5.2.3.2 微地形与建筑 |
5.2.3.3 微地形与植物 |
5.3 掇山置石,假山真意 |
5.3.1 假山之类别 |
5.3.2 假山之山石选择 |
5.3.3 假山之建造形式 |
5.3.3.1 因旨造山,可为主景 |
5.3.3.2 藉墙掇山,仿画造景 |
5.3.3.3 借山叠石,混假于真 |
5.3.3.4 因水叠石,相映成趣 |
5.3.4 假山之艺术特点 |
6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地形造景艺术思考及实践应用 |
6.1 从杭州西湖“申遗”成功思考地形造景艺术 |
6.1.1 十年申遗路上的西湖综合保护工程 |
6.1.2 “后申遗时代”地形造景所面临的几个问题 |
6.1.2.1 景区内接待游客超负荷载 |
6.1.2.2 破坏西湖整体风貌的现代建设 |
6.1.2.3 风景区边缘不协调的现状 |
6.1.3 相关的解决措施 |
6.1.3.1 加强有效的监管 |
6.1.3.2 传承历史人文 |
6.1.3.3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
6.2 实践应用 |
6.2.1 新安江植物博览园总体规划 |
6.2.1.1 用地现状 |
6.2.1.2 运用 GIS 分析用地 |
6.2.1.3 因地形布局 |
6.2.1.4 因地形造景 |
6.2.2 义乌市北苑街道凌云公园设计 |
6.2.2.1 用地现状 |
6.2.2.2 设计构思 |
6.2.2.3 地形设计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插图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古都杭州和西湖风景区(论文参考文献)
- [1]杭州西湖名人墓纪念性景观现状调研及优化设计研究[D]. 竺万根.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2]文旅融合背景下杭州西湖文化空间品质提升策略研究[D]. 邬夏依.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3]语言生态视角下的杭州西湖语言景观研究[D]. 高逸吟.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4]大众游赏性空间可识别性设计研究[D]. 王梓嘉.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5]杭州西湖沿岸建筑变迁与文化景观的形成[D]. 张苏. 浙江大学, 2019(03)
- [6]苏东坡水环境营建思想及其实践研究[D]. 谢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7]杭州花港观鱼公园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D]. 吴海堂.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8]西湖特色旅游资源及其营销策略研究[D]. 朱艳娜. 桂林理工大学, 2018(05)
- [9]杭州西湖风景区疏林草坪空间营造研究[D]. 徐慧楠. 浙江农林大学, 2017(03)
- [10]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地形造景艺术研究[D]. 徐晓民. 浙江农林大学,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