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高校毕业生通向农村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沛芃[1](2021)在《X校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模式研究 ——地方师范院校服务农村社会的典型案例》文中提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乡村振兴战略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国家战略,面向的是全国广大农村和农民,实质是如何配置人力资源问题。高等教育作为资源汇集的中心,将高等教育资源引向农村,有助于为农村积累人力资本,振兴乡村精神文化,由点及面建构起教育服务空间,面向农村贫困人口,改善农村社会贫困问题。地方师范院校作为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主动承担高等教育服务农村社会的使命,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具备的位置、人才、管理、专业优势,积极主动服务于当地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本研究首先以教育的外部关系理论、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阿玛蒂亚·森的能力贫困理论以及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论为理论基础,探讨自乡村教育运动以来高等教育服务农村社会的历史脉络、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以及目前高等教育服务农村社会存在的问题。其次,本研究以X校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模式这一高等教育服务农村社会的成功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对X校扶贫顶岗实习支教23年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分析归纳出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在岗前、岗中以及岗后这三个环节中政府、师范院校、农村学校以及学生四方相关利益主体的联动条件。再次,本研究对2020年X校参加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用访谈法对各教育局扶贫顶岗实习支教负责人、X校扶贫顶岗实习支教负责人、带队教师、指导教师以及实习基地中小学校长进行访谈,整理出X校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整体实施效果以及对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影响。最后,本研究根据X校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运行机制与一手调研资料,并结合地方师范院校服务农村社会的动机与优势,整理出地方师范院校实施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模式的可推广条件。具体包括:地方政府应给予政策和经费方面的支持,高校要建立完善的顶岗实习支教运行机制,实习基地提供基本的后勤保障,学生严格自我管理以适应角色转换。
高耀明[2](2020)在《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潘懋元先生指导博士学位论文的叙事探究》文中提出按博士学位论文研究进展顺序,叙述了作者亲身经历的故事,理解、诠释并概括了潘懋元先生指导博士学位论文的艺术:选题时,他要求学生做前瞻性思考,慎重选择,重视培养问题意识,在大方向上指引学生;在研究设计中,他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强调系统阅读文献,澄清研究问题和研究思路;在研究实施阶段,他耐心解惑,激励信心,指点迷津;在论文撰写过程中,他协助谋篇布局,关注论文的理论思考和内在逻辑联系;论文初稿完成以后,他逐字逐句审阅批注,一丝不苟,严把学术标准。
李浩[3](2020)在《天津市农科大学生乡村基层就业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人才振兴同时也是乡村振兴的任务之一,而农科大学生群体在专业适应性上与乡村建设更为契合,研究其乡村基层就业的路径,既是党和国家的战略要求,也对农科大学生自身价值的实现具有一定意义。本文通过对乡村基层就业前后的农科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运用独立样本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自我认知、关键人物看法和专业认知因素会对农科大学生乡村基层就业产生不利影响,而社会网络、政策认知和乡村产业满意度因素会对农科大学生乡村基层就业产生有利影响。其中乡村产业满意度在正向影响因素中对农科大学生乡村基层就业行为产生的影响最大;而专业认知则在负向影响因素中对行为的产生影响最大。针对分析结果提出高校通过专业建设辅以县市级等微观政策对农科大学生进行引导,使其专业能力与产业平台实现对标;产业平台则需借助天津市目前的示范小城镇向特色小镇发展的机遇,深挖自身产业文化,形成对农科大学生及其他人才的特色吸引能力,政府则通过微观及宏观政策来支持平台的构建;对于社会的偏见认知以及关系网络等因素,则需宏观政策的宣传引导,来对其进行适度纠正和理性规范的路径建设构想。
史沙沙[4](2020)在《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地方高校X大学为例》文中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下提出的,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伟大战略。而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现,离不开教育的支持,尤其是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技术推广、社会服务方面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支撑作用。地方高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服务、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现状存在哪些问题?这是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急需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及案例分析法,以X大学服务乡村振兴为案例,对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针对X大学服务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本文包括导论在内共分为四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主要包括问题提出、文献综述、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设计、创新之处几项内容。第二部分是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从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必要性与基本要求这两方面阐述了地方高校与乡村振兴的关系。笔者首先对党和国家有关乡村振兴的会议公报、领导讲话、政策文件、期刊等相关文献资料分析整理,全面把握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必要性,从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迫切需要、发挥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必然要求和地方高校自身转型发展现实选择来展开论述;并对国内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五大基本要求,为下文对策与建议的提出提供一定的依据。第三部分是对X大学服务乡村振兴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成因分析。这一部分以笔者就读的X大学为例,进行调查研究。通过校园网搜集X大学服务乡村振兴相关文件资料,并对大学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一些参与服务乡村振兴的教师、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相关的农村居民进行访谈调查,较深入全面地把握X大学服务乡村振兴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地方院校、地方政府和农村自身三个方面对问题成因进行分析。第四部分针对X大学服务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从地方高校、政府和农民群众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就地方高校来说,应该找准定位,明确为乡村振兴服务的使命,健全和完善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运行机制和发挥主体能动性,丰富和创新服务内容与途径;就政府来说,应该调整评估导向,引导地方高校为乡村振兴服务、完善激励政策制度,加大鼓励人才通向农村的力度和增加高校服务农村的经费投入,完善支持科技服务乡村机制;就农村居民来说,应该提高农村居民、干部文化素养,加强与地方高校的互动交流。
田书清[5](2015)在《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现状、问题及建议》文中研究表明高等教育通向农村是实现"科教兴农"战略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选择,更是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给高等教育通向农村带来诸多现实困难,如何改善这一局面,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吴荣辉[6](2012)在《新时期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新时期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有利于实现高等农业教育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协同共振,有利于加快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丰富和充实面向“三农”的青年人才工作体系,促进青年人才锻炼成长,并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问题。前人的研究虽然进行了不少探索,深化了一些认识,但研究还不够深入。由于缺乏全面性、多样性和系统性,目前还未能通过有效整合,对农科类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的内在规律予以认识和把握。因此,本文提出要界定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的基本内涵,探讨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的历史与现状,初步构建新时期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的模式与机制框架,旨在为促进新时期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提供理论方法和策略支持。全文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主要是提出问题,分析相关支撑理论,梳理国内外的研究动态,明确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第二部分研究概述,主要是界定有关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其外延,指出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在概念上的内部逻辑结构。第三部分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的历史与现状考察,主要是对国外做法经验和我国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的历史脉络和现状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第四部分新时期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的模式与机制探讨,主要是结合案例归纳八种不同的模式,系统分析新时期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的机制框架,以深化对内在规律性的认识。第五部分结论,说明主要的研究工作、基本观点、创新点和局限性。
王蕾[7](2012)在《高等农林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文中提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人才支撑,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教育,尤其是高等农林教育。所以,高等农林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趋势。本文介绍了关于高等农林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和意义,应用文献分析法、历史追踪法和比较研究法对国内外相关动态进行研究,以确定研究视角,明确研究方法,构建研究框架;对高等农林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现状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研究高等农林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做出的贡献,应用系统分析法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通过对东北林业大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绩进行分析,解析高等农林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高等农林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以系统分析法研究高等农林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高等农林教育的作用,为提高高等农林院校毕业生职业技能,为推动高等农林院校毕业生农村就业,为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为切实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提供决策依据和对策建议,以使高等农林教育更有效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从而加快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冯晓宁[8](2010)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问题与路径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在本世纪之初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实现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抉择。新农村建设对高等院校尤其是对数量庞大、发展迅猛的地方高校有着广泛的需求,地方高校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承担起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历史使命。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是:地方高校为什么要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前我国地方高校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是什么?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路径有哪些?本文共分五部分。一、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分析。论述地方高校具有的三大职能和所具有的特殊优势,为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可能,并且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也是历史赋予地方高校的神圣使命。二、新农村建设与地方高校的相互依存。论述新农村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等方面的建设离不开地方高校的支持,同时新农村建设也是地方高校获取办学经费、实现科研转化以及解决毕业生就业等问题的源泉。三、我国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现状透视。对河南省内三所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现状进行调查,揭示出目前我国地方高校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四、我国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案例解析。以湖南省吉首大学服务农村建设为例,探析吉首大学成功的经验。五、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思考。从优化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政策环境、完善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机制、转变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观念以及探索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路径等几个方面对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进行思考。
宋华明[9](2008)在《推进高等教育通向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指出推进高等教育通向农村,提高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发展现代农业的视角分析了推进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客观必然性,探讨了高等教育通向农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几点对策建议。
黄白[10](2007)在《高等学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研究新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在我国关于高等学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研究,凸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如明确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是高校办学的重要取向;高校办学通向新农村建设路径的探索,其中河北农业大学坚持服务“三农”和新农村建设的“太行山道路”,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铸就了辉煌业绩;新农村建设呼唤高校毕业生建功立业。同时,注视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二、关于高校毕业生通向农村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高校毕业生通向农村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X校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模式研究 ——地方师范院校服务农村社会的典型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乡村振兴需要高等教育的积极参与 |
(二)X校的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模式是高等教育服务农村社会的成功案例 |
(三)个人研究兴趣 |
二、研究现状 |
(一)关于高等教育服务农村社会的文献综述 |
(二)关于顶岗实习的文献综述 |
(三)关于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文献综述 |
三、概念界定 |
(一)地方师范院校 |
(二)扶贫顶岗实习支教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对象及研究工具 |
第一章 高等教育服务农村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境遇 |
一、高等教育服务农村的理论基础 |
(一)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 |
(二)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 |
(三)阿玛蒂亚·森能力贫困理论 |
(四)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论 |
二、高等教育服务农村的现实境遇 |
(一)高等教育服务农村社会的历史进程 |
(二)高等教育服务农村社会的政策支持 |
(三)高等教育服务农村社会的问题 |
第二章 X校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模式解析 |
一、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发展脉络 |
二、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运行机制 |
(一)入岗的前期准备 |
(二)在岗的双向指导 |
(三)离岗的多维评价 |
第三章 X校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模式的效果 |
一、X校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模式的整体实施效果 |
(一)增加支教生数量,服务农村基础教育 |
(二)补充农村教师数量,支教效果受外界认可 |
(三)结合农村教育实际,形成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模式 |
(四)改革传统教育实习内涵,推动实习支教政策出台 |
二、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对于相关利益主体的影响 |
(一)对政府建设新农村产生积极影响 |
(二)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 |
(三)推动高校自身发展 |
(四)促进支教学生个体成长 |
第四章 地方师范院校实施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模式的推广条件 |
一、地方师范院校服务农村社会的动机与优势 |
(一)地方师范院校服务农村社会的动机 |
(二)地方师范院校服务农村社会的优势 |
二、地方师范院校实施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模式的可推广条件 |
(一)地方政府给予政策和经费方面的支持 |
(二)高校建立完善的顶岗实习支教运行机制 |
(三)实习基地提供基本的后勤保障 |
(四)学生严格自我管理以适应角色转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潘懋元先生指导博士学位论文的叙事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选题与问题陈述 |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三、论文撰写与修改 |
四、总结 |
(3)天津市农科大学生乡村基层就业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1.6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二章 天津市农科大学生乡村基层就业现状 |
2.1 数据来源 |
2.2 天津市大学生职业选择的总体倾向 |
2.3 天津市农科大学生的涉农就业现状 |
2.4 天津市就业创业政策引导现状 |
第三章 天津农科大学生乡村基层就业过程中的问题 |
3.1 数据来源 |
3.2 期望与现实难以匹配 |
3.3 社会认知未统一 |
3.4 专业产业不对标 |
3.5 社会关系网络错位 |
3.6 政策引导能力不强 |
3.7 产业平台搭建不足 |
第四章 天津市农科大学生乡村基层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数据来源 |
4.2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4.3 天津市农科大学生乡村基层就业的意愿分析 |
4.4 天津市农科大学生乡村基层就业的回归分析 |
第五章 人才乡村基层就业经验借鉴 |
5.1 江苏省赣榆区“新乡贤文化”机制 |
5.2 东北地区精准施策借鉴 |
5.3 杭州人工智能小镇模式 |
5.4 对农科大学生乡村基层就业的借鉴与启示 |
第六章 天津市农科大学生乡村基层就业的实现路径 |
6.1 进行自我规划 |
6.2 改变他人认知 |
6.3 推进高校专业建设 |
6.4 完善政策引导 |
6.5 政府搭建平台 |
6.6 路径总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调查问卷 |
附录2—访谈提纲 |
(4)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地方高校X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设计 |
(六)创新之处 |
一、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必要性与基本要求 |
(一)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必要性 |
1.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迫切需要 |
2.发挥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必然要求 |
(二)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 |
1.科学定位,明确服务乡村振兴使命 |
2.主动参与,构建服务乡村振兴的运行机制 |
3.发挥学校资源优势,扩展服务内容和途径 |
4.促进校-村深度融合,提高服务的实效性 |
5.学校、政府和企业协同并进,多方联动 |
二、X大学服务乡村振兴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X大学服务乡村振兴的现状 |
1.X大学的概况 |
2.X大学服务乡村振兴的内容 |
3.X大学服务乡村振兴的途径 |
(二)X大学服务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 |
1.服务乡村振兴的定位存在偏差 |
2.服务乡村振兴的机制不完善 |
3.服务乡村振兴的内容不丰富、途径有待创新 |
4.服务乡村振兴的时效性低,校-村联系有待加强 |
5.服务乡村振兴的联动力不足,校-政-企有待深度融合 |
(三)X大学服务乡村振兴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1.地方高校自身的因素 |
2.地方政府方面的因素 |
3.农村方面的因素 |
三、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建议与对策 |
(一)地方高校要积极作为,助力乡村振兴 |
1.找准定位,明确为乡村振兴服务的使命 |
2.建立和完善服务乡村振兴的运行机制 |
3.发挥主体能动性,丰富和创新服务内容与途径 |
(二)地方政府要加强引导,发挥协调与保障作用 |
1.调整评估导向,引导地方高校为乡村振兴服务 |
2.完善激励政策制度,加大鼓励人才通向农村的力度 |
3.增加高校服务农村的经费投入,完善支持科技服务乡村机制 |
(三)农村干部群众要把握机遇,主动投身乡村振兴 |
1.借力地方院校提高农村居民、干部的文化素养 |
2.加强与地方高校的互动交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5)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现状、问题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现状 |
( 一) 国家相关政策 |
( 二) 农村人口资源及人口素质状况 |
( 三) 农村高等教育入学情况 |
( 四) 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情况 |
( 五) 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体制建设与实践 |
1. 体制建设 |
2. 实践模式 |
二、高等教育通向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 |
( 一) 制度不完善,投入不足 |
( 二) 农村人口知识贫乏 |
( 三) 实践结果不理想 |
三、建议 |
( 一) 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 |
( 二) 畅通农村就业渠道 |
( 三) 以农业院校为试点,推进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有益探索 |
(6)新时期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支撑理论 |
1.2.1 当代中国“三农”理论 |
1.2.2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
1.2.3 马克思主义青年人才观 |
1.2.4 潘懋元高等教育学学说 |
1.2.5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
1.2.6 国民素质均衡发展理论 |
1.2.7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 |
1.2.8 系统科学方法理论 |
1.3 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的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的研究动态 |
1.3.3 对国内外研究动态的评价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研究概述 |
2.1 概念的界定 |
2.1.1 有关“通向”的涵义 |
2.1.2 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的内涵 |
2.1.3 相关外延的界定 |
2.2 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的结构逻辑 |
2.2.1 指向性 |
2.2.2 适应性 |
2.2.3 耦合性 |
2.3 新时期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的战略意义 |
2.3.1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
2.3.2 对高等农业教育科学发展的作用 |
2.3.3 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作用 |
2.3.4 对促进青年人才锻炼成长的作用 |
2.3.5 对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作用 |
3 国内外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的基本情况 |
3.1 国外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的做法与经验 |
3.1.1 德国 |
3.1.2 法国 |
3.1.3 韩国 |
3.2 我国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的历史脉络 |
3.2.1 近代知识分子与农村基层的结合 |
3.2.2 知青上山下乡和农民打成一片 |
3.3 我国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的基本现状 |
3.3.1 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演进 |
3.3.2 新时期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分析 |
3.3.2.1 新农村建设的人才缺位 |
3.3.2.2 农科类高校的办学偏位 |
3.3.2.3 农科大学生的选择背位 |
4 新时期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的模式与机制 |
4.1 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的模式构建 |
4.1.1 按照基准内容分类的平面化模式集群 |
4.1.1.1 基于实践教学的模式 |
4.1.1.2 基于社会实践的模式 |
4.1.1.3 基于志愿服务的模式 |
4.1.1.4 基于就业发展的模式 |
4.1.2 按照介入方式分类的立体化模式集群 |
4.1.2.1 参与式的主体通向模式 |
4.1.2.2 分离式的客体通向模式 |
4.1.2.3 嵌入式的载体通向模式 |
4.1.2.4 散射式的导体通向模式 |
4.1.3 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的模式重构原则 |
4.2 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的机制框架 |
4.2.1 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的机制要素 |
4.2.1.1 动力机制 |
4.2.1.2 培养机制 |
4.2.1.3 协调机制 |
4.2.1.4 保障机制 |
4.2.2 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的机制运行 |
4.2.3 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的机制环境 |
5 结论 |
5.1 研究的基本观点 |
5.2 创新点 |
5.3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高等农林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评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高等农林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理论 |
2.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 |
2.2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
2.3 马斯洛旳需要理论 |
2.4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2.5 工业反哺农业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3 高等农林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分析 |
3.1 高等农林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现状 |
3.1.1 高等农林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已取得的成效 |
3.1.2 高等农林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3.2 高等农林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现状的调查设计 |
3.2.1 调查目的 |
3.2.2 调查内容确定的依据 |
3.2.3 调查方法及对象选择 |
3.3 高等农林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问题分析 |
3.3.1 高校毕业生层面问题分析 |
3.3.2 高等农林院校层面问题分析 |
3.3.3 政府层面问题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高等农林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解析——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 |
4.1 东北林业大学概况 |
4.2 东北林业大学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绩 |
4.2.1 人才培养方面 |
4.2.2 科学研究方面 |
4.2.3 社会服务方面 |
4.3 东北林业大学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解析 |
4.3.1 树立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教育理念 |
4.3.2 农村发展需求为科研指导,科研为农村建设解难 |
4.3.3 积极探索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 |
4.4 本章小结 |
5 高等农林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 |
5.1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涵义 |
5.2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点 |
5.2.1 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成要件 |
5.2.2 物质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 |
5.2.3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外在体现 |
5.2.4 政治文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 |
5.3 社会主义新农村对高等农林教育的要求 |
5.3.1 高等农林教育应该为新农村注入先进文化思想 |
5.3.2 高等农林教育应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技术支援 |
5.3.3 高等农林教育应该为新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储备人才 |
5.4 本章小结 |
6 高等农林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策研究 |
6.1 高校毕业生层面对策 |
6.1.1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
6.1.2 重视基本能力培养 |
6.1.3 以服务新农村为己任 |
6.2 高等农林院校层面对策 |
6.2.1 培育新农村建设专业人才,建立创新的培养机制 |
6.2.2 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 |
6.2.3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建立有效的转化机制 |
6.3 政府层面对策 |
6.3.1 加大宣传力度及针对性,建立科学的选拔机制 |
6.3.2 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着手,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
6.3.3 解除高校毕业生后顾之忧,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问题与路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研究背景 |
1.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当前最大的任务 |
2. 新农村建设呼唤地方高校的加入 |
3. 地方高校自身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 |
4. 全球经济危机给大学生带来的“就业寒冬” |
(二)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现实意义 |
(三) 研究现状 |
1. 关于地方高校现状的相关研究 |
2. 国内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研究 |
3. 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相关研究 |
(四) 研究方法 |
一、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分析 |
(一) 服务新农村建设是地方高校基本职能的具体体现 |
(二) 服务新农村建设是地方高校的时代使命 |
(三) 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特殊优势 |
1. 地方高校具有地域优势 |
2. 地方高校具有人才智力优势 |
3. 地方高校具有人缘优势 |
4. 地方高校具有服务价格优势 |
二、新农村建设与地方高校发展的相互依存 |
(一) 新农村建设需要地方高校的鼎力相助 |
1. 新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对地方高校的需求 |
2. 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对地方高校的需求 |
3. 新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对地方高校的需求 |
(二) 服务新农村建设是地方高校走出困境新的生长点 |
1. 新农村建设为地方高校的发展提供资金 |
2. 农村学生是地方高校生源的主力军 |
3. 农村是地方高校科研课题的源头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重要阵地 |
4. 新农村建设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平台 |
三、我国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现状透视 |
(一) 调查设计 |
1. 调查目的 |
2. 调查内容确定的依据 |
3. 调查方法和对象的选择 |
(二) 调查显示的几个突出问题 |
1. 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无法通向农村 |
2. 地方高校对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教育不足 |
3. 地方高校培训农村人才的内容单一 |
4. 地方高校的科学研究远远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 |
5. 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形式单一 |
(三) 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
1. 国家层面的原因 |
2. 农村层面的原因 |
3. 地方高校自身的原因 |
四、我国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案例解析 |
(一) 吉首大学概况 |
(二) 吉首大学服务农村建设实绩 |
1. 人才培养方面 |
2. 科学研究方面 |
3. 文化服务方面 |
(三) 吉首大学服务新农村建设经验解析 |
1. 科学定位,明确服务使命 |
2. 农村发展实际为科研出题,科研为农村建设解难 |
3. 积极探索服务农村的新思路 |
五、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思考 |
(一) 优化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政策环境 |
1. 宏观政策向农村倾斜 |
2. 国家完善大学生去农村的优惠政策 |
(二) 完善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机制 |
1. 转变地方政府职能,扩大地方高校的办学自主权 |
2. 制定地方高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评估体系 |
3. 完善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内部机制 |
(三) 转变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观念 |
1. 深化地方高校对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认识 |
2. 破除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观念性障碍 |
(四) 探索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路径 |
1. 改革招生政策 |
2.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
3. 地方高等教育通向农村改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推进高等教育通向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推进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客观必然性 |
1.推进高等教育通向农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 |
2.推进高等教育通向农村有利于培养新型农民,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 |
3.推进高等教育通向农村是提升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的关键 |
4.推进高等教育通向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 |
二、推进高等教育通向农村存在的问题分析 |
1.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教育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
2.推进高等教育通向农村面临着农村居民低素质的挑战 |
3.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道路不畅 |
三、推进高等教育通向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几点对策建议 |
1.推进“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
2.构建农业职业教育与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衔接的立交桥 |
3.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建立为发展现代农业服务的高等教育体系 |
4.农业院校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为发展现代农业服务 |
(10)高等学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研究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是高等学校办学的重要取向 |
2 高等学校办学通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与探索 |
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呼唤高等学校毕业生建功立业 |
四、关于高校毕业生通向农村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X校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模式研究 ——地方师范院校服务农村社会的典型案例[D]. 李沛芃.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2]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潘懋元先生指导博士学位论文的叙事探究[J]. 高耀明.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0(10)
- [3]天津市农科大学生乡村基层就业路径研究[D]. 李浩. 天津农学院, 2020(07)
- [4]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地方高校X大学为例[D]. 史沙沙. 渤海大学, 2020(10)
- [5]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现状、问题及建议[J]. 田书清. 成人教育, 2015(02)
- [6]新时期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问题研究[D]. 吴荣辉. 福建农林大学, 2012(04)
- [7]高等农林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D]. 王蕾. 东北林业大学, 2012(01)
- [8]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问题与路径探析[D]. 冯晓宁. 河南大学, 2010(12)
- [9]推进高等教育通向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宋华明. 教育与经济, 2008(01)
- [10]高等学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研究新进展[J]. 黄白. 河池学院学报, 2007(02)
标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文; 农村论文; 大学生现状论文; 大学论文; 三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