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影响中国男排训练质量提高若干问题的思考

关于影响中国男排训练质量提高若干问题的思考

一、对影响中国男排训练质量提高的若干问题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王琛[1](2019)在《中国排球联赛发展进程变化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排球联赛自1996年创建以来,经历了22年的发展,在赛制管理、人才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在运动员技术评定、裁判评定工作等方面进行了不断的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中国排球运动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中国排球联赛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严峻的挑战,同时在媒体宣传、经济效益、后备人才培养等方面也出现了很多的不足,对中国排球联赛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作者在多年代表中国男排出战世界大赛及代表北京男排征战中国排球联赛的过程中,对中国排球联赛的发展进程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总结,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排球联赛发展进程变化情况进行了逻辑分析,尤其是对新赛季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的特点及优势等进行了阐述,总结了中国排球联赛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出现的劣势,得到的机遇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克服劣势、迎接挑战的具体措施,为中国排球联赛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中国排球联赛自1996年创建以来,在22年的发展进程中,经历了初始创建阶段、探索前行阶段,全面提高阶段,改革创新阶段,新赛季在中国排球协会高度重视下、体育之窗高水平运营公司运营下、经济文化科技媒体等多方协作下,正呈蓬勃之势迅猛发展。(2)中国排球联赛在赛制管理、裁判队伍管理、科技手段辅助执裁以及运动员技术评定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新赛季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帮助。(3)中国排球联赛在发展过程中,具有竞赛管理体制日趋完善、人才管理体质逐渐完善和品牌全面宣传逐渐重视等发展优势,同时也具有群众基础差、排球运动后备人才少、排球运动员经济收入低、媒体宣传较少以及职业化程度低等劣势。(4)新赛季中国排球超级联赛面临着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科技进步等外部机遇,但也受到了国外体育运动项目职业联赛的冲击、国内体育运动项目的政策倾向性和排球运动成绩的不稳定以及男排成绩较差的外部挑战。

肖正建[2](2019)在《2018世界男排联赛中国男排比赛阶段性竞技表现研究》文中指出竞技体育比赛过程中会产生的一系列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这项运动所蕴含的内在特征和制胜规律。由于在体育运动比赛过程中不同时段比赛双方运动员的身体、心理、技战术运用等方面会发生阶段性的变化,加之教练员的指挥、裁判员的判定以及比赛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等的共同影响下,即使是世界上最顶尖的运动员,其自身和团队都很难做到在比赛中一直保持高深的竞技水平,就会难免会出现竞技表现的波动,也称为竞技表现的阶段性“涨落”现象,在排球比赛中就表现为比分得失的阶段性。本研究以2018年世界男排联赛中国男排在比赛中的竞技表现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微观角度来揭示中国男排比赛阶段性竞技表现一般规律。本研究先对中外男排的非技术因素进行对比分析,接着对中国男排的比赛进行Z(潮涨)、P(潮平)、L(潮落)阶段划分,并分别以不同胜负局、不同局次、不同成绩组别对其进行分组研究,得出:1中国男排在身体形态上与欧美强队还是存在这一定的差距,在亚洲的主要对手中,中国男排的身体形态要优于对手;在扣球高度和拦网高度上中国男排在面对大多数对手是都存在的优势;在年龄与大赛经验上,中国男排是一支年轻的队伍。2在胜负局中,竞技特征方面,胜局在整局比赛中易发生潮平、潮涨现象,负局则易出现潮平、潮落现象,胜局在潮平、潮涨阶段历经竞技单元多,所占比例高,对于负局来说扭转难度大是输掉比赛的重要因素;得失分上,发球是中国男排的短板,扣球是中国男排主要的得分手段,同时也是失分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拦网能加快进入潮涨阶段,并在进入潮涨阶段后延长潮涨阶段的时间;一传的稳定性是减少失分的关键。3在不同局次中,特征上,在潮涨、潮平、潮落阶段的相对频数在不同局次存在差异,在潮涨、潮平阶段的相对频数决胜局要高于基本局和赛点局;得失分上,在得分方面,扣球是最强有力的得分武器,拦网是最有效的防守,性能好的发球能带动全队的攻防;在失分方面,一传的不稳定成为中国男排进入潮平、潮落阶段最大的原因,发球失误过多也成为中国男排竞技表现下降的重要原因。4在不同成绩组别中,特征上,在潮涨阶段三组之间的绝对频数和强度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余各项特征指标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得失分上,中国男排在面对强大的对手时,由于对手在攻防方面都比较强,中国男排的拦网发挥的效果不明显,在面对实力相对较弱的对手时,扣球的进攻更多,但随之而来的是扣球的失误也更多。

钟欢[3](2019)在《2017-2018赛季中国男排超级联赛排位赛一攻系统与进攻战术结构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排球运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它作为一种休闲的球类运动在美国问世,1905年传入中国。随着每球得分制在比赛中的广泛应用,带动着排球比赛的激烈程度逐步加深。作为既是进攻手段,同时,也是抑制对手防反进攻的有效得分手段的一攻,在比赛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于一攻系统及其进攻战术的研究也就成了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门。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息息相关,振兴三大球排球必须迈出坚实的一步。2017-2018赛季对中国男排意义非凡,是改变中国男排现状让中国男排重新腾飞振奋的赛季,全新的赛制,全新的外援手段为中国男子排球超级联赛迎来“元年”,比赛更具对抗性和观赏性,其研究价值无须赘述。因此,以全新的2017-2018赛季中国男排超级联赛前八名排位赛比赛的一攻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法、数据统计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调查法等方法,对重新启航的中国男排联赛一攻系统进行梳理、探究,找出中国男排的不足与优势,取长补短。文章主要针对超级联赛中一攻系统各个环节和进攻战术结构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一攻系统接发球(一传):第一集团一传效果与第二集团一传效果差异有显着性;胜群一传效果与负群一传效果差异有显着性;不同专位一传效果差异有显着性;接不同发球一传效果差异有显着性。二传:不同集团二传效果差异有显着性;胜负群二传效果差异有显着性。进攻效果:第一集团进攻效果与第二集团进攻效果差异有显着性;胜群与负群进攻效果差异有显着性。2.进攻战术结构中国男排的进攻结构呈现快速化、高度化、立体化的方向发展,但是我们的进攻灵活性差,数据显示,本次排超比赛的一攻战术结构呈现4号位强攻为主的局面,总体一攻战术结构按照应用频次从多到少分别为:前排强攻——快攻——后排进攻,进攻结构单一,强攻不够强,快攻速度也有待提高,另外后排攻使用率与得分率都显示偏低,整体进攻效果一般。

林德华[4](2019)在《2017-2018赛季中国女子排球超级联赛四强核心主攻扣球效果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中国女排取得了傲人佳绩,在国民心目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但存在水平停滞不前或者有所下滑等亟须解决的严峻问题,同时也面临着其他国家的女排竞技实力迅猛提升的挑战。其中,一名优秀的主攻手既是整个队伍的领袖和灵魂,也是队伍取得优异成绩的中流砥柱,尤其是核心主攻手更是一场比赛致胜的关键,是排球比赛中获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因此对中国女排核心主攻手进行相关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故本研究选取2017-2018赛季中国女子排球超级联赛前4强球队中核心主攻手参加的比赛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四强球队中核心主攻在不同位置扣球、不同扣球方式、不同起球质量、不同进攻系统的扣球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目的在于为中国女排备战东京奥运周期中优化技战术训练,加强薄弱环节,巩固世界一流的位置提供一些学理依据。研究结果显示:1.四强球队核心主攻与非核心主攻在年龄、身高、体重、扣球高度、克莱托指数方面在统计学意义上没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核心主攻的身高、扣球高度均高于非核心球员平均值。2.从总体的扣球情况上看,四位球员之间的得分率无显着差异,李盈莹的扣球得分率最高。李盈莹的直接得分率最高为44%,金软景最低为41%,不存在显着的统计学差异。金软景的扣球破攻率最高,失分率最低,与其余三位球员具有显着性差异,对于技术的合理运用都值得国内的主攻手学习。3.核心主攻手的4号位扣球与后排扣球的数量不同,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中李盈莹的后排扣球比例最高,段放后排扣球比例最低;不同位置的扣球效果,李盈莹4号位得分率最高,金软景最低,但是金软景的扣球失分率最低,段放扣球失分率最高;金软景后排扣球失分率是其他3位核心球员内保持最低。段放的成功率最高为45%,但是失分率也最高,其进步空间很大。张常宁后排得分率最低为32%,作为中国女排队员的核心攻手,后排进攻的实力需要进一步提高。4.不同扣球方式有所区别,其中李盈莹的扣球斜线比例最高,斜线成功率与其他球员相比具有显着性差异。四位球员扣斜线比例最低的是金软景,但是金软景吊球的比例是四位球员中明显最高的,存在显着性差异。张常宁直线扣球成功率最低,与其他球员直线扣球成功率具有显着性差异,出界率和被拦率也是最高的。5.核心球员的一攻扣球的比例和防反扣球的比例有一定的区别。金软景扣防反球最多,而李盈莹扣一攻球最多,可能体现了不同队伍的不同风格。天津队一攻更倾向于李盈盈在一攻情况下,李盈盈直接得分率最高,与其他球员具有着显着的统计学差异。6.不同的核心球员在起球质量较好和较差的扣球比例较为相似。起球质量好的情况下,扣球成功率明显上升,失分率明显下降。起球质量较差的情况下,李盈莹最稳定,但是下网率也较高,提示她还有手法进步的空间;段放的出界率和被拦率是最高的,具有一定的统计学趋势。7.面对多人拦网时,李盈莹的进攻效率最高,但是单人拦网被防起的概率甚至高于直接得分率。段放也有类似的情况,这一点提示我们两位小将在进攻时还要增加自己的经验和手法,提高自己面对单人拦网的时候的得分情况。

董丹丹[5](2018)在《我国男女排竞技实力非衡特征及补偿性研究》文中提出2016年8月21日里约马拉卡纳体育馆奥运会女排决赛,中国女排3:1击败塞尔维亚女排,时隔12年再登冠军宝座。而中国男排里约征程最终以二胜五负位列第六的亚洲区落选赛赛绩遗憾出局。中国男女排世界大赛的赛绩差异在20世纪90年代有所体现,进入新世纪中国男排的表现与国人期望形成反差,整体实力呈下滑趋势,与当今世界男排水平差距日益增大。多数国人对排球运动关注焦点更倾向于女排,女排成为中国排球的代名词,中国男女排竞技实力呈现“非衡”状态。本文从中国男女排可持续发展视角出发,以男女排在世界男女排中的排名差距为依据,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对我国男女排竞技实力非衡表现特征,中国男排身体条件、攻防技术等方面与世界男排的差异,中国女排身体条件、攻防技术等方面与世界女排的差异、社会对男女排关注度差异以及中国女排郎平指导的创新理念进行研究,旨在为提高我国男排竞技实力,继续保持女排领先优势,促进我国男女排均衡性、双强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论如下:1.总体赛绩方面,中国男女排在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亚锦赛、亚运会、亚洲杯赛事上成绩差距悬殊,赛绩表现呈现非衡性。奥运会上男排最好成绩为第五名,女排三次登顶最高领奖台;世锦赛上男排平均赛绩名次第10,女排平均赛绩排名为4.375名;世界杯赛上男排平均排名8名,女排赛会平均排名2.4名。三大亚洲赛事中国女排囊获24个个冠军,男排仅获7次。2.身体条件方面,男女排与各自对手在年龄结构、网上高度的领先优势存在非衡性。女排队伍结构以黄金年龄段队员为主,青年队员和老队员为辅,形成老中青最佳年龄结构,男排年龄结构欠合理;女排网上高度方面的领先优势高于男排在该方面的领先优势;男女排队员肌肉素质方面均较落后。3.攻防技术方面,中国女排各指标与里约奥运会对手相比较具有明显领先优势,而中国男排攻防技术各指标相比里约奥运落选赛亚洲区预选赛参赛对手稍逊一筹。男女排攻防指标与各自对手差值显示:男排发球失误、防守救球失误较低、拦网方面占优势,多数指标处于劣势;女排扣球方面失误较多、二传方面处劣势,多数指标领先对手或与对手持平。4.心理稳定性方面,比赛中队员对关键球的处理可从侧面反映运动员心理稳定性。男排关键局的胜率为50%,女排关键局胜率为67%,说明男排队员心理抗压力较女排队员差。5.政府相关部门、新闻媒体、赞助商、球迷观众对我国女排的关注度明显高于男排。女排队员明星效应对中国排球联赛品牌建立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男排队员。6.球队新型管理理念:球队选人用人由主教练决定;“大国家队”模式有效保证我国女排后备力量;“复合型教练团队”分工明确,充分保障球队后勤工作;“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有效缓解运动员焦虑情绪,训练中没有主力队员替补队员的区别,比赛中合理使用换人制度,队员“私人定制”的训练计划有效解决运动员自身短板问题。

贺英[6](2017)在《中国排球联赛俱乐部主场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排球联赛自1996年创办伊始,就采用主客场赛制进行比赛,如今已经走过了二十个年头。2016年,随着新一任联赛商务运营合作伙伴的产生、随着中国女排夺得2016年里约奥运会冠军,中国排球联赛的职业化发展进程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机。面对新的发展形势、面对正在酝酿中的“中国排球联赛俱乐部准入制”,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专家访谈、逻辑分析及个案研究等方法,对2005-2006至2015-2016赛季间11届中国排球联赛参赛俱乐部主场选择情况和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分析,一方面丰富我国运动竞赛学理论、填补此类研究极其稀少的空白,另一方面总结经验与不足,为中国排球联赛组委会更好地实施改革、各参赛俱乐部更周全地选择主场以及有意申办联赛主场的城市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国排球联赛健康、有序发展。研究表明:(1)一支俱乐部的主场稳定与否与其成绩优异与否之间存在一定关联,但并没有成正比或反比的直接关系,主要取决于当地政府部门和排球管理部门的支持与投入。(2)中国排球联赛俱乐部主场城市的特点是分布范围广、变化频率高、稳定性弱,缺少城市发展水平较高且变更较少的主场城市。(3)中国排球联赛俱乐部主场场馆的特点也是分布范围广、变化频率高、稳定性弱;此外,使用学校体育馆作为主场场馆是中国排球联赛有别于足球、篮球项目联赛的一大特色。(4)影响中国排球联赛俱乐部进行主场选择的因素包括7项一级因素和38项二级因素;在一级因素中,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是核心,赞助商及企业投入是关键,俱乐部自身情况是根本,比赛场馆相关条件是前提,城市发展水平是保障,社会资源、关系及人脉是主导,当地群众体育开展情况是基础。

刘涛[7](2014)在《第30届奥运会落选赛中国男排非技术因素与技术因素探析》文中研究指明摘要:现代排球运动已经成为全世界人们所喜爱的集竞技、娱乐和健身于一体的运动项目之一,由于它具有很强的竞争性、对抗性、娱乐性和趣味性,在世界上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广,受到各个阶层人们的喜爱和关注。现代排球运动通过竞赛过程中的相互展开攻防、拼搏来展示人类多彩的生命力、聪颖的智慧、健美的形态、健壮的身体和高超的技能,并且还通过整个运动过程反映出人们从个人到团队、从团队到国家的一种民族精神以及社会文化心理与文明进步的层次氛围。在中国,排球运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排球运动在中国先后经历了16人制、12人制、9人制、6人制的演变过程。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男排的技战术风格就已经形成。中国男排以注重技巧、快速全面、善变化、攻守平衡的特点而称霸亚洲排坛。1979年中国男排在亚洲锦标赛中一举夺魁,通过大赛的锤炼后中国男排又创新了“鱼跃救球、前飞、背飞、拉三、拉四”等先进技术,发扬我国男排“快速灵活”和“集体配合”的优点,获得11届世界锦标赛第五名的好成绩。进入21世纪后,中国男排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然而中国男排却在人们的期待中一次又一次的与胜利失之交臂,并且呈现出成绩下滑的趋势。其表现出的运动技术水平已经相对的落后于当今世界排球的发展。纵观现代优秀排球队伍的竞技比赛,其比赛过程的整体性、艺术性、力量性和智谋性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既显示出了队员优秀的身体条件、良好的技术技能又显示出了内层理念上的情操、意志、智慧和精神。中国是一个排球大国,有许许多多的人在打排球,拥有自己的排球联赛、大学生排球联赛,中国男排取得亚锦赛冠军这一小级别赛的成功经验及排球工作者的优秀成果,这些中国排球训练理论与实践的宝贵经验,为中国男排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在世界男排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男排却停步不前,在亚洲落后于日本、韩国,遭遇欧美强队时又失去了原有的抗衡能力,跌入低谷之中。尤其中国男排在近几年国际大赛中取得的成绩,使人们对中国男排的前途感到担忧。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让世界有了一次了解中国的机会,也让中国男排重新展示了自己的实力。在排球运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男排能否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2016年奥运会和世界人民的面前,就取决于中国男排能否从实际出发,科学训练,尽快与世界排球运动的发展接轨。中国男排是—支年轻的队伍,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然而在四年后的伦敦奥运落选赛中失利,不得不让我们深思。为了找出中国男排在2012年奥运落选赛中失利的原因,以中国男排今后的训练、比赛和备战2016年奥运会提供理论参考和帮助。本文主要采用录像统计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2年奥运落选赛中国男排的比赛进行了统计,并从非技术因素和技术因素两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出了中国男排和亚洲优秀男排之间存在以下问题:(1)得分情况(2)技术方面:发球,拦网,扣球(3)战术方面:强攻,快攻,后排攻,一攻及防反(4)相关因素方面的体能,心理,信息,中外文化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但是在身高、弹跳等方面并不存在明显的差距,甚至有不小的优势。因此中国男排应该在新的形势下扬长避短,继承传统,改正缺点,中西结合,培养新的特点。首先在技战术指导思想上,中国男排应当将“技术全面,突出特点,准确熟练,快速善变,发展高度,不断创新,加强体能”这28字方针作为我国迈入新世纪的排球技战术指导思想,第一次将“加强体能”放在战略的高度提出来,反映了对当今世界排坛高竞技发展水平的新的认识,相信随着指导思想的突破与创新和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探索和发展,中国排球技战术水平将会得到大大的提高,中国男子排球一定会迎来又一个辉煌时代。其次积极探索“合理、实效”的进攻模式,形成“全面化、立体化”的进攻和防守阵型;全面提高技术基本功,加强发球的攻击性和稳定性,带动我国男排一攻能力的提高,提高拦网的个人技术及集体拦网的区域性配合,丰富战术变化,提高一传和防守的到位率,以快变为主,合理组织立体化进攻。再者中国男排应当合理构建队伍结构,加强心理素质的训练,加大基础科研攻关能力;积极组织教练员进行各类培训学习,提高教练员的技战术素养,创造有效的竞技排球科研方法,使其在比赛过程中,面对复杂多变的临场情况,能够做出科学合理的应变对策;加大对信息资源获取的投入力度;最后在运动员的体能上,加强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特别是专项素质训练;在汲取国外的先进经验上,加强交流学习,不断创新技战术。

祝慧[8](2013)在《第十二届世界杯中外男排技术运用效果研究》文中指出19世纪末,美国在体育活动方面发展较快,排球在这个时代应运而生。在1895年,一位名叫威廉基摩根的体育干事发明了这项运动。随后在各大洲迅速发展,风靡一时。目前世界上的三大排球盛世分别为世界排球锦标赛、世界杯排球赛和奥运会排球赛。其中奥运会排球赛尤其举世瞩目,各个国家都以承办奥运会赛事作为一项至高无上的荣耀。世界杯是由全球高水平的男、女球队参加的国际性的排球比赛,每四年举办一次。自从1991年世界杯赛被改为在奥运会的前一年举行,相当于是奥运会的资格赛。本届世界杯赛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首个资格赛,获得前三名的队伍则有资格进入奥运会。它是由12支队伍参加,并进行的一个单循环。这对于参赛的12支队伍来说,无论是体能还是技战术打法都是一种很大的挑战,同时也是向各大洲学习的机会,所以受到各个国家的普遍重视。2011年的男排世界杯应该是历届比赛水平最高的、最精彩的一届,因为此次世界排名前十的排球队伍中,除了缺席的保加利亚之外,全部悉数到场。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法、专家访谈法,对中国男排参加的11场比赛进行研究,分析与参赛队的差距与不足,以期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研究结论如下:(1)基本情况方面:中国男排运动员整体年龄偏小,体重偏低,与强队相比存在着差距;在身高、扣球高度、拦网高度方面,差异不大。(2)发球与接发球方面:发球与接发球是中国及亚洲球队的生命线,中国队发球的稳定性和攻击力差,使得接发球体系受到很大威胁,技战术打法受阻。中国队自由人接发球到位率一般,且接发球的比例较低。(3)中国队的二传技术整体发挥稳定,传球的到位率较高。(4)扣球方面:中国队整体在直接得分上低于对手,而失误率及扣过率要明显高于对手。与参赛对手相比扣球的攻击力有待提高;接应队员方面进攻实力表现一般。(5)拦网方面:中国队队员发挥不稳定,起伏性很大,拦死率低,拦起率及拦回率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6)防守方面,全队的总体防起能攻率较高但质量不高,防起不能攻率和失误率高于对手。中国队自由人在防守方面表现突出。

梁轶伟[9](2013)在《河北男排与对手战术质量的对比分析》文中指出在排球比赛中,技战术水平的发挥对比赛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排球运动技战术水平的高低与基层排球队技战术水平密切相连。只有大力重视基层排球队伍技战术水平的发展,提高我国排球联赛技战术水平,将对我国排球技战术水平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前人研究往往着重运动员个人,导致统计结果不能够完全揭示比赛现状。而李宗浩等人提出的新指标,将统计主体界定在运动队全体,才更加符合排球竞赛规律的需要。目前用这种方法进行研究还不多见,并以高水平排球队集体战术质量评价体系为支点,对影响集体战术质量前的保障技术效果和集体战术质量后的击球技术效果进行比较,一攻阶段及防反阶段,不同区域及不同打法之间的战术质量进行比较,这样深入细致的对一支队伍进行研究前人还没有过尝试。河北男子排球队伍建队历史较长,但球队成绩一直不太理想。因此,本文以参加2011-2012赛季全国男排甲A联赛,河北男排与对手战术质量为研究对象。采用录像统计的方法,对所获数据在SPSS13.0上进行处理分析,并进行归纳总结。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男排在力量素质和网上高度方面要优于弱队,甚至在网上高度方面还优于强队和实力相当队中的个别队。我国男排甲A联赛总体呈现出4号位区进攻最多,其次是2号位区。一攻阶段快攻占比最高,防反阶段强攻占比最高。河北男排与强队相比,进攻战术质量存在差距,且在一攻阶段差距较大,防反阶段差距不明显。但与弱队相比,一攻阶段优势明显。河北男排与强队相比,6号位区进攻比例少,是河北男排6号位区进攻战术质量和防对方6号位区进攻战术质量低的重要原因。接发球到位率低,导致河北男排快攻及有掩护后攻进攻战术质量低。依赖接应队员进攻的特点,是河北男排防反阶段1号位区进攻比例高和2号位区进攻战术质量低的直接原因。无论是在单人或集体拦网的情况下,河北男排与强队相比,进攻效果差距较大,特别是在集体拦网的情况下成功率低,失误率高。与弱队相比,一攻阶段进攻效果优势明显。河北男排与强队相比,发球质量不高及不拦网队员下撤防守意识不强,导致河北男排防守战术质量低。采用三人集体拦网少,是导致河北男排拦防效果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与弱队相比,力量素质和拦网高度优势,是河北男排拦防效果占优的重要原因。

丁伟[10](2012)在《中国男排发展瓶颈分析 ——以2000-2011年12年的大赛成绩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男排在20世纪末,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在亚洲占据领头羊的地位,在世界男排中也占据重要角色。自从21世纪以来,中国男排的成绩却一直在下滑,形势不容乐观。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科研方法,以2000-2011年间的中国男排为研究对象,从中国男排的基本身体条件、其在亚洲的地位、国内联赛、相关科研、后备人才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男排在运动员选材时,与世界优秀男排相比,在年龄、体重、克托来指数指标上有着较大的差距,但是在身高、拦网高度、扣球高度指标上占据一定的优势。2中国男排曾在亚洲大赛上七次夺冠,但是自进入2000年以来,却未曾在亚洲大赛上取得冠军,中国男排必须看清一个事实:中国男排已经不再是亚洲强队。3国内排球联赛的开展并不理想,首先是比赛水平不高,不能形成精彩的对决场面,无法吸引观众去关注,造成球市冷淡,加之没有足够明星加入,无法形成明星效应,国内媒体不愿意转播收视率较低的男排联赛,造成观众无法更好的了解排球比赛。4关于男排科研的研究,首先是投入不足,其次内容的重复率过高,创新不足,再次是内容选择面狭窄,应用性研究不足,最后是理论研究与实践不能很好结合,往往造成脱节现象。5中国男排在目标定位上较模糊,应立足现实,清晰定位。在后备人才的选择和培养中,存在着后备人才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训练手段不够先进等问题。

二、对影响中国男排训练质量提高的若干问题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影响中国男排训练质量提高的若干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排球联赛发展进程变化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意义
        1.2.3 选题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2.1.1 国外大球类职业联赛成功经验研究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中国排球联赛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2.2.2 中国排球联赛外援引入及人才流动研究
        2.2.3 中国排球联赛营销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
        2.2.4 中国排球联赛其他方面影响因素研究
    2.3 文献综述述评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方法和技术路线
        3.1.1 研究对象
        3.1.2 研究方法
        3.1.3 技术路线
        3.1.4 研究的相关界定
    3.2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3.2.1 研究重点
        3.2.2 研究难点
        3.2.3 研究创新点
4 研究过程与分析
    4.1 中国排球联赛基本情况概述
        4.1.1 中国排球联赛概念阐释
        4.1.2 中国排球联赛组织机构
    4.2 中国排球联赛发展历程
        4.2.1 初始创建阶段
        4.2.2 探索前行阶段
        4.2.3 全面提高阶段
        4.2.4 改革创新阶段
    4.3 中国排球联赛变化状况
        4.3.1 竞赛管理变化状况
        4.3.2 中国排球联赛人才管理及培养状况变化
        4.3.3 中国排球联赛产业运营变化情况
    4.4 中国排球联赛发展优劣势分析
        4.4.1 中国排球联赛发展优势分析
        4.4.2 劣势分析
        4.4.3 机遇分析
        4.4.4 挑战分析
    4.5 中国排球联赛持续健康发展对策
        4.5.1 继续加大专业管理人才的引进
        4.5.2 职业化程度继续加深
        4.5.3 提高比赛的观赏性
        4.5.4 提高国际大赛比赛成绩
        4.5.5 加强媒体宣传
        4.5.6 继续拓宽资金渠道,合理制定门票价格
        4.5.7 注重运动员积极形象的培养
        4.5.8 扩大排球群众基础,提高民众排球认知
        4.5.9 继续加大科技成果支持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建议
附录
    附录A 中国排球联赛发展进程专家访谈
    附录B 专家问卷调查一
    附录C 专家问卷调查二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2018世界男排联赛中国男排比赛阶段性竞技表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相关概念释义
        1.3.1 运动成绩与竞技表现
        1.3.2 竞技表现的特征
        1.3.3 竞技表现的阶段性
        1.3.4 排球比赛的得失分规定
    1.4 文献综述
        1.4.1 有关球类运动竞技表现的研究
        1.4.2 排球比赛得失分的相关研究
        1.4.3 小结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录像观察法
        2.2.3 数理统计法
        2.2.4 逻辑分析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排球比赛中阶段性表现的判别与得失分
    3.2 中国男排与各国男排非技术因素对比分析
    3.3 2018世界男排联赛中国男排比赛阶段性竞技表现分析
        3.3.1 中国男排比赛胜负局对比分析
        3.3.1.1 涨平落阶段的特征分析
        3.3.1.2 涨平落阶段的得失分因素分析
        3.3.1.3 小结
        3.3.2 中国男排比赛不同局次对比分析
        3.3.2.1 排球比赛不同局次划分方式
        3.3.2.2 不同局次竞技表现特征
        3.3.2.3 不同局次得失分分析
        3.3.2.4 小结
        3.3.3 中国男排与各国不同成绩组别对比分析
        3.3.3.1 不同成绩组别的分组
        3.3.3.2 不同成绩组别阶段性竞技表现特征分析
        3.3.3.3 不同成绩组别得失分指标的分析
        3.3.3.4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附录1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2017-2018赛季中国男排超级联赛排位赛一攻系统与进攻战术结构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假设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竞技排球的形成及进攻战术的演变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4.3 国内研究现状
        1.4.4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内容分析法
        2.2.3 专家调查法
        2.2.4 逻辑分析法
        2.2.5 数理统计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一攻系统效果比较分析
        3.1.1 一传效果比较分析
        3.1.2 二传效果比较分析
        3.1.3 进攻效果比较分析
    3.2 一攻战术结构比较分析
        3.2.1 强攻效果比较分析
        3.2.2 快攻效果比较分析
        3.2.3 后排进攻效果比较分析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访谈提纲
致谢

(4)2017-2018赛季中国女子排球超级联赛四强核心主攻扣球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选题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关于核心主攻的相关研究
        三、排球扣球进攻技战术的研究
        四、综述总结
第一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二、逻辑分析法
        三、专家访谈法
        四、录像观察法
        五、数理统计法
第二章 结果与分析
    第一节 四强球队主攻手总体扣球数据的统计分析
    第二节 四强球队核心与非核心主攻非技术指标分析
        一、年龄比较分析
        二、身高比较分析
        三、体重比较分析
        四、扣球高度比较分析
        五、克托莱指数比较分析
    第三节 核心主攻手扣球数据统计分析
        一、核心主攻手不同位置扣球效果分析
        二、核心主攻手不同扣球方式的效果分析
        三、核心主攻手不同进攻系统扣球效果分析
        四、核心主攻手不同起球质量的扣球效果分析
        五、核心主攻手不同拦网情况的扣球效果分析
        六、核心主攻手总体扣球数据的统计分析
    第四节 核心主攻手在不同进攻模式下扣球效果统计分析
        一、张常宁不同进攻模式下扣球效果统计分析
        二、金软景不同进攻模式下扣球效果统计分析
        三、李盈莹不同进攻模式下扣球效果统计分析
        四、段放不同进攻模式下扣球效果统计分析
    第五节 核心主攻手在不同进攻条件下扣球效果统计分析
        一、张常宁不同进攻条件下扣球效果统计分析
        二、金软景不同进攻条件下扣球效果统计分析
        三、李盈莹不同进攻条件下扣球效果统计分析
        四、段放不同进攻条件下扣球效果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建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我国男女排竞技实力非衡特征及补偿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排球运动普及与推广的需要
        1.1.2 排球竞技成绩协同提升的需要
        1.1.3 女排制胜因素理论升华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我国排球运动发展的研究
        1.3.2 非衡性研究
        1.3.3 补偿性研究
        1.3.4 我国男女排差异性研究
        1.3.5 对男女排关注度研究
        1.3.6 文献述评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录像观察法
        2.2.3 数理统计法
        2.2.4 对比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相关概念及指标界定
        3.1.1 竞技实力
        3.1.2 非衡
        3.1.3 关于攻防技术指标界定
    3.2 我国男女排竞技实力的非衡特征
        3.2.1 奥运会男女排竞技实力非衡分析
        3.2.2 世锦赛男女排竞技实力非衡分析
        3.2.3 世界杯男女排竞技实力非衡分析
        3.2.4 亚锦赛男女排竞技实力非衡分析
        3.2.5 亚运会男女排竞技实力非衡分析
        3.2.6 亚洲杯男女排竞技实力非衡分析
    3.3 我国男女排运动均衡发展补偿途径的平衡补偿
        3.3.1 平衡补偿
        3.3.2 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补偿——里约奥运会落选赛中国男排与对手基本情况分析
        3.3.3 里约奥运会落选赛中国男排与对手攻防技术的对比分析
        3.3.4 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分析
        3.3.5 社会媒体关注度的分析
        3.3.6 球员明星效应对国内排球联赛的影响
    3.4 我国男女排均衡发展补偿途径的非衡补偿
        3.4.1 非衡补偿
        3.4.2 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补偿——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与对手基本情况分析
        3.4.3 里约奥运中国女排与对手攻防技术的对比分析
        3.4.4 中国女排新型管理模式
    3.5 我国男女排非衡发展的补偿措施
        3.5.1 提升中国男排竞技实力,逐步缩小与世界男排的差距
        3.5.2 创新自身技战术特点,进一步扩大中国女排领先优势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读研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

(6)中国排球联赛俱乐部主场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任务
    1.4 文献综述
        1.4.1 文献数量
        1.4.2 关于“主场”的概念
        1.4.3 与俱乐部主场选择相关的研究
        1.4.4 与排球联赛俱乐部主场相关的研究
        1.4.5 与“十年”时间有关的研究
        1.4.6 小结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研究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专家访谈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个案研究法
    2.3 技术路线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中国排球联赛(2005-2016)俱乐部主场概况
        3.1.1 男子俱乐部主场概况
        3.1.2 女子俱乐部主场概况
        3.1.3 小结
    3.2 中国排球联赛(2005-2016)俱乐部主场城市分布与变更情况
        3.2.1 男子俱乐部主场城市分布与变更情况
        3.2.2 女子俱乐部主场城市分布与变更情况
        3.2.3 对中国排球联赛与中超、CBA联赛所涉俱乐部主场城市的比较
        3.2.4 小结
    3.3 中国排球联赛(2005-2016)俱乐部主场场馆分布与变更情况
        3.3.1 男子俱乐部主场场馆分布与变更情况
        3.3.2 女子俱乐部主场场馆分布与变更情况
        3.3.3 对中国排球联赛与中超、CBA联赛所涉俱乐部主场场馆的比较
        3.3.4 小结
    3.4 影响中国排球联赛俱乐部主场选择的因素
        3.4.1 关于影响因素的筛选与确定
        3.4.2 当地省市政府支持
        3.4.3 赞助商及企业投入
        3.4.4 俱乐部自身情况
        3.4.5 比赛场馆相关条件
        3.4.6 城市发展基本情况
        3.4.7 社会资源、关系及人脉
        3.4.8 当地群众体育基础
        3.4.9 小结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关于中国排球联赛俱乐部主场概况
        4.1.2 关于中国排球联赛俱乐部主场城市的情况
        4.1.3 关于中国排球联赛俱乐部主场场馆的情况
        4.1.4 关于影响中国排球联赛俱乐部主场选择的因素
    4.2 建议
        4.2.1 对中国排球协会组织比赛的建议
        4.2.2 对各俱乐部参加比赛的建议
        4.2.3 对有意申办主场的城市的建议
        4.2.4 对研究者今后开展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7)第30届奥运会落选赛中国男排非技术因素与技术因素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1.1 中国男排的的发展历史
        1.1.2 中国男排坎坷而曲折的道路
        1.1.3 中国男排未进入伦敦奥运,值得深思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往届男排大型赛事的非技术因素的研究现状
    2.2 往届男排大型赛事的技战术因素的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数理统计法
        3.2.3 录像资料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非技术因素的对比分析
        4.1.1 各项非技术因素指标的对比分析
    4.2 技术因素的对比分析
        4.2.1 各项技术的对比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中国男排非技术因素虽然整体占优,但个别因素还是令人堪忧
        5.1.2 中国男排的得失分技术因素均变化明显,都需稳定
        5.1.3 中国男排在伦敦奥运落选赛上的心态需要调整
    5.2 建议
        5.2.1 构建合理化的年龄结构,增加大赛经验
        5.2.2 加强身体素质训练,增强体能和网上控制能力
        5.2.3 提高发球的攻击性,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5.2.4 增加一传的稳定性,提高一传到位率
        5.2.5 发挥身体素质优势,增强网上控制能力
        5.2.6 减少扣球失误,增强攻击力
        5.2.7 稳定心态,保持良好比赛状态
参考文献
致谢

(8)第十二届世界杯中外男排技术运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访谈法
        2.2.2 文献资料法
        2.2.3 录像观察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逻辑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中外男排运动员基本信息
        3.1.1 年龄
        3.1.2 身高
        3.1.3 体重
        3.1.4 扣球高度
        3.1.5 拦网高度
    3.2 发球技术
        3.2.1 发球类型统计分析
        3.2.2 中外男排发球效果研究
    3.3 接发球技术
        3.3.1 中外男排接发球效果研究
        3.3.2 中外自由人接发球效果研究
    3.4 防守技术
        3.4.1 中外男排防守效果研究
        3.4.2 中外自由队员防守效果研究
    3.5 二传技术
        3.5.1 中外男排二传技术效果研究
    3.6 扣球技术
        3.6.1 中外男排扣球效果研究
        3.6.2 接应二传扣球效果研究
    3.7 拦网技术
        3.7.1 中外男排拦网效果研究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9)河北男排与对手战术质量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身体形态和网上高芳方面的研究
    2.2 关于技战术方面的研究
        2.2.1 技术运用效果的研究
        2.2.2 技战术运用效果的研究
    2.3 评述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录像统计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逻辑分析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河北男排与对手身体形态、网上高度比较
    4.2 河北男排与对手进攻区域及打法分布比较
        4.2.1 比赛全过程河北男排与对手进攻区域及打法分布比较
        4.2.2 一攻阶段河北男排与对手进攻区域及打法分布比较
        4.2.3 防反阶段河北男排与对手进攻区域及打法分布比较
        4.2.4 小结
    4.3 河北男排与对手进攻战术质量比较
        4.3.1 比赛全过程河北男排与对手进攻战术质量比较
        4.3.2 一攻阶段河北男排与对手进攻战术质量比较
        4.3.3 防反阶段河北男排与对手进攻战术质量比较
        4.3.4 小结
    4.4 河北男排与对手防守战术质量比较
        4.4.1 河北男排与对手发球效果比较
        4.4.2 河北男排与对手总体防守战术质量比较
        4.4.3 河北男排与对手不同区域防守战术质量比较
        4.4.4 河北男排与对手不同防守战术质量的拦防效果比较
        4.4.5 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中国男排发展瓶颈分析 ——以2000-2011年12年的大赛成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关于中国男排基本身体条件的研究
        1.2.3 关于中国男排联赛的研究
        1.2.4 关于中国男排后备人才的研究
        1.2.5 关于中国男排技战术研究
        1.2.6 关于中国男排科研的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数理统计法
        2.2.4 比较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中国男排非技术性指标分析
    3.2 中国男排联赛开展情况分析
        3.2.1 参赛队伍技战术水平分析
        3.2.2 新闻媒体的宣传情况分析
        3.2.3 排球联赛表演产品与观众需求情况分析
        3.2.4 明星效应情况分析
    3.3 中国男排的目标定位与后备人才状况分析
        3.3.1 12 年间中国男排三大赛事成绩
        3.3.2 中国男排后备人才培养体制以及存在的弊端
        3.3.3 排球人口数量少,后备力量匮乏
    3.4 中国男排在亚洲的地位分析
        3.4.1 中国男排 12 年间在亚洲的战绩
        3.4.2 中国男排如何总结失利原因
    3.5 中国男排科研滞状况分析
        3.5.1 中国男排科研论文的时间、数量分布
        3.5.2 中国男排科研论文的研究方向分布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发展瓶颈之一:中国男排基本身体条件不具有优势
        4.1.2 发展瓶颈之二:中国男排联赛并不成功
        4.1.3 发展瓶颈之三:中国男排战绩不理想与目标定位和人才培养有关
        4.1.4 发展瓶颈之四:中国男排不等于亚洲男排强队
        4.1.5 发展瓶颈之五:中国男排科研滞后无法实现根本性的突破
    4.2 建议
        4.2.1 科学定位 认准目标
        4.2.2 搞好联赛 引进外援
        4.2.3 上下一心 后备充实
        4.2.4 选用人才 不拘一格
        4.2.5 做强科研 深刻有效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件
致谢

四、对影响中国男排训练质量提高的若干问题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排球联赛发展进程变化及对策研究[D]. 王琛. 北京体育大学, 2019(01)
  • [2]2018世界男排联赛中国男排比赛阶段性竞技表现研究[D]. 肖正建.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3]2017-2018赛季中国男排超级联赛排位赛一攻系统与进攻战术结构特征研究[D]. 钟欢. 延边大学, 2019(01)
  • [4]2017-2018赛季中国女子排球超级联赛四强核心主攻扣球效果研究[D]. 林德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5]我国男女排竞技实力非衡特征及补偿性研究[D]. 董丹丹. 曲阜师范大学, 2018(12)
  • [6]中国排球联赛俱乐部主场选择研究[D]. 贺英. 首都体育学院, 2017(07)
  • [7]第30届奥运会落选赛中国男排非技术因素与技术因素探析[D]. 刘涛. 西南大学, 2014(12)
  • [8]第十二届世界杯中外男排技术运用效果研究[D]. 祝慧. 河北师范大学, 2013(S1)
  • [9]河北男排与对手战术质量的对比分析[D]. 梁轶伟. 北京体育大学, 2013(S1)
  • [10]中国男排发展瓶颈分析 ——以2000-2011年12年的大赛成绩为例[D]. 丁伟. 苏州大学, 2012(03)

标签:;  ;  ;  ;  ;  

关于影响中国男排训练质量提高若干问题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