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喷墨耗材的技术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赵雪营[1](2021)在《喷墨砂型3D打印耗材分析及工艺研究》文中认为喷墨砂型3D打印技术是增材制造技术与传统铸造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兴技术。目前,在砂型铸造领域应用较为成熟和广泛的是激光选区烧结技术(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SLS)和三维粉末粘接技术(Three Dimensional Printing,3DP),三维粉末粘接技术也就是喷墨砂型3D打印技术。随着我国铸造的产业升级与重组,关于喷墨砂型3D打印技术的研究越来越被重视。我国喷墨砂型3D打印技术相关的研究仍不成熟,国内相关企业的喷墨砂型3D打印设备仍然依赖国外进口,高昂的设备及耗材价格严重制约了国内相关企业对砂型3D打印技术的应用.,其中进口耗材不仅价格偏高还有如海运费用、进口关税、陆运费用等,大大压缩了国内相关企业的利润。因此,砂型打印耗材的国产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对喷墨砂型3D打印机所用进口耗材和国产耗材进行研究对比,测试分析了原砂的主要技术参数:硅含量、微观形貌、粒度分布、含水量、堆积密度、表观密度。检测了树脂及黏结剂的pH值、粘度指标,研究了原砂、黏结剂、固化剂的比例与砂型性能的关系及国产树脂的改性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国产原砂与进口原砂的性能相近,可以直接代替进口原砂,实现原砂的国产化。粘度是树脂的一个重要指标,需要与打印机核心部件打印喷头相匹配,进口树脂的粘度在15m Pa·s左右,国产树脂的粘度在25m Pa·s左右,需对国产树脂进行改性处理才可用于打印。通过设计12个关于原砂种类、树脂种类与树脂配比的正交试验,制备标准八字块并测试抗拉强度、发气量,发现树脂的配比因素对砂型抗拉强度的影响最大,采用国产的呋喃树脂A2和国产硅砂C1组合,树脂加入量为原砂质量的2%的组合可以满足砂型的使用要求。通过对国产树脂进行改性试验,聚乙二醇与羧甲基淀粉钠加入量为10%时,砂型仍有足够的强度,但改性后的呋喃树脂与进口呋喃树脂粘度参数仍有一定差距,仍需继续探究;通过研究呋喃树脂在合成过程中的改性,发现国内企业生产的呋喃树脂的粘度能够达到打印喷头的匹配标准,打印出砂型的抗拉强度及发气量均优于使用进口呋喃树脂的打印砂型,表明这种国产呋喃树脂具有较好的性能,能够代替进口呋喃树脂进行砂型打印,实现黏结剂的国产化。本研究基本实现了喷墨砂型3D打印机相关耗材的国产化,有望降低国内相关行业的耗材成本,促进国内喷墨砂型3D打印行业的发展。
殷朋举[2](2020)在《基于3D打印微流控芯片的循环肿瘤细胞惯性聚焦与拉曼检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癌症是人类最难以攻克的疾病之一,一直以来就未有根治的方法。为了提高癌症患者总体的生存率,通过肿瘤标志物的早期检测以及预后判断获得了专家的认可,而循环肿瘤细胞便是关键的肿瘤标志物之一。对循环肿瘤细胞的研究分为富集和检测两个部分,传统富集方式是通过免疫纳米磁纳米颗粒结合循环肿瘤细胞表面的上皮细胞黏附因子(Ep CAM,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并通过磁场对结合磁颗粒的循环肿瘤细胞进行富集,然而不是所有的循环肿瘤细胞都含有Ep CAM,并且当肿瘤细胞进入血液中时,有时会伴随着Ep CAM的丢失,因此通过免疫纳米磁颗粒结合上皮细胞黏附因子的富集方式存在漏检的问题。传统的检测方式是基于免疫荧光染色使循环肿瘤细胞发光,并通过检测不同的荧光来对其进行计数。通过免疫荧光染色的检测方法只能对循环肿瘤细胞进行计数,包含的信息量极少;同时,对循环肿瘤细胞计数后细胞失活,无法继续进行下游检测;基于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也无法对循环肿瘤细胞进行分子分型。为了改善传统富集和检测方式的缺点,本文开发了基于3D打印微流控芯片的循环肿瘤细胞操控方法以及基于拉曼光谱技术的肿瘤细胞检测方法。本文的研究包括:(1)设计可测试不同3D打印机的三维测试模型,通过对比不同打印机制备测试模型的细节,得到最优制备微流控芯片的商业化3D打印机;(2)提出了大尺寸微流控通道内的惯性聚焦方法,通过3D打印大尺寸微流控芯片,实现肿瘤细胞的惯性聚焦;(3)提出了拉曼光谱分峰算法,完成不同肿瘤细胞亚型之间、不同肿瘤细胞外囊泡之间的拉曼光谱有效分类;(4)提出了支撑材料去除量化方法,研究了最优工程化处理微流控芯片支撑材料的方法,为3D打印微流控芯片量产打基础。具体的工作包括:第一,研究了四种常见的3D打印方式(喷墨固化、立体光刻、数字光投影和熔融堆积)以及其典型的商业化3D打印机的原理和性能。设计了两种测试模型:3D打印机测试模型和微流控通道测试模型。通过两个测试模型的打印件之间的对比,得出代表喷墨固化的Pro Jet 3600 HD的性能最好,因此接下来的微流控芯片由Pro Jet 3600HD打印制备。第二,通过理论、仿真和实验实现了细胞在3D打印大尺度微流控芯片内的惯性聚焦。设计了一种3D打印的蜿蜒微流控通道,从理论上分析了小球在蜿蜒通道中的受力,根据小球的受力情况得出在通道截面尺寸变大时,需要改变的两个物理量(蜿蜒通道曲率半径和流速)。通过仿真,得到小球实现三维惯性聚焦时的最优曲率半径和最优流速(r=5.9 mm,v=0.1 m/s)。打印了最优的曲率半径的微流控芯片并进行荧光小球实验,发现不同流速的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最后使用两种肿瘤细胞(4T1和MCF-7)进行了实验,其聚焦半峰宽分别为23.06μm和36.45μm,很好的实现了肿瘤细胞在微流控通道内的惯性聚焦。第三,提出分峰算法,通过分峰算法提取拉曼光谱中的特征,并通过机器学习对不同细胞和细胞外囊泡的拉曼光谱进行有效分类。(1)研究了不同乳腺癌细胞亚型拉曼光谱分类,首先测量了四种乳腺癌细胞亚型(导管A型、导管B型、非导管HER-2阳性与三阴性)与一种正常乳腺细胞的拉曼光谱;通过三步预处理,对细胞拉曼光谱进行去基线、降噪和平滑;接着通过极值寻峰和分峰算法得到每个光谱的13个峰的峰位、峰强、半峰宽与峰面积特征。最后使用支持向量机对不同的乳腺癌细胞亚型与正常乳腺细胞进行分类以及五种细胞之间进行分类,得到两种乳腺癌细胞之间的分类正确率最高为96.80%,五种细胞分类的正确率为72.35%。(2)测量了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的外囊泡拉曼光谱。使用聚乙二醇方法分离细胞培养液中的胞外囊泡,然后合成了一种生物相容性较好的拉曼增强材料并表征了其增强因子,接着测量了四种不同的细胞外囊泡的增强拉曼光谱,并用PCA-SVM算法实现了不同胞外囊泡的分类,分类正确率达到85%以上。第四,为了使3D打印微流控芯片可以量产,提出了其支撑材料工程化的后处理方法。不同的3D打印方式中都存在支撑材料,对于Pro Jet 3600 HD打印的微流控芯片存在外部支撑材料和内部支撑材料两种。对于两种支撑材料分别提出了量化方法。对于外部支撑材料,根据质量的减少使用质量损失率来评价外部支撑材料的去除率,通过研究得出菜籽油热浴为最优去除方法,其质量损失高达89.9%;对于内部支撑材料,根据支撑材料的不透光性质提出了透光率来评价内部支撑材料的去除效率,通过研究不同去除剂、不同温度和不同去除时间对内部支撑材料的影响,得出使用70℃食用油去除10 min的最优工程和去除条件。本文为了解决传统循环肿瘤细胞富集方式的缺点,研究了不同商业化3D打印机制备微流控芯片的优缺点,并实现了细胞在3D打印大尺度微流控芯片内的惯性聚焦。为了解决传统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方式的缺点,提出分峰算法,完成了不同乳腺癌细胞亚型、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外囊泡拉曼光谱的有效分类。为了解决3D打印微流控芯片的量产问题,提出量化方法,得出最优工程化支撑材料去除条件。综上,完成了使用3D打印微流控芯片和拉曼光谱检测循环肿瘤细胞的基础性工作,为实现使用3D打印微流控芯片的循环肿瘤细胞一体化检测平台做铺垫。
张亚娟,范梓坚,陈满娇,李培芬[3](2019)在《喷墨耗材质量评定用标准测试纸的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兼容耗材是一个新兴产业。国家标准的缺失导致喷墨耗材产品的质量检测缺乏统一的打印介质,也使得喷墨耗材质量评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本研究选用了30种喷墨打印纸(覆盖国内外所有在售品牌),分析其物理性能与印品质量之间的关联。最终筛选出一种性能稳定的喷墨打印纸以及一套最优的物理性能参数范围,可作为喷墨质量评定中的标准用纸。
张亚娟,陈满娇,范梓坚,罗文[4](2019)在《纸张物理性能对喷墨打印图像质量的影响》文中认为彩色喷墨打印机市场的不断发展带来了兼容喷墨耗材的高速发展,在我国兼容耗材已经迎来了自主技术革命时代。耗材质量最终应体现在打印效果上,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是喷墨打印纸的选择。本文通过对喷墨打印纸性能的分析,结合当下耗材质量的检测要求,论述了纸张性能对喷墨打印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统一的喷墨打印纸做出基础性分析。
李丹[5](2013)在《鸿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销策略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国家也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用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广大中小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生存下来并发展下去已经成为许多中小企业亟需解决的第一要务。那么应该怎么做呢?建设和完善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体系,实施合理的营销策略,提升公司的经济效益是最根木的解决办法。鸿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喷墨耗材产品生产和销售为主的公司,产品涉及图文打印、数码印花、数码印刷、艺术品复制等多个行业,现有4个子公司和9个国内办事处以及1个海外办事处,另在国内外还拥有众多代理商。近两年,得益于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和公司对市场行情的敏锐把握,公司发展速度很快,也引入了风险资金的注入,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提升和行业发展速度的加快,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压力越来越大,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发展陷入困境,原有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应,亟需进行优化调整。本文通过对案例企业鸿盛公司现行的营销策略进行论述,通过运用4P营销策略、PEST和SWOT分析法着重分析了公司所在宏观市场环境以及该公司在面对国内、国外两种不同营销环境时所采取的不同营销策略,并通过对营销策略和营销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剖析,进而指出营销中的不足之处,然后结合营销理论和实践知识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为了保障优化策略的实施,在论文的最后又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旨在通过保障措施的实施确保企业优化后的营销策略能真正发挥作用。研究诸如鸿盛公司这类属于“新材料、新应用”产业的公司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如何发挥公司自身优势,生存、发展和壮大,不但有利于企业自身改进营销中的不足之处,早日做大做强,尽快跻身行业领先地位,也对于当代其他中小企业起到重要的警示作用。
毕明珠,许清丽[6](2013)在《2012年中国打印耗材行业现状与展望》文中认为中国打印耗材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现已成全球耗材生产基地。国内市场当前是原装、通用、假冒耗材并存,市场销售总体下滑而其中细分市场连续供墨却正增长的现状。本文综述了其生产、质量、标准等方面的情况。,分析了国内、国际市场现状与前景。
毕明珠[7](2013)在《2012年中国打印耗材行业现状与发展》文中提出一、2012年中国打印机材行业现状目前在中国境内的各类打印机制造厂商共计26家,其中本土打印机厂商有15家。本土的12家厂商主要生产针式打印机、热敏微型打印机和热升华打印机,有一家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激光打印机,2家是贴牌销售各类打印机。针式打印机除了采购国外的打印头外,整体打印机都是本土厂商制造的。由于各类打印机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中国打印耗材产
个人电脑编辑部[8](2011)在《商用产品采购专刊 新平台 新选择》文中研究指明商务笔记本电脑在商用电脑领域,笔记本电脑现在越来越多的成为了办公的主流设备。相对于台式机甚至是最新的LCD一体机,笔记本电脑在移动上的灵活性是毋庸置疑的,而无线网络的普及更加增强了笔记本电脑的移动性。我们可以在任何覆盖了无线网络的环境中连接互联网,可以通过VPN来安全的访问内部网络,即便不在公司也可以获得各种工作所需的数据。
郑西振[9](2010)在《中国打印耗材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文中指出一、概述中国打印耗材行业在严峻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渡过了2008-2009年的"寒冬",并于2009年二季度市场开始回升,下半年市场明显好于上半年,在年末(四季度)市场迎来了金秋的累累硕果。虽然激光打印机和喷墨打印机的产量及市场销售量和销售额在2009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整体市场销售量与去年同比下降了4.5%左右,但是中国打印
杨兴娟[10](2009)在《数码喷绘耗材用基材的改性与吸墨层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广告与数码产品的普及,彩色喷墨打印系统的应用范围和市场迅速扩大,各种喷墨打印介质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PE薄膜、PVC薄膜和PET薄膜作为数码喷绘耗材领域的主要消费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塑料薄膜属于非极性或弱极性的高分子材料,它们对油墨的亲和性都比较差,且在成形过程中加入的增塑剂、引发剂及残留单体和降解物等低分子物质,很容易析出而汇集于材料表面,形成无定形层,使塑料薄膜表面的润湿性能变差,多数塑料薄膜在涂装前必须进行预处理。本文通过冷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对数码耗材用基材进行表面改性,通过变化不同的处理时间与处理电压来改善基材表面的润湿性,引入极性基团,使表面结构发生变化,提高与吸墨层的吸附力,增加界面之间的牢度,从而得到高品质的数码耗材用承印材料。利用接触角、X射线光电子能谱、原子力显微镜、红外光谱等表面分析技术对冷等离子体处理基材进行表面元素与形貌的分析,结果发现:冷等离子体处理可以增加极性,提高表面能,并能够对基材表面产生一定的刻蚀、清洗作用。因此,冷等离子体对基材起到氧化、刻蚀与清洗的作用。本文还研究了吸墨层的制备与性能、颜料型二氧化硅的分散情况以及分散液的粒径及粒径分布对分散液稳定性的影响。并充分讨论了纳米二氧化硅与聚乙烯醇的比例对吸墨层性能的影响,通过涂料的制备、涂布、成纸性能、喷绘性能的评价进而得到一种制备吸墨层的最佳工艺参数,确定了二氧化硅用量为PVA的30%时,吸墨层的性能达到最优。本论文研究成果对数码喷绘耗材打印介质的实际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二、喷墨耗材的技术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喷墨耗材的技术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喷墨砂型3D打印耗材分析及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增材制造技术简介 |
1.2.1 基于覆膜砂激光烧结原理的砂型增材制造技术 |
1.2.2 基于喷墨打印原理的砂型增材制造技术 |
1.3 喷墨砂型3D打印技术研究现状 |
1.3.1 软件系统研究 |
1.3.2 黏结剂喷射技术研究 |
1.3.3 铺砂工艺研究 |
1.3.4 固化工艺研究 |
1.3.5 国内外企业研究现状 |
1.4 课题依据、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1.4.1 课题来源及依据 |
1.4.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3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打印耗材原砂的工艺参数研究 |
2.1 打印耗材原砂的工艺参数试验 |
2.1.1 试验设备与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打印耗材原砂的粒度分布结果及分析 |
2.2.2 打印耗材原砂的其他性能参数结果及分析 |
2.2.3 打印耗材原砂的微观形貌研究 |
第三章 打印耗材黏结剂的工艺参数研究 |
3.1 打印耗材黏结剂的工艺参数试验研究 |
3.1.1 试验设备与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四章 打印耗材配比工艺研究 |
4.1 进口耗材配比工艺测定 |
4.1.1 试验设备与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 国产耗材打印工艺研究 |
4.2.1 试验方法 |
4.2.2 抗拉强度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 砂型的发气量研究 |
4.3.1 试验设备与材料 |
4.3.2 试验方法 |
4.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呋喃树脂黏结剂改性研究 |
5.1 呋喃树脂改性剂研究 |
5.1.1 试验设备与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3 发气量试验结果及分析 |
5.2 呋喃树脂合成改性研究 |
5.2.1 试验方法 |
5.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基于3D打印微流控芯片的循环肿瘤细胞惯性聚焦与拉曼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循环肿瘤细胞研究现状 |
1.3 微流控芯片技术 |
1.3.1 微流控芯片历史与优势 |
1.3.2 传统方法制备微流控芯片 |
1.3.3 3D打印制备微流控芯片 |
1.3.4 细胞在通道中的聚焦方法及其受力分析 |
1.3.5 惯性聚焦的微流控通道设计 |
1.4 拉曼光谱技术 |
1.4.1 拉曼光谱介绍与研究现状 |
1.4.2 循环肿瘤细胞的拉曼检测 |
1.4.3 使用机器学习分析拉曼光谱信号 |
1.5 本文研究框架及研究内容 |
1.5.1 本文总体框架 |
1.5.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目的及创新点 |
1.6.1 本文研究目的 |
1.6.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不同3D打印方式及其典型打印机在微流控制备上的表现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仪器软件 |
2.2.3 实验方法 |
2.3 四种3D打印方式打印参数对比 |
2.3.1 3D打印机测试模型 |
2.3.2 喷墨固化(Inkjet) |
2.3.3 立体光刻(SLA) |
2.3.4 数字光投影(DLP) |
2.3.5 熔融堆积(FDM) |
2.4 四种典型3D打印机在微流控通道制备上的表现 |
2.4.1 微流控通道测试模型 |
2.4.2 ProJet 3600 HD(Inkjet) |
2.4.3 Form1+(SLA) |
2.4.4 Miicraft+(DLP) |
2.4.5 Guider2S(FDM)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3D打印蜿蜒微流控通道中细胞惯性聚焦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耗材 |
3.2.2 仪器软件 |
3.2.3 实验方法 |
3.3 3D打印大截面蜿蜒通道及其理论分析 |
3.3.1 粒子在微流道中的受力 |
3.3.2 粒子在微流道中的无量纲数 |
3.3.3 3D打印大截面蜿蜒通道 |
3.4 不同曲率半径和流速下惯性聚焦的仿真分析 |
3.4.1 不同曲率半径下惯性聚焦仿真分析 |
3.4.2 不同流速下惯性聚焦仿真分析 |
3.4.3 曲率半径和流速同时改变 |
3.4.4 根据无量纲数进行分析 |
3.4.5 总结 |
3.5 不同流速下粒子惯性聚焦的实验验证 |
3.5.1 不同流速下实验验证 |
3.5.2 仿真与实验结果对比 |
3.5.3 总结 |
3.6 最优曲率半径和流速下细胞惯性聚焦实验验证 |
3.6.1 4T1细胞惯性聚焦验证 |
3.6.2 MCF-7细胞惯性聚焦实验验证 |
3.6.3 总结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拉曼光谱和机器学习对不同细胞及其分泌物的检测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耗材 |
4.2.2 仪器软件 |
4.2.3 实验方法 |
4.3 基于拉曼光谱对乳腺癌细胞不同亚型的分类 |
4.3.1 乳腺癌细胞拉曼光谱测量 |
4.3.2 乳腺癌细胞拉曼光谱预处理 |
4.3.3 基于极值的拉曼光谱寻峰 |
4.3.4 基于SVM的分类 |
4.4 基于拉曼光谱对细胞外囊泡分离与检测 |
4.4.1 细胞外囊泡的分离与表征 |
4.4.2 拉曼增强材料的表征 |
4.4.3 细胞外囊泡的拉曼光谱 |
4.4.4 PCA-SVM分类 |
4.4.5 总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3D打印微流控芯片的后处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耗材 |
5.2.2 仪器软件 |
5.2.3 实验方法 |
5.3 外部支撑材料去除方式之间的对比研究 |
5.3.1 外部支撑材料去除评价方法 |
5.3.2 四种去除方式量化对比 |
5.3.3 讨论 |
5.4 内部支撑材料的去除研究 |
5.4.1 内部支撑材料去除评价方法 |
5.4.2 不同去除剂对内部支撑材料去除的影响 |
5.4.3 不同温度对内部支撑材料去除的影响 |
5.4.4 不同时间对内部支撑材料去除的影响 |
5.5 支撑材料去除方式对不同微流控通道截面的差异研究 |
5.5.1 矩形 |
5.5.2 圆形 |
5.5.3 半圆形 |
5.5.4 三角形 |
5.5.5 总结与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的总结 |
6.2 未来工作的展望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喷墨耗材质量评定用标准测试纸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
1.1 样品准备 |
1.2 实验过程 |
1.3 纸张检测数据分析 |
1.4 印品图像检测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指标关联性分析 |
2.2 最佳印品质量分析 |
2.3 印品质量评定的最大风险点 |
2.4 测试用标准纸样确定 |
3结论 |
(4)纸张物理性能对喷墨打印图像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纸张主要物理性能对喷墨输出效果的影响 |
三、喷墨打印印品质量评价指标 |
四、喷墨打印纸的多样性对兼容耗材质量评定的制约 |
五、结束语 |
(5)鸿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销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内容框架和研究方法 |
1.2.1 内容框架 |
1.2.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与不足 |
2 鸿盛公司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
2.1 鸿盛公司概况 |
2.1.1 公司背景介绍 |
2.1.2 公司现行营销策略的4P分析 |
2.2 鸿盛公司宏观市场环境的PEST分析 |
2.2.1 政治环境 |
2.2.2 经济环境 |
2.2.3 文化环境 |
2.2.4 技术环境 |
2.3 鸿盛公司SWOT竞争分析 |
3 鸿盛公司营销策略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产品策略 |
3.2 价格策略 |
3.3 营销架构铺设策略 |
3.3.1 渠道策略 |
3.3.2 人力资源策略 |
3.3.3 服务策略 |
3.4 促销活动策略 |
4 鸿盛公司营销策略优化建议 |
4.1 产品优化策略 |
4.2 价格优化策略 |
4.3 营销架构铺设优化策略 |
4.3.1 渠道优化策略 |
4.3.2 人力资源优化策略 |
4.3.3 服务优化策略 |
4.4 促销活动优化策略 |
5 鸿盛公司营销策略实施保障措施 |
5.1 调整营销组织架构 |
5.2 加强市场营销控制 |
5.3 强化营销团队建设 |
5.4 重视客户关系管理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2012年中国打印耗材行业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2012年全球打印机耗材行业现状 |
二、中国打印耗材产业现状 |
1、产业状况 |
2、耗材产业步入自主创新时期 |
3、中国打印耗材产业已逐步走向成熟时期 |
4、标准日趋完善 |
5、节能环保是产业发展方向 |
三、中国打印耗材市场存在的问题 |
1、原装尧通用尧假冒耗材三者并存 |
2、市场销售量轻度下滑 |
3、连续供墨产品大放异彩 |
4、通用耗材初涉电商渠道 |
四、2012年中国打印耗材行业面临的挑战 |
五、中国打印耗材行业发展前景 |
(7)2012年中国打印耗材行业现状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2012年中国打印机材行业现状 |
二、中国打印耗材产业现状 |
1、2012年中国打印耗材产业状况 |
2、中国打印耗材产业步入自主创新时期 |
3、产品质量稳定尧物美价廉 |
4、标准日趋完善和健全 |
5、节能环保是产业发展方向 |
三、中国打印耗材市场状况 |
1、原装尧通用尧假冒耗材三者并存 |
2、市场销售量轻度下滑 |
3、连续供墨产品大放异彩 |
4、通用耗材初涉电商渠道 |
四、2012年中国打印耗材行业面临的挑战 |
五、中国打印耗材行业发展前景 |
(10)数码喷绘耗材用基材的改性与吸墨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数码喷绘打印技术 |
1.2.1 喷墨打印技术 |
1.2.2 喷墨打印原理 |
1.2.3 喷墨记录原理 |
1.2.4 喷墨打印墨水 |
1.2.5 喷墨打印介质 |
1.2.6 吸墨涂层 |
1.3 数码喷绘耗材用基材的研究现状 |
1.4 吸墨涂层的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与设备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2.2 数码喷绘耗材用基材的表面处理 |
2.3 基材的测试 |
2.3.1 基材表面接触角的测定 |
2.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2.3.3 红外光谱分析 |
2.3.4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2.3.5 力学拉伸性能测试分析 |
2.3.6 基材与底胶的牢度测试 |
2.4 数码耗材用打印介质的制备 |
2.4.1 吸墨层的制备 |
2.4.2 打印介质的制备 |
2.5 吸墨层性能检测与分析 |
2.5.1 分散液及涂布液的粘度检测 |
2.5.2 颗粒粒径的测定 |
2.5.3 固含量的测定 |
2.5.4 涂层厚度的测定 |
2.5.5 涂布量的测定 |
2.5.6 涂布样片接触角的测定 |
2.5.7 红外光谱分析 |
2.5.8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2.5.9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2.5.10 打印图像检测 |
2.5.11 喷绘图像稳定性检测 |
第3章 数码喷绘耗材用基材的改性 |
3.1 冷等离子体处理对接触角的影响 |
3.2 冷等离子体处理对表面能的影响 |
3.3 冷等离子体处理对基材表面的影响 |
3.3.1 冷等离子体对PE表面的影响 |
3.3.2 冷等离子体对PET表面的影响 |
3.3.3 冷等离子体对PVC表面的影响 |
3.4 红外光谱分析 |
3.5 处理前后基材的表面特征 |
3.5.1 处理前后PE薄膜的表面特征 |
3.5.2 处理前后PVC薄膜的表面特征 |
3.5.3 处理前后PET薄膜的表面特征 |
3.6 冷等离子体处理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3.7 冷等离子体处理对牢度的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吸墨层分散液的研究及性能表征 |
4.1 SiO_2 分散液的研究 |
4.1.1 分散剂用量对分散液的影响 |
4.1.2 分散方式对分散液的影响 |
4.1.3 乙醇用量对分散液的影响 |
4.1.4 放置时间对分散液的影响 |
4.2 吸墨层的研究及性能表征 |
4.2.1 吸墨层的制备工艺 |
4.2.2 颜胶比对彩喷纸性能的影响 |
4.2.3 涂布量对吸墨层的影响 |
4.2.4 彩喷纸AFM分析 |
4.2.5 彩喷纸SEM分析 |
4.2.6 彩喷纸FT-IR分析 |
4.2.7 润湿剂对喷绘性能的影响 |
4.2.8 二氧化硅的用量对喷绘性能的影响 |
4.2.9 环境对喷绘影像稳定性能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喷墨耗材的技术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喷墨砂型3D打印耗材分析及工艺研究[D]. 赵雪营. 太原科技大学, 2021
- [2]基于3D打印微流控芯片的循环肿瘤细胞惯性聚焦与拉曼检测研究[D]. 殷朋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3]喷墨耗材质量评定用标准测试纸的研究[J]. 张亚娟,范梓坚,陈满娇,李培芬. 中华纸业, 2019(08)
- [4]纸张物理性能对喷墨打印图像质量的影响[J]. 张亚娟,陈满娇,范梓坚,罗文. 办公自动化, 2019(05)
- [5]鸿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 李丹. 郑州大学, 2013(04)
- [6]2012年中国打印耗材行业现状与展望[J]. 毕明珠,许清丽. 办公自动化, 2013(06)
- [7]2012年中国打印耗材行业现状与发展[J]. 毕明珠. 办公自动化, 2013(05)
- [8]商用产品采购专刊 新平台 新选择[J]. 个人电脑编辑部. 个人电脑, 2011(05)
- [9]中国打印耗材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J]. 郑西振. 办公自动化, 2010(13)
- [10]数码喷绘耗材用基材的改性与吸墨层的研究[D]. 杨兴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