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采高硫矿床的防炸药自爆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阳富强,赖勇,李伟[1](2019)在《高硫矿山开采中的炸药自爆机理及防治技术》文中研究指明硫化矿床开采中的炸药自爆现象是高硫矿山生产中可能遭遇的典型灾害之一,其严重影响着矿山的安全生产。基于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等信息平台对硫化矿诱发炸药自爆的相关成果进行系统检索,围绕炸药自爆机理、炸药自爆模拟试验、炸药自爆危险性评价方法、炸药自爆防治技术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评价。最后,就硫化矿诱发炸药自爆的宏微观反应特性、多参数耦合作用机理、数学建模与数值分析、危险性判别准则、阻化干预等研究内容进行了展望。
赖勇,阳富强[2](2019)在《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硫化矿炸药自爆危险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判定某高硫矿山的炸药自爆危险性,采用可变模糊集理论对矿山中的黄铁矿含量、装药时间等8个影响炸药自爆的因素进行评价。根据可变模糊评价模型确定指标评价区间矩阵Iab、可变范围评价区间Icd和点值矩阵M,利用熵权法确定各影响因素权重,并根据指标特征值xij,Mih得到综合相对隶属度矩阵,结合判断准则得出该矿山炸药自爆危险性等级。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山的炸药自爆危险等级为Ⅱ级,自爆危险性一般,与实际生产情况相符,可变模糊集理论在评价炸药自爆危险性时具有有效性。
阳富强,赖勇,李伟[3](2018)在《硫化矿床开采中炸药自爆危险性的云模型分析》文中认为为了科学判定硫化矿山开采中炸药自爆危险性的等级,选取水溶性铁离子含量、硫化矿石的含水量、黄铁矿的含量、矿石水分的p H、采场的环境温度、炮孔温度、炸药类型、装药时间等影响因素,建立基于云模型的炸药自爆危险性评价模型。将硫化矿山炸药自爆测定指标与分级标准转化为正态云分级标准,采用熵权法对各指标的实测值进行权重计算;以模糊子集B的最大隶属度原则为依据,判定各矿山的炸药自爆危险性等级。利用国内4个硫化矿山的实际生产条件对该模型进行可行性检验,所得的分类结果与矿山实际生产情况相符。该模型能够提高硫化矿山自爆危险性等级划分的准确性,并为指导硫化矿山炸药自爆的防治工作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罗凯,阳富强,吴超[4](2014)在《基于未确知测度模型的硫化矿山炸药自爆危险性评价新方法》文中认为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硫化矿山开采过程中炸药自爆的危险性评价模型。以硫化矿石中的水溶性Fe2++Fe3+含量、硫化矿石的含水量、硫化矿石水分的pH、硫化矿石中黄铁矿的含量、采场的环境温度、炮孔温度、安全装药技术、炸药类型、装药时间、采场的通风条件,以及现场管理水平等11项因子作为判别指标。基于实测数据建立各个指标的未确知测度函数,利用信息熵理论计算出各对应指标的权重,并依据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等级划分。将该方法运用于国内4座典型高硫矿山的炸药自爆危险性评价中。研究结果表明:所得评价结果与矿山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并解决了评价中的某些不确定性问题,表明这种新方法可以有效地评价硫化矿山生产过程中炸药自爆的危险性。
陶铁军,李战军,叶图强,施建俊[5](2013)在《粉状乳化炸药在云浮硫铁矿安全开采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分别从位于云浮硫铁矿3个不同台阶的5个爆破区域进行矿石分类取样,将收集到的75个矿石样品与粉状乳化炸药混合均匀后放入HHS-4型电热恒温水浴锅中进行接触反应实验,根据接触反应程度判断各种因素对粉状乳化炸药发生自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粉状乳化炸药的自爆与炮孔的温度有关,温度升高,炸药发生自爆的可能性增加,当温度>50℃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粉状乳化炸药自爆;在弱碱性矿石条件下,粉状乳化炸药的自爆还与矿石的pH有关,在同等条件下,矿样的pH高,炸药发生自爆的可能性高;粉状乳化炸药发生自爆的可能性与矿石的品位无关。
阳富强,吴超,李孜军,叶晓晖,郭乐乐[6](2012)在《硫化矿山开采过程中炸药自爆危险性预测》文中研究表明为实现硫化矿床的安全开采,采用室内测试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预测某高硫矿山矿体爆破作业过程中发生炸药自爆的危险性。用作者设计的炸药自爆模拟装置,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矿样与矿山常用炸药进行爆燃点测定。建立爆破区域硫化矿自热温度场的数学模型。结合现场边界条件,运用数值分析软件进行仿真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炸药的爆燃点与炸药种类及矿样的含水率均存在很大关系,不同试样的爆燃点温度均高于230℃,发生爆燃时的环境温度在210℃以上;在第80天时,爆破区域内的最高温度达到189.9℃,低于炸药爆燃需要的环境温度。因此,在该时间段内完成矿体的爆破作业,能有效预防炸药自爆事故。
崔晓荣,叶图强,李战军[7](2012)在《车制高硫矿山用乳化炸药的研发与应用》文中提出炸药与岩石的匹配是炸药技术与爆破技术的共同关注点,是炸药在破碎岩石过程中爆炸能量得到充分利用的关键,对提高爆破效果十分有利,车制散装乳化炸药使生产实践中炸药与岩石的匹配成为可能。优化后的散装乳化炸药在高硫矿山的应用,对于提高高硫矿山的爆破效果和施工安全均有重要意义。
叶晓晖,吴超,李孜军,李明[8](2011)在《硫化矿床开采中炸药自爆危险性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硫化矿床开采中炸药自爆的危险特性,对其危险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运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某一矿样的不同粒径进行测定,并应用自主设计试验装置,通过对爆燃点的测定来分析矿样粒径及水分含量对炸药自爆的影响程度,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同种矿样,粒径越小,该矿样与炸药接触后发生自爆的可能性越大,即炸药自爆的危险性越大;水分含量在5%左右时,矿样与炸药接触后发生自爆的危险性要比含水量0%和10%时大。对某高硫高温矿床开采中3种较为典型的矿样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山存在炸药自爆危险性,得出了该矿山的安全装药的许用温度。炸药自爆危险性的实验研究对硫化矿山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阳富强[9](2011)在《金属矿山硫化矿自然发火机理及其预测预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硫化矿自然发火是金属矿山开采中所面临的重大灾害之一,火灾的发生将引发一系列的安全与环境问题,并且造成矿物资源的巨大浪费。硫化矿石被崩落以后比表面积骤然增大,矿石与潮湿空气发生氧化反应而放出热量;若反应生成的热量大于其向周围环境散发的热量时,矿石温度将不断上升,直到达到自燃点,从而导致自燃火灾。本论文依托“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K04B03):含硫矿石自燃倾向性鉴定与检测预报关键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74181):金属矿山硫化矿石自燃安全评价体系研究等课题。在系统检索及深入分析前人已取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研究手段,针对硫化矿石的低温氧化行为、自然发火机理、自燃倾向性测试技术、自燃预测的数学模型、数值模拟、非接触式检测技术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借助着名数据库,统计分析了国内外有关矿山自燃火灾研究的文献共计300余篇。探讨了现有解释硫化矿石自然发火的各种理论,包括物理吸附氧机理、化学热力学机理、电化学机理,以及微生物氧化机理。综述了硫化矿石自燃倾向性测试技术的研究成果,着重评述了硫化矿石自燃倾向性测试的吸氧速度法、传统的交叉点温度法、动态自热率测试法、绝热氧化法、金属网篮交叉点法、综合测试法、程序升温氧化法等,并将各种测试方法加以比较、分类。(2)从典型金属矿山采集多个最具代表性的硫化矿石矿样,在实验室环境中模拟了各个矿样的低温氧化反应过程。综合运用X射线衍射方法(XRD)、电镜扫描(SEM)、能谱分析(EDAX)、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先进测试技术获得矿样的特征图谱,并对比每一个矿样在发生氧化作用前后,宏观与微观特征的差异。测得各个矿样在经历不同反应时间后,其氧化增重率及内部水溶性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含量的变化。系统分析了影响硫化矿石低温氧化行为的矿物晶体结构、化学成分、痕量元素的含量、环境温度、铁离子含量、氧气浓度、空气湿度、矿样的粒度分布、环境的pH值、微生物,以及地质条件等诸多因素。(3)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硫化矿石自燃的机械活化理论。认为金属矿山开采中施加于矿体上的各种机械力使得硫化矿石经历了机械活化作用,相应的化学反应活性得到提高,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更加容易发生氧化自热,最终引发自燃火灾。表征了硫化矿石在经历不同机械活化时间后,各种矿样的表观形貌、微观结构、粒度分布、比表面积、热行为等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结果发现,硫化矿石在经历机械活化作用以后,粒度变小、比表面积增大、出现团聚效应、产生晶格畸变与晶格缺陷、初始放热点及最大反应速率所对应的温度均有所下降;暴露在自然环境中时,经历机械活化后的矿样更加容易发生氧化作用。(4)提出了硫化矿石自燃倾向性测试的氧化动力学研究方法。自行组装了一套实验系统,基于金属网篮交叉点温度法,测试了不同类型矿样的氧化自热性质,并得到相应的氧化反应动力学参数。联合运用热重分析(TG)与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技术测试了多个硫化矿石矿样的热行为,获得不同升温速率下的TG-DTG-DSC曲线,并找出相应的特征温度值;基于Ozawa-Flynn-Wall方法求得相应温度区间内的表观活化能值。提出运用TG-DSC联合法测试硫化矿石的自燃倾向性,并以获得的反应动力学参数(活化能)作为划分矿石自燃倾向性大小的鉴定指标。在获得多个样本的活化能值以后,新建立了硫化矿石自燃倾向性的鉴定标准,将硫化矿石的自燃倾向性等级划分为三大类,并规范了矿样的具体测试程序。(5)将采场硫化矿石爆堆视为多孔介质,基于传热传质学理论、达西定律、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方程等,建立了描述硫化矿石自然发火过程的数学模型,包括矿堆内部的风流场、氧气浓度场、温度场。基于电化学与传热学理论,推算出硫化矿石自然发火期的数学模型,并予以修正。提出了矿仓硫精矿自燃临界堆积厚度的概念,基于Frank-Kamenetskii自燃模型解算出高硫精矿与硫铁精矿在不同环境中的自燃临界堆积厚度。综合考虑了影响硫化矿石爆堆自燃的各种因素,将未确知测度理论应用于采场矿石爆堆的自燃危险性评价中;该方法解决了硫化矿石爆堆自燃危险性评价中诸多因素的不确定性问题,并能进行定量分析。(6)采用室内测试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确定了硫化矿石自燃数学模型中的诸多重要参数,包括矿石的放热强度、导热系数、耗氧速率、矿石堆的孔隙率、空气的渗透系数等。运用ANSYS与FLUENT数值分析软件对硫化矿自然发火的数学模型进行解算,揭示出不同矿样的动态自热规律、采场硫化矿石爆堆(硫精矿)在某个时刻的风流场、02浓度场、S02浓度场,以及温度场的分布规律,有效地指导了国内典型发火金属矿山的现场实践工作。(7)运用Raytek红外测温仪与Center接触式测温表同时测定了三种不同类型矿样(粉状、小块、大块)的表面温度;找出了红外测温仪在不同感温距离、不同感温角度、不同环境条件、不同类型矿堆等参数条件下,感温读数与矿堆实际温度之间的变化规律;揭示了硫化矿堆自燃非接触式检测中各种测量误差的产生机理。开展了实验仪器配套装置的改进研究,并应用于国内典型金属矿山硫化矿自燃火灾的检测中,验证了所选仪器的适用性。
叶晓晖,吴超,阳富强,彭萌[10](2010)在《硫化矿开采中炸药自爆危险性的可拓综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立了硫化矿开采中炸药自爆危险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并划分危险性等级,根据危险性等级的不同,给予定量指标不同的取值范围,而对于定性指标,采取赋值的方式,将定性指标量化。基于物元理论和关联函数,将可拓理论引入炸药自爆危险性的评价中,建立了硫化矿开采中炸药自爆危险性的可拓综合评价模型。采用二层次可拓综合评价法对某矿进行危险性等级的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应用表明将该评价方法运用于硫化矿开采中炸药自爆危险性的评价中是合理可行的。
二、开采高硫矿床的防炸药自爆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采高硫矿床的防炸药自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高硫矿山开采中的炸药自爆机理及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炸药自爆机理 |
2 炸药自爆模拟实验 |
3 炸药自爆危险性评价 |
4 炸药自爆防治 |
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6 结论与展望 |
(2)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硫化矿炸药自爆危险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炸药自爆危险性可变模糊评价模型 |
1.1 建立指标体系 |
1.2 评价模型与方法 |
2 实例运用 |
2.1 评估体系的建立及其样本的特征值 |
2.2 相对隶属度的计算 |
2.3 硫化矿山炸药自爆综合等级特征值计算 |
3 结论 |
(3)硫化矿床开采中炸药自爆危险性的云模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硫化矿床开采中炸药自爆危险性评价指标构建 |
1.1 自爆机理概述 |
1.2 硫化矿山炸药自爆危险性的评价指标体系 |
2 云模型与熵权法相关理论 |
2.1 云模型 |
2.2 熵权法 |
2.3 评价流程 |
4 实例应用 |
5 结论 |
(5)粉状乳化炸药在云浮硫铁矿安全开采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粉状乳化炸药与硫化矿石接触反应实验 |
1.1 实验设备与方法 |
1.2 实验样品与实验结果 |
2 实验结果分析 |
2.1 温度对接触反应程度的影响 |
2.2 pH对接触反应程度的影响 |
2.3 矿样品位对接触反应程度的影响 |
3 自爆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
3.1 自爆原因分析 |
3.2 预防措施 |
4 结论 |
(8)硫化矿床开采中炸药自爆危险性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装置及方法 |
1.1 爆燃点测定试验 |
1.2 安全孔温的可靠性试验 |
2 粒径和水分对炸药自爆的影响 |
2.1 粒径对炸药自爆的影响 |
2.2 水分对炸药自爆的影响 |
3 实例分析 |
4 结 语 |
(9)金属矿山硫化矿自然发火机理及其预测预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金属矿山硫化矿自燃火灾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文献检索 |
1.3.2 硫化矿石自燃机理的研究现状 |
1.3.3 硫化矿石自燃预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4 硫化矿石自燃预报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5 硫化矿石自燃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现状的评价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2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硫化矿石的低温氧化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
2.1 典型硫化矿物的结构特性 |
2.2 硫化矿石的低温氧化实验 |
2.2.1 矿样采集 |
2.2.2 矿样分析 |
2.2.3 实验操作 |
2.3 硫化矿石低温氧化中的微观形貌及化学成分 |
2.4 硫化矿石低温氧化的影响因素 |
2.4.1 晶体结构与化学组成 |
2.4.2 含水率与空气湿度 |
2.4.3 氧气浓度及铁离子含量 |
2.4.4 环境温度 |
2.4.5 环境的pH值及矿样粒度 |
2.4.6 微生物作用 |
2.4.7 地质条件 |
2.4.8 其他影响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硫化矿石自燃的机械活化理论 |
3.1 硫化矿石自然发火过程的表征 |
3.1.1 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 |
3.1.2 热量的释放 |
3.1.3 气体的生成 |
3.2 硫化矿石自燃机理研究评述 |
3.2.1 物理吸附氧机理 |
3.2.2 电化学机理 |
3.2.3 硫化矿石氧化的微生物作用机理 |
3.2.4 化学热力学机理 |
3.3 机械力化学的基础理论 |
3.4 破碎引发的物理与化学现象 |
3.4.1 比表面积和新生面积 |
3.4.2 晶格缺陷 |
3.4.3 晶格畸变与颗粒非晶化 |
3.4.4 晶型转变 |
3.4.5 热量的生成 |
3.4.6 固相反应 |
3.4.7 其他物性变化 |
3.5 硫化矿石的机械活化 |
3.5.1 硫化矿石的机械活化效应 |
3.5.2 硫化矿石机械活化的研究现状 |
3.5.3 硫化矿石的机械活化实验 |
3.5.4 矿样机械活化后的性能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硫化矿石自燃倾向性测试的动力学方法研究 |
4.1 硫化矿石自燃倾向性测试的金属网篮交叉点温度法 |
4.1.1 实验介绍 |
4.1.2 实验数据及分析 |
4.1.3 氧化动力学参数的计算 |
4.2 硫化矿石自燃的TG/DSC联合测试研究 |
4.2.1 实验矿样与仪器 |
4.2.2 实验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4.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 硫化矿石自燃的热分析动力学研究 |
4.3.1 硫化矿石自燃的反应动力学机理 |
4.3.2 硫化矿石自燃的表观活化能计算 |
4.4 硫化矿石预氧化前后的表观活化能比较 |
4.4.1 矿样的预氧化 |
4.4.2 实验数据及分析 |
4.4.3 矿样预氧化后的表观活化能 |
4.5 硫化矿石自燃倾向性的鉴定标准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硫化矿石自燃预测的数学模型及综合评价研究 |
5.1 硫化矿石自然发火过程的数学模型 |
5.1.1 硫化矿石自燃的特征 |
5.1.2 硫化矿石堆内部的风流场 |
5.1.3 硫化矿石堆内部的氧浓度场 |
5.1.4 硫化矿石堆内温度场的数学模型 |
5.2 硫化矿石自然发火期数学模型的构建 |
5.2.1 基于电化学理论的矿石自然发火期 |
5.2.2 基于传热学理论的矿石自然发火期 |
5.3 硫化矿石爆堆自燃深度的测算模型 |
5.4 矿仓硫精矿的自燃临界堆积厚度 |
5.4.1 相关理论 |
5.4.2 实验及数据分析 |
5.5 采场环境中硫化矿石爆堆的自燃危险性评价研究 |
5.5.1 未确知测度理论概述 |
5.5.2 采场硫化矿石爆堆自燃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5.3 实例应用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硫化矿石自然发火重要参数的确定及数值模拟 |
6.1 孔与孔隙率 |
6.2 渗透系数 |
6.3 耗氧速率 |
6.4 传热系数 |
6.4.1 导热系数 |
6.4.2 采场环境的不稳定传热系数 |
6.4.3 矿石的放热强度 |
6.5 数值解算方法 |
6.6 硫化矿石动态自热速率的测试装置及模拟 |
6.6.1 新的实验装置 |
6.6.2 自热率测试过程的数值模拟 |
6.7 风流场与气体浓度场的数值模拟 |
6.8 硫化矿堆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
6.9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硫化矿自燃火灾的非接触式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 |
7.1 硫化矿石自然发火检测技术的研究概况 |
7.2 非接触式测温技术概述 |
7.2.1 红外辐射的基本理论 |
7.2.2 红外测温仪的工作原理 |
7.2.3 红外热成像仪的工作原理 |
7.3 硫化矿氧化自热的非接触式测定实验 |
7.3.1 实验步骤 |
7.3.2 实验数据分析 |
7.3.3 红外测温误差的产生机理 |
7.4 温度检测装置的改进 |
7.5 硫化矿自燃非接触式检测装置的选择及应用 |
7.5.1 矿山红外测温装置的选择方法 |
7.5.2 矿堆自燃检测装置的应用 |
7.5.3 硫化矿堆自燃火源位置的反演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8.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8.3 今后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10)硫化矿开采中炸药自爆危险性的可拓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硫化矿炸药自爆危险性的评价 |
1.1 研究综述 |
1.2 硫化矿开采中炸药自爆危险性的评价指标体系 |
2 可拓学基本理论 |
2.1 确定经典域与节域 |
2.2 确定待评物元 |
2.3首次评价 |
2.4确定评价指标的权系数 |
2.5确定评价对象关于各评价等级的关联度 |
2.6 计算评价对象p关于等级j的关联度 |
2.7 评价等级评定 |
3 硫化矿开采中炸药自爆危险性的可拓综合评价 |
4 实例研究 |
4.1 第2层次可拓综合评价 |
4.1.1 矿样物理化学性质因素的可拓综合评价 |
4.1.2 温度因素、其它因素的可拓综合评价 |
4.2 第1层次可拓综合评价 |
4.3 可拓综合评价结果 |
5 结论 |
四、开采高硫矿床的防炸药自爆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硫矿山开采中的炸药自爆机理及防治技术[J]. 阳富强,赖勇,李伟. 金属矿山, 2019(06)
- [2]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硫化矿炸药自爆危险性评价[J]. 赖勇,阳富强.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9(02)
- [3]硫化矿床开采中炸药自爆危险性的云模型分析[J]. 阳富强,赖勇,李伟. 金属矿山, 2018(09)
- [4]基于未确知测度模型的硫化矿山炸药自爆危险性评价新方法[J]. 罗凯,阳富强,吴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8)
- [5]粉状乳化炸药在云浮硫铁矿安全开采中的应用[J]. 陶铁军,李战军,叶图强,施建俊.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 [6]硫化矿山开采过程中炸药自爆危险性预测[J]. 阳富强,吴超,李孜军,叶晓晖,郭乐乐.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2(10)
- [7]车制高硫矿山用乳化炸药的研发与应用[A]. 崔晓荣,叶图强,李战军. 民用爆破器材理论与实践——中国兵工学会民用爆破器材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2
- [8]硫化矿床开采中炸药自爆危险性的实验研究[J]. 叶晓晖,吴超,李孜军,李明. 矿冶工程, 2011(03)
- [9]金属矿山硫化矿自然发火机理及其预测预报技术研究[D]. 阳富强. 中南大学, 2011(12)
- [10]硫化矿开采中炸药自爆危险性的可拓综合评价[J]. 叶晓晖,吴超,阳富强,彭萌. 爆破,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