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挥重点学科优势 提高大型仪器测试水平(论文文献综述)
王媛,宋书香,许迎利,王珣[1](2021)在《大型仪器技术平台人才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在大型仪器平台人才队伍中引入博士研究生的必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管理让其更好地在工作中发挥作用。方法对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大型仪器设备平台的人才队伍现状进行文献调研,并结合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技术平台运转1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进行分析。结果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大型仪器平台近年来都加强了高层级人才的引入,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并通过职级晋升、提升待遇等管理手段,保持仪器服务人员队伍的稳定性。结论高精尖仪器是仪器技术平台的基础,高学历人才是仪器技术平台的核心。只有更多的博士研究生等高学历人才加入技术平台,才能让高精尖的仪器设备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更好地为基础科学研究提供服务。
封振宇,冉栋刚,占金华[2](2020)在《高校大型仪器平台的一流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文中提出大型仪器装备是加速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战略保障资源,公共技术平台是公共支撑大型仪器资源精准投放的载体,一流的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是大型仪器平台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前提。建设结构合理、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业务精湛、追求卓越的专业化实验技术队伍是实现高水平人才培养以及实现一流大学建设目标的重要前提和保障。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结合对高校大型仪器平台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从聘任、使用、培养、考评、晋升和奖励等方面提出对策,打造一流且稳定的实验技术队伍,构建务实高效的管理机制体制。
曹爱娟[3](2020)在《基于社会认知评价的“杭州丝绸”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国际丝绸联盟落户杭州、以及“杭州丝绸”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称号等影响下,“杭州丝绸”不仅作为一种纺织服饰产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而且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受到主观个体因素和客观环境因素的诸多影响,人们对“杭州丝绸”存在不同的认知评价。在以“杭州丝绸”作为城市金名片、以城市旅游作为经济主导的杭州社会人文环境下,构建科学、有效的“杭州丝绸”认知评价体系,能够为衡量现阶段杭州丝绸产业发展与品牌塑造提供新的视角和维度,对于提升“杭州丝绸”的整体形象和扩大“杭州丝绸”消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本文回顾相关文献,界定了“杭州丝绸”的内涵;运用扎根理论研究,划分“杭州丝绸”整体评价的结构维度,并找到整体评价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效果,构建“杭州丝绸”认知评价影响机理模型;运用实证分析,检验与改进“杭州丝绸”认知评价影响机理模型;运用比较分析法,对比趋近型群体与趋远型群体对“杭州丝绸”的认知评价差异;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结果与访谈资料,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杭州丝绸”整体评价的建议。本研究得出的结论主要有:(1)“杭州丝绸”的内涵。本文通过文献梳理界定“杭州丝绸”的内涵为:生产加工地、品牌注册地或者关键工艺制造地在杭州的丝绸产品,包括丝绸面料、丝绸服装、丝绸服饰品、丝绸家纺(含蚕丝被)、丝绸工艺品和丝绸文创产品等,其原材料以蚕丝纤维为主(蚕丝纤维含量≥50%,不包括缝纫线等辅料)。(2)“杭州丝绸”认知评价作用机理质性分析。运用扎根理论-质性分析方法,展开“杭州丝绸”认知评价社会调查,收集访谈资料;采用NVIVO软件分析质性资料,从中提取、归纳出七项作用于“杭州丝绸”整体评价的影响因素,包括产品知识与关联信息等两项个体层面的因素,产品表现、服务表现、品牌表现、社会责任与文化内涵等五项环境层面的因素;探明了“杭州丝绸”整体评价的构成维度,包括情感倾向与理性认知两个维度;确定了“杭州丝绸”整体评价的产出绩效,即民众趋近或规避“杭州丝绸”的行为意愿。根据数据编码,推导出“杭州丝绸”认知评价影响机理模型。(3)“杭州丝绸”认知评价作用机制实证检验。基于质性分析结果,回顾了认知理论与声誉理论等基础理论;设计“杭州丝绸”认知评价调查问卷,展开社会调查,收集标准化的定量资料;根据调研样本数据,借助SPSS和AMOS等统计分析软件,运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等手段,对质性分析获得的“杭州丝绸”认知评价影响机理模型及相关假设关系进行验证与简化:(1)产品知识、关联信息、社会责任和文化内涵等通过情感倾向的中介作用,间接、正向作用于行为意愿;(2)产品表现、服务表现和品牌表现等通过情感倾向和理性认知的中介作用,间接、正向影响行为意愿;(3)产品表现、品牌表现和服务表现等直接、正向作用于行为意愿。(4)“杭州丝绸”认知评价体系构成。基于质性分析与实证检验结果,该体系包括2个层面(个体层面和环境层面),7个影响因素(产品知识、关联信息、产品表现、品牌表现、服务表现、社会责任和文化内涵),22个认知内容(专业知识、经验知识、信息获取渠道、行业企业推介、媒体舆论导向、质量、设计创新能力、性能、价格、服务专业、服务周到、售后保障、服务态度、店铺形象、品牌定位、形象识别、消费者责任、环境保护责任、文化传承责任、历史属性、文化寓意和文化载体)和对应的28个评价指标。(5)群体差异下的“杭州丝绸”认知评价。根据“杭州丝绸”整体评价的作用结果——行为意愿,将被调查者分为趋近型群体与趋远型群体;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两类群体对“杭州丝绸”认知评价差异明显的变量与测量指标,并结合访谈资料和调研数据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结果显示,趋近型群体对“杭州丝绸”认知评价的均值高于趋远型群体,具体表现为:(1)产品知识变量中的“性能特点”与“购买使用经验”比较差异明显,其根源在于趋远型群体对于丝绸面料的热湿舒适性、保健功能、抗皱性、勾丝纰裂性能和使用便利性等属性认知不充分,且购买使用经验明显少于趋近型群体;(2)关联信息变量中的“信息渠道便捷性”与“媒体舆论导向”比较差异明显,其根源在于电子媒介及口碑传播的影响,以及负面媒体报道的影响;(3)产品表现变量中的“高质量”“设计创新能力”“性能”与“性价比”等四项指标比较差异明显,其根源主要在于对丝绸制品蚕丝纤维含量的错误认知,以及趋远型群体对色牢度、时尚感、设计感、创新性和价格公正等属性的认知不充分;(4)服务表现变量中的“周到性”与“保障性”比较差异明显,其根源在于对个性化定制、产品使用说明提供等需求、以及对售后保障的不确定性;(5)品牌表现变量中的品牌图标“易识别性”比较差异明显,具体表现为民众知晓知名的杭州丝绸企业品牌,但不能辨别品牌商标,而且,对于代表产品质量的“杭州丝绸”国家地理标志和高档丝绸标志,民众知晓率很低,其根源在于宣传推广不到位、民众产品知识匮乏;(6)社会责任变量中的“维护消费者权益”比较差异明显,其根源在于产品标识信息、店员提供信息的可靠性与真实性。此外,两类群体对“杭州丝绸”认知评价差异最小的变量是文化内涵,比较差异较小的测量指标有“品牌多样性”“重视环境保护”和“历史悠久性”等。最后,基于“杭州丝绸”认知评价作用机理所揭示的规律,结合访谈资料和群体差异下的“杭州丝绸”认知评价分析所发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提升“杭州丝绸”整体评价的相关建议:(1)以专业知识普及与使用习惯养成为切入点的产品知识科普策略;(2)以意见领袖带动与信息平台建设为切入点的关联信息畅通策略;(3)以自然属性应用开发与设计创新能力提升为切入点的产品开发策略;(4)以周到性服务体系构建和保障性服务制度建立为切入点的服务提升策略;(5)以实施高端品牌发展与重拾国家地理标志牌子为切入点的品牌建设策略;(6)以维护消费者权益为切入点的社会责任感培育策略;(7)以文化认同度提升为切入点的文化引领策略。
徐纪明,胡晗,吴忠长[4](2020)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平台建设与管理》文中研究表明大型仪器平台是高校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也是衡量一所高校教学、科研环境的重要标志之一。对浙江大学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平台仪器构成和实验人员建设情况作了分析和总结,并对平台的安全管理、仪器规范操作管理和仪器使用与共享管理措施进行了介绍,探讨了建设优秀大型仪器平台的举措。
徐响[5](2020)在《商业综合体地下中庭空间热舒适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能够有效缓解城市土地资源紧张、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地下中庭空间是连接地下空间与外界的过渡区域,在地下空间设置中庭是提升地下空间环境质量、改善热舒适度的有效手段。本文以徐州市商业综合体地下中庭空间为研究对象,结合寒冷地区徐州冬季气候条件,围绕关于商业综合体地下中庭空间冬季热舒适性的三个问题进行研究。问题一:商业综合体地下中庭空间的热舒适现状如何;问题二:如何评价商业综合体地下中庭空间的热舒适性;问题三:如何改善商业综合体地下中庭空间的热舒适性。(1)采用实地调研的方式回答问题一。通过现场实测与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其地下中庭各层的冬季热舒适性展开现场调研,分析其热舒适现状,得出52%的被试者认为当前热环境达到舒适状态,25.8%的人认为环境偏冷且这部分被试者绝大部分集中在地下中庭空间底部区域。(2)通过线性回归分析的方式回答问题二。利用调研所得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地下中庭空间热舒适的PMV模型与MTS模型,提出地下中庭空间热中性温度与80%满意率下的可接受温度范围。之后分析对比二者模型差异,选用MTS模型建立商业综合体地下中庭空间的适应性热舒适模型。(3)通过计算机模拟的方式回答问题三。结合适应性热舒适模型利用Airpak软件模拟分析不同中庭面积占比、不同平面比例、不同剖面形态下的温度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当地下中庭采取面积占比为5%、平面呈线形、剖面为A形或矩形地下中庭空间形态时有助于改善人体的热舒适性。之后从暖通空调设计与建筑设计两个方面提出地下中庭空间的热舒适优化策略,希望能够对徐州地区商业综合体地下中庭空间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有图56幅,表格36个,参考文献67篇。
穆远博[6](2020)在《基于LabVIEW的仪器标定平台运动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振动测试平台来模拟仪器的测量环境,进而对仪器性能进行评价,是多种地震科学仪器在研发、生产和调试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仪器测试平台运动过程中的精度会直接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可靠性,随着地震科学仪器的不断发展,仪器精度不断提高;新的高精度传感器也促进了仪器的更新换代进程,这些因素都对测试平台的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研究分析多种运动控制方法,参考国内外已有测试平台的研制经验,针对影响仪器精度的主要因素,选择适合的技术与产品,设计振动平台各关键装置,搭建基于LabVIEW的运动控制系统,对于通过振动平台实现仪器的精密标定,保证产出数据的真实可靠,促进包括地震学、重力学等在内的固体地球物理学科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1-3]。本文重点研究了以下方面内容:(1)对多种运动控制原理进行了分析;在对包括模拟振动台、重力仪标定平台等多种振动台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其基本工作原理和方法;针对其局限性,采用先进的运动控制理论结合伺服电动缸,控制平台运动,能够产生较好的效果;(2)基于虚拟仪器软件平台LabVIEW搭建了振动台的伺服运动控制系统,初步整定PID参数;由于多种非线性因素的影响,以及振动台本身结构较为复杂,难以辨识和计算精确的传递函数,为使伺服控制性能达到较高水平,采用模糊PID参数整定方法,实现了较好的实时参数整定,使平台能够在指令下实现较高精度的运动效果;论文研究成果可以总结为,为满足仪器测试平台高精度的运动需求,提出一种基于LabVIEW的伺服电动缸运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运用虚拟仪器技术构建闭环运动控制系统;为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对PID参数进行整定。搭建完成了测试系统,试验结果表明,该运动控制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控制精度高的特点,为仪器测试平台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倪敏,刘婷婷,刘润东,潘杨[7](2020)在《地方高校环境类实验室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针对地方高校环境类实验室大型仪器共享平台运行的难题,分析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建设"双一流"大学契机下对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的管理体制创新,探讨构建"大平台,多资源,共运作"的共享平台运作模式,建立科学的人才、设备、安全、制度等管理体系,科学统筹、鼓励共享、特色创新,以提高共享平台大型仪器的使用效益,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范玉[8](2019)在《改进大型精密仪器教学的B-Learning研究 ——以云南大学为例》文中提出混合式学习(B-Learning)是当今教育技术的主流方法之一。国内外人才核心素养的培养一致要求学习者开展深度学习。多年来,利用大型精密仪器,各高校和科研院所都一直开展着各种形式的、各种类型的、相关专业领域的和各种层次的人才培养的教学活动。通过历时半年多对云南大学现代分析测试中心开展实地调研,作者发现存在着两个教学问题,其中,一个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关注的教学空间分离的问题,另一个是领导和教师一直关心的提高大型精密仪器知识共享的问题。在利用混合式教学方法对以上两个问题进行改进的过程中,本研究又进一步发现了以往教学中无法引发深度学习还可进一步提高的问题。因此,论文探索在混合式教学方法中融入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以期改进大型精密仪器的教学,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研究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逐步递进。一、深入实地调查研究,掌握一般情况和发现问题阶段。对访谈资料的扎根编码和调查与分析,作者认识到,大型精密仪器工作室是一个较复杂的学习环境,其中发生着六中不同类型的教学。在这六类教学中,最常见的是仪器原理与实验教学。同时,获得了初步的研究问题。二、第一轮基于设计的研究阶段。作者详细分析了仪器原理与实验教学的特征;为了解决教学空间分隔问题和提高仪器知识共享率的问题,分析了开展混合式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建构了改进教学问题的混合式教学模型;设计与开发了相应的网络课程;利用所建模型对教学活动进行了重新设计和实施;总结与分析了问题解决的成效及还存在的问题。本轮研究的成果是,教学空间分离和扩大仪器知识社会共享的问题得到改善。遗留下的问题是,深度学习没发生,学习者的学习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三、第二轮基于设计的研究阶段。通过融入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作者重新对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设计,在其中融入了了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建立起一个既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由于空间分隔所造成的教学不便,又可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仪器知识的社会共享,还可促进深度学习的基于问题解决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基于新的模式,重新设计和实施了教学活动;评价、总结了研究成效。最终,在改善了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本研究还收获了促进大型精密仪器深度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在分析进一步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相应的问题解决对策。
石变芳,宋楠,常静,陆馨[9](2019)在《大型仪器的资源共享建设及在教学科研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提高大型仪器利用率,合理有效利用资源,充分发挥大型仪器在教学科研中的作用,大型仪器的资源共享是测试中心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化工学院"985"大型仪器公共测试中心运行机制的建立、智能化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素质的提升三方面介绍了测试中心在资源共享化建设中所做的工作,同时也介绍了测试中心在学院教学科研中发挥的作用。
李堂勇[10](2019)在《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浅埋隧道振动台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浅埋隧道大量涌现在实际工程中,尤其是地铁的大力建设。我国一直饱受地震的影响,众多隧道震害表明:浅埋隧道抗震反应显着,在软岩处易失稳破坏。对此,本文依托已运营的成都地铁十号线簇锦站区间配线隧道,通过模型试验、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及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地铁浅埋隧道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充分发挥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在试验中的无干扰性和量测数据量大面广等非接触量测优势,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振动台模型试验实测数据表明,地层结构沿衬砌轴线竖向布设的加速度传感器实测值随靠近地表而逐渐放大。拱顶水平预埋加速度量测数据验证了刚性边界配柔性内衬模型箱的可行可靠性。因衬砌所形成的孔洞易形成应力集中,造成衬砌周边围岩仰拱和拱顶水平向动土压力数值远大于远离衬砌处基底和地表土压力数值,其中衬砌结构仰拱处土压力值最大,约55KPa;(2)静态下新建对既有建筑试验模型沉降研究表明,左右相邻荷载同时作用下,百分表测读数据与数字照相量测位移场较吻合,且变形数值均在地基规范沉降允许值之内;动态下浅埋隧道抗震模型试验照相量测研究表明,对比振动台台面输入位移和照相量测位移场,结果表现一致。分析同一测点加速度传感器采集读数与图像处理计算数值,两者较为吻合。位移场和加速度场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照相量测技术能成功应用在浅埋隧道抗震研究中;(3)数值模拟表明,浅埋隧道衬砌结构的初始应力会受地震影响。地震荷载作用下,围岩产生了较大的变形。竖直方向上,围岩水平位移相对值受地震波峰值加速度大小和所在高程影响,其数值随地震波加速度峰值增加和靠近地表而增大;将原有隧道7.7m埋深增加到12.7m埋深后,数值计算结果显示围岩加速度响应减弱,而围岩的变形和衬砌的内力会增大,但总体分布特征基本一致;(4)不同地震波类型作用下,模型试验和数值计算中浅埋隧道衬砌内力计算结果表明,衬砌拱脚处的轴力和弯矩在抗震动力响应中表现最突出,是隧道抗震设防的关键部位。在进行隧道抗震设计时应对拱脚采取加固措施,以确保隧道抗震稳定。
二、发挥重点学科优势 提高大型仪器测试水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挥重点学科优势 提高大型仪器测试水平(论文提纲范文)
(2)高校大型仪器平台的一流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技术队伍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1 实验技术队伍缺乏稳定的发展平台 |
1.2 实验技术队伍缺乏清晰的科学定位 |
1.3 实验技术队伍的管理体制还有待完善 |
2 加强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
2.1 建立岗位职责明确的实验技术人才队伍聘任制 |
2.2 建立专家咨询制并提升实验技术队伍的技术水平 |
2.3 完善基于岗位目标的管理评价体制与激励机制 |
3 结语 |
(3)基于社会认知评价的“杭州丝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概述 |
1.1 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
1.5 相关术语说明 |
本章小结 |
2 “杭州丝绸”内涵的界定 |
2.1 “杭州丝绸”的指代性 |
2.2 产品范畴的“杭州丝绸” |
2.3 产地范畴的“杭州丝绸” |
本章小结 |
3 “杭州丝绸”认知评价影响机理质性分析 |
3.1 研究设计 |
3.2 “杭州丝绸”质性资料采集 |
3.3 “杭州丝绸”数据编码 |
3.4 理论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提出 |
本章小结 |
4 “杭州丝绸”认知评价作用机制实证分析 |
4.1 理论基础 |
4.2 实证研究 |
4.3 “杭州丝绸”认知评价体系说明 |
本章小结 |
5 群体差异下的“杭州丝绸”认知评价 |
5.1 产品知识 |
5.2 关联信息 |
5.3 产品表现 |
5.4 服务表现 |
5.5 品牌表现 |
5.6 社会责任 |
5.7 文化内涵 |
本章小结 |
6 提升“杭州丝绸”整体评价的建议 |
6.1 产品知识普及策略 |
6.2 关联信息畅通策略 |
6.3 产品开发改进策略 |
6.4 服务提升策略 |
6.5 品牌建设策略 |
6.6 社会责任感培育策略 |
6.7 文化内涵引领策略 |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图目录 |
附录2 表目录 |
附录3 访谈素材原始语句列举 |
附录4 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平台建设与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平台建设 |
1.1 大型仪器平台仪器建设 |
1.2 大型仪器平台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
2 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平台管理 |
2.1 安全管理 |
2.2 仪器规范操作管理 |
2.3 仪器使用与共享管理 |
3 建设优秀大型仪器平台举措 |
3.1 积极开展实验技术类项目申请 |
3.2 面向研究生开展大型仪器使用培训 |
3.3 自主定价权与维修基金 |
3.4 大型仪器共享服务优秀机组评比 |
4 结语 |
(5)商业综合体地下中庭空间热舒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对象、内容、方法与框架 |
2 商业综合体地下中庭空间热舒适调研分析 |
2.1 徐州地区气候特点 |
2.2 调研对象概述 |
2.3 热舒适的影响因素 |
2.4 现场研究方案的制定 |
2.5 调研结果的统计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商业综合体地下中庭空间适应性热舒适模型 |
3.1 热舒适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 |
3.2 相关指标和处理方法的选取 |
3.3 地下中庭热舒适的PMV与 MTS模型 |
3.4 适应性热舒适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4 商业综合体地下中庭空间冬季热舒适模拟研究 |
4.1 地下中庭空间热环境特点 |
4.2 模拟软件介绍 |
4.3 地下中庭空间热环境模拟方案 |
4.4 地下中庭空间形态模拟 |
4.5 本章小结 |
5 商业综合体地下中庭空间热舒适优化策略 |
5.1 地下中庭空间空调系统优化策略 |
5.2 地下中庭空间形态优化策略 |
5.3 地下中庭空间其他优化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不足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基于LabVIEW的仪器标定平台运动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运动控制技术 |
1.2.2 伺服控制 |
1.3 虚拟仪器与LabVIEW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振动平台控制运动系统基本原理 |
2.1 振动平台工作原理 |
2.2 运动控制技术 |
2.2.1 PID控制 |
2.2.2 PID参数整定 |
2.2.3 模糊PID控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
3.1 伺服运动控制系统模型建立 |
3.1.1 基本结构 |
3.1.2 伺服电动缸 |
3.1.3 模型建立 |
3.1.4 倾角传感器 |
3.1.5 伺服控制系统硬件平台 |
3.2 运动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振动平台运动控制系统实现 |
4.1 基于LabVIEW搭建系统 |
4.2 运动控制系统 |
4.2.1 运动控制方式及原理 |
4.2.2 控制系统设计 |
4.2.3 PID参数整定 |
4.4 模糊PID控制器 |
4.4.1 输入和输出变量的模糊化 |
4.4.2 建立模糊推理规则 |
4.5 其他功能模块的LabVIEW实现 |
4.5.1 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调试与分析 |
5.1 实验 |
5.2 测试项目 |
5.2.1 稳定性 |
5.2.2 波形失真度 |
5.2.3 重复定位精度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地方高校环境类实验室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地方高校大型仪器共享平台面临的共性问题 |
3 环境类实验室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建设举措 |
4 科学统筹,鼓励共享,特色创新 |
5 结语 |
(8)改进大型精密仪器教学的B-Learning研究 ——以云南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型精密仪器的教学促进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
1.1.2 混合式学习为大型精密仪器的教学提供了新途径 |
1.2 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假设 |
1.3 研究意义和价值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5 研究综述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思路 |
1.8 研究内容 |
1.9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的理论观点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2.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1.3 探究共同体框架理论 |
2.1.4 戴尔经验之塔理论 |
2.1.5 混合式学习理论 |
2.2 问题解决能促进深度学习的理论探析 |
2.2.1 深度学习内涵 |
2.2.2 问题和问题解决 |
2.2.3 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 |
2.2.4 问题解决能促进深度学习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教学的一般特点调研及初步研究问题的提出 |
3.1 对访谈资料进行扎根编码 |
3.1.1 开放式编码的过程 |
3.1.2 轴心编码的过程 |
3.1.3 选择性编码的过程 |
3.2 学习类型的调查 |
3.2.1 参观式教学 |
3.2.2 仪器原理与实验类教学 |
3.2.3 发明创造类学习 |
3.2.4 合作/协作研究类学习 |
3.2.5 培训类教学 |
3.2.6 新分析测试技术探究类学习 |
3.3 六类教学发生的频率分析 |
3.4 频率发生最高的教学特性分析 |
3.5 初步研究问题的提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进大型精密仪器混合式学习的第一轮设计研究 |
4.1 开展混合式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4.1.1 必要性分析 |
4.1.2 可行性分析 |
4.2 大型精密仪器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 |
4.2.1 教学目标 |
4.2.2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
4.2.3 教学策略 |
4.2.4 学习资源及学习支持的提供 |
4.2.5 作业布置 |
4.3 大型精密仪器教学网站的建设及其主要功能介绍 |
4.4 混合式学习的初步设计与实施 |
4.4.1 仪器原理与实验教学的混合式学习模型第一轮构建 |
4.4.2 仪器原理与实验教学的混合式学习设计与实施 |
4.5 第一轮混合式教学设计研究实践效果的分析与总结 |
4.5.1 成效评价 |
4.5.2 存在的问题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进大型精密仪器混合式教学的第二轮设计研究 |
5.1 融合了基于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混合式教学模型建构 |
5.1.1 模型建构 |
5.1.2 两种模型对应的网络课程特征比较 |
5.3 基于问题解决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施案例 |
5.4 混合式教学设计研究实践效果的分析与总结 |
5.4.1 深度学习的定性分析 |
5.4.2 深度学习的定量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问题与对策 |
6.3 研究反思与展望 |
6.4 本章小结 |
附录1 部分大型精密仪器图 |
附录2 原始访谈记录及扎根编码的标签化 |
附录3 概念化、范畴化、轴心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的结果 |
附录4 对教师(学生)开展混合式教学态度调查表 |
附录5 问题解决报告 |
附录6 认知临场感测量量表 |
附录7 深度学习的测量量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大型仪器的资源共享建设及在教学科研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985”大型仪器公共测试中心建设 |
1.1 中心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的建立 |
1.2 智能化管理体系的建设 |
1.3 实验技术队伍建设 |
2“985”大型仪器公共测试中心在学院发展中的作用 |
2.1 提供检测服务 |
2.2 研究生开放上机培训 |
2.3 服务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 |
2.4 构建科研合作平台 |
2.5 展示学院科研硬件条件 |
3 中心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
4 结语 |
(10)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浅埋隧道振动台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工程依托 |
1.1.1 地下空间发展与地震分布 |
1.1.2 大地震下隧道震害实例统计 |
1.1.3 数字图像技术相关背景 |
1.1.4 现行隧道规范抗震研究 |
1.1.5 浅埋隧道工程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震害资料调研 |
1.2.2 隧道抗震薄弱部位研究 |
1.2.3 隧道模型试验研究 |
1.2.4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
1.2.5 隧道工程数值解析 |
1.3 浅埋土质隧道震动特性研究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小结 |
第二章 照相量测技术分析 |
2.1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简介 |
2.1.1 图像采集系统 |
2.1.2 图像处理算法 |
2.2 照相量测技术特点 |
2.2.1 对试验无干扰性 |
2.2.2 可靠实用性 |
2.3 隧道动力响应照相量测研究 |
2.3.1 图像处理研究 |
2.3.2 量测路线 |
2.4 小结 |
第三章 浅埋土质隧道抗震响应振动台模型试验 |
3.1 隧道模型抗震研究试验装置系统 |
3.1.1 振动台系统 |
3.1.2 模型箱设计 |
3.2 浅埋隧道模型试验相似原理 |
3.2.1 衬砌模型相似比及相似材料设计 |
3.2.2 地层相似材料选取与设计 |
3.3 浅埋隧道试验测试方案 |
3.3.1 量测信息及测量元件 |
3.3.2 地层与衬砌测点布置 |
3.4 隧道模型边界条件处理及材料制备养护 |
3.4.1 模型箱边界条件处理 |
3.4.2 隧道试验材料制备养护 |
3.5 隧道试验地震波选取与加载方案 |
3.5.1 实测地震波与人工合成波 |
3.5.2 试验加载方案 |
3.6 浅埋隧道动力特性研究 |
3.6.1 衬砌内力分析 |
3.6.2 地层竖向和水平加速度响应 |
3.6.3 围岩变形规律 |
3.6.4 地层模型土压力分布 |
3.6.5 衬砌裂缝开展与地表开裂分析 |
3.7 小结 |
第四章 数字照相量测技术在隧道抗震模型试验中的应用 |
4.1 数字照相量测技术地基沉降试验研究 |
4.1.1 地基变形模型相似比 |
4.1.2 地基变形试验模型 |
4.1.3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4.1.4 地基变形模型试验结果 |
4.2 数字照相量测技术隧道动参数研究 |
4.2.1 试验优选 |
4.2.2 模型试验照相布置 |
4.2.3 照相量测计算 |
4.2.4 照相量测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浅埋土质隧道动力响应特性数值模拟 |
5.1 有限元软件MADIS/GTS NX简介 |
5.2 模型基本假定与建模参数 |
5.2.1 边界条件处理 |
5.2.2 计算范围及网格划分 |
5.2.3 模型力学参数与阻尼比 |
5.3 地震波的选取与输入 |
5.3.1 地震波的选取 |
5.3.2 地震波的输入 |
5.4 隧道模型初始应力分析 |
5.4.1 原场地分析 |
5.4.2 特征值分析 |
5.5 浅埋隧道动力响应分析 |
5.5.1 衬砌内力 |
5.5.2 围岩加速度分布 |
5.5.3 地层变形规律 |
5.6 埋深对浅埋隧道震动特性的影响研究 |
5.6.1 衬砌内力的对比 |
5.6.2 特征值的对比 |
5.6.3 围岩加速度的对比 |
5.6.4 围岩相对位移的对比 |
5.7 小结 |
第六章 浅埋隧道动力响应研究方法对比 |
6.1 围岩加速度对比 |
6.1.1 模型试验与照相量测的对比 |
6.1.2 模型试验与数值计算的对比 |
6.2 地震波对比 |
6.2.1 模型试验中衬砌内力的对比 |
6.2.2 模型试验与数值计算的对比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发挥重点学科优势 提高大型仪器测试水平(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型仪器技术平台人才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王媛,宋书香,许迎利,王珣.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2021(02)
- [2]高校大型仪器平台的一流技术人才队伍建设[J]. 封振宇,冉栋刚,占金华. 实验室科学, 2020(05)
- [3]基于社会认知评价的“杭州丝绸”研究[D]. 曹爱娟. 东华大学, 2020(03)
- [4]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平台建设与管理[J]. 徐纪明,胡晗,吴忠长. 实验室科学, 2020(04)
- [5]商业综合体地下中庭空间热舒适性研究[D]. 徐响.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2)
- [6]基于LabVIEW的仪器标定平台运动控制方法研究[D]. 穆远博.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2020(01)
- [7]地方高校环境类实验室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J]. 倪敏,刘婷婷,刘润东,潘杨.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0(04)
- [8]改进大型精密仪器教学的B-Learning研究 ——以云南大学为例[D]. 范玉. 云南大学, 2019(02)
- [9]大型仪器的资源共享建设及在教学科研中的应用[J]. 石变芳,宋楠,常静,陆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9(09)
- [10]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浅埋隧道振动台试验研究[D]. 李堂勇. 四川农业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