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规划问题多重解的判别与实例

线性规划问题多重解的判别与实例

一、线性规划问题多解的判别与实例(论文文献综述)

刘其佳,肖羽[1](2021)在《线性规划问题中改变约束条件的灵敏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线性规划问题中某些约束条件的技术系数发生改变后,原最优解一般会发生变化。本文结合实例分析,对线性规划问题某些约束条件中技术系数发生改变的情形,进行灵敏度分析。

廖正文[2](2021)在《基于资源的铁路运输能力理论与计算方法》文中提出随着我国铁路运输网络特别是高速铁路网络的快速扩张,铁路运输供给和需求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铁路运输能力计算问题研究运输资源投入与运输产品产出的定量关系,贯穿铁路规划、设计和运营全过程,需要在日新月异的铁路供需形势下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既有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方法考虑的因素不够全面且建模精度有限,在复杂的路网布局、运力资源配置和运输产品结构下,难以全面、准确地刻画铁路运输生产过程,能力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有待提高。因此,有必要从铁路运输能力的形成机理出发,研究铁路运输能力计算问题的基本特征,提出各类复杂条件下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方法,以指导铁路运输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本文从铁路运输生产系统中运输资源投入与运输产品产出的定量出发,分析、抽象铁路运输能力的要素和影响因素,将铁路运输能力计算问题归结为在运输资源约束下求可实现的最大运输产出的组合优化问题。结合现实中铁路运输能力计算问题的复杂性,基于优化图解法铺画满表列车运行计划的能力计算原理,提出“多资源”“多粒度”“多类别列车共线运行”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模型及求解算法,具体的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资源的铁路运输能力理论分析。从运输资源投入与运输产出的关系出发,分析铁路运输能力的形成机理,梳理铁路运输能力的概念谱系,分析铁路运输能力的影响因素。结合铁路运输生产特点,指出铁路运输能力计算亟待研究的关键问题。进一步地,从运输资源运用角度出发,抽象铁路运输能力计算问题的共性特征,利用“移动”和“资源”要素构建基于资源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特征模型,将铁路运输能力计算问题一般化为在运输资源约束下求最大运输产出的组合优化问题,并给出0-1规划实例。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铁路运输能力计算问题的复杂性,演绎特征模型中“资源”“移动”“运输产出”概念,分别提出“多资源”“多粒度”“多类别列车共线运行”3个具体的能力计算问题,形成具体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框架。(2)考虑多种资源适配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方法。梳理铁路运输资源利用的典型建模方式和大规模问题求解方法:将各类铁路运输资源建模方式归纳为基于资源请求冲突和基于资源时空状态两类,分别采用这两种建模方法对特征模型中的“资源”进行多类别演绎,以解决固定设备和活动设备资源适配下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问题,以京津城际铁路为例验证。1)考虑区间、车站到发线、动车组资源约束,构建基于资源请求冲突的能力计算模型,采用时间域滚动算法求解;2)采用混杂时空网络描述区间和动车组资源适配,构建基于资源时空状态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模型,采用拉格朗日松弛算法实现按资源类别分解的求解算法。(3)考虑多粒度资源运用协调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方法。为了解决铁路点、线作业协调下的能力计算问题,在铁路点、线能力的影响因素及二者的关联性的基础上,对特征模型中的“移动”进行多粒度演绎,分别构建基于区间资源的宏观模型和基于车站轨道电路区段资源的微观模型。根据列车运行过程在宏观模型与微观模型中的一致性这一关键特征,构建基于多粒度时空网络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模型,实现面向粒度自适应的行生成算法,根据宏观解中的微观冲突,有针对性地生成微观资源运用约束迭代求解,以实现能力计算精度与问题规模的平衡。以京津城际铁路及北京南站、天津站城际场为例验证。(4)面向多类别列车共线运行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方法。采用列车数量表征运输能力难以表达不同类别列车在资源争用情况下数量“此消彼长”的关系。针对此问题,分析铁路运输能力在特征模型解空间中的意义,提出以“面”代“点”的铁路运输能力表征方式。在此基础上,演绎特征模型的目标函数,将能力计算的“最大化列车总数”的单目标扩展为“最大化各类列车数量”的多目标,并采用帕累托最优前沿表征铁路运输能力。构造与列车类别对应的多目标函数,分别设计基于列车流和基于列车运行图的多目标能力计算模型,采用约束法求解得到运输能力的帕累托最优前沿,并设计人机交互的帕累托最优解比选方法,为运营者分析比选符合运营偏好的能力利用方案提供支撑。以京津城际铁路为例验证。(5)实例分析。为了验证以上能力计算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适用性,以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范围内的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网为例,在给定列车初始备选集的前提下,首先采用基于列车流的多目标能力计算模型计算不同径路列车竞争条件下的铁路网运输能力,得到各运行径路可以运行的最大列车数及列车备选集作为输入条件,综合运用“多资源”“多粒度”能力计算方法,铺画在区间、车站、动车组等资源约束下的满表运行图,计算铁路网运输能力,并分析动车组、关键枢纽车站等影响因素与运输能力的定量关系。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能力计算方法可以系统地解决大规模的、涵盖复杂资源投入与产出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问题。图73幅,表23个,参考文献162篇。

李瑾瑾[3](2021)在《初三学生一元二次方程解题错误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指出

陈亚慧[4](2021)在《基于迁移理论的高中不等式的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颖聪[5](2021)在《面向安全管理的工程项目施工期多目标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工程领域安全问题的不断出现,工程项目多目标管理体系拓展到了工期、成本、质量、安全的统筹管理,从而产生了面向安全管理的工程项目多目标优化问题。为了更好的开展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本文从工期、成本、质量、安全这四个管理目标出发,以取得工程项目效益最大化为研究宗旨,运用系统可靠性理论、遗传算法理论和多目标优化理论,构建了工期-成本-质量-安全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基于Pareto排序适应度分配理论和遗传算法原理进行求解,并结合QD住宅项目16#住宅楼单位项目对所构建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应用。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构建了基于激励因素的工期-成本关系的函数模型。首先对工程项目工期-成本的关系进行定性分析。其次考虑工程实际中,以合同工期为标准提前完工减少间接成本及延期完工增加间接成本,明确工程项目间接成本-工期之间存在折线型的关系曲线进行定量化分析。最后建立了间接成本的分段线性函数模型,从而建立了基于激励因素的工期-成本关系的函数模型。(2)基于系统可靠性理论分别构建了工程项目质量、安全量化体系。首先通过对单个工序的工期-质量、安全-成本关系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分别建立工期-质量的函数关系和安全-成本的函数关系。其次,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估法进行工序质量、安全参数的估量和计算,刻画各个工序相应的质量、安全水平。在此基础上,依据系统可靠性理论进行工程项目质量、安全水平的量化,最终建立了工程项目质量、安全量化模型。(3)构建工期-成本-质量-安全多目标优化模型。在前两部分研究内容的基础上,以工期为决策变量,以工程项目整体效益最优为宗旨,建立由成本-工期关系函数、质量-工期关系函数、成本-安全关系函数综合而成的工期-成本-质量-安全多目标优化模型。(4)以实际工程QD住宅项目16#住宅楼单位项目为例进行模型应用。通过整理该工程实例的相关参数,明确了该项目的工期、成本、质量、安全目标,并构建了基于QD住宅项目16#住宅楼单位项目的工期-成本-质量-安全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运用基于Pareto排序的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模型求解。模型求解思路简化为:假定安全目标不变,探讨工期-成本-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图形求解;假定质量目标不变,探讨工期-成本-安全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图形求解,最终将结果进行统一分析,根据工程项目实际需求取得了合理的最优解:工期合理缩减、成本合理减少、质量水平和安全水平分别有所提升。

魏嘉[6](2021)在《高中数学人教A版新旧教材“不等式”部分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时代的脚步不断前行,我国的教育改革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2018年,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此之前我国高中数学教材都是依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旧课标)编写和修订的,新课标在旧课标的基础上,将基本理念高度凝练,发展“双基”为“四基”,拓展“三能”为“四能”,由提高“五大能力”转变为发展“六大数学学科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呈现和重要载体,随着新课标的颁布也进行了全面修订,并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投入使用。要想合理地使用新教材,发挥其最大效用,就要用科学的手段研究新教材,分析其编写理念,探寻其在旧教材的基础上做出了哪些改动。本文选取了高中数学人教A版2007年版必修五第三章和2019年版必修一第二章为研究对象,二者均为高中数学不等式内容的必修部分,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借助鲍建生教授的例习题综合难度模型和解释结构模型(ISM法)等工具,先对国内外已有的教材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综述,再从不等式部分的课程标准、编写体例、知识结构和例题习题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比较研究,最后对一线教师进行访谈,了解新教材使用情况及其对新教材不等式的教学建议。根据上述研究发现,新教材的设计更加人性化,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认知心理,新增预备知识解决初高中衔接问题,优化章节引入、栏目、小结,删减繁难知识,调整知识呈现顺序,完善例题设置,细化习题层次,这些改变均符合新课标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本”,渗透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结合以上研究结论,笔者针对新教材的特点提出不等式部分的教学建议并设计了一个教学案例供读者参考。希望通过不等式部分的量化研究和根据当前现状提出的新教材不等式部分教学建议能够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教学思路和参考价值,从而为我国培养优秀的高素质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吴燕琪[7](2021)在《极化介质的三维时域电磁响应数值模拟与智能识别》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然而由于资源探明度较低,矿产资源供需矛盾依然突出,严重制约我国工业的发展。金属矿产的精准勘探是在新形势下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的有效途径。有效测量极化率、电导率是探测金属矿的重要方法。时域电磁法具有对低阻介质反应灵敏,探测深度大、精度高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地质探测领域中。研究磁性源时域电磁感应-极化效应联合探测方法,有利于实现金属矿的高精度探测。目前,传统观念认为阶跃激励下,极化响应仅由二次感应电流产生;斜阶跃激励下,极化响应仅由一次感应电动势产生。然而,实际测量中极化响应产生过程比较复杂,极化响应的产生机理认识还不够清晰。开展感应-极化共生效应三维时域电磁响应的数值模拟是了解极化特征的重要手段,然而分数阶Cole-Cole复电导率模型的引入导致欧姆定律卷积离散困难,造成计算精度差、效率低的问题。此外,极化响应易受大地结构、测量系统工作参数的影响,负响应现象不明显,易被错误识别为无极化响应,从而导致数据解释精度低,最终降低了金属矿的探测分辨率。基于上述问题,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SQUID的双相导电介质感应-极化共生效应电磁探测关键技术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分数阶有限差分法的时域电磁探测反常扩散机理研究”的共同资助下,开展了基于极化介质的三维时域电磁响应数值模拟与智能识别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磁性源感应-极化共生效应机理分析。将时域电磁场分析方法与电路分析方法进行统一,建立感应-极化共生效应电路模型,分析了阶跃、斜阶跃关断下极化响应的产生过程;定义能量贡献率量化了一次场、二次场的贡献情况,讨论了关断时间对激励过程的影响;研究了经典极化介质中极化响应的产生过程,阐明了关断时间、极化参数与激励源分布之间的关系。(2)基于有理函数逼近法的三维感应-极化响应数值模拟。采用频域有理函数逼近法实现了分数阶Cole-Cole电导率模型有理化,利用绝对值关系构建线性约束条件,将非线性误差极小化问题转换为线性规划问题,简化了求解过程。基于同底数幂性质将积分变量和时间变量进行分离,采用梯形积分法构建欧姆定律离散递推公式,解决了欧姆定律的离散难题,提高了计算精度和效率。(3)基于PMI-FSVM算法的极化效应智能识别。将大地拓扑结构、极化参数、测量系统等因素考虑在内,提出了表征极化强弱的极化影响比率参数。提出了基于分段式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的负斜率拟合、偏互信息法的最优特征筛选、模糊支持向量机的极化效应识别方法。采用偏互信息算法进行筛选,获得表征极化效应最关键的符号反转时间和最晚期段斜率值两个参数,通过径向基函数将非线性不可分数据映射到高阶空间维度,实现了极化响应的判断和识别,精度达到90%以上;通过一维横向约束反演理论对极化响应进行多参数提取与解释。(4)野外实际测量与识别算法验证。针对可能引起电磁信号产生负响应的非极化因素,如电流振荡、工频干扰、抗混叠滤波器等,分析其干扰原因和特征,并进行排除。基于感应-极化共生效应模型设计极化异常环,开展野外实验,模拟了极化介质的电磁响应曲线,验证了识别算法的准确性。针对内蒙古四子王旗和丹麦野外实验数据,进行了极化效应的智能识别和电阻率、极化率等参数解释,结合地质资料进一步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本文实现了基于极化介质的三维时域电磁响应数值模拟与智能识别,在基本原理、数值模拟、实际探测、数据识别与解释等提出了创新性研究思路,为感应-极化共生效应实际探测奠定了基础,同时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和普适性,也可用于其他电化学效应以及其它领域之中。

晏芬[8](2021)在《新课标下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础课程改革以来,初中和高中作为两个独立的学段,教学衔接问题日益突出.高一数学既是初中数学的延续,也是整个高中数学的基础,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高中数学课程在高考中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很多原本初中数学成绩不错的学生,进入高中后会出现上课跟不上,习题不会做等问题,数学成绩直线下滑,也会影响其他学科的成绩.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高一学生由于学习环境的变化,面对陌生的班级、教师,一时难以适应高中学习生活.另一方面,高中数学和初中数学相比,数学知识难度有了质的飞跃,学习时间紧而任务量大,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同,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等方面也有更高的要求,很多学生在初中时期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面对高中繁重的学习任务而无所适从.因此,如何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帮助学生更快的完成衔接,受到了广泛教育者的关注,也涌现出了很多的研究成果.本论文在查阅相关文献和理论基础,确定研究的可行性和价值的前提下,共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第一,通过内容分析法,对《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内容进行研读和对比,列举出初、高中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设计思路和基本理念等方面的差异和相同之处;又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总结了初、高中数学的“脱节”内容,以及初、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脱节”内容不同的教学要求,以便教师在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过程中对具体知识进行补充和强化;并分析了初高中数学教师教法的差异、学生心理发展的差异以及初高中数学思想方法和能力要求的差异.第二,以延安市某中学和汉中市某中学的高一部分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设计了31个问题,共发放224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17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学习习惯与方法、初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家庭教育因素以及学生对初高中数学衔接的认识等五个指标进行调查,对有效数据进行了认真的整理分析,得出了高一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与初中相比,在学习态度、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了高一学生学习数学时产生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并调查了学生对数学衔接课程的期望.同时,在教育实习期间,对几名一线的高一数学教师进行访谈,了解了他们对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态度和数学教学衔接中采取的教学方案.第三,以调查分析的结论为基础,教学实践为载体,从学生、教师、家庭三个方面探索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策略,从而为高一数学教师解决初高中教学衔接中的问题提供参考价值,帮助高一的新生更顺利的完成初高中的衔接,减轻学习上的压力.

官丽宁[9](2021)在《平面向量数量积教学的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平面向量有明确的物理背景,是近代数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它是沟通代数与几何的桥梁。平面向量数量积是平面向量重要内容之一,其应用十分广泛,亦是近年高考的热点。2019年出版的普通高中数学教材在平面向量数量积内容编排上变动较大,如何开展平面向量数量积及其相关内容的教与学,如何使用新教材,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通过中国知网、维普网、人大复印全文数据库等方式收集与平面向量数量积相关的国内外文献。从平面向量数量积学习影响因素、解决策略、教学设计等多角度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与评述。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平面向量数量积教学策略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证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1)基于布鲁姆认知过程维度编制了《平面向量数量积测试卷》,从非认知因素(学习动机、情绪情感、态度、意志力、性格)维度编制了《学习平面向量数量积非认知因素的调查问卷》。选取四川省内江市4所中学共338名高二、高三学生为调查对象。用Excel2010对收集、整理得到的数据作了处理,通过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正态分布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回归分析。(1)《平面向量数量积测试卷》调查结论:其一,高中生平面向量数量积学习的高阶认知水平较低,在“创造”水平最薄弱,总体得分率仅为16.22%;其二,学生对向量投影知识的记忆存在“死记硬背”情况;其三,学生性别在布鲁姆认知水平各维度及学业成绩上不存在显着差异。(2)《学习平面向量数量积非认知因素的调查问卷》调查结论:一是学生的非认知因素水平较低,均值为3.2989(满分5分),得分率为65.98%;二是学生性别在非认知因素上差异明显,男生非认知因素水平高于女生,男生“学习动机”和“性格”优于女生;三是高二、高三年级学生在非认知因素及其各维度上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四是不同学校学生非认知因素存在差异;五是开放题解答情况表明,部分学生对平面向量数量积知识理解、应用存在困难,对数学学习有抵触情绪;六是非认知因素总体对学业成绩影响较大(解释66.7%的变异量),非认知因素5个维度对学业成绩影响最大的是情绪情感(Beta=0.384),其次是态度、意志力、性格,学习动机(Beta=0.087)几乎不影响学业成绩。(2)对4位教师进行了访谈,访谈结论:(1)新课导入方式单一,均以物理功引入新课;(2)专家型教师(职称为正高级、高级)对教学难点的把握具体,一般教师特别是新手教师对难点的确定更笼统,在难点突破上,均注重学生实际动手操作,但专家型教师更关注典型例题的应用和学生具体的学情;(3)均认为几何画板等现代数学软件有助于数学教学,由于对软件操作不熟悉,而使用频率低。提出以下教学建议:(1)研读教材,创新使用新教材;(2)重视概念课教学,采取合理教学策略;(3)重视平面向量数量积广泛应用价值;(4)适当重视学生高阶认知水平的发展,可采取创设高阶认知水平数学教学任务、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加强教师教学反思等方法提高学生高阶认知水平;(5)注重高中生非认知因素的培养,可以从提高学习兴趣、重视成就动机的培养,合理设计问题、提高学习效能感,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表扬学生坚持不懈的良好心理品质,注重学生性格的培养方面入手;(6)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多元化;(7)注重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基于APOS理论对新教材中平面向量数量积做了1个教学设计。

李婧[10](2021)在《车载雷达高分辨测角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发展迅猛,而高可靠性驾驶行为决策依赖于高精度、大视野、远距离的车载雷达。毫米波雷达适应性强,可以全天候工作,有频带宽、波束窄的特点,并且方向性好,空间分辨力较高,在驾驶辅助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广泛应用于驾驶预警、辅助控制、视野改善等场景。然而因受成本和算法性能限制,雷达角分辨力不够高,制约了驾驶辅助系统的行为决策。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采用锯齿形调频连续波信号,建立回波模型,重点研究了MIMO雷达虚拟孔径测角算法,并基于AWR2243对测角算法进行了可行性验证。毫米波MIMO雷达通常采用锯齿形调频连续波信号,将回波信号与发射的线性调频信号进行混频,经过低通滤波后,得到差拍基带信号。本文建立了阵列回波模型。多通道基带回波信号采样后形成一个三维数据结构,对其处理可估计目标的距离、速度、角度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超分辨测角算法。该压缩感知测角算法是通过对可探测区域的网格划分构造感知矩阵,采取高斯随机矩阵对回波信号进行采样和压缩形成输出信号,而实现信号的稀疏重构。仿真表明,相比于传统方法,该算法能够提高角分辨力,并有效抑制传统方法带来的高副瓣和栅瓣,降低虚警概率。由于该方法的运算复杂度较高,进一步提出了基于MWC的压缩感知测角方法。此方法将压缩感知理论和MWC进行结合,利用MWC对信号进行采样和压缩,则输出信号在空域上等效于空域分段后各段的加权求和,通过OMPMMV算法对信号进行重构从而估计目标信息。相较于传统方法提高了角分辨力。采用多收多发虚拟稀疏面阵阵型提高方位和俯仰角度分辨力是当前的一种主流实现方案。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分块-空间平滑的虚拟变换测角方法以进一步提高角度分辨力。将面阵分块后作空间平滑处理,然后采用内插法将非均匀面阵转化为孔径更大的均匀面阵,从而实现角度的高分辨测量,仿真表明相比于传统方法,角分辨力提高到2-3倍,主副瓣比改善了约11d B。最后,基于AWR2243评估板,将雷达接收的数据传输至计算机,通过数据处理实现了对压缩感知测角算法和分块-空间平滑的虚拟变换测角方法这两种测角算法的可行性验证。

二、线性规划问题多解的判别与实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线性规划问题多解的判别与实例(论文提纲范文)

(1)线性规划问题中改变约束条件的灵敏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改变约束条件中工艺系数的灵敏度分析
三、结语

(2)基于资源的铁路运输能力理论与计算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铁路运输能力的定义与影响因素研究
        1.3.2 铁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研究
        1.3.3 铁路输送能力计算方法研究
        1.3.4 研究现状总结
    1.4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2 基于资源的铁路运输能力理论
    2.1 铁路运输能力的内涵
        2.1.1 铁路运输能力的形成
        2.1.2 铁路运输能力的相关概念
        2.1.3 铁路运输能力计算的意义
    2.2 铁路运输能力的影响因素
        2.2.1 技术条件因素
        2.2.2 运输组织因素
    2.3 铁路运输能力计算的关键问题
        2.3.1 需求不均衡特征与资源均衡使用期望的矛盾
        2.3.2 铁路运输资源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矛盾
        2.3.3 铁路运输能力“大尺度”与“小尺度”的矛盾
        2.3.4 铁路运输能力复杂内涵与简单表征方式的矛盾
    2.4 基于资源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特征模型
        2.4.1 铁路运输能力的抽象要素
        2.4.2 铁路运输能力计算特征模型
        2.4.3 特征模型的实例化
    2.5 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框架与研究边界
        2.5.1 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框架
        2.5.2 研究边界
    2.6 本章小结
3 考虑多种资源适配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方法
    3.1 铁路运输资源利用的一般建模与求解方法分析
        3.1.1 基于资源请求冲突建模方法分析
        3.1.2 基于资源时空状态建模方法
        3.1.3 基于资源请求冲突与基于资源时空状态建模方法的关系
        3.1.4 大规模铁路运输资源利用问题求解方法分析
    3.2 按时间域分解的多资源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方法
        3.2.1 基于资源请求冲突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模型
        3.2.2 时间域滚动算法
        3.2.3 案例分析
    3.3 按资源类别分解的多资源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方法
        3.3.1 基于资源时空状态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模型
        3.3.2 按资源类别分解的拉格朗日松弛算法
        3.3.3 案例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考虑多粒度资源运用协调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方法
    4.1 铁路点、线能力利用协调下的运输能力计算问题
        4.1.1 区间通过能力
        4.1.2 车站通过能力
        4.1.3 点、线能力利用协调
    4.2 不同粒度资源下列车运行过程建模
        4.2.1 不同资源粒度下列车运行过程表达方法
        4.2.2 多粒度列车运行过程建模思路
        4.2.3 宏观粒度列车运行过程建模
        4.2.4 微观粒度列车运行过程建模
        4.2.5 宏观—微观模型的一致性关系
    4.3 多粒度资源运用协调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方法
        4.3.1 多粒度能力计算模型
        4.3.2 面向粒度自适应的行生成算法
    4.4 案例分析
        4.4.1 点、线能力利用协调下的铁路运输能力
        4.4.2 车站设备对运输能力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面向多类别列车共线运行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方法
    5.1 多类别列车共线运行的铁路运输能力
        5.1.1 多类别列车共线运行的资源利用特点
        5.1.2 既有能力表征方法的局限性
        5.1.3 铁路运输能力的帕累托表征
    5.2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方法
        5.2.1 计算思路
        5.2.2 基于列车类别的能力计算目标函数
        5.2.3 基于列车流的多目标优化模型
        5.2.4 基于运行图的多目标优化模型
        5.2.5 帕累托最优前沿求解方法
        5.2.6 人机交互帕累托解比选
    5.3 案例分析
        5.3.1 不同径路列车共线运行能力计算与分析
        5.3.2 不同停站方案列车共线运行能力计算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资源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实例分析
    6.1 实例分析概述
        6.1.1 实例场景简介
        6.1.2 实例分析思路
        6.1.3 列车运行径路及停站方案备选集
    6.2 不同径路列车共线运行下的铁路运输能力计算
    6.3 铁路网运输能力计算与分析
        6.3.1 运输能力利用情况分析
        6.3.2 动车组资源对运输能力的影响
        6.3.3 关键枢纽车站对运输能力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工作总结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面向安全管理的工程项目施工期多目标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工程项目多目标优化
        1.2.2 多目标模型求解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工程项目多目标管理
        2.1.1 工程项目施工工期管理
        2.1.2 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
        2.1.3 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
        2.1.4 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
    2.2 系统可靠性理论
        2.2.1 系统可靠性概念
        2.2.2 系统可靠性模型分类
        2.2.3 系统可靠性进行质量、安全量化的可行性分析
    2.3 多目标优化理论
        2.3.1 多目标优化的基本理论
        2.3.2 多目标问题求解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工期-成本-质量-安全多目标优化模型的构建
    3.1 基本假设
    3.2 成本-工期关系模型
        3.2.1 成本-工期关系分析
        3.2.2 成本-工期关系模型的建立
    3.3 质量-工期关系模型
        3.3.1 质量-工期关系分析
        3.3.2 质量-工期关系模型的建立
    3.4 质量-成本关系模型
        3.4.1 质量-成本关系分析
        3.4.2 质量-成本关系模型的建立
    3.5 安全-成本关系模型
        3.5.1 安全-成本关系分析
        3.5.2 安全-成本关系模型的建立
    3.6 质量目标量化方法
        3.6.1 质量影响因素的选取
        3.6.2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3.6.3 工序质量目标参数评价与计算
    3.7 安全目标量化方法
        3.7.1 安全影响因素的选取
        3.7.2 工序安全目标参数评价与计算
    3.8 多目标优化模型的构建和求解思路
        3.8.1 多目标优化模型的构建
        3.8.2 多目标优化模型的求解思路
    3.9 本章小结
4 工程项目实例各目标的确定
    4.1 项目简介
    4.2 工期目标分析
    4.3 成本目标分析
    4.4 质量目标分析
        4.4.1 质量影响因素权重的确定
        4.4.2 各工序单元质量参数的收集与计算
        4.4.3 质量目标的确定
    4.5 安全目标分析
        4.5.1 安全影响因素权重的确定
        4.5.2 各工序单元安全参数的收集与计算
        4.5.3 安全目标的确定
    4.6 本章小结
5 工程项目实例多目标优化研究
    5.1 优化模型的建立
        5.1.1 相关参数的确定
        5.1.2 优化模型的建立
    5.2 模型求解与结果分析
        5.2.1 模型求解算法思路
        5.2.2 工期-成本-质量多目标求解
        5.2.3 工期-成本-安全多目标求解
        5.2.4 优化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多目标优化问题MATLAB源代码
附录2 调查问卷样表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高中数学人教A版新旧教材“不等式”部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新课程改革提出新要求
        (二)新教材投入使用时间尚短
        (三)不等式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基础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问题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工具
        (一)解释结构模型
        (二)例习题难度综合模型
第三章 文献综述
    一、数学教材比较研究
        (一)国内外数学教材比较研究
        (二)我国数学教材比较研究
    二、中学数学不等式部分研究
        (一)国外不等式研究现状
        (二)国内不等式研究现状
    三、文献评述
第四章 新旧教材中“不等式”部分的比较
    一、《课标(实验)》与《课标(2017)》关于不等式必修部分的比较
        (一)课程结构比较
        (二)内容要求比较
    二、编写体例比较
        (一)章节布局比较
        (二)章头比较
        (三)栏目设置比较
        (四)章末比较
    三、知识结构比较
        (一)新旧教材ISM法知识结构比较
        (二)模型结果分析
    四、例习题综合比较
        (一)研究对象界定
        (二)例习题数量比较
        (三)例习题难度比较
    五、本章小结
        (一)设置预备知识,优化课程结构
        (二)完善章节布局,栏目设置丰富
        (三)知识表述严谨,知识结构符合学生认知心理
        (四)例题示范性更强,习题层次分明
第五章 教师访谈
    一、访谈对象的选择
    二、访谈问题的设计
    三、访谈结果总结
第六章 基于新旧教材比较的教学建议及教学设计
    一、教学建议
        (一)研读新版课标,分析教材编写意图
        (二)注重初高中知识衔接,考虑学生认知心理
        (三)在不等式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四)充分发挥例题示范及强化功能
        (五)精简习题,分层训练,实现因材施教
    二、教学设计
        (一)基于新旧教材比较的教学设计分析
        (二)《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第2 课时)》教学设计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极化介质的三维时域电磁响应数值模拟与智能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磁性源时域电磁感应-极化效应联合探测方法
        1.2.2 磁性源时域电磁中极化响应的产生原理
        1.2.3 感应-极化共生效应电磁响应数值模拟
        1.2.4 极化响应的识别与数据解释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4 结构安排
第2章 磁性源感应-极化共生效应机理分析
    2.1 磁性源感应-极化共生效应建模
        2.1.1 极化效应基本原理
        2.1.2 感应-极化共生效应的建模
    2.2 极化响应的产生机理分析
        2.2.1 极化响应的产生过程
        2.2.2 能量贡献率的定义
        2.2.3 关断时间对激励过程的影响
    2.3 极化参数对激励过程的影响分析
        2.3.1 电导率的影响
        2.3.2 极化率的影响
        2.3.3 时间常数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有理函数逼近的三维时域感应-极化响应数值模拟
    3.1 三维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3.1.1 时频域麦克斯韦方程组
        3.1.2 波动方程
        3.1.3 YEE氏网格剖分
        3.1.4 控制方程的选取
    3.2 磁性源层状模型的感应-极化响应数值模拟
        3.2.1 层状大地电磁响应公式推导
        3.2.2 层状大地电磁响应数值模拟
    3.3 分数阶Cole-Cole模型有理函数逼近
        3.3.1 分数阶系统的特征
        3.3.2 Cole-Cole表达式的有理函数近似
        3.3.3 c=1时Cole-Cole模型时域表达式
        3.3.4 有理函数逼近算法验证
    3.4 三维时域感应-极化电磁响应数值模拟
        3.4.1 基于e指数函数特性辅助方程的构建
        3.4.2 基于梯形法的欧姆定律迭代公式推导
        3.4.3 电磁场迭代公式的推导
        3.4.4 基于典型模型的算法验证
        3.4.5 三维极化体电磁响应数值模拟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时域感应-极化电磁响应特征分析
    4.1 极化参数对电磁响应的影响
        4.1.1 电导率的影响
        4.1.2 极化率、时间常数、频散系数的影响
    4.2 几何参数对电磁响应的影响
        4.2.1 极化体尺寸的影响
        4.2.2 极化体埋深的影响
        4.2.3 极化体水平位置的影响
    4.3 发射-接收参数对电磁响应的影响
        4.3.1 发射线圈尺寸的影响
        4.3.2 发射线圈匝数的影响
        4.3.3 关断时间的影响
        4.3.4 接收物理量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PMI-FSVM算法的极化效应智能识别
    5.1 感应-极化响应特征参数提取
        5.1.1 极化影响比率定义
        5.1.2 感应-极化响应曲线分类
        5.1.3 特征参数提取方法
    5.2 基于PMI-FSVM极化响应智能识别算法
        5.2.1 PMI算法的特征参数筛选
        5.2.2 基于FSVM法的智能识别算法
        5.2.3 FSVM智能识别算法验证
    5.3 智能识别方法的误差分析
        5.3.1 信噪比的影响
        5.3.2 极化影响比率的影响
        5.3.3 电导率分布的影响
        5.3.4 其他因素的影响
    5.4 一维LCI电磁数据解释方法
        5.4.1 基于MPA的极化参数预处理
        5.4.2 一维LCI反演算法理论
        5.4.3 反演算法验证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野外实验数据的极化效应识别与解释
    6.1 非极化效应引起的反号现象分析
        6.1.1 发射电流关断时刻振荡引起的反号
        6.1.2 工频干扰引起的反号
        6.1.3 抗混叠滤波器引起的反号
    6.2 极化异常环实测数据的智能识别
        6.2.1 极化异常环设计
        6.2.2 长春郊区的极化异常环实验
    6.3 四子王旗实测数据的智能识别与解释
    6.4 丹麦地区实测数据的智能识别与解释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创新点
    7.3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新课标下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问题
    1.3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内容分析法
        1.4.3 问卷调查法
        1.4.4 访谈法
第二章 新课标下初、高中数学教学上的差异分析
    2.1 课程标准的差异
    2.2 教材内容的差异
    2.3 教师教法的差异
    2.4 学生心理的差异
    2.5 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与能力要求的差异
第三章 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对高一学生学情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3.1.1 问卷调查的设计
        3.1.2 高一学生学习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3.1.3 高一学生学习习惯与方法的调查
        3.1.4 初高中数学教师教学方法的调查
        3.1.5 家庭教育对学生影响的调查
        3.1.6 高一学生对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认识的调查
    3.2 对高一数学教师访谈的结果及分析
        3.2.1 访谈的设计
        3.2.2 访谈结果与分析
第四章 关于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策略的研究
    4.1 学生方面
        4.1.1 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4.1.2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1.3 学会充分利用教材,自主构建知识间的网络结构
        4.1.4 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2 教师方面
        4.2.1 增强衔接意识,提高自身素养
        4.2.2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4.2.3 根据教材的特点,最优化地使用教材
        4.2.4 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
    4.3 家庭方面
        4.3.1 尊重孩子,学会沟通,营造和谐、民主的家庭气氛
        4.3.2 家长尽量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能力,激励学生努力进取
        4.3.3 不要盲目地选择校外辅导,应符合家庭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高一学生初高中衔接教学的现状调查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9)平面向量数量积教学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时代背景
        (二)现实诉求
        1.平面向量数量积在高考中的体现
        2.平面向量数量积内容编排变化
    二、研究问题与意义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目的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
第2章 文献综述
    一、平面向量数量积学习的影响因素
        (一)认知因素对平面向量数量积学习的影响
        (二)非认知因素对平面向量数量积学习的影响
    二、平面向量数量积教学策略综述
        (一)克服负迁移
        (二)降低认知加工的难度
        (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四)激活非认知因素
    三、平面向量数量积教学设计研究综述
        (一)平面向量数量积新知课教学设计研究
        (二)平面向量数量积复习课教学设计研究
    四、国外研究现状
    五、相关理论
        (一)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二)非认知因素
        (三)APOS理论
        (四)数学核心素养理论
    六、综述小结
        (一)综述结论
        (二)综述引发的思考
第3章 问卷与访谈提纲设计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一)问卷调查对象
        (二)访谈调查对象
    三、调查工具
        (一)问卷调查的编制与实施
        1.平面向量数量积测试卷的编制与实施
        2.平面向量数量积非认知因素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二)教师访谈提纲编制与实施
    四、数据的编码
第4章 平面向量数量积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平面向量数量积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一)平面向量数量积测试卷调查结果分析
        1.测试卷基本描述性统计
        2.高中生平面向量数量积数量积测试结果分析
        3.高中生平面向量数量积测试结果差异分析
        (二)平面向量数量积非认知因素调查结果分析
        1.问卷基本描述性统计
        2.学习平面向量数量积的非认知因素现状分析
        3.平面向量数量积非认知因素的差异分析
        4.问卷中开放题学生回答结果分析
        5.非认知因素与学业成绩回归分析
    二、访谈结果分析
        (一)平面向量数量积新课导入分析
        (二)平面向量数量积教学难点分析
        (三)几何画板使用情况分析
第5章 平面向量数量积研究结论、教学建议与教学设计
    一、研究结论
        (一)平面向量数量积测试调查结论
        (二)平面向量数量积非认知因素调查结论
        (三)教师访谈结论
    二、教学建议
        (一)研读教材,创新使用新教材
        (二)重视概念教学,采取合理教学策略
        (三)重视平面向量数量积广泛应用价值
        (四)适当重视学生高认知水平的发展
        (五)注重学生非认知因素的培养
        (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多元化
        (七)注重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
    三、基于APOS理论的平面向量数量积教学设计
第6章 不足与展望
    一、不足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平面向量数量积测试卷(预测)
    附件2 平面向量数量积测试卷(正式)
    附件3 学习平面向量数量积非认知因素的调查问卷
    附件4 非认知因素各维度介绍
    附件5 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10)车载雷达高分辨测角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毫米波雷达研究现状
        1.2.2 DOA估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LFMCW体制下MIMO雷达理论基础
    2.1 引言
    2.2 LFMCW体制介绍
        2.2.1 三角形调频连续波的测距测速方法
        2.2.2 脉冲调频波
        2.2.3 锯齿形调制连续波
    2.3 MIMO雷达接收信号处理流程
        2.3.1 回波模型
        2.3.2 测距测速方法
        2.3.3 测角方法
        2.3.4 算法仿真
    2.4 目标分辨力及视场的介绍
        2.4.1 最大可测距离和距离分辨力
        2.4.2 最大可测速度和速度分辨力
        2.4.3 最大可测角度和角度分辨力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压缩感知的测角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压缩感知理论及重构算法
        3.2.1 多测量重构问题
        3.2.2 压缩感知理论
        3.2.3 重构算法介绍
    3.3 基于压缩感知的目标距离、速度、角度估计方法
        3.3.1 基本原理
        3.3.2 算法仿真
    3.4 基于MWC的压缩感知测角方法
        3.4.1 MWC框架
        3.4.2 基本原理
        3.4.3 仿真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内插法的稀疏面阵雷达测角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内插法基本原理
    4.3 基于内插法的稀疏线阵雷达测角方法研究
    4.4 虚拟稀疏面阵阵型排布
    4.5 基于内插法的稀疏面阵雷达测角方法研究
    4.6 分块-空间平滑的虚拟变换测角方法研究
        4.6.1 基本原理
        4.6.2 仿真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AWR2243的车载雷达测角算法的可行性验证
    5.1 引言
    5.2 开发平台与实验环境
    5.3 信号处理流程
    5.4 调试和实现过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四、线性规划问题多解的判别与实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线性规划问题中改变约束条件的灵敏度分析[J]. 刘其佳,肖羽.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1(19)
  • [2]基于资源的铁路运输能力理论与计算方法[D]. 廖正文.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3]初三学生一元二次方程解题错误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D]. 李瑾瑾.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4]基于迁移理论的高中不等式的教学研究[D]. 陈亚慧.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5]面向安全管理的工程项目施工期多目标优化研究[D]. 刘颖聪.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6]高中数学人教A版新旧教材“不等式”部分比较研究[D]. 魏嘉.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7]极化介质的三维时域电磁响应数值模拟与智能识别[D]. 吴燕琪. 吉林大学, 2021
  • [8]新课标下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研究[D]. 晏芬. 延安大学, 2021(11)
  • [9]平面向量数量积教学的调查研究[D]. 官丽宁.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10]车载雷达高分辨测角技术研究[D]. 李婧.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线性规划问题多重解的判别与实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