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筑水利“终身教育”体系 增强入世“与狼共舞”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马安静[1](2019)在《新世纪以来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社会教育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中国电影的一分子,它是指由中国的影视制作机构作为主要生产出品方,以中国的电影编创人员为创作主体,以新疆少数民族人物为电影的主要或次要人物,反映新疆少数民族日常生活、社会变迁、精神面貌、文化形态等方面的电影。新世纪以来,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国内外屡获殊荣。以“新疆故事”为主的主旋律表达和现实主义创作征候搭建了跨文化交流的平台,增进了疆内民族间的跨文化交流和民族互信。同时,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区,“新疆故事”还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漂洋过海,为世界展现了新疆本土的建设成就,提升了新疆形象。本研究甄选出符合新世纪以来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定义的影片,运用文本分析法和文献法对这些影片进行总结分析。文章第一章对新世纪以来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情况作了梳理。文章第二章对新世纪以来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社会教育功能做了阐释。指出了其在认知和导向两大方向的社教功能,并结合影片做了详细分解。文章第三章对新世纪以来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社会教育功能的实践路径做了分析,并通过题材选择、故事建构、人物塑造、叙事引导四个方面对新世纪以来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社会教育功能的“变现”方式做了阐述,厘清了其实践路径。文章第四章论述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社会教育功能实践的当下困境,指出了其在创作质量、传播渠道、市场关系、人才资源四大方面的缺点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进行多维优化的现实选择和提高创新的具体路径。
苏超[2](2014)在《“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文化惠民项目,旨在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传递到全国的每个角落,重点解决偏远地区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信息鸿沟”。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至今已跨越12年,然公众对于文化共享工程的认识却存在严重不足,此外,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过程是怎样的?效果如何?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有哪些?其如何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本研究通过海量的文献材料系统分析、网上资源统计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上述问题,进而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广泛服务民众的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1)采用深度阅读并按照关键词、主题进行归类的方法对国内外374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2)通过对文化共享工程241期工作简报、4000余条主要新闻材料、国家历年来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山东省十余个市县服务点和国家中心部分工作人员访谈资料的分析,对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3)采用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家数字文化网、31个省级分中心文化共享工程网站资源、中国国民休闲小康指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广播电视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的挖掘分析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4)以“心声·音频馆”与“上图讲座”两种资源的网上收听次数/观看次数为数据基础,分析公众对这两类资源的偏好程度;(5)在前面几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析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6)对国外相似项目进行分析;(7)进行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8)构建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经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关于文化共享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分别是立足国家层面与基层的整体性研究,立足省级视角、市县视角、农村视角的实践研究,针对技术、培训、绩效评估、资源建设、版权问题等的专题研究。(2)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过程依据“建设”与“应用”的比重分为初步探索、普遍发展、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文化共享工程相关利益群体主要由提供决策与保障群体、实施监管群体、合作参与群体、用户群体构成;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基层的方式主要通过两条支路完成。(3)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对消弭社会信息鸿沟的贡献,中观层面表现为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贡献,微观层面主要变现为对国家公共数字资源的充实与对国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贡献。(4)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制度、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等三个维度。(5)本研究针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结合相关理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借鉴国外相似项目,对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战略设计:一是资源设计达到标准统一,二是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制度设计达到系统全面;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发展开发适应的技术平台,以及搭建多元的、人性的、环保的服务终端;四是通过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与多举措的文化共享工程宣传推广进行服务设计,实现“服务到人”的目标。(6)在文化共享工程顶层设计与已有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建设、利用、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的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国内首次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有关见解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第二,论文采用“四象限图”分析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偏好程度,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田坤明[3](2014)在《转型期文化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理论框架与中国情境》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接近9.9%,6亿多人摆脱贫困,创造了让世界瞩目的“中国经济奇迹”。在对“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道路”等核心概念热议的背后,很多学者提出质疑:“中国模式”是否仅具经济数量上的代表性,而不指涉文化、文明与精神的层面?“中国经验”是否仅仅只是一种纯粹的经济经验?“中国道路”是否又仅仅是一条通向财富的捷径?要解答这些疑问,文化或文化价值观念的“话语表达”就成为其中的关键。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先生提出了“郑永年之问"——为什么中国的经济崛起并没有伴生相应的文化崛起?没有文化崛起的经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吗?中国能否为这个世界提供另一种文化选择?一系列疑问背后所折射出的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关联性值得我们作更深层次地理论探索与研究。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经济转型已迫在眉睫。传统的“三高一低”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经济结构失衡、贫富差距拉大、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加剧了经济的脆弱性、风险性和不可持续性。因此,需要寻求促进经济深度发展的新动力、新模式、新理念。同时,中国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由于价值导向和意识形态的差异致使社会阶层呈现“差序格局”,矛盾冲突不断激化,出现了“文化断层”、“道德失范”、“信仰缺失”等现象,一些领域和地方的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蔓延。这些都严重侵蚀着人们的灵魂,污染着社会风气,阻碍市场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现实层面的困境和理论层面的缺陷“倒逼”我们深入探究、另辟蹊径。于是,文化资本这个“非经济因素”作为影响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的一种新资本形态逐渐进入了经济学家考察、研究的视野。作为一个极具潜质和张力的学术概念,“文化资本"自布迪厄提出以后,在西方学界,逐渐成为有多种学科背景的学者参与讨论的一个热门主题。文化资本理论试图超越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的二元对立,将社会行为置于物质(经济)层面与精神(文化)层面的统一体中加以把握,不仅为社会学重新审视、建构个人(主体)与社会(结构)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而且拓展了当代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将经济研究指向基于深描阐释经济发展中的文化精神因素,重新审视并寻求对非洲、拉丁美洲等国家虽然照搬了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制度、也大量引进了西方国家的技术与资本,然而却长期不能摆脱贫困与落后的“低水平陷阱”、以及中国国内不同区域在大体相同的制度环境和资源要素条件下所出现的巨大发展差异现象和“未解之谜”给出新的解释。诚然,将文化资本理论运用于经济学领域是一件有益且富有挑战性的课题。它不仅对经济学家们寻找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启示性作用,还便于经济学者以新视角、新工具去洞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通过深化对文化资本理论的探索性研究,有利于增强我国从文化资源大国变为“文化强国”的战略意识;特别是从不同层次剖析文化资本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和经济绩效,有利于把握文化资本与经济发展的互动规律,可以为文化资本扩展路径和优化对策的制定、为发挥文化资本对经济转型发展的促进作用提供实践指导,对我国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对已有的文化资本与经济发展关系论着的系统回顾和检视,尝试将系统论、区位理论分析方法与其他多维方法有机结合、在一个逻辑自洽的理论框架内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研究文化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分析和评价文化资本在不同层次中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并始终围绕这一主线来探寻文化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优化路径及政策建议。全文遵循“提出问题一一建构理论框架一一实证检验一一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与技术路线,为中国转型期文化资本对经济发展作用的研究建立了一个系统的研究框架,全文共由八章组成。第一章为导论。主要说明本文的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与意义,明确文章的核心概念、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的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概括出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为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主要说明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如何着手来研究文化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第一节梳理了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脉络,在强调马克思对经济增长理论贡献的前提下,对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的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以及文化经济发展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的核心观点做了简要阐述。第二节是对文化资本基础理论的简要概述。在对马克思文化资本思想深入挖掘的基础上,剖析了文化资本在不同经济增长理论中的具体表现形式,结合新经济社会学中的“嵌入性”理论探讨了文化嵌入的层次性,最后简述了文化经济学中文化资本的运营。第三节在对文化资本理论深入研究和文化资本与经济发展关系再认识的基础上详述了本文的研究核心,即文化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文化资本作为能产生价值增殖的文化价值体系,通过影响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以及经济主体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而作用于经济发展绩效。第四节阐述了文化资本对经济发展产生作用的层次性:微观层次主要关涉经济主体的思维模式与行为选择;中观层次主要关涉文化资本禀赋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宏观层次主要关涉文化环境与人文精神的经济功能。第三章从宏观层次研究国家文化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先定性地论述了文化资本借以文化环境与人文精神的形式影响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人力资本的培育以及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后通过计量模型的设定和实证分析的检验,证实了基于定性分析提出的三个主要理论命题的成立,进一步表明在文化资本参与生产的条件下,经济增长过程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性质,在长期动态趋势上文化资本已然成为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第四章从中观层次研究文化资本禀赋的空间分布差异成为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需要通过文化资本扩张(融合),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第五章从微观层次研究个人文化资本通过认知结构和价值体系决定经济个体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模式,借用博弈论的分析工具描述了个人文化资本对行为绩效的影响,并设立了相应的理论模型从一个涉及家庭消费的微观层面证实了个人文化资本对经济绩效所可能产生的影响。本章另一个重点在于阐述企业文化资本内涵、结构及其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机理,着重选取企业家精神的维度从经验上分析企业文化资本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第六章基于前文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实践考察。在研究国外文化资本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典型性案例中选取了美国、日本以及德国为样本;在国内对文化资本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思索与探究中,按照历史逻辑与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脉络,先对近代中国的停滞与增长之谜——“李约瑟之谜”、“韦伯命题”和“邓小平效应"进行了一种解读,然后对当下我国不同经济水平且富于不同文化特征和发展模式的长三角(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进行了比较分析,从不同层次上挖掘了文化资本对经济发展潜在影响的典型特征。第七章主要阐述文化资本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在宏观层次,强调通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夯实文化资本积累的基础;通过培育和完善现代市场经济文化,建立合理有序的市场秩序,促进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通过树立正确的经济伦理和价值取向,提升经济发展方式中的精神素质等。在中观层次,促进区域文化观念嬗变,积极培育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资本,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制度环境。在微观层次,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民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增加个人文化资本的积累;同时,提出了培育企业文化资本的基本模型,以及高效配置企业文化资本的可行路径。第八章主要明确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伍先成[4](2010)在《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 ——基于生态美学的视角》文中认为文章首先阐释了人与文化的关系,说明人类创生了文化、文化又滋养着人类,并对民族和民族文化的四个层次进行了厘清,指出了人类与文化进行超循环整生的特点,结论是人类需要文化;然后,文章陈述了文化危机既显的事实,分析了文化危机形成的原因,进而说明文化危机解救的重要意义,结论是民族文化需要保持;第三,文章分析民族文化保持系统的四个子系统,结合影像的功能、特性以及它作为民族文化保持手段的历史行进,说明了影像到场的必要性,结论是民族文化保持需要影像;第四,先以电影为例,论述了现代影像的生态审美性、电影创作过程的生态美、电影欣赏过程的生态美以及走向整生的电影生态美;再以生态美学为思考视角,以民族文化保持为思考背景,结合影像要素生态、制作生态、内容生态、存在生态的现状,探究民族文化保持影像生态美的形成所要坚持的两个原则,试图实现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整生,结论是影像需要生态;第五,以壮族文化系列片《丽哉勐僚》为例,探讨民族文化保持影像到场的模式之一即民族文化的体系性影像保持,指出这一模式的特点及适用情况;第六,以文化纪录片《糯黑石头寨》、《我的村子2006》为例,探讨民族文化保持影像到场的模式之二即民族文化的非体系性影像保持,指出这一模式的特点及适用情形;最后,以生态美学的视角,对影像作为文化时的自身生态进行反思,并借助影像对人类的文化危机进行反思,以凸显影像对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的作用,并重点论述了生态思想对自然、社会、精神、文化的重要作用,从而得出结论:生态赐福人类。
张永红[5](2010)在《马克思的休闲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休闲是人的一种基本生活范式,研究马克思的休闲观既是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关节点,也是倡导科学的休闲理念、实现和谐社会休闲和谐的必然要求。然而,在马克思的所有论着当中,休闲字眼从未出现过,“自由时间”、“余暇”、“有闲者”是马克思使用过的“闲”味明显的几个范畴。可以这么认为,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休闲处于一种理论无意识状态,他只是在“批判旧世界”和“发现新世界”的过程中隐喻了休闲问题。马克思的休闲观可以用“三个一”予以概括,即:一个根本问题——工人(劳动者)的休闲权,一个文化内核——休闲中的文化精神追求,个宗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工人首先必须为争得休闲权而斗争,这是马克思休闲观的逻辑起点,但是,争得休闲权的工人阶级必须通过合理的休闲活动抑或是休闲消费,展开积极的休闲文化追求,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目的意义上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也意味着劳动者休闲权的最终落实。因此,休闲权也是贯穿始终的根本的问题。自由时间——马克思休闲观最直观的表述,劳动与消费——马克思休闲观的两个重要论证领域,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休闲观的宗旨归依。一般而言,自由时间不能等同于休闲时间,但马克思所指的自由时间是非劳动时间,而且这种非劳动时间有“休息”、“娱乐”、“学习”、“科学”、“艺术”等自由活动的支撑,这种自由时间实际就是我们所理解的休闲时间。只可惜在马克思所处的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工人没有自由时间,充其量只在失业时拥有自由时间的假象,也就是说,工人没有休闲时间。劳动是休闲的前提和基础,休闲是劳动的目的与归宿。但是,马克思的劳动理论却告诉我们,劳动与休闲的这种本真关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不同:原始社会劳动与休闲浑然一体;奴隶社会则是“无酬劳动”基础上的劳闲对立;封建社会是“徭役劳动”基础上的劳闲对立;而在“异化劳动”登峰造极的资本主义社会,工人既无“闲时”,也无“闲钱”,更无“闲情”,完全被排斥在休闲之外;在人类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自由的劳动同时是自主的休闲,劳动与休闲实现了直接同一。马克思的休闲消费观主要隐喻在他关于消费能力、消费意义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状况等分析之中。马克思认为,消费可以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却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休闲消费不应过于强调物质产品的消耗,而应注重人的精神陶冶与品格提升,注重文化的消费与熏陶。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休闲消费边缘化,资本家的休闲消费庸俗化,休闲消费的合理内核难以得到诠释和落实。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毕生所关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从休闲的视角来考察人的全面发展,休闲是人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休闲现实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过,马克思反复强调的人的全面发展是在无产阶级解放基础上的“每一个个人”、“所有的个人”、“全部的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个体的发展始终处于目的和核心的地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追求的实际上是作为目的意义的休闲自由。考察马克思休闲观的当代价值,这是理论探讨的责任。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时代强音。休闲是人之为人的一种基本生活样态,和谐社会的构建当然离不开休闲和谐。休闲权是马克思休闲观的首要的、根本的问题,休闲和谐首先应体现为休闲的权利平等。当前,我们更应关注弱势群体的休闲权利,落实法理意义上已经明确的劳动者休闲权。休闲权的实际平等是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必然前提。休闲和谐还应关注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休闲中的人们不能愉悦了身体却迷失了精神,满足了物质欲望却忘却了文化精神的陶冶与提高。用马克思的休闲观作指导,清理被“毒化”、“西化”的文化,高雅被“庸俗化”的文化,实现休闲的文化本真回归,也是实现人自身和谐的重要条件。休闲是一种休息、是一种休养,休闲的过程也是给自然减压与放假的过程。在休闲中回归自然、关爱自然,在休闲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是休闲自由必然承载的责任!
蒋雪根[6](2008)在《上海市制造业FDI行业内溢出效应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开放速度的加快,其吸引FDI的目的已经从以引进国际资本、补充建设资金不足为主转向把FDI看成获取先进的科学与管理技术的渠道。然而如何促使FDI对发展中国家产生正的溢出效应一直是发展中国家政府特别关注的问题。在对FDI溢出效应的多个层面的研讨中,FDI对东道国的“行业内溢出效应(intra-industry spill-over effect)”是其中备受关注的一个分支。国际上学者们对FDI在东道国行业内溢出效应机制的探索一直以“示范效应”、“竞争机制”以及“学习过程”为核心,这是因为外资企业的进入一方面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使本地企业可以进行模仿和学习;另一方面造成了竞争的压力,促使本地企业通过各种手段来提高生产率以维护原有的市场。这两方面的最终结果都对本地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有促进作用。在几十年的探索过程中,各国学者对这种溢出效应内在机制的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无论从方法上还是从思想上对后来的研究者都有很好的启示作用。在借鉴国内外丰富研究成果以及规范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本文围绕以下路线展开,理论研究→模型构建→实证研究→总结归纳→对策建议。其中,理论研究的重点在于勾勒出FDI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得出基于城市的FDI溢出效应研究思路,并为后面的模型构建打好基础;模型构建主要是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模型的基础上,修正相应变量,从而确定本文的研究模型;实证研究部分则利用上海全部工业企业1996-2006年的统计数据及上海六大支柱工业、都市型工业和高技术产业2002-2006年的统计数据研究了FDI对上海工业企业行业内溢出效应的机制问题,旨在揭示上海市全部工业、支柱工业、都市型工业、高技术产业溢出效应是否存在,并按人均资本差距大小和企业规模差距大小将样本分组,研究不同组别的溢出效应有无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上海市全部工业企业、都市型工业和六大支柱工业、高技术产业的内外资企业之间的行业内溢出效应显着不同。最后,在前面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得出结论,提出对策建议。本文将进一步丰富FDI溢出效应的研究成果,对于上海市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外资政策和技术创新政策也将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因而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七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然后对国内外关于FDI溢出效应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疏理;在指出以往研究不足的基础上明确本文研究的努力方向,并构建研究的总体框架。第二章主要研究梳理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相关理论,澄清技术的概念,梳理技术转移、FDI的相关理论。第三章研究梳理FDI溢出效应的相关理论,跟踪FDI溢出效应的研究历程,梳理出FDI溢出效应的发生机理、溢出途径和影响因素;确定基于城市的FDI溢出效应研究新主张;运用产业链理论对“产业间溢出”和“产业内溢出”进行辨析。第四章跟踪国内外研究溢出效应的模型发展,借鉴国内外在模型构建方面的经验和成果,取长补短,进行相关修正,最终提出了自己的检验模型。第五章针对上海市全部工业企业及六大支柱工业进行实证研究,在研究上海市工业企业及六大支柱工业的整体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相关行业劳动生产率及人均资本的变动情况,并实证检验了FDI溢出效应的差异,确定影响溢出效应的相关因素。第六章针对上海市都市工业和高科技产业的FDI溢出效应开展实证研究,分析了其劳动生产率和人均资本的变化情况,并按人均资本差距大小和企业规模差距大小将样本分组,分析FDI对于该两大产业的溢出效应。第七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归纳,得出主要结论和建议,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改进方向。
孙晓光[7](2006)在《论企业文化的创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世纪是不断学习创新的知识经济时代。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无形资源,它本身不仅具有强大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协调功能,而且对搞活企业的有形资产,也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而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种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知识经济对发达国家而言,是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结果;对处于实现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则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探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企业文化创新的涵义、认识、途径等的阐述,对我国企业文化现存问题加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中外企业名牌文化的经典案例进行了深刻的剖析。重点论述了中国企业文化的现状,如何改良及在实践中推进企业文化创新的策略。 总之,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企业文化越来越受到国内企业界、学术界的关注。人们逐渐意识到,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有可能成为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与此同时,人们也看到了企业文化所面临的种种冲击和困境,也意识到要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必须着手对企业文化进行创新。
张欣[8](2005)在《湖北省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面对当今国际经济和科技的激烈竞争,我国建筑业企业越来越意识到高素质人才的不足,也面临现有职工不能尽快适应现代企业生产要求的困惑。同样,湖北省建筑行业也面临着人员的观念陈旧、知识老化、素质偏低、技术滞后、企业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培训职能弱化、培训网络构建迟缓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湖北省建筑企业,乃至整个建筑行业的改革发展。 培育学习型企业是使企业走出困境的方法之一,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是构建学习型企业的要素。企业在着眼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的同时,应把视线转向改革人才管理模式、确立人才培养目标、谋划育人实施方案、制定配套相关政策上来,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来维护企业人才优势,以实现企业生产力水平的跨越式发展。 笔者通过对湖北省建筑协会的访谈、对湖北省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的问卷调查了解到,湖北省建筑业继续教育主要运用学科中心模式、资格性培训模式和行业培训模式,这些模式都是以对技术人才进行行业知识和岗位知识的理论培训为主,然而,当今时代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是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因此,时代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与湖北省现行的继续教育模式产生了矛盾,所以湖北省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提上日程。 联系时代的要求和湖北省建筑企业的现状,笔者认为湖北省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改革的思路,应以创新为主导,以建立学习型组织为目标,提出了CBE继续教育模式、学习型组织继续教育模式和内涵主导式继续教育模式,湖北省建筑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类型和需求,选择继续教育的模式,这将帮助企业培养具有开拓创新个性、复合型知识体系和技能的高科技人才,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张黎群[9](2005)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施能力教育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创新人才,乃至如何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这是我国目前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能力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树立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教育。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施能力教育是立足于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结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探讨中学思想政治课实施能力教育的必要性和现实性。这不仅深化教学改革,还能提高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教学质量。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能力教育的核心,思维能力是能力教育的前提,创新能力是能力教育的必然结果。
李昌军,高均玉,刘文华,单鸿恩[10](2004)在《天津市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成人高等教育历经了漫长的历史发展以后,至今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也构建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但从目前看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还没有完全成为整个教育的半壁江山,因此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应进行创新性的研究。以天津的成人高等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实现与现代化大都市相匹配的成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建立起一个开放、灵活、高效的成人高等教育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二、构筑水利“终身教育”体系 增强入世“与狼共舞”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构筑水利“终身教育”体系 增强入世“与狼共舞”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以来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社会教育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现状 |
(一)概念界定 |
(二)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 |
(三)电影的社会教育功能研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特色 |
第一章 新世纪以来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概述 |
一、新世纪以来新疆少数民族电影创作概况 |
二、新世纪以来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类型划分 |
三、新世纪以来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获奖情况 |
第二章 新世纪以来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社会教育功能 |
一、认知功能 |
(一)自然地理 |
(二)人文景观 |
(三)文化书写 |
二、导向功能 |
(一)国家认同 |
(二)人生观、价值观塑造 |
(三)审美教育 |
(四)跨文化交流 |
(五)人文主义教育 |
(六)生态教育 |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新疆少数民族电影社会教育功能的实践路径 |
一、弘扬主旋律:以向上的题材教育人 |
二、坚持多样化:以“花样”的故事感染人 |
三、人物立体化:以丰满的人物塑造人 |
(一)女性形象 |
(二)儿童形象 |
四、叙事多元化:以多重的视角引导人 |
(一)外来之眼 |
(二)对立冲突 |
第四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社会教育功能的优化选择 |
一、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社会教育功能实践的当下困境 |
(一)创作题材单一,质量参差不齐 |
(二)传播渠道狭窄,市场影响力受限 |
(三)忽视市场回应,产业短板难补 |
(四)人才资源缺乏,“造血”“输血”两难 |
二、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的多维优化 |
(一)转变创作理念,讲好新疆故事 |
(二)借助多方力量,拓展传播渠道 |
(三)发力市场表现,完善产业链条 |
(四)造输并重,补齐人才短板 |
三、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社会教育功能的提高创新 |
(一)教育价值与艺术价值相统一 |
(二)影视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融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文章 |
导师评阅表 |
(2)“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附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设定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
一、数字鸿沟 |
二、文化信息资源 |
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
四、可持续发展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研究相关理论 |
一、知识沟理论 |
二、文化权利 |
三、文化传播 |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五、公共物品理论 |
六、贫困文化理论 |
第二节 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回顾 |
一、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
二、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评价分析 |
第三章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背景 |
一、全球信息化给文化建设带来挑战 |
二、国家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 |
第二节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缘由 |
一、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
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
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需要 |
第四章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 |
第一节 初步探索阶段:十五时期 |
一、建立试点 |
二、启动应用 |
三、全国推广 |
四、初步探索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二节 普遍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 |
一、开展文化共享工程试点工作 |
二、与相关项目合作共建 |
三、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 |
四、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
五、普遍发展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三节 巩固提升阶段:十二五时期 |
一、继续推进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
二、服务新思路:拓展与深化 |
三、统筹数字资源建设 |
四、打造技术支撑平台 |
五、巩固提升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四节 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过程的系统分析 |
一、建设流程 |
二、国家政策影响及作用 |
三、相关利益群体分析 |
四、资源构成分析 |
五、服务方式分析 |
第五章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效果与分析 |
第一节 宏观层面:消弭社会信息鸿沟 |
一、计算机设备增加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二、计算机技能培训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第二节 中观层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一、推动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
二、促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层级建设 |
第三节 微观层面:充实文化资源,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
一、充实国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
二、助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
第四节 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分析 |
一、以“心声·音频馆”为例 |
二、以“上图讲座”为例 |
第六章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一、从文献梳理中发现问题 |
二、从建设过程与效果中分析问题 |
三、从访谈资料中挖掘问题 |
四、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二节 国外相似项目介绍及分析 |
一、美国:“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 |
二、韩国:“信息网络村”(Information Network Village,INVIL) |
三、南非:“数字之门”(Digital Doorway) |
四、印度:“墙上之窗——学习站”(HiWEL-Learning Stations) |
五、日本:“无处不在网络计划”(U-Japan) |
六、英国:“文化在线”(Culture on Line) |
第三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 |
一、设计导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
二、设计主题:突出“标准、规范、反馈、社会化” |
三、资源设计:标准统一 |
四、制度设计:系统全面 |
五、技术设计:拓展利用 |
六、服务设计:进村入户到人 |
第四节 文化共享工程未来发展实践指导 |
一、指导原则:依据顶层设计与相关建设规划 |
二、以技术支撑平台为基础,构建层级分布式互联网网站群 |
三、以“服务年”为契机,实现数字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
四、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完善资源基础库 |
五、以人才建设为中心,推动全民信息素养教育与工作队伍培训 |
第五节 构建文化共享工程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附录A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问题汇总——96篇研究文献梳理 |
附录B 国家数字文化网——专题资源库 |
附录C 心声·音频馆资源 |
附录D 上海图书馆讲座回顾(2002年-2013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转型期文化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理论框架与中国情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让文化成为可操作的经济要素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层面的困境 |
1.1.2 论层面的缺陷 |
1.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价值与意义 |
1.2.1 理论研究价值 |
1.2.2 现实研究意义 |
1.3 研究准备:核心概念界定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核心概念界定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与整体架构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存在的不足 |
2. 文化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经济增长模式的理论脉络 |
2.1.1 马克思对经济增长理论的贡献 |
2.1.2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2.1.3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2.1.4 新经济增长理论 |
2.1.5 文化经济发展理论 |
2.2 文化资本基础理论概述 |
2.2.1 马克思文化资本思想的挖掘 |
2.2.2 文化资本在不同经济增长理论中的表现形式 |
2.2.3 新经济社会学中“嵌入性”理论 |
2.2.4 文化经济学中文化资本的运营 |
2.3 文化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机理分析 |
2.3.1 对文化资本理论的进一步研究 |
2.3.2 文化资本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再认识 |
2.3.3 文化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分析 |
2.4 文化资本作用于经济发展的层次性分析 |
2.4.1 文化资本影响经济发展的宏观层次:文化环境与人文精神 |
2.4.2 文化资本影响经济发展的中观层次:资本禀赋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2.4.3 文化资本影响经济发展的微观层次:个体行为与企业发展 |
3. 国家文化资本影响经济发展的宏观层次:文化环境与人文精神 |
3.1 国家文化资本的主要表现形式:文化环境与人文精神 |
3.1.1 国家文化资本:概念与内涵 |
3.1.2 国家文化资本的作用形式:文化环境与人文精神 |
3.1.3 文化环境与人文精神的经济功能 |
3.2 对国家文化资本两大类划分的初步构想 |
3.2.1 传统文化资本的特质与经济价值 |
3.2.2 市场文化资本的内涵与经济功能 |
3.3 文化资本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三个理论命题 |
3.3.1 传统文化资本与资本要素积累 |
3.3.2 市场文化资本与技术创新和生产效率 |
3.3.3 传统文化资本、市场文化资本通过影响制度创新促进经济发展 |
3.4 文化资本影响经济发展机理的实证分析:对三个命题的验证 |
3.4.1 计量模型构建 |
3.4.2 选取的数据与变量说明 |
3.4.3 实证结果分析 |
3.4.4 稳健性分析 |
3.4.5 主要结论与政策含义 |
4. 区域文化资本影响经济发展的中观层面:资本禀赋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
4.1 区域文化资本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
4.1.1 区域文化资源禀赋的非均衡性 |
4.1.2 区域文化资本影响经济发展的基本路径 |
4.1.3 区域文化资本差异是形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 |
4.2 文化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的实证研究 |
4.2.1 文化资本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可能解释:基于空间维度的一个理论模型 |
4.2.2 文化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的计量分析 |
4.3 文化资本扩张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 |
4.3.1 文化资本扩张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一个简易模型的推演 |
4.3.2 通过文化资本扩张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意蕴 |
5. 个人文化资本与企业文化资本影响经济发展的微观层面:价值导向与企业家精神 |
5.1 个人文化资本对个体经济行为的影响 |
5.1.1 个人文化资本影响个体经济行为的路向:认知结构与价值体系 |
5.1.2 个人文化资本影响行为绩效的基本研究方法:博弈论分析 |
5.1.3 个人文化资本影响经济绩效的模型化分析:以家庭消费行为为例 |
5.1.4 个人文化资本的获得与积累:教育与自我提升 |
5.2 企业文化资本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
5.2.1 企业文化资本的内涵与构成 |
5.2.2 企业文化资本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机理分析 |
5.2.3 企业文化资本对企业发展影响的经验分析:基于企业家精神的维度 |
6. 国内外文化资本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践考察:典型案例分析 |
6.1 国外文化资本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典型性描述 |
6.1.1 美国自由经济背后的多元文化动力 |
6.1.2 日本经济发展的文化资本驱动:东亚文化与社会技术环境 |
6.1.3 德国经济崛起彰显的德意志精神力量 |
6.1.4 美、日、德文化资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借鉴意义 |
6.2 国内文化资本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思索与探究 |
6.2.1 近代中国的停滞与增长之谜:基于文化资本视角的一种考量 |
6.2.2 我国江浙文化资本与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 |
6.2.3 我国中原文化资本与区域竞争力的提升 |
6.2.4 我国西部文化资本与西部大开发的推进 |
7. 以充盈的文化资本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图景 |
7.1 培育国家文化资本,提升国家软实力 |
7.1.1 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为国家文化资本的积累夯实基础 |
7.1.2 培育和完善市场经济文化,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与制度演进的文化环境 |
7.1.3 树立正确的经济伦理和价值取向,提升经济发展方式中的精神素质 |
7.1.4 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
7.1.5 重视文化资本的使用效率与价值导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实业的蓬勃发展 |
7.2 培育区域文化资本,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7.2.1 促进区域文化观念嬗变,破除区域经济发展的思想桎梏 |
7.2.2 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积极培育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区域文化 |
7.2.3 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 |
7.3 培育个人文化资本,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7.3.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公民道德建设 |
7.3.2 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全民综合素质 |
7.3.3 鼓励思想解放,维护公平竞争,保障人的全面发展 |
7.4 培育企业文化资本,增强企业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
7.4.1 培育企业文化资本的基本模型 |
7.4.2 高效配置企业文化资本的可行路径 |
8. 结论与思考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4)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 ——基于生态美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问题的提出 |
第一章 民族文化创生的影像重现 |
第一节 人类创生文化 |
第二节 文化滋生人类 |
第三节 人类与文化的超循环整生 |
第四节 民族文化创生的影像重现 |
第二章 民族文化危机反思的影像到场 |
第一节 文化危机正义 |
第二节 文化危机症候 |
第三节 民族文化危机反思的影像到场 |
第三章 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 |
第一节 民族文化保持的系统构成 |
第二节 影像要求到场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影像的生态美境与民族文化保持 |
第一节 生态视域中的现代影像——以电影为例 |
第二节 民族文化保持视野中的影像生态 |
第三节 民族文化保持影像的创制原则 |
第四节 民族文化保持影像的整生美境 |
第五章 民族文化影像保持的模式举偶 |
第一节 民族文化的体系性影像保持——以《丽哉勐僚》为例 |
第二节 民族文化的非体系性影像保持——以《糯黑石头寨》等为例 |
第三节 民族文化影像保持模式的对比 |
第六章 影像保持民族文化的价值 |
第一节 影像保持民族文化的作用 |
第二节 影像生态与民族文化生态及相关生态的耦合并进 |
第三节 生态赐福人类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马克思的休闲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0.1 马克思是现代休闲研究的早期开拓者 |
0.2 马克思的休闲观:一个亟待突破的研究课题 |
0.2.1 西方马克思休闲观的研究现状 |
0.2.2 我国马克思休闲观的研究现状 |
0.3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 |
0.3.1 立足于原着的解读 |
0.3.2 立意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休闲和谐构建 |
第一章 休闲涵义的学理分析 |
1.1 休闲词源涵义考 |
1.1.1 我国的休闲词源涵义 |
1.1.2 西方的休闲词源涵义 |
1.1.3 中西方休闲词源涵义的共通性分析 |
1.2 休闲现代涵义考察 |
1.2.1 从生活时间角度界定的休闲 |
1.2.2 从社会活动角度界定的休闲 |
1.2.3 从心理心境角度界定的休闲 |
1.2.4 从生存状态角度界定的休闲 |
第二章 马克思休闲观的源起与指认 |
2.1 马克思休闲观的源起 |
2.1.1 理论来源 |
2.1.2 现实基础 |
2.2 马克思的休闲观指认 |
2.2.1 无产阶级的休闲权——马克思休闲观首要的、根本的问题 |
2.2.2 自由时间——马克思休闲观最直观的表述 |
2.2.3 劳动与消费——马克思休闲观的重要论证领域 |
2.2.4 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休闲观的宗旨归依 |
第三章 马克思的自由时间理论 |
3.1 自由时间中的休闲意蕴 |
3.1.1 自由时间——休闲的内在根据 |
3.1.2 自由活动——休闲的外在表征 |
3.2 马克思理论视域下工人的自由时间 |
3.2.1 工人的自由时间状况 |
3.2.2 工人的自由时间假象 |
3.2.3 工人自由时间的实现 |
第四章 马克思的劳动休闲观 |
4.1 劳动与休闲是人的两种基本生活范式 |
4.1.1 人的基本生活范式 |
4.1.2 劳动与休闲之间的一般逻辑关系 |
4.1.3 马克思劳动休闲观的独特视角 |
4.2 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休闲关系 |
4.2.1 原始社会:"共同劳动"中的劳闲一体 |
4.2.2 奴隶社会:"无酬劳动"中的劳闲对立 |
4.2.3 封建社会:"徭役劳动"中的劳闲对立 |
4.3 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雇佣劳动"中的劳闲对立 |
4.3.1 关于异化劳动 |
4.3.2 关于雇佣劳动 |
4.3.3 劳动与休闲尖锐对立 |
4.4 共产主义社会:自由劳动中的劳闲同一 |
4.4.1 在自由劳动中,劳动与休闲的主体直接同一 |
4.4.2 在自由劳动中,劳动和休闲的过程直接同一 |
第五章 马克思的消费休闲观 |
5.1 消费理论中的休闲隐喻 |
5.1.1 消费地位中的休闲暗示 |
5.1.2 消费能力中的休闲预设 |
5.2 休闲消费的文化内核与消费困境 |
5.2.1 休闲消费的文化内核 |
5.2.2 工人的休闲消费边缘化 |
5.2.3 资本家的休闲消费庸俗化 |
第六章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的休闲意蕴 |
6.1 休闲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实践形态 |
6.1.1 休闲是人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
6.1.2 休闲现实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6.2 个体全面发展中的休闲自由 |
6.2.1 个体目的意义的全面发展与工人的休闲自由 |
6.2.2 共产主义社会的个体发展与休闲展望 |
第七章 马克思休闲观的当代价值 |
7.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休闲权利平等 |
7.1.1 劳动者休闲权的逐步落实 |
7.1.2 弱势群体的休闲生活现状 |
7.1.3 和谐社会休闲权的平等实现 |
7.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休闲文化回归 |
7.2.1 休闲文化的特质 |
7.2.2 当前休闲文化的困境 |
7.2.3 休闲文化发展概略 |
7.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休闲生态实现 |
7.3.1 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相关论述 |
7.3.2 休闲中的生态价值 |
7.3.3 生态休闲的人类自然回归 |
7.3.4 病态休闲的生态之痛 |
7.3.5 在休闲中倡导生态关怀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6)上海市制造业FDI行业内溢出效应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外商直接投资与溢出效应的概念界定 |
1.1.2 研究背景:“双缺口”理论的滞后与“以市场换技术”策略引发的争论 |
1.2 当前研究中的不足及本文的研究意义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结构和主要内容 |
1.3.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3.2 本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
1.3.3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和 FDI 的基础理论 |
2.1 技术(Technology)的涵义及分类 |
2.1.1 技术的涵义 |
2.1.2 技术的分类 |
2.2 技术转移理论 |
2.2.1 技术转移的概念 |
2.2.2 技术转移的形式 |
2.2.3 技术转移的机制 |
2.2.4 技术转移的实现过程 |
2.2.5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行为函数 |
2.2.6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分析模型 |
2.3 FDI 的相关理论 |
2.3.1 FDI 理论的演变 |
2.3.2 跨国投资理论简介 |
2.3.3 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趋势的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FDI 溢出效应的相关理论研究 |
3.1 FDI 溢出效应研究的理论基础 |
3.2 FDI 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 |
3.3 FDI 溢出效应的研究思路 |
3.3.1 立足于不同理论基础的研究 |
3.3.2 立足于不同研究方法的研究 |
3.3.3 立足于不同实证对象的研究 |
3.3.4 立足于不同产业和国别的研究 |
3.3.5 实证研究的发展趋势 |
3.4 “产业间溢出”和“产业内溢出”辨析 |
3.4.1 产业的概念和分类 |
3.4.2 “产业间溢出”和“产业内溢出” |
3.5 基于城市的FDI 溢出效应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FDI 溢出效应检验模型的发展 |
4.1 FDI 技术溢出效应检验模型的发展 |
4.1.1 产业内溢出效应检验模型 |
4.1.2 产业间溢出效应的检验模型 |
4.2 本文检验模型的提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海市全部工业企业和六大支柱工业 FDI 的溢出效应研究 |
5.1 上海市全部工业企业FDI的溢出效应研究 |
5.1.1 上海市工业企业的整体发展状况 |
5.1.2 未来十年上海市工业发展前景展望 |
5.1.3 上海市全部工业企业的一些主要统计数据及其分析 |
5.1.4 研究模型的设立 |
5.1.5 上海全部工业企业溢出效应检验的计算过程 |
5.1.6 上海市全部工业企业FDI溢出效应的检验结果及其分析 |
5.2 上海市六大支柱工业FDI的溢出效应研究 |
5.2.1 上海市六大支柱工业的发展状况 |
5.2.2 上海市六大支柱工业的统计数据 |
5.2.3 上海市六大支柱工业统计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
5.2.4 研究模型的设立和主要理论假设 |
5.2.6 上海六大支柱工业FDI 溢出效应检验的计算过程 |
5.2.7 上海六大支柱工业FDI 溢出效应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
5.3 基本结论及政策启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上海市都市型工业和高技术产业 FDI 的溢出效应研究 |
6.1 上海市都市型工业FDI溢出效应的检验 |
6.1.1 上海市都市型产业的界定和发展状况 |
6.1.2 上海都市型工业的统计数据及其分析 |
6.1.3 上海都市型工业 FDI 溢出效应研究模型的设立和主要理论假设 |
6.1.4 上海都市型工业FDI溢出效应检验的计算过程 |
6.1.5 上海都市型工业FDI溢出效应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
6.2 上海市高技术产业FDI溢出效应的检验 |
6.2.1 上海市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
6.2.2 上海市高技术产业的统计数据及其分析 |
6.2.3 上海高技术产业 FDI 溢出效应研究模型的设立和主要理论假设 |
6.2.4 上海高技术产业FDI溢出效应检验的计算过程 |
6.2.5 上海高技术产业FDI溢出效应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
6.3 基本结论及政策启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的工作总结与主要研究结论 |
7.2 提高 FDI 溢出效应的政策建议 |
7.3 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7)论企业文化的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本文写作的目的意义 |
1.3 本课题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4.1 选题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 |
1.4.2 对我国企业文化创新进行了深入研析 |
1.4.3 立足实践提出可行性的对策与措施 |
1.5 本文的写作思路 |
第2章 企业文化综述 |
2.1 企业文化内涵、特征 |
2.1.1 企业文化的内涵 |
2.1.2 企业文化的特征 |
2.2 企业文化的兴起与发展 |
2.2.1 企业文化的兴起 |
2.2.2 企业文化的发展 |
2.3 我国企业文化的传承性 |
2.4 我国企业文化的现状分析 |
2.5 本章小节 |
第3章 企业文化创新的提出 |
3.1 企业文化创新和企业创新文化 |
3.1.1 企业文化创新 |
3.1.2 企业创新文化 |
3.2 创新企业文化的必然性与重要性 |
3.2.1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 |
3.2.2 新世纪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 |
3.3 对企业文化创新的认识 |
3.3.1 企业文化创新的前提 |
3.3.2 企业文化创新的内容 |
3.4 本章小节 |
第4章 创新企业文化的案例分析 |
4.1 典型案例 |
4.1.1 案例一:创新是海尔的灵魂 |
4.1.2 案例二:杨森制药公司文化的变革 |
4.1.3 案例三:美菱创新文化——活力之源 |
4.1.4 案例四:燕京啤酒创新文化的典范 |
4.2 本章小节 |
第5章 中国企业文化创新的对策思考 |
5.1 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误区分析 |
5.2 当前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
5.3 我国企业文化创新的途径 |
5.3.1 重新审视企业文化,形成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理念 |
5.3.2 立足实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发展企业价值观 |
5.3.3 坚持以人为本是企业管理创新的根本动力 |
5.3.4 培育创新型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 |
5.3.5 精心设计创新型企业文化 |
5.3.6 建立企业文化的创新机制 |
5.3.7 注重生态文化与企业形象有机结合的趋势 |
5.3.8 始终保持创新型企业文化 |
5.4 本章小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湖北省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2章 继续教育的内涵及其与相近概念的辨析 |
2.1 继续教育的起源 |
2.1.1 继续教育的萌生 |
2.1.2 继续教育的发展 |
2.2 继续教育的内涵 |
2.2.1 各国对继续教育内涵的理解 |
2.2.2 我国对继续教育内涵的界定 |
2.2.3 本文对继续教育内涵的理解 |
2.3 继续教育与相近概念的区别 |
第3章 湖北省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现状 |
3.1 湖北省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现状分析 |
3.2 对湖北省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的问卷调查 |
3.2.1 专业技术人员问卷调查结果 |
3.2.2 人力资源经理的问卷调查结果 |
3.3 与湖北省建筑协会的访谈 |
3.4 湖北省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国外继续教育模式的启示 |
4.1 国外继续教育模式简介 |
4.1.1 “双元制”模式 |
4.1.2 企业大学模式 |
4.1.3 系统型模式 |
4.1.4 过渡型模式 |
4.1.5 咨询型模式 |
4.2 国外继续教育模式的启示与借鉴 |
第5章 湖北省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模式探讨 |
5.1 建立现代建筑业继续教育模式的背景分析 |
5.1.1 当今时代的特点 |
5.1.2 时代对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与能力的要求 |
5.2 湖北省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模式改革的思路 |
5.2.1 以创新为主导 |
5.2.2 以建立学习型组织为目标 |
5.3 几种适合湖北省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模式 |
5.3.1 CBE继续教育模式 |
5.3.2 学习型组织继续教育模式 |
5.3.3 内涵主导式继续教育模式 |
5.4 湖北省建筑企业继续教育模式的选择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9)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施能力教育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施能力教育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
(一) 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施能力教育的意义 |
(二) 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施能力教育的目标 |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
(一) 自主学习能力的涵义及其特征 |
(二)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
(三) 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
三、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
(一) 设疑布障,启迪思维能力 |
(二) 聚合发散,培养思维能力 |
(三) 打破思维的保守性,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
(四) 抓住思维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
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一) 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
(二) 激励学生的表达、表现能力 |
(三) 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
结论 |
英文摘要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感谢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10)天津市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成人高等教育的产生及其发展 |
(一)成人高等教育的历史简述 |
1. 国外成人高等教育的产生及其发展 |
2. 中国成人高等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
3. 中国成人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及研究成果 |
(二)成人高等教育的研究对象和教育的特殊性 |
1. 成人高等教育的规律和职能 |
2. 成人高等教育的基本制度与结构 |
3. 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布局及社会需求 |
(三)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目标及其方法论 |
1. 成人高等教育的目标体系 |
2. 成人高等教育的教育体系 |
3. 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创新与实践 |
二、天津市成人高等教育的现状 |
(一)天津市成人高等教育模式及管理方式分析 |
1. 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 |
2. 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方式(体制) |
3. 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模式与管理方式缺陷分析 |
(二)成人高等教育的成就 |
1. 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办学条件 |
2. 日渐强大的教师队伍 |
3. 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
(三)制约天津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 |
1. 对成人高等教育地位和作用在认识上的片面性 |
2. 对成人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把握不够 |
3. 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综合实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
三、成人高等教育的危机及其现实思考 |
(一)成人高等教育对象嬗变引发的思考 |
1. 成人高等教育的涵义发生了变化 |
2. 成人高等教育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
3. 成人高校面临毕业生就业的难题 |
(二)入世后,成人高等教育面临更大的压力 |
1. 压力之一:严峻的就业市场 |
2. 压力之二:开放的教育市场 |
3. 压力之三:自身竞争的生源市场 |
(三)成人高等教育的危机 |
1. 现实:成人高等教育存在和面临的问题 |
2. 判断:成人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危机 |
3. 呐喊:重视成人高等教育面临的危机 |
四、天津市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
(一)发展趋势 |
1. 教育需求在空间上呈现多样化趋势 |
2. 教育需求在时间上呈现终身化趋势 |
(二)发展天津成人高等教育的对策研究 |
1. 转变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成人教育观 |
2. 良好的外部环境是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 |
3. 坚实的内部条件是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 |
(三)发展有天津特色的成人高等教育 |
1. 把天津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对天津成人高等教育提供了最大的发展机遇和最严峻的挑战 |
2. 实现与现代化大都市相匹配的成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与发展政策 |
3. 实施“面向市场,突出重点,办出特色,树立良好形象”的发展战略,形成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的天津成人高等教育体系 |
四、构筑水利“终身教育”体系 增强入世“与狼共舞”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以来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社会教育功能研究[D]. 马安静.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2]“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 苏超. 南开大学, 2014(07)
- [3]转型期文化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理论框架与中国情境[D]. 田坤明.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 [4]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 ——基于生态美学的视角[D]. 伍先成. 云南大学, 2010(08)
- [5]马克思的休闲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张永红. 中南大学, 2010(11)
- [6]上海市制造业FDI行业内溢出效应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 蒋雪根. 上海交通大学, 2008(04)
- [7]论企业文化的创新[D]. 孙晓光.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12)
- [8]湖北省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模式研究[D]. 张欣. 武汉理工大学, 2005(04)
- [9]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施能力教育的探讨[D]. 张黎群. 辽宁师范大学, 2005(03)
- [10]天津市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李昌军,高均玉,刘文华,单鸿恩. 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