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文文献综述)
文澜[1](2021)在《办一所适合学生的快乐学校——访南京市江宁高新区中学校长芮火才》文中提出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适合的教育"是国家教育意志的新表达,也是"以学生为本"理念的具体化。您从办学伊始便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定位为"让学校适应学生",是基于怎样的思考?在办学中是如何体现的?答:在我看来,"让学校适应学生"既指向了教育的理想,又观照了传统教育的弊端,有可能创造有别于传统教育模式的教育新样态。
冯正强[2](2021)在《自由的理解抑或任意的独断?——就《论语》“四十而不惑”章真伪问题的理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典文本的生命力存在于充满历史性的理解之中,罔顾理解的历史性而任意夸大理解主体(读者)自身的自由限度,必然会走向一种任意的独断。孔子不是苏格拉底,不能用苏格拉底式严谨的逻辑标准来强求孔子的人生经验总结,更不能把封建专制思想的源头归罪于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四十而不惑"章或真或伪,都无损于这一经典文本在延续中华传统文化命脉中的深层力量。
韩星[3](2021)在《论儒家的超越性——以孔子为典范的探讨》文中指出依据历代对《论语·为政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一章的注疏和现代新儒家的阐释,从超越性角度对其进行经学诠释,可以看到,孔子下学而上达就是超凡而入圣。其从个人角度来讲,就是超越凡俗,优入圣域;从世界角度来讲,就是超越世俗,进入圣境。孔子所体现的儒家超越精神是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的双重进路,并且圆融一体,达到天人贯通,圣凡贯通,不即不离,即世间而超世间,极高明而道中庸,体现了儒家超越性的基本特征。这种超越性被道德统摄,故儒家有宗教性和宗教方面的内容,但不是典型的宗教,而是以道德为依归的丰富复杂、博大精深的学术思想体系和修养实践体系。
倪培民[4](2021)在《修炼而成的自发性——以伯林为镜看儒家自由观》文中研究指明儒家思想在当代最受诟病之处是它压抑人的自由。近来许多学者提出儒家思想与自由观念可以兼容,但也一般是以西方的自由主义为标准来证明儒家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合理性。实际上儒家思想蕴含着一种独特而富启发意义的自由观,即自由是修炼而成的自发性。儒家的"不欲人之加诸我"和"无加诸人"展示的不仅是类似于伯林的"消极自由"的观念,而且是修炼所及的成就。其"从心所欲不逾矩"也不是简单的没有外在限制,而是通过修炼,化"矩"为功夫能力的升华。与"酸葡萄"式的自我消解不同,它是使自己能"发而皆中节"的自我成就。与"布律丹的驴"那种没有倾向的中立不同,它是理性与心理倾向高度一致后达到的无需选择的自由。以伯林为代表的自由观念最为缺乏的,就是自由的主体所需要的功夫能力和作为个人自由之必要条件的他者。一个人不仅通常需要来自他者的限制才能保证其更为根本的自由,他人的支持甚至是一个人自由的构成成分。伯林式的自由观对凸显自由的底线和对个人权益的保护有重要的作用,但它窄化了自由的内容,需要有儒家自由观对其作出纠正和补充。
徐正旭[5](2020)在《法哲学视角下当代“体育成人”的研究》文中认为在“学以成人”成为全球共同关注话题的背景下,聚焦当代中国体育成人实践,挖掘中国哲学中的经典修身理论资源,借鉴西方法哲学中的成人论证方法,以“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文化互鉴之方式,探索当代体育成人“何以可能、如何可能”两个基本问题,旨在回应如何在当代体育实践中培养合格的国家公民,为贯彻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提供理论向导。为此,以当代体育成人症结为反思标靶,以培养完善的人格为目标,借鉴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的教化理论,围绕黑格尔所秉持的“伦理收回道德”观点,紧扣当代中国成人之特质,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索体育成人的实现机制与现实化路径,研究认为:第一、当代中国体育成人的突出问题是“道德-伦理悖论”,它是现代性病症。一方面,“无伦理的道德”导致体育成人的原子化,难以避免“平庸之恶”;另一方面,“无道德的伦理”破坏平等交往关系,由此形成扭曲人格。通过“伦理回收道德”的方式回避“道德-伦理悖论”,从过去“以行动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实现体育道德向体育美德转变,这归因于:一方面,中国文化属于伦理型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优良文化传统不能中断;另一方面,这源于对西方自由主义导向下体育成人的原子化问题之反思。第二、体育成人机制就是通过体育实践把普遍意志转化为自我意志。在体育实践中,普遍意志与单个意志之间“为承认而斗争”,在斗争中实现和解,普遍意志被内化为自我行动要求,以此形成美德,并固化为人格,最终实现“从心所欲不逾矩”目标。从法哲学角度讲,体育成人需要三个条件:(一)实践理性的奠基,保障体育实践中的道德规范推理所依赖的依据具有客观性;(二)实践理性的情景诠释,确保在具体情境中道德规范能够被合理的解释与应用;(三)实践理性的动机推动,引导道德观念向道德行动转化,实现“知行合一”。因此,基于条件(一),对体育成人“何以可能”证成;基于条件(二)(三),对体育成人“如何可能”进行分析。第三、体育之法具有客观普遍性。客观有效的体育之法能够为体育成人提供前提条件。从整体上讲,自然法为体育规范提供了理性基础与道德基础。从历时角度讲,体育之法经历了从伦理到道德、从外在到内在的转变;从体育之法的来源,可以划分为:(1)外在主义:体育之法源于外在社会诉求;(2)内在主义:内在主义又分为习俗内在主义与建构内在主义,前者认为体育之法属于“约定俗成”,后者认为体育之法源于实践者的道德反思;(3)诠释主义:体育之法源于平等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共识。基于对体育之法来源的分析,确立了体育成人的三个序阶:成物、成己与成人:体育成物旨在实现人与万物的统一;体育成己旨在实现个体与内在世界的统一;体育成人旨在实现自我与普遍他我的统一。第四、实践理性诠释与动机促成有赖于法权秩序、心灵秩序与社会秩序的内在统一。体育法权属于一种新型人权,通过维护个人体育权利,为成人提供基础性保障;道德法促进个体形成善良意志,同时分化出正义与良知;但是道德具有主观性,容易生发道德虚无主义,滋生伪善;伦理法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统一,体育成人就是履行伦理实体对个体的规定性,把外在普遍意志转化为自我意志,以自我方式把普遍意志呈现出来。在抽象法与道德法环节中,成人皆是以自我为中心。在伦理法环节中,“我”在他者中成人,两个或更多的自由意志之间通过爱、法、团结的联合形成普遍意志:在家庭伦理中,体育维持了家庭伦理实体的存在;在伦理社会中,体育培养维系社会交往赖以所需的自由平等、竞争观念;在国家伦理中,体育塑造健康公民意识,培养爱国情操,形成国家认同观念。最后,从培养实践理性三个条件及当代体育成人特质角度,提出了体育成人的现实化路径:其一,重启体育启蒙,传授科学的健康知识,培育健康的生活观念;其二,对体育进行道德化改造,既要对传统体育进行现代化改造,还要对西方体育进行本土化改造,实现从知识论意义上的体育向生存论意义上的体育之转化;其三,倡导体育正义:首先,不断完善“举国体制”,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为体育成人提供精神动力;其次,国家要履行体育道德责任,实现分配正义与实质正义,为弘扬体育精神提供信仰力量。由此建议:要把体育之法融入家风、家教、教训之中,形成家庭美德;要把体育之法嵌入公序良俗之中,形成社会公德;要把体育之法所蕴含的理性精神构筑为认同与信仰的力量,让体育成为当代中国人的一种日常生活方式。
王丽敏[6](2020)在《《论语》“从心所欲”之“从”》文中研究表明"从心所欲"出自《论语·为政》中的"吾十有五"一章,"从"字有写作"纵"字的。基于"从""纵"两字的解释以及对文章逻辑关系的梳理出发,说明"从"应当释为"纵"。
孙意远[7](2020)在《下学上达 立己达人 ——孔子作为师者典范的教育哲学阐释》文中认为孔子被尊称为“万世师表”,这意味着在中国人的意识里,孔子集中显现了理想范型之师的内在精神,彰显了中国古典教育的成人意蕴。本研究围绕孔子“学以成人”与“教以达人”两方面主题,通过“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即以“回到事情本身”的方式解读以《论语》为核心的儒家经典,力求回到孔子的生活世界,让其作为师者典范的意义显露出来。籍此,激活当下教育实践中师者之为师者的深度自觉,唤起人们凭借孔子不断思考超越于当下教育的内在可能性。首先,本文从历史-语源学的角度考察了人类历史上“师”的缘起,由此追溯了孔子为师的前缘以及为师的经历。从历史-哲学的视角探讨孔子何以为师,为阐释孔子作为师者典范建构起解释框架。起初,人类社会中作为教育承担者的“师”从原始“巫师”中独立出来。随着文明演进,人类认识能力及主体意识不断上升,由“巫”到“师”的进程,意味着神圣事物教化者转变为世俗文明教化者。据现存文献,最晚在西周初年,由“巫”到“师”的转变已基本完成。西周社会生活各领域,各类“师”的分工已较为完备,并建立起主管教化的专门官僚系统。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王纲失坠。人们生活在痛苦中不见希望。孔子尽其毕生努力开展教化人心,复兴周礼,编撰六艺,托古改制的壮举。其次,本文以《论语》中孔子晚年自述其一生发展经历的名言,即“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内在线索,从文献出发,围绕“生活世界”与“意义世界”两大主题,讨论了不同年龄阶段孔子所展现的人格状态及其展开的基本路径。少年时代,心志初开,诗歌唤起心灵朝向周遭世界美善事物,通过广泛学习日常生活技能,以基于身体感受的方式与世界打交道,不断扩充自我生命内涵。孔子所谓“下学上达”,意指下学人事,上达天命。“上”与“下”的沟通是共时性与历时性共同发生而内在统一的结果,既意味着个体总是从生活周遭切近事物发端,渐次领悟更高事物,开启更丰富宽广的人生。同时也意味着,个体发展具有过程性与阶段性,总是随着年岁的增长,生活阅历的充盈与丰富对世界万物与宇宙人生一步步深入领悟。最后,本文阐释了孔子的教化之道,即“立己达人”之道,深入探讨了孔子教育的目标、原则与方法。夫子之道一以贯之,即孔子始终在人我关系的视野中施教。孔子之“仁”,其中一个基本意项即“二人为仁”,这意味着“仁”展开于人与人之复杂性、差异性、多元性、开放性的关系结构中。就教育主体意向性而言,包括积极与消极,促成与守护两个方面。即仁的两个核心内涵:“忠”与“恕”。忠是在尽己的生命投入中促成他者;恕是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守护他者,由此开显的具体教化原则主要包括主体性原则、平等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从教育目的论,孔子提出“君子不器”,即鼓励个体超越仅作为懂得礼乐技艺的工具性存在而将自我德性的树立,及人类整体命运之担当视为人生的目的。孔子强调通过礼乐精神发扬人的内在德性,最终通达君子人格的理想境界:至善。从教育方法言,着重分析了孔子的“启发”。首先,启发依赖于师生间的亲熟关系。其次,启发只有在“愤悱”的情状下才能发生。再次,启发有待“举一反三”的检验。孔子的启发还包含一个关键要领,即在教育对话中对语言的审慎与节制,表现为对言说时机的恰当把握。
王廷法[8](2020)在《明季巴蜀第一禅僧:聚云吹万广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云吹万禅师(1582-1639),讳广真,俗姓李,僰道宜宾(今四川省宜宾市)人,对明末巴蜀佛教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万历四十一年(1613)七月,吹万广真礼月明联池禅师出家受具,后游吴、越、闽、粤,还蜀后驻锡忠州聚云禅院。崇祯十二年(1639)七月去世,世寿五十八,僧腊二十七。吹万广真着述宏富,有《一贯别传》《古音王传》《恣夏草》《说乐正论》《文字禅那》《偏说九辩》《心经诠注》《居士颂》等二十多种。现存《聚云吹万真禅师语录》三卷,《吹万禅师语录》二十卷,《一贯别传》四卷,《古音王传》一卷,《释教三字经》一卷。《释教三字经》在禅林流传甚广。释至善《行状》、田华国《吹万禅师塔铭》、释自融《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释性统《续灯正统》载其生平事迹。吹万禅师一生足迹遍布四川、湖南、湖北、江苏、福建、广东等地,游方多处,于潇湘湖东禅院、巴台禅院、宝峰山云来禅院、兴龙禅寺、忠州聚云禅院等处开堂说法,开创了聚云禅派,中兴明末巴蜀佛教。吹万禅师的方外之交与其游方经历密不可分,形成了主要以“潇湘湖东禅院——平都地藏院——金陵之行——破山禅系——聚云禅系”为线索的几个交游中心。吹万禅师不同时期的游方、住持经历,见证其弘扬禅法的起伏,最终成为明季巴蜀一代宗师。吹万的方内之交多为抗清忠义之士,与忠州世家大族高、田二氏及马千乘、马祥麟、秦良玉等忠义之士互有往来。吹万广真身处明末动乱之际,援儒入释,保有忠义菩提的救世情怀,受到诸多忠义之士的钦仰。吹万禅师的禅学思想会通三教,思想来源广博,现存着作《一贯别传》保存了吹万禅师的主要禅学思想,对《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道德经》《南华经》《文始真经》等道教典籍及《楞严经》《法华经》《华严经》等多种佛经予以禅学解读,遵循三教“一贯传心”之旨,以一“心”会通三教,将儒家仁者心德、玄宗无为之道与释家空性相论,以三教合一的圆融之道宣畅居士佛教。吹万广真继承大慧宗杲看话禅的参悟之道,倡导“外净内禅”,在禅宗内部则倡“五宗兼备”,认为参禅一法贵在真参实悟,宣畅寻常日用的平常心之禅道。吹万广真传世着作除了保留吹万禅师上堂说法的语录之外,涉及诗、词、歌、赋、记、引、序、传及小说等多种文体,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吹万诗歌不但具有禅意、禅趣、禅理,亦与明末时局相关,体现了隐逸与忠义的双重主题,并体现了明代“真情”“真诗”的诗歌风貌。吹万禅师所撰佛化神魔小说《古音王传》是禅林小说的突出代表,不但蕴含深刻的禅理,启悟学人证禅,同时汲取明代小说的创作元素,以“奇”“幻”的叙事机制宣畅禅旨,是禅林小说的成熟之作,并在后世禅林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吹万广真的文学思想承其“真参实悟”的参禅之法,认为“诗家法即禅家法”,并结合明末禅林现状,持动态的诗学观念,融合明代谢榛“兴、趣、意、理”的四格说,提出诗歌应具“大丈夫相”,表现出亦儒亦释的双重性,在出世、入世之间寻求平衡,体现了一代高僧大德的忠义菩提心。
李振宏[9](2020)在《《论语》“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章是伪作》文中认为两千多年来,《论语》"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章,被视为孔夫子真实的人生经历,或者视其为孔子勉励学子而提示的修身进学阶梯。但该章所言并非孔子之真实人生经历,甚至也并非孔子所作;该章是伪作,其题旨是为世人或后人提供理想化的修养进阶模式,为学者立范;其思想要害在于"不逾矩"。该章以孔子的面目出现,产生了极大的欺骗性。它所展示的以修养为主题的人生道路,把后世中国学子引入了空谈修身之歧途,把中国人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了道德修养方面而脱离开对社会实践和大自然的关注。这段话的真实性及其思想内涵,需要认真清理。
陈雄[10](2019)在《“礼坏乐崩”与老孔分途》文中研究指明宗周礼乐文明代表了一个无所不包的政教文化体系,这个“体系”的构建过程上溯文王、中经周公、下至成康,由粗到精、由简到繁。礼乐文明的精神核心是“德”,周人援“德”入“礼”,使得宗教神学开始从属于礼文化;其政治核心则是宗法礼制,具体有仪制、乐制、官制等,这使得社会上下尊卑等级分明的同时又洋溢着和谐的温情。春秋时期,随着王室疆土面积和军事实力的大幅衰减、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瓦解、土地制度的变革,礼乐制度渐趋崩坏。这个时候,处在乱世之中的人们开始思考救治失序社会的药方,相对于东周这个“病体”,西周礼乐文明自然成为了他们的“参照物”。对此,有维护者、有改良者、有返归者、有变革者,走了各不相同的道路,最终目的,皆是要使社会重归于治。以老孔二者为例,前者突破了周人天神崇拜的传统和礼仪制度的藩篱,却继承了礼乐文明的核心精神,雌柔、无为、不争等思想及其思辨精神皆暗合“礼义”;后者虽以复兴周礼为己任,赞叹周文郁郁,治国以“礼”、修身以“礼”,却又在“天”“德”等观念以及教育上有所突破。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道”是最高本体、代表最根本的规律,“德”是“道”之用,“仁”是“德”之用,“义”是“仁”之所“宜”,“礼”是“义”的文饰,他们之间的“递失”不是质变,而是一种“朴散则为器”的关系。而老子所反对的是东周时期那种异化之“礼”,对于原初的质朴之“礼”则是赞同的。他在西周礼乐文明以及春秋礼学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的礼学思想:“慈”就是慈爱、慈柔、敬让、不争;“俭”是节俭、简约、重本;“不敢为天下先”则是守常、守中、贵身、自然。孔子的“道”也是一个“一以贯之”的概念:可理解为“先王之道”,即西周礼乐文化;也可理解为中庸之“道”,即以“礼”为指导来为政处事;还可理解为道德仁义,即仁礼合一的实践体系。这个“一以贯之”的“道”其实就是“忠”“恕”二字,“忠”是“礼主敬”,“恕”是“仁内礼外”的修养。孔子礼乐思想可以“真”“善”“美”的角度切入,他黜新乐之“假”、崇诗乐之“真”;倡导“礼”“乐”二者相辅相成,在潜移默化中催人向善;《诗》是基础功夫,“礼”是修身工夫,“乐”是修心工夫,三者的递进暗含着“真”“善”“美”的统一。老孔皆对未来新社会进行了构想:在前者“太上”的社会中,人民安土重迁,上下安居乐业,不用奇技淫巧,不求过分欲望,天性得以保存,与自然和谐相处。何以能之?不求高深智慧、不崇圣贤道德,不以繁政扰民,实行无为而治,最终“无为而无不为”。后者“大同”社会则尚贤能、讲信睦,天下为公,人们言、行、思均趋同,非一日可及,故要从次一级的“近期目标”即重建礼治社会着手。通过“正名”恢复“亲亲”“尊尊”的宗法秩序,通过“为国以礼”实现社会大治,通过“惠”“均”“安”实现人民的富足,通过“修文德”实现四方归之,最终走向天下太平。二者的思想是迥异的,他们对“礼坏乐崩”的反应也是不同的,但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孔子所谓“天下有道”的社会与老子所强调的“以道莅天下”的原则是相似的,他们的道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他们的政治思想一个看似无为实则“无为而无以为”,另一个虽要“有为”,但终极目标是“无为而治”。在他们的理想社会中,天下的“玄同”与天下的“大同”异曲同工;他们都有“天下一家”之情怀,都追求社会的安泰和谐;他们都以人民为本,提倡顺民之性、化民无形的圣人政治。
二、论“(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文提纲范文)
(2)自由的理解抑或任意的独断?——就《论语》“四十而不惑”章真伪问题的理解(论文提纲范文)
一、孔子年龄问题的确约之争 |
二、“十有五而志于学”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三、三十而立与主体自觉 |
四、隐秘的混淆 |
五、“从心所欲不逾矩”与封建专制的黑锅 |
六、理解的自由与理解的限度 |
(3)论儒家的超越性——以孔子为典范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孔子超凡入圣的经学诠释 |
(一)第一个阶段:十有五而志于学 |
(二)第二个阶段:三十而立 |
(三)第三个阶段:四十而不惑 |
(四)第四个阶段:五十而知天命 |
(五)第五个阶段:六十而耳顺 |
(六)第六个阶段: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二、孔子超凡入圣的分析比较 |
三、圣人境界印证 |
结 语 |
(4)修炼而成的自发性——以伯林为镜看儒家自由观(论文提纲范文)
一、作为消极自由的“从心所欲不逾矩” |
二、作为积极自由的“从心所欲不逾矩” |
三、作为自由之条件的功夫能力 |
四、作为自由之条件的他者 |
五、总结 |
(5)法哲学视角下当代“体育成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5 概念界定与研究限制 |
1.5.1 核心概念界定 |
1.5.2 研究视角说明 |
1.6 中外研究现状 |
1.6.1 中西“学以成人”的研究综述 |
1.6.2 中西“体育成人”的研究综述 |
1.6.3 中西“规则成人”的研究综述 |
2.法与成人:体育成人基本原理分析 |
2.1 体育成人目标:健全人格 |
2.1.1 法与成人二者之间关系分析 |
2.1.2 中国哲学视角下的体育成人分析 |
2.1.3 西方哲学视角下的体育成人分析 |
2.1.4 殊途同归:中西体育成人比照 |
2.2 体育成人机制与特殊性 |
2.2.1 体育成人机制:为承认而斗争 |
2.2.2 体育成人特征:在实践中成人 |
2.3 规则推理:静态体育成人分析 |
2.3.1 实践理性奠基问题 |
2.3.2 实践理性情景诠释 |
2.3.3 实践理性动机促成 |
2.3.4 规则推理中的“道德-伦理悖论”的回应 |
2.4 人格生成:动态体育成人分析 |
2.4.1 从法哲学到道德心理学 |
2.4.2 从道德心理学到后习俗责任伦理学 |
2.4.3 人格生成中的“道德-伦理悖论”的回应 |
3.法的证成:体育成人的依据 |
3.1 体育之法的概述 |
3.1.1 体育之法的解析 |
3.1.2 体育之法的意义 |
3.1.3 体育之法的嬗变 |
3.1.4 体育之法的分类 |
3.2 体育之法的外在主义 |
3.2.1 外在主义学术观点梳理 |
3.2.2 外在主义不足之处 |
3.3 体育之法的内在主义 |
3.3.1 习俗内在主义学术观点梳理 |
3.3.2 建构内在主义学术观点梳理 |
3.4 体育之法的诠释主义 |
3.4.1 体育规范诠释主义学理基础 |
3.4.2 体育规范诠释主义学术观点 |
3.5 四种体育规范理论比较分析 |
4.法的实现:体育成人的现实化 |
4.1 体育成人的序阶 |
4.1.1 从行动规则到体育规则 |
4.1.2 从体育规则到成人序阶 |
4.2 体育成人的实现 |
4.2.1 教化思想与体育成人 |
4.2.2 体育成物:抽象法与体育成人 |
4.2.3 体育成己:道德法与体育成人 |
4.2.4 体育成人:伦理法与体育成人 |
4.3 “道德-伦理悖论”的回应与化解 |
4.3.1 悖论的回应:从体育道德到体育美德 |
4.3.2 悖论的化解:从体育启蒙到体育正义 |
5.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论语》“从心所欲”之“从”(论文提纲范文)
一、“纵”本身不含色彩义 |
二、“纵”比“从”更符合文章的逻辑关系 |
1.从于自心。 |
2.从于他人。 |
3.纵于自心。 |
(7)下学上达 立己达人 ——孔子作为师者典范的教育哲学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孔子的师者人生概述 |
第一节 孔子为师之缘起 |
一、师的缘起:主体意识的上升与巫史传统的下降 |
二、大道既隐:孔子立身之处境 |
三、尧舜文武:孔子追慕之先王 |
第二节 孔子为师之经历 |
一、授徒设教:私教之起兴 |
二、出仕周游:政教之开拓 |
三、正乐述作:文教之确立 |
小结 |
第二章 学而不厌:好学精进与生活世界的展开 |
第一节 心志向周遭世界的初开 |
一、兴于诗:个体生命意向性的唤起 |
二、多能鄙事:生活技能的习得与人生丰富性的展开 |
三、入太庙每事问:心灵对周遭世界的敏感 |
第二节 个体生命朝向整全性发展的自觉 |
一、信而好古:充分浸染于人类历史文明之中 |
二、闻韶不知肉味:美善事物对心灵秩序的塑造 |
三、立于礼:在人伦关系的源头处确立礼的内在依据 |
第三节 对世界的认知与人生信念的确立 |
一、守死善道:矢志笃行于自我信奉的勋业 |
二、博文约礼:情感与理性促成审慎之品质 |
三、志道据德依仁游艺:从容悠游于天地人道 |
小结 |
第三章 学达性天:学觉统一与意义世界的提升 |
第一节 神圣使命的唤起与生命意义的觉悟 |
一、人能弘道:个体生命对意义世界的建构 |
二、文不在兹乎:个体之于人类整体命运的担当 |
三、君子固穷:孤独与困厄中感通天命 |
第二节 心怀柔顺地接纳现实世界之不完满性 |
一、用行舍藏:从敬命知命到安命顺命 |
二、不怨天尤人:对天命与人性的彻悟 |
三、祭如在:为神圣未知世界葆有空间 |
第三节 走向个体与世界的合一 |
一、成于乐:个体性与普遍性在审美境域中的融通 |
二、乐以忘忧:满怀热情地充分活在当下 |
三、我欲仁,斯仁至矣:自由境界中的神圣圆成 |
小结 |
第四章 立己立人:絜矩之道与师者身份的确立 |
第一节 夫子之道一以贯之:人我关系的教化视野 |
一、忠:在尽己的生命投入中促成他者 |
二、恕: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守护他者 |
第二节 絜矩之道开显的教化原则 |
一、为仁由己:主体性的唤起与个体生命自觉的彰显 |
二、有教无类:平等对待个体生存发展的普遍欲求 |
三、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差异 |
小结 |
第五章 以道达人:诲人不倦与教育实践的展开 |
第一节 汝为君子儒:至善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 |
一、文质彬彬:自然与人文的尺度 |
二、知仁勇:“三达德”与个体整全人格的养成 |
三、义之与比:个体之社会性的实现与超越 |
第二节 “愤启悱发”与“举一反三”作为教育的过程 |
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作为教育实践的中心 |
二、举一反三:知识与技能的迁移中扩充经验与理性 |
第三节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具体情境中灵活开放的教育方法 |
一、天何言哉:回到意义生发的原初境域 |
二、诗可以兴:回到个体体验的原初境域 |
三、叩其两端而竭:居间叩问引发的意义获致 |
小结 |
结语:孔子所彰显的中国古典教育意蕴及其当下意义 |
一、慎思笃行:孔子教化之道的基本维度 |
二、教学相长:孔子教化之道的代际传承 |
三、好古敏求:敞开古典于当下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明季巴蜀第一禅僧:聚云吹万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吹万广真生平考证 |
第一节 生平考述——明末巴蜀佛教第一人 |
一、夙结佛缘,出家受具(1582—1616) |
二、游方时期(1617—1624) |
三、住持忠州聚云禅院时期(1624—1638) |
第二节 吹万广真交游考述及影响 |
一、吹万禅师的方外之交 |
二、吹万禅师的方内之交 |
第三节 吹万广真《释教三字经》《示谶说》与明清“二道悟”之诤 |
一、吹万禅师《释教三字经》与天皇道悟 |
二、吹万禅师《示谶说》与马祖“五宗”说 |
第二章 吹万广真思想研究:三教合一与居士佛教的倡导 |
第一节 思想渊源 |
一、吹万思想的形成时期 |
二、吹万禅师思想着述 |
三、《一贯别传》与三教会通 |
第二节 吹万禅师《一贯别传》思想研究:儒宗 |
一、《易经》:天地之心与如来之藏 |
二、《学》《庸》:性觉妙明与明德同一 |
三、《论语》:天下归仁与正法眼藏 |
四、《孟子》:孺子之心与本来面目 |
第三节 吹万禅师《一贯别传》思想研究:玄宗 |
一、《道德经》:无为与空性 |
二、《南华经》:佛道归一 |
三、《文始真经》:无得与无相 |
第四节 吹万禅师《一贯别传》思想研究:释宗 |
一、《心经》:般若空观与无位真人 |
二、《金刚经》:云何应住与自识本心 |
三、《弥陀经》:一心不乱与理事相融 |
四、《四十二章经》:“命在呼吸之间”与“不可须臾离道” |
五、《佛说维摩诘经》:不二法门与曹溪指月 |
六、《楞伽经》:出佛身血与无明烦恼 |
七、《圆觉经》:圆无不觉与万物一府 |
八、《楞严经》:妙真如性与性外无物 |
九、《法华经》:开权显实与声色言语 |
十、《华严经》:一真法界与寻常日用 |
第三章 吹万广真的禅法及文学思想 |
第一节 吹万广真对临济禅法的革新与重构 |
一、从大慧宗杲“看话头”到吹万广真以儒、释、道之言为话头的变革 |
二、吹万广真“外净内禅”与晚明“禅净合一”模式的变革 |
三、从汉月法藏“○相”至吹万禅师“五宗兼备” |
四、吹万禅师对“寻常日用”与“真参实悟”的诠释 |
五、吹万禅法之旨归:平常心与佛祖相传之心 |
第二节 吹万广真文学思想研究:历史视域中的“文字禅” |
一、吹万广真对文字禅的继承与反拨:文字禅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 |
二、吹万禅师的动态诗学观 |
三、吹万广真的诗学主张:亦禅亦儒的双重性 |
第四章 吹万诗歌研究——真情与真诗:明诗本位论的一个尝试 |
第一节 明代禅林偈与诗的合流及其功用的泛化 |
一、偈与诗的合流 |
二、偈颂在明代禅林中功用的泛化 |
三、《吹万禅师语录》中偈与诗的合流 |
第二节 吹万广真诗歌体裁研究 |
一、五绝:丈室不增,诸天不减 |
二、七绝:游戏三昧 |
三、律诗:写禅林事,发世外情 |
第三节 隐逸与忠义:吹万广真诗歌的创作题材 |
一、僧俗交往诗 |
二、山居诗 |
三、怀古与抒情感怀 |
第四节 吹万的诗歌风貌及其诗学意义——真诗:浪漫主义的素朴表达 |
一、禅悦:浪漫主义的素朴表达 |
二、物像观照与情感映射:禅林与世俗双重衰落的气象 |
三、意境的营造:清寒意境的突破与“苦吟式”作诗法的转变 |
四、“响”:从“真情”到“大丈夫相” |
第五章 吹万广真《古音王传》研究 |
第一节 佛化神魔小说《古音王传》的创作成因及其影响 |
一、小说与禅的关系转变 |
二、僧人创作小说的发端及发展状况 |
三、创作原因蠡测 |
四、吹万《古音王传》之影响 |
第二节 《古音王传》的禅学指归——张伯端《悟真篇》对吹万禅师的影响与秤叟居士对《古音》的阐发 |
一、张伯端《悟真篇》对吹万禅师的影响 |
二、秤叟居士对《古音王传》的阐发 |
第三节 《古音王传》“奇”“幻”的叙事机制 |
一、创作渊源 |
二、叙事伦理:佛门善恶观与因果报应说 |
三、叙事结构:以双层结构为经,重叠式结构为纬 |
四、叙事风格:详赡、奇幻与讽刺 |
结论 |
附录:吹万广真年谱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礼坏乐崩”与老孔分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观点 |
1.4 论文有待改进之处 |
第2章 从“协和万邦”到“礼坏乐崩” |
2.1 西周礼乐文明的“万国咸宁” |
2.1.1 “礼”与礼制的渊源 |
2.1.2 周礼损益“殷礼”的“创造” |
2.1.3 构建“五礼”体系 |
2.1.4 宗周“五乐”制度 |
2.1.5 礼器制度三例 |
2.2 东周社会的“礼坏乐崩” |
2.2.1 “礼坏乐崩”的词源 |
2.2.2 “礼坏乐崩”的时间考察 |
2.2.3 “礼坏乐崩”之因 |
2.2.4 “礼坏乐崩”的具体表现 |
第3章 从“礼坏乐崩”到老孔分途 |
3.1 礼学视域下的先秦诸子发生学 |
3.1.1 诸子哲学发生学引论 |
3.1.2 关于诸子哲学起源问题的论辩 |
3.1.3 诸子哲学发生学新论 |
3.2 老孔对周礼的因循与突破 |
3.2.1 老孔对周礼的因循 |
3.2.2 老孔对周礼的突破 |
第4章 老子礼学思想研究 |
4.1 老子礼学相关概念辨析 |
4.1.1 “礼”“道”“德”三者关系及涵义 |
4.1.2 “上德”为何“不德”又何以“不德”而“有德”? |
4.1.3 “道”“德”“仁”“义”“礼”的递失何以可能? |
4.1.4 “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的“礼”究竟是什么样的“礼”? |
4.2 老子“三宝”礼学思想研究 |
4.2.1 引论 |
4.2.2 “慈” |
4.2.3 “俭” |
4.2.4 “不敢为天下先” |
第5章 孔子礼学思想研究 |
5.1 “道”壹于“礼”——孔子之“礼”的“一以贯之” |
5.1.1 先王之道 |
5.1.2 中庸之道 |
5.1.3 道德仁义 |
5.1.4 “吾道一以贯之” |
5.2 孔子礼乐思想的真、善、美 |
5.2.1 “兴于诗”——黜新乐之“假”、崇诗乐之“真” |
5.2.2 “立于礼”——礼乐教化之“善” |
5.2.3 诗礼乐三位一体的艺术人生之“美” |
第6章 礼学视域下老孔理想政治论 |
6.1 老子对未来新社会的构想 |
6.1.1 “小国寡民”的周礼精神 |
6.1.2 理想社会的图景 |
6.1.3 理想社会的构建策略 |
6.2 孔子对未来新社会的构想 |
6.2.1 孔子“大同”思想真伪辨 |
6.2.2 理想社会的图景 |
6.2.3 重建礼治社会 |
6.3 老孔政治思想的殊途同归 |
6.3.1 “有为”求“无为”,“无为”而“有为” |
6.3.2 “天下有道”与“以道莅天下” |
6.3.3 理想社会的殊途同归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论“(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文参考文献)
- [1]办一所适合学生的快乐学校——访南京市江宁高新区中学校长芮火才[J]. 文澜. 江苏教育, 2021(62)
- [2]自由的理解抑或任意的独断?——就《论语》“四十而不惑”章真伪问题的理解[J]. 冯正强. 孔子研究, 2021(03)
- [3]论儒家的超越性——以孔子为典范的探讨[J]. 韩星.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1(02)
- [4]修炼而成的自发性——以伯林为镜看儒家自由观[J]. 倪培民. 哲学分析, 2021(01)
- [5]法哲学视角下当代“体育成人”的研究[D]. 徐正旭.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6]《论语》“从心所欲”之“从”[J]. 王丽敏. 品位经典, 2020(06)
- [7]下学上达 立己达人 ——孔子作为师者典范的教育哲学阐释[D]. 孙意远.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明季巴蜀第一禅僧:聚云吹万广真研究[D]. 王廷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9]《论语》“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章是伪作[J]. 李振宏.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 [10]“礼坏乐崩”与老孔分途[D]. 陈雄. 湖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