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德鲁在中国苏州设立研发中心(论文文献综述)
米华全[1](2020)在《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意识形态建设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也是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工作。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和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设备的广泛普及,网络已成为各种思想文化、价值观念自由竞争的主要空间。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更多机遇,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已经成为宣传思想工作迫切而重要的任务。高校处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肩负着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事关根本、事关全局、事关长远,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关键之举。对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阐述了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辨析了相关概念的内涵。然后,从历史发展和现实境遇两个维度切入,回顾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经验,分析了发展机遇和现实挑战。在此基础上,紧扣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实际,构建了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实现路径。按照以上的逻辑思路,本文运用概念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网络调查法、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对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基础、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对策举措等,进行了较为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提出了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研究的理论基础。一方面归纳了马克思主义者关于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观点,介绍了政治传播学、网络传播学、新媒体等相关理论。另一方面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内涵和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第二,厘清了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研究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本文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发展历程划分为探索应对、蓬勃发展和全面推进三个阶段,并从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导向和目标导向等方面总结了工作经验。同时结合新时代背景,分析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机遇和挑战,着重分析了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三,确立了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宏观思路和微观策略。一是明确了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工作目标、理念遵循和基本原则。二是针对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存在的问题,从内容建设、阵地建设、队伍建设、方法创新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三是构建了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保障机制体系,主要包括责任落实、成效测评和考核激励机制,协同治理和运行监管机制,法律法规和技术保障机制等。在理论研究、现状分析和实践探讨的基础上,本文确立了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框架,形成了整体而非局部、系统而非零散的研究体系,希望能为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杨洋[2](2019)在《从竞争对抗走向暴力:电子游戏的暴力文化传播倾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大众传播文化视域下的暴力电子游戏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多样化的暴力游戏个案,以“框架论”、“模仿论”以及“符号学意义生产理论”等为切入点,将游戏媒介的暴力文化生产和传播视为由系统性原初暴力所引发,经由视觉化的暴力符号表达,再通过触发人类根源性的死亡欲动,以控制性的模仿而执行的完整过程,是由几种平行的意义单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整体机制。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暴力电子游戏文化的传播机制,澄清其普遍性的社会意义所在,并以此探究暴力电子文化从竞争对抗走向暴力的深层次原因,以寻找暴力电子游戏文化在大众文化泛娱乐化倾向下,少序、失序的社会系统中规范发展的可能性和路径。本文综合运用观察、访谈、案例分析等方法并结合研究者的个人游戏体验,在厘清游戏、媒介及电子游戏等基本概念、描述电子游戏发展历程基础上,重点建构出以机制为本质属性的电子游戏的原初系统暴力、以视觉感官沉浸影响下的图像暴力,以及时空向度上暴力电子游戏为虚拟暴力实践提供的几何空间与行动场域的意义。对暴力电子文化研究的介入角度有了更明确的把握。论文共分七章节内容,第一章为导论,提出问题并简要介绍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方法,并对国内外的游戏与电子游戏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以及对游戏媒介和电子游戏进行概念界定,从词源角度论证电子游戏成为媒介的缘由。第二章为正文开篇,从游戏的本质属性机制入手,考察电子游戏本体隐含的政治偏向与系统暴力;第三章通过分析玩家对游戏世界的多向选择和能动介入,电子游戏与影视作品传播的核心不同在于,电子游戏体现出更为突出的互动传播的特质,这种互动性依赖于游戏者的深度参与而实现,游戏者既是游戏作品的欣赏者也是参与创制者。游戏者与游戏内容之间的互动,具体在三个领域中展开:一个是游戏者在虚拟空间中的角色扮演;一个是游戏中虚拟语境对于游戏者的意义;最后是独特的游戏中的交互叙事类型,以及这些互动叙事类型对于游戏者参与度的影响分析玩家在虚拟世界中的攻击性行为动机以及暴力电子游戏对玩家行为的潜在影响,为后文分析电子游戏的媒介特征及其对传媒生态产生的影响奠定历史基础;第四章深入分析电子游戏暴力文化传播的时代背景,从美国军事娱乐复合产业下的镜像暴力到上层建筑与阶层社会中的象征暴力,二者的结合塑造了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这也是暴力文化盛行的精神基础;第五章对电子游戏的社会历史根源进一步加以探讨,发现暴力文化的传播不是现代社会独有的产物,对暴力的崇拜自古有之,它既源于由人类自身天然带有的死本能延伸而来的攻击性,也源自于古代将暴力文化赋予的功能性属性,即是娱乐手段也是司法及统治手段。第六章我们对暴力电子游戏所依托的技术媒介,以及它所代表的技术变革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作批判性反思,以期待能在电子游戏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良性的建议。
徐晓丹[3](2018)在《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越来越意识到科技创新带给国家的巨大进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图抢占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开展高校协同创新正是针对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新形势提出的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不仅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增强我国科技实力、国际竞争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跨文化、跨领域、多主体参与的非线性创新组织模式,与以往的产学研合作机构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客观评价、有效激励,寻求体制机制的创新突破以促进高校协同创新的良性发展是国家面临的客观现实难题,也是本研究开展的目的和意义所在。本研究综合运用协同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创新网络理论等,采用调查访谈法、案例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以及比较研究法,以高校协同创新机制为研究对象,探讨高校协同创新建设的现实需要和基本路径,重点分析高校协同创新的利益机制和现实问题,在借鉴吸收国外协同创新制度设计、组织模式、运行成效的基础上,提出共同治理我国高校协同创新的制度路径。同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范式,通过对国家首批认定的14家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其中的13家实地调研、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具体分析这些自然形成的不同协同创新中心的利益述求以及影响协同创新利益配置的复杂因素,探索构建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及其实现途径。本研究发现,高校协同创新有其特殊的内在规律性,不仅是简单的政策构想和理论创新模式,而是长期以来人类创新实践的经验总结。高校协同创新的本质是科技创新社会网络化,根本是体制机制创新。实证研究表明,不同类型协同创新进行利益配置的影响因素有一定差异,但总体上主要表现为重大任务承担能力和科研产出贡献度。面对高校协同创新这样一种由多元异质主体基于共同的目标愿景组成的复杂性开放系统,建立健全具有合理的配置原则、科学的评价体系、理性的契约过程和完善的配套政策的利益配置机制成为必要。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协同创新的顺利开展和深入推进,需要政府部门、高等院校、行业企业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密切配合。
朱旭玲[4](2017)在《中国大陆民营图书版权代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出版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高。出版的国际化促进了版权贸易的的繁荣。我国版权贸易的繁荣发展,离不开版权代理的辛勤耕耘,版权代理市场的健康发展直接影响着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因此对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纵观我国版权代理市场,主要存在外资版权代理机构、国有版权代理机构和民营版权代理机构这三种经济成分的版权代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版权代理市场的版权资源严重失衡,以大苹果公司、博达着作权代理有限公司、安德鲁·纳伯格联合国际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为代表的三大外资版权代理机构垄断了国外版权资源,而本应挑起重任的28家国有版权代理机构却由于体制的原因,普遍将业务偏向于着作权登记之类的版权服务,只有中华版权代理公司、北京版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广西万达版权代理中心等少数几家还在坚持做版权代理业务。相比较而言,实力最弱的民营版权代理在狭窄的市场空间中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对出版行业的热情,努力开拓小众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奋斗,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与外资版权代理机构相比,力量还是很薄弱。因此本文将研究对象定位于这些弱小但坚强的民营图书版权代理,以理论的视角进行研究,旨在找到我国民营版权代理机构发展缓慢的根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我国民营版权代理今后的经营策略作为参考,借以希望我国民营版权代理能壮大队伍,发挥更大的作用,特别是要为我国优秀的中华文化推向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但是,从目前来看,由于社会环境的外界因素和自身的内部因素,我国民营图书版权代理面临着多个亟待解决的困难。因此,本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的方法对版权代理机构的历史进行研究,通过比较国外的版权代理机构和国内版权代理机构的发展现状,找到我国民营版权代理机构发展缓慢的根源。本文第四章和第五章深入研究了中国大陆地区16家专业民营图书版权代理,通过调查问卷、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各家版权代理的经营状况进行了剖析,然后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我国民营版权代理公司面临的威胁和机遇,提出对策与建议,为今后的发展方向提供指导。本人认为,我国民营图书版权代理具有双重属性,首先是作为图书版权代理机构的中介属性,其次是作为民营企业的属性,因此与其他性质的图书版权代理机构相比,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总体来说,我国民营图书版权代理目前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规模小,发展缓慢。要解决我国民营图书版权代理存在的问题,首先要解决我国版权代理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其次要解决民营公司自身局限性的问题。我国民营图书版权代理政策敏感性低、缺乏跨文化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低等问题导致其无法发展壮大。不过,随着人们版权意识的增强,国家政府部门的有力支持,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以及国内对于引进版图书的大量需求,为民营图书版权代理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我国民营图书版权代理要密切关注国家政策,适时调整经营方向,引进跨文化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以便能扩大人脉资源,积累优质版权资源,与出版社和作者建立稳固的客户关系。本文通过对我国民营版权代理公司业务经营情况、业务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对中国大陆民营图书版权代理现阶段及未来的发展都具有指导意义。
范冬清[5](2017)在《科学精英汇聚与一流大学成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精英的汇聚与一流大学的成长是一个相互支持、交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尽管科学精英的汇聚能够促成世界一流大学的成长是普遍得到承认的一个命题,然而,科学精英的汇聚如何促进大学的提升,一流大学的成长又如何推动科学精英的汇聚,即科学精英汇聚与一流大学成长的内在协同机理较少被系统阐述。当前无论是先发型国家还是后发型国家都在国家层面实施一流大学战略,对全球科学精英的竞争愈发激烈。理顺科学精英汇聚与一流大学成长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具体而言,一方面以科学精英的汇聚为切入口,能较好地呈现一流大学在成长过程中的关键节点与重要影响要素;另一方面以高等教育强国,尤其是美国为例,阐释与归纳出科学精英汇聚与一流大学成长之间的协同作用机制,对中国的“双一流”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研究表明,从历史视角来看,科学进入大学启动了现代大学的发展,科学精英的产生及汇聚助力研究型大学成长为一流。二战后科学精英从欧洲转向美国集聚,与美国研究型大学集群的迅速发展相同步。从20世纪90年代起,主要来自于中国与印度的S&E早期精英汇聚于美国的一流大学。美国是全球科学精英首选的目的地,也是世界高等教育中心与科学中心。欧洲多数发达国家同时显示出较高的迁入及迁出比例,欧洲大学在排名榜单上占据第二集团地位。以中国为代表的后发国家将科学精英回流及一流大学(学科)建设作为国家战略举措,处于积极追赶过程中。从科学精英与现代大学的交互机制来看,二者相互契合与匹配,科学精英产出社会资本、学术资本与物质资本,推动一流大学成长;一流大学通过政府稳定巨额的资助、良性的大学治理、卓越的人才集聚平台以及注重清除对家庭及个人迁移障碍等行为汇聚科学精英。从制度上看,学科制度上注重学科治理中的专业权力、强调R&D经费可用度、发展跨学科、鼓励科学文化,通过学科与院系的协同主体作用,在“底部沉重”的大学组织内实施有效汇聚,直接驱动学科发展与创新。大学制度上实施高效合理的招募引进、职业晋升、学术能力评价、捐赠讲席制度,既优化精英群体动态结构,又扩充工作岗位数量,使得大学达到成长的最优态。加之,移民、政治、经济、文化为科学精英提供宽松包容的环境,也为大学成长提供了广泛的支持。在“双一流”背景下,须重构我国科学精英汇聚与研究型大学成长的关系,以实现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目标。
张红伟[6](2016)在《苏州康普通讯技术天线事业部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信息潮流的不断加剧,网络通讯的普遍应用,推动着天线行业的欣欣向荣,更迭交错。但面对全球经济的跌宕起伏,传统通讯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竞争也趋于白热化。在某些程度上,未来通讯运营商甚至天线生产商取胜的法则不再仅仅是电信资源,而将是越来越多的取决于通讯技术支持的管理能力和策略规划。因此降低生产成本、新产品创新、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品转移、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将会是各个天线生产商的必然选择。为此,苏州康普通讯技术一直将推进创新化、信息化、服务化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措施,多年来持续不断地完善和优化管理模式、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建立客户关系管理、发展强化品牌效应等企业发展策略。其中,苏州康普通讯技术天线事业部自生产及销售以来,为全球电信运营商业务的高速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持,也为促进无线通讯商合作共赢起到了积极的保障作用。但是天线事业部在发展过程中策略规划及调整不太明朗,导致现阶段公司的业务发展遇到了瓶颈。为落实苏州康普通讯技术天线事业部的深度转型思路,保障天线生产管理系统的先进性,提升业务支撑系统对未来市场环境下的智慧运营和精细管理能力,解决苏州康普通讯技术天线事业部支撑系统技术落后、管控风险大、运营成本升高、市场占有率低、技术人员缺乏等一系列问题,充分参考了相关先进经验,通过引入精益生产新技术,设立新的生产基地来就近服务于客户,计划为苏州康普通讯技术天线事业部设计出以精益生产为中心,满足全业务、全客户、全渠道的、先进的、新型的运营支撑系统。本论文通过对苏州康普通讯技术天线事业部的发展策略进行系统研究,从对内部的管理模式方面和对外部的产品转移进度进行分析,得出了两大方面问题的结论。对于这些问题,本论文从环境分析、竞争分析和SWOT分析方面进行阐述,并结合苏州康普通讯技术天线事业部自身状况和发展策略,基于公司当前管理模式以及公司的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制定了四方面的开发策略,即集中发展策略、合作经营策略、低成本策略和品牌策略。通过优化精益生产管理模式、提升产品创新理念、招贤纳士并提升薪资系统、有效控制生产成本及管控好供应商、全球设立生产基地支持产品转移等方面落实并实施保障措施,更好地实现苏州康普通讯技术天线事业部的发展策略目标。
吴飞[7](2015)在《代际支持失衡背景下家庭养老困境及社会化居家养老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00年中国就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人预期寿命的延长致使老年人口的数量直线上升。截止到2014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总数已经突破2亿人。另一方面多年来推行的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负效应开始凸显,“四二一”家庭成为主力促使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少子化社会风险的显现、代际人口的空间分离、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变迁,使原有的家庭代际支持的均衡状态被打破。代际支持失衡造成家庭养老强度降低,也就是说子代对父母代提供的养老福利支持程度减弱。家庭养老强度的变化限定了养老服务问题上的供给结构,家庭内部的代际支持失衡使养老需求被迫向社会转移。但是养老需求向社会移转并不预示着老年人对家庭养老模式的摒弃,社会化集中养老就成为一种新的取向。经过调查显示不管代际支持处于何种状态,中国老年人对家庭养老特别是居家养老的选择性偏爱一直没有改变。因此结合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二者之利的社会化居家养老模式就成为当前弥合家庭养老供给与需求差异的优化方案。以代际支持变化下养老模式的演变轨迹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在代际支持平衡期,小农经济、家国同构的宗法制度与传统孝道文化共同支撑着传统家庭养老模式;而建国后虽然经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体制的变迁,但在计划经济、单位保障制度和集体至上文化的共同作用下代际支持仍处于相对稳定期,在这个时期单位保障制家庭养老模式成为主流;改革开放后,由于宏观与微观诱因,代际支持失衡趋势愈加明显,但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意愿仍未改变,在市场经济、社会保障制度与新孝道文化的支持与推动下,家庭养老向社会化居家养老的转变有着合理的逻辑。从福利多元主义理论视角切入,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主体不但包括家庭,还应加入政府、市场与社会。具有独立性的多元主体在参与、分权与竞争的基础上,发挥各自优势功能,满足居家老人多样化养老需要。因此家庭养老向社会化居家养老转变包括以下四种驱动因素:家庭养老服务自我变革的诉求,政府角色转变下的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居家养老的社会服务主体生产能力显着提升,居家养老服务产业发展迅速。家庭、政府、社会、市场的共同驱动增强了家庭养老向社会化居家养老模式转换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为满足代际支持失衡背景下老年人居家养老意愿,我国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根据自身财政收入水平,社会、市场养老服务业发展状况,试点推行了各具特色的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上海建立了政府主导下的购买服务制度,苏州推行政府+商业企业合作下的虚拟养老院,宁波尝试政府+NGO合作下的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方式。各地的大胆创新,受到居家老人的一致好评。但是我国目前的居家养老实践中政府作用仍然较大,即使与社会、市场组织合作,服务承接者的类型也大多为依附、非竞争指定型,缔约规范模糊、合作对象固定,造成社会、市场参与积极性较低,另外服务内容单一、服务水平不高、服务监管缺位等致使居家养老供给模式的可持续性受到质疑。有鉴于此,具有文化同源性与家庭主义相似性背景,又共同面临代际支持失衡下老年人的居家偏爱,东亚日韩两国经过多年政策改革与创新,社会化居家养老体系已相对成熟,对我国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首先两国不约而同针对家庭照料构建了较完善的正式性支持体系以缓解代际支持失衡造成的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政府与社会、市场组织进行范围广泛的协同合作;在健全的专项法规指导下建设多层次功能特定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与设施,并根据老年人的照护等级,有针对性地为居家老人提供急需的养老服务。此外严格的照护人才资质准入和照护服务效果评价制度,保证了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综述所述,我国的社会化居家养老模式应改变之前单一碎片化的供给结构,创建一种多元协同式的供给框架。首先,以福利多元主义为视角设计社会化居家养老模式的主体,在明确服务“提供者”(政府)与“生产者”(家庭、市场、社会)角色定位的基础上,划定各个主体的职责权限。其次,根据协同治理理论框架对社会化居家养老多元协同供给架构进行构建,明确协同供给的主体、规则、工具、内容,并设计完善协同供给网络。最后,健全社会化居家养老多元协同供给模式的运行机制,建构文化与制度激励机制、社会资源整合机制和多维监管评价机制以保障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供给能够顺利得以实现。
周敏[8](2014)在《中小型外资企业在中国发展面临的困境以及出路 ——以A公司为例阐述》文中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灵活的市场机制与政府优惠政策的双重推动下,一大批中小外资企业蓬勃兴起,它们成为引进先进生产力、扩大出口创汇,推动市场经济发展和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力量。30多年的持续发展,中小型外资企业不仅促进了外贸出口的发展,而且带动了区域经济,帮助形成了不同地区的特色产业集群,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群体中最具活力和生命力的经济实体。但进入21世纪以来,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小型外资企业面临的发展问题则更为严峻。本文试图归纳总结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和发展中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抛砖引玉,尝试提出一条指引中小型外资企业发展之路,让中小型外资企业能继续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本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从内外因分析中小型外资企业在中国发展面临的困境,外因指宏观经济环境,内因指中小型外资企业本身存在的共性弊端或短板。第二部分以A公司为例,阐述A公司的经营情况和基本现状,引入标杆企业与A公司进行对比分析,查找弊端或者差距,分析在宏观经济环境中A公司产生发展障碍的深层次因素。第三部分通过对A公司的资源和能力的综合分析,对照标杆企业,从技术创新,企业文化,管理哲学与风格三方面入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解决发展障碍。本文的成果可为A公司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同时通过A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提升,构建出中小制造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模型,为其他同性质或同情形的企业走出困境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徐勇[9](2010)在《安德鲁 精彩诠释“无线之道”》文中提出当你在大型活动现场和成千上万名观众一起使用智能手机分享快乐的时候,当你从30层或更高的办公室乘坐电梯到地下停车场同时打着电话畅通无阻的时候,当你在高速行驶的列车、地铁里也能轻松自在使用手机的时候,你可能不会想到这一切的幕后功臣,这些都要归功于无线领域专家多?
王喜皎[10](2010)在《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区位研究》文中指出跨国公司掌握着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而其先进的技术来源于巨额的研发投资,因此跨国公司十分重视对于研发投资的区位选择。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改变其将R&D投资集中在母国的做法,首先将R&D投资投放在与其技术水平相当的发达国家,其后为了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的人才资源,占领广阔的市场,逐步扩展到新兴市场国家,展开了R&D全球化的投资战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应该顺势而上,努力吸收跨国公司的R&D投资,利用其溢出效应,以带动我国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中国作为崛起的大国,拥有高速的经济发展、庞大的市场规模、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宽松的投资环境,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跨国公司R&D投资的热土。中国市场的战略地位在全球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眼光放在了中国,比如微软亚洲研究院、诺基亚杭州研发中心、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研发中心、松下研究开发(中国)有限公司等。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的R&D机构数逐年递增,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资料和王志乐《2008跨国公司中国报告》以及有关资料显示:1997年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R&D机构总数为24家,到2007年已经突破了1000家,达1164家,是1997年的48倍。跨国公司在华纷纷设立研发机构,是其全球化资源配置的结果,同时,也为中国带来了高新技术、先进的管理技术和雄厚的资金来源,有利于带动我国的高新技术水平的提升,拉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并且R&D投资比直接投资对高新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具有更好的带动作用。所以,为了更好地吸引跨国公司的研发投资,研究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区位选择因素,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是,中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差异巨大,并不是整个国家每个地区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策略与措施都应该相同。东西部地区在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素质、投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所以在吸引跨国公司R&D投资的策略上应该有所区分,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对东西部地区分开来加以讨论,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更好的指导意义。通过文献综述,回顾国内外学者对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区位选择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成果,学习已有文献的研究方法,找出其不足,即国内学者对于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分析主要是对全国笼统地进行,或者单独从一个地区的跨国公司R&D投资展开探讨,分析没有很强的针对性,没有分情况进行细致的探讨。从中笔者提出本文需要研究的问题,即从东西部比较分析的视角来研究跨国公司在华R&D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本文的主体部分首先概括地介绍了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现状,包括跨国公司R&D投资地区分布现状、行业分布现状和来源地分布现状,对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的总体特征有所把握,以便进一步对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做更加细致的分析。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机构的区位分布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从东、中、西部地区的划分来看,笔者统计的在我国投资的564家跨国公司研发机构中,东部沿海地区的跨国公司R&D机构数为527家,占93.4%,中部地区为8家,占1.4%,西部地区为29家,占5.2%。跨国公司R&D投资机构最集中的东部地区包括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和以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在564家R&D机构中,投资在环渤海地区的机构数目有185家,占32.8%,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机构数目有277家,占49.1%,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机构数目有65家,占11.5%。从跨国公司在我国研发投资机构的总体行业分布情况来看,投资主要集中于计算机、软件、通信、生物制药、化工、汽车等行业,尤其是以信息行业为主。在564家R&D机构中,有220家机构属于电子电气行业,占总数的39%;有135家机构属于通讯行业,占23.9%:有75家属于软件行业,占13.3%;有39家属于化工行业,占6.9%;有25家属于汽车行业,占4.4%,有23家属于生物制药行业,占4.1%。从投资来源地的分布情况来看,在华设立R&D机构的跨国公司来源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瑞典、中国台湾、韩国、荷兰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最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其中又以美国居首位。笔者统计的564家跨国公司R&D机构中,来自美国的有221家,占总数的39.2%,来自日本的有135家,占23.9%,来自欧洲的有121家,占21.5%,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分别有36家和6家,这两个地区的跨国公司的R&D机构占7.4%,其余国家和地区占8%。传统和现代的国际贸易理论对于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动机都有比较细致的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跨国公司海外研发的动机类型主要有资源需求型、市场需求型和技术需求型这三种。从国内外学者对于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投资的实证分析中,得出的结论是,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投资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策法规方面。东道国和母国的政策法规对于跨国公司设立研发机构是否有优惠条款或者限制条款以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第二,成本因素。主要是利用当地相对廉价的科技人才和相对较低的运营成本。第三,接近市场,本土化需要。主要是以跨国公司母国的技术水平为基础,结合东道国当地的个性化需求,经过改造,研究出本土化的新产品,占领东道国市场。第四,知识获取。为了增加知识的全球储备,在全球范围内进行R&D投资,有利于跨国公司获得世界各地的最新技术。第五,东道国的科技水平。东道国科技水平越高,越能够承接跨国公司的R&D投资。第六,东道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东道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建设、信息建设、经济建设、环境建设等方面,这些也是影响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从我国的具体情况出发,总结出几个影响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主要因素:地区人均生产总值GDP、地区平均工资、人均外商直接投资额、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专利申请授权数、高技术产业化指数、各省万人国际互联网络用户数。将以上的得出的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区位选择的八个影响因素的各省具体数据作为自变量,以跨国公司在中国各省的R&D投资机构数目为因变量,做回归分析。结果是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人均外商直接投资额,人均外商直接投资额增加一个单位,跨国公司R&D投资机构数增加0.548724个单位。也就是说,一个吸收FDI较多的省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获得更大的吸引到跨国公司R&D投资的机会。第二大影响因素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其人数增加一个单位,跨国公司R&D投资机构数增加0.366178个单位,可见科学家和工程师是支撑跨国公司R&D投资的主要力量。第三大影响因素是专利申请授权数,当它变动一个单位,R&D机构数只变动0.135868个单位,说明一个地区的专利申请状况对于跨国公司研发投资还是有一定的正向的影响,但影响的程度不大。第四大影响因素是人均工资,当它变动一个单位,R&D机构数只变动0.131961个单位,说明人均工资对于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选址具有比较弱的影响。最后,运用以上实证分析所得的结果,针对东西部地区的具体情况,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针对西部地区的对策建议是:第一,提高本地区的收入水平,发展地区经济;第二,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第三,努力培养高科技人才;第四,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鼓励创新;第五,继续增加R&D投资额。针对东部地区的对策建议是:第一,与跨国公司建立合资企业,促进技术外溢;第二,吸引更多行业的R&D投资;第三,加大科技园区的投资,促进产业集聚。本文采用的主要方法是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在理论分析方面,对跨国公司R&D全球化的理论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将其运用到本文的论述中。这些理论主要包括对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的动因分析和区位选择分析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定性的研究,得出本文需要研究的课题。在实证分析方面,以理论分析得出的结论为基础,以具体的数据为支撑,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进行了定量的探索。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我国学者在研究跨国公司在华R&D区位选择问题上的研究都是从我国整体的角度出发的,没有考虑到东西部地区的差异,本文从东西部地区的差异入手,找到影响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之后,针对东西部地区提出不同的对策建议。从而能够更好地指导东西部地区引导跨国公司的R&D投资,具有比较明显的针对性,实践性也更强。本文的不足:在写作过程中,笔者查阅了很多资料,查找了大量的数据,可能由于数据的统计误差或者统计口径的不同,存在着一定的误差。还有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在本文开始写作之后也在不断设立,所以可能有没有统计到的比较重要的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笔者努力在今后的研究中逐步改进。
二、安德鲁在中国苏州设立研发中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安德鲁在中国苏州设立研发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2 主要的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资源 |
2.1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
2.1.2 列宁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
2.2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
2.2.1 毛泽东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
2.2.2 邓小平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
2.2.3 江泽民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
2.2.4 胡锦涛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
2.3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建设的论述 |
2.3.1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观点 |
2.3.2 习近平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论述 |
2.4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借鉴 |
2.4.1 政治传播及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 |
2.4.2 网络传播及“把关人”理论 |
2.4.3 新媒体及自媒体理论 |
第三章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概念辨析 |
3.1 网络意识形态的概念解析 |
3.1.1 网络意识形态的基本内涵 |
3.1.2 网络意识形态的特征功能 |
3.1.3 网络意识形态的主要类型 |
3.2 网络意识形态建设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内涵 |
3.2.1 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内涵 |
3.2.2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内涵 |
3.2.3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要素 |
3.2.4 高校网络与现实意识形态建设关系辨析 |
3.3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特点及价值 |
3.3.1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特点 |
3.3.2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意义 |
第四章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 |
4.1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发展历程 |
4.1.1 探索应对阶段(1994年—2003年) |
4.1.2 蓬勃发展阶段(2004年—2011年) |
4.1.3 全面推进阶段(2012年至今) |
4.2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
4.2.1 推动阵地建设,网络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体系基本建成 |
4.2.2 加强内容供给,“正能量”在网络空间中赢得话语权 |
4.2.3 健全法律法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制度机制不断完善 |
4.3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启示 |
4.3.1 坚持问题导向,主动占领意识形态网络阵地 |
4.3.2 坚持创新导向,推进理论创新和话语体系创新 |
4.3.3 坚持目标导向,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育人导向 |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境遇和问题分析 |
5.1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新机遇 |
5.1.1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阵地不断拓展 |
5.1.2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方式更加多样 |
5.1.3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法规不断完善 |
5.1.4 青年学生网民的主体地位更加彰显 |
5.2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
5.2.1 网络意识形态生成“个体化”“离散化”的冲击 |
5.2.2 网络意识形态内容“碎片化”“泛娱乐化”的冲击 |
5.2.3 网络意识形态传播“去中心化”“圈群化”的冲击 |
5.2.4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戏谑化”“视觉化”的冲击 |
5.3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5.3.1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理论创新滞后、阐释力不足 |
5.3.2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依托载体乏力、影响力不足 |
5.3.3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方式单一、吸引力不足 |
5.3.4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队伍欠缺、引导力不足 |
5.3.5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责任落而不实、管控力不足 |
第六章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理念和原则 |
6.1 坚持以掌握“三权”,培养时代新人为目标 |
6.1.1 牢牢掌握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 |
6.1.2 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6.2 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 |
6.2.1 “五大发展理念”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高度契合 |
6.2.2 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 |
6.3 坚持以“四个相统一”为原则 |
6.3.1 坚持党的领导与育人为本相统一 |
6.3.2 坚持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相统一 |
6.3.3 坚持线上治理与线下推进相统一 |
6.3.4 坚持宏观引领与精准施策相统一 |
第七章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
7.1 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内容建设 |
7.1.1 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
7.1.2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培育 |
7.1.3 不断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
7.2 完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
7.2.1 深化媒介融合,构筑校园全媒体阵地 |
7.2.2 深化思政课改革,构筑课堂教育阵地 |
7.2.3 深化实践锻炼,构筑课外教育阵地 |
7.2.4 强化阵地管理,确保导向正确、管控有力 |
7.3 强化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队伍建设 |
7.3.1 进一步壮大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队伍 |
7.3.2 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 |
7.3.3 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队伍的媒介素养 |
7.4 改进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方法 |
7.4.1 坚持“疏”“堵”结合,强化议程设置 |
7.4.2 实现“两个转变”,突出隐性教育 |
7.4.3 把握网络话语特征,转换话语方式 |
7.4.4 树立大数据思维,推进精准施策 |
第八章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保障机制 |
8.1 健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责任落实、成效测评和考核激励机制 |
8.1.1 完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责任落实机制 |
8.1.2 完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成效测评机制 |
8.1.3 完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考核激励机制 |
8.2 健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协同治理和监控管理机制 |
8.2.1 构建高校内部、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协同治理机制 |
8.2.2 构建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应急预警、应对处置和评估反馈机制 |
8.3 健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法律法规和信息技术保障机制 |
8.3.1 健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法律法规保障机制 |
8.3.2 健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信息技术保障机制 |
第九章 结语: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2)从竞争对抗走向暴力:电子游戏的暴力文化传播倾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目标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状况 |
(二)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三、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
四、暴力电子游戏的相关概念厘定 |
(一)游戏的意涵 |
(二)电子游戏的意涵 |
(三)暴力电子游戏的意涵 |
(四)虚拟实在的意涵 |
第一章 暴力电子游戏媒介的本体考察 |
第一节 机制与规则:作为原初暴力系统的电子游戏 |
一、暴力电玩的机制与媒介偏向 |
二、暴力电子游戏的表达潜力 |
第二节 观看中的实践:电子游戏暴力传达与体验 |
一、视觉机制影响下的影像与图像暴力 |
二、观看的视线:女性作为欲望客体的窥视 |
第三节 空间性与边界: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的意义建构 |
一、暴力电子游戏的空间性与时间性 |
二、被框定的暴力:暴力实践的“几何”空间与行动场 |
三、赛博城市景观、末日情境与暴力意识传达 |
第二章 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的传播主体阐释 |
第一节 玩家能动性:作为交互主体和阐释主体的游戏玩者 |
一、作为符号文本的游戏与交互主体的游戏者 |
二、作为阐释主体的游戏玩者 |
第二节 暴力电子游戏玩者类型与暴力行为动机分析 |
一、电子游戏的玩家分类及理论来源 |
二、心理动力学说、玩家类型与玩家的行为动机分析 |
第三节 吉拉尔模仿律与玩家暴力行为动机分析 |
一、模仿的意涵与吉拉尔模仿律 |
二、主体同一性的打破与重建 |
三、暴力、攻击性热情与模仿律 |
第四节 粉丝文化与暴力文本的二次生产与传播 |
一、粉丝文本生产与细分化的粉丝身份 |
二、游戏黑话:粉丝群体的集群式内容生产 |
第三章 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的符号表现形式 |
第一节 暴力电子游戏符号的生成与结构 |
一、游戏符号文本能指与所指的意涵 |
二、游戏内符号文本的生成过程 |
三、游戏外符号文本的形成过程 |
第二节 暴力电子游戏叙事模式基本特征 |
一、电子游戏的叙事性与交互性 |
二、暴力电子游戏叙事性的展开方式 |
三、暴力电子游戏叙事模式基本特征 |
第三节 暴力电子游戏符号文本的显性表达 |
一、作为元文本的显性暴力符号 |
二、作为伴随文本的显性暴力符号 |
第四节 暴力电子游戏符号文本的隐性表达 |
一、作为符号象征态的隐性暴力符号 |
二、暴力符号文本的互文性与隐喻性表达 |
第四章 电子游戏暴力文化传播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镜像暴力”:霸权主义,从现实竞争对抗到虚拟游戏 |
一、防御性叙事视角下的战争框架:“正义之战”与“反恐主义” |
二、美国军事娱乐产业结构形成:战争、游戏与科技的分流汇合 |
第二节 “象征暴力”:软权力,精英治国与意识操纵 |
一、“二八原则”与社会阶层固化 |
二、社会阶级矛盾冲突与反智识主义 |
三、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的生产方式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重构下的时代精神状况 |
一、机器和技术成为人的实存决定因素 |
二、身体与个体自我精神的衰亡 |
第五章 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的根源探析 |
第一节 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的社会历史根源 |
一、游戏起源与生物学功能:对动物性与过剩生命力的宣泄 |
二、文化、文明与武化:古希腊英雄史诗、神话与竞技决斗 |
三、仪式化与浪漫幻象:中世纪骑士制度与日本武士道精神 |
第二节 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的社会政治根源 |
一、有神论时代的审判与神判:司法决斗与宗教献祭 |
二、空间争夺与资源竞争:殖民主义与种族屠杀 |
第三节 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的精神心理根源 |
一、不可化约的有限性:生命的诱惑与死亡的阴影 |
二、“神性”与“人性”的双重变奏 |
第六章 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盛行的本质反诘 |
第一节 悲剧审美的重构:游戏失败美学与暴力美学 |
一、悲剧审美:悲剧何以甜蜜 |
二、解构与重构:游戏中的悲剧美学 |
三、反诘与追问:狂欢的时代暴力电子游戏中的悲剧启示 |
第二节 追求快感的狂欢:技术控制论与“智人”进化为“神” |
一、媒介是本质:技术依赖与社会重塑 |
二、未来将至:幻想变为现实及其挑战的人类伦理底线 |
三、技术悲观主义的视角:关于技术控制的反思 |
第三节 道德系统的失序:占优策略与道德选择困境 |
一、数字定义行为:虚拟世界的真实道德 |
二、道德抉择中的“电车困境”与“占优策略” |
三、如何评价电子游戏的道德系统 |
第四节 虚拟暴力的负功能:暴力血腥与玩家攻击倾向 |
一、暴力电子游戏对玩家攻击性影响的问题存在争议 |
二、如何看待暴力电子游戏对人类攻击性产生影响的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高校协同创新的发展维度 |
一、顺应大科学时代发展的需要 |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
三、推进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 |
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需要 |
第二节 理论和实践价值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咨政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对象的确定 |
一、研究概念的界定 |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二章 回顾与反思:理论机理与文献述评 |
第一节 已有研究:多学科视域中的文献综述 |
一、协同 |
二、协同创新 |
三、利益配置机制 |
第二节 研究思路:结构内容和技术路线 |
一、已有研究评述 |
二、研究内容 |
三、技术路线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多种方法综合应用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比较研究法 |
三、案例研究法 |
四、系统分析法 |
五、调查访谈法 |
第三章 协同创新:宏观政策下的理想追求 |
第一节 范式转变:从封闭式创新到开放式创新 |
一、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
二、创新理论演进 |
三、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第二节 模式变迁:从体制壁垒到融合集成 |
一、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社会化 |
二、高校学科、科研、人才发展的网络化 |
三、高校科技创新社会网络化的典型案例 |
第三节 高校选择:从产学研合作到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
一、协同创新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
二、协同创新为高校实现“进位赶超”提供历史机遇 |
三、高校协同创新相关理论基础 |
第四章 现实困境:高校协同创新利益分析 |
第一节 厘清利益:理论机理与文献述评 |
一、利益相关者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聚焦利益:现实状况与理论诉求 |
一、高校协同创新中的利益相关者 |
二、协同创新利益主体需求 |
三、协同创新利益冲突分析 |
四、协同创新利益分配系统分析 |
第三节 协调利益:权力冲突的权利转向 |
一、利益相关者协调的逻辑起点 |
二、利益相关者合作关系的演化 |
三、利益相关者协调机制的构建 |
第五章 价值逻辑:应然的取向与规范性的理想 |
第一节 美国视角:协同创新发展历程及经验 |
一、美国协同创新发展历程 |
二、美国协同创新机制探析 |
第二节 欧盟借鉴:协同创新组织模式比较分析 |
一、欧盟协同创新体系发展历程 |
二、欧盟协同创新组织模式特点 |
第三节 典型案例:借鉴思考为我所用 |
一、从美国I/UCRC看协同创新 |
二、协同创新的加拿大“NCE计划” |
第六章 共同治理: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制度路径 |
第一节 “共治”观念:高校协同创新治理设计之“轨” |
一、理论范式:利益相关者与治理 |
二、分析维度:整合与互动 |
三、协同层面:战略、知识、组织 |
第二节 机制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之“钥” |
一、高校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要素 |
二、高校协同创新组织管理体制创新 |
第三节 体系框架: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 |
一、利益主体的协同机制 |
二、配置行为的优化机制 |
三、资源整合的保障机制 |
第七章 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案例剖析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实证研究:利益相关者多元诉求之“要” |
一、B协同创新中心管理体制与利益配置机制 |
二、八家协同创新中心有关利益配置机制分析(如表7-2所示) |
三、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实证研究 |
第二节 高校协同创新:一个期待续写的“故事” |
一、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结论 |
二、推动高校协同创新的政策建议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2013年国家首批认定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名单 |
附录2: 2014年国家第二批认定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名单 |
附录3: “高校协同创新工程”研究项目调研提纲 |
附录4: “高校协同创新工程”调研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4)中国大陆民营图书版权代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 版权和版权贸易 |
2.2 版权代理 |
2.2.1 版权代理的性质与作用 |
2.2.2 版权代理的产生与发展 |
2.2.3 中国大陆地区民营版代异军突起 |
3 中国大陆民营图书版权代理的业务经营情况 |
3.1 地区分布情况 |
3.2 经营规模 |
3.3 业务范围 |
3.4 营业收入 |
3.5 社会效益 |
4 中国大陆民营图书版权代理的业务经营模式 |
4.1 传统型 |
4.1.1 专业化道路型 |
4.1.2 作家经纪型 |
4.2 网络型 |
4.3 传统和网络相结合型 |
5 民营图书版权代理存在的问题、对策与建议 |
5.1 民营图书版权代理存在的问题 |
5.1.1 政策敏感性不高 |
5.1.2 人才问题 |
5.1.3 专业性不够 |
5.1.4 客户走访不到位 |
5.2 民营图书版权代理威胁与机遇并存 |
5.2.1 SWOT分析模型 |
5.2.2 结论 |
5.3 对策与建议 |
5.3.1 以国家政策为导向,调整经营方向 |
5.3.2 调整人才结构 |
5.3.3 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
5.3.4 与出版社与作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科学精英汇聚与一流大学成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研究目标、概念界定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一章 一流大学成长中科学精英汇聚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个人—组织契合理论 |
一、P-O fit理论概述 |
二、对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二节 学习型组织系统思考动力学理论 |
一、系统思考动力学理论概述 |
二、对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三节 组织资本与个人资本理论 |
一、组织资本理论概述 |
二、个人资本理论概述 |
三、对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二章 一流大学科学精英产生与汇聚的历史变迁 |
第一节 科学家角色的出现与大学科研职能的萌发 |
一、科学家角色的出现与确立 |
二、大学科研职能的萌发 |
第二节 科学精英的产生与研究型大学的崛起 |
一、研究型大学的崛起 |
二、科学精英的产生与流动 |
第三节 科学精英的汇聚与世界一流大学集群的形成 |
一、美国研究型大学集群形成的时代背景及含义 |
二、科学精英在美国的集聚状况 |
三、黄金时代:美国研究型大学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三章 科学精英汇聚促进一流大学成长的机制分析 |
第一节 科学精英社会资本提升大学声誉的机制分析 |
一、科学精英与一流大学的契合关系 |
二、科学精英声誉机制助推大学成长为一流 |
第二节 科学精英学术资本实现大学职能的机制分析 |
一、科学精英推动一流大学的科研 |
二、科学精英推动一流大学研究生及职业生涯早期科学家培养 |
第三节 科学精英物质资本助力大学成长的机制分析 |
一、科学精英驱动一流大学在创新联动中捕获发展机会 |
二、科学精英通过教学与科研促使大学获得不菲物质资本 |
第四章 一流大学吸引科学精英汇聚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政府对一流大学R&D的巨额资助 |
一、政府为一流大学科研付费的动机 |
二、政府为一流大学科研付费的力度 |
三、付费背景下政府促进科学精英朝一流大学集聚的机制 |
第二节 良性的大学治理 |
一、一流大学搭建良性治理架构以吸引及挽留科学精英 |
二、一流大学平衡学术商业化与科研自主以保护科学精英少受干扰 |
第三节 卓越的人才集聚平台 |
一、一流大学与科学精英之间的信任关系有利于人才集聚 |
二、科学精英之间的互惠关系有利于人才类聚 |
三、科学精英在一流大学达到一定阈值会稳定类聚行为 |
第四节 家庭结构及个人因素约束流动得以消减 |
一、家庭因素对科学精英流动的约束作用 |
二、个人因素对科学精英流动的约束作用 |
三、家庭结构及个人因素约束流动得以消减的途径 |
第五章 一流大学科学精英汇聚的制度分析 |
第一节 一流大学科学精英汇聚的学科制度分析 |
一、学科治理:大学内外部治理中专业权力的发挥促进科学精英集聚 |
二、学科资助:R&D经费可用度与科学精英集聚存在正向相关 |
三、学科构建:跨学科(IDR)推动科学精英集聚 |
四、学科运行:科学文化与院系管理文化的共生促进科学精英集聚 |
第二节 一流大学科学精英汇聚的大学制度分析 |
一、科学精英招募引进制度 |
二、科学精英学术职业晋升与薪酬制度 |
三、科学精英学术能力评价制度 |
四、一流大学私人捐赠讲席制度 |
第三节 一流大学科学精英汇聚的制度环境分析 |
一、科学精英汇聚的跨国格局及动因分析 |
二、高等教育强国的精英移民制度分析 |
三、一流大学汇聚科学精英的政治环境分析 |
四、一流大学汇聚科学精英的经济环境分析 |
五、一流大学汇聚科学精英的文化环境分析 |
第六章 科学精英汇聚对我国“双一流”建设的启示 |
第一节 我国一流大学科学精英汇聚的实证分析 |
一、我国一流大学科学精英汇聚的情况 |
二、我国一流大学科学精英汇聚的国际比较 |
三、我国一流大学综合性人才竞争力国际比较 |
第二节 科学精英的汇聚决定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的成败 |
一、系统思考:科学精英汇聚决定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成败 |
二、驱动之驱动:我国研究型大学汇聚科学精英的背景及路径分析 |
三、间接之驱动:科学精英汇聚愿景是我国大学改革的源动力 |
第三节 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是实现科学精英汇聚的关键 |
一、改善大学内部治理,打造利于精英汇聚的扁平式生态 |
二、完善大学外部治理,打造有利于精英汇聚的保护式生态 |
三、打破学术界-产业界行业分隔,营造利于精英汇聚的开放式生态 |
第四节 科学精英队伍的国际化是我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学科)的必由之路 |
一、我国研究型大学科学精英国际化的现状 |
二、我国研究型大学提升科学精英国际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三、我国研究型大学提升科学精英国际化的可能解决路径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6)苏州康普通讯技术天线事业部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 文献综述与理论研究 |
第2章 苏州康普通讯技术天线事业部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2.1 苏州康普通讯技术天线事业部简介和背景 |
2.2 苏州康普通讯技术天线事业部发展现状 |
2.3 苏州康普通讯技术天线事业部发展面临的问题 |
2.4 苏州康普通讯技术天线事业部发展的问题分析 |
第3章 苏州康普通讯技术天线事业部发展策略环境分析 |
3.1 苏州康普通讯技术天线事业部外部环境分析 |
3.2 苏州康普通讯技术天线事业部内部环境分析 |
3.3 苏州康普通讯技术天线事业部发展策略SWOT分析 |
第4章 苏州康普通讯技术天线事业部发展策略制定及实施保障 |
4.1 苏州康普通讯技术天线事业部发展策略的目标 |
4.2 苏州康普通讯技术天线事业部发展策略的选择 |
4.3 苏州康普通讯技术天线事业部发展策略的实施 |
4.4 苏州康普通讯技术天线事业部发展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代际支持失衡背景下家庭养老困境及社会化居家养老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研究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三、研究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 代际关系 |
(二) 代际支持 |
(三) 代际支持失衡 |
(四) 家庭养老 |
(五) 社会化居家养老模式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一)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二) 协同治理理论 |
(三) 需要层次理论 |
第三章 代际支持变化下养老服务供给模式的演变轨迹 |
一、代际支持平衡期:传统家庭养老供给模式 |
(一) 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运行基础 |
(二) 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实现途径:土地保障下的代际支持 |
(三) 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利弊分析 |
二、代际支持相对稳定期:单位制家庭养老供给模式 |
(一) 单位制家庭养老模式的运行根基 |
(二) 单位制家庭养老模式的实现途径:单位制下的代际支持 |
(三) 单位制家庭养老模式的利弊分析 |
三、代际支持失衡期:社会化居家养老供给模式 |
(一) 社会化居家养老模式的建构基础 |
(二) 社会化居家养老模式的实现途径:多元主体协同供给 |
(三) 社会化居家养老模式的优势性分析 |
第四章 代际支持失衡的形成及对家庭养老功能的影响 |
一、代际支持失衡的宏观要素 |
(一) 人口结构的改变 |
(二) 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进 |
(三) 我国家庭结构的变迁 |
二、代际支持失衡的微观因素 |
(一) 孝道文化支配下传统家庭规范式微 |
(二) 家庭代际间关系取向下位运行 |
(三) 现代社会劳动人口迁移频仍 |
(四) 子代缺失或养老供给能力微弱 |
三、代际支持失衡引发家庭养老困境 |
(一) 代际共居比率下降 |
(二) 家庭代际养老的经济支持功能减弱 |
(三) 家庭代际养老的生活照料功能弱化 |
(四) 家庭代际养老的精神慰藉频率减少 |
第五章 代际支持失衡背景下家庭养老向社会化居家养老模式转变的驱动要素 |
一、家庭驱动:家庭养老服务自我变革的诉求 |
(一) 家庭养老外部支持力的提升诉求 |
(二) 传统家庭养老服务项目的扩充诉求 |
(三) 老年群体居家偏爱下对服务供给方式的变革诉求 |
二、政府驱动:政府角色转变与政策制度激励 |
(一) 政府福利供给职能的转变:能促型角色的承担 |
(二) 能促型角色下政府对社会化居家养老发展提供的政策支持 |
(三) 能促型角色下政府对社会化居家养老发展提供的制度保障 |
三、社会驱动:社会供给主体生产能力显着提升 |
(一)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初见成效 |
(二) 多种政策工具激励下民间服务组织规模持续递增 |
(三) 邻里志愿者互助养老悄然兴起 |
四、市场驱动:居家养老服务产业发展迅速 |
(一) 市场顾客导向推动居家养老服务产业化发展 |
(二) 市场同业竞争推动居家养老服务产品性价比提升 |
(三) 预防“失灵”促进居家养老服务市场规则不断完善 |
第六章 代际支持失衡背景下社会化居家养老模式试点效果考察与反思 |
一、上海模式:政府主导下的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体 |
(一) 上海政府主导下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现状描述 |
(二) 上海政府主导下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运行体系 |
(三) 上海政府主导下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成效与问题 |
二、苏州模式:政府与商业企业合作下“虚拟养老院”的构建 |
(一) 苏州“虚拟养老院”基本状况描述 |
(二) 苏州“虚拟养老院”的运行系统 |
(三) 苏州“虚拟养老院”的成效与问题 |
三、宁波模式:政府与NGO合作下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 |
(一) 宁波政府与NGO合作下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情况描述 |
(二) 宁波政府与NGO合作下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运行架构 |
(三) 宁波政府与NGO合作下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成效与问题 |
四、社会化居家养老实践模式的对比与反思 |
(一) 社会化居家养老实践模式的比较 |
(二) 社会化居家养老实践模式的反思 |
第七章 东亚国家社会化居家养老模式的实践经验及启示 |
一、东亚国家社会化居家养老模式经验借鉴的可行性分析 |
(一) 儒家孝道规范的同源性 |
(二) 家庭主义的相似性 |
(三) 代际支持失衡的共同性 |
(四) 居家养老选择性偏爱的一致性 |
二、日本社会化居家养老模式的实践经验 |
(一) 健全家庭养老制度性激励缓解代际支持压力 |
(二) 多种类民间组织承接居家养老生活事业 |
(三) 根据照料等级给付多层次的居家照护服务项目 |
(四) 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从业资格与质量评价机制 |
三、韩国社会化居家养老模式的构建经验 |
(一) 利用文化与制度工具保障家庭代际养老功能 |
(二) 政府+市场促进老年人就业提升其自我养老能力 |
(三) 政府+社会+市场合作供给多样性居家养老服务项目 |
四、东亚国家社会化居家养老模式实践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一) 重视提升家庭代际养老与自我养老能力 |
(二) 引导社会与市场参与合作供给居家养老服务 |
(三) 根据照护等级有针对性供给多层次的服务内容 |
(四) 完善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监管并建立多维评估机制 |
第八章 社会化居家养老多元协同供给模式的构建 |
一、多元参与:社会化居家养老模式的主体设计 |
(一) 社会化居家养老模式中多元主体供给的必要性 |
(二) 社会化居家养老模式中多元主体的角色定位 |
(三) 社会化居家养老模式中多元主体的职责权限划分 |
二、多元协同:社会化居家养老模式的架构设计 |
(一) 社会化居家养老多元协同供给架构的设计依据 |
(二) 社会化居家养老多元协同供给架构的构成要素 |
(三) 社会化居家养老多元协同供给网络设计 |
三、多元治理:社会化居家养老模式的运行机制 |
(一) 文化与制度激励机制 |
(二) 社会资源整合机制 |
(三) 多维监管评估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代际养老服务供给现状问卷调查 |
附录2 老年父母养老现状及需求问卷调查 |
后记 |
(8)中小型外资企业在中国发展面临的困境以及出路 ——以A公司为例阐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介绍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中小企业概述 |
2.1.1 中小企业的界定 |
2.1.2 中小企业的特点 |
2.2 核心竞争力概述 |
2.3 发展战略概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小型外资企业在中国发展面临的困境 |
3.1 A 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3.1.1 公司简介 |
3.1.2 A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分析 |
3.1.3 A 公司所在行业分析 |
3.1.4 A 公司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
3.2 中小型外资企业所在的宏观经济环境 |
3.2.1 成本持续增加 |
3.2.2 竞争压力加大 |
3.2.3 优惠政策已成往事 |
3.3 中小型外资企业自身存在的弊端 |
3.3.1 中小外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问题分析 |
3.3.2 中小外资企业文化弊端的分析 |
3.3.3 中小外资企业管理问题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标杆公司发展策略的分析 |
4.1 安德鲁电信器材(中国)有限公司案例分析 |
4.1.1 核心竞争力培育 |
4.1.2 安德鲁电信器材(中国)有限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
4.2 瑞萨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案例分析 |
4.2.1 培养核心竞争力 |
4.2.2 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提升核心竞争力下的 A 公司战略分析 |
5.1 通过模型对 A 公司进行综合分析 |
5.1.1 SWOT 模型分析 A 公司 |
5.1.2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5.2 A 企业战略制定以及选择 |
5.2.1 外部一般环境调查 |
5.2.2 公司战略的选择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小外资企业发展战略实施 |
6.1 中小外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
6.1.1 增加研发的力量 |
6.1.2 形成学习型组织 |
6.1.3 建立好的创新制度 |
6.2 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 |
6.2.1 强化公司的核心价值观 |
6.2.2 形成制度化建设 |
6.2.3 物质文化的建设 |
6.3 快速反应 |
6.3.1 信息化管理 |
6.3.2 公司组织扁平化 |
6.3.3 有效的沟通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A 公司研究结论 |
7.2 对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10)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区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的基本内容及目的 |
1.3 研究方法和手段 |
1.4 本文的框架结构 |
2.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国外学者研究现状 |
2.1.1 理论研究成果 |
2.1.2 实证研究成果 |
2.2 国内学者研究现状 |
2.2.1 国外跨国公司对中国R&D投资的研究现状 |
2.2.2 中国企业R&D国际化的研究现状 |
3.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现状 |
3.1 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总体概述 |
3.2 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现状 |
3.2.1 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区位分布现状 |
3.2.2 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行业分布 |
3.2.3 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来源地分布 |
4.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区位选择的因素分析 |
4.1 跨国公司海外R&D的主要动机 |
4.2 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 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区位选择的因素 |
4.3.1 地区人均生产总值GDP |
4.3.2 地区平均工资WAGE |
4.3.3 人均外商直接投资额FDI |
4.3.4 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RD |
4.3.5 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SCT |
4.3.6 专利申请授权数PA |
4.3.7 高技术产业化指数HTI |
4.3.8 各省万人国际互联网络用户数INT |
5.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区位的实证分析 |
5.1 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变量的选取 |
5.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5.3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与数据分析 |
5.3.1 多元回归模型的建立 |
5.3.2 数据分析 |
5.4 实证分析结果 |
5.4.1 人均外商直接投资(FDI) |
5.4.2 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SCT) |
5.4.3 专利申请授权数(PA) |
5.4.4 人均工资(WAGE) |
5.4.5 其他影响因素 |
6.东西部地区吸引跨国公司R&D投资的对策和建议 |
6.1 东西部R&D投资环境的差异 |
6.1.1 经济发展水平和工资水平 |
6.1.2 利用外资情况 |
6.1.3 科研经费投入和科研人员数 |
6.2 吸引跨国公司R&D投资的政策和建议 |
6.2.1 中西部地区吸引跨国公司R&D投资的对策建议 |
6.2.2 东部地区提高吸引跨国公司R&D投资质量的对策建议 |
7.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四、安德鲁在中国苏州设立研发中心(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 米华全.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2]从竞争对抗走向暴力:电子游戏的暴力文化传播倾向研究[D]. 杨洋. 吉林大学, 2019(02)
- [3]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D]. 徐晓丹. 厦门大学, 2018(06)
- [4]中国大陆民营图书版权代理研究[D]. 朱旭玲. 南京大学, 2017(01)
- [5]科学精英汇聚与一流大学成长[D]. 范冬清.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6]苏州康普通讯技术天线事业部发展策略研究[D]. 张红伟. 吉林大学, 2016(10)
- [7]代际支持失衡背景下家庭养老困境及社会化居家养老模式研究[D]. 吴飞. 南京大学, 2015(01)
- [8]中小型外资企业在中国发展面临的困境以及出路 ——以A公司为例阐述[D]. 周敏.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8)
- [9]安德鲁 精彩诠释“无线之道”[N]. 徐勇. 人民邮电, 2010
- [10]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区位研究[D]. 王喜皎.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