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式输送机平衡锤振动的近似计算(论文文献综述)
郑然予[1](2021)在《轨道式智能巡检机器人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带式输送机是煤炭远距离运输最常用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在煤矿、电厂、港口、化工等行业,若其发生故障会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与运行,严重时则威胁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其运行过程中做到实时监测非常重要。传统人工巡检效率太低、劳动成本太高,故障不能得到及时发现,因此随着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采用机器巡检来代替人工巡检。本课题是以坐落于内蒙古的神华集团准格尔能源公司矸石电厂的输煤系统为背景,结合该输煤系统的作业环境和运行特点,分析目前企业输煤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考虑工作人员提出的相关要求,提出一种轨道式巡检机器人的总体方案,使用Solid Works软件设计巡检机器人的本体结构、轨道结构、机械手臂结构以及巡检机器人的整体装配模型。巡检机器人云台采用模块化设计,结构紧凑,节省空间,传动方式为电机轮毂摩擦式传动,供电方式为滑轨接触供电。然后对巡检机器人的相关参数进行设计,包括水平转弯参数、轮毂电机参数、接触式检测摩擦轮电机参数、轨道支架联接螺栓参数等,并对轨道、轨道支架和联接螺栓的强度进行应力分析,而且通过ADAMS软件对巡检机器人的轨道行走、斜坡停车以及机械臂末端摩擦轮对托辊的接触检测进行了仿真分析,同时对相关参数设计进行验证。针对输送带裂纹故障问题,采用机器视觉检测方法,基于图像处理知识对裂纹图像进行图像增强、阈值分割、形态学处理等一系列图像操作,实现对输送带裂纹特征的识别,并设计了输送带裂纹检测界面系统。最后,进行巡检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并运用Visual Studio 2019平台设计一套巡检机器人监控系统界面,主要包括监控界面、手动操作界面和历史查询界面,而且对巡检机器人的轨道行走运动、机械臂运动、协同作业进行了运动规划以及相关仿真分析。
韩京哲[2](2021)在《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带式输送机驱动特性研究》文中指出带式输送机作为输送行业集机电液一体化的刚柔混合体系统。随着运输量要求的不断增加,使得输送机距离、速度变大,常规的静态化研究思路已经出现弊端,无法研究其启动过程中实际的复杂动态特性。当运量变大时,为减小电机的负荷采用多电机驱动,由于带的粘弹特性和电机传统的直驱动方式等在输送带中产生复杂的动张力波对部分构件造成冲击和因负载的不均匀而导致各电机之间的功率不平衡,无法协同工作甚至发生事故;在对输送机动态特性研究分析的过程中,未考虑载荷在实际中的实时变化性,不能很好地反映输送机真实的动态特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基于电机变频矢量控制原理结合虚拟样机技术中的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头部单、双驱动输送机模型;利用联合仿真思想,基于Harrison启动曲线驱动电机带动输送机,对空载、恒定负载以及实时变负载不同启动工况仿真分析。主要研究为:(1)在分析输送机工作性能的基础上,计算输送机的主要运行阻力、驱动力从而选取合适的电机功率、型号等;采用逐点法计算双驱动输送机满载工况下的带特殊点处的张力值,分析张力沿输送方向的变化规律,为后文仿真的结果提供一定的参考性;对输送带的力学特性理论分析,通过设计拉伸实验验证带力学特性的正确性。(2)在研究分析电机的驱动方式以及动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矢量变频控制策略,在MABLAB/Simulink中搭建输送机驱动电机的整体仿真模型,结果表明:电机的启动电流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速度能很快响应到目标速度,电机转矩和负载转矩可达到平衡稳定,实现电机的变频软启动。(3)利用多体动力学理论,在Recu Dryn中建立了头部单、双驱动重锤式张紧的输送机虚拟样机模型;对多种电机协同控制策略仿真分析,建立交叉耦合控制策略双电机模型。基于Simulink与Recur Dyn联合仿真思想,对头部单,双驱动输送机在空载、恒定负载和时变负载不同工况下的动态特性和功率平衡性仿真分析。结果显示:输送机在不同工况的驱动过程中,速度能够按照Harrsion启动曲线达到给定速度,分析了速度和张力变化规律,符合实际性;主、从电机速度和转矩输出基本同步一致,达到想要的结果;在两种不同时变负载工况下,证明物料冲击较等差恒负载对带张力变化影响大。
姚振强[3](2021)在《排土机排料臂输送系统设计及动态特性研究分析》文中指出排土机在露天矿开采工艺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能代替卡车将岩土高效、快速的转运至排土场。随着国内露天矿的发展,排土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排土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排料臂振动幅度较大、转载处岩土冲击大,设备磨损及冲击破坏严重等问题。因此本文以4500t/h型排土机为研究对象,对排料臂输送系统相关零部件进行设计选型并建立相关模型;对排土机工作过程中排料臂输送系统展开研究,通过理论计算和软件仿真,求解了排料臂的振动特性;根据仿真结果对转载处缓冲支方案进行改进,提高了缓冲支承装置的缓冲性能;对转载溜槽进行改进,减小了岩土对排料臂的冲击,降低了排料臂的振动幅度,提高了设备的强度及寿命。对排料臂输送机零部件进行参数设计及选型,建立了输送带动力学模型;利用Soildworks建立排料臂相关部件的三维模型,并对排料臂受到的载荷及激励进行分析计算。利用ANSYS Workbench对排料臂的振动特性展开研究,求解典型工况下排料臂所受应力及变形量,经校核静力条件下排料臂强度和刚度都符合要求。以仿真结果为输入推导了排料臂挠度公式,为排料臂臂架设计提供理论基础。然后对排料臂臂架及输送机机架进行模态分析,求解其固有频率和各阶模态振型,结合激励分析讨论了排料臂臂架和输送机系统发生共振的可能性,找到了容易引起排料臂共振的频率。最后将风载荷和岩土冲击力简化成简谐载荷,结合模态分析结果进行谐响应分析,求解排料臂在简谐冲击作用下的稳态响应,结论是风载荷对排料臂振动影响较小,转载处岩土冲击力对排料臂振动影响较大,岩土冲击力对设备危害较大。本文对转载处缓冲支承方案进行改进,对装有缓冲托辊组的支承装置和装有缓冲床的支承装置进行对比分析,通过静力学分析、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求解得到两种缓冲支承装置的静强度、刚度、固有频率及稳态响应指标,结果表明,装有缓冲床的缓冲支承装置缓冲效果更好且不容易发生共振,因此转载处缓冲机构采用装有缓冲床的缓冲支承装置。最后本文结合离散元技术,基于EDEM仿真软件,对转载溜槽装置进行改进。根据现场采集数据建立砾石颗粒模型,以Hertz-Mindlin接触模型为理论基础推导砾石颗粒对设备的冲击力公式。然后确定了溜槽设计原则,利用EDEM对原始转载站的岩土转运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对不同腔型的溜槽在不同输送速度下的输送过程进行仿真,以仿真过程中排料臂输送机输送带受力平均值和标准差作为量化标准去评价不同溜槽在不同输送速度下的缓冲能力。最终确定了合适的腔型尺寸和输送速度,使输送带受力平均值从8588N降低至5558N,标准差从6539N降低至4699N,有效地降低了排土机转载处的岩土冲击。
张晓卫[4](2020)在《基于深度学习的传输带纵向撕裂检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港口、矿山中输送煤炭、矿石等,传送带输送机是重要的传输设备,在输送带运行的时候,输送带运行过程中,因为突发事件,纵向撕裂便可能会产生。此时如果事故一旦发生,需要及时检测出撕裂故障并进行停机,否则输送带继续长距离运行会导致输送带长距离的撕裂损坏,造成的经济方面损失很严重。在输送机工作的时候,为了快速地检测出和准确地检测,输送带发生的纵向撕裂事故,本项目课题对于输送带纵向撕裂的背景,深刻研究详细分析,在基于激光线间接辅助测量的检测装置,分析样本的特点机理,先对样本数据进行前景与背景的分离,即分割出激光线区域,在对激光线区域计算出它的中心骨架线,最后对中心线的特点进行分析处理,从而间接性的判断输送带是否发生了纵向撕裂事故。对于激光线与背景之间的分割算法,为了将背景与前景更优化的分割分离,使用了三种方法对比,选出最优的分割方法,首先使用了基于统计准则的大津法,在部分场景下具有很好的分割效果,但是复杂场景下Otsu效果不佳,容易出现过分割现象;而之后引入了迭代方法和搜索逼近方法的图像分割,在部分复杂场景下优于Otsu分割算法,此算法对激光线进行列方向进行分割,优点是在每一个截面上,他们的阈值互不干涉互不影响,对输送带下表面光线反射干扰以及各种噪声起到一定的去除作用,但是部分场景下,具有欠分割的问题;为此提出了基于语义分割网络,对样本图像进行分割,通过神经网络,对样本制作数据集,分类训练,优化网络模型,通过测试集的测试,与真实分割对比,得出精确地分割结果。为了激光线的中心线精确、以及高速实时的提取,首先使用质心法对激光线中心线初步的提取,但是提取的效果是粗略的不精确的,之后再计算光线条的法线,在此方向上使用高斯算法及曲线拟合对光线中心线实现更加精确的提取。之后对光线中心线邻近的像素之间的距离关系,连续几个像素的拟合的曲率变化进行分析,从而来判断光线条的撕裂与否,从而验证了几种算法的正确性和精确性。
牛世杰[5](2020)在《基于粘弹性带模型的输送机张紧系统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带式输送机作为散装物料的重要运输设备之一,普遍应用于各种重大输送作业中。随着输送机向着大型化、高速化发展,其动力学和控制问题备受研究人员关注。输送带在激励的作用下产生较大的纵向振动,往往伴随着急剧的张力变化和极大的能量波动。张紧系统是确保输送机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张紧系统提供的张紧力不足、响应速度较慢,导致局部张力过大或过小,严重时会引发安全事故。针对带式输送机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本文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包括:(1)从带式输送机的启动过程入手,确定了启动曲线参数。在AMESim中建立了以Kelvin-Voigt为基本单元的输送带离散模型,然后设定输送机启动时常用的五种加速度曲线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S型加速度曲线张力波动范围小,速度误差小,精度高。当启动时间确定为120s时得到的输送带动力学性能较好。(2)研究了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的力自适应控制方法。在Simulink中建立了伺服阀的非线性模型和电液伺服张紧系统的状态方程,推导了伺服力跟踪控制方程,仿真结果表明此控制方法能够较好地跟踪力信号,跟踪误差较小且没有较大的超调和振荡,系统的响应速度较快,能够满足输送带的张紧要求。(3)研究了张紧系统采用头、中、尾三点张紧方式。将AMESim与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分别确定三个张紧点的控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多点张紧方式,波动值明显减小,降低了循环应力对输送带的损伤,张力曲线也更加平稳,达到了预期的控制效果。
苏强[6](2020)在《矿用带式输送机智能物料超限识别及安全防护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炭工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带式输送机则是煤炭运输的关键设备,在煤炭运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输送机皮带作为带式输送机的核心部件,由于煤矿井下环境复杂恶劣,再加上其本身的强度问题,在生产中很容易出现纵向撕裂、断带等的重大事故。不仅会影响安全生产效率,而且会造成十分惨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带式输送机安全防护研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便是皮带纵向撕裂的检测,如能检测出皮带纵撕的早期阶段并作出响应,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小皮带纵撕对矿井生产过程的影响。同时从皮带纵撕的根本原因出发,如能精确识别出皮带运输系统中的超限物料并作出响应,则可以极大的预防超限物料对皮带的损害,保障皮带运输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随着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为山西某矿原煤生产车间研发了“202皮带输送机智能物料超限识别及安全防护系统”,为选煤厂安全生产、降本增效提供了科学保障。本文主要是基于“202皮带输送机智能物料超限识别及安全防护系统”工作,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进行了基于视觉的带式输送机智能物料超限识别及安全防护系统的总体构建设计,并对系统的软、硬件部分进行了选型与设计。为克服环境煤尘大的影响,研发了防尘保护装置。当超限物料超出设定值、检测到有纵向撕裂、皮带附近近距离有人时系统可报警并停机。2)对图像灰度化、图像滤波和图像增强等图像预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超限物料图像的特点,比较了常用图像滤波和图像增强的效果,选择了合适的滤波和增强方法,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些图像预处理方法均有利于图像特征信息的保留,提高待测图像的辨识度。3)对输送带超限物料图像进行了目标分割及检测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灰度阈值和边缘检测相结合的输送带物料图像分割算法和一种通过行灰度分布曲线计算物料图像像素值数量的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4)根据输送带纵向撕裂近年的研究现状,采用了基于激光线光源辅助的纵向撕裂检测方法。研究了基于图像特征提取的纵向撕裂检测和定位的原理和算法,并通过实验对其中的激光线图像增强方法、角点检测算法、直线检测算法以及输送带圆形标记检测算法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5)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了图像处理平台系统。对系统的总体框架、数据库内容和具体功能模块进行了设计,对系统设计中使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该论文有图77幅,表1个,参考文献101篇。
李治昆[7](2020)在《胶带机永磁直驱系统多机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带式输送机作为中远程距离的物料传输设备,具有结构简单、运输成本低、可靠性高、传输能力强、方便高效等优点,因而被各大工厂企业广泛使用。随着整个社会产业结构的不断改进,各大企业的生产制造规模也逐渐增大,大功率带式输送机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带式输送机也不断朝着高速、长距离、大功率、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针对传统带式机驱动系统存在的不足,本文对基于永磁直驱系统的带式输送机多机控制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对带式输送机的结构、特点进行概述,对带式机系统的几种常用的驱动装置进行分析比较,并选定了永磁电机变频驱动作为本文的驱动方案。根据输送带的粘弹性特征,采用Kelvin-Voigt模型对皮带机进行动态分析。对带式机的启动特性进行研究,并选取S型曲线作为其启动曲线。其次,根据带式输送机的简化模型,对皮带机的摩擦传动理论进行研究,对多机驱动系统中的牵引力分配问题进行探究,并对多机系统中的功率不平衡因素进行分析。以永磁电机作为带式机的驱动电机,针对双机刚性连接、柔性连接的两种不同工况,进行了多机平衡控制结构设计。结合偏差耦合控制结构,对三机双滚筒驱动的带式机进行多机平衡控制,采用转速电流控制法,在保证各电机转速相同的前提下,通过转矩电流耦合补偿法实现三机系统中负载的均衡分配。再者,建立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对其矢量控制系统原理进行分析,搭建对应的仿真模型,并进行分析研究。针对传统PI控制策略的缺点,引入ADRC算法,并结合模糊控制理论,设计了模糊自抗扰控制器,并对其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和验证。然后,针对本文中已建立的多机平衡控制模型,搭建对应的仿真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多机平衡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最后,以煤矿内基于永磁直驱系统的带式输送机为研究对象,对其多机平衡控制系统进行简介,通过现场实验,对本文中的控制方案进行验证。该论文有图75幅,表3个,参考文献89篇。
王众[8](2020)在《两端驱动带式输送机优化协调控制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带式输送机是散状材料的核心运输装备,在诸多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具有运料种类广、运输量大、运输效率高、造价低等特点。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长距离、高带速、大运量的高性能大型带式输送机的应用数量日益提升。为了满足生产和运输的高需求,许多大型带式输送机采用两端驱动。带式输送机在运行过程中,两端驱动电机之间存在转速和转矩不同步现象,这可能损害带式输送机的组成部件,减少其使用寿命,甚至会造成安全事故。各驱动电机之间的协调控制是带式输送机安全平稳运行的关键。因此,研究两端驱动带式输送机的协调控制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本文主要工作归纳如下:1.建立两端驱动带式输送机的数学模型。首先,利用Kevin-Voigt等效模型描述输送带的粘弹性,通过有限元分析法建立整体输送带的动力学模型;然后,使用刚度因子和阻尼因子刻画两端驱动电机-减速齿轮箱-联轴器之间的运动状态,基于矢量解耦的单台驱动电机模型建立两端驱动带式输送机整体数学模型;最后,通过仿真验证系统模型的合理性。2.基于所建立的系统模型,以最小化单台驱动电机的转速跟踪误差、两端驱动电机之间的转速同步误差和q轴电流(转矩)同步误差为控制目标,提出基于奇异摄动理论的优化协调控制方法。首先,在主从控制结构的基础上增加电压补偿分量得到优化协调控制结构,同时结合H∞控制,建立优化协调控制器设计模型;其次,根据奇异摄动理论和H∞控制理论,提出状态反馈优化协调控制器的设计方法;然后,设计全阶状态观测器重构系统状态,形成基于状态观测器的优化协调控制方法;最后,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协调控制方法,所提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带式输送机两端驱动电机的转速跟踪性能,更好地实现转速同步和转矩同步,同时具备较好的鲁棒性,能整体提高系统的协调控制精度,确保带式输送机安全平稳运行。3.搭建基于dSPACE的带式输送机快速控制原型仿真实验平台,设计平台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然后在此平台上进行实时仿真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优化协调控制方法总体性能优于传统协调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该论文有图33幅,表4个,参考文献84篇。
郭永波[9](2018)在《柔性钢丝绳的动态摩擦传动理论建模及实验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矿井开采深度延伸和大型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要求,大型摩擦式提升系统在提升运行过程中将产生剧烈和复杂的动张力和振动,将使这种动态摩擦传动状态影响到提升系统的传动可靠性和煤矿安全生产。本文针对柔性钢丝绳的动态摩擦传动问题,开展钢丝绳横-纵向动力学、钢丝绳与衬垫的动态摩擦接触、传动平稳性调控及钢丝绳动力学与摩擦传动耦合特性研究。本文利用simulink建立了摩擦式提升系统钢丝绳动张力、钢丝绳与衬垫动态接触和蠕动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钢丝绳动张力均值比静态均值增大了7%,动张力差波动可达静态均值的44.8%;加速阶段衬垫接触应力最大1.9MPa,钢丝绳相对摩擦衬垫蠕动速度和蠕动的最大变化范围分别为-7.612.8mm/s及0209mm;增大容器重量、选择优质的衬垫、优化载荷配比以及提升机运行参数可降低蠕动的产生。设计制造了柔性钢丝绳摩擦传动实验平台,验证了钢丝绳动张力及蠕动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提出了以动态摩擦弧作为摩擦式提升系统设计安全储备,基于衬垫动态接触应力对围包角进行了弧段划分并提出了混合弧概念。结果表明,不同工况参数下钢丝绳相对摩擦衬垫的蠕动总量在46mm之间,当初加速时间为1.4s时摩擦弧达到最小;围包角各区域的范围—最小静止弧(010.6°)、混合弧(10.6°125.5°)和最小摩擦弧(125.5°195°)。通过柔性钢丝绳摩擦传动实验平台实测获得正常提升过程钢丝绳端的张力及横纵向振动,基于Adams/Cable建立了摩擦提升系统仿真模型,获得了钢丝绳各点处的横纵向实时动力学响应以及钢丝绳与摩擦轮的接触摩擦特性。结果表明,横向振动随着运行速度的提高而加剧,纵向振动体现为随机扰动,钢丝绳张力特征划分为动态张力区及惯性张力区;离摩擦轮越近横向振动越剧烈,且横向振动使钢丝绳向远离摩擦轮偏移;衬垫摩擦系数小于0.25时钢丝绳将产生打滑,摩擦系数的增大将拓宽动态张力区,钢丝绳振动对摩擦配副的效用不利。通过柔性钢丝绳摩擦传动实验平台实验获得提升机摩擦轮抱闸制动、容器卡顿以及周期性激励工况下的钢丝绳张力与振动。结果表明,制动后横纵向振动出现多次同间隔的突变峰值,横向达280m/s2,纵向达40m/s2,制动产生的冲击应力波将沿绳传导并反射;容器卡顿后钢丝绳横向振动强于纵向;周期性激振下横向振动表现为激振频率主导的强迫振动,次阶横向振动的发现阐明了钢丝绳多阶固有频率的特质;横纵振动时频脊具有重合度,揭示了钢丝绳具有横-纵耦合振动特性。以提升机运行平稳性为研究目标,通过simulink仿真以及柔性钢丝绳摩擦传动实验平台分别讨论了不同加速曲线及提升参数对钢丝绳动力学影响,应用冲击限制理论优化了初加速时间。结果表明,速度的增大将加剧横、纵向振动,加速度与载荷的变化对横向和纵向振动呈现相反的影响;惯性张力区随速度增大而拓宽,动态张力区随加速度的增大而收窄;梯形加速下的钢丝绳动张力峰值和波动最小;初加速时间为1倍基波振动周期时,可获得最为平稳的钢丝绳张力波动和横-纵振动状态。针对某实际矿井摩擦式提升系统进行了现场振动测试,利用Adams/Cable建立了提升系统进行全局动力学模型,将摩擦轮提升侧、下放侧钢丝绳动力学及钢丝绳与摩擦轮、导向轮的相互作用统一为整体,获取了任意位置处的钢丝绳动张力、三向振动以及钢丝绳与摩擦轮处的摩擦接触力学响应。结果表明,在初始加速和终了减速阶段,钢丝绳出现幅值“梭形”的动态失稳振动,并在罐笼短边方向最剧烈,模型获得了极为类似的结果;弦绳中点张力波动最为剧烈,各点张力波动随速度提高而增大;在摩擦轮附近,动态失稳特征与由接近摩擦轮导致的振动加剧交联,形成长时间大幅振动;弦绳位置处的z(短边)、y(垂直)向振动呈现“拍频”特征;钢丝绳转过180度围包角后,接触力受弦绳张力主导作用而显着增大,并在较小的区域内(1/5到1/2围包角占比)提供了绝大多数摩擦传动力;钢丝绳与摩擦轮最大平均接触力线密度达177.5N/mm,最大平均滑移速度为26.2mm/s。
曾飞[10](2016)在《散货码头带式输送机节能控制方法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散货码头货物吞吐量急剧增加,高耗能、低效率散料运输装备造成的能源浪费问题日益严重。带式输送机作为散料运输与装卸最关键设备,具有运距长、带速高、运量大等比较优势,但其驱动功率通常依据最大运输量配置,且无论空载或轻载均为恒转速运行,从而导致系统长期处于“大马拉小车”状态,能耗浪费严重。因此,加快带式输送机智能化改造,提高其能源效率,是加快构建节能、高效、集约型绿色码头的必由之路。带式输送机电机转矩特性与负荷特性匹配最优时可高效运行,因此,随实时载荷自适应节能控制技术一直是带式输送机智能调控的研究重点和难点。针对目前仍存在物料载荷检测状态不足、调控安全性低等问题,本文开展带式输送机能耗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物料瞬时流量激光测量、考虑实际载荷的动力学建模、带式输送机节能控制等问题研究,以提升带式输送机节能控制的安全性和科学化。论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开展了带式输送机能耗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当前公认设计标准理论推导出带式输送机两种能耗测算模型,确定了带式输送机能耗影响因素为结构参数、工况参数及其它因素,其中工况参数是主要因素。基于此,设计并研发了带式输送机能耗测试试验装置,确定了能耗测试试验方案及测试参数,对不同工况因素作用下带式输送机能耗规律进行试验研究,揭示了带式输送机能耗规律及其主要因素影响程度,分析了目前能耗测算模型在精度上的局限性。其次,开展了带式输送机物料瞬时流量激光测量研究:首先根据带式输送机动态计量原理及激光测量系统原理,提出基于激光扫描的物料流轮廓激光数据采集方法,并建立物料流轮廓激光扫描坐标转换方程。然后,分析物料流截面轮廓空间形态特征,提出物料流截面轮廓自动提取方法,建立了物料流截面面积计算公式,包括基于三角面积积分和基于梯形面积积分方法,从而建立基于面元积分的带式输送机物料瞬时流量计算数学模型。最后,开发物料瞬时流量激光测量系统,通过实验验证所设计系统测量准确性和可靠性。第三,开展了考虑实际载荷的带式输送机动力学建模研究:基于物料流量激光数据建立实际载荷分布模型,建立了实际载荷分布下输送带平衡方程。再次以带式输送机纵向特性作为分析对象,确立了考虑实际载荷的带式输送机纵向动力学模型及各项参数。最后,基于Matlab仿真平台分别建立带式输送机离散元仿真模型及软启动控制模型,通过仿真试验分析实际载荷分布下带式输送机动态特性变化规律,为带式输送机节能控制策略确定提供基础。最后,开展了带式输送机节能控制策略研究。首先确立了带式输送机优化控制目标及约束条件,依托带式输送机真实能耗数据,建立了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带式输送机能耗预测模型。根据带式输送机控制性能要求设计模糊PID自适应控制规则和控制器,实现PID参数的在线自整定,并通过仿真试验验证模糊PID参数自整定控制效果。最后,设计并搭建了带式输送机节能控制模拟试验系统,开展了带式输送机节能控制模拟实验,初步检验了本文节能控制方法在试验平台上的控制效果,为进一步研究多级带式输送机协调控制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二、带式输送机平衡锤振动的近似计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带式输送机平衡锤振动的近似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轨道式智能巡检机器人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巡检机器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输送带裂纹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1.4 巡检机器人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巡检机器人总体方案与结构设计 |
2.1 巡检机器人总体需求分析 |
2.1.1 巡检机器人应用环境 |
2.1.2 巡检机器人项目需求 |
2.2 巡检机器人总体系统方案 |
2.3 巡检机器人本体结构设计 |
2.4 巡检机器人轨道结构设计 |
2.5 巡检机器人机械臂结构设计 |
2.5.1 机械臂正运动学分析 |
2.5.2 机械臂逆运动学分析 |
2.6 巡检机器人整体装配总成 |
2.7 本章小结 |
3 巡检机器人参数设计与仿真分析 |
3.1 巡检机器人水平转弯参数设计 |
3.2 巡检机器人轮毂电机参数设计 |
3.3 机械臂摩擦轮电机参数设计 |
3.4 轨道支架联接螺栓选型设计 |
3.5 轨道结构强度应力仿真分析 |
3.6 巡检机器人ADAMS仿真分析 |
3.6.1 巡检机器人轨道行走仿真分析 |
3.6.2 机械臂末端托辊检测仿真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输送带裂纹检测算法研究 |
4.1 输送带裂纹检测算法总体结构 |
4.2 图像增强 |
4.2.1 图像灰度变换 |
4.2.2 图像平滑处理 |
4.3 阈值分割 |
4.4 形态学处理 |
4.4.1 连通域处理 |
4.4.2 形态学运算 |
4.5 裂纹特征提取 |
4.5.1 图像细化 |
4.5.2 裂纹长度 |
4.5.3 裂纹宽度 |
4.5.4 裂纹面积 |
4.6 裂纹检测软件界面 |
4.7 本章小结 |
5 巡检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与运动规划仿真 |
5.1 巡检机器人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5.1.1 总体硬件架构 |
5.1.2 主要模块设计 |
5.2 巡检机器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5.3 巡检机器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5.4 巡检机器人上位机界面设计 |
5.5 巡检机器人运动规划与仿真分析 |
5.5.1 巡检机器人轨道行驶运动规划与仿真分析 |
5.5.2 巡检机器人机械手臂运动规划与仿真分析 |
5.5.3 巡检机器人协同工作运动规划与仿真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带式输送机驱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带式输送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输送机动态特性的研究现状 |
1.2.2 输送机虚拟样机的研究现状 |
1.2.3 输送机驱动控制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输送机力学特性的研究 |
2.1 带式输送机的结构与功能 |
2.2 带式输送机的力分析 |
2.2.1 输送机阻力的运算 |
2.2.2 输送带张力分析及特殊点处张力的运算 |
2.2.3 输送机驱动电机的选型设计 |
2.3 输送带力学特性与模型分析 |
2.3.1 带的力学特性 |
2.3.2 带的数学模型 |
2.4 输送带特性验证实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带式输送机驱动电机矢量控制研究 |
3.1 驱动特性分析 |
3.2 异步电机矢量控制 |
3.2.1 异步电机控制策略的分析与建立 |
3.2.2 异步电机的物理模型和静止坐标下动态数学模型 |
3.2.3 坐标变换和旋转坐标下动态数学模型 |
3.2.4 异步电机矢量控制方程建立 |
3.3 异步电机变频调速模型建立 |
3.3.1 坐标变换模块及各PI调节器的设计 |
3.3.2 转子磁链的估算设计 |
3.3.3 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 |
3.4 输送机驱动电机的变频控制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输送机头部单电机驱动特性的研究 |
4.1 多体动力学理论分析 |
4.2 头部单电机驱动带式输送机建模 |
4.2.1 启动曲线的选取分析 |
4.2.2 头部单驱动带式输送机模型搭建 |
4.3 单电机驱动输送机不同载荷工况下的动态特性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输送机头部双电机驱动特性的研究 |
5.1 头部双电机驱动特性的研究 |
5.1.1 多电机驱动控制策略分析 |
5.1.2 双电机速度协同控制系统仿真研究 |
5.1.3 头部双电机驱动的输送机模型搭建 |
5.2 带式输送机头部双电驱动特性研究 |
5.2.1 双电机驱动输送机空、恒载动态特性分析 |
5.2.2 双电机驱动输送机不同变负载动态特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排土机排料臂输送系统设计及动态特性研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来源 |
1.3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3.1 排土机发展及现状 |
1.3.2 排土机发展趋势 |
1.3.3 散体输送转载装置研究现状 |
1.3.4 带式输送机振动特性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各章节内容安排 |
第二章 排土机基础理论及零部件设计计算 |
2.1 排土机概论 |
2.1.1 排土机的主要分类 |
2.1.2 排土机的工作原理 |
2.2 排土机输送系统参数设计 |
2.2.1 主要技术参数 |
2.2.2 排料臂输送机参数设计 |
2.2.3 排料臂参数设计 |
2.2.4 输送系统驱动功率计算 |
2.3 排料臂主要模型的建立 |
2.3.1 排料臂臂架三维模型建立 |
2.3.2 输送带动力学模型建立 |
2.4 载荷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排料臂输送系统动力学基础分析 |
3.1 Ansys Workbench软件介绍 |
3.2 排料臂静力学分析 |
3.2.1 前处理设置 |
3.2.2 稳定排料工况 |
3.2.3 受横风作用排料工况 |
3.2.4 回转起制动时排料工况 |
3.2.5 校核 |
3.3 排料臂挠度计算 |
3.4 排料臂输送系统模态分析 |
3.4.1 模态分析理论 |
3.4.2 输送机机架模态分析 |
3.4.3 排料臂臂架模态分析 |
3.4.4 激励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排料臂输送系统抗冲击及缓冲性能分析 |
4.1 谐响应分析理论 |
4.2 排料臂臂架谐响应分析 |
4.2.1 岩土冲击力影响 |
4.2.2 风载荷影响 |
4.3 转载处不同缓冲支承装置性能对比分析 |
4.3.1 采用缓冲托辊组的卸料支承装置性能研究 |
4.3.2 采用缓冲床的卸料支承装置性能研究 |
4.3.3 两种卸料缓冲支承装置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排料臂转载站关键部件设计 |
5.1 离散单元技术及EDEM软件介绍 |
5.2 EDEM离散元仿真的基本原理 |
5.2.1 情景分析 |
5.2.2 Hertz-Mindlin无滑移接触模型下接触力的推导 |
5.3 基于EDEM的原始转载站转运岩土过程仿真 |
5.3.1 颗粒尺寸数据采集 |
5.3.2 建立颗粒模型 |
5.3.3 材料属性设置 |
5.3.4 仿真过程参数设置 |
5.3.5 仿真数据处理分析 |
5.4 转载溜槽优化改进 |
5.4.1 溜槽设计思路 |
5.4.2 方案设计 |
5.4.3 结果分析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4)基于深度学习的传输带纵向撕裂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算法综述 |
1.2.1 输送带撕裂检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深度学习算法和分割网络算法综述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传送带撕裂检测系统 |
2.1 引言 |
2.2 计算机视觉概述 |
2.3 输送带撕裂成因分析 |
2.4 检测系统可行性及难点 |
2.5 输送带撕裂视觉检测系统设计 |
2.6 总体设计方案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激光线条纹分割算法设计 |
3.1 传统经典分割算法 |
3.1.1 统计规则的图像分割法 |
3.1.2 迭代方法和搜索逼近方法的图像分割 |
3.2 基于深度学习分割算法 |
3.2.1 样本检测的数据集的建立 |
3.2.2 样本的数据的增强与数据的标准化 |
3.2.3 分割网络的结构 |
3.3 分割网络详细结构解析 |
3.3.1 膨胀卷积 |
3.3.2 残差网络 |
3.3.3 神经网络的批的统一规范化 |
3.3.4 卷积网络的激活函数 |
3.3.5 卷积网络的损失函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激光线光条中心提取与分析 |
4.1 中心提取之灰度质心法 |
4.2 中心线提取之高斯曲线拟合法 |
4.3 相邻像素欧氏距离分析 |
4.4 相邻间曲率分析 |
4.5 相邻间输送带倾斜偏移分析 |
4.6 相邻样本图像帧分析算法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与结果分析 |
5.1 实验环境的配置 |
5.2 实验结果评价标准 |
5.2.1 算法运行的时长 |
5.2.2 显卡内存占比 |
5.2.3 分割算法结果的准确性 |
5.3 分割实验结果分析 |
5.4 检测实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5)基于粘弹性带模型的输送机张紧系统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输送机动态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
1.2.2 输送带数学模型研究现状 |
1.2.3 输送带动态特性研究现状 |
1.2.4 张紧系统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输送带模型的建立和参数测试 |
2.1 输送带动态特性分析和建模 |
2.1.1 输送带的力学特性 |
2.1.2 输送带的动力学模型 |
2.2 整机输送带的建模方法与分析 |
2.2.1 整机输送带的连续模型 |
2.2.2 整机输送带的离散模型 |
2.3 输送带的特征参数测定 |
2.3.1 实验目的和方案确定 |
2.3.2 参数测定过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输送机动态特性分析 |
3.1 带式输送机模型建立 |
3.1.1 带式输送机的仿真实例及参数计算 |
3.1.2 带式输送机启动曲线分类及参数设定 |
3.1.3 AMESim仿真模型建立 |
3.2 启动过程的动态分析 |
3.2.1 不同启动曲线下输送带的速度分析 |
3.2.2 不同启动曲线下输送带的加速度分析 |
3.2.3 不同启动曲线下输送带的张力分析 |
3.2.4 不同启动时间下的张力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带式输送机张紧系统设计及建模 |
4.1 张紧系统的设置原则和基本构成 |
4.1.1 张紧系统的设置原则 |
4.1.2 张紧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 |
4.2 液压张紧系统模型建立及特性分析 |
4.2.1 线性化建模及特性分析 |
4.2.2 非线性模型及特性分析 |
4.3 液压张紧系统建模仿真分析 |
4.3.1 液压张紧系统参数计算 |
4.3.2 液压张紧系统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张紧控制方法研究 |
5.1 液压伺服张紧系统单点张紧控制策略 |
5.1.1 液压伺服张紧系统的开环系统方程 |
5.1.2 Lyapunov稳定性理论 |
5.1.3 力跟踪自适应控制律推导 |
5.1.4 单点张紧控制方法仿真验证 |
5.2 液压伺服张紧系统多点张紧控制 |
5.2.1 多点张紧控制方案 |
5.2.2 联合仿真模型构建 |
5.2.3 多点张紧控制方法仿真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矿用带式输送机智能物料超限识别及安全防护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带式输送机智能物料超限识别及安全防护系统设计 |
2.1 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
2.2 系统硬件的设计选择 |
2.3 系统软件的设计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3 输送带运送物料监测图像预处理 |
3.1 输送带监测图像特点分析 |
3.2 输送带图像检测区域获取 |
3.3 图像灰度化 |
3.4 图像滤波 |
3.5 图像增强 |
3.6 本章小结 |
4 输送带超限物料图像中目标的分割及检测研究 |
4.1 图像灰度阈值分割 |
4.2 图像边缘检测 |
4.3 输送带物料图像分割 |
4.4 输送带物料超限检测 |
4.5 本章小结 |
5 输送带纵向撕裂检测研究 |
5.1 输送带纵向撕裂检测原理 |
5.2 输送带纵向撕裂定位原理 |
5.3 输送带纵向撕裂检测算法 |
5.4 本章小结 |
6 图像处理平台系统的设计 |
6.1 系统总体设计 |
6.2 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研究 |
6.3 系统的功能实现及部分运行界面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和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胶带机永磁直驱系统多机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简介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 |
2 带式输送机结构及性能分析 |
2.1 引言 |
2.2 带式输送机结构 |
2.3 带式输送机驱动装置 |
2.4 带式输送机动态特性分析 |
2.5 带式输送机启动特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带式输送机多机平衡控制策略研究 |
3.1 引言 |
3.2 带式输送机传动原理及牵引力分配 |
3.3 带式输送机功率不平衡问题分析 |
3.4 带式输送机多机平衡控制策略 |
3.5 基于偏差耦合的多机平衡控制策略 |
3.6 本章小结 |
4 模糊自抗扰控制算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永磁电机矢量控制系统 |
4.3 自抗扰控制器 |
4.4 模糊自抗扰控制器 |
4.5 本章小结 |
5 多机平衡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
5.1 引言 |
5.2 刚性连接双机驱动系统仿真 |
5.3 柔性连接双机驱动系统仿真 |
5.4 偏差耦合多机驱动系统仿真 |
5.5 本章小结 |
6 实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煤矿皮带机控制系统设计 |
6.3 硬件设计 |
6.4 软件设计 |
6.5 现场实验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两端驱动带式输送机优化协调控制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带式输送机协调控制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2 两端驱动带式输送机数学模型 |
2.1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
2.2 带式输送机数学模型 |
2.3 仿真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两端驱动带式输送机优化协调控制 |
3.1 优化协调控制结构和控制器设计模型 |
3.2 状态反馈优化协调控制器设计 |
3.3 基于状态观测器的优化协调控制器设计 |
3.4 仿真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dSPACE的带式输送机快速控制原型仿真实验研究 |
4.1 快速控制原型仿真实验平台介绍 |
4.2 带式输送机快速控制原型仿真实验平台设计 |
4.3 带式输送机快速控制原型仿真实验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柔性钢丝绳的动态摩擦传动理论建模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背景与现状 |
1.4 研究目的 |
1.5 技术路线 |
1.6 研究内容 |
2 摩擦式提升系统钢丝绳动力学及动态接触蠕动理论建模及实例分析 |
2.1 摩擦轮切点处钢丝绳动张力 |
2.2 钢丝绳-摩擦衬垫间的动态接触 |
2.3 钢丝绳-摩擦衬垫间的动态蠕动 |
2.4 本章小结 |
3 摩擦式提升系统的动态摩擦传动机理研究 |
3.1 实验平台的研制 |
3.2 实测结果与模型验证 |
3.3 动态摩擦弧理论的提出 |
3.4 动态摩擦传动弧段的划分 |
3.5 本章小结 |
4 摩擦式提升系统的钢丝绳横-纵向振动与摩擦耦合特性 |
4.1 摩擦式提升系统仿真建模 |
4.2 钢丝绳振动特性分析 |
4.3 钢丝绳振动与摩擦传动的耦合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5 摩擦式提升系统冲击稳定性与横-纵耦合振动特性 |
5.1 冲击工况实验方案 |
5.2 紧急制动工况 |
5.3 容器卡顿工况 |
5.4 外源周期激励工况 |
5.5 本章小结 |
6 摩擦式提升系统摩擦传动平稳性研究 |
6.1 提升钢丝绳张力 |
6.2 提升钢丝绳振动分析 |
6.3 摩擦式提升系统动态设计研究软件开发 |
6.4 本章小结 |
7 摩擦式提升系统全局动力学建模及其工业性验证 |
7.1 设备结构及运行参数 |
7.2 振动测试方案 |
7.3 振动测试结果分析 |
7.4 摩擦式提升系统全局动力学模型 |
7.5 钢丝绳各向振动及结果验证 |
7.6 动态摩擦传动参数响应讨论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散货码头带式输送机节能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支撑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物料输送状态采集与处理 |
1.2.2 带式输送机动力学建模及动态特性分析 |
1.2.3 控制建模及带速预测 |
1.2.4 系统仿真与实验技术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1.3.1 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1.3.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与结构 |
第2章 带式输送机能耗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2.1 带式输送机结构及能耗特点 |
2.1.1 变频调速带式输送机结构 |
2.1.2 变频调速带式输送机能耗特性 |
2.2 带式输送机能耗测算模型 |
2.2.1 基本假设 |
2.2.2 基于能量转换能耗测算模型 |
2.2.3 基于阻力计算能耗测算模型 |
2.3 带式输送机能耗影响因素分析 |
2.3.1 结构参数对带式输送机能耗的影响 |
2.3.2 工况参数对带式输送机能耗的影响 |
2.3.3 其他因素对带式输送机能耗的影响 |
2.4 带式输送机能耗测试试验台研制 |
2.4.1 带式输送机试验装置 |
2.4.2 带速监测装置 |
2.4.3 物料载荷检测装置 |
2.4.4 带式输送机功率监测系统 |
2.5 带式输送机能耗测试试验方案 |
2.5.1 试验目的 |
2.5.2 试验方案设计 |
2.5.3 试验过程 |
2.5.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带式输送机物料瞬时流量激光测量研究 |
3.1 物料瞬时流量激光测量理论基础 |
3.1.1 带式输送机动态计量原理 |
3.1.2 激光测量系统原理 |
3.1.3 激光扫描点云处理方法 |
3.2 基于激光扫描的物料瞬时流量数学模型 |
3.2.1 物料流轮廓激光数据采集 |
3.2.2 激光扫描点坐标转换 |
3.2.3 物料流截面轮廓边界提取 |
3.2.4 物料流截面面积计算 |
3.2.5 基于面元积分的物料瞬时流量建模 |
3.3 带式输送机物料瞬时流量激光测量系统 |
3.3.1 测量系统构建 |
3.3.2 物料流激光数据采集与处理软件 |
3.4 带式输送机物料瞬时流量测量及误差分析 |
3.4.1 实验准备及步骤 |
3.4.2 实验结果及误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考虑实际载荷的带式输送机动力学建模 |
4.1 实际载荷下输送带受力分析 |
4.1.1 实际载荷分布模型 |
4.1.2 实际载荷分布下输送带平衡方程 |
4.2 带式输送机纵向动力学建模 |
4.2.1 基本假设 |
4.2.2 带式输送机动力学模型 |
4.2.3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4.2.4 拉紧装置动力学模型 |
4.2.5 驱动装置动力学模型 |
4.2.6 动力学方程参数确定 |
4.3 实际载荷分布对带式输送机动态特性影响 |
4.3.1 实际载荷分布模型验证 |
4.3.2 动力学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带式输送机节能控制策略研究 |
5.1 带式输送机节能控制问题描述 |
5.1.1 最优控制问题的一般性提法 |
5.1.2 带式输送机节能控制策略 |
5.2 基于神经网络的带式输送机能耗预测 |
5.2.1 建模基本思想 |
5.2.2 RBF神经网络 |
5.2.3 基于RBF神经网络能耗预测方法 |
5.3 基于模糊PID参数自整定控制器 |
5.3.1 模糊PID参数自整定控制算法 |
5.3.2 模糊PID参数自整定仿真模型 |
5.3.3 模糊PID参数自整定控制器实现 |
5.3.4 基于Matlab的模糊PID参数自整定仿真 |
5.4 带式输送机节能控制试验系统 |
5.4.1 试验系统组成 |
5.4.2 节能控制决策系统 |
5.4.3 电气控制系统 |
5.5 带式输送机节能控制试验及能效分析 |
5.5.1 试验方案设计 |
5.5.2 试验过程 |
5.5.3 试验结果及能效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四、带式输送机平衡锤振动的近似计算(论文参考文献)
- [1]轨道式智能巡检机器人的研究与设计[D]. 郑然予.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2]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带式输送机驱动特性研究[D]. 韩京哲.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排土机排料臂输送系统设计及动态特性研究分析[D]. 姚振强. 太原科技大学, 2021
- [4]基于深度学习的传输带纵向撕裂检测研究[D]. 张晓卫. 燕山大学, 2020(01)
- [5]基于粘弹性带模型的输送机张紧系统控制技术研究[D]. 牛世杰.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6]矿用带式输送机智能物料超限识别及安全防护系统研究[D]. 苏强.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7]胶带机永磁直驱系统多机控制策略研究[D]. 李治昆.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8]两端驱动带式输送机优化协调控制与实验研究[D]. 王众.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9]柔性钢丝绳的动态摩擦传动理论建模及实验研究[D]. 郭永波. 中国矿业大学, 2018(01)
- [10]散货码头带式输送机节能控制方法研究[D]. 曾飞. 武汉理工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