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书“尚法”之因素管窥(论文文献综述)
邹广胜[1](2021)在《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的关系为研究课题,当然,有些问题文论中讨论得多些,有些问题书论中讨论得更为深入,但都以文论书论中共同关注、共同存在的问题为轴心与线索展开讨论与论述,同时也充分考虑这些问题在中国文论史与中国书论史上产生的影响。本论文的基本内容如下:绪论作为开篇,讨论本选题的价值及意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主要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并阐明各章节之间的关系。第一章为“魏晋文论与书论之关联”,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包括文学家、文论家、书法家、书论家他们共同面临的人生际遇,共通的审美趣味,艺术家的多才多能,艺术的觉醒与人的觉醒,艺术的独立性与人的独立性等问题,以及艺成而下、德成而上的儒家观念对文学、文学家与书法、书法家之地位的影响。第二章为“文论与书论之差异”,探讨图像与语言作为不同的媒介对书法与文学审美特质的不同意义,如陆机的《文赋》与《平复帖》,曹植的《洛神赋》与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兰亭》的文学性与书法性等所表现出的不同之美等问题。第三章为“魏晋风度与魏晋书韵”,讨论魏晋文论与书论中的不同审美风格及文风与书风中共同存在的风格与个性问题等,如错彩镂金与出水芙蓉,妍媚与质朴,它们都是魏晋文学书法追求个性的具体表现,如《典论·论文》中所说虽父兄不能移子弟。至于二王妍媚的风格与钟繇质朴的风格、儒家刚健质朴与道家自然飘逸的审美原则等两种不同的审美风格都同样贯穿于中国古代书法与文学的批评之中。第四章为“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观物取象”,主要讨论文学与书法的道法自然,模拟自然,以自然物象及人体之美来说明文学及书法之美的问题,特别是人体中的骨、肉、筋、肤、神气等。第五章为“魏晋南北朝人品及文品与书品的同一性及矛盾性”,也就是文如其人与书如其人的问题,文品与人品之争、艺术与人格及道德之争贯穿于中国古代文论与书论。在中国古代文论及书论发展史上,古典风格与浪漫风格、儒家的美善合一与中庸原则,鉴赏判断与价值判断等都贯穿于中国古代书法与文学的评论与鉴赏之中,坚持经典与变易的结合正是《文心雕龙·通变》中的基本原则,也是贯穿中国古代书论、文论始终的核心问题。
廖丹[2](2021)在《明代松江书派研究》文中认为明代松江书派是明代书法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其与吴门书派在明代书法史上的此消彼长历来是书家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与吴门书派不同,松江书派在明初至明末的的发展过程经历了较为曲折的发展,这其中既有政治与经济的干预,也有松江本土文明孕育的背景,同时还涉及到松江书派群体的流派意识问题。本论文第一章立足于松江书派的研究背景展开,对于相关研究中还未有定论的相关问题进行梳理和补充说明。考察地域书法与地域书派的研究问题、松江书派书家地域和流派意识的问题、书法史研究中的“云间书派”、“华亭书派”、“松江书派”的称谓问题,是研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松江书派的书画艺文活动研究涉及到书家的交游、鉴藏、刻帖等活动,这些活动在明代发展的不同阶段呈现出来的特征有所差异,第二章立足于松江前期书家与中后期书家的不同交游方式、鉴藏与刻帖活动展开,可以看出,书画艺文活动既是松江书派活动的一部分,同时为松江书派的形成与聚集提供了土壤和生态氛围。松江书派在明代前期经历了曲折的书风探索,以楷书而论,有以“二沈”为代表的台阁体书家及其楷书实践;以篆隶而论,有陈璧、朱芾等书家对“崇古”观念进行开拓;以草书而论,有沈粲、陈璧、二张等书家分别进行了章草和狂草的实践。尽管在明代中期吴门书派崛起并达到高峰的背景下,松江书派前期的很多探索暂时归于沉寂,但松江书派后期陆深、陈继儒、莫氏父子、董其昌等书家很快为松江书派的理论进行了整合,他们提出了追踪晋唐的书学思想,并且在创作上保持了高度的热情与持续的动力。他们针对吴门书派后期陷入“文氏一笔书”的困境进行了批判与总结,董其昌提出了“学唐乃能入晋”以及“直夺晋人之神”的主张,并且在学习二王、苏轼、米芾等书家风格上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理念。本论文的第三章与第四章,正是基于这样的研究背景而展开。关于松江书派流派意识的构建问题,涉及到松江书派的统系意识、盟主意识和风格意识。基于书法史研究中流派意识研究的薄弱环境,对书法流派意识的基本理论问题,比如书法流派成立的基本标准、流派的命名、流派风格特征的把握等等,需要进行必要的说明。松江书派在统系构建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建设,他们不承认吴门书派所确立的宋克为松江书派之祖的言论,对于吴门书派所建立的“名”“贵”统系也进行了有力的还击;盟主意识方面,值得关注的是董其昌,他对吴门书派塑造的“二沈”盟主地位有着非常矛盾的心态,他对流派建设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使得他的盟主意识具有丰富的层次和理论内涵;松江书派流派风格意识在对张弼、张骏草书与陆深的评论中逐渐清晰完善起来,他们对取法风格的远近和宽隘方面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松江书派艺文活动研究、书风探索和书体实践研究、书学思想研究以及流派意识的研究,遵循的是层层递进、由表及里的逻辑关系,从现象层面到意识层面的研究,以期还原松江书派在书史上的形象建构与艺术价值。
杨真真[3](2021)在《姜夔“字之真态”观的研究与实践》文中认为姜夔是在文学和艺术领域皆有较高造诣的学者,其中《续书谱》就是一部具有代表性且研究价值较高的书法理论着作。《续书谱》中说:“魏晋书法之高,良由各尽字之真态,不以私意参耳。”根据《续书谱》中字面理解,“真态”就是字不加人为刻意雕琢的自然姿态,“私意”即为反之。在姜夔《续书谱》中又极力推崇魏晋书法而贬低隋唐,换言之姜夔认为魏晋书法为“真态”的代表,而唐代书法则是“私意”的代表。如果对魏晋时期的审美思想和书体演变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就能丰润姜夔提出“真态”这一词的确切含义。并且,通过分析唐代审美特点和楷书的成因,不仅能更确切“私意”的含义,而且从深层次上理解姜夔的美学、书学观,以及所提倡的字之“真态”。最后,对照《书谱》和《续书谱》的关系,得出如何在书法实践中做到“真态”书写,以及笔者如何理论联系实践的。
赵紫文[4](2020)在《晚明草书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是探究特定历史时期内特定书体发展的研究型论文,即以“晚明”为时间限定,以“草书”为研究对象。其中,“晚明”是社会发展及审美意识的重要转型期,“草书”是极具个性及表现力的书体。两者的交融,无论是形体还是审美,都形成了诸多极具特殊性的艺术现象。本文试以形体发展、审美风格、理论批评等问题为探究视角,根据史料文献及图版资料,在前贤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晚明社会变迁的迹象与草书发展的特性之间的关联性为切入点,深入晚明草书的表现形态及细节变化,阐释其嬗变与流变的规律。并试图深化对其发展特徵的认识,揭示影响这一时期草书发展的成因、变化及旨趣。文章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主要是对晚明草书发展的背景,及基于本体的诸多形态所进行的研究。所涉内容为:绪论部分是对晚明草书领域的学术研究情况所进行的梳理。同时,对相关概念、范围、方法等进行简要的阐释;第一章总体论述晚明草书继承与发展的背景及基本形态,从社会生态、书体生态、承袭的观念及途径等方面进行论述;第二章主要讨论晚明草书笔法形态的正统探索与个性延展的相关问题,从历代笔法流变中审视晚明草书家对笔法谱系的吸取情况,并探究晚明草书“正统笔法”观念的细微构成,以及各位书家之间笔法理念的差异化。同时对笔法的实践条件、类型、特徵等进行阐释,并对“个性化线变”的利弊进行辩证分析;第三章是针对晚明草书墨法形态的维度开拓与创造的研究,从晚明之前的墨法运用及理论中,总结墨法流变的规律与规约,并阐释晚明至清代对墨法突破与总结的特徵。以此考察墨法在晚明“泛化”的成因,并对晚明草书“创造性墨变”的维度及特徵进行探索;第四章主要涉及晚明草书字法形态的择用与形体再草化的问题。在深入草书字法的发展内涵,及晚明草书字法的发展状态中,对符号草法和形体字法的改造予以细致探究,总结了晚明草书草法中的一些形变规律和特点;第五章以晚明草书结体形态的奇异形变及空间特徵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梳理从晋唐到晚明草书结体空间的流变,从单字、字组、长字组、纵向行形等角度,探讨草书结体空间的异变及奇异性;第六章主要讨论晚明草书章法与势的表现提升,及审美视域的拓展,通过设定参照系与测算参数的方式,对晚明草书章法的字间距问题进行寻绎。同时,对章法的欹正关系进行考察,通过“横中心倾角线”和“横行线律动”的方式进行尝试性阐释,得出数据和相关结论以辅助论述。另,对草书章法的区域对比与表现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笔势、体势等进行探究;第七章是从明代文艺思想与书学理论的同步关系出发,结合明代前期、中後期,书学理论的变化与特徵,对晚明草书相关的理论进行讨论。并以此为基础对晚明草书的历史地位进行重新分析。下编是为配合正文研究所编《晚明草书字形汇编》,收集了晚明董其昌、邢侗、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以及傅山等书家的草书作品共420件,分为4100余个字头,共32220个草书字形。
徐慧极[5](2020)在《中国古代艺术体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体式”是中国古代艺术理论家对艺术门类、类型、体裁、风格等涉及体制与样式问题的总体概括。本文以史为线索,研究中国古代艺术的体式问题。中国古代艺术体式有其独特的形式构成与理论表达方式。本文针对艺术体式理论的论述是以四个结构层次为划分依据,从五个理论维度进行阐述。四个结构层次分别是艺术门类、艺术类型、艺术体裁以及从体基础上延伸出来的风格;五个阐释维度分别是物质媒介与艺术语言、形制规范、名家样式、地域风格、时代风格。艺术体式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范畴,它在门类、类型、体裁三个层级上经历了从混融综合之“艺”到独立之“体”,再到具体体式细化、整合的演化过程。先秦、秦汉是艺术体式的混融期,体式在礼乐制度的规约下发展,该时期着重讨论的是体式与礼乐制度、百工技艺的生成及规范关系。魏晋南北朝是体式的确立期,各艺术门类作为独立个体的艺术批评意识日渐强烈,门类属性及其相互之间的界限渐趋明朗,体式理论侧重于强调艺术家的主导作用及名家样式的典范地位,体式形构、样貌的形式认识逐渐深化,二者在体的生成、确立中互为因果。唐宋是体式的系统整合期,也是体式形制规范的重构期,艺术门类、艺术类型、艺术体裁的样式标准逐渐建立,书、画、乐门类艺术的样式类型论逐渐形成,奠定了后世艺术体式阐述的理论基础。元明清时期,艺术体式在整合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艺术体式理论通过拓展体式阐述的本体向度,整合前代艺术体式,再释体式活力。从种类形式层面延伸至风格,时代风格、名家样式风格、地域风格、流派风格成为体式阐述的主要方面。历史阐述维度进一步推进,既有体式的样式形态获得了系统的梳理,体式的形式构成因素获得了更深层次的凝练,部分原有艺术样式的体式价值得以彰显。把握中国古代艺术体式理论,是重审古代艺术样式形态、样式谱系、艺术风格、艺术流派等论题的一个窗口,也是认识古代艺术整体样式构成的一架梯子,对之进行系统整理,有助于推进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现代阐释。
段霄芸[6](2020)在《赵佶书法艺术及其社会文化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赵佶书法、绘画、印章等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研究,旨在进一步阐释赵佶书法艺术与北宋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深入研究赵佶书法艺术与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商业文化和文学上的互动,从而对后世书家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对比法和图文结合法进行研究,全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概述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围绕赵佶书法艺术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指出本文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从北宋社会统治者制定的政策、经济和文化以及赵佶早期生活进行分析,指出赵佶早期审美观念的形成受文人精神、皇室熏陶的影响。第三章:本章从赵佶书法作品入手,分析其书法作品风格的变化受赵佶书法创作手法所带来的影响,重点论述赵佶的瘦金体集多家所长、楷书与草书笔法互通的艺术风格。第四章:本章重点研究瘦金体的文化价值。对赵佶绘画作品、题画诗、诗帖和御书钱币进行分析,研讨赵佶书法对书画、文学和商业文化的影响,以及体现出的赵佶的美学思想。第五章:分析赵佶书法对后世书家的贡献以及对当今书坛的影响。本章通过对蔡京、赵构和完颜璟书法作品的深入分析,讨论赵佶书法艺术对三人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其对当今书坛的格调品味以及对现代书家的创作带来的反思与启示。本文深入研究了北宋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其早期生活状况,对赵佶书法艺术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全面分析其书法艺术与北宋社会文化相互关系和影响,不仅对北宋书风的人文背景、赵佶书法艺术在尚意与崇古的审美趣味、笔法随社会环境的变化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进行了考察与梳理,而且对赵佶书法艺术作品进行剖析和解读,进而阐明赵佶书法审美取向与其书法艺术对当今书坛的影响及价值。
王涵铎[7](2020)在《集字与集古研究》文中认为“集字”是中国书法发展史中的一个独特现象。以“集字”书法形式表现出来,深入本质了解“集字”是一种学习前人书学技艺的方法。史书记载自梁朝梁武帝命殷铁石摹刻王羲之千字,周兴嗣韵之,以赐八王,这便是最早的集字作品。唐朝“集字”进入了繁荣时期,唐太宗雅好翰墨,特别推崇王羲之,收集羲之书迹于内府中。此后出现了很多集王羲之字的碑帖有《赵模集王千字文》、《怀仁集王圣教序》,集字作品之多,灿若繁星。宋代集字进入了式微时期,唐代碑版单一的“集字”学习方式,演变成更加全面、灵活、自由的“集古”学习方式。学书者随着自身书学技艺的提高,人生阅历的增加不再拘泥于一块碑版刻字,而是选择不同的书家进行集古学习,从而达到集古自化,集古出新。宋代刻帖的产生,以及唐代末期“翰林院体”的弊端,冲击了宋代集字碑刻的发展。北宋书法家米芾在原本“集字”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丰富了集字的内涵,自称“集古字”。这种与古为徒,集古出新的学书方法,后世的赵孟頫、吴门书派、董其昌、王铎无不受其影响。自明代开始私家园林的不断兴盛,房屋的格局变化,文人、商贾、官僚都喜欢用书画装饰门庭,北宋时期出现的楹联形式备受明代书家文人的喜欢,这种新兴的文学形式,以极简的文字表现丰富的内涵,意趣盎然,品类繁盛,作用众多。乾嘉考据学的兴起,金石学、文字学的发展促使了楹联新形势的出现“集字楹联”,随着清代“帖学”衰落,众多古代碑版出土,随之而来的是“碑学”的兴起,由于出土碑版年代久远,字迹模糊,当时书家把其中清晰字迹集成文辞对仗的雅联,在方便学习古代碑刻的同时,也加强了自身的文学素养。“集字楹联”的出现,丰富了集字的形式。“集联”将“集字与集古”相融合,既保留了集字的形式又增加了广泛的学习对象,前人经典碑帖皆可“集联”。“集联”的产生使“集字与集古”结合的更加紧密。清代文人书家钟爱“集联”,存世的集联书法作品较为丰富,为后世学者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将“集字”这一特殊形式与朝代更替、书风变换相结合。通过阐述与分析不同时期书家对“集字学书”与“集古学书”所呈现出的不同表现,研究“集字”在书法发展中变化。“集字”的发展与变化侧面反映出了历代书风的演变和书家对于前人法书的不同理解,从而体现出其所处的时代性。集字形式的变化同时也在丰富着中国书法的发展历史,使其更加的丰富多彩。
王鑫[8](2020)在《隋代书法对唐代尚法书风的前导作用》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书法历史深远、历久弥新,不同时期书法艺术的发展都受当时时代背景的影响,隋代书法与唐代书法也不例外。隋代书法“上承六代,下启三唐”的特质为唐代尚法书风的最终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隋代与唐代是楷书由尚韵向尚法书风转变的重要时期。隋代书法在继承北朝朴素书法风格的基础上,受到了南朝雅丽书法风格的影响,形成了南北自然融合、兼具活力的书法形式,初步确立了楷书规范化的雏形。初唐书家在此基础上,深化法度,为唐代尚法书风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研究隋代书法对唐代尚法书风的前导作用,通过分析隋代南北统一,在对隋代书法发展的历史文化环境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而论述隋代书法风格和南北融合的趋势,突出隋代书法逐渐朝向法度化方向发展的迹象,据此结合具体的书法作品,详细论述隋代书法对唐代尚法书风的影响。本论文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对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前人研究成果综述方面进行相关论述。第二部分论述隋代统一与南北书风融合。首先,从历史背景、地域特点、政治文化等方面总体概括隋代南北统一的时代大环境。在此基础上,以王褒入关为线索,分析南北朝后期南北书风融合的现象。隋代书法承袭南北书风,通过分析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阐述南北书法融合对隋代书法的影响。其次,依托于隋代南北统一的社会背景,通过对比隋代南北方在制度、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差异,揭示隋代南北方在书法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南朝化和北朝化趋势,并且以欧阳询与褚遂良书法为例进行阐述。第三部分论述隋代书法对初唐书法的影响。首先,通过对隋代楷书代表作品的产生渊源、风格特点、书法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说明隋代书法对六朝书法的继承发展,并揭示隋代书法逐渐走向规范、楷法逐渐完整的趋势。通过对隋代楷书与唐代楷书的具体分析,说明隋代书法对唐代书法的影响,并总结唐代尚法书风的形成因素。其次,以《传授笔法人名》为载体,说明笔法传承的正统性与秘密性,并以智永、虞世南、欧阳询为线索,结合他们的书学经历与书法作品,对隋代书法与唐代书法之间的笔法传授进行重点讲述,论证隋代书法对唐代书法的影响。第四部分以虞世南和欧阳询为代表对隋唐之际的书法家进行个案研究。首先,通过对虞世南个人经历与仕途的梳理,对其进行客观的认识与评价。其次,整理虞世南书法作品,深入分析其书法对隋代书法的继承,结合虞世南书法理论,总结其书法风格及对后世的影响。其次,通过对欧阳询生平简介及政治生涯的描述,总结欧阳询学书经历与书法传承,深入研读其书法作品与书法理论,分析欧阳询书法对隋代书法的继承及对唐代尚法书风的影响。第五部分结语。对全文内容进行概括与总结。
钟一帆[9](2020)在《开元二十四年前后大唐王朝的中衰迹象 ——以张九龄罢相为核心》文中指出整个唐朝,最辉煌的时期即唐玄宗统治下的开元盛世,然而唐王朝的中衰也发生玄宗当政时期。成就盛世,最大功劳应归于唐玄宗;衰落,罪魁祸首也在唐玄宗。我认为,历史研究最大的价值在于以史为鉴,见祸于萌。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罢相,自此玄宗所用宰辅再无忠直贤良之人,君臣尚沉浸于盛世之中,其实已隐藏着祸端的萌芽。本文以时间为轨迹,重点分析用人,兼论制度,以点带面,来观察玄宗为政思路的一致性和变化性。李隆基始终是一位成熟的政治家,用人只有一个原则,就是达到自己的目的。目的是稳定政局、巩固皇权,则任用姚崇、宋璟;目的是粉饰太平、歌功颂德,则任用张说;目的是搜刮民财,供自己威服四夷、享乐,则用李林甫、杨国忠。当发现所用之人与自己现阶段目的不相符的时候,必然就会弃之不用,如罢相张九龄。在玄宗看来,无所谓是善是恶,利用不同人达到不同目的而已,自己终究是赢家。然而赢家逐渐变成了输家,玄宗的目的逐渐变成了纵情声色,于是任用宵小,忽视了一点点积累的隐患。太多次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祸患积于忽微,智勇困于所溺。人一旦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祸事要比我们想象的来的快得多。反思、借鉴,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如何避免相似的错误。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今日,我们理应居安思危。
赵水静[10](2019)在《五代十国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五代十国时期的文化作为连接唐、宋文化的纽带,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有独特地位,具备明显的过渡性特点。学术界对于五代十国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南方的前、后蜀、南唐和吴越等国,对同时代北方地区的文化关注则相对较少。将五代十国时期的文化视为有机整体,并对南、北文化进行深入比较研究,有助于深入认知五代十国文化,亦有利于中国古代文化史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各文化领域的发展变化根源于经济发展状况与社会结构的变动。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北方地区经济呈现周期破坏与缓慢发展交替的情况,南方地区在局部统一后则发展相对迅速。除此之外,五代十国时期的社会阶层变动异常剧烈,南北经济格局变迁与阶层流动均促使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出现若干新特点。五代十国时期的各文化领域与唐代相比出现了不小变化,某些领域呈现新的发展趋势。教育领域出现官学教育萎缩,私学教育有较大发展的情况。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书院、学馆、私塾,尤以南方地区成就突出,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在科举方面,中原王朝与南方诸国均深化建立相关制度,竞相举行考试,录取人数有较大提升,进而刺激了文化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的史学成果颇为可观,官方编撰了一大批典籍,其成就超过我国历史上其他分裂时期。就文学领域而言,这一时期北方地区停滞不前,而南方各地则发展迅速。词的创作日趋繁荣,诗歌创作逐渐萎缩。小说数量虽少,但不乏精品。俗文学的发展开启了宋代市民文学的先声。散文创作颓势虽难以遏制,但王闽与吴越地区仍有可称之处。在绘画与书法领域,创作题材及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释道人物画渐趋衰落,山水花鸟画数量则大为增加。绘画材质从画壁称雄转变为以卷轴画为主,这种变化与作品的商品化趋势有密切关系。五代十国时期书法艺术成就颇高,开启了宋人书法尚意风格之先河。五代十国时期的乐舞与唐代相比衰落严重,但其承前启后的作用仍不容忽视。这一时期的区域文化呈现较大发展,主要呈现在江浙地区、川蜀地区、闽广地区及两湖地区,反映出我国文化版图的巨大变迁。南方各区域中,文化发展体现出不平衡态势。江浙与西蜀两地发展最快,两湖地区次之,闽地的发展速度甚至超过两湖地区,南汉所在的岭南地区发展仍相对滞后。五代十国时期伴随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南方各地经济与文化迅猛发展,导致文化重心进一步加速南移。自此时起,南方地区在文化上的全面优势地位就此奠定,其后基本未发生改变,并积极引领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我国古代文化重心的转移始于五代十国时期,两宋时期南方文化的繁荣发展是建立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坚实发展基础上的。这一时期文化发展表现出了与其他历史时期不同的特点与新趋势。其基本特点是:(一)南北文化的差异是政治上的分裂在文化上的体现。(二)五代十国文化体现了汉地文化的特色。(三)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力有所减弱。(四)佛教文化的色彩愈来愈淡。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是:(一)词的发展方兴未艾。(二)绘画艺术的新趋势对后世影响极大。(三)私学教育发展趋势影响了宋代教育的基本格局。(四)尚意书法影响了宋代及后世书法的审美趋向。(五)五宗的理论与思想对宋代理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唐书“尚法”之因素管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唐书“尚法”之因素管窥(论文提纲范文)
(1)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价值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主要内容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之关联 |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时代与文化语境 |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美 |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道德 |
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之差异 |
第一节:文学与书法之地位 |
第二节:文学之美与书法之美 |
第三节:艺术品的兼美与偏于一美 |
第三章:魏晋风度与魏晋书韵 |
第一节:魏晋风度 |
第二节:魏晋书韵 |
第三节:风格与个性 |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观物取象 |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中的“文贵形似” |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书论中的“书者如也” |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书论中的“肥瘦”问题 |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人品及文品与书品的同一性及矛盾性 |
第一节:文如其人 |
第二节:书如其人 |
第三节:尽善尽美与羲献之异同 |
余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明代松江书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
第二节 现有研究成果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松江书派基本情况及相关问题 |
第一节 书法流派研究中的“血缘”“地域”与“国家”问题 |
第二节 “云间书派”、“华亭书派”、“松江书派”辨名 |
一、行政设置意义上的“云间”、“华亭”与“松江” |
二、地域文化心理上的“云间”、“华亭”与“松江” |
三、书法史研究中的“云间书派”、“华亭书派”与“松江书派” |
第二章 松江书派书画艺文活动研究 |
第一节 松江书派艺文交游活动 |
一、以杨维桢为中心的松江艺文活动 |
二、以地域为纽带的松江士人结社活动 |
三、以董其昌、陈继儒为中心的书画交游 |
第二节 松江书派书画鉴藏活动 |
一、明代松江书画鉴藏风气之转换 |
二、曹昭《格古要论》与明初松江书画艺文藻鉴 |
三、何良俊及松江中晚期书家鉴藏心态 |
四、董其昌、陈继儒及晚明松江书画鉴藏特点 |
第三节 松江书派刻帖活动 |
一、松江刻书与松江刻帖 |
二、松江刻帖的地域化自觉意识 |
三、松江翻刻帖的粗制滥造现象 |
第三章 松江书派书风探索和书体实践研究 |
第一节 楷书 |
一、文化心态转换下的松江书家群体 |
二、中书舍人制度下的松江书家群体 |
三、台阁审美范畴下的松江书家风格 |
第二节 篆隶 |
一、“崇古”观念下的书法理论 |
二、“崇古”观念下的书法实践 |
第三节 草书 |
一、二沈、陈璧章草:“殊有古意” |
二、二张狂草:“天趣逸发” |
第四章 松江书派晋唐书学思想研究 |
第一节 晋唐书学思想的提出——陆深 |
一、陆深《书辑》中的晋唐书学思想 |
二、“笃好颜书,几于道矣” |
三、“吾与吴兴,同师北海” |
第二节 晋唐书学思想的实践——陈继儒与莫氏父子 |
一、陈继儒:“眉公书法,苏米之间” |
二、莫如忠:“晋人之外,一步不窥” |
三、莫是龙:“酝酿诸家,匠心独妙” |
第三节 晋唐书学思想的成熟——董其昌 |
一、以法求态:“学唐乃能入晋” |
二、以势求态:“直夺晋人之神” |
第五章 松江书派的流派意识研究 |
第一节 关于书派意识的理论问题 |
第二节 松江书派统系意识的构建 |
一、陆深的统系意识 |
二、董其昌的统系意识 |
三、松江书派对“名”“贵”统系划分标准的反击 |
第三节 松江书派盟主意识的构建 |
一、王世贞的盟主意识及其流派策略 |
二、松江书派盟主意识的发展与演变 |
第四节 松江书派风格意识的构建 |
一、“二张”批评现象中的风格意识 |
二、松江书派风格取法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明代松江书派人物概览 |
附录二 松江书派年表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3)姜夔“字之真态”观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作品图版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姜夔《续书谱》中的“真态”论 |
(一)姜夔和《续书谱》 |
(二)姜夔《续书谱》中“风神论”和“崇尚自然”观 |
(三)《续书谱》中的“真态”论 |
(四)《续书谱》中的“私意”论 |
二 魏晋书法中的字之“真态” |
(一)魏晋书法中“真态”表现的原因 |
1.魏晋玄学和魏晋风度 |
2.书体演变的不完备 |
3.魏晋书法中的动静观与自然论 |
(二)魏晋楷书作品中呈现出的“真态” |
1.钟繇《贺捷表》、《宣示表》 |
2.王羲之《黄庭经》 |
三 “私意”观在唐楷中的表现 |
(一)唐代楷书表现“私意”的原因 |
1.唐代楷书的“官方”性 |
2.唐代楷书的“尚法”性 |
(二)唐代楷书的“私意”表现 |
1.初唐《九成宫醴泉铭》 |
2.中唐《多宝塔碑》 |
3.晚唐《玄秘塔碑》 |
四 影响字之“真态”的因素 |
(一)书写时代的社会背景因素 |
(二)书写者的追求和书体演化的必然 |
(三)书写环境 |
五 字之“真态”在书法创作中的启示与应用 |
(一)“真态”书写在创作中的应用 |
1.师法古 |
2.背向宜 |
3.纸笔佳 |
(二)“真态”观对后世的影响及启发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4)晚明草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上编:专题研究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 晚明草书的特质需要多维探索与系统研究 |
(二) 晚明草书的深入研究需要“书体”与“字体”理论相结合 |
(三) 研究中的“过誉”与“误读”需要以批评的视域重新思考 |
二、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一) 书法史论中涉及晚明草书研究的成果 |
(二) 草书体研究中涉及晚明草书研究的成果 |
(三) 以晚明草书家为研究对象的成果 |
三、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
(一) “晚明”的界定及研究书家的范围 |
(二) “草书”的界定及研究材料的范围 |
四、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框架 |
(二)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晚明草书继承与发展的背景及基本形态 |
第一节 晚明草书继承与发展的社会生态 |
一、繁荣与衰飒——经济结构变化下的社会转型 |
二、僭越与世俗——政治力量失衡下的士人行为转变 |
三、彰异与抒发——文艺思想与美学观念下的草书“抒情化”倾向 |
四、递传与趣尚——文人圈层对刻帖及草书鉴藏的关注 |
第二节 晚明草书继承与发展的书体发展背景 |
一、草书形体潦草化的滥觞阶段 |
二、草书的发生与形成阶段 |
三、草书的形定与调整阶段 |
四、草书的标准确立与突破阶段 |
五、草书风格的延展与探索阶段 |
第三节 晚明草书继承的观念及途径 |
一、法崇魏晋独宗羲献——晚明草书继承的理想观念 |
二、融合汉唐延扩宋元——晚明草书继承的实践途径 |
三、汲取同代承延为继——晚明草书对明前中期草书特徵的汲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晚明草书笔法形态的正统探索与个性延展 |
第一节 古法再造:草书笔法的流传及明代对笔法谱系的接受 |
一、草书笔法的流变述略 |
二、明代对草书笔法谱系的接受 |
第二节 晚明草书“正统笔法”观念及其构成 |
一、董其昌、邢侗草书笔法正统意识的构建及坚守 |
二、张瑞图、倪元璐、黄道周草书笔法正统观念的构建 |
三、王铎、傅山的草书笔法正统观念的多维构成 |
第三节 晚明草书家个体笔法理念的差异化 |
一、“平淡”与“雄强”——董其昌与王铎草书笔法理念的比较 |
二、董其昌的“疑问”——董其昌对张瑞图新型笔法的态度 |
三、“遒”“媚”之间——倪元璐与黄道周笔法理念的侧重 |
四、“用笔”与“信笔”——关于王铎与傅山草书笔法理念中“随意性”的探讨 |
第四节 晚明草书笔法的实践延展 |
一、晚明草书实践条件与笔法的关联性 |
二、晚明草书笔法实践的类型及特徵 |
三、晚明草书笔法“个性化线变”的价值与缺失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晚明草书墨法形态的维度开拓与创造 |
第一节 聚墨成形:魏晋至晚明时期墨法理念流变的阶段性 |
一、魏晋至唐对墨法观念的基础构建 |
二、唐代墨法的整体渐变 |
三、元至明前中期的自觉反思与调试 |
四、晚明至清代对墨法的突变及总结 |
第二节 晚明草书墨法在实践中“泛化”的成因 |
一、物体条件方面的因素 |
二、草书家主观能动方面的作用 |
第三节 晚明草书“创造性墨变”的维度及特徵 |
一、“淡墨”非“淡” |
二、“浓重焦渴”施以“力感” |
三、“涨墨”与“破墨”的利弊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晚明草书字法形态的择用与再草化 |
第一节 美草法之最奇:草书字法的内涵及晚明字法的特徵 |
一、晚明之前草书字法的发展状态 |
二、晚明草书字法意识及特徵 |
第二节 晚明草书符号草法的择用与改造 |
一、主要符号 |
二、其他符号 |
第三节 晚明草书形体字法再草化的类型 |
一、极简草化 |
二、极繁草化及楷行化 |
三、异写形变及奇异草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晚明草书结体形态的奇异形变及空间特徵 |
第一节 因时相传:晋唐到晚明草书结体空间演化规律述略 |
一、从“简炼组合”到“缭绕连绵” |
二、从“衡匀合度”到“矛盾对冲” |
三、从“点线结合”到“点线成面” |
第二节 晚明草书单字结体的形变与奇异性 |
一、字形:展大与形扩 |
二、部件:位移与逾越 |
三、结体:缭绕与支离 |
四、空间:疏密与缩放 |
第三节 晚明草书字组结体的构成类型及特徵 |
一、均称平衡类 |
二、动态变化类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晚明草书章法与势的表现提升及审美视域的拓展 |
第一节 晚明草书章法的字间距构成问题寻绎 |
一、设定参照系与参数的测算方法 |
二、以参数视角考察晚明草书章法的字间距情况 |
第二节 晚明草书章法的欹正关系探微 |
一、“横中心倾角线”和“横行线律动” |
二、从横向律动角度看晚明草书的欹正对立 |
第三节 晚明草书章法的区域对比与表现力 |
一、区域平衡的逐步突破 |
二、微观与宏观空白的营造 |
第四节 晚明草书势的嬗变与审美视域的拓宽 |
一、晚明草书势的类型及特徵 |
二、晚明草书审美视域拓宽的成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晚明草书理论形态的构建及其历史地位 |
第一节 明代文艺思想与书学理论的关系 |
一、文艺思想对明代书学理论的影响 |
二、明代前期及中後期书学理论的特徵 |
第二节 承袭与转化:晚明草书相关理论述评 |
一、新古两极:徐渭、项穆 |
二、遵古纳新:董其昌、邢侗、赵宦光、李日华 |
三、依古反思:王铎、黄道周、傅山 |
第三节 推崇与思索:晚明草书的历史地位 |
本章小结 |
附表:《本文研究所见晚明草书作品表》 |
参考文献 |
一、图版资料 |
二、古代文献 |
三、现代着作 |
四、学位论文 |
五、期刊文章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後记 |
下编:《晚明草书字形汇编》 |
一、介绍 |
二、凡例 |
三、索引 |
四、正文 |
(5)中国古代艺术体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价值 |
二、体式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现状 |
(一)艺术形态分类相关成果 |
(二)古代文体研究相关成果 |
(三)古代艺术史研究兼及成果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学方法 |
(二)比较法 |
(三)历史阐述学方法 |
六、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礼乐制度和百工技艺规范下的先秦、秦汉艺术体式 |
第一节 礼乐制度与艺术体式 |
一、礼乐为主导的音乐体式 |
二、典仪仪制下礼乐体式的分化 |
三、礼制规约与音乐体式的样态 |
四、发展至性情、模仿的音乐起源论 |
第二节 诗乐舞由一而分 |
一、上古到先秦:诗乐舞一体,乐舞为主导 |
二、秦汉:歌舞音乐形成,歌、舞为主导 |
第三节 隶变与书体书势的衍生 |
一、经典书学势体文 |
二、势体文文献剖析 |
三、《四体书势》的体式意义 |
四、势体文与书法体势 |
五、势体文综合艺术语言、形制规范、样式风格阐述维度为一体 |
六、势体文对唐代书体论的影响 |
第四节 百工技艺、礼乐观念下的工艺和绘画体式 |
一、工艺技艺与百工艺术体式的分化 |
二、宇宙观念与百工艺术体式的统合 |
三、礼乐观念与绘画体式的存在价值 |
第二章 主体和样式典范主导的“体”:魏晋南北朝艺术体式 |
第一节 形构、样貌与魏晋南北朝艺术体式 |
一、《文心雕龙》之“体势” |
二、形构、样貌与书法体式 |
第二节 阮籍、嵇康以琴体言乐体 |
一、阮籍音乐体式论 |
二、嵇康琴体论 |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音乐体式分化 |
第四节 二王典范与书家体式 |
一、魏晋南朝二王体式典范 |
二、钟张二王与古今二体 |
三、书家、书体的体式建构 |
第五节 人物画、山水画体式 |
一、传神论与人物画体式 |
二、山水画体式论形成 |
三、六法与画体 |
第三章 形制规范的建立:承前启后的唐宋艺术体式 |
第一节 唐宋乐舞、戏剧体式整合 |
一、诗、词的音乐体式衍变 |
二、宋音乐体裁文献转折期 |
三、从唐歌舞燕乐至宋杂剧 |
四、乐部制与乐部样式标志 |
第二节 体法与唐宋书法体式 |
一、书体为纲与书体体式 |
二、书体体式与书家体式 |
三、书法体式的融合与分化 |
第三节 类型与唐宋绘画体式 |
一、体式风格类型 |
二、门类与绘画体式 |
三、门类间体式融合 |
第四章 本体向度的拓展:元明清整合再释的艺术体式 |
第一节 风格阐释维度的延伸 |
一、时代风格与名家样式 |
二、地域风格与流派风格 |
第二节 形构阐释维度的延续 |
一、戏剧体式与戏曲体制 |
二、书体体式的系统整合 |
第三节 历史阐述维度的推进 |
一、时代、艺术家体式的历史概括 |
二、钩沉体式传衍的流脉意识显着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6)赵佶书法艺术及其社会文化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北宋文化环境和赵佶的早年生活 |
2.1 北宋:昌文偃武的时代 |
2.1.1 右文政策的制定 |
2.1.2 商业贸易的繁荣 |
2.1.3 宽松的文化环境 |
2.2 “尚意”书风的兴起 |
2.2.1 书风文人化 |
2.2.2 文人精神的展现 |
2.2.3 放逸格调的追求 |
2.3 皇室对书法艺术的倡导 |
2.3.1 刻帖盛行 |
2.3.2 书院文化的高扬 |
2.3.3 文人意识对赵佶书画的影响 |
第三章 赵佶书法风格的形成与融通 |
3.1 社会环境对赵佶书法艺术的影响 |
3.1.1 皇室熏陶 |
3.1.2 北宋楷书凋零 |
3.2 师法多家 |
3.2.1 习黄庭坚结字 |
3.2.2 取二薛笔法 |
3.3 瘦金书和行、草书的融合转换 |
3.4 俊逸劲健的瘦金体 |
第四章 赵佶书法的社会文化价值 |
4.1 赵佶书法与绘画 |
4.1.1 引画入书 |
4.1.2 书法与花押的结合 |
4.2 赵佶书法与诗词 |
4.3 赵佶书法与商业文化 |
第五章 赵佶书法的翰墨精神 |
5.1 赵佶书法对后世书家的影响 |
5.1.1 赵佶书法对蔡京的映衬 |
5.1.2 赵佶书法对赵构的折射 |
5.1.3 赵佶书法对完颜璟的观照 |
5.2 赵佶书法对当今书坛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集字与集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集字”学书与“集古”学书 |
第一节 集字的起源 |
第二节 “集字“与“集古” |
第二章 集字大兴的唐代 |
第一节 开唐代集字之先河——赵模《赵模集王千字文》 |
一、《赵模集王千字文》的时代背景 |
二、《赵模集王千字文》的时代意义 |
第二节 唐代集字大兴之作---《怀仁集王圣教序》 |
一、《怀仁集王圣教序》时代背景及成碑过程 |
二、《怀仁集王圣教序》的集字素材 |
三、《怀仁集王圣教序》与《赵模集王千文》《兰亭序》字迹比较 |
第三节 行书入碑的滥觞及唐代书家对《怀仁集王圣教序》的取法 |
一、行书入碑的滥觞——唐太宗 |
二、李邕对《怀仁集王圣教序》的取法 |
三、《怀仁集王圣教序》对颜真卿《祭侄文稿》的影响 |
四、杜牧《张好好诗卷》对《怀仁集王圣教序》的取法 |
第三章 宋代集字的式微与演变 |
第一节 集字式微的时代背景及其原因 |
一、《怀仁集王圣教序》影响下的宋代翰林院 |
二、《淳化阁帖》对集字碑刻的影响 |
三、宋人尚意书论中对集古学书的认识 |
第二节 “集字”的演变--“集古” |
一、“集古”大家--米芾 |
二、米芾的集古学书之路 |
三、米芾“集古字”代表作《方圆庵记》 |
第四章 集古与复古交织下的元明 |
第一节 复古的倡导者与集古的践行者---赵孟頫 |
一、“复古主义”思想的源起与“复古主义”的先驱者 |
二、赵孟頫的集古学书之路 |
三、“用笔千古不易,结字因时相传”的集古书学思想 |
第二节 摒弃台阁,与古为徒的---吴门书派 |
一、遍友历代,集古成家--祝允明 |
二、集书之大成者---文徵明 |
三、结字空灵,高古典雅---王宠小楷的集古学书之路 |
第三节 明末清初“南董北王”的集古出新之路 |
一、温文儒雅--董其昌的集古学书之路 |
二、书林狂者--王铎的集古学书之路 |
第五章 集字形式的转化--清代碑帖集联 |
第一节 楹联的源起与发展 |
第二节 楹联大兴与“集联”形式的出现 |
第三节 碑学兴起与篆书集联 |
一、《天发神谶碑》的复兴与《天发神谶碑》集联 |
二、清人对《石鼓文》的实践与集联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隋代书法对唐代尚法书风的前导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三节 前人研究成果综述 |
第一章 隋代统一与南北书风融合 |
第一节 隋代统一与书法新环境 |
第二节 隋代书风融合的两种趋势 |
注释 |
第二章 隋代书法对初唐书法的影响 |
第一节 隋代书法与“唐尚法”书风的形成 |
第二节 《传授笔法人名》考论 |
注释 |
第三章 隋唐之际书家个案研究 |
第一节 虞世南研究 |
第二节 欧阳询研究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
(9)开元二十四年前后大唐王朝的中衰迹象 ——以张九龄罢相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目标 |
第一章 张九龄之前玄宗所用宰相的分析 |
一、开元二十一年十二月之前玄宗所用宰相统计 |
二、开元元年所任宰相代表:张说、姚崇 |
三、开元二年至开元十一年所任宰相代表:宋璟、张说 |
四、开元十四年至开元二十一年所任宰相六人 |
五、张九龄之前玄宗所用宰相与帝国兴衰 |
第二章 张九龄及同时期玄宗所用宰相的分析 |
一、张九龄拜相 |
二、张九龄的罢相与李林甫的久任(上) |
三、张九龄的罢相与李林甫的久任(下) |
四、张九龄罢相的原因 |
第三章 张九龄之后玄宗所用宰相的分析 |
一、李林甫专权 |
二、杨国忠乱政 |
三、李林甫、杨国忠与唐玄宗用人 |
第四章 唐王朝中衰原因总结与延伸 |
一、玄宗本人及其用人思路 |
二、唐朝衰落背后的社会发展问题 |
参考文献 |
一、历史文献 |
二、研究专着 |
三、期刊论文 |
三、学位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五代十国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的界定 |
1、关于“文化”的定义 |
2、“文化重心”与“文化中心”概念辨析 |
3、“五代十国”的界定 |
二、研究现状与选题意义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选题缘由与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主要内容与拟解决问题 |
3、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化发展的经济社会基础 |
第一节 南北方的经济格局 |
一、北方经济的破坏与缓慢恢复 |
二、南方经济的恢复与迅速发展 |
第二节 社会阶层的剧烈变动 |
一、统治阶层的变动 |
二、农民阶层的新特点 |
三、商人阶层的壮大 |
四、市民阶层的作用 |
小结 |
第二章 教育与科举的发展变化 |
第一节 官学与私学教育 |
一、官学教育的衰落 |
二、南方私学教育的兴盛 |
第二节 科举制度的变化 |
一、中原诸朝科举 |
二、南方诸国科举 |
小结 |
第三章 史学传统的延续与发展 |
第一节 史馆制度的延续 |
一、五代史馆设置状况 |
二、十国史馆设置状况 |
第二节 史馆的组织与管理 |
一、监修国史 |
二、史馆修撰 |
三、直史馆 |
第三节 修撰史书活动与成就 |
一、官方修史的成就 |
二、私家修撰的兴盛 |
小结 |
第四章 文学与艺术的发展 |
第一节 文学的地域差异 |
一、文学发展状况及特点 |
二、南北文学的差异 |
第二节 艺术的发展状况 |
一、绘画艺术的变化与影响 |
二、书法创作的新动向 |
三、乐舞艺术的成就 |
小结 |
第五章 五代十国时期文化重心的转移及原因 |
第一节 文化版图与分布格局的特点 |
一、晚唐的文化格局 |
二、五代时期的文化格局 |
三、南方区域文化的发展 |
第二节 区域文化中心形成的原因 |
一、唐后期以来自然环境的变迁 |
二、南方统治者的文化政策 |
三、人口的迁移与分布 |
四、文化相关产业的发展 |
第三节 文化重心转移的标准及历史影响 |
一、文化重心转移的标准 |
二、文化重心转移的历史影响 |
小结 |
结语: 五代十国文化的特点及历史地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唐书“尚法”之因素管窥(论文参考文献)
- [1]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D]. 邹广胜.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明代松江书派研究[D]. 廖丹.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2)
- [3]姜夔“字之真态”观的研究与实践[D]. 杨真真.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晚明草书研究[D]. 赵紫文. 吉林大学, 2020(04)
- [5]中国古代艺术体式研究[D]. 徐慧极. 东南大学, 2020(02)
- [6]赵佶书法艺术及其社会文化价值研究[D]. 段霄芸. 河北大学, 2020(08)
- [7]集字与集古研究[D]. 王涵铎.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8]隋代书法对唐代尚法书风的前导作用[D]. 王鑫.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2020(08)
- [9]开元二十四年前后大唐王朝的中衰迹象 ——以张九龄罢相为核心[D]. 钟一帆.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10]五代十国文化研究[D]. 赵水静.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