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服务网格资源代理的实现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郝世博[1](2015)在《数字资源互操作及服务融合中的信任管理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当前时期,全面推进我国信息化和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机构作为当今社会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有力推动了数字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共享。众多学者开始在以图博档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中探索数字资源整合及服务融合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伴随互联网环境的形成与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普及,大量馆藏资源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超越时空的服务。如何为用户提供深层次、一体化的信息资源服务,形成知识资源的无缝集成与协同共享环境,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图情领域十分关注的研究课题。当前基于开放网络的新兴分布式计算模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并开始应用于图博档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高度自治的参与主体、复杂灵活的交互协作和多变异构的网络环境已经成为当前数字信息资源共享与服务融合过程中呈现出的典型特征。基于上述网络环境,实现充分的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和安全的交互协作面临若干新的问题。信任管理机制作为当前能够有效解决分布式、开放网络环境中安全问题的核心支撑技术之一,有助于在没有足够先验知识的参与实体之间进行有效、健康协作关系的构建与维护。针对信任管理领域的相关问题,国内与国外研究人员都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工作,多种专用或通用信任管理模型被先后提出。然而,当前已经存在的信任管理机制或模型在应对不断涌现的新需求、新环境和新应用时,还是在信任表征、信任获取、反馈信任聚合以及信任度评估等方面表现出种种不足。本文拟从数字资源互操作和数字化服务融合用户交互的双重视角出发,为满足分布式开放环境中数字资源互操作和服务融合的安全及信任需要,在深入分析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数字资源互操作信任管理机制、数字化服务融合信任协商机制等相关研究,为图博档数字资源互操作与服务融合提供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的网络环境。本文首先对选题意义及研究背景进行简要介绍,探析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本研究工作中涉及的相关核心概念和基础理论,为本研究的顺利进行寻找理论依据。然后对当前信任管理和自动信任协商存在的系统架构与典型模型进行论述,深入分析现阶段信任管理机制存在的多种应用模式;针对数字资源互操作及服务融合这一研究主题,分析国内外典型的应用实践,论述数字资源互操作存在的典型应用系统,从可行性、广度和深度等方面探析数字化服务融合模式;针对当前开放、动态网络环境下数字资源互操作、数字化服务融合用户交互过程中存在的信任问题和安全需求,分别构建数字资源互操作的信任管理模型和数字化服务融合的自动信任协商模型;在数字资源互操作信任管理模型的研究中详细设计各个功能模块,并给出其中动态信任评估模型的设计原则,针对反馈信任聚合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新型反馈信任聚合机制的研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该机制的有效性;在数字化服务融合自动信任协商模型的研究中详细设计各个功能模块,具体论述自适应自动信任协商流程及其实例、访问控制策略描述方式、一致性校验算法、改进的策略语言逻辑结构等。最后系统归纳本文相关的研究工作,总结研究结论和研究贡献,指出本文研究工作的局限并探讨后续还需努力的研究方向。
邹启明[2](2013)在《可配置制造网格系统可靠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形势下,制造网格成为网络化制造领域新的研究热点。制造网格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对制造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工作,提供良好的服务质量(QoS),以完成用户(服务请求者)提交的任务。随着对制造网格研究的深入开展,基于制造网格应用服务的系统也变得越来越庞大,用户在使用这些庞大的系统时很难定位自己需要的服务。因此,开展能支持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应用服务以组织出个性化的制造网格平台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制造网格系统可配置是指用户可以在基于应用服务的制造网格系统提供给用户的可选内容区中选择需要的应用服务加入自己的定制平台。通过提供支持应用服务自组织的平台可以使用户按照自己的实际需要组织出特定工作区性质的交互Portal,从而使得用户可以高效、快捷地使用系统,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可靠性管理是制造网格中基础性和关键性的研究工作。在系统配置实施过程中,可靠性管理必须能够根据用户定制的组件模块和形态,给出该配置系统功能是否可靠,是否能满足用户的需求等预测结论,如其功能不完善,将制约制造网格的应用与推广。所以,可靠性管理的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服务的效率和成败,同时直接决定制造网格用户的参与和接受程度。论文深入分析研究了可配置制造网格系统的可靠性管理问题,从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角度围绕可配置性及可靠性管理的若干关键技术展开,在制造网格可配置性、可靠性、系统性能评价及容错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可配置及可靠性管理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实现,从技术上解决了影响制造网格在不同企业应用的瓶颈问题。为了论文研究内容的全面展开,论文首先在分析和研究企业对信息系统需求的基础上,结合网络化制造的特点,构建了一个支持可配置服务的制造网格体系结构及其软件模块管理的系统结构,分析研究了可配置机制、制造网格软件模块、形态及制造网格Portal,为后续研究系统性能和可靠性奠定了基础。由于制造网格系统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在系统根据需求配置后,如果能够采用先进的预测方法预测其性能,用户在使用之前,将可以很好地优化配置,并极大地提高制造网格系统的使用效能,同时能够给用户提供更好的QoS;使用中可以了解设计资源、信息资源、系统资源等RMGS上的资源使用情况趋势,有助于建立任务提交规则、追踪系统优化以及规划将来的扩展或资源重新分布;使用后,通过RMGS监控评测信息可以查看RMGS性能,优化配置和实现资源的优化分布,对应用进行合理调度,以获得较高的性能;同时为未来升级或扩展RMGS系统提供依据。因此,性能评价也是可配置制造网格系统中的重要研究内容。随着计算机功能的增强,软件规模越来越大,软件的体系结构也越来越复杂,软件的质量问题就变得越来越突出。软件质量是软件产品的灵魂。在众多的软件质量评估指标(功能性、可靠性、易用型、效率、维护性和可移植性)中,软件可靠性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配置好的制造网格系统仍属复杂系统,如果配置的系统质量不过关,在实际使用中则经常会出现各种软件错误,严重的还会导致软件系统崩溃。因此,进行制造网格系统的可靠性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提高可靠性主要有避错和容错两条途径。避错即避免错误,即采用正确的设计和质量控制方法尽量避免将错误引进系统。但众所周知,无论采用何种技术,都不可完全避免故障的发生。实践证明,利用避错技术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将使系统的成本急剧上升。要想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则必须采用容错技术,系统在发生异常、故障或者失败的情况下,不需要用户的人工干预,重新为系统选择合适的组件软件,进行重配置恢复。这样针对可配置制造网格系统(Reconfigurable Manufacturing Grid System,RMGS)建立容错系统机制的研究就很有必要了。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开发和应用验证,实现了可配置制造网格系统的性能评价、可靠性管理研究与容错管理研究,初步设计和实现了可配置制造网格系统可靠性研究的原型系统。通过一个该系统任务的应用实例验证了系统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和数据,为制造网格系统可靠性管理的进一步完善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赵丹阳[3](2012)在《数字环境下科技文献信息开发利用与服务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技文献是人类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真实记录,蕴含着人类的智慧和科研成果,也反映着科技发展的过程。其开发利用程度直接关系到科技事业的发展水平和国民经济进程,对促进科技进步与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在当前数字化科研方兴未艾和科技文献价值实现滞后的背景下,研究如何促进、完善并保障数字环境下科技文献信息的开发与利用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理论上有助于拓宽图书馆学研究视角,推动新的学科生长点的产生并且有助于文献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体系的完善;实践中能够规范中文科技文献着录、充分揭示科技文献信息内容与价值、促进多种科技文献的集成共享与价值实现、促进服务理念与方式的改变,辅助科研。为了达成以上目标,促进科技文献信息的开发与利用,推动科技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与科技创新。本研究在深入分析总结当前学界研究现状和实践工作进展的基础上,以信息资源共享理论、信息增值理论、信息流模型、信息构建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为指导展开研究。依据文献综述阶段所反映出的由传统环境到数字环境变化所引发的数字环境下科技文献开发利用诉求确定其要素并加以分析,由此入手对数字环境下科技文献信息的开发利用进行深入研究。具体来讲:调查研究方面,本研究发现我国科技文献信息的开发利用仍处于较低水平。开发上,调查显示,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以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为核心、以地区和行业文献服务机构为补充的科技文献共建共享系统,但其中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严重,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得到的政策、资金支持较大,利用效果相对较好,由此形成良性循环;欠发达地区的相关建设则差强人意。从资源建设角度看,内容上多以期刊文献为主,而对于标准文献、科技报告、学位论文、科技档案或产品样本等科技文献种类却少有涉及,分布上则仍然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未能充分发挥共享优势。从服务提供的角度看,仍以常规服务为主调,增值服务开发不足。利用上,对科技文献的特点和价值缺乏认识,也不知道从何处入手查找利用科技文献信息的用户在调查中占大多数。资源过于分散和缺乏检索工具是造成用户利用困难的最主要障碍,其后是全文获取困难、信息质量与时效性低以及费用过高。调查中全部用户均表示愿意了解和利用科技文献的意愿,可见我国公众对科技文献具有相当高的利用热情和期望。元数据开发方面,本研究认为全面而完整的科技文献元数据是科技文献信息标引、揭示和检索的有力工具,也是整个开发利用工作的基础。一方面,对数字化科技文献信息进行标引和揭示性的描述是信息开发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根据调研结果,检索工具的缺乏是影响用户利用科技文献信息的主要障碍之一。而科技文献元数据的功能发挥则可以一同兼顾开发与利用两个方面的需求。由于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已经制定了部分种类的科技文献元数据标准,所以本研究在其基础上,按照其已有的元数据结构,制定专利文献、标准文献、科技档案与产品样本的元数据规范作为补充完善。在具体的制定过程中采用专家访谈法广泛获取权威意见并反复修改以确保规范的权威性,最后以XML语言完成元数据的置标,实现元数据的机器可读。科技文献信息集成与共享方面,本研究提出借助科技信息网格实现数字环境下科技文献信息的广泛集成与统一检索。当前互联网中的科技信息资源以分布而零散的孤立状态存在,为用户的利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建立科技信息网格能够将这些独立的、异构的科技资源以节点的方式相互联结,发挥整体功能,实现更大的价值,并以统一的方式向用户提供利用。具体来说,本研究设计了科技信息网格结构与功能,在科技文献元数据的基础上,遵循OAIS参考模型和OAI-PMH协议,能够在科技信息网格中实现各类型科技文献信息的集成;以标准化检索服务协议和检索服务发现与描述协议为基础,可以搭建起科技信息网格的统一检索平台,实现异构文献信息的统一检索。最后设计食品科学信息网格作为科技信息网格的应用实例并加以实现。科技文献信息服务方面,本研究认为随需应变的科技文献信息服务模式对于科技文献的利用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文章引入随需应变的服务理念,构建了科技文献信息随需应变服务模式。随需应变的服务模式具有层次化、差异化、主动式和交互式的特点,同时服务内容多样,在自助检索、联合目录、参考咨询、信息推送、个性化定制服务、信息共享空间、个人/机构知识管理以及信息素质教育等传统服务形式基础上,以选题辅助、引导启发、成果评估、专利代查、产品分析与标准推介6项服务突出科技文献特点和作用。在服务方式上具有灵活性,以SOA架构实现对用户需求的快速响应,通过优质的服务和用户问题的解决,带给用户良好的体现,从而促进科技文献信息的利用。本研究归纳了8种基本服务微操作,并通过数据处置分组、文献信息处理分组、对象匹配操作分组和交互分组的划分创建了科技信息数据传递微服务、服务准备微服务、元数据编辑微服务、分配代码微服务、人员匹配微服务、服务方式匹配微服务和交互操作微服务7种科技信息网格SOA微服务,作为基本微服务组。实践中,各种网格服务可分解形成更多新的扩展微服务。最后建立微服务自由组配机制,构建科技文献信息随需应变服务模式,并以应用实例说明服务的运行方式、验证服务的有效性。开发利用过程安全保障方面,本研究认为数字环境下科技文献信息的开发利用面临着较以往更为复杂的风险,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制定多重策略加以控制。研究发现,环境变革中风险的累积、生命周期过程风险的累积、网格系统与存储系统风险的累积、技术转型风险与制度转型风险的累积共同造成了数字环境下科技文献信息开发利用风险的加重。使其主要面临着存储过程类、元数据类、网格环境类、访问过程类、获取过程类、法律类、资金类和人员类8种风险的威胁。为此,在理论上,可以从层次、领域、方式和手段四个方面入手建立完整可靠的风险控制模型;在实践上详细制定每类风险的控制措施,并应用技术手段设计4种安全模块加以实现,真正为科技文献信息的开发利用提供安全保障。总之,本文以科技文献元数据、科技文献信息网格、科技文献信息随需应变服务和开发利用安全保障推动和保障数字环境下科技信息文献信息的开发利用与服务。
刘嵘[4](2011)在《集群式网格地理信息服务注册中心的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格地理信息服务是地理信息服务在网格环境下的拓展,它进一步提升了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和协同的理念,旨在实现网格环境下空间信息相关的所有资源(如计算资源、存储资源、通信资源、GIS软件资源、GIS数据资源、空间知识资源等)全面集成、共享、管理和协同。然而,网格地理信息服务的动态性、多样性和区域自主性等特点,给服务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已成为网格地理信息服务真正走向应用的瓶颈。服务注册中心是网格系统中进行服务资源管理的核心部件,其主要功能是为服务的共享与协同管理提供有效平台。为适应网格规模大,结构复杂的特点,在大型的网格应用中,通常采用分布式注册中心来管理服务资源。本文研究了集群式网格地理信息服务注册中心(RCC-GGIS)的相关理论与方法,论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点包括:1、在比较已有网格地理信息服务注册中心实现技术的基础上,明确了集群式网格地理信息服务注册中心的主要应用需求及研究的内容。2、从发展、功能和内涵三个角度分析和比较了网格服务与网络服务的关系和差异,提出了广义网格地理信息服务与狭义网格地理信息服务的概念与内涵。3、在综合分析了当前已有地理信息服务分类体系特点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顾及网格应用的地理信息服务分类体系,并形成了网格地理信息服务的元数据描述方案。4、阐明了地理信息服务静态虚拟组织和动态虚拟组织的概念和划分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集群式网格地理信息服务注册中心RCC-GGIS的概念,设计了RCC-GGIS的结构框架和目录数据库体系结构。5、阐述了RCC-GGIS中服务注册与发布的流程,构建了基于用户偏好的多维地理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模型,从局部搜索和全局搜索两个方面出发研究了网格地理信息服务的搜索方法。6、研究了网格地理信息服务生命周期管理问题,实现了集群式网格地理信息服务注册中心的用户管理、负载均衡以及容错处理。7、建立了集群式网格地理信息服务注册中心原型系统,在国家863重大项目的示范应用系统中得到了初步应用。
赵姗[5](2011)在《地理空间信息服务与网格集成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地理空间信息网格依托网格基础设施,通过对网格内各种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和非地理空间信息资源进行描述、组织、管理、处理和分发,将地理上分布的各类资源整合为一体,最终实现按需服务能力的地理空间信息共享和协同解决问题。地理空间信息网格的目标是地理空间信息网格资源的共享和互操作,其核心和主体是地理空间信息服务。本文对地理空间信息网格中地理空间信息服务和网格集成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和实践的目标是将现有开放地理空间信息标准和Web服务技术标准融入网格标准,在共享网格基础设施提供的计算、存储等能力的基础上,通过遵循Web服务标准规范和地理信息标准规范的地理空间信息服务,为用户提供所需的地理空间数据和功能。在现有的开放地理信息标准、Web服务技术体系和网格技术的基础上,探讨地理空间信息服务和网格集成中存在的问题及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并最终构建了原型实验系统。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现有的网格资源模型的描述对象多为计算、存储等网格通用资源,缺乏对地理空间数据及功能的描述能力,不利于地理空间信息网格的资源共享。本文提出地理空间信息网格的资源抽象定义和基于GLUE模型的扩展地理空间信息网格资源模型GLUE-Ex,采用XML对网格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描述。GLUE-Ex能够为网格中空间信息资源和非空间信息资源描述提供统一的模型,具有层次性、通用性、扩展性和复用性的特点。2、现有的OGC Web服务体系和标准Web服务在架构和实现上有所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导致OWS在网格体系下难于集成和管理。论文从多角度对两者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给出一种基于要素解析和映射的WSDL生成和SOAP代理服务的OWS——Web服务兼容性方案,通过对用户透明的方式提供SOAP/WSDL风格的地理空间信息服务调用,有效屏蔽两个体系的差异。该方案在WS-I测试环境中通过了Web服务标准性测试。3、探讨主流网格体系架构核心技术,从地理空间信息服务资源、隐式资源模式、服务寻址、资源属性文档及资源生命周期管理等角度阐述WSRF地理空间信息服务构建的关键技术。在GLUE-Ex以及OWS——Web服务兼容性实验的基础上,以WMS为例介绍地理空间信息网格数据服务实现的主要技术和流程。4、数据服务和功能服务是构建网格地理空间信息服务链的基础。本文以OGC Web处理服务作为功能服务的实现规范,针对WPS应对计算密集型/数据密集型的处理效率低,用户响应性差的问题,提出基于WS-Notification的代理通知方案,实现了代理通知服务方式下的网格处理服务资源状态主题订阅/发布的全过程。服务实例运行中能够随时获取服务状态,有效解决处理服务的超时问题。5、服务注册和发现是面向服务的地理空间信息网格中重要的环节。主流Web服务体系采用UDDI作为服务注册中心。论文分析UDDI作为地理空间网格注册中心的优势和不足。从UDDI内置分类法、UDDI数据结构、UDDI API、管理和部署方式等多角度入手对UDDI进行了扩展,扩展后的注册中心兼容WSRF规范,可以支持用户发现和使用网格内的地理空间信息服务资源。6、借鉴虚拟组织对网格资源组织和管理的特点,提出UDDI注册中心池的概念,进行分布式注册中心节点的组织和维护。并在原型系统中实现了网格UDDI注册中心的单点登录以及主动服务机制,包括服务状态获取机制、服务订阅通知机制和基于QoS的服务登记机制,有效提高网格UDDI注册中心的友好性、可信度和稳定性。
李源惠[6](2011)在《面向航运的信息服务网格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网络化信息技术为支撑的航运信息服务平台是现代航运服务模式的重要标志之一。航运信息服务平台以实现众多组织参与的、广域分布的航运信息资源交互与共享、系统集成为目标、以实现船舶、航道、货物等航运要素的动态信息适时交换为重点,建设一个面向航运全行业及社会公众的、集行业管理、运输组织及运输服务于一体的航运信息服务平台。其构建必须充分考虑已有系统和资源的有效利用,需要整合不同时期、不同类型和跨行业边界的异构系统;消除信息孤岛、实现系统间协同工作以及信息共享与交互;能够快速响应航运动态变化的业务需求和实现自由扩充;系统的扩展性和开放性、异构系统松耦合交互和节点动态性等问题。网格(Grid)技术提供了研究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它将高速互联网、高性能计算机、大型数据库,传感器,远程设备以及各种航运资源融为一体,实现全面共享与互操作。而服务网格将Web Service体系结构与网格相结合,提出了“网格服务”的概念,用于解决服务发现、动态服务创建、服务生命周期管理等与临时服务有关的问题,从而保证了服务网格能够及时地响应与处理各种航运信息的服务请求,为存储于网格上的各种航运资源提供一种安全、高效的共享机制,使得各种异构和孤立的资源能协同工作,以一个整体服务于不同的应用,实现资源在跨组织之间应用的共享与集成。鉴于此,本文研究的重点是探讨将服务网格应用到航运信息系统,搭建灵活、高效、可靠和可扩展的航运信息服务平台。在构建了面向航运的信息服务网格体系结构的基础上对其中的关键技术,服务网格的任务调度和资源分配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为航运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为服务网格在航运信息系统进行进一步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首先,本文分析了航运信息系统具有海量数据以及异构系统之间缺乏信息共享机制和协调机制等现实情况,并对现有的服务网格系统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在OGSA和WSRF基础之上提出并构建了面向航运的信息服务网格体系结构。将服务模型融入到网格之中,网格中的节点基于服务的概念,应用程序被划分成更小的组件,大大提高了网格各个节点之间的松散耦合性能。同时由于每个节点的组件是基于服务的,可以方便的在节点与协调者之外建立节点与节点之间的通信,从而实现更加灵活的分布式、自由通信的结构。该体系结构充分考虑了网格的服务发现机制、策略机制、安全机制、资源管理机制和调度机制等多项功能模块的配置,使得网格用户能够快速的匹配到需要的服务,并在与系统内其它用户协调的基础上,在授权的范围内,能够优化服务,利用最优资源,实现自己的用户需求。满足了航运系统中各个异构系统和平台的共享和协作问题。文中对体系结构中的网格服务层结合航运信息系统进行了展开描述,通过模拟案例描述了为航运系统用户提供服务的流程。其次,本文分析了服务网格任务调度的目标和对当前各种任务调度算法进行了分析研究,考虑了面向航运的信息服务网格中支持复杂多目标的服务质量(QoS)控制和用户任务的关联性的特点,参考Buyya提出的调度策略,在已有的基于计算经济调度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关联任务的多个QoS属性效用函数调度算法。把用户的多QoS的属性描述为效用函数,考虑到多个QoS属性很难同时满足,而且有些服务目标甚至相互冲突的问题,本文采取将多个效用函数进行折中考虑得出一个综合的总效用函数,并将其作为任务调度优化的目标函数来驱动动态资源调度,寻找效用最大化的任务调度。本文通过GridSim对该算法进行模拟,并与现有经典的DBC-T算法、DBC-C算法和DBC-CT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说明,该算法可以权衡多QoS属性,而不是单独优化一个目标,反映了用户的最佳效用,并且相对于现有的任务调度算法具有更高的执行效率。最后,对于面向航运的信息服务网格中的资源分配,本文在引入微观经济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博弈论对服务网格中的资源分配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根据对现有的服务网格资源分配方法的研究,结合航运信息服务网格中所获取的信息具有动态可变的特点以及各个服务请求之间对资源的占有和使用也存在相互依存和相互竞争的关系,设计了一种双模式的网格资源分配模型,运用竞价机制,在网格资源丰富时,采用动态的序贯博弈模式,基于Nash均衡最优确定网格最优资源分配,同时为提供者确定最优售价;在网格资源稀缺时,采用竞价模式基于效用函数的效用最大化为网格服务请求代理分配资源。保证了服务网格资源在多个服务请求之间的有效分配。文中还对这个模型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例如,如何使得网格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等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为服务网格中的资源有效分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应用解决方案和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将服务网格引入到航运信息系统构建面向航运的信息服务网格是航运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一个新思路和新方向,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结合服务网格以及其它的一些智能化方法,可以很好的解决复杂航运信息系统中的海量数据、异构平台和信息共享等问题。但本文的研究只是对航运信息系统与服务网格相结合的初步探讨,限于时间和精力,主要针对面向航运信息服务网格的体系结构、任务调度和资源分配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还有一些更深入和具体的工作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在本文的最后,给出了服务网格在航运信息系统的应用所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方向。文中的内容、观点不免有疏漏、偏颇之处,敬请不吝指正
邓勇[7](2011)在《数据网格安全若干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数据密集型计算的飞速发展对信息处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数据处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数据网格的出现为解决大规模数据处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而安全是制约数据网格下各种应用的瓶颈之一,本文在分析数据网格安全需求的前提下,结合传统的网格安全机制,重点分析和解决了数据网格中角色访问控制机制、授权委托机制、攻击检测机制以及作业调度机制等若干关键技术问题,主要工作如下所示:(1)针对数据网格环境中访问控制的动态性,通过引入主体事件和客体事件两种上下文机制,在RBAC扩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上下文的RBAC(C-RBAC)模型。在C-RBAC模型中,分别定义主体事件和客体事件来反映对授权过程中的状态转换条件,通过对标准RBAC的形式化表达的基础上进行扩展,详细地描述了由主体事件引起的角色状态改变和客体事件引起的权限状态改变的具体实现过程,同时分析了该模型转换过程中的一致性状态,表明该模型在状态转换过程中能够保持一致性。(2)为了解决数据网格访问控制的动态性问题,本文在利用实体的信任度来动态改变实体角色的基础上,将信任机制融入网格社区授权服务中的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中,对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策略做一定的改进,根据信任度评估算法算出网格实体的信任度,社区授权服务器能依据实体的信任度动态改变实体的角色。通过基于信任度的动态角色访问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网格访问控制的动态性,同时也避免了实体的欺骗行为,可以有效的达到在网格社区中对客户端的访问控制的目的。最后从动态性、可信任性、合理性和准确性等方面,分析了数据网格环境下应用动态角色访问控制的有效性。(3)针对数据网格计算环境下跨域授权过程的委托服务需求,在现有的RBDM和RT模型基础上,结合主观信任机制对委托过程进行信任协商,实现角色和权限的授权委托过程。并给出了细粒度的授权委托策略,最后对委托过程中的主观信任机制进行仿真,证实了使用信任度实现对委托过程控制的有效性。(4)针对数据网格环境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协同学习的数据网格分布式攻击检测算法。通过把构造强网络攻击检测器的协同学习技术引入数据网格,使用多个位于不同节点的独立训练的BP神经网络协同检测,并将特征检测和异常检测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基于协同学习的数据网格分布式攻击检测系统。仿真实验表明,BP神经网络检测器的协同检测显着地提高了检测性能,比SVM检测器和BP-SVM混合检测器的误检率最大下降了约0.2%。同时基于协同学习的BP神经网络检测器提高了检测准确率,且降低了漏检率。(5)设计并实现了数据网格安全原型系统(Data Grid Security Prototype System, DGSPS)。详细地介绍了数据网格安全原型系统设计中的相关技术、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及实现。
陈信[8](2010)在《基于经济模型的网格资源调度算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格计算是为解决大规模资源密集型问题而提出的新一代计算平台,是当前并行和分布处理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资源管理是计算网格的关键技术之一。然而,由于网格系统的分布性、异构性和动态性,使得网格资源管理比分布式计算环境或集群计算环境下的资源管理更加复杂,不仅要支持跨组织或管理域的任务调度、实时监控资源和作业执行的状态,还要维护局部的站点自治,提供相应的QoS支持。在网格环境下如何有效地调度资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将市场机制应用于网格资源分配的研究中,有影响力的一个原型系统是澳大利亚Monash大学Rajkumar Buyya开发的Nimrod/G。Rajkumar Buyya等人论述了所开发的支持任务最终完成期限和费用预算约束(Deadline and Budget Constrained, DBC)的调度算法,具体包括代价最优调度算法、时间最优调度算法、代价-时间均衡调度算法等。然而,上述三种算法都是在DBC约束下,满足时间或代价单方面的QoS需求的极端情况。在实际应用中,计算资源往往具有动态性和多样性,用户在提交作业时,很难判断哪种单项优先算法更适合作业的完成。大多数情况下,用户希望在时间、代价有限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完成作业。本文主要对计算经济模型的资源调度算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计算经济模型使资源所有者更积极地提供资源的共享与更新,也使用户使用资源更加方便。在计算经济模型的受作业截止期限和预算约束DBC (Deadline and Budget Constrained)的算法的基础上,本文针对网格中资源的特点和用户的实际需求,改进了原有算法,提出了Cost-effective资源调度算法。改进后的算法进一步提高了任务完成数量,而且具有更好的性价比性能。本文所做主要工作如下:(1)对当前网格资源调度系统的研究现状、特点做了相关总结。(2)讨论了网格研究中的计算经济调度模型和调度算法,着重阐述了基于计算经济模型的作业截止期限和预算约束的几种调度算法。(3)针对用户对任务完成量的需求,改进原算法,提出了Cost-effective资源调度算法。(4)通过网格模拟器对算法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表明改进后的算法提高了任务完成量,具有更好的性价比性能。
于晓燕[9](2010)在《基于网格的数字图书馆模式构建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网格技术与数字图书馆技术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由于二者在研究目标和研究方向上具有诸多的一致性,因此在数字图书馆的构建与研究中常常引入网格技术。可以说,网格技术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和支持。网格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是一种建立在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基础之上的采用先进的网格技术构建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其目的是为用户提供一个统一、透明、高效的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数字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互通互联。网格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具有分布性、异构性、动态性、自治性等特点,这些资源可能属于某个组织或个人,并且存在于多种异构平台下,数字图书馆网格必须要将这些分散的信息资源有效地组织并连接起来,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整合成一个信息资源系统,使用户可以通过一个统一的界面,就可以访问到网格内所有的数字图书馆资源。本文的研究正是基于数字图书馆与网格技术的蓬勃发展,通过探讨网格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建设领域的相关运用,旨在研究具体的基于网格的数字图书馆的构建模式。该项研究对于把握未来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为网格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应用起到启发和推动的作用。全文共分8章,其中第3至第7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着重指出开展基于网格的数字图书馆模式构建研究是数字图书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数字图书馆为适应用户信息使用行为变化的必然选择,是数字图书馆解决“信息孤岛”现象的必然要求;同时还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对网格理论和数字图书馆理论进行了回顾和综述,并对基于网格的数字图书馆国外与国内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重点的剖析,并指出了现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第三章首先对经典网格体系结构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基于网格的数字图书馆体系结构的类型进行了全面梳理与比较,并以此为基础结合网格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功能特点,设计了一种面向个性化服务的层次式数字图书馆网格体系结构。该结构共分四层:资源层、调度层、应用层和门户层。第四章从网格环境下数字图书馆资源的构成及特点出发,分析了传统数字图书馆资源组织的一般模型,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网格环境下数字图书馆资源组织的模型——全局/本地双层资源池模型,并对资源组织的过程及工具进行了分析。第五章阐述了基于网格的数字图书馆资源发现的目标,对四种资源发现模式(集中式、分布式、混合式和层次式)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评价,最后提出了一种层次式资源发现模式的改进方法,并描述了其原理和算法以及改进后的效果评价。第六章分析了基于网格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特点与目标,提出了网格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是面向个性化的集成式服务模式,个性化强调的是服务要以用户为中心,而集成服务则体现为用户对资源和服务的存取是无缝的、透明的、一站式的,用户能够实现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任何资源和服务。并对该模式主要包括的六项内容——个性化信息定制与推送服务、合作式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自适应学习服务、智能导师服务、科研协作服务、知识增值服务进行了深入探讨。第七章围绕基于网格的数字图书馆的安全性,阐述了网格环境下数字图书馆访问控制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关键技术,并对包括自主访问控制模式、强制访问控制模式、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式和基于任务的访问控制模式在内的四种模式进行了分析,指出采用基于任务和角色相结合的访问控制模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第八章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论,指出了研究的主要不足并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的创新点是:(1)设计了一种基于网格的数字图书馆体系结构根据网格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功能特点,结合分层式网格资源管理体系结构,设计了一种面向个性化服务的四层体系结构。该结构既体现了网格异构环境的整合,又突出了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功能。其中,最底层为资源层,它为数字图书馆提供各种数字资源和计算能力的支持,是整体结构的基础支撑;第二层为调度层,它主要起到屏蔽异构环境、调度程序运行、监控维护网格安全等作用;第三层为应用层,它主要解决信息资源组织、用户管理、数据挖掘等问题。顶层为门户层,它直接为数字图书馆用户提供各种个性化的服务功能。(2)设计了一种基于网格的数字图书馆资源组织模式资源组织为网格环境下数字图书馆服务提供了工作准备,是用户获取信息的基础。网格环境下资源的数量庞大且具有分布性、异构性、动态性、自治性等特点,通过对数字图书馆资源组织一般模式的分析并结合网格资源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网格的数字图书馆资源组织模型——全局/本地双层资源池模型。该模型通过划分资源的本地域和全局域,实现了资源的分层次管理,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资源查找的效率,同时降低了通讯瓶颈。(3)提出了一种层次式资源发现模式的改进方法随着网格规模的扩大,网格中节点的结构也愈加复杂,资源发现作为一项关键技术对整个网格资源共享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了网格的性能。在对资源发现模式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层次式资源发现模式的改进方法。改进后的模式增加了高宽带节点与低宽带节点的概念,在继承原模式优点的基础上,增强了灵活性与可扩展性,提高了资源查找效率。(4)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格的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在对基于网格的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的特点和目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网格的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即面向个性化的集成式服务模式,并论述了该服务模式的六项内容:个性化信息定制与推送服务、合作式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自适应学习服务、智能导师服务、科研协作服务与知识增值服务。(5)提出了一种基于任务和基于角色相结合的访问控制模式基于网格的数字图书馆面临着各种安全威胁,因此需要一种能实现通用服务、辅助智能、全局一体及自主控制的访问控制模式。根据网格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系统的具体要求和自身特性,提出了一种将基于任务和基于角色相结合的访问控制模式,该模式具有双重特性,既可以通过对角色的职责分离和继承关系等约束条件进行多种安全策略的配置,又可以增加对任务管理模块与系统状态的参考。
张荣[10](2010)在《传感器网格系统原型研究及其在水利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探讨将无线传感器技术与网格技术应用于水利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及处理方法中,从而提高水利数据处理手段的现代化水平。无线传感器网络WS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无缝地接合了数字世界和真实的物理环境,正在成为新兴的计算平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核心是一个个体积小,成本低,功耗低的独立的传感器节点或传感装置,具有感知、数据处理和无线通信的能力。有了这种装置被大量部署并在广泛领域,无线传感器网络聚集了大量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具有大量节点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可观的数据获取和处理能力,因而成为了可被不同用户和服务共享的重要分布式计算资源。同时,近年来网格计算已发展成为动态虚拟组织中解决大规模分布式、异构资源共享的一个标准方式。现有的网格计算项目大都集中在计算网格和数据网格的建设上。计算网格提供分布式计算资源,以满足客户的计算需求;而数据网格则提供对大量分布式数据的访问和对存储资源的访问。基于水利信息采集的传感器网格作为一种新兴的领域,将延伸网格计算的模式延伸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领域,实现传感器网络的资源共享。基于水利信息采集的传感器网格是将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与传统网格系统进行整合的结果。之所以成为传感器网格,系统应具备以下几个重要特征:首先,由传感器采集的大量数据可以被传统网格的计算资源和数据存储资源被处理,分析。其次,不同的用户和应用程序可以有效地共享传感器资源,每个用户可以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访问传感器资源的一个子集,运行特定应用程序,并收集所需类型的传感器数据。第三,使得具有嵌入式处理器的传感器设备拥有更强的运算能力,它能更有效地下载如图像和信号处理等专门任务到传感器设备。最后,传感器网格能提供通用方式无缝访问网格的各种资源。人工智能技术,数据融合,数据挖掘和分布式数据库等先进技术的采用,提供了更好的分析数据的手段,加强对环境的认识,结果也可以反过来用于优化传感器运行,更好地反应环境状况。因此,传感器网格是网格计算应用的适应性扩展。论文中,首先讨论了将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网格系统融合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基于此,提出了一个水利信息采集的传感器网格体系结构,称为基于代理的可扩展的传感器网格(SPRING),以解决体系结构设计中的这些问题。关键的想法是利用代理系统作为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网格之间的接口。SPRING框架集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网格,它具有灵活的体系结构,它不被自身的特性或者特定的目标应用的需求所限制。由于采用了代理系统作为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网格体系之间的接口,SPRING的体系结构可以支持多种传感器设备,即便是那些计算能力有限的传感器。此外,SPRING的体系结构具有可扩展性,它可以集成多种异构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进入网格系统。其次,为了更好的研究基于水利信息采集的传感器网格在设计中的各种问题,并改善SPRING体系结构的设计,在新加坡—MIT联盟(SMA)和SUN公司共同资助的项目里,研究开发一个传感器网格试验台,构造了一个原型系统。它是由一套传感器节点,一个54个节点的基于AMD Opteron处理器的Sun集群,以及一些基于Linux的代理服务器和用户系统组成的。现阶段,传感器网格的原型系统已成功的完成了配置、编码和测试阶段,能执行传感器作业并收集和处理传感器数据。最后,开发了基于GridSim和TOSSIM的无线传感器网格的仿真平台。通过平台,用户可以仿真传感器网格资源、仿真传感器网格中资源管理及调度算法,向网格递交传感器应用的服务申请后,得到网格仿真结果以及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的仿真结果。
二、信息服务网格资源代理的实现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服务网格资源代理的实现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资源互操作及服务融合中的信任管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数字资源建设、共享与整合 |
1.2.2 国内外LAM研究 |
1.2.3 信任管理研究 |
1.2.4 总结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框架结构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阐述 |
2.1.1 互操作 |
2.1.2 服务融合 |
2.1.3 信任的定义 |
2.1.4 信任的属性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论 |
2.2.2 协同论 |
2.2.3 知识组织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信任管理机制及应用模式分析 |
3.1 信任管理 |
3.1.1 定义 |
3.1.2 信任管理模型 |
3.1.3 凭证信任管理系统 |
3.1.4 行为信任管理模型 |
3.2 自动信任协商 |
3.2.1 定义 |
3.2.2 自动信任协商基本概念 |
3.2.3 现有自动信任协商系统 |
3.3 信任管理机制应用模式分析 |
3.3.1 P2P网络信任管理 |
3.3.2 普适计算信任管理 |
3.3.3 网格计算信任管理 |
3.3.4 Ad hoc网络信任管理 |
3.3.5 电子商务信任管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字资源互操作及服务融合模式分析 |
4.1 国内外应用实践分析 |
4.1.1 Europeana |
4.1.2 世界数字图书馆 |
4.1.3 美国IMLS支持项目实践 |
4.1.4 CALIS |
4.2 数字资源互操作模式探析 |
4.2.1 数字资源整合原则与方法 |
4.2.2 Metalib with SFX系统 |
4.2.3 MAP系统 |
4.2.4 TPI系统及USP平台 |
4.2.5 数字资源互操作典型系统总结 |
4.3 数字化服务融合模式探析 |
4.3.1 数字化服务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
4.3.2 数字化服务融合的广度分析 |
4.3.3 数字化服务融合的深度分析 |
4.4 跨域环境下安全互操作的实践分析 |
4.4.1 安全检测实施维度下的互操作 |
4.4.2 协作架构维度下的互操作 |
4.4.3 建模辅助维度下的互操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数字资源互操作中的信任管理研究 |
5.1 OAI-PMH协议 |
5.2 数字化协作模式构建 |
5.3 数字化协作模式面临的问题 |
5.4 数字资源互操作信任管理模型构建 |
5.4.1 动态信任管理的内涵 |
5.4.2 LAM信任管理模型构建 |
5.4.3 动态信任评估模型的设计原则 |
5.5 动态信任评估算法设计 |
5.5.1 传统反馈信任聚合机制研究 |
5.5.2 新型反馈信任聚合机制研究 |
5.5.3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数字化服务融合的信任协商研究 |
6.1 信任协商策略需求 |
6.2 LAM-AATN模型构建 |
6.3 LAM-AATN信任协商流程 |
6.4 LAM-AATN信任协商实例研究 |
6.5 LAM-AATN一致性校验研究 |
6.5.1 访问控制策略描述研究 |
6.5.2 一致性校验算法研究 |
6.6 LAM-AATN策略语言研究 |
6.6.1 策略语言功能需求 |
6.6.2 LAM-AATN-Jess策略语言 |
6.6.3 LAM-AATN-Jess语法结构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与贡献 |
7.1.1 研究结论 |
7.1.2 研究贡献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可配置制造网格系统可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制造网格研究概述 |
1.1.1 制造网格内涵 |
1.1.2 制造网格研究现状 |
1.1.3 当前制造网格研究的不足 |
1.2 信息系统可靠性研究概述 |
1.2.1 信息系统可靠性内涵 |
1.2.2 信息系统可靠性研究现状 |
1.2.3 网格可靠性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可配置制造网格系统可靠性研究的必要性 |
1.3.2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3.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4 相关技术及理论基础 |
1.4.1 OSGi(Open Services Gateway Initiative,开放服务网关组织)技术 |
1.4.2 Portlet技术 |
1.4.3 移动代理(Mobile-Agent)技术 |
1.4.4 数据挖掘(Data Mining)技术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论文的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制造网格系统可配置及性能研究 |
2.1 概述 |
2.1.1 制造企业信息系统的实施需求 |
2.1.2 可配置系统的实现理论 |
2.1.3 可配置机制研究 |
2.2 制造网格系统的可配置研究 |
2.2.1 MGS总体结构 |
2.2.2 MGS软件模块及其形态 |
2.2.3 MGS可配置实现框架 |
2.3 MGS Portal可配置研究 |
2.3.1 Portal技术 |
2.3.2 Liferay技术 |
2.3.3 MGS Portal可配置性 |
2.4 RMGS性能评价指标及优化 |
2.4.1 性能评价指标 |
2.4.2 数据的获取及优化实现 |
2.5 RMGS性能评价模型 |
2.5.1 性能评价内涵 |
2.5.2 RMGS性能评价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可配置制造网格系统可靠性管理研究 |
3.1 可配置制造网格系统(RMGS)可靠性研究内涵 |
3.1.1 RMGS可靠性定义 |
3.1.2 RMGS可靠性的研究内涵 |
3.1.3 RMGS组件软件可靠性的研究 |
3.2 RMGS组件软件可靠性优化研究 |
3.2.1 RMGS组件软件可靠性评估 |
3.2.2 RMGS组件软件可靠性优化方法 |
3.3 可靠性管理策略 |
3.3.1 基于Petri Nets的可靠性管理 |
3.3.2 基于Agent的可靠性管理 |
3.4 可配置制造网格系统(RMGS)Portal可靠性管理 |
3.4.1 RMGS Portal定义 |
3.4.2 RMGS Portal可靠性定义 |
3.4.3 RMGS Portal可靠性管理实施 |
3.5 系统恢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可配置制造网格系统的负载平衡和容错技术研究 |
4.1 RMGS中的负载平衡与容错概述 |
4.2 基于移动代理的RMGS负载平衡 |
4.3 RMGS容错技术研究 |
4.3.1 RMGS容错的基本要求 |
4.3.2 RMGS容错机制 |
4.3.3 RMGS容错框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可配置制造网格系统可靠性管理实施和应用案例 |
5.1 RMGS系统可靠性管理层次及策略 |
5.2 RMGS系统资源可靠性管理 |
5.2.1 RMGS系统资源的分类 |
5.2.2 RMGS系统可靠性管理的结构模块 |
5.2.3 RMGS系统资源可靠性管理实施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及展望 |
6.1 本文研究成果 |
6.1.1 理论研究成果 |
6.1.2 应用研究成果 |
6.1.3 创新点 |
6.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6.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出版着作情况 |
致谢 |
(3)数字环境下科技文献信息开发利用与服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1.3.2 论文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4.1 本文研究方法 |
1.4.2 本文研究思路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研究综述与相关理论 |
2.1 研究综述 |
2.1.1 相关概念研究述评 |
2.1.2 开发利用研究述评 |
2.1.3 服务模式研究述评 |
2.1.4 信息技术应用研究述评 |
2.1.5 实践进展述评 |
2.2 相关理论 |
2.2.1 信息资源共享理论 |
2.2.2 信息增值理论 |
2.2.3 信息流模型 |
2.2.4 信息构建理论 |
2.2.5 风险管理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字环境下科技文献信息开发利用的要素分析 |
3.1 资源要素 |
3.2 技术要素 |
3.3 作用要素 |
3.4 风险要素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字环境下科技文献元数据的开发 |
4.1 元数据概述 |
4.1.1 元数据的含义 |
4.1.2 元数据的类型 |
4.1.3 元数据的结构 |
4.1.4 元数据应用 |
4.2 科技文献元数据设计 |
4.2.1 功能需求 |
4.2.2 设计原则 |
4.2.3 流程设计 |
4.2.4 元素定义方法 |
4.2.5 开放机制 |
4.3 科技文献元数据规范制定 |
4.3.1 专利文献元数据 |
4.3.2 标准文献元数据 |
4.3.3 科技档案元数据 |
4.3.4 产品样本元数据 |
4.4 科技文献元数据置标 |
4.4.1 置标语言 |
4.4.2 XML Schema 定义 |
4.5 科技文献元数据应用实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字环境下科技文献信息网格的构建与应用 |
5.1 网格概述 |
5.1.1 网格的含义 |
5.1.2 特点与优势 |
5.1.3 网格的种类 |
5.2 科技文献信息网格的定义 |
5.2.1 概念界定 |
5.2.2 功能设计 |
5.3 科技文献信息网格结构设计 |
5.3.1 总体结构 |
5.3.2 拓扑结构 |
5.3.3 节点组织结构 |
5.4 科技文献信息网格的功能实现 |
5.4.1 信息集成 |
5.4.2 统一检索 |
5.5 科技文献信息网格应用实例 |
5.5.1 食品科学信息网格逻辑结构 |
5.5.2 网格资源层 |
5.5.3 网格服务层 |
5.5.4 网格应用层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数字环境下科技文献信息随需应变服务模式的构建 |
6.1 科技文献信息服务的目标 |
6.1.1 现实问题剖析 |
6.1.2 服务目标设定 |
6.2 随需应变的服务模式构建 |
6.2.1 随需应变内涵与优势 |
6.2.2 服务项目设定 |
6.2.3 随需应变服务的 SOA 实现 |
6.2.4 科技文献信息随需应变服务模式 |
6.3 随需应变服务模式应用实例 |
6.3.1 服务实现过程 |
6.3.2 服务实现方式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数字环境下科技文献信息开发利用的风险与对策 |
7.1 风险分析 |
7.2 风险控制对策 |
7.2.1 风险控制模型 |
7.2.2 风险控制措施 |
7.3 风险控制技术实现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与科研成果 |
致谢 |
(4)集群式网格地理信息服务注册中心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网格及网格逻辑体系结构的演变 |
1.2.2 网格服务的发展对服务资源分类与注册的需求 |
1.2.3 地理信息服务分类体系研究现状 |
1.2.4 网格地理信息服务注册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网格地理信息服务基础 |
2.1 网格地理信息服务体系框架 |
2.1.1 资源层 |
2.1.2 基础服务层 |
2.1.3 元服务层 |
2.1.4 服务层 |
2.1.5 应用层 |
2.2 网格地理信息服务的基本架构 |
2.3 地理信息服务分类 |
2.3.1 ISO19119 地理信息服务分类 |
2.3.2 OGC 的地理信息服务分类 |
2.3.3 其他分类 |
2.4 地理信息服务注册 |
2.4.1 统一描述、发现与集成 |
2.4.2 Web 服务探查 |
2.4.3 OGC 目录服务实现规范 |
2.4.4 监控与发现服务 |
2.4.5 服务域 |
2.5 分布式地理信息服务注册中心组织与管理 |
2.5.1 对等式注册中心 |
2.5.2 附属式注册中心 |
2.5.3 基于注册中心池的分布式注册中心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网格地理信息服务分类与描述 |
3.1 网格地理信息服务资源 |
3.1.1 狭义/广义的网格GIS |
3.1.2 狭义/广义的网格地理信息服务资源 |
3.2 顾及应用的网格地理信息服务分类体系框架 |
3.2.1 地理信息服务 |
3.2.2 地理信息服务分类 |
3.2.3 分类体系框架 |
3.2.4 分类体系的语义描述 |
3.3 网格地理信息服务的描述模型 |
3.3.1 网格资源的元数据描述语言 |
3.3.2 网格地理信息服务的元数据描述方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集群式网格地理信息服务注册中心体系结构设计 |
4.1 虚拟组织在网格地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
4.1.1 虚拟组织 |
4.1.2 网格中的虚拟组织 |
4.1.3 网格地理信息服务中的虚拟组织 |
4.1.4 虚拟组织与服务注册中心 |
4.2 集群式网格地理信息服务注册中心的体系结构 |
4.2.1 集群式网格注册中心的基本概念 |
4.2.2 集群式注册中心与地理信息虚拟组织 |
4.2.3 RCC-GGIS 体系结构设计 |
4.2.4 RCC-GGIS 与同类结构对比 |
4.3 RCC-GGIS 服务资源目录数据库的设计 |
4.3.1 主从式结构 |
4.3.2 备份式结构 |
4.3.3 联邦式结构 |
4.3.4 多级主从式RCC-GGIS 目录数据库结构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RCC-GGIS 的运行管理与访问控制 |
5.1 网格地理信息服务注册与发布 |
5.1.1 服务注册与发布流程 |
5.1.2 服务测试方法 |
5.2 网格地理信息服务的质量评价 |
5.2.1 服务质量属性 |
5.2.2 服务质量属性归一化 |
5.2.3 基于用户偏好的多维服务质量模型(MQMUP) |
5.3 网格地理信息服务的搜索 |
5.3.1 局部服务资源搜索方法 |
5.3.2 全局服务资源搜索方法 |
5.4 网格地理信息服务生命周期管理 |
5.4.1 服务资源的生命周期管理 |
5.4.2 虚拟组织的生命周期管理 |
5.5 访问控制与安全机制 |
5.5.1 用户权限管理 |
5.5.2 集群的负载均衡 |
5.5.3 集群的容错处理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集群式网格地理信息服务注册中心原型系统 |
6.1 原型系统的总体框架 |
6.2 原型系统开发实践 |
6.2.1 系统运行开发环境 |
6.2.2 系统主要功能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研究 |
7.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致谢 |
(5)地理空间信息服务与网格集成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地理信息共享和互操作 |
1.1.2 网格计算与Web服务 |
1.1.3 地理空间信息网格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相关标准和组织 |
1.2.2 相关科研和项目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 |
第二章 地理空间信息网格资源模型 |
2.1 地理空间信息网格资源 |
2.1.1 定义 |
2.1.2 特征 |
2.1.3 分类 |
2.2 网格资源建模方法 |
2.2.1 网格资源模型需求 |
2.2.2 建模方法 |
2.2.3 建模流程和原则 |
2.2.4 常见资源模型 |
2.3 地理空间信息网格资源模型GLUE-Ex |
2.3.1 资源构成抽象定义 |
2.3.2 GLUE-Ex整体结构 |
2.3.3 扩展元素GDE建模 |
2.3.4 扩展元素GSE建模 |
2.3.5 模型特点 |
2.4 基于XML的网格资源描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WS-I兼容的地理空间信息服务实验 |
3.1 Web服务体系结构 |
3.1.1 面向服务体系结构 |
3.1.2 标准Web服务协议栈 |
3.1.3 RESTful Web服务 |
3.1.4 WS-I组织 |
3.2 OGC地理空间信息服务 |
3.2.1 网络服务通用规范 |
3.2.2 网络地图服务实现规范 |
3.2.3 网络要素服务实现规范 |
3.3 OWS和标准Web服务的差异 |
3.3.1 分布式架构 |
3.3.2 传输协议和编码 |
3.3.3 服务描述 |
3.3.4 发现机制 |
3.3.5 分析 |
3.4 兼容试验 |
3.4.1 设计方案 |
3.4.2 WSDL生成技术 |
3.4.3 WSDL要素映射 |
3.4.4 SOAP代理服务 |
3.5 WS-I兼容性测试 |
3.5.1 测试工具 |
3.5.2 调用过程 |
3.5.3 测试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WSRF的地理空间信息服务技术实现 |
4.1 Web服务资源框架 |
4.1.1 网格体系结构 |
4.1.2 OGSA、WSRF与Web服务 |
4.1.3 WSRF规范构成 |
4.2 WSRF地理空间信息服务关键技术 |
4.2.1 地理空间信息服务资源 |
4.2.2 隐式资源模式 |
4.2.3 地理空间信息服务寻址 |
4.2.4 资源属性文档 |
4.2.5 生命周期管理 |
4.3 基于WSRF的地理空间信息网格数据服务 |
4.3.1 Grid WMS资源的定义 |
4.3.2 Grid WMS资源的创建 |
4.3.3 Grid WMS资源的访问与更新 |
4.3.4 Grid WMS资源的销毁 |
4.4 异步通知机制的地理空间信息网格功能服务 |
4.4.1 OGC Web处理服务 |
4.4.2 地理空间信息服务链 |
4.4.3 基于WS-Notification的异步处理服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网格的UDDI地理空间信息服务注册中心 |
5.1 UDDI注册中心 |
5.1.1 注册中心地位与作用 |
5.1.2 UDDI规范概述 |
5.1.3 UDDI数据结构 |
5.1.4 分类法和标识法 |
5.1.5 UDDI和WSDL的关系 |
5.1.6 UDDI的不足 |
5.2 地理空间信息服务分类扩展 |
5.2.1 外部校验法 |
5.2.2 网格地理空间信息服务分类 |
5.2.3 tModel编写和导入 |
5.3 UDDI数据结构和接口扩展 |
5.3.1 UDDI服务属性的表示方法 |
5.3.2 GSE 到 UDDI 映射 |
5.3.3 UDDI注册查询接口扩展 |
5.4 分布式UDDI组织和维护 |
5.4.1 UDDI 数据的复制和共享机制 |
5.4.2 基于注册中心池分布式UDDI组织 |
5.4.3 注册中心池节点管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地理空间信息网格原型系统 |
6.1 系统总体构架 |
6.2 系统关键实现 |
6.2.1 开发环境 |
6.2.2 总体功能模块 |
6.2.3 主要功能实现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术语及缩略语 |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致谢 |
(6)面向航运的信息服务网格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航运信息化 |
1.2.1 航运信息化现状 |
1.2.2 航运信息化面临的问题 |
1.2.3 航运信息化发展趋势 |
1.3 航运信息服务平台 |
1.3.1 航运信息服务平台的基本需求 |
1.3.2 现有系统集成技术的局限性 |
1.3.3 服务网格技术与航运信息服务平台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2章 面向航运的信息服务网格体系结构 |
2.1 网格 |
2.1.1 网格概念 |
2.1.2 网格的发展 |
2.1.3 网格的基本功能模块和分类 |
2.1.4 服务网格研究进展 |
2.2 开放网格服务体系结构 |
2.2.1 虚拟组织 |
2.2.2 OGSA的服务接口 |
2.2.3 OGSA的服务模型 |
2.3 Web服务资源框架 |
2.3.1 WSRF技术规范 |
2.3.2 WSRF与OGSI的比较 |
2.4 航运信息服务网格体系结构 |
2.4.1 网格基础设施层 |
2.4.2 网格资源层 |
2.4.3 网格服务层 |
2.4.4 网格的策略层 |
2.4.5 网格的应用层 |
2.4.6 其它网格模块 |
2.5 航运信息网格服务示例说明 |
第3章 面向航运的信息服务网格的任务调度 |
3.1 任务调度概述 |
3.2 任务调度的目标 |
3.3 任务调度算法相关研究 |
3.4 基于多QoS属性效用函数的服务网格任务调度 |
3.4.1 基于QoS约束的服务网格调度管理系统 |
3.4.2 效用函数 |
3.4.3 基于多QoS属性效用函数的服务网格任务调度 |
3.4.4 任务描述及任务分组 |
3.4.5 基于关联任务的多QoS属性效用函数的调度算法 |
3.5 MUS算法模拟实验 |
3.5.1 网格仿真工具GridSim概述 |
3.5.2 实验资源模型 |
3.5.3 模拟实验结果及性能分析 |
3.6 小结 |
第4章 面向航运的信息服务网格的资源分配 |
4.1 网格资源管理特点 |
4.2 网格资源管理与分配的研究状况 |
4.2.1 传统网格资源分层管理与分配方法 |
4.2.2 基于代理的网格资源管理分配方法 |
4.2.3 基于经济学的网格资源管理分配方法 |
4.3 基于博弈论经济模型的网格资源分配 |
4.3.1 博弈论理论 |
4.3.2 资源分配博弈论模型 |
4.3.3 关于算法中一些问题的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主要研究项目 |
致谢 |
(7)数据网格安全若干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和课题来源 |
1.2 数据网格概述 |
1.2.1 研究背景 |
1.2.2 数据网格的特征和结构 |
1.2.3 数据网格关键技术 |
1.2.4 网格计算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5 网格安全研究现状 |
1.3 数据网格安全概述 |
1.3.1 数据网格的安全需求 |
1.3.2 数据网格安全关键技术分析 |
1.3.3 本文解决的主要关键技术问题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 |
1.6 本文的结构组织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上下文的动态RBAC技术研究 |
2.1 引言 |
2.2 C-RBAC定义 |
2.2.1 标准RBAC定义 |
2.2.2 对标准RBAC的扩展定义 |
2.3 C-RBAC的形式化描述 |
2.3.1 主体上下文访问控制 |
2.3.2 客体上下文访问控制 |
2.4 系统的一致性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信任度的动态角色访问控制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信任度的动态角色访问控制的思想和架构 |
3.2.1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
3.2.2 基于信任度的动态角色访问控制的流程 |
3.3 基于信任度的动态角色访问控制的具体实现 |
3.3.1 基于信任度的动态角色访问控制的信任度评估模型 |
3.3.2 基于信任度的动态角色访问控制的信任度评估算法 |
3.3.3 基于信任度的动态角色访问控制在网格案例中的分析 |
3.4 数据网格环境下应用动态角色访问控制的有效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信任度的授权委托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授权委托的信任度计算 |
4.3 委托信任协商过程 |
4.4 细粒度的委托策略 |
4.5 网格虚拟组织委托信任协商过程 |
4.5.1 网格虚拟组织及服务 |
4.5.2 网格委托信任协商实例 |
4.6 模型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协同学习的数据网格分布式攻击检测技术研究 |
5.1 引言 |
5.2 两种传统网络攻击检测器 |
5.2.1 BP神经网络检测器 |
5.2.2 SVM检测器 |
5.2.3 两种检测器的比较 |
5.3 基于协同学习的数据网格分布式攻击检测 |
5.3.1 协同学习技术 |
5.3.2 基于协同学习的数据网格分布式攻击检测算法 |
5.4 仿真实验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数据网格安全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 |
6.1 引言 |
6.2 网格服务的设计和开发 |
6.2.1 Web服务 |
6.2.2 网格服务 |
6.2.3 网格服务的开发和设计 |
6.3 数据网格安全原型系统设计的相关技术 |
6.3.1 SAML单点登录技术 |
6.3.2 XACML访问控制模型 |
6.3.3 PMI技术 |
6.3.4 入侵检测技术 |
6.4 数据网格安全原型系统主要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6.4.1 单点登录服务 |
6.4.2 访问控制服务 |
6.4.3 授权委托服务 |
6.4.4 入侵检测服务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发明专利申请 |
缩略词 |
图表清单 |
参考文献 |
(8)基于经济模型的网格资源调度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网格项目研究现状 |
1.2.2 网格资源调度模型研究现状 |
1.2.3 网格资源调度算法研究现状 |
1.2.4 网格模拟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网格资源管理的不足之处 |
1.4 本文提出的解决方案和创新点 |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网格环境下的资源管理 |
2.1 网格资源管理概述 |
2.2 网格资源管理理论模型 |
2.3 现有网格项目的资源管理系统 |
2.3.1 Globus |
2.3.2 Condor-G |
2.3.3 Legion |
2.3.4 Nimrod/G |
2.4 网格资源管理系统应提供的功能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经济模型下的网格资源调度 |
3.1 计算经济模型概述 |
3.1.1 计算经济模型概念 |
3.1.2 计算经济模型优势 |
3.1.3 计算经济模型组成 |
3.2 资源管理中常见的经济模型 |
3.2.1 货物市场模型 |
3.2.2 标价模型 |
3.2.3 议价模型 |
3.2.4 投标模型 |
3.2.5 拍卖模型 |
3.3 判断计算经济模型能效的几种标准 |
3.4 基于经济模型的网格资源调度 |
3.4.1 资源发现 |
3.4.2 资源分配 |
3.4.3 任务提交和监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经济模型的 Cost-effectiv 资源调度算法 |
4.1 算法设计指导思想 |
4.2 原有算法(DBC 资源调度算法)的不足 |
4.2.1 基于DBC 的时间最优调度算法 |
4.2.2 基于DBC 的代价最优调度算法 |
4.2.3 基于DBC 的时间-代价均衡最优调度算法 |
4.3 Cost-effectiv 资源调度算法建模 |
4.3.1 模型描述 |
4.3.2 Cost-effective 模型逻辑架构 |
4.3.3 假设与约定 |
4.3.4 目标函数定义 |
4.3.5 模型综合评价 |
4.4 Cost-effectiv 资源调度算法 |
4.4.1 算法描述 |
4.4.2 算法流程图 |
4.4.3 算法模块实现 |
4.5 定理与证明 |
4.6 结论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仿真实验 |
5.1 网格仿真工具简介 |
5.2 网格仿真工具选择 |
5.2.1 GridSim 工具集的特征 |
5.2.2 GridSim 体系结构 |
5.2.3 GridSim 仿真环境建立 |
5.2.4 GridSim 仿真过程 |
5.2.5 Visual Modeler:图形化用户界面的建模工具 |
5.3 仿真实验及结果 |
5.3.1 Cost-effective 资源调度算法仿真 |
5.3.2 仿真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6.2 进一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基于网格的数字图书馆模式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1.1.1 网格技术的兴起 |
1.1.2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
1.1.3 网格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应用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评述 |
第一节 网格理论 |
2.1.1 网格的内涵 |
2.1.2 网格的特征 |
2.1.3 网格的分类 |
2.1.4 主要网格项目 |
第二节 数字图书馆理论 |
2.2.1 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
2.2.2 数字图书馆的特征 |
2.2.3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
第三节 基于网格的数字图书馆研究现状评述 |
2.3.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2.3.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2.3.3 现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
第三章 基于网格的数字图书馆体系结构设计 |
第一节 网格体系结构的概念 |
2.1.1 网格体系结构的界定 |
2.1.2 网格体系结构的基本模型 |
2.1.3 网格体系结构与其他分布式技术的关系 |
第二节 经典网格体系结构分析 |
2.2.1 五层沙漏模型 |
2.2.2 开放网格服务体系结构 |
2.2.3 Web服务资源框架 |
第三节 基于网格的数字图书馆体系结构比较 |
3.3.1 两层结构 |
3.3.2 三层结构 |
3.3.3 四层结构 |
3.3.4 五层结构 |
第四节 基于网格的数字图书馆体系结构设计 |
2.4.1 设计目标 |
2.4.2 功能框架 |
2.4.3 设计方案 |
2.4.4 设计特点 |
第四章 基于网格的数字图书馆资源组织模式构建 |
第一节 基于网格的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构成与特点 |
4.1.1 基于网格的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构成 |
4.1.2 基于网格的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特点 |
4.1.3 网格信息资源与传统信息资源的异同 |
第二节 基于网格的数字图书馆资源组织模式 |
4.2.1 数字图书馆资源组织的一般模型 |
4.2.2 Digital Library Grid项目的资源组织模型 |
4.2.3 基于网格的数字图书馆资源组织模型设计 |
第三节 基于网格的数字图书馆资源组织过程 |
4.3.1 资源描述 |
4.3.2 资源命名 |
4.3.3 资源选择 |
第四节 基于网格的数字图书馆资源组织工具 |
4.4.1 元数据在信息资源组织中的作用 |
4.4.2 网格环境下的DC元数据元素 |
4.4.3 网格环境下元数据的互操作 |
第五章 基于网格的数字图书馆资源发现模式评价与改进 |
第一节 基于网格的数字图书馆资源发现的目标 |
5.1.1 资源发现的任务 |
5.1.2 资源发现系统的设计要素 |
5.1.3 资源发现面临的挑战 |
第二节 基于网格的数字图书馆资源发现模式分析 |
5.2.1 集中式资源发现模式 |
5.2.2 分布式资源发现模式 |
5.2.3 混合式资源发现模式 |
5.2.4 层次式资源发现模式 |
第三节 基于网格的数字图书馆资源发现模式的评价 |
5.3.1 集中式资源发现模式的评价 |
5.3.2 分布式资源发现模式的评价 |
5.3.3 混合式资源发现模式的评价 |
5.3.4 层次式资源发现模式的评价 |
第四节 基于网格的数字图书馆资源发现模式改进 |
5.4.1 资源发现模式的改进 |
5.4.2 资源发现改进模式的算法 |
5.4.3 改进模式的效果评价 |
第六章 基于网格的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构建 |
第一节 基于网格的数字图书馆服务的特点 |
6.1.1 服务形式个性化 |
6.1.2 服务产品多样化 |
6.1.3 服务范围社会化 |
第二节 基于网格的数字图书馆服务的目标 |
6.2.1 一站式服务 |
6.2.2 单点登录 |
6.2.3 数字版权保护 |
第三节 基于网格的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分析 |
6.3.1 个性化信息定制与推送服务 |
6.3.2 合作式数字参考咨询服务 |
6.3.3 自适应学习服务 |
6.3.4 智能导师服务 |
6.3.5 科研协作服务 |
6.3.6 知识增值服务 |
第七章 基于网格的数字图书馆访问控制模式选择 |
第一节 基于网格的数字图书馆的安全性 |
7.1.1 安全特征 |
7.1.2 安全威胁 |
7.1.3 安全层次 |
第二节 基于网格的数字图书馆访问控制面临的问题 |
7.2.1 通用性 |
7.2.2 自主控制 |
7.2.3 互操作 |
7.2.4 跨域管理 |
第三节 基于网格的数字图书馆访问控制的关键技术 |
7.3.1 元数据管理 |
7.3.2 数据访问 |
7.3.3 数据复制 |
7.3.4 数据传输 |
7.3.5 资源调度 |
第四节 基于网格的数字图书馆的访问控制模式 |
7.4.1 自主访问控制模式 |
7.4.2 强制访问控制模式 |
7.4.3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式 |
7.4.4 基于任务的访问控制模式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8.2.1 研究局限 |
8.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传感器网格系统原型研究及其在水利信息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的研究情况 |
1.2.2 国外研究状况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来源与主要的工作 |
1.4.1 项目来源 |
1.4.2 系统的体系结构 |
1.4.3 基于水利信息采集的传感器网格的原型和实现 |
1.4.4 仿真平台的建立 |
1.5 论文的内容及组织结构 |
2 水利信息网格的体系结构 |
2.1 网格的体系结构 |
2.1.1 基本思想 |
2.1.2 OGSA的两大支撑技术 |
2.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 |
2.2.1 传感器网络节点功能与网络模型 |
2.2.2 传感器网络的拓扑结构 |
2.2.3 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 |
2.3 基于水利信息采集的传感器网格的体系结构 |
2.3.1 系统特征及传感器的资源限制 |
2.3.2 工作流程及系统映射 |
2.3.3 基于水利信息采集的传感器网格体系结构及其设计 |
3 水利信息网格关键技术 |
3.1 无线传感器网格的资源管理 |
3.1.1 网格资源管理概述 |
3.1.2 网格资源管理结构模式 |
3.1.3 传感器网格资源管理策略 |
3.2 无线传感器网格系统的调度策略 |
3.2.1 资源调度策略分析 |
3.2.2 网格的调度模型 |
3.2.3 传感器网格作业的调度算法 |
3.3 无线传感器节点的重编程 |
3.3.1 无线传感器网络重编程关键问题 |
3.3.2 无线传感器网络重编程技术 |
3.3.3 系统设计中节点无线重编程的实现 |
3.3.4 扩展传感器资源管理层功能支持网络重编程 |
4 水利信息网格原型的设计与实现 |
4.1 基于水利信息采集的传感器网格试验台的建立 |
4.1.1 系统软、硬件配置 |
4.1.2 网格中间件的实现 |
4.1.3 分布式资源管理器及网格—传感器映射 |
4.1.4 传感器资源管理器Motelab |
4.1.5 传感器资源组件 |
4.1.6 讨论 |
4.2 概念映射以及工作流程 |
4.2.1 将网格概念映射到原型设计中 |
4.2.2 工作流程中主要问题的解决 |
5 水利信息网格的仿真实现 |
5.1 网格仿真及其关键技术 |
5.1.1 网格仿真的功能及现状 |
5.1.2 仿真网格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 |
5.2 无线传感器网络仿真及其技术 |
5.2.1 无线传感器网络仿真技术之现状 |
5.2.2 无线传感器网络仿真功能与特性 |
5.3 无线传感器网格仿真平台SGSP的建立 |
5.3.1 SGSP的功能及体系结构 |
5.3.2 SGSP各模块设计与实现方法 |
5.3.3 SGSP网格资源调度建模仿真流程 |
5.3.4 无线传感器网络仿真模块P-TOSSIM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信息服务网格资源代理的实现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资源互操作及服务融合中的信任管理机制研究[D]. 郝世博. 南京大学, 2015
- [2]可配置制造网格系统可靠性研究[D]. 邹启明. 上海大学, 2013(05)
- [3]数字环境下科技文献信息开发利用与服务模式研究[D]. 赵丹阳. 吉林大学, 2012(11)
- [4]集群式网格地理信息服务注册中心的构建研究[D]. 刘嵘.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1(07)
- [5]地理空间信息服务与网格集成理论与方法研究[D]. 赵姗.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1(07)
- [6]面向航运的信息服务网格关键技术研究[D]. 李源惠. 大连海事大学, 2011(09)
- [7]数据网格安全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 邓勇. 南京邮电大学, 2011(05)
- [8]基于经济模型的网格资源调度算法研究[D]. 陈信. 山东师范大学, 2010(02)
- [9]基于网格的数字图书馆模式构建研究[D]. 于晓燕. 南开大学, 2010(07)
- [10]传感器网格系统原型研究及其在水利信息系统中的应用[D]. 张荣. 武汉大学,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