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性病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耐药性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周盈[1](2021)在《纳米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作用的探索》文中提出背景:皮肤是人体第一大器官,同时也是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侵犯的第一道屏障。皮肤软组织感染(SSTIs)是一种皮肤科临床较为常见的病情复杂且变化多样的感染性疾病。在临床很多病例中,轻度的SSTI无须药物治疗即可自愈,但严重的SSTI如坏死性筋膜炎病情可迅速恶化,甚至可能危及生命。SSTI的常见致病菌多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绿脓杆菌等,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所引起的感染最为常见。然而近些年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可能引起了病原菌的变迁,耐药菌株及耐药菌的多药耐药性增加,使得SSTI的治疗难度加大,治疗周期延长。作为一种具有生物催化活性的纳米材料,纳米酶常被看作是一种天然酶的模拟物。与天然产物酶所不同的是,纳米酶的制备与提纯相对简单,价格相对较低,稳定性较好,可循环利用率相对较高,现已应用于诸如水质检测、疾病诊疗、环境保护与治理等许多方面。纳米酶中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种类能够催化H2O2生成具有高毒性的·OH,而·OH可以有效杀伤病原微生物及细胞。由此得到启发,可将这类纳米酶应用于抗菌、抗炎及肿瘤的治疗。将纳米酶应用于皮肤创伤及感染的临床治疗中,如制成伤口敷贴,一方面可以杀灭病原体,避免感染进一步加重;另一方面也可以加速皮损的愈合,有利于诸如烧伤等情况的大面积皮肤屏障缺失的患者的康复。由此可见纳米酶在皮肤感染及皮肤损伤方向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方法:1.查阅相关文献,制备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纳米材料,比较并选取表面相对粗糙,比表面积大且组织相容性较好的材料。最终经过对比,选择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板,磷酸铜(Cu3(PO4)2·3H2O)为骨架的纳米花样结构的有机-无机杂化纳米酶。通过XRD、FTIR、size、zeta-potential、SEM、TEM等对所合成的纳米粒子进行表征测试,以确定其外观、粒径、元素组份、晶格等。2.对所合成的纳米粒子进行酶的活性测定。应用指示剂变色的原理,通过分光光度计对指示剂变色程度进行测定,并用统计学方式进行分析,判定所得纳米粒子的酶样活性。3.选取典型的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革兰氏阴性菌大肠埃希菌,测定所得纳米粒子的体外抗菌效果。通过细菌培养、抑菌环、平板涂布及测定OD600等方式对纳米粒子的抗菌效果进行测试。4.在应用于体内实验前先进行了纳米粒子的毒性测试。体内药物毒性测试中选取20只健康的ICR品系小鼠,一半皮下注射纳米粒子溶液,一半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观察。通过体重变化、血液学指标测定、尿液相关指标测定、病理组织分析等得出纳米粒子毒理相关数据。而细胞层面毒性测试包括MTT、细胞迁移、活死染色等。5.纳米花在体内应用是否能表现出同样的抗菌效果,是否有应用于临床的前景需要通过体内应用进行实验。选取健康ICR小鼠,对其进行麻醉后脱毛,并通过剪去小鼠背部直径约6mm的皮肤制造伤口,随后向伤口处滴入适量浓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悬液,制造感染性伤口模型。通过小鼠皮肤伤口愈合程度评估纳米粒子的体内抗菌活性及促进伤口愈合的效果。结果:1.成功制备了以BSA为模板的磷酸铜纳米粒子及纳米粒子凝胶。经测试表征,该纳米粒子外观表现为纳米花样结构,直径大约在5μm左右,电势为负值。2.纳米花拥有过氧化物酶样活性,在20-70℃的环境下均有活性。3.在体外抗菌实验中,纳米花凝胶联合应用过氧化氢体系对革兰氏阳性菌及革兰氏阴性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抗菌能力。4.毒性试验表明纳米花凝胶生物安全性较高,适于体内应用。5.纳米花在体内实验中也表现出较强的抗菌活性。结论:1.以BSA为模板的磷酸铜纳米花尺寸较为均一,表面粗糙,比表面积大,具有酶样活性,组织相容性较好,适宜应用于活体研究。2.纳米花可将低毒性的过氧化氢分解为高活性的活性氧,从而杀灭病原菌。纳米花的酶样活性在50℃时最高,最适工作酸碱度为p H4,但在20-70℃的环境下均能表现出较强的活性。体外抗菌实验证实纳米花联合应用过氧化氢体系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埃希菌及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抗菌能力,证明纳米花的抗菌作用广谱且有效。3.毒性实验如体重数据、血尿常规、血生化测试、溶血、凝血实验等证实,纳米花与阴性对照组未见明显区别,即纳米花对组织的毒性低,适合进一步应用于活体实验。纳米花凝胶可保持皮肤伤口湿润,为皮损愈合提供了较为合适的环境,同时,凝胶剂型可减少铜离子的外渗,进一步降低了毒性。4.通过对小鼠皮肤感染伤口的构建,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并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最后通过比较各组间伤口愈合率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分析得出结论即纳米花凝胶对感染性皮肤伤口具有促进愈合及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乔壮[2](2021)在《不同来源肠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病学研究》文中认为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S.aureus)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它可以引起肺炎、心包炎,甚至败血症、脓毒症等全身感染性疾病。由于目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尚无有效的疫苗,因此合理的抗生素治疗是防治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主要手段。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医务工作者在临床治疗细菌感染中对抗生素的过度依赖,导致细菌耐药性的问题日趋严重,甚至诞生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有研究报告显示,MSSA(Methicillin-sensitive Staphylococcu aureus,甲氧西林敏感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和MRSA的定植不仅局限在鼻腔、皮肤,同时也可以发生在肠道中。MRSA不仅可以在单一物种的不同个体间传播,也可以在人和动物之间发生交叉传播。此外,MRSA的传播途径也变得更加多样化:不仅发生在养殖场、屠宰场、医院、社区,也发生在零售市场以及相关的周围环境中。本研究对来自养殖场不同动物的粪便或肛拭样、屠宰场及其周围环境的擦拭样、医院患者的肛拭样,共计4054份样品进行了菌株分离鉴定。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共计410株:粪便或肛拭样共计2932份样品,分离菌株有342株;屠宰环节及其周围环境的擦拭样共计1122份样品,分离的菌株有68株。我们对其进行了药物敏感性试验、最小抑菌浓度(MIC)试验以及分子遗传特征研究。本研究对采集的试验样品进行增菌、纯化、培养,随后利用培养基的显色特征、金黄色葡萄球菌特有的nuc基因(耐热核酸酶基因)、导致耐苯唑西林或甲氧西林抗生素的mecA基因(编码产生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对疑似菌株进行MRSA与MSSA的鉴定。结果显示:肠道携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共有342株(11.6%):猪源66株、鸡源90株、牛源94株、野生动物源6株、人源91株。屠宰场及其周围环境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共有68株:猪源39株、鸡源26株、牛源1株、野生动物源2株。本研究对从肠道分离的34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纸片法-药敏试验以及MIC试验,菌株对14种抗生素的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氨曲南(99.1%)、青霉素(76.7%)、红霉素(50.4%)、四环素(47.2%)、环丙沙星(38.1%)、卡那霉素(36.4%)、克林霉素(36.1%)、庆大霉素(31.2%)、氯霉素(29.7%)、头孢西丁(28.2%)、磺胺甲恶唑(12.8%),其中利福平、利奈唑胺、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均为0;MIC试验结果表明,除了 2株(3%)猪源分离菌株对万古霉素耐药之外,其余的菌株均表现为敏感,即没有出现MIC>2μg/mL的现象,但是多数菌株存在中介耐药的情况;同时,我们对屠宰环节及其周围环境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也进行了药敏试验以及MIC试验,对14种抗生素的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氨曲南(100%)、青霉素(64.7%)、四环素(63.2)、红霉素(51.2%)、克林霉素(42.6%)、环丙沙星(41.1%)、卡那霉素(29.4%)、氯霉素(20.6%)、呋喃妥因(5.9%)、头孢西丁(4.4%)、磺胺甲恶唑(2.9%)、庆大霉素(1.5%),其中利福平与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为0;MIC试验显示所有菌株对万古霉素敏感,没有出现MIC>2 μg/ml的菌株。对人源MRSA菌株携带的16种耐药基因spc、aadD、aph(3)-Ⅲ、aac(6’)-aph(2")、blaZ、mecA、norA、dfrG、tetK、erm(A)、erm(B)、erm(C)、vga(E)、msr(A)、msr(C)、lnu(A)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的菌株都具有多重耐药性,这些菌株对喹诺酮类药物都具有耐药性,其中耐药最严重的是来自某一医院的人源菌株,属于克隆复合体CC5家族,且为spa型最常见的t002。本研究对猪源、鸡源、牛源、野生动物源以及人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进行spa分型。105株猪源菌株共有10种spa类型,其中t2970为优势spa型,占28.2%。116株鸡源菌株共有6种spa类型,其中t899为优势spa型,占77.1%。95株牛源菌株共有13种spa类型,其中t2734为优势spa型,占54.3%。6株野生动物源共有5种,其中t377和t034为优势spa型,各占25%。91株人源菌株spa类型最多且最复杂,共有40种spa类型,其中t002为优势spa型,占14.3%;44株MRSA菌株可分为14个ST型,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遗传进化过程中具有遗传多样性。其中人源MRSA菌株的ST型最多且最复杂,占所有ST型的77.3%。动物源MRSA菌株的ST类型比较单一,占所有ST型的22.7%。;44株MRSA菌株可分为10个CC型(cloning complex,克隆复合体),人源MRSA菌株的CC型最为复杂,其中CC1最多,达到18.2%。动物源MRSA菌株的CC型比较单一,CC398占比最多,为20.5%。在所有的MRSA菌株中,CC5主要存在于医院相关MRSA(HA-MRSA)中,而CC398主要存在家畜相关MRSA(CA-MRSA)菌株中,而人源菌株的CC398(t011与t1451)也存在于动物源菌株中,表明MRSA在人与动物之间的传播可能性。此外,CC5仍是我国人源菌株的优势克隆群,且为多重耐药最严重的克隆群。
杨瑞钰[3](2021)在《奶牛乳房炎噬菌体“鸡尾酒制剂”的安全性评价》文中提出目的:对乳制品行业和奶牛健康所面临的众多问题中,奶牛乳腺炎是最不可忽视的。目前,奶牛乳腺炎的防治仍以抗生素疗法作为主要手段不可避免的导致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多重耐药菌株不断出现,对临床实践中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带来阻碍,由此噬菌体疗法作为治疗和预防奶牛乳腺炎的新型潜在抗菌制剂再次引起关注。但到目前为止,没有针对噬菌体鸡尾酒制剂安全性的系统评价。故此,本研究拟对噬菌体鸡尾酒制剂分别进行PCR筛查毒力基因和抗生素抗性基因、全基因组测序、急性毒性试验、非特异性免疫毒性试验、特异性免疫毒性试验、乳腺毒性试验等对噬菌体鸡尾酒制剂进行系统的安全性评价,为其推广和应用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对一株新的大肠杆菌噬菌体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使用PCR技术对毒力基因和抗生素抗性基因进行筛选;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基因组信息确定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的存在情况,使用混合菌悬液构建小鼠乳腺炎模型,使用混合菌悬液(1.1×106CFU/m L、1.2×108CFU/m L、1.0×109CFU/m L)构建的小鼠乳腺炎模型。测定经过噬菌体鸡尾酒制剂处理后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Ig G和Ig M、相关炎症因子的含量。结果:(1)通过PCR技术未筛选到大肠杆菌噬菌体P10的抗生素抗性基因和毒力基因,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结果与PCR结果一致,未发现编码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的相关基因。(2)噬菌体鸡尾酒制剂对小鼠进行接种后对其非特异性免疫中淋巴细胞百分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着差异的时间仅仅持续24 h之后数值与对照组无差异,该结果说明噬菌体鸡尾酒制剂接种后小鼠的白细胞吞噬的功能正常。(3)特异性免疫毒性试验中,接种噬菌体鸡尾酒制剂的试验组Ig G和Ig M与对照组相比较均出现显着性变化,Ig G在6周内表现上升趋势,与对照组差异极显着,Ig M在一周的时间达到浓度最高,之后开始下降,接种两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该结果提示Ig G可以影响噬菌体鸡尾酒制剂在小鼠体内存在的时间。(3)对小鼠乳腺炎治疗结果显示使用噬菌体鸡尾酒制剂治疗效果与传统抗菌剂的治疗效果疗效相当。结论:(1)对大肠杆菌噬菌体P10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分析,基因组中无编码毒力因子和耐药因子的相关基因,证实了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可考虑用作噬菌体鸡尾酒制剂用于奶牛乳腺炎的治疗。(2)噬菌体鸡尾酒制剂对小鼠无急性毒性,对小鼠体内的白细胞吞噬作为未产生影响,细胞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未引起小鼠体内的细胞因子浓度异常。(3)噬菌体鸡尾酒制剂的治疗效果综合优于传统抗菌剂治疗方法。为噬菌体鸡尾酒制剂的安全性评价及推广与应用奠定基础。
崔玉梅[4](2021)在《丹参提取物在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临床细菌感染性疾病和畜牧养殖过程中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其感染后一般表现出发病快和病程短等急性感染症状。近年来,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越来越严重,临床上已经出现了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病例。其已对临床上常见的抗生素包括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大环内脂类和喹诺酮类等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耐药程度更深和范围更广。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率在畜禽体内及其相关环境中较高,如在奶牛乳房炎致病菌和泌尿系统相关致病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有重要地位。因此,针对畜牧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预防和治疗的相关研究意义重大。在防控细菌感染过程中,掌握细菌致病性和耐药性同样至关重要。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后期或其进入生长后期主要表达如成孔毒素、超抗原外毒素和细胞毒性酶等破坏宿主细胞获取营养物质或干扰宿主免疫细胞功能的分泌型毒力因子。针对细菌主要毒力因子Hla进行有效抑制可有效缓解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机体组织细胞造成损伤。这一抗毒力策略已得到科研人员广泛认可和深入研究。本研究通过筛选发现丹参提取物可有效提高氨基糖苷类和β-内酰胺类等抗生素的体外抗菌活性,同时可显着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Hla的生物学活性。因此,本研究首先针对丹参进行提取工艺研究,通过超声提取法、单因素考察及正交试验法优选了最佳提取工艺,即用20倍量80%乙醇提取3次,每次1.5 h。通过对丹参中隐丹参酮提取工艺的摸索和优化,初步得到了丹参提取物,其主要成分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分别为0.33%、0.05%、0.44%和9.02%。本研究通过最小抑菌浓度试验、生长曲线试验和时间-杀菌曲线试验等确定了丹参提取物及其有效成分与氨基糖苷类和β-内酰胺类等多种不同抗生素的体外协同抗菌作用。丹参提取物与硫酸庆大霉素、头孢噻吩钠和硫酸多黏菌素B等联合对典型MRSA菌株USA300的协同指数FIC均小于0.5,表明丹参提取物与抗生素的协同抗菌作用具有广谱性。进一步研究确定隐丹参酮或丹酚酸B与硫酸庆大霉素联合具有显着的协同抗菌作用(FIC<0.5),丹参酮Ⅰ或丹参酮ⅡA与硫酸庆大霉素仅有相加作用或无效。丹参提取物在亚抑菌浓度条件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生长无显着影响,与单独药物处理相比,1/4×MIC的硫酸庆大霉素和丹参提取物联合后10 h之内可将处理孔中的受试菌全部杀死。通过溶血试验、荧光定量PCR试验、蛋白免疫印迹分析和细胞毒性检测等试验确定了丹参提取物可有效抑制Hla的溶血活性和保护细胞损伤作用。结果表明,丹参提取物浓度为8μg/m L及以上时可显着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物上清中Hla和原核表达的重组Hla的溶血活性作用。其主要成分隐丹参酮浓度在2μg/m L时可显着抑制Hla的溶血活性。活死细胞染色试验和LDH试验结果显示当丹参提取物浓度达到128μg/m L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介导的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本研究在对丹参提取物有效成分全面分析和对主要辅料进行筛选的基础上,参考上市的类似产品的处方组成制备了丹参提取物注射液,最终确定以丹参提取物为主成分,亚硫酸钠为抗氧化剂,苯甲醇为抑菌剂,聚山梨酯-80为增溶剂,成功制成了丹参提取物注射液。并对丹参提取物注射液进行了初步的药效学和毒理学考察。结果显示,丹参提取物注射液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丹参提取物注射液与硫酸庆大霉素联合后治疗效果更佳,可显着缓解感染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降低肺组织中的菌落定殖以及改善肺组织的炎症程度。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丹参提取物注射给予小鼠腹腔注射5400 mg/kg仍未出现任何动物死亡,处死小鼠并解剖未发现明显的眼观病理变化,说明丹参提取物注射液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进一步通过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蛋雏鸡人工感染模型,对丹参提取物注射液与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联合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丹参提取物注射液中剂量(0.4 m L/kg)和高剂量(0.8 m L/kg)可显着提高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蛋雏鸡的治疗效果。为后续开展扩大临床试验和靶动物安全性试验奠定前期试验基础。综上所述,丹参提取物在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可显着提高主要抗生素的抗菌作用,同时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力。初步获得的丹参提取物注射液具有显着的治疗效果,且毒性低。
周永林[5](2021)在《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抗菌药物在畜牧养殖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与细菌耐药性形成已成恶性循环,同时诱导和加速多种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出现和流行,导致抗生素治疗日趋无效。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兽医临床上重要的病原菌,可导致乳房炎和肺炎等多种疾病,严重威胁畜禽养殖业的发展。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通过分泌β-内酰胺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抗性,舒巴坦等竞争性酶抑制剂对B类金属β-内酰胺酶抑制作用差,而MRSA如USA300携带多种金属β-内酰胺酶,这使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防控难度加大。此外,在NDM-1耐药酶未报道之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一直被用于治疗临床上严重耐药肠杆菌的感染。然而,随着NDMs和KPCs等碳青霉烯酶的出现和广泛传播,导致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碳青霉烯酶阳性菌感染后治疗无效。而且临床上已经出现同时携带ndm和mcr基因的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研发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协同抗菌药物以控制携带β-内酰胺酶耐药菌尤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细菌性溶血素是细菌在致病过程中所分泌的一类重要毒力蛋白,常见的细菌性溶血素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Hla,李斯特菌溶血素LLO、肺炎链球菌溶血素PLY和猪链球菌溶血素SLY等。细菌性溶血素可裂解组织细胞和协助细菌逃避机体免疫攻击和获取营养,在细菌感染建立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敲除菌株在细菌性肺炎、乳房炎和肾炎等模型中毒力显着减弱,甚至缺失。因此,以细菌性溶血素为药物靶点进行抑制剂筛选是抑制细菌致病性的一种有效策略。综上,筛选获得一种可同时抑制耐药酶和毒力因子的天然化合物,这将可能极大的提高耐药致病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开发药物的成本。本研究最初的目标是通过酶活性抑制试验从天然化合物中筛选出一种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活性的抑制剂。经筛选发现,齐墩果酸可显着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的水解活性,同时对主要碳青霉烯酶如NDM-1、KPC-2和VIM-1也有显着的抑制作用,而对头孢菌素酶Amp C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用不显着。此外,加入不同金属离子进行酶活性抑制试验发现,齐墩果酸仅在锌离子存在的缓冲液中对NDM-1的抑制作用受到影响,在其它金属离子存在的缓冲液中无显着影响,提示齐墩果酸并非特异性金属离子螯合剂。本研究进一步通过棋盘法最小抑菌浓度试验、生长曲线试验、时间-杀菌曲线试验和细菌染色试验等验证了齐墩果酸及其类似物可显着增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β-内酰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碳青霉烯酶阳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FIC≤0.33±0.07),而舒巴坦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显着的协同效果,而与美罗培南联合对NDM-1阳性大肠杆菌无显着的协同效果。齐墩果酸在远大于32μg/m L浓度条件下对受试菌株的生长无显着影响。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齐墩果酸单独使用不会诱导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和NDM-1阳性大肠杆菌ZJ487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压力下可产生严重的耐药性。为确定齐墩果酸联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协同效果,本研究建立了小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肺炎模型,通过小鼠存活率、肺组织菌落定殖、肺组织β-内酰胺酶活性检测、靶器官病理变化和炎症反应等指标评价齐墩果酸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协同效果。与单独青霉素G钠治疗相比,齐墩果酸联合青霉素G钠治疗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存活率提高50.0%,而舒巴坦联合青霉素G钠治疗后的存活率提高37.5%,略差于齐墩果酸联合组。此外,单独齐墩果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这提示齐墩果酸在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过程还具有其它药理学作用,我们推测其可能抑制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相关毒力因子。为验证上述推测,本研究通过溶血试验和细胞保护试验等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齐墩果酸及其类似物在4μg/m L浓度条件下可显着抑制多种不同的细菌性溶血素的溶红细胞活性,齐墩果酸可显着降低MH-S细胞和A549细胞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Hla介导的损伤。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齐墩果酸单独使用可降低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性从而发挥保护作用。本研究通过酶活性抑制试验、溶血试验、荧光定量PCR试验、蛋白免疫印迹试验、分子动力学模拟、氨基酸定点突变和荧光淬灭等试验确定了齐墩果酸不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和金属β-内酰胺酶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Hla蛋白的分泌和表达,而是与NDM-1蛋白和Hla蛋白通过范德华力直接结合发挥抑制作用。进一步通过对突变子蛋白进行酶活性抑制试验、溶血试验和突变子菌株最小抑菌浓度检测试验确证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的可靠性。综上所述,作为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双靶标抑制剂,齐墩果酸可显着降低由细菌性溶血素对机体造成的损伤和显着恢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外抗菌活性。为基于抑制细菌致病性和耐药性的双靶标抗耐药致病菌感染新药研发奠定了良好的前期试验基础和提供了先导化合物。
陶兴罡[6](2021)在《上海地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原学和微生物敏感性试验分析及其毒力基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调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 S O M)病原学的近阶段变化。2、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 S O M)病原微生物敏感性试验结果。3、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毒力基因。方法: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 S O M)的病原学鉴定:收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中耳分泌物,进行细菌和真菌培养,把培养阳性菌株置于梅里埃VITEC-Compact仪器鉴定。2、将所有鉴定出的细菌进行药敏试验,药敏试验方案参考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技术方案(C A R SS网)、药敏试验执行标准为CLSIM 100-29。3、毒力基因检测:采用P C R方法对经分离鉴定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所携带的毒力基因进行分别检测。结果: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致病菌检出率为79.89°%。按照检出率的比例,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29.94°%,50/167)、丝状真菌(20.36%,3 4/1 6 7)、铜绿假单胞菌(7.19%,1 2/1 6 7)。2、病原微生物敏感性试验显示: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最高(77.7 8%)。革兰氏阴性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最高(2 2.7 3%)。3、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毒力基因中,H L a基因检出率最高,达100°%。铜绿假单胞囷的毒力基因中,T o x A的检出率最高,达100%。结论: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致病菌谱,与多年前致病菌比例己完全不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最多,真菌的检出比例增高,有2种致病菌混合感染的病例也不在少数。2、未发现年龄与性别对C S O M的致病菌的分布有影响。3、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最高,远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标准,应当暂停针对性的临床应用。红霉素和氨苄西林,应该向临床医务人员通报预警信息。革兰氏阴性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最高,虽未达到用药预警,但仍需注意。4、金黄色葡萄球菌的H L a基因和铜绿假单胞菌的T o x A基因检出率非常高,与其致病性密切相关。5、定期总结本地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病原菌的动态变化特征,作为科学依据,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参考,为进一步推动个体化治疗,精准化治疗,具有重大的医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毛旭东[7](2021)在《复春散①号治疗烧伤后金葡菌感染创面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应用“复春散①号”对比“磺胺嘧啶银乳膏”,治疗深Ⅱ°烧伤后金葡菌感染的创面,观察其疗效,探讨其在临床上治疗烧伤后金葡菌感染创面中推广使用的可能性。[方法]通过对烧伤科2019年6月至2021年2月的32例四肢深Ⅱ°烧伤且创面分泌物培养结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患者,局部创面行“复春散①号”湿敷,通过与“磺胺嘧啶银乳膏”创面换药对比,观察其入院当天、入组当天、入组第三天、入组第七天、停止药物治疗当天创面的红、肿、热情况、粒细胞计数、降钙素原、白介素6、C反应蛋白情况,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率、创面分泌物细菌转阴时间,用以评价“复春散①号”治疗深Ⅱ°烧伤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创面的疗效。[结果]试验组(复春散①号)与对照组(磺胺嘧啶银乳膏)在治疗深Ⅱ°烧伤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创面中: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入组当天创面面积、停止药物治疗后创面面积、创面愈合率、及分别在入院当天、入组当天、入组第三天、入组第七天、停止药物治疗当天的粒细胞计数及比例、降钙素原、白介素6、C反应蛋白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细菌培养转阴时间、十天内创面分泌物是否转阴、创面红、肿、热情况中差异显着:细菌培养转阴时间试验组(8.50±2.00 d)相对于对照组(10.94±2.11 d)缩短,P<0.05;十天内创面分泌物是否转阴中试验组(1.19±0.40),对照组(1.69±0.48),P<0.05;两组患者创面红、肿、热情况在入院当天、入组当天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创面红、肿、热情况在入组第三天、入组第七天、停止药物治疗当天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当分析创面愈合率与烧伤患者年龄、烧伤面积的相关性时发现,32例患者创面愈合率与入组当天的创面面积呈负相关;但是患者的年龄与创面愈合率没有相关性。考虑此次试验的样本量较小,不足以证明期间相关性的准确性,仅作为参考。[结论]复春散①号在治疗烧伤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创面中,可以明显缩短创面分泌物转阴时间,可以有效改善创面的红、肿、热等症状,治疗过程中,创面分泌物由粘稠逐渐转为清亮,量也逐渐减少,相比于对照组(磺胺嘧啶银乳膏)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有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减少瘢痕形成、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关于两种药物在治疗创面过程中,对中性粒细胞计数及比例、白介素6、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的影响,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我们在临床治疗烧伤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创面时,需要既能有效杀灭金葡菌,同时不易产生耐药性的药物,而复春散①号有较好的使用前景,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郑晓草[8](2021)在《江西地区皮肤软组织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夫西地酸的耐药性及耐药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收集江西地区三甲医院皮肤软组织感染(SSTIs)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析其对于夫西地酸的耐药率。2.探讨江西地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夫西地酸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江西地区地市级三甲医院门诊及病房所有皮肤软组织化脓性感染患者所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共60株。根据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CLSI)的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筛选耐夫西地酸的菌株及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值)。PCR法检测耐药基因fus B、fus C、fus D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基因(spa基因),同时用测序方法对fus B、fus C、fus D阴性的耐药菌株进行fus A基因突变检测。结果:在收集到的60株MRSA菌株中,筛选出9株对夫西地酸耐药,其耐药率为15%,其中有5株表现为低浓度耐药(2ug/ml),4株表现为高浓度耐药(>128ug/ml)。5株低浓度耐药的菌株中,均检测出fus B基因。4株高浓度菌株中出现了fus A基因,均为L461K氨基酸的替换。9株MRSA均未发现fus C和fus D基因。结论:1、江西地区MRSA对夫西地酸的耐药率较低,15%左右;2、耐药基因的突变较单一,低浓度耐药的菌株中,主要表达fus B基因,高浓度耐药菌株均表现为fus A基因突变,9株耐药菌中均未发现fus C和fus D基因表达。
孙世意[9](2021)在《新生儿下呼吸道感染中葡萄球菌属耐药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相性研究》文中认为呼吸道感染(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TI)是医院最常见的高度传染性疾病,还常伴有流感及流感样疾病的发生。逐年上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使呼吸道感染成为了全球性问题。呼吸道最初被认为是无菌的,但是随着研究的发现,呼吸道中存在大量定植的共生微生物,且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人类处于正常生理状态时,呼吸道中的共生菌相互制约使其维持在某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对于新生儿,这种稳态受生产方式、喂养类型、抗生素等的影响,但是一旦这种平衡被破坏,就会引起呼吸道微生物的紊乱,进而诱发呼吸道感染等相关疾病。目前,临床上针对呼吸道感染最常用的手段就是使用抗生素治疗。而由于抗生素的长时间、不合理使用及滥用,导致一系列耐药菌的产生,使感染大大增加了临床治疗和社会经济的负担。使用合适的抗生素对于治疗感染是非常重要的步骤,能够减少耐药甚至死亡的发生。因此对于呼吸道感染尤其是耐药菌感染,抗生素的选择和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课题旨在研究呼吸道感染患者下呼吸道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感染患者与非呼吸道感染人群下呼吸道中微生物的组成比较规律;从中分离培养病原菌,并挑选部分分离得到的葡萄球菌以探究其耐药性,明确耐药性分布。并对其进行耐药基因的检测,利用共培养的手段探究耐药基因的转移。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实验结果如下:本实验选取21名新生儿,包括19名呼吸道感染新生儿患者和2名非呼吸道感染新生儿,对其粪便及气管分泌物进行采集,基于α多样性及β-多样性分析其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本实验检测到在门的水平上以Proteobacteria、Firmicutes和Actinobacteria门为优势门。而在属的水平上看,各患者之间细菌属的分布差异较大。在所有粪便样本中,患病新生儿粪便样品显示主要属为Enterococcus和Achromobacter,其次是Lactobacillus和Pantoea;在所有气管分泌物样品中主要属为Achromobacter和Streptococcus,其次是为Pseudomonas、Rothia和Staphylococcus。通过分离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样品中分离培养得到116株分离株,其中包括53株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1株Staphylococcus aureus、4株Staphylococcus cohnii、9株Staphylococcus hominis、14株Staphylococcus haemolyticus、1株Staphylococcus caprae、1株Staphylococcus warneri/pasteuri、2株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和15株Streptococcus salivarius和3株Moraxella osloensis、10株Lactobacillus plantarum、2株Micrococcus yunnanensis和1株Micrococcus luteus。利用K-B药敏纸片扩散法对挑选出的83株葡萄球菌分离株耐药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83株葡萄球菌分离株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为84.34%;其次是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57.83%;其它耐药率分别为:苯唑西林(8.43%),环丙沙星(13.00%),万古霉素(4.82%),氧氟沙星(14.46%),氯霉素(43.37%),卡那霉(38.85%)素,盐酸克林霉素(14.46%),头孢唑林(16.87%),利福平(8.43%)。挑选出77株葡萄球菌分离株进行耐药基因检测,检测结果显示grl A耐药基因阳性检出率是最高的,其检出率为51.95%;其次是acc(6’)/aph(2’’)基因,其阳性检出率为(31.17%)。其它耐药基因阳性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gyr A阳性检出率,为27.27%、mec A基因阳性率为(23.88%)、nor A基因阳性率为(16.88%)、erm C基因阳性率为(16.88%)。fem A(9.09%),erm A(7.79%)。但在这些分离株中并未检测出Van A和Van B基因。本实验还利用共培养的方法探究耐药基因的转移情况,结果显示表皮葡萄球菌可以通过共培养的方式将耐药基因水平转移到同属葡萄球菌如科氏葡萄球菌细胞内,还可以水平转移至不同属如植物乳杆菌细胞内。
蔡艺菲[10](2021)在《猪肉源松鼠葡萄球菌的苯唑西林诱导型耐药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松鼠葡萄球菌作为机会性致病菌能造成多种感染和疾病,并且近年来在家畜生产全过程以及临床的检出率逐渐上升。抗生素在畜牧业中的不合理使用,造成的抗生素筛选压力刺激诱导松鼠葡萄球菌抗生素耐药性产生和扩散,使得家畜细菌感染难以治愈,影响畜牧产品质量。并因此,阐明畜牧源松鼠葡萄球菌的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并通过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方法揭示其遗传机制,对于促进畜牧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绝大多数松鼠葡萄球菌含有mecA1,是mecA的进化起源,但依然存在对β-内酰胺敏感的mecA1阳性的松鼠葡萄球菌(OS-MRSS,oxacillin-susceptible mecA1-positive S.sciuri)。已知具有mecA的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被抗生素诱导产生甲氧西林耐药性,但对于OS-MRSS的抗生素诱导耐药性现在仍缺乏研究。因此,明确OS-MRSS诱导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对于研究松鼠葡萄球菌的耐药性产生以及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具有一定意义。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为了调查商品猪肉中致病菌的分布情况,本研究从29份零售猪肉样品分离鉴定了分离鉴定得到52株致病菌,其中75%(39株)为葡萄球菌,25%(13株)为粪肠球菌。在39株葡萄球菌中,有2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4株MRSA)、5株松鼠葡萄球菌、5株腐生葡萄球菌和2株巴氏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85.2%)和粪肠球菌(84.6%)。(2)本研究筛选出三株mecA1阳性松鼠葡萄球菌,均对苯唑西林敏感,是OS-MRSS。经过连续10天用梯度苯唑西林持续诱导获得了对苯唑西林高耐药的诱导耐药松鼠葡萄菌菌株(其最终对苯唑西林的MIC>256μg/m L)。经过PCR和qRT-PCR验证,确定诱导后的诱导耐药菌没有调控mecA1表达的双组份调控系统,诱导后mecA1的拷贝数和表达量也未发生显着变化。经过mecA1异源表达试验,证明金黄色葡萄球菌Newman-mecA1和RN4220-mecA1均对苯唑西林敏感。本研究认为松鼠葡萄球菌β-内酰胺诱导性抗性的产生不是由mecA1造成的。(3)为了进一步探究mecA1阳性的松鼠葡萄球菌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诱导性耐药性的原因,本研究通过多种分子和组学方法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对松鼠葡萄球菌NWAF26和诱导耐药菌NWAF26R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松鼠葡萄球菌β-内酰胺诱导性抗性的产生不是由mecA1或其他任意基因突变引起的。本研究对野生菌NWAF26和诱导耐药菌NWAF26R进行转录组对比分析。本研究发现NWAF26R中参与戊糖磷酸途径的四个基因的表达上调幅度平均为4.5倍。此外,MalX(EIIC)和将6-磷酸麦芽糖代谢为6-磷酸葡萄糖的关键酶GlvA的表达分别上调11.2倍和13.3倍,可增加戊糖磷酸途径的碳源供应。这些代谢途径的上调可有效增加5-磷酸核酮糖的产生。在TarJ(上调1.9倍)和TarI(上调1.8倍)的作用下,5-磷酸核酮糖被转化为CDP-核糖醇,并被TarL用来合成新的壁磷壁酸。新生的WTA通过TagGH被转移到细胞膜外表面(上调4.9倍和3.4倍),最终导致细胞壁中WTA的增加。另一项分析显示,介导脂磷壁酸合成的关键因子ltaS也上调2.6倍。肽聚糖水解酶LrgA的表达下调了101.4倍。上述途径的改变会促进细胞外磷壁酸的增加,进而导致细菌细胞壁厚度的增加。基于转录组分析结果,本研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进一步检测了试验菌株的细胞壁厚度,发现诱导耐药菌的细胞壁极大增厚,其中NWAF26R平均厚度为60.0 nm,反向诱导菌NWAF26R-R10为47.2 nm,分别为野生菌NWAF26的2.2倍和1.7倍。基于以上分析,诱导耐药菌的细胞壁极大增厚,应该是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主因。(5)另外,诱导后菌株表现出生长速度滞后,细胞内锌、铁离子浓度变化,黏附能力下降,生物被膜厚度降低等表型。根据转录组学分析,本研究认为这些表型是通过改变细菌生长供能相关通路,金属离子转运泵,细菌胞外粘附因子的相关基因表达来实现的。本研究首次发现苯唑西林可诱导松鼠葡萄球菌产生β-内酰胺类抗生素,并且该耐药性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能稳定遗传。这种诱导耐药性不是由诱导耐药性与mecA1和其他任意基因的突变导致的;这种诱导耐药性可能是由于细菌细胞壁增厚导致;伴随β-内酰胺抗生素诱导性耐药的产生,诱导耐药菌株同时出现了生长延滞,胞内金属离子浓度变化,黏附能力下降,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下降等表型。诱导耐药菌对靶向于细菌其他部位的抗生素产生耐受现象。这些现象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药敏试验中往往被忽视,需要特别注意。故而本研究结果对松鼠葡萄球菌的防控具有良好参考价值。
二、性病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耐药性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性病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耐药性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纳米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作用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
第一章 绪论 |
1.1 皮肤软组织感染概述 |
1.1.1 SSTIs的分级 |
1.1.2 SSTIs流行病学 |
1.1.3 病原体 |
1.1.4 发病机制 |
1.1.5 临床表现 |
1.1.6 诊断与治疗 |
1.1.7 小结 |
1.2 纳米酶概述 |
1.2.1 纳米酶的辅助因子 |
1.2.2 纳米酶催化机理 |
1.2.3 纳米酶的催化与调节 |
1.2.4 新型纳米酶的发展趋势 |
1.2.5 纳米酶的应用与挑战 |
1.2.6 小结 |
1.3 纳米酶抗菌概述 |
1.3.1 纳米酶抗菌的研究意义 |
1.3.2 纳米酶抗菌的分类 |
1.3.3 纳米酶抗菌的机制 |
1.3.4 多效能纳米酶抗菌 |
1.3.5 纳米酶抗生物被膜 |
1.3.6 小结 |
第二章 花状纳米酶及纳米酶凝胶的表征及酶活测定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3 纳米花及纳米花凝胶的制备 |
2.4 纳米花的表征测试 |
2.5 纳米花的酶样活性测试 |
2.6 结果与讨论 |
第三章 花状纳米酶活体应用毒性的探索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3 活体毒性实验 |
3.4 凝血实验 |
3.5 溶血实验 |
3.6 细胞培养 |
3.7 MTT比色 |
3.8 细胞划痕实验 |
3.9 细胞活死染色 |
3.10 铜离子逸出测定 |
3.11 结果与讨论 |
第四章 花状纳米酶抗菌作用的探索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3 培养基的制作 |
4.4 细菌培养 |
4.5 体外抗菌实验 |
4.6 药物浓度依赖实验 |
4.7 抑菌环实验 |
4.8 动物皮肤损伤模型的建立 |
4.9 动物感染性伤口的建立 |
4.10 伤口的观察与测量 |
4.11 结果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不同来源肠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综述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肠道内的流行规律 |
1 金黄色葡萄球菌病原学特征 |
2 研究进展 |
2.1 流行病学 |
2.1.1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学特点及流行特点 |
2.1.2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流行特点 |
2.1.2.1 LA-MRSA(家畜相关MRSA)的流行特点 |
2.1.2.2 CA-MRSA(社区相关MRSA)和HA-MRSA(医院相关MRSA)的流行特点 |
2.1.3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肠道内的定植与传播 |
2.1.4 MRSA在肠道内的定植与传播 |
2.2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机制 |
2.2.1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 |
2.2.2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 |
2.2.3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 |
2.2.4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耐药 |
2.2.5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氯霉素类抗生素的耐药 |
2.2.6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 |
2.2.7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磺胺类抗生素的耐药 |
2.2.8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糖肽类抗生素的耐药 |
2.3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型研究 |
2.3.1 多位点序列分析分型 |
2.3.2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蛋白A基因多态性分型 |
2.3.3 SCCmec基因分型 |
3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1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材料 |
1.1.1.1 样品 |
1.1.1.2 主要试剂 |
1.1.1.3 主要仪器设备 |
1.1.2 方法 |
1.1.2.1 引物设计与合成 |
1.1.2.2 主要试剂和培养基的配制 |
1.1.2.3 菌株的分离 |
1.1.2.4 菌株的鉴定及纯化 |
1.2 结果 |
1.2.1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鉴定 |
1.2.2 肠道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 |
1.2.3 屠宰场屠宰环节(或)及周围环境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 |
1.3 讨论 |
1.3.1 肠道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 |
1.3.2 屠宰场屠宰环节(或)及周围环境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 |
参考文献 |
第2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1.1 菌株 |
2.1.1.2 主要材料与试剂 |
2.1.1.3 主要仪器设备 |
2.1.1.4 主要培养基及试剂配制 |
2.1.2 方法 |
2.1.2.1 药敏试验 |
2.1.2.2 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MIC |
2.2 结果 |
2.2.1 药敏实验 |
2.2.1.1 肠道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表型 |
2.2.1.2 屠宰环节及(或)周围环境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表型 |
2.2.2 不同来源MRSA的多重耐药表型 |
2.2.2.1 动物源MRSA对14种抗生素的多重耐药 |
2.2.2.2 人源MRSA对14种抗生素的多重耐药 |
2.2.3 万古霉素的耐药分析 |
2.2.3.1 肠道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情况 |
2.2.3.2 屠宰环节及(或)周围环境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情况 |
2.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3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遗传分型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1.1 菌株 |
3.1.1.2 主要试剂与设备 |
3.1.2 方法 |
3.1.2.1 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
3.1.2.2 spa分型方法 |
3.1.2.3 MLST和Clonal complexes分型 |
3.1.2.4 MRSA分离株的全基因组测序和基因组比较分析 |
3.2 结果 |
3.2.1 spa分型研究 |
3.2.2 MLST和Clonal complexes分型研究 |
3.2.3 核心基因组遗传研究 |
3.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奶牛乳房炎噬菌体“鸡尾酒制剂”的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奶牛乳腺炎的研究进展 |
1.2 小鼠乳腺炎模型的研究进展 |
1.3 噬菌体的研究进展 |
1.4 噬菌体治疗 |
1.5 噬菌体治疗的优势 |
1.6 噬菌体的实际应用 |
1.7 噬菌体鸡尾酒制剂的研究 |
1.8 噬菌体的安全性评价 |
1.9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试验研究 |
试验一 大肠杆菌噬菌体P10 的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的筛查 |
1 材料 |
1.1 噬菌体及菌株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2 方法 |
2.1 噬菌体基因组的提取 |
2.2 抗生素耐药基因检测 |
2.3 毒力基因筛选 |
2.4 噬菌体的DNA文库构建及高通量测序 |
2.5 序列分析 |
3 结果 |
3.1 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筛选 |
3.2 毒力基因的筛选 |
3.3 P10 基因组ORF分析及功能注释结果 |
3.4 P10 全基因组对比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试验二 小鼠乳腺炎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
1 材料 |
1.1 菌株及试验动物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主要试剂及配置方法 |
2 方法 |
2.1 细菌的培养与计数 |
2.2 小鼠乳腺炎模型的制备 |
2.3 小鼠乳腺模型的评价 |
3 结果 |
3.1 临床表征变化 |
3.2 乳腺组织中细菌数的测定结果 |
3.3 乳腺组织病理变化 |
3.4 乳腺组织内细胞因子TNF-α含量变化 |
3.5 PCR鉴定 |
4 讨论 |
5 小结 |
试验三 噬菌体鸡尾酒制剂的安全性评价 |
1 材料 |
2 试验方法 |
2.1 噬菌体鸡尾酒制剂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 |
2.2 噬菌体鸡尾酒制剂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毒性试验 |
2.3 噬菌体鸡尾酒制剂对小鼠特异性免疫毒性试验 |
2.4 噬菌体对小鼠乳腺炎的治疗 |
3 结果 |
3.1 噬菌体鸡尾酒制剂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 |
3.2 噬菌体鸡尾酒制剂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毒性的影响 |
3.3 噬菌体鸡尾酒制剂对小鼠特异性免疫毒性的影响 |
3.4 噬菌体对小鼠乳腺炎治疗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4)丹参提取物在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主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研究进展 |
1.1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1.2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1.3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1.4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1.5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性研究 |
第2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相关毒力因子研究进展 |
2.1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蛋白研究概况 |
2.2 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毒素研究概况 |
2.3 金黄色葡萄球菌超级抗原外毒素 |
2.4 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因子乙酰基转移酶A(Oat A) |
第3章 丹参提取物主要化学成分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 |
3.1 丹参提取物主要脂溶性丹参酮类化合物 |
3.2 丹参提取物主要水溶性丹酚酸类化合物 |
3.3 丹参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丹参的提取工艺研究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2章 丹参提取物与不同抗生素的体外协同抗菌作用研究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丹参提取物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的作用研究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丹参提取物注射液制备工艺研究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丹参提取物注射液与硫酸庆大霉素联用的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 |
5.1 材料 |
5.2 方法 |
5.3 结果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6章 丹参提取物注射液对雏鸡人工感染耐甲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治疗试验研究 |
6.1 材料 |
6.2 方法 |
6.3 结果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5)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革兰氏阴性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
1.1 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研究现状 |
1.2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研究现状 |
1.3 不动杆菌耐药性研究现状 |
第2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
2.1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 |
2.2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性研究 |
2.3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2.4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2.5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磷霉素耐药性研究 |
2.6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氯霉素耐药性研究 |
2.7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2.8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磺胺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2.9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其它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第3章 细菌性溶血素研究进展 |
3.1 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在其致病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
3.2 单增李斯特菌溶血素(LLO) |
3.3 肺炎球菌溶血素(PLY) |
3.4 猪链球菌溶血素(SLY) |
3.5 产气荚膜梭菌溶血素(PFO) |
3.6 大肠杆菌溶血素 |
第4章 主要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 |
4.1 齐墩果酸 |
4.2 熊果酸 |
4.3 山楂酸 |
4.4 科罗索酸 |
4.5 其它五环三萜化合物 |
第5章 新型抗耐药菌感染药物研究进展 |
5.1 现有抗生素的改造和联合使用研究 |
5.2 新型抗菌药物的研究 |
5.3 天然化合物在抗耐药菌感染中的替代策略研究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筛选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2章 齐墩果酸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外协同作用研究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齐墩果酸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协同作用研究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齐墩果酸抑制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的发现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机制的确证 |
5.1 材料 |
5.2 方法 |
5.3 结果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本硕博连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上海地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原学和微生物敏感性试验分析及其毒力基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1.1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
1.2 病原学 |
1.2.1 金黄色葡萄球菌 |
1.2.2 铜绿假单胞菌 |
1.2.3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
1.2.4 变形杆菌 |
1.2.5 厌氧菌 |
1.2.6 真菌 (Fungi) |
1.2.7 特别感染菌株 |
1.3 毒力基因 |
1.3.1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毒力基因 |
1.3.2 铜绿假单胞菌的毒力基因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株来源 |
2.1.2 主要试剂 |
2.1.3 实验仪器和实验耗材 |
2.1.4 PCR引物 |
2.2 实验方法 |
2.2.1 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 |
2.2.2 基因检测 |
2.2.3 统计学处理 |
第3章 结果 |
3.1 致病菌种类分布 |
3.2 致病菌的年龄分布 |
3.3 致病菌的性别分布 |
3.4 致病微生物敏感性试验分析 |
3.5 毒力基因 |
第4章 讨论 |
4.1 病原学特点 |
4.2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特点 |
4.3 毒力基因 |
4.4 地域特点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原学和药敏试验及其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7)复春散①号治疗烧伤后金葡菌感染创面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经济利益申明) |
综述 金葡菌感染特点及治疗现状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江西地区皮肤软组织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夫西地酸的耐药性及耐药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材料 |
2.1 病例收集标准 |
2.2 病例来源 |
2.3 质控菌株 |
2.4 主要实验试剂 |
2.5 主要试剂配制 |
2.6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章 方法 |
3.1 MRSA的鉴定 |
3.1.1 生化鉴定 |
3.1.2 分子生物学鉴定 |
3.2 夫西地酸耐药MRSA的筛选及MIC测定 |
3.3 夫西地酸耐药基因检测 |
第4章 结果 |
4.1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鉴定结果 |
4.2 夫西地酸耐药菌株筛 |
4.3 夫西地酸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
4.3.1 FusB基因电泳图 |
4.3.2 FusA基因测序结果 |
第5章 讨论 |
5.1 皮肤软组织感染的流行情况 |
5.2 夫西地酸在全球的耐药情况分析 |
5.3 夫西地酸耐药机制的分析 |
第6章 全文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皮肤科疾病及其耐药性的分析 |
参考文献 |
(9)新生儿下呼吸道感染中葡萄球菌属耐药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相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呼吸道感染(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TI)概述 |
1.1.1 呼吸道感染的危害 |
1.1.2 呼吸道微生物群落组成 |
1.2 葡萄球菌 |
1.2.1 葡萄球菌简介 |
1.3 抗生素的种类和应用及其杀菌机制 |
1.3.1 抗生素的种类和应用 |
1.3.1.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
1.3.1.2 喹诺酮类抗生素 |
1.3.1.3 糖肽类抗生素 |
1.3.1.4 氯霉素类抗生素 |
1.3.1.5 林可酰胺类抗生素 |
1.3.1.6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
1.3.1.7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
1.3.2 抗生素抑菌的作用机制 |
1.4 葡萄球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
1.4.1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 |
1.4.2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进展 |
1.4.2.1 表皮葡萄球菌耐药进展 |
1.4.2.2 溶血葡萄球菌 |
1.5 耐药性检测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1.7.1 下呼吸道样品高通量测序 |
1.7.2 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离纯化 |
1.7.3 分离菌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检测 |
1.7.4 共培养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新生儿下呼道感染患者粪便和气管分泌物细菌群落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样本采集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试剂 |
2.2.4 实验相关试剂的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实验样品的采集 |
2.3.2 总DNA的提取 |
2.3.2.1 粪便DNA |
2.3.2.2 气管分泌物 |
2.3.3 16S rRNA基因扩增 |
2.3.4 数据预处理 |
2.4 实验结果 |
2.4.1 序列信息及α多样性 |
2.4.2 呼吸道感染与非呼吸道感染新生儿粪便和气管分泌物的分类分析与比较 |
2.4.3 基于OTU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 |
2.4.4 PCA分析 |
2.4.5 对应分析(CORA) |
2.4.6 双胞胎新生儿细菌组成及聚类分析 |
2.5 讨论 |
2.6 结论 |
第三章 呼吸道感染患者咽、气管分泌物中病原菌的分离培养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用试剂的配制 |
3.2.4 实验用培养基 |
3.3 实验方法 |
3.3.1 试验样品 |
3.3.2 呼吸道感染患者样品中病原菌分离 |
3.3.2.1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
3.3.2.2 菌种保藏 |
3.3.3 菌株鉴定 |
3.3.3.1 革兰氏染色 |
3.4 实验结果 |
3.4.1 菌株革兰氏染色结果 |
3.4.2 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进化树的构建 |
3.5 讨论 |
3.6 结论 |
第四章 葡萄球菌耐药性检测及耐药基因水平转移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0 药敏检测实验菌株 |
4.2.1 耐药菌株共培养实验菌株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试剂 |
4.2.4 实验用培养基 |
4.2.4.1 试剂配制 |
4.2.5 药敏纸片的制备 |
4.2.5.1 抗菌药物配制 |
4.2.5.2 药敏纸片的制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药敏试验步骤 |
4.3.2 MIC的测定 |
4.3.2.1 抗菌药物和MH肉汤培养基的制备 |
4.3.2.2 MIC板的制备 |
4.3.2.3 接种物的制备 |
4.3.2.4 结果判定 |
4.3.3 耐药基因检测 |
4.3.3.1 菌株活化 |
4.3.3.2 耐药基因引物设计 |
4.3.4 菌株共培养试验 |
4.4 实验结果 |
4.4.1 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 |
4.4.2 MIC的测定结果 |
4.4.3 耐药基因检测 |
4.4.4 共培养结果 |
4.5 讨论 |
4.6 结论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10)猪肉源松鼠葡萄球菌的苯唑西林诱导型耐药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健康养殖 |
1.1.1 健康养殖的定义 |
1.1.2 遏制细菌耐药是我国实现健康养殖的重大战略需求 |
1.1.3 研究松鼠葡萄球菌对遏制细菌耐药的意义 |
1.2 松鼠葡萄球菌的致病性与耐药性 |
1.2.1 松鼠葡萄球菌的基本特征 |
1.2.2 松鼠葡萄球菌的危害 |
1.2.3 松鼠葡萄球菌的致病机制 |
1.2.4 松鼠葡萄球菌的耐药机制 |
1.2.5 松鼠葡萄球菌mecA1 基因的研究进展 |
1.3 抗生素的种类、作用机制和问题 |
1.3.1 抗生素分类 |
1.3.2 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
1.3.3 抗生素在畜牧生产中导致的问题 |
1.4 松鼠葡萄球菌细胞壁 |
1.4.1 葡萄球菌细胞壁生物合成 |
1.4.2 细胞壁生物合成和璧磷壁酸影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 |
1.5 葡萄球菌的生物被膜与黏附能力 |
1.5.1 葡萄球菌的生物被膜形成 |
1.5.2 葡萄球菌的黏附因子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的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商品猪肉来源松鼠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与诱导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试剂及药品 |
2.1.2 培养基配制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1.4 引物 |
2.2 试验方法 |
2.2.1 猪肉样品获取 |
2.2.2 葡萄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
2.2.4 细菌的苯唑西林诱导传代与检测 |
2.2.5 药敏试验 |
2.2.6 松鼠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抗性基因与相关调控基因的扩增鉴定 |
2.2.7 松鼠葡萄球菌反向传代试验 |
2.3 实验结果 |
2.3.1 葡萄球菌是商品猪肉的主要感染菌 |
2.3.2 松鼠葡萄球菌具有诱导耐药性 |
2.3.3 松鼠葡萄球菌的诱导耐受性 |
2.3.4 松鼠葡萄球菌的无抗反向传代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松鼠葡萄球菌诱导耐药性的机制探究 |
3.1 试验材料及试剂 |
3.1.1 菌株及质粒 |
3.1.2 试剂及药品 |
3.1.3 引物 |
3.1.4 主要仪器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NWAF26与NWAF26~R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 |
3.2.2 转录组测序及分析 |
3.2.3 mecA1在MSSA中异源性表达检测 |
3.3 试验结果 |
3.3.1 松鼠葡萄球菌苯唑西林诱导耐药性的产生不是由mecA1 造成 |
3.3.2 松鼠葡萄球菌苯唑西林诱导耐药性的产生也不是由基因突变造成 |
3.3.3 细胞壁增厚可能是松鼠葡萄球菌苯唑西林诱导耐药性产生的原因 |
3.4 小结 |
第四章 苯唑西林诱导对松鼠葡萄球菌相关表型的影响 |
4.1 试验材料 |
4.1.1 试验试剂及药品 |
4.1.2 试验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细菌生长曲线 |
4.2.2 细菌透射电镜 |
4.2.3 生物被膜检测 |
4.2.4 细菌对宿主细胞黏附试验 |
4.2.5 胞内金属离子测定 |
4.2.6 统计学分析 |
4.3 试验结果 |
4.3.1 诱导耐药菌的细胞壁明显增厚 |
4.3.2 耐药性的增加伴随着生长速度的减缓 |
4.3.3 诱导耐药菌的黏附侵染能力,生物被膜,胞内金属离子变化 |
4.4 小结 |
第五章 论文总结 |
5.1 论文结论 |
5.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性病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耐药性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纳米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作用的探索[D]. 周盈.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不同来源肠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病学研究[D]. 乔壮. 扬州大学, 2021(02)
- [3]奶牛乳房炎噬菌体“鸡尾酒制剂”的安全性评价[D]. 杨瑞钰. 石河子大学, 2021
- [4]丹参提取物在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的应用[D]. 崔玉梅. 吉林大学, 2021(01)
- [5]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周永林. 吉林大学, 2021(01)
- [6]上海地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原学和微生物敏感性试验分析及其毒力基因研究[D]. 陶兴罡. 南昌大学, 2021(01)
- [7]复春散①号治疗烧伤后金葡菌感染创面的疗效观察[D]. 毛旭东.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2)
- [8]江西地区皮肤软组织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夫西地酸的耐药性及耐药机制研究[D]. 郑晓草. 南昌大学, 2021(01)
- [9]新生儿下呼吸道感染中葡萄球菌属耐药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相性研究[D]. 孙世意.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10]猪肉源松鼠葡萄球菌的苯唑西林诱导型耐药机制研究[D]. 蔡艺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